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集体备课教案

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集体备课教案
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集体备课教案

《第十四章内能及热机》集体备课教案

主备教师:备课组长:主管领导:

一、教学内容:14.1认识内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及技能:1、能通过类比法理解内能的概念,并掌握类比法。

2、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内能的单位及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

(二)过程及方法:1、通过类比,分析实例,用推理的方法认识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动能和势能。

2、让学生动手实验探究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途径。

3、通过讨论,了解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时是等效的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从物理知识及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教学重点:了解内能的概念及内能及哪些因素有关

四、教学难点:1、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

2、了解内能及温度的关系,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是什么。

五、教具(教学)准备:烧杯、水

六、教学方法(策略):探究、实验、讨论

七、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14.2 热量及热值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及技能: 1、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及其质量、温度变化关系

2、知道燃料的热值的概念

(二)过程及方法:1、通过信息处理,认识燃料热值的含义,了解常用燃料的热值

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重点:燃料热值的概念

四、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燃料的热值

五、教具(教学)准备:

六、教学方法(策略):分析、讨论

七、学情分析:

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

二年级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 1、会认本单元47个生字,会写39个。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部分课文与段落。 3、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积累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和句子。过程与方法学会并掌握多种识字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与态度 1、体会春天美景,表达热爱春天之情,体验投身大自然的情趣。2、能从课文的故事情节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3、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懂得为别人创造幸福,快乐自己。重点1、会认47个生字,正确书写3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课文内容。 3、会收集描写春天的词句,理解课文,会背诵古诗。 难点1、指导学生写好本单元难写的字。如:解、烧、喊等字。2、体会春天美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投身大自然的情趣。3、理解古诗的意思;能把春天里的发现写一写。单元课时安排《找春天》2课时《古诗两首》2课时《笋芽儿》2课时《小鹿的玫瑰花》2课时《语文园地一》3课时3 笋芽儿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学习生字词。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1、预习课文,画出生字。 2、搜集有关笋芽生长的资料。 二、课内导学(一)谜语导入(出示课件) 1、“小时层层包,大时节节高,初生当菜吃,长大成材料”。猜猜看这是什么?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2、(出示笋芽儿、竹子的画面)认识他们吗?小小的笋芽儿不到2个月就能长成健壮的竹子,多么奇妙啊!想知道笋芽儿是怎么一天天长大的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了解课文。(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自由读文,强调读准字音,把不认识的字划出来,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互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3、课件出示词语,多种形式认读。黑糊糊阻拦感冒照射轰隆隆抛下滋润爱抚暖烘烘自豪山冈笋芽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的方法,再全班共同交流。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拦、烘”等字,结合词句大致理解字义。调动生活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九年级全册物理章节: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小,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干泥土的小 B.冰熔化过程中保持0℃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C.热机产生的噪声会污染环境 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2 .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例子是 A.用砂轮磨刀,有火星迸出 B.反复锤打铁片 C.用柴火把壶中的水烧开 D.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 3 . 今年11月份汽油价格平均每吨下调了300元,若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关于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B.它的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 C.它的热值变为原来的一半D.它的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4 . 小明同学在期中复习时,自主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在他的笔记本中有部分是这样整理的:①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必须用镊子夹取砝码,用手移动游码;②物质的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大小无关;③1千克的铁比1千克的木头重;④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循环流动进行冷却是因为水的密度较大;⑤谱线“红移”说明星系在离我们而去;⑥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请你来帮他检查一下,以上的结论中归纳有错误的是 A.②③④⑤B.①③④⑥C.②③⑤⑥D.①③⑤⑥ 5 . 下列对物体的内能的有关认识正确的是() A.物体有机械能可能没有内能 B.物体有内能可能没有机械能

