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程序的设计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程序的设计知识点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程序的设计知识点汇总

程序设计知识点汇总一

注意:以下是选修部分的知识点分类总结,请大家认真学习并完成后面的题目。下周给大家答案。

一、算法

1、算法定义: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算法是程序设计的“灵魂”,算法+数据结构=程序。

2、算法的描述方法:可分多种表达方法,一般用自然语言、流程图和伪代码进行描述。

1)自然语言描述法:指用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本国语言),用自然语言描述符合我们的习惯,且容易理解。

2)流程图描述:也称程序框图,它是算法的一种图形化表示方法。且描述算法形象、直观,更易理解。

3)伪代码描述法: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程序语言之间的一种算法描述。是专业软件开发人员常用方法。

3、算法的特点:步骤有穷性,确定性,有零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有效

性。

4、4、高级编程语言:BASIC、VB、Pascal、C、C++、Java

1、下面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算法可以没有输出

B、算法中的每个步骤都是可以执行的

C、算法一定有输入

D、算法的步骤定义可以是无限的

2、下列有关算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设计算法时不只需要考虑算法的正确性,还需要考虑程序运行时的效率

B、使用不同的算法,程序的运行效率会有很大的不同

C、算法设计的好坏与程序的运行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D、算法的表述方法很多,主要的有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三种

3、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和()。

A、编译发布程序

B、调试运行程序

C、设计流程图

D、修改程序

4、关于算法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B、算法定义的步骤是有限的,并且必须在有限的步骤之结束

C、算法是人求解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解题过程的精确描述

D、算法可以被表述但无法实现

5、下列选项中属于算法的基本控制结构的是()。

①流程结构②顺序结构③模块结构④循环结构⑤选择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

6、算法的表述方法主要有自然语言、流程图和()。

A、汇编语言

B、高级语

C、伪代码

D、机器语言

7、下列对算法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算法可以用流程图表述出来,也可以用程序设计语言去实现

B、解决同一个问题的算法只能有一种

C、算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程序的通用性和有效性

D、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8、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算法中有待执行的运算和操作必须是相当基本的

B、一个算法至少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

C、为了使算法更加的简洁,算法的每一个步骤不必确切地定义,计算机会自己识别

D、一个算法的步骤可以是无穷的

9、利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信息的编程加工,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①编写代码②设计算法③设计界面④调试运行正确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0、下列选项中属于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①BASIC ②C++ ③Java ④Flash ⑤Pascal ⑥Dreamweaver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⑥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程序有三种基本的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选择结构

B、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经历了机器语言、自然语言、高级语言三个过程

C、计算机程序就是一组操作的指令或语句的序列

D、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不是高级语言

12、下列选项中哪个是算法的描述方法?

A、顺序法

B、流程图

C、枚举法

D、列表法

13、下列属于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①机器语言②高级语言③自然语言④汇编语言⑤程序语言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4、算法可用多种表达方法来描述,下面方法中可以描述“闰年问题”算法的是()。①流程图②伪代码③机器语言④自然语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列对于算法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算法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B、算法每一步骤必须有确切的定义

C、至少有一个输入

D、算法的步骤定义可以是无限的

16、在流程图中,平行四边形代表的是()。

A、处理

B、判断

C、输入输出

D、起止

17、下列关于高级语言和机器语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有编译和解释两种程序

B、计算机只能识别和执行二进制机器语言代码

C、所有源程序必须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为计算机识别并执行

D、计算机可以直接执行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

运算符的使用

1、算术运算:

+ 加 -- 减 *乘

^ 指数例:2^2 = 4

/ 除例:5 / 2 = 2.5

\ 整除例: 5 \ 2 = 2

Mod 求余数例:5 Mod 2 = 1

优先级从大到小排列为:^ ,-(取负) ,* 或 / ,\ ,mod ,+ ,-

2、关系运算

关系运算符:<、>、>=、<=、<>、=、不等于

注意:关系表达式的运算结果为布尔值True 或 False

3、逻辑运算

Not(取反)And(与) Or(或)

运算结果为布尔型(Boolean)True 或 False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为:Not > And > Or

日期运算符与日期表达式

日期表达式是用日期运算符“+”或“-”将算式表达式、日期型常量、日期型变量、日期函数等连接起来的式子,如表达式“#2003/09/01# +30”的运算结果是“2003-10-1”;表达式“#2003/10/20# - #2003/10/10#”的运算结果为整数10

4、字符运算

字符串连接符为“+”和“&”

“123” + “45” = “12345”

“123” & “45” = “12345”

123 + “45” = 168

“123” + 45 = 168

运算符的执行顺序

在VB中,当一个表达式中同时出现多种运算符时,运算次序由运算符的优先级决定,优先级高的运算符先运算,优先级相同的从左向右进行运算。不同性质的运算符优先级如下。

算术运算符 > 字符串运算符 > 关系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

18、在VB中,表达式“Int(19 / 2) - 15 Mod 4”的运算结果是( )。

A、6.5

B、7

C、5

D、6

19、在VB语言中,下列逻辑表达式的值为“True”的是()。

A、#3/16/2012# > #7/5/2005#

B、8 < 5 or 3 <> 3

C、#12/12/2010# > #12/13/2010#

D、6 < 16 and 16 < 5

20、设变量x=-6,y=-4,m=10,n=8,则下列表达式中值为false的是()。

A、x+m <= y+n

B、x > 0 AND y < 0

C、m = n OR x

D、x+y < m-n AND NOT (y > n)

