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晚清重臣洋务先锋山西巡抚胡聘之

□胡和平

鸦片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外国的入侵,清王朝的部分官员为稳定封建统治地位,开始兴办所谓“洋务”。他们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技术,建立新式海军,创办近代机器工业,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在洋务运动鼎盛时期踏入仕途的湖北天门人胡聘之,虽然在“帝党”和“后党”的矛盾漩涡中左右逢源,但他总的政治倾向是支持和执行光绪皇帝变法图强的思想的。他借助洋务自强之势,为推进地方工业振兴,革新政治文化教育,扶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了许多开拓性的事业,可以称得上是近代洋务运动的先锋之一。

荫及官宦世家仕途出类拔萃

胡聘之出身于官宦世家。《胡氏宗谱》以南北朝时期在刘宋皇朝内任相国、后定居江西南昌奉新华林的胡藩为第一世,明清时期其后代迁居天门。清末至民国初年,天门胡姓繁衍出很多支系,大约有男丁8000余人,有记载的大多为第40世至50余世。第40世的迁祖之一胡子谟,明代曾在江西任过刑部主事。第50

世胡振,曾被封为光禄大夫,其次子胡宝烈为嘉庆癸亥年(1803年)贡生,后诰封光禄大夫。宝烈次子德士熏为道光辛巳年(1821年)恩科举人,先后任清苑、蕲水(现稀水)训导,柏乡、井陉等县知县,河北省蔚州、景州等地知州,后任直隶补用知府,钦加三品衔。他先后配苏氏、罗氏、陈氏为妻,共传8子,其中两个幼子早亡,幸存6子中有凝之、聘之、习之、逊之、辅之、述之。长子凝之任过直隶束鹿县知县,四子逊之历任江西彭泽、南城、万安等县知县,五子辅之是光绪癸巳年(1893年)举人,后任过浙江同知。二子胡聘之是其父于道光十五年(1835年)在蕲水(现稀水)任训导时所生,取号为蕲生,由于他从小聪明好学,喜读圣儒之书,又取派名为崇儒。他随其父在学风浓厚的环境里生活,从小树立宏图大志,刻苦攻读,于同治四年(1865年)中举,同治七年(1868年)举进士,被选为翰林院编修,先任会试同考官、四川乡试主考官,后任内阁侍读学士、太仆寺少卿(正四品),光绪十三年(1887年)十二月出任北京顺天府知府,两年后出任山西布政使(由正三品升从二品)、浙江布政使(大约一年),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调任陕西巡抚(从二品),上任仅一个月又调任山西巡抚(升正二品),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后卸职,入仕为官30余年。

同治末年,从封建王朝顽固派中分化出来的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军事技术以维护其专制统治,兴起了所谓洋务运动,开始了由“求强”到“求富”的转变。洋务派中的奕訢和地方实

力人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在各地创办军事工业,使国防向近代化发展。这时,由翰林院编修走入仕途的胡聘之也吸收了一些洋务派的新思想,在政治上他认为应该整肃吏治,主张任用勤勉守洁、通达治体之官员,甄汰浅薄卑陋、贪利营私之庸员。他曾向朝廷上书《请饬各部院考察司员以肃吏治疏》,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他上任内阁太仆寺少卿不久,受派到顺天府、山西、河南、陕西等地去考察巡事,了解到北方五省在干旱歉收之季,各处都在平粜赈饥,但粮价日贵,难以赈济灾民。当他看到一些地方官员私设酿酒烧锅厂约千余家,大肆囤积粮食,使受灾饥民加重痛苦,政府赈饥平价难以实现时,便向朝廷上奏,力谏严禁烧锅蔓延,以裕民食。要求“请旨饬下顺天府尹、直隶总督、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各地巡抚,严饬地方官查明境内所设烧锅,一律禁止。敢有违禁私烧者,立即按律惩治”。如有地方官不肯认真严禁,一经查出应予参处。即使有照牌之家,也要概行缴照停烧,待来年粮谷顺利收成后再酌情发还。他的这一建议立即得到皇上批准,对稳定地方秩序,支持左宗棠出使新疆平定阿古柏部的叛乱起了重要作用。

在对外关系上,胡聘之也有自己的政治立场。1879年10月,出使俄国的钦差大臣崇厚在俄方胁迫下,擅自签订《里瓦基亚条约》,割伊犁以西以南土地给俄国,增开口岸。崇厚的这一丧权辱国行为,受到朝野上下的谴责,胡聘之也上呈《遵旨妥议请将崇厚立臵重典疏》,表明自己鲜明的立场。他认为收回伊犁之事,

应特别慎重,不能受俄国人要挟而轻弃祖宗之地。而崇厚贻误国家大事,“应将其立臵重典,以明朝廷法令之公,而天下臣民之愤”。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光绪帝召集总理衙门及内阁群臣讨论时,出现了主战和主和两种意见,胡聘之也应诏参加了讨论,他以明确的态度表示,应以主战来促谈判,“战而胜则和易成”。如果以割让辽阳、台湾来使其屯重兵、开口岸,妥协退让,那是“实堪痛愤”的,那就是让其“撤我藩篱,扼我要害,夺我权力,挠我兵柄,万众解体,各国生心,其祸有不旋踵者矣”。从这里也可看出他的爱国立场是坚定的。虽然中法战争后来还是被慈禧太后支持的求和派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新约》,造成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的结局,但在当时朝臣议政时,胡聘之站在主战派一边,表明了他支持以战求和的观点。中国军队在冯子才率领下取得的谅山大捷,刘永福的黑旗军在西线一带取得的胜利,均扭转了支援越南战场的危局,不能不说与主战派的立场和观点相关。

1887年12月,胡聘之由太仆寺少卿调任顺天(北京)府知府。当时,直隶总督李鸿章因其十六州县常遭大水之害,曾在4月19日上奏皇上称:直属难民甚重,朝廷提拨江苏漕米十万石赈顺、直灾民后,又提藩库银8万两赈济直隶、文安等灾区。7月至8月,沁河决口,直隶、通州等16州县又大水,永定河、潮白河也先后溢出,造成灾民困苦加大,10月11日朝廷又划拨京仓米5万石,赈济顺天、通州各属地。胡聘之上任后,在了解

各州县救灾情况后,认为要按受灾轻重情况将现有银米尽数分拨下去,还要采取以工代赈办法筹办春抚。1888年2月,他上书《筹办春抚以工代赈疏》,要求再拨漕米8万石,陆续将各省赈捐督解到位,以便工赈兼施。此奏在李鸿章勘估督促下得以批准,胡聘之一面要各地详查户口、核实散放,一面又请没受灾地方的绅士对发放不够的灾民开展义赈。对宝坻、文安所属低洼地区水灾最重的地方,除重点赈济外,他也会商总督李鸿章派员兴修水毁工程。此外,他还咨调工程技术人员,组织当地民工大量上堤修筑宝坻的清龙湾河,八城门的普济河,黄庄的新河和通州境内的潮白湖、温榆河,顺义、番河境内的箭杆河,蓟州境内的蓟运河等,只用一个多月就修复了这些地方的险工险段,对保定之大清河北岸溃口、涿州之拒马河下游堤段,良乡城工事,宛平煤道桥座等也给予了修复。所以总督李鸿章对他的工作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上任三个月有如此之政绩,实属不易。

光绪十七年(1891年)8月,胡聘之调任山西布政使。次年6月,他看到归绥所属七厅久旱成灾,便一面推动各府州县筹款购粮,并从省南各地借谷,设局赈抚,以解民困;一面上奏朝廷对大青山等重灾区给予调集粮饷赈济,并即委派知府锡良带员驰赴归绥,设局赈抚。他们先从厅库内借出白银10万两,在包头一带就近买粮,分运各厅,按户口先行发放两个月口粮。当时饥民众多,嗷嗷待哺,不少人拆房卖屋,甚至有鬻子女的户主,情形惨迫,亟须拯救。老百姓得到救济粮,无不感怀胡大人之举。

但由于这里幅员广大,蒙汉民杂处,饥户繁多,所购赈粮也难以满足供应,只得又向绅商筹借银6万两,委解济用,核实发放,并派归绥驻军协助维护治安,以防盗窃。这样的救灾赈济之举使他积累了经验,显露出他的执政才干。

兴办地方工业革新教育文化

胡聘之任山西布政使大约有4年,这期间,他了解到前任巡抚张之洞的一些情况。张之洞在1881年至1884年间任山西巡抚时,整治吏治,减免差役,调整实物赋,是一位很有才华和开拓性的巡抚。特别是张之洞在山西设立洋务局,创办令德书院,筹开山西铁矿等壮举,更令他钦佩,因而对时任山西巡抚的阿克达春保守成规、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的行为更看不惯,要求另调他处。不久,朝廷调他到浙江任布政使。到浙江上任途中,胡聘之特地去汉口拜访了张之洞,参观了武昌的自强学堂、湖北枪炮局、织布局和汉阳铁政局,他对张之洞极为赞佩。辞别张之洞回到天门老家作了短暂的停留后,他立即赴浙江任上。不久,广东举人康有为联合18省举人1300余人签名上书,反对求和派对日议和,要求实行变法。光绪皇帝在其老师翁同龢指点下,支持康有为他们的维新变法。但由于受慈禧太后的掣控,他又不敢公开支持,只好在群臣中私下征求变法意见。胡聘之因为在内阁任过太仆寺少卿,掌管过皇帝出行的牧马御驾,所以与光绪帝有较深

