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综合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系统

(型号:UP-IOT-WCCS)

一、硬件参数

1、主控制器部分

●处理器:基于Xscale技术的PXA270处理器主频520MHz;

●存储器:64MB SDRAM,64MB Nand Flash,16MB Nor Flash;

●输入接口:1路TTL串口接GPRS模块,1路TTL串口接zigbee协调器,2路RS485串口,1路

RS232控制终端串口,1个网口,2路模拟摄像头接口,两路音频接口;

●存储设备接口:Mini SD卡接口,usb接口;

●扩展接口:4路继电器输出,4路有源输出,16路输入;

●电源:DC 12V;

●功耗:≤5W;

(1)车辆识别部分

双通道UHF超高频读写器1个

●工作频率:902MHz~928MHz;

●支持协议标准:ISO18000-6B、EPC Class 1、EPC Class 1 GEN 2;

●天线:可外接天线2个、SMA接头;

●工作模式:定频或调频;

●RF输出功率范围:20~30 dBm,可软件调节,功率平坦度<0.5 DB;

●识别卡时间:单卡识别小于8ms 读/写卡时间:读每8字节小于5ms,写每4字节小于25ms;

读/写卡距离:1m,写卡距离为读卡的70%(依天线性能而定),可以通过设置功率调节读卡距离,也可以通过更换陶瓷天线扩展读卡距离;

●通信接口:RS-232、网络;

●输入输出接口:2路触发输入,2路继电器输出;

●电源:DC 5V;

●功耗:≤5W;

UHF RFID 陶瓷天线2个

●产品类型:无源UHF天线;

●接收频率范围:902.0MHz-928.0MHz;

●中心频率:915.0MHz;

●介质天线:60x60x4mm陶瓷基片,陶瓷厚度:4mm

(2)闸机控制

无线通信控制2个

●型号:TI CC2530,内置增强型8位51单片机;

●内置资源:丰富的I/O端口,温度传感器、串口、A/D和各种常用外围接口,片内64K可编程

FLASH,8K RAM等;

●频段范围:2045~2483.5M,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数据传输速率:20~250kb/s,

●通讯距离:30~300米左右;

●具有片内128/256K的可编程Flash和8K的RAM;

步进电机2个

●型号:42BYGH 1.8°;

●步距角精度:±5%(整步,无负载);

●电阻精度:±10%,电感精度: ±20%;

(3)拍照模块:2个

●款式:枪式摄像机;

●图像传感器:1/3”SONY CCD;

●分辨率:704*576;

●水平清晰度:420线;

●最低照度:0.5LUX;

●红外距离:24颗φ5 LED红外灯,夜视距离可达15米;

●防水等级:IP66;

●视频输出:1.0VP-P75欧姆;

●电源:DC12V;

●功率消耗:少于6.5W;

●工作环境:-20°C-+60°C;

●安装方式:支持吊装,墙壁安装等多种安装方式;

2、广告牌部分:分别由2个广告牌与2个Zigbee模块构成;

(1)广告牌控制器

●处理器:基于ARM Cortex-A8 技术的S5PV210处理器;

●主频:1GB;

●存储器:1G内存,1G Nand Flash;

●输入接口:1路TTL串口接zigbee模块用来接收主控制器发送的指令改变广告内容,2路RS232

控制终端串口,1个网口,3路USB摄像头接口;

●存储设备接口:Mini SD卡接口,usb接口;

●显示:7寸真彩电容式触摸屏;

(2)Zigbee部分

●型号:TI CC2530,内置增强型8位51单片机;

●内置资源:丰富的I/O端口,温度传感器、串口、A/D和各种常用外围接口,片内64K可编程

FLASH,8K RAM等;

●频段范围:2045~2483.5M,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数据传输速率:20~250kb/s,

●通讯距离:30~300米左右;

●具有片内128/256K的可编程Flash和8K的RAM;

3、交通灯部分:由Zigbee、光电传感器、交通灯三部分组成;

(1)zigbee模块(4个):通过接收主控制器中的Zigbee协调器发送的指令,从而改变红绿灯状态;

