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方法计算题

定价方法计算题
定价方法计算题

计算题

1、某企业年固定成本是50万元,该企业的产品单位变动成本30元,如果计划销售量是5000件,在不亏本的情况下,企业应该如何定价?

2、某企业年固定成本是100万元,计划销售量是100000件,如果变动成本是200000元,成本加成率是20%,请问企业应该如何定价?

3、有5000双皮鞋,已经知道其价格是200元/双,可以获取利润20万,如果成本加成率是20%,这时企业应该如何定价?

4、一个农民在市场上销售100公斤白菜,他发觉在市场上其他农民出售白菜的价格是0.80元/斤,于是,他也卖0.80元/斤,如果该批白菜的成本是60元,请回答:

(1)该农民采取了什么定价方法?

(2)该农民可以获得多少利润?

1.成本加成定价法:

计算公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单位产品成本*(1+成本加成率)

=单位产品成本+单位产品预期利润

例1:某企业生产的产品总成本为18万元,产量为1000件,成本利润率为10%,试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确定该产品的单位价格。

2.目标利润定价法:

计算公式:产品销售价格=(估计销售总收入+目标利润总额)/总产量(或销售总量)

例2:已知某工厂生产的电视机恩每台的总成本为2000元,年产量计划为5万台,预计全部售出。

现采用目标利润定价法,并把目标利润定为800万元,试计算此条件下,单位产品的价格为多少?

例3: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经过市场调查,预计明年销售量为80万件,固定成本总额为440万元,变动成本总额为560万元。

①如果成本加成率为20%,产品单价是多少?

②假设预计销售和成本不变,要实现目标利润400万元,新产品价格是多少?

4.盈亏平衡定价法(保本点定价法)

计算公式:单位产品销售价格=(固定成本+可变成本)/总产量

=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例6:某电器企业推出一款英语复读机,已知生产该英语复读机的年固定成本为72万元,单位产品变动成本为79元,预计该产品年销售量为12000台。

①该产品的保本价格是多少?

②实现预期利润30万时,该产品价格应为多少?

广州的市民,每年的春节前都会进行传统的行花街活动,广州的天河体育中心、西湖路、教育路、龙津路,上下九路等,一直都是著名的花街。市民一来可以感受节日的气氛,二来也可以购买一些花卉回家以祈求来年花开富贵。其实,卖花的花农一般都在春节前一个多月就开始准备这个传统的盛会。一般来说,为了能在花街上投得一个档口,争得可谓激烈。通常花街的取得都是由当地的政府,通过明标和暗标两种方式,价高者得。所以每一年的这个时候,就是花农或其他经营者花尽心思竞投档口的时候。

问题:

(1)请说出广州春节花街各个档口的定价方法是什么。为什么?

(2)市场上还有哪些产品你认为是通过这种方式定价的?

试比较三种定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公司如何协调者三种方法

管理学作业答题纸 题目1 [50 分]一、试比较三种定价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分析公司如何协调者三种方法。 答:1.成本导向定价法的利与弊:优点是卖方对自己的成本比市场需求更了解,公司运用成本导向法,可以简便地计算出价格;卖方“将本求利”,能够保证价格在保本水平之上,获得一定的边际利润。但是成本导向定价法忽视市场需求和竞争,大多数行业里很难在产品定价之前确定产品单位成本,销售量随价格变动而变动,因此,单位成本是一个变动指标。成本导向定价只能假定定价不会影响销量。这导致成本导向定价所制定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市场接受;可能是公司丧失竞争力;不一定有助于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 2.价值导向定价法的利与弊。 优点是以需求为定价依据,制定的价格通常容易得到消费者认可;需求差异定价有助于公司获得其所能获得的收益。

但是能为消费者接受的价格不一定能为公司所接受,竞争者加入可能使价格失去竞争力,竞争导向定价法难度较高。 3.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利与弊。优点是有助于从价格方面保持公司竞争力。其局限性是若无明确竞争者,难以确定价格策略;根据竞争状况所制定的价格也可能是公司难以承受的。 4.不同导向定价法的协调。综合协调的基本思路是:以保本价格或边际成本为下限,以需求价格为上限,以市场竞争状况作为参照系,合理制定产品价格。

题目2 [50 分] 二、渠道扁平化的意义是什么?佳能为什么进入中国市场初期就这么做? 1.扁平化是指缩短去的层次,拉近生产商和零售商的距离。 2.传统的多层分销体系可以拓宽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增大商品和用户接触的机会,是产品进入市场初期较好的取得组织形式。但是多层环节提高了产品的最终售价,降低了渠道组织的透明度和信息传递效率,加大了渠道冲突发生的可能。于是,现代许多企业开始缩短渠道层次,采用扁平化渠道模式。 3.佳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市场时,采用传统的三级分销代理模式,在初期这种分销模式有利于打开市场,拓宽销路。但是这种传统多层次分销模式利润率只有2%,还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将强对经销商的监控和激励。于是佳能取消了总代理制,建立了基层渠道分公司,大力发展各地经销商,形成从厂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比较扁平的渠道这种扁平渠道模式使佳能加大了对进

