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识别技术设计已完成

图像识别技术设计已完成
图像识别技术设计已完成

摘要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的任务是实现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其主要为改善图像的质量,以人为对象,且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目前,图像处理系统应用领域广泛医学、军事、科研、商业等领域。因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易于实现非线性处理,处理程序和处理参数可变,故是一项通用性强,精度高,处理方法灵活,信息保存、传送可靠的图像处理技术。本设计的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系统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基础,基于Matlab工具工作环境设计,能很好、快速的应用于识别本专业以后将要经常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作用为识别相同元器件的个数,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识别具有安全性高,非接触性,高速度等特点。此种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相同或相近的物品识别,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关键字:数字图像;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 Matlab; 元器件.

Abstract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he task is to realize the Image enhancement, recovery, coding, compression, its main for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mages, adhere to the object, and to improve the person for the purpose of visual effect. At present,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s widely medicine, military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business, etc. The design of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based on Matlab tool design, can be very good, rapid applied to identify the major often used electronic components. Main function for the same number of componen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mechanical identification with a high level of security, non-contact, high speed, etc.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can be widely used in various industries of the same or similar goods identification, which greatly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Keywords:Digital image, Image processing, Image recognition, Matlab, Components.

目录

前言 (2)

1.设计要求 (3)

2.功能介绍 (4)

3.总体方案设计 (4)

功能模块划分 (4)

MCU传送控制流程 (5)

数码相机拍摄 (5)

软件处理流程 (5)

4.图像处理 (6)

图像格式转换 (6)

去噪及特征提取 (7)

灰度调整 (8)

二值化处理 (9)

阈值分割 (10)

5.识别统计 (14)

图像反色 (14)

函数bwlabel统计 (14)

6.完整设计程序 (16)

7.总结体会 (18)

参考文献 (19)

前言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数字图像处理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电子计算机已经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开始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图形和图像信息。数字图像处理作为一门学科大约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早期的图像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图像的质量,它以人为对象,以改善人的视觉效果为目的。图像处理中,输入的是质量低的图像,输出的是改善质量后的图像,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图像增强、复原、编码、

压缩等。首次获得实际成功应用的是美国喷气推进实验室(JPL)。他们对航天探测器徘徊者7号在1964年发回的几千张月球照片使用了图像处理技术,如几何校正、灰度变换、去除噪声等方法进行处理,并考虑了太阳位置和月球环境的影响,由计算机成功地绘制出月球表面地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随后又对探测飞船发回的近十万张照片进行更为复杂的图像处理,以致获得了月球的地形图、彩色图及全景镶嵌图,获得了非凡的成果,为人类登月创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这门学科的诞生。因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易于实现非线性处理,处理程序和处理参数可变,故是一项通用性强,精度高,处理方法灵活,信息保存、传送可靠的图像处理技术。

本图像识别统计装置设计数字以数字图像处理理论为基础,基于Matlab工具工作环境设计,能很好、快速的应用于识别本专业以后将要经常使用的电子元器件。主要作用为识别相同元器件的个数,相对于传统的机械识别具有安全性高,非接触性,高速度等特点。此种数字图像处理算法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相同或相近的物品识别,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1.设计要求

主要运用图像处理的综合方法实现,把均值滤波增强,腐蚀运算和膨胀运算,开运算,灰度变换等相结合,来实现本次设计:

1)设计一套符合应用场合的图像采集装置测量装置。

2)详细写出图像采集装置和测量装置的组成部件以及参数。

3)详细列出图像采集和测量的使用环境。

4)设计处理的流程。

5)对实验使用的关键原理作以介绍。

2.功能介绍

本设计为小功率的三极管元件图像识别统计装置,通过数码相机获取平铺无重叠堆积的三极管的图像,并通过Matlab工具处理后统计三极管的数目。通过控制控制数码相机的拍摄实现拍摄—统计—拍摄的过程。可以由MCU实现三极管的传送,上位机实现统计显示。本装置的统计方式为软件识别,与传统的机械清点相比具有速度快,损耗低等特点,目前的缺陷就是清点精度相对比较的低。

3.总体方案设计

功能模块划分

本装置有检测传送控制、图像拍摄、软件处理三部分组成,MCU主要负责三极管的取送,数码相机负责图像的获取;而具体的任务分配及数据处理则由处理能力强大的上位机(PC机)来完成。

总体功能可由下图表示:

图3-1整体功能模块示意图

MCU传送控制流程

装置MCU控制传送的元件块分块及传送速度。其与数码相机存在控制通讯接口,逻辑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3-2MCU传送控制

数码相机拍摄

数码相机获取的图片是后续程序处理的基础,所以在得到的图片质量上要有好的保证。比如图像的曝光度,解析度,对比度、色调等,所以有必要调整光照,设定好元件放置处的背景色。其中调整光照可以由MCU一并控制。数码相机的启停可由MCU控制,也可由PC控制,但图片所涉及的数据量大,要求失真度低,图像数据传输通讯接口可采用USB接口。

软件处理流程

图3-3 软件处理流程

4.图像处理

图像格式转换

取的图像格式为RGB彩色图像,需要先将其转换为8位256级的灰度图像。本程序采用Matlab的图像处理工具箱的函数rgb2gray来实现。

rgb2gray()

功能:

转换RGB图像或颜色映像表为灰度图像。

语法:

I = rgb2gray(RGB)

newmap = rgb2gray(map)

去噪及特征提取

4-1

灰度

图及

其直方图

上图4-1为三极管统计的局部图片,图中可见,三极管的主体部分很背景及管脚有着明显的区别,可以通过选取合适的阈值进行二值化,从而提取出每个三极管的特征。

图4-2为此图像的直方图,从图中可见到比较明显的阈值分界点,但是并不是非常的明显,这是因为,图中有很多的三极管因为反光的缘故,导致主体部分有些发白,如图4-3所示。

图4-2 需要进一步处理的地方

灰度调整

对于这些发白部分,我们采用灰度调整及中值滤波进行处理,在matlab中,提供了两个函数进行相应的操作,其中imadjust进行灰度调整,其用法如下Imadjst(f,[low_in high_in],[low_out high_out],gamma)

Gamma所表示的意义:

>1 -------- 凹曲线

<1 -------- 凸直线

=1 -------- 直线

medfilt2用于进行中值滤波处理,其用法如下

F=medfilt2(f,[m n]);

f为输入图像

[m n]为中值滤波模板

F是中值滤波后输出的图像。

图4-1经过灰度调整及中值滤波后的图像如图4-4所示,可见,经过中值滤波后,三极管的主体部分有了较大的改善。

图4-3灰度处理中值滤波后图像

图4-4 灰度调整中值滤波后的直方图

4灰度调整,中值滤波后的直方图

050100150200250

二值化处理

经过滤波后,即可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首先,我们采用人工选择阈值的方法进行二值化,由图可见,对于本幅图片,其合适的阈值在50~100之间,通过试验,我们选取的值为80。

对图像二值化处理的程序如下:

[M,N]=size(F);

for x=1:M

for y=1:N

if F(x,y)<80

F(x,y)=0; %低于阈值的值黑

else

F(x,y)=255; %高于阈值的值白

end

end

end

处理后的图像如图4-6所示:

图4-5 二值化后结果

阈值分割

当然仍有许多模糊的三极管管脚残影,但已经将三极管的主体很好的识别了出来,采用人工选择阈值的方法虽然可以成功分离出三极管的主体,但是这个阈值这是针对这张图片有效,对于获取的其它图片,这个阈值并不能正确地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因此我们决定采用自动阈值分割的方法来对图像进行

二值化。

我们所选用的自动阈值分割方法为Otsu法,它是一种使类间方差最大的自动确定阈值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简单、处理速度快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阈值选取方法。

在matlab中,提供了一个函数graythresh来实现Otsu法阈值分割,其用法如下:

T=graythresh(f);

其中,f为待进行阈值分割的灰度图像,T为返回的分割灰度比例,将其乘于256即为Otsu法划定的分割阈值。

优化后的程序如下:

T=graythresh(F);

T=T*256;

[M,N]=size(F);

for x=1:M

for y=1:N

if F(x,y)

F(x,y)=0; %%低于阈值的置黑

else

F(x,y)=255; %%低于阈值的置白

end

end

end

采用Otsu法进行阈值二值化后的图像如图4-7所示:

图4-6 Otsu法阈值分割后图像

由上可见,不管是采用人工阈值还是Otsu法自动阈值分割,仍然会残留很多的三极管管脚,它们将会严重干扰到对三极管的统计,对于这些噪声,我们采用图像形态学中的闭运算来进行处理,闭运算的原理是先对图像进行腐蚀后再进行膨胀,matlab提供了函数imclose来实现图像的闭运算。其格式为:F=imclose(f,B);

其中,B为结构元素,可由以下两种办法生成

(1)B=ones(n);

(2)B=strel(‘type’,[m n]);

Type可以取以下的值

square 生成一个m*n方形矩阵

line 生成一条长度为m,斜率为n°的直线

disk 生成一个m*n大小的蝶形

ball 生成一个m*n大小的球形

滤除三极管管脚后的结果如图4-8所示。

图4-7 去噪后的局部图像

由图中可见,噪声被有效的滤除了,但是,去除了噪声的同时,也使部分接触紧密的三极管在闭运算后连成一个整体,如图4-8中的红圈所示,因此在此后的识别统计中需要对其进行特殊的处理。

闭运算

5.识别统计

图像反色

将以上处理过后的图像反色,如图4-10所示

图4-8 反色后的图像

函数bwlabel 统计

三极管数目的统计采用函数bwlabel 来实现. bwlabel 功能:

标注二进制图像中已连接的部分,并将每个连同的部分标上相同的序号。

语法: L = bwlabel(BW,n) ,[L,num] = bwlabel(BW,n) 统计的过程如下:

1) 通过bwlabel 计算出图像中所以的连通区域的数目,这包括了单个、

两个、及三个以上的三极管。

2) 计算每个连通区域的大小,根据大小判断其中包括的三极管数目,

分别计算两个三极管,三个三极管,及三个以上三极管的数目。

反色

3)将上面各项统计结果加起来即为三极管的数目。

具体程序如下:

%对图像贴标签

[L N]=bwlabel(F1,8)

Sum = [];

%统计每个标签的数量

for i=1:N

[r,c] = find(L==i);

rc = [r c];

Num = length(rc);

Sum([i])=Num;

end

%根据每个标签数量,分别统计2个,3个,4个三极管的数量for i=1:length(Sum)

if (Sum([i]))>2000

N=N+3;

elseif(Sum([i])) > 1450

N =N + 2;

elseif (Sum([i])) > 900

N =N + 1;

end

end

图4-9 Matlab统计分析

经过统计,如图4-11所示,该幅图像的三极管数目约为481个。6.完整设计程序

完整程序如下所示:

clear all;

close all;

f=imread('');

F=rgb2gray(f);

figure;imshow(F);title('原图');

figure;imhist(F);title('直方图');

F0 = imadjust(F,stretchlim(F),[0 1]);

Ft=medfilt2(F0,[5 5]);

figure;imshow(Ft);title('灰度调整,中值滤波后的图像');

figure;imhist(Ft);title('灰度调整,中值滤波后的直方图');

T=graythresh(Ft);

T=T*256-5;

[M,N]=size(Ft);

for x=1:M

for y=1:N

if Ft(x,y)

Ft(x,y)=0; %低于阈值的值黑

else

Ft(x,y)=255; %高于阈值的值白

end

end

end

figure;imshow(Ft);title('二值化结果');

B=ones(10);

F0=imclose(Ft,B);

figure;imshow(F0);title('闭运算');

F1=imadjust(F0,[0,1],[1,0],1);

figure;imshow(F1);title('反色');

%对图像贴标签

[L N]=bwlabel(F1,8)

Sum = [];

%统计每个标签的数量

for i=1:N

[r,c] = find(L==i);

rc = [r c];

Num = length(rc);

Sum([i])=Num;

end

%根据每个标签数量,分别统计2个,3个,4个三极管的数量

for i=1:length(Sum)

if (Sum([i]))>2000

N=N+3;

elseif(Sum([i])) > 1450

N =N + 2;

elseif (Sum([i])) > 900

N =N + 1;

end

end

7.总结体会

通过本本设计为小功率的三极管元件图像识别统计装置的设计,目前的缺陷就是清点精度相对比较的低。不仅使我们对上位机、MCU等控制系统、通信系统进一步增加了了解,而且在Matlab中关于图像处理方面的函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在试验过程中我们也试验了多种的图像处理方法,如平滑滤波,高斯低通滤波等等,进一步掌握了图像处理的一些常用方法,对图像形态学操作也有了深入的学习与掌握,了解了图像形态学操作的重要作用。

在此一并感谢赵老师、罗老师这一学期以来的指导与教诲,两位老师不仅给了我们学习上的指导,对我们的生活也给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在思想上更是如此。两位老师平日里工作繁多,但在我做课程设计的每个阶段,从选题到查阅资料,提纲的确定,中期的修改,后期课程设计格式调整等各个环节中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除了敬佩两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外,您们治学严谨和科学研究的精神也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并将积极影响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在这样的教诲下,掌握了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为我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了源动力。

参考文献

[1]胡学龙等著数字图像处理电子工业出版社,.

