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研究

黄曲霉素B1检测卡说明书

黄曲霉毒素B1 检测卡说明书 【简介】 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所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最主要的4种分别为:B1、B2、G1、G2。黄曲霉毒素具有很强的急性毒性,也有明显的慢性毒性及强致癌性。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其中受污染最严重的是花生、棉籽、玉米及其制品;其次是稻米、小麦、大麦、高粱、芝麻、茶叶等。鉴于这些霉菌毒素的毒性,欧盟国家规定,黄曲霉毒素B1的残留限量值为5ppb。 【检测原理】 该试剂盒采用免疫竞争法分析原理结合胶体金标记技术进行检测。 【检测范围】 花生、玉米、小麦、大米、茶叶、油脂、饲料等; 【产品组成】 黄曲霉毒素B1免疫胶体金快速检测卡(40份/盒) 滴管(40支) 干燥剂(40片) 一次性手套(5只) 【技术指标】 检测下限:5μg/kg; 【检测步骤】 1.取5g以上有代表性的粉碎后的谷物样品(过20目筛),准确称取0.5g均匀粉碎试样,加入到配套的15ml离心管中。 2.向离心管中准确加入纯净水和乙酸乙酯各2mL,将瓶塞盖紧密封,用力振荡5分钟,4000rpm离心1分钟(备注:如实验室没有大离心机设备,可以用小离心管取上清液,用小离心机离心)。 3.用吸管取上清液到小玻璃杯中,吹干滤液(吹风机或烘箱),然后用体积稀释液复溶杯底固体。此溶解液即为检测液. 4.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用滴管向试纸孔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3滴检测液。 5.5~10分钟判断结果,半小时后的结果判读无效。 【结果判断】 1、阴性:测试线(T)与对照线(C)都出现,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小于5ug/kg。 2、阳性:只有对照线(C),无测试线(T),表明样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浓度大于或等于5μg/kg。 3、无效:对照线(C)和测试线(T)都不出现,或者对照线(C)不出现。

黄曲霉毒素B检测试剂盒操作办法

黄曲霉毒素B检测试剂 盒操作办法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操作方法2/50ppb 一、样品的准备/萃取 1.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使用Romer系列II型研磨机研磨,使至少95%的研磨样品能够通过20目筛网,彻底混合并对样品进行二次取样。 2.称取4g研磨样品于干净并可密封的广口瓶中。加入20mL70/30(v/v)甲醇/水萃取溶液并密封广口瓶。注意:样品与萃取溶液比例应为1:5(w:v),振荡或均质3分钟。 3.静置样品,用滤纸过滤萃取上清液,收集待检滤液。 4.用提供的分析缓冲液对滤液进行1:2稀释。例如,将50μL待检滤液加入50μL分析缓冲液中,混匀准备进行随后检测。 二、检测步骤 1.将适量的标记颜色的稀释孔条放入微孔板架上,稀释条孔的数目需使每个标准品 (0,2,5,20&50ppb)或样品能够对应一个稀释孔。 2.将等量的有抗体包被的微孔条放入微孔板架上,未使用的有抗体包被的微孔条需放回装有干燥剂的原铝箔袋内并密封保存。 3.按照240μL/孔或2mL/条的体积计算所需的酶联偶合物用量。从绿色瓶盖的瓶中量取所需用量的酶联偶合物至一个酶联偶合物试剂槽中(如多道移液器所用的试剂槽)。使用8道移液枪移取100μL酶联偶合物至每个稀释孔中。 4.使用单道移液枪,移取50μL标准品和样品至已装有100μL酶联偶合物的稀释孔中。用移液枪反复吸送3次以充分混合孔中液体。每当移取一个标准品或样品时,单道移液枪必需更换上新吸头。注意确保最后将吸头中的液体排空。

