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事业单位划重点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

1.卡尔·马克思:生于1818年5月5日(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哭)。今年正好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2018年5月4日,习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大会,发表了重要讲话,讲话内容会在时政考查,需要掌握。

2.马克思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除了马克思之外,还有其多年的挚友恩格斯。

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的问世,1848年问世,2018年是问世170周年。

第一节、总论

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1)世界观: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判断:每个人都有世界观,因此人人都有/都懂哲学(错误),原因:不是所有的世界观都能叫做哲学,只有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高度的世界观才能称为哲学。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是感性的、零散的、偶然的、自发的,不能称之为哲学。

(3)判断:哲学是科学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错误),原因:哲学本身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比如唯心主义哲学不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科学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3.方法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考点: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多选题)。(1)判断: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正确),原因:现有正确的理论,才能将之运用于工作中。(2)判断:方法论体现背后世界观(正确),原因:领导安排任务后就去求神拜佛,说明是唯心者;如果踏踏实实做事,说明是唯物者。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可以用“意识”代替,存在可以用“物质”代替,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也可以表述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判断:哲学的基本问题的提出者为恩格斯(正确)。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何者是第一性的问题:本原/第一性的意思一样,即谁先产生。①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是本原/第一性,属于唯物主义观点。②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是本原/第一性,属于唯心主义观点。③考点: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派别的根本标准:意识和物质谁是本原/

第一性。

(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人的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①能。二者可以发生联系,有同一性,属于可知论。②否。二者不可以发生任何联系,无同一性,属于不可知论。③考点:哲学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④判断: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正确)。⑤考点:日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可知论。

三、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1.哲学的基本派别:(1)判断: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2)单选:哲学是有党性、党派性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哲学划分为哪两大对立派别。A项错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B项正确,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唯物主义发展的历史形态: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本原。依据对物质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将唯物主义分为三种历史形态: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缺点:对世界的本原的认识具有直观性、猜测性。

①考点:将物质简单的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举例:古希腊的先哲泰勒斯说“水是万物的始基”,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将世界的本原简单的归结为一种物质形态。古希腊先哲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中国古代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发展过程中,相较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有进步,但本身也有缺陷和不足,考试中主要考查其三大缺陷:

①机械性:认为事物只是进行单一的机械运动,甚至认为人都是机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也称作机械唯物主义。

②形而上学性:判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属于形而上学观点(错误)。判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正确)。

③不彻底性:马克思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评价“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唯物,在历史观上陷入唯心,具有不彻底性。 a自然观上唯物:比如先有珠穆拉玛峰,再有人类对珠穆拉玛峰的认识。

b历史观上唯心:历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观点,比如人类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步步的向前发展,该观点的体现是上帝在冥冥之中指引发展。

(3)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在发展中,最科学、最彻底的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1.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第一性,意识决定物质。比如大家都承认本原是意识,但老师认为意识是“我”的情感产物,即“我思故我在”,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者;学生认为意识来源于人之外的某一种客观、神秘精神,即认为上帝创造世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者。

2.练习:

(1)万物皆备于我:关键词“我”,主观唯心。

(2)吾心便是宇宙:“吾心”指我的心,主观唯心。

(3)“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客观的、神秘的精神,客观唯心。

(4)我思故我在(笛卡尔):关键词“我”,主观唯心。

(5)存在就是被感知:万事万物是“我”的主观观念决定,主观唯心。

(6)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的产物:关键词“绝对精神”,指人之外客观、神秘的精神决定万事万物,客观唯心。

(7)朱熹主张“理在事先”:朱熹的另一句话是“存天理灭人欲”,“理”指天理,客观唯心。(8)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主观唯心。

(9)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关键词“上帝”,客观唯心。

四、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1.根据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或者意识划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对立派别。

2.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要坚持辩证法的观点,统对立的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3.辩证法(联系、发展、全面)和形而上学(孤立、静止、片面)是两大对立的观点。

