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目录

一、人员素质模型及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理解 (1)

二、人员素质模型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

三、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1)

1、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1)

2、胜任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6)

四、建立人员素质模型的方法 (7)

五、素质模型在艾斯曼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9)

六、结论 (14)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摘要】素质模型理论的应用,可建设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系统,提供基于员工素质特征的分析方法,对于员工的培训与开发,确定员工的能力标准,强化组织的竞争力,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激发员工潜能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

一、人员素质模型及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理解

1、素质,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也可以理解为是为完成某项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

著名的人员素质的冰山模型:

图1 素质冰山模型

素质的内容包含了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两部分内容,在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是指人的知识、技能与行为,是表象部分,是易于被感知的;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则是指人的“潜能”,自上而下表示了被挖掘和被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一方面,凭借不同的素质内涵可以达到不同的绩效目标。因此,素质是可以决定人的绩效的个人特征。另一方面,在素质模型中,无论是表象的,还是潜在的因素都是具有可驱动性的。

所以,素质是判断一个人的胜任能力的起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员工的素质模型可以判断并发现导致员工绩效好坏的关键驱动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高和改善员工个人素质因素,从而成为改进与提高绩效的基点,改进与提高正是通过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途径来实现的。

2、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个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从素质测评的定义来看素质测评是由“测”和“评”两部分构成的。

二、人员素质模型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员素质模型测评技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员招聘、人员配置、绩效考评、薪酬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等实践活动中,其重

要作用日趋突出,人员素质模型测评技术能够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帮助企业减少用人风险,提高了用人的准确性,而且通过素质测评能及时掌握人员配置的现状,进而能帮助管理者纵观全局,消除人事配置中的弊端,杜绝人事配置的不正之风,实现人事管理科学化,制定行动的的最佳方案。

三、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1、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素质模型对于企业各方面的作用是需要在反复实践中体现的,而素质模型的构建过程也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其流程图如图2所示。

图2 人员素质模型构建流程图

1)准备阶段。素质模型构建之前,设计者首先要明确测评的客体和测评的目的。测评客体不同,对于测评的指标选择就不同,测评客体的特点主要由行业性质和职能性质决定。在测评客体相同但是测评目的不同的情况下,测评指标的选取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素质模型的构建之前,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

2)选用适当方法确定素质测评指标。要根据测评的目的、客体不同而选用不

同的测评指标,一般我们运用以下几步骤来确定指标:

(1)定义绩效标准。绩效标准一般是运用工作分析或专家小组讨论的方法来确定,制定出区分高绩效与低绩效的评判标准,即为区分优秀任职者与一般任职者的标准。

(2)选取分析效标样本。根据己确定的绩效标准,确定需测评职位中的优秀者和一般者,并从这两个群体中随机各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作为效标样本。

(3)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确定优秀者与一般者的素质差异信息。对效标样本中的员工进行行为事件访谈,要求其描述工作中的关键事件,对每一事件都要进行具体详细的描述,主要包括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并对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

(4)确定素质测评指标。根据行为事件访谈中得到的信息提炼素质指标,记录优秀者与一般者口中各素质特征出现的次数,以此为依据得出素质测评时指标。

3)制定测评的标志、标度和权重,形成素质模型。测评的标志和标度是对测评指标的具体介绍和界定,这是保证测评可操作性的关键步骤。测评的标志是对测评指标进行文字意义上的表述和界定,而测评的标度是对测评指标进行数量等级或程度上的界定。由于各测评指标对于测评的贡献率不同,这就需要通过权重的设置来表现出来,对于关键的测评指标设置相对较高的权重,对于相对不重要的指标设置较低的权重,以此保证测评结果的准确性。

4)选择合适的客体进行适用并根据调查结果对素质模型进行调整。将初步确定的素质模型在合适的客体中进行适用,此处选用的客体不应包含上文中效标样本中的人员,但是应与本素质测评的客体相一致,例如,如果本素质模型是针对管理人员的,则选用的客体也应为管理人员,而不是一般员工。最好选用指标设计者较为熟悉的客体作为适用群体,这样更有利于将适用结果与实际情况作对比分析。通过适用,可以发现素质模型中的某些实际测评效度并不好的指标,将这些指标进行适当调整或删除,形成更为适用的素质模型。

5)检验。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对素质模型确定的指标进行验证。如果指标经检验不合格,则需要重回素质模型设计的各个环节一一检验,找出问题所在并加以修正。如果检验合格,则可将此素质模型投入使用。

2、胜任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总体说来,我们需要根据“人员—职位—企业”三者相互匹配的原则,从企业的愿景、使命、目标和战略发展要求出发,对企业中不同工作岗位的胜任特征要求做出全面细致的分析与描述,提炼出适合企业的胜任特征集合,从而以胜任特征为基础建立起满足企业选拔人才需要的素质模型。

(1)选定职位,梳理职位体系。

素质模型的建立对企业来讲是耗时耗力的事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素质模型通常要花费 2-3 个月的时间。因此,企业在建立素质模型之前必须确定哪些是企业的关键职位,是值得企业对其进行这样投入的。一般可以通过收集分析组织结构图、战略计划执行记录,或对企业高层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

(2)取定绩效标准,建立样本。

对于选定的职位而言,明确绩优标准,就是要制定一些客观明确的标准与规则,用来确定与衡量什么样的绩效是优秀的,什么样的绩效是较差的。根据我们绩效考核的实践经验,有些职位的绩优标准是显而易见,并且较容易衡量的,也有得职位的绩优标准不太容易衡量,这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和判断。绩效标准的确定除了来自工作成果的评价之外,还要由该职位的上级、同级及其他相关人员对任职者的绩效进行评价,以此尽量达到可观公正。

