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监控管理系统

深圳市中晖盛大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DVSONE TECHNOLOGY CO.,LTD

中晖工业物联网监测管理平台

中晖工业物联网的优势

1、工业物联网现状

2、中晖物联网的优势

3、锅炉远程监测平台说明

4、中晖S-ITMS 介绍

一、工业锅炉动态监测状况

?目前,我国工业锅炉具有容量小、数量大、布点散等特点。其中监管部门:难以集中监管,各区域所有工业锅炉基本信息及动态监管数据难以获取;使用单位:司炉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压力、温度、水位等动态参数监视不严,易导致锅炉事故的发生;检验机构:安全检验、能效检测工作都需人工现场进行,锅炉运行实时数据记录不连续、不完整、不精确,以致无法及时了解锅炉运行现状。

基于以上,工业锅炉安全与节能工作动态可视化方案,即实现工业锅炉远程动态在线监测功能,能够圆满解决上述问题,它能形成人机互补关系,减少锅炉安全事故,同时提高锅炉燃烧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

二、中晖锅炉物联网技术优势

?中晖锅炉物联网通过宽带网络或3G/GPRS网络远程实时监控全国各地的锅炉设备使用状况,实时接收设备运行参数进行监控和故障诊断,并记录设备运行历史数据,通过分析运行数据给用户提供维护保养建议,能够自动接收锅炉设备的运行故障报警信号,推送报警信号(短信或语音)给相关负责人,并对报警信号作出及时处理。实现锅炉设备的无人化操作,为终端用户省去专业操作员,为用户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积累设备运行参数库,通过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改进设备配置和运行参数,提高设备运行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

?提高锅炉安全性刻不容缓,每年都发生大量的锅炉事故,最近三个月内的相关新闻不下几十条,锅炉事故触目惊心,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同时给锅炉周边住民带来心理压力,还有部分安全隐患随时可能爆发。锅炉设备急切需要物联网技术来嫁接改造设备运维模式。实现锅炉运行的自动告警,提前预警,远程监控维护,提高安全性,大大降低事故率。

?锅炉设备用户的需求正向自动无人值守,节能减排,自动告警,远程监控维护方向发展。

?

中晖物联网框架图

MDTP.3G.互联网技术

?中晖首创锅炉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基于MDTP技术和3G、互联网通讯技术开发的锅炉物联网,只需在有宽带或手机信号的场所,均可实时监控锅炉运行状态。多平台,多终端用户操控交互界面,通过

?手机、iPAD等终端也能通过APP 随时了解锅炉状况。

?

全程个性化咨询、设计、集成指导

7X24监控、跟踪故障通知&专家诊断

?7X24监控跟踪,全国各地用户的锅炉设备运行状况均可集中实时监控;通过大屏幕可直观查看各地锅炉设备运行情况,如有警情立即显示,点击可查看设备具体地点及故障情况,便于工作人员维护,无

?需专业人士看护可为用户节省大量的资金。

一旦锅炉出现故障,监控系统自动给机组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服务人员发送短信,做到故障及时通知、及时解决;工程师定期对锅炉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机组是否正常,并向锅炉用户通报结果,预

?防故障产生。

.数据记录&节能减排

?监控系统特有"黑匣子"数据记录功能,可实时记录锅炉运行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出锅炉能效等级,使锅炉运行始终保持在最优燃烧状态,实现节能减排。

重大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安全方面:目前,司炉人员操作不当是造成的锅炉爆炸的最主要因素,司炉人员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对压力、温度、水位等动态参数监视不严,易产生锅炉事故。

?节能方面:我国工业锅炉节能燃烧控制调节手段落后,特别是燃煤锅炉,一般凭借操作人员经验司炉、手动调节,调节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较差,这也是导致锅炉运行热效率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操作人员在调整锅炉燃烧工况或负荷变化时,由于无法掌握具体数据,不能及时根据负荷变化调整锅炉运行工况,锅炉、电机的运行效率受到了限制,造成能源浪费。

基于Internet(有线网络及3G无线网络)工业锅炉远程动态监测技术,能够使在集控中心的锅炉监测人员实时在线监测锅炉运行情况,当锅炉超温、超压时,能够及时报警,并通过短信或语音形式立刻提醒操作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当锅炉燃烧工况或负荷变化时,能根据在线热效率及能效参数做出节能判断,并通过视频或通话形式,快速指导操作人员调整锅炉燃烧状况,达到经济燃烧的目的。该远程动态监测系统不仅能够有效降低锅炉安全事故,而且能有效提升锅炉运行管理水平,经初步测试,其对锅炉能效的提升率可达6%~10%左右。目前,杭州市在用工业锅炉年消耗煤量约为700~900万吨,如果采用该技术使锅炉效率提升6%~10%,则能节约煤量40 ~90万吨,经济效益巨大,展开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示范和推广应用价值。

远程动态监测装置具备锅炉负荷分析仪的功能,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减少检验检测机构进行现场能效测试工作。且由于其具备实时在线监测功能,其数据监测更具准确性、科学性。随着能效测试、负荷分析测试工作的被取代,锅炉使用单位、政府检测机构用于该项检测的费用将极大减少,而检测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另外,建立地区覆盖性的工业锅炉远程监测中心,能够形成集锅炉在线能耗诊断、远程动态监测为一体的锅炉检测和监测完备体系;能实现政府监管部门、使用单位、制造单位和节能服务机构四个层面的信息共享;能为锅炉安全节能监管和政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实现政府监管部门对锅炉真正意义上的动态监管。随着入网装置数量的增多,其数据收集量将更广、更具代表性,有助于政府、科研机构、锅炉制造单位进行研究,促进锅炉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的提高,其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将更加广泛。

三、中晖物联网监测软件平台的优势

?

?