4.根据能否认识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世界,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判断: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是对立的观点(错误),原因:两者没有可比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才是对立观点。

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意义

1.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同二元论、多元论和唯心主义一元论划清了界线:(1)一元论:认为世界本原只有一个(强调个数),包括: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本原是物质)和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本原是意识)。判断:所有的一元论都是正确的(错误),原因:只有唯物主义一元论是正确的,唯心主义一元论是错误的。

(2)二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有两个,认为物质和意识共同构成世界的本原。该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意识无法和物质平起平坐,而是依赖于物质,先有物质再有意识。所以要与二元论划清界限。

2.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3.既坚持了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马克思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体现唯物主义;同时认为物质之间是联系的、发展的,坚持了辩证法,实现了二者的内在统一。

4.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特点。

(1)考点:区别于其他哲学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马克思墓志铭上写着“以往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世界,而哲学的真正目的是改造世界”,突出了实践性。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在实践性的基础之上体现和形成的。

(2)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很多正确的世界观。

(3)革命性:马哲理论是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为其提供革命武器。

第二节唯物论

一、物质

1.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所谓的物质即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听课时,个别同学听到不懂的地方会很烦,希望眼前的杯子、纸、笔等东西都从眼前消失,但水杯等东西不会消失,因为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之外,不以意志为转移,即客观实在性。

2.列宁对物质范畴的看法(单选题):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二、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1.判断: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根本不存在不运动的事物(正确)。

2.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世界上的所有物质都是运动着的,比如虽然我们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也是围绕地轴进行自转的,因此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3.五种基本形式:

1.机械运动:比如从A走到B。

2.物理运动:比如水加热变成水蒸气。

3.化学运动:比如白磷自燃。

4.生物运动:比如人的新陈代谢。

5.社会运动:比如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6.单选:最复杂、最高级的运动形式是社会运动。

4.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统一关系

4.1.静止: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

(1)参照物。比如一列奔驰向前的火车上,以眼前的桌子为参照物,人和桌子是相对静止的。

(2)根本性质没有变化。比如十九大报告中,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变”,属于运动;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且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不能分割来看。

4.2.考点: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体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地球自转属于运动,但以地球为参照物属于静止。

4.3.割裂二者关系后犯的错误:

(1)形而上学不变论:不承认运动,只看到静止。比如刻舟求剑,一个人的剑从船上掉到河里,这个人在船上做记号,等到船上岸后再找,这就是没有发现船在运动、水也在流动,而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在哲学上中就是形而上学不变论。

(2)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比如张三对李四说“前几天你借了我500元钱,今天该还了”,李四说“是三天前的我借的钱,不是现在的我借的”。两人因此打架,起诉到法庭上,法官问张三某为什么打李四,张三说“是一天前的我打的,要治罪的话去找一天前的我”。张三和李四所犯的错误就是相对主义诡辩论,只承认运动否认静止。

再如“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意为事物刚出生就走向死亡,认为事物是瞬息万变的,只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

三、意识

1.意识:只有人才有意识,动物没有意识。人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从古猿进化到人,还需要社会劳动,让猿脑进化到人脑,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人本身”。

2.题目:

(1)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错误);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正确),原因:意识是人的大脑特有的机能。

(2)意识是人的大脑自生的(错误),原因:人的大脑只是“加工厂”,不是原材料,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再次强调人的意识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例子:张三穿越到唐朝看到李世民,于是对李世民说“你手机借我,我发个朋友圈炫耀下”,但李世民不知道手机为何物,因为在其所处的时代的没有手机,需要依赖于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3)所有的意识都是正确的(错误),原因:意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比如鬼的意识,鬼的原型是人,是在人的基础上扭曲

3.意识的作用:

(1)人和动物的区别,比如蜜蜂筑巢不是考虑自己筑巢是要北欧还是美式风格,而是本能的,人的所有活动都是能动的认识世界,在实践之前是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

(2)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比如火车、汽车、飞机不是自然界自有的,而是人类发明的。人类通过观察小鸟自由遨游在天空中,先有这样的想法,再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发挥人类的创造性、主观能动性。