5.使用换有全新吸头的8道移液枪,快速移取每个稀释孔中的液体各100μL至相应的有抗体包被的微孔中。室温下放置15分钟。注意不要摇动微孔板去混匀孔中液体,以免引起孔与孔之间的污染。 6.将孔中的液体甩入水槽中,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每个孔,然后将微孔中的水甩入水槽中。如此方式反复冲洗5次。注意在冲洗过程中不要将微孔条从微孔板架上取下,每条微孔条带应被固定在微孔板架上。 7.冲洗完毕后,将几张吸水纸巾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使微孔板倒置扣击纸面,以尽可能地将残留的水分排出。用干布或纸巾擦干微孔板底反面的水珠。 8.按照120μL/孔或1mL/条的体积计算所需的底物用量。从蓝色瓶盖的瓶内量取所需用量的底物至一个底物试剂槽中(例如适用于8道移液枪的试剂槽中),使用8道移液枪移取100μL底物至每个微孔中,室温下放置5分钟。 9.按照120μL/孔或1mL/条的体积计算所需的终止液用量。从红色瓶盖的瓶中量取所需用量的终止液至一个终止液试剂槽中(例如适用于8道移液枪的试剂槽中),使用8道移液枪依序(顺序与加入底物的顺序相同)向每个微孔中加入100μL终止液终止反应。颜色应由蓝变黄。 10.用酶标仪在450nm滤镜及示差滤镜630nm下读取结果,记录每个微孔的吸光度OD 值。注意在读取数据前,微孔中应没有气泡,否则将影响分析结果。 三、试剂盒提供材料 96孔(12X8)抗体包被的微孔板(铝箔袋封装) 96孔(12X8)绿色稀释微孔板(标记颜色) 5瓶黄曲霉毒素标准品,各1.5mL(0,2,5,20&50ppb) 1瓶25mL黄曲霉毒素酶联偶合物(绿色瓶盖) 1瓶15mL底物溶液(蓝色瓶盖)

黄曲霉毒素B检测试剂盒操作方法

黄曲霉毒素B1检测试剂盒操作方法2/50 ppb 一、样品的准备/萃取 1. 获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使用Romer 系列II型研磨机研磨,使至少95%的研磨样品能够通过20目筛网,彻底混合并对样品进行二次取样。 2. 称取4g 研磨样品于干净并可密封的广口瓶中。加入20mL 70/30(v/v)甲醇/水萃取溶液并密封广口瓶。注意:样品与萃取溶液比例应为1:5(w:v),振荡或均质3分钟。 3. 静置样品,用滤纸过滤萃取上清液,收集待检滤液。 4. 用提供的分析缓冲液对滤液进行1:2稀释。例如,将50μL待检滤液加入50μL分析缓冲液中,混匀准备进行随后检测。 二、检测步骤 1.将适量的标记颜色的稀释孔条放入微孔板架上,稀释条孔的数目需使每个标准品(0, 2, 5, 20 & 50ppb)或样品能够对应一个稀释孔。 2.将等量的有抗体包被的微孔条放入微孔板架上,未使用的有抗体包被的微孔条需放回装有干燥剂的原铝箔袋内并密封保存。 3.按照240 μL/孔或2 mL/条的体积计算所需的酶联偶合物用量。从绿色瓶盖的瓶中量取所需用量的酶联偶合物至一个酶联偶合物试剂槽中(如多道移液器所用的试剂槽)。使用8道移液枪移取100μL酶联偶合物至每个稀释孔中。 4.使用单道移液枪,移取50μL标准品和样品至已装有100μL酶联偶合物的稀释孔中。用移液枪反复吸送3次以充分混合孔中液体。每当移取一个标准品或样品时,单道移液枪必需更换上新吸头。注意确保最后将吸头中的液体排空。 5.使用换有全新吸头的8道移液枪,快速移取每个稀释孔中的液体各100μL至相应的有抗体包被的微孔中。室温下放置15分钟。注意不要摇动微孔板去混匀孔中液体,以免引起孔与孔之间的污染。 6.将孔中的液体甩入水槽中,用去离子水或蒸馏水冲洗每个孔,然后将微孔中的水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的部分菌株。不同的霉菌可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而一种霉菌可产生几种霉菌毒素。 霉菌根据生长条件划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镰孢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野外菌株,这类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就已感染。仓储霉菌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镰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不过不同动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家畜中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毒素,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和肝脏。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猪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肠炎,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的呕吐,同时降低采食量。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因感染剂量和年龄不同而异。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统。较低的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可造成后备母猪或小母猪出现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该毒素会造成怀孕母猪的流产和死胎、初生仔猪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 T-2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由寄生曲霉和产毒的黄曲霉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有很强 的致癌性。许多粮油食品、饲料等都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生产。因此研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非常必要。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代谢化合产物,发生范围分布世界各地,通过感染食物和饲料,致使家禽、家畜及人类发生黄曲霉中毒及各种并发疾病,是目前人们认识最多,研究最广的一种真菌毒素。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和动物健康的有毒致癌物质。根据其分子结构与感染方式的不同,黄曲霉毒素分为G1,G2,B1,B2,其化学分 子结构式分别为B1(C17H12O6),B2(C17H14O6),G1(C17H12O7),G2(C17H14O7)后来又在奶中分离出M1和M2 ,G和B的命名分别来自毒素在紫外光下发出的绿色荧光Green和蓝色荧光Blue,M则是由于它最早发生于奶中mike。 黄曲霉毒素对粮油食品的危害;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素B1最常见,而且毒性也最强,是真菌毒素中致癌力最强的一种。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素的检出率比较高。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供应的25%受霉菌毒素污染,其中,每年至少有2% 的农产品因黄曲霉素污染而报废,世界上已有大约100 个家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做了严格限量要求。我国花生及制品、食用