[2]朱衡君编著 MATLAB语言及实践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陈怀琛. MATLAB机器在理工科课程中的应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4]董长虹等. MATLAB信号处理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

[5]李在铭. 数字图像处理、压缩与识别技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简单介绍图像识别技术在各类行业的应用

简单介绍图像识别技术在各类行业的应用 图像识别作为计算视觉技术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一直备受重视。微软在两年前就公布了一项里程碑式的成果:它的图像系统识别图片的错误率比人类还要低。如今,图像识别技术又发展到一个新高度。这有赖于更多数据的开放、更多基础工具的开源、产业链的更新迭代,以及高性能的AI计算芯片、深度摄像头和优秀的深度学习算法等的进步,这些都为图像识别技术向更深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实对于图像识别技术,大家已经不陌生,人脸识别、虹膜识别、指纹识别等都属于这个范畴,但是图像识别远不只如此,它涵盖了生物识别、物体与场景识别、视频识别三大类。发展至今,尽管与理想还相距甚远,但日渐成熟的图像识别技术已开始探索在各类行业的应用。 01 网络搜索 以Facebook和谷歌为例,近日,Facebook专门为图像和视频理解打造了一个专业计算机视觉平台Lumos,该平台可以为整个社交网络提供视觉搜索功能,它将从两个方面改善社交网络上的用户体验:基于图片本身(而不是图片标签和拍照时间)的搜索;升级的自动图片描述系统(可向视觉障碍者描述图片内容)。而对于谷歌而言,图片识别已经攻克,它的下一个挑战是视频识别,目标是提升图像识别技术,最终能够识别和搜索视频本身的原内容,从而改善视频推荐服务。除此以外,Snap和Twitter等也都在致力于此。 02 智能家居 在智能家居领域,通过摄像头获取到图像,然后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识别出图像的内容,从而做出不同的响应。举个例子,我们在门口安装了摄像头,当有物体出现在摄像头范围内的时候,摄像头自动拍摄下图像进行识别,如果发现是可疑的人或物体,就可以及时报警给户主。如果图像和主人的面部匹配,则会主动为主人开门。还有家庭用的智能机器人,

关于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研究

人脸识别技术优势 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都拨出专款资助人脸识别的相关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也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列入其中[4],明确指出:“要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展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技术研究,人脸识别具有高安全性、低误报率的出入口控制新产品。”在这种环境下,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院校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人脸识别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Biometrics),与虹膜识别、指纹扫描、掌形扫描等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在应用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 1.人脸识别使用方便,用户接受度高。人脸识别技术使用通用的摄像机作为识别信息获取装置,以非接触的方式在识别对象未察觉的情况下完成识别过程。 2.直观性突出。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依据是人的面部图像,而人脸无疑是肉眼能够判别的最直观的信息源,方便人工确认、审计,“以貌取人”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3.识别精确度高,速度快。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技术的识别精度处于较高的水平,误识率、拒认率较低。 4.不易仿冒。在安全性要求高的应用场合,人脸识别技术要求识别对象必须亲临识别现场,他人难以仿冒。人脸识别技术所独具的活性判别能力保证了他人无法以非活性的照片、木偶、蜡像来欺骗识别系统。这是指纹等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所很难做到的。举例来说,用合法用户的断指即可仿冒合法用户的身份而使识别系统无从觉察。 5.使用通用性设备。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设备为一般的PC、摄像机等常规设备,由于目前计算机、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对于多数用户而言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无需添置大量专用设备,从而既保护了用户的原有投资又扩展了用户已有设备的功能,满足了用户安全防范的需求。 6.基础资料易于获得。人脸识别技术所采用的依据是人脸照片或实时摄取的人脸图像,因而无疑是最容易获得的。 7.成本较低,易于推广使用。由于人脸识别技术所使用的是常规通用设备,价格均在一般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之内,与其它生物识别技术相比,人脸识别产品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概括地说,人脸识别技术是一种高精度、易于使用、稳定性高、难仿冒、性价比高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我将人脸识别的一些应用列举出来,希望抛转引玉,大家不断完善,开拓更多的应用领域。 1)监控布控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浅析人工智能中的图像识别技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图像识别技术是信息时代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其产生目的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图像识别技术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程分为信息的获取、预处理、特征抽取和选择、分类器设计和分类决策。文章简单分析了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其技术原理以及模式识别等,之后介绍了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技术和非线性降维的图像识别技术及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从中可以总结出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广泛,人类的生活将无法离开图像识别技术,研究图像识别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1 图像识别技术的引入 图像识别是人工智能科技的一个重要领域。图像识别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字识别、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物体识别。图像识别,顾名思义,就是对图像做出各种处理、分析,最终识别我们所要研究的

目标。今天所指的图像识别并不仅仅是用人类的肉眼,而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进行识别。虽然人类的识别能力很强大,但是对于高速发展的社会,人类自身识别能力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于是就产生了基于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这就像人类研究生物细胞,完全靠肉眼观察细胞是不现实的,这样自然就产生了显微镜等用于精确观测的仪器。通常一个领域有固有技术无法解决的需求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新技术。图像识别技术也是如此,此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让计算机代替人类去处理大量的物理信息,解决人类无法识别或者识别率特别低的信息。 图像识别技术原理 其实,图像识别技术背后的原理并不是很难,只是其要处理的信息比较繁琐。计算机的任何处理技术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都是学者们从生活实践中得到启发而利用程序将其模拟实现的。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和人类的图像识别在原理上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机器缺少人类在感觉与视觉差上的影响罢了。人类的图像识别也不单单是凭借整个图像存储在脑海中的记忆来识别的,我们识别图像都是依靠图像所具有