厚的交往,也深知他为国“自强图新”的心思。因此,当光绪帝的谕折下达他手中时,他彻夜不眠,欣然拜读。他结合自己在山西的实践以及近年的所见所闻,详细分析了全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今后的走向,认为“求治之道,必当因时制宜,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弥隐患”。他立即上书《变法有渐正本为先疏》,对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二十七日所赐之御函给予回复。他向光绪帝建议,在披览中外臣工呈报的条陈时,一定要“详加披览,采择施行”。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矿产、搞漕运、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等,这些均应分别轻重缓急来办理。他认为“大抵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皆应及时举办”。至于整顿厘金、严格关税、稽查荒田、汰除冗员等,是有利于国计民生之事,但要破除情面,讲求实力。关于变法之道,也要讲“求实际,权其缓急”。目前,以铁路为经营之始,“以学堂开风气之先,开矿则择要而施工”,机器制造业可以在改造旧厂基础上逐步扩大业务范围。当今之举,首先还是议修铁路,非铁路不足壮内地之声威,陆军之征调、邮政之递送、南漕之转运,都离不开铁路,故铁路为变法之始基。同时,必须兴办学堂,造就人才,利用西国之舆地、算学、制造、格致等有用诸书作为书院学堂的教学内容,以培育致用之人才。开矿之业,必先讲求矿学,慎择矿师。煤铁矿务,可采取官商合办,择要施行。“遇事效法”,不是事事“步武西法”,而是要取“西人上下一心、实事求是”之优点,来从事“修铁路、开矿产、

造机器、立学堂”。只有朝廷上下官员平日廉洁自爱,办事实心,不务虚名,不徇情面,又有守为实政之才,“所谓富强者何在,由是言之”。以“变法为因时之用,则天下幸甚”。他的这些回奏之言,迎合了当时变法的潮流,分析深刻,颇有见地,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其从政打下良好基础。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二十四日,胡聘之由浙江布政使调任陕西巡抚不到一个月,又于八月十九日奉旨调任山西巡抚。当时,其它省份的巡抚上有总督兼管,只有山东、山西、河南等几个省不设总督,巡抚之权如总督之职。胡聘之虽有山西布政使的经历,但此次受到提升重用仍甚感责任重大。这时,因甲午战争清军失败,国内各界议论纷纷。为了弥补因赔款而造成的财政不足,洋务派人士建议用兴办工矿业来增加税收,胡聘之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上任不久即与巡抚各员筹划兴办矿业之事,光绪帝也接连向各省通谕,要求各督抚“体察省情,酌度办法具奏”。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胡聘之根据谕旨上奏称:“晋省煤铁之利,甲于天下,金银铜铅,亦有矿砂可寻,筹办开采情形,前已上奏。”同时,又决定在省城太原设立山西商务局,请朝廷委派山西籍刑部郎中曹中裕等回山西协同办理。胡聘之根据晋省之情,计划在全省建设熔铁炼钢厂、烧砖玻璃厂、葡萄酿酒厂、奶油制饼厂和绛州纺织厂等,他认为山西“可兴之利甚多”,虽然“商务局股本仅集四五十万两,尚不敷纺织各厂之用”,但他要“力求振兴,尽力筹划,勉力经营,以期仰负圣主通商阜民,

实事求是之至意”。

要开发山西矿产,当务之急是打开山西对外交通。当时,卢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在张之洞等人极力呼吁下,已由盛宣怀主持开始建设。张之洞认为“中国矿产,煤铁以太行为最旺最精,而质最重”,如果卢汉铁路修通后,再修通那里的铁路,就可以“大开三晋之利源,永基中华之漏卮”。胡聘之也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晋省道途艰险,外商裹足,本省商富见利小而求速效。此等创办之事又多不愿附股。自非铁路先成后,商贾云集,财货充裕,筹办殊不易也”。于是,他上奏朝廷,要“筹办矿务,拟先修铁路”。1897年7月14日,光绪帝下谕:“晋省煤铁各矿,运道阻滞,必须兴办铁路,方能畅销,览奏设立公司,所借之款,商借商还,余利酌提归公各条,大致尚属周妥,惟创办伊始,必须预防流弊,并借款有无实在把握,请胡聘之悉心妥筹,酌定详细章程,奏明办理。”当时,全国其它省修筑铁路主要有官府款项、民族资本、向外国借款三种筹款办法。山西商人虽富,但对投资开办近代工业、兴修铁路却不愿涉足。据此,胡聘之力主筹借外债以修铁路。1898年,他派商务局曹中裕赴京,与华俄道胜银行签订《柳太铁路合同》(草约16条),借款2500万法郎,年息6厘,限期25年。柳太铁路西起山西太原,东至直隶(河北正定府柳堡),也就是后来的正太铁路。

在筹办铁路的同时,胡聘之便着手借款开矿,充当借款中间人的是后来写《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鹗,他与意大利商人罗沙

弟于1897年在英国伦敦组建了福公司,把获得中国矿产开采权作为公司的主要活动内容。这位商人结识刘鹗和方孝杰后,又拉拢山西商务局总办贾景仁,开始了争取山西矿产权的活动。为了掩人耳目,刘鹗又组建了买空卖空的晋丰公司,一面以中国商人名义向山西商务局请求开办山西各地煤铁矿,另一方面以晋丰公司的名义向福公司代表罗沙弟借款1000万两,与福公司“共同开采”山西盂县、平定、泽州、潞安等地的矿产。1897年,刘鹗通过省商务局得到胡聘之的同意,与福公司签订了《请办晋省矿务借款合同》和《请办晋省矿务章程》,这两个文件均得到胡聘之的批准。文件中规定的经营权属于晋丰公司刘鹗会同洋商经理,各处矿厂设华洋董事各1人,分别管理工程和交涉,但账目、银钱出入则由洋董事经理。关于盈余分配办法规定:清政府25%,商务局15%,晋丰公司10%,福公司50%,为期60年。这两个文件最大的漏洞是账目管理权的旁落和分配比例过大,使洋人获得大半利权,实际上是将山西矿权出卖给了福公司。

两个文件签订后,虽没对外发表,但被山西一些官僚士绅发现,激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胡聘之也成为众矢之的。1898年2月至4月,先后有御使徐树铭、裕德和内阁中书邓邦彦等多次上奏反对,主张对山西铁路停办。光绪帝在他们的反对下,只好下谕叫他们将现办情形及拟定章程立即具奏,原呈所指方孝杰、刘鹗二员“声名甚劣,均著撤退”,并要胡聘之与徐树铭一并将详情具奏。胡聘之将山西铁路矿务及归商借权情形上奏,并

附合同章程,光绪帝将其奏折“下所司议”。反对的人并没满意,继续上奏,光绪帝无奈之下将此事交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处。他们经过调查了解,对合同章程斟酌推敲,提议与洋人磋商,对部分条款作一些修改,并声明商人筹借,如有亏折,与中国国家毫不干涉。这个意见也得到光绪帝的同意,其作法实际将对外交涉权收归总理衙门办理。但在与福公司交涉中,英国公使对清政府又施加压力,光绪帝对此无所适从,尽管重新修改合同,拟定章程,甚至签字画押,但反对之声并没有停止,其中包含着多方面的原因和矛盾。

胡聘之上任山西巡抚,除了兴办矿产和倡修铁路外,还创办太原火柴厂,设立机器局,特别是创办能够制造枪炮的机器局。他动用整顿归化关税时的余银5万两,由王曾彦从英国福公司天津洋行购进蒸汽机、切削机床、刨床等10余部,招募工匠技师30余名,学徒100余名,于1899年11月正式开工生产。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奔西安,途经太原时,机器局为他们的护卫队修理枪械,使清政府军队破损枪支重整一新。为此,西太后亲临机器局,奖一名监工团龙马褂,将总办徐桂芬升职调迁,其余官员亦获奖赏。1896年,由山西商务局从股本中筹集本银22万两开办了绛州纺织厂,次年建立省工艺局,这些企业后来都成了山西近代的综合性民用工业。

在发展山西近代工业的同时,胡聘之在文化教育方面也作了一些改革。1896年他上奏称:“近日书院之弊,或空谈讲学,或

溺志词章,既皆无裨实用……志趣卑陋,安望有所成就?”建议改革山西教育制度。他先在令德堂进行试验,在课程上增设算学、格致(包括天文地理、农务兵事等);1898年他又奏请将令德书院改为山西省会大学堂,聘书院院长屠仁守为学堂总教习,聘西学副教习两人,仿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西并课。屠仁守是湖北孝感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和监察御使,与胡聘之有深厚交往,他积极支持改革近代教育,使山西各学堂办得红火起来。后来的于右任、阎锡山、商震、贾景德都出自其门下。开办新式学堂的举措,迈开了山西近代教育改革的第一步,实现了张之洞在山西原计划的事业。与此同时,胡聘之又于太原筹设武备学堂,为山西武科改制、编练新军创造了条件。他十分重视人才培养,曾上书《晋省设立储才馆以育人才疏》,获得批准。他利用张之洞在晋时所造建的十数楹房屋,稍加修葺,即办起了“储才馆”,从各州县中选取优秀的候补同知20人,经过“以次传集而试,择其才具者入馆”学习,以解决“仕途冗杂、庸次之员过多”的矛盾,他的这一主张自然得到光绪帝的支持和批准。后来,晋省各府州县书院计有109处,相继改为中西兼习之学堂。他感叹道:“育才之道,首在兴学。”在文化方面,胡聘之任布政使期间曾参与《山西通志》的撰修。该志历时10年,也恰是在他上任巡抚后印刷出版,这部通志受到光绪帝的赞扬,后来的梁启超对此书也有较高的评价。除此之外,胡聘之更留心编拓石刻,1898年,由他主编的《山右石刻丛编》40卷也随之出版。此书录存北魏至元

