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 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战略管理 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战略管理 论文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

Forum学术论坛《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新经济形势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林文斌

摘 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全球范围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大批中小企业濒临绝境甚至破产倒闭,随着国家宽松经济政策的出台,中小企业发展有些起色,但还是存在着诸多金融危机造成的后遗症。本文主要以新的经济形势为背景,探索目前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经济形势 中小企业 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0)12(c)-237-02

中小企业发展对一个国家的就业、税收以及城市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对于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80%~90%,对于缓解就业压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国中小企业经历了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以及通货膨胀,再加上自身的资金匮乏,管理能力差等因素导致了中小企业大批的倒闭,即便是现在生存的中小企业,也是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压力,所以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研究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来促使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小企业面临新的经济形势

1.1 市场萎缩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特征的金融危机蔓延全球,使全球的经济发展不景气,很多企业缩减生产,濒临倒闭,甚至宣布破产,造成了很多劳动力失业,而没有失业的劳动力在不景气的经济形势下也缩减了消费,所以就造成了全球范围内的市场萎缩。

1.2 竞争更加激烈,与国外企业同台竞技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趋势加强。经济一体化带来更大发展空间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更强的竞争,全球市场成为每个企业争夺的战场。

1.3 通货膨胀,企业经营成本提高

我国通货膨胀严重,随着物价综合指数的提高,能源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信贷紧缩、人力成本上升,企业各项生产成本大幅提高,这些给企业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1.4 电子商务成为贸易的热门模式

消费者日臻成熟理性,互联网的普及,不仅让消费者消费成本降低,也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是很多企业进行贸易往来的有效平台。

作者简介:林文斌(1969-),男,湖北汉川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副教授,高级经济师。

治理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其中指出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情况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没有显著影响。

3 结语与启示

3.1 结语

当前学者已经不再仅仅独立的研究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其中某一项,而是将二者结合起来研究,而已有的公司治理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各自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的一定的成果:(1)董事会特征与社会信息披露的关系,主要是集中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比例,研究的结果显示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相关性;(2)股权特征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关系,主要是从公司的股权构成,包括高管持股、股权集中度、家族控股这几方面展开研究的,结果显示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呈负相关关系;(3)领导权特征与社会责任披露的关系研究目前还不是很多,基本上是从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情况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分离的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程度比两职合一的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程度高。从国内研究来看,学者研究公司治理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还很少,从现有研究来看,只研究公司治理的某个方面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同时得出的研究结果也不是很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国外公司注重组织结构建设,公司治理模式比较成熟,而我国对于公司治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所以结论与国外研究会有所不同。

3.2 启示

与国外研究相比,我国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仅仅将公司治理中的某项作为影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因素研究,而没有从公司治理的完整机制中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要以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为背景,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借鉴国外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同时展开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关系研究,探讨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检验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状况能否带来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以期能够促进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

参考文献

[1] Richard A Johnson,Daniel W Greening.The Eff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Institusional Ownership Types on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9,42(5):564~577.

[2] Simon,S.M.Ho,Kar Shun Wong.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and the Extent of Voluntary Disclosur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Auditing&Tax ation,2001,(10):139~156.

[3] 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J].会计

研究,2003,(2):28~36.

[4] 钟伟强,张天西.公司治理状况对自愿披露水平的影响[J].中南财

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1):62~68.

[5] 马连福,赵颖.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J].证券市

场导报,2007,(3):4~9.

[6] 谭宏琳,杨俊.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治理及其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

[J].工业技术经济,2009,28(7):152~155.

237

《中国商贸》 CHINA BUSINESS&TRADE Forum学术论坛

2 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2.1 金融危机后遗症

经济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小,但是此金融危机给中小企业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磨灭的,中小企业管理者素质不高,管理能力弱,缺乏市场预见性,使中小企业大批倒闭,即使现在生存的企业也很难在短期恢复元气。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中小企业大面积经营困难,目前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压力并没有减退,这些都是金融危机带来的后遗症。

2.2 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第一,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特点决定了从银行贷款很难。大部分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初阶段资金需求是自筹的方式,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有了经济效益,扩大规模,进行一系列的固定资产等方面的投资,那么资金问题就成了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不规范、管理经验匮乏、财务不规范、产品缺乏竞争力等原因,不具备从银行贷款的条件,所以就限制了中小企业正规渠道从银行贷款。而且我国的贷款审批过程繁琐,中小企业流动资金需求小、频繁、快速的特点造成还没有审批到贷款,商机就错过的情况。中小企业的实力弱,也加大了银行放贷的风险,所以更增加了银行贷款审批的困难;第二,融资方式受限制。资本市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门槛太高,资本类的市场的资源主要被大型企业占据。我国中小企业缺乏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途径;第三,现有金融体系问题不利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我国金融体系是以国有大企业为主要对象设计实施的。中小企业贷款时,可以抵押的资产少、信用信息披露不彻底、担保难等不利因素制约了从现有金融机构获得贷款。

2.3 中小企业运营成本提高

由于通货膨胀,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美元贬值、原材料上涨、利率提高,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土地使用税提高和节能减排环保要求,都加重了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中小企业发展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3 电子商务是新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发展最有效的途径

面对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小企业必须客观地看清楚目前经济形势带给中小企业的严峻考验和发展的机遇,结合自身的资源和特点调整发展思路,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提高融资能力,开发出适销对路的、有竞争力的产品,以人为本,改善治理结构;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凝聚力,以便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稳步发展。

