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1、石油的化学组成

1.1 颜色与密度

石油(俗称原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由于含有硫等其它物质,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750~950kg/m3之间,也有个别原油的密度在1000kg/m3以上或在800 kg/m3以下。

1.2 元素组成

一般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3~87%,氢——11~14%,硫——1~3%(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等),氮——低于1%(以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为主),氧——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低于1%(镍、铁、钒、铜、砷等)。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小于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和高硫原油(硫含量大于2.0%)三类。

碳/氢原子比(有时也称氢/碳原子比)是反映原油属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与其原有的化学结构有关系。

1.3 烃类组成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些烃类组成是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化合物存在。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原油也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原油中的烃类含量因为产地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相对密度较小的轻质原油中

烃类含量可能大于90%,而相对密度较大的重质原油中的烃类含量甚至可能小于50%。

炼油厂加工的的原油通常为液态。原油中含的液体状态烃按其沸点不同,可以分为低沸点馏分、中间馏分以及高沸点馏分。低沸点馏分,如在汽油馏分中含有C5~C10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单环芳香烃(苯系)。中间馏分,如在煤油、柴油馏分中含有C10~C20的正异构烷烃、带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双环及三环环烷烃、双环芳烃。高沸点馏分,如在润滑油馏分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异构烷、环烷烃和芳香烃。

1.4非烃化合物

原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等。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包括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原油中氮的分布随着馏分沸点升高,其氮含量迅速增加,约有80%的氮集中在400℃以上的重油中。在原油中,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分为酸性含氧化合物和中性含氧化合物两大类。原油中含氧化合物化合物主要以酸性含氧化合物为主,其中主要是环氧酸,占原油酸性含氧化合物的90%。

2、石油及其主要石油产品的物理性能

2.1 标准密度和相对密度

我国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产品(简称油品)的标准密度。原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0℃原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又称比重。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通常相对密度在0.9-1.0的原油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原油称为轻质原油。

分子量相近的不同烃类之间密度差异很大,芳烃>环烷烃>烷烃。

同一种原油沸点增加,分子量增大,密度增大。

对不同原油,同样沸程(又称馏程,见2.7的定义),相对密度差异很大。一般来说,环烷基原油>中间基原油>石蜡基原油。

2.2 特性因数(K)

以烃类绝对温度表示平均沸点(T)的立方根对相对密度作图,所得曲线的斜率称为特性因数K。它是反映原油或原油馏分化学组成特性的特性数据,对于了解原油分类和确定原油加工方案,油品的化学组成及油品的其它特性都十分有用。

含烷烃多的石蜡基原油馏分K值较大,约为12.1~13;含芳烃多的环烷基原油馏分K值小一些,约为10.5~11.5。同族烃K值相近,不同族烃K值不同。K的平均值,烷烃约为13,环烷烃约为11.5,芳烃约为10.5。

2.3 平均相对分子量

在炼油设备计算中,应用最多的是平均相对分子量。平均相对分子量相当于把混合物看作一个“单一组分”,这一“单一组分”的相对分子量就是平均相对分子量。石油馏分的平均相对分子量随馏分沸程的升高而增大。汽油约为100~120,煤油约为180~200,轻柴油约为210~240,低粘度润滑油约为300~360,高粘度润滑油约为370~500。

2.4 粘度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

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含烷烃多的原油馏分粘度较小,含环状烃的原油馏分粘度较大,原油馏分愈重、沸点愈高,则其粘度愈大。

2.5 油品低温性能

含蜡很少或不含蜡的油品,在温度下降时,粘度迅速升高,当粘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油品就变成无定形的玻璃状物质,失去流动性,这种凝固称为粘温凝固。含蜡原油或油品,在温度下降过程中,由于蜡结晶析出而引起的凝固称为构造凝固。

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出现用肉眼可以分辨结晶时的最高温度称为结晶点。

在规定条件下冷却油品到出现结晶后,再使其升温,使原来形成的结晶消失的最低温度称为冰点。同一油品的冰点比结晶点高1~3℃。

在严格的仪器、操作条件下测得油品刚失去流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

油品能从规定仪器中流出的最低温度称为倾点,它比凝点能更好的反映油品的低温性能。

在规定压力和冷却速度下,测得20ml试油开始不能全部通过362目过滤网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冷滤点。冷滤点能较好的反映柴油的泵送和过滤性能。

2.6 油品燃烧性能

在加热油品时,随着油品温度升高,油品上方空气中的油气浓度逐渐增大,当用外来的火源去引燃油气混合气时,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油品上方会出现瞬间闪火或爆炸现象。当油气浓度低于这一范围,油气不足,而高于这一范

围则空气不足,都不能闪火爆炸,这一油气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其下限浓度称为爆炸下限,其上限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油品在常压下,油气混合气相当于爆炸下限或上限时的油品温度称为闪点。闪点越低表明其着火危险性越大,油品以其闪点作为着火危险等级的分级标准。

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被外部火源引燃并连续燃烧不少于5秒钟时的

最低温度称为燃点。

把油品预热到很高的温度,然后使其与空气接触,不需引火,油品即可能因剧烈氧化而产生火焰自行燃烧,这个让油品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然点。

油品是由具有不同沸点的烃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与水(沸点为100℃)不同,没有固定的沸点。其闪点随着具有不同沸点化合物的含量比例不同而各有差异。沸点越高,闪点也高。如油品中煤油闪点在40℃以上,柴油在50~65℃之间,重油在80~120℃之间,润滑油要达到300℃左右。自燃点却相反,沸点高的油品,自燃点降低,如汽油自燃点为415~530℃,裂化残渣油自燃点约为270℃,石油沥青则降至230~240℃左右。

2.7 蒸汽压和馏程

在一定温度下,一种物质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该蒸汽所产生的压力称为饱和蒸汽压,简称蒸汽压。蒸汽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气化。

原油和油品是各种烃类和非烃类的复杂混合物,在一定压力下,它的沸点随着气化率增加而不断升高。蒸馏时,从开始有油品馏出时的最低温度(初馏点)到全部液体蒸发后最后达到的最高气相温度(终馏点又称干点),这一温度范围称为油品的馏程,又称沸程。

