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形成实验报告

概念的形成实验报告
概念的形成实验报告

概念的形成实验报告

篇一:概念形成实验报告

(一)概念形成

? 简介:

所谓概念形成,就是辨识出一组物体或观点的共同属性的过程。包括识别一组物体的共同特征以及发现把这些概念特征联系起来的规则。实验中,为了研究概念形成的过程,常使用人工概念。

制造人工概念时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分类标准,但并不告诉被试,只是将材料交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反馈给被试是对还是错,通过这种方式被试可以发现主试的分类标准从而学会正确分类,及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通过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一般来说,被试都是经过概括—假设—验证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

耶克斯复杂选择器可用来制造人工概念。本实验模拟耶克斯复杂选择器来研究单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

? 实验目的:

试说明概念形成的过程,及假设—检验的过程。通过和他人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力求新的发现。

? 方法与程序:

实验室屏幕上会出现十二个圆键,有空心和实心两种。其中只有一个实心圆与声音相联系,此键出现的相对位置是规律的,被试要去发现其中的规律(概念),找到这个键。被试用鼠标点击相应的实心圆,如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表明选择错误;如果有声音呈现,同时该圆变成红色,则表明选择正确。只有选择正确,才能继续下一次实验。当连续三次第一遍点击就找对了位置时,就认为被试已经形成了该人工概念,实验进行到下一个概念。如果被试在60个试次内不能形成正确概念,实验自动终止。

?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文件结果分数列出的是被试达到正确前所用的遍数(不包括连续第一次就对的三遍)。详细反映里面有概念内容的介绍,另外分撕裂引出其它结果:第一列是概念编号;第二列为遍数;第三列为没变中反应错的次数,如为0则表示这一遍第一次就做对了;第四列表示这一边所用的时间,以毫秒为单位。

例如:概念编号序号错误次数所用时间

1 1 0 5287

1 2 0 1484

1 3 0508

…. .. ..….

并在试验后,告知四个人工概念:

概念1:实心点的中点

概念2:中间的空点起,往前的第2个实心点概念3:依次选实心点的第1、2、3、4,循环概念4:依次选空白点前一个、后一个实心点我的实验结果:

---------------------------

达到正确前所用遍数

---------------------------

概念1 0

概念2 2

概念3 16

概念4 2测验耗时:311秒

张红兵:

---------------------------

达到正确前所用遍数

--------------------------- 概念1 5

概念2 4

概念3 4

概念4 2测验耗时:225秒李超萍:

--------------------------- 达到正确前所用遍数

--------------------------- 概念1 1

概念2 23

概念3 16

概念4 1测验耗时:376秒徐瑶

--------------------------- 达到正确前所用遍数

---------------------------

概念1 2

概念2 35

概念3 23

概念4 3测验耗时:380秒

讨论:

根据以上数据结果的对比,发现以下几点:

1、不同人对不同概念的敏感度不一样,导致不同概念错误的次数不一样。即根据我们日常的经验,我们的假设不同,有可能第一次就假设对了,也有可能很多遍之后才能提出正确的假设。普遍来看是概念是第三个概念耗时较长,而第一个概念和最后一个概念可能就比较简单。至少问了很多人,大家都是这个感受,不知道编题者有没有可以考虑题目难以顺序排列的问题。张红兵

篇二:概念的形成

实验十三概念的形成

(一)实验目的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概念

的形成过程即概念的学习过程,就是个体掌握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过程。实验室中研究概念的形成常使用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研究者用实验方法形成的概念。一般来说,被试是通过尝试、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概括规律的循环来达到概念形成的。本实验应用叶克斯选择器可制造人工概念,这种人工概念是关于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

1.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个人掌握人工概念的策略。

2.比较简单和复杂的人工概念形成的速度。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叶克斯选择器(见图13);简单和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

图13:叶克斯选择器

(三)实验程序

1.主试事先确定要被试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人工概念),即哪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在确定的方案中,一半是比较简单的空间位置关系,一半是比较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

2.被试坐在仪器的百叶窗一面,主试在另一面操作。按照事先选定的方案,呈现几个亮度的电键,并告诉被试有

一个电键与声音相连,要求被试找出这一电键,并记住声音与什么位置的电键相连。待被试尝试并找到有声音电键后,再推出几个同一方案的活动电键,对被试的做法要求一样。直到被试连续3遍第一下就按对了电键并能口头报告声音键的空间位置关系为止。

3.实验过程中,主试说“开始”并开始计时,被试则开始找出带声音的电键。当被试按键发出声响时,停止计时。主试记录每次被试找到声音键所用的时间以及被试的口头报告。

4.选择或设计新的空间位置关系,换其他被试,重复以上实验过程。

(四)实验结果及处理

记录被试形成空间位置关系的每遍所用时间、按错次数以及达到形成空间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遍数(连续三遍按对的遍数不算在内)。

(五)问题与讨论

1.概念形成过程中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何不同?

