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实施补充

镇江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实施补充
镇江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实施补充

镇江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实施补充

一、总则(无调整)

二、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㈠、土地使用强度

1、表2.3.4局部调整补充:

(1)、公共建筑中商业建筑类:

(2)、工业建筑类容积率下限指标:

低层不得小于0.5

多层不得小于0.8

(3)、增加附注:

7、住宅层高超过4.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底商建筑底层商店(非大型)层高超过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住宅建筑阁楼(含坡屋顶利用)净高超过2.10米部分计入建筑面积。

三、建筑管理

㈠、建筑间距

一、总则(无调整)

二、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㈠、土地使用强度

1、表2.3.4局部调整补充:

(1)、公共建筑中商业建筑类:

(2)、工业建筑类容积率下限指标:

低层不得小于0.5

多层不得小于0.8

(3)、增加附注:

7、住宅层高超过4.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底商建筑底层商店(非大型)层高超过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住宅建筑阁楼(含坡屋顶利用)净高超过2.10米部分计入建筑面积。

三、建筑管理

㈠、建筑间距

1、表3.1.8,表3.1.9.2,表3.1.10.1中相邻建筑山墙之间最小间距(山墙单侧有窗或无窗)补充:

单位:米

注:有出挑阳台、窗、廊的相邻建筑山墙凸出物之间最小净宽距离在满足消防及施工安全前提下不应小于4米。

㈡、日照间距

1、表3.1.3附注2补充:

住宅日照分析时日照标准时间可以累加,2小时日照可分2个时段累加,3小时日照可分3个时段累加。

2、附录一计算规则调整补充:

第3条建筑间距计算

(2)、“建筑物北侧遮挡阳光的局部出挑……”调整为“日照间距计算中,建筑物两侧局部出挑……”

第4条建筑的计算高度

(3)、“水箱、楼梯间、电梯房、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调整为“水箱、楼梯间、电梯房、机械房、屋顶装饰构架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

增加:

(4)、日照间距计算中,遮挡建筑山墙计算高度按屋檐与屋脊的平均高度至被遮挡建筑地面层窗台面(距室内地坪0.9米高)计算。

㈢、防火间距

1、增加3.1.13:各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以下表列规定:

表3.1.13.1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单位:米

表3.1.13.2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

单位:米

表3.1.13.3厂房的防火间距

单位:米

表3.1.13.4加油站的防火间距

单位:米

注:1、城市建成区内不应建一级加油站,加油站必须采用埋地油罐

2、加油站防火间距系指加油站的加油机、埋地油罐与建筑物等的最小防火间距

㈣、建筑离界

1、第3.2.2.2条补充:临道路两侧均为住宅建筑时,其主要朝向退让边界距离可从道路中心线按0.5L计算,且不小于退道路规划红线最小距离。

2、第3.2.2.9条:“地下建筑物……3米”调整为“地下建筑物的离界距离,在确保施工安全和市政管线敷设要求的前提下,其最小退让距离为5米”。

3、增加3.2.2.10:围墙的离界距离,应确保其基础在建设用地范围内;相邻地块之间的围墙两方达成一致时可设在地块分界线上。住宅区临城市道路围墙应为透空围墙,其退让规划道路红线距离,不得小于2米。

4、表3.2.3.1调整为:

建筑物退城市道路规划红线的最小距离

单位:米

5、第3.2.5条“3.1.12条所列建筑物……离界距离控制”调整为“3.1.12条所列建筑物为建设用地边界一侧被遮挡建筑时,其主要朝向离界按其日照间距的二分之一控制,其它按住宅建筑离界距离控制”。

㈤、建筑高度

1、沿街建筑高度控制(参阅附图一)

增加3.3.1.1: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规划道路红线宽度(W)加建筑后退距离(S)之和的1.5倍,即H≤1.5(W+S)

2、抗震疏散道路沿街建筑高度控制(参阅附图二)

增加3.3.1.2:抗震疏散道路两侧新建、改建建筑物的控制高度(H)不得超过规划道路红线宽度(W)加建筑两倍后退距离(2S)之和减去疏散道路宽度(N)之值,即H≤W+2S-N 其中疏散干道宽度≥15米;支干道宽度≥7米。

3、景观建筑高度控制

增加3.3.1.3:城市景观需要控制高度的建筑,其建筑高度应包括建筑屋脊等在内的外轮廓高度。

㈥、消防通道

1、增加3.5.4条:10层及10层以上住宅建筑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或至少沿建筑的一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2、增加3.5.5条:高层建筑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如设环形车道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距建筑物外墙宜大于5米。

3、增加3.5.6条:城市街区(含居住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距不宜超过160米。

㈦、各类建筑配建停车位指标

1、表3.6.2调整为:

表3.6.2公共建筑停车位最低控制指标

2、增加3.6.7条:居住区内地面汽车停车率(居住区内居民汽车的地面停车数量与居住户数的比率)不宜超过10%。

增加3.6.8条:公共建筑地面机动车停车位占总停车位比率不应小于20%,非机动车不应小于50%。

四、市政公用设施与工程管线综合

㈠、城市给、排水

1、第4.1.4条补充:以长江作为城市饮用水水源的取水口,其保护范围为:一级保护区以取水口为中心半径500米,二级保护区为取水口上游2000米、下游1000米的范围。

2、第4.2.1条补充:在城市污水管网未涉及到地区,或城市污水管网不完善地区的新建项目应按环评要求规划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或污水临时处理设施以达标排放。

㈡、城市公共交通

1、第4.4.2.2条补充:新规划建设首末站的用地宜按1500~3000平方米控制。

增加4.4.7条:公交枢纽站分为综合客运枢纽、大中型公交换乘枢纽、一般公交换乘枢纽、外围中心镇集散中心。根据其主要客流集散点服务对象、各种交通换乘条件等设置,其用地指标宜按表4.4.7控制。

表4.4.7公交枢纽站用地面积指标

分类用地规模(㎡)

综合客运枢纽6000~10000

大中型公交换乘枢纽4000~7000

一般公交换乘枢纽3000~4000

外围中心镇集散中心3000~4000

五、城市景观与环境(无调整)

六、城市空域保护和地下空间利用(无调整)

七、附则(计算规则局部调整见建筑管理之日照间距篇)

镇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镇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法规类别】建设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镇政发[2007]32号 【发布部门】镇江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03.06 【实施日期】2007.03.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镇江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若干意见 (镇政发〔2007〕32号) 各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强化重点工程建设管理,控制工程投资,保证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确保城市重点工程顺利实施,促进城市建设更好更快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的目标,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城市重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城市重点工程是推动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改善城市形象,增强城市功能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加快实施城市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切实改善我市投资环境,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城市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城市竞争区域化态势明显增强,加快城

市重点工程建设,再创环境新优势,既有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大工作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开拓进取,克难奋进,不断开创城市建设的新局面。 二、加强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各区、市各有关部门对城建重点工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一把手要亲自抓城建重点工程建设,把城建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投资计划完成情况作为考核政绩的重要内容。各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管委会要专门成立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的领导班子,具体协调本辖区内城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征地、拆迁及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加快推进工程实施进度。 三、建立城建重点工程联审会办制度。市发改委、建设、规划、国土、环保、财政、交通、水利、城管、园林、公安、市政公用、农林等部门,要对城建重点工程项目手续的办理实行责任制,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有关要求,在行政服务中心为城建重点工程审批开辟“绿色通道”,及时办理有关手续。对一时难以办结的,先行备案。各部门要主动帮助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有关问题,竭诚为城建重点工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供优质服务。 市国土部门对城建重点工程的建设用地要优先保证,要及时注入土地,为项目融资提供保障,在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对市政府注入用于城市建设市场化运作的土地要优先安排上市。 市规划部门要提前做好城建重点工程和政府注入土地的项目规划选址等前期工作,及时办理项目审批手续;城建档案管理机构要主动做好跟踪服务。重点工程建设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竣工档案及时移交市城建档案馆。 四、进一步强化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市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以下工作: 1.城建重点工程的计划安排、方案论证、情况收集、组织协调和管理服务等工作。每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互联网上的地理教学资源_全国通用_高三_534

互联网上的地理教学资源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从互联网上获取教学资源已成为教师改革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为了便于初上网的教师尽快熟悉互联网上的地理教学资源,下面把一些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地理教师普遍欢迎的网站做一介绍。 1.地理频道https://www.360docs.net/doc/4d17513510.html,/ 该网站是由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游忠老师建立的个人网站,游忠老师是《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地理栏目版主,积累了不少地理资料。设有“地理论坛”、“聚焦‘3+X’”、“专题地理”、“考试指南”、“地理资源”、“地理书架”、“地理导航”等栏目。其中“聚焦‘3+X’”主要讨论有关高考改革的话题,并提供了有关综合考试的资料;“专题地理”主要介绍世界和我国热点地区和事物的地理背景资料;“考试指南”中提供了大量高中地理试题,这些试题都是“word”版的,下载后还可进行再编辑;“地理资源”中又设了“地理图谱”、“地理辞典”、“地理数据”、“备课卡片”、“精品教案”、“课件”等栏目,“地理图谱”中有部分空白图非常实用,“课件荟萃”中有非常不错的课件,另外几个栏目中的资料对于地理教学也很有帮助。此网站比较适合高中地理教师。 推荐级别:★★★ 2.中国基础教育网——地理频道https://www.360docs.net/doc/4d17513510.html,/subject/geography/中国基础教育网是由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建立的网站,其中的“地理频道”中设有“多媒体资源”、“备课素材”、“教案精选”、“教学习题”、“教研教改”等教学栏目,其中“多媒体资源”中的“图片会萃”中有大量适合教学使用的图片,而且对这些图片都标出了内容,特别是一些景观图都标出了地名,大大方便了我们使用,缺点是有些图片尺寸太小。另外几个栏目中也有不少地理教师用得着的好资料(主要是文字方面的),虽然分类比较粗,但如果结合CBE地理资源搜索器进行搜索,还是能很方便地查找到自己要的资料。网站中比较有特色的栏目是“环保纵横”、“环球索异”,前者有大量有关环境保护的报道与知识,后者是世界各地的奇闻异事。网站中还设有“专题报道”栏目,主要是对一些热点地区和事件做比较详细的分析。此网站适合各年级