四年级简便计算练习题(分类)

86x ( 1000- 2) 15x ( 40-8) 乘法分配律练习题 乘法分配律特别要注意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 再相加”中的分别两个字。 选择。下面 4组式子中,哪道式子计算较简便?把算式前面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36+64)x 13 与 ② 36 x 13+64 x 13 135X 15+65X 15 与②(135+65)x 15 101 x 45 与② 100x 45+1 X 45 125X 842 与② 125X 800+125X 40+125X 2 7+8+9)x 10=7x 10+8x 10+9 12x 9+3x 9 = 12+3x 9 (25+50)x 200 = 25x 200+50 101x 63=100x 63+63 98 x 15= 100 x 15 + 2 x 15 类型一:(注意:一定要括号外的数分别乘括号里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加) 40+ 8)x 25 125x ( 8+80) 36x ( 100+50) 24x ( 2+10) 1、 2、 判断下面的 5 组等式,应用乘法分配律用对的打 ,应用错的打“x”

类型二:(注意:两个积中相同的因数只能写一次) 36 x 34+ 36 x 66 63X 43+ 57X 63 325x 113-325x 13 类型三:(提示:把78x102 75x 23+ 25x 23 93x 6+ 93x 4 28x 18-8x 28 102看作100+ 2;81看作80 + 1,再用乘法分配 律) 69x102 56x101 52x102 125x81 25x41

简便运算的练习试题和答案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 49×4×5 38×125×8×3 (125×25)×4 5 ×289×2 (125×12)×8 125×(12×4)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乘法分配律:(a+b)×c=a×c+b×c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15×(20+3)

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姓名: (1)125×15×8×4 (2)25×24 (3)125×16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7)125×64+125×36 (8)64×45+64×71-64×16 (9)21×73+26×21+21 姓名:(1)(720+96)÷24 (2)(4500-90)÷45 (3)6342÷21 (4)8811÷89 (5)73÷36+105÷36+146÷36 (6)(10000-1000-100-10)÷10 (7)238×36÷119×5 (8)138×27÷69×50 (9)624×48÷312÷8 (10)406×312÷104÷203

统计学各章计算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统计学各章计算题公式及解题方法 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 1.组距式数值型数据众数的计算:确定众数组后代入公式计算: 下限公式:M0=M+?1 ?1+?2×M;上限公式:M0=M??2 ?1+?2 ×M,其中,L为 众数所在组下限,U为众数所在组上限,?1为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前一组次数之差,?2为众数所在组次数与后一组次数之差,d为众数所在组组距 2.中位数位置的确定:未分组数据为M+1 2;组距分组数据为M 2 3.未分组数据中位数计算公式:M M={ M (M+1 2 ) ,n为奇数 1 2 (M M 2 +M M 2 +1 ),n为偶数 4.单变量数列的中位数:先计算各组的累积次数(或累积频率)—根据位置公式确 定中位数所在的组—对照累积次数(或累积频率)确定中位数(该公式假定中位数组的频数在该组内均匀分布) 5.组距式数列的中位数计算公式: 下限公式:M M=M+M 2 ?M M?1 M M ×M;上限公式:M M=M? M 2 +M M+1 M M ×M,其中, M M为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M M?1为中位数所在组前一组的累积频数,M M+1为中位数所在组后一组的累积频数 6.四分位数位置的确定: 未分组数据:{下四分位数:M M=M+1 4 上四分位数:M M=3(M+1) 4 ;组距分组数据: {下四分位数:M M=M 4 上四分位数:M M=3M 4 7.简单均值:M???=M1+M2+?+M M M =∑M M M M=1 M

8. 加权均值:M ???= M 1M 1+M 2M 2+?+M M M M M 1+M 2+?+M M = ∑M M M M M M =1M =∑M M M M =1M M M ,其中,M 1, M 2…M M 为各组组中值 9. 几何均值(用于计算平均发展速度):M ???=√M 1×M 2×…×M M M =√∏M M M M =1M 10. 四分位差(用于衡量中位数的代表性):M M =M M ?M M 11. 异众比率(用于衡量众数的代表性):M M = ∑M M ?M M ∑M M =1?M M ∑ M M 12. 极差:未分组数据:R =MMM (M M )?MMM (M M );组距分组数据:R =最高组上限?最低组下限 13. 平均差(离散程度):未分组数据:M M = ∑|M M ?M ???|M M =1M ;组距分组数据: M M =∑|M M ?M ???|M M =1?M M M 14. 总体方差:未分组数据:σ2 = ∑(M M ?M ) 2M M =1M ;分组数据:σ2 = ∑(M M ?M )2M M =1?M M M 15. 总体标准差:未分组数据:σ=√∑(M M ?M ) 2M M =1M ;分组数据:σ=√ ∑(M M ?M )2M M =1?M M M 16. 样本方差:未分组数据:M M ?1 2= ∑(M ?M ???)2M M =1M ?1 ;分组数据:M M ?1 2= ∑(M M ?M ???)2?M M M M =1M ?1 17. 样本标准差:未分组数据:M M ?1=√∑(M ?M ???)2M M =1M ?1 ;分组数据:M M ?1= √ ∑(M M ?M ???)2?M M M M =1M ?1 18. 标准分数:M M =M M ?M ???M 19. 离散系数:M M = M M ??? 第七章 参数估计 1. M M 2 的估计值: 2. 不同情况下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成本导向定价与需求导向定价的各自特点对比

