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集合 (1)

第1讲集合 (1)
第1讲集合 (1)

第1讲集合

一、选择题

1.(2015·全国Ⅱ卷)已知集合A={1,2,3},B={2,3},则()

A.A=B

B.A∩B=?

C.A B

D.B A

解析∵A={1,2,3},B={2,3},∴2,3∈A且2,3∈B,1∈A但1?B,∴B A.

答案 D

2.(2016·全国Ⅱ卷)已知集合A={1,2,3},B={x|(x+1)·(x-2)<0,x∈Z},则A∪B=()

A.{1}

B.{1,2}

C.{0,1,2,3}

D.{-1,0,1,2,3}

解析由(x+1)(x-2)<0,得-1

答案 C

3.(2017·肇庆模拟)已知集合A={x|lg x>0},B={x|x≤1},则()

A.A∩B≠?

B.A∪B=R

C.B?A

D.A?B

解析由B={x|x≤1},且A={x|lg x>0}=(1,+∞),∴A∪B=R.

答案 B

4.已知集合P={x|x2≤1},M={a}.若P∪M=P,则a的取值范围是()

A.(-∞,-1]

B.[1,+∞)

C.[-1,1]

D.(-∞,-1]∪[1,+∞)

解析因为P∪M=P,所以M?P,即a∈P,

得a2≤1,解得-1≤a≤1,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1,1].

答案 C

5.(2016·山东卷)设集合A={y|y=2x,x∈R},B={x|x2-1<0},则A∪B=()

A.(-1,1)

B.(0,1)

C.(-1,+∞)

D.(0,+∞)

解析 由y =2x ,x ∈R ,知y >0,则A =(0,+∞).

又B ={x |x 2-1<0}=(-1,1).

因此A ∪B =(-1,+∞).

答案 C

6.(2016·浙江卷)已知全集U ={1,2,3,4,5,6},集合P ={1,3,5},Q ={1,2,4},则(?U P )∪Q =( )

A.{1}

B.{3,5}

C.{1,2,4,6}

D.{1,2,3,4,5} 解析 ∵U ={1,2,3,4,5,6},P ={1,3,5},∴?U P ={2,4,6},∵Q ={1,2,4},∴(?U P )∪Q ={1,2,4,6}.

答案 C

7.若x ∈A ,则1x ∈A ,就称A 是伙伴关系集合,集合M =????

??-1,0,12,2,3的所有非空子集中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的个数是( )

A.1

B.3

C.7

D.31

解析 具有伙伴关系的元素组是-1,12,2,所以具有伙伴关系的集合有3个:

{-1},??????12,2,????

??-1,12,2. 答案 B

8.已知全集U =R ,A ={x |x ≤0},B ={x |x ≥1},则集合?U (A ∪B )=( )

A.{x |x ≥0}

B.{x |x ≤1}

C.{x |0≤x ≤1}

D.{x |0

解析 ∵A ={x |x ≤0},B ={x |x ≥1},

∴A ∪B ={x |x ≤0或x ≥1},在数轴上表示如图.

∴?U(A∪B)={x|0

答案 D

二、填空题

9.已知集合A={x|x2-2x+a>0},且1?A,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解析∵1?{x|x2-2x+a>0},

∴1∈{x|x2-2x+a≤0},

即1-2+a≤0,∴a≤1.

答案(-∞,1]

10.(2016·天津卷)已知集合A={1,2,3},B={y|y=2x-1,x∈A},则A∩B=________.

解析由A={1,2,3},B={y|y=2x-1,x∈A},∴B={1,3,5},因此A∩B ={1,3}.

答案{1,3}

11.集合A={x|x<0},B={x|y=lg[x(x+1)]},若A-B={x|x∈A,且x?B},则A -B=________.

解析由x(x+1)>0,得x<-1或x>0,

∴B=(-∞,-1)∪(0,+∞),

∴A-B=[-1,0).

答案[-1,0)

12.(2017·石家庄质检)已知集合A={x|x2-2 016x-2 017≤0},B={x|x

解析由x2-2 016x-2 017≤0,得A=[-1,2 017],

又B={x|x

所以m+1>2 017,则m>2 016.

答案(2 016,+∞)

13.(2016·全国Ⅲ卷改编)设集合S ={x |(x -2)(x -3)≥0},T ={x |x >0},则(?R S )∩T =( )

A.[2,3]

B.(-∞,-2)∪[3,+∞)

C.(2,3)

D.(0,+∞)

解析 易知S =(-∞,2]∪[3,+∞),∴?R S =(2,3),

因此(?R S )∩T =(2,3).