2020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

2020年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规划为构建平安和谐,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全力预防和减少我镇道路交通事故,有效遏制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镇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镇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维护道路交通安全,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打造“平安xx”的一项重要措施,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二)总体目标 通过努力,力争使全镇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机制健全设施完善畅通有序管理规范”的程度,实现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和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最终目标。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1 建立政府主导的社会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建立由政府主导,其他部门有明确职责,机关企事业单位学

校社区有明确要求,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系。 2 建立交通安全宣传长效机制 各村(社区) 各部门制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计划,定期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进村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的“五进”活动,建立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实现交通安全宣传经常化制度化。 3 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 建立更广泛的交通安全公共教育计划,将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学习和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法制课教学内容,成为在校中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将学生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情况纳入德育品行评定。在校中小学生对道路交通安全基本法律法规知悉率达95%以上,行走规范率达90%,交通违法行为逐步下降。 4 探索建立专业化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体制 积极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实现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专业化的改革措施。建立专业化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中心,并结合普法宣传教育,使机关单位企业镇(村)居家庭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认识明显提高,全民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有大幅度提升。 (二)改善道路安全性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高中地理教学资源库

星级试题 一、选择题 1.有关气候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辐射可通过大气和下垫面影响气候 B.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汽来源 C.大气环流会影响到气候的形成 D.人类活动只能间接影响气候 2.赤道地区,常年太阳辐射强度大,但赤道地区的气温并没有持续升高,下列选项与这种现象有直接关系的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组成 C.下垫面状况 D.大气环流 3.关于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不会影响气候 B.人类活动只能通过下垫面间接影响气候,不会造成直接影响 C.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 D.人类与气候的密切关系主要表现在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方面 4.关于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气候变化既与自然原因有关,也与人类活动有关②气候变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③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主要是人类活动的结果④气候的变化就是指气温和降水数量的变化,没有气温和降水空间分布的变化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④ 5.形成海洋性和大陆性两种不同气候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境 C.海陆位置 D.洋流影响 6.下图反映了亚欧大陆北纬60°纬线上某月平均气温的东西向分布状况,据下图判断乙地气温高于丙地的主要原因()

A.乙地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丙地 B.丙地白昼时间比乙地短 C.乙地受暖流及西风影响 D.丙地的地势高于乙地 7.关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表述正确的是() A.大陆性气候气温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 B.南半球海洋性气候的气温最低月是8月 C.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大气环流不同造成的 D.北半球大陆性气候最冷月正是其太阳辐射最弱月 8.能促进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发生热量交换和水分交换的因素是()A.太阳辐射 B.地势起伏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9.下列关于降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信风影响的地区必然少雨 B.面向海洋的山坡都是多雨区 C.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的地区降水稀少 D.赤道地区雨量充沛,主要是常年受暖锋天气系统控制 10.下列几组地理现象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气温日变化:敦煌>兰州>青岛>洛阳 B.年均降水量:广州>南昌>西安>玉门

城市道路交通与规划管理

前言 当前我国的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城市中各种车辆迅速增长和出行量增大引起的交通需求量远远高于道路所能提供的交通供给量。交通管理工作不应只是忙于解决已经出现的各种交通问题,还应站在战略高度结合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规划超前研究交通管理对策,即制定交通管理规划,实现长效管理。本文分析了进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必要性,提出了交通管理规划应涉及的内容、规划原则和过程,从交通工程的角度论述了交通管理规划内容之一的道路交通组织规划 为了使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量方面解决问题。因此,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全国城市“畅通工程”实施和检查评估中要求各被检查城市必须进行城市交通管理规划。其主要评价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流特性调查、现状分析与问题诊断、交通需求分析计算、交通管理方案分析评价、通过专家论证及政府发布实施等。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根据城市的规模、经济发展、交通现状以及整个城市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依据交通工程、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特别是城市交通组织管理、交通管理科技发展和政策发展等方面提出的发展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交通管理的要求,确保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有效性、合理性。因此,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制定应获得城市建设部门、城市规划部门的支持和协助。 城市道路交通与规划管理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了交通需求预测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为了保证城市交通合理、有序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从城市交通系统的内在机制及其与外部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出发来进行合理的交通管理规划。具体而言,应从城市结构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结构、城市交通网络的完善与充分利用三个层次,从供给和需求