21、如下VB程序,当单击按钮时a的值是()。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a As Integer

a = -24 * 2 / 5

Print a

End Sub

A、-10

B、-9.6

C、-9

D、0

22、下列表达式中,其值为1的是()。 (×)

A、Cint(8/10)

B、21 mod 7

C、9\11

D、Int(13/6)

23、VB中,设X=9316,若要得到它的百位上的数字3,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x\10 mod 100

B、x\100 Mod 10

C、x\10 mod 10

D、x Mod 10\10

24、已知整型变量y的值为-13,则VB表达式“Abs(y/3)”的值是()。

A、5

B、4.3

C、4

D、-4

25、下面不属于逻辑运算符的是()。

A、Or

B、And

C、Not

D、<>

26、VB语句“Print 3 * 8 Mod 10 / 2 * 5 \ 2”的输出结果是()。

A、0

B、1

C、12

D、5

变量和常量

变量命名注意要点:1、必须以字母开头,不能以数字或其他字符开头。

2、只能由字母、汉字、数字学或下划线组成,不能含有小数

点、空格等字符。

3、最长不超过255个字符

4、不能以VB保留字作变量名,如语句定义符、函数名等。

5、VB不区分变量名中字母大小写。如HELLO和Hello是同一

个变量。

数据及运算

(1)常用数据类型:(整型)Integer、(长整型)Long、(单精度实数型)Single、(双精度实数型)Double、(字符串型)String、(布尔型)Boolean、(日期型)Date

其中(整型)Integer、(长整型)Long、(单精度型)Single、(双精度型)Double属于数值型

表示围:

(整型)Integer (-32768 —— 32767,存储为 16 位, 2 个字节)

(长整型)Long(-21亿—— 21亿,可以表示人口数量)

(布尔型)Boolean(True 真、是或 False假、非)(字符串型)String(定长字符串:0——65535个字符,不定长字符串:0——20亿个字符)

字符串型数据是指用“”括起来的一串字符。如“欢迎进入VB世

界!”、“ Visual Basic” 、“1234 ”都是字符串类型。

(日期型)Date(100/1/1——9999/12/31)

日期型数据专门用来处理日期和时间。VB采用一对“#”把日期和时间的值括起来,如#2003/08/20#表示2003年8月20日。

(2)常量和变量的定义

符号常量的定义:Const 常量名 [As 常量类型] = 常量值

如:Const pi As Single = 3.14159 表示常量名为pi

变量的定义:Dim 变量名 As 变量类型

如:Dim a As Integer 定义一个整型变量,变量名为a

27、下列VB中的变量,命名正确的是()。

A、x2

B、x*y

C、3x

D、Else

28、以下属于用户自定义标识符的是()。

①ac2 ②Dim ③_ad ④min_ ⑤Sub ⑥My_String

A、②③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①②⑤

29、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VB中变量名的是()。

A、sch_name

B、cos(a)

C、A

D、Word

30、关于VB中的局部变量,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不同过程中可以定义同名的变量

B、可以用于整个程序使用

C、局部变量是使用最多的变量

D、只能用于定义的过程

31、以下VB变量定义合理的是()。

A、定义一个变量存放员工家庭住址:Dim Fam as Bool

B、定义一个变量存放员工性别:Dim Sex as Date

C、定义一个变量存放员工编号:Dim Code as String

D、定义一个变量存放员工生日:Dim Bir as Integer

32、在VB程序中,变量a用来存放学生的体重数据,那么应该将变量a定义为()数据类型。 A、String B、Single C、Double D、Integer

33、如果用一个变量来存放员工的年龄,那么应该定义这个变量为( )数据类型。

A、Integer

B、Bool

C、Double

D、Single

34、下列VB变量名中不正确的是()。

A、a

B、Thanks

C、Select your friend

D、Select_1

35、在VB中,以下关于变量的声明错误的是()。

A、Dim x As Integer, y As Long

B、Dim x As Integer: y As String

C、Dim 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D、Dim x, y As String

36、下列属于定义VB常量的语句是()。

A、Dim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表达式

B、Function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

C、Const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表达式

D、Const 常量名 [As 数据类型]

37、在VB语言中,下列数据中不属于合法的字符型常量的是()。

A、"5b"

B、""

C、'中国'

D、"中国"

38、在VB语言中,下列赋值语句中错误的是()。

A、Dim x As integer

B、Dim x As String

x=〝String〞 x=〝String〞

C、x=x+I

D、x=x*i

39、如果a=2,b=3,执行语句s=a+b,a=s,b=a*s后,a、b和s的值分别是( )。

A、5、5、25

B、5、5、5

C、5、25、5

D、5、25、0

40、设变量x=-6,y=-4,m=10,n=8,则下列表达式中值为false的是()。

A、x+m <= y+n

B、x > 0 AND y < 0

C、m = n OR x

D、x+y < m-n AND NOT (y > n)