中晖物联网平台的十大优势?

1、强大的适用性?

中晖平台支持B/S 、C/S 多种架构,可运行于WINDOWS 、LINUX 、UNIX 等多种系统环境,可以支持多种数据库,如Oracle 、SQLServer2000/2005、Mysql 、PostgreSQL,、JavaDB 、sybase 、informix 、db2、sqllite 、access 等。?

2、平台的兼容性?

用户的项目中往往存在不同时期安装的多种设备,而由于每个硬件供应商没有标准统一的接口,通讯协议和压缩格式也互不相同,这就要求管理软件系统能够尽可以地兼容多家厂商的硬件,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现有资源减少重复投资,视频监控平台软件几乎兼容了目前市场上所有主流品牌的硬件设备?

3、平台的扩展性?在不同的行业应用中对功能扩展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平台要有很强的扩展性,以满足各个行业的特殊需求,如监狱系统中要求平台能对门禁、报警主机等子系统进行管理,电力系统中要求平台能对温湿度、电流电压等模拟量采集子系统进行管理,金融系统中要求平台能对门禁、报警、LED 屏等子系统进行

管理、平安城市系统中要求能对智能分析、可拼接大屏、模拟矩阵、模拟键盘、报警等子系统进行管理。中晖平台支持智能分析、报警、门禁、模拟量、模拟矩阵、模拟键盘、可拼接大屏、LED 屏、手机监控、PC-DVR 等数十个子系统的管理,完全能满足各个行业的扩展需求,并且中晖平台还可提供完备的二次开发扩展功能接口,以供用户进行二次开发或行业业务系统的联动。

?4、智能分析功能

?在大规模的监控项目中,面对海量视频、海量信息,没有任何过滤的无意义的视频查看和传输正在成为数字安防的累赘,通过智能分析功能模块,可进行入侵警戒区、入侵警戒线、遗弃物、非法停车、物品搬移、徘徊、倒地、剧烈运动、群体事件、哨兵、烟雾等动作进行检测,并对视频中出现的目标进行分析判断后,过滤掉图像中无用信息和干扰信息,自动分析、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有用信息,并且直接触发报警,联动画面弹出、声音告警、短信发送等报警预案。

?5、多级多文件电子地图

?国内首创唯一平台多文件电子地图功能,支持多种图片格式的单文件电子地图和多个图片文件拼接的多文件电子地图,多层多级、不同文件形式组合,非常适合大范围监控项目。

?6、实用的电视墙报警视频排队切换功能

?可设定电视墙上的一组或多组监视器参与报警联动排队切换,最新联动的图像始终显示在第一个,其他较早的报警图像自动排队显示,最早的报警图像将被踢出队列,此功能结合自定义报警声音提示可完美解决报警频繁时无法在电视墙上准确看到最新报警图像的问题。

?多样化的报警联动预案

?报警联动预案支持二十几种联动动作,如:报警消息提示、弹出报警地图、弹出视频画面、自定义声音提示、视频群组播放、视频群组轮巡、报警输出打开关闭、报警布防撤防、电视墙播放画面、电视墙播放视频群组、电视墙开始视频群组轮巡、调用摄像机云台预置位、开始摄像机云台巡航、开始摄像机云台轨迹、摄像机开始录像、手机短信通知、LED 屏显示信息、打印机打印报警信息、视频图像叠加报警信息、视频抓拍等。每种联动动作即可独立使用又可任意组合使用,当任何一个报警触发时,就可以自动根据预先设置的报警预案进行联动操作。

?8、诸多的人性化功能设计

?中晖平台不但功能强大,而且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融入到平台的各个细节之中,让操作者能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很方便的上手、操作。如:(1)快速便捷的监控点查询功能,支持准确查找、模糊查找、中文拼音首字母查找,在几百路上仟路甚至上万路的大型监控应用场合中,能够快速准确的查找到任意一个监控点。(2)友好的用户操作界面,可按照用户的使用习惯将界面的功能窗口移动到舒适的位置,并且各个功能图标都经过了图形化的处理、更直观,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用户都能快速上手、舒适使用。

?9、先进的WEB 管理功能

?我们的WEB 功能管理模块使用的是微软的智能客户端技术,用户可在任何地点通过IE 方式接入平台软件进行操作和管理,使用时不需修改IE 的安全限制即可正常使用,不受IE 参数设置局限,和正常使用客户端软件是一样的,较普通的用控件实现WEB 功能的方式更为先进实用。

?10、定制化服务

?中晖科技拥有强有力的技术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行业应用经验,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可根据客户的需求做定制化的服务,并在业内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四、S-ITMS 平台说明

物联整合指挥增值

?基于电信级SIP协议标准的物联网综合安全管理系统,(SIP-INTERNET OF THINGS MANAGEMENT SYSTEMS)简称S-ITMS

?中晖S-ITMS是基于大数据网络的物联网综合安全管理系统,他结合了全数字化的信息传输和管理系统,它结合了现代音、视频压缩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物联网联网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流媒体传输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软件设计理念,将不同客户的需求以组件模块的方式实现。S-ITMS主要应用于各类大型复杂的联网监控项目,能够对数量和种类都非常庞杂的各种系统、各类设备进行简便高效的管理,对各种突发事件、警情信息进行有效的掌握,对各种资源迅速直观地调度整合,从而实现视频联网实时监控、报警预案处理、应急指挥等应用所需的强大的增值化综合指挥管理的功能。

?S-ITMS大物联体现在:

?集中的信息资源管理:视频信息、报警事件信息、设备信息、人员信息、物联数据信息、资产信息以及信息编解码,接入支持MODIBUS 协议的数据采集终端(温度、湿度、PM2.5、风速、电压、电流等传感器的值经过变换,通过RJ45远程传送给控制采集平台)