镇江丹徒新区规划综述

丹徒新区总体规划 一、丹徒新区规划的目标和规模 规划丹徒新区位于镇江市南约9.0KM,北界312国道,南临镇江市外环线,东临沪宁铁路和规划中的京沪铁路,西到十里长山,沪宁高速镇江支线和海溧高速公路穿越城市中部,通过檀山路和镇荣路和镇江市区紧密相连。规划区内内有“两山四水”自然条件,四大水域指谷阳湖、张寺水库、长山水库和西湾水库;两山指十里长山和马鞍山,景色非常优美。 1998年3月由同济大学完成了丹徒新区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年限为13年,规划面积9.9 KM2,人口10.0万人。优良的交通条件和优美的自然景观极大推动了丹徒新区的快速发展,随着发展的需求丹徒区委、区政府两次调整总体规划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形成了目前面积约74 KM2的规划方案。 1、新区的规划目标 围绕建设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花园城市的目标,以行政中心启动为龙头,按照“接轨镇江、服务镇江、融入镇江”的理念,依据“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差别发展”的原则,提出了建设镇江市现代化的城市次中心;现代化的物流商贸基地、都市型工业基地、绿色生态住宅业基地、休闲观光会展业基地的“一个中心、四大基地”的功能定位,主动将丹徒新区的建设纳入镇江大发展的格局中,把新区的发展推向更高的起点。 2、新区的规划规模 本次规划年限为20年(2003——2023),近期至2013年,规划人口16.8万人,规划期末总人口为26.0万人。丹徒新区北至312国道,东接沪宁铁路,南临镇江市南环,西到十里长山,总用地约74 KM2,其中建设用地46KM2,近期建设用地面积达29.53KM2,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规划分两个阶段进行:一期建设以312国道以西和海溧高速以东用地为主,发展成行政、商业和文化中心,二期以312国道以东用地和十里长山脚下用地为主,拥有优美的山体和水域环境,发展档次较高的住宅区,并拥有广阔的生态工业用地。 二、丹徒新区总体规划布局 以行政中心为基本点,向南、东、西放射推进的片区结构,对河流进行整理,尽量保持

镇江市长江路两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说明

镇江市长江路两侧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说明 一、自然地理区位概况 1、区位概况 ⑴城市概况 镇江位于东径119度21分至119度35分,北纬32度7分至32度17分,系江苏省省辖市,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南岸。长江与大运河交汇于此,沪宁铁路贯穿市区,同时有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沿江公路等重要交通设施,镇扬大桥与京沪高速铁路也即将开工建设,所有这些形成了江苏省中部重要的铁、公、水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位置十分优越和重要,为镇江市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镇江市市区总面积255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55.6平方公里。1998年底主城总人口59.2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7.0万人,农业人口12.27万人。 一九八五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镇江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明确城市重要性质之一是“历史文化古城和风景游览城市”。 一九八六年十月,经国务院批准公布,镇江市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九九四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镇江城市总体规划,批复中明确城市性质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江下游重要的港口,工贸、风景旅游城市”。 ⑵区位概况 本规划位于镇江主城北部城市滨江地带,规划用地运粮河,东至解放路北端及北固山景区,北至长江,南到沿长江路南侧100米左右幅深的范围。规划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规划长江路连接三山风景区,是一条重要的景观园林道路;同时细节润扬大桥接线,向东延伸连接镇大公路,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性干道。 2、自然地理概况 ⑴地形、地貌 镇江位于宁镇山脉东段,属低山丘陵地带,南部为低山区标高100-350米,中部为丘陵谷地标高10-72米,北部沿江为一带状冲积平原标高3-8米。古运河由市区东南向西北蜿蜒注入长江。市区位于长江以南,坐落在古运河两岸,地面标高(黄海高程,下同)在4-10米,沿江一带标高在3-5米之间。运粮河位于市中心西部,基本与长江平行,两端均与长江相通,承泄御桥港东、南、西三方来水,西侧地面高程为4.0-5.0米。 ⑵城市气象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开展形式多样而有效的地理教学,增添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通过调查,掌握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情况,并分门别类建立地理课程资源档案,逐步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包括除教材以外教学所需的挂图、模型、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实践场所等,必备设备和教学用图有:地球仪、等高线地形模型、幻灯机、投影机、主要岩石和矿物标本、东西两半球图、世界政区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与交通图、中国地形图、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图、本县(市)地图、世界地理景观图片、中国地理景观图片等。 注意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特别是地理信息资源的积累。可以自己设计制作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和教学软件,包括在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制作地理模型、电教软件等。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提高地理课程资源库的质量,适应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地理教学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充分利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 教师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学校已有的地理课程资源,以及师生可用于地理教学的经历和体验。

