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RAC详细测试报告

OracleRAC详细测试报告
OracleRAC详细测试报告

技术文件

技术文件名称:Oracle RAC测试报告

技术文件编号:

版本:V1.0

共11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审核

会签

标准化

批准

目录

1 测试目的 (2)

2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

2.1术语、定义 (2)

2.2缩略语 (2)

3 测试环境描述 (2)

4 测试过程描述 (3)

4.1性能测试 (3)

4.1.1双节点RAC性能测试 (3)

4.2功能测试 (3)

4.2.1exp备份和imp恢复测试 (3)

4.2.2业务正常使用时,进行对数据的大批量查询和修改。 (3)

4.2.3大事务测试 (3)

4.2.4Failover 测试 (4)

4.2.5load balance测试 (5)

4.2.6TAF测试 (5)

4.3稳定性测试 (6)

4.3.1在线运行,保持24小时 (6)

4.3.2网线异常对实例的影响 (6)

4.4第二节点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8)

4.4.1第二实例启动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8)

4.4.2第二实例正常关闭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8)

4.4.3第二实例异常关闭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9)

4.4.4第二实例所在机器异常关闭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9)

5 测试总结 (9)

5.1测试中发现问题的说明 (10)

1测试目的

测试目的,在于验证多节点RAC的可用性、稳定性,以及多节点RAC相对于普通的Oracle 环境性能的提升情况

2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1术语、定义

无。

2.2缩略语

本文件应用了以下缩略语:

RAC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 Oracle公司数据库集群软件

3测试环境描述

本次测试,由2台HP小型机(HP rx6600)搭建了一个组成2节点的RAC环境,网络内的各个节点通过CISCO3750交换机相互访问,包括RAC节点间的heart beat信息。其中两台小机lan0和lan3定义为外网接口并做了双网卡主备,lan1作为内网卡用于心跳;RAC 数据库以裸设备方式建在共享磁阵上,各节点通过光纤交换机访问磁阵。

硬件信息:

小型机:HP rx6600 2台,每台8路Inter (R)Itanium2-9000 series CPU 和32G 内存 2*146GB 硬盘

存储:HP hsv2000-B 磁阵,11块146G的硬盘,其中10块做RAID5,1块为HOT SPARE 光纤交换机:2台,型号为

网络交换机:CISCO3750两台,相关端口做trunk.

软件信息:

操作系统:HP-UX 11.23

双机软件:HP MC/SG Extension for Rac

RAC版本:Oracle 10.2.0.4

4测试过程描述

本次RAC的测试,主要是分成三个阶段,第一是RAC的性能测试,第二个阶段,则主要是针对在性能测试中发现问题的处理,第三个阶段是RAC的功能测试、稳定性测试。

4.1性能测试

4.1.1双节点RAC性能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在RAC相对于单机方式的性能提高情况

测试步骤:

4.2功能测试

4.2.1exp备份和imp恢复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exp/imp 进行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测试步骤:

1.使用exp进行整库备份

2.删除用户,使用imp恢复

3.删除表空间,使用imp恢复

测试结果:

exp备份正常,恢复测试同样没有问题。

4.2.2业务正常使用时,进行对数据的大批量查询和修改。

测试前提:

节点whzd1和whzd2上正常处理业务,业务量为:

测试步骤:

1.

2.另外同时通过sqlplus,

测试结果:

4.2.3大事务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在异常情况下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

测试步骤:

在节点whzd1和whzd2上同时运行同一事务批量修改数据,数据有交叉

测试结果:

多次测试,数据更新正常。

测试步骤:

1.在节点whzd1和whzd2上同时运行同一事务,在whzd2回滚事务

2.在节点whzd1和whzd2上同时运行同一事务,在whzd2 kill该session 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正常,未见数据异常。

测试步骤:

在节点whzd1和whzd2上同时运行模拟程序,通过sqlplus连到数据库,批量更新数据,然后退出重连;此过程循环一晚

测试结果:

根据处理的日志看,操作正常。

4.2.4Failover 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oracle的失效备援功能

测试前提:

1.在whdb1、whdb2上启动实例

2.修改OCI客户端2上tnsnames.ora,启用failover。

测试步骤:

在OCI客户端tnsname中配置如下,仅仅只需要如此添加即可:

WHZD =

(DESCRIPTION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33.30.11.16)(PORT = 1521))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33.30.11.17)(PORT = 1521))

(LOAD_BALANCE = yes)

(CONNECT_DATA =

(SERVER = DEDICA TED)

(FAILOVER_MODE =

(TYPE = SELECT)

(METHOD = BASIC)

(RETRIES = 180)

(DELAY = 5)

)

)

)

测试失效备援

使用SQLPLUS连接:

Oracle Database 10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0.2.0.4.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OLAP and Data Mining options SQL> select instance_name from v$instance;

INSTANCE_NAME

--------------------------------

whzd1

目前连接的是,现在我们验证failover:

登陆到whdb1上,shutdown :

Last login:

Whdb1-> sqlplus "/ as sysdba"

SQL*Plus: Release 10.2.0.4.0

Copyright (c) 1982, 2005, Oracle. All rights reserved.

Connected to:Oracle Database 10g Enterprise Edition Release 10.2.0.4.0 - Production

With the Partitioning, 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OLAP and Data Mining options SQL> shutdown immediate;

Database closed.

Database dismounted.

ORACLE instance shut down.