?例如锅炉采集信息:信息采集指锅炉监测数据的采集,包括监测终端、传感器、摄像头等,采用GPS、嵌入式软硬件、传感器、多媒体等技术,实现蒸汽温度、给水压力、给水温度、除氧温度、机组负荷、给水压力、)以及视频的监测/监控功能,同时可人工的录入群测群防监测数据及巡查报告。

?多种信息系统支撑:视频监控系统、报警系统、门禁巡更系统、道闸系统、RFID系统、GPS定位系统、一卡通系统、智能停车场系统、自动跟踪系统、信息分析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信息发布查询系统、指挥调度系统、公共广播系统、语音电话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网络数据系统

物联网应用示意图

预案及指挥

?报警事件管理功能

?1.系统报警事件包括:①系统直接产生的报警(视频丢失、设备损坏等);②系统报警设备接入的报警和视频分析报警;③其他系统(如门禁、指纹、RFID、对讲、消防报警、周界等系统)的报警通过SDK或者干节点接入到系统中的报警。

?2.报警事件处理的预案:系统能够以报警事件为基本单位预先编写事件处理预案,具有报警事件布防和预案编写界面。当报警发生时,按照预案作相应的联动操作。

?3.事件触发后的联动操作包括:①切换任意摄像机到电视墙任意解码通道并放大显示;②在主控界面弹出联动图像画面;③联动摄像机到指定的预置位,报警联动的图像可以是一路或多路;④报警自动抓拍联动图像画面;⑤给指定用户发出报警短信。

?4.报警联动图像根据报警优先级顺序进行显示,优先级较高的报警联动图像总是显示在优先级较低的前面。对于优先级相同的报警联动图像显示顺序。

?5.系统可接收的具体报警信号为:①图像运动检测;②视频丢失;③编码设备的报警输入;④设备异常(如:网络异常);⑤其他系统(如门禁、指纹、RFID、对讲、消防报警、周界等系统)的报警信号

?6.系统在报警时可执行的行为:①主界面报警指示灯闪烁,同时弹出报警联动的图像并抓图;②显示相关地图并闪烁报警源;③单一或连续的声音报警(可配置wav文件);④联动前端设备(如DVR、DVS、IPCAM、报警主机、门禁、指纹、RFID、对讲、消防报警、周界等)的报警输出;⑤弹出报警事件的详细内容以及配置的预案地图或报警处理预案方法。

?电子地图及导航:

?1.电子地图能够放置在一个有层次结构的站点中进行管理,站点设备包括编码设备/IP摄像机、报警源、外部系统、继电器输出。

?2.为了便于导航,每个站点能有一个或多个关联的地图。

?3.电子地图能实现分级地图,在地图上显示、标注和链接前端摄像机、编码器/摄像机及报警点;

?4.在地图上双击摄像机,其视频即可显示,或通过拖动摄像机到实时视频窗口。

?5.地图中的任一摄像机发生报警时能够在地图的相应位置图标闪烁提示。在地图中出现报警时图像窗口自动弹出。

?6.地图能显示在单显示屏上或多显示屏的第二、第三、第四个显示屏上,可以进行自由设定。

?7.能够通过列表选择站点并可直接进入站点的地图,能够直接进入该地图的上一级站点地图。

?8.系统软件可通过增加GIS地图功能来自行配置地图服务器,可自行配置地图(大到类似于google、baidu地图,小到自行配置的工厂内的地图),实现特定区域的详细地图展示,并在地图上宏观展示人或物的分散情况和实时视频监控。例如当发生人群流量超标的报警事件时,平面图会直观的显示报警区域,可以用电子地图与表格方式双重显示报警点位置及人员数量和人员信息;表格方式实时记录每次报警的时间、日期、人员的卡号、姓名、隶属部门、职务等相关资料,并可有选择地查看人员的分布情况。9. 灾害管理包括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管理、工程防治和年度统计等功能,达到对隐患点实时监控、预警及立即处理突发意外事件。通过这些功能点实现了灾前的减灾、整备,灾时的应变(或紧急应变),以及灾后的复原这四个阶段,将各阶段的工作都做出了预案计划,便于实际工作的展开。具体功能点如下:?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管理包括隐患点基本信息录入、查询、修改与删除、历史信息管理;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管理包括年度防治方案、现场应急预案、群测群防网络、地质灾害危险点防御预案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地质勘察单位备案、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备案、预警预报、值班管理、综合防治;工程防治包括项目规划、项目实施;年度统计包括隐患点统计、年度资金使用情况、避让搬迁报表。

增值化深度应用

?中晖科技S-ITMS 物联网综合指挥管理系统按照逻辑层次结构分为前端感知、网络传输、支撑系统、行业应用等部分组成。平台遵循电信级SIP协议规范,将信令控制与媒体流交换分离,保证了海量视频接入和大并发量访问的能力,实现与其他横向系统无缝互联;

支持GB/28181协议国家标准对图像和监控平台的管理规范,融入云计算、云存储的先进理念。提供分布式部署和集中管理的存储模式,可动态分配及调节存储空间,实现大规模存储需求,存储服务、流媒体服务等重要服务模块支持冗余备份功能,配置为冗余模块时,当其中一个模块出现问题,不影响系统视频查看及录像存储。

?

