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提纲)

人民版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复习提纲)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内容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过渡时期:1949-1956)

1、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1949—1952)

2、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记“一化三改造”,实质: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

(1)内容:三大改造

①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②手工业:手工业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平赎买

(2)意义: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评价: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遗留了许多问题。

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

(一)正确决策

1、《论十大关系》的报告(1956,毛泽东)

2、中共八大(1956)

(1)背景:三大改造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内容

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主要任务: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意义:八大路线是正确的,符合国情的,成为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中取得的初步成果。

3、国民经济的调整“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960)(二)失误

1、中共八大二次会议(1958)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大跃进”(1958)

主要表现为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这种完全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的盲目蛮干,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3、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

错误地认为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形式是越大越公越好,在生产关系的变革上盲目求快求纯。人民公社化运动严重脱离我国国情,脱离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广大群众与干部的觉悟程度,挫伤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后果: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

教训: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经济建设既要防左,又要反右;循序渐进反急于求成。

三、“十年动乱”中的国民经济---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1、1966:动乱全面开始——经济建设大混乱

2、1971: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国家经济工作出现起色

3、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经济好转复苏

后果:政治混乱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国拉大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失去了一次极其宝贵的发展机遇。

教训:

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③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四、50-70年代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①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④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⑤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⑥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第二节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内容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2、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一、工作重点的转移——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1、召开的背景:历史的徘徊及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①“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华国锋

②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肯定了真理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基本内容

(1)思想路线: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前提)

(2)政治路线: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关键)

(3)组织路线: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保证)

3、历史意义:

(1)伟大转折:开始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

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

(2)光辉标志:①标志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的正式开辟

②标志着改革开放正式拉开

③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

二、改革:从农村到城市

1、改革的含义: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④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⑤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⑥必要性:计划体制存在的严重弊端。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三农问题)

(1)改革从农村先开始的原因:

①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8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③原有体制(人民公社)的弊端

(2)内容:

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自发包产到户→安徽、四川试行→全

国推广)

②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③废除“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制

▲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变化:

土改后农民个体所有制——三改后为集体所有制——人民公社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意义

①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式和社会面貌;

②有力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3、城市的改革

(1)时间: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基本任务: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3)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

(4)内容:

①管理体制: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扩大企业自主权,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②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向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

③分配体制: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制度

三、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过程:

①1980: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②1984:开放沿海城市(14个)

③1985: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4个)

④1990: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2、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3、特点: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

第三节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内容标准】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一、历史性的跨越

1、背景

(1)国际风云变幻——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国内政治经济低谷——信仰危机、外商撤资

2、过程

(1)邓小平南巡讲话(1992)

①党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百年不动摇

②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③判断的标准: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④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⑤社会主义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⑥发展才是硬道理

(2)中共十四大(1992)

①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②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3、意义: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为标志

..,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基本原则具体化。

2、中共十五大(1997年)

①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②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内容。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经济制度。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化,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