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急预案草案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急预案草案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急预案草案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

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

为保证接受肿瘤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的权益和安全,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处埋在医疗中受试者的损害和突发事件,根据《卫生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云南省、昆明市及我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埋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原则

我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工作中,要严格遵守《卫生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以人为本",重视患者的安全,保障其权益。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在医疗中以防范为主,在临床诊疗的各个环节,尽最大努力避免或减少受患者的损害,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

在医院的突发事件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本科室主任、护士长及有关人员组成肝胆胰外科突发事件小组,承担应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见和相应处理措施,对在医疗中患者损害进行救治对发生突发事件时作出妥当处置。

肝胆胰外科处置突发事件小组人员名单:

组长:李晓延

副组长:冉江华、赵永恒、陈刚

成员:肖俊萍、鲁跃、白建华、王晓华、张熙冰

三、建立紧急报告和呼救制度

如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迅速按程序上报医院医务部,晚间报医院总值班室,再报医务部。再按程序分别报云南省卫生厅医政处、医院领导、伦埋委员会。

四、培训

应急救护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相关程序以及行为规定;应考虑到一些意外情况,如节假日等原因使预案规定人员不在岗位时,应保障有足够人员和应急设备、药品到达现场。

五、质量控制:

(一)术前检查及准备:

详细询问病史,仔细阅读术前CT、MRI摄片,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正确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治疗方案。实施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a、患者术前评估及化验检查:肿瘤患者ECOG评分3分以下。复查血常规、血型、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全套。

b、术前其它检查: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如血压、脉搏等,接受常规胸部X线检查(观察有无肺气肿、胸膜肥厚)和心电图、腹部B超

等检查。如临床考虑需经过肺进行近膈顶部肝区或肺部肿瘤射频消融治疗,还需检测肺功能。

c、术前准备:术前禁食禁水6小时。术前排空膀胱。准备好静脉留置针,开通静脉通路。对于高度紧张的患者,嘱其放松,可于术前1小时口服地西泮10mg。向患者解释射频消融治疗目的,尽量选择仰卧位,避免斜位。呼吸以平静吸气末闭气为宜。有明显咳嗽影响操作者,术前1小时服用可待因30mg。如有使用抗凝药物(比如阿斯匹林等),至少应在射频消融治疗前72h停用。术前30分钟至1小时,肌注哌替丁针75-100mg镇痛。

d、物品准备:射频治疗仪(包括冷却循环仪)、射频治疗针、静脉切开包、冰块、咪唑安定5mg;5ml注射器或者10ml注射器、18G静脉留置针、2%利多卡因、碘酒和棉签、胶带、腹带、血压计和听诊器、无菌手套。必要时备血浆或血小板。手术室应有吸氧、吸痰、心电监护和除颤仪,备好抢救药品。

(二)操作方法

强调应在影像技术引导下进行操作,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准确性和有效性。消融范围应力求包括0.5 cm以上的癌旁组织,以获得“安全边缘”,彻底杀灭肿瘤。对边界不清晰、形状不规则的浸润型癌或转移癌,在邻近肝组织及结构条件许可下建议扩大瘤周安全范围达1cm或以上。操作步骤如下:

a、尽量选择仰卧位。连接好电极和主机之间的射频线和电极板,术前需常规预先将电极贴膜贴至双侧大腿无毛发部位。

b、皮肤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应达肝包膜。事先估计射频消融可能引起中重度疼痛时,强烈建议在静脉麻醉下进行,以确保射频消融平稳进行。

c、在影像引导和监控下施行,可反复多次治疗多发病灶;治疗中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并发症。

d、在射频消融过程中,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一般一个治疗过程约8~12分钟,较大病灶需维持24分钟甚至更长;到预定时间机器会自动停止消融;消融完成后, 拔针时进行针道消融,防止术后出血和肿瘤沿针道种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消融其他位置。

e、肿瘤消融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有无内脏出血、气胸、胃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

六、现场应急处理

事件发生后,现场急救员、现场医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立即开始救治。现场组织者控制现场秩序,查明事件的时间、严重程度、演变过程、程度,及时向上级汇报,决定和组织转运。

七、应急医疗设备

应急医疗设备包括医疗器械、药品、车辆通讯等。可根据预测发生灾害所造成的伤害情况在现场急救站配备纱布、绷带、夹板、颈托、脊柱板等,专供应急使用。药品主要为消毒、止血的非处方药,品种尽可能单一,并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应急救护运输车辆及转运路线应该事先确定下来,并定期检查和确认。根据应急救护等级配备相应的救护、转运车辆,一般分为普通型急救车、复苏型急救车和

急救指挥车。车上要有相应的配置要求。普通型急救车和急救指挥车可由

临时用车兼职,但车型应满足转运患者需要。

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

2009年4月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肿瘤免疫治疗新方法

自体细胞免疫疗法 CIK (cytokine-induced killer,中文名:[自体细胞免疫疗法]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细胞因子(如抗CD3单克隆抗体、IL-2和IFN-γ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细胞。由于该种细胞同时表达CD3+和CD56+两种膜蛋白分子,故又被称为NK细胞样T淋巴细胞,兼具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因此,应用CIK细胞被认为是新一代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CIK细胞中的效应细胞CD3+和CD56+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极其罕见,仅1%—5%。[1] CIK特点 CIK细胞中的效应细胞CD3+CD56+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极其罕见,仅1%~5%,在体外经多因子培养28~30天,CD3+CD56+细胞迅速增多,较培养前升幅可达1000倍以上。实验证明,扩增出的CD3+CD56+细胞来源于CD3+CD56-T细胞,而非 CD3-CD56+NK细胞。同时发现在CD3+CD56-的T 细胞中,除 CD4-CD8-T细胞外,其余三种T 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D4+CD8+)均可通过体外多因子培养而获得CD56分子的表达,