? 1. 接入支持MODIBUS 协议的数据采集终端(温度、湿度、PM2.5、风速、电压、电流等传感器的值经过变换,通过RJ45远程传送给控制采集平台)

?2、多业务系统兼容性:DVR/NVR、存储设备、报警系统、门禁系统、对讲系统、智能分析系统。

?3、开放兼容ONVIF协议的网络摄像机、网络高清解码上墙解码器、高清解码矩阵

? 4.报警设备:支持使用Vista和CK键盘的报警主机品牌。或通过中晖网络报警模块升级ADEMCO安定宝、C&K、Vista系列等主流品牌报警器,支持事件记录、实时信息传输,回控或视频、报警信息双监控

? 5.支持各种物联网接入网关诸如智能楼宇或智能家居的网关接入

? 6.支持GB/28181协议国家标准对图像和监控平台的管理规范

?7. 同时支持H.264、H.265标准编码和自定义非标加密编码,支持视频转码,可以自定义多码流传输。

?8.系统平台无线级联

S-ITMS 物联网综合指挥系统荣获2015十大新锐产品

平安金秀案例

?广西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高雄实地考察DVSONE中晖网络高清产品在广西某市公安行业的应用。现场前端采用200万超低照度网络高清摄像机,系统内自铺设光纤传输到派出所,网络摄像机在派出所通过多台NVR存储;派出所资源再通过专网络传输到县区分局,县区分局中心采用内置拼接功能的高清数字矩阵接码上墙,配合集中管理软件和超窄边多屏显示,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并希望以此为样板,在广西范围内大力推广,为平安城市建议的深入继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晖产品案例:珠海边防海南博鳌亚洲论坛

2004年珠海边

防使用中晖的

标清监控产品

2002年博鳌亚洲论坛使用中晖的数字录像机,

当时行业领先。

大亚湾核电站

大亚湾核电站

2005年开始使

用中晖后端录

像机产品

东莞行政中心

?2006年中晖监控产品用于东莞行政中心、文化中心

上海纳普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

上海纳普工业物联网解 决方案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上海纳普信息科技公司

目录 1.公司简介............................................................... 2.组网架构............................................................... .组网方案............................................................ .系统结构............................................................ .产品组成............................................................ 资源层.......................................................... 数据层.......................................................... 呈现层.......................................................... .用户准备............................................................ 3.产品介绍............................................................... .适配器(APRUS)..................................................... 功能介绍........................................................ 产品特点........................................................ .基础数据云服务系统(GARDS)......................................... 功能介绍........................................................ 产品特点........................................................ .柔性信息与数据集成系统(Fidis)..................................... PC端............................................................ APP端........................................................... 大屏端.......................................................... 产品特点........................................................ .大数据分析(INDASS)................................................ 4.方案优势............................................................... .中立的第三方........................................................ .可靠性.............................................................. .安全性.............................................................. .灵活性.............................................................. .整体性.............................................................. 5.系统功能............................................................... 远程设备监控.............................................................. 设备综合管理.............................................................. 报警及预警功能............................................................ 报表分析.................................................................. 操作记录统计.............................................................. 配件管理.................................................................. 生命周期管理.............................................................. 在线体检.................................................................. 权限管理................................................................. 业务管理.................................................................. 历史数据.................................................................. 6.成功案例...............................................................

物联网发展趋势

物联网发展趋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方向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体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二、物联网的应用前景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大大降低成本,物联网将广泛用于智能交通、地防入侵、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预计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有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 北京着手规划物联网用于公共安全、食品安全等领域。政府将围绕公共安全、城市交通、生态环境,对物、事、资源、人等对象进行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实现全时段、全方位覆盖的可控运行管理。同时,还会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水电气热等公共服务领域和社区农村基层服务领域,开展智能医疗、电子交费、智能校园、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建设,实行个性化服务。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多次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在中国通信业发展高层论坛上,王建宙表示:物联网商机无限,中国移动将以开发的姿态与各方竭诚合作。《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物联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介绍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介绍 工业互联网是全球工业系统与高级计算、分析、感应技术以及互联网连接融合的一种结果。 工业互联网的本质是通过开放的、全球化的工业级网络平台把设备、生产线、工厂、供应商、产品和客户紧密地连接和融合起来,高效共享工业经济中的各种要素资源,从而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降低成本、增加效率,帮助制造业延长产业链,推动制造业转型发展。 工业互联网通过智能机器间的连接并最终将人机连接,结合软件和大数据分析,重构全球工业、激发生产力,让世界更美好、更快速、更安全、更清洁且更经济。中国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五大城市。 2018年7月,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及推广指南》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评价方法》。2019年1月18日,工信部已印发《工业互联网网络建设及推广指南》。3月,“工业互联网”成为“热词”并写入《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 物联网与云技术获得认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

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它包括互联网及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兼容互联网所有的应用,但物联网中所有的元素(所有的设备、资源及通信等)都是个性化和私有化。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分布式计算技术的一种,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自动分拆成无数个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庞大系统经搜寻、计算分析之后将处理结果回传给用户。透过这项技术,网络服务提供者可以在数秒之内,达成处理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的信息,达到和“超级计算机”同样强大效能的网络服务。云计算技术体系结构分为4层:物理资源层、资源池层、管理中间件层和SOA构建层,如图所示。物理资源层包括计算机、存储器、网络设施、数据库和软件等;资源池层是将大量相同类型的资源构成同构或接近同构的资源池,如计算资源池、数据资源池等。构建资源池更多是物理资源的集成和管理工作,例如研究在一个标准集装箱的空间如何装下2000个服务器、解决散热和故障节点替换的问题并降低能耗;管理中间件负责对云计算的资源进行管理,并对众多应用任务进行调度,使资源能够高效、安全地为应用提供服务;SOA构建层将云计算能力封装成标准的Web Services服务,并纳入到SOA体系进行管理和使用,包括服务注册、查找、访问和构建服务工作流等。管理中间件和资源池层是云计算技术的最关键部分,SOA构建层的功能更多依靠外部设施提供。 “两化融合”成企业发展新思路