●型号:TI CC2530,内置增强型8位51单片机;

●内置资源:丰富的I/O端口,温度传感器、串口、A/D和各种常用外围接口,片内64K可编程

FLASH,8K RAM等;

●频段范围:2045~2483.5M,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数据传输速率:20~250kb/s,

●通讯距离:30~300米左右;

●具有片内128/256K的可编程Flash和8K的RAM;

(2)光电传感器(4个):当小车行驶到红绿灯对应的光电传感器时,红绿灯Zigbee模块向主控制器Zigbee 协调器告知小车所在位置,主控制器判断该红绿灯状态,从而对小车发送停车或继续前进的指令;

●检测距离:4-10mm;

●输入电压:5V;

●工作温度:-20℃-65℃;

●传感器样式:块状;

●响应时间:<=0.5 ms;

4、路灯部分(6个)

(1)Zigbee模块(6个):通过主控制器Zigbee协调器控制6个Zigbee路灯节点,从而实现打开与关闭路灯操作;

●型号:TI CC2530,内置增强型8位51单片机;

●内置资源:丰富的I/O端口,温度传感器、串口、A/D和各种常用外围接口,片内64K可编程

FLASH,8K RAM等;

●频段范围:2045~2483.5M,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数据传输速率:20~250kb/s,

●通讯距离:30~300米左右;

●具有片内128/256K的可编程Flash和8K的RAM;

5、公交站点:标配2个公交站点,分别由2个Zigbee模块与2个RFID读卡器模块构成,同时公交站LED 指示灯显示当前车辆到站信息;

(1)Zigbee模块(2个):

●型号:TI CC2530,内置增强型8位51单片机;

●内置资源:丰富的I/O端口,温度传感器、串口、A/D和各种常用外围接口,片内64K可编程

FLASH,8K RAM等;

●频段范围:2045~2483.5M,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数据传输速率:20~250kb/s;

●通讯距离:30~300米左右;

●具有片内128/256K的可编程Flash和8K的RAM;

(2)RFID读卡器(2个):

●工作频率:125KHz;

●通信速率:9600bps~115200bps;

●通信接口:串口;

●工作电压:DC5V;

●工作湿度:30%~95% ;

●工作温度:-20℃~60℃;

●状态显示:LED指示灯,蜂鸣器指示;

●支持卡型:125K频段ID卡;

6、智能公交车部分

(1)处理器:STM32F103VET6,ARM 32位Cortex-M3内核、时钟72MHz;

(2)存储器:64K RAM,512K Flash;

(3)接口与模块配置:WT588D语音模块(32Mbit的SPI-Flash存储器)、ZigBee模块(可以ZigBee 无线控制)、无线遥控接收板、5个调试LED灯、2路测速码盘接口、3路中断IO接口(可接各类中断型传感器,比如红外避障传感器)、光电循迹传感器接口;串口调试下载板、无线遥控器、锂电池(容量:3AH)与充电器;

7、车位检测部分:系统配套5个车位检测模块,分别由5个光电传感器与5个Zigbee节点组成,Zigbee 模块通过光电传感器检测车位是否被占用并通过LED显示系统同步发布车位信息;

(1)Zigbee模块(5个)

●型号:TI CC2530,内置增强型8位51单片机;

●内置资源:丰富的I/O端口,温度传感器、串口、A/D和各种常用外围接口,片内64K可编程

FLASH,8K RAM等;

●频段范围:2045~2483.5M,符合IEEE802.15.4/zigbee标准规范;

●数据传输速率:20~250kb/s,

●通讯距离:30~300米左右;

●具有片内128/256K的可编程Flash和8K的RAM;

(2)光电传感器(5个)

●检测距离:4-10mm;

●输入电压:5V;

●工作温度:-20℃-65℃;

●传感器样式:块状;

●响应时间:<=0.5 ms;

二、软件参数

1、主控制器部分

(1)Linux-2.6.9内核;

(2)Cramfs+Yaffs2文件系统;

(3)全部硬件外设接口驱动程序;