再回到OCI客户端的SQLPLUS中,测试:

INSTANCE_NAME

--------------------------------

SQL>select instance_name from v$instance;

INSTANCE_NAME

--------------------------------

whzd2

实现了无缝失效备援。

4.2.5load balance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oracle的负载均衡功能

测试前提:

1.在whdb1、whdb2上启动实例

2.修改whdb2上tnsnames.ora,启用load balance

测试步骤:

3.在OCI客户端编写BAT脚本rac.bat,脚本内容如下:

for /L %%G in (1,1,10) do start /b sqlplus ccatsupt/regalsupt@whzd ,用于创造10

个连接。

4.SQL> select count(*),test from v$session group by test;

测试结果:10个连接每台机器5个,实现了负载均衡的目的。

4.2.6TAF测试

测试目的:

验证Transparent Application Failover功能及切换时间

1.实例whzd1、whzd2正常运行,listener正常

2.实例whzd2启用Failover功能

3.主机whzd1、whzd2上的时间一致

测试步骤:

1.Whdb2上运行,启动平台程序

2.启动模拟程序,不停通过sqlplus连接whdb2,记录无法连接whdb2实例的时间

3.通过正常、异常关闭whdb2实例,异常关闭whdb2主机进行测试

4.在whdb1上查看v$session中各SDF连接及logon_time

测试结果:

whdb2实例在正常、异常关闭或者whdb2主机被异常关闭之后,所有连到实例whdb2的数据库连接自动切换到了whdb1,但是数据库连接的切换时间每次都不太一样,从8秒到59秒不等,维持在1分钟之内。

4.3稳定性测试

4.3.1在线运行,保持24小时

测试目的:

测试RAC在长时间的应用处理下是否正常

测试步骤:

1.在节点whdb1、whdb2上启动数据库

2.启动应用运行24小时

测试结果:

系统运行正常,数据库访问正常,业务处理正常。

4.3.2网线异常对实例的影响

测试目的:

测试公网ip异常对RAC的影响

测试步骤:

1.实例whdb1、whdb2启动

2.使用ifconfig en1 133.30.11.9 delete 删除public ip

3.拔掉whdb2上public网线

测试结果:

whdb2上的VIPfailover,切换到whdb1上,客户端可以connect string连到实例whdb2。待到重新加入ip 或者插上网线之后,恢复正常。

测试步骤:

测试私网ip异常对RAC的影响

测试步骤:

1.实例whdb1、whdb2启动,在whdb2上启动平台程序

2.使用ifconfig en0 10.1.1.102 delete 删除private ip

3.拔掉whdb2上用于RAC节点间通讯的private网线

无论是删除ip还是拔掉网线,对于Oracle来说,效果一样。以其中一次测试的过程为例:

在whdb02上拔掉心跳线,客户端会有1分钟联不上,过后后台会把whdb02踢出cluster,VIP会漂移到whdb01上。一分钟后从下图可以看出状态,这时客户端联上数据库。

4.4第二节点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4.4.1第二实例启动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测试前提:

whdb1上oracle 实例已经启动

测试步骤:

正常启动whdb2上的实例(startup)

测试结果:

第二实例的启动,对于第一实例的影响仅在重组的时候,重组时间基本上在1秒之内;日志如alert_whdb1.log所示:

测试前提:

whdb1上oracle 实例已经启动

测试步骤:

启动whdb2上的oracle实例(startup)

测试结果:

在whdb1进行呼叫处理的情况下,whdb2实例的启动,对于实例whdb1没有太大影响,重组时间1秒内完成,从呼叫仪那边看,在重组的过程中,有从10到80不等的呼叫断开,受到影响

4.4.2第二实例正常关闭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测试前提:

1.whdb1上oracle 实例启动

2.whdb2上oracle 实例启动

测试步骤:

正常关闭whdb2上的实例(shutdown immediate)

测试结果:

第二实例的正常关闭,对于第一实例的影响仅在重组的时候,时间在1秒之内

测试前提:

1.whdb1上oracle 实例已启动

2.whdb2上oracle 实例已启动

测试步骤:

正常关闭whdb2上的实例(shutdown immediate)

测试结果:

在whdb1进行正常处理的情况下,whdb2实例的正常关闭,对于实例whdb1没有太大影响,重组时间1秒内完成。

4.4.3第二实例异常关闭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测试前提:

1.whdb1上oracle 实例已启动

2.whdb2上oracle 实例已启动

测试步骤:

异常关闭whdb2上的实例(shutdown abort)

测试结果:

第二实例的异常关闭后,第一实例进行资源重组和实例恢复

4.4.4第二实例所在机器异常关闭对第一实例的影响

测试前提:

1.whdb1上oracle 实例已经启动

2.whdb2上oracle 实例已经启动

测试步骤:

重启机器whdb2(shutdown –Fr)

测试结果:

主机whdb2重启,同实例whdb2的shutdown abort类似,实例whdb1进行资源重组和实例恢复,总时间在1秒左右

5测试总结

相对于综合调度后台双机热备的应用模式,RAC能够充分利用硬件配置,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在相同条件下,RAC的处理能力比现有模式下的处理能力提高了1倍;这是我们最看重的一点。但是,RAC在实现了较高并行处理能力的同时,也增加了系统安装、管理方面的复杂度,希望在稳定性方面能够做得更好。

5.1测试中发现问题的说明

软件测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软 件 测 试 实 训 报 告 班级:软件测试1406班 姓名:贺勇游 目录 第一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一.项目概述 (2) 二.项目背景 (2) 三.系统详细需求 (5) 第二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8) 一.概述 (9) 二.测试摘要 (9) 三.测试风险 (10)