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详细讲解

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讲解 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是目前IT业界的热门词汇,也正是这三个词汇构成了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那么,对于物联网开源操作系统,你了解有多少呢?云里物里科技带大家一起走近物联网操作系统 从物联网说起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物联网,英文名: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互联网概念的一种延伸,广义是指各种物理对象之间的联网,简单的说,就是“物物互联”。“物”在物联网中,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设备,例如监测心脏功能的植入物、监测农场动物的生物芯片、内置传感器的汽车、监测食品环境的DNA分析设备、用于消防和搜救的现场操作设备等等。

(图片来源于:思科) 物联网技术包括了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等等概念,是一种更广的联网,最终目标是实现电网、家居、交通等领域网络之间的互联,同时提供安全性、数据分析和管理。 操作系统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操作系统,英文名operating system,简称:OS,是一种系统软件,位于计算机硬件和应用程序中间的一层,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为计算机程序提供相关服务。所有的计算机程序包括应用程序或者固件,都需要操作系统支持。 一般来说,操作系统通常具有以下功能:进程管理、中断、内存管理、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网络、安全、输入输出系统。 典型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Unix及类Unix操作系统(Linux、谷歌)、mac操作系统(苹果)。 windows操作系统MS-DOS的基础上设计的图形操作系统,是一种闭源系统,即源代码不开放。 而Unix及类Unix操作系统,例如FreeBSD、OpenBSD、Solaris、Minix、Linux、QNX、谷歌的Android操作系统(基于linux),ubuntu,这些基本上都是开源系统,源代码开放。 另外就是苹果的Mac OS X和iOS移动设备操作系统,是以Darwin为基础开发的,Darwin是一种类Unix操作操作系统,苹果的操作系统(Mac OS X和iOS)是闭源的,但是苹果于2000年将Darwin进行开源。 什么是开源操作系统? 开源操作系统(open source operating system),是指源代码公开的操作系统软件,遵循开源协议进行使用、编译和再发布。在遵守相关开源协议的前提下,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随意控制软件的运行方式。开源操作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源代码和自由定制。下面列举开源操作系统的一些优势: 易理解:开源操作系统源代码公开,开发人员更容易查看理解代码,获取相关知识。 公开透明:操作系统漏洞和缺陷更容易曝光,同时代码的开发和维护也是公开的。 可定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依照不同的硬件平台和应用场景进行定制。 低成本:无商业版权费,节省了相关开发管理和人力投入成本。 可持续:即使之前开发的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无法支持,依靠开源社区广大的开发人员的参与,系统还可以持续维护下去。 集思广益:因为开源操作系统公开,可以让更多的开发者参与开发,集中更多的智慧和想法。 物联网为何需要开源操作系统?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区域集聚 2012-02-08 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成为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国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举措,分析国内物联网产业分布特征及资源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物联网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物联网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特征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1933亿元(不含应用层)。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 图1 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数据库 2011,08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

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 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 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城市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 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作为支撑。因此,目前国内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城市,基本都为信息产业强市,国内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格局与信息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格局基本相吻合。 图2 2010年国内物联网产业重点城市分布 数据来源:赛迪顾问整理 2011,08 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全面综述 2

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趋势 关键词: 物联网RFID 【提要】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2009年8月和12月,温家宝总理分别在无锡和北京发表重要讲话,重点强调要大力发展传感网技术,努力突破物联网核心技术,建立"感知中国"中心。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总理再次指出:将"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明确纳入重点产业振兴计划。这代表着中国传感网、物联网的“感知中国”已成为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战略。 物联网概述 1.物联网的定义与概念提出 所谓"物联网",是指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解释,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物联网的概念是美国Auto-ID实验室在1999年首次提出的,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发布《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激情豪迈地指出"物联网时代即将到来"。 2.物联网的本质和关键技术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achinetoMachine,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 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传感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传感技术通过多种传感器、RFID、二维码、GPS定位、地理信息识别系统和多媒体信息等多媒体采集技术,实现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和

第十九章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_梁炜

第十九章 1 物联网技术改变工业 以感知和智能为特征的新技术的出现和相互融合,使得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人类信息主导的互联网向物与物互联信息主导的物联网转变。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无线通信、传感器、RFID 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 ”[1,2]。“物联网”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业内 收稿日期:2010-02-08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04046, 60804067);863资助项目(2007AA041201, 2007AA04Z173) 作者简介:曾鹏(1976-),男,辽宁省沈阳市人,博士,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工业无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的研究。[编者按] 以感知和智能为特征的新技术的出现和相互融合,使得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人类信息主导的互联网向物与物互联信息主导的物联网转变,对工业生产与管理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信息和智能的泛在化。 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是工业现场级的传感器网络、面向物流管理的RFID网络、工厂控制网络和企业信息Internet网络的集成与融合,是未来制造环境中实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信息交互的主要手段。 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发展,我国在工业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EPA、WIA等一系列自主技术已经成为国际标准,为我国进一步发展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通过本专题向大家介绍我国工业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相信通过大家对这个专题的关注会加速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推动我国工业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 of Industri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专家认为,物联网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和重视物联网的研究。 物联网发展离不开应用,未来一定是结合各个行业应用来发展。面向工业自动化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是物联网的关键组成部分。物联网将大大加快了工业化进程,显著提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了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的改变。 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是以泛在网络为基础、以泛在感知为核心、以泛在服务为目的、以泛在智能拓展和提升为目标的综合性一体化信息处理技术。所谓泛在网络,主要是指工厂范围内泛在的物物 【摘 要】【关键词】Abstract: Industry is one of the main application trades for Internet of things. The influenc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on industry are described.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rnet of things oriented industrial automation are summarized. And some classic application domains for future Internet of things oriented industrial automation are introduced. Key words: Internet of Things Industrial Auto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主要行业之一。本文描述了物联网对工业的影响,总结了面向工业自动化 的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介绍了未来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的几个典型工业应用领域。 物联网 工业自动化 技术 应用 面向工业自动化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Chapter 19: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riented Industrial Automation 梁炜 曾鹏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沈阳市 110016) Liang Wei Zeng Peng (Shenyang Institute of Automatio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6)