C.内能是物质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的总和 D.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内能大 6 . (2017·玉林一模)一台单缸四冲程柴油机飞轮的转速是3 600 r/min,则柴油机每秒钟 A.完成60个循环,120个冲程 B.做功30次,活塞往复60次 C.完成60个循环,60个冲程 D.做功1 200次,活塞往复1 200次 7 . 关于热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机的效率比柴油机的效率高 B.在四冲程柴油机的吸气冲程中,燃料进气缸 C.在柴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柴油和空气混合物的内能 D.柴油机的燃料点火方式是压燃式 8 . 热传递的实质是() A.质量大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质量小的物体 B.内能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C.高温物体把内能传递给低温物体 D.热量多的物体把内能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9 . 某一晴朗无风的早晨,一架喷气式飞机正在“作画”,使天空出现奇异“云彩”,如图所示.当飞机从空中飞过,在蔚蓝的天空中会留下痕迹,这种现象俗称为“飞机拉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排出的暖湿气体遇冷所致.在这一过程中,暖湿气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B.液化C.蒸发D.凝固 10 . 图中的四幅图选自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英语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Unit 2 What should I do ? I. 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demands: In this unit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II.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 V ocabulary argue, loud, original ,out of style, tutor, upset, adult, Recycling: problem, sorry, part-time, important, friend, money, home, new, easy, letter, ticket, ball game, surprise, colorful, borrow, write, call someone up, go to someone’s house, every night B. Target language My brother plays his CD too loud. What should I do ? Why don’t you talk to him about it? C. Structures Modals could, should Why don’t you …?(formulaic) III. Teaching methods: Audio-lingual methods IV.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V. This unit is divided into seven periods. Lesson 1 Speak and listen Section A 1a---1c I. 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 Students learn to talk about problems and give advice. II. Teaching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A. V ocabulary keep out , play, loud, argue, wrong, What’s wrong ? out of style , could, should, B. Target language My brother plays his CDs too loud. Maybe you should buy some new clothes. III. Teaching methods: Audio-lingual methods IV. Teaching aids: a tape recorder V. Teaching procedure Activity 1. Revision Task 1. Dictation Task 2.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future with will. Activity 2. Presentation This activity introduces some new vocabulary. Task 1 . Make a two-column chart on the board with the heading Problem at the top of column 1 and the heading Advice at the top of column 2 .Then ask the students to tell you what you could do about it.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关键是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 【教材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图形与儿何”关于角的认识的具体要求是: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了解直角、锐角和钝角。 角是平面上简单的图形之一,是图形与儿何的重要基础内容。角与以前所学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不一样。前面所学的图形都是封闭的,图形的大小是直观的。而角不是封闭图形,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认识对学生来讲,相对困难一些。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本单元教材首先呈现了一幅校园教学楼健身活动场地的情境图。然后,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分别认识角、直角、锐角和钝角。最后,设计用三角板拼钝角的活动。 4 【编排特点】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圉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设计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角和直角,再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具体物品中抽象角的过程,感受角在生活中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情境,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动手操作认识角和直角。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圉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于物体的活动。本单元教材在强调从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还特别安排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如,第39页初步认识角以后,学生通过做活动的角和用纸折角,亲身体验角的特征和角的大小;第42页,认识了锐角、钝角以后,设计用三角尺拼钝角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钝角,并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大小。 【单元目标】 1.结合主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3.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会从实物、平面图形中辨析角。 4.让学生知道周圉许多物体表面都有角,了解数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之后安排的。由于角这个平面图形的特殊性:不封闭,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所以,前面的简单图形知识并不能成为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在某些方面,还会有一些负迁移。如,在三角尺上找角,学生往往难于区别三角形的角和边与一个角的顶点和边的区别。所以,学生学习的难点不是图形的认识,而是从物品中找角。 【教学重难点】 重点: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或直角的图形,并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2.掌握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和直角的画法。 难点:通过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两条边义开的大小有关,和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图形并认识全过程。 在教学中,要利用教材中的事例和情境,让学生在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经历从熟悉的实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会数学图形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过程如下: 生活情境实物图儿何图形(模型)回归生活 2.让学生在实践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本质特征。 “感知”是根据相应的学习材料,通过手、口、脑的并用,初步地感受和认识。学生空间观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不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B. C. D. 2 . 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总质量没有关系 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C.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 D.0 ℃的冰熔化成0 ℃的水,由于温度不变,所以它的内能不变 3 . 上海夏季的晴天,其昼夜温差约为

