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一章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概论

什么是视听语言:

一、视听语言的基本结构

二、视听语言的概念

三、视听语言的发展

四、视听语言的功能

五、视听语言的特点

视听语言的结构:

语言

音义结合体序列

上层

底层音位、音节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视听语言

画音义结合体序列

上层

底层画面、音响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部分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手段,主要内容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1、视听语言的发展

视听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和电影是同一的

“电影是一种商业、一门艺术、一门语言、一种存在”

——马塞尔-马尔丹(法)

贡献: 1、综合了卢米埃尔和梅里爱各自对电影的探索,创造了“拍摄生活中的戏剧”为特征的新电影美学 2、创造了电影的剪辑技巧,发展了平行蒙太奇 卢米埃尔兄弟 梅里爱 (拍摄生活中的场景) (拍摄舞台上的故事) 格里菲斯第一次原始综合 (用摄影机拍摄生活中的故事,并创立了平行蒙太奇的电影语言) 前苏联蒙太奇学派创建蒙太奇理论 好莱坞将蒙太奇大规模用于故事电影 并创立了电影工业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为打破好莱坞的梦幻工厂 把摄影机搬到大街上,对准普通人 巴赞提出电影本体问题 新浪潮、作家电影心理电影 等进一步探索电影语言

视听语言的创造和发展是由少数人(编剧、导演)进行的,而多数人(观众)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在接受中逐渐熟悉和掌握

叙述

议论

说明

抒情

虚构

将人的经历,事件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用各种表意语言传送出去的一种表意形态。

电影语言的叙述可以完美地完成导演与观众之间的沟通

电影语言的叙述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

电影语言的叙述是心理平衡的健康通道

借助于各种表意语言并运用逻辑论证,显示语言使用主体对自然或人事进行评判并最终表现表意主体或爱或憎的态度倾向的表意形态

以精洁准确的语言阐释事物和事理的表意类型。

利用多种表意语言传达人类内心情感交流的过程及结果。

内含某种理想性的情结而采用自由联想方式,组成超越实在的传播结构,以传达内心情意信息的表达方式

虚构是对视听语言有独特意义的重要功能之一。

1、视听语言是一种信息沟通中的依赖类似性编码原则的符号编码方法

2、视听语言是复现、展示影像的中介环节

3、视听语言有强烈的象征、暗示等延伸作用

1、画面分镜头台本的绝对控制性

2、摄影机的假定性和摄影机表现的创造性

一、按视听语言语法系统来划分

二、按传播系统来划分

(1)实验动画片(2)叙事动画片

(1)影院动画片(2)电视动画片

一、动画电影的起源

二、叙事动画的开端 三、动画电影的成熟

四、动画电影的各种流派

山洞壁画

游戏装置

温瑟-麦凯《恐龙葛蒂》

《白雪公主》的出现标志着动画电影语言开始成熟起来

美国

日本

欧洲

加拿大

中国

影视动画视听语言

第一章 电影画面

电影画面

电影画面的定义

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

电影画面与电影构图

影响电影画面的三种关系

一、电影画面的定义

电影画面,指的是一定形态的构图形式。它是镜头的构成基础,是镜头的具体呈示方式。

电影画面与画格的区别

画格即画幅,指的是排除运动因素以后某一时间点上的画面状态。它是构成画面的具体材料单位。(电影每秒24个画格,电视每秒25帧画格)

画格强调的是技术角度,而画面更多地强调的是美学意义

二、电影画面的基本特征

1、电影画面是一种具有形象价值的具体现实

单一再现事物 现在时再现事物

2、电影画面是一种具有感染价值的美学现实

电影画面对现实进行的纯化和强化处理,使其具有感染价值

3、电影画面是一种具有涵义的感知现实

单一画面表现

构图 内在意义 影片

连续画面表现 镜头 蒙太奇 思想

三、电影画面与电影构图

构图是指画面中各个物体的配置

构图是目的,画面是结果

电影构图的基本目的是实现画面的纵深感

四、影响电影画面的三种关系

1、距离关系

2、方向关系

3、高度关系

1、距离关系

指摄影机和被摄主体的距离关系,根据距离远近,可以将画面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远景

A 大远景

含义:指那些被摄主体与画面高度之比小于或约为1:4的构图形式。

功能:主要承担提供空间背景、暗示空间环境与主体间的关系以及写景抒情、营造特定气氛或气势等作用。

B 远景

含义:被摄主体与画面高度之比约为1:2的构图形式

功能:强调环境与主体的相关性、依存性

C (大)远景的运用

(大)远景在开篇或结尾处使用

(大)远景在段落开始时使用

(大)远景烘托角色心理(通常表现角色的渺小或悲观的心理格调)

(大)远景创造抒情情调

能客观地重现现实

A 大全景

含义:被摄主体与画面高度之比约为3:4的构图形式

功能:展示人物动作具体可及的活动空间

B 全景

含义:被摄主体与画面高度之比约为1:1的构图形式

功能:强调展示人物完整的形象、人物形体动作及动作范围;展示人物和空间环境的具体关系

C 全景的运用

c’大全景的运用

表现角色与空间的关系以及角色的群体行为

确立场景总体空间关系

c’’全景的运用

展现角色动作、表现角色性格

表现戏剧表演模式

展现角色与环境的关系

作为“基准镜头”

(3)中景

A 含义:人物膝盖以上部位的画面

B 功能:展示人物上肢的动作情形、人物的一般性情绪交流、人物与人物的关系等,相当于“描写”的性质

(4)近景镜头

A 含义:人物胸部以上,而且主体占据画面一半以上的面积

B 功能:着重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心理状态、脸部的细微动作,具有“传神达意”的效果

(5)特写镜头

A 特写

含义:人物头肩部的镜头

功能:一是突出细节描写,二是具有极强的表意能力

B 大特写

含义:完全是人物或景物的某一局部或细部的画面

功能:相对特写,视觉上更具强制性、造型性,产生的表现力和冲击力更强。

C 特写镜头的运用

展现细节动作,表现角色性格,揭示角色内心世界

展现事物关键部分或细节

与主观镜头、反应镜头的搭配运用

以局部动作的特写表现整体行为

增强画面的视觉冲击力,形成某一段落的视觉重音

注意:景别的相对性

景别的划分依据只是大概的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镜头无法准确确定是哪种景别。

景别是随着镜头表现主体的改变而改变的。

方向关系,指摄影机朝向被摄主体的哪个方向,根据方向的不同,画面可以分为正面、背面、侧面

(1)正面

表现角色或景物正面形象,是电影画面中最具有生活真实感的,再现色彩很强烈,构图上具有鲜明的对称性,由此造就出平和、中正、庄重的形式美

A 表现人物:

优点:直面观众,有直接、亲切之感,与小景别结合,表现角色情感和心理变化。构图上头、颈、肩构成金字塔形,给人平稳庄重和对称的美感

缺点:过分均衡,画面容易显得呆板

注意:

在表现人物的正面构图中,为了降低画面的呆板,往往会在画面中加入细节,来丰富画面

B 表现景物:

优点:构图上轮廓结构构成线基本呈平行线,容易表现景物对称、和谐的美感,气氛上给人肃穆、庄严的感觉。

缺点:构图上,平行线的透视感很弱,不利于表现景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气氛上使用过于随便,容易造成镜头松滞。

注意:

在表现景物的正面构图中,为了增强画面的透视感,往往会在构图上使用前后景

(2)背面

表现角色或景物背面。

作用:

表达含蓄,具有某种间离效果

制造悬念气氛,吸引观众注意

营造紧张、悬疑的气氛

(3)侧面

具有自然、随意的特点,富有日常生活化的气息,主要以第三方的视点来看角色行为或神情

角色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因此构图上要注意在视线朝向的一方留出空间和余地,否则构图会产生“堵”或“偏”的感觉

A 前侧面

在表现对象的正面与侧面之间的构图形式,即摄影机镜头在面对被摄对象的正面至侧面之间的某点上进行拍摄。

前侧面角度表现人物:

既表现对象的正面特征又表现对象的侧面特征,能更全面地表现对象的整体特征。

构图上容易产生成角透视关系,有利于加强被表现主题的立体感和空间纵深感。

前3/4侧面是表现角色美感的黄金角度

前侧面角度表现景物

打破正面镜头中画面均衡的平行线,画面中斜线增多,构图变得生动活泼。

配合镜头中主陪体、前后景错落有致地搭配,可以产生强烈的透视感,增加景物的层次,使构图清新活泼,富有生气。

后侧面角度表现人物

结合了侧面镜头与背面镜头的表意性

后侧面角度表现景物

通常以角色后侧面作为前景来展示环境和背景特征。

注意:

侧面镜头是动画片中常见的镜头,也是表现角色交流时的首选镜头角度。

3、高度关系

是指摄影机和被摄对象的高度,根据高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俯瞰、俯视、平视、仰视、非水平五种,高度关系是影响画面效果最核心的关系。

(1)俯瞰

在表现对象上空以绝对俯视的角度观察地面的景物的画面效果,这种镜头角度被称为俯瞰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使观众如全知全能的上帝,俯视一切,营造出视野开阔、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

(2)俯视镜头

含义:摄影机的位置高于人的水平视线所拍摄的画面。

功能:

务实,代表人物的实际空间位置或视点

务虚,进行心理暗示,或表达某种象征含义

俯拍画面对表现主体会产生一种俯瞰、强调、压抑、鄙视、批判、否定的效果。

注意

仰视镜头表现景物时,经常与全景、大全景结合表现广阔的场面,能如实地交待出地面景物的位置、相互关系、规模大小及多层景物的层次感。俯视镜头也很容易显示角色的运动轨迹。

(3)平视

以人的正常视线为基准而拍摄的画面。它模拟人的常规视野,透视正常、构图平稳、呈现出鲜明的客观性特征。

是所有画面中最中性、最冷静同时也是最呆板的构图形式

注意

平视镜头画面中,通常把处于同一高度的前后各种景物相对的压缩在一起,缺乏空间透视效果,不利于层次感的表现。所以在采用平视角度时,应注意其他造型手段的运用,尽量使画面生动起来。

平视镜头的手法可以用来表现特殊效果

(4)仰视

含义:当摄影机低于被摄对象的位置或低于人眼正常视线以下时所摄的镜头画面

功能:

务实,代表人物的实际空间位置或视点

务虚,进行心理暗示,或表达某种象征的含义。

仰拍的画面对表现主体会产生一种仰视、敬仰、暗示、突出、醒目、敬畏、威胁、优越感的效果,表示出赞颂、强调的意义

仰拍景物时,画面中竖线条有向上透视集中的趋势,表现出强烈的空间透视感。

在实际运用中,仰视镜头与俯视镜头经常结合使用。二者结合使用可以表现两个高度不同的交流者的主观镜头;俯仰镜头的结合使用也可以表现对抗双方的力量对比。

(5)非水平

含义:打破横向和纵向的水平线,以不完整的、歪斜的结构形式完成画面构图。

功能:

主要是表意,倾斜的线给观众以不平稳的感觉,从而让观众有心烦意乱的心理感受

表现人物特殊的心态:迷乱、破灭、失衡、畸变

表现人物病态的情状

注意:倾斜镜头在动画中的运用

A 主观镜头中运用倾斜镜头增加动画片真实感

B 倾斜镜头展现主体所处环境的倾斜,表现所处环境的危机感

C 倾斜镜头强调表现主体的威胁性与压迫感

D 倾斜镜头中形成的不稳定的斜线也可以用来表现速度感

E 倾斜镜头表现角色不平衡的内心世界

F 倾斜镜头展现怪异、不安的画面气氛

第二章镜头

第一节镜头的基本概念

镜头的概念

镜头的职能

镜头的分类

一、镜头的概念

技术性概念

摄影机(或摄像机)和照相机上的光学部件,即光学镜头。它由透镜系统组成,在物理学上叫做透镜,俗称镜头。

艺术性概念

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过程中连续拍摄的画格

从剪辑角度讲:从入点到出点的一系列画格

二、镜头的职能

提供信息

三、镜头的分类

按照摄影机拍摄的视点来分

按照镜头的叙事功能来分

按照摄影机运动的方式来分

1、按照摄影机拍摄的视点来分

主观镜头

客观镜头

(1)主观镜头

指代表视听作品中某一人物的视线,是人物直接募集、观察、发现、感知大千世界各种事物、人物、景物的镜头,这种镜头往往带有特定人物独特的心理感受、强烈的主体意识以及鲜明的情感色彩。

作用

充当重要的叙述者角色,给人们提供独特的叙事本文

是人物心理刻画的重要手段

(2)客观镜头

含义

代表着创作者的眼睛,处于全知全能、无处不在的地位

作用

充当讲述者的角色,引导观众进入特定事件、特定情景,以及特定人物的生活。

(3)主客观镜头互相转换

宏观把握

具体转承

2、按照镜头的叙事功能来分

关系镜头

动作镜头

渲染镜头

(1)关系镜头

含义

在场景拍摄中主要承担交代空间关系、人物关系以及人物与空间关系的作用的镜头

功能

在叙述过程中起着概括介绍环境、事件的作用

表现环境气氛、事件规模、人群大面积位移或行动的过程、结果等

(2)动作镜头

含义

指主要用于表现人物具体动作的叙事镜头,以中、近景系列镜头为主体

作用

从细部具体、详细地描写人物的重要动作(言行及心理)行为,描写非同寻常的景物和事物特征,并以此进一步刻画人物关系。

特征

层递性

多变性

富有兴趣点

a 层递性

指各局部镜头之间存在着某种层次关系

b 多变性

指各单个镜头在拍摄时要力求灵活变化,在镜头角度、镜头长短、镜头动静、以及色调冷暖和用光明暗等方面进行多样化调配,以避免若干个相似的镜头连续组接,造成叙事和视觉效果方面的呆板、僵化。

叙事展开过程中局部镜头在内容上要有吸引力,要有侧重点,要富有趣味性。

(3)渲染镜头

含义

特指那些具有抒情写意和强调渲染作用的景物镜头或环境镜头(也称空镜头)

作用

主要起到对叙事本体、影片场景、动作及主题的暗示、渲染、象征、夸张、比喻、拟人、强调、类比等作用

注意:渲染镜头的使用要求

契合预期的含义

要有存在的空间合理性

要考虑剪辑的自然顺畅

3、根据镜头的运动方式

推和拉

旋转

晃动

1、摇

含义

摄影机的机位在拍摄中不作位移,而是使摄影机的机身作上下、左右、旋转等各种运动,以改变拍摄的方向和范围,求得不同的画面效果。

功能摇

摇镜头展示广阔空间(《千与千寻》3’15”)

摇镜头模拟角色主观视线(《千与千寻》2’51”)

摇镜头变换镜头主体(《千与千寻》11’16”)

2、移

含义

指摄影机在移动状态下的拍摄形式

功能

展现连续空间的丰富细节(《千与千寻》5’04”)

前移、后移展现多层次空间

移镜头展现场景、引出叙事(《千与千寻》6’05”)

移镜头辅助转换场景(《千与千寻》1’50”)

移镜头辅助转换视角(《千与千寻》6’23”)

移镜头辅助角色位移表现场面调度(《千与千寻》12’52”)

移镜头与摇镜头的区别

移镜头模拟的是在行进当中观察事物,所以会呈现出丰富的细节;而摇镜头模拟的是在某一个固定的位置上举目四望,所以呈现出的是对整体空间的打量。

头中,摄影机镜头随着摇动,与被摄对象的距离和角度都发生变化,画面呈现出强烈的透视变化。

3、推和拉

含义:

“推”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前移动的接近式的拍摄方法

“拉”是指沿摄影机光轴方向向后移动的远离式的拍摄方法

功能:

推镜头的功能:

用来引导观众的视线,凸显全局中的局部,整体中细节,以此强调重点形象或者突出某些重要的戏剧元素(《千与千寻》19’10”)

可以用来做人物的主观镜头,模拟从远处走近的角色的主观视线或者注意中心的变化,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千与千寻》10’04”)

可以拉近观众与表演者的距离,更容易走进角色内心

拉镜头的功能:

用来表现镜头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千与千寻》29”)

俯视角度拉镜头可以用来表现角色精神的崩溃

拉镜头时,画面景别越来越大,有退出现场的结束感

4、升和降

含义:

“升”或“降”指的是摄影机在垂直方向上下移动的拍摄方法。

功能:

主要用来展示场景、事件的规模、气氛等;

表现处于上升和下降时人物的主观感受和视点变化;

表现一种画面内在的含义与情绪

5、甩镜头

含义:

镜头从一个物象飞速摇向另一个物象

功能:

大大增强视觉的变化的突然性和意外性

可以表达紧张、激烈的影片气氛

可以用来连接两个镜头

6、跟镜头

含义

镜头与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一致且保持等距离运动

功能

展现角色运动的同时,表现角色的形态和神态

通过跟移引出新的场景

7、旋转镜头

含义:

摄影机围绕被摄物体旋转拍摄。

用作主观镜头

利用画面旋转的效果达到某种画面印象或效果,以此表达画面后的情绪或者思想

8、晃动镜头

含义

摄影机作前后、左右的摇摆

功能

多用来模拟乘车、乘船、地震等效果,或表示头晕、精神恍惚等主观感受

B 运动的技巧

1、动静对照

2、点的位移

3、逆向运动

4、综合运动

C 运动的意义

1、运动揭示心理

2、运动揭示思想

3、运动体现风格

根据焦距可调与不可调来分:

定焦镜头——摄影机焦距固定拍摄的镜头

变焦镜头——同一个镜头拍摄的过程中改变焦距的长短的镜头

根据焦距的长短,定焦镜头可分为:

标准镜头——焦距等于或接近画幅对角线的光学镜头

长焦距镜头——焦距大于画幅对角线的光学镜头

广角镜头——焦距小于画幅对角线的光学镜头

各种定焦镜头的成像范围和空间表达特点:

焦距与视角、视野以及景深范围成反比

焦距与成像面积呈正比

各种定焦镜头的造型特点和艺术表现能力

广角镜头:

适于表现宽广的场面,如宏伟的群众场面,辽阔的原野等,同时也适于表现具有多层景物的全景和远景

利用广角镜头表现角色或物体的纵深运动时,能够赋予运动主体强烈的速度感

广角镜头因为成像较小,不适用于表现小的景别,如果近距拍摄某些物体时,形象会产生透视畸变,形成极为夸张的视觉效果,表现强烈的镜头情绪,俗称鱼眼镜头

长焦距镜头:

长焦距镜头由于可以使小件物象获得占满画面的影像,因而在窥视角色心理、描写细节、烘托某一特定的气氛时,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

由于长焦距镜头视野小,横向运动时前后景在画面中变换快且虚,利用这一特点,横向跟拍运动着的物体,既能突出主体又能增强动感,动画片中常采用这种方式表现横向运动主体的速度感

(二)镜头的基本关系

1号镜头

1号机位通常称为主机位,1号机位的这个镜头也就被称为主镜头。从镜头的形式方面看,它是全景系列镜头。从叙事功能看,它是关系镜头,是背景镜头、整体镜头。从性质分析,1号镜头是定位镜头。它确定人物在空间的位置,确定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物与空间的关系。

2号、3号镜头

与1号镜头属于平行镜头。在镜头形式上,大多呈现为中景、近景或特写镜头。2、3号镜头的语义比较单一,与1号镜头相比,仅仅是景深、景别发生了变化

4号、5号镜头

从镜头的性质来看,它们属于外反拍镜头,或称为过肩镜头,以中近景系列镜头为主。在镜头的外在形式上,它们呈斜后侧构图形态,画面比较灵动、活泼。从功能看,4号、5号镜头承担着具体刻画人物或事件的关系、动作、细节、特征、过程等任务,因此它们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部分。

6号、7号镜头

即常说的“正打”、“反打”镜头,从性质看,同样以中景、近景、特写镜头为主体,同样是动作镜头的重要构成内容;但是由于从外反拍变成内反拍,而且呈现为单人镜头,人物视线一概向外。同时因为是近景系列的内反拍镜头,人物脸部表情是表现的重点,镜头内容富有戏剧性。

8、9号镜头

属于骑轴镜头,人物居中,且视线直接与观众接触交流。这种镜头具有强烈的参与性和感染力。除了在电视新闻中得到广泛应用外,在其他影视作品中并不多见。但如果可以制造交流,则会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

第四章场面调度

一、场面调度的概念

二、场面调度的组成

一、场面调度的概念

(一)场面调度的含义

(二)场面调度的来源

(三)场面调度的依据

(四)场面调度的作用

(一)场面调度的含义:

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初始用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后被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即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活动。

(二)场面调度的理论

1、理论的提出

2、与蒙太奇理论的区别

1、理论的提出

巴赞

“叙事的真实性是与感性的真实性针锋相对的,而感性的真实性是首先来自空间的真实”

“新浪潮运动”

长镜头理论

2、与蒙太奇理论的区别

(1)从时空角度来看:

蒙太奇出于讲故事的目的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而长镜头追求的是不作人为解释的时空相对统一。

(2)从导演角度来看:

蒙太奇的叙事性决定了导演在电影艺术中的自我表现,而长镜头的纪录性决定了导演的自我消除;

(3)从画面角度来看:

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场面调度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

(4)从事物意义角度来看:

蒙太奇表现的是事物的单含义,具有鲜明性和强制性,而长镜头表现的是事物的多含义,它有瞬间性与随意性;

(5)从观众角度来看:

蒙太奇引导观众进行选择,而长镜头提示观众进行选择。

蒙太奇长镜头

长度15秒以内15秒以上

拍摄方法短镜头分解拍摄长镜头连续拍摄

表意方式靠镜头组合表意完整连续表意

拍摄技巧固定拍摄与运动拍摄相结合大量运用运动拍摄

时空特征时空跳跃时空连续

真实性人为组接客观真实

局限性把握不当—牵强附会把握不当—拖沓沉闷

总体风格主观创意性强客观纪实性强

从语言的角度看,蒙太奇和长镜头是风格不同的语言而已。蒙太奇是诗的语言,它直接表达思想,而长镜头是小说的语言,总是躲在人物背后说话。

(三)场面调度的依据:

剧本提供的内容

作者描述的人物性格与心理活动

人物之间的矛盾纠葛

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四)场面调度的作用:

产生银幕画面的构成作用,传递富于表现力的造型美

能够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渲染环境气氛、寄予哲学思想、创造特殊意境

二、场面调度的组成:

(一)演员场面调度

(二)镜头场面调度

(一)演员场面调度:

1、含义:

演员调度指导演通过对演员的运动方向,所处位置更动以及演员之间发生交流的动态与静态的变化等,造成画面的不同造型,不同景别,揭示人物关系及情绪的变化,以获得银幕效果。

2、演员场面调度的内容:

(1)人物以怎样的方式从那个地方出场,出场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多个出场人物时各自的主次、相互关系的调度

(3)人物的行动空间及在该空间的行动路线的调度

(二)镜头场面调度:

1、含义:

镜头调度指导演运用摄影机位的变化,如推、拉、摇、移、升、降等运动方法,俯仰、平斜等不同角度和不同视距的镜头画面,展示人物关系、环境气氛的变化及事件的进展。

2、镜头调度的内容:

(1)确定拍摄机位:

包括拍摄的角度,景别,视点等方面。

(2)选择合适焦距:

第五章剪辑

第一节剪辑概论:

剪辑的由来

剪辑的概念

剪辑的范围

一、剪辑的由来:

剪辑的出现:

1902年[美国]鲍特《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

早期的大师和流派

1、早期的大师:

[美国] 鲍特

[美国] 格里菲斯

[苏联] 库里肖夫

[苏联] 普多夫金

[苏联] 爱森斯坦

2、流派:

叙事

表现

二、剪辑的概念:

剪辑——剪辑是一种主要用于图像组合的手段,它将模拟或想象的空间关系以一般人可以接受的方式组合,以达到叙事、抒情以及表现的目的

(1)剪辑的概念强调“图像组合”,而不是音响和音乐

(2)剪辑概念强调“模拟或想象的空间”,而不是真实的空间关系

(3)剪辑概念强调“一般人可以接受”

(4)剪辑概念强调“目的”,“手段”必须服务于“目的”

三、剪辑的范围——流畅叙事

四、剪辑的内容:

1、镜头的组接

2、改动结构、压缩片长、形成影片节奏

3、剪辑音响效果

五、剪辑创作过程:

2、场次调整

3、镜头组接

4、确定剪辑点

5、处理声画关系

剪辑设想:

(1)剪辑银幕感

A 正确估计银幕效果

B 正确估计声画结合效果

C 正确估计局部节奏和总节奏

D 正确估计剪辑点

(2)剪辑时空感

A 时空的压缩处理

B 时空的跳跃处理

C 时空的延伸处理

D 空间的方向处理

第二节镜头组接的技巧:

并列

错位

轴线

方向

动接动

(一)电影画面组合的方式

序列——指按照有序的、线性的方式进行排列的电影镜头,其基本特点是两个镜头之间总能找到相关逻辑或者因果关系。并列——具有某些相似之处,且彼此没有逻辑上的呈递或因果关系的一组单个镜头或镜头组合。

二、并列镜头:

(1)功能:

具有强调表现的功能

具有省略的功能

(2)应用

A 单个镜头的并列

B 组合镜头的并列

A 单个镜头的并列:

经典方法:经典的并列镜头其镜头之间都具有较多的相似性

《白雪公主》11’

经典方法的演变

a 叙事因素的介入:《海底总动员》55’

b “反”并列形式:《狮子王》1’

B 组合镜头的并列:

1、叙事性组合:《小鸡快跑》4’

三、错位:

指在表现某个对象时,其拍摄或剪辑时,景别和拍摄角度的交换。

(2)错位的内容:

景别的错位:《白雪公主》4‘

拍摄角度的错位(90度原则):《白雪公主》4‘

90度原则——在表现一个人物时,如果第一个镜头使用了正面的角度,那么第二个镜头则需要顺或逆时针转过90度拍摄,表现这个人物的侧面

(3)错位原则:

在表现某个对象时,相连接的两个画面其景别和拍摄角度必须有较大的区别

(4)错位原则在动画电影中的发展:

《小飞侠》10’

《小鸡快跑》1’

《千年女优》1’

变化的原因:

观众对电影语言的熟悉需要一个过程

动画电影从非叙事走向叙事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艺术创作上的,同时也是经济上的。

(5)错位的功能:

能够提供视觉刺激

能够省略叙事

使电影具有纪实风格

(6)错位的应用:

经典的用法:经典的错位原则在叙事上是以尽可能流畅为其根本目的

A 景别错位以及景别和角度复合错位的使用较有规律

B节奏上较温和,少有强烈视觉刺激的表现

2、追求较强视觉效果的用法:景别的选取趋向于两极《千年女优》18’

3、游离的用法:《千年女优》开头

4、“惊悚”用法

四、轴线:

的一条假定的直线。 作用:保证画面空间统一感的基本条件 规则:为了保证被摄对象在画面空间中的正确位置和方向的统一,摄影角度的处理要遵守轴线规则,即在轴线一侧180度之内设置摄影角度。

分类:关系轴线和运动轴线

1、 关系轴线:

2、 定义:由被摄对象的视线和关系所形成的轴线叫关系轴线

3、 “头部原理”和“三角形原理”

4、 应用:双人对话

5、 三人对话

6、 四人或多人对话场面

三角形原理(与关系线平行三角形)

1、外反拍三角形:

画面上两个人物互为前景后景,具有明显的透视效果。观众会充分注意面对摄像机的那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因此在人物关系上就有了轻重之分。

2、内反拍三角形: 这种机位拍摄的画面中,只出现一个人物,但可以使观众明显地感受到他正在与轴线另一端的画外人物交流。它常常与顶角机位结合使用,成为表现对话最佳做法的“三镜头”方式。

3、平行拍三角形 在画面上只出现关系轴线中的一个人物,用于并列表现不同的对象,带有客观同等评价的客观含义。

2 1

3 3 1 2 2

1 3

整理:编导 视听语言学习笔记

编导视听语言学习笔记 光线 理论部分 第一节光的特性 一、光的形态:直射光、散射光、混合光 1、直射光(又称硬光):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没有中介遮挡,景物和物体表面有明显的受光面和背光面,并在被摄体上产生清晰投影的光线。 造型特点:a、有明显的投射方向 b、能在被摄物体上面构成明亮的受光部分、背光的阴影部分以及投影。从而形成画面的明暗反差,也可增强物体的立体感。 c、能显示出被摄物体的外部形状、轮廓形式、表面结构和质感。 d、能显示时间性。 e、光源投向集中。 2、散射光(又称软光):是指光源与被摄物之间有中介遮挡,光线间接的投射到被摄物体上,在被摄物体上不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 造型特点:a、光线柔和,照明均匀。 b、没有明确的投射方向,物体受光面、阴影面及投影的区分不明显。 c、物体表面受光均匀,亮暗反差较小,影调接近。 d、自然光中的散射光色温偏高,画面呈现的色调偏冷。 二、光线的方向:是指光源位置与拍摄方向之间形成的光线照射角度。分类:顺光、侧光、逆光 1、顺光: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一致时所呈现的光效 2、侧光:当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镜头方向成左右90度时,一个立体的被摄体就会形成由亮面、次亮面、明暗交界线、暗面、次暗面等一系列极为丰富的影调变化。 3、逆光:当光源照明方向与摄影机镜头光轴方向相对,并处在被摄对象后面时,被摄体成为逆光状态。 室外光线的处理

一、室外光线的照明特点 1、照明亮度统一 2、三种照明光线并存 3、季节、地域特征明显 4、一天中的光线变化巨大 二、一天中的光线变化规律 1、黎明和黄昏:光线大量散射,物体受光较少,普遍亮度较低。不利于表现物体的细部层次,适合拍摄剪影效果。 2、早晨与傍晚:明暗对比反差较强,地面物体投影较长;光照时间较短,变化较大;光线色温低,色调偏暖;近浓远淡透视效果好; 3、上午和下午:光线稳定,均匀,明暗反差正常,较好的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状和表面结构。 4、中午:光照强烈,散射光少,景物明暗反差显著增大。不利于拍摄任务面部,不利于造型。 第三节室内光线的处理 一、人工光的特点 1、光源不同 2、场景空间的不同 二、影视拍摄中常见的几种光源和灯具 1、聚光灯 2、散光灯 3、回光灯 4、便携式电平灯 三、人工光线的基本布光方法 1、主光:又称塑形光,影视摄像中的主要光源。 布光方法: (1)放在摄影机左右某个顺侧光的位置上,勾勒出被摄对象的立体形状,形成主要阴影,表现出表面结构和质感。 (2)放置在接近于顺光的位置上,与摄影机视轴成15度夹角。 (3)放置在接近于顺光的位置上,与摄影机视轴成75度夹角。 2、辅助光:又称“副光”,是用来补充主光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 布光方法: (1)不能强于主光

《视听语言》重点

题型: 1、单选 15题(15分) 2、填空 10题(10分) 3、名词解释 5题(15分) 4、简答 5题(30分) 5、论述题 2题(20分) 6、案例分析 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⑴身体媒介;⑵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⑴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⑵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⑶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着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⑷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④《白雪公主》——1937年,其拥有多项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部长篇剧情动画电影; 世界第一部发行原声音乐的电影(唱片形式); 世界第一部使用多层次摄影机拍摄的动画; 世界第一部举行隆重首映式的动画,获得第十一届奥斯卡特别成就奖,最佳原着配乐提名。 ⑤1942年《小鹿斑比》首创渲染式水彩概念画法。 ⑥1995年《玩具总动员》——电影史上首部全计算机动画长片,获奥斯卡特殊成就奖,最佳原着剧本提名,最佳音乐配乐提名及最佳歌曲提名。 (注意P7—P8中出现的作品,年代及出品公司) ⑸世界各国动画:(P8) ①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1943年成立。 1)理想——改革动画既定的风貌,作品注重平实的、风格化、当下流行的线条设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一、视听语言的概念 就是广义的蒙太奇概念。 从文化上讲,它是一种电影思维方式; 从艺术上讲,它是电影的表现方法或者说是电影的艺术形式; 从传播的角度讲,它是电影的符号编码系统; 它包括镜头、镜头的分切、镜头的组合以及声画关系四个主要方面。二、视听语言的研究内容 视听语言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镜头叙述的规则,也就是怎样处理声画关 系的问题。主要包括: 1、视听元素(画面和声音) 2、声画叙述规则(分镜头、组合镜头、声画关系处理)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1、“多重假定的真实” 第一重假定性一一电视工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剪裁; 第二重假定性一一摄像机、编辑机、特技机等对素材的处理加工;第三重假定性一一通过不同类型、不同传输效果的电视荧屏;笫四重假定性一一具有不同身份、教养、种族、国度、地域以及各自自身的不同生理心理 状况所处不同观赏环境与社会历史背景中的观念的不同理解。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2、独特的时空结构 A、独特的影像世界 B、独特的时间结构一一非连续的连续性

C、独特的空间结构一一再现的空间与构成的空间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A、定义 蒙太奇Montage,它来自法语的MONTER,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原义是 装配、构成\组装的意思。我们把这个术语借用到影视艺术中来,意思是指按照一定的目的 和程序把镜头组接起来,构成发生质的飞跃的完整的影视艺术作品。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原理 “库里肖夫效应” 普多夫金试验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叙述性蒙太奇 b、表现性蒙太奇 c、平行蒙太奇 d、交义蒙太奇 e、复现蒙太奇 三、视听作品的艺术特性 3、蒙太奇 B、蒙太奇的类型 f、对比蒙太奇

《惊魂记》视听语言分析

《惊魂记》是日本著名惊悚片导演希区柯克执导的,其中《惊魂记》是被公认为希区柯克最好的电影,甚至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这部影片是1960年的作品,相对于现在来说是一部比较老的作品,可是在今天我们看来还是很富有韵味,完全没有与时代脱轨的感觉,影片虽然是属于惊悚片,可是导演却将这部影片拍出了文艺范,灯光的布置、镜头的运用、角度的拍摄等等,运用到了极致,可以说这部影片是视听语言的一本重要教材。 镜头语言 希区柯克所做的一切,都让观众认同玛丽恩。他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就是偷窥视点与主观镜头。除了开场段落的偷窥镜头,玛丽恩准备偷窃客户的四万块美金出逃的段落,则尽显了希区柯克利用主观镜头使观众认同玛丽恩的能力,虽然人物的道德是有问题的。其中玛丽昂出逃的段落也是运用了大量的主观镜头,玛丽恩房间,玛丽恩从左边入画,已经将日间穿的白色服装换成了黑色,内衣也换成了黑色,并且玛丽恩的上身只穿了黑色内衣她走向衣柜,在柜子停下来,眼睛看了一下床,摄影机跟随玛丽恩的视线推到床上一大包钱的特写,接着镜头摇向左边正在收拾的行李箱。玛丽恩从柜子里拿出衣服,转回头来,一边穿裙子一边又看了一眼钱,钱的特写。玛丽恩穿外套,近景。行李箱特写,玛丽恩收拾行李箱。玛丽恩继续穿衣,走向镜子前整理腰带,回头看床,床上的钱,玛丽恩继续收拾东西,玛丽恩检查证件是否带齐,装进黑色手提挎包,玛丽恩收拾完毕,在行李箱前停下来,看着床上的钱,钱的特写,玛丽恩坐在床上想了一会,将钱装在黑色挎包里,提着行李箱走出门。总共十二个镜头的段落里,玛丽恩看钱的主观镜头出现了四次,占所有镜头的三分之一,钱的出现是让我们通过玛丽恩的眼睛看到的,所有这些都是让观众陷入玛丽恩的境遇中去,从而使我们可以继续认同玛丽恩,我们就这样卷入她的罪恶之中,从此以后,这个决定控制了她,也控制了我们——观众,将观众带入戏里。 在浴室谋杀的段落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导演在景别的运用上,多次运用近景和特写,在镜头的转化上也是速度快,剪切的非常之快,让人感到压迫和紧张,惊悚的感觉,但是画面并没有出现直白的画面,这也是导演最成功的地方,运用高超的蒙太奇手法,带给观众视觉的冲击。画面并没有表现刀子是如何刺进去的,