油、油料饼粕及饲料和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及食品的黄曲霉素污染比较严重,其中,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为严重,成为一些地区肝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已证实,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产生、生长基质,都有可能在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后产生黄曲霉毒素。但动物源性食品不同于植物源性产品的特征是,活体动物一般不会发生黄曲霉菌或寄生曲霉菌的自然繁殖,因此不会像植物源性产品那样,在植物生长、获环节受到土壤、病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毒素。但在动物源产品加工、包装、储存等后期,“冷链”传递的失控或包装材料的污染却可能导致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是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动物源性产品,特别像牛奶这样的产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后没有明显的感官特征(不能像花生等产品对霉变粒进行挑选),使得人们对黄曲霉毒素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动物源性产品的黄曲霉毒素主要由直接污染或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饲料2 种途径引起,因此其控制措施就应针对原因进行研究。其中对于动物源性产品在加工、储藏、包装等环节的控制,主要应遵循食品卫生的操作规范,对特殊动物产品生产工艺进行监测,调整最佳工艺条件等。动物源性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重点应是饲料的控制,此外还应深入研究奶类产品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危害,归根还是对人身体的危害。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食品,牲畜使用被

2015版新药典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案

2015年药典黄曲霉毒素测定法 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材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1、B2、G1和G2总量计),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采用柱后衍生法检测: 光化学衍生法:光化学衍生器(254nm. PriboFast-KRC光化学柱后衍生 器.Pribolab-MDU光化学柱后衍生器);以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λex =360nm(或365nm),发射波长λem =450nm。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1、B2、G1、G2标示浓度分别为1.0μg/m L、0.3μg/m L、1.0μg/m L、0.3μg/m L、)0.5mL,置10mL于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Pribolab STD#1082-2 AFT混合标准品:AFT B 1 和AFT G 1:1.0μg/mL,AFT B 2 和AFT G 2 :0.3μg/mL )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1. 取供试品粉末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置于均质瓶中,精密加入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r/min, ? 真菌毒素等物质的高效粉碎、萃取,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粉碎样品在不锈钢杯中通过电机旋转驱动刀同时进行劈裂、碾碎、掺合等过程。使物料搅拌粉碎,转速高达22000以上,全金属机身和不锈钢杯子,抗有机溶剂的腐蚀,可以实现在2-3分钟高效实现真菌毒素的均质、萃取等关键环节。 优点: ●高速震荡3分钟即可完成整个真菌毒素及 其他物质的萃取过程; ●转速两档可调,低速12000r/min, 高速22000r/min; ●全金属机身,不锈钢材质,抗有机溶剂腐蚀; ●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检验、科学研究、医学治疗、化工制药等行业; ●本机构造方面均合于无菌操作的要求; ●通过CE认证。 应用: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doc(孙丽)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孙丽08食检(1)班20080405210 摘要: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有毒致癌化合物,污染粮食及其制品,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黄曲霉毒素(AFT)是迄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有AFB1、AFB2、AFG1、AFG2等多种形式。本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致病机理,危害,和预防措施,并且对目前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了上述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致病机理;危害;检测方法;预防措施;进展 黄曲霉毒素(AFT )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物。在世界不同地区都发现了这些真菌大量存在于供人类食用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已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1,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黄曲霉毒素的危害被大量报道,以致黄曲霉毒素已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真菌毒素[3]。阐明黄曲霉毒素的治病机理,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黄曲霉度的含量,并制定相应的标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危害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黄曲霉毒素的概述 (1)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死亡事件被确认与从巴西进口的花生粕有关,进一步的调研证明,这些花生粕被一种来自真菌的有毒物质污染,这些研究工作最终使人们发现了黄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4]。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M2.其中M1和M2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B1,B2,G1,G2 ,M1 ,M2在分子结构上十分接近。 (2)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5]。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其致癌性有关[6]。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形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7]。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8]。 (3)黄曲霉毒素的分布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在我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主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黄曲霉毒素及其检测方法整体解决方案 一、黄曲霉毒素介绍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称为AF)是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它可通过多种途径污染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进入人类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对人体及动物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损害严重,该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中产毒菌株的代谢产物,普遍存在于霉变的粮食及粮食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比较耐热,加热至230℃才能被完全破坏,因此一般烹饪加工也不易消除。 二、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 1、引起急、慢性中毒: 黄曲霉毒素是剧毒物质,其毒性相当于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黄曲霉毒素属肝脏毒,除抑制DNA、RNA的合成外,也抑制肝脏蛋白质的合成,黄曲霉毒索引起人类的急性中毒事件,国内外均有许多报导,最典型的是印度的霉变玉米事件,该事件直接导致了数十人丧生,数百人患上不同类型的肝脏疾病。 2、致癌性: 黄曲霉毒素有极强的致癌性,长期摄入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它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是目前公认的致癌性最强的物质之一。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导,黄曲霉毒素含量在30~50ug/kg时为低毒,50~100ug/kg时为中毒,100~1000ug/kg时为高毒,1000ug/kg以上为极毒。鉴于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的巨大危害性,我国对其在食品中的含量作了严格规定,其中,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最高允许量为5ug/kg(即5ppb)。 三、黄曲霉毒素的种类 黄曲霉毒素主要有4种:即B1、B2、G1、G2,其中B1被认为是主要的有毒物质,有2种这些毒素的代谢产物M1和M2。其中黄曲霉毒素B1主要存在于农产品,动物 饲料,中药等产品中;黄曲霉毒素M 1是动物摄入黄曲霉毒素B 1 后在体内经羟基 化代谢的产物,一部分从尿和乳汁排出,一部分存在于动物的可食部分,如乳、 肝、蛋类、肾、血和肌肉中,其中以乳最为常见。黄曲霉毒素M 1 的毒性和致癌 性与黄曲霉毒素B 1 的基本相似。由于牛乳及其制品是人类、特别是婴儿的主要食