图像识别技术发展状况及前景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 罗述谦综述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100054) 吕维雪审 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310027) 摘要医学图像配准是医学图像分析的基本课题,具有重要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价 值。本文较全面地介绍了医学图像配准的概念、分类、配准原理、主要的配准技术及评 估方法。 关键词医学图像配准多模 1 医学图像配准的概念 在做医学图像分析时,经常要将同一患者的几幅图像放在一起分析,从而得到该患者的多方面的综合信息,提高医学诊断和治疗的水平。对几幅不同的图像作定量分析,首先要解决这几幅图像的严格对齐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图像的配准。 医学图像配准是指对于一幅医学图像寻求一种(或一系列)空间变换,使它与另一幅医学图像上的对应点达到空间上的一致。这种一致是指人体上的同一解剖点在两张匹配图像上有相的空间位置。配准的结果应使两幅图像上所有的解剖点,或至少是所有具有诊断意义的点及手术感兴趣的点都达到匹配。 医学图像配准技术是90年代才发展起来的医学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配准”的技术名词除registration外,mapping、matching、co-registration、integration、align-ment和fusion 等说法也经常使用。从多数文章的内容看,mapping偏重于空间映射;fu-sion指图像融合,即不仅包括配准,而且包括数据集成后的图像显示。虽然在成像过程之前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小由身体移动等因素引起的空间位置误差,提高配准精度(称作数据获取前的配准preacquisition),但医学图像配准技术主要讨论的是数据获取后的(post-acquisition)配准,也称作回顾式配准(retrospective registration)。当前,国际上关于医学图像配准的研究集中在断层扫描图像( tomographic images,例如CT、MRI、SPECT、PET等)及时序图像(time seriesimages,例如fMRI及4D心动图像)的配准问题。 2 医学图像基本变换 对于在不同时间或/和不同条件下获取的两幅图像I1(x1,y1,z1)和I2(x2,y2,z2)配准,就是寻找一个映射关系P:(x1,y1,z1) (x2,y2,z2),使I1的每一个点在I2上都有唯一的点与之相对应。并且这两点应对应同一解剖位置。映射关系P表现为一组连续的空间变换。常用的空间几何变换有刚体变换(Rigid body transformation)、仿射变换(Affine transformation)、投影变换(Projec-tive transformation)和非线性变换(Nonlin-ear transformation)。 (1)刚体变换: 所谓刚体,是指物体内部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例如,可将人脑看作是一个刚体。 处理人脑图像,对不同方向成像的图像配准常使用刚体变换。刚体变换可以分解为旋转和平移:P(x)=Ax+b(1) x=(x,y,z)是像素的空间位置;A是3×3的旋转矩阵,b是3×1的平移向量。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发展规划报告

图像所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目标,特制定图像所相应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以推动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一、学科建设总体目标 (一)学科基础 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简称图像所)将继续以跻身于我国的国防科技的发展为切入点,从事发展巡航导弹中制导、末制导关键技术,承担相关预先研究和攻关科研任务为学科建设的主攻方向。 (1)目前本学科点共有五个研究方向: “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成像自动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 “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 “人工智能与思维科学” “面向模式识别的专用处理机与IC芯片设计”。 (2)本学科点现有科研人员26人,其中教授(含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7人。科研教学梯队层次高,年龄、专业结构合理。现有教学科研用房4000 平方米。实验设备固定资产5000余万元,已初步形成先进、配套的教学、科研、开发环境和雄厚的技术储备。 (3)学科特点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信息科学技术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领域之一。

来自不同成像传感器的不同谱段的图像信号能全面揭示客观世界的各种特性,智能控制是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现代控制理论和技术,图像模式处理、识别与智能控制的结合构成了智能信息系统和智能自动化系统发展的基础,不仅科学意义深远而且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学科点的主要特色是紧密结合航天、航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国家目标,进行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重点研究多谱段图像模式信息的获取、表示、处理、分析与智能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同时培养和造就本领域高层次、高质量的科技人才。本学科点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是: ·计算机视觉与应用 在基于信息融合的信号处理、基于视觉、力觉和超声波接近觉的多传感器机器人系统和飞行器三维航迹规划技术方面具有特色,承担了国家重大型号XY-20末制导航迹规划攻关项目并进入型号研制。 ·成像自动目标识别与精确制导技术 开展面向复杂背景和随机环境下成像自动目标检测、识别、跟踪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算法和新系统的研究,其特色是瞄准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家目标,紧密结合航天航空高技术发展,在基于图象和图象序列的自动目标识别,景象匹配定位等精确制导领域开展应用基础和高技术的研究,并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应用于国防高技术武器系统中。 ·多谱成像与遥感图像处理 研究微波辐射特性及成像技术、激光雷达成像信号处理和遥感图像处理与

图像识别技术

伴随着通信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纸质文档通过数字采集设备转换成文本图像,从而使文本图像数据能够快捷的在网络、卫星、传真通信信道中传输,因此,文本图像已逐渐成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但是,现有的文本图像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且通用性不高,无法满足文本图像处理广泛性与实时性的要求。因此,研究如何对文本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以便高效、快捷的获取文本图像的信息,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文本图像的识别检索、预处理、版面分析和表格图像识别展开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1.依据图像的灰度分布和结构特征差异,对基于图像信息度量的文本图像识别检索算法进行改进,构造一种基于信息度量与Radon变换的文本图像识别检索算法。该算法综合利用文本图像与连续色调】图像的灰度分布与结构特征差异进行文本图像的识别检索。实验结果表明,所构造算法可有效降低文本图像识别检索的误识率。2.对基于Hough变换的文本图像倾斜检 图像识别,是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 式的目标和对像的技术。 图像识别可能是以图像的主要特征为基础的。每个图像都有它的特征,如字 母A有个尖,P有个圈、而Y的中心有个锐角等。对图像识别时眼动的研究表明, 视线总是集中在图像的主要特征上,也就是集中在图像轮廓曲度最大或轮廓方向 突然改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信息量最大。由此可见,在图像识别过程中,知觉 机制必须排除输入的多余信息,抽出关键的信息。 图像识别的目的在于用计算机自动处理图像信息,以代替人去完成图像分类 及辨识的任务。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技术是模式识别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近几十年来,图像识别技术取得了深入和迅速的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图像遥感、机 器人视觉、生物医学、地质勘探等多个领域。 随着图像识别技术在多领域的发展,由其在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研究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Mallat在小波变换中滤波器的设计、Belhumeur在Fisher变换中的识别模型和Largrange优化方式建立支持向量机。本文在总结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对摄像头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完成JPEG的编码,详细讨论了JPEG图像解码的过程并实现了其算法。