代山西境内720通石刻原文,并进行精心考证,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献,当即受到著名学者缪荃孙的称道,并为之作序。胡聘之也有《山右石刻丛编序》。这些改革举措不能不说是把张之洞抚晋革新计划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为山西近代工业和教育文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晚年解职回乡造府胡家花园

胡聘之出身在晚清的官宦世家,他步入仕途后经历了由洋务运动的勃兴到维新变法的转变,其从政思想,既有晚清地方官员的封建道统忠君意识,又有追随洋务派革新近代工业经济文化教育的新思想;在从政实践中,他以支持光绪帝赞助的维新变法为切合点来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变革,但又不能摆脱朝廷守旧势力的掣控,最后作为光绪帝的牺牲品一同受到排斥而被解职。为了追随洋务革新和支持维新变法,胡聘之始终坚持了从政利民的观点,采取了整顿吏治的一些举措,大胆地利用外资发展地方近代工业,筹措发展计划,引进西方技术,培训务实人才,并着手大刀阔斧地实施。但他的这些计划正在付诸实践时,遇到甲午海战和百日维新的失败,在内政外交矛盾重重压力下,他作为一省重臣不得不从洋务维新的钢丝缆索上掉落下来。

由于胡聘之主政时山西矿产铁路权引起朝臣争论不休,虽然后来处理权交到了总理衙门,但一部分掌管实际大权的保守派

(后党)人物仍然借题发挥。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宣布再次由她临朝“训政”,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变法人士惨遭捕杀或逃亡海外,一批支持光绪帝变法的官员被相继撤换,胡聘之自然也在其中。次年11月18日,维护慈禧太后的保守派势力不断加压,迫使被幽禁的光绪帝下旨解除胡聘之的职务。但山西的矿产铁路权纠纷并没有停止,尽管总理衙门更改了其中的有关条款,但民族内外矛盾并没有解决。清政府相继签订的丧权辱国条约《中俄条约》、《辛丑条约》等,以及八国联军的入侵,更加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1905年12月,以山西大学堂为首的太原学生与一批士绅1300余人,组织游行大示威,抗议商务局和英国福公司所签订的条约合同。经过长期谈判,清政府以白银270万两为代价赎回矿藏。1908年1月20日,英国福公司与山西代表在北京签订了《赎回开矿制铁转运合同》12条,使山西收回了矿产铁路所有权。此事的解决,也使胡聘之等人的问题有了最后结果。同年2月12日,光绪帝下谕:“开缺山西巡抚胡聘之,前在巡抚内,昏谬妄为,贻误地方,著即行革职。其随同办事之江苏候补道贾景仁,已革知府刘鹗,胆大贪劣,狼狈为奸。贾景仁著革职,永不叙用;刘鹗著一并永不叙用,以示薄惩。”这时的光绪帝已病入膏肓,同年11月去逝,后由宣统继位,朝廷大权已被完全控制在保守派势力手中。

胡聘之在对待山西矿产铁路权问题上是负有重大责任的。尽

管主观上是利用外资发展山西近代工矿业,实现光绪帝提出的“变法之本”,但在实施过程中犯了“昏谬妄为”的严重错误,损害了民族利益。他所督办的绛州纺织厂,是他最早提倡兴办的民族工业,但由山西商务局筹集股本20万两从国外购买的机器设备因路途遥远、锅炉笨重而无法运到,途中又被人偷偷卖掉,使工人无法开工,最后还以假充真搪塞朝廷。所以,山西士绅和学生起来反对他的这种作法是有道理的。

胡聘之被解职后,心中有抑郁垒砢不平之气,常借诗酒消愁,时而激昂慷慨,时而悲壮淋漓,“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垒块”。他认为自己驰骋道途是为“恋主”而报知己。1900年前后,他回到老家天门竟陵雁叫街孝子里,在其父亲所建造的宽大房屋基础上,又将多年积蓄拿出来扩修花园式府第胡家花园。胡家为“轴线浅进、前厅后堂”的建筑布局,占地约1800平方米。建筑群由中厅、东厅、西厅及其附属建筑围合而成,明显带有北方民居的特色,同时又因地制宜地体现出南方的气候特征,在装饰上还带有西方建筑艺术的特点。现府第东北角的几栋仍存。府第过街对面是胡家中药铺“恒春堂”、善堂及一些店铺门面。此外,他在上海霞飞路也建有寓所。他常常闭门谢客,以诗词书画琴棋聊以自慰。

雁叫街是东西走向,孝子里是南北走向,两街交叉成一个十字街口。胡家府第居于十字街口周围,东南角是其开设的中药铺“恒春堂”,东北角沿孝子里街约500米是其花园,南边沿雁叫

街400米长是其生意门面。东南边邻居是百杂兼匹头铺的“郑源兴”门面。胡聘之回乡时原有买下这块地皮以扩展自己生意的想法。然而“郑源兴”老板认为是自己的祖业,不想卖这块地。胡聘之的管账先生建议去找知县大人来劝说。胡聘之制止说:“千万别这样,人家会说我们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有武力去边疆上为国显能耐,不能这样强迫人家。”所以,多年来胡家花园的生意门面始终在东南角曲尺弯的地方,没有大肆扩张。“郑源兴”几代人都感慨不已,逢人就说:“胡巡抚家是个难得的好邻居。”

在雁叫街孝子里一带,每逢大年初一,左邻右舍的大人都要带着小孩相互拜年,他们首先去的就是胡大人家。胡聘之对他们总是以礼相待,而且还要回拜一番。有时他早起就先去给邻居拜年,使邻居们惊诧不已:“您堂堂的巡抚之官,怎么能跟我们拜年?”胡聘之回答:“难道只能你们先给我拜年吗?我回乡入俗,应该一样以礼相待。”所以乡邻都说胡大人“官人无官气”。

胡聘之家专门开设有一个善堂,对那些老弱病残和流浪乞讨者给予施舍,哪怕是自己省吃俭用都要给这些穷人施舍一点,对那些无家可归者还免费让其居住,以免他们受冻挨饿。胡聘之于1912年去逝,享年77岁。临终时,他叮嘱家人:“施粥之举不能废止。”按照他的遗嘱,善堂分给他最年轻的五夫人和幺女儿胡云业居住。1927年春夏间,中共天门县委书记唐方九及秘书蓝秀中等为推动天门工农运动,将县委机关迁驻于胡家花园内办公,其幺女胡云业被选为县妇女协会执行委员。1935年天门遭

受水灾,五夫人及次子胡菊清等变卖家产,捐银元5000块救灾赈民。他们这些乐善好施之举,在民间广为流传。

综观处在晚清江河日下之时的胡聘之的从政经历,在众多朝廷高官中尚能称得上是一位聪明能干、辨时务做实事、功大于过的官员。胡聘之在山西任布政使和巡抚计有8年,时间长,政绩也较突出,堪为洋务先锋。继张之洞之后,他为振兴山西近代工业,解决民生疾苦,革新教育文化作出了较大贡献。

胡聘之出自官宦世家,他的从政业绩和官位在兄弟之中也算是出类拔萃的。竟陵雁叫街的古雁桥,是唐代茶圣陆羽弃婴雁叫之地,胡聘之祖孙三代均以雁叫街为风水宝地,尽管由焘、烈、燕传到坤、壎、增,再传到胡聘之6兄弟“之”字辈时走了“之”字弯路,但遗留下来的胡家花园却是雁叫街乃至全竟陵全天门的一道清代文化景观。

胡聘之生前配程氏,继弋氏,先后得三子三女,其后代除分居天门外,新中国成立后分居上海、北京、山西、南昌、沈阳及海外,粗略估计约有近200人。其中颇有成就的后人主要是其第二子、三子和幺女儿的后代。他的子孙们牢记其“热爱华夏,报效神州”的家训,都在为国家振兴作着贡献。

(责编穆雯瑛)