41、假设a=10.3,那么以下运算结果为True的表达式是()。

A、Int(a)=11 and a>=7

B、Int(a)=10 Or a<=7

C、Abs(a)=10 or a<7

D、not a<>5

42、在VB中,以下关于变量的声明错误的是()。

A、Dim x As Integer, y As Long

B、Dim x As Integer: y As String

C、Dim x As Integer, y As Integer

D、Dim x, y As String

系统常用函数

数学函数

Abs(x) 求x 的绝对值,例:abs(-3.6) = 3.6

Sqr(x) 求 x 的平方根,例:sqr(100) = 10

Int(x) 求≤x的最大整数例:int(3.6) = 3 int(--3.6) = --4

Rnd(x) 产生 [0,1)之间的随机数(不包括1)

Sin(x) Cos(x) Tan(x) Atn(x) Exp(x) Log(x)

注意:使用三角函数时,参数应是弧度,如数学中sin300应写为:sin(30*3.14159/180)

1、字符串函数

Len(字符串) 求字符串的长度 ,例:Len(“hello”) = 5

Left(字符串,截取长度) 截取字符串左边部分,例:Left(“hello”,2) = “he”

Mid(字符串,起始位置,截取长度) ,例:Mid(“hello”,2,2) = “el”

Right (字符串,长度)截取字符串右边部分。例: Right (“hello”,2) = “lo” String(数值,字符)生成指定长度与指定字符的字符串,例:String(3,”9”)

= ”999”

2、常用转换函数

Val(字符串)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Str(数值) 将数值转换为字符串

Chr(字符代码)

Asc(字符)

Ucase( x ) 把小写字母变为大写字母

Lcase( x) 把大写字母变为小写字母

3、用户交互函数

VB提供InputBox( )和MsgBox( )函数用于人机交互

InputBox( )其语法格式为:

InputBox( 提示 [,标题] [,默认值] [,X坐标] [,Y坐标])

MsgBox( ) 其语法格式为:

MsgBox(提示信息[,按钮][,标题] )

43、下列关于VB中函数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

A、Val函数是将字符串中的数字转换成数值

B、Abs函数是求绝对值

C、Str函数是将数值数据转换成字符串

D、Int函数是求小于参数的最大整数

44、下列VB函数中,可以求出4的平方根的是()。

A、Sqr(4)

B、Len(4)

C、Log(4)

D、Abs(4)

45、在VB中,函数Mid("my name is lily",1,6)的值是()。

A、m

B、my name

C、my nam

D、e

46、在Visual Basic中,下列表达式的值等于10的是()。

A、Int(10.1)

B、Int(9.8)

C、Abs(Int(-10.6))

D、Int(Abs(-9.5))

47、在Visual Basic中,表达式“Abs(-5.8)+sqr(225)\Int(-1.9)”的值是()。

A、0

B、-2

C、-1.2

D、-2.2

48、在VB中,表达式“(Rnd-11)*5”的值所在的区间是()。

A、[-55, -50)

B、(-55, -50]

C、(-55, -50)

D、[-55, -50]