3、炼油生产装置的主要产品

3.1汽油

汽油是消耗量最大的油品之一。汽油的馏程为30~220℃,密度约为700~780kg/m3。易燃易挥发,爆炸极限为1.4~7.6%。

汽油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大类。前两者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溶剂汽油则用于合成橡胶、油漆、油脂、香料等生产;汽油组分还可以溶解油污等水无法溶解的物质,起到清洁油污的作用;汽油组分作为有机溶液,还可以作为萃取剂使用。

汽油在发动机气缸中燃烧时的抗爆震能力称为抗爆性,是汽油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汽油的抗爆性是用辛烷值来表示的,人为规定异辛烷的辛烷值为100,正庚烷的辛烷值为0,汽油牌号即为其辛烷值。如车用汽油,依据国V标准,牌号分别为89号、92号、95号、98号,号数越大,抗爆性能越好。需要注意,汽油辛烷值只表示汽油的抗爆震程度,并不表示汽油中异辛烷的真正含量。

汽油主要由石油炼制得到的直馏汽油组分、催化裂化汽油组分、催化重整汽油组分等不同汽油组分经精制后与高辛烷值组分调和制得。

汽油由烃类组成,对分子量大致相同的不同烃类,其辛烷值:正构烷烃<环烷烃、烯烃<正构烯烃<异构烷烃和异构烯烃<芳烃。同族烃类,分子量越小,沸点越低,辛烷值越大。汽油的干点降低,辛烷值会升高。

3.2 航空煤油

航空煤油是指作为喷气式(涡喷、涡扇、涡桨、涡轴等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燃料使用的煤油,学名喷气燃料,简称航煤。航空煤油的馏程为150~315℃,密度约为775~830kg/m3。易燃易挥发,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爆炸极限为2-3%。

对航空涡轮发动机来说,,燃气轮机是靠很细的喷嘴把燃料喷成云雾状跟高压高温空气充分混合,产生猛烈燃烧而工作。汽油容易挥发,太容易燃烧,不安全。柴油黏度太大,燃气轮机里不适合。喷气燃料分很多种,一般分1、2、3、4号和高闪点喷气燃料五个品种,其中比较常用是3号喷气燃料。

3号喷气燃料是由直馏馏分、加氢裂化和加氢精制等装置生产的航煤组分及必要的添加剂调和而成的一种透明液体,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3号喷气燃料密度适宜,热值高,燃烧性能好,能迅速、稳定、连续、完全燃烧,且燃烧区域小,积炭量少,不易结焦;低温流动性好,能满足寒冷低温地区和高空飞行对油品流动性的要求;热安定性和抗氧化安定性好,可以满足超音速高空飞行的需要;洁净度高,无机械杂质及水分等有害物质,硫含量尤其是硫醇性硫含量低,对机件腐蚀小。

3.3 柴油

柴油分为轻柴油和重柴油两大类,其馏程分别为180-370℃和350-410℃,密度约为790~850kg/m3。柴油质量要求是燃烧性能和流动性好,其重要技术指标分别为十六烷值和凝点。

同车用汽油一样,柴油也有不同的牌号。柴油按凝点分级,轻柴油有5、0、-10、-20、-35、-50六个牌号,重柴油有10、20、30三个牌号,依据使用外部环境温度选用柴油的牌号。我国柴油汽车主要选用后5个牌号的柴油,外部环境温度在4℃以上时选用0#柴油,在4~ -5℃时选用-10#柴油,在-5~-14℃时选用-20#柴油,在-14~ -29℃时选用-35#柴油。

柴油主要通过原油蒸馏、催化裂化、加氢裂化、石油焦化、柴油加氢等过程生产的柴油馏分直配或调配而成。

柴油十六烷值表示其发火性能。它的制定是用两种燃烧性能十分悬殊的烃类作为基准物:一种是十六烷,它的燃烧性能良好,把它的十六烷值定为100;另一种是α-甲基萘,因其燃烧性能差,而把它的十六烷值定为零。柴油十六烷值是指与所测柴油自燃性相当的标准燃料中所含正构十六烷烃的体积百分数,愈高其自燃性愈好。对于柴油,十六烷值并非愈高愈好,十六烷值愈大,燃料太易自然,尚未与空气完全混合均匀就开始燃烧,易出现燃烧不完全,分离的炭来不及燃烧,会随着废气排走,造成燃料过多消耗,部分烃类热分解(500~700℃),产生黑烟。另外,十六烷值过大,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所以,一般规定十六烷值不高于65。

3.4 液化气与石油焦

液化石油气是炼油工艺生产装置在石油炼制过程中产出的多种低沸点低碳数的烃类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分。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和少量的乙烷、戊烷、戊烯等。在常温常压下(20℃、100kpa)呈气体状态,只有在增高压力或降低温度的条件下,才变成液体,故称为液化石油气。液态液化石油气的密度约为580 kg/ m3,气态密度约为:2.35kg/m3,比空气重。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密度随着温度和压力的不同而发生变化。液体密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上升密度变小,同时体积膨胀,由于液体压缩性很小,因此压力对密度的影响也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液化气的爆炸范围为 1.5~9.5%,易爆性是液化石油气最大的特点。

石油焦(生焦)是一种黑色或暗灰色的固体焦炭,是各种渣油、沥青或重油在高温下(490~550℃)分解、缩合、焦化后而制得的,是焦化过程所特有的产品。

石油焦的组分主要为沥青质,含碳90~97%,含氢1.5~8%,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氮、氯及重金属化合物。石油焦的形态随生产过程、操作条件及进料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石油焦外观通常为黑褐色多孔固体不规则块状,此种焦又称为海绵焦。第二种品质较佳的石油焦叫做针状焦,与海绵焦比,由于其具较低的电阻及热膨胀系数,因此更适合做电极。有时还有另一种坚硬石油焦亦会产生,称之为球状(弹丸)焦,这种焦形如弹丸,表面积少,不易焦化,故用途不多。

3.5 其它石油产品

化工原料油。在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中,其炼油工艺生产装置还生产大量的化工原料油,作为乙烯系列生产装置和芳烃系列生产装置的原料。乙烯系列生产装置和芳烃系列生产装置的副产品也可以作为炼油工艺生产装置的原料、调和油品的组分或产品。大型炼油化工一体化企业,更易于实现原油价值链的最大化,是新建企业的方向。