四、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这就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有促进作用(错误),原因: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有促进作用(错误),原因:正确的意识才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比如我们实行改革开放,这是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而闭关锁国的政策就是错误的意识,对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2.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保证积累的是正确的意识,比如大跃进时期提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违背客观规律。

第三节唯物辩证法

一、事物的普遍联系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联系的特点:

(1)普遍性: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不是孤立存在,事物之间不是有这样的联系,就是有那样的联系,强调联系的普遍性。

例子:蝴蝶效应,美国气象学家做实验,在美洲热带雨林的一只蝴蝶轻轻煽动翅膀,能引起千里之外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将这一效应称为蝴蝶效应。当蝴蝶煽动翅膀会引起周围最小范围气流的变化,依次扩展就会引起千里之外的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虽然看似风马牛不相及,强调联系具有普遍性

(2)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是人为主观设定的。例1:楼层有“七上八下”的说法,违背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为的主观设定。例2:“喜雀报喜,乌鸦报丧”违背联系的客观。

(3)条件性(容易出陷阱):具体两个事物之间要想发生联系也是无条件的(错误),原因:虽然联系是普遍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但具体的两个事物想要发生联系也需要条件,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比如老师与大家通过粉笔平台进行联系,正如王家卫电影中的台词“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4)多样性:比如张三在家里是孩子的母亲、在学员面前是老师,每个角色有不同的身份,

体现联系的多样性。

2.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若干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关键词:大局、全局等,强调从整体把握事物。“不谋全局者,不足与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强调整体重要性。

(2)不能忽视部分,关键的部分在特殊条件下对整体的功能也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一着不慎,全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木桶原理/短板效应(最短的木板决定了整个木桶的盛水量)均强调重视部分。

二、事物的永恒发展

1.发展是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的范畴,发展是具有前进性质的运动,是事物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上升运动。关键词:“前进性质”、“上升运动”。所有的变化即发展(错误),原因:变化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发展一定是前进的运动。

2.发展的实质(单选题):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3.新事物:

(1)时间上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错误),原因:比如网络上的算命软件,不属于新事物。判断是否属于新事物与时间出现的先后无关。

(2)判断是否是新事物的依据: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具有远大前途;代表人民的利益;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例子:共产主义是新事物,具有远大前途、具有强大生命力,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判断是否属于新事物与时间出现的先后无关。

3.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均强调用发展眼光看问题,事物不是静止不动的。

三、规律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两可、两不可。

(1)两可:可知性、可利用性。人可以认识规律,但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错误),原因:不但可以认识规律,还能利用规律。

(2)两不可:不可改变、不可创造。比如影视剧中,古代皇帝比较迷信,到晚年追求长生不老,长生不老违背规律,违背规律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四、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单选题):对立统一规律也称矛盾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2.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生活中的矛盾更多是对立性,而哲学上的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规律,比如好和坏,就是一对矛盾,好就是好,坏就是坏,但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3.矛盾的基本属性(单选题):

(1)统一:体现同一性(考查较多)。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同时又是相互贯通的,在

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比如好人和坏人在一定条件下,好人可以变为坏人,坏人也可以变为好人。

(2)对立:体现斗争性(了解即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比如一个好人和一个坏人,两者是排斥的。

4.经典出题点:

(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体现同一性。

(2)“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现同一性”体现同一性,边塞的老人丢失一匹马本来是坏事,过几天带回另外一匹马变为好事,几天后老人的儿子因为这匹马摔伤腿(坏事),因为腿摔伤没有参加边塞征兵(好事)。

(3)“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现同一性。

(4)“居安思危、否极泰来、乐极生悲”体现同一性。

(5)“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体现同一性,意为善于游泳的人,游泳本来是强项,但是溺水变成弱项;善于骑马的人,骑马本来是强项,但是坠马变成弱项,体现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1.矛盾的普遍性:也称共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2.出题点:(1)现实生活中总有些人总想逃避矛盾,不敢面对矛盾,这忽视了矛盾的普遍性(正确),原因:因为矛盾时时有、处处有。