而由于CD4+CD8+细胞和CD4-CD8-细胞在正常人外周血中含量极低而间接提示此CD3+CD56+细胞绝大多数来源于外周血中 CD4-CD8+T细胞。而由于CD4-CD8-T细胞在培养1个月后有近56%的T 细胞同时表达CD56和CD3,表明其也是CIK细胞的重要来源。比较CD3+CD56+CIK细胞中表达CD8+和CD8-,的两群细胞其杀瘤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提示CIK细胞的细胞毒性与CD3CD56表达成相关趋势,而与CD8的表达未表现出相关性。 杀伤原理 CIK细胞能够通过三种途径杀灭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①CIK细胞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直接杀伤:CIK细胞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识别肿瘤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等毒性颗粒,导致肿瘤细胞裂解。 ②CIK细胞释放的大量炎性细胞因子具有抑瘤杀瘤活性:体外培养的CIK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IL-2等,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还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系统反应性间接杀伤肿瘤细胞。 ③CIK细胞能够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CIK细胞在培养过程中表达FasL(Ⅱ型跨膜糖蛋白)通过与肿瘤细胞膜表达的Fas(Ⅰ型跨膜糖蛋白)结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CIK细胞发挥作用的三种途径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精心整理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RF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Therapeutics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

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二、人员基本要求 有至少2名具有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医师,有经过肿瘤射频消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员。 (一)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医师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开展本技术应用相关专业的本

院注册医师。 2.经过山东省卫生厅认定的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基地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3.申请独立进行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操作的人员必须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具有3年以上肿瘤诊疗的临床工作经验,必须经过B超引导下肿瘤射频消融技术培训,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 完成, 引 握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治疗手段、患者经济承受能力等综合判断,决定综合治疗方案。 (二)由具有相应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院医师实施,并制定合理的治疗与管理方案。 (三)实施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前,应当向患者和家属告知治疗目的、