A.B.C.D. 4 . 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 A.分子之间距离很大B.分子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 C.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着斥力 5 . 下列关于物理量的理解正确的是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物体的温度、质量的大小有关 B.功率能够反映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C.比热容反映物质吸热放热的能力,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热量一定多 D.热机使用燃料的热值和热机效率都是一定的 6 . 下列与物态变化有关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霜的形成是一种升华现象 B.烧开水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消失是汽化现象 D.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7 . 下列有关热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热机的使用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C.汽油在使用过程中热值减小D.内燃机的冷却液需要用吸热能力强的物质 8 . 冰在不断熔化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不变,热量增加 B.温度不变,内能增加 C.温度升高,热量增加 D.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9 .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内能是不能改变的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中考版)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河南考纲】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它解释某些热现象。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知道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4)了解热量的概念。 (5)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的知识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并能进行 简单计算。 (6)认识燃料的热值。 (7)了解汽油机工作的基本原理,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 【知识网格】 【热频考点】 1.内能、热量、温度的关系:(1)冰水转化做功热传递;(2)举例反证。 2.在实例中会区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能量转化,能量形式变化),热传递(内能的转移,能量形式不变化)。 3.在有关分子动理论的实例中能找到理论根据。 4.会利用比热容(水的比热容较大)、热值的特性解决相关问题。 5.会利用物体升降温时吸放热公式、燃料燃烧放热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同时理解内能利用的效 物体的内能 分子动理论初步知识 内能的概念 内能的改变 燃料燃烧 做功 热传递 热量及单位 比热容概念及应用 热量计算 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燃料的热值 热机 四冲程内燃机构造和工作过程 四冲程内燃机中的能量转化 热机的效率

率问题。 6.会区别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及能量转化情况。 【典型考题】 1.(2013?黑龙江)煮粽子时常能闻到阵阵清香,这是现象,说明了。 2.(2013?锦州)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能。 3.(2013?沈阳)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些水,用橡皮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会看 到塞子被弹出.在塞子被弹出的过程中,水蒸气的能转化成塞子的能。 4.(2013?黑河)用电水壶烧水时,如果将壶内20℃的水的温度升高60℃,水吸收 的热量是5.04×105J,那么壶内水的质量是 kg;水的比热容较大,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应用此知识的地方,请举出一个实例:。 5.(2013?枣庄)“可燃冰”作为新型能源,有着巨大的开发使用潜力.同等条件下,“可燃冰” 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达到煤气的数十倍,说明“可燃冰”的很大.以10倍的关系粗略计算,1kg“可燃冰”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J,这些热量可以使 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c=4.2×103J/(kg?℃)?q煤气=4.2×107J/kg]。 6.(2013?长沙)某电热壶的电阻为40Ω(假定恒定不变),工作时电流为5A.一标准大气压下,用该电热水壶将0.5kg的水从20℃加热至100℃,最少需要吸收热量 J,电热水壶至少要工作 s. 7.(2013齐齐哈尔)父亲节那天,小明给父亲启啤酒时,发现瓶口出现“白雾”,这是瓶内的气体冲出时,内能转化为能,使气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说明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8.(2013年南京)用燃气灶烧水时,把2.2kg 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45g 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4×107J/ 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kg ×℃)。 ⑴天然气属于(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在烧水过程中,大量向外散 失的能量不会自动再汇集回来,这说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的。 ⑵水的内能增加了 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新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备课及教案

第二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古典名著”这一主题,安排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 楼春趣》4篇课文。课文的故事情节曲折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以此来 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红楼春趣》讲述了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内容 课时教学要点草船借箭 2 1.会认51个生字,读准4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正确读写17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故事的 主要内容。通过人物对话,感受人物形象。 3.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 4.学会用自己的话详细讲述故事,并加上适当的语气、表情和动作。 5.学会评价古典名著中的人物,感受古典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景阳冈 2 猴王出世 1 红楼春趣 1 口语交际 1 分小组开展一次课本剧表演活动,小组排练好之后在班上表演。习作 2 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一篇读后感,把自己的感想表达清 楚。 语文园地 2 1.系统性归纳梳理,总结提炼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3.学会根据人物外貌描写猜测人名。 4.积累记背古诗《鸟鸣涧》。 快乐读书吧机 动学会运用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读四大名著。 课题4草船借箭()课时课型新授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教案教学反思