仪器仪表数字图像的识别及其应用

摘要:本文针对仪器仪表应用环境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数字图像识别硬件平台,采用STC12LE5A60S2单片机驱动图像传感器OV7670采集图像,可减少由人为因素或传感器干扰引起的数据错误,省去采集卡,节省了成本。通过无线通信,成功地将数字图像识别技术应用到了检测环境中。经过试验,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图像采集;无线通信;STC12LE5A60S2;OV7670引言 目前,仪器仪表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的测量系统中。但是,由于某些仪器仪表只是通过LCD、LED数码管或者表盘来显示数值,并没有提供数据传送的接口,因此很难实现数据的自动采集以及保证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难以满足对测量系统工作自动化的要求[1]。现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测量系统的管理也从人工监管方式逐步向自动管理方式转变[2]。为了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需要对测量系统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控制中心要快速、准确、自动获取所需数值,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系统能够很好地实现控制功能,笔者设计出基于数字图像的仪器仪表读数识别系统。该系统利用单片机控制图像传感器自动读取仪器仪表的数字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和图像识别技术,将识别结果通过无线网络传输,传送至控制中心,由控制中心对采集数据进行综合管理,从而真正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对系统控制的自动化。 数字图像识别系统 仪器仪表数字图像采集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有单片机、图像传感器、LCD显示器、无线收发模块以及数据存储器,系统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单片机作为系统的控制核心,

控制图像传感器采集仪器仪表数字图像,将仪器仪表图像数据存储在扩展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中,利用数字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读取仪器仪表数字,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仪器仪表数字发送到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可以直观地显示所采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图像采集电路 本设计中,仪器仪表图像数据采集模块选用的图像传感器是美国OmniVision公司的彩色/黑白CMOS图像传感器OV7670,该传感器可以通过I2C总线进行对其内部寄存器进行配置,使得输出数据速率、格式都可以得到改变,且输出数据已经做完分离,处理起来相对也比较容易[3~4]。基于功能的实现和价格两方面的考虑,本设计最终决定选取该型号图像传感器作为图像数据采集的核心器件。 由于OV7670图像传感器的工作电压为2.45V到3V,对外部工作时钟频率在 10MHz到48MHz,因此控制芯片选用宏晶科技的单时钟/机器周期的 STC12LE5A60S2单片机。该单片机工作电压在2.2V到3.6V,能够和OV7670图像传感器理想匹配;工作频率在0~35MHz,且内部含有波特率发生器,最大可以产生12MHz的方波[5~6],该信号可以作为OV7670图像传感器的外部工作时钟,也满足了OV7670图像传感器对工作时钟频率的要求。图像采集硬件电路图如图2所示。 图像传感器的SDA和SCL分别为内部寄存器配置数据线和时钟线,单片机通过 P1.2、P1.3模拟I2C总线对图像传感器内部寄存器进行配置,使得图像数据输出为QVGA格式,在QVGA的基础之上再次对输出数据进行水平、垂直方向分别8抽样,使得最终输出为像素为60×80;帧同步输出信号VSYNC引脚接入单片机P3.2口,由P3.2引脚捕捉该信号,当捕捉到帧同步输出信号时,开始采集仪表图像数据,图像有效数据是通过单片机对有效像素信号捕捉获取的,有效像素信号是指图像传感器像素时钟信号PCLK接74HC74二分频后与行同步信号HREF经过与非门的信号;主函数中对像素时钟信号PCLK进行捕捉,在该信号有效时,选通图像采集数据控制线,将图像保存在缓存,然后使图像数据线无效,将缓存数据存储到62LV256存储器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像素点的灰度值;行同步信号HREF接入单片机定时器T0中断,当单片机捕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孔大力崔洋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方法、优点、数字图像处理的传统领域及热门领域及其未来的发展等进行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特征提取;分割;检索 引言 图像是指物体的描述信息,数字图像是一个物体的数字表示,图像处理则是对图像信息进行加工以满足人的视觉心理和应用需求的行为。数字图像处理是指利用计算机或其他数字设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各种加工和处理,它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其发展速度异常迅速,应用领域极为广泛。 数字图像处理的早期应用是对宇宙飞船发回的图像所进行的各种处理。到了70年代,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迅速从宇航领域扩展到生物医学、信息科学、资源环境科学、天文学、物理学、工业、农业、国防、教育、艺术等各个领域与行业,对经济、军事、文化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发展速度快、应用范围广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最初由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而计算机运行处理速度相对较慢,这就限制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发展。现在计算机的计算能力迅速提高,运行速度大大提高,价格迅速下降,图像处理设备从中、小型计算机迅速过渡到个人计算机,为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准备了条件。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视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最重要的手段。据统计,在人类获取的信息中,视觉信息占60%,而图像正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因此,和视觉紧密相关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潜在应用范围自然十分广阔。 1数字图像处理的目的 一般而言,对图像进行加工和分析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目的[1]: (1)提高图像的视感质量,以达到赏心悦目的目的。如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改变图像中的亮度和颜色,增强图像中的某些成分与抑制某些成分,对图像进行几何变换等,从而改善图像的质量,以达到或真实的、或清晰的、或色彩丰富的、或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2)提取图像中所包含的某些特征或特殊信息,以便于计算机进行分析,例如,常用做模式识别和计算机视觉的预处理等。这些特征包含很多方面,如频域特性、灰度/颜色特性、边界/区域特性、纹理特性、形状/拓扑特性以及关系结构等。 (3)对图像数据进行变换、编码和压缩,以便于图像的存储和传输。 2数字图像处理的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按处理方法分,主要有以下三类,即图像到图像的处理、图像到数据的处理和数据到图像的处理[2]。 (1)图像到图像。图像到图像的处理,其输入和输出均为图像。这种处理技术主要有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和图像编码。 首先,各类图像系统中图像的传送和转换中,总要造成图像的某些降质。第一类解决方法不考虑图像降质的原因,只将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有选择地突出,衰减次要信息,提高图像的可读性,增强图像中某些特征,使处理后的图像更适合人眼观察和机器分析。这类方法就是图像增强。例如,对图像的灰度值进行修正,可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对图像进行平滑,可以抑制混入图像的噪声;利用锐化技