答案 C

14.(2016·黄山模拟)集合U =R ,A ={x |x 2-x -2<0},B ={x |y =ln(1

-x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x |x ≥1}

B.{x |1≤x <2}

C.{x |0

D.{x |x ≤1} 解析 易知A =(-1,2),B =(-∞,1),∴?U B =[1,+∞),A ∩(?U B )=[1,2).因此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A ∩(?U B )={x |1≤x <2}.

答案 B

15.(2017·南昌十所省重点中学模拟)设集合A =????

??x ∈N |14≤2x ≤16,B ={x |y =ln(x 2

-3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是________.

解析 由14≤2x ≤16,x ∈N ,

∴x =0,1,2,3,4,即A ={0,1,2,3,4}.

又x 2-3x >0,知B ={x |x >3或x <0},

∴A ∩B ={4},即A ∩B 中只有一个元素.

答案 1

16.已知集合A ={x ∈R ||x +2|<3},集合B ={x ∈R |(x -m )(x -2)<0},且A ∩B =(-1,n ),则m +n =________.

解析 A ={x ∈R ||x +2|<3}={x ∈R |-5

由A∩B=(-1,n)可知m<1,

则B={x|m

答案0

高中数学专题学习:第1讲--集合思想及应用

第1讲 集合思想及应用 一、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作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常用数集的符号: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2.集合与元素的关系: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属于集合A ,记作a ∈A ;如果a 不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不属于集合A ,记作a ?A . 3.集合表示法 列举法:将元素一一列出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 描述法:用集合所含元素的特征性质描述集合.{})(x p I x ∈表示集合A 是由集合I 中具有性质)(x p 的所有元素构成的. 4.集合的关系 子集:如果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读作A 含于B .空集是任何一个集合的子集. 真子集: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集合的相等:如果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一样的,我们就称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集合A 与集合B 是相等的,记作A =B . 集合关系与其特征性质之间的关系:设A ={})(x p x ,B ={} )(x q x . 如果A ?B ,则)()(x q x p ?.如果 )()(x q x p ?,则A ?B . 5.集合的运算 交集: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 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在全集U 中的补集,记作:?U A ,读作:A 在U 中的补集.

第01讲-集合(解析版)

第01讲集合 一、考情分析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针对具体问题能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的基础上,用符号语言刻画集合;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能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二、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文字语言符号语言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相等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都相同A=B 子集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中的元素A?B 真子集 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均为集合B中的元素,且集 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 B A?≠ 空集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符号表示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A 的补集为?U A 图形表示 集合表示{x|x∈A,或x∈B}{x|x∈A,且x∈B}{x|x∈U,且x?A}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A ∩A =A ,A ∩?=?,A ∩B =B ∩A . (2)A ∪A =A ,A ∪?=A ,A ∪B =B ∪A . (3)A ∩(?U A )=?,A ∪(?U A )=U ,?U (?U A )=A . [方法技巧] 1.若有限集A 中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 ?B ,B ?C ?A ?C . 3.A ?B ?A ∩B =A ?A ∪B =B ??U A ??U B . 4.?U (A ∩B )=(?U A )∪(?U B ),?U (A ∪B )=(?U A )∩(?U B ). 三、 经典例题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1-1】 (2020·全国高三一模(文))已知集合{}2 220A x x ax a =++≤,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值为( ) A .0 B .0或2- C .0或2 D .2 【答案】C 【解析】若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只有一个实数满足2220x ax a ++≤, 即抛物线2 22y x ax a =++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 ∴2480a a =-=△,∴0a =或2. 故选:C 【例1-2】(2020·海南省海南中学高三月考)若S 是由“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所有字组成的集合,则S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 ) A .62 B .32 C .64 D .30 【答案】D 【解析】因为“我和我的祖国”中的所有字组成的集合S 一共有5个元素, 所以S 的非空真子集个数是52230-=个. 故选:D 规律方法 1.研究集合问题时,首先要明确构成集合的元素是什么,即弄清该集合是数集、点集,还是其他集合;然后再看集合的构成元素满足的限制条件是什么,从而准确把握集合的含义.

