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比赛中允许使用的技术和攻击的部位

跆拳道比赛中允许使用的技术和攻击的部位
跆拳道比赛中允许使用的技术和攻击的部位

跆拳道比赛中允许使用的技术和攻击的部位

跆拳道比赛分为3局,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1分钟。蓝方和红方选手使用规则允许的技术动作努力击败对手。比赛结果根据双方运动员三局的得分总和来计算,得分多者为胜者。

一、允许使用的技术

(一)拳的技术:紧握拳头并使用正拳进行正面攻击的技术;

(二)脚的技术:使用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进行攻击的技术。

正拳:跆拳道传统技术中,“正拳”(Pa-run-ju-mok)就是使用紧握的拳头正面,迅速、有力地直线攻击对方躯干正面的技术。

脚的技术:使用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所进行的攻击技术是合法的技术,使用踝关节以上腿的部位,如小腿、膝关节等所进行的任何攻击是被禁止使用的行为。

二、允许攻击的部位

(一)躯干:允许使用拳和脚的技术攻击躯干部位被护胸包裹的部分,但禁止攻击后背脊柱;

(二)头部:锁骨以上的部位,只允许使用脚的技术攻击。

被护胸包裹的部位是允许被攻击的合法部位。基于此,运动员比赛时须穿戴与其体重级别相对应的护胸。

头部和躯干:如附图3所示,锁骨以上的所有部位为头部;髋关节以上、锁骨以下的部位为躯干。

前进步

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两脚成斜马步,两手握拳置于胸前。前进时后脚蹬地向前迈步,身体侧转成另一侧斜马步,可连续进行。这是

前进步中的一种上步,注意拧腰转髋。前进时,后脚蹬地,前脚向

前滑行称为前滑步;后脚蹬地,前脚向前跳跃称为前跃步。前滑步和

前跃步属于前进步,是主动进攻时采用的步法。

后退步

由标准的实战姿势开始,前脚掌用力蹬地,后脚先退后一步,前脚随地后退,两脚以及身体仍保持原来姿势。若前脚掌蹬地后,后

脚沿地向后滑行一步,前脚随即同样向后滑行一步,两脚以及身体

仍保持原来的姿势,叫做后滑步退。这种步法可以拉开和对手的距离,避开对方的进攻,准备做反击动作。

后撤步

从标准实战姿势开始,以后脚前脚掌为轴,前脚抬起向后经后脚内侧向后撤一步,形成和原来相反的实战姿势。后撤步可根据实战

需要左右变化,调整与对方的相对距离,准备进行攻击或反击。

跳换步

由标准的实战姿势开始,两脚同时蹬地使身体腾空,空中两脚前后交换,同时转体;落地时身体姿势成另一侧的准备姿势。跳换步的

腾空不宜高,略离地即可;换步时,要拧腰转髋,迅速敏捷,其目的

是干扰对方的攻防思路,选择适于自己进攻的方位和转换自己身体

的得分部位使对方不能得分。

(1)前踢(smapkick):实战姿势的基本姿势开始。右脚蹬地髋关

节向左旋转,双手握拳置于体侧;同时,右腿以髋关节为轴屈膝上提。当大腿抬至水平或稍高时,关节向前送,向前顶,小腿以膝关节为

轴快速向前上方踢出,力达腿尖,整条腿踹直。踢击后迅速放松,

右腿沿原路线弹回,将右脚放置在左脚前面仍成实战姿势。动作要领:膝关节夹紧,小腿放松,要有弹性;往前送,高踢时往上送;小

腿回收与前踢的速度一样快。主要攻击部位有面部、下颏、腹部、

裆部。前踢亦可用于防守。将前踢发力部位由脚尖改换为脚跟时,

前踢动作就变为前蹬动作,动作方法要点相同,只是脚的形状发生

了变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