中国药典黄曲霉毒素检测过程有关问题解析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中国药典黄曲霉毒素检测过程有关问题解 析 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AF) 是由黄曲霉( asperillusflavus) ,寄生曲霉( asperillus parasiticus) 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毒性和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为第一类致癌物,是人类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中药材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若环境条件适宜便会滋生霉菌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目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中国药典20XX年版第二增补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本文就中国药典黄曲霉毒素检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无衍生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1 仪器与试药 Agilent1200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Pickering Vector-PCX 柱后衍生装置; Waters 含FLR 检测器的ACQUITYUPLC H-Class 系统; SB-5200D 超声清洗器( 宁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K2042 高速离心机( 美国Kingdom) ; AE-100 电子天平( 瑞士Mettler) 。免疫亲和层析柱( A、B、C 公司) ; 玻璃纤维滤纸( 北京中检维康科技有限公司) ; 黄曲霉毒素混合对照品溶液( 美国SUPELCO 公司,批号: LB74656,黄曲霉毒素G2、G1、B2、B1浓度分别为0.302、0.965、0.306、1.021 g /mL) 。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所用水为纯化水。地龙( 批号11008ZY04) 为汕头美宝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陈皮( 批号110901) 为广州中一药业有限公司提供; 薏苡仁( 批号20XX0101B) 为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柏子仁 A、B、C 分别购自广州大参林、广州同健和广州采芝林药店,批号自编。 2 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约5 g( 过二号筛) ,精密称定,加入黄曲霉毒素( aflatoxin,AF) 是由黄曲霉( asperillusflavus) ,寄生曲霉( asperillus parasiticus) 等真菌产生的一类分子结构相似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类毒性和致癌性很强的化合物,为第一类致癌物,是人类原发性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中药材在生长和储存过程中,若环境条件适宜便会滋生霉菌从而产生黄曲霉毒素。目前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酶联免疫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等,中国药典20XX年版第二增补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测定。本文就中国药典黄曲霉毒素检验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以及无衍生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进行初步探讨。 2.2 超高效液相色谱和荧光检测器无衍生法快速检测黄曲霉毒素 2.2.1 线性关系、检测限和定量限精密吸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溶液( 黄曲霉毒素B1浓度为102.1 ng /mL) ,分别加50%甲醇制成浓度为每毫升含AFB10.204 2、0.408 4、2.042 0、6.126 0、20.420 0ng 的标准品溶液,摇匀,即得。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2 L,注入色谱仪中,记录峰面积,以浓度( ng /mL) 为横坐标,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4 种黄曲霉毒素线性关系良好。按进样浓度分别为信噪比的3 ∶1 和10 ∶1 计算检测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https://www.360docs.net/doc/4c6976970.html, 2004-9-24 中国畜牧网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对动物和人的危害、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以及预防和去毒措施。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危害措施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写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在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很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 目前已确定黄曲霉毒素结构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前者为其毒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2.1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中,AFB1毒性最强,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较弱。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其毒性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和体况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差异,年幼动物、雄性动物较敏感。 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慢性中毒者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 猪 猪对霉菌毒素敏感,特别是哺乳或哺乳仔猪。