根据绩优标准与实际考核结果,甄选该职位的素质模型研究样本:一组为具备胜任能力但是业绩不够突出的人;另一组为绩优人员。其中一般人员 2-3 名,绩优人员 3-6 名。

(3)编制能力素质编码词典。

由于素质模型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概念,国际国内的研究都很少,更没有权威的素质词典,因此,各大咨询公司以及企业都在开发自己的素质编码词典。能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在构建素质词典的时候,都是以行为表现来对素质进行度量,并且要对每个素质要项的行为表现进行素质分级。素质编码词典的编撰要遵循“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所有的素质要项在内容上要保持相互独立,同时所有的素质要想要包含所需要考察的所有素质。

(4)进行 BEI 访谈。

构建适合企业的素质模型,BEI 访谈是关键。所谓 BEI访谈,是对预先选择的样本进行访谈。在访谈中,首先要对自己进行简介,尽量消除被访谈者的戒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通用素质模型 胜任力(competency)也称核心能力,它是一系列能够使工作成功的独特及相关行为,这行为是由个人深层的特性(例如性格、行为、驱动力、价值观及技术)所引起。根据胜任力的定义,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性格、能力、推动力、价值观、知识和技术等个人的深层特性,将导致这个人的行为(这些行为是个人显示出来,但它可以被旁观者观察到),好的行为将导致成功的工作表现。每一个职业都有它区别于其他职业的胜任力,具体到HR,他们的胜任力是什么呢? 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最关键的素质之一。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成为“教练员”,就必须能够制定并宣讲人力资源的政策和制度,帮助各级主管承担激发下属潜能,培养人才和贯彻执行人力资源制度的责任;同时面向员工的时候,则成为“咨询师”,为员工答疑解惑。 影响力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要胜任“教练员”的角色,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影响力,就像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产品与服务的提供者与“营销员”,同样需要具备影响力一样,这种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与员工建立彼此信任并达成共识的基础,成为员工利益的代言人;同时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专家,依赖专业权威性影响与推动企业的变革,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运营实践的支持作用等方面。 人际理解力 人际理解力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关键素质之一。试想,如果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无法敏感地倾听与理解员工的需求,无法基于企业与员工的需要提供人力资源的产品与服务,那么人力资源管理的价值如何体现?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所承担的一系列角色,包括变革推动者、战略合作伙伴等,又该如何落实?影响力和培养人才的素质又该如何发挥作用? 关系建立 关系建立更多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及运营之间达成某种契合与一致,从而驱动员工绩效与企业目标业绩之间实现良性循环的和谐状态,这实际上就是在素质意义上将人力资源管理作为对企业战略合作伙伴的理解。 客户服务 客户服务素质是建立在人际理解力基础上的,具体表现在倾听并积极响应客户(包括内部员工与外部客户)提出的问题与需求,并就此提供一系列的人力资源产品与服务,从而获得客户的满意。 专业知识与技能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专家,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人力资源管理类专业知识与技能,特别是在必要时,还要掌握一套严密的人力资源管理技术与方法,从而打破任何人都能成为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观念,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专业素养对于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与意义。

华为公司优秀研发员工的素质模型

华为公司优秀研发员工 的素质模型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华为公司优秀研发员工的素质模型及其在人员招聘中的应用

研发素质模型--------思维能力 、归纳、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它主要包括分析推理和概念思维两方面,是在优秀研发员工身上表现最多的素质。 分析推理就是在理解问题时将其分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的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推理也被称作演绎推理、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以及实践智力等。 概念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理论作归纳性的推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分散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事物背后隐藏的问题或存在的模式,概念思维也称作模式认知、悟性、批判性思维等。 评价等级: 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 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 现问题的实质; 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 3、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为描述: 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现问题的实质。 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水平上,思维能力表现为认识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在研发过程中,表现为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并通过实验逐步排除不太相关的信息,实现对于问题的准确定位。 思维能力在这个水平上还表现为个人能够从分散的资料和信息中看出某种模型或趋势,在复杂的情景中敏锐地觉察出某种情形。

销售人员素质模型

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揭示了优秀销售人员所具备的特质: 1、由业绩差异发现优秀的销售特质: 与销售业绩相关性最大的前5项能力是:客户了解度、好胜好强、取悦心理、情绪稳定、大 方自信。 与销售业绩相关性最小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工作经验、年龄、工作时间。 2、由客户的满意度发现优秀的销售特质: 客户最喜欢销售人员的前5项因素是:能理解人、能拿出好主意、对人诚实可靠、对客户经 常关心帮助、不怕被拒绝。 客户最讨厌的销售人员的表现是:话多、欺骗、不负责任、没主意、没耐性。 3、由行业特性和销售流程发现优秀的销售特质: 销售领域不存在通用型销售人才,一个知名品牌的销售人员则需要“耐心,悉心维护客户和一贯化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招聘过程中,需要主考官巧设问题,以此真实了解应聘者的特质。下面是对面试和场景测试给出的几项要点提示: ★面试 1、用统一标准提问。运用动机问题的提问方式代替无效的是非选择性问题。如“顾客反映产品价格偏高,你如何处理?” 2、避免光环效应。对应聘者的评分不要受其文凭、衣着、外貌或某人推荐等影响; 3、给应聘者以鼓励以期得到真实的答案。一般应聘者面对考官的提问,刚开始时会比较拘 谨,有时甚至为了取悦面试官,会根据面试官脸上的表情来对自己的回答作出调整,这个时候,他所表达的也许包含了一些不太真实的东西。故而面试官应该用目光、用点头等形体语言,更多地给应聘者以鼓励,让应聘者放松下来,这个时候,得到的答案也许才是真实可靠的。 ★场景测试 场景测试应该是专为招聘销售人员而设置的。即设计销售场景或者让应聘者进入现实工 作中一段时间。然后通过同事和客户的反馈,以期掌握应聘者的真实信息。当然,对于被考察者也有问题要答,比如,会让他写出“最讨厌的员工名单”等。一个合适的应聘人员列出的名单往往是极少,甚至是空白(一个有效的合作者看到别人更多的是优点),而缺乏亲和力的应聘者一般会写出一长串“讨厌者的名单”。显然,后一种人缺乏优秀销售人员应有的特质。