50、设Y是一个数值型变量,那么下列表达式中可用来测试Y是否为偶数的是()。

A、INT(Y/2)=Y/2

B、Y Mod 2=1

C、Abs(Y/2)=Y/2

D、INT(Y/3)=Y/3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题(一) 物 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9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题卷中作答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称为矢量。下面给出的物理量中,哪一个是矢量( ) A .加速度 B .时间 C .功率 D .磁通量 2.电压的单位是 ( ) A .库仑 B .法拉 C .伏特 D .安培 3.一物体沿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一周,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分别是( ) A .R π2,0 B .0,R π2 C .R 2,R π2 D .0,R 2 4.下列图像中反映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图中x 表示位移、v 表示速度、t 表示时间)( ) A B C D 5.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称为惯性。下列有关惯性的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 .乘坐汽车时系好安全带可减小惯性 B .运动员跑得越快惯性越大 C .宇宙飞船在太空中也有惯性 D .汽车在刹车时才有惯性 6.一根粗细均匀,阻值为8Ω的电阻丝,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先将它等分成四段,每 段电阻为R 1;再将这四段电阻丝并联,并联后总电阻为R 2。则R 1与R 2的大小依次为 ( ) A .1Ω,0.5Ω B .4Ω,1Ω C . 2Ω,1Ω D . 2Ω,0.5Ω 7.在轻质弹簧下端悬挂一质量为0.1kg 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弹簧伸长了0.01m ,取 g =10m/s 2。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1N/m B .10N/m C .100N/m D .1000N/m 8.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关于物体所受的 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B .物体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 0 0 0 v v x x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操作步骤教案资料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操作题操作步骤 一、Word题 1、字体设置:字体、字形、字号、颜色、阴影、阳文、阴文、字符间距。 选择文字→“格式”→“字体”根据要求设置(如要设置字符间距:先点“字符间距”后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2、段落设置:对齐方式、首行缩进、段前/段后间距、行间距。 选择段落→“格式”→“段落”根据要求设置(如要设置“首行缩进”或“悬挂缩进”→选择“格式”→“段落”→“特殊格式”)→确定。 3、项目符号和编号: 选择段落→“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4、添加边框和底纹: 选择文字→“格式”→“添加边框和底纹”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5、分栏、取消分栏: 选择内容→“格式”→“分栏”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6、首字下沉: 选择内容→“格式”→“首字下沉”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7、设置背景: 直接选择“格式”→“背景”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8、插入图片并设置图片: 选择位置→“插入”→“图片”根据要求选择“剪贴画”或“来自文件”后插入图片。 设置图片:在图片上点右键→“设置图片格式”后根据要求设置。(如看不到图片:在光标前点一下就会出现方框然后点右键选择“设置图片格式”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9、插入艺术字和修改艺术字 选择位置→“插入”→“图片”→“艺术字”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设置艺术字:在艺术字上点左键就会出现艺术字工具栏,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10、插入自选图形和修改自选图形 选择位置→“插入”→“图片”→“自选图形”→在出现自选图形工具栏中选择。 设置自选图形:在自选图形上点右键→“设置自选图形设置”后根据要求设置→确定。 11、插入文本框并设置: 有文字时:先选择文字→“插入”→“文本框”根据要求选择→确定。 要求自己输入文字时:“插入”→“文本框”根据要求选择→在画布外面按鼠标左键拖出文本框→在文本框内输入文字→确定。 文本框设置:在文本框边线上单击鼠标右键→“设置文本框格式”→根据要求设置。 12、替换文字: 选中对象→“编辑”→“替换”→“查找内容”中打入要替换的对象→“替换为”精品文档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7)知识点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组成。课程结构如下表: 必修:模块1:数据与计算; 模块2:信息系统与社会; 选择性必修: 模块1:数据与数据结构; 模块2:网络基础; 模块3:数据管理与分析; 模块4:人工智能初步; 模块5:三维设计与创意; 模块6:开源硬件项目设计; 选修:模块1:算法初步; 模块2:移动应用设计; 二、课程性质: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增强信息意识、发展计算思维、提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力、树立正确的信息社会价值观和责任感的基础课程。课程围绕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精炼学科大概念,吸纳学科领域的前沿成果,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内容;课程兼重理论学习和实践应用,通过丰富多样的任务情境,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学习与实践;课程倡导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将知识建构、技能培养与思维发展融入到运用数字化工具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课程提供学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信息技术支持的沟通、共享、合作与协商中,体验知识的社会性建构,增强信息意识,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提高信息社会参与的责任感与行为能力,从而成为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三、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坚持立德树人的课程价值观,培养具备信息素养的中国公民。 2.设置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课程结构,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选择体现时代性和基础性的课程内容,支撑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4.培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关系,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 5.构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推动数字化时代的学习创新。 四、学科核心素养: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由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核心要素组成。 五:课程目标: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全体高中学生的信息素养。 六、教学评价原则: 1.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 2.评价应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评价应公平公正,注重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 4.评价应科学合理,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七、教学评价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过程) 1.确定评价目标与内容 2.确定评价方式和评价的具体指标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知识点(修订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考试知识点 生物1 分子与细胞 第1章走近细胞 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得基础之上【了解】 1、病毒: 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才能生活,所以病毒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单细胞生物: 依靠单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依靠分化得细胞完成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理解】 1、动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植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植物没有系统 3、单细胞生物生命系统得结构层次: 单细胞生物无组织、器官、系统这些生命得层次例:植物组织:营养、保护、机械、输导组织;动物组织: 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 植物器官:根、茎、叶、花、果、种子; 动物器官: 心、肝、胃、肠、脾、肾 第2节细胞得多样性与统一性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得区别与联系【了解】 科学家根据细胞有无细胞核,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四、细胞学说建立得过程【应用】 1、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2、细胞学说得内容: (1):细胞就是一个有机体,一切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与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就是一个相对独立得单位,既有它自已得生命,又对其它细胞共同组成得整体得生 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德国得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4、细胞学说得意义: 揭示了细胞得统一性与生物结构得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得结构基础。 第2章组成细胞得分子 第1节细胞中得元素与化合物 一、组成细胞得元素【了解】 1、组成细胞得化学元素包括:C、H、O、N、P、S、Ca、K、Mg、Fe、Mn、B、Zn、Cu、Mo; 其中最基本元素:C ; 主要元素;C、O、H、N、S、P; 大量元素:C、H、O、N、P、S、Ca、K、Mg等;微量元素:Fe、Mn、B、Zn、Cu、Mo; 2、组成人体得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C, 鲜重中含量最多得元素就是O。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大纲