3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笔记 本单元教学平面图形“角”的知识,包括:初步认识角,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 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上都有“角”。同时,学生继续学习几何图形 的有关知识,如研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时也离不开角。因此,可 以说,学习角的初步知识,既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是学生后面继续学习几何知识的需要。 由于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因此,教科书在编排时充 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呈现了学生非常熟悉的校园生活情境图,并从其中的实物中抽象出角,使学生经历 数学知识的抽象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习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进而激发起 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会用三角尺判断各类角;难点是探究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运用角的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也认识了平面图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角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在此基础上接触到的一个抽象的图 形概念。虽然角在实际生活中有着丰富的“原型”,学生对此也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二年级的学生感性 经验还很缺乏,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多让学生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 验,帮助学生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1.注意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角的知识是抽象的,但将角的 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就会变得直观活泼。要利用教科书上学生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图,引领学生 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提升他们对角的认识。 2.注意对操作活动给予必要的方法指导。画角、折角、做活动角、比角等操作活动虽然比较简单, 但教师仍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规范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并紧扣角的构成——一个顶点、两条边来 进行。不论活动简单或复杂,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有序、规范地进行。这对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良 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大有裨益。 3.注意在交流和讨论中使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本单元设计了多种操作活动,有些活动内涵丰 富。教学时,教师不能将活动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操作本身,还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通过 交流、研讨,帮助学生理解操作活动的内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中考真题(带答案)

8、(2017?潍坊)如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剖面图,它是由吸气、压 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其中内能转 化为机械能的是C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14.(2017?威海)如图是四冲程汽油工作状态示意图,由 图可以看出,此时它正处在压缩冲程,当燃料混合在 气缸内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其中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在做功冲程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而内能又转化为机械能;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特点是火花塞点火,在做功冲程对外输出功;(2)燃料燃烧的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过程. 【解答】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两气门都关闭和活塞向上运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压缩冲程; (3)汽油机工作时,汽油在气缸内燃烧时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故答案为:压缩;化学. 18.(2017?聊城)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_______冲程;此过程中_______能转化为机械能。 做功内

6.(2017?烟台)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A.B.C.D. 【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内燃机的四个冲程有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判断冲程名称可用口诀:“先看气门开关情,再看活塞上下行;开下吸气开上排,关上压缩关下功.”进行分析. 【解答】解: A、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不符合题意; C、两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符合题意; D、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5.(2017?德州)如图所示是演示点火爆炸的实验装置,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点燃盒内酒精,盒盖被打出去,这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的能量转化相同. 【考点】GM: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1)物体对外做功,将物体的内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2)热机中的做功冲程就是利用内能来做功的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解答】解:当按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时,酒精燃烧后的燃气对盒盖做功,将