四.缺陷等级分类和优先级描述 (10) 五.测试策略 (12) 六.暂停标准和再启动标准 (13) 七.测试任务和进度 (14) 八.测试提交物 (15) 第三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15) 一. 测试用例目的 (16) 二.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16) 系统登录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6) “系统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7) 档案管理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7) 成绩管理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8) 第四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缺陷记录 (20) 一. 说明 (21) 二. 缺陷记录 (21) 第五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22) 一.引言 (23) 二. 测试用例简介 (24) 三. 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四. 综合评价 (24) 五. 心得体会 (24) 学 生 成 绩 管 理

系 统 需 求 分 析 一.项目概述 软件项目名称:《生成绩管理系统》 软件版本: 开发团队:阿林软件设计室 项目特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单机/网络版操作简单,功能齐全,适合于各中、小学校及教育局。该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即可单机使用,又可在局域网下多用户共享使用。 ●所有数据即可从Excel表中导入,也可导出到Excel表,方便地与 Excel交换。支持读卡机。 ●可多台电脑同时输入成绩,输入时有语音提示,突破输入瓶颈。 成绩排名详尽,成绩分析到位。 二.项目背景 学生成绩管理是所有院校学生管理事务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几年前,各个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模板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姓名:,学号: 青海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年月日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 ●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碳钢的热处理 ●金相试样的制备 ●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常用工程材料的显微组织观察 实验一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一、实验目的 熟悉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构造;了解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注意事项,掌握金相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2)金相显微镜的构造3)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二铁碳合金平衡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了解铁碳合金中的相与组织组成物的本质、形态及分布特征。

(3)分析并掌握平衡状态下铁碳合金的组织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铁碳合金的平衡组织 2)各种组成相或组织组成物的特征 3)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区别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三碳钢的热处理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钢的几种基本热处理操作: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2)了解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等主要因素对45钢热处理后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加热温度的选择 2)保温时间的确定 3)冷却方法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四金相试样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金相试样的制备过程。 2)学会金相试样的制备技术。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取样 2)镶样 3)磨制 4)抛光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五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分析 一、实验目的 观察碳钢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钢冷却时所得到的各种组织组成物的形态 2)钢淬火回火后的组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六硬度计的原理及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洛氏硬度计、布氏硬度计、显微硬度计的原理、构造。 2)学会三种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三、实验内容 1)洛氏硬度实验原理 2)布氏硬度试验原理 3)显微硬度计的原理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报告 实验七碳钢热处理后的硬度测试

五大著名免费SQL注入漏洞扫描工具

大量的现代企业采用Web应用程序与其客户无缝地连接到一起,但由于不正确的编码,造成了许多安全问题。Web应用程序中的漏洞可使黑客获取对敏感信息(如个人数据、登录信息等)的直接访问。 Web应用程序准许访问者提交数据,并可通过互联网从数据库中检索数据。而数据库是多数Web应用程序的心脏。数据库维持着Web应用程序将特定内容交给访问者的数据,Web应用程序在将信息交给客户、供应商时,也从数据库取得数据。 SQL注入攻击是最为常见的Web应用程序攻击技术,它会试图绕过SQL命令。在用户输入没有“净化”时,如果执行这种输入便会表现出一种SQL注入漏洞。 检查SQL注入漏洞主要涉及到两方面,一是审计用户的Web应用程序,二是通过使用自动化的SQL注入扫描器执行审记的最佳方法。在此,笔者罗列了一些对Web应用程序开发人员和专业的安全审计人员有价值的SQL注入扫描程序。 一、SQLIer SQLIer可以找到网站上一个有SQL注入漏洞的URL,并根据有关信息来生成利用SQL注入漏洞,但它不要求用户的交互。通过这种方法,它可以生成一个UNION SELECT查询,进而可以强力攻击数据库口令。这个程序在利用漏洞时并不使用引号,这意味着它可适应多种网站。 SQLIer通过“true/false”SQL注入漏洞强力口令。借助于“true/false” SQL注入漏洞强力口令,用户是无法从数据库查询数据的,只能查询一个可返回“true”、“false”值的语句。 据统计,一个八个字符的口令(包括十进制ASCII代码的任何字符)仅需要大约1分钟即可破解。 其使用语法如下,sqlier [选项] [URL] 。其选项如下: -c :[主机] 清除主机的漏洞利用信息 -s :[秒]在网页请求之间等待的秒数 -u:[用户名]从数据库中强力攻击的用户名,用逗号隔开。 -w:[选项]将[选项]交由wget 此外,此程序还支持猜测字段名,有如下几种选择: --table-names [表格名称]:可进行猜测的表格名称,用逗号隔开。 --user-fields[用户字段]:可进行猜测的用户名字段名称,用逗号隔开。 --pass-fields [口令字段]:可进行猜测的口令字段名称,用逗号隔开。 下面说一下其基本用法: 例如,假设在下面的URL中有一个SQL注入漏洞: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823585.html,/sqlihole.php?id=1 我们运行下面这个命令: sqlier -s 10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823585.html,/sqlihole.php?id=1从数据库中得到足够的信息,以利用其口令,其中的数字“10”表示要在每次查询之间等待10秒钟。 如果表格、用户名字段、口令字段名猜测得正确,那么漏洞利用程序会把用户名交付查询,准备从数据库中强力攻击口令。 sqlier -s 10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823585.html, -u BCable,administrator,root,user4 然而,如果内建的字段/表格名称没有猜中正确的字段名,用户就可以执行: sqlier -s 10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4823585.html, --table-names [table_names] --user-fields [user_fields] --pass-fields [pass_fields]