成本导向定价与需求导向定价的各自特点对比 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复杂也是最难于决定的一个因素。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说,定价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产品营销市场上,企业的定价不单单是给产品一个价格标签,不同产品定价策略也有其不同的特点。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在实际定价之前,都必须依据企业整个市场营销目标,拟定定价策略。通常,企业会选择获取最大利润、获取投资报酬、稳定价格、维持或增进市场占有率、应付与防止竞争等定价目标作为考虑。 为力求获取最大的利益,本文主要分析成本导向定价与需求导向定价的各自特点及其对比。 在对比两种定价方法之前,我们先分别了解这两种不同的定价方法的定义及特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成本导向定价法。 成本是产品价值的基础部分,它决定着产品价格最低界限。如果价格低于成本,企业便无利可图。但是价格过高又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吸引力。产品的成本可以分两种:即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在产出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产品的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和。因此企业在制定定价战略时,必须考虑不同成本的变动趋势。成本导向定价法就是以产品单位成本为基本依据,再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的成本导向定价法,是中外企业最常用、最基本的定价方法。成本导向定价法又衍生出了总成本加成定价法、目标收益定价法、边际成本定价法、盈亏平衡定价法等几种具体的定价方法。但是万变不离其宗,终究是围绕价格做文章,来吸引消费者消费。 成本导向定价法具体有如下几种具体方法。 成本加成定价法。按单位总成本定价。即以平均总成本加预期利润。企业定价考虑成本因素时,往往要采取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所谓盈亏平衡即在一定价格水平下,企业出售产品的收入刚好可以平衡企业总成本的支出,使企业处于不亏不赚的销售量,这个销量水平叫盈亏平衡点。产品的销量超过盈亏平衡点即可盈利,如果达不到盈亏平衡点就要亏损。由于价格、销量、成本、利润之间紧密牵连,因此,企业定价往往拿不同的定价水平,计算出不同的均衡点和相应价格的市场需要量对比,从中选择最有利的定价。其具体表现为:单位产品价格=(固定成本+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 按边际成本定价。即仅计算变动成本定价。当市场价格低于企业产品的总成本,企业又拿不出别的对策时,只好按边际成本定价。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市面价格,企业即可获得一定的边际贡献来弥补企业的固定成本。因为不管你做不做生意,固定成本一样支付,如果不做损失更大。边际成本是定价的极限,如若产品的市面价格已经低于企业的边际成本的话,生意就不能做了,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做多亏多,不如不做。边际成本定价的基本要求是:不求赢利,只求少亏。其具体表现为:单位产品价格=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单位产品边际贡献。 目标收益定价法。这种方法又称目标利润定价法,或投资收益率定价法。它是在成本的基础上,按照目标收益率的高低计算的方法。目标收益率评定法的优点是可以保证企业既定目标利润的实现。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在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或具有垄断性质的企业。目标收益率评定法的缺点是只从卖方的利益出发,没有考虑竞争因素和市场需求的情况。其具体表现为:单位产品价格=企业固定成本÷预期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单位产品目标利润额

(完整版)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练习题.doc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加法的简便计算 403+627+597355+260+140+24599+321+101(725+139)+261(245+138)+(62+155)999+322+99486+198546+695398+124549+301728+4052637+2989 三、减法的简便计算 635-99486-197782-4981000-696684-201752-403480-3011000-505 527-145-55496-172-228375-168-75402-192-18 469-128-169-721000-125-640-235 467+92-267654+138-157-43451-( 251+130)865-( 165+320)(678+249)-( 158+149) 四、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 325-64+75-36345+197+658645-180-2451022-478-422987-( 287+135) 672-36+6436+64- 36+64564-298564+298382+ 165+35- 82

487-287- 139-61500-257-34-143 2000-368- 132 568-( 68+178) 155+256+ 45-98514+189- 214369-256+156700-2011000-821 512+(373—212)228+(72+189)409-( 230-91)897- 72-28897-72+28 四、应用题。 1、雄城商场 1—4 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 台、 67 台、 331 台和 233 台。雄城商场平均每月售出冰箱多少台?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 厘米、 136 厘米、 140 厘米、 132 厘米、 124 厘米、 127 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本书共有 326 页,小明第一天看了65 页,第二天看了 35 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 4、黄山旅游景区周末上午迎来1398 名中国游客, 457 名外国游客,中午离开了257 名中国游客、 198 名外国游客,景区里还剩下多少游客? 五、列式计算 1、96 减去 35 的差,乘 63 与 25 的和,积是多少? 2、 2727 除以 9 的商与 36 和 43 的积相差多少? 3、3 与 9 的差除 336 与 474 的和,商是多少? 4、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和与差的积是多少?