目录 Ⅰ、考试性质 (1) Ⅱ、考试说明 (1) Ⅲ、测试内容与要求 (5) Ⅳ、模拟试卷与答案 (11) 试卷一(信息技术基础) (11) 试卷二(信息技术基础) (18) 试卷三(多媒体技术应用) (25) 试卷四(多媒体技术应用) (29) 试卷五(网络技术应用) (33) 试卷六(网络技术应用) (37) 参考答案 (41)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国家考试,是依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行的终结性考试,旨在全面反映高中学生在各学科所达到的学业水平。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普通高中课程管理,督促学校认真执行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 Ⅱ、考试说明 1.指导思想。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遵循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要考试内容,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2.命题依据。201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学业水平考试,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和《贵州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为命题依据。 2.考试范围。依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信息技术)(实验)》,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范围为必修学分规定的学习内容,即必修模块内容和一个选修模块的内容。根据我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现状和实际情况,考生可从“选修2:多媒体技术应用”和“选修3:网络技术应用”中任意选择一个模块进行考试。 3.考试标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次考试将学业水平要求定为三级标准,在不同内容上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 A级:对应于了解水平与模仿水平——再认或回忆事实性知识;识别、辨别事实或证据;列举属于某一概念的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B级:对应于理解水平与独立操作水平——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独立完成操作;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C级:对应于迁移应用水平与熟练操作水平——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将学到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4.考试形式。考试采用局域网环境下的无纸化上机考试,实行闭卷方式。考生使用考试软件、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进行答卷。考生的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智能生成,考生答题的所有过程全部在计算机上进行。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知识点(整理人:李辉) 【必修一】 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并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元素合并在一起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交集:由集合A 和集合B 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如果遇到重复的只取一次记作:A ∩B 补集:就是作差。 1、集合{}n a a a ,...,,21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个;非空子集有2n –1个;非空的真子有2n –2个. 2、指数函数x y a =与对数函数log a y x =互为反函数(0,1a a >≠)它们的图象关于y=x 对称。 3、(1)函数定义域:①分母不为0;②开偶次方被开方数0≥;③指数的真数属于R 、对数的真数0>. 4、函数的单调性:如果对于定义域I 内的某个区间D 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 1,x 2,当x 1)f(x 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 上是增(减)函数,函数的单调性是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的性质,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5、奇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若0x =在其定义域内,则(0)0f =); 偶函数:是()()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6、指数幂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10(≠>=a a a y x 且叫做指数函数。 (2)指数函数(0,1)x y a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r s r s a a a +?=;②()r s rs a a =;③()(0,0,,)r r r ab a b a b r s Q =>>∈。 (3)指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7、对数函数的含义及其运算性质: (1)函数log (0,1)a y x a a =>≠叫对数函数。 (2)对数函数log (0,1)a y x a a =>≠当 01a <<为减函数,当 1a >为增函数; 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真相同的对数等于1:1log =a a , (3)对数的运算性质:如果a > 0 , a ≠ 1 , M > 0 , N > 0,那么: ①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②N M N M a a a log log log -=; ③)(log log R n M n M a n a ∈=。 指数与对数互化式:log x a a N x N =?=;对数恒等式:log a N a N =.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1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一词通常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信息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 2 2、信息的基本特征: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3 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4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5 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6 3、 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7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8 4、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虚拟现实技术: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如:3D 游戏、电子宠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试验;9 语音技术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 )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 10 4、语音识别技术(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Text to Speech )11 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 12 6智能代理技术主动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在教育、娱乐、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13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 、硬盘、内存、显示器 14 三、信息的获取过程 15 1、信息来源的主要途径:(1)直接获取信息: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实践和参加各种科学实验等,观察自然界和社会的各种现象 16 (2)间接获取信息:人与人的沟通,查阅书刊资料、广播电视、影视资料、电子读物等获取的信息 17 2、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3信息来源分类(1)文献型信息源:报纸、期刊、公文、报表、图书、辞典、论文、专刊(2)口头型信息源:通过交谈、聊天、授课、讨论等方式进行口头相传的信息(3)电子型信息源:广播、26 电视、电话、因特网(4)实物型信息源:运动会、动物园、销售市场、各类公共场所 27 信息获取的工具:(1)扫描仪扫描图片、印刷体文字,并能借助文字识别软件OCR 自动识别文字。(2)录音设备可采集音频信息。(3)数码相机可采集图像信息部分相机还有摄像功能。(4)数码摄28 像机可以采集视频和音频信息。(5)计算机可以获取来自光盘、网络和数码设备的多种类型的信息。 29 四、网络信息的检索 30 定位信息需求 选择信息来源 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评价信息 调整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卷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卷 语文 注意事项:1.本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共36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所有题目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一.(4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譬.如pì槛.车kǎn 一曝.十寒bào B.日昳.dié羹.汤gēng百花争妍.yàn C.内讧.hòng 木铎.duó棱.角分明líng D.镌.刻juān 簟.席diàn 楔.形文字xiē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慰藉聆听抢词夺理既往不咎 B.契机体恤张灯结采推心至腹 C.绿洲震撼相提并论平心而论 D.真谛休憩举步为艰标炳千古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治水,不二法门是,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同样是征服,鲧以刚制之,终究大业未成,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制之,最终降服洪魔,造福苍生。 A.孕育因地制宜妄想反而 B.蕴含因势利导希望却 C.蕴含因势利导妄想反而 D.孕育因地制宜希望却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儒家普通的学派,西方式的宗教团体,它没有严密的组织制度,不重视自身有形力量的拓展,没有特殊的利益诉求,它基于普遍人性的一种公共性的社会德教。致力于向社会和各领域提供基本道德规范和公共生活准则,使社会人生沿着向上向善有序的文明方向前行。 A.不仅是而且是虽然 B.不是也不是是 C.不仅是也是却 D.不是而是是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西世界杯决赛,德国经过120分钟与对手的激战,兵不血刃 ....,最终以1:0绝杀阿根廷,成为首支在南美夺冠的欧洲球队。 B.他潜心于文学研究,身居书斋数十年,焚膏继晷 ....,颇下了一番“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终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C.未来五年,中华民族将穿越萦绕千年的小康梦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幅亿万人民勠力 .. 同心 ..决胜全面小康的壮丽图景即将展开。 D.闻得老人一席话,顿时犹如醍醐灌顶 ....,我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明白了他一直以来藏在

