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液氨泄漏爆炸事故世界

2013年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液氨泄漏爆炸事故世界
2013年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液氨泄漏爆炸事故世界

2013年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液氨泄漏爆炸事故(另附百人死亡特大事故清单)

(2013-06-04 13:15:03)

转载▼

分类:事故案例

标签:

安全生产

特大事故

2013年6月3日清晨6点06分,位于吉林省德惠市米沙子镇的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突然发生火灾,当班人员被困。截至6月4日10时,已造成120人遇难,60名伤员被送往医院,其中15位是重症,8位属危重。吉林省消防等部门说,事故是因厂房液氨泄漏引发爆炸起火(最新消息说,官方对先起火还是先爆炸还没有定论)。

据专业人士介绍,国内甚至国际上工业制冷普遍采用液氨作为制冷剂,液氨无论是在成本还是转换效率方面都是相对最优的选择,但液氨的危险性也相当大,有毒而且易爆,运行维护过程中需要加倍小心。

这起事故作为一次死亡白人以上的非煤矿事故,在我国HSE管理发展史上书写了沉重的一笔。以下为全球近60年来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火灾事故,另附我国建国以来一次死亡百人以上的煤矿事故,经济发展的同时务必重视安全生产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企业做好HSE管理工作是对员工的最基本承诺。

最近50年全球一次百人以上死亡火灾事故:

1、1942年11月28日,美国波士顿市椰林夜总会火灾,死亡492人;

2、1943年3月6日,日本北海道电影院火灾,死亡200人;

3、1946年12月7日,美国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市温克夫饭店火灾,死亡223人;

4、1955年4月,日本神奈川县樱花街车站电气火灾,死亡106人;

5、1955年,日本横滨市圣母园养老院火灾,死亡100人;

6、1961年12月17日,巴西尼泰罗伊市大剧院北美大马戏团在演出中失火,死亡223人;

7、1963年11月9日,日本横滨市火车站火灾,死亡126人;

8、1967年5月22日,西班牙布鲁塞尔市伊诺巴西温百货店火灾,死亡325人;

9、1971年12月25日,南朝鲜汉城市大然阁饭店火灾,死亡163人;

10、1972年5月13日,日本大皈市南区千日百货商场火灾,死亡118人;

11、1973年2月2日,巴西圣保罗市焦鲁玛大楼火灾,死亡179人;

12、1973年11月19日,日本熊本市大洋百货店火灾,死亡103人。是楼梯间内纸包装箱首先起火,酿成大火;

13、1977年2月18日,新疆伊犁生产建设兵团61团俱乐部放映电影时,因为小孩燃放鞭炮引起火灾,死亡699人;

14、1977年5月28日,美国肯塔基州比巴利西鲁兹俱乐部火灾,死亡162人;

15、1994年11月27日,辽宁阜新艺苑歌舞厅火灾,死亡233人(吸烟引发);

16、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死亡325人(舞台灯具引发);

17、2000年12月25日,河南洛阳东都商厦火灾,死亡309人(动火焊接引发);

18、2004年8月1日,巴拉圭首都亚松森郊外的一家超市发生火灾,死亡340人。

19、2013年6月3日,中国吉林宝源丰禽业有限公司液氨泄漏爆炸起火事故,死亡120人

建国以来一次百人以上死亡煤矿事故:

液氨泄漏事故案例

青岛崂特啤酒厂1吨氨水泄漏村民被熏出家门 作者:青岛早报文章来源:青岛早报 点击数:71 更新时间:2007-6-18 11:21:56 16日晚8时许,位于崂山区崂山路的青岛崂特啤酒有限公司制冷车间的氨水出现泄漏,险情发生后,厂内的职工及周边村庄的村民们迅速疏散,急救人员将附近敬老院中6名出现不适反应的老人送至医院,经抢救,老人们都已脱离危险。 氨水泄漏得到控制 昨晚8时30分,记者闻讯赶到青岛崂特啤酒有限公司时,闻到了一股浓重的氨水气味,10多辆消防车和5辆120急救车停靠在崂山路上,消防人员和急救人员戴着防毒面罩冲进了公司车间,“氨水泄漏已得到初步控制,我们正在现场喷水,稀释空气中的氨气量。”负责现场抢险的消防人员告诉记者,昨晚8时,119指挥中心接到市民报警,称沙子口一带大面积出现异味,经调查,氨气来源于“崂特”公司制冷车间,一个装有1吨多的氨水罐阀门破损泄漏,接到报警后,消防部门调集了15辆消防车抢险。 不少村民熏出家门 险情发生后,“崂特”公司立即疏散了厂内正在加班的职工,紧邻该公司的砖塔岭村村民闻到异味后也从家中跑了出来。“我当时正在家里看电视,当我闻到了这股怪味后,立刻推醒了正在睡觉的孩子,带着老人跑了出来。”一名村民捂着鼻子向记者介绍说,当时许多村民都闻到了这股怪味,当他们发现氨气是从“崂特”公司泄漏的后,连忙跑到上风口,躲避氨气的“袭击”。 启动紧急预案救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抢险及时,此次氨水泄漏事故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但与“崂特”公司仅一墙之隔的沙子口街道中心敬老院众多老人却出现了不适反应。“有6人出现恶心头晕等不适症状。”敬老院护理员王爱欣向记者介绍。“我们启动了紧急救助预案。”昨晚,市急救中心主任赵珊介绍,险情发生后,他们立即带着5辆急救车赶来救人,并已准备好第二梯队。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 昨晚10时,记者赶到解放军409医院时见到了6名正在接受治疗的老人,6名老人中有5位女性1位