燃料油又称重油,可以分为常压重油、减压重油、催化重油和混合重油。混合重油一般指减压重油和催化重油的混合,包括渣油、催化油浆和部分沥青的混合,其特点是粘度大,含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多。燃料油分为船用内燃机燃料油和炉用燃料油两大类,两类都包括馏分油和残渣油。馏分油一般是由直馏重油和一定比例的柴油混合而成,用于中速或高速船用柴油机和小型锅炉。残渣油主要是减压渣油、裂化渣油或二者的混合物,也可以调入适量裂化轻油制成重质石油燃料油,作为低速柴油机、部分中速柴油机、各种工业炉或锅炉的燃料。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可以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合成基

础油以及生物基础油三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占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和生物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这两种基础油得到迅速发展。矿物基础油主要以常减压装置的润滑油馏分和渣油馏分为原料生产,其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氧化安定性和润滑性,它们与润滑油馏分的组成密切相关。

石油沥青是原油加工过程的一种产品。在常温下是黑色或黑褐色的粘稠液体、半固体或固体,主要含有烃类及非烃类衍生物,其性质和组成随原油来源和生产方法的不同而变化。因为沥青的化学组成复杂,对组成进行分析很困难,且其化学组成也不能反映出沥青性质的差异,所以一般不作沥青的化学分析。通常从使用角度出发,将沥青中按化学成分和物理力学性质相近的成分划分为若干个组,这些组就称为“组分”。石油沥青的组分包括油分、胶质和沥青质。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应用范围如交通运输(道路、铁路、航空等)、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采掘业、制造业)、民用等各部门。

石蜡又称晶形蜡,是固态高级烷烃的混合物,在47°C~64°C之间出现熔化,密度约为900 kg/ m3。主要组分为直链烷烃(约为80%~95%),还有少量带个别支链的烷烃和带长侧链的单环环烷烃(两者合计含量在20%以下)。石蜡是从原油蒸馏所得的润滑油馏分经进一步加工而得。根据加工精制程度不同,可分为全精炼石蜡、半精炼石蜡和粗石蜡3种。

常见八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常见八种金属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1、铸铁——流动性 下水道盖子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不起眼的一部分,很少会有人留意它们。铸铁之所以会有如此大量而广泛的用途,主要是因为其出色的流动性,以及它易于浇注成各种复杂形态的特点。铸铁实际上是由多种元素组合的混合物的名称,它们包括碳、硅和铁。其中碳的含量越高,在浇注过程中其流动特性就越好。碳在这里以石墨和碳化铁两种形式出现。 铸铁中石墨的存在使得下水道盖子具有了优良的耐磨性能。铁锈一般只出现在最表层,所以通常都会被磨光。虽然如此,在浇注过程中也还是有专门防止生锈的措施,即在铸件表面加覆一层沥青涂层,沥青渗入铸铁表面的细孔中,从而起到防锈作用。金属加工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注。生产砂模浇注材料的传统工艺如今被很多设计师运用到了其他更新更有趣的领域。 材料特性:优秀的流动性、低成本、良好的耐磨性、低凝固收缩率、很脆、高压缩强度、良好的机械加工性。 典型用途:铸铁已经具有几百年的应用历史,涉及建筑、桥梁、工程部件、家居、以及厨房用具等领域。 2、不锈钢——不生锈的革命 不锈钢是在钢里融入铬、镍以及其他一些金属元素而制成的合金。其不生锈的特性就是来源于合金中铬的成分,铬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坚牢的、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氧化铬薄膜,这层薄膜是我们肉眼所看不见的。我们通常所提及的不锈钢和镍的比例一般是18:10。 20世纪初,不锈钢开始作为元才来噢被引入到产品设计领域中,设计师们围绕着它的坚韧和抗腐蚀特性开发出许多新产品,涉及到了很多以前从未涉足过的领域。这一系列设计尝试都是非常具有革命性的:比如,消毒后可再次使用的设备首次出现在医学产业中。 不锈钢分为四大主要类型:奥氏体、铁素体、铁素体-奥氏体(复合式)、马氏体。家居用品中使用的不锈钢基本上都是奥氏体。 材料特性:卫生保健、防腐蚀、可进行精细表面处理、刚性高、可通过各种加工工艺成型、较难进行冷加工。 典型用途:奥氏体不锈钢主要应用于家居用品、工业管道以及建筑结构中;马氏体不锈钢主要用于制作刀具和涡轮刀片;铁素体不锈钢具有防腐蚀性,主要应用在耐久使用的洗衣机以及锅炉零部件中;复合式不锈钢具有更强的防腐蚀性能,所以经常应用于侵蚀性环境。

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

第一章 1.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 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 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 石油的定义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 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 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 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 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 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7.中国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 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级成熟阶段。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 8. 世界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消费量(亿吨油当量)

材料物理与化学历年复试笔试题(重要)

华工材物化复试笔试题 2010年 1、一个人海中溺水,救生员离海有一距离,救生员在水中、陆地上的速度不一样,找一最快路线。 2 、列举生活常见的发光显示器,并说明主要特征。 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是一种利用有机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用直流电压驱动的薄膜发光器件,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 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OLED的工作原理十分简单,有机材料ITO 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的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相遇形成激子,使发光分子激发而发出可见光。根据使用的有机材料不同,OLED又分为高分子OLED和小分子OLED,二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器件制备工艺上:小分子器件主要采用真空热蒸发工艺;高分子器件则采用旋转涂覆或喷涂印刷工艺。 特点: 1.薄膜化的全固态器件,无真空腔,无液态成份; 2. 高亮度,可达300 cd/m2以上; 3.宽视角,上下、左右的视角宽度超高170度; 4.快响应特性,响应速度为微秒级,是液晶显示器响应速度的1000倍; 5.易于实现全彩色; 6.直流驱动,10V以下,用电池即可驱动; 7.低功耗; 8.工艺比较简单,低成本; 9.分辨率;10.温度特性,在-40℃~70℃范围内都可正常工作。 3 、发光二极管原理,光电二极管的原理 (1)发光二极管(LED)由镓(Ga)与砷(AS)、磷(P)的化合物制成的二极管,当电子与空穴复合时能辐射出可见光,因而可以用来制成发光二极管。在电路及仪器中作为指示灯,或者组成文字或数字显示。磷砷化镓二极管发红光,磷化镓二极管发绿光,碳化硅二极管发黄光。 它的基本结构是一块电致发光的半导体材料,置于一个有引线的架子上,然后四周用环氧树脂密封,起到保护内部芯线的作用,所以LED的抗震性能好。发光二极管的核心部分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晶片,在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之间有一个过渡层,称为PN结。在某些半导体材料的PN结中,注入的少数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时会把多余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把电能直接转换为光能。PN结加反向电压,少数载流子难以注入,故不发光。这种利用注入式电致发光原理制作的二极管叫发光二极管,通称LED。当它处于正向工作状态时(即两端加上正向电压),电流从LED阳极流向阴极时,半导体晶体就发出从紫外到红外不同颜色的光线,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 (2)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PD)是将光信号变成电信号的半导体器件,由

