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乙醇溶剂残留

无水乙醇溶剂残留
无水乙醇溶剂残留

【检查】

含量

用面积归一法以峰面积计算乙醇的含量,应符合规定(含量≧99.7)

甲醇、异丙醇照气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条件用柱长为m直径为mm用丙酮洗涤过的有机载体,与℃老化h以上。柱温度℃;气化室温度℃;检测器温度℃;进样量μl。

测定法校正因子的测定,用称量法(精确至0.0001g)配置数个与被校正组分指标接近的标准,按样品的测定条件测定。测定结果按置信度95%取舍,求出平均值(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校正因子以f i表示,数值按下式计算:

F i=A s M i/A i M s

A S------主体峰面积的数值,单位为平方厘米(cm2)或为毫伏分(mV*min);M i------组分i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A i-------组分i峰面积的数值,单位为平方厘米(cm2)或为毫伏分(mV*min);M s------主体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注:配置标准时,如无纯品,可用其他方法测出质量分数予以修正。

乙醇含量测定

归一法测定组分的质量分数以wi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W i=f i A i/Σ(f i*A i)×100(i=1,2,…...,n)

F i-----组分i校正因子的数值;

A i-----组分i峰面积的数值,单位为平方厘米(cm2)或为毫伏分(mV*min)。照气相色谱法(GB-T678-2002),按峰面积以质量分数计算,甲醇含量应低于0.05%;异丙醇含量应低于0.01%。

仪器型号:编号:T:RH:

天平型号:编号:T:RH:

甲醇测定校正因子称量配置

容量瓶称重1 g 2 g 3 g

乙醇称重g g g

甲醇称重g g g

异丙醇测定校正因子称量配置

容量瓶称重1 g 2 g 3 g

乙醇称重g g g

甲醇称重g g g

甲醇校正因子测定图见第页

异丙醇校正因子测定图见第页

乙醇含量测定图见第页。

检验结果:[ 检验日期:年月日]

无水乙醇

按照GB-T678-2002测定

【检查】

含量不得低于99.7%

挥发性杂质

甲醇含量不得过0.05%

异丙醇含量不得过0.01%

本品按GB-T678-2002,上述结果

乙醇和水混合液精馏塔课程设计

新疆工程学院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年产量为8000t的乙醇-水混合液 精馏塔的工艺设计 系部:化学与环境工程系 专业班级:化学工程与工艺13-1 学生姓名:杨彪 指导老师:杨智勇 完成日期: 2016.6.27

格式及要求 1、摘要 1)摘要正文 (小四,宋体) 摘要内容200~300字为易,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2)关键词 XXXX;XXXX;XXXX (3个主题词) (小四,黑体) 2、目录格式 目录(三号,黑体,居中) 1 XXXXX(小四,黑体) 1 1.l XXXXX(小四,宋体) 2 1.1.1 XXXXX(同上) 3 3、说明书正文格式: 1. XXXXX (三号,黑体) 1.1 XXXXX(四号,黑体) 1.1.1 XXXXX(小四,黑体) 正文:XXXXX(小四,宋体) (页码居中) 4、参考文献格式: 列出的参考文献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且一般要求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按文稿中引用顺序排列。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 示例如下: 期刊——[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题(篇)名,刊名(版本),出版年,卷次(期次)。 图书——[序号]作者1,作者2…,作者n..书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纸型、页码及版心要求: 纸型: A4,双面打印 页码:居中,小五 版心距离:高:240mm(含页眉及页码),宽:160mm 相当于A4纸每页40行,每行38个字。 6、量和单位的使用: 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规定,不得使用已废弃的单位。量和单位不用中文名称,而用法定符号表示。