液氨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粮(巢湖)冷冻食品有限公司 编写:计纡涛 复核:陈小军 审批:娄祖泉 生效日期:2013年8月1日

目录 1. 总则 (1) 1.1编制目的 (1) 1.2适用范围 (1) 2. 基本情况 (1) 2.1企业概况 (1) 2.2危险目标分布 (2) 3. 组织机构 (2) 3.1人员组成 (2) 3.2主要职责 (3) 3.2.1企业负责人 (3) 3.2.2值班负责人 (3) 3.2.3当班负责人 (3) 3.2.4当班员工 (4) 4. 事故报警 (4) 5. 应急处置 (4) 5.1自行处置 (4) 5.2救助处置 (5) 6. 保障措施 (5) 6.1通讯保障 (5) 6.2器材保障 (6) 6.3知识保障 (6) 附件: (7) 1、本单位员工联系电话 (7) 2、报警电话 (7) 3、人员救治办法 (8) 4、事故处理方案 (9) 5、配备医疗、事故处理用品和器材 (13) 6、氨基本知识 (13) 7、液氨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流程图 (14)

液氨泄露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性安全事故的能力,及时、有序、科学、有效地组织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企业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本着“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根据公司实际,制订本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内生产过程中突发液氨泄漏的安全事故处理。 2. 基本情况 2.1企业概况 安粮(巢湖)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是由安徽安粮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兴建,主要从事冷冻食品和调理食品的储存和经营。 公司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园区内,距合巢芜高速入口仅1千米,交通极为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液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液氨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风险分析 1.1事故风险分析 公司的危险源为制冷机房、夹层管道间、库房内风机、制冷机 房屋顶蒸发器,危险性分析见下表。 1.2事故预防措施 公司建立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氨储罐、压缩机、风机、 管道等易产生事故隐患的场所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 消除隐患。 2、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成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小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下设抢险、抢修组、疏散交通管制组、后勤保障组、支援组5个应急救援组。 2.1、应急指挥组织结构

a.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 b.指挥各组现场排险工作。 c.组建应急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 d.负责向到达事故现场的公安、消防、本地区街道汇报灾情,并移交现场指挥权。 2.2.2通讯联络组主要职责 a.应急预案启动后按照领导小组组长的命令,负责通知各应急组前往现场救援。 b.在抢救过程中,联络、搜集各组进展情况,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如实报告情况。 c.在抢救过程中,负责传达领导小组组长的最新命令。 d.保证信息畅通。 2.2.3抢险救灾组主要职责 a.熟悉事故现场、地形、设备、工艺,并作出初步处置措施。 b.在具有防护措施的前提下,必要时深入事故发生中心区域,关闭系统、抢修设备 c.防止事故扩大,降低事故损失,抑制危害范围的扩大。 d.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2.2.4疏散保卫组主要职责

a.保持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畅通。 b.拉好警戒带,做好警戒和保卫工作。 c.控制现场秩序,控制无关人员进入现场。 d.疏导现场人员按序从安全出口疏散至安全区域。 e.核实疏散人员是否疏散至安全区域。 f.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疏散进展情况。 2.2.5医疗救护组主要职责 a.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包扎和处理。 b.判断受伤人员的伤情,必要情况下转院治疗。 c.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抢险、抢救进展情况 2.2.6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责 a.负责抢险救灾人员食品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 b.落实抢险救灾装置、设备抢修、恢复生产所需的物资。 c.随时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后勤保障及救护情况。 d.记录事故信息相关内容,并上报地区及有关部门主管领导。 3、处置程序 3.1事故风险报告、监控

2018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化工有限公司 特 种 设 备 专 项 应 急 演 练 方 案 2018年

一、演练目的 为了提高我公司对特种设备安全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能力及认真吸取历年来全国各地特种设备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带来的教训,及时、有效地处理设备运行中突发的安全事故,防止因此引发的人身伤害、环境污染、设备损坏等次生事故,进一步提高运行、检修、消防及后勤保障人员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在发生事故的紧急情况下能实施快速、有效地救援与抢险,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损失,防止事故扩大。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计划在2018年6月21日进行“液氨储罐泄露专项演练”。 二、演练组织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参演小组及人员:应急处置组、警戒组、疏散组、救护组、抢修组、运输组、通讯组、清理组,参加应急演练人员名单及具体责任分工详见(附表1)。 三、演练时间及地点 计划演练时间: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 演练地点:液氨储罐区 四、演练区域及周围设备、环境状况 1.公司液氨罐区设有容量为10m3、20m3的二个液氨储罐(一用一备),现场设置的安全防护设施主要有消防喷淋系统、防爆电气系统、静电接地系统、泄漏检测报警系统、应急安全洗眼系统、浓度稀释污水排放系统、风向指示系统、应急疏散通道等,并配置了正压呼吸器、防化服等安全防护用品。