第1讲 必修1第一章集合的基本含、集合间的基本关系以及基本运算-学生版

新知三: 子集、真子集、空集 ①如果集合A B ?,并且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②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例3:写出集合{1,0,1}-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变式3:已知集合{}{}1,21,2,3,4,5P ??,那么满足条件的集合P 的个数是( ) A .5 B .6 C .7 D .8 【点评】若有限集A 有n 个元素,则A 的子集有2n 个,真子集有21n -,非空子集有21n -个,非空真子集有22 n -个。 ★★例4:已知集合{13}A x x =-≤≤,2{,}B y y x x A ==∈,{2,}C y y x a x A ==+∈,若满C B ?足,求 实数a 的取值范围。 ★变式4:集合{}1,2,3,4A =,2{0}B x N x a =∈-=,若满足B A ?,求实数a 的值组成的集合。 ★★例5:已知集合A ={|25}x x -<≤,{|121}B x m x m =+-≤≤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变式5:若集合{} 2|20M x x x =--=,{}|10N x ax =-=,且N M ?,求实数a 的值。 【点评】当出现“A B ?”这一关系时,首先是讨论A 有没有可能为空集,因为A =? 时满足A B ?。 【考点3】集合的新定义问题 ★★例6 若集合A 具有以下性质: (Ⅰ)0∈A,1∈A ;(Ⅱ)若x ∈A ,y ∈A ,则x -y ∈A ,且x ≠0时,1 x ∈A .

专题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一讲集合答案部分

专题一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集合 答案部分 1. A 【解析】A={x||x|<2}=(—2,2) , B={—2,0,1,2} ,??? ^^{0,1},故选 A . 2 2 2. B 【解析】因为 A={xx —X —2;>0},所以 e R A={x|x —X —2 < 0} ={x| —1W x < 2},故选 B ? 由题意知, A={x|x —1 > 0},则 APIB ={1,2}.故选 C . 因为 B ={x X> 1},所以 e R B ={x | X <1},因为 A ={x O c X < 2}, 因为 U ={1,2,3,4,5} , A ={1,3},所以 ejA= {2 , 4, 5}.故选 C . 6. A 【解析】通解 由 X 2 +y 2 < 3知,-73 < X <73, - J 3 < y <73. 又 x € Z , y 忘 Z ,所以 x€{-1,O,1} , y€{-1,O,1}, 所以A 中元素的个数为C i c ; =9,故选A . 优解 根据集合A 的元素特征及圆的方程在坐标系中作出图形,如图, 易知在圆X 2 +y 2 =3中有9个整点,即为集合 A 的元素个数,故选 A . 7. A 【解析】??? B ={x| X CO} , ? A PI B = {x | X c 0},选 A . & C 【解析】??? 1壬 B ,??? 12 —4" + m =0 ,即卩 m = 3,??? B ={1,3}.选 C . 2 2 3. C 【解析】 4. B 【解析】 所以AI (命 B)={x|0

第1讲 集合及其运算

第一讲集合及其运算 主讲老师:徐剑 教学目标 1. 掌握集合的交、并、补集三种运算及有关性质,能运行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 2. 能使用数轴分析、Venn图表达集合的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会求简单集合间的并集、交集;理解补集的含义并会求补集. 一、课前预习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或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 A∩A=;A∩?=; A∪A=;A∪?=; A∩(?U A)=;A∪(?U A)=;?U(?U A)=. 二、例题解析 1、集合的含义 例1已知集合A={0,1,2},则集合B={(x,y)|x≥y,x∈A,y∈A}中元素的个数是() A.1 B.3 C.6 D.9

(2)已知集合M ={1,m +2,m 2+4},且5∈M ,则m 的值为( ) A .1或-1 B .1或3 C .-1或3 D .1,-1或3 (3)已知集合A ={x |x ∈Z ,且32-x ∈Z },则集合A 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__. 2、集合的基本关系 例2 (1)设P ={y |y =-x 2+1,x ∈R },Q ={y |y =1-x 2},则 ( ) A .P ?Q B .Q ?P C .?R P ?Q D .Q ??R P (2)设A ={1,4,2x },B ={1,x 2},若B ?A ,则x =________. 3、集合的基本运算 例3 (1)设U =R ,{|55}A x x =-<<,{|07}B x x =≤<. 求A ∩B 、A ∪B 、?U A 、?U B 、(?U A )∩(?U B )、(?U A )∪(?U B )、?U (A ∪B )、?U (A ∩B ). (2)已知全集{1,2,3,4,5}U =,若A B U =,A B ≠?,A ∩(?U B )={1,2}, 求集合A 、B . (3)已知集合A ={x |-2≤x ≤5},B ={x |m +1≤x ≤2m -1},若A ∩B =B ,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三、课后作业 1. 如果集合A ={x |ax 2+2x +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 的值是( ). A .0 B .0 或1 C .1 D .不能确定 2. 集合A ={x |x =2n ,n ∈Z },B ={y |y =4k ,k ∈Z },则A 与B 的关系为( ). A .A ≠ ?B B .A ≠?B C .A =B D .A ∈B . 3. 满足条件{1,2,3}?≠M ?≠{1,2,3,4,5,6}的集合M 的个数是 个. 4. 设集合2{|3}M y y x ==-,2{|21}N y y x ==-,则M N = . 5.设集合A ={x |240x x +=}, B ={x |222(1)10x a x a +++-=,a R ∈},若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高一第1讲 集合概念与运算(教师)

