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音乐史介绍

西方音乐史介绍
西方音乐史介绍

《西方音乐史及名曲欣赏》

一、授课内容:音乐是社会文化生活的产物,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化生活制约着它的发展。然而,音乐又是人类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精神展示的特殊思维方式,是一种人们相互交流情感和心灵感应的手段。“西方音乐史”是指欧美音乐文化的发展历史,从公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音乐到二十世纪初的欧美传统音乐,横跨了约二千四百年的历史进程,是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方音乐史及名曲欣赏》介绍自巴洛克音乐至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西方音乐发展概况,着重讲述各历史时期、各艺术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的代表作品,从社会及音乐艺术演变轨迹来对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从作曲家的音乐观念和性格特征来看对其创作风格的影响,进而使学生对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对著名作曲家及其作品有一个正确认识,逐步提高对音乐艺术的鉴赏力。

二、授课方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课堂授课方式,包括:分析音乐艺术的发展轨迹、介绍作曲家的创作背景、欣赏作品的CD名碟、观看作品的VCD演奏实况、观看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的生平传记、观看著名歌剧音乐剧等,另外,组织学生课上对有关授课内容进行讨论。

三、考试方式:共有三个部分:平时成绩(课上讨论、对作品的感受文章)、简答题和论述题。

四、课时、学分:每周两课时,两学分。

五、参考书:

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西方音乐史》(教材)朱秋华北大教材出版社2000年12月

2、《西方音乐欣赏》约瑟夫·马克利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12月

3、《音乐欣赏普及大全》张虔、景作人宝文堂书店出版1989年8月

4、《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保罗·亨利·朗格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2年9月

5、《音乐欣赏》罗伯特·希柯克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4月

《西方音乐史》

课程进度表

第一周:巴洛克音乐(社会背景、音乐发展状况、歌剧艺术)第二周:巴洛克音乐(巴赫、亨德尔)

第三周: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简介、海顿)

第四周: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莫扎特传记)

第五周: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莫扎特、贝多芬)

第六周:浪漫主义音乐(简介、舒伯特、韦伯)

第七周:浪漫主义音乐(肖邦、李斯特)

第八周:浪漫主义音乐(柏辽兹、勃拉姆斯)

第九周: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斯美塔那、格里格)

第十周:浪漫主义音乐(俄罗斯民族乐派)

第十一周:浪漫主义音乐(柴可夫斯基传记)

第十二周:浪漫主义音乐(柴可夫斯基)

第十三周: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简介、西贝柳斯、马勒)

第十四周: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里查?施特劳斯、斯克里亚宾)第十五周:印象主义音乐(简介、德彪西、拉威尔、杜卡)

《西方音乐史》课程安排及影像资料

第一周:★授课内容:该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课方式、考试方式等,了解学生对该课程的要求和对西方音乐史的知识。

★欣赏乐曲:《四季》“春”(维瓦尔第)、《回声》(拉索)。

★音像资料:《秋山和庆管弦乐队指南》。

第二周:★授课内容:“巴洛克音乐”,重点:1、主要作曲家以及代表作品,3、巴赫、亨德尔的音乐艺术特点以及二者的比较。

★欣赏乐曲:《水上音乐》(亨德尔)、《哈利路亚》(亨德尔)、

《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巴赫)、

《勃兰登堡协奏曲》(巴赫)。

★音像资料:巴赫、亨德尔的生平及介绍。

第三周:★授课内容:“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重点:1、交响乐的构成、奏鸣曲式,2、莫扎特的音乐风格、特点。

★欣赏乐曲:《第九十四交响曲》“惊愕”(海顿)、《第四十

交响曲》(莫扎特)、《安魂曲》(莫扎特)。

★音像资料:《莫扎特传》。

第四周:★授课内容:“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重点:1、莫扎特的音乐创作,2、贝多芬的音乐艺术特点与成就。

★欣赏乐曲:《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贝多芬)。

★音像资料:《贝多芬传》

第五周:★授课内容:“浪漫主义音乐”,重点:1、浪漫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的同异之处,2、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生背景。

★欣赏乐曲:无

★音像资料:浪漫主义艺术、浪漫主义音乐资料介绍。

第六周:★授课内容:“浪漫主义音乐”,重点:1、舒伯特的主要音乐成就,2、浪漫主义歌剧特点。3、威尔第的歌剧创作。

★欣赏乐曲:《第八交响曲》“未完成”(舒伯特)、《邀舞》(韦伯)、《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门德尔松)。

★音像资料: 舒伯特、门德尔松的介绍资料。歌剧《茶花女》。第七周:★授课内容:“浪漫主义音乐”,重点:1、浪漫主义钢琴音乐的代表,2、小型音乐作品的产生与发展。

★欣赏乐曲:肖邦、李斯特、舒曼的钢琴作品。

★音像资料: 肖邦、李斯特、舒曼的介绍资料。

第八周:★授课内容:“浪漫主义音乐”,重点:1、浪漫主义时期的管弦乐(包括交响乐)2、柏辽兹、瓦格纳、勃拉姆斯、★欣赏乐曲:《幻想交响曲》(柏辽兹)、《尼伯龙根的指环》

(瓦格纳)、《第一交响曲》、《第四交响曲》(勃拉姆斯)。

★音像资料:柏辽兹、瓦格纳、勃拉姆斯的介绍资料。

第九周:★授课内容:“浪漫主义音乐”,柴可夫基的创作特征。

★欣赏乐曲:《第六交响曲“悲怆”》、《一八一二序曲》。

★音像资料:《柴可夫基传记》、《天鹅湖》、《胡桃夹子》。第十周:★授课内容:“浪漫主义音乐——民族乐派”,重点:1、捷克民族乐派的代表:斯美塔纳、德沃夏克,2、北欧民族

乐派的代表:格里格,3、俄罗斯民族乐派的代表:格林

卡、里姆斯基-科萨柯夫、穆索尔斯基。

★欣赏乐曲:《沃尔塔瓦河》、《自新大陆》、《培尔?金特》、《图画展览会》、《荒山之夜》。

★音像资料:斯美塔纳、德沃夏克、格里格、穆索尔斯基的介绍资料。

第十一周:★授课内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重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欣赏乐曲:《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英雄生涯》、《芬

兰颂》、《罗马松树》。

★音像资料:现代音乐的介绍。

第十二周:★授课内容: “印象主义音乐”,重点:印象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代表作曲家。