小学四年级简便运算的练习题和答案

运算定律练习题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 49×4×5 38×125×8×3 (125×25)×4 — 5 ×289×2 (125×12)×8 125×(12×4) (2)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3)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4)乘法分配律:(a+b)×c=a×c+b×c 正用练习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15×(20+3) (5)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 (6)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 (7)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 ☆思考题:(8)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思路导航】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不变。 325÷25 =(325×4)÷(25×4) =1300÷100 =13 【练一练1】 (1)450÷25 (2)525÷25 (3)3500÷125 /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 【经典例题二】计算25×125×4×8 【思路导航】如果先把25与4相乘,可以得到100,同时把125与8相乘,可以得到1000;再把100和1000相乘就可以了。运用了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5×125×4×8 =(25×4)×(125×8) =100×1000 =100000【练一练2】 (1)125×15×8×4 (2)25×24 (3)125×16 (4)75×16 (5)125×25×32 (6)25×5×64×125 (

计算题答题方法

高考政治常见计算题及其解题方法 近几年高考,经济常识计算题的数量逐年增加,内容涉及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纸币的发行量与通货膨胀、企业利润、股票价格、个人所得税、存款利息、汇率等,这些试题难度系数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高,学生在这一块知识比较容易出错,一来自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牢靠,另外来自于学生没有弄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此学生对此块知识模糊不清,做题感到紧张。为此在高考中花去大量时间去解这一道题而本末倒置,影响后面答题的速度。虽然此处只有4分,但要求我们势在必得。因为突破这些计算题往往成为我们学生提升高考成绩的重要环节。经过近一个学期的收集整理,现将经济常识中涉及计算的十多个知识点,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进行归纳,并作简要举例分析。 1.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算题 例(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第2题)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 A. 5小时 B. 7小时 C. 7.5小时 D. 8小时 [解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同样条件下,大多数商品生产者所需要的平均劳动时间。2008年甲企业生产每件M商品所用时间为6小时÷(1+20%)=5小时;2008年甲企业所生产的M 商品数量为10万件×(1+20%)=12万件;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小时×12万件+10小时×8万件)÷(12万件+8万件)=7小时。答案为B。 2.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关系的计算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关系 【例】(2008年北京文综,33)2006年某商品价值为1元。2007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其他条件不变,该商品的价值是() A.0.75元 B.0.80元 C.0.85元 D.1.25元 【解析】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现在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为1/(1+25%)=0.80元,故选B。 【解题技巧】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下降,则有公式:现在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原来的单位商品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依据该公式,只要已知其中两个量,则可以求出另一个量。 〖变式题〗2009年某部门生产某种商品100万件,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8元,如果2010年该部门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那么该部门2010年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比2009年提高了() A.50% B.35% C. 60% D. 45% 【解析】2009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8元,2010年每件商品的价值量为5元,依据上面的公

定价策略(共77题)复习课程

定价策略(共77题)

定价策略 1.企业为激励顾客购买更多物品而给予那些大量购买产品的顾客的一定的折扣,称为()。 A.推广折扣 B.数量折扣 C.季节折扣 D.现金折扣 2.企业为适应和满足消费者“不在于价格的多少,而在于商品能否显示其身份和地位”的消费心理,最适宜用()法。 A.尾数定价 B.招徕定价 C.声望定价 D.反向定价 3.柯达公司将照相机的价格定得较低,而将胶卷的价格定得较高,成为利润的主要来源,这种定价策略是()。 A.关联产品定价 B.副产品定价 C.产品组合定价 D.分部定价 4.当企业打算和同行和平共处、且自身产品成本的难以估算时,往往采取()的定价方法。 A.逆向 B.投标 C.竞争价格 D.随行就市 5.一般而言,在()市场上,如果竞争对手降价,企业必须随之削价,否则顾客将转向价格较低的竞争者。 A.同质产品 B.异质产品 C.完全垄断 D.寡头垄断 6. ()就是运杂费、保险费等均由卖方承担的定价策略。 A.地域定价 B. FOB原产地定价