山西民间婚俗

山西民间婚俗 议婚 提亲 合八字 议婚,又称“议亲”,是商议男女婚姻之事的最初阶段,旧时包括“求婚”、“过帖”、“相亲”等几道程序,到准备定婚为止。在这一过程中,往往是由男女双方父母根据对方的门第、家境及品貌等条件决定婚事成否,男女当事人是没有多大发言权的。 “无媒不成婚”,议婚初始,一般是由男方家长委托媒人或托靠亲友、邻里前往女方家中求婚,又叫“提亲”。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的“纳采”。 如果女方家长答允考虑结亲,男方便再次托人或由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名字和出生日期,以便“开八字”,请阴阳先生“合婚”,审看男女双方的命相是否相合。山西长治一带称之为“取四柱”,雁北一带称之为“换婚单”。具体做法就是,把男女双方的生年、月、日、时“四柱”干支写在绢帛或麻纸上,然后请人卜算,看双方相互间命相有无克异。民间一般认为,男女生肖犯“对冲”的不宜婚配。所谓犯“对冲”,是指子、午相冲,丑、末相冲,寅、申相冲,巳、亥相冲,辰、戌相冲,卯、酉相冲,共“六冲”。各地历来都有“白马怕青牛,兔、龙泪交流,猪、狗不到头,蛇、虎如刀错,羊、鼠一旦休”之类的俗语。这些说法纯属无稽之谈,现在大部分地方都不再讲究了。这一程序相当了“六礼”中的“问名”。 男女双方“八字”相合后,两家即择吉日传换庚帖,晋北一带叫“送契”,重新写明男女各方的生年、月、日、时等事项。至此,亲事算初步定下。按照忻州、长治等地的说法,是女方“有主了”;在晋中一带,则说女方“问出去了”。这一程序相当于“六礼”中“纳吉”的前一部分内容。由于现在不再时兴合婚,“过帖”这道手续自然而然也就免了。 在具备订婚条件的情况下,男女两家还要“相亲”,又叫“相门户”、“看屋里”,即男女两家约定时间见面,最后议定婚事成否。现在山西各地仍有这种习俗,不过“相亲”的主角已由双方家长变为男女双方当事人,“相亲”的意义已不在于认亲家,而是通过面对面的接触,进一步加深相互了解。男女双方初次见面时,一般由媒人或介绍人引见,两人对面而坐,互相窥视对方的形貌举止,正所谓“对像”是也。 定婚-

清朝大臣

在大清律下仍是贪渎的犯行)、兼并全国千百万顷的土地以及数百处房产。在他的保护之下,他的家奴刘全也成了日掷千金的暴发户。和珅所聚敛的财富,约值八亿两至十一亿两白银,所拥有的黄金和白银加上其他古玩、珍宝,超过了清朝政府十五年财政收入的总和。乾隆帝死后十五天,嘉庆帝以一条白绫赐和珅自尽。 贫困生活 乾隆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公元1750年7月1日)和珅出生在福建副都统常保家中。三岁时母亲因难产而去世临终时产下弟弟和琳,父亲常保在和珅九岁时亦因病去世,幸得一位老家丁和父亲的一位偏房保护和珅、和琳两兄弟才能免于被赶出家门。他更成功考上咸安官官学,和珅仪表俊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语言,更精通四书五经。更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器重。 十八岁娶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和珅从此一鸣惊人。和珅曾参加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己丑年科举,但名落孙山。他以文生员承袭三等轻车都尉。由于和珅的精明能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22岁,十月,被授三等侍卫。终于在二十三岁的时候,得到一个机会,做了皇上的仪仗队的侍从。具体的工作是抬轿和举旗杆的。由于他懂得利用机会,在乾隆面前展示自己的才学,终于在四年后,当上了大臣。 清廉为官李侍尧案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海宁揭发大学士兼云贵总督李侍尧涉嫌贪污,乾隆下御旨命刑部侍郎喀宁阿、和珅和钱沣远赴云南查办李侍尧。起初毫无进展,后来和珅拘审李侍尧的管家赵一恒,向赵一恒严刑逼供,赵一恒起初还拼死抗争,拒不招认,后来终于奈不住痛楚,把李侍尧的所作所为一一向和珅作了交待。和珅有了坚实的证据,心里就有了底,踏实下来。他把赵一恒交待的事项笔录下来,又命人召来了云南李侍尧属下的大官员,当着他们的面宣告了赵一恒的供述,那些原来忠于李侍尧的官员见和珅已掌握了证据。于是他们纷纷出面指控李侍尧的种种罪行,就连那些曾向李侍尧行贿的官员,也申明自己是迫于李侍尧的淫威,被迫行贿的。和珅取得了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也因此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开始贪污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婚俗研究的文献综述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婚俗研究的文献综述 婚俗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所关注的。仅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即产生了诸多优秀的学术成果。吴存浩的《中国婚俗》及马之魕的《中国的婚俗》整体把握了我国的婚俗状况;祁春英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婚俗》、严汝娴与许秀玉的《中国少数民族婚俗》等对我国的少数民族的婚俗有比较全面的概括,而韦启光及朱文东著的《中国苗族婚俗》、陈廷亮及彭南均著的《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则是针对某一少数民族的婚俗进行了具体研究;王世祯的《中国各省婚俗》、邓伟志及胡申生著的《上海婚俗》、福建民俗学会编的《闽台婚俗》、楼望浩著的《新疆婚俗》等则以具体的行政区划,对当地婚俗进行详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些著作在进行婚俗研究时,有较强的针对性,体现出地域性与民族性的特征,尽管这些著作的某些内容有重合相似的地方,但是它们对于后世婚俗的研究起到了借鑒作用。 近年来,对于婚俗这一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内容及角度都有所创新,由于学者们选取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研究成果也存在差异,可以说是各有千秋。查阅相关研究著作及有关论文,大致可从区域民族、中西对比、文学艺术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从近年来的的诸多相关学术文章来看,不难发现,对婚俗的研究有很强的区域性。在南方一带,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要是在闽南和湖湘一带。邱坚娜对闽南地区的婚俗展开研究,作者主要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闽南婚俗中存在的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的现象从婚前、结婚和婚后三个方面进行探析并总结其产生的原因。庄小芳则就此地区的传统婚礼习俗——“念四句”进行了论述研究,她从贯穿婚礼仪式各个环节始终的“念四句”入手,具体探究和分析了比较传统的闽台念四句内容及其在婚礼仪式上的应用,并总结了闽台念四句特有的文化意涵及价值。刘黎把视角放在湖湘一带,作者从当地农村结婚典礼“闹公婆”、“闹洞房”入手,在分析这两种典礼形式的起源与意义后,提倡既要保持婚礼“热闹”的形式,又强调婚礼的庄重性。张小雷则关注湘南地区较独特的的婚俗——伴嫁,作者指出了伴嫁的种类区别,并着重阐述了婚俗中具体的伴嫁歌、伴嫁舞的内容对婚姻的祝愿。 而在北方,则主要集中在黄河沿岸地区。对山西婚俗的研究,学者们重点挖掘清末民初之际山西的婚俗,郭亚萍与崔瑾分别在论文里指出清末民初的山西婚俗出现了新气象,婚姻程序经历了一个由繁琐到简单的过程,文明婚礼也就此出现。马美杰曾对山西地方婚俗文化进行研究,同时也指出,“尽管山西婚俗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一些陋习还依然存在,尤其是大操大办的铺张浪费现象、变相的买卖婚姻现象以及与健康文明相悖的闹洞房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故其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山西婚俗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就此社会现象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在陕西,乾县婚俗中的“配房”——烟布袋儿是当地婚俗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白金刚的《乾县“烟布袋”》一文,比较详细记载了这一婚俗“配房”。除此之外,学者也对山西关中地区的婚俗有所研究:张菡主要对陕西关中传统婚俗文化的婚礼策划进行重点关注,贾慧萍

清代历任浙江巡抚---文本资料

清代历任浙江巡抚 萧起远顺治二年十月丙午——顺治十一年 秦世祯顺治十一年四月丁亥——顺治十二年十二月甲戌 陈应泰顺治十二年十二月甲戌——顺治十五年五月甲辰 佟国器顺治十五年六月壬寅——顺治十七年二月辛丑 史纪功顺治十七年三月甲子——顺治十八年正月 朱昌祚顺治十八年四月丙午——康熙三年六月 蒋国柱康熙三年六月丙辰——康熙七年 范承谟康熙七年十二月庚辰——康熙十年七月癸亥 袁懋功康熙十年七月丙子——康熙十年七月丁未 范承谟康熙十年七月丁未——康熙十一年十月壬子 田逢吉康熙十一年十月丁卯——康熙十三年十一月庚辛 达都康熙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十三年十二月 陈秉直康熙十三年十二月已巳——康熙十八年八月甲戌 李本晟康熙十八年九月戊戌——康熙二十一年 王国安康熙二十一年六月甲辰——康熙二十三年 赵士麟康熙二十三年二月巳酉——康熙二十五年四月丁亥金鋐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戊午 张鹏翮康熙二十八年三月已未——康熙三十五年 线一信康熙三十五年正月癸未——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戊戌张敏康熙三十六年十一月辛丑——康熙三十九年十月辛巳张志栋康熙三十九年——康熙四十一年 赵申乔康熙四十一年正月巳酉——康熙四十一年十二月乙未张泰交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四十五年 王然康熙四十五年二月甲寅——康熙四十七年十二月丁巳黄秉中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四十九年 王度昭康熙四十九年九月丙午——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乙亥徐元梦康熙五十三年十二月癸未——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壬午朱轼康熙五十六年二月辛卯——康熙五十九年十一月戊寅屠沂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一年六月辛未 吕犹龙康熙六十一年六月辛巳——康熙六十一年十月 李馥康熙六十一年十月癸酉——雍正二年二月戊午 黄叔琳雍正二年二月——雍正二年八月壬午 佟吉图(署)雍正二年八月 石文倬(署)雍正二年八月——雍正二年十一月甲寅 法海雍正二年十一月——雍正三年六月已亥 甘国奎(署)雍正三年六月——雍正三年八月 法敏(署)雍正三年八月丙寅——雍正三年十月 李卫雍正三年十月戊申——雍正七年三月丙寅 蔡仕舢(署)雍正七年三月——雍正九年