★欣赏乐曲: 《牧神午后》、《小巫师》。

★音像资料:印象主义音乐的介绍。

第十三周:★授课内容:美国音乐的发展。

★欣赏乐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大峡谷》。

★音像资料:格什文介绍资料、爵士乐。

第十四周:★授课内容:1、现代音乐的观念与流派。2、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巴托克。

★欣赏乐曲:《春之祭》、《一个华沙幸存者》、《为弦乐器、

打击乐器和钢片琴所写的音乐》。

★音像资料:现代音乐资料。

第十五周:★授课内容:1、现代音乐的种种探索。

★欣赏乐曲:《四分三十三秒》、《太平洋231》、《广岛殉

难者挽歌》。

★音像资料: 现代音乐资料。

影像资料:

1、传记类:《莫扎特传》、《贝多芬》、《柴可夫斯基》、《托斯卡尼

尼》、《卡拉扬》、《从毛泽东到莫扎特》等。

2、歌剧、音乐剧类:《费加罗的婚礼》、《茶花女》、《图兰多》、《卡

门》、《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猫》、《雾都孤儿》(奥里弗)、《西区故事》等。

3、芭蕾舞剧类:《吉赛尔》、《天鹅湖》、《胡桃夹子》、《春之祭》、

《海盗船》等。

5、音乐知识类:《秋山和庆管弦乐队指南》、《幻想曲》、《幻想曲2000》

等。

西方音乐史知识梳理

古罗马一.古希腊 .古希腊A 件古希腊乐谱,记谱法失传40人们挖掘出1. 特点:2. .单声部a .自然音加变化音b 密切结合 c.音乐,舞蹈诗歌 .常有乐器伴奏d .器乐:3 代表理性思维 a. 弦乐器-里拉琴 常用于史诗弹唱),光明神( )(b. 管乐器阿芙洛斯管代表感性思维-酒神常用于悲剧合唱 .著名人物:4 .毕达哥拉斯-a音乐理论家、哲学家、数学家,从数字的角度研究音乐 b.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对音乐的论述涉及研究音乐的社会道德与审美做用 c.阿里斯多赛诺斯-著作《和谐的要素》提出了四音音列

5.代表作品: 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荷马.a 总结:6. 但是古希腊音乐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流传下来,古希腊的音乐文化精神却深深影响着西方音乐的历史古罗马B. .大体分类为实用音乐与娱乐音乐1 配合多神制度 中世纪 :概述A. 世纪a. 5-15时间为公元 黑暗的十b.在音乐史上称为宗教的十个世纪()个世纪 音乐事件B. 格里高利圣咏公元5-9世纪1. a.格里高利圣咏之前的宗教音乐——Ⅰ.安布罗斯圣咏(米兰主教圣·安布罗. 编斯写圣)歌 法兰Ⅱ.高卢圣咏克的

Ⅲ. 西班牙的莫萨拉比圣咏 b.格里高利圣咏的建立——公元6世纪末,教宗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编《唱经歌集》,称为格里高利圣咏 分类——现存的早起格里高利圣格里高利圣咏c.法兰一种是咏分两类,古罗马一种是克抄本,本。 的特征:d. 格里高利圣咏 是单音音乐,拉丁文词,男声演唱,乐谱.Ⅰ只有音高而无节拍的记录。 弥撒弥撒仪式中使用。.Ⅱ每日祈祷的日课和弥弥撒和常规弥撒两种——专用分专用、《慈悲经》如《哈利路亚》常规弥撒如撒《羔羊经》 演唱方式:交替式、应答式、独唱或齐唱Ⅲ.的直接咏唱方式 它有三种词曲关系:音节式、花唱式、纽.Ⅳ姆式多利亚、弗利几亚、利调式有八种类型Ⅴ-.迪亚、混合利迪亚以及派生出的四种副调式 2. 中世纪世俗音乐公元9-13世纪

西方音乐史参考书目及分析

西方音乐史参考书目及分析 一、参考书目: 萧友梅先生编写的《近世西洋音乐史纲》,他女儿提供的手稿复印藏书。 俞寄凡编写的《西洋音乐小史》(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 李渌永、赵(风)编的《苏联音乐》(读书出版社,1941年7月) 宋寿昌编写的《中西音乐发达概况》(正中书局,1947年7月) 张洪岛(1913----- )的《外国音乐史.欧洲部分》,1964年。 北京艺术学校编印的《外国音乐史》(欧洲音乐史初稿,1961年9月) 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舞蹈教研室《西洋音乐史》编写组编写的《西洋音乐史》上、中、下(1975年完成,1977年第二稿) 刘志明的《西洋音乐史与风格》(大陆书店,1981年12月出版) 张已任的《西洋音乐风格的演变》(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5月) 何明辉编著的《西洋音乐史》(全音乐谱出版社,1985年7月) 田英、朱同诫的《西方流行音乐》(安徽省文艺出版社,1985年11月) 章珍芳的《美国大众音乐》(中国友联出版社,1986年3月) 李应华的《西方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8年10月),这是一本介绍西方音乐发展史的小册子,198 年连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第到第期,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在书的最后李应华用图表的方式,立体勾画出西方音乐发展的不同时期音乐家们的位置。 赵恕的《外国音乐史》(东北师大出版社,1989年12月) 万木的《外国音乐史》(时代文艺出版社,1989年1月) 叶松荣的《西方音乐史略》(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3月) 刘经树的《简明西方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 钟子林(1933年---- )《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6月) 钱仁康(1904--- )他的《欧洲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蔡良玉(1940年--- )她的《美国专业音乐发展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年2月), 黄腾鹏的《西方音乐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4年5月) 朱敬修、唐瑰卿的〈外国音乐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刘延立的《西方音乐漫话》(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年5月) 田可文、陈勇的《西方音乐史》(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冯文慈的《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蔡良玉、梁茂春的《世界艺术史:音乐卷》(东方出版社,2003年2月)。 钱仁康的《欧洲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 沈施、谷文娴、陶辛的《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5月)黄小和(1935年---- )的《苏联音乐史》(上)(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1998年6月), 于润洋主编的《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最新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小结

