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

培训体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
培训体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方案

(培训体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方案

北京理工大学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

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培训方案

壹、培训目的

汽车是机动车中最普通、最常见、应用最广、和广大人民群众关系最为密切的壹种车辆。汽车工业是壹门综合性产业,是关联度和波及效应很大的产业。汽车工业的产业链既长且广,而汽车运用是汽车产业链中的下端服务产业链,涉及面广,服务对象各行各业、千家万户,人数众多。汽车运用的内容极为丰富,功能十分齐全,所需从业人员数量十分庞大。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从事汽车运用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的需求愈来愈高。而我们目前的教育普及水平仍不很高,从事该行业的人员素质水平,仍不能适应汽车工业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必须大力开展汽车运用专业职业教育师资以及汽车运用从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从而切实提高汽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

通过培训,使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的职业教师了解和懂得汽车的结构、原理、功能、性能,理解汽车文化、使用技术、汽车运用、维护保养等基本知识和技能;具有相当的汽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成为汽车运用和维修领域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从而胜任汽车运用和维修领域专业的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时,使职业教师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有显著的提高,成为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终身学习能力和教育创造能力,能够于中等职业教学实践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双师型”专业骨干教师。

二、培训要求

1.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具有完美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充满创新精神和改革意识,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成果,理解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的先进技术,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专业学术水平。

3.建构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掌握现代教育理论;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和本专业教学理论和实践的最新成果以及新趋势;有较强的专业教学和教育实践能力,治学严谨,专业教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4.了解中等职业教育本专业的教育科研动态,能够独立主持高水平的中等职业本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具有新课程开发的能力,能于自己所于地区或学校的本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

5.具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系统掌握汽车运用和维修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向关联领域拓展的能力。

6.具有参和国际职业教育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三、专业设置和专业方向

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基本涵盖了汽车产业链中的下端服务产业链,从业人员数量极大。其主要的服务内容有: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汽车营销、二手车鉴定评估等,这些均是目前汽车工业发展急需的运用型人才。为满足这壹社会需求,把汽车运用和维修专业细分为俩个方向:(1)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2)汽车营销和二手车鉴定评估。

四、培养目标

1、汽车运用和为维修(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方向)

通过所设培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知识和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使学员能够全面、深入、系统的掌握汽车安全性能检测、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汽车检测诊断技术以及维护、保养、修理。汽车各使用性能的检测理论和现代化实施的手段和方法、工作程序。从而具备独立进行相应专业的职业教育培训的能力,掌握有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进行实践教学的组织领导、实施的能力。经培训,学员应达到本专业高级工或技师的职业能力水平,为今后于职业教育岗位中培养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方面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汽车运用和为维修(汽车营销和二手车鉴定评估方向)

通过所设培训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力争达到理论和实践、知识和应用的有机结合,突出职业教育的特性,以及应用技术和创业性技能和专业理论相结合的特点,使学员能够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汽车营销理论、营销实务、营销管理、营销人力资源开发、营销的现代化手段和措施,以及二手车评估的基本原理、有关的政策法规、二手车鉴定、评估实际操作的方法和程序。学员应具备进行该职业教育培训的能力,熟悉和掌握有关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实施。经培训,学员应达到中级和高级营销师;中级和高级评估师的职业能力及相应技术水平。

3、获得证书

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可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结业证书》;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汽车维修高级工技能等级证书;符合条件者可获得汽车维修技师证书;可获得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证书,可于自己所于的学校和地区参和职业技能鉴定的培训考试认证工作。

五、培训课程

1、课程内容

包括专业技术理论教学、教育教学能力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面。

2、课程设置

根据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且重、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结合学员具有壹定的专业知识的实际情况,本着少而精,基础理论“适用、管用、够用”的原则,开设各专业方向的精品课程:

(1)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及设备;

(2)汽车维修;

(3)汽车营销;

(4)二手车鉴定和评估;

(5)我国职业教育形势、任务、政策,职业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6)职业教育目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专业课程和教法;

(7)职业教育技术和教学媒体开发。

上述前四门课程适用于汽车检测、维修、汽车营销和二手车鉴定评估的专业培训内容,后三门课程适用于提高学员的教育教学能力。

3、学时数分配

国家级培训每期培训时间为2个月,共计280学时。其中

培训理论教学为82学时(占总学时的29.2%左右);教育教学能力教学为

54学时(占总学时的19.3%左右)、实践教学为144学时(占总学时的51.4%),总计280学时。

(3)企业实践(72学时)

注:企业实践8天。

附:汽车维修技师考核培训内容

1.检测:汽车尾气检测和调整(汽油机)

(2)烟度检测和调整(柴油机)

(3)点火正时检查和调整

(4)四轮定位检查和调整

(5)制动、转向系统检测和调整

2.电器:(1)车身电气故障诊断和排除

(2)复杂照明和仪表线路排故

(3)整车电气综合故障诊断和排除

(4)CanBus数据总线原理和诊断

3.排故:整车各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和排除(帕萨特、奥迪、宝马、奔驰)

4.维修:(1)B5发动机大修

(2)自动变速器装配和调整

六、考核

1.考核内容

(1)完成壹份教案,且试讲。

(2)撰写壹篇教学研究论文和完成实习方案。

(3)合作企业对学生实践情况和专业技能水平做出评定。

2.考核标准

(1)能运用所学教学理论和方法编写壹份不少于4课时教案且试讲,做到重点突出、难易适中、条理清晰、表达流畅、符合规范。

(2)教学研究论文2500-3000字,内容充实,有较为独到的见解,具有壹定的教学理论指导意义。

(3)认真参加企业实践,完成汽车检测诊断和维修技能考核。

七、授课教师

八、教学管理措施

1.成立有院领导参加的骨干教师培训领导小组,其任务是负责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培训工作的关联事宜;

2.配备培训班主任,其任务是组织和协调具体各项教学工作,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各教学任务。同时和学员保持联系,了解学员对培训内容的要求,及时反馈有关信息,以便培训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对培训内容做适当调整;

3.选派实践能力强而且教学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担任培训教学任务,确保教学质量;

4.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培训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结业考核。平时考核主要考察学员的出勤、课堂表现和作业等。结业考核详见前六考核部分。

5.为学员提供适当的上机、上网学习条件以方便学员完成学习任务;

6.专业实验室于正常教学之余适当对培训学员开放。

九、2008年培训时间:

2008年9月26日-2008年11月23日

2008年6月26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