新疆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残留溶剂处理及分析

残留溶剂处理及分析 标准滞后目前实行的有关软包装复合产品溶剂残蹈量的国家标准,是制定于10多年前的GB/T10005。该标准规定复合后产品的溶剂残留总量不能超过10mg/m2,既包括印刷时残留的苯类、醇类、酯类、酮类等溶剂,也包括复合时残留的酯类溶剂。而且按气相色谱仪记录,还包括所有溶剂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同时,GB/们0005还限定苯类溶剂残留量不得超过3mg/m2。若将此推荐性标准升级儿强制性,对提高软包装产品的安全性会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目前,我国的标准同其他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不小差距。据有关方面介绍,欧洲对异丙醇、醋酸乙酯等各类溶剂的限量是5mg/m2,日本是3mg/m2;美国对甲苯的限量是2mg/m2,与我国国内的标准相比,要先进许多。 由于软包装产品一般先采用凹印里印,然后再进行干法复合或流延复合,国家标准只规定’了最终产品溶剂残留量的上限,但没有涉及印刷阶段的溶剂残留量。笔者查阅了表印油墨标准与印油墨标准,其中规定溶剂残留量不超过30mg/m2,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比,这些油墨标准的确是太滞后了。 出于塑料薄膜的印刷复合生产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有机溶剂的排放,这就涉及到生产环境的气体浓度许可问题。笔者了解到,目前还在执行的卫生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为:苯40mg/m3,甲苯100mg/m3,二甲苯1OOmg/m3,乙酸乙酯300mg/m3,乙酸丁酯300rug/m3。据了解,前苏联当年的标准就规定甲苯与二甲苯不超过50mg/m3,乙酸乙酯不超过200mg/m3,乙酸丁酯不超过200mg/m3。美国是按照体积浓度值(ppm)来制定标准的,规定甲苯与二甲苯不超100ppm,丁酮不超过200ppm,乙酸乙酯超过4OOppm,乙酸丁酯不超过150ppm。 根据笔者以前在软包装行业长期工作的经验,环境要求对软包装生产过程中溶剂残留量的控制至关重要。当环境温湿度较高、气压较低时,即使接近临界参数还是比较危险的。有些软包装厂的凹印、干式复合、制袋工序都在一个没有分割的场所中,环境中的气体浓度比较高,废气排放不出去,也是造成此后果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还要说说气相色谱仪检测标准与产品取样送检标准。已经在环境中暴露较长时间的塑料袋与刚刚启封的塑料袋,两者的检测结果差距很大。同样,卷料产品的取样部位与最后的检测数据也有很大关系。笔者曾了解到,可口可乐公司的做法是,在直径600mm的产品膜卷上,沿直径方向用锯子锯去100mm,将外层剥离后取样检测。因此,此次新标准的调整,势必还要影响到其他一系列相关检测标准的制定。 凹印工艺中的几个难点在正常条件下,传统的凹印工艺要达到上述指标要求应该是不难的。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较多,给控制溶剂残留带来一定的难度。 1.凹版电子雕刻凹版的网穴一般呈倒棱锥体,网穴深度50—60Um,受形状的影口向,棱锥体网穴底部的油墨在印刷过程中很难转移出来,实际网穴的深度一般在30—40um。久而久之,容易发生堵版现象,特别是高光部位的小网穴更容易发生堵塞,造成印品上小网点丢失。虽然通过调节刮刀位置或干燥箱热风可以缓解或减少此类问题酌发生,但并不是总能奏效。 因此,许多操作人员不得不采取向油墨中添加慢干性溶剂(如二甲苯、丁酮、丁酯等)的做法。这些慢干性溶剂的沸点较高,必须要掌握好添加量,否则就可能埋下溶剂残留酌隐患。

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报告方法验证方案设计模版2

方案批准 注:在方案批准部分签字表明签字者同意方案中规定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和记录要求。在执行本方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影响严格执行本方案的偏差,对较小的偏差将通过偏差报告的形式来解决,对于关键性偏差,如对方法的调整、对参数或接受标准的调整必须制定出增补方案并按照原方案批准程序得到批准才能进行。所有的偏差报告和增补方案必须在提交验证报告供批准时一同提交。

目录 1.概述 (3) 2.参考资料 (4) 3. 职责 (4) 4. 色谱系统及色谱条件 (4) 5. 器材与试剂 (5) 6. 验证试验 (5) 6.1系统适应性 (5) 6.2专属性 (6) 6.3耐用性 (7) 6.4定量限 (8) 6.5检测限 (8) 6.6线性与围 (8) 6.7准确度 (9) 6.8精密度 (11) 7.再验证周期 (12) 8.偏差及纠正措施 (13) 9.最终审核和批准 (13) 药品残留溶剂顶空分析方法草案 (14)

1.概述 1.1根据ICH对药品中残留溶剂含量的要求及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必须控制盐酸噻氯匹定生产工艺中使用到的溶剂乙醇、丁酮、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DMF)的残留量。限度分别为:乙醇≤5000ppm、丁酮≤5000ppm、甲苯≤890ppm、DMF≤880ppm。 1.2分析方法草案见附件。 1.3本分析方法属于杂质定量分析,因此需要验证的项目有:系统适应性、专属性、线性、 准确度、检测限、定量限、精密度、耐用性,具体参数及接受标准要求见下表:

2.参考资料 ICH Q3C (R3), November 2005. ICH Q2 (R1), November 2005. <467> Residual Solvents, United States Pharmacopoeia 31, November 2007. <20424> Residual Solvents, European Pharmacopoeia 6.0, June 2007. 3. 职责 4.1色谱系统

无水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水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水乙醇 化学品中文名称:无水乙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absolute ethyl alcohol

企业名称:*********有限公司 邮编: 企业应急电话: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无水乙醇)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无水乙醇无水酒精 化学品英文名:absolute ethyl alcohol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 邮编: 传真号码: 企业应急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技术说明书编码:001 生效日期:2011年01月04日 分子式:C2H6O 分子量:46.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乙醇 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 无水乙醇99.9% 64-17-5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服。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膜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等。长期酗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 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燥、脱屑、皲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 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 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 溶解。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防化

乙醇作为封端剂和甲醇清除剂的木质素高效解聚为芳烃

乙醇作为封端剂和甲醇清除剂的木质素高效解聚为芳烃 (Ethanol as capping agent and formaldehyde scavenger for efficient depolymerization of lignin to aromatics) 原作者:Xiaoming Huang, Tamás I. Korányi, Michael D. Boot and Emiel J. M. Hensen 翻译作者:徐志鹏 本文为翻译文献,翻译作者不申明全部著作权,如有问题请联系 zhipeng_xu@https://www.360docs.net/doc/4d13879308.html,