教师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组织兴趣小组,开展野外观察、社会调查等活动;指导学生编辑地理小报、墙报、板报,布置地理橱窗;引导学生利用学校广播站或有线电视网、校园网传播自编的有关节目。 提倡校际地理课程资源的共建和共享。 (三)合理开发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校外地理课程资源丰富多样,包括青少年活动中心、地理教育基地、图书馆、科技馆、气象台、天文馆、博物馆、陈列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区域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等。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合理开发利用校外地理课程资源。 组织学生走进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开展参观、调查、考察、旅行等活动,邀请有关人员演讲、座谈,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设计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是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分析介绍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现状,阐述了交通管理规划的目的、内容、层次及过程,论述了交通需求預测的分析方法及其相应交通需求模型在交通管理规划中的应用。 标签: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交通需求 0.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是城市总体规划中重要的环节,制定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也就显得十分必要而迫切。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有利于提高我国城市整体管理与文明水平,适应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 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基本内容与方法 1.1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基本内容。 道路交通管理规划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1)城市道路交通现状调查。 应调查、搜集的资料包括:交通小区划分及小区经济、土地利用资料、交通网络结构及道路几何要素资料、历史道路交通量及流向资料、居民出行特征资料、机动车出行特征资料、货物出行特征资料、现有交通管理设施及效果资料等。在这方面,由于交通调查面广,调查工作量大,资金投入多,因此,有的城市交通规划编制单位,甚至有关政府部门领导对基础数据调查工作不够重视,认为只要在原有交通规划资料搜集的基础上,作些补充调查即可,以致于规划方案与现实脱节,其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这是一种极为错误和片面的观点,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现状分析与问题的诊断。 从道路基础设施状况、土地利用与公共交通、交通管理设施及现代化程度、交通秩序、交通质量及交通安全以及交通管理体制、政策、规划及宣传教育等方面对城市道路交通及管理现状进行分析、诊断。 (3)城市交通需求分析。

镇江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2004-2020)

镇江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 (2004-2020) 镇江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镇江市港务管理局 二○○四年八月 第一章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情况 (1) 第一节长江航道基本情况及河势分析 (1) 第二节长江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3) 第二章岸线开发利用现状 (4) 第三章长江岸线利用规划 (8) 第一节规划原则 (8) 第二节岸线开发布局 (9) 第四章存量岸线的整合利用 (12) 第五章保障措施 (13) 镇江市长江岸线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文本 加快沿江开发,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的重大战略决策。镇江拥有丰富的长江岸线资源,规划好、使用好这一战略资源,对抓住沿江开发新一轮发展机遇,全面提升沿江开发水平,实现镇江“立志两率先,奋力两步走,争当苏南后起之秀”的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根据省计委《关于编制沿江开发详细规划的通知》要求,依据《镇江市沿江产业带规划》、《镇江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镇江港总体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范围为本市行政辖区内所有长江岸线。规划以2003年为基期,2004-2020年为规划期,重点是近五年。 第一章长江航道和岸线资源基本情况 镇江市行政辖区内长江主航道上起大道河口,下至炮子洲尾(均为省辖市行政区划勘界点),全长约108000米,由镇扬河段和扬中河段组成。长江自然岸线总长269726米(包括汊江、岛屿和老港池内岸线),其中-10米以下的深水岸线87198米。 第一节长江航道基本情况及河势分析 从大道河口到炮子洲尾,整个河道内,河槽宽窄相间,分汊和弯道兼备呈藕节状。自西向东,汊道有世业洲、江心洲、太平洲;弯道有高资、六圩、大港、嘶马;此外还有征润洲、新民洲等较大的边滩。主流河床平面形态呈连续“S”状。目前,江流自仪征水道而下,向东至世业洲分为两汊,右汊为主汊,主流沿高资、六摆渡下泄,经龙门口与左汊汇合进入六圩弯道,此段主泓偏靠六圩、沙头河口一侧,继而进入江心洲分汊段,左汊为主汊,主流偏谏壁下泄,在青龙山与右汊水流汇合后进入大港单一河床,此后,主流偏靠右侧,过大港、马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知识点总结 交通:广义:交通是人物信息的流动,是以某种确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空间进行的。通常含义:交通是人和物的流动,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城市交通系统:是由城市运输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交通管理系统组成的。城市道路系统是为城市运输系统完成交通行为而服务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则是城市交通系统正常,高效运转的保证。 城市交通规划的任务1、根据城市性质、用地功能分区与布局、工作与居住地点的分布,分析在规划年限内的城市客运量与货运量,车辆出行次数和流向;通过数学方法计算出行在用地分区之间的分配。2、根据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用地布局,分析城市交通特点、研究和选择城市运输和交通方式,及所占比例3、配合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初步方案或旧城道路系统改造规划方案,提出城市货运与客运交通的流量、流向分布图,为修正道路系统提供依据 城市道路的特点:1功能多样,组成复杂2行人非机动车交通量大3道路交叉口多4沿路两侧建筑物密集5景观艺术要求高6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影响因素多7政策性强