电影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太阳照常升起》中的视听语言分析 影片改编于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这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之中各种极致境界的电影,它同时具备让人心驰神往的梦幻色彩、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以及一种精致的黑色幽默。 电影的名字是从《圣经?旧约》里来的:"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姜文说,他觉得很像这个电影的味。时间流逝,生命交错纠结,在漫长的生命环节里,每个人都只是一瞬间。 姜文采用倒叙的手法将影片分为四个段落,每段都有不同的情感表述,他在努力营造一种酒醉般诗意化的氛围,一切画面都是无序的,时间是散落的碎片,情节是随意拼贴的段落。 台湾影评人焦雄屏对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的评价是:“这部电影有非常多解密的快感,几乎像《达芬奇密码》般繁复,一旦找到关键,就觉得此片非常清晰和令人震惊。”因此,这就涉及如何在这样一种断裂的话语中解读个中语意的问题。这四个独立成篇又互相关照的段落分别是疯、恋、枪、梦,即疯狂与执着、荒诞与尴尬、冲突与毁灭、生命与希望。其实。我们不妨从视觉和听觉的表达方式上去理解和感受影片的魅力。 第一篇——疯狂与执着 拥有一双美丽且灵性大脚的疯妈从影片一开始就执着地爬树,执着地呐喊,执着地刨石头、执着地重复那首"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执着地为儿子搭建起了一座她认为最安全的世界。这里的每块石头都汇聚着她的爱,别人都以为她是疯子,然而隐藏在疯子外表下面的却是那种对于信念的执着。因为别人也不是什么都懂。 在视觉上的表达,首先,所有的色彩都是那么纯粹和饱满,那么直接刺眼。天空是纯纯的蓝,草木是油油的绿,泥土是生生的红,没有搀杂任何灰调。很单纯,有味道。其次,在光影的处理上也是采用了有力道的光线,把人物处理得棱角分明,对比强烈,没有柔和的过渡。有的是鲜明与对立。最后,片中出现了大量破碎化的视觉印象,破碎的镜子、破碎的照片、破碎的碗碟、破碎的算盘,这些都暗喻出了主人公的脆弱。疯妈最后也破碎地、空空地漂走了。 第二篇——荒诞与尴尬 在某种历史语境下,人们的行为总是表现出无法言表的荒诞与尴尬。在影片第二段中,以黄秋生扮演的小梁为视角,目睹了一幕幕真实的却又荒唐的戏剧化事件。当激情遭遇压抑,当真诚遭遇虚伪,当欲望遭遇名誉,当明亮遭遇黑暗,小梁突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很陌生,于是,他选择很潇洒的"离开",但也许这并不是一个悲惨的结局。 在视觉上的表达,首先,运用了忽明忽暗的、晃动的、压抑的光影,调制出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矛盾的味道。其次,色彩基调保持了一种黑白混合出的暗灰色,是人物内,心的写照。

视听语言题目整理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 (一)景别 (二)景深和焦距 1.近景系列景别和全景系列景别具有什么不同的表现力?为什么? 2.怎样看待景别的情感表现特点,哪类景别的情感表现强? 3.找出一部景别运用有特点的影片,试分析其中大量运用了哪类景别及其 原因。 4.景深镜头在何种情况下适合使用?景深镜头对故事有怎样的帮助? (三)角度 1.电影中常用什么视点和角度? 2.分析《公民凯恩》中的仰拍、俯拍、倾斜等非正常角度。 (四)视点 (五)构图 1.如何通过构图强调被摄主体? 2.构图原则中的均衡、对称、对比、集中分别指什么?它们在电影电视创 作中有什么表现功能? (六)光线 1.光线是如何决定影片的整体气氛和情感基调的?试举例描述下列光线特 征:正面硬光、中等平光、软光源散射光。 2.假设一个场景中需要用硬光源实现特殊的效果,试分析使用硬光源的原 因并设计如何实现。 (七)色彩色调 1.冷暖色调的情绪效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在影片中如何运用?试举例 说明。 2.什么是你所理解的电影语言中的色彩运用?请找出一部你认为色彩印象 突出的影片,试分析它运用了哪些色彩手段。 3.试分析一场电影文艺晚会的色彩节奏。 第二章镜头形式 (一)固定镜头 (二)运动镜头 (三)长镜头 1.请分析影片《好家伙》中叙事长镜头的主要拍摄方式和镜头表现功能是 什么? 2.请分析《童年往事》中时间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3.请分析纪录片《人造风景》开场长镜头的表达意义。 (四)场面调度

1.什么是场面调度?它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试分析电影《好家伙》的场面调度中人物调度、镜头调度和综合调度的 表现形式及其在影片中的表现功能。 第三章剪辑和蒙太奇 (一)剪辑工作的意义 1.剪辑如何通过时间造型强化戏剧性? (二)电影叙事的剪辑形式——经典剪辑 (三)苏联蒙太奇理论 (四)风格化剪辑 (五)匹配的剪辑 1.如何实现剪辑的匹配? ◆为什么电影可以通过剪辑讲故事,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把故事讲得更加跌宕 起伏? ◆剪辑如何有效地在画面连接中引导我们思考、联想和情感反应而使得影片连 续和流畅? 第四章声音与音画关系 (一)电影声音的特性 1.电影音效的功能。 2.电影音乐的功能。 (二)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 1.声音的情绪性。 2.声音的叙事能力。 3.声音塑造空间的能力。 (三)声画关系 ◆哪类声音能有效地表达现实感? ◆什么样的音效能建立电影的三维空间感? ◆为什么不可见的声音可以扩展视觉并创造情绪与气氛? ◆声音转场有那些形式?为什么声音可以实现转场? ◆试分析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电影配乐有哪些类型。 第五章视听语言的修辞功能 (一)视觉隐喻 (二)强调

《视听语言》重点整理

题型: 1、单选15题(15分) 2、填空10题(10分) 3、名词解释5题(15分) 4、简答5题(30分) 5、论述题2题(20分) 6、案例分析1题(10分) 第一章视听语言概论 (第一节——第三节:填空选择为主,注意年代、发展史、起源) 第一节 1、视听语言定义:(P2) 视听语言主要是电影的艺术手段,同时也是大众传媒中的一种符号编码系统。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其主要包括:镜头、镜头的拍摄、镜头的组接和声画关系。 第二节 2、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P2) ①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是模仿人的视听感知经验。 ②视听语言的传播是单向的。 ③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与文字或词语语言系统中的元素是不同的。 ④视听语言是一种创造性的语言。 18世纪产生了“记录媒介”,20世纪产生“视听媒介”(属于记录媒介) 第三节 3、19世纪之前,传播媒介从媒介材料上分为两类:(P5) ?身体媒介;?再现性媒介。 4、视听媒介的媒介材料——光波与声波。 5、动画电影的起源——17世纪阿塔纳斯·珂雪发明“魔术幻灯”(P6) 6、动画电影的发展:(P6) ?1824年。彼得·罗杰提出“视觉暂留”现象。 ?法国人艾米儿·科尔是第一位将通俗漫画家的乔治·马努斯的漫画制作成动画。 ?温瑟·麦凯 1914年,电影史上著名代表作《恐龙葛蒂》; 电影史上第一部长达20分钟的动画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之沉没》。 ?①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片——1928年《蒸汽船威力》(主角米老鼠) ②1932年第一部彩色卡通片,第一部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花与树》 ③《老磨坊》——1937年,首次采用多层摄影台营造视觉深度,这一年,迪士尼进入:美国卡通黄金时代”。

视听语言

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 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 景别的大小是由摄影机与拍摄对象间的距离决定的,电影技术的发展又使它同时取决于所用光学镜头的焦距。 一般来讲,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为标准,将景别划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景别的意义 1、暗示、描绘电影空间及人物关系 2、建立影片与观众、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一、概念 相机的镜头是一组透镜,当平行光线穿过透镜时,会汇聚到一点上,这个点叫做焦点,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 景深是指通过光学镜头拍摄下的画面,其影像清晰的纵深范围。即所表现的分置在不同距离上的景物影像清晰的空间范围。 大景深镜头是全景镜头的一种形式,画面由一系列的景别组成,即含不同景别人物的镜头。这种技术可以同时捕捉由近及远的不同人物,一个画面中包括特写、中景、全景,对于塑造空间的连续性展示和人物微妙关系有很好的表现力。 一、角度的意义 按照摄影机和被摄主体的关系 垂直高度的角度——俯角、仰角、平角

水平方向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 不同角度的摄影,会使主体呈现的面积大小,主体与陪体的关系,前后景物的透视关系不同。 构图是指在一定的画幅格式中,为表现某一特定的内容和视觉美感效果,将镜头前被表现的对象以及摄影的各种造型元素(线条、光线、影调及色调等)有机地组织、分布在画面中,形成一定的画面形式。 五、构图规则 (一)对比 1.色彩对比 2.光线明暗对比 3.线条对比 4.运动方向对比 5.动静对比 (二)均衡 以画面中心为支点,使被摄对象在画面上下、左右所表现的影调、明暗、色彩、深浅、冷暖、形状大小、位置高低、远近、疏密、影像虚实等在布局上求得视觉重量的平衡为均衡。 三)对称 画面结构上下、左右视觉元素的分量形成相对称的形式。给人稳定、安定、庄严和谐的感受,但也会形成压抑、没有生趣的气氛。