3.1 电子商务对中小企业发展的作用

电子商务是国民经济信息化重要内容,也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于中小企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中小企业通过互联网发布产品和销售的信息,了解顾客的需求,互联网的广阔的用户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市场空间;第二,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提高收益。中小企业原本资金不足制约了其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可以节约采购成本和管理成本,采用电子商务手段可以使成本降低5%到10%;第三,电子商务促使中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电子商务和网络营销的特色在于是许可营销,也就是顾客主动地关注市场的变化,中小企业可以利用电子商务的平台关注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能够更好更迅速地调整策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第四,电子商务有利于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互联网络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所以在互联网发布信息是相当于向全球的市场发布信息,所以给中小企业带来更多向国际发展的机会。

3.2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

在越来越严峻的全球经济形势不断冲击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应用电子商务的重要性,网络市场的竞争也在逐步加剧,中小企业只有求新、求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中小企业要发展个性化的电子商务模式。电子商务有利于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扩展市场,但是电子商务涉及的方面很多,在网站的建设、信息的发布、网上采购、完善企业信息化系统等方面不能照搬照抄,必须要结合中小企业自身的资源、产品的特点,以及市场的区分等实施个性化的电子商务。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不是权宜之计,所以要求中小企业在实施电子商务战略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长远的发展和规划,按照不同的经济形势和不同的阶段按步骤有效的实施。

(2)电子商务的实施要有长远的规划。中小企业在资源有限、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发展起步晚的情况下发展电子商务,这就决定了企业在发展电子商务时必须要按照步骤有效地实施,不能一蹴而就,要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特点,针对面临的经济形势和自身的发展特点逐步规划。首先,要加强信息化的基础的建设,这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加强基础管理,推动企业标准化工作,完善中小企业的业务流程,为企业信息化提供一个良好内部环境;其次,成立专门的企业信息化的机构,进行专业分工,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中小企业应在充分利用己有资源的条件下,协调运作内部的信息化平台,使信息有效的流通;再次,着眼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从企业的现有能力出发,不断增加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企业内部信息化投入,根据企业实际分阶段实施信息化工程。

(3)电子商务的整合战略。电子商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市场机会的优势使其已经成为中小企业拓展业务全面发展的重要业务模式。中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目前的阶段更多的理解为主要是创建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实现企业内外信息沟通的服务,建立网站、发布信息、寻找商机,但是个别环节没有实现有效的沟通,就会使电子商务的信息平台建设形同虚设,要想使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发挥应有的作用需要一系列的整合。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来说,要实现从采购、生产、销售、售后全面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销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全面的整合,这些整合也是动态的整合。

(4)健全的管理制度建设。中小企业也应该向大型企业学习,与时俱进,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与企业的管理体制互相适应,互相促进。积极推进中国小企业管理结构的全面调整,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并在管理队伍中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调动中小企业内部一切力量,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董亚辉.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08,(11).

[2] 王晓婷.关于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商场现代

化,2010,(5).

[3] 朱亚萍.试论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J].现代商

业,2010,(7).

238

公共管理现状研究论文

文章 公共部门的变革回应了几个相互联系的重大现实问题,包括:职能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低效率;经济理论的变化;私营部门相关变化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全球化作为一种经济力量的兴起;技术变化使得分权同时又能更好地控制全局成为可能。 行政管理可以分为三个鲜明的发展阶段:前传统阶段、公共行政传统模式阶段和公共管理改革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管理模式。从上一个阶段过渡到下一个阶段并非轻而易举,从传统的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过渡至今尚未完成。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因为新模式背后的理论基础非常强大。这场变革运动以"新公共管理"著称,尽管这个名称引起了争论,然而它不但在蓬勃发展着,而且是对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采取的管理模式的最佳表述。传统的行政模式相对于它所处的时代是一项伟大的改革,但是,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 一、前传统模式 很显然,在19世纪末官僚体制理论尚未健全之前,已经存在着某种形式的行政管理。公共行政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它与政府这一概念以及文明的兴起一样历史悠久。正如格拉登(gladden)指出的那样,行政的某种模式自从政府出现之后就一直存在着。 首先是创始者或领导者赋予社会以可能,然后是组织者或行政者使之永恒。行政或事务管理是所有社会活动中的中间因素,虽然不是光彩夺目,但对社会的持续发展却是至关重要的。 公认的行政体制在古埃及就已经存在了,其管辖范围从每年的尼罗河泛滥引起的灌溉事务到金字塔的建造。中国在汉朝就采用了儒家规范,认为政府应当是民选的,不是根据出身,而是根据品德和能力,政府的主要目标是谋取人民的福利。在欧洲,各种帝国--希腊、罗马、神圣罗马、西班牙等首先是行政帝国,它们由中央通过各种规则和程序进行管理。韦伯认为,中世纪"现代"国家的发展同时伴随着"官僚治理结构的发展"。 尽管这些国家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管理,但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可以称为前现代。也就是说,早期的行政体制本质上是人格化的,或者说是建立在韦伯所说的"裙带关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以效忠国王或大臣等某个特定的人为基础,而不是非人格化的;以效忠组织或国家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为基础。尽管存在着这么一种观点,即认为行政管理本身不为人赞许的特点仅仅来自于传统模式,但早期的做法常常导致谋求个人利益的贪污行为或滥用职权。在早期行政体制下,我们现在看来觉得很奇怪的做法曾是当时执政政府职能的普遍行为。那些一心走仕途的人往往依靠朋友或亲戚获取工作或买官,这就是说先以钱来收买海关官员或税收官员,然后再向客户伸手要钱,从而既回收了最初的买官投资成本,又可以大赚一笔。美国19世纪的"政党分肥制度"意味着在执政党发生了变化的同时,政府中的所有行政职位也发生了变化。 前现代官僚体制是"个人的、传统的、扩散的、同类的和特殊的",而按照韦伯的论证,现代官僚体制应当是"非人格化的、理性的、具体的、成就取向的和普遍的"。个人化政府往往是低效率的:裙带关系意味着无能的而不是能干的人被安排到领导岗位上;政党分肥制常常导致腐败,此外还存在着严重的低效率。传统行政模式的巨大成功使得早期做法看起来很奇怪。专业化、非政治化行政在我们看来是如此顺理成章,以至难以想像到会有别的制度存在。西方的行政制度即使简单到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想法,也是直到1854年英国的诺思科特-屈维廉报告出台后才开始建立,尽管这种制度在中国早已通行很久了。 二、传统的公共行政模式 传统的行政模式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官僚制。政府应当根据等级、官僚原则进行组织。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对官僚制度有一个经典的、清晰的分析。虽然这种官僚制思想在商业组织和其他组织中采用过,但