C.目的地交货定价 D.统一交货定价 7.某服装店售货员把相同的服装以800元卖给顾客A,以600元卖给顾客B,该服装店的定价属于()。 A.顾客差异定价 B.产品形式差异定价 C.销售地点差异定价 D.销售时间差异定价 8.如果企业按FOB原产地定价,那么,交货后,所发生的一切风险和费用都将由()承担。 A.企业 B.顾客 C.承运人 D.保险公司 9.当产品市场需求弹性较大且在成本方面有一定优势时,企业便具备了()的可能性。 A.渗透定价 B.撇脂定价 C.声望定价 D.招徕定价 10.以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知和理解程度作为定价依据的定价法是()。 A.反向定价法 B.理解价值定价法 C.需求差异定价法 D.竞争价格定价法 11.按单位产品总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利润或再加上税金的定价方法称为()定价法。 A.成本加成 B.目标利润 C.认知价值 D.收支平衡 12.招徕定价是指企业利用消费者()的心理,特意将某几种商品的价格定得较低以吸引顾客,同时促使其购买非特价品。 A.求新 B.求奇 C.求美 D.求廉

四年级下册简便方法计算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简便方法计算练习题126×6×8 600÷25÷4 55×36+64×55 755-122-78 600÷25 (8+80)×125 125×18 234×80×5 781-499 125×38+125×30 25×32 4004×25 25×16-25×10 25×16×125 (125+16)×8 79×99+79 781×101-781 79×16+79×78+79×6 25×101

789×99 800÷125 1736+403 2000÷125 65+93×65+6×65 9999+999+99+9 158+262+138 375+219+381+225 5001-247-1021-232 (181+2564)+2719 378+44+114+242+222 276+228+353+219 (375+1034)+(966+125) (2130+783+270)+1017 99+999+9999+99999 7755-(2187+755) 2214+638+286 3065-738-1065 899+344

2370+1995 3999+498 1883-398 12×25 75×24 138×25×4 (13×125)×(3×8) (12+24+80)×50 704×25 25×32×125 32×(25+125) 88×125 102×76 58×98 178×101-178 84×36+64×84 75×99+2×75 83×102-83×2 98×199 123×18-123×3+85×123 50×(34×4)×3 25×(24+16) 178×99+178 79×42+79+79×57 7300÷25÷4 8100÷4÷75 16800÷120 30100÷2100 32000÷400 49700÷700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计算方法汇总)

六年级数学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附答案+计算方法汇总) 小学阶段(高年级)的简便运算,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算式原来的运算顺序,根据运算定律、性质重组运算顺序。如果学生没真正理解运算定律、性质,他只能照葫芦画瓢。在实际解题的过程当中,学生的思路不清晰,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8种简便运算的方法,希望同学们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不提倡死记硬背哟! 1.提取公因式 这个方法实际上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将相同因数提取出来,考试中往往剩下的项相加减,会出现一个整数。 注意相同因数的提取。 例如: 0.92×1.41+0.92×8.59 =0.92×(1.41+8.59) 2.借来借去法 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方法的含义。用此方法时,需要注意观察,发现规律。还要注意还哦,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考试中,看到有类似998、999或者1.98等接近一个非常好计算的整数的时候,往往使用借来借去法。 例如: 9999+999+99+9 =9999+1+999+1+99+1+9+1-4 3.拆分法

顾名思义,拆分法就是为了方便计算把一个数拆成几个数。这需要掌握一些“好朋友”,如:2和5,4和5,2和2.5,4和2.5,8和1.25等。分拆还要注意不要改变数的大小哦。 例如: 3.2×12.5×25 =8×0.4×12.5×25 =8×12.5×0.4×25 4.加法结合律 注意对加法结合律 (a+b)+c=a+(b+c) 的运用,通过改变加数的位置来获得更简便的运算。 例如: 5.76+13.67+4.24+ 6.33 =(5.76+4.24)+(13.67+6.33) 5.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结合 这种方法要灵活掌握拆分法和乘法分配律,在考卷上看到99、101、9.8等接近一个整数的时候,要首先考虑拆分。 例如: 34×9.9 = 34×(10-0.1) 案例再现:57×101=? 6.利用基准数 在一系列数种找出一个比较折中的数字来代表这一系列的数字,当然要记得这个数字的选取不能偏离这一系列数字太远。 例如: 2072+2052+2062+2042+2083

小学计算题的快速解题技巧和思路

小学计算题的快速解题技巧和思路 一、巧算与变通 【例1】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长子的年龄比父亲的1/2少7岁,次子年龄的3倍比父亲少3岁,三子年龄的6倍比父亲多6岁,幼子的年龄是父亲的1/21。则父亲今年的年龄是( )。 A.36 B.42 C.48 D.84 【思路分析】由题干中两个分数可得,父亲的年龄既是2又是21的倍数,排除A、C,再由题干中“有父子5人,年龄和为79岁”可知,父亲的年龄不可能为84,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 【例2】一个四位数分别能被15、12和10除尽,且被这三个数除尽时所得的三个商的和为1365,问四位数中四个数字之和是多少? A.17 B.16 C.15 D.14 【思路分析】这个四位数可以被3整除,则四个数字之和一定能被3整除,只有C符合。 【例3】今天星期六,再过2020天是星期几? 【思路分析】这是余数问题的经典应用。星期数变化有一个规律,一个星期七天,每过七天星期数不变,2020÷7=288……4,表示2020包含288个整的星期,对星期数没有影响,余数为4,星期六往后推4天,则再过2020天是星期三。 二、数学常识秒杀 【例1】一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长度之和为14,假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那么该三角形的面积为()。 A.20 B.22.5 C.24 D.24.5 【思路分析】直角三角形具有特殊性质,可运用勾股定理,常见的勾股数有6,8,10。运用这个数学常识即可知道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为6,8,10。经验证满足题干条件,周长与面积数值相等。所以很快就能得出答案为C。