第1讲 集合概念与运算(教师版) 一. 学习目标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列举法或描述法表示集合.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并会求并集、交集、补集;能用Venn 图表达集合的关系与运算. 二.重点难点 重点:(1)理解集合、子集,空集的概念(2)了解属于、包含、相等关系的意义 (3)掌握集合的有关术语和符号(4)理解集合的交、并、补运算的概念及性质 (5)会用Venn 图及数轴解有关集合问题 难点:子集与真子集、属于与包含关系、交集与并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知识梳理 1.集合的基本概念: (1)集合的概念: 具有某种公共属性的一类事物的全体形成一个集合。 ; (2)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 描述法,列举法,图示法。 2.集合的运算 (1)子集:若 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A ?B ; 真子集:若A ?B ,且 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A 中 ,则A ?B ; ?是 任何 集合的子集,是 任何非空 集合的真子集. (2)交集:A ∩B ={|x x A B ∈∈且x }; (3)并集:A ∪B ={|x x A B ∈∈或x }. (4)补集:若U 为全集,A ?U ,则u C A ={|x x U A ∈?且x }, 3.集合的常用运算性质 (1)A ∩φ=φ;A ∩A =A ;(2)A ∪φ=A ;A ∪A =A ; (3) A ∩(u C A )= φ ;A ∪(u C A )= U ;u C (u C A )= A ;

高一-暑期班第1讲集合与映射学生版

内容 基本要求 集合的含义 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表示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集合的基本运算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1. 集合的含义,会使用符号“∈”或“?”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2. 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3. 理解集合的特征性质,会用集合的特征性质描述一些集合,如常用数集,方程或不等式的解集等; 4. 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及子集的概念.在具体情景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 5. 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6. 掌握有关的术语和符号,会用它们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能使用维恩图表达集合之间的关系和运算. 板块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一) 知识内容 1.集合的相关定义 ⑴ 集合的含义: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 ⑵ 元素用小写字母,,,a b c 表示;集合用大写字母,,,A B C 表示. ⑶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知识精讲 高考要求 第1讲 集合与映射

高考数学总复习教师用书:第1章第1讲集合

第1讲集合 最新考纲 1.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间的基本关系及集合的基本运算. 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3)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 B或B 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符号表示A∪B A∩B 若全集为U,则集合A的补集为 ?U A 图形表示

(1)若有限集A中有n个元素,则A的子集有2n个,真子集有2n-1个.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A?B?A∩B=A?A∪B=B. (4)?U(A∩B)=(?U A)∪(?U B),?U(A∪B)=(?U A)∩(?U B). 诊断自测 1.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打“√”或“×”) (1)任何集合都有两个子集.() (2)已知集合A={x|y=x2},B={y|y=x2},C={(x,y)|y=x2},则A=B=C.() (3)若{x2,1}={0,1},则x=0,1.() (4)若A∩B=A∩C,则B=C.() 解析(1)错误.空集只有一个子集,就是它本身,故该说法是错误的. (2)错误.集合A是函数y=x2的定义域,即A=(-∞,+∞);集合B是函数y=x2的值域,即B=[0,+∞);集合C是抛物线y=x2上的点集.因此A,B,C不相等. (3)错误.当x=1,不满足互异性. (4)错误.当A=?时,B,C可为任意集合. 答案(1)×(2)×(3)×(4)× 2.(必修1P7练习2改编)若集合A={x∈N|x≤10},a=2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A B.a?A C.{a}∈A D.a?A 解析由题意知A={0,1,2,3},由a=22,知a?A. 答案D 3.(·全国Ⅰ卷)设集合A={1,3,5,7},B={x|2≤x≤5},则A∩B=() A.{1,3} B.{3,5} C.{5,7} D.{1,7} 解析因为A={1,3,5,7},而3,5∈A且3,5∈B,所以A∩B={3,5}.