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新进展 佚名分享| 收藏 摘要综述和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耐药逆转剂、反义药物、端粒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细胞毒性;拓扑异构酶;酪氨酸激酶;法尼基转移酶;血管生成;端粒酶 ABSTRACT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approaches in anti-tumor drug were reviewed and analysed in this manuscript, including new agents of traditional cytotoxity,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farnesyltransferase inhibitors, tumor angiogenesis inhibitors, resistance reversal agents, antisense oligodeoxyribonucleotides, telomerase inhibitors and so forth. KEY WORDS Anti-tumor drug; Cytotoxicity; Topoisomerase; Tyosine kinase; Farnesyltransferase; Angiogenesis; Telomerase 近几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相当的进步,肿瘤患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特别是对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的治疗有了突破,但对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最严重的、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的治疗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药学家和肿瘤学家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必须从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着手,才能取得新的突破性进展。近年来,分子肿瘤学、分子药理学的发展使肿瘤本质正在逐步阐明;大规模快速筛选、组合化学、基因工程等先进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加速了药物开发进程;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今抗肿瘤药物的发展战略有以下几点:①以占恶性肿瘤90%以上的实体瘤为主攻对象;②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活性成分;③针对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寻找新的分子作用(酶、受体、基因)靶点;④大规模快速筛选(High-through put screening);⑤新技术的导入和应用:组合化学、结构生物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基因工程、DNA芯片、药物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与药理学结合)等。 抗肿瘤药物正从传统的细胞毒性药物,向针对机制的多环节作用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发展,目前国内外关注的抗肿瘤作用的新靶点和相应的新型抗肿瘤剂或手段有:①以细胞信号转导分子为靶点:包括蛋白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法尼基转移酶抑制剂、MAPK信号转导通路抑制剂、细胞周期调控剂;②以新生血管为靶点: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③减少癌细胞脱落、粘附和基底膜降解:抗转移药;④以端粒酶为靶点:端粒酶抑制剂;⑤针对肿瘤细胞耐药性:耐药逆转剂;⑥促进恶性细胞向成熟分化:分化诱导剂;⑦特异性杀伤癌细胞:(抗体或毒素)导向治疗; ⑧增强放疗和化疗的疗效:肿瘤治疗增敏剂;⑨提高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生物反应调节剂;⑩针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基因治疗——导入野生型抑癌基因、自杀基因、抗耐药基因及反义 寡核苷酸、肿瘤基因工程瘤菌。 本文将就其中一些热点领域及其最新进展作一简述。 1 新的细胞毒类抗肿瘤药 目前或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传统细胞毒性药物仍将是肿瘤药物治疗的主体。细胞毒性药物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肿瘤的精准医疗:概念、技术和展望 杭渤1,2,束永前3,刘平3,魏光伟4,金健1,郝文山5,王培俊2,李斌1,2,毛建华1 摘要精准医疗是指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肿瘤为一复杂和多样性疾病,在分子遗传上具有很大异质性,即使相同病理类型的癌症患者,对抗癌药物反应迥异,因此肿瘤学科成为精准医疗的最重要领域之一。组学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奠定了精准医疗的可行性。本文介绍精准和个体化医疗的概念、基础和意义,简述近年来在此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对实施精准医疗的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和归纳,首次将其分为间接方法(生物标志物检测及诊断)和直接方法(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在抗癌药物直接筛选的应用),最后扼要阐述精准医疗的前景和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精准医疗个体化医疗分子组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病人源性细胞和组织 Precision cancer medicine: Concept, technology and perspectives HANG Bo1,2, SHU Yongqian3, LIU Ping3, WEI Guangwei4, JIN Jian1, HAO Wenshan5, WANG Peijun2, LI Bin1,2, MAO Jianhua1 Abstract Precision medicine is defined as an approach to personalized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based on the omics information of patients. Human cancer is a complex and intrinsically heterogeneous disease in which patients may exhibit similar symptoms, and appear to have the same pathological disease, for entirely different genetic reasons. Such heterogeneity results in dramatic variations in response to currently available anti- cancer drugs. Therefore, oncology is one of the best fields for the practi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The availability of omics- based big data,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biotechnology, paves a way for precision medicin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cept, found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precision medicine, and reviews the recent progresses in methodology development and thei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n, various current available biotechniques in precision medicine are evaluated and classified into indirect (biomarker-based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 and direct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s for direct anti-cancer drug screening) categories. Finally, perspectives of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its facing challenge are briefly discussed. Key words: precision medicine personalized medicine omics biomarker detection patient-derived cells and tissue 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在“迈向精准医疗:构建生物医学研究知识网络和新的疾病分类体系”报告中,对“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和措施做了系统的论述[1]。报告探讨了一种新的疾病命名的可能性和方法,该方法基于导致疾病的潜在的分子诱因和其他因素,而不是依靠传统的病人症状和体征。报告建议通过评估患者标本中的组学(omics)信息,建立新的数据网络,以促进生物医学研究及其与临床研究相整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1月20日的国情咨文中正式将“精准医疗计划”作为美国新的国家研究项目发布,致力于治愈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让每个人获得个性化的信息和医疗,从而“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此举措很快得到了美国政府研究机构和医学界的热烈响应[2, 3],当然也包括来自医学界和社会的争议。 1 精准医疗与个体化医疗1.1 定义 什么是精准医疗(又称精确医学),其与通常所讲的个体化医疗(personalized medicine)又是什么关系?精准医疗就是与患者分子生物病理学特征,如基因组信息,相匹配的个体化诊断和治疗策略。个体化医疗利用诊断性工具去检测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尤其是遗传性标志物,然后结合患者的病史和其他情况,协助决定哪一种预防或治疗干预措施最适用于特定的患者。通俗地讲,个体化医疗就是考虑患者本身的个体差异,药物治疗因人而异,为理想化的治疗。而精准医疗着眼于一组病患或人群(图1),相对于个性化医疗针对个体病患的情况更为宽泛,更可行。两者有共同的内涵。也有医疗和研究机构将这两个概念放在一起,如杜克大学的“精准和个体化医疗中心”。 图1精准医疗的核心Fig. 1 Heart of precision medicine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为了规范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改进服务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各种并发症,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直接毁损肿瘤的局部治疗技术,不包括微波、激光、超声、高频电灼、冷冻等其他消融治疗技术。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1.此项技术限定在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进行,并具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2.申请单位必须具有独立开展胃肠外科手术、肝胆外科手术、胸外科普胸手术、CT或B超等医学影像引导下肝穿刺活检、肺穿刺活检等技术的能力。 (二)设备基本要求 1.要求医疗机构必须具备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治疗的肿瘤射频消融设备系统,目前医疗市场上主要包括有Cool-tip RF System(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系统)、Rita System(锐达射频肝癌治疗系统)、Radio

Therapeutics System(多弹头射频肿瘤治疗系统)等;射频消融治疗仪的部件包括射频发生器、治疗电极和中性电极板,主要的电极有:①中空冷却电极;②展开式多钩电极;③灌注电极;④脉冲电极等。 2.具备存放肿瘤射频消融设备专用房间和射频治疗针及配件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3.具备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如超声、CT或MRI等及具备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并具备用于评估局部疗效的对比增强影像检查技术条件。 4.配备多功能监护仪,在消融过程中能进行心电、呼吸、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能够进行心、肺、脑抢救复苏,有氧气通道、麻醉机、除颤器、吸引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 5.开展开放手术中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手术中影像引导的技术设备。 6.开展腹腔镜下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技术,尚需具备腹腔镜检查及治疗设备,具备医学影像图文管理系统;具备存放腹腔镜及配件的专用存放柜,并专人负责登记保管。 7.具备开展肿瘤手术所需手术室条件,如麻醉监护系统、其他相应的仪器及设备等。 8.具备与开展该技术相应的手术室用房等设施条件,消毒和无菌条件应符合相应管理标准。