最新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常用金属材料中各种化学成分对性能的影响 .生铁: 生铁中除铁外,还含有碳、硅、锰、磷和硫等元素。这些元素对生铁的性 能均有一定的影响。 碳(C):在生铁中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碳(石墨),主要存在 于铸造生铁中,另一种是化合碳(碳化铁),主要存在于炼钢生铁中,碳化 铁硬而脆,塑性低,含量适当可提高生铁的强度和硬度,含量过多,则使生 铁难于削切加工,这就是炼钢生铁切削性能差的原因。石墨很软,强度低, 它的存在能增加生铁的铸造性能。 硅(Si):能促使生铁中所含的碳分离为石墨状,能去氧,还能减少铸件 的气眼,能提高熔化生铁的流动性,降低铸件的收缩量,但含硅过多,也会 使生铁变硬变脆。 锰(Mn):能溶于铁素体和渗碳体。在高炉炼制生铁时,含锰量适当,可 提高生铁的铸造性能和削切性能,在高炉里锰还可以和有害杂质硫形成硫化锰,进入炉渣。 磷(P):属于有害元素,但磷可使铁水的流动性增加,这是因为硫减低了 生铁熔点,所以在有的制品内往往含磷量较高。然而磷的存在又使铁增加硬 脆性,优良的生铁含磷量应少,有时为了要增加流动性,含磷量可达 1.2%。硫(S):在生铁中是有害元素,它促使铁与碳的结合,使铁硬脆,并与铁 化合成低熔点的硫化铁,使生铁产生热脆性和减低铁液的流动性,顾含硫高 的生铁不适于铸造细件。铸造生铁中硫的含量规定最多不得超过0.06%(车轮生铁除外)。 2.钢: 2.1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2.1.1 常存杂质元素对钢材性能的影响 钢除含碳以外,还含有少量锰(Mn)、硅(Si)、硫(S)、磷(P)、氧(O)、氮(N)和氢(H)等元素。这些元素并非为改善钢材质量有意加入的,而是 由矿石及冶炼过程中带入的,故称为杂质元素。这些杂质对钢性能是有一定 影响,为了保证钢材的质量,在国家标准中对各类钢的化学成分都作了严格 的规定。 1)硫 硫来源于炼钢的矿石与燃料焦炭。它是钢中的一种有害元素。硫以硫化铁(FeS)的形态存在于钢中,FeS和Fe形成低熔点(985℃)化合物。而钢材的热加工温度一般在1150~1200℃以上,所以当钢材热加工时,由于FeS化合物的过早熔化而导致工件开裂,这种现象称为“热脆”。含硫量愈高,热脆现象愈严重,故必须对钢中含硫量进行控制。高级优质钢:S<0.02%~0.03%;优质钢:S<0.03%~0.045%;普通钢:S<0.055%~0.7%以下。 部分常用钢的牌号、性能和用途 1 《信息来源:无缝钢管》

石油物性

石油物性第一次作业 1.雾霾产生的基本体制: 雾霾,从表面的层次上不能看出,可以细分为雾和霾两部分。雾霾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气溶胶。气溶胶(aerosol)是指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雾霾就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或者是有机碳氢化合物颗粒物分散悬浮在液态水或冰晶组成的雾中,这样就组成了所谓的气溶胶系统。而且硫酸硝酸等这些粒子有一部分就是我们所相关的气煤柴油燃烧所生成的,所以治理好雾霾也与我们的产品油的品质有关。 SO2、NOx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造成我们看似灰蒙蒙的霾的主要原因所在。所以,治理点也应该放在治理有毒细颗粒物上,比如说减少工业排放的废气,北方冬天燃煤,汽车尾气等要加以控制,因为这些都会产生大量的有毒颗粒物。 2.消除雾霾的有效方法: 从雾霾的理化特性来看,消除雾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破坏这层气溶胶。气溶胶的消除,主要靠大气的降水、小粒子间的碰并、凝聚、聚合和沉降过程。这是气溶胶消除的基本原理,应用到实际情况下,如果这种粗分散体质在一个巨大的引力场下,溶胶就会自己进行破坏。接下来一些是我的猜想,我觉得形成雾霾的时候比一些小的固体颗粒堆积在一起更容易治理一些,因为形成的雾霾是一种气溶胶,我们只要破坏了溶胶就可以治理雾霾,破除溶胶的方法我所了解有加热或者加入带想反电荷的溶胶体,显然,加热空气的方法不是非常的现实,但是溶胶既然是带电的,那或许可以在一个外加电厂的条件下给它分离,但是电厂消耗的能耗又不敢估算。还有,一些空气净化器产品据说可以消除雾霾,高效的活性炭滤网结合长距离的气流喷射,然后在滤网内锁住空气污染物。这种方法显然是可行的,但是回归到这么大空间的大气,去哪里找一个如此大的滤网和气流呢。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从源头出发来治理,治理雾霾最主要的方法是减少排放。 与我们专业息息相关的就是。各种化石能源的大规模使用是造成雾霾天气的最主要原因。现在的发电技术还是依靠燃烧煤来发电,而实际上被燃烧的煤只有