2、演习事故发生时,冷冻机组正常运行,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正常,20m3氨罐运行,10m3氨罐备用。风向:根据现场实际风向标指示进行确认。 五、演练事件设定 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时,冷冻车间巡检员***发现20m3液氨罐区氨罐输氨管道法兰部位发生泄漏,立即上前关闭阀门发现阀门内漏无法完全关闭。情况紧急,需紧急救援。 六、演练目标: 通过液氨罐区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演练,达到增强运行、检修及消防人员对特种设备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各级人员安全防范意识,提升公司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能力。 七、演练过程 1、2018年6月21日上午10:30应急演练总指挥宣布集合令,参演相关人员按小组为单位在办公楼前西侧场地集合,各小组指挥分别向应急演练总指挥汇报各组参演人数。报告总指挥,所有参演人员已集合完毕,应到24人,实到24人,请指示”。演练总指挥:“演练开始”。演练副总指挥:“各小组就位”。 2、10:30冷冻车间氨罐区巡检人员在氨站巡检过程中,发现20m3液氨储罐法兰部位发生泄漏,立即上前关闭阀门发现阀门内漏无法完全关闭。立刻电话向车间主任报告现场情况,此时车间主任立即电话向安全环保部部长***报告,同时向设备管副总**报告现场情况,并请求紧急救援。***接警后立即向分管安全环保副总***报告,***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报告。 3、***根据事故现场报告情况,下达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命令。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其承担的任务:观察演练人员的应急行动,并记录其观察结果;在不干扰演练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4、模拟人员 模拟应急响应效果人员:***(模拟泄漏)***(释放烟雾)模拟被撤离和疏散人员:(xxx厂**人、xxx厂**人)模拟现场巡查人员:(xxx厂**人)其中一名职工模拟伤员 5、观摩人员 邀请公司相关部门、人员前来观看。 五、应急演练时间:20**年**月**日**:00-**:**时 地点:xxx厂xx车间液氨储罐区 六、演练现场规则 为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公众和环境的安全,应急演练必须遵守以下规定: 1、事先不通知开始日期和具体时间,但必须有足够的安全监督措施,以便保证演习人员和可能受其影响的人员都知道这是一次模拟紧急事件; 2、参与演习的所有人员不得采取降低保证本人或公众安全条件的行动,不得进入禁止进入的区域,不得接触不必要的危险,也不使他人遭受危险; 3、演习过程中不得把假想事故、情景事件或模拟条件错当成真的,特别是在可能使用模拟的方法来提高演习真实程度以那些地方, 如使用烟雾发生器、虚构伤亡事故和灭火地段等,当计划这种模拟行动时,事先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设施安全运行的所有问题; 4、演习不应要求承受极端的气候条件或污染水平,不应为了演习需要的技巧而污染大气或造成类似危险;

5、参演的应急响应设施、人员不得预先启动、集结,所有演习人员在演习事件促使其做出响应行动前应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 6、除演习方案或情景设计中列出的可模拟行动及控制人员的指令外,演习人员应将演习事件或信息当作真实事件或信息做出响应,应将模拟的危险条件当作真实情况采取应急行动; 7、所有演习人员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服从执法人员的指令; 8、控制人员应仅向演习人员提供与其所承担功能有关并由其负责发布的信息,演习人员必须通过现有紧急信息获取渠道了解必要的信息,演习过程中传递的所有信息都必须具有明显标志; 9、演习过程中不应妨碍发现真正的紧急情况,应同时制订发现真正紧急事件时可立即终止、取消演习的程序,迅速、明确地通知所有响应人员从演习到真正应急的转变; 10、演习人员没有启动演习方案中的关键行动时,控制人员可发布控制消息,指导演习人员采取相应行动,也可提供现场培训活动,帮助演习人员完成关键行动。 七、应急演练前的准备 1、演练前1-2天,通知各单位,要求各单位传达到职工,知道近期将举行这一次演练,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2、策划组对评价人员进行培训,让其熟悉企业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和评价标准; 3、培训所有参演人员,熟悉并遵守演练现场规则; 4、准备好模拟演练响应效果的物品和器材; 5、演练前,策划人员将通讯录发放给控制人员和评价人员; 6、评价组准备好摄像器材,以便进行拍摄图片及摄像,做好资料搜集和整理。 八、应急演练事故情景说明 20**年**月**日**:**时,xxx厂xx车间员工A和员工B

事故后果模拟计算

事故后果模拟 中毒 有毒物质泄漏后生成有毒蒸气云,它在空气中飘移、扩散,直接影响现场人员,并可能波及居民区。大量剧毒物质泄漏可能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毒物对人员的危害程度取决于毒物的性质、毒物的浓度和人员与毒物接触时间等因素。有毒物质泄漏初期,其毒气形成气团密集在泄漏源周围,随后由于环境温度、地形、风力和湍流等影响气团飘移、扩散,扩散范围变大,浓度减小。在后果分析中,往往不考虑毒物泄漏的初期情况,即工厂范围内的现场情况,主要计算毒气气团在空气中飘移、扩散的范围、浓度、接触毒物的人数等。 有毒液化气体容器破裂时的毒害区估算 液化介质在容器破裂时会发生蒸气爆炸。当液化介质为有毒物质,如液氯、液氨、二氧化硫、硫化氢、氢氰酸等,爆炸后若不燃烧,会造成大面积的毒害区域。 设有毒液化气体质量为W(单位:kg),容器破裂前器内介质温度为t(单位:℃),液体介质比热为C[单位:kJ/(kg·℃)。当容器破裂时,器内压力降至大气压,处于过热状态的液化气温度迅速降至标准沸点t0(单位:℃),此时全部液体所放出的热量为:Q=W·C(t—t0) 设这些热量全部用于器内液体的蒸发,如它的气化热为g(单位:kJ/kg),则其蒸发量:

q t t C W q Q W )(0-?==' 如介质的分子量为M ,则在沸点下蒸发蒸气的体积Vg(单位:m 3)为: 273273)(4.222732734.22000t M t t C W t M W V q g +?-?=+?= 为便于计算,现将压力容器最常用的液氨、液氯、氢氰酸等的有关物理化学性能列于表2-3中。关于一些有毒气体的危险浓度见表2-4。 若已知某种有毒物质的危险浓度,则可求出其危险浓度下的有毒空气体积。如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05%时,人吸入5~10min 即致死,则Vg 的二氧化硫可以产生令人致死的有毒空气体积为: V=Vg ×100/0.05=2000 Vg 。 假设这些有毒空气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则可求出该有毒气体扩散半径为: R=33 421/π?c Vg =30944.2/c Vg 式中 R ——有毒气体的半径,m ; Vg ——有毒介质的蒸气体积,m 3; C ——有毒介质在空气中的危险浓度值,%。 表2-3 一些有毒物质的有关物化性能

液氨泄露案例分析

2005年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3.29”液氯泄漏事故 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在江苏省淮安市境内,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鲁H-0009槽罐运输车,装有30余吨液氯危险品,在行至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时,与一辆鲁QA0938解放牌大货车迎面相撞,导致鲁H-0009侧翻。由于肇事的槽罐运输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身亡,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造成了液氯的大面积泄漏,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遭受重大伤亡。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门诊留治人员1560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 肇事的重型罐式半挂车属山东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这辆核定载重为15吨的运载剧毒化学品液氯的槽罐车严重超载,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40.44吨,超载169.6%。而且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槽罐车侧翻,致使液氯泄漏。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 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对挂靠的这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疏于安全管理,未能及时纠正车主使用报废轮胎和车辆超载行为,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专业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该车押运员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具备押运危险化学品的资质。这是事故发生乃至伤亡损失扩大的另一个重要间接原因。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故28人死亡发生二次泄漏 2004年江西油脂化工厂“4.20”液氯残液泄漏事故 2004年4月20日21时左右,江西油脂化工厂(以下简称油化厂)发生液氯残液泄漏事故,造成282人出现中毒反应,其中住院治疗128人,留院观察154人。 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液氯钢瓶的瓶阀出气口及阀杆严重腐蚀,气温升高,瓶体内气体膨胀,将阀门腐蚀堵塞物冲出,导致液氯残液泄漏。 为严肃党纪政纪,有11人分别受到撤职等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反思这一事故,有

危险化学品泄漏演练方案和总结

XXXX有限公司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为检验公司《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可行性 和有效性,以及公司相关部门的快速应急和协调作战能力,加强公司领导和员工的安全防患意识,全面提高组织指挥和战斗行动能力,确保事故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公司的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二.计划演练时间:2016年8月21日上午9时开始。 三.演练地点:XXXXX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 四.演练内容:液氨管道及气化器减压阀组泄漏及灭火。 五.演练基本情况: (一)事故假设: 2016年8月21日上午9时,生产车间真空退火炉报警器响起,二名操作工马上检查,查到是进氨管道及气化器减压阀组泄漏。一名操作工迅速带上防毒面具、棉手套进行抢险。另一名操作工从警报响起,查到泄漏部位后马上向车间主任汇报。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安管员接到报告后,马上赶到现场指挥和协调事故处置。 (二)参加演练人员及职责: 1. 总经理、副总经理、主要职责、获知险情后,立即赶到现场指挥,组织精干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抢险。 2. 工会主席、车间主任职责:获知险情后,对车间人员进行疏散,组织人员抢救伤员。 3. 安管员:协助总经理、副总经理协调个部门工作,做好事故调查和事故善后工作。 4. 电工组长:在现场观察险情,随时准备切断电源。