第0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原卷版)

第 1 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课程标准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4、.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二、基础知识回顾 1、元素与集合 (1)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表示符号分别为∈和?。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子集:若对任意x∈A,都有x∈B,则A?B或B?A。 (2)真子集:若A?B,且集合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集合A,则A B或B A。 (3)相等:若A?B,且B?A,则A=B。 (4)空集的性质:?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A∩B={x|x∈A,且x∈B}. (2)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A∪B={x|x∈A,或x∈B}. (3)补集: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U A,即?U A={x|x∈U,且x?A}. 4、集合的运算性质 (1)A∩A=A,A∩?=?,A∩B=B∩A。 (2)A∪A=A,A∪?=A,A∪B=B∪A。A?B?A∩B=A?A∪B=B??U A??U B (3)A∩(?U A)=?,A∪(?U A)=U,?U(?U A)=A。 (4)?U(A∩B)=(?U A)∪(?U B),?U(A∪B)=(?U A)∩(?U B)。

新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册第一章 讲义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讲集合的概念与性质(含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第一讲:集合的概念 知识点梳理讲解: 一、集合的概念 【知识梳理】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要点讲解】 准确认识集合的含义 (1)集合的概念是一种描述性说明,因为集合是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加定义的概念,这与我们初中学过的点、直线等概念一样,都是用描述性语言表述的. (2)集合含义中的“元素”所指的范围非常广泛,现实生活中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触摸到的、想到的各种各样的事物或一些抽象的符号等,都可以看作“对象”,即集合中的元素. 【知识精讲】 例1 (1)下列各组对象:①接近于0的数的全体;②比较小的正整数的全体;③平面上到点A 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全体;④正三角形的全体;⑤2的近似值的全体.其中能构成集合的组数是( ) A .2 B .3 C .4 D .5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①某个公司里所有的年轻人组成一个集合; ②由1,32,6 4,21 ,12 组成的集合有五个元素; ③由a ,b ,c 组成的集合与由b ,a ,c 组成的集合是同一个集合. 【解】(1)选A “接近于0的数”“比较小的正整数”标准不明确,即元素不确定,所以①②不是集合.同样,“2的近似值”也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定一个数,比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⑤也不是一个集合.③④能构成集合. (2)①不正确.因为“年轻人”没有确定的标准,对象不具有确定性,所以不能组成集合.

②不正确.由于32=64,??????-12=12,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这个集合是由1,32,1 2这三个元素组成的. ③正确.集合中的元素相同,只是次序不同,但它们仍表示同一个集合. 【变式训练】 1、下列各组对象可以组成集合的是( ) A .数学必修1课本中所有的难题 B .小于8的所有素数 C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D .所有小的正数 【答案】 B 【解析】A 中“难题”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B 能构成集合;C 中“一些点”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点是否在“一些点”中无法确定,因此“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不能构成集合;D 中没有明确的标准,所以不能构成集合. 2 考察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不超过20的非负数; (2)方程x 2 -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3)某班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4)3的近似值的全体. 【解】(1)对任意一个实数能判断出是不是“不超过20的非负数”,所以能构成集合; (2)能构成集合; (3)“高个子”无明确的标准,对于某个人算不算高个子无法客观地判断,因此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4)“3的近似值”不明确精确到什么程度,因此很难判断一个数如“2”是不是它的近似值,所以不能构成集合. 3、判断下列每组对象能否构成一个集合. (1)著名的数学家; (2)某校2020年在校的所有高个子同学; (3)不超过20的非负数; (4)方程x 2 -9=0在实数范围内的解; (5)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第一象限的一些点.

第1讲-集合的基本概念高一新教材

主题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 1. 使学生初步了解“属于”关系的意义; 2. 使学生初步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 3. 掌握集合的两种常用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 一、集合的概念 1、看图片 ①一群大象在喝水;②一群鸟在飞翔;③一群学生在热烈欢迎来宾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一群大象、一群鸟、一群学生)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2、观察下列对象: ①1~20以内的所有质数; ②我国从1991—2003年的13年内所发射的所有人造卫星 ③金星汽车厂2003年生产的所有汽车; ④2004年1月1日之前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所有国家; ⑤所有的正方形; ⑥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定长d的所有的点; ⑦方程x2+3x—2=0的所有实数根;

2)互异性: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 4)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二、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问题】高一(4)班里所有学生组成集合A,a是高一(4)班里的同学,b是高一(5)班的同学,a、b与A分别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发表学生自己的看法。 得出结论:①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 ②如果b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b不属于集合A,记作b?A。 再让学生举一些例子说明这种关系。 熟记数学中一些常用的数集及其记法 符号名称含义 N非负数集或自然数集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 N*或N+正整数集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Z整数集全体整数组成的集合 Q有理数集全体有理数组成的集合 三、集合的表示方法 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出来(不考虑元素的顺序),并且写在大括号内,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描述法:在大括号内先写出这个集合的元素的一般形式,再划一条竖线,在竖线后面写上集合中元素所共同具有的特性,即:{} =满足的性质,这种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描述法. A x x p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回答的形式) 例1. 下面给出的四类对象中,构成集合的是(D) A.某班个子较高的同学 B.相当大的实数 C.我国著名数学家 D.倒数等于它本身的数 试一试:下列各项中,不可以组成集合的是(C)A.所有的正数B.等于2的数C.接近于0的数D.不等于0的偶数