清代迁海令之祸

应可军:清代迁海令之祸 2010-3-3 21:15:20 使中国沿海经济遭受重创的迁海令 应可军 宁海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灵人杰,人才辈出,宋代有罗适、周弁、舒岳祥、胡三省、等等;元代有陈廷言、王愚可、李洧孙等等;

明代有方孝孺、叶伯巨、叶兑、李至刚、许继、石简等等;清代有钱梦虎、王吉人、徐抚九等等;近现代有柔石、潘天寿等等,看来历史上宁海多是文化名人,在经济领域,鲜有特异人物,似乎宁海经济是不发达的。但是,文化的发展,必然依赖于经济的发展,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纵观宁海的发展史,宁海在经济领域曾经是辉煌的。唐代,宁海就是全国产盐108个县之一;百姓开始筑塘造田,开垦土地;纺织手工业比较发达,有个妇女纺织就能养家活口。五代,县令在当时贸易繁荣之时,动用大量民工,开挖运河,欲将象山港、三门湾两大港湾连接,加快运输发展;宋代,更是鼎盛时代,因金兵南逼,北方的士族大量南迁,带来可观的文化、财富、人才,宁海因而地近京都,得天时地利,经济注入不少活力,海外贸易十分活跃,这些均有记载。民间传说中,往往提到他们的祖先或某些寺院,都是富甲一方等等。从历史上考证,并非都空穴来风,因为在文物考查时,发现宁海的古墓多有一定的规模,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办不到的。沿海一带现在很少有明代前的建筑物,可能中国式的建筑,很难长期保存,但有历史原因造成。从现存的宗祠、寺院等古建筑来看,往往有残存的古色古香的石磉子、石柱、梁柱等等,多属唐宋遗物,而且选材相当讲究。在名树古木普查时,也发现黄坛、桑洲、岔路等近山区的数量比较多,沿海的乡镇很少,甚至有乡镇是空白,说明历史上曾发生重大的变革。其中主要原因在清初的迁海令。 明朝宁静王朱术桂(1617-1683),字天球,别号一元子,是第七代长阳王朱术雅的二弟,初封辅国将军。明崇祯壬午(1642),农民军攻陷荆州,朱术桂同长阳王朱术雅一起率领辽府宗族避难到湖中。明朝灭

教学案例分析(论文)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复习》教学案例分析 乡宁一中 王蒲玲 摘要: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国传统文化开始受到冲击。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电报、电话、报刊、电影也出现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外来文化的冲击和社会政局的更替,使中国的民俗风情发生了巨大变化。 关键词:中国 近现代 物质生活 精神生活 变迁 专题复习 一、专题内容分析: 1、专题内容: 本专题主要讲述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主要是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近代以来中国在不同时期社会生活变迁的史实(表现),进而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特点、实质与影响。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再认再现近代以来中国在不同时期社会生活变化的主干知识。 理解: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背景和原因; ②铁路、公路、航运、航空的发展; ③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社会中所起的宣传作用;技术的进步,是电

视迅速普及的一个重要原因;互联网的优势,迅速发展的原因,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运用:①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背景和原因; ②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③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制作表格归纳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比较和概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步的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国策是实现进步的重要因素; ③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的独立和解放,促进精神文明建 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电视在视觉和听觉方面比报纸更具冲击力,在内容上比报 纸更具时效性,所以它的教化功能更强,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大:互联网的优 势使使它较之其它媒介更具发展潜力,但它是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 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3、知识网络(展示) 4、教学活动特点 ⑴以活动建构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学定教,引导学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探究体验进行主动的知识体系建构; ⑵挖掘课程资源,利用教材图片、现实生活中的照片、上网搜索历史图片、表格、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创设历史情境,师生互动,分组探究; ⑶注重赏识教育,适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与激发,鼓励学生以积极心态备考冲刺; ⑷运用多元智能理论,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帮助不同智能的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未来社会生活变迁的深入思考。 二、教学思路设计: 1、设计策略:突出三个结合。 (1)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 (2)教学内容与创设问题相结合; (3)接受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相结合。 2、情境设计:以图片(教材上的图片、现实生活中的照片、网络上收集的相关历史图片)、表格、多媒体为基本素材,创设课堂思维情境,形成探究核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学生进一步识记理解相关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3、评价设计: (1)通过课堂提问、合作探究,近年高考真题的选做,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获取提炼信息的能力及综合运用能力; (2)通过对课本知识纵横联系与比较,考查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延伸: (1)通过查找资料(图书馆、上网、询问老师、长辈等),开展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思辨等综合能力; (2)通过专题复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构建专题知识网络的能力。 三、课堂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认定目标】 多媒体演示:播放多媒体课件,以图片为切口,引导学生进入预设情境。 1、直击高考,明确地位:投影显示近年高考考查本专题的知识点,同时提醒学生注意题型和难度系数。 2、问题发散:社会生活的变迁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改善,社会是否进步,更关系到国家政

《金布甲的婚俗》等答案

金步甲的婚俗 1、众所周知,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所以无愧它那园丁的称号。它是菜园和花坛的警惕的田野卫士。它是个凶狠的吞食者。是所有不及它的昆虫的恶魔,但它也会惨遭灭顶之灾。将近六月中旬,法布尔亲眼看见一只雌金步甲在折腾一只雄金步甲。后者体形稍小,一看便知是只雄的。手术开始了。雌性攻击者微微掀起雄金步甲的鞘翅末端,从背后咬住受害者的肚腹末端,它拼命地又拽又咬。受害者精力充沛、但并不反抗,也不翻转身来。它只是尽力在往相反的方向挣扎,以摆脱攻击者那可怕的齿钩,只见它被攻击者拖得忽而进忽而退的,未见其他任何抵抗。金步甲大概就是这样死去的,而且死的总是雄性。 2、雄金步甲的宽厚令人想起朗格多克蝎,每当婚礼结束雄蝎便任由其新娘吞食而不去动用自己的武器——那根能致伤其恶妇的毒螫针。这种宽容也让我回想起那个雄螳螂的情人,即使有时被咬剩一截了,仍不遗余力地在继续自已那未竟之业,终于被一口一口地吃掉而做任何的反抗。这就是婚俗使然,雄性对此不得有任何怨言。这也是在告诉我们那同样的习性。他们是已经对交尾感到满足的雌性伴侣的牺牲品。 3、金步甲的世界是很残忍,一个悍妇一旦卵巢中有了孕无须情人时便把后者吃掉。这类相爱之后同类相食现象很普遍,目前来说有三类昆虫是这么一种情况:螳螂、朗格多克蝎和金步甲。在飞蝗这个种族中,情况没有这么残忍,因为被吃掉的雄性是死了的而非活着的。白额雌螽斯和绿蝈蝈也很喜欢一点一点地嚼其已死的雄性的大腿。接近产卵期时,雌性距螽竟冲着它那尚活蹦乱跳的雄性伴侣下手,剖开后者的肚子,大吃一通,直至吃饱为止。一向温情可爱的雌性蟋蟀性格会突然变得暴,会把刚刚还给它弹奏动情的小夜曲的雄性蟋蟀打翻在地,撕扯其翅膀,打碎它的小提琴,至还对小提琴手咬上几口。 松树鳃角金龟 1、“它仪表堂堂,可与葡萄根蛀犀金龟媲美。它的服装如果说没有金步甲、吉丁、金匠花金龟的金属外衣那么豪华的话,那至少也是罕见的高雅。在一种黑色或栗色的底色上散布着一层厚厚的散花白绒点,既朴素又大方。” 它是什么昆虫?它只光顾什么树?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 松树鳃角金龟、这个昆虫只光顾松树。夏至将近时出现,与第一批蝉出现的时间差不多。 2、作为头饰,雄性松树鳃角金龟在短须尖上有七片重叠的大叶片,根据其情绪的变化或呈扇形张开,或闭合起来。这漂亮的簇叶是一个高灵敏度的感官,可以嗅到极微弱的气味,可以感知几乎听不见的声波,可以获知我们的感官都感觉不到的其他一些信息。雌性松树鳃角金龟触须头饰很小,由六片小叶片组成。不如雄性的感官灵敏。 3、雄性松树鳃角金龟那呈扇形张开的大头饰有什么用处? 那个七叶器官犹如大孔雀蝶的颤动的长触角,犹如牛蜣螂额上的全副甲胄,犹如鹿角锹甲大颚上的枝杈。到了寻偶求欢之时,它们全会以各自的方式挑逗异

河南省2020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五)历史(带答案)

河南省2020届高三阶段性考试(五) 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昭公七年》载单献公(春秋单国国君)弃亲用羁(寄客)。”结果单襄公、单顷公的族人杀掉单献公而另立单成公。这反映出春秋时期 A.宗法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B.官僚政治已经取代贵族政治 C.人们对血缘关系的认同 D.宗法性家臣保持了政治稳定 2.荀子认为臣子应该“以道事君”,遇有君行不符“君道”,臣则“从道不从君”。荀子这一言论 A.旨在限制君主专制制度 B.显示了儒家的历史使命感 C.否定了君臣等级关系 D.蕴含了权力制约与平衡设想 3.秦汉两朝都鼓励老百姓分家,甚至强迫老百姓分家,规定老百姓“不得族居”“民有二男不分异者,倍其赋”“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这一做法 A.有利于宗法制度的延续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C.减缓了土地兼并的危害 D.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来源 4.在断代史研究中,史学家吕思勉曾设“外戚功臣相诛”“休养生息之治”“封建制度变迁”三节来论述古代某一时期的政治。其研究的时期最有可能是 A.西汉 B.春秋战国 C.西周 D.东汉 5.公元818年,唐宪宗讨平卢淄青节度使李师道的叛乱后,将其管辖内的12州一分为三进行处理,并由中央派员进行管理。这一举措 A.拓展了唐朝的统治疆域 B.消除了中央与地方矛盾