视听语言考试汇总

《视听语言》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 10 个小题) 二、名词解释( 4 个小题) 简答题( 4 个小题) 第一章 影像 &1.1 景别 1、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直观上看也就是取景区域、画面范 围大小的不同。 2、划分景别的标准:画框中所截取的人物身体部分的多少 大景别 远景:情绪性景别 ,是涵盖广阔空间的的画面 ,以表现环境气势 ,画面中没有明确主体 ,人物 所占比例很小, 抒发情感,渲染气氛, 用于影片的开场和结尾;是一种概括性镜头 全景:基本的 介绍性景别,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主要用来介绍环境和 事物发 展的整体面貌 , 又称为“定位性镜头 ”; 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景别越小,环境占的越小,人物表现的越突出 小景别 中景:最常用的 叙述性景别 ,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胸部以下、膝盖以上部分可以看到人物的 动作的景别。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展现人物的 动作和姿态 可以看清人物的表情,是电视媒体的常用景别 近景:具有较强 交流性的景别 ,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用于刻画人物性格, 环境次要,主要突出人物面部表情。 特写: 主观性强的景别 ,起到强调,制造悬念作用 常被用来弱化剪辑上的失误,也称为 “万能镜头 ” 特写指以细腻来表现人物或被拍摄物体细部特征 时常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景别越小,动感越强,主观性越强,剪辑节奏越快 大景别 远景、全景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环境描写 重在 环境景物的表现 小景别 中、近、特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环境虚写 重在人物的表现

景别的剪辑规则1.在相同的时间长度中,小景物的剪辑长度短于大景别。(常规叙事的情况下,特写用2 秒左右,中景用3~4秒左右,全景则用5~6 秒左右) 2. 同一运动主体在相同的运动速度下,景别越小,动感越强 3. 同一主体(或相似物体)在角度不变或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前后镜头的景别变化过小,会致使视觉跳动感增强。(例如采访断点) 4. 运用不同景别的镜头组合,可以实现有层次描述事件的目的。 5. 利用镜头连接中景别的积累和对比效应,营造情绪氛围 (1)同类景别的镜头组合 (2)两级景别的对比连接 &1.2 角度角度:正面、前侧、侧面、后侧、背面正面角度:镜头正对被摄主体功能:用于介绍人或物的全貌,表现面部表情,也称“表情角度”。画面对称且稳定,能够保持和观众正面交流的关系,但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前侧角度: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容量、扩展和延伸空间侧面角度:表现运动、动作,具有方向感,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是正面拍摄的补充。后侧角度: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显示另一种空降感,有较强的参与感背面角度:表现人与景的关系,引发关注想象,制造悬念,具有极强的参与感,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平视:表达平等,客观,公正态度,符合人们平常的视觉习惯仰视:具有较强的感情色彩,表示某种赞颂,敬仰;有淡化背景的作用俯视:指镜头高于被摄对象功能:被摄物体显得低矮、渺小、猥琐、受压迫,表示蔑视,贬义态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能表现出阴郁、压抑的情绪 顶角:表现形式感长焦镜头:景深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适合呈现远处的主体细微状态,适合人物从环境中突出出来,塑造人物形象 短焦镜头(广角镜头):景深大,视野宽表现较大范围的区域焦距的作用: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灯光的作用:作为摄影部门的助手,服从整个场面调度的需求曝光,人物造型,画面结构,强调,抒情 &1.3 景深与焦距 1、焦距:指从镜头镜片的中间点到能清晰聚焦的那一点之间的距离 2、短焦镜头:俗称“广角镜头”鱼“眼镜头”。景深较大,视野较宽,常用于表达较大范围的视线。 突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夸张前景与后景之间的空间距离感,但前景的物体往往容易变形。 3、长焦镜头:又称望远镜头,景深较小,视野窄空间的纵深感被压缩,合呈现远处主体的细微状态 4、焦距的作用: ①有助于叙事。长焦距镜头一一用于指向性明确的叙事;短焦距镜头一一可以同时呈现空间内更多的讯息,应用于表现复杂、丰富的叙事内涵。 ②有助于抒情。比如长焦距镜头,可以认为压缩景深,如果用于主观镜头,可以表现一种心理上的亲近感。 ③形式特殊的美学效果和风格 &1.4灯光与色彩 光的性质: 硬光:明暗反差较大,用于表现男性的有力的形象;(1)有明显的投射方向(2)被摄物体上形

视听语言考试卷

视听语言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导演往往借助场面调度寄托某种寓意或象征某种事物的内涵。 A、重复场景调度 B、象征场景调度 C、分切场景调度 D、平面场景调度 2、远景的定义是()。 A.表现人物的全身或相对完整的场景全貌 B.表现广泛空间 C. 能容下一群人的场景 D.以上都对 3、关于场景的说法,一下错误的是()。 A.所谓场景,是指具有远近空间层次感的场面构图 B.从故事题材来看,动画场景包括显示生活类、古代生活类 C.从所要表现的内容来看,动画场景包括城市建筑类、自然风景类 D.好的场景能够烘托整体动画气氛,因此在动画的各个分工画场景是工作量最大的一个环节 4、以下那种是蒙太奇的叙事方法() A.分割式 B. 重复式 C.平行式 D.以上都不对 5、摄影机镜头与画面逐渐的远离,画面的外框逐渐变大,画面内的景物逐渐增多,这种镜头运用的方法叫做()。 A .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6、当被摄对象静止不动时,通过其目光看向某一物体的视线之间形成的虚拟线就是()。 A.关系轴线 B.光线轴线 C.运动轴线 D.方向轴线 7、摇镜的定义是()。 A.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进行扇形拍摄 B.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六面空间进行扇形或环形拍摄 C.以摄影机为中心,向四周空间进行环形拍摄 D.以上都不对 8、一束平行光通过镜头时,在光轴上汇聚一点,称为() A.焦距 B.焦点 C.主体 D.焦点距离 9、动态构图是影视作品所特有的一种构图类别,根据画面中拍摄对象和摄像机的运动情况可以把动态构图分为() A.被摄对象运动构图 B.摄像机运动构图 C.被摄对象和摄像机同时运动的构图 D.以上都是 10、以下类型不属于画面拍摄角度的是()。 A、几何角度 B、客观角度 C、主观角度 D、拍摄角度 11、看到人物顶部摄像机()所在的位置。 A.仰视 B.俯视 C.侧视 D.后视 12、()是指镜头的机位不变,景物会有上下左右移动位置。 A.移动镜头 B.推动镜头 C.移动背景 D.推动背景 13、能看到物体顶部的角度是() A.俯视 B.仰视 C.平视 D.侧视 14、下面哪个不是画面构图得基本元素() A.背景 B.均衡 C.镜头 D.主体