战略管理课程论文

星巴克企业战略管理分析 摘要 星巴克企业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和合作模式。星巴克很早就开始了跨国经营,在全球推行了三种商业组织机构:合资公司、许可协议、独资自营。他们的投资策略比较灵活,会根据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及市场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合作模式,尽管合作伙伴不同,但是经营的品牌都一样。星巴克借别人的力量来帮他们做很多事情,而且是同一个时间一起做。星巴克还制定了选择合作者的严格标准:如合作者的声誉、质量控制能力及是否以星巴克的标准来培训员工,正是出于这种灵活的投资策略和合作模式,使得美国星巴克企业在世界不同国家都备受青睐。 对于星巴克而言,虽然在其品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遭遇品牌危机,但是凭借其长久建立起来的顾客品牌忠诚度和企业在社会上的文化认同,才能度过险关,但是真正度过危机,并且重新建立品牌威望则需要一系列相关的积极措施。

目录 1. 案例概述 (3) 1.1 星巴克公司简介 (3) 1.2 星巴克的企业战略 (3) 1.2.1根据世界各地不同的市场情况采取灵活的投资与合作模式 (3) 1.2.2以直营经营为主 (4) 1.2.3海外市场扩张 (4) 1.2.4不花一分钱做广告 (4) 1.2.5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 (5) 2 星巴克战略环境分析 (5) 2.1宏观环境分析(PEST模型) (5) 2.1.1政治因素 (5) 2.1.2 经济因素 (6) 2.1.3社会因素 (6) 2.1.4技术因素 (7) 3 星巴克的品牌危机 (7) 3.1 突发性品牌危机 (7) 3.1.1品牌形象危机——有品牌表示惹发的争议 (7) 3.1.2品牌质量危机——产品质量引发消费质疑 (8) 3.2渐进式品牌危机 (8) 3.3品牌竞争危机 (8) 3.3.1 同行竞争空前激烈。 (8) 3.3.2 替代品的威胁。 (9) 4 星巴克品牌危机的应对措施 (9) 4.1全力维护品牌形象,顾客利益至上 (9) 4.2 正确延伸品牌,保持品牌战略的统一 (9) 4.3正视品牌竞争,在竞争中实现互利双赢 (10) 4.4树立正确的品牌危机处理原则,提升危机管理能力 (10) 5参考文献 (10)

企业危机管理分析

企业危机管理分析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任何一个企业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危机,所谓“突然”发生,那是因为企业对危机缺乏必要的认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危机处理不当,就会使企业多年辛苦建立起来的良好形象化为乌有。树立危机意识,防患于未然,是现代企业应该加以重视的一个问题。本文将对企业发展中的若干环节,着重阐述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防范对策。 企业不论规模大小、业务经营规模或行业类别为何,每天都面临各种不同危机发生的可能,一旦发生危机,倘若无法妥善的处理,不仅将为企业带来财务损失,进一步影响社会大众及消费者的权益与生命财产安全,连带的将破坏企业的形象,甚至撼动企业经营的基础。 一、危机管理概述 (一)危机管理的涵义危机管理是指企业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警、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活动。 危机管理所涉及的主要有五个方面: 1.危机管理者对危机情境防患于未然,并将危机影响最小化。 2.危机管理者未雨绸缪,在危机发生之前就做出响应和恢复计划,对员工进行危机处理培训,并为组织或社区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及其冲击。 3.在危机情境出现时,危机管理者需要及时出击,在尽可能短的时限内遏制危机。