5. 加工车间员工:在公司领导指挥下,一部分人参加抢险,一部分人迅速疏散。 6. 加工车间员工,在公司领导指挥下,参加灭火行动。 六. 演练步骤: 第一阶段(9:00)发现进氨管道及气化器减压阀泄漏。 在XXXXX生产车间,真空退火炉边报警器响起,二名操作工马上检查,查到是进氨管道及气化器减压阀组泄漏。一名操作工迅速带上防毒面具、棉手套进行抢险。另一名操作工从警报响起,查到泄漏部位后马上向车间主任汇报。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安管员接到报告后,马上赶到现场指挥抢险。 第二阶段(9:03) 抢险的操作工,先关闭氨分解进氨阀,再关闭氨瓶出氨阀,并且打开氧气吹扫阀,吹扫掉钟罩内残留的氢气。这时其中一名操作工中毒倒在地上,在现场指挥的总经理等人组织二名员工戴好防护口罩,去把中毒员工救出,抬上面包车送往医院。这时熔炼车间发生火情,在公司领导和车间主任的指挥下,员工们拿起灭火器,迅速扑灭火灾。在加工车间现场,工会主席和车间主任指挥其他员工,用手捂住口鼻,沿安全路线(风向标的下风口)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在员工的努力下,险情得到了排除。等气味淡散后,公司副总和安管员等人对现场进行勘察,开展了事故调查。 第三阶段(9:15)总结讲评:总经理讲话对演练情况进行总结。 XXXX有限公司 2016年8月20日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液氨泄露事故处置应急救援预案 1、总则 1.1目的 为了及时控制和消除液氨设备泄露事故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特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1.2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液氨储罐、管道等特种设备发生事故时的应急作业指导。 2、介质特性 2.1氨气是一种无色透明而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相对密度0.60(空气=1)气氨加压到0.7---0.8Mpa 时就变成液氨,同时放出大量的热,相反液氨蒸发时要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氨可作制冷剂。直接接触液氨可引起严重冻伤。 2.2危险特性 液氨的危险类别为:第2.3类有毒气体;8类腐蚀品;火灾爆炸危险性为乙类。氨与氟、氯等能发生剧烈反应。氨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时,遇明火能引起爆炸,其爆炸极限为15.5---27%。氨具有较高的体积膨胀系数,满量充装液氨的钢瓶,在0~60℃的范围内,液氨温度每升高1℃,其压力升高约1.32~1.80Mpa,因而液氨瓶极易发生爆炸。 2.3健康危害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可引起组织溶解性坏死,皮肤及上呼吸道粘膜化学性

炎症及烧伤、肺充血等危害。 (1)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眼、口有辛辣感,流涕、咳嗽,声音嘶哑、吐咽 困难,头昏、头痛,眼结膜充血、水肿,口唇和口腔、眼部充血,胸闷和胸骨区疼痛等。 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的氨时,可引起喉头水肿、喉痉挛,发生窒息。外露皮肤可出现II度化学灼伤,眼脸、口唇、鼻腔、咽部及喉头水肿,粘膜糜烂、可能出现溃疡。 (2)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应用2%的硼酸液或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要特别注意清洗腋窝、会阴等潮湿部位,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2.4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对动植物造成冻伤。 3、容易发生事故的设备部位 3.1液氨储罐的气相进出口、液相进出口、排污口、放散口、液面计接口、安全阀接口、压力表接口等接管、阀门、法兰连接密封等部位失效或泄露。 3.2氨管道法兰、阀门、法兰连接密封部位失效或泄露。

液氨泄漏应急演练方案73865

关于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 为有效预防、控制和及时消除突发液氨事故的危害,提高环境污染事故救援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健全环境预警和应急机制,保障公司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安监总局40号令》要求,制定《液氨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落实《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工作要求,保障公司生产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及社会群众身体健康及正常生活秩序,促进社会全面、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演练目的 检验我公司现有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的充分性及合理性,进一步明确公司各应急救援有关部门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职责任务,提高各部门在应急救援中的相互配合能力,提高参与救援人员的相关技能,提高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知程度,增强事故预防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及环境安全。 三、组织机构 事故救援组织委员会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指挥部成员: 1、事故救援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事故抢救组

组员: 副组长: 组员: (2)治安维护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3)事故处理调查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4)伤员救护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5)、后勤服务部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职责分工 一)指挥领导小组: 1、负责本公司《液氨泄露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修订。 2、组建应急救援专门队伍,并组织实施和演练。 3.检查督促做好液氨泄露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 1、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长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 2、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3、向上级汇报和周边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 求。 4、组织事故调查,对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 二)指挥部人员 1、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各司其职。 3、安全办公室: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应急队员召集、处置及 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工作。 4、指挥部指挥组:协助主管副总指挥根据事故情况做好各生产车间的紧急生 产协调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5、事故抢救组:负责灭火、抢险、抢救和现场灾情处置及洗消工作。 6、后勤服务组: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的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的现场指挥工作。 7、事故处理调查组:负责事故现场进行监测,并随时向指挥部报告监测结果。 8、治安维护组:由保卫科组成,担负现场治安、交通指挥,设立警戒、指导 车间职工疏散任务。 9、伤员救护组:负责对受伤职工进行救援。安排车辆与医院联系并安排医疗。 10、生产车间:负责对事故的报告及事故初期的救援处置工作。 五、液氨辨识的情况 ()有限公司主要危险化学品:液氨。氨,分子式:NH3,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根据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品种、数量、危险性质以及可能引起火灾和化学泄漏事故的特点,依据重大危险源辩识,液氨为重大危险源点,确定液氨应急救援危险目标。 生产车间制冷系统管道破裂、阀门爆裂等,氨气泄漏,会发生的危害有:中毒、灼伤、机械伤害、电伤等;在常温下氨可加压成液氨,氨对上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可危及中枢神经系统,还可通过三叉圣经末梢的反射作用而引起心脏停博和呼吸停止,空气氨含量达到15.5