2014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教案集体备课

第一课时位置(一) 课型:讲授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1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在生活情景中确定物体位置的多种方法,能在具体情境中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 过程与方法:知道可以在平面上用两上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确定位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渗透平面坐标最基本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用“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或根据平面位置确定物体,并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根据“第几排第几座”、“第几层第几号”、“第几组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相对位置。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与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投影仪等有关内容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多媒体课件或图片:一位教师到图书馆借书,询问图书管理员工具书所在位置,然后图书员告诉他图书所在位置。 2、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图片,听教师讲解,初次接触位置这个概念。 3、引入本课学习并板书课题。 4、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某物体的位置,确定它们的位置,联系具体生活场景和经验,进入到下面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直观演示以及具体的情景联系,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例题展示: 1、投影出示例1的内容。 (1)学生读题,了解已知信息。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来思考这个问题。 (2)问:已知张亮同学是第二列、第三行的同学,你能指出谁是张亮同学吗? 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根据图中张亮所在的列数的行数来确定张亮的位置,教师给予肯定。 (3)如果用(2,3)表示张亮同学的位置,你能表示王艳和赵强同学的位置吗?看一看有什么不同? 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用数对表示位置。 2、引导学生用刚才的方法小结:先从前往后确定第几行,再从左往右确定第几列,这样就能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同学们的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第几行和第几列的判断方法,经历应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做一做,巩固确定位置的方法。 1、出示情景。组织学生观察情景,思考教师的提问。 2、引导学生利用在例题中学到的确定位置的方法来回答问题。 3、组织学生用一组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学生思考后可交流讨论,最后全班汇报。 四、反馈练习。 完成教材第19 页的做一做。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选用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位置 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确定第几列一般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一般从前往后数。 课后小记与反思: 第二课时位置(二) 课型:讲授课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历史的星空,因有众多杰出人物而光辉灿烂。阅读本单元的课文,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非凡气质,唤起我们对理想的憧憬和追求。本单元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任务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 本单元的写作主题为“写出人物的精神”,意在培养学生人物描写的手法,写出人物的特点,也能写出内在的精神。 二、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对不同特色的语言进行体味、感受、理解课文。 2. 针对每篇课文不同的语言特点,加强运用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3. 整体,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揣摩语言风格和人文内涵。 4. 能够分析文章的人物形象,掌握一定的形象塑造方法。 5. 学习人物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精神,向名人学习名人良好的习惯和治学方法,做一个有上进心的好学生。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 1、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再结合默读和朗读,以进一步把握课文,对不同特色的语言进行体味、感受、理解课文。 2、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做到形神毕现。 3、能够整体把握文章的篇章结构,概括课文主要事件。 4、学习人物崇高的品格和高尚的精神。 难点: 1、结合文章背景,理解人物精神品质并加以学习。 2、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针对每篇课文不同的语言特点,加强运用语言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语言运 用的能力。 四、单元学清分析与教学建议 本学期是七年级下学期,学生对语文课的认识和理解有了拓展,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见解。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有浓厚的兴趣,学生从小学开始一直在学习写人的文章,因此对此类文章应该是熟悉并有一定基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笔记 3 小数除法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 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和解决问题。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 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能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 尾法”取商的近似值,初步认识循环小数,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其中重点是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是如何正确灵活地计算小数除法。 教科书结合具体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同时也十分关注算法探究经验的积累,让学生逐步体会“将没有学 过的知识转化为已经学过的知识”的思想,重视计算方法的概括,给出计算法则的结语, 并且呈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循“认知序”定“教学序”,展现教学的基本脉络与思 路,实现认知过程与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商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小 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奠定了知识基础。由于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要通过商不变的性质转化成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计算,所以小数除以整数是学习小数除法计算的基础,一定要 让学生弄清算理以便切实掌握。在教学中应注意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交流发 现,理解算理,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学用小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时,如果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时有困难,教师应给予必要的提示,鼓励学生多向思 维,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1.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本单元内容与旧知 识联系十分紧密,小数除法的试商方法、除的步骤和整数除法基本相同,不同的只是小 数点的处理问题,因此要注意复习和运用整数除法的有关知识,为新知识的学习奠定基 础。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小数除法的重 点是突出小数点的处理问题,而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要涉及数的 含义。如:22.4÷4=5.6,用4除22,商5以后余数是2,化为20个十分之一,与十分 位上的4合起来是24个十分之一,4除24个十分之一,商是6个十分之一,所以商“6” 应该写在商的十分位上。因此,在说明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时要联系数的含义,帮助学 生理解算理。

部编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第一单元 1 春夏秋冬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 个词语,8 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词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