2016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1)

2016年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果从网上下载一个大于300M的软件,使用()方式下载速度最快? A、直接下载 B、单击鼠标右键,选择”目标另存” C、“网际快车”下载软件 D、复制、粘贴 2.关于信息,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信息必须通过载体传播,信息与载体种类也存在必然联系。 3.英语老师要从网上搜索“New Concept English”(新概念英语)有关资料,如果使用 google搜索引擎,键入()关键词搜索范围更为有效。 A、New Concept English B、“New Concept English” C、“New Concept English” D、“New”+“Concept”+“English” 4.要建立一个“樱桃节”的主题网站,下面较为合理的信息集成过程是() ①收集反馈、评价修正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③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④选择适当工具、实际制作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5.利用因特网我们可以申请自己的个性博客空间,关于博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它是继E-mail、BBS等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 B、博客基于网页,采用类似于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 C、我们可以通过博客将极富个性化的思想以“帖子”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出来共享。 D、博客可以写作“播客”,发帖内容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6.在计算机上将一份英文学习资料翻译成中文,可以使用()软件。 A、FlashGe B、ACDSee C、金山快译 D、WinRAR 7.在使用电子表格图表呈现分析结果时,若要描述学校历年来招生人数走势,最形象的图 表类型是() A、柱形图 B、条形图 C、折线图 D、饼图 8.利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的某些思维活动,如医疗诊断、模拟飞行等都属于()技术。 A、数值计算 B、自动控制 C、人工智能 D、辅助教育 9.使用中英文双向翻译软件翻译文章,属于信息的() A、集成 B、加工 C、存储 D、评价 10.为了获取计算机屏幕当前显示画面,可以使用()快捷键。 A、Print Screen B、SHIFT+C C、ALT+C D、CTRL+V 11.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 A、必要性 B、时效性 C、共享性 D、载体依附性 12.使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碟,这是利用了计算机的() A、人工智能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多媒体技术 D、信息管理技术 13.利用VB程序设计语言进行信息的编程加工的一般顺序是() A、编写代码、设计算法、设计界面、调试运行 B、设计算法、设计界面、编写代码、调试运行 C、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设计界面、调试运行 D、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设计界面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必背知识点

高中数学会考复习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1、含n个元素得集合得所有子集有个 第二章 函数 1、求得反函数:解出,互换,写出得定义域; 2、对数:①:负数与零没有对数,②、1得对数等于0:,③、底得对数等于1:, ④、积得对数:, 商得对数:, 幂得对数:;, 第三章 数列 1、数列得前n 项与:; 数列前n项与与通项得关系: 2、等差数列 :(1)、定义: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得前一项得差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 (其中首项就是,公差就是;) (3)、前n项与:1、(整理后就是关于n 得没有常数项得二次函数) (4)、等差中项: 就是与得等差中项:或,三个数成等差常设:a-d ,a ,a+d 3、等比数列:(1)、定义:等比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得前一项得比等于同一个常数,()、 (2)、通项公式:(其中:首项就是,公比就是) (3)、前n项与: (4)、等比中项: 就是与得等比中项:,即(或,等比中项有两个) 第四章 三角函数 1、弧度制:(1)、弧度,1弧度;弧长公式: (就是角得弧度数) 2、三角函数 (1)、定义: y r x r y x x y r x r y ======ααααααcsc sec cot tan cos sin 4、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 5、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瞧象限) 正弦上为正;余弦右为正;正切一三为正 公式二: 公式三: 公式四: 公式五: 6、两角与与差得正弦、余弦、正切 : : : : : : 7、辅助角公式:??? ? ?? ++++=+x b a b x b a a b a x b x a cos sin cos sin 2 22222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一信息技术知识点总结》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高中信息技术必修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信息共享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意义: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

意义: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了更可靠的保证;第页共页载体举例:报纸、课本、光盘等信息举例:报纸上刊登的足球消息播出的新闻等价值性举例:最全面的范文写作网站学习材料、生产技术商业信息、定位系统时效性举例:天气预报、股市信息交通信息共享性举例:网络信息、课本图书等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形容一个人的知识非常多,家中的书多的以至于搬家时要用车来拉,因为当时的书是笨重的竹简。 从而使得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极为不便,从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历程来看,这应该是属于第()次信息技术革命以前的事。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意义: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信息技术在不断,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电脑配置说明:虚拟现实技术举例:物理仿真实验室、大型游戏或视频、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实验等语音技术举例:语音拨号、语音查询、语音自动定票系统、语音

