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2017)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2017)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2017)

机械回填土工艺标准(105—2017)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

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

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

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

可以使用。

2.1.4主要机具:

2.1.4.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

车等。

2.1.4.2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

2m钢尺、 20 号铅丝、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

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

回填上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

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2.2.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 钉上

水平桩撅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

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

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

干净。

3.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

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人干土等

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

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表1-8

四川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说明(2015)

附录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说明 一、本定额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196号文颁发的《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编制规则》,并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和现行价格进行编制的。 二、本定额由下列费用组成: (一)折旧费:指机械设备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的费用。 (二)大修理费:指机械设备按规定的大修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机械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三)经常修理费:指机械设备除大修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包括为保障机械设备正常运转所需替换的设备、随机配备的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及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以及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保养费用等。 (四)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安拆费是指施工机械在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人工、材料、机械和试运转费用以及机械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场外运费是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一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所发生的运距≤25km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等费用。工地间移动较为频繁的小型机械及部分中型机械的安拆费和场外运费已计入台班单价。移动有一定难度的特、大型(包括少数中型)机械的安拆费和场外运费单独计算,具体计算范围及办法见本说明第三条。单独计算的安拆费和场外运费未包括辅助设施摊销费。辅助设施摊销费包括基础、底座、固定锚桩、行走轨道枕木等的折旧费及其搭设、拆除费用,其费用按相关定额及有关规定计算。不需安装、拆卸且自身又能开行的机械,其场外运费按其开行时间乘以其台班单价计算。 (五)人工费:指机上司机(司炉)及其他操作人员所发生的费用。 (六)燃料动力费:指施工机械在运转施工作业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煤、木材)、液体燃料(汽油、柴油)及水、电等。 (七)其他费用:包括车船使用税及保险费。车船使用税是指施工机械按照四川省有关规定应缴纳的车船使用税。保险费是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规定应缴纳的保险费。凡机械台班定额中未包括有其他费用的,发生时按实计算。 三、凡本定额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注有“△”符号的机械,其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按措施项目清单有关规定计算。凡定额中未列机械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又无“△”符号的机械,如发生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时,按实计算。 四、本台班单价的盾构掘进机械台班单价中未包括安拆费及场外运费、燃料动力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基槽、管沟、房心土等人工回填土施工。 2施工准备 2.1材料 回填所用土料的土质、粒径、含水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50mm,且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2机具设备 手扶式压路机、冲击夯、小型振动夯、蛙式打夯机、木夯、手推车、铁锹、筛子、喷壶、小线、测量仪器、土方密实度检验仪器等。 2.3作业条件 2.3.1回填前应进行隐蔽工程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施工。 2.3.2直埋的无压管道沟槽应在闭水试验合格后进行回填,有压管道沟槽应在管打压、冲洗、严密性试验等验收合格后进行回填。 2.3.3房心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等管道安装,并对管沟墙间加固后进行。 2.4技术准备 2.4.1回填土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编制回填土施工方案,经审批后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通过试验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夯实遍数等参数。 2.4.2根据分层回填厚度测放出回填标高控制线,以控制回填土的标高或厚度。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清理→检验土质→布土、摊平→夯(压)实→检验密实度 3.2操作方法 3.2.1基坑(槽)清理:填土前应将基坑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排除积水。 3.2.2检验土质 3.2.2.1检验回填土的种类、粒径是否符合规定,清除回填土中草皮、垃圾、有机土等杂物。 3.2.2.2进行土料土工试验,内容主要包括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强度、含水量等项目,其检验方法、标准应符合相应规定。 3.2.2.3回填前对土料进行击实试验,以测定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土的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3.2.2.4当土的含水量过大时,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如土料过干,则应预先洒水润湿。 3.2.3布土、摊平 3.2.3.1根据每层回填土厚度计算用土量,均匀摊平。对于回填作业面较宽处,利用高程桩或小线控制回填土厚度、平整度。 3.2.3.2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200~250mm,人工夯每层虚铺厚度不大于150mm,手扶式压路机每层虚铺厚度为120~150mm。 3.2.3.3基坑回填应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回填土的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3.2.3.4深浅基坑相连时,应先填深坑,填平后再统一分层填夯。分段填筑时交接处应做成1:2的阶梯形,且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碾压重叠宽度应为0.5~1m。接缝不得留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土方回填技术交底.doc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常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 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 艺标准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 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3.2 施工准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 60mm)、铁锹、2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 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3.1 工艺流程:

最新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4)

一、土石方及筑路机械 费用组成 编号机械名称机型规格型号汽油柴油煤电水木柴人工费人工 9.908.60600.00 1.000 2.00 2.0053.00 定额元元元元元元kg kg t kw·h m3kg元工日元1-1松土机大松土深度(m)0.513954.40189.5842.86122.14467.3254.34132.50 2.50 1-2松土机大松土深度(m)113987.14193.4150.37143.54467.3254.34132.50 2.50 1-3除荆机大清除宽度(m)413953.74182.3644.22127.34467.3254.34132.50 2.50 1-4除根机大清除宽度(m) 1.513944.63177.0743.23124.51467.3254.34132.50 2.50 1-5履带式推土机中功率(Kw)5011502.9145.5617.6145.80261.4430.40132.50 2.50 1-6履带式推土机中功率(Kw)5511552.3246.5919.4450.55303.2435.26132.50 2.50 1-7履带式推土机中功率(Kw)6011611.3048.5421.5756.09352.6041.00132.50 2.50 1-8履带式推土机大功率(Kw)7511867.29139.9036.2794.31464.3153.99132.50 2.50 1-9履带式推土机大功率(Kw)9011973.69179.9842.70111.02507.4959.01132.50 2.50 1-10履带式推土机大功率(Kw)105111001.58199.7044.73116.30508.3559.11132.50 2.50 1-11履带式推土机大功率(Kw)135111329.64353.7278.53204.17560.7265.20132.50 2.50 1-12履带式推土机大功率(Kw)165111553.60421.56107.35279.10613.0971.29132.50 2.50 1-13履带式推土机特功率(Kw)240112019.71606.73178.21358.20744.0786.52132.50 2.50 1-14履带式推土机特功率(Kw)313112266.22708.49228.50422.73774.0090.00132.50 2.50 1-15湿地推土机大功率(Kw)10511931.54211.8244.94110.56431.7250.20132.50 2.50 1-16湿地推土机大功率(Kw)135111290.87356.8478.72193.65529.1661.53132.50 2.50 1-17湿地推土机大功率(Kw)165111510.98422.95107.52264.50583.5167.85132.50 2.50 1-18轮胎式推土机大功率(Kw)150111524.74294.1952.33183.14862.58100.30132.50 2.50 1-19自行式铲运机单引擎中斗容量(m )312800.15189.5048.56130.14299.4534.82132.50 2.50 1-20自行式铲运机单引擎大斗容量(m )412900.55281.1150.95136.54299.4534.82132.50 2.50 1-21自行式铲运机单引擎大斗容量(m )6121010.11299.6353.84144.28379.8644.17132.50 2.50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104-1996)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 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 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 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 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 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耙平→ 夯打密实→ 检验密实度→ 修整找平验收 3.2 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 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 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2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20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 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 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精编版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 准精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一、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二、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碾压机械压路机压路碾 三、作业条件 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根据施工方案已确定回填机械及碾压机械 四、工艺流程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 五、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六、分层回填夯实 1.一般规定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产生滑动现象,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见下表 2)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2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宽为1000mm,碾迹重叠500~1000mm,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机械填土 1)推土机填土 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次堆填,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至填土区段以40~60m为宜。 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土方推至填方部位时应提起一次铲刀成堆卸土并向前行驶利用推土机后退时将土刮平 利用推土机来回行驶进行碾压履带应重叠一半

地基基础工程---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适用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应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基坑槽管沟等机械土方回填工程 材料准备 施工机具

主要施工机具推土机铲运机自卸汽车碾压机械压路机压路碾 工艺流程 作业条件 1.基坑槽管沟等隐蔽工程已按要求通过验收同意回填 2.选择的填方土料符合设计要求 3.填土含水量已通过试验确定 4.根据施工方案已确定回填机械及碾压机械 工艺流程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分层回填夯实取样试验 基坑槽或管沟基底处理 土方回填前应清除基底的垃圾树根等杂物去除积水淤泥如在松土 上填方应在基底压实后再进行 分层回填夯实 1. 一般规定 1)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宜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 内当采用不同的土壤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边坡不得用透水性较小的土封闭以利水分排除和基土稳定并避免在填方内形成水囊和