4.当危机威胁紧逼,冲击在即时,危机管理者需要面面俱到,不能小视任一方面。这意味着此事要运用与危机初始期不尽相同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危机过后,管理者需要对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这也意味着此时运用的资源、人力和管理方法会与危机初期和中期有所不同。 危机管理的本质是危机管理需要一个既使用权威又使用民主的决策程序,在此环境中激发出一个富有弹性但又极具力度的决定。在危机发生时,能否临危不乱保持冷静的头脑,是衡量企业领导人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企业领导人的执行是对其下属工作的最好担保,而这种执行源自平时的准备。 危机管理的关键是捕捉先机,在危机危害组织前对其进行控制。制定危机处理计划有助于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二)危机管理的特性 1.阶段性。企业面临的危机包含了灾难、意外的发生,或是与产品有关的失败等。若没有完整的危机管理计划,一旦发生危机,将对企业造成莫大的伤害。许多企业危机在浮上台面之前,几乎都有些许的征兆出现,让企业经营者有迹可循。危机的爆发一般都是会呈现阶段性的发展。 2.不确定性。危机出现与否与出现的时机是无法完全掌控的。因此,管理阶层的应变能力与组织的平日危机处理计划与演练,可以降低危机的不确定性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帮助企业内其它人员积极面对危机的出现。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 2012年06月10日 23:41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中国财富市场总值为16.5万亿美元,已位居全球第三,并以25%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目前中国财富人口已达1746万,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是其选择的主要财富管理机构,分别占到60%、20%的市场份额。资产管理业务已成为证券公司财富管理重要的突破口。 中国财富市场目前状况 1、市场地位 中国财富市场按财富总值排名世界第三,按财富人口(>10万美元)数量则是第七市场(见表)。得益于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中国市场财富总量已居于全球第三。但是从财富人口结构的角度衡量,中国财富市场的结构与全球水平相比,财富人口比重过小。 中国人口占全球约20%,人均占有财富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拥有10万美元以上的财富人口数为1731万人,占成人的比重1.80%,世界该指标为9.85%;80.5万的高净值成人人口(拥有100万美元以上),仅占到成人总数的0.08%,世界该指标为0.55%。 ■ 2、区域格局 根据福布斯私人财富分布模型测算,中国11个省份(直辖市)的高净值人群大致覆盖了全国高净值人口总数的75%,成为财富管理机构竞逐的主战场,它们依次为广东、浙江、上海、北京、江苏、福建、辽宁、河北、四川、山东、湖南。考虑到直辖市和省份人口基数的差异,财富人口的集聚与人均GDP即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具有紧密的联系。 3、人群特征 (1)更年轻:胡润研究院2011年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百万美元资产的高净值人士平均年龄为39岁,处于财富第一代或第一、第二代交替的阶段;而美国同口径的数字是54岁,欧洲和日本均超过60岁。 (2)更激进:更年轻的年龄结构显示了中国财富人群尚处于创富的阶段,因而对待财富的态度也更倾向于增值,体现为激进的资产组合,持有风险资产比重较高。

管理科学研究方法论文

---------------------------------------------装--------------------------------- --------- 订 -----------------------------------------线 ---------------------------------------- 班级: 姓名: 学号: - 广 东 商 学 院 答 题 纸(格式二) 课程:管理科学研究方法 2012 -2013学年第 二 学期 成绩: 评阅人: 徐辉 评语: ========================================== 线性规划在人力资源安排中的应用 摘要: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它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以全面核查现有人力 资源、分析企业内外部条件为基础,以预测组织对人员的未来供需为切入点,内容包括晋升规划、补充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人员调配规划、工资规划等,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的各项管理工作,人力资源规划还通过人事政策的制定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产生持续和重要的影响。所以为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把线性规划的知识运用到人力资源安排中就显得非常重要了,从而使公司能够提高效率.通过建立模型并利用Lingo 软件,对经济管理中有限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从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线性规划模型;企业人力资源安排;经济效益;WinQSB2.0软件

1、引言 对企业的日常经营来说,企业必须有人,没有人的企业就是“皮包公司”。可是人往往又是最难管理的,管理得当自然能飞黄腾达;但是管理不好就有极大的风险使你的成果化为乌有,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是每个企业最基础的管理。但往往越基础的东西,越难上手。在全球国际化的背景下,每一个企业都将被要求与国际接轨。东方讲求企业要人治,西方讲求的是法治。如何能够将法治与人治结合在一起,才是我们的“中庸”之道。 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之一,而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建立战略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前瞻性保障,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需分析,预见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以此确定人力资源工作策略。因此为完成既定的生产计划,要将劳动力分配到生产的各个环节上。由此可见,对劳动力的合理分配,以及通过培训提高工人素质,实现劳动力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的重要途径。 线性规划是人力资源优化的有效工具。线性规划是应用分析、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的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有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可以建立相应的线性规划模型,即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通过数学运算进行解决。本文将应用线性规划的方法,帮助其做出在现有人力条件下的最优分配方案,以期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通过运用线性规划的分析方法来解决企业的人力安排问题。 2、人力资源规划理论概述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根据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保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职能性策划,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的规划。它的实质是促进企业实现其目标,因此它必须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目标性,要体现组织的发展要求。 人力资源规划最显著的特点是把员工看作是资源,这与传统的只涉及员工的招聘与解雇问题的人事计划完全不同,它高度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教育培训,最大限度地将人力资源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挖掘出来,从而获得高额利润。它涵盖的内容有五个大方面,分别是:1、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计划。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等。3、制度规划: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和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等。5、费用规划: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

企业战略管理结课论文

. 《企业战略管理》结课论文 班级电商152 学号 xx 姓名 xx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2017年 5 月 23 日

1中国企业主体的分析 中国企业的主体依然是国有企业,在历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占2/3,民营企业占1/3;这种格局近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仍旧保持主导地位。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共有316家,占总数的63.2%,比上年减少了13家;实现营业收入30.08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2.83%,占500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84.69%;资产总额为97.74万亿,较上年增长了18.18%,占500强资产总额的90.35%;实现利润总额为1.71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38.52,占500强企业利润总额的83.72%。但是中国未来经济的活力还在于民营企业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客观地说,民营企业的发展正从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转变,向着更合理、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现在更像是一个商业帝国,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公司的业务主要包括: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BABA”,创始人和董事局主席为马云。2015年全年,阿里巴巴总营收943.8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688.44亿元人民币。阿里巴巴的资本结构主要来自风险投资。 关于国有资本增值保值问题,近年来,各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积极探索国有资产有效的管理形式,为推动企业改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保值增值,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同时,由于管理体系不健全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等原因,资产流失和效益低下的问题仍然存在。当前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政府职能、改善财政状况等都对加强和改善国有资产运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盘活、管理和运作好庞大的国有资产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亟待我们研究和探索。 2什么是企业战略?中国企业与教科书上学到的有何不同? 企业战略是指企业根据环境的变化,本身的资源和实力选择适合的经营领域和产品,对企业的谋略,企业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计谋等来形成自己

