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籍封面的色彩美学

浅谈书籍封面的色彩美学
浅谈书籍封面的色彩美学

浅谈书籍封面设计中的色彩美学

摘要:书籍的封面除具有保护书籍的功能之外,主要是通过其艺术形象来体现书籍的主题,反映其内在精神。它影响着读者对图书的认知和赞誉。色彩作为封面的视觉元素之一,常常先于图文拨动读者思想感情的琴弦。它与书籍的内容、性质、写作风格密切关联。本文通过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作用来探讨合理运用色彩,使其与立意、文字、构图和谐统一,以便充分发挥色彩在封面设计中的视觉效应, 引起读者的深刻共鸣。

关键词:书籍封面色彩美学形式应用发展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传播人类文化信息的最主要的载体,承载着古今中外的智慧结晶。书籍装帧艺术是融合了各种元素的整体,色彩、图形、文字等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书籍的封面设计作为书籍精美的装饰,也可以把书籍的内容高度概括成为形象。它能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帮助读者加深对书籍的理解。

通常,琳琅满目的书籍中,最能吸引读者注意力的就是颜色了,其次才是图像和文字。“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有时我们购买一本书,不仅是因为书的内容,还可能为封面的优美而动心。由此可见,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色彩的积极作用不可忽视。封面除了以艺术形象来反映书籍内在精神外,它还肩负着特别的广告任务,读者很容易把视线停留在五彩纷呈的封面上。

色彩是书籍封面设计中的主要艺术语言,对于书籍封面意境和情调的营造更加多元化、准确化。色彩通过艺术形象的美反映出书籍的内容、性质,在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下呈献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如下先就色彩的美学特质简明说一下。

一、色彩的形式美

亚力士多德从美学角度提出:“美的主要形式—秩序、匀称与明确。一个美的事物,它的各部分的都是有一定的安排,而且它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因为美要依靠体积与安排,美必须具有特定的感性形式,并努力在客观事物中去体现它们。”书籍封面设计的色彩形式同样要结合其构成形式来进行搭配。

(一)、色彩的对称与均衡

对称是一种形态美学的构成形式,有左右对称、放射对称、回旋对称等,不同的对称形式,呈现不同的形态排列形式。对称是一种绝对的平衡。书籍封面上对称的色彩搭配给人以庄重、大方、安定、温和、安静等相对平稳的感觉,但是也容易使人产生平淡、缺少活力、呆板、单调、无味等不好的感觉。

均衡是形式美的另一构成形式。这种形式可以是活泼、丰富、多变、有情趣、自主、生动的。在书籍封面设计中能够适应大多数人的审美要求,是选择配色的常用手法和方案(二)、色彩的比例与节奏

色彩的比例是色彩局部与整体之间大小、面积、长短的形态变化,色彩的比例在书籍封

面设计中面积大小的从属状态能够形成色调的明确倾向,能够表现出色彩的和谐之美。

色彩的节奏有重复的、渐变的、多元性的,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简单的节奏有间断时间和重复达到统一的特征,具有机械和理性的美感,使得封面设计有一定的动感。

(三)、色彩的重点与呼应

在设计的过程中,为了使作品的整体设计能够明确的表达,色彩的重点和呼应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在书籍封面设计中只有恰当的使用色彩,才能主色调辅色调恰当的配合补充,使整个设计和谐统一。

二、色彩的象征美

(一)、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

色彩的运用要考虑内容的需要,用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思想。得体的色彩表现和艺术处理,能在读者的视觉中产生夺目的效果。然而,大千世界我们有那么多的颜色,使用什么样的颜色能够使书籍封面夺目。当然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通常情况下的色彩象征意义有:

红色:它常传达有活力,积极,热诚,温暖的感情,对于人的心理产生巨大的鼓舞作用;黄色:给人以光明、迅速、活泼、轻快的感觉。它的明视度很高,注目性高,比较温和,在中国自唐朝到清朝是皇帝的标志;绿色:绿色为植物的色彩,对绿色的嗜好范围很大,给人以宁静、休息、安静等;蓝色:蓝色是博大、深远的色彩。蓝色给人冷静、智慧、深远的感觉;白色:洁白、明快、清白、纯粹、真理、神圣、正义感;黑色:黑夜、深沉、庄严、阴森、沉默、凄凉、严肃、死亡、恐怖等。

(二)、不同书籍封面的色彩应用

封面设计的色彩是由书的内容与阅读对象的年龄、文化层次等特征所决定的。

1、儿童

一般来说,儿童刊物色彩的设计,要运用鲜艳、明快、简洁的色彩。要针对儿童娇嫩、单纯、天真、可爱的特点,色调要处理成高调,减弱对比度,强调柔和的感觉。儿童大多喜欢明度较高的颜色,如大红、中黄、碧绿。女孩比男孩更偏爱白色,注重活泼、欢快的暖色调,来展示童心和之气。如在2011年畅销的儿童图书《热狗疯狂假期(四)》封面中使用黄色作为封面的主色调,红色、绿色、蓝色作为辅助色调,纯净的色彩搭配小朋友很容易被吸引。

2、女性

女性的书刊的色调,要根据女性的特征,选择柔和、温婉、典雅、妩媚的色彩系列,如:女性化妆品书籍—要多用柔美、素雅的色调。给人以护肤美容的感觉。我们常见的女性杂志《瑞丽》就是这样一个代表。

3、理论

选择用同色的色相构成“暖”或“冷”的统一的整体形象,还可以使用色彩并置的构成形式,形成既有强烈对比又有协调统一的色调效果,或者是简单的同一色调形成简约的风格。

4、体育杂志

体育杂志的色彩会强调动感、刺激、对比,比较追求色带的冲击力。体现出体育运动的

活力,与激情。《时尚最体育》这一杂志画面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速度感。

三、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应用

书籍不仅是传抄流通,而且进入到交换,成为商品。但它是精神的、文化的商品。德国国家图书馆馆长霍尔史脱·孔茨教授说过:“书籍是一种奇怪的商品,在市场上可以作为人的思想、愿望和幻想的传递者,可以表现手工的、技术的和美的创造”。

当今我国社会改革大潮,把人们推进到市场经济氛围。那么图书一旦投放市场自然就成为了商品,它和其他商品一样任凭读者自由选购。任何图书只有通过销售,才能实现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体现图书本身的真正价值。

图书作为商品,书籍装帧中的封面设计就脱离不开与市场的竞争。凡是市场销售的图书,都需要有优秀的封面设计。封面设计是书籍装帧艺术整体设计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封面是书籍的外貌,也是一位不说话的市场推销员。在一本书投入市场,放入书架时,这本书的封面是读者最先接触到的视觉形象。它以其特有的形式、图形、文字及色彩使读者从中求得图书的内容和信息,使读者产生购买欲望。

封面设计的色彩,主要是装饰性的,而不是绘画性的,具有喧宾“突”主、简洁大方、抒情味浓、特点鲜明等风格。即使用了绘画的手段,也不能离开装饰性的特色。装饰性的用色方法,是注重色彩的对比和整体调和;既讲求浓艳,也讲淡雅。在体现传统审美意识的同时,也要有新鲜的创造。装饰性的色彩特怔,是概况、含蓄、夸张。它既不是自然的再现,也不是随意的涂抹,而是通过封面色彩的个性变化和艺术趣味来体现书籍的内涵。我国现代早期的很多作家及美术家如鲁迅、丰子恺等人的封面设计作品便具如此特色。如陶元庆为《故乡》所设计的封面原本就是一幅色彩醇美、意境迷人的装饰画。