最新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西方音乐史小结 精品文档,仅供参考

最新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西方音乐史小结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以下是本站分享的最新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最新西方音乐史心得体会 西方音乐史人类重要的文化现象,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西方音乐也在不断的法杖变化着,当人们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庞大的历史性文化现象时,总会让我们产生许多思索。我国许多音乐学家投入到这一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其结果造就了一篇篇、一部部的音乐史巨著。 本书共分十六章,一至四章分别论述了古代和中世纪音乐的主要现象,包括古希腊和罗马的音乐;中世纪宗教与世俗音乐;复调的诞生和发展,以及14世纪新艺术蓬勃兴起。五至七章,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论述了勃艮弟乐派、弗兰德乐派、以及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的各种音乐。八至十章,涉及巴罗克时期,重点在于歌剧的诞生和早期发展、器乐的状况和晚期巴罗克的两位音乐巨人----巴赫与亨德尔。十一至十二章,论述了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首先对古典前期有所论述,然后分别讨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三位大师,特别是贝多芬给予了较多的篇幅。十三至十六章,对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讨论,不仅涉及了众多的音乐大师,也对重要的音乐体裁的发展线索进行了梳理。勿需质疑,这本音乐史概述全面而详细。

回顾西方音乐史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知道它是由资料收集和故事记录开始的。从对西方音乐史的相关资料我知道,许多音乐史都史以故事的形式记载音乐起源、发展以及伟大的作曲家。萌芽状态的音乐史学最早在德国出现初形,到18世纪时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史学。19世纪音乐史研究进入成熟时期,这时期中世纪的音乐成为研究的重点,作曲家的传记也更加完善。20世纪后音乐史开始有了独立的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的扩展和多样性都是20世纪的音乐史的特点。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音乐史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史料规模空前庞大,音乐史和相关学科有了更多的交流与融合。这就是音乐史的一个发展过程。当我们现在来回顾西方音乐史学时,明显可以感受到这项工程的浩大和艰难。 整本书注重风格研究这一音乐发展中的重要因素,把音乐风格演变作为音乐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过程,描述西方从古代文明到20世纪这一过程中,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音乐现象,把风格作为重要话题。诵读这本书,对于理解不同时期的风格及演变,乃至更多地去理解西方音乐,有很大的帮助。作者已阐述了自己编史的目的是为了力求在阐明作品意味前提下,概要的勾画出西方音乐史的过程。作者在描述西方音乐的同时,也告诉大家一定要重视音乐作品风格在音乐历史发展这一历程的重要作用。 看西方音乐史必须从音乐的起源看起,而音乐史至今也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3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 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狭窄。 4.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

西方音乐史笔记

西方音乐史笔记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世纪 时代概述 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 1815年、 1830年、 1831年、 1848年、 1861年、 1871年、 主要音乐风格: 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 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 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 早期: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 中期:19世纪中~19世纪下半叶 晚期:19世纪末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 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 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 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 德奥歌剧: 瓦格纳乐剧改革 法国歌剧: 大歌剧概念及代表作(3部) 抒情歌剧概念及代表作(1部) 十九世纪的法国抒情歌剧多取材于文学名着,它避免大歌剧的浮华和轻歌剧的肤浅,强调用朴实真挚的音乐语汇来表达感情。主要代表作有古诺所作的《浮士德》等。 轻歌剧概念及代表作(2部)

西方音乐史题整理

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 (1)追求民族、民间生活的情趣与艺术特征。不局限于民族的范畴。 (2)强调对主观情感的宣泄与表达,很多作品具有自传性。 (3)标题性:构思常常以文学、诗歌、戏剧、绘画、特性舞蹈等其他姊妹艺术的内容为基础,甚至为强调表现意图而加添明确的标题。 (4)突破传统的模式,创造出许多综合性或形式灵活的体裁,如多乐章或单乐章的标题交响曲、交响诗、序曲,单乐章叙事曲、谐谑曲、狂想曲、幻想曲,小品式的器乐或声乐作品(即兴曲、音乐瞬间、前奏曲、练习曲及多种风格的歌曲),还有以若干首小曲构成的套曲形式(声乐套曲、器乐套曲)等。即使是传统的体裁形式,如古典交响曲或奏鸣曲式也被赋予了更为浪漫的气质和个性化的处理。 (5)作曲技巧的发展变化,将巴洛克时期以来的功能和声体系推进到极致。对管弦乐丰富音响的开掘和发挥。 舒伯特的创作特点 一生创作600多首歌曲,被誉为“歌曲之王”;歌词选自著名诗人作品,歌曲形式有: (1)分节歌:多段歌词同段旋律。《野玫瑰》。 (2)变化分节歌:最常用,《鳟鱼》、《小夜曲》、《圣母颂》、《冬之旅》中的《菩提树》《春梦》都是在分节歌的基础上,一句歌词情绪的紧张激动和变化,用改变调性、和声、钢琴之体及速度等以适应词义,这种音乐材料鲜明的对比并置获得了强烈的直觉效果。 (3)通体歌:没有重复性的长大的音乐材料,紧随歌词内容从头至尾一贯到底的形式,《魔王》这首叙事歌成为舒伯特戏剧性艺术歌曲的完美典型。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 (艺术歌曲)特点:感情真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钢琴伴奏的织体,在舒伯特的歌曲里起到非同寻常的作用,他不仅烘托情景和气氛,并与声乐部分融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钢琴作品:奏鸣曲、幻想曲、特性小曲(即兴曲、音乐瞬间)、圆舞曲、连德勒舞曲和大量为二手或四手连弹的进行曲、嬉游曲和变奏曲等,其中特性小曲和一些舞曲是

中西方音乐史重点

1 :我国的第一部音乐史著作是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代表着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的开始 2::我国古代律调中存在着两类调名体系,分别为“为调”和“之调”。3:世界上第一位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朱载堉 4:十八律是有蔡元定发明的 5:德国的第一个音乐学院是由作曲家门德尔松创建的莱比锡音乐学院 6:西方的复调音乐最早的形式为奥尔加农 7: 中国最早的话剧团体为春柳社 8:我国最早到琵琶曲为元代的《海青拿天鹅》 9: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谱集是《神奇秘谱》 10:我国近代第一个由中国人组成的西式管弦乐队上海贫儿院弦乐队,其创办者是李叔同 11:古希腊音阶的基本元素是下行四音列 12:古希腊的乐谱是字母谱 13:说唱音乐的唱腔结构一般分为板腔体,曲牌体,单曲体,主插体 14:我国的说唱曲种可分为评话,鼓曲,快板,相声 15:汉族的说唱音乐分为鼓词,弹词,道情,牌子曲,琴书。 16:我国第一个音乐社团是音乐讲才会,是由沈心工发起组织的。17:古希腊弦乐器的代表是里尔,管乐器的代表是阿夫洛斯管。18: 1836年,格林卡的歌剧《伊凡·苏萨宁》在彼得堡上演,标志着