管理研究方法论课程论文

管理研究方法课程论文 方法论指的处理问题的一般途径和路线。方法指的是处理问题的具体的做法。很容易从字面的意思发现,在对问题的处理过程中所形成的习惯性处理方法就是方法论。实际在我们处理问题时不同的人的思维方式各不相同,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管理研究思维、管理工作思维和教学思维。这三种思维各不相同:管理研究者思维主要特点是重归纳,善于发现问题,具有创造性。表现形式多为学术论文,课题申请书及研究报告。管理工作思维主要特点是重视现实具体问题的解决。表现形式多为工作报告、会议报告。教学思维主要特点是重演绎,强调知识的运用和掌握。表现形式多为教材学习。对管理方面来说,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要形成完善的一整套的研究路径对任何的研究者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但也不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我们知道,管理学和经济学一样,同属于社会学科的范畴,在理论的形成上主要是前人的思辨的探索,不同于工程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来自严密的逻辑和精确的试验。这在一方面决定管理学科很难有一套完整的如同试验步骤一样的研究方法,但在另一方面却显示了社会科学的魅力。社会科学强化对问题的思索,同样可以建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但却容易超越前人。比如在物理科学的研究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使得物理学的研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至于后人的工作只能在其强大的领域下耕耘,而经济学的发展却大大不同于科学研究,从亚当斯密以来,后继者凯恩斯开创了宏观经济学的先河,进入20世纪后半叶,经济学的发展更是蒸蒸日上,在博弈论、一般均衡论等领域获得了更大的突破。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是这样,建立在一代又一代人对社会发展轨迹简单认识基础上的再认识,没有人能了解整个历史发展的规律,正如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一样。对于管理学来说,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誉为管理理论之父的法约尔对管理理论的贡献也是来自于管理过程中经验的积累。对以往积累知识的吸收和发展,对未知事物的了解过程,进而形成处理一般问题的基本方法,构成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论。单纯对管理学来说,管理研究方法论阐述了管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基本原则、途径和过程。进而对社会科学来说,方法论是对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所出现的问题总结形成的基本方法。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中国企业的危机管理研究--本科论文

第一章概论 1.1企业危机管理的概念 企业危机管理从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对将出现和已经出现的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的情况的综合管理,以期使企业能往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所进行的一系列动作。 文字一点的讲法,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为应对各种危机情境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及员工培训等活动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和损失。通常可将危机管理分为三大部分:危机爆发前的预计、预防管理和危机爆发后的应急,善后管理(即第二章会提到的三大阶段: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 1.2企业危机管理的内涵 危机管理主要涉及有五个方面: 1.前瞻意识,在危机之前,能有对危机的敏锐性,防患于未然,这是对危机本身的意识。 2.未雨绸缪,前期做好对员工的危机管理培训,在企业内部有一个危机意识的加强,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危机,做好前期准备。 3.危机出现后,要迅速行动,果断决策,尽可能快得反应,遏制危机的进一步恶化。 4.危机的持续发展中,要进行全面的调控,对危机管理的严重性不能掉以轻心,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特别是对媒体,因为媒体在引导民众上有很强的影响力,这一过程需要极大的精力,是危机处理过程的重点。 5.危机过后,要做好善后工作,对企业的恢复和重建进行管理,使企业能尽快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开展企业行为。 从上述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危机管理是一个从危机的未发生——发生——发生后管理的整体过程,其中不仅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人,他(她)需要在危机发生时有一个临危不乱的头脑,还需要企业内部的良好的管理制度,不仅是危机管理系统,还关乎一个企业文化的内容,在危机出现后,职工的表现,企业对职工的引导,还有企业内部执行力等相关。它并不是通常理解上的仅危机发生时的处理,它有一个连贯性,需要整体的把握。 1.3危机管理的特性 1.不确定性 对一个企业来说,危机无疑是企业避之不及的,但是企业的发展难免会出现危机,而何时何地,会出现何种危机都是不可预知的,虽然前期要对潜在危机进行敏锐观察,但是遏制住的危机已经不成为危机了,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设计论文

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设计 论文名称: 院(系): 专业: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公司概况--------------------------------------------------- 1 公司发展历程--------------------------------------------- 1 NIKE 公司SWOT分析-------------------------------- 2 NIKE公司SWOT矩阵分析--------------------------------------- 3 优势 ------------------------------------------------------------------------------------ 3 劣势 ------------------------------------------------------------------------------------ 3 机会 ------------------------------------------------------------------------------------ 3 威胁 ------------------------------------------------------------------------------------ 3 So战略 ------------------------------------------------------------------------------- 3 WO战略 ------------------------------------------------------------------------------ 3 ST战略 ------------------------------------------------------------------------------- 4 环境PEST分析----------------------------------------- 4 社会环境 -------------------------------------------------------------------------------- 4 政治环境 --------------------------------------------------------------------------------- 4 经济环境 --------------------------------------------------------------------------------- 4 技术 --------------------------------------------------------------------------------- 4 NIKE公司行业外部环境分析 --------------------------------------------5 NIKE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5 NIKE公司内部条件分析--------------------------------------------------6

