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系统改造安全措施范本

通风系统改造安全措施范本
通风系统改造安全措施范本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通风系统改造安全措施(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26697通风系统改造安全措施

Ventilation system reconstruction safety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第一章工程概况

20xx年湘潭大学能源工程学院设计的《铁箕山矿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设计》获得通过,公司要求矿在20xx年3月15日左右开工。

《铁箕山矿通风系统改造方案设计》的具体内容为:由西翼回风巷标高为+92m拐弯处掘一长184m的回风直巷,倾角为30°,然后开凿弧形巷道,在风硐入口下方约15m处连接风井,总长约240m,改变东、西两翼总回风汇合点。西翼回风巷在接近风井处开凿成的弧形巷道(约35°)缓慢进入风井,西翼回风巷断面不能小于回风井断面,以减少局部阻力。

一、巷道名称、位置、相邻关系、工程目的及用途:

1、巷道名称:西翼风井

2、巷道位置、相邻关系:

地面位置:位于红星一带,地面标高为+262.3m~+270.0m。

井下位置:位于矿井西翼,井下标高:+90m。

相邻关系:

3、工程目的及巷道用途:另掘西翼风井,相当于两风井并联通风,用来降低矿井总通风阻力为主,增加矿井总风量以及减少主要通风机输入功率的目的。

二、巷道类别及性质:开拓巷道,岩巷。

三、服务年限:20年左右。

四、工程量、方位、坡度:

1、工程量:240m左右。

2、方位:分段放线,坡度30°、35°。

五、巷道布置平面图:附后。

六、地质条件

1、设计巷道所穿过的层位岩性情况:该设计巷道布置在Ⅳ煤底板里,岩性情况见综合柱状图(附后)。

2、地质构造的影响情况:该区域地质构造较简单,岩层倾向为90°~110°,倾角20°~35°,平均30°。根据邻近巷道揭露情况看,预计该巷道不会受到地质构造的影响。

3、水文地质条件:

本区域水文条件简单,主要水源为顶板裂隙水,对掘进无大的影响。

第二章西翼风井掘进时的前期工作

一、122轨道上山-50水平安装一台1米倒绞车

二、在122轨道上山修理、落道、调道、钉道、掺枕木、打电缆钩子眼子。

122轨道上山修理采用2.2m×2.2m×2.2m的钢支架。

三、+90水平上车场再安装一台1米正绞车

四、在+90回风巷进行修理

+90回风巷修理时,采用2.4m×2.4m×2.4m的钢支架

五、再到开门掘进处安装一台1米倒绞车

六、在上述工作开展的同时,铺风、水管,安局扇,装喷浆机。

第三章掘上山时的巷道设计规格及主要生产系统

一、支护形式:

掘进上山采用锚、网、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半圆拱断面,巷道净宽为2600mm,净高为2380mm。

作业方式为掘支单行作业一次成巷,采取两掘一锚网喷的方式(掘进两个班,锚网喷一个班):巷道掘进成形后,先进行初喷,喷浆厚50mm,初喷作为巷道临时支护,掘进2m后再布置锚网和喷射混凝土作为巷道永久支护。若顶板破碎,锚网喷必须紧跟垱头。

二、主要生产系统

(一)、运矸系统:

当头爆破的矸石经上山槽板溜入矿车,然后人力推车至122上车场,再经122轨道上山下放至122下车场,然后再经人力推至-50车场,然后再由-50水平机车拉至-50水平井底车场,然后再由主斜井提升至地面。

(二)、通风系统、监控系统、防尘系统:

1、通风系统

1)、通风方式:

采用局扇压入式通风,后附通风系统图。

2)、通风线路:后附通风示意图

A、新鲜风流:

由142回风、222管缆井回风汇合后→122轨道上山→

+90西总回风巷→局扇送至当头。

B、泛风:

当头→新掘西翼风井上山→+90西总回风巷→风井→地面。

3)、风量的计算:

⑴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100×Q绝×K=100×0.5×1.6=80m3/min

式中:Q绝-掘进工作面的绝对瓦斯涌出量,取0.5m3/min;

K-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取1.6。

⑵按一班最多出勤人数计算:

Q=4×N×K=4×12×1.2=58m3/min

式中:N-一班最多出勤人数,取12人;

K-风量备用系数,取1.2。

⑶按炸药消耗量计算:

式中:A--一次起爆的炸药消耗量(按掏槽眼和辅助眼计算),取12kg;

S--掘进净断面积,取5.46m2;

T--通风时间,取60min;

L--稀释距离,L=400×A÷S=400×12÷5.46=879m。

⑷、按允许最大最小风速验算:

Q掘>60V小S=60×0.15×5.46=49m3/min

Q掘

4)、风量选取及局部通风机及风筒的选型、安装位置及要求

根据以上风量计算,该掘进工作面的风量选取为85m3/min,选用FBDYNO4.5/2×5.5型局扇,其功率为11KW,局扇安装在+90水平西总回风巷,离掘进上山开门位置大于10m,风筒选用Φ450㎜的胶质风筒送风,风筒出口距垱头不得大于10m。为避免局扇杂音,局扇应安装消音器,并安装好风电、瓦斯电闭锁装置,局扇严禁任意停开。

5)、局部通风质量要求:

①风筒接头严密,无破口,无反接头,接头要反压边;

②风筒吊挂平直,逢环必挂;

③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

2、监控系统:

①瓦斯监控系统的安装:安装2个监测分站(-50水平控

制档头的变电所装一个分站,+90水平安装一个分站),安装6个瓦斯传感器(-50水平的122轨道上山下车场一个、+90水平的122轨道上山上车场一个、+90水平的局扇前一个、掘进垱头一个、掘进上山回风口一个),所有瓦斯传感器的报警值为0.5%、断电值为0.5%,断电范围:-50至+90的全部电器设备(包括局扇)。

②当回风巷任一地点瓦斯传感器出现报警,应马上停止一切工作,并迅速进入避灾硐室或压风自救装置处。再向值班室汇报,听从矿井值班室指挥。

③监控系统图:附后。

3、防尘系统:

⑴防尘设施及安装位置:

风钻实施湿式打眼,风钻本身具有;

②在垱头各转载点安装喷雾;

③喷浆机必须安装捕尘装置及在喷浆机附近安装净化风流装置。

⑵综合防尘措施:采用湿式钻眼,放炮使用水炮泥、喷雾降尘,装岩洒水降尘,作业人员佩戴防尘口罩,每日用水清

洗巷道一次,巷道内的浮矸及时清除。

(三)、管线敷设及管路系统:

采用1寸水管,2寸风管,水管兼作防尘,施工中风水管铺设在巷道中的左下侧悬挂固定,电缆钩每3m设一个,悬挂高度为1.6m,电缆要悬挂整齐,放炮线不能与电缆线悬挂在同一侧。

水管:从地面抽风机房接水管至当头(水源用资江自来水)。

风管:从-50m222管缆井回风平巷接风管至施工当头。

(四)、运料系统:

当头所需材料:由地面加工厂装车经主井→-50井底车场→-50主石门→-50西大巷→122轨道上山→+90西总回风巷→施工当头。

(五)、供电系统:

a)垱头电源采用双回路供电,来自322老绞车房变电所。

b)垱头所需电器设备:11KW对旋式局扇两台,5.5KW喷浆机一台。

c)机电设备的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