(2)事物只有发展到某个关键/特殊阶段才会出现矛盾(错误),原因:矛盾时时有、处处有,存在于事物发展的始终。

3.矛盾的特殊性:也称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因为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在分析事物时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应用: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均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刀切”违背矛盾特殊性,未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两点论和重点论

(1)在多个矛盾中,有主要矛盾也有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指在诸多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次矛盾的原理往往用来判断事物的发展进程,用来解决问题。

以国家发展为例,我国要进行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主要矛盾,其他为次要矛盾,体现矛盾的不平衡性。

(2)在同一矛盾中,矛盾着的双方的力量往往是不平衡的,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一个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常常用来给事物定性。

以秦始皇为例,“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焚书坑儒等,秦始皇的功占七分、过占三分,多的是主要方面,少的是次要方面。对古代帝王做评价时,看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而对其进行定性,秦始皇是伟大的帝王。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应用:

(1)关键词法:题干出现“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首位”等关键词,强调事物的主要矛盾。题干出现“主流、主体、总的来说”等关键词,强调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2)读语境法:如果表达的是怎么办,强调抓主要矛盾;如果表达是如何看问题,强调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①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强调怎么办事情,抓主要矛盾。②网络的出现利弊都有,利大于弊:强调看问题,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③牵牛要牵牛鼻子:强调办事情要抓主要矛盾,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④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釜底抽薪,强调办事情,抓主要矛盾。

(3)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矛盾具有不平衡性,在多个矛盾中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个矛盾中要矛盾主要方面和矛盾次要方面,因此要做到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2.两点论:在多个矛盾当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也要看到次要矛盾;在一个矛盾当中,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也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3.重点论:在多个矛盾中,矛盾要有主次之分;在一个矛盾中,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以反腐败为例,既要打老虎、又要打苍蝇,不管是大贪还是小贪都要受到惩罚,是零容忍、无禁区,体现两点论;在反腐时要有侧重点,重点打击大贪,体现重点论。

4.事物发展的内因与外因

1.考查方式:以多选题形式考查原理或以单选题形式考查应用。

2.多选题考点:

(1)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

(2)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能起作用。

(3)事物的发展应该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应用:

(1)“孟母三迁”强调外因。

(2)“出淤泥而不染”强调内因。

(3)“打铁必须自身硬”强调内因。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外因。

(5)“物必先腐,而后虫生之”强调内因,在反腐领域中提出。

(6)“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强调内因。

(二)质量互变规律

1.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2.质变:事物发生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显著的变化。

3.量变和质变的区分标志:是否超出一定限度。以水为例,保持液态的物理状态是0℃-100℃之间,把水加热超过100℃会发生质变,降低到0℃以下,就会变为固态的冰。说明如果不想发生质变,要控制度,想要发生质变,要努力冲破度,生活中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要不把握适度原则。

2.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强调重视量的积累。(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强调重视量的积累。

(3)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5)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意味着有了量变就一定会引起质变(错误),原因: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正确),原因:“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准备好的时候一定要把握机会,相信天道酬勤。

3.总的量变中有部分质变:以我国发展为例,共同富裕不等于同等富裕,也不等于同步富裕,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走向共同富裕。“先富”在哲学中体现总的量变中的部分质变。

3.否定之否定规律

1.否定之否定规律:

(1)肯定:事物保持自身存在的方面。

(2)否定:事物自身趋向灭亡、并转化为他事物的趋势

(3)如图所示,摩托罗拉生产的第一部移动电话是肯定方面,现在被第二代、第三代、第N代所代替,即走向否定。但不是全盘否定,而是辩证否定,即扬弃,好的被保留,不好的被摒弃。全盘肯定的观点也是错误的,要辩证的否定,正如对待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任何事物发展都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以人类发展为例,人类社会最开始是原始社会(公有制),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进入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变为私有制,私有制是对之前公有制的否定。