软件测试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完整版

软件测试学生成绩管理 系统测试报告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软 件 测 试 实 训 报 告 班级:软件测试1406班 姓名:贺勇游 目录 第一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1) 一.项目概 述································ (2) 二.项目背 景································ (2)

三.系统详细需 求································ (5) 第二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计划 (8) 一.概 述 (9) 二.测试摘 要 (9) 三.测试风 险 (10) 四.缺陷等级分类和优先级描 述 (10) 五.测试策 略 (12) 六.暂停标准和再启动标 准 (13) 七.测试任务和进 度 (14) 八.测试提交 物 (15) 第三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用例设计 (15) 一. 测试用例目的 (16) 二. 功能测试用例设计····································

系统登录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6) “系统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7) 档案管理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7) 成绩管理功能模块用例设计 (18) 第四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缺陷记录 (20) 一. 说明 (21) 二. 缺陷记录 (21) 第五部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总结报告 (22) 一.引言 (23) 二. 测试用例简介 (24) 三. 测试结果及分析 (24) 四. 综合评价 (24) 五. 心得体会 (24) 学

(完整版)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 ?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八六三软件评测中心业务介绍-第三方测试的意义00

八六三软件评测中心 第三方测试的意义及政策依据

目录 一、第三方测试的必要性 (3) 1、客观性 (3) 2、独立性 (3) 3、专业性 (3) 4、项目监理 (4) 二、第三方测试的作用 (4) 三、第三方测试的类型 (4) 四、第三方测试的政策依据及过程 (5) 五、八六三软件评测中心 (6) 1、简介 (6) 2、服务类型 (6) 3、测试能力说明 (7)

第三方测试是指独立于客户方和开发方进行的软件评测,第三方基于国家认可的检测资质,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可提供公平、公正、独立的第三方软件评测结果和评测报告。 一、第三方测试的必要性 1、客观性 第三方测试以合同的形式制约了测试方,使得它与开发方存在某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不会刻意维护开发方的利益,保证了测试工作在一开始就具有客观性。第三方一般都不直接参加开发方系统的设计和编程,为了能够深入理解系统,发现系统中存在得问题,第三方测试必须按软件工程的要求办事,以软件工程的标准要求开发方和用户进行配合,从而较好地体现软件工程的理念。引入第三方测试后,由于测试方相对的客观位置,由用户、开发方、测试方三方组成的三角关系也便于处理以往用户、开发方双方纠缠不清的矛盾,使得许多问题能得到比较客观的处理。 2、独立性 第三方测试不同于开发人员的自测试。由开发人员承担的测试存在很多弊病,除去自身利益驱使带来的问题外,还有许多不客观的毛病,主要表现在思维的定势上。由于他熟悉设计和编程等,往往习惯于按一定的“程式”考虑问题,以至思路比较局限,难于发现“程式”外存在的问题。因为第三方测试的目的就是为尽量多地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运行程序的过程,可以更多的发现问题。此外,随着系统越做越大,客观上讲开发人员也无精力参与测试,同时也不符合大生产专业分工的原则。 3、专业性 第三方测试不同于用户的自测试。用户是应用软件需求的提出者,对于软件应该完成的功能是非常清楚的,是进行功能验证的最佳人选。客观情况是,大部分的用户都不是计算机的专业人士,很难对系统的内部实现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系统的全面测试,功能测试仅仅是一个方面,还要包括并发能力、性能等多种技术测试。这些测试对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报告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1.引言 编写目的 本测试报告为学生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测试总结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是应用于学校学生信息的管理以及维护的软件。可以方便的管理学生信息,维护以及修改学生信息。 项目背景 随着高校学生数量的增多,信息复杂度增加,十分有必要通过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来完成学生信息的管理,修改及维护。开发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在当今高校是十分有必要的。 用户群 使用于学校。

基本定义 五类测试错误类型。 A类: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由于程序所引起的死机,非法退出 ?死循环 ?因错误操作导致的程序中断 ?功能错误 ?数据通讯错误 B类:较严重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程序错误 ?程序接口错误 C类:一般性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 致) ?打印内容、格式错误 ?删除操作未给出提示 ?与日常生活不符 D类:较小错误,包括以下各种错误:

?界面不规范 ?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错误操作未给用户提示 ?提示窗口文字未采用行业术语 参考资料 [1]《编程思想》,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软件测试方法和技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测试概要 测试目的: 在于为执行测试提供用例,指导测试的实施,查找分析缺陷,评估测试质量并执行测试用例后,需要跟踪故障,以确保开发的产品适合需求。 测试声明:测试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任务: 1、寻找Bug; 2、软件各种属性的组合程度良好; 2、避免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缺陷; 3、衡量软件的品质;