员工培训与开发

名词解释 学习:对学习的界定一般有两种,一种侧重能力角度,另一种侧重行为角度。从能力角度界定学习是指相对长且不属于自然成长过程结果的人的能力的变化。从行为角度界定学习是一种获得知识的过程,得到的经历体验导致持续的行为改变。 正强化:是指在预期行为发生后予以奖励和表彰的反应。在这种刺激作用下,个体感到对自己有利,很能满足他的需要,从而增强行为的强度(频率)。 情景模拟法:指通过把培训对象置于模拟的现实工作环境中,让他们依据模拟现实中的情景作出即时的反应,分析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解决问题, 为进入实际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的一种培训方法。 管理开发培训:是针对员工管理能力、综合素质提升的一整套培训与开发计划和管理过程的总称,是组织为了提高其生产力和盈利能力,确定和持续追踪高潜能、高绩效员工,帮助组织内经理成长和提高的项目。 TTT培训:为了让培训与开发人员能够胜任越来越具有挑战性的战略性培训与开发工作,首先要对他们进行培训,这种项目通常被称为“培训培训者”。 企业导师制:是指企业中富有经验、有良好管理技能的资深管理者或技术专家,与新员工或极具发展潜力的员工建立的支持性关系。 胜任力:是指在一项工作或一定条件下和标准有效的或优秀的业绩有因果关系的个体潜在和外在的特点,它可以是动机、特性、技能、自我反映或 社会角色的形象,或者所使用的知识、技能。 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整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的过程。 简答 1、现代培训与传统培训的区别 ?现代培训更关注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长远发展,以企业战略规划、人力资源规划为依据制定的培训与开发计划把培训目标与公司的长远目标、战略、愿景紧密得联系在一起,加以系统思考。 ?现代培训已经不是对于单个个人的独立的培训。 ?现代培训更注重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极大支持性。 ?现代培训更关注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强调以人为本,不仅要使培训这一需要学习者花费体力、脑力、时间的任务更为有效,而且要把培训演绎成学习者喜闻乐见、感到身心愉悦的一种活动,乃至一种享受,一种公司对员工贡献的回报与激励措施。 ?现代培训已大大突破了岗位技能的范围,更注重提高人的胜任能力。 2、了解体验式培训特点、种类 体验式培训法又称“成人教育的参与培训”,是目前国际流行的一种成人教学模式,这种方法调动了受训者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提倡学员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 特点: (1)学员参于培训建立在两个假定的基础上: 成人学习者需要有显示自己个性的自由 成人学习者能在一起研究如何工作和学习,不会伤害体面和尊严,能适应与其他学习者一起协作. (2)培训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去学习 (3)通过参与培训,成员们可以学到有关: 组织管理、团队领导的方法;沟通的技巧;如何解决冲突;团队合作;分析判

员工素质模型(技术人才)

员工素质模型(技术人才) 技术人才素质要求 发展潜力沟通协调 4.0 关注细节 4.0 经验开放性 4.0 前沿追踪 4.0 信息分析 4.0 学习发展 4.0 价值观与态度进取心 3.5 敬业 4.5 团队合作 4.0

责任心 4.0 组织认同 4.0 职业适应性诚信 5.0 弹性与适应 3.5 同理心 3.5 行动力 4.0 自信 3.5 沟通协调 【定义】妥善处理与上级、平级以及下级之间的关系,促成相互理解,获得支持与配合的能力。 积极沟通重视且乐于沟通,愿意与人建立联系;在遇到沟通障碍时,能够以积极心态和不懈的努力对待冲突和矛盾,而不是强权或回避。 换位思考能够打破自我中心的思维模式,尝试从对方的角度和立场考虑问题,体察对方感受,促进相互理解。 及时反馈重视信息的分享,用心倾听各方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回应。 机制保证能够有意识地在组织中搭建沟通平台,通过机制建设确保沟通渠道的顺畅。 【行为例】乐于求教,主动与他人建立联系。 【行为例】能够妥善处理上上下下的关系,获得各方支持。 【行为例】面对冲突和矛盾,不急躁,不逃避,而是以耐心和换位思考积极应对。 关注细节 【定义】关注事实和细节,而不是抽象的概念;既考虑到全局,又深入了解关键细节,以细节的完美作为重要的努力方向。 精益求精学习掌握各种可以提升和改进细节的方法,努力做到更好。 严谨工作作风严谨务实,有强烈地寻求事实依据的倾向,愿意看到并尊重事实。