2020年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战略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是以企业经营战略目标为目标,并加以具体化。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之一;成本是资源的耗费,控制成本、降低资源的耗费,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内容及目标。经营战略中,这二体系就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战略管理已经被提高到日益重要的地位。战略成本管理完善了现代成本管理的体系,为成本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相比传统成本管理具有很强的优越性。 一、战略成本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1、战略成本管理的涵义。战略成本管理是指管理会计人员提供企业本身及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环境持续变化的目的。它是在传统成本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按照战略管理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成本管理系统。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样,对战略成本管理内涵的表述也不尽相同,但其实质都是将成本管理会计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循环,通过战略性成本信息的提供、分析和利用,帮助企业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从而达到有效地适应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目的。

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基于战略管理的需要,当企业管理伴随竞争环境的变化进入战略管理新阶段,传统的成本管理也应该向战略成本管理转变,将成本管理置于战略管理的广阔空间,从战略高度对企业及其关联企业的成本行为和成本结构进行分析,为战略管理服务。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关注成本战略空间、过程、业绩,通过对企业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竞争优势。可以说,战略成本管理的核心是成本优势。 2、战略成本管理的特点。(1)长期性。战略成本管理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作为管理基础,它立足于企业长远的战略目标,是为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而实施的。所以,战略成本管理超过了一个会计期间的界限,分析了较长时期竞争地位的变化,争取到较长时期的竞争优势,并随着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改变而改变。(2)外延性。战略成本管理将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于企业的外部环境,将成本管理外延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研究开发与设计环节,向后还必须考虑售后服务环节,把企业成本管理纳入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察,通过正确分析和判断企业所处的环境,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确定和实施正确适当的管理战略。(3)全局性。战略成本管理是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方式。它需要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的价值链分析,不仅注重产品生产阶段,同时也关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其他阶段;同时,它也将供应商、顾客方面的成本纳入管理视野,做到人尽其责、物尽其力、才尽

最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资料

2016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结构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一、财富管理发展概述 伴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快速积累,与此对应的财富管理市场也经历了十几年的迅猛增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超百亿元。其中主要是由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组成。 1.1 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回顾及趋势 1.1.1财富管理定义 目前,对于财富管理的概念并无准确定义,我们借鉴国际经验及国内行业共识,整理后认为,财富管理是指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出一套全面的财务规划,通过向客户提供现金、信用、保险、投资组合等一系列的金融服务,将客户的资产、负债、流动性进行管理,以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财务需求,帮助客户达到降低风险、实现财富增值的目的。财富管理范围包括现金储蓄及管理、债务管理、个人风险管理、保险计划、投资组合管理、退休计划及遗产安排。 按照财富管理的定义来看,财富管理的涵盖很广,会涉及到银行理财、保险、信托、公募及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及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等等。其产品形式会涵盖银行理财、信托、股权投资基金、债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基金、券商资管计划、保险资管产品,投资型保险,期货资管等等。同时,财富管理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私密性:能为人们提供一对一的一站式理财服务,它涵盖了个人、家庭和事业的一揽子综合金融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 第二,高端性:可以为人们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中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产品,确保资产能带来可预期的增长。同时,由于个体资产规模较大,资产运作起来的更加轻松自如。 1.1.2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推动社会财富快速累积,由此财富管理这一新兴词语取代银行存款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投中研究院将我国财富管理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潜伏期、萌芽期、生长期。 1)潜伏期(1979-1990) 从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社会经济及财富都得到快速增长,国家政策摆脱了计划经济向着市场经济发展,居民理财也摆脱了真空地带。但是,银行定期存款却仍然是那个时代老百姓的唯一金融理财产品,而其中国库券由于利率较高,成为人们争相投资的产品。 在随后的80年,北京、上海、重庆等大城市相继开放了国库券交易市场,每年老百姓都要义务性地买一些。但是手中本来就没几个钱的老百姓很多等不到几年以后再兑现,特别

团队管理研究毕业论文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论文题目:团队管理 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考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老师: 通讯地址: 完成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作者声明 本毕业论文(设计)是在导师的指导下由本人独立撰写完成的,没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道德、学术规范和其他侵权行为。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作者专业:工商企业管理 作者学号: 作者签名: 年月日 团队管理研究

张三 Team management research zhang,san 年月日 摘要 【摘要】团队是指完成相互依存的任务,实现共同使命的一群人即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能够集中每个个体的知识、智慧和技能优势,促进个体之间的高度互补与工作协调,并形成团队意识,解决问题,实现共同目标,团队有助于组织的变

革并以不同的方式开始工作,如果决策是从多种领域做出的,那么这个团队所考虑的角度就会更广阔,也会更好的解决问题。组织中的其他成员通常也会更乐意接受这个决策。一些工作设计的变化意味着那些来自于原本独立职能区域的人们如今在一中重新设计的过程里协同工作,这些类型的变化要求我们更多地关注团队的管理问题,以帮助群体专注于新的使命。 纵观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其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通常有两种人力资源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在高层有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他们有强烈的人格魅力和独特的发展观给企业导向;另一个就是在基层有一个精干高效的工作团队,保证领导层意愿的正确实施。但是当我国的中小企业在组织规模扩大,向正规的层次迈进时,却经常出现核心员工甚至高层领导离职的问题,直接导致了企业发展放缓甚至整个企业解体。出现这种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的团队管理和激励模式出现了问题,因此,对中小企业而言能否实施有效的团队管理和激励直接决定了其能否不断发展壮大。本文论证了团队管理的特征、团队管理的意义及作用着重阐释了打造一个高绩效团队的方式和方法、我国目前团队管理中的问题与不足,为建设一个执行力度高的高标准团队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团队管理;高绩效;激励模式;