石油化学复习总结汇总

一、石油的化学组成 1.石油馏分按馏程分类 初馏点~200℃或~180 ℃汽油馏分 200~350 ℃煤、柴油馏分 350~500℃(560℃)减压瓦斯油(润滑油馏分、催化裂化原料) > 500 ℃(560℃) 减压渣油 > 350 ℃常压渣油 (初馏点:加热时馏出的第一滴液体时的温度.) 2.原油分类:原油按化学组成分为哪三类,与化学组成关系 ⑴美国矿务局原油分类法 分为石蜡基(大庆),中间基,环烷基 ⑵特性因数K值分类法:K值大小顺序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根据K值可以对原油进行分类: K值>12.1 为石蜡基 K值=11.5~12.1 为中间基 K值=10.5~11.5 为环烷基 K值越大,烷烃含量越大,芳烃含量越少。 3.我国原油特点 (1)偏重常规油(2)H/C偏低(3)低硫高氮(4)Ni多V少(5)轻馏分少,重馏分多。 4.石油化学组成表示方法:.石油馏分的化学组成:(元素,单体烃,族组成,结构族组成)目前研究石油化学组成的物理和化学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GC,LC,MS,NMR。 (1)元素组成 ①单体化合物组成 ②族组成 族是指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 直馏汽油馏分的族组成:以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含量来表示。 裂化汽油的族组成:用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含量来表示。 煤柴油馏分和减压馏分的族组成 液相色谱法:饱和烃(烷烃+环烷烃)、轻芳烃、中芳烃、重芳烃、非烃组分。 质谱法: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不同环数的环烷烃、不同环数的芳烃、非烃化合物。 常压渣油与减压渣油的族组成: 四组分组成:用溶剂处理和液相色谱法相结合,分成饱和分、芳香分、胶质、沥青质。 六组分组成:将胶质可以进一步分为轻、中、重胶质。 八组分组成:可以将芳香分进一步分成轻、中、重芳烃。 ③结构族组成:测单元结构的组成。 任何烃类化合物,不论其结构如何复杂,都可以看成是由烷基、环烷基和芳香基三种结构单元所构成的。结构族组成只表示在分子中这三种结构单元的含量,而不涉及它们在分子中的结合方式。 %CP:烷基碳数占总碳数的百分数%CN:环烷碳数占总碳数的百分数 %CA:芳香碳数占总碳数的百分数RT:总环数=RA+RN RA:芳香环数RN:环烷环数 n-d-M法测润滑油实验

原油物性

重油是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粘度高。重油的比重一般在0.82~0.95,比热在10,000~11,000kcal/kg左右。其成分主要是炭水化点物素,另外含有部分的(约0.1~4%)的硫黄及微量的无机化合物。 因为原油是混合物,因各种物质含量不同那么他的燃烧值是有所不同的,也确定不了比热的。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我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

第一章 1.?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 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石油的定义 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 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 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 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 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50°—70°纬度带内有着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7.??中国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 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级成熟阶段。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 8.?世界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消费量(亿吨油当量) 9.?中国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 1950年原油和天然气只占总能源的0.9%,到1960年、1970年就分别增加到3%和15.3%,1980年达到26.8%,近年来,我国石油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这与石油能源在世界总能源的比重58%相比还是相当低的。 10.?我国在石油资源方面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完整版)金属材料知识大全

金属材料是指金属元素或以金属元素为主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材料的统称。包括纯金属、合金、金属材料金属间化合物和特种金属材料等。(注:金 属氧化物(如氧化铝)不属于金属材料) 1.意义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金属材料关系十分密切。继石器时代之后 出现的铜器时代、铁器时代,均以金属材料的应用为其时代的显著标志。现代,种类繁多的金属材料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2.种类 金属材料通常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特种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又称钢铁材料,包括含铁90%以上的工业纯铁,含碳2%~4%的铸铁,含碳小于 2%的碳钢,以及各种用途的结构钢、不锈钢、耐热钢、高温合金、不锈钢、精密合金等。广义的黑色金属还包括铬、锰及其合金。 (2)有色金属是指除铁、铬、锰以外的所有金属及其合金,通常分为轻金属、重金属、贵金属、半金属、稀有金属和稀土金属等。有色合金的强度和硬 度一般比纯金属高,并且电阻大、电阻温度系数小。 (3)特种金属材料包括不同用途的结构金属材料和功能金属材料。其中有通过快速冷凝工艺获得的非晶态金属材料,以及准晶、微晶、纳米晶金属材料等;还有隐身、抗氢、超导、形状记忆、耐磨、减振阻尼等特殊功能合金以及 金属基复合材料等。 3.性能 一般分为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两类。所谓工艺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加工制 造过程中,金属材料在所定的冷、热加工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能。金属材料工 艺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在制造过程中加工成形的适应能力。由于加工条件不同,要求的工艺性能也就不同,如铸造性能、可焊性、可锻性、热处理性能、 切削加工性等。 所谓使用性能是指机械零件在使用条件下,金属材料表现出来的性能,它 包括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好坏,决定了它 的使用范围与使用寿命。在机械制造业中,一般机械零件都是在常温、常压和 非常强烈腐蚀性介质中使用的,且在使用过程中各机械零件都将承受不同载荷 的作用。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性能,称为力学性能(过去也称为 机械性能)。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是零件的设计和选材时的主要依据。外加载 荷性质不同(例如拉伸、压缩、扭转、冲击、循环载荷等),对金属材料要求 的力学性能也将不同。常用的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 多次冲击抗力和疲劳极限等。 金属材料特质

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doc5)