-国内最好的肿瘤治疗技术

国内最好的肿瘤治疗技术是什么 肿瘤,不知吞噬了多少人的生命。为了战胜肿瘤、攻克癌症,不知有多少医务工作者不懈努力,无私地奉献出他们所有的青春和力量。而肿瘤的治疗能及时清除体内产生的癌细胞,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癌症的发病率应该不会太高,但逐渐抬升的发病率确实令人难以琢磨。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包括生物治疗医学转化中心专家在内的几乎所有医学科学家的关注,经过多年的针对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终于发现,肿瘤疾病频发的症结在于免疫系统的针对性不够,即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太弱,不足以及时清除每天都会产生的癌细胞。 他们在研究中发现,免疫系统针对肿瘤的杀伤作用,主要跟DC和CIK 两种免疫细胞有关,前者被研究人员形象地喻为免疫系统的“雷达”,能够及时发现癌细胞并将癌细胞的信息传递给后者,后者负责专门捕杀癌细胞。 在正常的人体内,两种免疫细胞在免疫系统有条不紊的指挥下,从容应对着每天都会产生的癌细胞,保证机体不被癌细胞所侵蚀,但在肿瘤病人的体内,两种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明显不足,不足以对抗癌细胞的恶性增殖,肿瘤的出现也就不可避免了。 目前,他们已经找到了应对这种问题的途径,即细胞免疫疗法,运用生物技术在体外大量扩增两种免疫细胞,使它们的生物活性和数量大大提升,完全能达到有效清除癌细胞的能力,然后再回输到人体内,借以实现免疫系统针对性的提升。 国内最好的肿瘤研究基地生物治疗医学转化中心专家说,肿瘤生物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大治疗方法。由于传统的手术、放化疗的发展已进入平台期,人们把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到肿瘤的生物治疗上。近年来,肿瘤的生物治疗得到长足的发展,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复发率方面的重要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重视。 DC-CIK细胞免疫治疗技术是继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后,被世界认可的第四种治疗癌症的方式,同时也被称为21世纪有望完全战胜癌症的治疗手段。由于其安全性高、无毒副作用的优点,更是被称为瘤学科的“绿色生物疗法”。但这并不意味着传统治疗手段从此退出历史舞台。DC-CIK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应用最广、最成熟的肿瘤生物治疗技术。 生物治疗医学转化中心专家解释,人之所以患肿瘤,是因为人体内对肿瘤具有识别杀伤的免疫细胞遭到破坏,从而不能有效的去识别杀伤肿瘤细胞。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生物免疫治疗被国内外广大医学者纷纷进行研究并运用到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生物免疫治疗它是以通过调动机体的防御机制,调节机体的免疫力,增强抗癌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生长、转移、复发的治疗方法。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公认为继传统手术,放疗和化疗后第四种肿瘤治疗新模式。 DC-CIK生物治疗:拉尔夫斯坦曼于1973年提出树突状细胞(DC细胞)的理念,这些细胞有着激活并调节适应性免疫系统的本领。它们会激发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适应性免疫系统,引起一系列癌症治疗的理念,他的这项研究于2011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理

微波消融治疗肿瘤的原 理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我院引入亿高医疗公司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正式投入使用。我院肿瘤科派出人员到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微创介入科学习半年,引入了南京亿高医疗公司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现将正式投入使用。亿高医疗的冷循环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知名的消融系统,也是少数在消融领域能够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少数厂家之一,为全国各大医院使用的微波消融治疗品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二、三医院、广东省省人民医院等的微波消融系统均为该公司的产品。 治疗原理: 在B超或CT引导下,把微波刀直接穿刺到肿瘤部位,组织内的极性分子在微波场的作用下高速运动,互相摩擦产生热量,在肿瘤内迅速升温,当温度升到60 度左右时,癌细胞蛋白质变性凝固,导致不可逆的坏死。同时对其他组织的影响非常小,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抑制肿瘤细胞的扩散。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最大的消融范围,一般直径小于3CM的肿瘤能够一次性灭活;小于5cm的肿瘤能通过双针或者多次消融灭活; 2、术中病人痛苦小,经需要静脉麻醉,无需气管插管麻醉、硬膜外麻醉等; 3、安全性高,恢复快,一般术后1-2天即可出院; 4、使用范围广,对于肝、肺肿瘤效果尤其佳。 冷循环微波刀特点: 1、独创的新一代温控/测温系统; 传统的测温系统,一般测量的是杆中(冷却水)温度或者是毁损区域的中心温度,而冷循环温控微波刀通过测量肿瘤凝固组织的边缘温度,从而达到精确控制肿瘤实际毁损范围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冷循环专利技术; 拥有专利的冷循环技术,水冷和气冷两种冷却方式可选,微波天线杆稳降至37℃以下,防止烫伤皮肤,降低病人痛苦,提高手术安全性。 3、双刀并用及多刀并用技术; 微波双针叠加并不是两根针1+1的简单相加,而是利用双针的两电磁热场叠加、两热场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形成明显大于等功率、等时间条件下单针两次凝固范围的球形凝固区域。 对于直径5cm以上的较大体积肿瘤,建议使用双刀并用技术,双刀并用能一次形成较大的类球形毁损区域,与单刀多点凝固相比,提高了一次原位灭活率,消灭了单刀多点凝固区域之间可能存在的盲区,简单快捷、更好的体现了治疗安全性。 4、连续、脉冲双模式输出; 连续、脉冲双模式可根据临床要求选择。 连续工作模式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凝固要求,缩短凝固治疗时间。 脉冲工作模式能增强微波的穿透深度,有助于增大毁损范围,减少组织炭化。 使用范围: 目前,冷循环微波刀已广泛用于肝癌、肺癌、子宫肌瘤、胰腺癌、前列腺癌、骨肿瘤、肾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的临床治疗。 适应症: 1、因心、肺、肝功能等原因不能实施手术的原发性肿瘤,尤其是肝、肺等实质性肿瘤; 2、转移性癌灶、术后复发性灶和多发性癌灶;