俄罗斯民族歌剧的诞生。 19:我国最早运用西方20世纪音乐技法进行创作的作曲家是江文也20:“八音”分别为金,石,丝,竹,土,革,木,匏。 21:西方音乐最早的文献记载是从文学作品《荷马史诗》开始的。22: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织体是复调音乐。 23: 16世纪意大利最主要的世俗声乐音乐体裁是牧歌。 24:赵元任被萧友梅誉为“中国的舒伯特”。 25:常见的民歌体裁有劳动号子,山歌,小调,儿歌,风俗歌。26:在我国民族音乐中,用板和眼来标记强拍和弱拍。 27:学堂乐歌的兴起,标志着中国近代音乐文化的开端。 28:第一部真正意义的音乐会序曲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29:我国最早用比较音乐学原理来阐述中国古代乐制的著作是由王光祺《东西乐制之研究》。 30: 14~15世纪,英国作曲家邓斯泰布尔开创了文艺复兴音乐的新风格。 31:贝多芬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作品为《费德里奥》。 32:德彪西创作的唯一一部歌剧作品为《佩里亚斯与梅利桑德》。33:“第二维也纳乐派”包括作曲家勋伯格,贝尔格,威伯恩。34:目前我国公认最早的钢琴曲是《和平进行曲》。 35:西方最早的弦乐器是里拉琴。 36:亨德尔最重要的创作领域为正歌剧和清唱剧。 37:无词歌由门德尔松创立。

西方音乐史考试复习资料8

一 古希腊音乐文化 1.古希腊音乐体裁:①综合艺术形式的“乐” ②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奥德赛》 ③悲剧诶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底斯 2.乐器:里拉(乐微的原形)、基萨拉、奥洛斯 3.公元前六世纪的古希腊大哲学家、数学家、音乐理论奠基人毕达哥拉斯,首先计算出五度相生律世称“ 坒律 ” 4.古希腊的音乐是被诗歌规律所支配。 5.古希腊的调式是以四声阶级为基础,早期的里拉有四根弦空弦演奏四声音阶的四个音 简答:古希腊的音乐风格特征? ①它是一种单音音乐,偶尔有支声复调,但不系统,也不重要 ②它是即兴创作和即兴演奏的,但这种即兴也不是完全出于自发而是在一种形式法则的控制下进行的。 ③它是音乐,舞蹈与诗歌三位一体的,音乐的节奏,节拍与诗歌和舞蹈相一致,音乐与诗歌尤其不可分离。 6.音乐美学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肯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和教育作用。 7.古罗马皇帝中最喜欢音乐的是尼禄。 8.弥撒:天王教大型礼拜仪式,产生于六世纪前后,九世纪逐渐发展为一套较为完整的宗教礼拜仪式,弥撒一般在星期天和一些特殊宗教节日中举行。弥撒曲,天主教会曲活动演唱的歌曲是宗教音乐中一种重要的体裁。 二 中世纪音乐文化 简答:中世纪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答:①约公元五世纪—公元十四世纪 ②中世纪的欧洲音乐是在两片不同的园地里培植起来的,一片园地是教会的温室,另一片园地是世俗的土壤。教会音乐出于宗教仪式的需要,它的平铺自叙的,朗诵性质的音调和节奏,服从于散文式的经文歌词。世俗音乐是从民调歌舞发展起来的,它的整齐的匀称的节拍和结构,是与诗歌的韵律,乐器的演奏和舞蹈的动作相适应的。事实上,教会音乐与世俗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到了中世纪后期,两者渐渐合流,从而为近代欧洲音乐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1.(格里高利圣咏)成为影响最大的教会音乐流传至今。 特点:格里高利圣咏是吸取了(古代东方),(古希腊)以及(民间音

西方音乐史笔记整理资料.docx

第六章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时间:整个19 世纪 时代概述 背景:十八世纪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 1815 年、1830 年、1831 年、 1848 年、1861 年、1871 年、 主要音乐风格: 塑造与现实对立的想象中的形象 情感大于理智个性大于共性注重心理刻画和声色彩性大于功能性 内容重于形势创新体裁、发展手段、改变形势加强与姐妹艺术的联系 民族主义音乐迅速崛起 浪漫主义音乐的时期划分 早期: 19 世纪初 ~19 世纪上半叶 中期: 19 世纪中 ~19 世纪下半叶 晚期: 19 世纪末 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分支:标题音乐、民族乐派 浪漫主义个时期的主要音乐家 早期:韦伯、舒伯特、门德尔松、舒曼、柏辽兹、肖邦 门德尔松:创办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确立用指挥棒指挥,发掘并指挥演出前辈的作品 舒曼:由钢琴演奏转向作曲与评论,创办的《新音乐杂志》起到了传播新思想,介绍新音乐, 推荐新人,并对“庸夫俗子“音乐进行抨击的作用。 柏辽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标题交响曲的创导人,配器史上的重要人物。 中期:李斯特、勃拉姆斯、柴可夫斯基、瓦格纳、瓦尔夫、布鲁克纳 李斯特:标题音乐的代表人物,交响诗的创导人,钢琴音乐的重要代表。 勃拉姆斯:浪漫主义时期的古典主义者 柴可夫斯基:与强力集团相对,以借鉴西方作曲技术为主的俄罗斯世界主义作曲家 布鲁克纳:受瓦格纳影响,在交响曲创作领域具有重要影响 晚期:马勒、理查斯特劳斯 晚期浪漫派的主要风格:受瓦格纳影响,注重庞大的乐队标志和冗长的音乐篇幅,运用尖锐 的不协和弦和半音和声。瓦格纳在论著《音乐与戏剧》中提出:戏剧是目的、音乐只是 手段(认为以往的歌剧已本墨倒之)。他强调未来艺术必须以浪漫主义歌剧的发展线索古希腊悲剧为榜样达到再次综合。运用场幕结构、无终旋律、 德奥歌剧:诵唱旋律、主导动机、半音和声、重浓的管弦乐等改革性手段,韦伯的歌剧《自由射手》并改称为“乐剧” ,以替代以“歌”为主的传统歌剧。半音和 瓦格纳乐剧改革声打开了通向调性瓦解的大门。代表作有《特里斯坦与伊索尔 德》、四部剧《尼伯龙根的指环》等。