图像识别匹配技术原理

第1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字图像,又称数码图像或数位图像,是二维图像用有限数字数值像素的表示。通常,像素在计算机中保存为二维整数数组的光栅图像,这些值经常用压缩格式进行传输和储存。数字图像可以由许多不同的输入设备和技术生成,例如数码相机、扫描仪、坐标测量机等,也可以从任意的非图像数据合成得到,例如数学函数或者三维几何模型,三维几何模型是计算机图形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数字图像处理领域就是研究它们的变换算法。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是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数字图像处理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一是计算机的发展;二是数学的发展(特别是离散数学理论的创立和完善);三是广泛的农牧业、林业、环境、军事、工业和医学等方面的应用需求的增长。 图像配准(Image registration)就是将不同时间、不同传感器(成像设备)或不同条件下(天候、照度、摄像位置和角度等)获取的两幅或多幅图像进行匹配、叠加的过程,它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等领域。 图像配准的方法迄今为止,在国内外的图像处理研究领域,已经报道了相当多的图像配准研究工作,产生了不少图像配准方法。总的来说,各种方法都是面向一定范围的应用领域,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比如计算机视觉中的景物匹配和飞行器定位系统中的地图匹配,依据其完成的主要功能而被称为目标检测与定位,根据其所采用的算法称之为图像相关等等。 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一般不需要对图像进行复杂的预先处理,而是利用图像本身具有灰度的一些统计信息来度量图像的相似程度。主要特点是实现简单,但应用范围较窄,不能直接用于校正图像的非线性形变,在最优变换的搜索过程中往往需要巨大的运算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人们提出了许多基于灰度信息的图像配准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互相关法(也称模板匹配法)、序贯相似度检测匹配法、交互信息法。 目前主要图像配准方法有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基于相关性的配准方法和基于梯度的配准方法。其中基于梯度的方法基本很少单独使用,而作为一个辅助

图像识别技术在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

图像识别技术在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图像识别技术在安全防范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提出在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基础上融入图像识别技术及软件支持,能够提高安全防范系统的智能程度和自动化控制能力,为智能建筑的使用者提供更为安全、快捷、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application of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proposed to introduce the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software support on the basis of without additional hardware cost, to improve the intelligent degree and automatic control ability of 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 and provide more safe,fast, comfortable work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for users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关键词:安全防范系统;图像识别技术;门禁控制;车辆管理key words: 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access control;vehicl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18-02 0 引言 安全防范系统(sps,security & protection system),是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现代电子技术、视频采集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集散型控制系统或网络,具

图像识别技术报告

图像识别技术 课程教师:桑爱军老师 报告组成员: 五里雾

一、图像识别简介 图像识别是指图形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人们辨认出它是经验过的某一图形的过程,也叫图像再认。在图像识别中,既要有当时进入感官的信息,也要有记忆中存储的信息。只有通过存储的信息与当前的信息进行比较的加工过程,才能实现对图像的再认。 人的图像识别能力是很强的。图像距离的改变或图像在感觉器官上作用位置的改变,都会造成图像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和形状的改变。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仍然可以认出他们过去知觉过的图像。甚至图像识别可以不受感觉通道的限制。例如,人可以用眼看字,当别人在他背上写字时,他也可认出这个字来。 图像识别技术可能是以图像的主要特征为基础的。每个图像都有它的特征,如字母A有个尖,P有个圈、而Y的中心有个锐角等。对图像识别时眼动的研究表明,视线总是集中在图像的主要特征上,也就是集中在图像轮廓曲度最大或轮廓方向突然改变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信息量最大。而且眼睛的扫描路线也总是依次从一个特征转到另一个特征上。由此可见,在图像识别过程中,知觉机制必须排除输入的多余信息,抽出关键的信息。同时,在大脑里必定有一个负责整合信息的机制,它能把分阶段获得的信息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知觉映象。

在人类图像识别系统中,对复杂图像的识别往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信息加工才能实现。对于熟悉的图形,由于掌握了它的主要特征,就会把它当作一个单元来识别,而不再注意它的细节了。这种由孤立的单元材料组成的整体单位叫做组块,每一个组块是同时被感知的。在文字材料的识别中,人们不仅可以把一个汉字的笔划或偏旁等单元组成一个组块,而且能把经常在一起出现的字或词组成组块单位来加以识别。 图像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编制模拟人类图像识别活动的计算机程序,人们提出了不同的图像识别模型。例如模板匹配模型。这种模型认为,识别某个图像,必须在过去的经验中有这个图像的记忆模式,又叫模板。当前的刺激如果能与大脑中的模板相匹配,这个图像也就被识别了。例如有一个字母A,如果在脑中有个A模板,字母A的大小、方位、形状都与这个A模板完全一致,字母A就被识别了。这个模型简单明了,也容易得到实际应用。但这种模型强调图像必须与脑中的模板完全符合才能加以识别,而事实上人不仅能识别与脑中的模板完全一致的图像,也能识别与模板不完全一致的图像。例如,人们不仅能识别某一个具体的字母A,也能识别印刷体的、手写体的、方向不正、大小不同的各种字母A。同时,人能识别的图像是大量的,如果所识别的每一个图像在脑中都有一个相应的模板,也是不可能的。 为了解决模板匹配模型存在的问题,格式塔心理学家又提出了一个原型匹配模型。这种模型认为,在长时记忆中存储的并不是所要识

图像识别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word版本

图像识别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

精品文档 图像识别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探析 作者:马晨 来源:《中国新通信》2017年第09期 【摘要】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图像识别技术在我国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就图像识别的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图像识别技术的价值。 【关键词】图像识别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引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这一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发的广泛和普及,甚至已经逐渐开始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图像识别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一定的空间,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笔者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了以下几点分析。 一、图像识别技术相关概述 图像识别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按照所观测到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物体进行分辨,以此来做好相应的具有意义的判断,具体实现则是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认知过程进行模拟。通常情况下,一个图像其识别系统由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分类器的识别这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图像分割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图像划分成为多个区域;图像特征提取则是对多个区域的图像进行相应的特征提取;分类器的识别则是按照图像特征所提取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分类。从某种程度来说,图像分割其本身就能将其称之为图像识别的过程。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其中就包括医学、航天航空、通信等领域[1]。 二、图像识别的技术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我国图像识别技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处理精度高、再现性好、灵活性高、适用面宽、信息压缩潜力大等方面,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该技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影响图像识别技术发展的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目前而言,图像识别技术其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处理的信息都属于二维信息,并且处理量较大,所以对于计算机速度以及存储容量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致使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成本较高,技术难度也随之上升。除此之外,图像识别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其图像主要是三维景物的二维投影,而一副图像其本身就不会具备复现三维景物的全部几何信息这一能力,所以三维景物其背面的信息是不可能在二维图像画面上反映出来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对三维景物进行适当的分析,最后,图像识别技术其成像之后,其主要是交由相关人员进行评价,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也就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图像识别技术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图像分类,其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而在该技术中,在对图像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其经常会使用到经典的模式进行识别[2]。就近年来在该技术中所发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图像处理与识别论文.doc