细节取胜相信只有可操作的细节作为保障,才能确保整个计划的成功;对工作各个环节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考虑,确保计划的严密性。 【行为例】做事一丝不苟,不毛躁。 【行为例】学习并尝试各种改进细节的方法。 【行为例】讲求“以事实说话”。 【行为例】善于发现计划中的细节缺失和漏洞,并关注细节的完美。 经验开放性 【定义】拥有开放的心态,勇于尝试,并乐于与人分享。 信息获取保持对新信息的掌握和了解,能够利用多种途径搜集和获取信息。 开放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呈网络化,留有很多出口,使得新信息可以快速融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当中,知识、技能和观念更新迅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乐于了解和接受新鲜事物。 勇于尝试喜欢以开创性的方式探索提升工作效率的方法,勇于实践,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 乐于分享乐于向他人学习,也乐于将自己的心得体会以及经验教训与他人共享,相信彼此分享,能带来创新的火花。 【行为例】不保守不保留,善于与他人一起进行钻研探讨,分享成果和实践过程。 【行为例】不固步自封,勇于接受新知识,工作思路开阔。 【行为例】不怕失败,勇于尝试。 【行为例】利用多种途径采纳新鲜信息,并使之很快融入自己的工作,把自己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行为例】虚心向他人学习。 前沿追踪 【定义】密切关注理论与实践前沿,追踪本组织所在行业发展的热点。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docx

第五章员工培训与开发 主题:●全方位地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则是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员工培训:入世后的改革与创新 内容: 1 、培训概述 2、制定培训计划 3、实施培训方案 4、控制培训项目 5、培训方法 6、入世后员工培训的改革与创新 阅读:●主要参考书:陈锷等主编《人力资源经理MBA强化教程》第十八、十九章、及参考书目序号10 、 13 ●《培训管理》,高文举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5 ●企业员工培训:入世后的改革与创新(邓国华、黄国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1 年第六期) 案例:●海辰集团的培训观(参考书10 ) ●天山公司的培训(参考书10 ) ●广州XX公司的企业员工培训介绍 思考题: 1 、结合案例 1,民营企业应如何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2 、结合案例 2,请替天山公司拟定一亇培训方案。

第一节培训概述 一、培训的作用 一)补尝作用 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提高生产力 二、培训的目的 一)增强职业道德 二)提高专业水平 三)提高工作能力 三、培训的原则 一)激励原则 二)个体差异原则 三)实践原则 四)效果反馈和结果强化原则 五)明确培训目标原则 六)有利个人发展原则 七)效果延续性原则 四、走出培训的误区 一)企业精挑细选的员工是否还需培训 二)培训支出是提高成本还是投资行为 三)培训是员工的义务还是权利 四)培训目的是面向不足还是开发潜力

五、培训的发展趋势 一)许多企业的高层对员工培训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科学的培训制度 二)员工培训不仅仅限于知识、技能的培训,更加重视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培训对象已从以生产力工人为发展为全员培训,由企业员工培训扩展到相关人员培训 四)培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科学化 第二节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需求 一)组织分析 二)工作分析 三)个人分析 二、确定培训需求方法 一)座谈法 二)问卷法 三)观察法 四)工作职位分解法( TWI ) 五)任务分解法 六)错误分析法 三、制定培训计划 (一)设定培训的目标 (二)设计培训课程

管理人员素质模型(1)

管理人员素质模型 使用说明: 1.此十项素质适用于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可以使用同样的素质名称但在行为指示上要进行相应的发掘、定义以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2.素质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素质本身的重要性顺序。不同岗位对在岗人员的素质要求会有侧重但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在所有的十项素质中达到基本要求。 3.在关键行为指示中的黑体部分是相对重要的。在应用时,为避免冗长可只使用重要部分。 4.给出负面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理解对素质的定义。在运用中应以正面引导为主而不是以管理负面行为为主。 5.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所列的关键行为指示及负面行为不是已包含了该素质的应包含的所有行为。随着企业的发展,行为指示可以增加、减少、重点调整。 6.对素质定义及行为指示的调整频率不宜过高,调整范围不宜过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维护素质定义权威性,确保员工对于素质理解的连续性,同时维护不同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 管理人员通用素质 (1-5项为核心素质,6-10项为管理层人员专业素质) 1. 敬业精神/尽职尽责: 承担责任、精益求精、工作热情 定义:勇于承担责任,为公司的成功不惜付出额外的努力;对工作有热情,注重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过程和结果精益求精;保持职业化作风,对自己和下属要求严格。 管理层人员关键行为指示 1.长期且不间断地提高个人绩效目标; 2.即使是在有时间和他人的压力之下,也坚持保证工作的质量; 3.常常能够提前完成任务,且90%以上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4.致力于解决问题,而非相互指责和推卸责任; 5.在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下,仍有自己的工作计划; 6.为下属设立高标准,培养下属的敬业和尽职尽责精神; 7.工作积极主动,不等不拖,如邮件回复及时等; 8.视企业成败为己任,投入高度的工作热情,确保公司重要工作目标的实现; 9.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表现出勇气和毅力; 10.对公司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和建议; 11.在职责不清晰时主动承担目前“灰色地带”(职责划分不清)的工作; 12.对工作涉及的任何环节均作充分的准备来确保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13.了解自己的长短处,在确定的发展领域内竭尽全力; 14.对重复性的工作每次都能坚持做好; 15.不断寻求他人、他部门、内外客户对本人、本部门工作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提高工作质量;负面行为 1.在公司快速发展,各项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对个人短期利益斤斤计较; 2.对工作分配挑三拣四; 3.认为敬业就是经常加班加点; 4.遇到问题逃避、推诿责任;

华为研发人员素质模型

研发素质模型--------思维能力 定义:思维能力指个人对于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认知活动,它主要包括分析推理和概念思维两方面,是在优秀研发员工身上表现最多的素质。 分析推理就是在理解问题时将其分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的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推理也被称作演绎推理、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以及实践智力等。概念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理论作归纳性的推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分散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到事物背后隐藏的问题或存在的模式,概念思维也称作模式认知、悟性、批判性思维等。 评价等级: 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现问题的实质; 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 3、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研发素质模型--------成就导向 定义:成就导向是指个人具有成功完成任务或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愿

