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说课稿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说课稿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说课稿

关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的说课稿大家好!我叫贺红梅,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八年级下册《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一课,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是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在第一节时,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教材的第二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章内容是后面各章内容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又南北方地区平时大家了解较多,所以将南北方地区放在西北和青藏地区之前学习,有利于在掌握本课基础知识的同时,学习认识地理区域的方法.

(二)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和河流流量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人文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2.能力目标

( 1).通过阅读气温图、降水图、河流流量图和材料,分析总结南、北方的区域地理特征;

( 2).利用填图游戏、小组活动、比较、归纳等方法学习区域地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2).通过图片,资料,视频等了解南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特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

1南北方地区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

南北方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

二、说教法

本节课我精心设计了信息整合课件,创设出全新的氛围,尽可能地尊重学生,

鼓励学生,相信学生,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对要学的新知识有了期待感,化被动为主动,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探讨,合作交流,由旧到新,循序渐进,让学生学会自觅知识,自得方法,使他们乐学,也会学.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本节课采取传统的板图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尤其是电子白板的使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优化地理教学进程。

三、说学法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学生们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人人动手动脑,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发挥每个同学的自主性,使得学习的过程很愉快,同时又渐进地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张有弛,轻松愉快的课堂

气氛中,学生将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理解知识,消化知识的速度和程

度也会大大提高,从而达到"授人以渔"的目的.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游戏填表、小组合作和分组辩论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特点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让他们围绕着课堂任务分工合作,在活动中相互探讨交流,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体验,使得主导学习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同时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程序

学生已学习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主要地形区的分布,行政区划以及温度和降水量图的判读,所以在本堂课我通过:导入→讲授新课→巩固小结→反馈练习等环节来实现教学目标.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一组南北方地区自然景观图,设问引入新课。

(设计意图:兴趣是学生好学上进的动力,几幅图片将复杂的地理事物形象化,调动学生去感知,通过对具体形象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概括的认识过程,学

生的思维活跃了,好学情绪也达到了最佳状态,这样,通过形象的图片,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兴趣,在轻松中导入了新课。)

(二)讲授新课

本节课我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组,让学生讨论结果,教师再巡回指导来进行新课的学习。这样可以达到个别同学能力的锻炼与全班参与相结合,避免了重视个体,实现了人人参与,营造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一部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中国年降水量图,根据图下面所设的问题读图,讨论,寻找答案,从而了解南北方地区的地形特点,气温和降水量上的区别以及河流径流量和植被类型的差异。

提问:南北方地区在自然方面有什么区别,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老师进行引导和归纳总结。

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过渡)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说明自然差异往往会造成人文方面上的差异,进而过渡到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第二部分,南北方地区的人文地理差异

1、在人文地理差异这部分,与第一部分不同的是在学生通过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信息了解南北方地区在农耕制度,传统民居,饮食,传统交通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后引导学生从地形,温度,降水,河流等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并完成下表:

2、提问:我们的家乡在自然环境方面有哪些特点呢?这对我们当地的生活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这一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并且明白地理学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南方北方有差异

设置“意由未尽”的探究作业,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写出带有南()北()的词语。

这一作业的安排不但可以让学生总结出南、北方的差异,而且体现了地理课标中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这一理念,充分体现出地理与其它学科的整合。

(设计意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是本节的重点,如何突破重点,我采用的是层层递进法,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感性与理性认识的整合。)

(三)巩固小结

在学习中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还不够准确,因此最后用多媒体展示课堂笔记,让学生参照课堂笔记,回答课前导入时提出的问题,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

(四)反馈练习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类练习题,一是填表题,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选择题,考查学生读图、用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两

类练习题,起到了巩固本节内容,反馈教学效果的功能。

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大致界限

B.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C.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D.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3.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

4.我国最早建立的重工业基地位于下列哪个地区()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5.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6.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C.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

7.填表题

五、说板书设计

一、自然差异

二、人文差异

利用表格式的板书设计,使学生能够清晰的看到南北方地区的突出特点和差异,突显了教材的重难点,能够使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节内容。

结束语:

各位老师,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小组合作探索交流的学习形式让学生学得自在,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转变。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巩义北山口一中贺红梅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说课稿

贺红梅

巩义市北山口镇第一初级中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