篇三:教育心理学概念形成的实验报告

教育心理学概念形成的实验报告

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特征或联系的思维形式。概念的学习形成过程就是个体掌握一类事物属性的过程。在实验室中,为了研究概念的形成过程,常常使用人工概念。通过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过程来研究概念形成的规律。制造人工概念时,研究者先确定一个或几个属性作为对材料分类的标准,这个标准被试不知道,主试只是将材料交给或呈现给被试,请其分类。在此过程中,被试通过尝试可以知道结果是对还是错。被试通过不断摸索,可以学会分类,即掌握这个人工概念。通过对人工概念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而且有助于了解被试对事物进行抽象化的水平。

叶克斯选择器是由叶克斯(Yerkes,1921)设计的,他所设计的人工概念是关于空间位置关系的概念。本实验程序就是根据其原理编制的。操作定义是:被试经多次尝试后,如能连续三遍第一次就能选对(点击后变红同时发声),说明被试掌握了这个规律或者说形成了这个概念。

一、目的

1. 学习研究个体掌握人工概念的方法,探讨个体掌握

人工概念的策略。

2. 比较简单和复杂人工概念形成的速度(实验遍数)。

二、仪器与材料

1.仪器:计算机及PsyTech心理实验系统。

2.材料:不同排列组合的黄色实心图,每行中都有一个黄色圆与声音相连。共有5组供选择每组的声音圆都遵循同一个位置规律,且有5~10个不同排列组合方式循环呈现。

三、方法

1.登录并打开PsyTech心理实验软件主界面,选中实验列表中的“概念形成”。单击呈现实验简介。单击“进入实验”到“操作向导”窗口。实验者可进行参数设置(选择不同概念组),然后进行练习实验,或直接点击“正式实验”按钮开始。

2.指导语是:

这是一个关于研究人工概念的实验。屏幕上有 12个空心圆,实验时会循环出现不同组合的黄色实心圆,每行黄色圆中都有一个与声音连接,你用鼠标左键单击该圆会变红,同时发声,即目标圆。实验就是请你通过不断地尝试

和推理,找出这个目标圆所处位置的规律。直至你连续三遍第一次就能点中这个圆,就表示你掌握了这个概念,本次实验结束。

在你明白了上述实验步骤后,可以先进行练习,练习结束后再点击下面的“正式实验”按钮开始实验。

3.实验开始后,屏幕呈现一行黄色实心圆,其中有一个与声音相连(即目标圆),被试点到就变红色同时发声。每行中这个目标圆都遵循一定的规律。实验就是让被试发现或掌握这个目标圆的位置规律。例如:屏幕亮出3个黄色圆(连续无空格,中间一个与声音相连)。被试反应点击左边和右边第一个都无声音,点中间则变红色(发声)。这时被试应有三种假设,即左二或右二概念和中间概念(转自:https://www.360docs.net/doc/4d16893858.html, 小草范文网:概念的形成实验报告)。接着又呈现下一行5个黄色圆(中间可能有空格),被试会对前面的假设进行验证。点击左二及右二均无声音,说明这两个假设不对。点击中间则会变色(发声),说明第三个假设是对的。如被试已掌握了这个概念,接下去无论屏幕呈现何种组合的黄色圆,被试第一次就会去点击中间黄色圆。若能连续三遍第一次就点对,则说明已掌握了这个人工概念。被试只有点到目标圆,才能继续下一次实验。连续三遍第一次就点对则出现祝贺声音,同时本

组实验结束。

4.实验结束,数据被自动保存。实验者可直接查看结果,也可以重新选择一组进行另一个概念的实验或换被试继续实验,以后在主界面“数据”菜单中查看。

四、结果

1.统计被试找出本组目标圆空间位置关系(连续三遍正确)所用的遍数。

2.分析被试概念形成的过程及使用的策略。

答:实验过程中需要被试通过不断的尝试和推理以及假设和检验,找出这个目标圆所处位置的规

律,直至连续三遍第一次就能点中这个圆,就表示掌握了这个概念。因此,被试所采用的策

略有试误法和假设检验法。

五、讨论

1.简单和复杂空间位置关系概念的形成过程有何不同?

答:主要是耗时不同。因为杂空间位置关系比简单空间位置关系复杂,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则需要

更多的尝试与错误以及各种假设检验,于是,耗时较多。

2.概念形成过程中,不同个体的推理策略有何异同?

答:相同之处:都采用试误法和假设检验法进行推理验证。

不同之处:不同个体的推理策略受个体的年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个体的

年龄、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等因素不同,推理策略也不同,因此在实验中概念的形成过程耗

时也不同。

六、参考文献

1.王甦.认知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240~275

2.杨治良.心理实验指导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印制,XX,124~12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