城市道路的运输特点:1机动灵活性大2普及面广适应性强3速度快,造假低4运量大 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的基本途径:1必须认识交通的社会地位2必须要有适当的城市交通投资3解决城市交通的堵塞,必须要有科学理论4城市总量消减5交通流量均分6交通连续7交通分离 人行道设计:a:适用于人行道宽度不足反种植单行行道树,尤其适用于两边商店多,公共文化机构多的主干道上,是目前最常见的形式。b:适用于过街行人量大,行车密度高的路段,行人与车行道之间设绿化带在人行横道处设断口,这种形式有利于行人安全,有利于交通组织,车轮溅起的污泥和扬起的尘土对行人影响较小。C:适用于支路或住宅区道路上,布置有两条绿带,一条是花卉丛绿带,布置在建筑物前,另一条是行道树,沿路缘石布置须沿屋檐墙角散水地带,筑砌护坡,以免积水影响房基的稳定。d:在人行道上布置两条绿化带靠近建筑的一条供就近行人或进出商店的人使用;另一条供过路行人使用,避免相互干扰,适用于城市中心地区商业文化设施比较集中的街道上。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的目的在于充分实现道路的功能价值,并使道路交通运输更加有序 城市道路的分类分级:国标的分类:1.快速路 2.主干路 3.次干 路 4.支路按道路功能的分类:1交通性道路(交通性主干路,交通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d17513510.html,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 作者:孙琦琦孙若鑫 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21期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在规划中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问题,这就需要未雨绸缪,选择好的城市发展经验,结合当地城市的现状进行交通规划。不少大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可谓是世界级的,但是很多小城市就不受用。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规划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制定出符合城市文化和发展的道路交通规划,是目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的重点。本文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作出分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方法;管理 城市道路规划一直是城市发展中无法回避的话题,保障城市出行效率的关键是道路规划。现代都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存在大大小小的问题。 1我国城市道路交通的特点 1.1汽车增长速度快,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加剧了交通拥挤 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机动车的数量也呈直线上升趋势。随着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出现混行现象,就加剧了交通拥堵,从而给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加大了难度。 1.2车速下降,交通污染严重 据调查显示,导致我国环境受到污染的主要因素就是交通污染。上海市曾经出现这样的事件,执勤民警在执勤的过程中,出现了中毒反应,而导致执勤民警出现中毒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交通污染超标。 1.3城市道路建设有较大改观,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动车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截止到去年底,我国机动车的数量为2.79 亿辆,数字还有待增长。即使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有较大改观,但是仍然无法满足城市交通的需求。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城市道路系统不仅应该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还要满足近期、远期的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然而,如今虽然各大城市都加大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力度,但道路交通设施供应远不能满足交通需求,出现了供求关系失衡的矛盾。总结起来就是如下问题。

地理教学网站大全

地理教学网站大全地理教学网站大全 王赞普发布时间: 2019-8-3 10:38:54 地理频道 中学地理教学资 源网地里风信 地里港湾 长沙一中中学地理教学网 江苏省邗江中学 地理园 地理教育网 中学地理课件 地理之窗 苏州市高中地理研究中心 中基网地理 k12地理学科 北京地理教学地理天空 资源网 地理课网站马洲地里园人教网高中 衢州第二中学 地理 地理教学网 重庆一中地含山中学地理里教研组 教学网 六一中学地理

地图教学网 园 中学地理教 地理世界 学网 深圳中学地 北京东城地理理组 富阳市教研 广州市中学地 室中学地理理教研网 大连教育网-李奕工作室 高中地理 济南市地理教 学网 四明地理资源 战 精英地里网 诸中地理姜堰中学地理组地理时空中学地理学习 网 地理教学123 瓯越地理 衢州地理教研 室 北京地理教学资四点钟地理今日地理

源网 工作室白福江-中学 济钢高中地理组 地理通 国家基础地理 中华学习辅导网中基网-地理 信息系统 抚顺教育网-初中昌平区地理地理 教研网 地理驿站 浙江镇海中学地理组主页衢州二中地理教学网地理研究 人教网初中地学科素材库-理 上虞教育信息 地理教案-中国教初中地理教师 案试题 初中地图-地图青岛五十一中在线 中国国家地理 灵荷地理 论坛 河西地理教研 地理世界 网 学 合肥市第六十三人教网地理中学地理教学网论坛