一般来讲,当水平相对较低时,霉菌毒素降低饲料采食量、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20-200ppb的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饲料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下降,但可通过提高特殊日粮养分如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来抵消;严重黄曲霉毒素中毒(1000-5000ppb),可发生急性影响,包括对呼吸的影响。据报道,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2.0mg/kg时,可使猪体重由对照组的33.7kg减少到29.7kg。黄曲霉毒素通过胎盘屏障转移到胎儿,引起胎儿畸形,导致产仔数减少、产弱仔、死胎和木乃伊。急性中毒的个别母畜会发生流产。公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则表现性欲下降。 家禽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7期(总第484期) 2019年7月 农产品加工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No.7 Jul. 文章编号:1671-9646(2019)07b-0086-04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史春悦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后勤服务中心,天津300190) 摘要: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尤其是湿热地区分布广泛,污染范围广,具有强致癌和致突变性。目前,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技术主要包括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 对当前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黄曲霉毒素;黄曲霉;寄生曲霉;仪器分析;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https://www.360docs.net/doc/4c6976970.html,ki.1671-9646(X).2019.07.059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tection of Aflatoxins in Foods SHI Chunyue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Education Logistics Service Center,Tianjin300190,China)Abstract:Aflatoxins are mainly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spergillus parasiticus.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especially in hot and humid areas,with a wide range of pollution,and is highly carcinogenic and mu-tagenic.At present,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aflatoxins mainly includes large-scale instrumental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immunoassay technology.In this paper,a brief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tection of aflatoxins was pro-vi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aflatoxins in food. Key words:food;aflatoxins;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parasiticus;instrumental analysis;immunoassay;research progress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citi-cu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叭这类真菌在自然界中,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污染范围广,谷物、豆类、坚果、油脂、调味品、乳制品等易受其污染叫 已知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AFB1,AFB2,AFG1和AFG2[3]O根据其在紫外照射下产生的荧光颜色不同,主要分为黄曲霉毒素B(Blue)与黄曲霉毒素G (Green)。B族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BJ 和黄曲霉毒素B2(AFB J,在紫外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G族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G1(AFG)和黄曲霉毒素G2 (AFG),在紫外照射下呈现绿色荧光,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45]。AFM1由AFB1通过体内代谢产生,泌乳动物食用受AFB1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由乳汁或尿液进行分泌冋。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和毒性,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I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结构类似物的基本结构均有1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和1个双咲喃环,致癌性主要与香豆素结构有关,毒性主要与二咲喃环结构有关,其中以AFB1最为常见且毒性最强。我国GB/T2761-2017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分别规定了谷物、豆类、坚果及其制品等产品中AFB1的限量,限量为 0.5~20.0弘g/kg,规定乳及乳制品中AFM1的限量为0.5“g/kg。我国GB/T5009.22—2016国家标准规定 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薄层色谱法。目前,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技术基于原理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基于色谱分离、荧光检测或质谱检测原理的大型仪器检测技术和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快速检测技术叫 1仪器分析法 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仪器法分析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HP- 收稿日期:2019-03-30 作者简介:史春悦(1990—),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