摘要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能源目标,从木质素中获得可再生燃料和化学品给木质生物质的使用带来了一个重要挑战。我们报道了一个在超临界乙醇中CuMgAlO x作催化剂的木质素分解热催化过程。相比较于甲醇,使用乙醇作为溶剂获得了更高的单体收率。与甲醇相比,乙醇相当于木质素分解中产生的甲醇的清除剂。对苯酚和烷基化酚类的研究证明了酚羟基和甲醛在不希望看到的再聚合反应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乙醇参与的氧烷基化和碳烷基化封端反应阻碍了木质素分解过程中产生的酚类单体。在380℃中的乙醇反应了8小时后,这个过程产生了高产率的烷基化芳烃单体(60-86 wt%,取决于所使用的木质素),并且有很高的脱氧度。脱氧芳烃可以用来取代重整油或可以作为基芳香化学品;可以使用含氧芳烃作为低烟柴油添加剂和聚合物的构建块。 简介 利用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和化学品需要重大的技术突破。[1]随着纤维素生产乙醇的商业化应用,[2]经济地处理从木质素原料中得到的木质素副产品变得很有必要。木质素的量将远超过生物炼制的内部能源需求量和木质素驱动的特定产品的全球市场。[1]如果木质素可以高效地解聚,那么它就可以作为芳烃化合物的可再生原料。这样的过程不仅能迎合可持续发展目标,还能保证化学工业越来越多地使用天然气所需要的芳烃供应。[3] 木质素解聚成增值的化学品如芳烃和燃料已经通过热解、加氢裂化、氢解作用,氧化和水解等方法进行过探究。[4,5]由于高的单体产率和较少的焦炭产生,在氢或给氢溶剂存在下的氢解很有前景。[4]诸如次临界/超临界水[6-8],甲醇[9-11],乙醇[11-13],异丙醇[11,14],乙醇-水[15-17]和甲醇-水[18]等溶剂已经在木质素的溶剂分解和氢解中加以研究。产率和产品分布主要取决于所使用的溶剂。例如,Ford等报导的300℃下超临界甲醇中的木质素向单体环己烯派生物的单步骤催化结构过程。[9,10]在较低温度下(140-220℃),主要的芳烃在H2存在下产生。开关草木质素在Pt/C催化剂、甲酸作氢源的350℃下转化为酚类产物,使分子量和含氧量大大减小。[20]Wang和Rinaldi比较了不同的醇作木质素模型化合物和有机硫木质素的溶剂在300℃,RANEY Ni催化剂作用下催化解聚。他们发现异丙醇由于其在有机硫木质素催化解聚中的良好的转移加氢比率而成为优选醇溶剂。Weckhuysen集团[15,21]发现了一种木质素使用Pt/Al2O3催化剂在乙醇-水溶剂中的水相重整过程。在220℃下,单体芳烃充氧剂如愈创木酚和取代愈创木酚的联合产率达到了17%,且没有焦炭生成。据观察,乙醇可以阻止木质素的再聚合,没有乙醇的条件下,产生了高顽固性固体。Ma等[13]最近的工作报导了硫酸盐木质素在280℃超临界乙醇中在α-MoC1-x/活性炭催化剂条件下未通入气态氢条件下

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产品残留溶剂分析方法验证方案 20**年**月

验证方案的起草与审批 方案实施日期:

目录 1.验证目的 (4)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4) 3.标准品、供试品 (4) 4.风险评估 (4)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5) 6.验证步骤 (6) 6.1系统适应性 (6) 6.2专属性 (6) 6.3定量限与检测限 (7) 6.4线性 (7) 6.5准确度 (8) 6.6精密度 (9) 6.7范围 (9) 6.8耐用性 (9) 6.9样品测定 (10) 7.偏差 (10) 8.风险的接收与评审 (10) 9.再验证 (10) 10.确认结果评审和结论 (10) 11.更改历史 (10) 12. 附录 (10)

1.验证目的 根据法规的要求,分析方法应进行验证,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这个验证方案的目的是为验证提供具体方法参数、可接受标准和研究步骤。 2.方法简介与确认范围 ***产品生产过程中用到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为了准确测定溶剂在成品中的残留量,现对该测定方法进行验证,验证包括方法的专属性、检测限与定量限、线性、范围、准确度、精密度及耐用性。 3.标准品、供试品 3.1标准品 3.2供试品 4.风险评估 按照《质量风险管理规程》,质量控制部和质量管理部共同对分析方法进行了风险评

