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

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高中英语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对现有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介绍,讲解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着重分析其特点和将其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型上的可行性,初步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应用能力

一、对于现有教学法的研究

1.现有教学法简介

在英语教学界,人们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就没有停止过研究,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教学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教学方法与理论。人们尝试过直接法、视听法、情景教学法、整体法、交际法、暗示教学法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与引入,极大丰富了英语课堂,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法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有各自的弊端。正因这类教学法形式多样,使得英语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取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所教授学生特点与所处阶段的教学法。因此,这也就成了摆在全体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以下将以两种大家常用的教学法作为例子,简要说明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1)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译法也被称为阅读法(Reading Method)和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十八世纪,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因此这种重点在于语法解析的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十九世纪开始,语法翻译法开始进入中国,在中国沿用了近200年,现在仍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使用。它的主要特点为将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它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语法概念有较清晰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对于培养中国人的英语起到过不可抹杀的功绩,同时却也使学生语言面貌差,无法用外语进行交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弊端,产生了“聋哑英语”的尴尬局面。由于现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使这种受应试教育欢迎的翻译法并不适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一些实用性课程。

(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被称为改良法(Reform Method)、自然法(Natur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这是一种主张通过外语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会话、交谈和阅读来学习外语,过程中不用母语,不用翻译和形式语法。在这种方法中,语法被降到忽略的地步。十九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的语音学为这种教学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外语描述、表情、动作、手势、图画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模仿中学习语言。即外语与语言直接对应,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来学习外语。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都建基于直接法。然而,其学习过程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流

于表象,缺乏系统与理论认识,尤其缺乏相应文化背景的认识,这对于学生自学以及英语继续深造明显构成了阻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20世纪80年代,英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Task-

based Teaching Approach)。它与以往教学法的重大差异在于,它认为语言学习并非是教授性的而是一种习得性的行为,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任务。“以学生为中心,从做中学”(1earning by doing)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也可以说把焦点从教师“如何教”投向了学生“如何学”。语言习得理论认为语言输入不能保证语言习得,而交互活动(interaction)、意义协商(meaning negotiation)、语言输出(output)是语言习得的关键;认为只有通过完成任务,才能进行交互活动、意义协商和语言输出。因此,任务型教学法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注重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动性,目的在于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2)教学环境语境化,贴近日常生活。(3)句型操练为辅,语法与翻译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使用。(4)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尝试运用语言,教师起引导作用,无需严格使用规定的语言项目。(5)注重语言的流畅与得体及其实用性。(6)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任务型教学法在阅读中的应用

对于一般英语教学来说,听、说、读、写、译是其涵盖的主要方面。对于考试的实际应用来说,在高考中,阅读理解所占分数比例甚大,因此也是传统课堂教习中重点的练习项目。而这样的方法培养出的学生可以在考试中得到较高的分数,但口语能力却差得惊人。这样,我们就需要利用任务型教学法来有新的突破。

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指出,任务型教学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前期准备(Pre-task),任务环(Task-cycle)和语言关键点(Language focus)。在任务的前期准备阶段,教师把主题和任务介绍给全班(input),给学生们思考、准备的时间(明确活动目标);然后,教师围绕主题设计一系列任务(a chain of task)和活动,让学生熟悉语言、运用语言(学习者通过获得、处理和传达信息做事情);最后产出一个具体的活动结果(product),而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围绕主题完成一系列任务的过程,学生在做事中感悟、体验并习得语言。根据其理论,总结出以下的教学环节:(1)讲解背景,合理导入任务;(2)预留问题,给以方向指导;(3)自行阅读,进行思考;(4)分组讨论,理解文章;(5)完成任务,汇报结果;(6)教师点评,进行总结。

下面,笔者将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第三册》的第十二单元

中“Education for all”来对这种教学法进行说明:

1.讲解背景,合理导入任务

给学生展示各国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中国一些希望学校的图片,将话题引到教育上,通过讲述图片所显示出的一些信息,导入到话题“Education for all”。给出学生课上的任务就是要了解“What is Education for all”,并就相关话题自由讨论,学会如何用课文中涉及到的句型对相关话题进行探讨。

2.预留问题,给以方向指导

向学生说明接下来将要读到的是一篇关于全民教育的文章,给出一些话题词汇,需要大家回忆相关的知识。如:education for all, government, population 等。接下来则是贯穿文章的两个问题:

What arrangement dose the government have to make to provide education for chil dren in ChinaWhich countries use the following method to help them provide educat ion”在文中找到相关答案后,再完成两个拓展型任务:任务A:每组进行讨论,话题为“What can we do to make our cou ntry’s education developed”

将要点整理成文,由一名代表进行陈述;任务B:让组内成员在课文内找到认为值得注意的语法点(短语和句型结构),将这些语法点归纳出来并配以合适例句。

3.自行阅读,进行思考

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思考。

4.分组讨论,理解文章

将学生分为人数均等的小组,每组6人,分为11组,分别给予A任务或B任务,让同学们在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各个小组间观察(observe the students),或者加入某一小组进行讨论,在进行适度干预的情况下引导学生,确保讨论正常进行。

5.完成任务,汇报结果

先由领到A任务的各组代表进行陈述,其他组的同学对其内容如有疑问,可以用提问方式让陈述者给予解答。然后领到B任务的各组同学将所找出的语法点写在黑板上(前面小组写过的语法点,后面小组不能重复)。然后由其他同学对这些语法点及所造句子进行讨论,对其中有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不全面的地方予以补充。

6.教师点评,进行总结

在领到A任务的所有小组陈述完毕后,由教师对于陈述内容及发言当中可能出现的语法错误给予点评与纠正。领到B任务的小组总结出的语法点,在经过同学们讨论后仍存在任务的,需要教师给予纠正与说明。教师最后进行总结,将A任务中对于话题陈述有用的句型与B任务中的语法点进行总结。在此期间,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通过上面的教学实例我们可以看出,这样设计的教学环节,既保证了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明确学习方向与所给予的任务,又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升学习兴趣,可以说比较好地体现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更能够完成由抽象学习理论知识到实际应用技巧的转化。

总之,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学习理论,开展课堂教学行动研究,提倡反思式教学。以培养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以话题为主线,以任务为中心,实行课堂教学任务化、评价方式过程化。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活动的基础上。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 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很薄弱,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又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一: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师没能把握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应试型强化训练模式,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通过阅读获取和吸收英语书面信息,从而实现书面交际的能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纲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钟50—70个字的速度,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等容的材料,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阅读理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词汇量有限。对词汇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是成正比的,词汇

储备不足,又会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 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语言基本功欠佳,对长难句把握不好。阅读文章中,有些句子结构复杂,从句较多,交叉了很多倒装,虚拟,省略等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学生如果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就会造成一种望而生畏的心理障碍。 5.阅读动力与兴趣不足。阅读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心理过程,而我们的学生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影响,对阅读产生畏惧心理,使阅读成为消极的应付和被动阅读另外,仍有一部分教师未充分领会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在阅读教学中,有几点不足: 1.“仍局限于传统的语法翻译方法和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案例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要学习的内容为学生真实地创设各种情境来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与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任务型”语言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被广博使用,它为小学英语课堂注入了一股清爽的活力,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张扬个性、展示英语才华的舞台。 现以“My new room”Part B为例来说说我对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解: 教学目标与要求: 1、能够听、说、读、写单词:in,on,under,behind,near; 2、能够听、说、认读单词:over,in front of和句子Where’s the…?It’s…并能在情景中正确运用;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本课重点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七个方位介词的用法,其中infrontof是个难点。 课前准备:课件、词卡、图片、镜子、纸盒、铅笔盒、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 Step1:Warm-up 1、日常对话。 2、齐唱:My small bedroom. Step2:Pre-task(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介绍任务的完成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1、教师拿出一个盒子,盒子里事先放有一面镜子。让学生猜猜里面有什么东西,问:“What’s in my box?”,并引导学生使用thereis/are句式进行回答。