辽宁工业大学 关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论述 --图像处理与识别结课论文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02班 学号:100404054 姓名:包媛

关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论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开拓,一种全新的图像处理方法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即利用计算机设备将图像转变成数字信息来进行保存、处理、传输和重现。数字图像识别技术则是从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中延伸出来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但就目前的水平而言,计算机对外部的感知能力还比较薄弱,还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从事数字图像处理与识别的理论和应用的研究。图像处理与识别的应用有很多种,如指纹识别,条码识别,人脸识别,车牌识别,残损纸币识别等等在生活,生产中,和警方侦破案件中都有很多很重要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分类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基本部件,“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人脸识别”及“残损纸币识别”进行详细叙述。一些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图像增强与图像检测两部分。人脸识别”当中,可采用SN-tuple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识别,同时网络参数的变化对识别率也会有所影响影响。对于“残损纸币识别”,可以选择边缘检测、Fisher判别和神经网络三种方法进行识别。其中,边缘检测需要区分纸币的面值和正反,之后方可识别,但性能较为稳定,识别效果较好;Fisher判别无需区分纸币的面值和正反,但识别率受样本选择的影响,不同样本,识别率有可能相差较大;神经网络方法也可不区分纸币的面值与正反,但识别率较低,若区分面值与正反,则可获得较高的识别率。下面分别对车牌识别,纸币、票据识别和手势识别做陈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机动车的规模与流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迫切需要采用高科技手段,对这些违法违章车辆牌照进行登记,汽车牌照识别系统的出现成为了交通管制必不可少的有力武器。汽车牌照的识别系统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及相关军事部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是一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和字符识别的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该系统先通过图像采集,再对图像进行处理以克服图像干扰,改善识别效果,而后进行二值化,归一化等处理,最后进行识别。车牌识别系统使得车辆管理更趋于数字化,网络化,大大提高了交通管理的有效性与方便性。车牌识别系统作为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车牌识别是一项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多门学科的技术,它在交通监视和控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成为现代交通工程领域中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该项技术应用前景广泛,例如用在自动收费系统、不停车缴费、失窃车辆的查寻、停车场车辆管理、特殊部门车辆的出入控制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

人脸识别技术发展及应用分析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采集人脸图像,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处理,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记忆存储和比对辨识,达到识别不同人身份的目的。 市场现状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一些商业性的人脸识 别系统逐渐进入市场,但是,这些技术和系统离 实用化都有一定距离,性能和准确率也有待提高。 美国遭遇恐怖袭击后,这一技术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非常容易隐蔽使用的识别技术,人脸识别逐渐成为国际反恐和安全防范重要的手段之一。近年来,人脸识别在中国市场,也经历着迅速的发展,而且发展的脚步也越来越快。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 科技的进步 国际上,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举办的Face Recognition Vendor Test 2006,通过大规模的人脸数据测试表明,当今世界上人脸识别方法的识别精度比2002年的FRVT2002至少提高了一个数量级(10倍),而对于高清晰,高质量人脸图像识别,机器的识别精度几乎达到100%。在我国,近年来科技界

和社会各个方面都认识到人脸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国家政策对人脸识别技术研究给予了很大支持,使得我国人脸识别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应用需求的增加 越来越趋向于高科技的犯罪手段使得人们对各种场合的安全机制要求也近乎苛刻,各种应用需求不断涌现。人脸识别市场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归功于生物识别需求的多元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脸识别技术的进步。从需求上来说,除了传统的考勤、门禁等应用外,视频监控环境下的身份识别正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即在一个较复杂的场景中,在较远的距离就识别出特定的人,这显然是其它生物识别方法所欠缺的,而人脸识别却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技术历程 国家“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将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发展列入其中,明确指出:“要在生物特征识别技术领域缩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开展生物特征识别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具有高安全性、低误报率的出入口控制新产品。”在这种环境下,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院校在人脸识别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中科院自动化所,清华大学,中科院计算所自主开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的水平。 传统的人脸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可见光图像的人脸识别,这也是人们最熟悉的识别方式,已有30多年的研发历史。但这种方式有着难以克服的缺陷,尤其在环境光照发生变化时,识别效果会急剧下降,无法满足实际系统的需要。解决光照问题的方案有三维图像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人脸识别。但目前这两种技术还远不成熟,识别效果不尽人意。

图像识别的关键技术与展望

图像识别的关键技术与展望 报告人:单革地点:华中师范大学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采集仪的出现以及高可靠算法的实现,使得图像识别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产品化程度越来越高,成像系统也越来越成熟。 1 图像识别系统概述 自动图像识别系统的过程分为五部分:图像输入、预处理、特征提取、分类和匹配,其中预处理又可分为图像分割、图像增强、二值化和细化等几个部分。(1)图像输入 将图像采集下来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是图像识别的首要步骤。 (2)预处理 为了减少后续算法的复杂度和提高效率,图像的预处理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背景分离是将图像区与背景分离,从而避免在没有有效信息的区域进行特征提取,加速后续处理的速度,提高图像特征提取和匹配的精度;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改善图像质量,恢复其原来的结构;图像的二值化是将图像从灰度图像转换为二值图像;图像细化是把清晰但不均匀的二值图像转化成线宽仅为一个像素的点线图像。 (3)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负责把能够充分表示该图像唯一性的特征用数值的形式表达出来。尽量保留真实特征,滤除虚假特征。 (4)图像分类 在图像系统中,输入的图像要与数十上百甚至上千个图像进行匹配,为了减少搜索时间、降低计算的复杂度,需要将图像以一种精确一致的方法分配到不同的图像库中。 (5)图像匹配 图像匹配是在图像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将当前输入的测试图像特征与事先保存的模板图像特征进行比对,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似程度,判断这两幅图像是否一致。本文将从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图像分类及特征匹配这几个方面来讨论自动图像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和一些不足之处。 2 图像的预处理 预处理是图像自动识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图像识别的效果。预处理的目的是去除图像中的噪声,把它变成一幅清晰的点线图,以便于提取正确的图像特征。 2. 1 方向图的计算 方向图因具有真实性且能以简化的形式直观地反映图像最基本的形态特征,