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范文

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范文 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范文 企业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方面管理。以下是WTT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企业战略管理的论文范文1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1911年泰勒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使经济学家,企业家等群体对企业管理的问题日益感兴趣,科学的企业管理成为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而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竞争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相应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上来。一个目光卓远的企业家,必然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创立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扩大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与美誉度。 一、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管理中的必要性 企业文化建设在当今企业管理中的地位是极其显要的,它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凝聚人才力量的必需

企业要获得进一步发展,人才资源是不可或缺的。当今世界中赫赫有名的大企业,都有强硬的文化品牌,这成为吸引人才的一大优势。优秀的人才在选择应聘的公司时,除了要考虑薪资待遇问题,长远一些要考虑自身的发展潜力与企业的潜力。其中,自身的发展潜力是指自身的优势能否与企业的价值观念相一致,个人的工作方式与习惯以及擅长的方面是否与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体系相合拍;对于企业而言,优秀人才的这些考量恰好是他们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可见,企业文化的建设是需要花费很大心力来使其系统化,条理化的。有一个明确的文化目标与相应的体系,可以使外界更好的了解企业,文化品牌已成为企业与社会沟通的一种方式。比如,著名企业海尔,多年以来形成了以“创新”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吸引了众多的人才为企业效力。 2.激励企业员工的精神领袖 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在员工与企业长期的磨合中,必会受其文化的感染,逐渐形成一种归属感和责任感,并遵循企业的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有利于企业的管理。企业文化就如同一面旗帜,指引着员工的行为准则,提醒他们作为该企业的员工,要以身作则,设身处地地维护企业的名誉。同时,企业文化还满足了员工的精神需求,

企业战略管理课程读书笔记

战略历程 亨利*明茨伯格约瑟夫*朗培尔 第一部分作者介绍 亨利·明茨伯格 Henry Mintzberg 1939年出生于加拿大蒙特里尔,著名管理学家,长期担任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管理学教授、法国欧洲管理学院的组织学教授。 ●学术经历&荣誉头衔 1961年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获机械工程学士 1962年获乔治.威廉士大学文学学士 1965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硕士 1968年获得该院斯隆管理学院博士学位 《战略管理》、《管理研究》、《行政管理》、《企业战略》等杂志的编委 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 美国战略管理协会的创始人和前任主席 ●学术思想&代表著作 研究领域涉及一般管理学、组织学;目前致力于考察管理的本质及模式、组织的形成过程。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组织管理和战略管理方面;著有90多篇论文和7部专著。 明茨伯格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包括: 《经理工作的性质》、《组织的结构》、《组织内外的权力斗争》、《战略过程》、《明茨伯格谈管理: 我们的奇妙组织世界》、《战略规划兴亡录》和《穿越战略理论的丛林》等。 1973年出版的《经理工作的性质》是明茨伯格的主要代表作之一。 明茨伯格通过对5名首席执行官的研究及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分析,向长期以来关于管理者工作的四种传说提出了挑战。他指出,传统的有关管理内涵的界定是不符合实际的。明茨伯格认为,管理工作涉及人际关系、进行谈判、激励下属、解决矛盾、建立信息网络和传递信息、在几乎没有信息或公有少量信息的前提下决策以及分配资源等。 明茨伯格强调管理者工作对组织的巨大作用,指出管理者在工作中担任的10种角色:挂名领导、联络者、领导者、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明茨伯格第一次从实证角度分析管理者的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将管理者的类型分为:联系人、政治经理、企业家、内当家、实时经理、协调经理、专家经理、新经理。 ●国际实践管理教育创新 明茨伯格一直是美国MBA教育模式的激烈抨击者。他的名言是,MBA是以错误的理由用错误的方法教育错误的人。当今的MBA教育更大程度上是“B”(Business)而不是“A”(Administration):它们大多是关于商业管理的各个专业功能,而不是管理实践本身。它们招进那些没有多少管理实践的年轻人,给他们填食各种理性分析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各个专业功能的独立专家,而不是善于合作的管理者。 明茨伯格的过人之处在于,利用他的影响力,花了7年时间,全心打造了一个融科学、艺术与手艺为一体的管理教育模式:国际实践管理硕士项目(International Master in Practicing Management,简称IMPM)。 IMPM下一步准备在中国建立一个国际管理发展中心,负责IMPM及基于IMPM的其他高级管理培训项目在中国的下一步发展,IMPM的第八届(2003年4月底开学)计划将首次向中国大陆地区招收参与者。

企业危机分析及管理

一、前言 近几年台湾应用材料公司随着营业规模、员工人数及在客户端之装机台数之持续增加,以及1996年6月在园区落成启用技术研发中心等因素,使我们意识到务必对外界环境、自我营运型态及管理制度作定期检查,以期早日发觉企业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拟订具体且积极的因应计画。特别是,员工人数增加代表参与公司营运的家庭增加;在客户端装机台数增加,代表对下游半导体产业的供应能力增加;技术研发中心的启用,代表对台湾半导体产业供应链上的角色更形重要。这些因素加总起来,使我们更有必要对潜在的企业危机,建立预应式的管理制度(Proactive Management System)。 本公司从1996年6月到1999年9月建立了企业危机管理(Crisis Management)的完整机制,分别为紧急应变小组、危机处理小组与营运持续方案,其间关系如图1。以下就建置时间先后次序,分别说明此三者在危机管理体制中的关系。 第一阶段 本公司从1996年6月建置紧急应变小组(Emergency Response Team,简称ERT),作为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的应变人员。公司内部成立紧急应变小组的目的,系在公司营运规模与人员持续成长的情况下,避免因意外之突发状况,造成