2、猜完后,教师拿着mirror放进盒子,问:“Where is the mirror?”,引导学生回答:“It’s in the box.”,然后把mirror放在盒子上面和下面,再问,再答,复习学过的方位词:on、under。 3、教师把镜子放在盒子的旁边,并说:Look ! It’s near the box.让学生仿说。 4、教师利用文具呈现near的位置关系,并提问:Whereisthe……?引导学生用It’s near……来回答。 5、用同样的方法教学单词over, behind, in front of。教学时注意on与over,near与behind、in front of的比较。 6、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图,教师根据图中物品的位置关系提问,如:“Where is the trash bin?”,让学生回答。 Step3:While-task(设计数个微型任务,构成任务链,学生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 Task1:学生同桌把学习用品摆放出例外的位置关系并做问答,如:“Where is the……? It’s……”,可先由教师做示范,学生们齐答,后让学生同桌练习。Task2:教师发指令,学生做相应动作。如:“Put your book behindthe chair. Put your pencil over your pencil-box. Put your pencil on yourpencil-box.”,发指令时注意几个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Task3:课件出示学生用书61页Let’sfindout活动:让学生找一找图中物品摆放的不当之处,并用there be结构作简单表述。如果学生学有余力,时间够的话,可让学生说说应该放在哪。 Task4:四人小组取出信封里有关家具图片和白纸,将图片贴在白纸上,设计自己的卧室。 Step 4:Post-task(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任务结果) 1、各小组派一代表介绍自己的卧室:Look, This is my room . Thereis a trash bin in front of the closet. There is……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基本描述:本文比较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开展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的过程和效果,并简要地描述了自己对任务型教学的体会。“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是作者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原则,值得其他教师参考。 一、引言 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日益频繁的交往和合作,以及社会生活信息化和经济生活全球化,外语已成为走向世界,通往未来不可或缺的通行证。新的形势使我们广大的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具有时代感和紧迫感,勇于改革,敢于创新,研究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具有一定英语知识的高中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国外就开始了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英语学习策略的使用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earning , 简称TBL).是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有明确有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询问、沟通、交涉、协商等多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达到学习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活动,任务型教学至少具备以下两个特点:(l)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2)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随着“任务”的不断深化.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会越来越自动化和自主化。 任务由以下四个部分组成: l、任务的目标(Goals)。指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项任务而希望达到的目的。任务的目标可以是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自信心.解决某项交际问题,也可以是训练某一写作技巧等。 2、构成任务内容的输入材料(Input)。输入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应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交际为目的,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语言.从而学习语言而不是局限于教材。 3、基于这些材料而设计的各项活动(Activities)。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形式由初级到高级任务,再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并由数个微任务(mint-task)构成一串“任务链”。在语言技能方面,遵循先输入后输出原则,使教学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它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水平,创造出不同的任务化活动,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协商去完成任务。学习过程充满了反思、顿悟和自醒.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因,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认识策略,培养他们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并在完成任务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实现自我价值。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交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许多研究表明:任务型教学在一定条件下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探索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模式 2、验证通过任务型教学,学生的英语水平(听、说、读、写能力)是否比传统教学方法提高得更快。 (二)实验对象 高一年级两个班,即实验班和对照班各有学生64人,两个班学生部通过了中考,属平行分班。两个班保持正常教学秩序,不形成人为的竞争氛围。每周均为五课时,由作者为他们授课。 (三)时间 2001年9~2002年6月 (四)实验方法 实验班采用人教社教科书和《新概念英语》两套教材,用任务型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班只采用人教社教科书,用五

浅议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方法

浅议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方法 [摘要]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近20年来语言教学界十分盛行的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使用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实行深入研究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使用语言实行交际的水平,从而提升英语教学质量。 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的教学理念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实行情感和策略调查,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动语言实际使用水平的提升。”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应避免单纯语言知识的灌输和机械式操练的教学模式,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学生通过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语言,完成学习任务。 一、任务型教学的含义 所谓任务型教学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的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任务型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强调通过任务来实现对语言的意识和感知;强调情景创设的真实性,鼓励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而使各项语言技能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任务型教学避免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趋势,而是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核心,学生才是课堂上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参与者,并与学生共同享受成功的乐趣。 二、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1、任务驱动型学习有较明确的具体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容易看到成就,体验成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强学生学英语的自信心,同时在活动中也能看到自我的不足,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完善的欲望,启动持续学习的内在动力。

高中英语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高中英语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 高中英语教师心得体会精选5篇。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有效的教学途径,来提高高三学生的阅读能力显得尤为必要。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英语教师心得体会,方便大家学习。 高中英语教师心得体会1作为一名新的高三英语老师,曾有一定的迷茫感,但同时这也是一件好事,压力促使我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研究新题型和高考,以便能够更好地教授学生。我今年担任高三年段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工作,深感任重道远,在深入分析任课班学生的现状之后,我扎扎实实地做了一系列具体细致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合理制定复习计划并注重计划的落实与完善要想搞好高三英语教学,没有合理的教学和复习计划是不行的。我对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及历年的高考试题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把握测试要求,分析好高考知识点的考查内容和测试角度,明确高考发展的变化趋向,制订切实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帮学生备考。 一立足课本,精选练习,巩固强化基础知识。 复习伊始,全面重点复习高一高二及高三上的语言点,高三下也不敢懈怠,快速扫完。强调学生掌握课标词汇,并适当扩大