【例2】某草莓种植基地利用恒温库储存草莓准备反季节销售。据测算,每储存1斤草莓可增加收入2.5元。小王去年收获草莓5吨,当时市场价为每斤3元,如果都利用恒温库储存,小王的草莓收入可以达到( )。 A.27500元 B.32500元 C.45000元 D.55000元 【思路分析】此题运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快速解题。1吨=1000千克,1千克=1公斤,1公斤=2斤,所以1吨=2000斤,计算5.5×5×2000=55000元。如果没有此类常识,很多考生就会误选为A 选项,正确选项为D 。 三、速解时钟问题 【例1】小红上午8点多钟开始做作业时,时针与分针正好重合在一起。10点多钟做完时,时针与分针正好又重合在一起。小红做作业用了多长时间? 【思路分析】从开始做作业到完成作业,分针比时针多走了2圈即720度,所以t =5.5720=1110130 。 【例2】9点过几分时,时针和分针离“9”的距离相等,并且分别在“9”的两边? 【思路分析】从9点整到时针和分针与“9”等距离的状态,路程和为270度,所以t = 5.06270 =5.6270=13540=13 741。 小结:不管是时钟的追及问题还是相遇问题,根据已知条件,如果知道路程差,我们就找对应速度差求解,若能知道路程和,我们就找速度和来解题。 四、必看蒙题技巧 【例1】(1+1)+(2-1)+(3+1)+(4-1)+…+(50-1)的值是( )。 A.1200 B.1250 C.1275 D.1280 【思路分析】常规方法:题干2+1+4+3+…+49=1+2+3+4+…+50=1275。 蒙题方法:题干中有25个奇数、25个偶数,所以加起来的和一定是奇数,四个选项中只有C 为奇数,所以选择C 。

产品的定价方法

产品的定价方法 定价方法是企业为实现其定价目标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可以归纳为成本导向、需求导向和竞争导向三类。 成本导向定价法 以营销产品的成本为主要依据制定价格的方法统称为成本导向定价法,这是最简单、应用相当广泛的一种定价方法。 1、总成本定价法:成本加成,目标利润 (一) 成本加成定价法(cost-plus pricing),即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毛利定出销售价。 其计算公式为:P=c×(1+r) P—商品的单价 c—商品的单位总成本 r—商品的加成率 (二)目标利润定价法,是根据企业总成本和预期销售量,确定一个目标利润率,并以次作为定价的标准。 其计算公式为:单位商品价格=总成本×(1+目标利润率)/ 预计销量 2、边际成本定价法 3、盈亏平衡定价,考虑到销售额变化后,成本也在发生变化,这种方法是运用损益平衡原理实行的一种保本定价法。其公式是: 盈亏平衡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平衡点销售额=固定成本/1—单位变动成本率 2、需求导向定价法 需求导向定价法是指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和消费者对产品的感觉差异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它包括以下三种 (一)认知导向定价法,是根据消费者对企业提供的产品价值的主观评判来制定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

(二)逆向定价法,它是指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考虑中间商的成本及正常利润后,逆向推算出中间商的批发价和生产企业的出产价格。 可通过公式计算价格:出厂价格=市场可零售价格×(1—批零差率)×(1—进销差率) (三)习惯定价法,是按照市场长期以来行成的习惯价格定价。 3、竞争导向定价法(Competitive Bidding/competition-orientated pricing) 竞争导向定价法是企业通过研究竞争对手的生产条件、服务状况、价格水平等因素,依据自身的竞争实力,参考成本和供求状况来确定商品价格。以市场上竞争者的类似产品的价格作为本企业产品定价的参照系的一种定价方法 竞争导向定价法 一、竞争导向定价法的概念 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市场上相互竞争的同类商品价格为定价基本依据,以竞争状况的变化确定和调整价格水平为特征,与竞争商品价格保持一定的比例,而不过多考虑成本及市场需求因素的定价方法。 二、竞争导向定价法的优点 在于考虑到了产品价格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三、竞争导向定价法的缺点 1、过分关注在价格上的竞争,容易忽略其它营销组合可能造成产品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2、容易引起竞争者报复,导致恶性地降价竞争,使公司毫无利润可言; 3、实际上竞争者的价格变化并不能被精确的估算。 四、竞争导向定价法的分类 主要有:通行价格定价法、主动竞争定价法、密封投标定价法、投标定价法、现行价格定价法几种。