电影作品中的巴赫音乐

电影作品中的巴赫音乐 [摘要] 巴赫音乐在电影中被广泛地应用并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究其原因,应该是存在于巴赫音乐中对人性的自然诠释,同时其冷静理智的音乐线条和复调创作手法也使得他的音乐能够为电影带来更广泛的想象和更深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 人性; 平和情感; 理性; 反差 电影作为一门多元的艺术,音乐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原创音乐比起来,古典音乐的运用在电影中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其中,巴赫音乐被广泛地采用。约?┖?•赛巴斯蒂安•巴赫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

辑性。其音乐风格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16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采用巴赫音乐的电影不胜枚举,如《沉默的羔羊第二集》《怒海争锋》《英国病人》《辛德勒名单》《布拉格之恋》《七宗罪》《呼喊与耳语》等。而像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俄罗斯导演塔尔科夫斯基则毫不掩饰他们对巴赫音乐的热爱,在他们的电影中都大量地使用了巴赫音乐,在伯格曼的影片中,巴赫的音乐甚至不再是背景声音,而成为影片本身。的确,巴赫音乐中那宁静内敛的情感和崇高圣洁的音效,将观众的想象空间无限地放大,使人们的灵魂得到洗涤,分析巴赫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则可以解释巴赫音乐何以在电影中具有如此强大的魅力。 巴赫深受18世纪人文思想的影响,其作品中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使得他的音乐容易创造出平和温

暖的气氛,使人产生宁静而纯粹的情感。 18世纪上半叶,德国意识形态的发展正经历着一 个新的变化,德国市民阶层所特有的哲学思想开始形成。正是由于启蒙思想的影响,使巴赫的音乐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抒发了他对人类经受苦难 的怜悯和同情,表现了他力图挣脱束缚、追求个性解放、奋发向上的精神,流露出他对人世生活的热爱和广泛 的兴趣。因此他的许多作品透过悲剧性的题材,反映出对德国三十年战争后黑暗、贫困、苦难的现实感受, 反映普通人的情感,体现着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美好生 活的执著,表现出倔强、傲岸的精神,具有维护人性尊严的先进思想,我们从巴赫那深重、含蓄又略显暗淡的音乐中深刻体会到了巴洛克时代的艺术特质和人性的伟大力量。 我们以瑞典导演伯格曼影片《呼喊与耳语》为例,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西方音乐史考试重点 一、客观题(选择、填空、判断) 1、(德)贝多芬 九首交响曲——《第三、五(命运)、九(合唱)交响曲》英雄性、戏剧 性。《第一、四、八交响曲》生活风俗性和抒情性。《第七交响曲》群众 性、舞蹈性。《第二交响曲》综合性。《第六交响曲》(田园)自然与哲理 相结合。 第六交响曲和第九交响曲在形式上有所开拓,标题音乐。 32首钢琴套曲,《月光》、《悲怆》、《热情》、《暴风雨》。 歌剧《费德里奥》——拯救歌剧。 2、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 ①(德)韦伯——《魔弹射手》——使用“主导动机”。 ②(奥地利)舒伯特——歌曲之王。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位“自由音乐家”。 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自传式作品)——失意、哀伤。 艺术歌曲《野玫瑰》、《魔王》、《鳟鱼》等。《圣母颂》源自瓦尔克《湖上 夫人》中的《艾伦之歌》。 器乐作品《未完成交响曲》只有两个乐章。总的交响曲有9部。 3、浪漫主义音乐的繁荣: ①(德)门德尔松 48首“无词歌”——单乐章的钢琴小品,专为钢琴而创作。 音乐会序曲、标题性序曲(单乐章、带有标题的管弦乐序曲)有7首作品,代表的是《仲夏夜之梦》,其中有《婚礼进行曲》为其配乐。带有描绘性 标题的作品是《春之歌》、《猎歌》等。 他的《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四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主奏乐器在第三小节就奏出了乐器。 1843年在莱比锡建立第一所音乐学院。1847年指挥演奏了巴赫的《马太 受难曲》是史上第二次。 ②(德)舒曼——1840年-1841年是他主要创作时期——艺术歌曲之年。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诗人之意》。 钢琴套曲——有描绘性、篇幅小。《狂欢节》、《童年情景》(每个乐章都是独立的,尤其是第七首《梦幻曲》著名)。他还倡导“大卫同盟”理念。 ③(波兰)肖邦音乐创作特征: 主要创作的是钢琴独奏曲,以单乐章为主,而且古朴而忧伤,寂静而神秘。 在音乐中运用弹性节奏。使用波兰民族音乐、民间舞蹈素材,旋律宽广。 如玛祖卡、波兰舞曲、波罗奈兹舞曲,甚至将其运用到史诗性作品中。曲式结构大多不复杂,采用三部曲式。音乐中的装饰音和多连音、双音具有肖邦的个人风格。和声富于色彩性和浪漫色彩。 4、法国大歌剧: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整理 1.希腊音乐的主要特征?在古希腊音乐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音乐现象出现? (1)主要特征:单声部旋律,朴素大方,并有简单的乐器伴奏;大部分都是即兴表演,且形成了音乐、舞蹈与诗歌的“三位一体”;重世俗与现实性,大部分作品直接反映了古希腊人丰富的社会生活与民族历史。尽管古希腊音乐篇章极少保留了下来,但它的意义不在具体的作品的流传,而在于激励了后世纪音乐的繁荣。 (2)音乐现象:神话音乐、荷马史诗、古希腊戏剧。 2.简述古希腊时期对音乐社会功能的认识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可以三种方式对意志产生明显影响”:它能激励行动;它能强健体魄和心灵,犹如它破坏头脑的平衡,最后它可以中断政党的意志力量,令人无法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因此,不仅在年轻人和普通公众的教育科目中应该建立有规律,受监督的音乐教育,而且在平时的音乐演出中应倡导秩序、尊严、果敢和生机。音乐的目的绝不仅是娱乐,而是应象柏拉图所言的“和谐的教养,灵魂的完善和激情的中和”。 古希腊理论家比较强调音乐的理论价值取向,认为音乐直接影响人的品格。 随着音乐生活的繁荣发展,面对新情况,有人认为音乐应该推陈出新,不断向前进,而当时占主导思想的还是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的“心灵净化论”,认为音乐不能太音乐不能太复杂和追求创新,应简朴,才能起到净化心灵作用。可是,古希腊音乐观强调音乐的社会作用,对音乐的评价并非是纯粹审美体验,而是具有一定功利目的的。但是,他们认为音乐应该符合规则,提供均衡、庄重、简朴的音乐,这无疑给后世的西方音乐以重大影响。 3.简述格里高利圣咏的使用情况,基本特征。 答: 格里高利圣咏形成于8、9世纪,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的,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同意规范和最高权威。 基本特征:①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歌唱的单声部音乐形式。②以拉丁文为歌词。③即兴式无明显节拍特征。④建立在单纯的自然音阶基础上。⑤歌词主要来自圣经和诗篇。⑥旋律音调平缓,以级进和三度为主。⑦音域狭窄。 4.说说经文歌的特征及其产生的意义。 经文歌的产生可追溯到第斯康特的复调写作手法。在一定程度,经文歌的歌词特点也成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并预示着它的发展方向,13世纪最经典的经文歌为3个声部,起初上方声部附加的歌词还是拉丁语,与宗教有关。后来,上方声部歌词开始方言化,出现了法文经文歌(上方两