词汇量的积累。利用早读时间小测抽查,重点对语法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并辅之以相应的配套练习材料,及时讲评;同时教会学生利用语境做好情景交际题;并让学生建立相应的错题集,减少错题再错机率,做到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解题,以不变应万变。 二加强高考题型的专项训练,提高学生应试能力。 让听力、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书面表达的限时训练贯穿高考复习的始终。 单项填空引导学生分析具体的语言情景,运用所学的知识,注意词的搭配,词语辨析等,从而找出正确答案。注意及时讲评,进行归纳总结,并引导学生加强探讨,设立错题集。 尤其对解题方法进行重点讲解。我精选近几年各地的高考选择题部分给学生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高考主要考查的重要句型。 听力除了每周二下午班会课时间20分钟听力泛听,每周六早读精听以外,周二课堂穿插精听。不断加强对学生的集中训练和听力方法的指导,熟悉听力主要考查的题型,并通过对听力材料的分析,学会预测听力内容,初步选出部分答案和排除干扰项。 完形填空侧重完形填空方法指导及训练。因为完形填空主要是测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我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引导学生从惯用法和固定搭配的角度来分析;从上下文的角度来分析;从文章的中心句、关键句、关键词来分析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从词汇的意义和用法的角度来分析;从逻辑推理、常识等角度来分析。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实施任务型教学法 发表时间:2016-06-06T15:55:08.323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9期(上)作者:李鸿霞 [导读] 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巴中市南江县第四中学南江 636600)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则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如何选择相关的教学内容并设计任务型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都是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课题。 所谓任务型教学,就是以话题为核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强调学生的“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也就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综合地应用语言完成一些任务。 目前,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笔者通过课堂观察和研究发现,该模式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任务设计脱离实际,任务前准备不充分,任务后评价单调,任务过于繁多或过于简单。 Wills(1996)就任务型教学的实施提出了五项原则,即“提供有价值的和真实的语言材料”“运用语言”“所选任务应能激发学生运用语言”“在任务中适当注重某些语言形式”和“应循环地适当突出注意语言形式”。 一、任务设计贴近学生的情感体验 任何课堂活动只有结合个人情感体验来学习,才真正具有教育的价值,任务型活动也如此。因此,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人教版必修1 UNIT 4“ Earthquakes”的Warming up 部分,可以开展任务型写作课,我尝试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教师使用PPT课件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收集的“5.12汶川地震”的图片或视频。 2、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讨论对此次大地震的感想(尤其强调要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悟),记录员写下组员们的感悟。 3、派小组代表发言,表达对生命无价的感悟。 4、教师把精彩的观点和表达记录在黑板上。 这几个环节营造了真实的交际环境,通过与个人体验紧密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体验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在这样的活动中,每个学生,无论他们原先的英语基础如何,都能得到尊重和鼓励,英语学习的动力也才能得到长期的保持。 二、任务活动中倡导互动与合作 在中学英语课堂上,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合作完成情景活动的任务,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优势,互相帮助,形成交互的思维网络,达到开拓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效果。例如,在教人教版选修9 UNIT 1“ Breaking Records”时,可尝试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完课文后,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Task: Debate on “Since China hosted the 2008 Olympics, what has the Olympics brought to China, positive effects or negative effects?” Group Work: 1、学生自愿组合成正方和反方。 2、小组成员找出有关材料或从实际生活中取证。 3、小组成员分工:提供材料、记录、辩论(由口语表达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承担)。 4、小组内操练模拟演讲。 5、正式组织正、反方辩论。 6、教师点评。 通过小组讨论或辩论,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反应能力、思辨能力等都得到了提高,个性也得到了尊重和张扬。