地理之家(棉城中初中地理教学) 学 初中《地理》中国国家地理 蔡明地理主页 试教通讯 中学地理图像园百度名胜风 CCTV 国家地理地理频道论坛地 景图片 和风地理资源 K12地理论坛 地理学报 地理视频网 网 地里教与学 高中地理在 地理在线 地理课 中文网 地理论坛 线 中学地理教 地理在线 研论坛 网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 公示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d17513510.html,/gzcy/ 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 一、总则 1、修编目的 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如何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如何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 石家庄市地理教研员范光清 【理论阐释】 课程资源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课程资源建设与利用将直接影响地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水平。《标准》中指出:“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地理课程内容、增强地理教学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设地理课程资源库是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因此积极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显得十分重要。 地理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地理课程目标达成的所有因素与条件的总和①。地理课程资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类别。最常见的有: 1.依据课程资源功能划分,可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素材性资源是指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并能成为地理课程的素材或者来源的资源,条件性资源指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并不构成地理课程直接要素的资源。 2.按照课程资源载体的不同,可把课程资源分为物化课程资源和人力课程资源。物化课程资源是指以物为载体存在的课程资源。人力课程资源是指以人为载体存在的课程资源。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之内的资源。《标准》中指出:“教科书以及教学所需的地图集、地理挂图、地理模型、地理标本、实验器材、图书资料、电教器材、教学软件、教学实践场所等,都是学校重要的地理课程资源。”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包含的内容众多(见表1)。 表1 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主要构成 构成内容 地理教材系列地理教科书、地理教学参考书、地理填充图、地理练习册、地理习题集等。 地理教学设备设施地理教具(地理教学图件、地理教学标本与模型以及地理教学仪器等)、学校地理学习场所(包括班级教室、地理活动室、学校图书馆、资料 室、阅览室、地理园、小天文台等) 大众传播媒体地理报刊和书籍(包括地理图册、地理期刊、各类画报、游记、报纸、地理科普读物等)、电视、广播、电影与音像资料、电脑与互联网等人力资源地理学科专家、地理教师、学生、家长、资料管理员、实验员等 相应的管理系统学校列出各种资料物件的清单建立起严格的管理制度图1表示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的一般流程,具体要求如下: 1.资源的调查。制定调查计划,调查教师和学生所需要的地理课程资源,调查学校所能 ①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镇江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版》实施补充

镇江市关于《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4年版)》实施补充 一、总则(无调整) 二、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㈠、土地使用强度 1、表2.3.4局部调整补充: (1)、公共建筑中商业建筑类: (2)、工业建筑类容积率下限指标: 低层不得小于0.5 多层不得小于0.8 (3)、增加附注: 7、住宅层高超过4.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底商建筑底层商店(非大型)层高超过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住宅建筑阁楼(含坡屋顶利用)净高超过2.10米部分计入建筑面积。 三、建筑管理 ㈠、建筑间距 一、总则(无调整) 二、城市土地使用管理 ㈠、土地使用强度 1、表2.3.4局部调整补充: (1)、公共建筑中商业建筑类:

(2)、工业建筑类容积率下限指标: 低层不得小于0.5 多层不得小于0.8 (3)、增加附注: 7、住宅层高超过4.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底商建筑底层商店(非大型)层高超过5米建筑面积按1.5倍的系数计入容积率。住宅建筑阁楼(含坡屋顶利用)净高超过2.10米部分计入建筑面积。 三、建筑管理 ㈠、建筑间距 1、表3.1.8,表3.1.9.2,表3.1.10.1中相邻建筑山墙之间最小间距(山墙单侧有窗或无窗)补充: 单位:米 注:有出挑阳台、窗、廊的相邻建筑山墙凸出物之间最小净宽距离在满足消防及施工安全前提下不应小于4米。 ㈡、日照间距 1、表3.1.3附注2补充:

住宅日照分析时日照标准时间可以累加,2小时日照可分2个时段累加,3小时日照可分3个时段累加。 2、附录一计算规则调整补充: 第3条建筑间距计算 (2)、“建筑物北侧遮挡阳光的局部出挑……”调整为“日照间距计算中,建筑物两侧局部出挑……” 第4条建筑的计算高度 (3)、“水箱、楼梯间、电梯房、机械房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调整为“水箱、楼梯间、电梯房、机械房、屋顶装饰构架等突出屋面的附属设施……” 增加: (4)、日照间距计算中,遮挡建筑山墙计算高度按屋檐与屋脊的平均高度至被遮挡建筑地面层窗台面(距室内地坪0.9米高)计算。 ㈢、防火间距 1、增加3.1.13:各类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以下表列规定: 表3.1.13.1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单位:米 表3.1.13.2高层建筑的防火间距

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及管理方案

中国电子·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8.6代TFT-LCD项目 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及管理方案二零一六年五月