望。具有高成就导向的人希望出色地完成他人布置的任务,在工作中极力达到某种标准,愿意承担重要的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这种人在工作中有强烈地表现自己能力的愿望,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更高的标准,努力不懈地追求事业上的进步。在工商界,高成就导向的人表现为要作出比别人更好的的业绩;不满足已取得的业绩,完成工作之后为自己设立更高、更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在产品开发或服务中有超过竞争对手的动机和决心。成就导向表现为个人关注后果、效率、标准,并追求改进产品或服务,在组织 中力求资源使用最优化。成就导向是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成份。 评价等级: 0、安于现状,不追求个人技术或专业修养方面的进步;或在产品开 发中不尽力达到优质标准。 1、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或达到某个优秀的标准。 2、想法设法提高产品性能或工作效率;为自己设立富有挑战性的目标,并为达到这些目标而付诸行动。 3、在仔细权衡代价和利益、利与弊的基础上作出某种决策,为了使 公司获得较大利益,甘愿冒险。 研发素质模型--------团队合作 定义:团队合作是指个人愿意作为群体中的一个成员,与群体中的其他人一起协作完成任务,而不是单独地或采取竞争的方式从事工作。这里所谓的团队就是为了实现某个或某些目标而共同工作的群体,它可以是一个部门内部产品开发小组或行销小组,也可以是为满足顾客

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张三 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李四 发题时间:20年月日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评议意见书

一、设计题目及内容摘要 设计题目: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内容摘要: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员工培训与开发在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员工培训与开发己逐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阐述了培训与开发的含义、区别、作用及应坚持的原则,还有培训与开发的实施。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民营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论文以长虹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人力资源部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开展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出该公司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现状分析,提出了关于员工培训与开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还有培训与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结尾将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上升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高度,并做出了良好的展望。 关键词:培训与开发,培训需求分析,脱产培训; 二、重点研究问题 长虹员工培训与开发基本现状分析、对策与建议 培训与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参考文献 [1]徐庆文,裴春霞.培训与开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1-12 [2]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8-22

[3]张玉利,任学锋,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18-22 [4] 傅夏仙:《人力资源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 [5] 董克用,叶向峰编着.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 [6] 郭京生,张立兴,潘立编着.人员培训实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2年3月 [7] 赵曼主编,陈全明副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 障出版社,2002年5月 [8] 王蕴主编,孙静副主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3年6月 [9][美]雷蒙德A.诺伊(RaymondA.Noe),雇员培训与开发(第一版),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32 [10]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编着.管理学——原理与方法.上海:复旦大学 出版社,2005年9月 四、附注 完成设计日期 20 年月日 答辩日期 20 年月日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最新版】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模型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重要的职能:一方面,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管理者,不但在行政事务上,而且在企业战略制订、执行上参与企业的管理;另一方面,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已经细分为招聘、选择和录用、人力资源开发、薪酬体系设计、劳动关系等几个方面。各个基本职能的内容越来越专业化。以上两个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必须了解其他部门的业务及相关知识,同时对本专业业务有更深人、更高层面的了解。 近年来,市场竞争的加剧导致人才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高的期望促使了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化。 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素质研究 胜任力是指一个人与工作绩效直接有关的知识、技能、才干或个性特征,它对个人的工作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个人胜任力这一概念,在管理领域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公司都通过询问直线经理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期望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应当具有哪些胜任力,从而确认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需具备的关键胜任力。(比如,直线管理人员希望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得到什么)这种方法假定每个公司对人力资源专业人员都有其独特期望;并且作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内部客户的直线管理人员在界定这些胜任力时起着核心作用。 20世纪90年代所进行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力资源能力研究,已经对这个职业做出了一些有趣的解释说明。在第一项研究当中,Towers Perrin和IBM公司合作,对包括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公司顾问、直线主管人员以及学者在内的3000位人士进行了范围广泛的人力资源问题调查研究。这项研究工作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力资源胜任力进行了揭示。在接受调查研究的四组人员当中,普遍认可以下的胜任力特征: 1、计算机知识(直线主管人员观点); 2、广博的人力资源知识和观念(学者观点); 3、预测变化所带来影响的能力(公司顾问观点); 4、对直线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影响力(人力资源主管人员观点);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目录 一、人员素质模型及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理解 (1) 二、人员素质模型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1) 三、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1) 1、人员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1) 2、胜任素质模型构建过程 (6) 四、建立人员素质模型的方法 (7) 五、素质模型在艾斯曼培训与开发中的应用分析 (9) 六、结论 (14)

基于人员素质模型的员工培训与开发 【摘要】素质模型理论的应用,可建设一套科学的人才管理系统,提供基于员工素质特征的分析方法,对于员工的培训与开发,确定员工的能力标准,强化组织的竞争力,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激发员工潜能和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有重要意义。 一、人员素质模型及人员素质测评概念及理解 1、素质,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成就卓越与成就一般的人区别开来的各种个性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也可以理解为是为完成某项绩效目标所要求的一系列不同素质要素的组合。 著名的人员素质的冰山模型:

图1 素质冰山模型 素质的内容包含了水面以上和水面以下两部分内容,在冰山水面以上的部分,是指人的知识、技能与行为,是表象部分,是易于被感知的;冰山水面以下的部分则是指人的“潜能”,自上而下表示了被挖掘和被感知的难易程度不同。一方面,凭借不同的素质内涵可以达到不同的绩效目标。因此,素质是可以决定人的绩效的个人特征。另一方面,在素质模型中,无论是表象的,还是潜在的因素都是具有可驱动性的。 所以,素质是判断一个人的胜任能力的起点,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员工的素质模型可以判断并发现导致员工绩效好坏的关键驱动因素。 有针对性地提高和改善员工个人素质因素,从而成为改进与提高绩效的基点,改进与提高正是通过企业培训管理工作的途径来实现的。 2、人员素质测评是指测评主体在较短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被测评者在主要活动领域中的表征信息,针对某一个素质测评指标体系做出量值或价值的判断过程,或者直接从所收集的表征信息中引发与推断某些素质特征的过程从素质测评的定义来看素质测评是由“测”和“评”两部分构成的。 二、人员素质模型测评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员素质模型测评技术,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人员招聘、人员配置、绩效考评、薪酬管理、人员培训与开发等实践活动中,其重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doc 7页)