产品测试报告模版

XX产品测试报告 1.简介 1.1项目概述 此测试报告主要描述了XX产品的测试的时间,测试环境,测试计划安排以及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缺陷数据进行统计,测试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得出测试结论和测试总结。 1.2编写目的 测试报告是对整个测试过程进行描述,对测试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全方位的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最后给出测试结论;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得到对软件质量的评价,分析测试的过程,产品,资源,信息,为以后制定测试计划提供参考,评估测试测试执行和测试计划是否符合,分析系统存在的缺陷,为修复和预防bug提供建议。 1.3预期读者 此文档适合测试人员、开发人员以及项目经理阅读,适合于任何产品和项。 1.4术语定义 1.5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资料的作者、标题、编号、发表日期、出版单位或资料来源,可包括: a.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合同或批文; b.项目开发计划; c.需求规格说明书; d.概要设计说明书; e.详细设计说明书; f.测试计划; 测试分析报告所引用的其他资料、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或软件工作规范。 2.测试实施 2.1测试环境 硬件环境:内存,cpu,主频,硬盘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补丁版本,数据库等软件版本,office版本,被测软件版本,还有诸如打印机、扫描仪等外件信息

网络环境 2.2测试安排 3.测试数据统计分析3.1缺陷结果统计 3.1.2 Bug状态分布

(模块名称&bug状态) (模块名称&类型)

按照缺陷类型和遗留问题统计 3.1.4按功能模块进行统计(测试人员&bug状态):

3.1.5按开发人员修复记录进行统计(开发人员&bug状态): 3.2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功能测试执行情况分析

测试报告项目测试环境

XX项目 测试报告 版本信息 注:状态可以为N-新建、A-增加、M-更改、D-删除 目录 1编写目的............................................... 2测试参考文档........................................... 3项目信息............................................... 4测试概述............................................... 4.1基本信息......................................... 4.2测试过程......................................... 4.3测试范围......................................... 5测试过程评估........................................... 5.1测试设计......................................... 5.1.1 .................................................................................................... 测试用例 5.1.2 .................................................................................................... 测试方法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测试报告材料

软件测试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学号: : 班级: 指导老师: 成绩:

第一章数据字典 1.1教师信息(Teacher):教师编号Tno CHAR(7) 教师Tname NCHAR(5) 所在系Tdept NV ARCHAR(20) 登录密码Tpasword CHAR(6) 学生信息(Student):学号Sno CHAR(7) Sname NCHAR(5) 性别Sex NCHAR(1) 年龄Sage TINYINT (2) 所在系Sdept NV ARCHAR(20) 登录密码Spasword CHAR(6) 成绩信息(Grade):学号Sno CHAR(7) Sname NCHAR(5) 课程编号Cno V ARCHAR(5) 课程名Cname CHAR(20) 平时成绩PSgrade INT(2) 实验成绩SYgrade INT(2) 课程设计KCSJgrade INT(2) 期末总成绩Grade INT(2) 课程信息(Course):课程编号Cno CHAR(10) 课程名Cname CHAR(20) 授课教师Tname NCHAR(5) 系别dept NV ARCHAR(20) 1.2概念模型设计 根据上面数据字典设计建立相对应的概念模型,从数据字典抽象出的实体有:教师信息实体、学生信息实体、成绩信息实体、课程信息实体。各个实体具体的描述E-R图如下。 教师员信息实体E-R图: 3 教师员信息实体E-R图

学生信息实体E-R图: 图4 学生信息实体E-R图成绩信息实体E-R图: 图5 成绩信息实体E-R图课程信息实体E-R图:

图6 课程信息实体E-R图 第2章测试计划 2.1简要说明 软件测试是软件开发时期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软件质量和可靠性保证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软件测试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在计算机上执行程序,暴露出程序潜在的错误,以便进行纠错,从而保证程序的可靠运行,降低软件的风险。 所谓测试用例,就是意发现错误为目的而精心设计的一组测试数据。测试一个程序,需要数量足够的一组测试用例,用数据词典的表示方法表示,可以写成: 测试用例={输入数据+输出数据} 这个是式子还表明,每一个完整的测试用例不仅包含有被测程序的输入数据,而且还包括用这组数据执行被测数据之后的预期的输出结果。每次测试,都要把实测的结果与期望结果做比较,若不相符,就表明程序可能存在错误。 白盒测试就是根据源代码进行测试的,用白盒测试涉及测试用例,有两种测试用例,有两种常用技术:逻辑覆盖法测试用例,基本路径法测试用例。 黑盒测试就是根据被测程序功能来进行测试,所以也称为功能测试。用黑盒法涉及测试用例,有四种常用技术;等价分类法,边界值分析法,决策表法和因果图法。 整个测试基于需求文档,看是否能满足需求文档中所有需求。黑盒测试要求测试者在测试时不能使用与被测系统部结构相关的知识或经验,适用于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报告(模板)汇总

编号:JYD-EP-RD-0I2 密级:公司内部公开 ××项目 系统测试报告 拟制人:刘雪桃 审核人: 批准人: [2013年3月14日] 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Beijing JY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系统测试报告 文件变更记录

系统测试报告 目录 1 概述 (1) 1.1项目背景 (1) 1.2测试目标 (1) 1.3测试范围及方法 (1) 1.4测试环境 (1) 1.5测试中止和恢复条件 (3) 1.6测试结束准则 (3) 2 测试过程 (4) 2.1测试时间 (4) 2.2总体概况 (4) 2.3测试用例执行率 (6) 2.4遗留缺陷 (7) 3 测试结论、建议、总结 (7) 3.1结论 (7) 3.2总结 (7) 3.3建议 (8) 4 测试报告补充说明 (8) 5 遗留缺陷列表清单 (8) 6 参考文档 (8)