高等数学(同济大学版) 课程讲解 1.1映射与函数

课时授课计划 课次序号:01 一、课题:§1.1 映射与函数 二、课型:新授课 三、目的要求:1.了解集合与映射的有关概念; 2.理解函数的概念,了解函数的四种特性; 3.理解复合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的概念; 4.熟悉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5.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式. 四、教学重点: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各种性态. 教学难点:反函数、复合函数、分段函数的理解.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启发式教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六、参考资料:1.《高等数学释疑解难》,工科数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等数学教与学参考》,张宏志主编,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七、作业:习题1–1 3(1),6(4)(7),9(1) 八、授课记录: 九、授课效果分析:

第一章函数与极限 第一节映射与函数 高等数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函数. 为了准确而深刻地理解函数概念,集合与映射的知识是不可缺少的. 本节将简要复习回顾集合、映射的一些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函数概念与相关知识. 一、集合 1. 集合的概念 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一般地,我们将具有某种确定性质的事物的全体叫做一个集合,简称集.组成集合的事物称为该集合的元素.例如,某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全体组成一个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学生为该集合的一个元素;自然数的全体组成自然数集合,每个自然数是它的元素,等等. 通常我们用大写的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的英文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则称a属于A,记作a∈A;否则称a不属于A,记 作a?A(或a∈A). 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称为有限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表示;不是有限集也不是空集的集合称为无限集.例如,某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全体组成的集合是有限集; 全体实数组成的集合是无限集;方程2x+1=0的实根组成的集合是空集. 集合的表示方法:一种是列举法,即将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一个花括号内.例如,所有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可以表示为N={1,2,…,n,…}.另一种表示方法是指明集合元素所具有的性质,即将具有性质p(x)的元素x所组成的集合A记作 A ={x|x具有性质p(x)}. 例如,正整数集N也可表示成N={n|n =1,2,3,…}; 又如A={(x,y)|2x+2y=1,x,y为实数}表示xOy平面单位圆周上点的集合. 2. 集合的运算 设A,B是两个集合,若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记作A?B (或B?A);若A?B,且有元素a∈b,但a?A,则说A是B的真子集,记作A?B.对任何集A,规定??A.若A ?B,且B?A,则称集A与B相等,记作A=B.由属于A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称为A与B的并集,记作A∪B,即 A∪B={x|x∈A或x∈B}. 由同时属于A与B的元素组成的集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即 A∩B={x|x∈A且x∈B}. 由属于A但不属于B的元素组成的集称为A与B的差集,记作A\B,即 A\B={x|x∈A但x?B}. 如图1-1所示阴影部分.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测试题 年级 姓名 (一)集合 1、集合{|22},{|13}A x x B x x =-<<=-<≤,那么A B = ( ) A 、{|23}x x -<< B 、{|12}x x <≤ C 、{|21}x x -<≤ D 、 {|23}x x << 2、集合{|12},{|13}A x x B x x =-<<=<<,那么A B = ( ) A 、 B 、{|11}x x -<< C 、{|12}x x << D 、 {|23}x x << 3、若集合{1,0,1,2},{|(1)0}M N x x x =-=-=,则M N = ( ) A 、 {1,0,1,2}- B 、{0,1,2} C 、{1,0,1}- D 、{0,1} 4、 满足条件{1}{1,2,3}M = 的集合M 的个数是 ( ) A 、4 B 、3 C 、2 D 、1 5、设全集{,,,,}I a b c d e =,集合{,,},{,,}M a b c N b d e ==,那么I I M N 痧是( ) A 、? B 、{}d C 、{,}a c D 、 {,}b e 6、设集合{|101},{|5}A x Z x B x Z x =∈--=∈≤≤≤,则A B 中元素的个数是( ) A 、11 B 、10 C 、16 D 、15