涉氨制冷项目中液氨中毒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涉氨制冷项目中液氨中毒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 液氨泄漏为液体泄漏,泄漏的液体在空气中蒸发而生成气体。本项目氨储罐中液氨的设计贮存压力为2.0MPa ,制冷系统中存在大约3.0t 氨,温度为常温,属加压常温下的液体泄漏,这种液体泄漏时将形成液池,吸收周围热量蒸发扩散,引起中毒。 1.静风条件下毒害区域计算 运用毒物泄漏重大事故后果分析方法进行计算,求出其在静风时造成的毒害区域。假定一个的液氨储罐下部出料管阀门破裂,1个罐中20%液氨泄漏,泄漏时液氨储罐内温度为25℃,计算其毒害区域情况。 破裂前的温度为25℃,液氨的比热为 4.6kJ/kg ℃,液氨的沸点为-33.5℃,液氨的气化热为1.37×103 kJ/kg ,氨的分子量为17。 项目液氨的灌装量为3吨假设20%液氨泄漏,经计算泄露的液氨质量为600kg ,泄漏后的液氨在沸点下氨蒸汽体积Vg (m 3)为 Vg=273 273)(4.2200t mg t t WC +?- 式中: W ——为液氨量600kg t —— 25℃ t 0—— -33.5℃ c ——液氨比热(4.6KJ/kg ℃) g ——液氨汽化热(1.37×103KJ/kg ) m ——分子量(17) Vg= 333.136273 5.332731037.117)5.3325( 6.46004.22m =-???+??? 若液氨罐破裂时,当液氨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c=0.5%时,人吸入5-10min 即致死,那么可致死的有毒气体体积约为: 136.3×100/0.5=27260m 3 假设这些有毒气体以半球形向地面扩散,则有毒气体扩散半径为:

R=m c Vg 1.140944 .2/3 上述计算结果表明,液氨贮罐若发生泄漏,当氨罐破裂泄漏时空气中氨浓度达到0.5%时吸入5-10min 就会发生人员中毒致亡事故,氨罐泄漏半径为14.1m ,在此范围内如果5分钟内人员未逃离现场会发生中毒致亡事故。一般来说,接触毒物时间不会超过30分钟,因为在这段时间内人员完全可以逃离现场或采取保护措施因此液氨贮罐应按相关规定要求贮存和使用,并应制订液氨泄漏处置应急预案,配备相应的防护用品供紧急状况时使用。 以上计算均为静风状态下,在有风状态下,有毒氨气的扩散半径将会受风向、风力、风速的影响和作用而扩大,在有风条件下液氨贮槽发生大量泄漏时,毒害区域的扩大是必然趋势,范围将会迅速达到数百米乃至数公里,在此区域内的人员和居民必须紧急疏散或采取其它防护措施。 2.有风条件下毒害区域计算 根据《液氨泄漏的处理处置方法》HG/T 4686-2011,根据液氨的泄漏量、现场的气候条件(风向、风力大小)、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防护区、隔离区,一般分为初始隔离区、防护区和安全区。防护区、隔离区的设置可参照下表给出的数值,并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防护、隔离区设置警示标识牌,并设立警成人员,禁止车辆及与事故处置无关人员进入。少量泄漏时,初始隔离距离为30m ,下方向白天疏散距离100m ,夜间疏散距离200m ;大量泄漏时,初始隔离距离为150m ,下方向白天疏散距离800m ,夜间疏散距离2000m 。紧急隔离区是以紧急隔离距离为半径圆,非事故处理人员不得入内;下风向疏散距离是指必须采取措施的范围,即该区域内的人员和居民处在危害接触之中,应采取疏散或密闭住所门窗等其它防护措施。 有风条件下的紧急隔离区和疏散距离如图5-1所示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液氨泄漏事故的应急处置 一、液氨泄漏的现象: 液氨泄漏时,从泄漏处冒出大量的烟雾,周围环境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泄漏处的设备、管线发冷,严重结冻。 二、液氨泄漏的原因 1.液氨储罐破损; 2.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密封不严泄漏; 3.连接的软管破损泄漏; 4.软管与接头的连接处密封不严泄漏; 5.各接头及压力表的安装处密封不严泄漏。 三、液氨泄漏的处置措施 1.疏散人员至上风口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或将泄漏控制住; 2.切断火源,必要时切断污染区内的电源. 3.开启室外消防水并进行喷淋。 4.应急人员佩带好液氨专用防毒面具及手套进入现场检查原因。 5.采取对策以切断气源,或将管路中的残余部分经稀释后由泄放管路排尽。 6.在泄漏区严禁使用产生火花的工具和机动车辆,严重时还应禁止使用通讯工具。 7.参与抢救的人员应戴防护气势手套和液氨专用防毒面具。 8.逃生人员应逆风逃生,并用湿毛由、口罩或衣物置于口鼻处。 9.中毒人员应立即送往通风处,进行紧急抢救并通知专业部门。 四、液氨储罐泄漏处理 液氨储罐在投用前都是由专门的生产厂家生产,并经过安全部门进行严格检验的,因此泄漏的可能性不大。液氨在运输时也是由具备资格的人员和车辆才可运输。要注意在液氨储罐头运送到现场和卸液氨时不可猛烈的撞击储罐,必须有橡胶缓冲圈,也不可曝晒储罐。 1.液氨储罐的处理: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泄漏可能的原因为阀门处的填料阀门泄漏。处理方法是戴好防护面具及手套用消防水进行掩护将出口处的阀门关死如果仍然泄漏就需一直保持喷水,直到泄漏完毕。 2.连接管路泄漏处理:对从液氨储罐之后的泄漏,必须先关死液氨储罐的出口阀门,再进行连接处泄漏的处理,如果仍然泄漏就需用消防水进行长期喷水。 五、预防措施 1.叉运液氨罐注意事项。 1)起运液氨罐由储运部叉车工进行作业,现场操作工必须现场监护。 2)叉车工在起运时要轻叉轻放,严禁碰撞,严禁将液氨罐放置在太阳下曝晒。 3)操作工在收液氨罐时应检查附件是否完好,阀门接口是否有损伤,连接后是否松动。 2.吊运及液氨罐装配减压阀的注意事项 1)操作液氨的人员必须懂得液氨的物化特性;由维修钳工负责吊运和安装减压阀,操作工必须现场监护和协助钳工吊运工作;罐体档塞必须可靠,防止滚动。 2)在吊运时必须轻吊轻放,严禁在倒置时开启阀门。 3)错工在接减压时阀时,先脍炙人口阀门无泄漏、无异味,并随身佩带好防护用品(防毒面具、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经过 某日,某化工厂合成车间加氨阀填料压盖破裂,有少量的液氨滴漏。维修工徐某遵照车间指令,对加氨阀门进行填料更换。徐某没敢大意,首先找来操作工,关闭了加氨阀门前后两道阀门;并牵来一根水管浇在阀门填料上,稀释和吸收氨味,消除氨液释放出的氨雾;又从厂安全室借来一套防化服和一套过滤式防毒面具,佩戴整齐后即投入阀门检修。可当他卸掉阀门压盖时,阀门填料跟着冲了出来,瞬间一股液氨猛然喷出,并释放出大片氨雾,包围了整个检修作业点,临近的甲醇岗位和铜洗岗位也笼罩在浓烈的氨味中,情况十分紧急危险。临近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发现险情后,纷纷从各处提着消防和防护器材赶来。有的接通了消防水带打开了消火栓,大量喷水压制和稀释氨雾;有的穿上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冲进氨雾中协助处理险情。闻讯赶到的厂领导协助车间指挥,生产调度抓紧指挥操作人员减量调整生产负荷,关闭远距离的相关阀门,停止系统加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并快速更换了阀门填料,堵住了漏点。 这次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还是暴露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漏洞。我们可以从分析事故原因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事故原因 1、合成车间在检修处理加氨阀填料漏点过程中,未制订周密完整的检修方案,未制订和认真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维修工贸然接受任务,不加思考就投入检修。 2、合成车间领导在获知加氨阀门填料泄漏后,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向生