色彩的冷暖,有进退的效果,暖色调则靠前,冷色调靠后,在书架的摆放位置上,暖色更容易吸引人的视线,从而促进其销售。冷暖,轻重,软硬,前后,大小,华丽,质朴,扩张,收缩等色情情感,在书装设计上的体现。同样也可以在色彩搭配上进行创新。例如美容书籍,一般会采用明快的浅色调,如果用经典的黑色搭配艳色。往往有时候会给人一种权威,而不失华丽的感觉。使用反常规色彩,让其产品从同类商品中脱颖而出,这种色彩的处理使我们视觉格外敏感,印象更深刻。

四、现代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的发展

色彩也是随着社会的需求有所发展的,现代色彩的应用有着自身的规律,反映着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现代人的精神意念和情感本质。现代色彩的设计与现代生活节奏、环境、理念等相契合,它是建立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色彩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色彩不同于传统的色彩,色彩的意义不再单纯,它体现为一种价值的取向。就拿体育杂志来说,体育杂志的色彩会强调动感、刺激、对比,比较追求色带的冲击力。充分体现出体育运动的活力,与激情。

时代的变化会使人们对色彩的嗜好有所转变,这样便形成了流行色。流行色是指在某一时期内产生的令人注目、新奇,并被广泛使用的色彩,它迅速兴起又迅速衰落。设计师能否抓住流行色,并且正确将流行色应用于书籍装帧设计中,(诸如《时尚》、《男人装》、《瑞丽》

等的时尚杂志。图一、图二)也是影响书籍装帧设计成败的因素之一。时尚刊物的色彩要强调刺激、追求冲击力,富有个性才会吸引读者的眼球,沉着、和谐的色彩适用于学术类或科技类刊物,避免强调高纯度的色彩对比。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才能使色彩的视觉作用和心理影响最充分地发挥出来。

每年日本或者欧美都要发布一批流行色,这是经过复杂的过程挑选出来的,关注它,并用心地研究它,而且适时将这种观念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去,做一个色彩方面与时俱进的设计师,就会使自己的设计富有朝气,更受欢迎。同时多研究别人的用色,多看一些网友的评价也是相当重要的。做到这一点,能提高自己的色彩品位,多用一些受人喜爱的颜色,这样才能吸引人。另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书籍装帧设计师更不能丢弃自己的思维和风格,例如自己钟爱的颜色,用色的一些独特的技巧等。

在现代的书籍封面设计中,我们要更加理性科学的应用色彩,要向新的色彩领域开发,挑战传统的色彩观念,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我们往往设计同一类书籍就会形成一种习惯,这样市场上的书籍设计就是雷同的,不能很好的引导消费者进行正确、理性的选择。设计者要随时掌握现在市场的信息,研究读者的审美心理,密切注意国度、地区不断变化的现代色彩,使设计的作品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观。

色彩是人类生活中美的体现,设计者应该掌握书籍封面色彩的发展规律,书籍既是文化,又是商品,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商品都有独特的审美标准,书籍装帧,就应该满足消费的心理需求,以色彩的情感,色彩的魅力展示书籍封面设计的内涵与趋势。

封面作为书籍的外貌,充分体现书籍的性格特征,它与读者的互动交融离不开图文与色彩的完美组合。其中,通过色彩这个视觉要素所传递的生动语言魅力,使读者接受它的诱导对书籍的理解有所增加时,也就感受到了不同书籍的丰富内容和文化气息,从而会在书色墨香中停留更久。

优美的书籍封面设计不仅促进商品的流通,也让设计自身产生特定的视觉美感以促进和加强商品销售方式的转变。色彩在书籍封面设计中承担的角色比起文字和图形显的更为绚丽多姿。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色彩的应用,让色彩融合各种形态形成的有机结构凝聚成最有竞争力的视觉整体而以无声的语言表现出来。

附图:

图一图二

参考文献:

[1]郑刚,张鉴瑞.设计色彩[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6: 41-55

[2]席跃良,李珠志,李鸿明. 色彩与设计色彩[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10

[3]何国兴. 颜色科学[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20-40

[4]吴振韩.色彩设计——色彩构成的原理和设计[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赵国志,孙明.色彩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6]刑庆华.设计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