西方音乐史音乐资料

001古希腊音乐《塞基洛斯歌》 002.格里高利圣咏 003德国恋诗歌手《我的生命此刻充满喜悦》 004法国游吟诗人歌曲《我看见云雀扑打着翅膀》 005.马肖:圣母弥撒曲 006.杜费:脸色苍白 007.奥克冈:用Mi-Mi音的弥撒曲 008若斯坎:经文歌《耶和华作王》 009.拉絮斯:回声 010.帕勒斯特里那:马尔切里教皇弥撒曲 011.G.加布里埃利:圣乐交响曲——为多声部而作 012众赞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 013.蒙特威尔第:你与世长辞——选自歌剧《奥菲欧》第二幕014.珀赛尔:迪多的悲歌——选自歌剧《迪多与埃涅阿斯》015.科雷利:三重奏鸣曲 016.大库普兰:《羽管键琴作品集》选段 017.维瓦尔第:春——选自《四季》 018.D.斯卡拉蒂:键盘奏鸣曲K.119 019.佩尔戈莱西:《女仆作夫人》选段 020.亨德尔:《水上音乐》选段 021.亨德尔:哈利路亚——选自《弥赛亚》 022.亨德尔:《皇室焰火音乐》序曲 023.巴赫:快板——选自《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二号》 024.巴赫: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 025.巴赫:咏叹调(Air)——选自《管弦乐组曲第三号》026.巴赫:加沃特舞曲——选自《管弦乐组曲第三号》027.格鲁克:《奥菲欧与尤丽迪茜》序曲 028.海顿:“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029.海顿:“五重唱”弦乐四重奏第一乐章 030.海顿: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第三乐章 031.莫扎特:第十七弦乐四重奏“狩猎”第二乐章 032.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033.莫扎特:不要再做情郎——选自歌剧《费加罗的婚礼》034.莫扎特: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四乐章 035.莫扎特:第四十一交响曲“朱庇特”第一乐章 036.贝多芬:第八钢琴奏鸣曲“悲怆”第一乐章 037.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一乐章 038.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乐章 039.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四乐章 040.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一乐章 041.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一乐章 04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一乐章 043.韦伯:邀舞 044.韦伯:猎人合唱——选自《魔弹射手》

西方音乐史古典讲稿

(一)概述: 定位——; 社会文化历史背景——; 两大时段——“前古典”和“维也纳古典时期” (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有如下这样一些新的特征: 一、器乐继续发展和走向成熟,并在这一时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具体表现在:1、大小调体系成熟; 2、对比、对称、平衡和简洁的音乐语言结构,主调 音乐处于主导; 3、交响曲、古典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的形成; 4、维也纳古典乐派产生; 二、受启蒙运动影响,歌剧领域出现革新潮流: 1、喜歌剧的产生。 2、歌剧改革。 早期古典主义音乐 (前古典主义音乐) 第一节前古典主义的概念:大约1730~1780属于这一时期; 歌剧和器乐是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歌剧的变化 ?一、喜歌剧(opera buffa)的兴起: ?1、意大利的喜歌剧。 喜~产生于意大利,从正歌剧的幕间剧(intermezzo)中脱胎而出。 第一部喜歌剧《女仆作夫人》—作者:乔瓦尼.巴蒂斯图塔.佩格莱茜 (G.B.Pergolesi,1710~1736)?喜歌剧的特点:(1)、大众化,生活化。 (2)、表现形式比较简单 (3)、音乐比较通俗。 (4)、娱乐性,常常具有讽刺性。 ?2、法国的喜歌剧(opera comique)。 “喜歌剧之争”是法国音乐中的重要事件。 卢梭的《乡村卜者》 ?3、英国的《乞丐的歌剧》盖伊曲、佩普什脚本。 ?4、德国的歌唱剧(singspiel)。 二、歌剧改革 ?1、歌剧改革的背景; ?2、格鲁克的改革; (G.G.Gluck,1714~1787)德国作曲家代表作:《奥菲欧与优丽狄茜》 ?3、改革的要点:《阿尔采斯特》 (1)、歌剧中的一切服从于戏剧表现的需要;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和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和特点 学院: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摘要】 文章通过探究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小提琴、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的风格特点,来总结浪漫主义时期的总体音乐特征。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风格可以归结为民族性、情感化、个性化、标题性、新精神这五点;小提琴的演奏风格顺应了浪漫主义时期的大体趋势,表现形式有了很大的突破;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在交响音乐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交响音乐变得更加有震撼和亲和力。 【关键词】浪漫主义音乐钢琴小提琴铜管乐器 【正文】 19世纪初,西方音乐中浪漫主义风气逐渐成为时代的主导,在音乐史从此后的一百余年被称作浪漫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音乐风格自由奔放,大胆热情,艺术大师层出不穷,是西方音乐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页。 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不同于之前的古典主义音乐及更早的巴洛克时期音乐,这个时期强调用个性化语言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感受,此外对大自然景物的表现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音乐中民族民间的内容和情感更加丰富,并且在体裁和表现形式上都有很大创新,这四点可概况为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征。贝多芬、罗西尼等人开创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先河,初期阶段的音乐家有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和肖邦等人进一步完善了浪漫主义音乐,柴可夫斯基和李斯特更是将浪漫主义音乐推到顶峰,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则属于浪漫主义晚期了。 一. 浪漫主义时期钢琴音乐特点 浪漫主义时期是一个注重自我表现、抒发作曲家个人思想与情感的时代,尤其本时期的钢琴音乐不论在题材、体裁还是创作手法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广度,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钟爱钢琴音乐的创作与表现,与西方音乐史的其他几个音乐分期纵向比较,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音乐具有民族性、个性化、情感化、新精神和标题性的五大特征,并不约而同的形成了特有的作曲家群体、流派和代表,这是以往的音乐历史分期所不可替代和比拟的。 肖邦、李斯特、拉赫玛尼诺夫、德彪西等都开创了钢琴音乐的新风格和新的创作理念;舒曼、舒伯特、勃拉姆斯、沃尔夫等音乐家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也开创了钢琴音乐新的伴奏织体和写作意识。还有音乐瞬间、无词曲、夜曲、前奏曲、狂想曲等浪漫主义时期的各种