产、设备、安全环保部门按程序汇报,自作主张,草率行事,擅自行事。 3、当加氨阀门填料冲出有大量氨液泄漏时,合成车间组织不力,指挥不统一,手忙脚乱,延误了事故处置的最佳有效时间。 4、加氨阀门前后备用阀关不死内漏,合成车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思想上麻痹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严重不足。人员组织不力,只指派一名维修工去处理;物质准备不充分,现场现找、现领阀门。 三、预防措施 1、安全环保部应责成合成车间把此次加氨泄漏事故编印成事故案例,供全厂各车间、岗位学习,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并展开事故大讨论,要求人人谈认识,人人写体会,签字登记在案。 2、责成合成车间将此次氨泄漏事故,编制氨泄漏事故处置救援预案,组织全员性的化学事故处置救援抢险抢修模拟演练,要求不漏一人地学会氨泄漏抢险抢修处置方法,把预防为主真正落到实处。 3、合成车间应组织全体操作工和维修工,进行氨、氢、一氧化碳、甲醇、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以及事故处置方法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由车间安全员负责组织一次全员性的消防、防化、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培训,在合成车间内形成一道预防化学事故和防消事故的牢固大堤。 4、发动全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查找身边事故隐患苗头,力争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整改,及时处理,从源头上堵塞住事故隐患漏洞,为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正式版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液氨钢瓶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氨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化工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液氨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氨钢瓶泄漏处置。 二、液氨钢瓶事故通常有: (1)泄漏 (2)燃烧爆炸 三、液氨少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二)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以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四、液氨大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氨站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500KV线路单回线运行跳闸处理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文件版本: 1 文件页数: 6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氨站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文件编写和修改记录 日期版本页数姓名修改类型2012-10-26 1 6 林华编写 审核记录 安监部审核: 生产副总(总工)审批: 福建华电可门发电有限公司,邮编:350512。电话:,传真:

500KV线路单回线运行跳闸处理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一、险情设置: 1、氨站缓冲罐出口减压阀处漏氨。 二、演练方式: 1、现场演练:设置的险情按桌面演练及结合现场模拟操作。 2、班组内安排事故演练,不汇报相关领导。 三、考察目的 为使脱硫运行人员在发生氨站液氨泄漏事故时,能统一步调、协同作战,高效有序地做好氨站漏氨事故工作,控制事态发展;同时考察脱硫运行人员对正压式呼吸器使用情况及氨站氨气泄漏应急响应能力,建立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反应,防止和减少氨气泄漏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身的伤害,保证公司的生产安全。 四、任务分配 参演人员:发电部脱硫D值全体人员 五、演练时间安排 10月26日上午 1、9:40-10:00 桌面演练结合现场模拟操作:氨站缓冲罐出口减压阀处漏 氨。 2、10:00-10:20演练点评。 脱硫氨站泄漏演练过程 一、演练部门:发电部脱硫D值 二、演练项目:脱硫氨站泄漏事故应急预案演练 三、演练目的: 为了锻炼、提升班组人员对突发事故的判断、处置能力,组织一次氨站缓冲罐出口减压阀处漏氨应急预案桌面演练及结合现场模拟操作。 四、演练时间:2012年10月26日 五、演练区域:一期脱硫控制室及氨站

(完整版)液氨泄漏应急预案

液氨泄漏应急救援预案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威海魏桥科技工业园有限公司液氨罐区及脱硝液氨输送管道等液氨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与应急响应的工作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液氨罐区及管道系统突发液氨泄漏的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2]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1]第5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13]第4号) 《工伤保险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5号)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2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 2003第1号) 《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 《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 《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威安监发[2010]42号)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3、概况 本公司有液氨槽罐2个,每个液氨槽罐容积为50m3,共100m3,氨的最大储存系数为85%,液氨度0.65kg/L(-10℃),二个槽罐最大可储液氨300×0.85×0.65=165.75吨,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标准,已大于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标准,所

液氨储罐事故性泄漏扩散过程模拟分析术

液氨储罐事故性泄漏扩散过程模拟分析术 液氨是化工企业常用的原料,用途广泛,而每年因为液氨的泄漏造成的事故也十分频繁,由于其毒性很大,吸入毒性指数(Index of Potential Inhalation Toxicity,Prr)<300,危险等级2,属于高度危险物质,一旦泄漏极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后果。决定液氨泄漏状况的因素多而复杂,与其理化性质、闪蒸系数、泄漏源的压力和几何形状、泄漏地的地貌情况和气象条件、储存运输的操作程序等都有密切关系。因此,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立液氨泄漏和扩散膜性,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模拟,分析其泄漏和扩散的规律,对于救灾、重大危险源编制应急事故预案以及对新建项目进行危险性预评价都具有一定 程度的指导意义。 1 数学模型 通常情况下,液氨在常温下加压压缩,液化储存,一旦泄漏到空气中会在常压下迅速膨胀,大量气化,并扩散到大的空间范围。 1.1泄漏模型 对于灾难性破坏引起的液氨泄漏,可保守地认为容器内所有的贮存物质瞬间全部泄漏,全部泄漏时一般有爆炸发生,对其发生爆炸后的状况再运用数值模拟进行预测意义不大。因此,文中所研究的是液氨储罐连续性泄漏的数值模拟。 通过对建国50年以来我国化工系统所发生的重(特)大、典型事故性泄漏的统计分析表明[1],阀门或法兰处的密封失效及阀门或管道断裂是造成事故 性泄漏的主要原因,因而可以确定液氨储罐下方的液氨出口接管、储罐上方的气氨出口接管以及安全阀为主要泄漏源。 1.1.1液氨泄漏模型[2] ·液氨通过其出口接管泄漏可等效为液体通过受压储罐上的孔洞泄漏。虽然氨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但是由于泄漏发生在液相空间,流动阻力较大,故系统内压下降缓慢,不会发生因大量液氨闪蒸而造成的蒸气爆炸。另外,由于泄漏路径较短,来不及形成汽化核心而使部分液氨在池漏管道中汽化而形 成闪蒸两相流。因此,其泄漏速率可采用式(1)计 算[3]: Qm=PACo[2 (P0/p+ghr)]1/2 (1)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编号:SM-ZD-58528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 置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液氨钢瓶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液氨泄漏,应立即通知所在地(或附近)化工企业,并及时营救和安全疏散周围人员,实施紧急处置措施。 一、参加液氨钢瓶泄漏事故应急处置的人员应获取液氨的理化性质、毒性特征、中毒急救等必要信息,并按本措施进行液氨钢瓶泄漏处置。 二、液氨钢瓶事故通常有: (1)泄漏 (2)燃烧爆炸 三、液氨少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撤退区域内所有人员。防止吸入蒸气,防止接触液体或气体。处置人员应使用呼吸器。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 (二)只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堵漏。泄漏的容器应转

移到安全地带,并且仅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才能打开阀门泄压。可以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和吸附泄漏物。收集的泄漏物应放在贴有相应标签的密闭容器中,以便废弃处理。 四、液氨大量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一)疏散场所内所有未防护人员,并向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应穿全身防护服,戴呼吸设备。消除附近火源。 (二)向当地政府和“119”及当地环保部门、公安交警部门报警,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危险程度,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电话。 (三)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防止泄漏物进入阴沟和排水道,增强通风。场所内禁止吸烟和明火。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要堵漏或翻转泄漏的容器以避免液氨漏出。要喷雾状水,以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的流向,但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的液氨或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禁止进入氨气可能汇集的受限空间。清洗以后,在储存和再使用前要将所有的保护性服装和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