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doc 7页)

第五章员工培训与开发 主题:●全方位地开发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最热门的课题之一,对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则是开发人力资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企业员工培训:入世后的改革与创新 内容:1、培训概述 2、制定培训计划 3、实施培训方案 4、控制培训项目 5、培训方法 6、入世后员工培训的改革与创新 阅读:●主要参考书:陈锷等主编《人力资源经理MBA强化教程》第十八、十九章、及参考书目序号10、13 ●《培训管理》,高文举著,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5 ●企业员工培训:入世后的改革与创新(邓国华、黄国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1年第六期) 案例:●海辰集团的培训观(参考书10) ●天山公司的培训(参考书10) ●广州XX公司的企业员工培训介绍 思考题:1、结合案例1,民营企业应如何做好员工培训工作? 2、结合案例2,请替天山公司拟定一亇培训方案。 第一节培训概述 一、培训的作用 一)补尝作用 二)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提高生产力 二、培训的目的 一)增强职业道德 二)提高专业水平 三)提高工作能力 三、培训的原则 一)激励原则 二)个体差异原则 三)实践原则 四)效果反馈和结果强化原则 五)明确培训目标原则 六)有利个人发展原则 七)效果延续性原则 四、走出培训的误区 一)企业精挑细选的员工是否还需培训 二)培训支出是提高成本还是投资行为

三)培训是员工的义务还是权利 四)培训目的是面向不足还是开发潜力 五、培训的发展趋势 一)许多企业的高层对员工培训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多的企业制定了科学的培训制度 二)员工培训不仅仅限于知识、技能的培训,更加重视整体素质的提高三)培训对象已从以生产力工人为发展为全员培训,由企业员工培训扩展到相关人员培训 四)培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科学化 第二节制定培训计划 一、培训需求 一)组织分析 二)工作分析 三)个人分析 二、确定培训需求方法 一)座谈法 二)问卷法 三)观察法 四)工作职位分解法(TWI) 五)任务分解法 六)错误分析法 三、制定培训计划 (一)设定培训的目标 (二)设计培训课程 (三)选择培训方法 (四)选择培训师和被培训人员 (五)安排培训的有关活动 四、成功的培训计划的特点 (一)制定培训计划要有特色 (二)把所有员工都当作可能的终生员工进行培训 (三)进行定期的培训 (四)要舍得花费大量时间资金 (五)重视在职培训 (六)在危机时期尤其要加强培训 (七)培训要用来传授本企业的理想和价值观念 第三节实施培训方案 一、培训师的选择 (一)培训师的类型 1.卓越型培训师 2.专业型培训师 3.技巧型培训师 4.肤浅型培训师

管理人员素质模型

管理人员素质模型 使用说明: 1. 此十项素质适用于管理人员。 基层员工可以使用同样的素质名称但在行为指示上要进行相 应的发掘、定义以增强针对性和适用性。 2 ?素质的先后顺序并不代表素质本身的重要性顺序。不同岗位对在岗人员的素质要求会有 侧重但每个管理人员都需要在所有的十项素质中达到基本要求。 3 ?在关键行为指示中的 黑体部分是相对重要的。在应用时,为避免冗长可只使用重要部分。 4?给出负面行为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理解对素质的定义。在运用中应以正面引导为主而不是 以管理负面行为为主。 5?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所列的关键行为指示及负面行为不是已包含了该素质的应包含 的所有行为。随着企业的发展,行为指示可以增加、减少、重点调整。 6?对素质定义及行为指示的调整频率不宜过高,调整范围不宜过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确保维护素质定义权威性, 确保员工对于素质理解的连续性, 同时维护不同素质之间的内在 联系。 管理人员通用素质 (1 — 5项为核心素质,6-10项为管理层人员专业素质) 工作效率,对过程和结果精益求精; 保持职业化作风,对自己和下属要求严格 管理层 人员 关键行为指示 1. 长期且不间断地提高个人绩效目标 2. 即使是在有时间和他人的压力之下,也坚持保证工作的质量 3.常常能够提前完成任 务,且90%^上按时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 4.致力于解决问题,而非相互指责和推卸责 任 5.在没有明确的工作任务下, 仍有自己的工作计划 6.为下属设立高标准, 培养下 属的敬业和尽职尽责精神 7.工作积极主动,不等不拖,如邮件回复及时等 8. 视企业成败为 己任,投入高度的工作热情,确保公司重要工作目标的实现 9.遇到困 难,不轻易放弃,表现出勇气和毅力 10.对公司的不足和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 和建议 11. 在职责不清晰时主动承担目前 “灰色地带”(职责划分不清) 的工作 12.对工作涉及 的任何环节均作充分的准备来确保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13. 了解自己的长短处,在确定的 发展领域内竭尽全力 14.对重复性的工作每次都能坚持做好 15.不断寻求他人、他部门、内外客户对本人、本部门工 作的反馈意见以不断提高工作 负面行为 1. 在公司快速发展,各项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 分配挑三拣四 3.认为敬业就是经常加班加点 2. 诚实守信:坚持道德和行为准则 户的反馈漠然置之 6.工作马马虎虎,错漏百出 对个人短期利益斤斤计较 2.对工作 4.遇到问题逃避、推诿责任 5.对客 7.在公开场合不能维护企业形象