一、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 顺畅的运输道路是本项目按期完成的首要条件,经过我们对现场进行实际调查,目前只有两条横跨连霍高速的可通行桥梁,宽5.5米,西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20t,东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30t。在建高科三路桥预计3月后通行,南侧河提路因限高暂不考虑运输车辆通行,且目前河提路与拟建高科一路之间为泥泞小道道路狭窄。考虑到项目全面施工时,运输车辆流量大、吨位较重,若不合理规划,难以满足流量及荷载要求。 根据预估工程量和工期要求,每天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设备进场,其中几项主材的预估总量为:钢结构构件17.5万吨、钢筋2.5万吨、华夫板20万平方、混凝土30万立方、架管580万米等。为保证工期,高峰期日均车流量达800车次。 根据对项目现场周围环境及可通行道路的全面调查及实际踏勘后,结合项目特点,现已商定由纺织四路至星火大道西侧段修建一条长2545m,宽10.25m的临时道路作为本工程前期主要运输道路。 目前星火大道西侧段临时道路修建完成约25天,考虑到在此期间工程运输车辆通行问题及后期临时道路完工后运输车辆流量大、吨位重等因素,我方拟定以下两套方案: 方案一:新建临时道路未通车前-运输车辆线路规划 1、场外运输车辆交通线路示意图

(1)、上图场外运输车辆线路为东进西出顺时针单行路线,规划考虑因素如下: ①、东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30t;西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20t,故重车由东侧进空车由西侧出。 ②、东、西横跨高速桥宽度均为5.5m,道路宽度不足,考虑到运输车辆流量大及社会车辆多,建议单向行驶。 (2)、为满足上图场外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①、东、西两侧横跨高速桥承重均一般且有社会车辆通行,需防止重型运输车辆连续、同时上桥,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建议东、西横跨高速桥两侧均安排专职人员(配备对讲机)严格禁止桥面重型车辆连续、同时通行,并合理管理好运输车辆、社会车辆疏导分流。 ②、东侧横跨高速桥北侧道路宽度为8m满足运输车辆及社会车辆正常通行避让,桥南侧道路宽度为5m且长度较长,运输车辆与社会车辆无法双向通行且易造成堵塞,建议对东侧横跨高速桥南段道路西侧进行道路加宽处理,长度30m,加宽4米,加宽段可合理避让,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③、多数异地运输车辆不熟悉当地交通路线且流量大、吨位重,为合理引导运输车辆通行,建议道路沿线增设道路指示标志牌。

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及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 及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中国电子·咸阳彩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8.6代TFT-LCD项目 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及管理方案 二零一六年五月

一、交通运输车辆线路规划 顺畅的运输道路是本项目按期完成的首要条件,经过我们对现场进行实 际调查,目前只有两条横跨连霍高速的可通行桥梁,宽5.5米,西侧桥 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20t,东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30t。 在建高科三路桥预计3月后通行,南侧河提路因限高暂不考虑运输车辆 通行,且目前河提路与拟建高科一路之间为泥泞小道道路狭窄。考虑到 项目全面施工时,运输车辆流量大、吨位较重,若不合理规划,难以满 足流量及荷载要求。 根据预估工程量和工期要求,每天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设备进场,其中几 项主材的预估总量为:钢结构构件17.5万吨、钢筋2.5万吨、华夫板20万平方、混凝土30万立方、架管580万米等。为保证工期,高峰期日均车流量达800车次。 根据对项目现场周围环境及可通行道路的全面调查及实际踏勘后, 结合项目特点,现已商定由纺织四路至星火大道西侧段修建一条长2545m,宽10.25m的临时道路作为本工程前期主要运输道路。 目前星火大道西侧段临时道路修建完成约25天,考虑到在此期间工程运输车辆通行问题及后期临时道路完工后运输车辆流量大、吨位重等 因素,我方拟定以下两套方案: 方案一:新建临时道路未通车前-运输车辆线路规划 1、场外运输车辆交通线路示意图

(1)、上图场外运输车辆线路为东进西出顺时针单行路线,规划考虑因素如下: ①、东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30t;西侧桥梁轴载限重13t,整车限重20t,故重车由东侧进空车由西侧出。 ②、东、西横跨高速桥宽度均为5.5m,道路宽度不足,考虑到运输车辆流量大及社会车辆多,建议单向行驶。 (2)、为满足上图场外运输车辆正常通行,建议采取下列措施: ①、东、西两侧横跨高速桥承重均一般且有社会车辆通行,需防止重型运输车辆连续、同时上桥,形成安全事故隐患,建议东、西横跨高速桥两侧均安排专职人员(配备对讲机)严格禁止桥面重型车辆连续、同时通行,并合理管理好运输车辆、社会车辆疏导分流。 ②、东侧横跨高速桥北侧道路宽度为8m满足运输车辆及社会车辆正常通行避让,桥南侧道路宽度为5m且长度较长,运输车辆与社会车辆无法双向通行且易造成堵塞,建议对东侧横跨高速桥南段道路西侧进行道路加宽处理,长度30m,加宽4米,加宽段可合理避让,保证车辆正常通行。 ③、多数异地运输车辆不熟悉当地交通路线且流量大、吨位重,为合理引导运输车辆通行,建议道路沿线增设道路指示标志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