黄曲霉素检测装置

毕业设计 题目:黄曲霉素检测装置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企业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黄曲霉素的检测装置 (2) 1引言 (3) 1.1黄曲霉素简介 (3) 1.2设计任务 (3) 2黄曲霉素检测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4) 2.1黄曲霉素检测装置示意图 (4) 2.2工作原理 (4) 2.3黄曲霉素的检测器的工艺流程 (5) 3相关仪器的选择 (5) 3.1紫外线LED灯的选择 (5) 3.2激光聚焦镜片的选择 (6) 3.3玻璃滤光片的选择 (6) 4黄曲霉素检测装置相关零件的设计 (7) 4.2聚光镜和滤光镜的组合体零件设计 (7) 4.3扇形支撑板零件设计 (8) 4.4电动推杆的零件设计 (8)

5自动化系统设计 (8) 5.1C51单片机概述 (8) 5.2单片机的应用领域 (9) 5.2.1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9) 5.2.2在智能仪器中的应用 (9) 5.2.3在家用电器中的应用 (9) 5.2.4在信息和通信产品中的应用 (9) 5.2.5在办公自动化设备中的应用 (10) 5.2.6在汽车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10) 5.3芯片的选择 (10) 5.3.1单片机的确定 (10) 5.3.2单片机的结构 (10) 5.3.3传感器的选择 (13) 5.3.4交流继电器的选择 (13) 6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14) 6.1电源电路设计 (14) 6.2传感器电路设计 (14) 6.3蜂鸣器电路设计 (15) 6.4继电器电路设计 (16) 7系统程序及软件设计 (16) 7.1流程图及软件整体机构设计 (16) 7.2黄曲霉素检测装置程序的工作过程 (17) 8结语 (19) 附录: (19) 附图1 黄曲霉素检测装置图 (19) 附图2 检测装置示意图 (20) 附图3电路仿真图 (20) 黄曲霉素的检测装置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愈加提高,人们在满足温饱的前提下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安全,粮食产品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的黄曲霉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黄曲霉素的分子为真菌毒素,是一种剧毒物质和强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性在于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毒素B1最为多见,其毒性和致癌性也最强。所以黄曲霉素及时、快速、高效地检测对食品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发明一种对粮食产品中的黄曲霉素进行快速检测的装置。我国当前对黄曲霉素的检测的仪器都价格昂贵,耗时较长,远远无法达到市

黄曲霉毒素M1检测

黄曲霉毒素M1最近算是成大明星了,准备写个黄曲霉毒素M1分析方法总结,和大家一起探讨(持续更新)! 1、结构及理化性质 不管三七二十一,还是先上个图: 先开个头,吃个饭回来写…… 为什么说黄曲霉毒素M1,都出现在与动物相关的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动物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并能够进入乳汁(牛奶?),因此大家看到的检测黄曲霉毒素M1都是检的“动物组织:如肝肾、乳腺”以及乳及其制品等”。 再来一个黄曲霉毒素B1代谢途径图,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羟化形成黄曲霉毒素M1(左上,相机不好,照的效果不太好,大家见谅,有空补一个好点的图)。新图如下:

2、黄曲霉毒素M1的相关限量标准 食品中的限量标准以GB 2761—2011为准:规定如下:

注:上述限量的检测方法:婴幼儿配方食品按GB 5009.24 规定的方法测定,乳及乳制品按GB 5413.37(GB 541337-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乳和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 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测定。 3、分析方法 黄曲霉毒素M1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光度法,液相色谱法,液质联用法等。 3.1 薄层色谱法: GB 5009.24-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和B1的测定(用于替代“GB/T 5009.24-2003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与B1的测定”)为薄层色谱法: 适用范围:牛乳及其制品、奶油及新鲜猪组织(肝、肾、血及瘦肉)等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1 与B1 的测定。 原理:样品经提取、浓缩、薄层分离后,黄曲霉毒素M1 与B1 在紫外光(波长365nm)下产生蓝紫色荧光,根据其在薄层上显示荧光的最低检出量来测定含量。 3.2 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适用范围:ELISA适用于乳,乳粉和乳酪中黄曲霉毒素M1含量的测定。 原理:黄曲霉毒素M1偶联物包被在酶标板的小孔中,将含有黄曲霉毒素M1的样品或标准液和抗M1的抗体加入到小孔中,此事固相包被的黄曲霉毒素M1和样品、标准品中游离的黄曲霉毒素M1竞争性地与抗体进行反应。反应完全之后,用稀释过的清洗液洗小孔,将未反应的物质冲掉。再在小孔中加入过氧化物酶,温育后再次清洗,加入底物溶液,温育后产生蓝色,加入停止液,终止颜色反应,颜色变为黄色,用酶标仪在450nm处测定颜色的强度,黄曲霉毒素M1的浓度与颜色强度成反比关系。 3.3 免疫亲和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乳,乳粉,低脂乳,脱脂乳,低脂乳粉,脱脂乳;乳粉中的黄曲霉毒素M1的最低检测限大约是0.1μg/kg,乳中的最低检测限大约是0.01μg/kg。 原理:亲和柱内含有的黄曲霉毒素M1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交联在固体支持物上,含有黄曲霉毒素M1的样品通过免疫亲和柱时,抗体选择性的与黄曲霉毒素M1(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用水洗柱除去柱内杂质,然后用洗脱剂洗脱吸附在柱上的黄曲霉毒素M1,收集洗脱液。HPLC-FLD测定。 3.4 C18,硅胶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曲霉毒素解毒方法

1.1.4 黄曲霉毒素的解毒措施 黄曲霉毒素危害严重,分析每一批家禽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是不可能的,当慢性霉菌毒素中毒发生时,除了轻微的生产性能下降外,没有任何明确的临床症状。在发展中国家中,每年黄曲霉毒素都会给饲料业及畜牧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为尽量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所做的努力已经取得长足的进步,避免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超过规定允许的浓度是预防和治疗毒素中毒的方法之一。为减少黄曲霉毒素及其代谢物残留在动物性食品中以及减轻毒性反应,适当的方法包括物理分离,化学方法和毒素粘合剂是必须要使用的[42],如沸石化合物,活性炭,珍珠岩,膨润土,硅藻土等已经被使用。 1.1.4.1 物理去毒方法 传统用于霉菌毒素的物理去毒方法主要有混合稀释法、水洗法、热处理、脱壳、磨粉、放射、萃取、吸附等。混合稀释法是将简单地将霉变饲料与未霉变饲料进行混合,以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浓度,此法成本低,工作量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饲料中毒素的问题。水洗法可显著减少毒素,但只用于湿磨或发酵的前处理,否则干燥成本太高。霉菌素素在谷物表面含量高,脱壳可有效降低霉菌毒素水平,但工作量大。黄曲霉毒素耐热,一些试验表明热处理似乎能降低一些毒素水平,然而实际效果存疑。磨粉处理只能改变毒素的分布,不能减少毒素总量。放射能杀真菌孢子,但不减少毒素含量。有机溶剂可提取花生油、棉籽油中的黄曲霉毒素,几乎可将油中所有的黄曲霉毒素除去,但成本高,应用不广[43]。 在当前的实际生产中,往饲料中添加可以吸附霉菌毒素的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利用吸附剂来降低机体对毒素的吸收率,减少毒素对机体的毒害作用,众所周知的吸附剂主要有水合硅铝酸钙钠盐、蒙脱石、膨润土、粘土、沸石和活性炭等。汪前红、齐德生等[44,45]报道含有矿物、酵母等的复合吸附剂以及蒙脱石均能降低AFB1对动物的负面作用。在含黄曲霉毒素日粮中添加复合吸附剂或蒙脱石,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AFB1对动物的毒性作用,降低AFB1中毒的死淘率,一定程度上恢复动物的生产性能,提高动物产品的质量。物理吸附法虽在一定条件下能吸附霉菌毒素,但其吸附毒素的特异性与广谱性的统一还是一个世界性问题。 1.1.4.2 化学去毒方法