培训体系现代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实施模型

(培训体系)现代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的实施模型

现代企业员工培训和开发的实施模型 壹、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分为俩个步骤:培训需求分析和确立目标。 (壹)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了解员工需要参加何种培训的过程,这里的需要包括企业的需要和员工本人的需要,壹般以前者为主,但也要引发后者才能使培训有效。 1、培训需求分析的参和者。于企业中,培训需求分析的参和者有以下壹些人: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员工本人,上级、同事、下属、有关项目专家、客户以及其他关联人员。 2、现有记录分析。这是获取培训需求信息的重要方面。这些现有记录主要包括:产品数量、产品质量、废品率、缺勤率、客户投诉率、事故率、绩效评估、设备运作年报、生产年报、工作描述、聘用标准、个人档案等等。 3、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个人面谈、小组面谈、问卷、操作测试、评价中心、观察法、关键事件、工作分析、任务分析等等。 4、解决员工绩效问题的流动模型。流动模型是壹个层级推进和反馈分析图,这个模型主要反映这样壹个事实,从员工绩效问题中也能够分析出培训的需求,进而为确定培训目标作好准备。 (二)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是指确立培训目标。能够根据培训需求分析来确立目标,确立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和组织长远目标相吻合;2、壹次培训的目标不要太多;3、目标应订得具体,可操作性强。 二、培训实施阶段 培训实施阶段主要能够分为俩个步骤:设计培训计划和实施培训。 (壹)设计培训计划 培训计划也能够是长期的计划,例如年度培训计划,但这里主要指壹次具体的培训计划,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希望达到的结果;2、学习的原则,例如脱产、不脱产等等;3、组织的制约,例如部门经理必须参加等等;4、受训者的特点,例如新进员工、大学刚毕业、年龄于30岁以下等等;5、具体的内容和方法,这里要包括:时间、地点、培训课件、培训的方法(例如:讲授、个案讨论、角色扮演等等);6、预算,要根据培训的种类,内容等各方面因素,每人每天的预算可从100元至5000元不等。 (二)实施培训实施培训是整个培训工作实施模型中的关键步骤。实施培训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确定培训师。 要寻找到壹位合适的培训师不是壹件容易的事,企业要培养壹位合格的培训师成本很高,而培训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壹位优秀的培训师既要有广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既要有扎实的培训技能,又要有吸引人的高尚人格。 2、确定课件。 壹般由培训师确定课件,课件来源主要有四种:外面公开出售的课件、企业内部的课件、培训公司开发的课件和培训师编写的课件。壹套好的课件应该是围绕目标、简明扼要、图文且茂、引人入胜。 3、确定培训地点。 培训地点的优劣也会影响到培训的效果。培训地点壹般有以下几种:企业内部的会议室、企业外部的会议室、宾馆内的会议室。要根据培训的内容来布置培训场所。 4、准备好培训设备。 例如:电视机、投影仪、屏幕、放像机、摄像机、幻灯机、黑板、白板、纸、笔等等。尤其是壹些特殊的培训,需要壹些特殊的设备,事前壹定要准备好。

员工管理人才素质模型

(员工管理)人才素质模型

新进大学生 1.调查汇总 于访谈中,我们和九个分公司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市场部经理、网络部经理和人力资源部有关人员等关键岗位任职人员进行深入的访谈,了解他们对新进大学生素质要求的见法,通过对原有记录进行整理分析得出新进大学生素质要求是:学习成绩,基本技能,综合能力,个性外向,爱好,思想活跃,实践动手能力,务实,吃苦耐劳,责任心,组织认同,热情开朗,热爱工作,团队协作意识,忠诚度,稳定性,思路清晰,考虑全面,逻辑思维,价值观,心理健康,适应能力,分析、决策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表达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创新能力,学习发展,积极主动,积极向上,可塑性,人品,思维的开拓性,沟通能力,专业知识,反映敏捷 于访谈中,各个素质要素分别被提到的频度见下表。 新进大学生素质要素访谈调查统计结果

从统计表格中能够见出,学习发展被提到了八次之多,实践动手能力、责任心被提到了七次,成绩被提到了五次,思路清晰、逻辑思维能力、积极主动、可塑性和适应能力被分别提到了四次,热爱工作、心理健康、个性外向、务实、热情开朗、人品被分别提到了三次。显然,这些素质要素是被调查者认为,作为合格的、适合本公司发展需要的新进大学生所应具备的。 2.模型设想

作为壹名新进大学生,由于他们于公司中的具体工作岗位仍未完全决定,有待于进壹步考察、调整,直至将其调整到合适的岗位、实现人岗匹配。于这个工作完成之前,我们无法确定某个岗位对他们的素质要求,只能从公司业务发展方向、工作基本性质、企业文化对他们的基础素质的要求来确定素质模型及其要素构成。 通常于实际招聘对大学生过程中主要考虑他们有无发展潜力、学习能力强弱、是否能顺利地和他人进行沟通,价值观有无偏颇、有无责任心、对工作的认识是否实际等基础素质要求。因此,于确定大学生素质模型及其素质要素中,主要考虑工作对他们的基本素质要求,而暂时撇开具体的工作岗位对他们的素质要求。鉴于之上访谈调查的统计结果,对新进大学生基础素质要求的分析,我们将新进大学生的素质模型分为发展潜力、价值观和态度、职业适应性三大素质簇: 发展潜力素质簇:信息分析、沟通协调、经验开放性和学习发展四个通用素质要素,另外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有壹些特殊的核心素质,营销类:人际交往;行政综合类:条理性、人际交往;财务类:关注细节;技术类:关注细节、前沿追踪。价值观和态度素质簇:进取心、敬业、团队合作、责任心和组织认同五个素质要素, 职业适应性素质簇:诚信、弹性和适应、行动力、同理心、自信五个素质要素。 3.素质模型 优秀管理人员