V c 20 4 100 石油的组分分析和物理性质测定 一、实习目的 石油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二者之间有密切的联系,了解石油的性质对石油地质研究和评价石油的工业品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观察和简易的实验演示了解:(1)石油的主要族组分组成分析;(2)石油的基本物理性质。 二、实习内容和方法 (一)石油馏份试验 石油是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为主的有机化合物所组成的,每一种化合物均有一定的沸点和凝点。按一定的温度间隔蒸馏切割出不同沸点范围的原油组分,为原油的一个馏分。 实验时称50g油样,倒入恩氏蒸馏烧瓶中(图实1-1 ),将烧瓶均匀加温,记下馏出第一滴时的温度(初馏点)及温度为150C、170C、210C、230C、250 C、270C、300C时馏出 的体积,根据下式可计算各馏分的数量: 式中:U:为每一馏分含量(体积百分数); Vc :为每一馏分馏出量(ml); Wo :为油样量(g); D 420:为20C时油样的比重。 (二)石油组分分析 石油的组分,包括饱和烃、芳烃、胶质和沥青质。根据石油中不同组分的化合物同吸附剂间的吸附性能不同,以及各种有机冲洗剂的极性不同,其脱附快慢也不同的原理,选择适当的吸附剂配比及冲洗剂的用量,可以把原油中各族组分分离。目前常采用柱色层法,以硅胶和氧化铝为吸附剂,用正己烷和无水乙醇、苯与上述组分相似性质的溶剂作为冲洗剂,冲洗色层柱,从而将原油各组分分离。试验时,首先将脱硫、脱水并经馏程切割(210C以上馏份)的原油溶于正己烷中,静置后用滤纸脱去沥青质,再将滤液通过漏斗倒入色层柱中,见图实 1-2 ;然后用正己烷淋洗脱附饱和烃,收集冲洗液,自然挥发干即可得出含量。再用苯淋洗脱附芳烃,收集冲洗液得其含量;残留在色层柱上的为胶质,是吸附能力极强的含氧、氮、硫的非烃化合物,可由减差法计算其含量。若要专门研究可用苯一甲醇将其全部冲洗下来。若定量分析时,一切仪器用品均应事先洗净, 严格称重。 (三)石油的物理性质 1. 石油颜色的观察 石油颜色的深浅取决于胶质和沥青质的含量。一般胶质和沥青质含量愈高, 颜色愈深。 观察原油的颜色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透射光下观察,即将样品朝光源方向,观察试管中对着眼睛一侧的颜色。若原油色深,透明度差,可摇动原油样品,观察留在试管壁上原油薄膜的颜色。另一种是在反射光下的观察,即向着光源一侧试管壁的颜色,常有荧光颜色干扰,不常采用。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 石油及其产品的物理性质是评定石油加工性能及油品使用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设计炼油设备和装置的必要依据。 一、蒸汽压 蒸气压是在某一温度下一种物质的液相与其上方的气相呈平衡状态时的压力,也称饱和蒸气压。蒸气压表示该液体在一定温度下的蒸发和气化的能力,蒸气压愈高的液体愈易于气化。蒸气压是石油加工设备设计的重要基础物性数据,也是某些轻质油品的质量指标。 1、纯烃的蒸气压 对于同一族烃类,在同一温度下,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烃类的蒸气压较小。就某一种纯烃而言,其蒸气压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 2、烃类混合物及石油馏分的蒸气压 与纯烃不同,烃类混合物的蒸气压不仅取决于温度,同时也取决于其组成。在一定的温度下,只有其气相、液相或整体组成一定,其蒸气压才是定值。 二、平均沸点 在求定石油馏分的各种物理参数时,为简化起见,常用平均沸点来表征其气化性能。石油馏分的平均沸点的定义有下列五种: ①体积平均沸点tV(℃); ②质量平均沸点tW(℃); ③实分子平均沸点tm(℃); ④立方平均沸点tcu(K); ⑤中平均沸点tMe(℃); 这五种平均沸点中,仅有体积平均沸点可由石油馏分的馏程测定数据直接算得,其他几种平均沸点可借助体积平均沸点与蒸馏曲线斜率查表算出。 三、密度 1、密度和相对密度

原油及油品的密度和相对密度在生产和储运中有着重要意义,在原料及产品的计量以及炼油装置的设计等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 2、石油及油品的密度、相对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其单位为g/cm3或kg/m3。由于油品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膨胀,而密度则随之变小,所以,密度还应标明温度。例如,油品在t℃的密度用ρt来表示。我国规定油品在20℃时的密度为其标准密度,表示为ρ20。 物质的相对密度是其密度与规定温度下水的密度之比。因为水在4℃时的密度等于1.0000 g/cm3,所以通常以4℃水为基准,将温度t℃的油品密度对4℃时的水的密度之比称为相对密度。常用来表示,它在数值上等于油品在t℃时的密度。我国常用的相对密度是 。 气体的密度一般用kg/m3表示,其相对密度是该气体的密度与空气在标准状态(0℃,0.1013Mpa)下的密度之比,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为1.2928kg/m3。在较低的压力下(小于0.3MPa),气体的密度和比容(密度的倒数)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计算。而当压力较高时,就需要用计算真实气体的状态方程式来求取。 3、液体油品相对密度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当温度升高时,油品的体积就会膨胀,这就导致其密度和相对密度的减小。当温度变化不大时,油品的体积膨胀系数γ只随油品相对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其范围为(0.0006~0.00l0)/℃。当温度在0~50℃范围内,不同温度(t℃)下的相对密度可按下式换算: =-γ(t - 20) 其中的γ值可以查得。若温度与20℃差别较大.则须查专门的图表(GB1885-1983)。 液体受压后体积变化很小,通常压力对液体油品密度的影响可以忽略。只有在几十兆帕的极高压力下才考虑压力的影响。 4、混合油品的密度 当属性相近的两种或多种油品混合时,其混合物的密度可近似地按可加性计算。 一般情况下,油品混合时,体积基本是可加的,按上式计算不会引起很大误差。但当属性相差很大的两类组分(如烷烃和芳香烃)混合时,体积可能增大;而密度相差悬殊的两个组分(如重油和轻烃)混合时,体积可能收缩,这样便须加以校正。 5、相对密度与化学组成及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当分子中碳原子数相同时,芳香烃的相对密度最大,环烷烃的次之,烷烃的最小,烯烃