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生物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 分钟。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选择题70分) 一、选择题(共35题,每题2分,共7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 要求的。)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 A. 细胞膜B .核膜C .细胞D .核糖体 3. 真核生物的DNA主要分布在 A. 细胞核中 B.细胞质基质中C .线粒体中D .叶绿体中 4. 科学家说:"没有碳,就没有生命。”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兀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 .碳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 C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D .碳元素是各种大分子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5. 细胞膜的功能不包括. A.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进行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6. 蛋白质的结构多种多样,在细胞中承担的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以下过程与蛋白质功能无直接 关系的是 A .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 B .水分的运输 C .抗体消灭抗原 D .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7. 医学上常给肿瘤患者采取“化疗”的方法来治疗,其实质就是用化学药剂抑制肿瘤细胞的DNA 复制,这时的肿瘤细胞就停留在 A. 分裂间期 B .分裂前期C .分裂后期D .分裂末

& ATP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 A. A-P?P?P B . A-P-P-P C . A-P-P ?P 9?根据药理分析,一种茅草的根内含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判断该产品是否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饮用时,应该选择下列哪种试剂来鉴定该产品中是否含有还原糖 A. 碘液B .斐林试剂 C .苏丹III试剂D .双缩脲试剂 10. 能够促使淀粉水解的酶是 A.淀粉酶B ?蛋白质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11. 下面对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 B. 细胞分化能形成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C. 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红细胞和心肌细胞都来自一群相似的胚胎细胞 D. —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不可能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有时会有一些变化 12. 下图表示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所用的时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甲T乙的过程表示分裂间期 ②乙T甲的过程表示分裂期 ③一个细胞周期是指甲T乙T甲的全过程 ④一个细胞周期是指乙T甲T乙的全过程 .③ C .①②④D.①②③ 13.施莱登和施旺认为: “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对这一观点的正确理解是 A.新细胞是从老细胞核长出的 B .新细胞是在细胞质中结晶产生的 C.老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老细胞通过分化产生新细胞 14. 把新鲜蔬菜放在冰箱冷藏室中,能延长保鲜的原因是 A.细胞呼吸减弱 B .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分解 15. 光合作用的过程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B.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进行暗反应,不能进行光反应 C.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光反应和暗反应 D. 叶绿体的基质中进行暗反应,不进行光反应 16. 右图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曝于光下后, 并根据其吸收CO量制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D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 D. 整段曲线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