近十年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近十年抗肿瘤药物进展研究 摘要:癌症是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为了攻克这一世界性难题,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希望能早日掌握这种疾病,并找到治愈的方法,为癌症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本文主要介绍了肿瘤的简介及治疗方法,主要通过旧药改良、药物联用技术、治疗手段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近十年来抗肿瘤药物的发展。 关键词:抗肿瘤进展改良新药合成靶向治疗 一、肿瘤及抗肿瘤药物的概念 [1]肿瘤是指机体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因为这种新生物多呈占位性块状突起,也称赘生物。抗肿瘤药物是指抗恶性肿瘤的药物。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病前期具有隐蔽性,不易被人发现。因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发展到晚期的肿瘤比较难控制其生长,还会有癌细胞转移的致命危险。要解决这一世界性难题,需要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找出能治愈肿瘤的方法,为世界的人民带来福音。 进十年来抗肿瘤药物有一定的发展,特别是在抗肿瘤药物改良以及靶向治疗方面取得比较大的进展。 二、肿瘤的治疗方法 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三种:手术治疗、放射治疗、药物治疗。三种治疗手段各有各的特点,互相补充。化学药物治疗是利用化学药物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分化的一种治疗手段。抗肿瘤药的两大障碍选择性不强,毒性大和耐药性,因此用化疗的方法无法根治。靶向药物治疗的方法可以直接对病灶进行用药,有目标的进行用药治疗,提高抗肿瘤药物的效率。降低要药物对其他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 三、进展 近十年来在我国的抗癌药物研究领域没有特别有效的特效药,主要原因在于新药研究的成本加大和研究年限的增长。研究方向基本上对准对已有的药物进行改良、以及治疗手段的改进。在对药品改良方面,我国研究成果比较显著。[2]-[7]如改良多烯紫杉醇、物卡莫氟、盐酸吉西他滨、泰克地那林、达卡巴嗪、丙卡巴肼等的合成。在用药联合技术上也有进步,如进一步明确抑瘤宁体外抗肿瘤作用。还有治疗手段的改进以及新发现,如抑制端粒酶的活性、小分子靶向药物等。 紫杉醇是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唯一具有将细胞停止在G2晚期和M期,阻止癌细胞增殖的抗癌药物。它是从红豆杉提取分离而得,因其资源少,分离难度大,所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开发一条合成路线少,操作简单的方法,有广阔的发展空间。[8]南鹏娟、姜茹等人通过不对称氨羟化反应一步合成紫杉醇C13侧链,对侧链的羟基和氨基进行保护后生成(4S,5R)-N-苯甲酰基-2-(4′-甲氧基)苯基-4-苯基-1,3-氧氮杂戊环-5-甲酸,进而和7-三乙基硅烷巴卡亭-Ⅲ缩合、去保护得到紫杉醇。结果获得了高光学纯度的紫杉醇C13侧链。这个方法简单,易操作,能满足市场开发要求。有望将紫杉醇推向工业化方向发展,给癌症病人带来福音。 随着科研人员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们逐渐放宽视线。有抗癌药物单用到联合使用,最大限度的挖掘了药物的治疗价值。某些药物在两种或多种药物联用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c5488072.html,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 作者:俞静杨雪丽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4期 引言: 肿瘤科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进行PICC穿刺、足三里按压护理等新技术,病人恶心等不适感觉会明显缓解,睡眠舒畅,头痛感觉也会显著消失,穴位注射也是一种新型的技术,患者的不适反应将会降低,获得病人的广泛认可。 1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概述 护理人员还会对每名患者进行个性化的评估,对其实施规律性的用药,保证患者具有科学的饮食习惯与生活习惯,并对患者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估,保证护理过程更加专业化。无缝隙护理是一种系统的护理模式,每个护理步骤紧密结合在一起,护理效率较高,护患纠纷降低,当前无缝隙护理模式已经获得患者的积极认可。现今伴随社会的逐步发展与环境的不断变化,肿瘤患者的人数逐年上升,此种病症具有反复发作、治愈不彻底的特点,同时,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量将显著增大。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它能使护理质量提高,病人尽快回归到正常的生活模式中。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注重患者的护理需求与满意度,病人能感受到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每一项护理流程都具备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护理中产生较少的漏洞。在运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时,每一名人员的职责分工都明确,呈现主动的护理模式,工作中充满责任感,此外,护理人员的护理理念应该发生变化,掌握更多的肿瘤科护理知识,促使护理质量显著提升,护理效果发生质的变化,保障患者的护理需求能被全面满足。 对于肿瘤科中的病人而言,良好的护理模式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应运用各种新型的护理技术,保证护理质量发生变化,达到积极的护理效果,护理质量迈上崭新的台阶,及时发现各种护理隐患。同时,护理人员间也会充满竞争意识,其会具备良好的学习理念,不断学习更多的护理知识,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护理工作技能增长,赢得患者的广泛认可。常规的护理模式不完善,每一名人员的责任分工混乱,也不具备优良的应急处理能力,当发生危险事件时,会处于慌乱的状态中,病人的生命安全不能获得保障,呈现消极的护理效果。无缝隙护理模式中的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护理人员间会协同合作,共同解决护理中的各种事件,护理人员与患者间产生良好的相处氛围,保证护理质量迈上崭新的阶段,护理效果发生积极的变化,肿瘤科护理质量优良,病人出院时间提前,出现过少的并发症。无缝隙护理管理在优质护理中占据重要的分量,临床中出现较少的护理漏洞,病人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显著上升,因此,此种护理模式应获得人们的高度重视。 2 肿瘤科护理新技术的作用