浅谈工业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架构设计

浅谈工业物联网云平台项目架构设计 前言 早在1999年就已经有了“物联网”这个概念,但是直到十年之后的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才推动很多国家把物联网研究和发展提升到战略层面。但是比较遗憾的是,直到现在的2015年,我国的物联网的发展依然主要靠政府项目来拉动,所以现在的发展似乎前景越来越不明朗。 政府似乎意识到这是个问题,在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倡导和推动下,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虽然“互联网+”和“物联网”都是以网为主,但是发展的侧重有了本质区别。“互联网+”是以互联网为主,外围智能模块和传感器为辅,构建互联生态。而“物联网”却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重点在传感器数据采集,设备控制,远程监控为主。 但是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做的是“互联网+“的事,却以”物联网“的名义来宣传。所以现在的人越来越搞不清”物联网“的真实定位了。 我一直认为从技术角度来看,所谓“物联网“就是传统工控网的一个外延。传统的工业现场,考虑到生产安全,都是内部网络。另外实施和维护的代价相对较高。而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完善的今天,在各个领域都有了远程测控的要求。比如目前比较典型的农业大棚监控、森林防火监控、鱼塘监测和养殖管理等等。 “互联网+”和“物联网”由于发展的侧重点不同,在做架构设计上肯定有所不同。“互联网+“的项目,其实更看重的是用户数,通信数据流量,这是衡量一个”互联网+“项目成功的标志,当然这是也是那些做云平台为主的互联网公司最看重的,用户数和通信数据流量正是他们的利益点所在。 而以中小项目为主的“物联网”项目,其实更看重的,一是系统稳定可靠,能保证系统长期稳定的运行,因为有些监控点往往部署在人迹罕至的地方,系统的可靠性成为关键。二就是系统便于开发和维护,因为基于不同行业,不同工艺需求的,很难开发出像民用领域的通用产品,需要根据现场实际调整相关的业务逻辑和监控画面,所以是否易于开发很关键。当然维护更为重要,因为偏工业级的“物联网”项目一般设计至少是三年或更长的生命周期,所以项目维护难以避免,甚至系统还会根据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的发展历程 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世界也在慢慢地将物联网转变为万物互联。据悉,到2022年,全球物联网技术支出预计将达到1.2万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增长率为13.6%。那么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呢? 以下为物联网相关主要事件摘要: 1969年: Arpanet是现代互联网的先驱,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开发并投入使用。这是物联网的基础由此奠定。 1982年: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程序员将可口可乐(Coca-Cola)自动售货机接入互联网,让他们在购买前可以检查机器是否有冷饮。人们普遍认为这是最早的物联网设备之一。 1990年: 为了迎接这一挑战,JohnRomkey将烤面包机连接到互联网,并成功地将其打开和关闭,这一实验让我们更进一步的接触的物联网。 1995年: 美国政府运营的第一个版本的GPS卫星项目终于完成。从那时起,这为如今大多数物联网设备提供了一个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功能:GPS定位。 1999年: 在这一年,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负责人凯文·阿什顿在一次演讲中首次提出了“物联网”一词,以说明RFID跟踪技术的潜力。 2007年: 第一部iPhone问世,它为公众提供了一种与世界互动和连接设备的新方式。2008年: 首届国际物联网大会在瑞士苏黎世举行。而这一年是值得被铭记的一年,因为在2008年,物联网设备的数量首次超过了地球上的人口数量。 2010年: 中国政府将物联网列为关键技术,并宣布物联网是其长期发展规划的一部分。同年,Nest发布了一款智能恒温器,可以了解用户的生活习惯,自动调节房子的温度。Nest让“智能家居”的概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2013年: 谷歌智能眼镜的发布是物联网和可穿戴技术的革命性进步。 2014年: 亚马逊发布Echo智能音箱,为进军智能家居中心市场铺平道路。也是在这一年工业物联网标准联盟的成立,也间接表明物联网具有改变任何制造和供应链流程运作方式的潜力。 2017-2019年: 物联网的发展变得更便宜、更容易、更被广泛接受,从而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创新浪潮。自动驾驶汽车在不断完善,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已经开始融入物联网平台,智能手机/宽带普及率的提升将继续让物联网成为未来有吸引力的价值主张。