四年级数学简便方法计算题

小学四年级简便方法计算题 第一种(300+6)x12 25x(4+8) 125x(35+8) (13+24)x8 第二种84x101 504x25 78x102 25x204 第三种99x64 99x16 638x99 999x99 第四种99X13+13 25+199X25 32X16+14X32 78X4+78X3+78X3 第五种125X32X8 25X32X125 88X125 72X125 第六种 3600÷25÷4 8100÷4÷75 3000÷125÷8 1250÷25÷5 第七种1200-624-76 2100-728-772 273-73-27 847-527-273 第八种278+463+22+37 732+580+268 1034+780320+102 425+14+186 第九种 214-(86+14) 787-(87-29) 365-(65+118) 455-(155+230)第十种576-285+85 825-657+57 690-177+77 755-287+87 第十一种871-299 157-99 363-199 968-599

第十二种178X101-178 83X102-83X2 17X23-23X7 35X127-35X16-11X35 第十三种64÷(8X2) 1000÷(125X4) 第十四种375X(109-9) 456X(99+1) 容易出错类型(共五种类型) 600-60÷15 20X4÷20X4 736-35X20 25X4÷25X4 98-18X5+25 56X8÷56X8 280-80÷ 4 12X6÷12X6 175-75÷25 25X8÷25X8 80-20X2+60 36X9÷36X9 36-36÷6-6 25X8÷(25X8) 100+45-100+45 15X97+3 100+1-100+1 48X99+1 1000+8-1000+8 5+95X28 102+1-102+1 65+35X13 25+75-25+75 40+360÷20-10 13+24X8 672-36+64 324-68+32 100-36+64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4.8×0.25 2.4×12.5 1.25×1.6×2.5 4.76×99+4.76 58.5×101-58.5 18.7×99+18.7 2.85×99 4.23×101 5.8×102 5.4×10.1 6.8×9.9 2.5×10.2 12.5×(100+8)9.4×10.1 93.7×0.32+93.7×0.68 2.52×101 1.25×0.7+1.25×1.2+12.5 3.6×2.5 7.2×0.2+2.4×1.4 12.7×9.9+1.2710.7×16.1-151×1.07

1、学校图书室长9.7 m,宽5.3 m,用边长0.9 m的正方形瓷砖铺地,70块够吗?(不考虑损耗。) 2、某公司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收费标准4 km及以内10元,超出4 km (不足1 km按1 km计算)每千米1.2元,某乘客要乘出租车去30 km处的某地,应付车费多少元? 3小强家的固定电话收费标准如下:前3分钟收费0.4元,超过3分钟每分钟收费0.12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算)。小强给爷爷和奶奶打电话用时8分钟52秒,他这一次通话的费用是多少? 4、某市自来水公司供水收费标准如下:每月用水在12吨及以内,每吨收费2.65元;超出12吨部分,每吨3.8元。王琼家八月份用水18吨,付给自来水公司收费人员100元,应找回多少钱? 5、刘强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4小时,刘强的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4.8km,0.9小时能到学校吗?(骑车:12千米/时) 6、我市某出租车公司租车计费方法如下:乘车路程不超过4km,收费8.5元(起步价);超过部分按每千米1.5元加收费(不足1km,按1km计算)。爸爸和小亮乘车回家的路程为14.1km,付给出租车司机100元,应找回多少元?

化学计算题解题方法(含答案)

高中化学计算题常用的一些巧解和方法 一、差量法 差量法是根据物质变化前后某种量发生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或关系式,所谓“差量”就是指一个过程中某物质始态量与终态量的差值。它可以是气体的体积差、物质的量差、质量差、浓度差、溶解度差等。该法适用于解答混合物间的反应,且反应前后存在上述差量的反应体系。【例1】把22.4g铁片投入到500gCuSO4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取出铁片,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22.8g,计算 (1)析出多少克铜? (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多大? Cu 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为FeSO4溶液,不能轻解析“充分反应”是指CuSO4中2 率地认为22.8g就是Cu!(若Fe完全反应,析出铜为25.6g),也不能认为22.8-22.4=0.4g 就是铜。分析下面的化学方程式可知:每溶解56gFe,就析出64g铜,使铁片质量增加 8g(64-56=8),反过来看:若铁片质量增加8g,就意味着溶解56gFe、生成64gCu,即“差量” 8与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也可是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就可以根据题中所给的已知“差量”22.8-22.4=0.4g 求出其他有关物质的量。 设:生成Cu x g,FeSO4 y g Fe+CuSO4 =FeSO4+Cu 质量增加 56 152 64 64-56=8 y x 22.8-22.4=0.4 www.k@s@5@https://www.360docs.net/doc/4d16579204.html, 高考资源网 故析出铜3.2克 铁片质量增加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溶液的质量必减轻0.4g,为 500-0.4=499.6g。 【巩固练习】将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反应器内,达到平衡时,NH3的体积分数为26%,若温度保持不变,则反应器内平衡时的总压强与起始时总压强之比为 1∶______。 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在温度、体积一定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所以只要把起始、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多少mol表示出来即可求解。 方法一设起始时N2气为a mol, H2为b mol,平衡时共消耗N2气为xmol N2+3H22NH3 起始(mol) a b ?0 变化(mol) x 3x 2x 平衡(mol) a-x b-3x 2x 起始气体:a+bmol 平衡气体:(a-x)+( b-3x)+2x=(a+b-2x)mol