(4)Z-Stack2007协议栈,支持tinyOS、contiki OS操作系统;

(5)提供IAR 51集成开发环境的工程仿真调试环境;

(6)支持IPv6协议栈组网;

2、Zigbee部分

(1)Z-Stack2007协议栈,支持tinyOS、contiki OS操作系统;

(2)提供IAR 51集成开发环境的工程仿真调试环境;

(3)支持IPv6协议栈组网;

3、提供全面的典型的智能交通系统

(1)红绿灯控制系统;

(2)路灯控制系统;

(3)智能城市公交车停车报站系统;

(4)智能城市公交站系统;

(5)车位检测系统

(6)远程车位预约系统;

(7)智能城市广告牌更新系统;

(8)ETC不停车收费系统;

(9)智能小车自动泊车系统;

4、Android客户端软件

(1)提供Android手机或PAD客户端软件,该软件可以实现远程停车位检测以及预约功能;(2)提供基于Eclipse Android SDK开发工具的应用开发案例;

(3)提供Android客户端应用程序源码;

Android客户端软件

5、智能小车

(1)提供两种小车控制系统,分别是智能公交系统与手动引导系统;

(2)开发工具:EW ARM;

6、广告牌控制器部分

(1)Linux-2.6.35.7内核;

(2)cramfs+yaffs2文件系统;

(3)Qt4.6图形界面;

(4)全部硬件外设接口驱动程序;

7、道路无线传感网:交通灯、路灯、广告牌、城市公交站、泊车位、智能小车等Zigbee节点与主控制器Zigbee协调器构建无线传感网,实现数据的传输与状态控制,对整个的智慧城市系统进行综合信息处理与决策;

WSN无线传感网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运营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2)应用展现层 应用展现层包含面向不同使用者和不同操作终端的个性化展现与交互能力。 从使用者视图来看,包括: 领导综合门户: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应用商店等功能,面向各级领导提供个性化的定制门户。 协同工作门户: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并集成相关业务应用的界面,为工作人员提供协同工作的环境。 应用管理门户:整合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相关的功能,为业务和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的操作门户。 从终端视图来看,包括: 移动终端视图:相比较传统的PC桌面,移动终端有着显著的特性,屏幕较小、携带方便、触摸屏幕、手势操作等,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特性,针对适合在移动终端上使用的功能(主要以信息展现为主),设计符合移动终端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提供城市运营管理中心移动客户端应用门户。 电视墙大屏幕:大屏幕是智慧城市重要展示手段,在政府开会、日常工作、参观接待中作为直观的信息展示墙使用。系统提供符合大屏幕操作习惯的交互界面,根据电视墙大屏幕的展现和使用特点,综合展示政府工作中关心的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等各方面的信息,通过表格、图片、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展现,支持良好的互动功能,支持信息再挖掘,支持与城市其它系统切换展示。 PC桌面视图: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同时也提供传统PC桌面的使用门户。使用者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服务器获取信息,通过鼠标和键盘与系统进行交互。PC桌面操作具有稳定、安全、易管理、通用性强和配置较为灵活等特点,系统的主要功能都可以通过PC桌面门户进行访问使用。 (3)应用支撑层 应用支撑层包含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应用商店管理,为符合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系统接入规范的应用的接入、发布、安装、访问提供统一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首页定制,为面向不同使用者的个性化门户提供首页定制功能。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办法及指标

住建部智慧城市管理系统的办法及指标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附件1 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智慧城市建设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为加强现代科学技术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中的综合应用,整合信息资源,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产业转型,指导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实施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范围包括设市城市、区、镇。 第三条住房城乡建设部成立智慧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组织实施工作。 第四条试点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是完成当地试点任务的责任主体,负责试点申报、组织实施、落实配套条件等工作。 二、申报