风险评估人: 评估日期: 5.验证的可接受标准

6.验证步骤 6.1系统适应性 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乙酸乙酯200mg、四氢呋喃28.8mg,置于已加入10ml二甲基亚砜的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作为对照溶液储备液;精密移取对照液储备液5ml,置于一10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同法配制6份,连续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相邻组份之间的分离度R均应不小于1.5,各组份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A)均应不大于10%。 6.2专属性 a) 空白:精密移取二甲基亚砜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甲基亚砜出峰位置,且溶剂对测定应无干扰。 b) 乙醇定位溶液:取乙醇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醇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醇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c) 丙酮定位溶液:取丙酮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丙酮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丙酮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d) 二氯甲烷定位溶液:取二氯甲烷约12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二氯甲烷约24μg /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二氯甲烷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e) 乙酸乙酯定位溶液:取乙酸乙酯约10mg,置于50ml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含乙酸乙酯约200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乙酸乙酯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f) 四氢呋喃定位溶液:取四氢呋喃约14.4mg,置于5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移取1.0ml,置于10ml量瓶中,用二甲基亚砜稀释至刻度(含四氢呋喃约28.8μg/ml);精密移取5ml,置于20ml顶空瓶中,密封。顶空进样,记录色谱图,确定四氢呋喃出峰位置,并不得有干扰峰,且与二甲基亚砜之间的分离度应不小于1.5。 i) 对照液:精密称取乙醇200mg、丙酮200mg、二氯甲烷24mg、四氢呋喃28.8mg、

酒精和水精馏分离

第一章 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分离乙醇-水混合液的板式精馏塔 二 设计数据 处理量:每天处理乙醇-水混合液2.57吨,每天处理两批次 原 料:乙醇含量为73%(质量百分比,下同)的常温液体 分离要求:塔顶含量不低于95% 三 操作流程的确定和说明 操作压力:由于乙醇~水体系对温度的依赖性不强,常压下为液态,为降低塔 的操作费用,操作压力选为常压。其中塔顶压力为5 1.0132510Pa ?, 塔底压力 5 [1.0132510(265~530)]N Pa ?+ 塔型选择:根据生产任务,若按年工作日300天,每天开动设备24小时计算, 产品流量为 ,由于产品粘度较小,流量较大,为减少造价,降低生产过程中压降和塔板液面落差的影响,提高生产效率,选用浮阀塔。 进料状态:虽然进料方式有多种,但是饱和液体进料时进料温度不受季节、 气温变化和前段工序波动的影响,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此外,饱和液体进料时精馏段和提馏段的塔径相同,无论是设计计算还是实际加工制造这样的精馏塔都比较容易,为此,本次设计中采取饱和液体进料。 加热方式:精馏塔的设计中多在塔底加一个再沸器以采用间接蒸汽加热以保 证塔内有足够的热量供应;由于乙醇~水体系中,乙醇是轻组分,水由塔底排出,且水的比热较大,故可采用直接水蒸气加热,这时只需在塔底安装一个再沸器,并且可以利用压力较低的蒸汽进行加热,无论是设备费用还是操作费用都可以降低。 第二章 塔板的工艺设计 第一节 精馏塔全塔物料衡算 F :原料液流量(kmol/s ) x F :原料组成(摩尔分数,下同)

D:塔顶产品流量(kmol/s) x D:塔顶组成 W:塔底产品流量(kmol/s) x W:塔底组成 原料乙醇组成: 塔顶组成: 进料量: 第二节计算温度、密度、表面张力、粘度、相对 挥发度气液相及体积流量 表一.常压下乙醇-水气液平衡组成(摩尔)与温度关系

ICH_Q3c_杂质:残余溶剂的指导原则(中文版)纯净版

杂质: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
杂质: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
1.介绍 本指导原则旨在介绍药物中残留溶剂在保证人体安全条件下的 可接受量,指导原则建议使用低毒的溶剂,提出了一些残留溶剂毒理 学上的可接受水平。 药物中的残留溶剂在此定义为在原料药或赋形剂的生产中,以 及在制剂制备过程中产生或使用的有机挥发性化合物, 它们在工艺中 不能完全除尽。 在合成原料药中选择适当的溶剂可提高产量或决定药 物的性质,如结晶型。纯度和溶解度。因此.有时溶剂是合成中非常 关键的因素。本指导原则所指的溶剂不是谨慎地用作赋形剂的溶剂, 也不是溶剂化物,然而在这些制剂中的溶剂含量也应进行测定,并作 出合理的判断。 出于残留溶剂没有疗效,故所有残留溶剂均应尽可能.去,以 符合产品规范、GMP 或其他基本的质量要求。制剂所含残留溶剂的 水平不能高于安全值,已知一些溶剂可导致不接受的毒性(第一类, 表 1) ,除非被证明特别合理,在原药、赋形剂及制剂生产中应避免 使用。一些溶剂毒性不太大(第二类,表 2)应限制使用,以防止病 人潜在的不良反应。使用低毒溶剂(第三类,表 3)较为理想。附录 1 中列出了指导原则中的全部溶剂。
第 1 页 共 18 页