7、已知全集{1,2,3,4,5,6,7},{3,4,5},{1,3,6}U M N ===,则集合{2,7}等于( ) A 、M N B 、U U M N 痧 C 、U U M N 痧 D 、 M N 8、如果集合{}1->=x x P ,那么 ( ) A 、P ?0 B 、{}P ∈0 C 、P ∈? D 、 {}P ?0 9、设全集{,,,}U a b c d =,集合{,,},{,}M a c d N b d ==,则()U M N = e( ) A 、{ b } B 、{ d } C 、{ a, c } D 、{b, d } 10、设全集{}6,5,4,3,2,1=U ,集合{}{}5,4,2,,3,2,1==B A ,则()U A B 等于e( ) A 、{}2 B 、{}6 C 、{}6543,1,,, D 、 {}5,431,, 11、设全集{1,2,3,4,5,6,7}S =,集合{1,3,5,7}A =,集合{3,5}B =,则 ( ) A 、 B A S = B 、()S S A B = e C 、()S S A B = e D 、 ()()S S S A B = 痧 12、已知集合{1,2,3,4}A =,那么A 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 、15 B 、16 C 、3 D 、4 13、已知集合{(,)|2},{(,)|4}M x y x y N x y x y =+==-=,那么集合M N 为( )

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第1讲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一、知识梳理 1.集合与元素 (1)集合元素的三个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属于或不属于关系,用符号∈或?表示. (3)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示法. (4)常见数集的记法 集合自然数集正整数集整数集有理数集实数集符号N N*(或N+)Z Q R [注意]N为自然数集(即非负整数集),包含0,而N*和N+的含义是一样的,表示正整数集,不包含0.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表示 关系 自然语言符号语言Venn图 子集集合A中所有元素都在集合B中(即 若x∈A,则x∈B) A?B(或B?A) 真子集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中 A B(或 B A) 集合相等集合A,B中元素相同A=B 集合的并集集合的交集集合的补集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A∪B={x|x∈A或x∈B}A∩B={x|x∈A且x∈}B ?U A={x|x∈U且x?A}

常用结论|三种集合运用的性质 (1)并集的性质:A∪?=A;A∪A=A;A∪B=B∪A;A∪B=A?B?A. (2)交集的性质:A∩?=?;A∩A=A;A∩B=B∩A;A∩B=A?A?B. (3)补集的性质:A∪(?U A)=U;A∩(?U A)=?;?U(?U A)=A;?U(A∩B)=(?U A)∪(?U B);?U(A∪B)=(?U A)∩(?U B). 二、教材衍化 1.若集合P={x∈N|x≤ 2 021},a=22,则() A.a∈P B.{a}∈P C.{a}?P D.a?P 解析:选D.因为a=22不是自然数,而集合P是不大于 2 021的自然数构成的集合,所以a?P.故选D. 2.设集合A={x|-2≤x≤2},Z为整数集,则集合A∩Z中元素的个数是() A.3 B.4 C.5 D.6 解析:选C.A中包含的整数元素有-2,-1,0,1,2,共5个,所以A∩Z中的元素个数为5. 一、思考辨析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集合A={x|y=x2},B={y|y=x2},C={(x,y)|y=x2},则A,B,C表示同一个集合.() (2)若a在集合A中,则可用符号表示为a?A.() (3)若A B,则A?B且A≠B.() (4)N*N Z.() (5)若A∩B=A∩C,则B=C.() 答案:(1)×(2)×(3)√(4)√(5)× 二、易错纠偏 常见误区|(1)忽视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致错; (2)集合运算中端点取值致错; (3)忘记空集的情况导致出错.

【高中数学】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第1讲 集合的概念与运算

1.(2019·常州调研测试)设集合A ={-1,0,1},B ={0,1,2,3},则A ∩B =________ . 解析:由A ={-1,0,1},B ={0,1,2,3},可知A ∩B ={0,1}. 答案:{0,1} 2.(2019·江苏省名校高三入学摸底卷)已知全集U ={x ∈N |(x +1)(x -5)≤0},集合A ={1,3,4},则?U A =________. 解析:全集U ={0,1,2,3,4,5},则?U A ={0,2,5}. 答案:{0,2,5} 3.设集合I ={x |-3