C.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D.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6.据学者考订,宋代商人及其子嗣可通过与权贵联姻的方式取得政治地位,宋人婚姻论财风气十分普遍,甚至出现“自五季(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的现象。这说明,宋代 A.婚姻习俗重视物质利益 B.婚姻买卖现象较为普遍 C.传统婚姻观念受到冲击 D.财富多寡决定家庭成败 7.张之洞说惟农事最疲,有退无进……其所种之法,止系本乡所见,故老所传,断不能考究物产,别悟新理、新法,惰陋自甘,积成贫困。”张之洞所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农耕技术源远流长 B.西方科技未能传人中国 C.农业缺乏技术更新动力 D.传统农业正在艰难转型 8.雍正五年(1727年),浙江巡抚李卫奏道:浙省居民稠密,户口繁多,而杭、嘉、湖三府,本地又多种桑麻,是以产米不敷民食,向借湖广、江西等省外贩之米接济。这一现象从侧面反映出清朝中叶江南地区A.民间手工业发展繁荣 B.经济实力下滑严重 C.农业生产力日益下降 D.雇佣关系已经出现 9.咸丰年间,清廷默许统兵大员和各省疆臣便宜行事,地方督抚不但获得了原先中央所有的筹饷权、募兵权,即连设立藩司之外财政机构的事实也得到清廷默许。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外来侵略威胁清廷统治 B.清政府君主专制面临危机 C.内外危机影响权力结构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10.郑观应强调,在与外国协定税率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在外交交涉中,“异邦客商,一切章程,均由各国主权自定。实与公法吻合”。郑观应的这一观点 A.体现了近代国家观念 B.接受了西方民主政治理论 C.已突破“中体西用”的观念 D.开启了外交观念的近代化 11. 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一观点说明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 D.西方媒体试图掩盖日本侵略罪行

婚俗的文化蕴含到社会意义

婚俗的文化蕴含到社会意义 ---读鲍宗豪的《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 婚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婚姻习俗,它以有规律性的活动约束人们的婚姻行为和婚姻意识.婚俗的约束力,不依靠法律,也不依靠科学的验证,依靠的是习惯势力、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中国的婚俗因其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文化丰富,呈现出更多的斑驳陆离、异彩纷呈,也就越发地值得我们去了解、去研究。鲍宗豪的《婚俗文化:中国婚俗的轨迹》是有关中国婚俗文化的第一本专著,他主要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婚俗,把婚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从婚俗生物学和婚俗文化两方面展开论述。包括男女的性角色意识,人类对婚姻的需要,婚姻与经济行为、婚姻与政治行为的关系,婚俗中的择偶艺术、嫁娶艺术,婚俗的宗教、社会心理等,又结合中国实际揭示了中国婚俗的变革,并对中国社会未来的爱情和婚姻做出预测,让人么清晰透彻地了解中国婚俗。 在鲍宗豪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婚俗与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主要体现在:一,中国婚俗受到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婚姻涉及到男女两性的结合的道德方面,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孟子主张男女授受不亲,这种观念不仅是男女交往的道德准则,更渗透于男女的行为中,从而导致保守、落后的婚姻观念。中国婚姻中的门当户对、媒人撮合、寡妇再婚等无不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保守、中庸处世之道。其中,影响最深的是处女嗜好。对一个女子来说,是不是处女能否保持童贞,重于她们的生命。女孩子从小在父母那里接受的教训就是,一定要保持好自己的贞操,否则就是可耻的。而婚姻的缔结就给女人的贞洁一个光荣的归宿。可以说,对婚俗的尊重和践行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二,中国的婚俗承载着中华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这一点,我们从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婚俗中就可看出。像我们所了解的抢婚、表亲婚、转房婚、入赘婚、服役婚、童养婚、指腹婚、共妻婚、试验婚、典妻婚、阿注婚、冥婚等婚姻形式,都完整地保存在各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这些婚姻形式,我们可领略到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习俗。从而让我们更尊重这些文化,也利于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融合和少数民资传统文化的传承。再则,鲍宗豪在书中还提到了中国婚俗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于中国传统方式的包办婚和与其对立的自主选择婚中。这两种婚姻现象的冲突是诱发艺术灵感的闪光点,是诗人、作家歌颂自由恋爱和鞭笞包办婚姻的素材。美好的爱情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从男女的择偶标准到相互表白示爱都被拿到艺术作品中当作题材,《诗经》中的《关雎》,还有《绝代佳人》、《凤求凰》、《孔雀东南飞》、《秋江记》、《梁祝姻缘》、《风流千古》、《西厢记》、《红楼梦》等戏剧、小说都淋漓尽致的描写了爱情的酸甜苦辣。 值得注意的是,从鲍宗豪所讨论的婚俗具有的文化意义的同时,我们也可窥见到婚俗所具有的社会意义。而它的社会意义更多地体现在经过婚俗而形成的婚姻中。 其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婚俗也在发生变化。传统婚俗中的精华部分被保留,而那些封建的、尤其是对女人来说不公平对待的部分渐渐被排斥掉。这不仅是现代人们对传统的挑战,也是尊重女性在婚姻中的角色和地位的体现,同时也认可了女性

近代以来中国婚俗演变及其原因

近代以来中国婚俗演变及其原因 摘要:结婚,是人生之大事,也是男女感情的升华。由于婚姻与家庭和睦、血脉承继、社会安定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有关婚姻的仪礼、风俗也就特别繁多。婚姻仪礼不仅可以展示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与风俗习惯,而且也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它涉及到民族学、社会学和历史学等多门学科,也同婚姻史和家族史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婚俗文化源远流长,它们是中华民俗风情园中的奇葩,从中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近年来,婚礼形式更趋于多样化,表现出中国人民的物质、精神文化的进步。 关键词:婚俗;文化;演变 正文:一、近代以来婚俗文化变化概述 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婚姻制度经历了群婚制、对偶婚制和个体婚制(一夫一妻制)三种不同形态的发展过程。虽然各民族、各个国家的婚俗都各有特点,但基本都离不开这三种婚姻形态。封建时代,婚姻大事中当事人缺乏自主权,父母双方或媒人对婚姻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婚礼前的一些仪式,比如从择偶到筹备正式婚礼的所有环节,都是由双方家长包办,婚姻当事人反而不能参与。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封建礼教受到了猛烈的冲击,社会制度也发生了剧烈的变革,近百年来婚姻礼俗文化的变迁正是这种社会意识和社会制度变革的反映。特别是最近三十多年来,我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各种文化交相融会,婚礼文化也出现了空前丰富、五彩缤纷的新局面,人们探索着、期待着、一种更健康、更文明、更具时代特色,也更能反映当代青年审美理想的全新婚礼文化的诞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各地民情的不同和人类思想的解放,“六礼”(古代的指与男女结合相关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所规定的基本程序虽然大体上还在执行,但是纯粹的“六礼”已经不复存在了。“六礼”的具体环节在全国各地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人们更倾向于将注意力到婚礼当天的仪式上,其余的则逐渐被淡化。由于男女平等,自由恋爱观念的普及,青年男女在配偶选择上有了很大的自主权,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现象已荡然无存;女性地位的上升与文明的开化,也使得很多女性转变了自己的思想,完成了从被男性追求到主动寻觅幸福的转变;现代信息技术比如互联网的发展与手机的普及等,使青年男女相互交流的形式多样、联络密切;古代婚礼的繁琐流程已不适应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有的仪式甚至已被当代人遗弃。在我国现代意义的婚礼,是指结婚典礼,即结婚当日所举行的礼仪程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历史的变迁,婚礼不断地变化,到近代,西式文化的进入,也使婚礼发生重大的变革。现在,婚姻关系的确立的依据为结婚证,婚礼的仪式大体上由繁至简。总体说来,婚俗文化的演变为一对男女由媒妁之言到自然相识,从相亲到自由恋爱的趋势,婚礼则由一个繁文缛节变得喜气盈盈,更加简单。 (一)婚俗形式的变化之婚礼环节的变化 (1)聘礼和嫁妆的变化 聘礼是男方赠给女方的礼物,是一种表明二人婚约关系的物品见证。传统聘礼有三十样东西:雁、白酒、粳米、羊等,每样聘礼都有自己的寓意。女方收到聘礼后就开始为女儿置办嫁妆。嫁妆是女方娘家赠与新娘的礼物,既是对女儿结婚的祝贺也是日后生活中会用到的物品。嫁妆的多少取决于女方家庭的地位和财力,并没有强制规定。嫁妆一般是妆奁、被褥、衣服、金银首饰等。因地域或民族的不同,嫁妆也有所不同。聘礼和嫁妆的变化以20 世纪60 年代到现在的变化最大,在全国范围内也比较能呈现出一致性,故以此为例来说明。到了七十年代,聘礼或嫁妆流行“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彰显了家庭的生活水平,人们普遍认为有了这三样东西才“体面”。七十年代后期,有些女方又提了收音机这个新要求。八十年代,人们先是选择14 寸黑白的电视机作为聘礼或嫁妆,再是彩电、摩托车、洗衣机。进入九十年代,则增加了电冰箱、电脑、金首饰等,而且对电器的性