杂质:残留溶剂的指导原则
表中所列溶剂并非详尽无遗, 其他可能使用的溶剂有待日后补充 列人。第一、二类溶剂的建议限度或溶剂的分类会随着。新的安全性 资料的获得而调整。含有新溶剂的新药制剂、其上市申请的安全性资 料应符合本指导原则或原料药指导原则(Q3A 新原料药中的杂质) 或新药制剂(Q3B 新药制剂中的杂质)中所述的杂质控制原则,或者 符合上述三者。 2. 指导原则的范围 指导原则范围包括原料药、 赋形剂或制剂中所含残留溶剂. 因此, 当生产或纯化过程中会出现这些溶剂时。应进行残留溶剂的检验。也 只有在上述情况下,才有必要作溶剂的检查。虽然生产商可以选择性 地测定制剂, 但也可以从制剂中各成分的残留溶液水平来累积计算制 剂中的残留溶剂。如果计算结果等于或低于本原则的建议水平,该制 剂可考虑不检查残留溶剂, 但如果计算结果高于建议水平则应进行检 测, 以确定制剂制备过程中是否降低了有关溶剂的量以达到可接受水 平。果制剂生产中用到某种溶剂,也应进行测定。 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临床研究阶段的准新原料药、 准赋形剂和准 制剂。也不适用于已上市的药品。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所有剂型和给药途径。短期(如 30 天或更短) 使用或局部使用时,允许存在的残留溶剂水平可以较高。应根据不同 的情况评判这些溶剂水平。 有关残留溶剂的背景附加说明见附录 2。
第 2 页 共 18 页

乙醇的基本特性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俗称酒精、无水酒精、火酒、无水乙醇。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乙醇的物性数据: 1.性状:无水透明、易燃易挥发液体。有酒的气体和刺激性辛辣味。 2. 密度:0.78945g/cm^3; (液) 20°C 3. 熔点:-11 4.3 °C (158.8 K) 4. 沸点:78.4 °C (351.6 K) 5. 在水中溶解时:p Ka =15.9 6. 黏度:1.200 mpa·s(cp),20.0 °C 7. 分子偶极矩:5.64 fC·fm (1.69 D) (气) 8. 折光率:1.3614 9. 相对密度(水=1): 0.79 10.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11.饱和蒸气压(kPa): 5.33(19℃) 12.燃烧热(kJ/mol): 1365.5 13.临界温度(℃): 243.1 14.临界压力(MPa): 6.137 15.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32 16.闪点(℃,开口): 16.0 17.闪点(℃,闭口): 14.0 18.引燃温度(℃): 363 19.爆炸上限%(V/V): 19.0 20.爆炸下限%(V/V): 3.3 21.燃点(℃):390~430 22.蒸发热:(kJ/mol,b.p):38.95 23.熔化热:(kJ/kg) :104.7 24.生成热:(kJ/mol,液体):-277.8 25.比热容:(kJ/(kg·k),20°C,定压):2.42 26.沸点上升常数:1.03~1.09 27.电导率(s/m):1.35×10-19 28.热导率(w/(m·k)):18.00 29.体膨胀系数(k-1, 20°C):0.00108 30.气相标准燃烧热(kJ/mol):1410.01 31.气相标准声称热(kJ/mol):-234.01 32.气相标准熵(J/mol·k):280.64 33.气相标准生成自由能(kJ/mol):-166.7 34.气相标准热熔(J/mol·k):65.21 35. 液相标准燃烧热(kJ/mol):-1367.54 36.液相标准声称热(kJ/mol):-276.98 37. 液相标准熵(J/mol·k):161.04

EP残留溶剂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 residual solvents (残留溶媒的定性与控制) The test procedures described in this general method may be used: 基本方法中描述的步骤可能用的到: 1)当残留溶媒为不可知时,主要是第一类、第二类残留溶媒在(an active substance,excipient or medicinal product)活性中间体(原料药),赋形剂,医药产品中的定性。 2)第一类、第二类溶媒在(an active substance,excipient or medicinal product)活性中间体(原料药),赋形剂,医药产品中的限度检测。3)当第二类溶媒限度超过1000ppm(0.1%)的定量检测,或者当需要时第三类溶媒的定量检测。 第5.4章列出第一、二、三类残留溶媒 3种溶剂用于样品制备和顶空进样条件选择。 2种色谱体系体系A更合适而体系B常用于定性分析。样品制备过程取决于被检测物的溶解性和一定程度上的残溶的控制。 下列残留溶媒不宜用顶空进样检测: 2-乙氧基乙醇(2-ethoxyethanol)、2-甲氧基乙醇(2-methoxyethanol)、乙二醇(ethylene glycol)、甲基吡咯烷酮(NMP)(N-methylpyrrolidone)、环丁砜(sulfolane) 用其他合适的方法来控制这类残留溶媒。 当一种方法用于定量控制某种物质里的残留溶媒,必须对它进行

验证。 方法、步骤(PROCEDURE) 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检测(2.2.28) 样品制备1. 用于水溶性的物质里的残留溶媒控制。 样品溶液(1)用水(water R)溶解0.200g被测物并用它稀释到20.0ml。 样品制备2. 用于不容于水的物质里的残留溶媒控制。 样品溶液(2)用DMF溶解0.200g被测物并用它稀释到20.0ml。 样品制备 3 用于当确定或怀疑被测物质里含有N,N-二甲基乙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两种时的残留溶媒的控制。 样品溶液(3)用DMI溶解0.200g被测物并用它稀释到20.0ml。 有时以上所列样品制备方法不太适合,这时选择溶剂用于制备样品溶液和使用静态顶空,一定要验证它的适用性。 溶媒溶液 溶媒溶液(a)取1.0ml第一类残留溶媒(CRS)加9ml二甲亚砜,并用水(water R)稀释到100.0ml,用水稀释上述溶液 1.0ml到100.0ml。再用水稀释上述溶液1.0ml到100.0ml。 对照溶液限度如下: 苯:2ppm 四氯化碳:4ppm 1,2-二氯乙烷:5ppm