视听语言笔记整理

第一章基础概念 第一节景别与构图 景别:画面得景别就是指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呈现得范围。景别就是一种最重要得最外在得视觉语言形式。 景别得特性与影响因素: 1.景别得强制性 就是指摄影者与剪辑者对客观世界与观众得双重强制,对景,对人取景范围得强制性。 叫人瞧什么就瞧什么得强制性。 2.距离与景别 1)首先表现在直接影响画面间得景别及其内容含量 2)其次通过改变距离与换用不同焦距得镜头获得不同景别,不同构图结构以至能改变画面内容含义。 景别得五分法。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远景:广阔空间,开阔场面 作用:被摄主体只占用画面很小得面积,画面大幅面积为景物,主要被摄人或物位于远处或深处 相比大远景,远景得景别在造型上更为强调空间得具体感与人在其中得位置感。 全景:人物全身或场景全貌 1.展现场景全貌 2.场景段落得总角度,具有定位得作用 3.完整地表现人物得形体动作 4.表现特定环境中得特定人物 5.场景段落得开始或结尾镜头 中景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 1.以描写为主,兼顾叙述与描写双重功能得构图景别 在叙事作品中,中景多用于展开情节,能完美地显示人物手势动作与面部情绪,可以清楚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得特定关系。有利于表现人物间得感情交流,展开故事与矛盾冲突。 近景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1.一般就是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 2.人物面部神态,头部形态居于画面得主导位置 3.人物得细微神态动作成为表现得主要部分,通过神态反映人物得内心世界 中近景 1.介于中景与近景之间,一般对主体人物得取景到腰部以上。 2.近景与中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主体,强调细节,表现相对得物体或人物表情。暗示物 体或人物表情得意义。 特写:局部以上被摄对象细节 特写镜头就是将演员细微得表情与某一瞬间得心灵信息强调出来,因而增加其重要 性。常具有象征意义。 大特写则更进一步,甚至只表现某人得局部,具有极强得渗透力,直接影响暗示观 众心理。 1.展现人物神情,揭示内心世界 2.表现人体某一部位与突出物体得细部特征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视听语言基本知识 一、电影、电视的景别 景别,根据景距、视角的不同,一般分为: 极远景:极端遥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小如蚂蚁。 远景:深远的镜头景观,人物在画面中只占有很小位置。广义的远景基于景距的不同,又可分为大远景、远景、小远景(一说为半远景)三个层次。 大全景:包含整个拍摄主体及周遭大环境的画面,通常用来作影影视作品的环境介绍,因此被叫做最广的镜头。 全景:摄取人物全身或较小场景全貌的影视画面,相当于话剧、歌舞剧场“舞台框”内的景观。在全景中可以看清人物动作和所处的环境。 小全景:演员“顶天立地”,处于比全景小得多,又保持相对完整的规格。 中景:俗称“七分像”,指摄取人物小腿以上部分的镜头,或用来拍摄与此相当的场景的镜头,是表演性场面的常用景别。 半身景:俗称“半身像”,指从腰部到头的景致,也称为“中近景”。 近景:指摄取胸部以上的影视画面,有时也用于表现景物的某一局部。 特写:指摄影、摄像机在很近距离内摄取对象。通常以人体肩部以上的头像为取景参照,突出强调人体的某个局部,或相应的物件细节、景物细节等。 大特写:又称“细部特写”,指突出头像的局部,或身体、物体的某一细部,如眉毛、眼睛、枪栓、板机等。 二、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拍摄方式) 推:即推拍、推镜头,指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前的运动拍摄,取景范围由大变小,分快推、慢推、猛推,与变焦距推拍存在本质的区别。 拉:被摄体不动,由拍摄机器作向后的拉摄运动,取景范围由小变大,也可分为慢拉、快拉、猛拉。 摇:指摄影、摄像机位置不动,机身依托于三角架上的底盘作上下、左右、旋转等运动,使观众如同站在原地环顾、打量周围的人或事物。 移:又称移动拍摄。从广义说,运动拍摄的各种方式都为移动拍摄。但在通常的意义上,移动拍摄专指把摄影、摄像机安放在运载工具上,沿水平面在移动中拍摄对象。移拍与摇拍结合可以形成摇移拍摄方式。 跟:指跟踪拍摄。跟移是一种,还有跟摇、跟推、跟拉、跟升、跟降等,即将跟摄与拉、摇、移、升、降等20多种拍摄方法结合在一起,同时进行。总之,跟拍的手法灵活多样,它使观众的眼睛始终盯牢在被跟摄人体、物体上。) 升:上升摄影、摄像。 降:下降摄影、摄像。 俯:俯拍,常用于宏观地展现环境、场合的整体面貌。 仰:仰拍,常带有高大、庄严的意味。 甩:甩镜头,也即扫摇镜头,指从一个被摄体甩向另一个被摄体,表现急剧的变化,作为场景变换的手段时不露剪辑的痕迹。 悬:悬空拍摄,有时还包括空中拍摄。它有广阔的表现力。 空:亦称空镜头、景物镜头,指没有剧中角色(不管是人还是相关动物)的纯景物镜头。 切:转换镜头的统称。任何一个镜头的剪接,都是一次“切”。

视听语言的概念

1.视听语言的概念:视听语言是视听艺术特有的传播媒介,是一种独特的表意 指示体系。它包含了视觉听觉等方面的诸种语言元素及其运用手段、技巧、法则,它以自己固有的方式实现交流传播活动,并呈现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2.克里斯丁?麦茨依据索绪尔的语言概念考察电影语言,发现他们之间存在的四 大差异:第一,电影语言不是一种交流手段,银幕和和观众之间不存在双向交流,因此电影是一种表意系统。第二,电影语言与天然语言的内部组织不同。天然语言中字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是任何的和约定俗成的,而电影中影像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意指性联系却是以“类似性原则”为基础的。第三,天然语言的双层分节结构使它的字词、语素、音素等层次中成分具有“离散性”,而且基本离散单元可以确定,而电影语言中找不到这类基本的离散性单元成分。第四,电影的基本单元不是离散性的,而是连续性的,这将使电影表达面的分层切分无法进行。 3.麦茨的八大组合段类型:.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单个镜头严格说来不是 真正的组合段,而是构成另外七个组合段的组成部分。单个镜头表现一个完整的情节片段,其中有些是自主性的,有些不是。.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平行组合段即平行蒙太奇序列,它聚拢两个或多个交替出现主题,但未赋予两个主题间以任何准确的时空关系。.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在诸事件之间有相同的关系,有如括号之中诸字词之间的那种关系。.时序性描述组合段:在影片能指层面上显示连续形象的事实间的时间关系,但画面为电影“描述” 而非电影“叙事”。影像的连续性不与电影虚构世界中的连续性对应。.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交替组合段即交替蒙太奇,它表现两个或三个事件系列,在每一序列中时间关系均为联系的,但在几个当成整体看的系列之间其时间关系是同时性的。.时序性直线叙事场景:直线性组合段是指单一的连续影像序列把一切行动串连在一起。.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断:事实的时序是非连续性的,但其非连续性是有组织的。.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这种非连续性的时间序列是无组织的、散乱的。影像序列中往往出现与情节无直接关系的因素。 4.声画同步(.):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即视听信 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同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 5.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在声画对位

视听语言的心得体会

听 语 . 言 结 课 心 得 学院:美术学院 姓名:赵素敏 班级:数码设计二班 学号:091064015

这学期,我们开设了视听语言这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更加深了我对数码设计这门课程的了解,以下是我对视听语言的认识: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语言,必然有语法,这便是我们所熟知的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这些方法和技巧来自于人们长期的视觉和听觉实践,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人们的欣赏习惯的。用一句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不用担心没有共同的意义区间,因为这些实践经验大多来自于人的本性和长期的研究积累。 视听语言是用画面和声音传达信息的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的思维方法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抽象的说他是由画面声音时间空间构成的。视听 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 甚至是对白,即电影的剧作结构,又称蒙太奇思维。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文章,只不过这文章不再仅仅存在于白纸之上罢了。视听语言是一种思维方式,作为电影反映生活的艺术方法之一;形象思维的方法;(文字、对白、旁白等形式不能摆脱的问题)作为电影的基本结构手段、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作为电影剪辑的集体技巧和方法:电影视听语言课主要研究——思维方法;创作方法;基本语言;(镜头内部运动、镜头分切、镜头组合、声画关系)。起初对于视听语言这门课程十分的不了解 ,基本上只知道应该是关于影片的表现手法,和如何观赏影片?但是上了冯波老师的课之后对于视听语言有了新的了解?也知道了自己起初认识的肤浅和无知?对于冯 老师的教学方法,我觉得的是很新颖,很成功的.比起那些枯燥的学习理论来说,先理论再实践等方面着手能够让我们更加快捷深刻的明白这其中蕴涵的道理,和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的生动,对它充满兴趣?正是这种兴趣,鼓励着我们夜以继日的拍片子,剪辑,合成.虽然拍出来的东西漏洞百出,但是我知道这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我们就是要从这些漏洞中学习,和掌握技巧?这门课让我明白了,我们起初对电影认识的肤浅,对电影制作了解甚少.任何一部电影,一个短片,一首歌的MTV,甚至一个小小的FLASH!也都灌入了制作者的全部心血,它们同样是不简单的?过程一样的复杂,繁琐的? 只有我们掌握了这些技巧再加上将他们合理的运用在作品中?我们将会受益 非浅. 视听语言这门课程老师通过让我们实际操作,自己动手,让同学自己从中去体会。而不是按教科书上来教课。我们通过自己的动手和动脑从中学到了从来没有学到的东西……从这样的教学方法来学习让我体会很深,在学习过程中很轻松,也很开心,很轻松的学到很多东西。在拍摄中有很多东西是在书上学不到也感受不到,只有在实际的行动中才能学到,体会到和感受到。拍摄中需要一组成员在一起商量,这是一个团体,必须互相团结一起,才能做出一部好的作业。 在这几个星期的学习里我也学到了一些技巧,比如要避免大全景少用推拉,拍摄时间不宜超过六秒除非是要特殊表达的,要三级或二级跳,内反拍外反拍等。。。视听语言既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它能让我们从中学到团结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生活多姿多彩,更加丰富有味,让我们在大学里学习到更多的有趣的东西。

北电学生拉片作业

视听语言学期作业导演系×× 《辛德勒名单》舞厅一场镜头分析 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博格完成于1993年的影片《辛德勒名单》描绘了德国工厂主辛德勒从一个投机商人演变成犹太人保护者的真实故事。荡气回肠的时代背景、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都使影片为广大观众所铭记。而这部影片成功之处还不仅仅在于此,作为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最佳剪辑大奖的影片,其视听语言处理相当优秀。本文重点分析辛德勒在舞厅请德国人喝酒这一场戏的前半部分的视听语言。 这一场戏着重描绘了辛德勒作为投机商的一面,共计24个镜头:

1.第一个镜头的画面起幅是辛德勒的近景背影(图1),影片至此尚未出现其正面形象,斯坦尼康跟,引出招待和舞厅环境,观众可以看到门里的大致情况。辛德勒俯身对招待说话,低头的同时变焦虚掉后面酒吧的背景,使视线集中到人物对话上面来。前景的辛德勒着深色服装,后景的舞厅内这时也是暗的,给招待打顶光,突出他的白发和面部表情,画面构图虽然是强烈的明暗对比,但是非常和谐。(图2)这时就使招待拿钱的动作变成画面的焦点,这个动作交代了辛德勒的经济实力,对人物性格同样有提示作用。 摄影机肩高,平拍。 音乐起,画外群杂。 图1 图2 接着镜头继续跟随招待和辛德勒进入房间内,辛德勒脚步放慢,近景,画右出画(图3),镜头跟招待拉开凳子。前景依然是暗调,后景用舞台幕布制造一个亮的区域使画面明暗平衡。这里基本交代了舞厅的空间环境。 低角度平拍。 音乐继续。脚步声,画内画外群杂。 图3 辛德勒从画右入画,坐下(图4)。镜头跟摇招待,停在桌边,向下摇出辛德勒侧面,仰拍(图5)。主光从演员正面靠右打亮脸部,背后基本黑掉,凸现人物表情。辛德勒的面部形象第一次在影片中出现。这个人物出场的画面相当的讲究。可以看到从画幅左下到右上的对角线上依次出现的几个亮的区域是一个德国军官的脸、招待的脸、窗,最终递进式的在黄金分割位置出现辛德勒的脸,而辛德勒脑后用柱子形成类似于画框的构图,辛德勒身后由画左向画右走过一个女人,再次把视觉中心集中到辛德勒。这样,后景的烘托就使人物的出场既好看又有英雄主义的隐喻性。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

电影视听语言风格分析 摘要 每一部电影由于创作者的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但表现在影像的表达方式上主要是蒙太奇与长镜头。在每一部电影中,都会有这两种方式的出现,而区别就在于更注重哪一种方式的使用,这也就形成了导演的特色风格,如侯孝贤的长镜头的冷静观察,但大部分好莱坞电影更注重蒙太奇的使用,无论哪种方法都给观众带来不同的视听感受。 关键词视听语言,蒙太奇,长镜头 视听语言作为影视艺术独特的造型手段和叙事方式以及文化传播工具,具有非常强大的艺术魅力和审美功能。作为影视艺术叙事、表意媒介的视听语言是由有机组合在一起的画面和声音组成,以及声画关系等。主要是蒙太奇和长镜头两种风格。 (一) 蒙太奇 1.含义:蒙太奇是法语 montage 的中文音译名,在法语里是装配、构成、升高或爬上之意,是建筑学用语。苏联蒙太奇学派的创始人库里肖夫、普多夫金、爱森斯坦在镜头剪辑与组合的科学试验和艺术实践中,发现了镜头组接中产生的心理效应和艺术效果,库里肖夫把这种镜头称之为“蒙太奇”。蒙太奇镜头在组接和剪辑影片时,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给人特别的视觉效果。 蒙太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蒙太奇指的是镜头画面的组接,也指从影视剧作一开始直到作品完成的整个过程中所有参与的艺术家的一种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和他们对作品对艺术的诠释方式。这个概念里比较著名的应该是苏联学派的理论。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爱森斯坦他主张破坏人们的习惯的叙述法则。他强调单镜头空间因素的那种内部结构张力的变化以及镜头的空间上的

冲突。而普多夫金则主张尊重人们的习惯叙述法则。说时间应该顺应情节的发展,而且非常的注重人物心理的描写和感情的描述。两个人主张的确定都使经验空间拉开了一定的距离。狭义的蒙太奇专指对镜头画面、声音、色彩诸元素编排组合的手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面语言,声音语言和色彩语言)即在后期制作中,将摄录的素材根据文学剧本和导演的总体构思精心排列,构成一部完整的影视作品。其中最基本的意义是画面的组合。它与广义的蒙太奇最大的不同就是介入了人对艺术的思维方式。 2声画关系的组合方式 影视作品中声音和画面的关系主要有三种: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和声画分立三种。 1.声画同步,又称声画合一,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声画组合方式,通常指画面上的影像和声音同时呈现,同时进行同时消失,二者如影随形,这增强了生活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它是电影中普遍的表现方式。 2.声画对位是指画面中演绎的内容与声音所表达的情绪之间是一种对比关系,以此使声音和画面的结合产生更加丰富的表现层面,揭示心理更加深刻的内涵。《天云山传奇》中,宋薇结婚那场戏,画面是许多人在欢快的喝酒,而传来的是宋薇心里痛苦的无奈画外音。 3.声画分立是指声音和画面的形象不同步,各自独立,互相离异,各自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呈平行关系发展。《辛德勒的名单》中的一个场面是德国人枪杀犹太人的画面,而背景音乐是莫扎特的钢琴曲,节奏明朗欢快,使屠杀场面更加残忍。 3.功能:蒙太奇最基本的功能在于组接镜头,即按照导演总的意图,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小段,再把一个个小段组成一个大段,再把一个个大段组织成一部完整流畅并让人看懂的影视片。默片时代,蒙太奇主要起镜头组接的作用,到了有声片时,蒙太奇除了连接镜头外,还要将镜头和音响有机配合,这就是人们通常所

拉片模板

固定镜头 平角拍摄 光线 昏时的夕阳的余晖,湖面反射的余光。 昏暗, 在黄昏的光影里, 轮廓清晰的剪影。 色彩: 色为主色调。 镜头分为三部分, 氏梳妆时,镜头固定,镜头缓慢的向左摇,家来报,镜头再向右摇,回到聂田氏的身上。 光线 光, 中心人物为聂田氏,景的烛台设置出景深,突出层次。

移镜头,向右缓缓摇动, 拍摄。 光线 前景明亮的烛台与隐娘的黑衣产生较为明显的反差, 烛台呼应,加深层次,突出景深。 色彩 色和明黄色为主色调。 移镜头, 行礼先下降后上升,又跟随道姑公主的离开而缓缓向左移。 光线: 为明亮, 温的灯光, 色温的自然光源。 色彩:冷暖色的对比,产生浓郁的华丽风格。

固定镜头, 摄。 光线 屏风出投过来, 前景中的桌子最为明亮,人物出光线暗。色彩:主要以黑色为主, 分明, 感。 固定镜头, 面拍摄, 过来的光线。 为清晰的轮廓。 画面左侧较为明亮,侧昏暗,前景明亮,景人物暗,后景明亮。营造出空间感,层次感。

移镜头, 有直接对准远处出现的人物, 棵静止的树木, 让观者的视线逐渐被后景中出现的队伍所吸引。 光线:采用自然光源色彩: 色和花朵的粉白色,景的蓝色自其中最吸引注意力。 固定镜头, 摄。 光线: 风处投射过来, 物的轮廓。

固定镜头 光从右打,轮廓清晰,线条明显 色彩 显人物身份高贵, 高雅。 色彩: 色和后景牡丹白色为主, 燥点, 效果。 固定镜头 主观镜头, 色彩: 色和后景牡丹白色为主, 燥点, 效果。

固定镜头 光线:利用自然光源,光线从左侧进入, 左侧光线明亮, 色彩: 主要以浅紫色系列为主,整体环境略显冷静。 固定镜头 光线:侧面光 光从侧面打, 象刻画的更生动, 摄物富有层次感。 色彩: 主要以浅紫色系列为主,整体环境略显冷静。

《视听语言》复习 王丽娟版

《视听语言》期末复习材料 第一章视听语言体系 一、蒙太奇语法与修辞: 1、八大组合段学说:1967年由麦茨提出。划分如下:单个镜头(自主性镜头);非时序性平行组合段;非时序性括号组合段;时序性描述组合段;时序性交替叙事组合段;时序性直接叙事场景;直线时序性单一片段;直线时序性的散漫片段。 2、声画对位:涉及的是电影意义单元中影像(或称画面、镜头)与声音的关系问题。即垂直蒙太奇,当然这种关系得以确立的前提是,声音和画面在影视艺术中应该具有平等的地位,是既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语言元素。自有声电影诞生以来,声音和画面的关系及其组合是视听语言考察的基本点。 3、声画蒙太奇:声画同步,声画同步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成同步对应的关系,即视听信息是同等合一的。声音和画面共时相加构成一个总体信息。这其中又包含两种具体的同步方式,其一,声音是画面动作的同步音效;其二,声画合一中的声音起到对画面内容补充、渲染和揭示的作用。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与画面的非同步聚合关系,与复调音乐的对位类似,只不过强调的是视听语言元素间的对位组合。声画对位的组织方式造成了声音和画面各自不同的信息指向,从而使镜头含义显示出丰富的多义性。 4、单讲声画对位:声画对位包括声画平行和声画对立两种形态。声画平行又称声画并置,即视听信息指向各自发展,互不干扰,往往构成相加的信息关系。声画对立即声画对比,也就是说视听信息指向完全相反,镜头内的声音与画面本身构成一种张力,使观众感受到单独的声音和画面都未能体现的复杂信息。 5、蒙太奇修辞:叙事蒙太奇,包括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和连续蒙太奇;表现蒙太奇,包括抒情蒙太奇、对比蒙太奇、心理蒙太奇、隐喻蒙太奇和理性蒙太奇。 6、各种蒙太奇定义: ①叙事蒙太奇:所谓叙事蒙太奇,那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意味着将许多镜头按逻辑顺序或时间顺序分段篆集在一起。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头自身都含有一种事态性的内容,其作用就是从戏剧角度和心理角度去推动剧情发展。平行蒙太奇:平行蒙太奇是指将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相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