1概述 1.1项目背景 在此描述项目背景。此部分内容可从合同书或需求说明书中摘取。 1.2测试目标 在此描述本次测试的目的。此部分内容可从合同书或需求说明书中摘取。 [示例: 本次测试是针对[xxx]项目进行的确认/鉴定/验收/委托/登记测试,目的是为判定该系统是否满足《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与性能指标提供客观的依据。] 1.3测试范围及方法 参照[项目名称]需求文档及相关的测试类型,在此确定测试范围,规定测试方法。测试范围从商业需求或技术需求中归纳提取,在下表逐条表述,整个测试过程遵照以下顺序进行。 1.4测试环境 以下图只是一个范例,具体项目具体处理拓扑图

4TB 以下为运行环境分类说明: 表 1-1 运行环境总体说明 表 1-2 运行环境

软件测试分析报告

八、测试分析报告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项目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3) 2.测试计划执行情况 (4) 2.1测试项目 (4) 2.2测试机构和人员 (11) 2.3测试结果【按顺序给出每一测试项目的: (11) 3.软件需求测试结论 (14) 4.评价 (16) 4.1软件能力 (16) 4.2缺陷和限制 (17) 4.3建议 (18) 4.4测试结论 (19)

1.引言 1.1编写目的 为了发现和报告网上购物系统的错误和缺陷。通过测试,确保本系统的功能、互操作性等符合软件的设计要求,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通过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和错误的分布特征,可以帮助项目管理者发现当前所采用的软件过程的缺陷,以便对系统进行进行升级时进行改进。 1.2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网上购物系统 本项目简介:本系统由软件工程课程小组提出、开发。主要用户是网上销售的**公司,和进行购买商品的用户。提供给商家和用户一个交互的平台。本系统通过在网上发布之后,只要输入公司的网址就可以进入该网站进行浏览商品,购买商品等。 本系统特点:针对商家与用户的远距离交互问题,提出此项目,基于B/S架构的网上购物系统,提供网上销售,网上管理的销售系统,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和公司的要求。 1.3定义 测试用例: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B/S:B/S(Browser/Server)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它是随着Internet 技术的兴起,对C/S结构的一种变化或者改进的结构。在这种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是通过WWW浏览器来实现,极少部分事务逻辑在前端(Browser)实现,但是主要事务逻辑在服务器端(Server)实现,形成所谓三层3-tier结构。这样就大大简化了客户端电脑载荷,减轻了系统维护与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 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列表; 3.1.2.系统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列表; 3.1.3.系统功能测试标准 可测试的功能点100%作为测试需求(如未作为测试需求,必须在测试计划中标注原因并通知用户方负责人; 测试需求100%被测试用例覆盖;

Nessus linux下安全漏洞扫描工具详解

Nessus linux下安全漏洞扫描工具详解 Nessus: 1、Nessus的概述 2、Nessus软件使用演示 3、Nessus的部署 AIDE: 1、aide的概述 2、aide部署 3、aide的初级使用 4、使用aide监控系统中的文件 5、使用aide检测rootkit 1、Nessus的概述 Nessus 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系统漏洞扫描与分析软件。总共有超过75,000个机构使用Nessus 作为扫描该机构电脑系统的软件。 * 提供完整的电脑漏洞扫描服务, 并随时更新其漏洞数据库。 * 不同于传统的漏洞扫描软件, Nessus 可同时在本机或远端上摇控, 进行系统的漏洞分析扫描。 * 其运作效能能随着系统的资源而自行调整。如果将主机加入更多的资源(例如加快CPU 速度或增加内存大小),其效率表现可因为丰富资源而提高。 * 可自行定义插件(Plug-in) * NASL(Nessus Attack Scripting Language) 是由Tenable 所开发出的语言,用来写入Nessus的安全测试选项. * 完整支持SSL (Secure Socket Layer)。 * 自从1998年开发至今已谕十年, 故为一架构成熟的软件。 采用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客户端提供了运行在X window 下的图形界面,接受用户的命令与服务器通信, 传送用户的扫描请求给服务器端,由服务器启动扫描并将扫描结果呈现给用户;扫描代码与漏洞数据相互独立, Nessus 针对每一个漏洞有一个对应的插件,漏洞插件是用NASL(NESSUS Attack Scripting Language)编写的一小段模拟攻击漏洞的代码, 这种利用漏洞插件的扫描技术极大的方便了漏洞数据的维护、更新;Nessus 具有扫描任意端口任意服务的能力; 以用户指定的格式(ASCII 文本、html 等)产生详细的输出报告,包括目标的脆弱点、怎样修补漏洞以防止黑客入侵及危险级别。 2、Nessus软件使用演示 --观看老师演示

材料测试分析技术实验报告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材料研究方法与分析测试实验 学院名称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方向) 学生姓名闵丹 学生学号201202040327 指导教师邓苗、冯珊、张湘辉、胡子文、孔芹实验地点测试楼、理化楼 实验成绩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二〇一五年一月