药物中常见残留溶剂及其限度

四、附录 16

1、残留溶剂表示方法 1.1允许日接触量 允许日接触量(permitted daily exposure, PDE)是指某一有机溶剂被允许摄入而不产生毒性的日平均最大剂量,单位为mg/天。某一具体有机溶剂的PDE值是由不产生反应量、体重调整系数、种属之间差异的系数、个体差异、短期接触急性毒性研究的可变系数等推算出的。部分有机溶剂的PDE 值见附录。由于国内目前尚未对此有系统的研究,附录中所列出的数据均是参考ICH残留溶剂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数据。 1.2浓度限度 在PDE 表示方法的基础上,为了更加便于计算,引入了浓度限度(%)表示方法,其计算公式为浓度限度(%)=PDE(mg/天)9 /(1000×剂量(g/天))×100%,其中剂量初步定为10g/天。部分有机溶剂的浓度限度见附录。 1.3两种表示方法的比较 以上两种表示方法在残留溶剂研究中均可行,但需要指出的是,PDE值是绝对值,也就是说无论原料药、辅料和制剂,只要能明确各成分的溶剂残留量,以PDE值来计算是很精确的;而对于某一具体制剂来说,由于很难确定处方中各活性成分和各辅料的残留溶剂水平,因此以浓度限度来计算更为简便,只要日摄入总量不超过10g,就无需进一步计算。综合以上情况并考虑目前国内的实际情况,由于大多数药物的日摄入量不会超过10g(包括活性成分和辅料),浓度

限度表示方式是目前更为简便可行的。当然,在某些原料、辅料或制剂的残留溶剂不符合浓度限度时,可根据实际测定的各种残留溶剂量及用法用量计算实际日接触量,并与PDE值比较,如符合限量要求则也属可行。 此外,虽然本指导原则采用浓度限度的表示方式,但由于PDE 值的精确性,药物研发者可采用适当的PDE 值的方式进行残留溶剂研究。

含有乙醇的常用药物

乙醇是制药中常用到的辅料。作为药物的溶剂,其主要作用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及稳定性。乙醇为半极性溶剂,溶解性能介于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之间,因此乙醇既可以溶解水溶性的某些成分,又能溶解非极性的一些成分。但由于乙醇本身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所以在使用含有乙醇的药物过程中,除了要关注药物主要成分的相关事项,药师还应考虑乙醇溶剂对人体及其他合用药物的影响。 笔者将含有乙醇的常用药物总结如下: 注射剂类 肾上腺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醋酸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醇型)、泼尼松龙注射液(醇型); 心血管系统用药:硝酸甘油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去乙酰毛花苷注射液、洋地黄毒苷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 呼吸系统用药: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盐酸溴己新葡萄糖注射液、细辛脑注射液、穿琥宁注射液; 神经系统用药:地西泮注射液、尼麦角林注射液、盐酸吡硫醇注射液; 抗肿瘤药:依托泊苷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多西他赛注射液; 抗菌药物:阿奇霉素注射液、阿奇霉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阿奇霉素枸橼酸二氢钠、氯霉素注射液; 妇产科用药:前列腺素E2注射液。 口服液丹红化瘀口服液、左卡尼汀口服液、环孢素A口服溶液。 糖浆剂感冒止咳糖浆、养阴清肺糖浆、人参蜂王浆。 酊剂系指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提取或溶解而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亦可用流浸膏稀释制成,供内服或外用。如藿香正气水、十滴水、正骨水、骨痛灵酊、姜酊、祛伤消肿酊、烧伤灵酊、复方樟脑酊、碘酊、远志酊、颠茄酊等。 酏剂是由药物和芳香性物质等配制而成的水醇溶液,乙醇含量一般在25%以下,如地高辛酏剂。 擦剂系指药物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损患处揉擦用的液体制剂。如酮洛芬搽剂、醋酸倍他米松搽剂、克伤痛搽剂、骨友灵搽剂、麝香祛痛搽剂等。 涂膜剂常以乙醇为溶剂,如疏痛安涂膜剂。 流浸膏剂系指饮片用适宜的溶剂提取,蒸去部分或全部溶剂,调整至规定浓度而制成的制剂。流浸膏剂一般应检查乙醇量。如大黄流浸膏、当归流浸膏、甘草流浸膏、益母草流浸膏、颠茄流浸膏、志远流浸膏、浙贝流浸膏等。 酒剂系指饮片用蒸馏酒提取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如国公酒、骨刺消痛液等。 其他硝酸甘油气雾剂、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复方醋酸氯已定喷剂、麝香祛痛气雾剂;盐酸萘替芬溶液、复方水