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一些其它途径,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小组内成员也能从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快乐和高效。 三、任务实施过程中体现层次性与多样性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等的差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智力水平、行为习惯、成绩等多方面的差异。如果我们按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会使一些后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同时也会阻碍优生的进一步提高。为了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层次性。与此同时,由于语言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倾听、反应、劝说、探究、通报、解释、交谈、询问等,以及语言活动本身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小组研究、讨论、辨论、演讲、表演等,所以任务型活动所具备的“多样性”恰好弥补了原本的“单一性”,同时还能帮助体现“层次性”。确切地说,该类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变中有稳,稳中求变”。如人教版选修9 UNIT 3 “Australia” 一课,可结合Teaching Aim和 Teaching Theme设计不同层次的任务型活动,如Pre - Reading阶段的课前演讲、预测、制作内容提纲。此外,为拓宽学习渠道,在条件允许下让学生课前利用音像、图书和网络资源等,查寻相关的澳大利亚的历史地理资料。学生带着问题“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Australia?”进行课前预习,互换各自搜集的信息。在汇报过程中,师生共同在语境中理解学习相关词汇,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在While -Reading 阶段进行深层次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写便条,填写未知信息,猜测、续写故事结局。在Post-Reading 阶段的解决问题中,可以采访、报道,写日记、讲写故事、调查。甚至可把活动引向课外,如就某个话题向亲友发电子邮件,用IP卡和国际笔友交换看法,上网搜寻相关信息写出体会,参与社会调查拟写调研结论。 四、重视任务活动后对学生的评价 任务型教学模式为教师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地评价学生提供了可操作的条件。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活动的评价往往是一句“Very good”就打发过去了,其实,认真评价任务会给教学带来很多好处。教师可尝试从学习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合作精神等作过程性的评价,这种形成性评价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激励,产生自信心和成就感,从而转化成继续进步的动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Task-based Instruction on Reading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of Senior High School 丰顺县华侨中学李荣论文从任务型教学理论的历史起源、理论依据和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实践及数据调查等多种形式,全面系统地阐述任务型教学的意义、作用、实施方法进而得出结论:任务性教学涉及到学生的自主参与、感知、体验和实践,使课堂教学的对象———学生的角色位置发生转变,特别是心理角色的转变。任务型教学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兴趣、要求和需要,也就是———把学生从一个语言的学习者(Language learner)→向一个语言的使用者(Language user)的角色转变,这正是任务型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 关键词:任务型英语阅读教学 1.引言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设定为以学生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发展学生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介绍 2.1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心理学理论依据,目的及特点 所谓任务型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 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的目标真实所谓任务型法就是直接通过课堂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简单地说就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中用,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的主体,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多来自于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认为,任务是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的有效途径,任务的设计能决定语言运用的类型和提供学习机会,从而对第二语言的习得产生影响。 任务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不仅是指语法正确的说与写的能力,还包括社会语言能力、语域能力和策略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特点是:(1)意义:表达是第一位的。以前大家首先注意学生表达的准确性、流利性,而在任务型教学中,首先关心的是表达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正确与否。(2)交际性原则:真实生活中会做出什么事,在任务中宜摸拟这些生活中的情景,而且设计任务材料多样,包括课本、报刊、歌曲、电视、电影、小说、互联网等。(3)关键是完成任务:我们最关心的是学生说出一句话,

