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

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

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0-12-31T13:31:33.10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33期供稿作者:向平黄月新

[导读]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其喂养问题日渐引起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

向平黄月新(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无锡 214062)

【中图分类号】R7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3-0212-01

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存活率逐渐提高,其喂养问题日渐引起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出生1周内)常常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导致无法建立正常的胃肠道喂养,常需采用静脉营养;多数患儿经过此阶段后体重下降明显,体力差,吸吮奶液时消耗体力大,又由于其本身消化功能未发育成熟,常常出现喂养困难、喂养不耐受、营养物质缺乏等情况,导致发育落后、营养不良性贫血、代谢性骨病、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应激能力低下等,甚至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在生后要保持或接近宫内生长速度,避免宫外生长迟缓,营养的供给非常迫切,传统的营养该类患儿的方法是采用全静脉营养或在部分静脉营养的基础上加用间断胃管喂养,尽管解决了吸吮、吞咽困难的问题,但胃排空迟缓依旧存在。非营养性吸吮(NNS)是指无法经口喂养的早产儿,在给予胃管喂养的同时,给予吸吮空的橡皮奶头。近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表明,在鼻胃管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促进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胃肠功能成熟并改善了其生理和心理行为等[1],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非营养性吸吮作用方面的研究,其作用阐述如下。

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NNS训练具有生物治疗作用,有利于肠外营养向肠内营养过渡,胃管喂养的同时进行NNS,能通过刺激口腔内的感觉神经纤维,兴奋迷走神经,改变胃肠调节肽的水平,刺激胃肠道发育与成熟,并增加胰岛素释放,从而促进营养吸收和储存,在不增加能量摄取的情况下,使生长加速。研究表明,NNS能改善新生儿生理行为和生理功能,提高其对医源性刺激的耐受性,减少能量消耗,促进体重增长,缩短康复时间,在早产儿更加明显,可缩短住院天数。有研究显示,在实施部分静脉营养和经胃管分次喂养的同时给予NNS,结果新生儿的残留奶量显著减少,排便次数明显增加[2],提示表明NNS能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胃排空,促进胎粪排泄,增加奶量较快又无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出现。NNS可以刺激迷走神经,影响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肠蠕动,从而减少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3]。NNS可以刺激口腔黏膜感觉神经末梢,增加迷走神经活性,促进胃容性扩张,提高胃收缩能力,加上胃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胃排空加快,胃残留发生率减少;同时NNS可使吞咽频率增加,促使食管推进性蠕动增加,进而促使反流物的清除,减少胃食管返流的发生[4]。

2 NNS对黄疸的影响

NNS对胃肠激素分泌和胃肠动力学的影响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使胆红素经肠道排出增多,有效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从而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5]。和强[6]等人对52例早产儿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结果NNS组生后第3、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值均明显降低,黄疸持续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提示说明NNS可以降低血清胆红素值,减轻早产儿黄疸程度,缩短黄疸的持续时间,从而达到早期治疗黄疸、防止胆红素脑病的积极作用。

3 NNS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NNS 加速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增长的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其一,NNS可使该类患儿获得理想的行为状态,使早产儿镇静,活动减少,氧合改善,因而能量利用减少[7]。其二,NNS可增加其舌酯酶分泌,改善脂肪的吸收,引起的迷走神经兴奋还可导致营养物质的加快混合推进,合理的消化吸收,促进体格的生长发育[8]。

4 NNS的其他作用

缩短早产儿的住院时间[9]和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率[10]等。

综上所述,应对早期极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早期非营养性吸吮。

参考文献

[1]uvnas-moberg K,widstrom Am,MarchirtiG,winberg J.Releasc of GI hormones in mother and infant by sensory stimnlation[J].Acta pediatr Scang,1987; 76 (6):85l-860.

[2]蒙莹.非营养性吸吮在低体质量儿喂养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9,49(25):99.

[3]林名勤,江少虎,邓见玲,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清胰岛素和胃泌素的影响[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6;21(2):86-88.

[4].张晓鸣,赵鹏程.早产儿非营养性吸吮的临床观察[J].江苏大学学报,2006,16(1):39-40.

[5]廖祥福,周丰,任蕾.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肝功能的影响[J].海南医学,2008,19(2):103-104.

[6] 和强,廖志勤,虞靖虹,等.非营养性吸吮在早产儿黄疸早期干预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6,14(2):147-149.

[7] 王鉴,陈晓霞,金皎,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77-680.

[8] 张纯英,解玉平,张灿萍,等.非营养吸吮对早产儿鼻胃管留置时间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3,18(9):648-649.

[9]沈丽萍,潘慧.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血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2006,28(12):1001-1002.

[10] 王鉴,陈晓霞,金皎,等.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7;22(9):677-680.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