技术人员素质模型

1)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与能力培训教程主编:王翔 出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字数:215000字 页码:268页 目录: 第一章专业技术人员概述 第二章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与素质教育 第三章专业技术人员的政治素质 第四章专业技术人员的法律素质 第五章专业技术人员的道德素质 第六章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素质 第七章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素质与学习能力 第八章专业技术人员的创新能力 第九章专业技术人员的科研能力 第十章新世纪专业技术人员素质教育机制创新 2)Z-专业技术人员素质与能力培训教程书籍作者:暂时无 图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 图书品相:10成品相 库存量:15 本 图书售价:8.00元 图书类别:哲学 图书标签:中国中国传媒大学传媒大学能力培训教程 上书时间:2009-12-06 出版时间:2005-05印刷时间:2005-05-05 开本:35开页数:500页印张:15

3)员工素质模型设计 会员评价:(共0 条)参与评论 原书名:员工素质模型设计 原出版社: 作者:彭剑锋,荆小娟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 书号:7300045245 出版日期:2003-3-1 开本:大16开页码:181 版次:2003/03/01 点击: 1272 所属类别:综合→综合 网摘 市场价:¥49.00 会员价:¥39.2 本书摒弃了对素质的理论纷争和学术探讨,力图阐述员工素质对于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益,并在企业战略、建立与保持核心竞争力,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之间建立联系的意义和价值。员工素质模型作为构建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础与起点,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其他业务板块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r\n本书提出了素质的概念,阐述了构建员工素质模型对于人力资源系统的变革性意义;系统介绍了建立素质模型与编制素质词典的流程与方法;提供了管理类、技术类、营销类与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通用素质模型,为企业建立适应本企业任职资格体系的素质模型提供了参照与蓝本。通过对素质模型与人力资源其他各业务板块的接口描述,以及素质模型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用领域的案例阐述,说明了企业素质评价系统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员工素质模型的提出;素质模型与人力资源系统;素质词典的编制;建立素质模型的流程与方法;通用素质模型以及素质模型的应用等。在每章结尾还通过一个贯穿始终的案例衔接全书的逻辑框架。\r\n本书适用于各类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员,尤其是高科技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管理人员、管理咨询专业人员、致力于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素质模型研究的学者、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师、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和MBA,同时还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用书。\r\n \r\n \r\n \r\n 4)CIMC技术人员素质模型 素质因子:成就导向—尽善尽美 定义:成就导向是指个人具有成功完成任务或在工作中追求卓越的愿望。具有高成就导

研发人员素质模型

研发人员素质模型 研发素质模型――思维能力 定义:思维能力指个人对于问题的分析、归纳、推理和判断等一系列认识活动,它主要包括分析推理和概念思维两方面,是在优秀研发员工身上表现最多的素质。 分析推理就是理解问题时将其分拆成更小的部分,通过一步一步的符合逻辑的演绎,排除不相关的资料,找出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分析推理也被称作演绎推理、分析思维、纵向思维以及实践智力等等。 概念思维就是运用已有的概念和理论作归纳性的推理。这种思考问题的方式是将分散的信息综合在一起,从中看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找出事物背后隐藏的问题或存在的模式,概念思维也称作模式认识、悟性、批判性思维等。 评价等级: 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 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 速发现问题的实质。 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 3、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 法。 行为描述 0---不能准确而周密地考虑事物发生的原因,或者不能根据已有的经验或知识对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1---将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不同的部分,使之更容易把握,根据经验和常识迅速发现问题的实质。 2---发现事件的多种可能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或找出复杂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这个水平上,思维能力表现为认识到事件的多种可能性的原因和行为的不同后果。在研发的过程中,表现为能够从不同的方向去寻找问题发生的可能原因,并通过实验排除不太相关的信息,实现对问题的精确定位。 3---恰当地运用已有的概念、方法、技术等多种手段找出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

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题目: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张三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李四发题时间:20年月日

北京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评议意见书

一、设计题目及内容摘要 设计题目: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内容摘要: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员工培训与开发在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员工培训与开发己逐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阐述了培训与开发的含义、区别、作用及应坚持的原则,还有培训与开发的实施。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起步较晚,尤其是民营企业,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论文以长虹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人力资源部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开展初期所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揭示出该公司员工培训与开发工作现状分析,提出了关于员工培训与开发现状的对策与建议,还有培训与开发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结尾将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工作上升到人力资源投资的高度,并做出了良好的展望。关键词:培训与开发,培训需求分析,脱产培训; 二、重点研究问题 长虹员工培训与开发基本现状分析、对策与建议 培训与开发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三、参考文献 [1]徐庆文,裴春霞.培训与开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4,1-12 [2]罗国勋,二十一世纪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北京:社会 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8-22 [3]张玉利,任学锋,小企业成长的管理障碍,天津:天津 大学出版社,2001,18-22 [4] 傅夏仙:《人力资源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 1月 [5] 董克用,叶向峰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北京: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 [6] 郭京生,张立兴,潘立编著.人员培训实务手册.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3月 [7] 赵曼主编,陈全明副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京: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2年5月 [8] 王蕴主编,孙静副主编.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北 京:测绘出版社,2003年6月 [9][美]雷蒙德A.诺伊(RaymondA.Noe),雇员培训与开发 (第一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8-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