肿瘤治疗技术名词解释

1、什么是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即精确放疗,是指将放疗医学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物理学等相结合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方式,整个放疗过程由计算机控制完成。其与传统放疗技术不同之处可概括为“四最”,即靶区(病变区)内受照剂量最大,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量最小,靶区内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区定位及照射最准确,优点是“高精度、高剂量、高疗效、低损伤”。 2、什么是肿瘤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进入体内后既可影响正常细胞,也可影响肿瘤细胞,虽然两种细胞都可因化疗药引起细胞的不可逆损伤而死亡,但正常细胞的修复能力较强,如损伤较小尚可继续生存下去,靶向治疗只以肿瘤细胞的特性改变为作用靶点,在发挥更强抗肿瘤活性的同时,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损害。 3、什么是肿瘤热疗? 肿瘤热疗是泛指用加热来治疗肿瘤的一类治疗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热人体全身或局部,使肿瘤组织温度上升到有效治疗温度,并维持一定时间,利用正常组织和肿瘤细胞对温度耐受能力的差异,达到既能使肿瘤细胞凋亡、又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治疗目的。 4、什么是微波肿瘤消融治疗? 其临床治疗机制是借助影像技术(超声或CT)的引导,将电极直接置入肿瘤组织内,通过RF能量使肿瘤局部组织产生高温、脱水,使细胞及组织内外水分气化,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凝固灭活。 5、什么是热化疗灌注治疗? 采用肿瘤热疗原理,利用体外循环灌注热化疗系统的感应式非接触加热装置,将治疗液加热到治疗温度,通过动力循环泵将其导入体腔,并在治疗时间内保持有效治疗温度,以充分发挥热杀伤机制,对广泛种植在浆膜上的转移癌细胞进行热清扫,并根据热疗后癌细胞代谢障碍及遗传物质损伤等特点加入具有热增敏作用的化疗药物,促使癌细胞停止分裂,消除引发癌性积液的病灶,使浆膜得到快速修复,达到有效治疗癌性积液的目的。 6、什么腔内冷冻治疗? 腔内冷冻治疗(cryoablation)是利用超低温度破坏组织的一种方法,是通过冻结的细胞毒作用来破坏生物学物质。冻结可使细胞内的水结晶成冰,细胞停止分裂并融解,血流停止、微血栓形成。缺血性损伤在冷冻治疗后的几天中导致细胞坏死。这种生物学效应也解释了冷冻技术的延迟效应。 7、什么组织间粒子植入治疗? 粒子植入即在术中将放射性粒子直接永久植入到肿瘤体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粒子的射线杀伤肿瘤细胞。 8、什么是氩氦刀治疗?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医学版) 第29卷第4期 JOURNAL OF T HE GRADUATES VOL129№4 2008 S UN Y AT2SE N UN I V ERSI TY(NAT URAL SC I E NCES、M E D I C I N E) 2008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3 郑晓克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州510080) 摘 要:综述分析了抗肿瘤药物近年来的新进展,包括细胞毒性抗肿瘤药物、 以细胞信号传导分子为靶点的抗肿瘤药物、新生血管生成抑制剂、分化诱导剂、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等。 关键词:抗肿瘤药物 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而位居第 二。随着分子肿瘤学的发展,人们发现细胞周期失控是癌变的重要原因。细胞内促增殖系统成分的过度表达与抑增殖系统成分的缺失均可引起细胞增殖失控而导致癌变。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飞速进展,恶性肿瘤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细胞周期的调控、细胞凋亡的诱导、血管生成以及细胞与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等各种基本过程正在被逐步阐明。以一 ,发现选择性作用于特定靶点的高效、低毒、特异性强的新型抗癌药物已成为当今抗肿瘤药物研究开发的重要方向。目前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焦点正在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转移到针对肿瘤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新型抗肿瘤药物。导致这一转变的本质根源在于:传统细胞毒类药物由于主要作用于DNA、RNA和微管蛋白等与细胞生死攸关的共有组分,致使其选择性低、毒性大。相反,多种信号转导通路的关键组分在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及不同类型肿瘤细胞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一差异的存在及阐明使高选择性、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的研发面临历史性的重大机遇。正是上述差异使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不同肿瘤相互区别。靶向这些组分的抗肿瘤药物不但可望降低毒性,而且可实现个体化治疗,使治疗效益最大化。 3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郑晓克,女,1982年生,汉族,河南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2008级药理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肿瘤细胞的细胞骨架研究,电子邮箱ki2 ki118576@s ohu1com。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