清代始设治河专门机构和官员——河道总督 张荣仁

清代始设治河专门机构和官员——河道总督 张荣仁 我国历朝历代皆设置治理山泽,兴修水利的机构和官员。元代,设都水监,置都太监(亦称都水监,秩从三品)。明代,废都水监,并于都水清吏司(置郎中,秩正五品),简称都水司,隶于工部(工部尚书,秩正二品),为工部四司之一。清代,仍设都水司(郎中,秩正五品),系工部(尚书秩从一品)四司之一;同时,清代又始设掌管黄河、淮河、运河和永定河等的堤防疏浚等事宜的专门机构和官员——“河道总督”。 清代,顺治元年(1644年),始设河道总督,又称“总河”,置总督一人,官阶为正二品,加尚书或都御史衔者为从一品。河道总督衙门内不设属官,只设书吏二十余人,办理衙门内一应文牍事宜。河道总督兼管节制,相关省属的管河道、府、州、县的管河官员——道员(正四品)、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州同(从六品)、州判(从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巡检(从九品)等等。道员,亦称道台,其官署称“道台衙门”;同知、通判的官署称“厅”;州同以下则称“汛”。山东设二道,所属有八厅,二十二汛;河南设二道,所属有八厅,二十汛;江苏设二道,所属有四厅,未分汛;直隶设五道,所属有十五厅,六十六汛。管河同知以下各官,各掌所分属河道之岁修、抢修及挑浚淤浅等工程;同知、通判督率州同、州判以下各官,分汛防守。 顺治元年七月,杨方兴首任总河河道总督,驻济宁州——明代“总督河道部院署”旧址(今济宁城区院门口街路北)。康熙十六年(1677年)靳辅出任“总河总督”,移驻清江浦(今江苏省淮安市);二十七年(1688年)王新命接靳辅任总河总督,还驻济宁州;三十一年(1692年)靳辅再任总河总督,又返驻清江浦。雍正二年(1724年),设副总河一人(稽曾筠任),管理河南河务,驻河南武陟;两年后,黄河险段由河南逐渐下移至山东,朝廷又将山东与河南接壤的曹县、定陶、单县、城武等处河务交由副总河管理。至雍正七年(1729年)河道分段管理,改“总河”为江南河道总督,改“副总河”为河南山东河道总督(稽曾筠为首任,初驻开封);八年(1730年),增设河道水利总督(亦称直隶河道总督)。至此,河道为三督,官阶仍为正二品,兼兵部侍郎(正二品)或右副都御史(正三品)衔。 “总河”自顺治元年至雍正七年,历时85年,期间驻济宁州37年,驻清江浦48年。据《清史稿·疆臣年表》载:有总河总督21任,17人。其中,驻济宁州11任,9人;驻清江浦10任,8人。《山东运河备览》则载:有总河总督20任,16人。 驻济宁州的“总河”河道总督,先后有: 杨方兴,顺治元年7月——顺治14年5月任,任前职务为兵部侍郎; 朱之锡,顺治14年7月——顺治16年12月任,任前职务为兵部尚书衔;

关于山西婚俗的介绍

文化承载着历史,历史演绎着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今天的文化是历史的传承和晋升,借古励今,是历史传承的须要。山西朔州,一方古老的黄土地,特别的地舆,长久的历史,积淀了深沉的文化底蕴。历史上多民族文化的融会,天然构成了朔州区域特有的民风民俗。婚姻作为人生旅途中的一件大事,跟着社会的提高和时期的变迁而一直调换着形式。婚俗也已成为世代相传的文明现象,具备必定的传承性和稳固性。然而,婚俗中一些典范的封建思惟、科学颜色都是我们所不倡导的,有些只能作为一种游览民俗来发掘和开发,不外婚俗中的精良传统仍是值得咱们学习和发挥的.一、“民俗”一词由来甚久我国版图广阔,民族众多,在各民族发明的残暴文化中,民俗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闪光明点。古往今来,民俗文化始终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器重。对于“民俗”,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多有记录。《礼记》曰:“入国而问俗”;《礼记·王制篇》云:“皇帝巡狩,至于岱宗,觐诸侯,见百年,命太师陈诗,以观民俗。”《毛诗序》载“美教化,移风气。”民间也有“入乡顺俗”,以及“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等说法。可见,民俗文化在人们的意识活动中占领很主要的位置,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我公民俗文化丰盛多彩,形成多种类型,学者们对它做了不同的分类。有的将我国分为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奉民俗和游艺民俗等;有的又分有物资民俗、社会民俗、岁时民俗、人生仪礼民俗、精力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等。不同品种的民俗有着不同的特色,婚俗就是一种人生仪礼民俗,它存在与其他民俗不同的独特之处。二、风情万种的朔州婚俗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文孕育一方文化。在朔州的历史上,婚姻情势有以下几种:一是自主婚姻,这是在新中国成破和《婚姻法》公布当前开始履行的,当初多数为自主婚姻。二是因朔州是汉族聚居区,旧时多数是父母包办婚姻,其婚姻方法有:交流婚、姑表婚、姨表婚、招赘婚、童养婚、指腹婚、转房婚、冥婚等。1.1交换婚交换婚也称换亲,普通是指男女双方各以其女互给对方做儿媳妇。有的是由于家景贫寒,没才能办婚礼嫁妆的;有的是因为联姻相互制约的;也有的是因为门当户对,亲上加亲的。一般因家境贫寒的换亲,婚礼一切从简。1.2姑表婚、姨表婚姑表婚、姨表婚均属于近亲结婚,一般是指家里的女儿跟她姑姑、姨姨家的儿子结婚。这种婚姻是《婚姻法》所制止的,也违反了伦理道德。1.3招赘婚招赘婚又称招门婿,也就是上门女婿,俗称“倒插门”。一般是指家里只有女儿,不儿子,为了顶挡门户,传宗接代,招婿作子。女婿要随着岳父姓,按儿子对待,履行养活岳父、岳母的义务,能够继续女方的家产,家族也不会轻视,这种招赘称为“逝世招”;假如招来的女婿不更姓,则不能继承女方的家产,只有实行供养岳父、岳母的责任,这种招赘称为“活招”。“活招”多数都会遭遇到家族的歧视。1.4童养婚童养婚就是指童养媳,个别是指不太充裕的家庭,收养未成年的女孩儿做儿媳妇。等女孩儿到了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再与自家的儿子完婚,完婚之前就称作童养媳。童养媳完婚很简单,抉择吉日,童养媳先回娘家,穿上婆家给准备的新衣新鞋,在回到婆家同新郎拜天地,这就算是完婚了。做童养媳的女孩儿大都是因为家景清贫,为了糊口、活命而采用的不得已的措施。收养童养媳的家庭也往往是不太富裕的,童养媳大多都是受尽苦难,受尽打骂的,一般的父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相对不舍得把本人的女儿送去做童养媳的。1.5指腹婚指腹婚一般是指两家平时来往甚好,门当户对,如果两家女方都怀孕了,双方就提前预约,产后如果是一男一女的话,就让他们结亲成婚。明、清两代固然有过禁文,但明间仍旧有指腹为婚的现象。1.6转房婚转房婚,也称转亲。一般是指三家的女儿辗转作为三家的儿媳妇。婚礼和一般的婚嫁是一样的,惟有因家境贫寒的转亲,婚礼和嫁奁所有从简。1.7冥婚冥婚,又称“鬼婚”,“娶鬼妻”。一般是指有的男子没有授室就过逝了,他的家人为他追求未婚的女尸进行相配。有的要通过牵线说合的“鬼媒人”说合好,选鬼节日(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将女尸移迁到男方的坟地,与男尸合葬在一起。民间以为人死后犹如去了阴间,所以有鬼婚之俗。三、井而有序的婚嫁礼仪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古至尽从无变故,在古代,婚姻更是家族中的一件大事。和其别人生习俗比拟,婚嫁礼仪随世情而多变,这种变更重要表示在运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而婚礼所创造的气氛之隆重、热烈、喜庆、吉祥,则始终不变。婚俗为世代相传的文化景象,拥有一定的传承性。自古以来朔州地区的婚俗礼仪的程序类同山西有些其余地域的风俗,但又有其奇特的一面。随着时光的推移,这种固定的程序也在由繁到简的发展着。自古以来婚嫁从定亲到迎娶,旁边有很多繁缛的礼仪程序。周代婚俗已断定了“纳采、问名、纳吉、纳征、清期、亲迎、”六礼。清《朔州志·方地志》中有记载:“朔州婚姻,论财者少,初换帖,次纳定,次通讯,次完婚。仿古议婚、纳采、问名、请期之礼,喂不亲迎。五日后,会亲拜门,肆筵设席。”至清末,大的程序仍基原形同。一般的嫁娶礼仪都要有严厉