考研西方音乐史复习要点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西方音乐史》复习重点(共同课)《西方音乐史》考研复习重点(共同课)教材:《西方音乐通史》,于润洋主编第一编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第二编中世纪音乐 二、复调的兴起(9-13 世纪)

四,新艺术 第三编 一、从文艺复兴早期到若斯堪 1、迪费代表了15 世纪上半叶欧洲音乐的体裁与风格,并对15 世纪下半叶的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2、他更重要的成就在弥撒曲方面,真正确立了定旋律弥撒曲的体裁风格,使其成为文艺复兴复调最重要的体裁之一。 3、他是第一个采用世俗旋律作为弥撒曲定旋律的作曲家。 4、他是在创作中采用四声部织体,把低声部固定在持续声部之下的第一位作曲家。 1、他是世纪之交的一代法-佛兰德作曲家的突出代表,也是文艺复兴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 2、他的弥撒曲创作有了更多的类型和手法;经文歌是他数量最多的体裁,最能代表其个性和创造性;尚松的声部增多,形式更自由。 3、模仿在他的复调写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作品常以赋格式的模仿(卡农)形成结构的基础。 4、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他注意探索以音乐的手法对歌词进行形象的解释与象征。 三、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的音乐 1、什么是宗教改革? 2、德国宗教改革在音乐上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 3、众赞歌是怎样产生的? 4、众赞歌的发展经历了几种主要的风格?

5、什么是反宗教改革? 6、反宗教改革时期最重要的意大利作曲家是谁? 7、他的主要的历史贡献是什么? 8、什么是“帕莱斯特利那风格”? 四、威尼斯乐派 第四编巴罗克时期音乐 一、歌剧的诞生及其早期的发展 1、歌剧的定义 2、歌剧最直接的来源 3、第一部歌剧的产生:卡梅拉塔、《达夫尼》、《尤丽迪西》(词曲作者、时间、地点、场合、题材、音乐特点)4、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剧情、音乐特点) 5、威尼斯歌剧的继续发展:卡瓦利、切斯蒂 6、那不勒斯:形成18世纪意大利歌剧的标准形式,斯卡拉蒂的贡献。 7、法国:吕利,英国:普塞尔,德国:凯泽 发展1, 二、器乐的 2,以键盘乐器为主的器乐曲 三、巴罗克晚期的两位大师 1,亨德尔 1、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意大利式的,但增加了法、英、德的因素。 2、作曲速度很快。 3、经常借用自己或他人的旧作。 4、具有驾驭庞大结构的气魄,线条简洁而宽放,主调风格为主,善于用很经济的手法创造宏伟的效果。 创作体裁:歌剧、清唱剧、器乐曲 重点在清唱剧,特征: 1、首创英语清唱剧。 2、把歌剧创作的经验用于清唱剧。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中西方音乐史学习心得体会 任何东西的学习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讲究其方法。很多同学认为学中西方音乐史只要多背多看即可,但这样的学习方法效率极其底下,容易产生枯燥和乏味感。背只是作为应试其中最后一个环节,而我们要学的最终目的是关于怎么答题,整体的思维框架以及怎么提高学这门专业的效率。 要想建高楼大厦,根基最重要,没有根基再怎么学习,也是在打一场无把握的仗。许多同学书买了不少,翻了一遍又一遍,把他书合上,问个问题让他从头到尾详细的回答下,结果就只会吱吱唔唔的瞪着老师。那到底应该怎么学呢? 首先,当我们拿到书时,先翻看,不求背,混个眼熟,就是把本科期间短暂学过的中西方音乐史重新拾起来。前一遍只要求这样,利用一个星期,把书基本看完。 其次,我们要做到分节分段把握局面,简单的说,这时要注意划分课文内容层次,着重掌握这段时期的大体历史背景和客观书本音乐史实。在这里给所有考生提个醒:在掌握音乐史基本内容的时候,千万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一定要分层次去记。比如周代,人文思想如何?宫廷音乐怎样?民间音乐怎样?器乐是什么?对应的乐律又是怎样等等。这样你再遇到下一个朝代,你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一时期的人文背景,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乐律乐器,和前代又有什么不同

等等。慢慢的你就会形成知识点的框架和结构。西方也是同样的道理,但是所不同的是,可能西方更零散。比如说中世纪音乐,我们应该先了解其人文背景,大体的时间段,这一时期主要以宗教音乐为主,没有涉及到器乐。我们所要掌握的就是关于宗教音乐的发展,其中宗教音乐中涉及到记谱法,复音音乐的发展及其变体等等。把宗教音乐作为一个箩筐,另一个大的箩筐便是中世纪末世俗音乐的发展,有哪些体裁,要条理清晰的去看。那么这样的记忆在无休止的重复养成习惯之后,自然而然,还是那句话你就会找到一个整体的框架,我们记东西也就如鱼得水了。 要记得东西太多,而你不去迈出第一步,那么你是没有资格去埋怨的。以前我也是很头疼从古典开始,尤其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如同蚂蚁一般多,记人名都犯愁,何况再去记他们的作品,记作品就算了,还要记每个作曲家的风格,创作特征。这是我当时在还没有真正去实施行动之前的胆怯,但是当你执着的真正深入的时候,你会找到一系列的方法去实施和解决。第一,学术界一般把浪漫主义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民族乐派和晚期。那么早期有哪些作曲家呢?民族乐派呢?以及晚期有哪些作曲家?分层次的去记。第二,当我们大概的了解哪些音乐家的时候,我们就要深入去了解每个作曲家的思想,作品和音乐特点,这时候我们也要一如既往的做好分类去记,一般每个作曲家记分四个方面记:简单的生