答案:{1} 4.(2019·南通市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设集合A ={1,3},B ={a +2,5},A ∩B ={3},则A ∪B =________. 解析:由集合A ={1,3},B ={a +2,5},A ∩B ={3},可得a +2=3,得a =1,即B ={3,5},则A ∪B ={1,3,5}. 答案:{1,3,5} 5.(2019·苏州地区七校模拟)已知集合A ={x |x =x 2-2,x ∈R },B ={1,m },若A ?B ,则m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根据集合A ,由x =x 2-2可得,x =2,故m =2. 答案:2 6.(2019·江苏省重点中学领航高考冲刺卷(一))已知集合A ={-2,-1,0,1},B ={x |3x >1},则A ∩(?R B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________. 解析:因为?R B ={x |3x ≤1}={x |x ≤0}, 所以A ∩(?R B )={-2,-1,0},所以A ∩(?R B )的真子集的个数为23-1=7. 答案:7 7.(2019·盐城模拟)设全集U =N *,集合A ={2,3,6,8,9},集合B ={x |x >3,x ∈N *},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________. 解析:A ∩B ={6,8,9},所以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2,3}. 答案:{2,3} 8.设y =x 2+ax +b ,A ={x |y =x }={a },M ={(a ,b )},则M =________. 解析:由A ={a }得x 2+ax +b =x 的两个根为x 1=x 2=a , 即x 2+(a -1)x +b =0的两个根x 1=x 2=a , 所以x 1+x 2=1-a =2a ,得a =13,x 1x 2=b =19 , 所以M =? ??? ?? ????13,19. 答案:???? ?? ????13,19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导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 集 合 1.1.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第1课时 集合的含义 课时目标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并掌握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2.体会元素与集合间的“从属关系”.3.记住常用数集的表示符号并会应用. 1.元素与集合的概念 (1)把________统称为元素,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集合(简称为集),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 2.集合中元素的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集合相等:只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______的,才说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4 5.符号 ____ ________ 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能确定是一个集合的是( ) A .著名的科学家 B .留长发的女生 C .2010年广州亚运会比赛项目 D .视力差的男生 2.集合A 只含有元素a ,则下列各式正确的是( ) A .0∈A B .a ?A C .a ∈A D .a =A 3.已知M 中有三个元素可以作为某一个三角形的边长,则此三角形一定不是( ) A .直角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4.由a 2,2-a,4组成一个集合A ,A 中含有3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可以是( ) A .1 B .-2 C .6 D .2 5.已知集合A 是由0,m ,m 2-3m +2三个元素组成的集合,且2∈A ,则实数m 为( ) A .2 B .3 C .0或3 D .0,2,3均可 6.由实数x 、-x 、|x |、x 2及-3x 3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 A .2个元素 B .3个元素 C .4个元素 D .5个元素

1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 纯答案

1.1 集合的概念 第1课时 集合的概念答案 答案:(1)× (2)√ (3)√ (4)× (5)√ (6)√ 解析:选C.由“title ”中的字母构成的集合中元素为t ,i ,l ,e ,共4个. 解析:选C.①是正确的,②中10 5 =2∈N *,③中-4=-2?N *,④4=2∈N 是正确的,故①④正确. 解析:由题意知a +1=4,即a =3. 答案:3 集合的概念 【解】 (1)班级中的全体同学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2)因为“比较高”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3)因为“身高超过178 cm ”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4)“比较胖”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5)“体重超过75 kg ”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6)“学习成绩比较好”无法衡量,所以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1.解析:选C.①“一中高一年级聪明的学生”的标准不确定,因而不能构成集合;②“直角坐标系中横、纵坐标相等的点”的标准确定,能构成集合;③“不小于3的正整数”的标准确定,能构成集合;④“3的近似值”的标准不确定,不能构成集合. 2.解:(1)CBA 的所有队伍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2)“比较著名”没有衡量的标准,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3)“得分前五位”是确定的,所以可以构成一个集合. (4)“比较高”没有衡量的标准,对象不确定,所以不能构成一个集合.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解析】 (1)12是实数,2是无理数,|-3|=3是非负整数,|-3|=3是无理数. 因此,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2)因为a ∈A 且4-a ∈A , a ∈N 且4-a ∈N , 若a =0,则4-a =4,

第01讲 集合

《新课标》高三数学(人教版)第一轮复习单元讲座 第一讲集合 一.课标要求: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选择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 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二.命题走向 有关集合的高考试题,考查重点是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近年试题加强了对集合的计算化简的考查,并向无限集发展,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在解决这些问题时,要注意利用几何的直观性,注意运用Venn图解题方法的训练,注意利用特殊值法解题,加强集合表示方法的转换和化简的训练。考试形式多以一道选择题为主,分值5分。 预测2007年高考将继续体现本章知识的工具作用,多以小题形式出现,也会渗透在解答题的表达之中,相对独立。具体题型估计为: (1)题型是1个选择题或1个填空题; (2)热点是集合的基本概念、运算和工具作用。 三.要点精讲 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a∈;若b不是集合A的元(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 b?; 素,记作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互异性与无序性;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 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 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集合不同于元素的排列顺序无 关; (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图示法; 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