乙醇的管理制度

乙醇的管理制度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32,俗称酒精,它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它的水溶液具有特殊的、令人愉快的香味,并略带刺激性。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来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 中文名称: 乙醇 化学式: C2H5 相对分子质量: 46.07 化学品类别: 有机溶剂 是否管制: 是 来源 工业上乙醇主要来自石油(乙烯水化法),也常用含糖的物质发酵来生产乙醇(主要是酿酒)。 管制信息 乙醇(*)(易制爆) 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低浓度医用乙醇不受管制。名称 中文名称:乙醇 英文别名: 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愉快的气味和灼烧味。易挥发。能与水、氯仿、乙醚、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储存 密封阴凉干燥保存。 用途 溶剂。有机合成。各种化合物的结晶。洗涤剂。萃取剂。 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安全措施 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露: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露: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灭火方法 燃烧性:易燃 闪点(℃):12 爆炸下限(%):3.3 最大爆炸压力():0.735 引燃温度(℃):363 爆炸上限(%):19.0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紧急处理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就医。 误食: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实验室使用及灭火? 1、应使用火柴点燃,否则容易使酒精灯内的酒精燃烧。 2、使用完毕后,应用灯帽将火盖灭。 3、如不慎将酒精洒出并引燃,则应用湿抹布将其盖灭。 编码信息 编号:64-17-5 号:200-578-6 编码:12H61-2-33H,2H2,1H3 危规编号:32061 分子结构 C、键O原子均以3杂化轨道成、极性分子。 组成/成分 乙醇分子是由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乙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可以看成是乙烷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的产物,也可以看成是水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乙基取代的产物。乙醇分子中的碳氧键和氢氧键比较容易断裂。 相对分子量:46.07 理化常数 密度:0.789 ^3; (液) 熔点:-114.3 °C (158.8 K) 沸点:78.4 °C (351.6 K)

乙醇—水混合溶液连续精馏塔项目设计方案

乙醇—水混合溶液连续精馏塔项目设计方 案 第一章设计方案的确定 1.1 概述 精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含可液化的气体混合物)最常用的一种单元操作,在化工、炼油、石油化工等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精馏过程在能量剂驱动下(有时加质量剂),使气液两相多次直接接触和分离,利用液相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的不同。使易挥发组分由液相向气相转移,难挥发组分由气相向液相转移,实现原料混合液中各组分的分离。根据生产上的不同要求,精馏操作可以是连续的或间歇的,有些特殊的物系还可采用衡沸精馏或萃取精馏等特殊方法进行分离。 本设计任务为分离乙醇一水混合物,由于对物料没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在常压下操作。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应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人精馏塔。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却器冷却后送至储罐。塔底设置再沸器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其中由于蒸馏过程的原理是多次进行部分汽化和冷凝,热效率比较低,但塔顶冷凝器放出的热量很多,但其能量品位较低,不能直接用于塔釜的热源,在本次设计中设计把其热量作为低温热源产生低压蒸汽作为原料预热器的热源之一,充分利用了能量。 1.2 基本原理 在化工、轻工、石油等生产过程中,混合物的分离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过程。原料和中间产品有许多是由几个组分液相组成的均相混合物,为了对某些组分进

行提纯或回收其中的有用组分以达到生产的目的,通常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分离,蒸馏是分离液体混合物的典型单元操作,它通过加热造成气、液两相物系,利用物系的各组分挥发度不同的特性以实现分离的目的。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相差不大,而又有较高的分离要求时,宜采用精馏。由于乙醇比水在同样的条件下更容易挥发,所以本设计采用精馏,其中乙醇为易挥发组分,水为难挥发组分。 1.3 确定设计方案原则 总的原则是尽可能多地采用先进的技术,使生产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符合优质、高产、安全、低能耗的原则,具体考虑以下几点: (1) 满足工艺和操作的要求所设计出来的流程和设备能保证得到质量稳定的产品。由于工业上原料的浓度、温度经常有变化,因此设计的流程与设备需要一定的操作弹性,可方便地进行流量和传热量的调节。设置必需的仪表并安装在适宜部位,以便能通过这些仪表来观测和控制生产过程。 (2) 满足经济上的要求要节省热能和电能的消耗,减少设备与基建的费用,如合理利用塔顶和塔底的废热,既可节省蒸汽和冷却介质的消耗,也能节省电的消耗。回流比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均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回流比。冷却水的节省也对操作费用和设备费用有影响,减少冷却水用量,操作费用下降,但所需传热设备面积增加,设备费用增加。因此,设计时应全面考虑,力求总费用尽可能低一些。 (3) 保证生产安全生产中应防止物料的泄露,生产和使用易燃物料车间的电器均应为防爆产品。塔体大都安装在室外,为能抵抗大自然的破坏,塔设备应具有一定刚度和强度。 1.4 设计步骤 板式精馏塔的设计大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 确定设计方案; (2) 平衡级计算和理论塔板的确定; (3) 塔板的选择; (4) 实际板数的确定; (5) 塔体流体力学计算; (6) 管路及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型;