远程控制和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远程控制和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8-01-31T14:54:21.3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6期作者:邓华1 廖丹2 吴波3 [导读] 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已经表现出了其优越性,同时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工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加上信息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各个行业已基本实现了工业自动化,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工业自动化的出现提高了生产效率,打破了局限于人力劳动的局面。就远程控制和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给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讨论。 关键词:远程控制;物联网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运用 1导言 工业自动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已经表现出了其优越性,同时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自动化技术本身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现阶段远程控制和物联网技术已经运用于工业自动化控制中,为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远程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2.1远程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涵义 现代工业的最主要的生产经营依靠的就是工业自动化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保证了企业的质量安全和生产效率。工业自动化系统当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生产过程之中的控制系统,远程控制是对工业自动化系统中的各系统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控制,是对工业企业的整体的协调和管理的有效支持,能有效的解决点击自动化系统分散、设备的操作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远程控制系统,利用计算机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设备的生产流程以及生产中的数据进行监控、分析、处理,实现企业的远程控制信息化建设 [1]。 2.2远程控制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原则 2.2.1适应不同层面的需求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需要管理、决策以及操作人员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使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变得更为的顺畅和正常发展。所以,要想将远程控制应用到工业的自动化当中就必须要适应不同层面的人员的需要,必须满足决策人员的远观要求,管理人员的综合要求以及操作人员的具体作业时的要求等等。 2.2.2安全性 安全问题一直是各个行业中最为重视的问题。安全的问题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所以,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远程控制,就一定要满足生产控制系统的安全进行,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2.2.3真实性 在自动化的发展和技术使用过程中,其生产的现场,还需要适当的被监控,这样才能够保证生产的阶段与现实的信息存在着一致性,同时也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有效的观察都信息的真实性,这也是物联网以及远程工作在工业中使用的主要目的。 2.3工业自动化中远程控制的应用 2.3.1对生产设备的控制 针对工业生产中自动化的技术,远程使用的最大特点就是在整体的生产阶段,设备能够对生产和所有工作进行集中的管理和监控。同时在整个工业的生产过程中,相关的人员也能够通过远程对于自动的设备进行实时的监控,有利于人员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予以解决。同时通过远程设备,相关的人员也能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进行准确的判断,避免由于判断失误造成工业生产中的损失,这些情况都是对工业生产设备的控制,也是工业生产设备和人员正常运行的保障。 2.3.2对自动化系统的调控 在自动化系统中进行远程控制,可以真正的做到无人监督生产过程,计算机可以准确的进行总体的操作管理,在操作管理的过程中,远程控制反馈回来的信息会比较的真实和清晰,会比人工的检查方便和快捷的多。这种反馈回来的信息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对结果分析的准确性,从而提高工业生产的安全性。 2.3.3对生产过程的监控 在工业自动化的生产过程是非常的复杂的,这在实际的生产控制当中存在的非常大的困难,人工的操作如果有一些疏忽就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后很严重的后果。所以,在工业自动化的生产中实施远程控制,通过一体化的管理可以实现对每一个生产步骤都进行良好的监督和监控,从而确保了生产的正常实施,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2.3.4远程控制创造出的利益 在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应用远程控制技术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及时的排除掉自动化的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并且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的投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通过降低企业的成本的投入,这样会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另外,远程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原本非常复杂的控制系统变得非常简单和快捷,对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远程控制给工业的自动化生产创造了很大了的社会效益。 3物联网技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运用 3.1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技术是以各种信息传感技术为基础,对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进行信息采集,最终形成一个巨大的网络,实现物与物、人与人、物与人之间的网络连接,极大的方便管理和控制。该技术是对互联网技术和通信网技术的外延,是将多项技术与应用结合的产物。物联网技术具有实现全面感知、信息传送、智能处理的特征。所谓全面感知就是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和识别工具对物体进行相关的信息收集;信息传送就是通过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对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智能处理就是将这些信息进行自动化的分析处理,最终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决策。物联网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感知、传输、应用。感知层是物联网中网络和现实的枢纽;传输层就是对数据进行传输和交

物联网八大操作系统

不像PC和移动设备领域,一系列广泛的商用和开源操作系统在驱动物联网。本文介绍了八种领先的物联网操作系统以及它们各自的最佳使用场合。 科技行业将大量的时间花在致力于物联网热潮。营利性科技公司和开源社区成员都在宣传各自的操作系统,标榜自己是适合众多物联网用途的那种操作系统。而事实上,不是每种操作系统都很适合每一个物联网用途。正由于如此,物联网操作系统领域会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物联网和操作系统这个话题出现在IT界时,你常常听到“嵌入式操作系统”这个术语与“实时操作系统”(RTOS)互换使用。但实际上,一些嵌入式操作系统有实时功能,另一些则没有这种功能。 真正的RTOS物联网设备需要处理数据时没有缓冲延迟。RTOS的好处包括:能够实现多任务处理,能够调度和优先处理任务,还能够管理资源在多个任务之间的共享。这种操作系统通常用于比较复杂的航空、工业和医疗物联网设备中。 另一方面,我们又有不大复杂,不过仍功能齐全的操作系统,它们有另外的好处:功耗比较低,对资源的要求也比较低,比如处理能力和内存。十之八九,诸如此类的操作系统的增长率会超过RTOS,至少对第一代物联网设备来说是这样。 我们将介绍八种不同的操作系统,我们认为它们将驱动物联网行业。虽然有许多替代操作系统没有介绍,但本文代表了一系列广泛的操作系统功能,既有一些开源操作系统,也有一些商用操作系统。最后,它们体现了可支持一切设备的操作系统:从卫星、联网冰箱,一直到嵌入在手表和衣服中的智能技术。 不妨看一看诸多操作系统及其周围的公司/社区。最后说说你认为哪些操作系统会给物联网带来最大的影响,或者你是否认为我们漏掉了一两种应该榜上有名的操作系统。 RIOT OS RIOT OS是一种开源社区项目,自2008年以来就启动了。RIOT能够在众多平台上运行,包括嵌入式设备和PC(以及数量众多的极其流行的传感器/致动器板卡),而且拥有易于使用的API。该操作系统因用电量和资源需求方面能够做到高效而家喻户晓。 Windows 10 ForIoT 微软的最新款嵌入式操作系统名为Windows 10 for IoT。这面大旗下还有三个子操作系统,视你的要求而定。第一个是Windows 10 for IoT Mobile,它支持ARM架构。下一个是Windows 10 for IoT Core,它支持Raspberry Pi和英特尔凌动。最后一个是Windows 10 for

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研究

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研究

1.2经济环境1.4技术环境 1.1政策环境1.3社会环境 目录 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 PEST Analysis of the IoT Industry

物联网的概念及内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置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对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的概念及产业架构 ?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 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物联网发展的产业架构主要分为四层,分别是感知层、传 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 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应用层