PEP六年级上册UnitBLet'stalk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案例设计课件

说课设计 伦教培教小学谭淑玲 2007年3月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下册第32页Unit 3中的B. Let’s talk. 2.教材所处地位 本套教材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在整体构思、内容安排、活动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用等方面都贯彻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和语言应用的原则,充分体现了交际教学思想。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知识和技能目标融汇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之中,内容的安排体现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学会表达在过去时间内所做的事情。而一般过去时涉及到动词过去式的变化规则和读音规则,是学生的学习难点。这节课的主要句型是:Did you reed books /…? Yes, I did. / No, I didn’t. 难点是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形式。 3.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几册的学习,学生已经接触并掌握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等时态的用法。而且,经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一般过去时的含义、句子结构、用法以及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则已经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教师应在此基础上创设真实情境、组织有意义的任务或活动来展开一般过去时的教学。(根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4.教学目标 ㈠认知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句型: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No, I didn’t. 学会在句子中正确互换使用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形式。 (2)能够完成Let’s find out.部分的活动。

(3)能够完成Let’s try部分的听力练习。 (4)能够理解并会吟唱本单元的Let’s chant部分的歌谣。 ㈡能力目标 (1)能够用主要句型询问他人在过去时间里所做的事情并作答。 (2)培养学生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㈢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生活的能力,适时强化尊老爱幼的教育。 5.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学生听、硕、读、写句型Did you read books? Yes, I did. / No, I didn’t. (2)本课时的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动词的原形和过去式形式。 二.说教法 1.采用“全部动作反应法”。在教学Let’schant.时,我让学生在有节奏的歌谣中体验语言,在活泼优美的旋律中感受语言,在轻松愉快的 语言活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唱中学,在玩中学,从而 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2.采用愉快教学法。通过游戏、比赛、歌谣或对话的表演等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积极参与语言实 践活动,并以高涨的积极情绪在富有情趣的师生互动中主动地接受 和领会教材中提供的信息。 3.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演练对话、小组合 作完成Let’s find out的调查汇报活动,以学习,讨论、交流等 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语言实践活动。 三.说学法 创设愉快、轻松的教学情境,指导学生学会配合身体语言更好地理解、掌握动词以及使用句型进行交流;指导学生通过运用同伴合作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文档

2020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文档 Contract Template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报告一般是指适用于下级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按性质的不同,报告可划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报告;按行 文的直接目的不同,可将报告划分为:呈报性报告和呈转性报告。体会指的是接触 一件事、一篇文章、或者其他什么东西之后,对你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 法和自己的理解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高中学生在英语阅读理解方面很薄弱,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又是高中英语教学中极为重要的部分。下面是带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心得体会范文一: 新课标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师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但仍有不少教师没能把握好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侧重点,训练方法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应试型强化训练模式,没有足够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策略和阅读技巧。这在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高考试题分析中清晰地反映出来了:概括文章主旨缺乏针对性,以偏概全;捕捉文章信息不分主次,缺乏综合,推测词义脱离语境,一知半解;推理判断看不出线索与事实的关系;理解结构找不到句与句、段与段的逻辑关系。 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是通过阅读获取和吸收英语书面信息,从而实现书面交际的能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在英语语