西方音乐史复习资料总结

多选 1、舒曼钢琴作品:《蝴蝶》《大卫同盟曲集》《狂欢节》《克莱斯勒偶记》 2、小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美丽的蓝色多瑙河》《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春之声》《艺术家的生涯》《南国的玫瑰》《皇帝》 3、法国新风格剧目:奥芬巴赫《地狱中的奥尔菲》、古诺《浮士德》、托玛《迷娘》、比才《卡门》、圣-桑斯《参孙和达里拉》、马斯内《曼侬》 4、柴可夫斯基:单乐章交响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里米尼的弗朗切斯卡》歌剧--《督军》《水妖》《禁卫军》《铁匠瓦库拉》《叶普根尼-奥涅金》《奥尔良少女》《马捷帕》《女巫》《黑桃皇后》《约兰塔》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钢琴小品曲集《四季》其他《第一弦乐四重奏》《洛可可主题变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曼弗雷德》 5、格里格《彼尔金特》第一组曲:《晨景》《奥萨之死》《阿尼特拉舞曲》《在山腰的洞穴中》第二组曲:《诱拐新娘》《阿拉伯舞曲》《彼尔金特归来》《苏尔维格之歌》 6、拉威尔作品:《鹅妈妈组曲》《水的游戏》钢琴套曲《镜子》管弦乐组曲《西班牙狂想曲》管弦乐《包列罗》 7、舒曼声乐套曲:《歌曲集》《桃金娘》《妇女的生活与爱情》《诗人之恋》。 名词解释

曼海姆乐派:曼海姆乐派是18世纪在德国南部曼海姆形成的一个音乐流派。当时曼海姆宫廷的公爵特别热爱音乐,组建起欧洲最优秀的管弦乐队,使曼海姆成为当时德国重要的音乐文化中心。一批来自奥地利和波希米亚,以约翰·斯塔米茨为首的音乐家们一起创作、演出,对整个欧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们被称为“曼海姆乐派”。作品轻捷明快,主调音乐风格已完全确立,高声部音乐线条十分突出,乐队织体清澈透明,通奏低音已被谱写为明确的乐队各声部,羽管键琴演奏者的指挥作用已被手首席小提琴取代。挖掘出管弦乐队丰富的表现力,表现出它特有的力量和灵活多变的潜能。 强力集团:强力集团的名称来源于文艺评论家、艺术史家的斯塔索夫的一篇题为《巴拉基列夫先生的斯拉夫音乐会》的文章,其中称以巴拉基列夫为首的作曲家小组为“强有力的小团体”。有五名成员,巴拉基列夫,居伊,穆索尔斯基,里姆斯基-科萨科夫,包罗丁。也称为“五人团”,自称“新俄罗斯乐派”。 民族乐派:民族乐派是指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活跃于欧洲乐坛,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运动密切联系的一批音乐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政治上是激进的,同情或参加本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在艺术上他们主张创造出具有鲜明民族特性的新音乐。民族乐派的音乐家经常采用本国优秀的民间音乐素材去表现具有爱国主义的英雄主题,借以激发本国人民反抗封建和外族统治。民主性、人民性、民族性,始终是他们艺术活动的鲜明标志。代表作,如: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西贝柳斯的《芬兰颂交响诗》等。

西方音乐史概述

一、古代希腊和罗马音乐 概述: 古希腊文化艺术的繁荣期和音乐的成就: 我们对古代音乐状况的了解主要是间接地通过文字记载、瓷器等历史遗迹所提供的资料。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氏族部落演化为城邦制,雅典、斯巴达等重要城市崛起。公元前6到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歌唱、抒情诗、器乐演奏和有音乐伴奏的戏剧等发展到很高水平,围绕着它们展开的各种公众比赛,竞技活动丰富多样。音乐理论成就:古代希腊的音乐哲学,以及关于音律、音阶、调式、记谱等理论主要产生于这一时期。 (一)、古希腊音乐的特点: 单声部音乐,有自然音类型以及自然音与各种变化音(半音或小于半音)混合的旋律风格,音乐同舞蹈、诗歌紧密结合,歌唱时可以有乐器伴奏,用字母记谱,歌词往往是当时一些重要的诗篇。 (二)、常用乐器:里拉和阿夫洛斯管 (三)、音乐理论: 两个方面:1、音乐材料和构成方式的理论,它涉及音程、音阶、调式等方面的内容 2、关于音乐的本质的理论,它涉及哲学、艺术美学等方面的问题。 毕达格拉斯认为宇宙和谐的基础是完美的数的比例,音乐与宇宙天体存在类似,因此音乐可以最好地说明宇宙现象。弦长比2:1时发出相隔八度的两个音高;弦长比例分别为3:2和4:3时发出相隔纯五度和纯四度的两个音高。 公元前4世纪希腊著名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著有《和谐的要素》,音乐理论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四音音列,古代关于旋律、音阶、调式的理论都建立在四音音列基础之上。四音音列建立于一个固定四度框架,中间的两个音不固定,它们可以灵活变动,形成三种类型的四音音列,即自然音列、变化音列以及更细微划分的四音音列。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个相同结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以相交和相隔方式混合联结。 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省去了大完整音列体系的最高一组四音列。 调式以几个重要氏族部落命名 记谱法有两种,以字母和符号分别用于记写歌唱和器乐的演奏。 古希腊理论家认为音乐充满了伦理价值的取向,古希腊人认为不同的调式与不同的情感相联系,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古希腊著名的模仿说) 柏拉图认为,体育训练体质,而音乐训练心智。 二、中世纪音乐 概述 中世纪的时期划分:音乐史研究一般倾向于公元5世纪西罗马灭亡到14、15世纪之交。 与古代文明的联系:七艺的高级学术,即语言艺术的“三艺”:语法、修辞、逻辑;数学艺术的“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对中世纪的认识:西方历史上的“中世纪”在过去很长时间被视为无所作为的“黑暗时代”,然而今天的历史学家倾向于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面对这一段历史。中世纪僧侣对古代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西方音乐后来的独特发展包含着中世纪音乐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重大成就。西方音乐真正的开始是从中世纪开始。 (一)、格里高利圣咏 定义:礼拜活动中的唱诵经文称为圣咏。格里高利圣咏使用于罗马教会礼拜仪式,以著名教皇格里高利一世命名,因表情肃穆、风格朴素也被称为素歌。 特征:格里高利圣咏的特点和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