成本加成定价法需求导向定价法

营销定价方法 一、成本导向定价法 1. 成本加成定价法 二、需求导向定价法 (一)理解价值定价法 这种方法实际上根据买方的价值观念来定价,定价的关键不是卖方的成本。而加深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从而提高其愿意支付的价格限度的主要方法是搞好产品的市场定位、突出产品特征、加深消费者对产品的印象 (二)区分需求定价法 它是企业对同种产品依据不同的需求的强度而指定不同的方法,也就是依据不同时间、地点、产品及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强度差异定价 1. 区分顾客定价 2. 区分产品定价 3. 区分时间定价 4. 区分位置定价 (三)逆向定价 是指企业根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销售价格,计算自己从事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后,逆向推算出商品的批发价和出厂价 1. 完全确定性价格,如书刊等 2. 建议性价格 这种定价方法不以实际成本为主要依据,而以市场需求为定价出发点,力求价格为消费者接受 三、竞争导向定价法 1.通行价格定价法 也叫随行就市定价法,是根据本行业同类产品的平均价格水平来制定本企业产品价格的方法 2.主动竞争定价法 根据本企业产品的实际情况及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差异性来确定价格 3.密封投标定价法

它是卖方事先不规定价格,由顾客投标出价格竞购,然后卖者以最有利的价格拍板成交的方法 4.公开拍卖定价法 是指卖方预先展示所出售的商品,在一定的时间的地点,按一定的规则,由买主公开叫价竞购的定价方法 5.变动成本定价法 是企业以变动成本为依据考虑市场环境以对付竞争的定价方法 6.倾销定价法 它是垄断企业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情况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向国外抛售产品,借低价打击竞争对手而占领市场的方法 营销定价策略 一、新产品定价策略(与价格定位相配套) (一)高价策略 1.概念又称撇脂定价、取脂定价。是指在新产品上市时把价格定得较高,以期获取超额利润,在短期内收回投资并取得较高收益的一种定价策略 2.优点 有利于树立产品高品质形象,扩大销售 有利于企业掌握价格主动权 有利于获得更多利润 3.缺点 会损害消费者利益 不利于拓展市场 容易诱发竞争 4.适用范围 产品寿命周期短,需求弹性小的商品、高档商品及奢侈性用品 市场资源不足的紧缺商品 能独家生产经营的新产品 企业生产能力一时难以扩大的产品 (二)低价策略 1.概念是指在新产品上市初期,将产品价格定得低于预期价格,以市场占有率扩大为目标的定价策略 2.优点 易为顾客接受,迅速打开销路 可以有效地排斥竞争者介入 迅速增加销售额和扩大市场占有率 3.缺点 影响同类产品的销路及其寿命周期 不利于新产品高质量形象的确立 若提价会引起顾客的反感 4.适用范围

人教版四年级加减法简便计算专项练习题

四年级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姓名:评价: 一、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字母表示为: 加法结合律:。字母表示为: 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可以先算两个减数的和,再相减。字母表示为: 如果小括号前面前面是减号,去掉小括号,要改变括号里的运算符号。字母表示为: 二、能简算就简算。 403+627+597 355+260+140+245 99+321+101 (725+139)+261 (245+138)+(62+155) 360+360÷40 527-145-55 375-168-75 469-128-169-72 1000-125-640-235 487-287-139-61 525-525÷5 467+92-267 36+64-36+64 325-64+75-36

?我会自学简便计算 ? 姓名: 自学结果教师评价: 自学结果家长评价:1、分解法。 小试身手: 例1:998 +322 想:998只要加上2即可得 197 +203 =998+2+320 1000,所以将322分解=(998+2)+320 成“322=2+320”,再=1000+320 用加法结合律。 =1320 例2:480-301 想:301是用300加上1得来的。690 -203 =480-300-1 所以将301分解为300和1。=180-1 然后,先减去300,再减1,不就是=179 总共减去301了吗。 2、借数还数法。 例1:486-198 想:通过观察,发现198个只差2个635-99 =486-200+2 即可得200,所以将198先跟空气?=286+2 借来2个组成200,再用486减去200,=288 这时,200里面多了个借来的2也被减去了,怎么办,还回来,所以得+2,懂了吗。 3、大显身手。 564-298 700-201 637+299 782-498 398+122 549+301 借得2个才满200哟, 记得还,再借不难。 借去的2个已经减掉了,所以还给你了哟还。 我得分开减 它要两个,送 2个给它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