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化学性能

、物理性能 物理性能是指材料固有地属性,金属地物理性能包括密度、熔点、电性能、热性能、磁性能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密度:密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体积物质地质量,密度表达式如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ρ 式中ρ——物质地密度(); ——物质地质量(); ——物质地体积(). 常用材料地密度(℃) 材料铅铜铁钛铝锡钨塑料玻璃 钢 碳纤维复合材料密度[] 密度意义:密度地大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件地自重,对于要求质轻地工件宜采用密度较小地材料(如铝、钛、塑料、复合材料等);工程上对零件或计算毛坯地质量也要利用密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熔点:是材料从固态转变为液态地温度,金属等晶体材料一般具有固定地熔点,而高分子材料等非晶体材料一般没有固定地熔点.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用材料地熔点 材料钨钼钛铁铜铝铅铋锡铸铁碳钢铝合金 熔 点℃ 熔点意义:金属地熔点是热加工地重要工艺参数;对选材有影响,不同熔点地金属具有不同地应用场合:高地熔点金属(如钨、钼等)可用于制造耐高温地零件(如火箭、导弹、燃气轮机零件,电火花加工、焊接电极等),低地熔点金属(如铅、铋、锡等)可用于制造熔丝、焊接钎料等.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电阻率:电阻率用ρ 表示,电阻率是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积地电阻值,其单位为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电阻率地意义:是设计导电材料和绝缘材料地主要依据.材料地电阻率ρ越小,导电性能越好.金属中银地导电性最好、铜与铝次之.通常金属地纯度越高,其导电性越好,合金地导电性比纯金属差,高分子材料和陶瓷一般都是绝缘体.导电器材常选用导电性良好地材料,以减少损耗;而加热元件、电阻丝则选用导电性差地材料制作,以提高功率.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导热率:导热率用导热率λ表示,其含义是在单位厚度金属,温差为℃时,每秒钟从单位断面通过地热量.单位为(.K).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常用金属地热导率 材料银铜铝铁灰铸铁碳钢 热导率[(.K)] (℃) 金属具有良好地导热性,尤其是银、铜、铝地导热性很好;一般纯金属具有良好地导热性,合金地成分越复杂,其导热性越差.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导热率地意义:是传热设备和元件应考虑地主要性能,对热加工工艺性能也有影响. 散热器等传热元件应采用导热性好地材料制造;保温器材应采用导热性差地材料制造.热加工工艺与导热性有密切关系,在热处理、铸造、锻造、焊接过程中,若材料地导热性差,则

原油性质分类简介

原油性质分类简介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原油的性质包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个方面。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密度、粘度、凝固点、溶解性、发热量、荧光性、旋光性等;化学性质包括化学组成、组分组成和杂质含量等。 密度: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粘度: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温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压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气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轻质油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一般来说,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较大。 凝固点: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含蜡量: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烃组成,熔点为37℃~76℃。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含胶量: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其他: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可分为的石蜡基石油、环烷基石油和中间基石油三类。石蜡基石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石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石油介于二者之间。 目前我国已开采的原油以低硫石蜡基居多。大庆等地原油均属此类。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庆原油,硫含量低,蜡含量高,凝点高,能生产出优质煤油、柴油、溶剂油、润滑油和商品石蜡。胜利原油胶质含量高(29%),比重较大(0.91左右),含蜡量高(约15-21%),属含硫中间基。汽油馏分感铅性好,且富有环烷烃和芳香烃,故是重整的良好原料。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石油及其主要产品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能 1、石油的化学组成 1.1 颜色与密度 石油(俗称原油)通常是黑色、褐色或黄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由于含有硫等其它物质,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臭味。 多数原油的密度集中在750~950kg/m3之间,也有个别原油的密度在1000kg/m3以上或在800 kg/m3以下。 1.2 元素组成 一般而言,原油由以下几种元素或化合物组成:碳——83~87%,氢——11~14%,硫——1~3%(硫化物、二硫化物和单质硫等),氮——低于1%(以带胺基的碱性化合物为主),氧——低于1%(存在于二氧化碳、苯酚、酮和羧酸等有机化合物中),金属和非金属物质——低于1%(镍、铁、钒、铜、砷等)。根据硫含量的不同,可分为低硫原油(硫含量小于0.5%)、含硫原油(硫含量0.5~2.0%)和高硫原油(硫含量大于2.0%)三类。 碳/氢原子比(有时也称氢/碳原子比)是反映原油属性的一个重要参数,与其原有的化学结构有关系。 1.3 烃类组成 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些烃类组成是以气态、液态、固态的化合物存在。根据烃类成分的不同,原油也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石蜡基原油含烷烃较多;环烷基原油含环烷烃、芳香烃较多;中间基原油介于二者之间。 原油中的烃类含量因为产地种类不同差异很大,相对密度较小的轻质原油中

烃类含量可能大于90%,而相对密度较大的重质原油中的烃类含量甚至可能小于50%。 炼油厂加工的的原油通常为液态。原油中含的液体状态烃按其沸点不同,可以分为低沸点馏分、中间馏分以及高沸点馏分。低沸点馏分,如在汽油馏分中含有C5~C10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单环芳香烃(苯系)。中间馏分,如在煤油、柴油馏分中含有C10~C20的正异构烷烃、带侧链的单环环烷烃、双环及三环环烷烃、双环芳烃。高沸点馏分,如在润滑油馏分中含有C20~C36左右的正异构烷、环烷烃和芳香烃。 1.4非烃化合物 原油中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和胶状沥青状物质等。原油中含硫化合物包括活性硫化物和非活性硫化物。原油中氮的分布随着馏分沸点升高,其氮含量迅速增加,约有80%的氮集中在400℃以上的重油中。在原油中,氧元素都是以有机含氧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的,主要分为酸性含氧化合物和中性含氧化合物两大类。原油中含氧化合物化合物主要以酸性含氧化合物为主,其中主要是环氧酸,占原油酸性含氧化合物的90%。 2、石油及其主要石油产品的物理性能 2.1 标准密度和相对密度 我国规定20℃时的密度为石油产品(简称油品)的标准密度。原油的相对密度,在我国是指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20℃原油与4℃纯水单位体积的质量比,又称比重。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通常相对密度在0.9-1.0的原油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原油称为轻质原油。