病害图像识别最新技术研究和分析

病害图像识别最新技术研究和分析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这一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越发的广泛和普及,甚至已经逐渐开始渗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图像识别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有着一定的空间,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此,笔者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进行如下分析。 一、图像识别技术相关概述 图像识别技术其主要的作用就是按照所观测到的图像,对图像中的物体进行分辨,以此来做好相应的具有意义的判断,具体实现则是应用现代信息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对人类认知过程进行模拟。通常情况下,一个图像其识别系统由图像分割、图像特征提取、分类器的识别这三个部分所组成,其中,图像分割主要的作用就是将图像划分成为多个区域;图像特征提取则是对多个区域的图像进行相应的特征提取;分类器的识别则是按照图像特征所提取的结果进行适当的分类。从某种程度来说,图像分割其本身就能将其称之为图像识别的过程。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且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当中,其中就包括医学、航天航空、通信等领域。 二、图像识别的技术现状分析 就目前而言,我国图像识别技术其本身具有一定的优势,具体体现在处理精度高、再现性好、灵活性高、适用面宽、信息压缩潜力大等方面,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该技术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而

影响图像识别技术发展的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目前而言,图像识别技术其在使用过程中,大多数处理的信息都属于二维信息,并且处理量较大,所以对于计算机速度以及存储容量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的要求,这就致使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成本较高,技术难 度也随之上升。除此之外,图像识别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因为其图像主要是三维景物的二维投影,而一副图像其本身就不会具备复现三维景物的全部几何信息这一能力,所以三维景物其背面的信息是不可能在二维图像画面上反映出来的,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就需要对三维景物进行适当的分析,最后,图像识别技术其成像之后,其主要是交由相关人员进行评价,所以在使用过程中也就会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 三、图像识别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图像识别技术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图像分类,其属于模式识别的范畴,而在该技术中,在对图像进行分类的过程中,其经常会使用到经典的模式进行识别。就近年来在该技术中所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式以及模糊模式识别分类在图像识别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就图像识别技术发展趋势来看,该技术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1)图像压缩。图像压缩可以将其分成两类,其分别是无损压缩以及有损压缩,其中,无损压缩因为其压缩比有着一定的极限,所以,就目前而言,在对图像识别进行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其就不能成为研究热点,很多人在研究过程中都集中于有损压缩上,而有损压缩其具体指的是在压缩之后,图像其所存在的部分信息会丢失。 (2)三维重建。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在产品

图像识别技术的现状和未来

图像识别技术的背景 深圳知了图像识别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图像识别算法为核心的高科技企业,目前已经开发出了,知了点拍,钢管,钢筋智能点数app。识别率高,点数速度快,极大的方便了需要对钢管,钢筋点数人员的工作,提高了效率,知了点拍,是施工和建材经销商的好帮手。 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海量图片信息,根据BI五月份的文章,Instagram每天图片上传量约为6000万张;今年2月份WhatsApp 每天的图片发送量为5亿张;国内的微信朋友圈也是以图片分享为驱动。不受地域和语言限制的图片逐渐取代了繁琐而微妙的文字,成为了传词达意的主要媒介。图片成为互联网信息交流主要媒介的原因主要在于两点:第一,从用户读取信息的习惯来看,相比于文字,图片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生动、容易理解、有趣及更具艺术感的信息;第二,从图片来源来看,智能手机为我们带来方便的拍摄和截屏手段,帮助我们更快的用图片来采集和记录信息。 但伴随着图片成为互联网中的主要信息载体,难题随之出现。当信息由文字记载时,我们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轻易找到所需内容并进行任意编辑,而当信息是由图片记载时,我们却无法对图片中的内容进行检索,从而影响了我们从图片中找到关键内容的效率。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快捷的信息记录和分享方式,却降低了我们的信息检索效率。在这个环境下,计算机的图像识别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像识别是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以识别各种不同模式的目标

和对像的技术。识别过程包括图像预处理、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和判断匹配。简单来说,图像识别就是计算机如何像人一样读懂图片的内容。借助图像识别技术,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图片搜索更快的获取信息,还可以产生一种新的与外部世界交互的方式,甚至会让外部世界更加智能的运行。百度李彦宏在2011年提到“全新的读图时代已经来临”,现在随着图形识别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开始涉及图形识别领域,这标志着读图时代正式到来,并且将引领我们进入更加智能的未来。 图像识别的初级阶段——娱乐化、工具化 在这个阶段,用户主要是借助图像识别技术来满足某些娱乐化需求。例如,百度魔图的“大咖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找到与其长相最匹配的明星,百度的图片搜索可以找到相似的图片;Facebook研发了根据相片进行人脸匹配的DeepFace;雅虎收购的图像识别公司IQ Engine开发的Glow可以通过图像识别自动生成照片的标签以帮助用户管理手机上的照片;国内专注于图像识别的创业公司旷视科技成立了VisionHacker游戏工作室,借助图形识别技术研发移动端的体感游戏。 这个阶段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分领域——OCR(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光学字符识别),是指光学设备检查纸上打印的字符,通过检测暗、亮的模式确定其形状,然后用字符识别方法将形状翻译成计算机文字的过程,就是计算机对文字的阅读。语言和文字是我们获取信息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径。在比特世界,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和计算机轻松的获取和处理文字。但一旦文字以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就对我们获取和处理文字平添了很多麻烦。这一方面表现为数字世界中由于特定原因被存储称图片格式的文字;另一方面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所有物理形态的文字。所以我们需要借助OCR技术将这些文字和信息提取出来。在这方面,国内产品包括百度的涂书笔记和百度翻译等;而谷歌借助经过DistBelief 训练的大型分布式神经网络,对于Google 街景图库的上千万门牌号的识别率超过90%,每天可识别百万门牌号。 在这个阶段,图像识别技术仅作为我们的辅助工具存在,为我们自身的人类视觉提供了强有力的辅助和增强,带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与外部世界进行交互的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