资本主义不是最高历史形态,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必将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人类社会资源的极大丰富,按需分配,此时是对公有制的否定,是否定之否定。

3.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五、五对范畴

现象分为真相和假象:只有真相才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假象不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错误),原因:无论真相和假象都是对事物本质的表现。

原因和结果在特定的范围内有先后次序:凡是前后相继出现的关系都是因果关系(错误),原因:符合因果关系,除了顺序是前后相继出现,还要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偶然性和必然性:“守株待兔”将偶然性当成必然性。

四、认识论

一、实践

(1)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实践的观点。

(2)应用考查方式:下列哪些是强调实践的?

①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正确):想要知道屋子是否漏雨,要站在屋檐下,要想知道政策制定的怎么样,要深入百姓中。

②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错误):强调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确):强调实践。

④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撸起袖子加油干(正确):考查实践,与时政相结合。

⑤毛泽东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确):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3)一般通过领导人的讲话或者诗句来考查实践的应用。

1、实践概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

(1)实践的主体:人类。只有人类的活动才能称之为实践,动物的活动不能称之为实践。(2)客观物质活动:如图,某人开拖拉机收割,这就是在实践。实践主体是人,客体是土地,工具是拖拉机。

2、实践的特点:

(1)客观物质性:客观的所有要素都是实实在在可感知的。

(2)主观能动性:实践的主体必须是人,实践是人类的有目的的、有意识的、自觉地活动才叫做实践,人类做事都有规划、蓝图。

(3)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每个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实践活动,没有人的活动可以是孤立的、与外界毫无任何联系的。

②历史性:人类的实践活动无论在内容、规模、水平上都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比如古代人民使用耕牛耕地,现在人民用耕种机耕地,这就体现社会历史性。再如有人评价愚公太傻,不知道用炸药、现代工具工作,其忽略了实践活动的社会历史性。

3、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实践最基本的是生产实践。

生产实践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向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活动。即人类要解决吃穿住行问题,才有余力进行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

社会实践就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比如警察侦破案件等。

科学实践是指科学家以一定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实践。

二、感性认知、理性认知

1.1、感性认识:低级阶段,对事物表面的认识,即通过眼睛、鼻子、舌头、耳朵产生直接接触客观世界获得的表面、初步的认识。如甲第一次见到某人,对某人的认识。

1.2、感性认识包括循序渐进的三种形式:

(1)感觉: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如苹果是红色的。

(2)知觉:对事物综合属性的认识,如苹果的颜色是红色的,味觉上很甜,触觉上很硬。(3)表象:对之前感觉、知觉的回忆和再现。比如拿走苹果,可以想象苹果的样子。

2.1、理性认识: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以事物的本质规律为认识对象,是对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表面,需透过现象看本质。

2.2、理性认识有三种循序渐进的形式(常考单选或者判断):概念、判断、推理。

如“鱼”是概念,“鱼是用鳃呼吸的水生动物”,“鲸是用肺进行呼吸的”,因此推理出“鲸不是鱼类”。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常考多选。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对一个事物的认识,需要先接触它,获得大量感性材料,一步步的上升为理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的内在本质。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它。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常设陷阱。感性认识是纯粹的感性认识,不包含任何理性认识的成分和因素(错误):二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当中多少都有理性认识的存在,如一朵花是红色的,“红色”也是一种判断,属于理性认识。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第一次飞跃: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飞跃需要条件:

(1)占有大量的感性材料。

(2)科学的思维方法: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之前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感性认识就能上升到理性认识。

2.第二次飞跃:实践获得感性认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在回归到实践。

3.考点记忆:(1)第一次飞跃的两个条件。(2)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更重要,第一次飞跃是为了第二次飞跃做准备的,认识最终的目的和归宿就是回归实践。