第五条由申报城市(区、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申报由城市人民政府直接报送住房城乡建设部。 第六条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已列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或相关专项规划; (二)已完成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编制; (三)已有明确的智慧城市建设资金筹措方案和保障渠道,如已列入政府财政预算; (四)责任主体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创建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和组织管理。 第七条申报国家智慧城市试点需提供下列材料: (一)申请文件及所在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意见(签章)。 (二)智慧城市发展规划纲要。纲要应体现以现代科学技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理念,明确提出建设与宜居、管理与服务、产业与经济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控制指标和重点项目。 (三)智慧城市试点实施方案。具体内容: 1.基本概况。包括经济、社会、产业发展现状,社会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情况等。 2.可行性分析。包括创建国家智慧城市的需求分析、基础条件和优势分析及风险分析等。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

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LED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

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doc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4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慧聪智能社区网讯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 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

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城市运行信息综合展现:面向区政府及部门、街道的主要领导,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墙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实现视频监控、部分传感终端与业务系统的智能协同,达到城市运行管理事件从自动发现告警到协同业务系统完成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智能协同的关键是以全新的角度看待城市运营管理,把之前分散的涉及城市运营管理的各种领域,如人、交通、政务、环保、城管、通信、视频等,综合起来考虑,并发现这些领域之间的关系,将城市中的物理设施、信息资源、社会资源等连接起来,形成“事件驱动、规则判断、联动处理、流程监管”的智能协同体系。 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决策:基于对城市运行历史数据的全面整合,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

智慧城市应用: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智慧城市应用: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 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王东亚 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们面临着多种应急突发情景:自然灾害(如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事故灾难(如交通事故、瓦斯爆炸、有害物泄漏、煤矿坍塌等)、公共卫生(如甲型H1N1流感、食物中毒、自来水污染、流行性出血热等)、社会安全(如非法集会、出租车停运、暴力事件、公交车爆炸、重大火灾等)。这些应急突发事件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重大的财产损失,因此,加强城市应急平台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就尤为重要。 “十二五”期间,城市应急管理依托物联网包括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卫星定位、激光扫描和视屏监控等传感核心技术手段,以及应急系统电子政务网络、政务物联数据专网、无线宽带专网等网络,将应急体系建成一个具有强大的信息感知和通信能力的网络和平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应急体系中设备设施和业务环境的动态监控、风险管理、突发事件预警以及统一指挥调度和应对的需求,提升应急管理领域的安全运行水平和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促进城市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共享、交流和整合,提高城市资源利用效率,满足城市对各种信息的获取,智能感知、资源共享及合理使用,为整个城市应急指挥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北京赛迪时代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迪时代”)推出的应急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能够随时跟踪突发公共紧急事件(如灾害事故、流行病、恶性案件等)动态,掌握应急资源和应急队伍现状,以便于发生预警事件时能够实施及时、有效的通信指挥调度。本系统设计基于城市应急联动的理念,实现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之间的统一指挥协调,快速反应、统一应急、联合行动,真正实现社会服务的联动,有效应对突发性公共事件。 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样本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 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可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经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

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经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是中科智城物联网综合管理核心应用,平台采用中科院软件所大型城市管理平台核心架构,面向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需求进行了数年的打磨,是国内最早一批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应用。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采用了新型的物联网、NB-IoT、电力载波、6Lowpan、人工智能、云计算、视频分析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多种前沿技术,可以面向智慧城市城管、交通、安防、商业、旅游等多个领域、多个维度进行物联网设备的接入和管理,通过统一的管理解决城市物联网设备的综合感知、标准接入、可视化展示及智能化联动,解决传统智慧城市物联网应用重复建设及信息孤岛问题,帮助城市实现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自主治理。 一、产品功能 监控中心:支持在一张地图下查看所有物联网设备的状态和参数信息; 远程控制:支持通过导航栏在地图模式下快速地控制路灯、摄像头、LED 屏、充电桩、一键报警桩等物联网设备; 数据采集:支持定时采集物联网设备的数据,在地图、列表等模式下快速获取物联网设备的状态数据; 数据统计和分析:支持以九宫格的形式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智能运维:支持物联网设备故障自动巡检与上报、故障信息的自动下发及运维状态跟踪处置; 智慧策略:支持通过设置智慧策略对城市事件进行监听,联动不同的物联网设备,快速进行事件处置; 设备资产管理:支持物联网设备精细化管理; 第三方系统快速接入:支持快速接入第三方物联网管理应用,继承该应用的主要管理功能并与平台其它功能融合。