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试题汇总(含答案) 主题一:信息技术与社会 (一)信息及其特征 1.现代社会中,人们把(B)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2、盲人摸象体现了信息交流的重要性,信息可以交流说明了信息具有(D)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共享性 3、下列叙述中。其中(D)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4、网络上的信息被人下载和利用,这正说明信息具有(A) A.价值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性 D.可转换性 5、(B)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时效性 B.不可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 D.依附性 6、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信息的一般特征?(D) A.载体依附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独享性 7、天气预报、市场信息都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体现了信息的(C) A.载体依附性 B.共享性 C.时效性 D必要性 B、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B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 性 D.时效性 9、关于信息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信息能够独立存在 B.信息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C.信息不能分享 D.信息反映的是时间永久状态10、下面对信息特征的理解,错误的(B) A.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B.信息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C.刻在甲骨文上的文字说明信息的依附性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 11、在朝鲜战争即将爆发的时候,蓝德公司向美国政局高价兜售一份调查报告没被理会,战后美国政府分文未花就得到该报告,这体现了信息的:(D) A.价值性 B.可伪性 C.具有可传递性 D.具有失效性 12、关于信息共享与物质的共享的差别,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信息一方使用时另一方就不能使用 B.信息使用后就会损耗 C.信息可无限复制、传播或分配给众多的使用者 D.信息可以有限的使用 13、将几副相互无关联的图像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如Photoshop)的加工后,形成一副富有创意,有实际用途的图像,这体现了信息是(C) A.可以共享的 B.需依附一定载体的 C.可以增值的 D.具有实效性 14、武王伐封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却没有甲骨文资料记载其确切年代。现代考古工作者根据历史传说中的“天象”,利用天文知识成功地完成该时间的判定。这说明信息具有(C)特征 A、可传递性 B.时效性 C.载体依附的可转换性 D、价值性 15、某次语文测验成绩已经按学号顺序录入到Excel表中,对语文成结在100分以上的学生筛选,得出相应的名单,这体现了信息( B )的特征 A、可以共享的 B、可以增值的 C、需依附一定载体 D、具有时效性 16、下面有关对信息作用事例的理解,错误的是(D) A.许多历史事件以文字的形式记载在书上,体现信息的依附性。 B.交通信号灯被许多行人接收,体现信息的共享性。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必修2练习与答案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系列训练之模块二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代 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都是等腰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 A .圆锥 B .正四棱锥 C .正三棱锥 D .正三棱台 2.球的体积与其表面积的数值相等,则球的半径等于 ( ) A . 2 1 B .1 C .2 D .3 3.已知平面α内有无数条直线都与平面β平行,那么 ( ) A .α∥β B .α与β相交 C .α与β重合 D .α∥β或α与β相交 4.下列四个说法 ①a //α,b ?α,则a // b ②a ∩α=P ,b ?α,则a 与b 不平行 ③a ?α,则a //α ④a //α,b //α,则a // b 其中错误的说法的个数是 (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5.经过点),2(m P -和)4,(m Q 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 的值是 ( ) A .4 B .1 C .1或3 D .1或4 6.直线kx -y +1=3k ,当k 变动时,所有直线都通过定点 ( ) A .(0,0) B .(0,1) C .(3,1) D .(2,1) 7.圆2 2 220x y x y +-+=的周长是 ( ) A . B .2π C D .4π 8.直线x -y +3=0被圆(x +2)2 +(y -2)2 =2截得的弦长等于 ( ) A . 2 6 B .3 C .23 D .6 9.如果实数y x ,满足等式22(2)3x y -+=,那么y x 的最大值是 ( ) A .1 2 B C D .3 10.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 (x ,y ,z ),给出下列4条叙述: ①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②点P 关于yOz 平面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③点P 关于y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④点P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是(-x ,-y ,-z )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 A .3 B .2 C .1 D .0 二、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每小题6分,共24分). 11.已知实数x ,y 满足关系:2 2 24200x y x y +-+-=,则2 2 x y +的最小值 .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0分,每小题1.5分) 1、某教师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详细分析了近五年来各高校每年高考投档 分数线,终于从中发现了部分高校投档分数线的动态变化规律,今年毕业的学生在他的指导下都被自己理想的学校录取。这一事实最能说明信息具有()。 A、可传递性 B、共享性 C、载体的可变性 D、可处理性和可增值性 2、2006年8月15日,代表中国象棋界最高水平的国际大师柳大华应某计算机公司之 邀与计算机对奕,通过精彩的博杀后以两盘平局告终。这一事实说明()。 A、计算机比人脑更聪明 B、计算机具有人工智能的特点,无所不能 C、计算机运算速度快,具有逻辑判断功能 D、计算机运算速度比人脑快,存储信息多 3、对话框是Windows 98中一种常用窗口,当()时,就会弹出对话框。 A、选择了带省略号的菜单项 B、选择了带向右三角形箭头的菜单项 C、选择了颜色变灰的菜单项 D、启动了一个应用程序 4、文件名()在Windows98系统中是非法的。 A、My Note.txt B、Photo.jpg.exe C、readme/s.doc D、@320$.& 5、如下图所示,要将find文件夹下从1a.jqm至ss.txt连续的多个文件复制到Docum ents文件下夹,正确的操作是()。 A、单击1a.jqm,按住Shift键单击ss.txt,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s文件夹下 B、单击1a.jqm,按住Ctrl键单击ss.txt,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s文件夹下 C、单击1a.jqm,按住Shift键单击ss.txt,按住Ctrl键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 s文件夹下 D、单击1a.jqm,按住Ctrl键单击ss.txt,按住Ctrl键拖动被选文件到Documents 文件夹下 6、在Windows系统中使用中文输入法,中文标点与英文标点相互切换的快捷键 为()。 A、Ctrl+. B、Ctrl+, C、Ctrl+’ D、Ctrl+; 7、为了节省电能保护显示器,我们可以在“显示属性”对话框中选择()选项卡,单击“监 视器的节能特征”组合框中的“设置”按钮来调整显示器的电源设置。 A、背景 B、屏幕保护程序 C、效果 D、设置 8、目前,学校计算机网络机房的拓扑结构大多为()。 A、总线型 B、星型 C、环型 D、树型

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基础知识点汇总

V R 3 4 3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2011年高中数学学业水平测试 复习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概念 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所有子集有n 2个 2、求)(x f y =的反函数:解出)(1 y f x -=,y x ,互换,写出)(1 x f y -=的定义域;函数 图象关于y=x 对称。 3、对数:①负数和零没有对数;②1的对数等于0 :01log =a ;③底的对数等于1: 1log =a a ,④、积的对数: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商的对数: 幂的对数:M n M a n a log log =; 4.奇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f x f x ,函数图象关于 y 轴对称。 必修二 一、直线 平面 简单的几何体 1、长方体的对角线长2222c b a l ++=;正方体的对角线长a l 3= 2、球的体积公式: 球的表面积公式:2 4 R S π= 3、柱体h s V ?=,锥体 4.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及相关公理及定理: (1)四公理三推论:公理1:若一条直线上有两个点在一个平面内,则该直线上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公理2: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3: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且所有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过这个公共点的直线。推论一:经过一条直线和这条直线外的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二:经过两条相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推论三:经过两条平行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2)等角定理:空间中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3)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 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相交直线——有且仅有一个公共点; 平行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没有公共点; 异面直线——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没有公共点。相交直线和平行直线也称为共面直线。 V s h 1 3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