附件10: 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为规范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临床应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本规范为医疗机构及其医师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所称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是指主要通过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肿瘤治疗系统(以下称HIFU肿瘤治疗系统)所进行的肿瘤治疗技术。系统由功率源、治疗控制、定位及实时评估、运动控制等部分组成。其治疗原理主要是利用聚焦于生物组织中的高强度超声产生的热效应,使治疗焦域处的组织瞬间凝固性坏死,焦域以外组织无显著损伤,凝固坏死组织最终可逐渐被吸收或瘢痕化。这种局部治疗肿瘤的新技术又称为热“切除”,主要适用于治疗组织器官的恶性与良性实体肿瘤。 一、医疗机构基本要求 (一)医疗机构开展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技术应当与其功能、任务相适应。

(二)此项技术限定在三级医院实施,并有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相关诊疗科目。 (三)装备HIFU肿瘤治疗系统。 二、人员基本要求 (一)HIFU肿瘤治疗的主要技术人员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执业范围为内科专业、外科专业或医学影像和放射治疗专业。 2.有3年以上内、外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接受HIFU肿瘤治疗系统专门培训的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即必须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或委托的HIFU 肿瘤治疗培训基地或中心进行专门的培训,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后方有资格上岗。 (二)其他相关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参与治疗的还包括有临床经验的影像医师,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必要时需麻醉医师参与)。相关人员均需经专业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华西药学杂志 W C J P S  2008,23(3):364~366 蒙、抗原疫苗等[8] 。中国在从事口服胰岛素方面的研究己有些成果。全球己核准临床使用的近一万多种药物中,生物大分子药物不到 120种。作者实验室提出的“ATTE MPTS ”生物大分子药物 传送系统己证实可以将溶血栓的t -P A 酶类药物的功能限制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不产生因药物而引起内出血的不良反应[9,10]。 212 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需克服的困难 生物大分子药物的使用及高效化面临着数项困难。对作用物的靶向选择性低,导致严重的附带性不良反应;多种生物大分子药物(特别是蛋白质存在强免疫原性)可引发宿主免疫系统的过敏反应;大多数蛋白质或基因药物易被体内酶类所降解,需要频繁给药;生物大分子药物的形态学复杂,具有多晶型、多构象和多尺度,且不同尺度的晶体准晶的不同型态结构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传送系统的实施有着极重要的影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多依靠次级键维系,稳定性低,且易形成超分子组装的聚合体,可增加净化、分离与复制的困难。因此,从事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研究,除了致力于传送系统的设计与建立外,还需考虑其在传送系统制备过程中维持药物最佳结晶形态、最高结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在组织和器官上的分配特性。 3 展望 中国在蛋白质药物、纳米载体药物传送系统、创新口服剂型及透皮释药、抗体研究、药物结晶学和形态学以及给药系统的药代和药动研究的技术平台等方面均具有深厚的基础。基于此,期盼国家能将发展前沿性、创新性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的尖端技术及传送系统的基础研究列入国家在药物方面的重点研究与突破的领域之一,使国内外专家对生物大分子药物高效化研究方向达成 共识,成功地组织一跨学科、跨专业的综合梯队,促进中国药剂的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中国在国际药物市场的竞争力。参考文献: [1] 李婧.浅谈研究开发医药制剂的重要性[J ].中国药事, 2000,14(5):302-303. [2] 徐铮奎.畅销世界的十大医药制剂及今后几年新药开发动向 [J ].中国制药信息,2003,19(12):33-34. [3] L anger R ,Lund D ,Leong K,et a l .Controlled release ofm acromol 2 ecules :B i o l ogi cal studies[J ].J Cont r ol R eleas,1985,2:331-341. [4] 杜光,刘东.单克隆抗体治疗肿瘤的研究概况[J ].中国药 师,2007,10(6):547-649. [5] YR Duan ,WS Liu,ZR Zhang,et a l .A st udy on PELGE nanop arti 2 cl es as con tr o lleddrug deli very s yste m s for intravenous [J ].Key EngM at er,2005,288,163-166. [6] Xun Sun,You -Rong Duan,Zhi -R ong Zhang,et a l .PE L GE nanoparticles as ne w Carriers for the delivery of plas mid DNA [J ].Che m Phar m B ull,2005,53(6):599-603. [7] Hai -Tao SH I ,Tao GONG,Zhi -Rong Zhang,et al .A ds orp ti on and des orp ti on of insulin on Po r ous Hydroxya p atite M i cros p heres [J ].J Cera m ic Soci J apan,2005,1321(9):579-583. [8] Yang VC ,Park YJ ,S ong H ,et al .App licati on of t he ATTEMPTS for del i very of macr omolecular drugs [J ].J Con tr o ll R el eas e, 2004,101:35-45. [9] Yang VC,Park YJ,Nai k S,et a l .ATTEMPTS :A hepari n /p r o t a 2 m ine -bas ed triggered release syste m for the delivery of enzyme drugs without ass ociat ed side effects [J ].Adv Drug Delivery Rev,2003,55:251-265. [10] Yang VC ,Park YJ .B i oconjugates f o r effective d rug target i ng[J ]. Adv D rug Delivery Revi ews,2003,55:169-170. 收稿日期:2007-10 作者简介刘娱,女,从事医院临床工作。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刘 娱 (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西昌615000) 提要:综述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关键词:肿瘤;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R97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103(2008)03-0364-03 60年来,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涌现,且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价格适中。文献[1] 统计了国内五省市肿瘤专科医院的 抗肿瘤药物中,植物类药、免疫调节剂、抗代谢类药分别居第 一、二、三位。  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与临床应用 全球有组织的抗肿瘤药物研发始于世纪5年代中 期。1955年,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NCL )成立了全国肿瘤化疗服务中心,负责协调全国抗肿瘤药的研究工作;随后欧共体联合组成了欧洲肿瘤治疗协作组织(E OR T C );日本的抗肿瘤药研发始于1973年;而中国抗肿瘤药的研究于1958年就已启动。氟尿嘧啶、环磷酰胺的研制是世纪5~6年代抗肿瘤药研制的第一个里程碑(表)。细胞毒性类、激素类 :120020001