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纲要求高中生能以每分钟50—70个字的速度,独立阅读生词率不超过3%的有关人物传记、故事、记叙文、科普小品等内容的材料,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达不到这一要求。根据教学实践中的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学生阅读理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词汇量有限。对词汇理解和掌握是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其词汇量是成正比的,词汇储备不足,又会导致学生阅读障碍重重,丧失阅读兴趣。 2.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与技巧。有的学生不懂得阅读技巧,他们在阅读时往往从前读到后,用相同的速度和方式理解不同文体的文章,而不是根据不同的文体采取不同方式获得主要信息,这样往往是事倍而功半,吃亏不讨好;也有许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试图记住所有的内容,习惯于逐字逐句地看,试图记住每个句子的意思,时间与精力过于集中于一些非考点的细节,而不善于通过整体阅读去把握文章观念和理念。 3.课外知识面狭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单薄。有些同学阅读文章时,对文章提及的事实或现象缺乏感性认识,导致理解过程晦涩,有时甚至会产生理解错误。因此,拥有较广的课外知识面和一定的英美文化背景知识会有助于学生尽快地进入阅读理解的状态,迅速地把握文章的整体含义和思路。 4.语言基本功欠佳,对长难句把握不好。阅读文章中,有些句子结构复杂,从句较多,交叉了很多倒装,虚拟,省略等较复杂的语言现象,学生如果对语法知识缺乏系统的理解,就会造成一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c9662398.html, 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白婧婧 来源:《速读·上旬》2017年第12期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目前语言类科目教学中主要的手段之一。根据我国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要尽量避免单纯地传授英语知识和学习方法,而要采用“任务型”的教学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任务型”教学法是基于一种“交际教学”的思想开展的,可以让学生在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掌握交流的技巧,提高学习的动力。本文以下结合“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小学英语;存在问题;对策研究 小学阶段是进行英语教育的重要时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课程教学中,明确提出任务型教学法,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明确教学途径,培养学生英语的整体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1任务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我国现阶段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法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何更好地建设小学英语教学课堂并提供相关资料,如何引导学生接受这一教学理念,并主动的参与其中。 事实上,小学英语阶段针对的主要是基础部分学习,并不涉及高深的语法理论和词汇,但部分教师反映教学中教学资源的不足、教师的语言应用能力的不足、教学方法没有进行创新等问题,则主要是由于教法缺乏革新造成的。 教学方法的适当运用,是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这也是由小学生学习心理特征决定的;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如教师如何正确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如何创设学习情景等。部分教师没有经过培训和学习,会对多媒体设备感觉很陌生的感觉;也有部分英语教师的学历不够,不能进行现有教学资源的整合,这些现实问题都是影响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阶段英语教学开展的因素。 1.1任务型教学法自身的局限性 新课程要求实施的任务型教学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突出表现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知识上受到局限,教师不能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其他教学方法。但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兴趣需要不同,必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 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素质教育改革要求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高中英语阅读在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别对现有教学法以及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介绍,讲解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着重分析其特点和将其应用于英语阅读课型上的可行性,初步探讨了任务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英语阅读教学;英语应用能力 一、对于现有教学法的研究 1.现有教学法简介 在英语教学界,人们对于英语学科的教学方法就没有停止过研究,试图寻找一种最佳的教学法,产生了种类繁多的各种教学方法与理论。人们尝试过直接法、视听法、情景教学法、整体法、交际法、暗示教学法等等。这些理论的出现与引入,极大丰富了英语课堂,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在教学过程中,这些教学法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有各自的弊端。正因这类教学法形式多样,使得英语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不知如何取舍,如何选择适合自己所教授学生特点与所处阶段的教学法。因此,这也就成了摆在全体高中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以下将以两种大家常用的教学法作为例子,简要说明现有教学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和弊端: (1)翻译法(Translation Method) 翻译法也被称为阅读法(Reading Method)和古典法(Classical Method)。十八世纪,人们学习外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阅读外语资料和文献,因此这种重点在于语法解析的教学法被广泛应用。十九世纪开始,语法翻译法开始进入中国,在中国沿用了近200年,现在仍然在基础教育中广泛使用。它的主要特点为将两种语言机械对比和逐词逐句直译,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它虽然能够让学生对语法概念有较清晰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虽然对于培养中国人的英语起到过不可抹杀的功绩,同时却也使学生语言面貌差,无法用外语进行交际;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等弊端,产生了“聋哑英语”的尴尬局面。由于现今素质教育的需要,使这种受应试教育欢迎的翻译法并不适用于高中英语教学,尤其是一些实用性课程。 (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 直接法也被称为改良法(Reform Method)、自然法(Natural Method)、口语法(Oral Method)。这是一种主张通过外语采用口语材料作为教学内容,通过会话、交谈和阅读来学习外语,过程中不用母语,不用翻译和形式语法。在这种方法中,语法被降到忽略的地步。十九世纪下半叶蓬勃发展的语音学为这种教学法提供了语音教学的科学基础。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外语描述、表情、动作、手势、图画等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模仿中学习语言。即外语与语言直接对应,用儿童学习语言的方式来学习外语。以后的听说法、视听法、功能法都建基于直接法。然而,其学习过程中偏重经验、感性认识,而对人的自觉学习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对语言学习流