黄曲毒霉素测定法

1.主题内容:建立有黄曲霉毒素测定法操作方法。 2.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检查药物在生产过程中的黄曲霉毒素测定法的操作。 3.引用标准:《中国药典2010版一部》 4.责任:化验员、QC主管。 5. 用途:化验室 6.内容: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D)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毒素(以黄 曲霉毒素B 1、黄曲霉毒素B 2 、黄曲霉毒素G 1 和黄曲霉毒素G 2 总量计),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 方法测定。 6.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0.8ml;采用柱后衍生法检测,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取碘0.5g,加入甲醇10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制成),衍生化泵流速每分钟0.3ml, 衍生化温度70℃;以荧光检测器检测,激发波长λ ex =360nm(或365nm),发射波长λ ex =450nm。 两个相邻色谱峰的分离度应大于1.5。 6.2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 1、黄曲霉毒素B 2 、 黄曲霉毒素G 1和黄曲霉毒素G 2 标示浓度分别为1.0μg/ml、0.3μg/ml、1.0μg/ml、0.3μg/ml) 0.5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6.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置于均质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离心速度25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5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量取续滤液20.0ml,通过免疫亲合柱(AflaT-est@P),流速每分钟3ml,用水20ml洗脱,洗脱液弃去,使空气进入柱子,将水挤出柱子,在用适量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ml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I667-01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一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检验,保证检验操作规范化。 2.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3.范围:适用于所有用黄曲霉毒素测定法(一部)测定的供试品。 4.责任:检验员、质量控制科主任、质量管理部经理对本规程负责。 5.正文: 5.1. 本法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药材、饮片及制剂中的黄曲霉 毒素(以黄曲霉毒素B 1、黄曲霉毒素B 2 、黄曲霉毒素G 1 和黄曲霉毒素G 2 总量计), 除另有规定外,按下列方法测定。 5.1.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乙腈-水(40:18:42)为流动相,流速每分钟0.8ml;采用柱后衍生法检测,衍生溶液为0.05%的碘溶液(取碘0.5g,加入甲醇10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制成),衍生化泵流速每分钟0.3ml,衍生化温度70℃;以荧光检测器检 测,激发波长γ ex =360nm(或365nm),发射波长γ em =450nm。两个相邻色谱峰的 分离度应大于1.5。 5.1.2.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标准品(黄曲霉毒素 B 1、黄曲霉毒素B 2 、黄曲霉毒素G 1、 黄曲霉毒素G 2 标示浓度分别为1.0μg/ml、 0.3μg/ml、1.0μg/ml、0.3μg/ml)0.5ml,置10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作为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1ml,置25ml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即得。 5.1.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供试品粉末约15g(过二号筛),精密称定,加入氯化钠3g,置于均质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溶液75ml,高速搅拌2分钟(搅拌速度大于11000转/分钟),离心5分钟(离心速度25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5ml,置50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m)滤过,量取续滤液20.0ml,通过免疫亲和柱(AflaT-est@P),流速每分钟3ml,用水20ml洗脱,洗脱液弃去,使空气进入柱子,将水挤出柱子,再用适量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ml量瓶中,并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