常用金属材料的特性

它们都是含碳量比较低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它们不同的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含碳量不同;而是机械性能不同。 从化学成分上来看,是含碳量不同,10#钢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10,20#钢平均含碳量为万分之20。 由于含碳量的不同就导致了它们的机械性能的不同。碳素结构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强度硬度都相应提高,塑性纫性相应降低。10#、20#属于低碳钢,强度硬度不高,塑性纫性都很好。它们之间比较来说,10#钢的强度和硬度比20#钢要低;10#钢的塑性和纫性比20#钢要好,也是说要软些。 我国钢号表示方法的分类说明 1.碳素结构钢 ①由Q+数字+质量等级符号+脱氧方法符号组成。它的钢号冠以“Q”,代表钢材的屈服点,后面的数字表示屈服点数值,单位是MPa例如Q235表示屈服点(σs)为235 MPa的碳素结构钢。 ②必要时钢号后面可标出表示质量等级和脱氧方法的符号。质量等级符号分别为A、B、C、D。脱氧方法符号:F表示沸腾钢;b表示半镇静钢:Z表示镇静钢;TZ表示特殊镇静钢,镇静钢可不标符号,即Z和TZ都可不标。例如Q235-AF表示A级沸腾钢。 ③专门用途的碳素钢,例如桥梁钢、船用钢等,基本上采用碳素结构钢的表示方法,但在钢号最后附加表示用途的字母。 2.优质碳素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45%的钢,钢号为“45”,它不是顺序号,所以不能读成45号钢。 ②锰含量较高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将锰元素标出,例如50Mn。 ③沸腾钢、半镇静钢及专门用途的优质碳素结构钢应在钢号最后特别标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1%的半镇静钢,其钢号为10b。 3.碳素工具钢 ①钢号冠以“T”,以免与其他钢类相混。 ②钢号中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千分之几表示。例如“T8”表示平均碳含量为0.8%。 ③锰含量较高者,在钢号最后标出“Mn”,例如“T8Mn”。 ④高级优质碳素工具钢的磷、硫含量,比一般优质碳素工具钢低,在钢号最后加注字母“A”,以示区别,例如“T8MnA”。 4.易切削钢 ①钢号冠以“Y”,以区别于优质碳素结构钢。 ②字母“Y”后的数字表示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例如平均碳含量为0.3%的易切削钢,其钢号为“Y30”。 ③锰含量较高者,亦在钢号后标出“Mn”,例如“Y40Mn”。 5.合金结构钢 ①钢号开头的两位数字表示钢的碳含量,以平均碳含量的万分之几表示,如40Cr。 ②钢中主要合金元素,除个别微合金元素外,一般以百分之几表示。当平均合金含量<1.5%时,钢号中一般只标出元素符号,而不标明含量,但在特殊情况下易致混淆者,在元素符号后亦可标以数字“1”,例如钢号“12CrMoV”和“12Cr1MoV”,前者铬含量为0.4-0.6%,后者为0.9-1.2%,其余成分全部相同。当合金元素平均含量≥1.5%、≥2.5%、≥3.5%……时,在元素符号后面应标明含量,可相应表示为2、3、4……等。例如18Cr2Ni4WA。 ③钢中的钒V、钛Ti、铝AL、硼B、稀土RE等合金元素,均属微合金元素,虽然含量很低,仍应在钢号中标出。例如20MnVB钢中。钒为0.07-0.12%,硼为0.001-0.005%。 ④高级优质钢应在钢号最后加“A”,以区别于一般优质钢。 ⑤专门用途的合金结构钢,钢号冠以(或后缀)代表该钢种用途的符号。例如,铆螺专用的30CrMnSi钢,

石油的基本组成及其性质

石油的基本组成及其性质: (一)石油的元素组成: 石油是埋藏于地下的天然矿产物八圣过勘探、开采出的未经炼制的石油也叫做原油。在常温下,原油大都呈流体或半流体状态,颜色多为黑或深棕色,少教为暗绿、赤褐或黄色,并且有特殊气昧。原油经过炼制后的成品叫做石油产品。 不同产地的原油,其相对密度也不相同,但一般都小于l,多在0.8一0.98之间,个别低于0.70。凝点的差异也较大,有的高达30‘C以上,有的却低于一 50‘C。 原油之所以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存在差异,根本原因在于其化学组分不完全相同。原油既不是由单一元索组成的单质,也不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因此,其性质就不象单质和纯化合物那样确定,而是所含各种化合物性质的综合体现。 原油的主要组成成分是碳和氢,碳氢化合物也简称为烃,烃是原油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原油中所含各种元索并不是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相互结合的各种碳氢及非碳氢化合物的形式而存在。 原油中含有的硫、氧、氮等元素与碳、氢形成的硫化物、氮化物、氧化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化合物,其含量可达10%一20%,这些非烃化合物大都对原油的加工及产品质量带来不利影响,在石油的炼制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它们除去。此外,原油中所含微量的氯、碘、砷、磷、镍、钒、铁、钾等元素,也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其含量虽小,对石油产品的影响不大,但其中的砷会使得催化重整的催化剂中毒,铁、镍、钒会使催化裂化的催化剂中毒。故在进行原油的这类加工时,对原料要有所选择或进行预处理。 (二)石油的烃类组成: 石油中的烃类按其结构不同,大致可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不饱和烃等几类。不同烃类对各种石油产品性质的影响各不相同。 l.烷烃 烷烃是石油的重要组分,凡是分子结构中碳原子之间均以单键相互结合,其余碳价都为氢原子所饱和的烃叫做烷烃,它是一种饱和烃,其分子通式为 CnH2n+2。 烷烃是按分子中含烃原子的数目为序进行命名的,碳原子数为l-10的分别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表示;10以上者则直按用中文数字表示J目只含一个碳原子的称为甲烷;含有十六个碳原子的称为十六烷。这样,就组成了为数众多的烷烃同系物。 烷烃按其结构之不同又可分为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两类,凡烷烃分子主碳链上没有支碳链的称为手宁导,而有支链结构的称为异构烷。 在常温下,甲烷至丁烷的正构烷呈气态;戊烷至十五烷的正构烷呈液态;十六烷以上的正构烷呈蜡状固态(是石蜡的主要成分)。 由于烷烃是一种饱和烃,故在常温下,其化学安定性较好,但不如芳香烃。在一定的高温条件下,烷烃容易分解并生成醇、醛、酮、醚、羧酸等一系列氧化产物。税烃的密度最小,粘温性最好,是燃料与润滑油的良好组分。 正构烷与异构烷虽然分子式相同,但由于分子结构不同,性质也有所不同。异构烷烃较碳原子数相同的正构烷烃沸点要低,且异构化愈甚则沸点降低愈显著。另外,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粘度大,粘温性差。正构烷烃因其碳原子呈直链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