浅析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浅析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2-04-25T13:32:45.577Z 来源:《素教教师》2011年18期供稿作者:李圆圆[导读]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 李圆圆 摘要: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对对教师的要求;通常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考虑好材料和任务之间的均衡;研究任务型教学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教学设计 一、根据学生需要和兴趣设计任务 任务型教学关注学习的过程,它倡导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等来设计任务活动。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同时在内容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和情感需求,把内容和情感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只有当学生感到活动的内容与他们的需求和身心发展一致时,才可能积极参加教师所设计的活动,且教学内容才最容易内化。高一的学生已初步具有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以及乐于了解异国文化和学习异国语言的需求。如在SEFC1B Unit 19中,“Agriculture”一文讲述有关在农业生产中应用转基因技术的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转基因食物已有所闻,但了解尚浅,存在进一步认识的欲望。因此,在设计这堂课时,笔者增加了一些有关转基因方面的知识,并设计了一个任务作为课后作业:“如果能利用转基因技术,你会怎样去改良一种水果,蔬菜或一种动物?请用电脑把成果展示出来。”设计如下: 任务:利用转基因技术,改良一种农作物或动物 活动时间:学完“Post-reading”之后 语言知识要求:本单元所学词汇 语言技能要求:读、写、说、听 活动形式: 个人活动:确定改良的对象,收集有关转基因技术的资料,走访生物教师,撰写讲稿和绘图(要求用电脑制作)班级活动: 1、每位学生向全班展示和解释自己的研究成果,解答其他同学的疑问。 2、评选最佳研究成果,并交叉班进行交流。 3、推荐给校刊发表。 活动效果:通过渗透学科知识,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了解先进的科学知识,培养他们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种课堂设计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科学知识,使原本平淡无味的课文学习变得富有生气,趣味十足。 二、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设计对对教师的要求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一大特点是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不再只是把教学内容按规定好的学时做好微观计划,然后传授给学生;教师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决定教什么(确定语言交流的主题和教学的目标)和怎么教(根据语言和学习的需要设计与实施任务,包括设计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决定检测的方式与手段等)。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参与课程的设计和教学过程的研究,成为自主的实践者。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以下任务设计能力:1)选取主题和设计任务的能力;2)设定任务目标的能力;3)评价与选编教材的能力;4)设计教学过程的能力;5)对课程的综合调控能力。 三、任务型听力教学的设计 任务型听力教学的总体思路是课堂教学任务化、课外作业项目化、评价方式过程化。课堂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任务化的听力课堂教学有助于在根本上改变课堂形式和学生的学习态度。项目化的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化的课外作业,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过程化的评价方式是课堂教学任务化和课外作业项目化的保证,能充分调节学生的积极性。 通常在设计听力任务时,要考虑好材料和任务之间的均衡。如果内容较难,可以设计相对容易的听力任务。如给高一学生听VOA SPECIAL ENGLISH,由于生词较多,语速较快,学生往往感觉比较难。因此可设计这样的任务:听新闻,选择中心大意,判断是非;听两则内容相关的新闻,判断哪则新闻中的事情发生时间在前;听几则连续播放的新闻,判断一共听到几则新闻故事?如何判断的?这些任务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听力过程中找回自信,解除对新闻听力的恐惧感,从而为进一步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研究任务型教学课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际操作性。 任务型教学存在局限性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助学生,使其取得更大的进步。并且任务型教学面临着一些问题,如班级过大给任务型教学的实施带来的局限性,任务的真实性和任务的教育性难以统一,任务型教学中任务设计的难度很难把握,任务的系统性和延续性也难以控制。所以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国家和上海市英语课程标准,结合高中阶段英语知识和能力要求体系,设计任务型教学模式案例。 2、调查法:通过对学校英语教学情况的调查,从中吸取经验,根据特定的学生特点,设计不同的任务型教学案例。 3、反思法:根据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反思,选择和积累适合我们学生任务型的案例。 4、观察法:通过课堂观摩,主要研究怎样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来设计任务型案例。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Skehan,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C].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998. [3] 佘广安.任务型教学:定位与思考[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2(6). [4] 张开佩.任务型教学途径在课堂实践中的误区[J].英语教学通讯, 2003(6). [5] 丁丽.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3(5).

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

关于小学英语“任务型语言教学” 鲁宗干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在我国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当前关大教师正积极学习和实践,探讨“任务型”教学途径在我国如何实施,“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和教学方法成为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人认为,研究任务型教学,首先应掌握其基本的理论基础和主要精神。 广义地说,任何语言学习活动都是任务。但就目前我国所实施的“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Task Based Approach)主要指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学生在有明确的任务,具体的动机,自主地学习、并主动地用所学的语言去做事情,在做事情的自然过程中使用语言,在使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的过程中发展语言能力。(用语言去做非语言的活动。)因此,要实施“任务型”教学,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目标,并结合教学的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和合作的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的任务。 “任务型”教学在我国推广,应有重要的意义。任务型语言教学(TBLT)是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又一具有广大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模式)。90年代以来很多国家和地区的语言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及教材都采取或提倡任务性语言教学的思想。因此经过多次的论证,“任务型教学”已经写在国家英语课程标准中,作为国家提倡的重要教学途径。它的推行具至少有如下的意义: 1.从目的性、情感态度方面看,任务驱动型的学习是双边或多边的交换式活动,在活动中所学的语言是工具,语言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体验成功,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学习的内驱力。 2.从语言知识、技能、和文化意识方面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在较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有利于语感的生成,体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以便日后的真实交际打好良好的基础; 3.从学习策略看: 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在相互交往语言交流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去思考、决策、应变,以便发展学生认识、交际、和资源策略。下面就我们在研究“任务型教学途径”的一些体会: 一、关于“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我们认为如果一节课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它至少它有如下几个特征: 1.必须有明确的活动目标; 2.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或类似生活的真实活动; 3.学生获得、处理和传达心计的过程; 4.学生必须用所学习的语言做事情(讨论或实际操作等); 5.学生使用语言时,重点是表达意义而不是操练形式(meaning-focus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