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和堂吉诃德“精神胜利法”之比较论文

阿Q和堂吉诃德“精神胜利法”之比较论文
阿Q和堂吉诃德“精神胜利法”之比较论文

阿Q和堂吉诃德“精神胜利法”之比较摘要:《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这两部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着“精神胜利法”的典型特征,但因两位主人公各自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使其存在着程度和性质上的差别。对于阿q和堂吉诃德的形象,将采用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和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成因。

关键词:阿q;堂吉诃德;精神胜利法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55-02

一、关于可比性

阿q与堂吉诃德是有联系的。虽然鲁迅和塞万提斯年代相距甚远,但“堂吉诃德20世纪初来到中国。大约1908年,鲁迅与周作人在日本读到了《堂吉诃德》的德文本,对它爱不释手。直至1928年,他还约请郁达夫将屠格涅夫的《哈姆雷特和堂吉诃德》从德文转译过来,发表在他们合编的《奔流》(创刊号)上。鲁迅与塞万提斯的关系当然不止这些,就在林纾等人出版译作《魔侠传》之前,鲁迅已经发表了《堂吉诃德》式的小说《阿q正传》,这两部世界名著在很多重要的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这中间不能说没有某种影响关系。”“《堂吉诃德》作为一个外在因素和外部条件促进了鲁迅完成自己的艺术构思,形成主人公的美学性格,以及运用讽刺艺术手段;从鲁迅对塞万提斯和《堂吉诃德》的评论中可以发现他对塞万提斯及其名著的深刻理解。”也就是说,鲁迅在阿q的创作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