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研究

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机溶剂的残留量一般要求控制在几个至几千个ppm之间,属于微量或痕量测定,与常量测定有着不同的特点。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选择对测定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有时采用不同的方法测定同一个样品会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通过对最近一段申报资料的审评,经常发现在残留溶剂的检查方法尚不合理的情况下,若样品的色谱图中未出现溶剂峰,也未经其它系统验证,研究者就简单地作出样品无该溶剂残留的结论,进而不将其残留定入质量标准,药检所也不再进行复核。针对这种情况,从审评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评价残留溶剂检查方法的合理性谈自己的一些认识,与各位业内同仁交流。 有机残留溶剂检查一般采用气相色谱法,评价色谱系统的适用性和方法学验证资料遵循与液相色谱方法评价相同的原则,不再赘述。与液相方法不同的是,气相色谱有多种进样方式,残留溶剂检查常用直接进样法或顶空进样法。针对这两种进样方法不同的特点,评价方法合理性的要点应有所不同。对于直接进样法,应着重评价方法的灵敏度和重复性。目前已普遍用毛细管柱取代填充柱,因为毛细管柱的柱效高,其灵敏度也较填充柱大为提高。但由于毛细管柱直接进样的体积小,一般仅几微升,即使提高供试溶液的浓度,对于测定限量极低的溶剂(如:苯、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等)及对FID检测器响应低的溶剂(如:含氯的溶剂),其检测限一般接近或高于限量,灵敏度难以满足测定的需要。测定此类溶剂最好采用顶空进样法,对含卤素的溶剂可改用电子捕获检测器(ECD)。进样量小也易造成进样重复性差,采用内标法较外标法的结果更为准确。 顶空进样法是将大量样品中的残留溶剂富集在顶空瓶上层的气体中,对绝大多数有机溶剂而言,灵敏度较直接进样法大为提高,但顶空进样系统中存在气液两相的平衡问题,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增多。评价方法是否合理,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1)顶空条件:顶空瓶的平衡温度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参数,根据溶解样品的溶剂和待测溶剂的不同性质,达到气液平衡所需的温度和时间可能不同,应有试验数据作为选择的依据,但在申报资料中一般都未提及。判断顶空条件是否适用,一般的规律是:顶空瓶的平衡温度应低于溶解样品所用溶剂的沸点10℃以下,能满足检测灵敏度即可;对于沸点过高的溶剂,如DMF、DMSO、聚乙二醇等,用顶空进样测定的灵敏度不如直接进样,不适宜采用顶空法;顶空瓶的平衡时间一般应为30至60分钟,才能保证气液两相达到稳态平衡。 2)供试品和对照品是否平行:由于供试品和对照品的液体部分状态不完全一致而造成的基质效应会直接影响到结果的准确性。采用标准加入法可以消除基质效应,但目前在国内的申报资料中较少见到,其原因可能是方法较为繁琐,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样品,对新药研发初期样品量较少的情况或一些贵重的药品不太适用。如果申报资料中提供了回收率数据,就容易判断基质效应的大小,但由于目前对此没有强制要求,大多数资料都未对回收率进行研究。因此在评价方法时,至少应要求对照品和供试品采用相同的溶剂溶解,且液体部分的体积应完全一致。 3)重复性:由于顶空进样法存在气液平衡和气体进样的问题,粗放度较大,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要求是:内标法连续五次进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外标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欧洲药典则要求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因此重复性应密切关注。 此外,无论是直接进样或顶空进样,都应尽量使供试液中的样品完全溶解,否则当残留溶剂被包裹在样品晶格中时就不能被检测出来,可能造成结果与实际情况完全不符。对溶解性差的样品,可采用不挥发性酸或碱的溶液、高沸点的有机溶剂、混合溶剂等来溶解样品,即使样品在加热的条件下可能被破坏,只要待测的残留溶剂不被破坏(如:测定酯类溶剂不

无水乙醇MSDS

MSDS无水乙醇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无水乙醇 Ethanol absolute 化学品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CAS No.: C2H6O 分子式: 46.07 分子量: 生产厂家: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环东一路65弄7号1808室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CAS No. 有害物成分含量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3.2类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 本品为中枢申请系统抑制剂,首先引起兴奋,随后抑制。 急性中毒:急性中毒多发生于口眼,一般可分为兴奋、催眠、麻醉、窒息四阶段。患者进入第三或第四阶段,出现意识 丧失、瞳孔扩大、呼吸不规律、休克、心力循环衰竭及呼吸停止。 慢性影响:在生产中长期接触高浓度本品可引起鼻、眼、粘模刺激症状,以及头痛、头晕、疲乏、易激动、震颤、恶心 等,长期酗酒可引起多发性神经病、慢性胃炎、脂肪肝、肝硬化、心肌损害及器质性精神病等。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干

燥、脱屑、脆裂和皮炎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易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 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起回燃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 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 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勿吸入气体或浮质,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保持室内通风,未经允许不允许向环境排放。采取安全有效的方法将泄漏物 回收或运至废弃物处理场所处理,采用惰性物质吸收残留液体,根据化学性质进一步处置,清理污染区,洗液排入废水 处理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