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第十三章 内能与热机 知识要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 一、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t):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 国际温标(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换算关系:T=t+273 (k) 2、温度计使用 用前看清: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 用时放对:温度计的液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读时不离:待温度计液柱稳定后读数,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齐。 记时单位:记录时要写清数值和单位。如“t铁=28.3℃”表示某铁块温度是28.3摄氏度。 3、体温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之处 1、液泡较大而毛细管很细:使体温计灵敏,精确 2、缩口:使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但每次使用前要消毒并甩。如 果 没有甩,则其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为已测温度中的最高记录。 3、三菱形截面:相当于放大镜,对很细的液柱进行放大,便于读数 4、厚液泡壁:使甩动体温计是内部水银不会由于惯性而突破液泡流出, 但也使 得测量时需要更长时间。 二、内能与内能的改变 1、内能:物体内所以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的有关因素(物体的温度、质量和状态) 内能:分子动能→分子质量+分子运动速度→物体温度 分子势能→分子质量+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距→物体状态 分子数目→分子个数 ↓ 物体质量 3、改变内能的方法: 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如折铁丝;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小,如气体膨胀;【特点:需要用力,有通过距离】 热传递:高温物体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特点:物体间温度不同,有温差】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4、热量(Q):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单位:J 5、温度不能传,热量不能含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集体备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材简说 本组教材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按照近代到现代的顺序,选编了适合高年级学生的几篇具有浓厚爱国主义情感的课文。《詹天佑》、《怀念母亲》、《彩色的翅膀》、《中华少年》这四篇课文都围绕专题,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感受着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更为祖国的日益强盛而骄傲。本组教材还围绕专题安排了一次“祖国在我心中”的综合性学习。从这个安排,我们不难看出编者的意图在于让学生通过多种途

径、多种形式感悟、表达自己的爱国情,强调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培养学生的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单元教学理想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都是独生子女,生活经历简单,加之对祖国的历史了解甚少,教材所选的事离现在久远,因此很难体会到修铁路的难处,更难体会在异国他乡的念国情结,理解内容有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状况,我在教学这组教材前,必须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的时代背景。理解内容时,采用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读,扫清文字障碍,通过读,了解内容,在读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抓住重点句段读,体会的中心思想,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悟人物的爱国情,进而感情读。教育家叶圣陶说:“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

者的心灵相感通,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让学生在反复读的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与文中的情感引起共鸣。课后,结合综合性学习,让学自主查阅爱国主义方面的歌曲、诗歌、故事、散文等,然后在课堂上交流、汇报,谈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深化情感,从而积淀爱国主义情感。 5.詹天佑 重庆九龙坡区杨石路小学李冉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杰出、修筑、设计等词语。能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感悟课文内容,能抓住具体事例中的关键词、句、段,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并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感情朗读,并背诵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 4.搜集文中相关的资料。