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期望经由此一任务编组型的应变人员,提供急救、疏散与除污,并控制灾情不至于扩及周围厂家或社区环境。 第二阶段 在1998年3月建置危机处理小组(Crisis Management Team, 简称CMT)与危机管理手册(Crisis Management Manual, 简称CMM),手册内容定义本公司可能遭遇的危机类型、各项危机处理流程及紧急联络人员与联络方式,以便处理冲击程度大到足以形成企业危机之意外事故。 在建立危机管理制度后,ERT仍然定位为避免灾情扩大之第一时间处理人员。如果ERT能有效控制意外事故的后续发展,则由ERT全权处理该项事故,无需进行后续危机管理。反之,若意外事故超出ERT之掌握能力或有持续扩大之可能时,则待灾情被有效控制之后,即由危机处理小组接管后续情境的发展与灾后复原任务。

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我国财富管理机构的发展前景及方向 导读:近年来,随着居民财富尤其是高净值群体的增加,财富管理作为一个新概念越来越受到金融投资界的重视,不仅以渠道业务为传统优势的商业银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第三方理财等机构纷纷宣称致力于开展财富管理业务,而且以主动投资管理为传统优势的保险资管、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也纷纷制订了向财富管理机构转型的目标。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金融投资工具日渐丰富,例如股市原来单向做多的交易机制也已改变,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金融衍生工具也已出现,使得股市投资者在各个经济周期阶段和不同市况均能获利成为可能,如此等等,这些都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提供了日趋丰富的投资工具和交易方式,也为财富管理机构的业务创新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广阔空间。 在此背景下,财富管理产品伴随着投资者的收益风险需求和金融市场的演变日趋丰富,逐步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资产配置也从区域化向全球化转变。比如早期的投资工具仅限于银行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外汇、房地产等,交易方式只能单向做多,近年来逐渐增加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货币市场工具、QDII 以及私募股权投资等另类投资,国债期货、转融通、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型金融工具也即将出台。 面对由30年改革所带来的巨大财富管理需求,以及由金融改革开

始“破冰”的第三次制度红利释放所带来的时代机遇,加之众多财富管理机构 20 多年来的艰难探索经验,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的“黄金运势”已到,如果说过去十年的掘金之地是房地产和矿业,那么未来十年的掘金之地将是财富管理业。 虽然行业前景看好,但是具体到各细分领域的财富管理机构个体来讲,面对纷纷涌入的众多竞争对手,需塑造客户认可的核心竞争力并采取适宜的特色经营策略方能成功。未来能够长久立足的财富管理机构必将具有如下特征: 1、目标是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高、中、低不同风险—收益关系的财富管理需求,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解决方案; 2、双平衡的经营战略: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平衡发展;权益类投资、固定收益类投资、另类投资及海外投资平衡发展; 3、“全天候”的稳定盈利模式:在双平衡的经营战略基础上,寻求自身专业性定位的突破方向,做到“有点有面”,既有专长的业务领域,又有多业务储备,以免出现“单条腿”走路过于依赖单一业务的窘境,目前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过于依赖股票二级市场的相对收益的经营模式而陷入全行业经营困境的教训尤为深刻; 4、树立某一或两个细分领域的专业影响力:手中没有刀、出门必挨刀;

管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文选题

西方人力资本理论论文参考选题以下选题供参考,也可自拟题目(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1、控制国有企业雇员流失的措施研究 2、企业绩效管理研究 3、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研究 4、解决企业员工冲突的措施研究 5、工作分析研究的新进展 6、企业绩效的指标体系研究 7、人力资源经理绩效评定体系的构建 8、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伦理实施的对策研究 9、我国人力资源经理职业化对策研究 10、企业员工工作与家庭平衡的关系研究 11、企业员工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12、组织公民行为(OCB)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13、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范式下平衡计分卡的研究 14、基于资源基础的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 15、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16、人力资源经理胜任特征模型的探讨 17、高校教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探讨 18、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招聘与选拔研究 19、基于胜任特征模型的培训与开发研究 20、企业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组织绩效的关系研究 21、基于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变革研究 22、我国企业模糊容忍度结构的实证研究 23、领导模糊容忍力开发的理论及实践探讨 24、高绩效工作系统实施条件探讨 25、西部大开发中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及对策研究 26、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状况、作用及职业化精神 28、绩效管理体系优化设计 29、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投资无形资产的问题探讨 30、关系绩效理论对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 31、高等教育课堂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32、服务行业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研究 33、胜任力模型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34、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人才甄选体系的构建

35、 XX公司胜任力模型构建 36、素质测评技术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37、新员工入职期望及其激励问题的实证研究 38、新员工心理契约管理研究 39、员工主动离职管理的对策研究 40、家族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41、员工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以XX公司为例 42、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43、新《劳动合同法》对企业招聘的影响 44、绩效管理在团队中的有效运作研究 45、企业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研究 46、跨文化冲突管理研究 47、宽带薪酬设计及其问题规避研究 48、论员工的绩效管理 49、企业薪酬体系与管理研究 50、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研究 51、股权激励制度设计研究 52、现代企业如何提高薪酬激励的效率研究 53、论员工薪酬管理 54、我国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 55、国有企业激励性薪酬制度的构建 56、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完善建立对现代企业的影响 57、《新劳动法》的完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58、建立民营企业三方协商机制的研究 59、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的研究 60、社会保障基金运营监管的研究 61、我国公务员薪酬运行机制的研究 62、人事测评技术在人才选拨中的应用 63、人力资本存量与中国行业工资差异的研究 64、老年人人力资本合理开发的研究 65、工作分析对绩效管理的影响 66、人力资源参与企业收益分配 67、心理契约对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及启示 68、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及策略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