4、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

1.反复性:实践获得认识,通过实践获得的认识并非对事物的全部认识。

从主体看,认识事物要受到很多主客观条件制约,比如能力有限,工具有限等等。

从认识对象来看,认识对象非常复杂,实践需要一个过程,实践之后还需要再实践、再认识。

2.无限性:

(1)认识的对象: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2)存在状态: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由此可见,我们对事物的认识没有终点。

五、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1.实践和认识的关系:实践决定认识。

(1)多选:实践决定认识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①实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3)单选:(常考应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①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正确)。

②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种,一种为直接经验,即亲身去实践,比如要想知道山多高就需要去丈量。一种为间接经验,比如通过书本或者打听知道珠峰有8848米,其实间接经验也是来自实践(大多数情况下来源于间接经验)。所以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4)实践是认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比如对生态环境的认识,之前先污染再治理,甚至向自然去开炮,现在是顺应、尊重自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种转变就是因为实践中产生了很多问题。

(5)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毛主席说“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即要学以致用。

(6)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如亚里士多德提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是不同的”,没有人质疑过此观点,若干年后伽利略却提出“不同重量的物体下落速度是相同的”,二者观点背离,因此需要实践。通过比萨斜塔实验,证明伽利略的观点是正确的。

2.认识反作用于实践:分为两种情况。

(1)正确的、科学的认识能促进实践。

(2)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比如我国推行一个改革方案,如果正确,对实践有促

进作用;如果错误,对实践就有阻碍作用。

3.方法论: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避免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比如毛主席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强调实践,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6、真理

1.真理的概念: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错误反映属于谬误。

2.考点:(1)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2)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比如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转。“日心说”是哥白尼的观点、学说,因此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与实际相符合,因此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3.真理的根本属性:客观性,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

4.真理的具体性: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的主客观相符合,受到一定条件制约,条件变化,真理也会发生变化。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比如几何之父-欧几里得提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后来随着人们认识不断深化发现,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大于180°”。由此说明,真理是一定条件下的真理,真理有具体性、有范围、有条件,错一点都不行。

5.真理和谬误的关系:又对立又统一,一定范围内二者绝对对立,比如在平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正确。如果超过一定范围就会发生变化,变为谬误。

五、历史唯物主义

一、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讲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将哲学的基本问题放在人类社会发展领域体现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历史观的基本问题(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

回答: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属于唯物史观);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历史唯心主义(错误,属于唯心史观)。

1.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提出。马克思的一生有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考试可能出现。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达人类社会发展遵循一定规律,是正确的。错误的历史观为唯心史观,认为社会发展是上帝或者某个英雄人物个人意志所决定的。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社会存在:即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比如地理环境、人口因素(人口数量、男女比例)、生产方式(决定性的因素)。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生产力即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改造自然的能力越强,生活的会更好。

(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尊女卑”一般出现在封建社会中,只有封建社会才有这种观点。社会主义社会提倡男女平等,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反作用”包括两种情况,正确的促进;错误的阻碍。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能够促进社会发展,一定要去发扬;封建意识能够阻碍社会发展,因此不能提倡。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但是社会意识的发展并不是和社会存在完全同步,可能先于社会存在,可能落后于社会存在。

(1)如我国很早称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但在很多偏远地方仍然存在落后的迷信思想,这就是因为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

(2)如经济上落后的国家也可以演奏哲学上的第一把小提琴: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先于社会存在而发展。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生产力:人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获得物质资料的能力,体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2)生产力要素分为:实体性要素和智能型要素

生产力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比如甲一大早扛着锄头去耕地,在这一画面中,甲是劳动者,锄头是劳动资料(主要是指生产工具,还包括辅助生产的仓库和睡去等),土地就是劳动对象。

①三个要素当中,劳动者是最活跃、起主导作用的。

②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比如原始人拿小石头在刨地,而现在的人有锄头。

生产力的智能型要素:科学技术。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生产关系

1.生产关系:人是群居动物,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人和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2.生产关系的构成

静态上体现在三个方面:

(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即东西具体归谁所有。以中国和美国为例,中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以公有制为主,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美国是私有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