沪科版物理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导学案

班级:组别:姓名:组内评价: 第十三章内能与热机第一节内能 学习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知道对于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3.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自主学习 一、内能 A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一切物体内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所以物体内部的所有分子都具有能。 物体运动的越大,动能越大。物体的越高,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分子动能越。 B 黄山上耸立的巨石具有势能。当它耸立在山顶时,并不能对外做功,但当它下落时,它能够对外做功。它向下落的原因是因为地球和巨石间存在。 而物体内部的分子间既有又有,所以物体内部的分子也具有能。 C 在机械运动中,我们把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统称为。而在物体的内部,分子所做的运动叫做运动,我们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能和能的总和,叫做能。 二、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A 问题:物体的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B 我们选取物体内部众多分子中的一个分子为研究对象,来研究这个问题。 C由机械能可知物体的动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同理,该分子的动能取决于分子的质量和热运动的速度, D物体的重力势能取决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同理,该分子的分子势能取决于分子质量和分子间的间距,由于分子间的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所以也可以说分子势能的大小取决于分子质量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 E C、D讨论的只是一个分子的内能,根据内能的定义可知,物体的内能的大小还与分子的个数有关。 F C、D、E所讨论从物体内部即微观角度分析了物体的内能的大小于什么因素有关,即与分子个数、分子质量、分子间距和分子运动的速度有关。 G 这些因素在宏观上表现为物体的质量,物体的体积和物体的温度。 H 一切物体都具有能。同一物体,同一状态,温度升高,内能,温度降低,内能 I 内能与机械能的关系 机械能与有关。 内能与和有关。 所以内能与机械能是的能量。 三、物体内能的改变 问题:我们已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讨论了物体的内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对同一个物体,如何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呢? 1、热传递 A 以一根粗铁丝为例,我们如何使它的内能增加呢?, B 以放到开水中烫为例,铁丝的温度,内能,开水的温度,内能。我们 把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C 在中,被的能的多少叫做热量。 D 从热量的定义可以看出,热量的实质是能。它特指被的那一部分。 例如一杯开水它具有10000J的内能,粗铁丝具有1000J的内能。当将铁丝放入开水中时,开水放 出1500J的内能。发生热传递前,开水具有的10000J的内能能否叫做热量?。铁丝具有的1000J 内能能不能叫做热量?。热传递结束后,开水剩有 J的内能能否叫做热量?。铁丝具 有 J的内能,能不能叫做热量?。因此,热量仅指的内能。 E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两个物体间存在。在什么情况下结束?。 F 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热传递的例子。。 G 试述热传递的实质。 H 热传递的方向是。 I 热传递中的“热”指的是什么? J 一个物体只有10J的内能,可能把自己的一部分内能传给10000J的物体吗?如果有可能,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课堂探究】 2、做功 A 除热传递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还以什么方法可以使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冬天,我们常感到手很冷,如果将手放到热水中,可以使手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我们还常用什么方法?。(图16.2-4) B 分析:在搓手的过程中,两手间存在力,且在力的方向上距离。所以搓手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克服摩擦的过程。 C 观察演示实验1。 D 当我们把活塞迅速压下去时,我们看到。火柴头是被点燃的。这说明当我们迅速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对下面的空气有力的作用,且在力在方向上前进了一段距离,也就是说活塞对空气,使用空气的内能,温度,达到火柴点的燃点而燃烧。 E 这个实验说明;对物体做功,内能。 F 观察演示实验2 G 当塞子跳起时,我们观察到瓶内出现了。瓶内上方的水蒸汽是无色透明的,当塞子跳起时,此时出现的雾是(液态/气态),即此时出现了现象。回忆可知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和,显然,这里是因为当瓶内气体膨胀时,推动塞子时,对塞子做了功,使瓶内气体的内能,温度,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 H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对外做功,自身的内能。 I 综上所述可知,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对比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完成下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单元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二单元集备时间 主备人备课成员 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50个生字,6个偏旁和一个多音字;会写27个生字和3个笔画。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带有感叹句的句子。 3、积累词语,鼓励学生能将学到的词语运用于表达中。 4、读懂课文,能提取明显信息,乐于和小伙伴交流阅读感受。 5、感受儿童的美好愿望,了解革命传统故事,激发对革命领袖的敬爱之情。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单元教学难点1、认识50个生字,会写2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仿照例子,积累和拓展字词。 单元课时安排1、吃水不忘挖井人(2课 时) 2、我多想去看看(2课时) 3、一个接一个(2课时) 4、四个太阳(2课时) 语文园地二(2课时) 教学 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年级一年级学科语文单元第二单元课题1、吃水不忘挖井人 教学目标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了解毛主席是怎样关心人民疾苦,为人民解决困难,造福人民的。教育学生,要热爱共产党和毛主席,不要忘记那些教育、帮助、关怀过自己,对自己有恩德的人。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1.弄清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第三自然段,认识毛主席关心人民群众疾苦的高贵品质 课时 安排 二课时 教学 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程序具体过程修改补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吃、忘”等13个生字和心字底、广字头2个偏旁; 2、会写“吃、叫、主、”等7个字和“横折弯”1个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一、激发兴趣,谈话导入 1.听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 2.教师为学生做人物简介。(课件展示毛主席的照片,介绍毛主席 的革命历程。) 这首歌曲是唱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敬爱的毛主席的。(出示毛主席 画像) 人物简介:毛主席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 的革命事业。他的光辉事迹数不胜数,人们唱给他的歌更是不绝 于耳。 3.总结:是呀,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的革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