端广域局域 通信芯片 AI芯片控制芯片传感器识别技术 语音 识别 语音 识别 语音 识别 操作系统 ARMMbed 华为LiteOS AliOS Things SylixOS Free RTOS Win 10IoT Google Fuchsia RT –Thread Zephyr Tizen 电源管理 屏幕 天线芯片感知技术操作系统其它 管Wi-Fi/BLE/Zigbee UWB 短程通信 通信方案运营 广域通信 中安云网 eSIM 工业级无线通用模组 模组运营商 设备商 连接管理 爱立信DCP 沃达丰 GDSP平台 鸿雁星座 神州国信非授权频无线连接授权频谱无线连接卫星与量子 卫星与量子

安全 AI 与大数据 互联网厂商平台 通信厂商平台创业企业平台 IT厂商平台工业厂商平台 云 P aaS平台云端通用能力 用 智能家居智能 全屋智能智能门锁穿戴 智能工业 车联网 智慧物流 智慧农业 公共 事业 智慧 照明 智慧 停车 系统集成 智慧消防 智慧安防 智能家电 健康 智能 出行 消费性物联网政策驱动物联网生产性物联网边缘计算 硬件载体 边缘计算 平台软件 华为IEF 阿里link Edge 西门子Industrial Edge 边 边缘计算解决方案

工业设备物联网解决方案 菲利科

【菲利科】工业设备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 关于物联网,我们了解到的是,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以及硬件成本的下降,物联网(loT)目前已经成为当下热门。据IDC研究数据表明,尽管有66%的元器件厂商和67%的加工厂商正在积极探索互联网领域,但其中只有分别不到半数和半数左右的厂商能够真正开始试点,大多数企业仍然在这一领域摸索前行。 随着企业成本的持续增长,工业领域对于移动化的潜在需求,设备联网、产品物联网化将成为必然趋势,从工业和企业角度来说,产品物联网化将从运营、销售、售后等各方面帮助提升企业的效率,为工业或企业在行业的洗牌中占据一定优势。 但目前的工业企业即使认识到物联网是必然的趋势,却很难找到合适自己的物联网道路。 首先一个很大的阻碍就是技术难度和投入成本的问题,开发团队需要横跨多个领域的人才,而组建自身研发团队或外包开发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同时由于投入周期长,需要承担巨大时间成本,有可能错失业务转型和升级机会,难以在短时间内验证物联网化商业模式带来的益处。 在这一大背景下,菲利科选择从解决方案切入,致力于协助企业快速实现设备智能化升级,并打造设备管理一站式云平台。以设备接入、后台运营管理以及行业大数据,共同为企业和工业构建一整套的菲利科物联网服务。 适用企业: 各类规模的制造企业,以机械制造加工装配为主 以多品种小批量,多品种多批量为主的各种生产类型 研发和批产混合生产模式的制造企业 适应各类按库存、按订单生产的制造企业 生产管理模式寻求突破、创新,产品工艺复杂和状况多变的制造企业 适用行业 方案系统

物联网运维系统由智能硬件接口设备、智能应用系统云平台套件以及大数据智能分析服务组成,通过智能采控终端采集设备,将各种数据上传到云平台,存储、整理、分析,通过智能应用系统实现时时在线监控、记录、查询、统计、分析、修改、报警等操作,实现远程智能化管理,提高企业智能化管理水平。 技术优势 可靠性 ①云服务拥有全球异地容灾备份机制,确保全天24小时服务。 ②具有亿万级别的高并发处理能力和毫秒级的个性化触发能力。 安全性 ①菲利科采用“公有云”+“私有云”模式,将设备运行数据与商业数据分离,涉及商业机密的数据将存在本地服务器或私有云端,确保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②智能数据采控终端与基础数据、云服务平台数据交互,采用对称加密技术、云服务平台与应用系统,确保整个方案数据交互的安全性。 灵活性 ①菲利科提供的FIAP(柔性物联网应用平台)系统,可对数据灵活展现,通常复杂的、个性的需求都能直接通过配置而非开发方式实现。 ②智能数据采控终端是可编程模块,可支持同时接入多类型工业设备、数据采集可自行编程定义,随着用户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可自己配置新功能,不受供应商限制。 中立的第三方 ①菲利科是专注于工业领域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②对客户的业务、数据不构成任何风险与影响,保持中立第三方位置。 ③菲利科的每一个客户都有自己的专用系统。 系统价值 方案价值 实现产品服务智能化 通过工业物联网运维系统,使原有产品和服务实现了智能化升级改造。通过时时掌控设备信息、客户信息,实现了高效的设备、厂家、代理商、客户、人员一体化管理流程。 提升行业竞争优势 更加有利于客户对产品使用。实现客户对产品的智能化使用、智能化管控。提高了客户工作效率,降低了客户非智能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操作风险和成本风险。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姚程宽张新华詹喆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高级产物,目前还没有对物联网权威的定义。从技术的角度说,任何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都可以实现,比如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也可以是一个独立局域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物联网重要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基于这些网络的应用服务。能从这些网络中得到哪些服务,这才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相关的。简单的说:服务才应该是物联网的关注点。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从工业、农业、教育和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并分析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技术;服务 物联网是近两三年来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他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写成IOT。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物和物互联的网络,它利用并融合感知技术、识别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把控制器、传感器、人和物等连接起来,实现物和物,人与物的连接,最终得到智能化的网络,被广泛认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产物,它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继承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同时物联网保留了自身资源和设备的个性化和私有化。

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1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销售和库存领域,通过完善并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实时参数采集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维护、智能决策,从而改进生产过程,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3)安全生产管理把感应器或感知设备安装在矿工设备、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等危险设备中,可以感知在危险环境中的设备机器、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安全信息,将现有单一、分散、独立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多元、系统、开放的综合监管平台,以实现快捷响应、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和有效控制等。 (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环保设备融入物联网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1]。 1.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1)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加强农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安装电子芯片,物联网技术可以追溯芯片的编码查询产地、生产日期以及检验检疫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