实验一X射线物相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了解X射线衍射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掌握X射线衍射物相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 根据晶体对X射线的衍射特征-衍射线的位置.强度及数量来鉴定结晶物质之物相的方法,就是X射线物相分析法。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各自独特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没有任何两种物质,它们的晶胞大小.质点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排列方式是完全一致的。因此,当X射线被晶体衍射时,每一种结晶物质都有自己独特的衍射花样,它们的特征可以用各个衍射晶面间距d和衍射线的相对强度I/I0来表征。其中晶面间距d与晶胞的形状和大小有关,相对强度则与质点的种类及其在晶胞中的位置有关。所以任何一种结晶物质的衍射数据d和I/I0是其晶体结构的必然反映,因而可以根据它们来鉴别结晶物质的物相。 三. 实验仪器 X射线衍射仪,主要由X射线发生器(X射线管).测角仪.X射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处理系统等组成。 1. X射线管 X射线管主要分密闭式和可拆卸式两种。广泛使用的是密闭式,由阴极灯丝.阳极.聚焦罩等组成,功率大部分在1~2千瓦。可拆卸式X射线管又称旋转阳极靶,其功率比密闭式大许多倍,一般为12~60千瓦。常用的X射线靶材有W.Ag.Mo.Ni.Co.Fe.Cr.Cu等。X射线管线焦点为1×10平方毫米,取出角为3~6度。选择阳极靶的基本要求:尽可能避免靶材产生的特征X射线激发样品的荧光辐射,以降低衍射花样的背底,使图样清晰。 2 测角仪是粉末X射线衍射仪的核心部件,主要由索拉光阑.发散狭缝.接收狭缝.防散射狭缝.样品座及闪烁探测器等组成。 (1) 衍射仪一般利用线焦点作为X射线源S。如果采用焦斑尺寸为1×10平方毫米的常规X射线管,出射角6°时,实际有效焦宽为0.1毫米,成为0.1×10平方毫米的线状X射线源。 (2) 从S发射的X射线,其水平方向的发散角被第一个狭缝限制之后,照

软件实施验收报告范文1

软件实施验收报告范文1: 目前,国内软件的验收没有可参照的强制性标准,就软件测试和评价来说,参照的标准是GB/T 17544 和GB/T 16260,它们都是推荐性标准,且都是定性而非定量的标准,这样,对于软件的验收来说,存在很大的分歧和不确定性。为此,我们在参考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验收办法,用于规范本校软件系统验收。 软件系统的验收可通过本校组织验收或通过第三方验收两种办法。1、验收原则 验收参与部门:资产管理处、纪检监察、用户使用单位、专家小组或第三方验收人员;开发单位。 在软件开发合同的签订阶段就提出软件验收项目和验收通过标准的意见;在软件的需求评审阶段,仔细审阅软件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指出不利于测试和可能存在歧义的描述;在开发方开发完软件并经过开发方内部仔细的测试后,对完成的软件进行评审或第三方的验收测试,提供完整的错误报告提交给用户方,由用户方根据之前签订的开发合同中相应的验收标准判断是否进行验收。 2、验收项目和验收标准2.1 验收项目a) 功能项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项进行测试; b) 业务流程测试 对软件项目的典型业务流程进行测试; c) 容错测试 容错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

1) 软件对用户常见的误操作是否能进行提示; 2) 软件对用户的的操作错误和软件错误,是否有准确、清晰的提示; 3) 软件对重要数据的删除是否有警告和确认提示; 4) 软件是否能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屏蔽用户的错误输入,识别非法值,并有相应的错误提示。 d) 安全性测试安全性测试的检查内容包括: 1) 软件中的密钥是否以密文方式存储; 2) 软件是否有留痕功能, 即是否保存有用户的操作日志; 3) 软件中各种用户的权限分配是否合理; e) 性能测试 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明确的软件性能进行测试。测试的准则是要满足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性能指标。 f ) 易用性测试易用性测试的内容包括: 1) 软件的用户界面是否友好,是否出现中英文混杂的界面; 2) 软件中的提示信息是否清楚、易理解,是否存在原始的英文提示; 3) 软件中各个模块的界面风格是否一致; 4) 软件中的查询结果的输出方式是否比较直观、合理。g) 适应性测试 参照用户的软、硬件使用环境和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规定,列出开发的软件需要满足的软、硬件环境。对每个环境进行测试。 h) 文档测试 用户文档包括: 安装手册、操作手册和维护手册。对用户文档测试的内容包括: 1) 操作、维护文档是否齐全、是否包含产品使用

XX等保测评漏洞扫描报告

第一章网站系统漏洞扫描 1.1 蓝盾扫描器、Nessus扫描器安全漏洞扫描 分别通过蓝盾漏洞扫描器(硬件)和Nessus漏洞扫描器(软件)对网站系统主机进行漏洞扫描,其主机系统列表清单如下: 扫描结果 IP address:19.168.4.13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SXXZX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非常安全

IP address:19.168.4.23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DB1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非常安全 IP address:19.168.4.18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DB2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非常安全 IP address:19.168.4.19 Operating system: Microsoft Windows Server 2003 Service Pack 2 NetBIOS name: QYSZF-OA 漏洞扫描结果如下: 本主机系统比较安全,并没发现高危或可利用的漏洞,安全等级为:比较安全 通过扫描结果可知,服务器存在一个危险级别为中等的漏洞,漏洞扫描及解决方案如下表所示:

测试报告材料(实用模板)

视频会议软终端项目SDV阶段测试报告 文件编号 : QR-RD-0056-00版本 : V3.1 保密等级:普通 发出部门: 测试部 发布日期:2012-4-20发送:测试部 抄送: 总页数: 9 附件: 主题词:测试报告模板 文件类别: 跨部门 部门内 编制人: 责任人 : 审核: 批准 : 文件变更纪录 文件分发清单