看看李鸿章家族:宰相、总督、巡抚、富翁、院士全齐了

看看李鸿章家族:宰相、总督、巡抚、富翁、院士全齐了 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35岁中举,39岁考中进士,在刑部任郎中。按家谱排辈,李文安以下八代人的辈分是“文、章、经、国;家、道、永、昌”。这是李鸿章出使欧美前,与大哥李翰章等家人在上海合影。李文安有六子,李瀚章居长,李鸿章居次,以下依次为李鹤章、李蕴章、李凤章、李昭庆。这个家族出过大学士(宰相)、总督、巡抚、院士、亿万富翁等。大哥李翰章(右)与李鸿章,是李氏家族第二代传人,官职最为显赫,李鸿章官至一人至下万人之上。李翰章(1821-1899年),字筱泉,绰号“李麻子”,跟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开始发家,历任广东布政使、湖南巡抚、江苏巡抚、湖广总督、浙江巡抚、湖北巡抚、漕运总督、加兵部尚书衔、调两广总督。李瀚章爱摆架子,人称“李大架子”。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师从曾国藩,21岁中举,24岁考取进士。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位子上达25年,创造了许多“第一”:中国近代第一条铁路、第一座钢铁厂、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所近代军校、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生前共有两任正室夫人,有三个儿子:经方、经述、经迈。长子李经方是职业外交官,精通五国语言,次子李经述准备接

父亲的班,三子李经迈曾任钦差出使奥国。老三李鹤章从军资历不浅,为朝廷立下汗马功劳,因元功名,只得了个管粮食的小官。他一气之下回家经商,置地,兼营盐业、茶叶和当铺,在乡下建造400多间房的李家楼,在合肥城建了五进豪宅。他有三个儿子,老二李经羲官至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老四李蕴章在安庆经商,买下了太平天国时期的英王府,后为曾国藩收复安庆后的两江总督衙门,他在全城拥有几十处房产,堪称安庆头号富商。老五李凤章对政治和军事没有兴趣,全身心投入到商业领域,做买卖“闷声发大财”,他做过地产、商贸和典当行等,家大业大,拥有大半个芜湖,在李氏兄弟中算是首富。在李家后代中,李道增的学术地位最高,他是李鸿章之弟李鹤章的第五代孙,是清华大学首任建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老六房“家”字辈三兄弟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是李鸿章老六李昭庆的第四代孙,现居海外,都是亿万富翁,被称为李家的“三艘航空母舰”。李家昶(中排左二长者)与家人在美国合影。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_家西番_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及其变迁 芦兰花①余粮才② (①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②西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30) “家西番”是对生活在青海东部地区的湟源、湟中、大通、平安和民和等县,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讲 汉语、生活习俗受汉族影响较大的藏族群众的称呼。在以上县市的史志中,只有湟源县对“家西番”有所记载。湟源县位于青海东部农业区西端的日月山麓,湟水上游。湟源县最早的县志《丹噶尔厅志》 卷六“人类”中记载:“南乡(包括日月藏族乡、和平乡等)一带克素尔、兔尔干各庄,有西番住屋耕田者,名曰东科寺佃户,与汉民杂居,间有读书者,土 人称为‘家西番’,即熟番也。”[1] 《湟源风土调查录》在“种族”一栏中记载:“五族杂处,大部分均系汉族,城关杂居回族,东南乡多番族,其习俗多陈汉风 正在同化时期,土人称为“家西番。”[2] 《湟源县志》:“藏族,宋元时称‘吐蕃’,驻牧湟源,明末,渐次开垦,牧而兼耕,清代多为东科寺佃户,称‘家西番’”。[3]在与当地的汉、回、蒙等族的交往过程中,“家西番” 逐渐学会了汉族先进的农耕文化,生产方式转变为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形 成了一种既不同于牧区藏族,也不同与当地汉族及 其他民族的民俗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青海各族人民越来越多地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 原有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民俗活动、传统文化正在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这种变化 越来越快,“家西番”的宗教信仰、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其婚恋礼俗,从择偶订亲、迎娶到婚后习俗都发生着变迁,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织、藏汉文化融合的多姿多彩的风貌,具有鲜明的民族与地域特征。本文以青海省湟源县为例,探讨“家西番”婚俗及婚礼仪式的变化,并试 图分析变迁的原因及趋势。一、“家西番”婚俗仪式的变化(一)通婚范围与择偶标准 清顺治初,四世东科尔嘉木羊嘉措,向固始汗 收稿日期:2010-03-22 基金项目:200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湟水河流域方言与地域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C Y Y 009. 第一作者简介:芦兰花(1974-),女,藏族,青海湟源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甘肃天水师范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方言与地域文化。 摘要:“家西番”传统婚俗文化随着当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正在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家西番”的通婚范围、择偶标准以及结婚程序和仪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家西番”传统婚俗 文化的变迁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以及“家西番”所处的地域环境和民族的融合有关。 关键词:家西番;婚俗文化;变迁中图分类号:K892.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10)03-143-05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Vol.25No.3Sep.2010 第25卷第3期2010年9月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一)

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迁(一)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清代前期税则制度变迁的描述,说明清代政府的税则制度变更,使不同种类的商品,按照不同的计量单位征收,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无疑是一种进步。然而,清代税则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政府规定的税则,不能随物价浮动而及时改变,物价上涨,税率降低,税收总额也随之减少,使税官们的薪俸、管理关税的各项经费,都会产生不足。因此,各关监督、或管关官员,就用私自增加收税量的办法来补充缺额、缺款,这就形成各关税则,在原部颁则例之外,又产生现行则例等法外则例,部颁则例成了空架子。关键词: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税率 清代前期政府对内陆各关制订了征收商品通行税的原则和法规,称为“某某关商税税则”,对此已经有许多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学者许檀等和日本学者香坂昌纪的研究是开拓性的,具有重要意义,也颇具代表性。许檀等学者在分析了一些税关计征方法变更、品种增删、部分商品税额的增减及裁革免税之后,认为:“清代的税则条款和税额,从整体上看相当稳定,那么应该可以认为,其税率是呈下降趋势的。”并指出:“不能认为税额的增长就一定是加重剥削”1。香坂昌纪根据康熙《浒墅关志》2和嘉庆《浒墅关志》对不同时期浒墅关的税则进行比较,说明税额在不同时期都有所增加。他认为,雍正年间规定“计石征课制,其后继续使用,基本的原则没有变化,但是可以推断税率超过定制(部颁税则标准)的倾向是不可避免的”。还认为,康熙、雍正二次修改税收则例,“每次(商人)担负的税额都被增大”3。但香坂氏认为北新关的税率低4。简言之,以许檀等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认为,整体上税则相当稳定,税率呈下降趋势。税额增长也不一定是加重税收,也就是说政府的税则整体上变化不大,税是不重的。以香坂昌纪为代表的一部分学者则认为,税额是增加的,税率增加的倾向也是不可避免的,浒墅关几次修改税则,每次都增加了征收标准,商人的税负比较重。应该说,两篇文章都以扎实的史料为依据,论述严谨,但却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值得作进一步探讨。笔者认为两种意见的分歧主要反映在两方面,第一,清代前期税则制度的变化问题。第二,税率的变化趋势是增加还是降低?从而说明清代前期政府的商品过关税是重还是轻?本文准备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一税则制度从管辖角度看,清代的内陆税关分为户部管理的关,简称户关,工部管理的关,简称工关。各关商税则例规定的纳税对象有商人和船户,一般来说,商人缴纳商品税,亦称货税,船户缴纳船税,亦称船料。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就部分户关中的货税则例进行探讨。税收则例是政府规定的征收商品通过税的原则和标准,亦是政府颁发的具体经济法规。政府的税收则例,要求相关人员按规定标准、手续纳税和征收,这里简称为税则制度。明代的税则制度分梁船则例和货物则例。梁船则例是向船户收取船料,原来是“以装载货物多寡为率。后从简便,乃验船梁阔狭,定收料银重轻。大抵自五尺以上榷其料至有一、二丈者”5。可能是船只装载货物的多寡很难测量,所以改为梁船计征,使税收方式变得简便。“各钞关止收船料,惟山东临清、杭州北新关兼收商税”6。货物则例是先向船户征收,再由船户向商人收取“纳料等项”。“凡各处车辆船只装载货物经过,或彼发卖,各照货物精粗,定收银多寡,具有则例可遵”7。当时人评价称:“斯关算舟,弗征其货,政善优矣”8。明代的货税则例是从价计征,亦称价则,即将过关商品,先官为定价,颁发定价则例,然后按价征税。清代顺治元年全面免税,第二年开始征税时,各关一般都沿用了明代的税则,以后才逐渐有所变化。从表面上看,清代政府对税则的变更主要是将明代钱币单位钞贯改为清代钱币单位银两;将明代流通的商品品种、部分商品具体征税数目裁革减免等9。这种改变从官方文书上看,至少延长到了乾隆年间。如临清关,乾隆11年“则例开载应征各项货物,共一千九百余条。今该抚咨送该关收税簿册,逐一查对,所征货物仅止一百八十余条,较之则例开载不及十分之一”10。“临清关商税则例,刊自前明,其条例多不宜于现行。迨乾隆二十九年,该省巡抚崔应阶,以旧刊税则内,开列钞贯名色,兼列前朝衣饰,及赌具等物,非体制所宜,奏明将钞贯名色,折合银数,并将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