肿瘤常见治疗方法的优劣

郑州市管城中医院肿瘤科 肿 瘤 常 见 治 疗 方 法 的 优 劣 肿瘤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

论肿瘤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 因为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癌症越来越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的肿瘤发病人数都在1000万人以上,而且许多病人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越来越多的疗法也干扰者人们的选择,郑州市管城中医院的专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肿瘤治疗各种方法的优劣,供患者及其家属参考。 手术治疗: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以"局部肿块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此从理论上讲,手术切除局部肿块可以起到治疗肿瘤的作用,也应作为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临床实践也证明了这两点:对于多数肿瘤来说,手术常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确能治愈部分病例。 手术治疗主要适应于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外,大多数实体瘤都可以采用手术疗法。尤其是早、中期癌症,良性肿瘤以及没有发生局部和远处转移患者,一般病灶<3厘米,治愈率达90%以上;中期病灶<5厘米,治愈率达60%;晚期病灶>5厘米,治愈率达10%左右。 优势:1. 疗效直接,是绝大多数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是早期手术切除完全的肿瘤有完全治愈的机会。 2. 肿瘤对手术切除没有生物抵抗性,不像肿瘤对放疗存在有敏感性的问题。 缺点:1.有危险性,尤其对于部位敏感的癌症,手术风险较大。 2.由于手术是局部疗法,对于已经发生转移的癌症患者仅能做姑息性局部切除,且由于手术对人体的创伤较大,会使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并且易出现一系列并发症。 3.复发率极高。 4.有种植的可能。 放射治疗(伽马刀): 理论依据:肿瘤是一类细胞增殖、分化异常的疾病,化疗药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俗称“烤电”,是1895年法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的,所谓放疗是利用X光射线较强的贯穿能力透过皮肤、骨骼直达人体深部组织,从而将敏感的肿瘤细胞杀死,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 以下几种情况应避免使用放疗: 1.肺癌合并大量胸水及肝癌合并大量腹水者; 2.食管癌已穿孔、腔内合并大量积液; 3.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如急性感染;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评估报告 -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消融治疗技术评估报告 我院自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以来,严格落实《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疗效良好,无严重合并症发生。说明我院具备开展该项目的能力。按照文件要求,现对我院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作节段性自我评估。 1.医院层面: (1)我院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和技术能力相适应。 (2)我院具有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的诊疗科目(详见医疗执业许可证)。 (3)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治疗床位共有64张,符合相关管理规范治疗床位不少于30张的要求。 (4)我院重症监护室设置符合规范要求,达到Ⅲ级洁净辅助用房标准,目前具有4张病床,有计划再增加4张病床,每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有空气层流设施、多功能监护仪和呼吸机等设备,能够开展有创监测项目和有创呼吸机治疗;重症监护室的医师和护士均具有丰富的重症监护经验,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能够满足肿瘤消融治疗技术应用专业需要,符合肿瘤消融治疗危重患者救治要求。 (5)为保证患者安全及防范医疗风险,我院有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治疗室,符合消毒和无菌操作条件。

(6)我院具有核磁共振(MRI)、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及超声等设备和医学影像图像管理系统。具备开展血管介入治疗的相关条件。 (7)目前我院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本机构在职有4人。 2.从业人员方面: (1)开展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医师均取得《医师执业证书》,并注册在我院,执业范围与应用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 (2)有5年以上肿瘤诊疗临床工作经验10人,其中取得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6人。 (3)经过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培训基地关于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相关系统培训,具备肿瘤消融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的有4人,另有1人正在培训中,尚未取得合格证。 (4)我们计划在今后分期分批派送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并严格落实技术规范要求,只有等取得培训合格证才允许独立开展本项目。 3.技术管理方面: (1)制定并严格遵守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诊疗指南,严格掌握肿瘤消融治疗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2)建立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标准流程,在实施肿瘤消融治疗前,向患者及其家属告知治疗目的、治疗风险、治疗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建立健全肿瘤消融治疗后监控及随访制度,建立病人微信群,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