二、产品优势 成熟、稳定:产品经过多年的打磨与改进,各项功能稳定成熟,是国内少数几款有区级以上应用案例的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快速扩展能力:产品提供双向接口,面向未来,支持快速接入新增物联网设备及第三方应用; 简洁、易用:平台在前端交互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管理人员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掌握平台的各项操作功能。 智慧城市物联网综合管理平台 三、解决问题 早期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问题,立足智慧城市长远规划,帮助城市以低成本建设更高智能、更高效率的物联网综合管理与协作平台。 四、应用领域 领先的开放性架构,支持面向智慧城市城管、交通、安防、旅游、经济等多种场景,快速接入场景下的物联网设备设施,形成具有高针对性、高可用性、高复用性的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清单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功能清单

智慧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功能清单 一、九大标准子系统 序号子系统名称功能模块备名称备注 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用户管理用户的权限、角色进行分配和设置。能进行方便而实用的登录和退出操作 考勤管理 对信息采集员上下班进行管理,通过考勤管理模块记录信息采集员上下班时 间、地点等信息 上下班打卡使用APP进行上下班的签到和签退 请假管理 通过请假管理,信息采集员可以向管理自己的信息采集员队长提出请假申请, 一旦请假申请得到通过,信息采集员即可在请假的时间内得到轮休 问题上报 日常巡查过程中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上报,支持案件信息上报的断点续 传,后台线程传输,批量上传 个人任务 用来显示当天受理中心发给信息采集员的任务序号,要求信息采集员执行任务 并做出回复 任务核查 对经由专业部门处理过的问题进行现场检查,看是否达到处理要求,并将处理 情况通过表单和照片的形式上报到受理中心,待值班长审核通过后结案 任务核实 社会公众举报的问题,受理员需要安排相关的信息采集员进行实地查看,以便 确认公众上报问题的真实性,并通过表单和照片的形式上报到受理中心 历史记录记载最近提交的上报问题和最近回复的核查或核实任务

信息提示显示受理中心发送给每个信息采集员的消息。系统会将消息发送到每个城管通,提醒用户进行哪些操作 拍照录音可以利用城管通内置的摄像头和录音装置记录城市事件(部件)问题的有关声音发生的问题 地图浏览地图浏览用于查询地图信息,确定某一事件发生位置,可以定位到某一网格区域内 GPS定位利用城管通GPS定位模块,实现GPS定位功能 状态提示对采集员的GPS、GPRS状态实时提示,方便采集员的工作 地理信息查询信息采集员使用城管通对网格的查询和兴趣点的查询 点名抽查支持指挥中心直接下发点名抽查命令,对信息采集员的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工作日志可以将一天的工作上报任务的情况通过“工作日志”上报到受理中心 通讯录城管通系统具备通讯录功能,并具备更新功能,与服务器同步 使用帮助以便于信息采集员熟悉和掌握城管通的使用方法 2 呼叫受理子系统问题登记能够实现对公众投诉问题的登记 部件和事件定位 根据部件和事件的相关信息在图中进行定位,并高亮度显示,同时提供图文互 查功能 采集员现场核实 对于公众举报的事件(部件)问题,在新建问题案卷后将相关信息发送到城管 通,由采集员对问题进行核实,只有通过核实的案卷才能转入审批环节 立案及案卷审批实现立案管理,生成案卷编号信息 结果反馈及核实 能够监听结果反馈消息,允许接线员选择采集员进行处理结果的核查;对核查 失败的案卷驳回重处理 结案归档管理 完成对案卷的备案处理,生成综合考评所需的相关数据,同时能够通知发布系 统,将处理结果对公众发布 案件查询 能够根据案卷编号、当前处理阶段、当前经办人员、问题分类、案卷状态等信 息对案卷进行检索 案卷收发管理能够收取待办案卷,并对处于不同办理阶段的案卷进行办理;将案卷批转到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