测试版本修订记录

目录 1.目的 (4) 2.测试对象描述 (4) 3.测试范围 (4) 3.1测试范围 (4) 3.2测试环境 (4) 3.2.1硬件测试环境 (4) 3.2.2软件测试环境 (4) 4.测试结果 (5) 4.1测试时间 (5) 4.2测试用例状态表 (5) 4.3遗留缺陷列表 (5) 4.3.1 遗留TOP缺陷分析 (6) 4.4测试范围结论 (6) 4.4.1硬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2环境测试结果分析 (6) 4.4.3热传测试结果分析 (6) 4.4.4软件测试结果分析 (6) 4.4.5自动化测试结论 (6) 4.4.6系统测试结论 (6) 4.4.7光学测试结论 (6) 4.4.8结构测试结论 (7) 5.差异分析 (7) 6.风险问题与分析 (7) 7.测试结论 (7)

1.目的 说明此阶段实施验证测试目的,如产品在SDV阶段,则验证目的为:验证产品满足设计规格要求,基本功能、性能已完全实现. 2.测试对象描述 简要对被测试对象进行描述;包括测试对象的框架结构、主要功能、性能等; 3.测试范围 3.1 测试范围 分别对本阶段重点测试的内容罗列,(重点范围可以从开发要求的测试重点,测试分析确定的测试重点等纬度分别罗列出来) 1、 2、 3、 3.2 测试环境 针对将要实施测试的软件、硬件测试环境进行说明。包括对测试环境的总体图,软、硬件产品的物料配置表进行描述。 3.2.1硬件测试环境 3.2.2软件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及配置(包括硬件及软件等,配置需要细列): 测试参考资料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模板)

第三方软件测试报告(暂定) 1. 引言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作为该系统测试的测试标准,内容关系到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内容和测试技术解决方案。 1.2.系统概述 略 2. 测试描述 2.1.测试范围与内容 我方(北京圆规创新公司)对XX公司“XX”项目进行测试,保证使用方的功能正确,保证系统核心模块的稳定和安全,为项目的验收提供参考。以此,本计划列出了在此次功能测试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内容和实施的方案及测试资源的安排,作为测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 本次测试的对象为XX公司“XX”项目,测试范围为:略。 本次测试的主要内容有功能测试(含容错测试)、易用性测试。

2.2.测试依据 本次测试所依据的文档包含开发方提供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操作手册》、《用户手册》,《维护手册》,《设计文档》等相关开发文档。 并依据IT行业项目的通用标准,包括功能测试标准、缺陷标准、易用性标准。 对于项目的易用性标准,原则上由测试方提出易用性问题修改的建议,由开发方对测试方提交的问题进行确认。 3. 测试解决方案 我公司针对用户方提出的测试要求,根据以往项目的实际经验,撰写测试技术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包含了本次系统测试可能涉及到的测试类型,并分别介绍不同测试类型的内容和相关标准。 3.1.系统功能测试 实施系统功能测试,完成对被测系统的功能确认。 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规格说明书和用户手册,将功能点转换为功能测试需求,根据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保证所有功能点必须被测试用例覆盖。 测试用例的编写采用基于场景的测试用例编写原则,便于以使用者的角度进行测试。用例设计上兼顾正常业务逻辑和异常业务逻辑。测试数据的选取可采用GUI测试,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比较测试等测试方法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数据的组合,一般以等价类划分和边界值法为主。 3.1.1.系统功能项测试

学生管理系统测试报告------

MA0601测量审核样品软件 测试报告 作者: 时间:2012.6.1

目录 第1部分概述 (3) 1.1目的 (3) 1.2读者对象 (3) 1.3项目背景 (3) 1.4系统概述 (3) 1.5测试结果概述 (3) 1.6参加测试的人员 (4) 1.7测试开始和结束日期 (4) 1.8术语和缩写词 (4) 第2部分测试配置要求 (5) 2.1测试工具 (5) 2.2测试环境 (5) 第3部分测试过程及结果描述 (6) 3.1功能测试过程及结果 (6) 3.1.1测试计划 (6) 3.1.2测试范围 (6) 3.1.3BUG统计 (7) 3.1.3.1Bug类型统计 (7) 3.1.3.2严重程度统计 (8) 3.1.3.3状态统计 (9) 3.2功能能测试过程及结果 (9) 3.2.1测试计划 (9) 3.2.2测试结果图 (10) 3.2.3功能测试结果分析 (10) 3.3总结 (10)

第1部分概述 。 1.1 目的 编写本测试报告为学生管理系统项目的测试报告,目的在于总结测试阶段的测试以及分析测试结果,描述系统是否符合需求。根据测试结果指导开发人员对软件产品进行完善和优化,给用户提供一份客观的软件质量报告。 1.2 读者对象 本方案的主要读者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客户代表、实施人员。 1.3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MA0601测量审核样品——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项目简称:MA0601 委托单位:********* 开发单位:中国软件测试实验室 1.4 系统概述 产品应用领域:uuid_product_domain学校中学生成绩信息的管理中心 产品特点及其主要功能模块:uuid_product_modules操作简单。主要功能:对学生成绩的修改、查询、删除、排序等功能 1.5 测试结果概述 在对班级成绩测试中发现一般功能符合设计要求,但是也有几个功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1.查询功能基本是不能用的。2. 姓名没有按照数据字典中的要求进行设置,不是文本形式的特殊符号和超过所要求的字符长度的姓名均能输入到姓名列中。3. 不能一次删除多条记录。 4. 在对学生的姓名和成绩按升序或者降序排列时,重复的没有按照需求再以学号进行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