产生滑动现象 2)回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铺土 厚度和压实遍数见下表 3)深浅坑槽相连时应先填深坑槽相平后与浅坑全面分层填夯若采取分 段填夯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修筑1 2 阶梯形边坡每台阶高为500mm 宽为1000mm碾迹重叠500 1000mm 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000mm 接缝部位不得在基础墙角柱墩等重要部位 2. 机械填土 1)推土机填土 a.填土应由下而上分层铺填大坡度堆填土不得居高临下不分层次一 次堆填填土程序宜采用纵向铺填顺序从挖土区至填土区段以40 60m 为宜 b.推土机运土回填可采取分堆集中一次运送方法分段距离约为10 15m以减少运土漏失量

2014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

说明 一、《湖南省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组成》是根据《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编制规则》和参照有关部、省颁发的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结合湖南省的现行规定而编制的。 二、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组成包括下列内容。 1.折旧费: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陆续回收其原值的费用。计算折旧费时,考虑了机械设备购置手续费、一次运杂费和购置时应缴纳的各种税费,扣除了机械设备的残值,同时考虑了购置机械设备资金的时间价值系数。 2.大修理费:指机械设备在规定的耐用总台班中应进行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3.经常修理费:指机械设备的各级保养及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随机使用工具附具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与日常保养所需的润滑油脂、擦拭材料(布及棉纱头等)和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保养费用等。 4.安拆费及场外运费:指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费、试运转及安装所需要的辅助设备的费用;机械整体或分件自施工企业停放场地运至施工现场或甲工地运至乙工地,运距在25km以内一次进出场运杂费(包括装卸、运输及辅助材料费)。 5.机械管理费:指施工机械规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管理费用。 6.其他费用:指施工机械按国家有关规定应缴纳的车船使用税、车检费、牌照工本费等。 7.人工:指机上司机、司炉及其他操作人员的工日。 8.燃料动力:指机械在施工作业时运转所耗用的电力、燃料(柴油、汽油、煤、木柴)和水等。 三、每台班按8小时工作制计算。 四、盾构掘进机械台班费用组成中未包括安拆费、场外运费、人工、燃料动力的消耗。顶管设备台班费用组成中未包括人工的消耗。 五、单独计算的项目的有关说明。 1.轨道安装拆卸项目中以直线型为准。其中枕木和轨道的消耗量为摊销量。 2.固定式基础按建筑工程消耗量标准(基价表)相应项目执行。 3.机械场外运输为25km以内的机械进出场费用,包括机械的回程费用。

人工回填土工艺流程

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种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基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2m 靠尺、胶皮管、小推车、小线和尺子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需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亚市实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形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土,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在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坑上,每隔3m钉上水平橛;室内和散水的边墙商谈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地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凉晒或均匀渗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坪。 3.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航相接,夯夯相连,从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在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3.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在在外侧回填土方。 3.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再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3.9回填土每层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在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

机械回填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回填土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物、构筑物大面积平整场地、大型基坑和管沟等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l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砂、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它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或3/4(使用振动碾时),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粘性土应检验其含水率,必须达到设计控制范围,方可使用。 2.1.3盐渍土一般不可使用。但填料中不含有盐晶、盐块或含盐植物的根茎,并符合《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表1.8的规定的盐渍土则可以使用。 2.1.4主要机具: 2.1.4.1装运土方机械有:铲土机、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2.1.4.2碾压机械有:平碾、羊足碾和振动碾等。 2.1.4.3一般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平头或尖头)、2m钢尺、20号铅丝、胶皮管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作好隐蔽检查和验收手续。 2.2.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如大型基坑或沟边上每隔1m钉上水平桩橛或在邻近的固定建筑物上抄上标准高程点。大面积场地上或地坪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 2.2.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 3 操作工艺

3.1填土前,应将基土上的洞穴或基底表面上的树根、垃圾等杂物都处理完毕,清除干净。 3.2检验土质。检验回填土料的种类、粒径,有无杂物,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土料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填料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3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的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或按表1-8选用。 填土每层的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 表1-8 3.4碾压机械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一般不应超过以下规定: 平碾:2km/h 羊足碾:3kW/h 振动碾:2km/h 3.5碾压时,轮(夯)迹应相互搭接,防止漏压或漏夯。长宽比较大时,填土应分段进行。每层接缝处应作成斜坡形,碾迹重叠。重叠0.5~l.0m左右,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 3.6填方超出基底表面时,应保证边缘部位的压实质量。填土后,如设计不要求边坡修整,宜将填方边缘宽填0.5m;如设计要求边坡修平拍实,宽填可为0.2m。 3.7在机械施工碾压不到的填土部位,应配合人工推土填充,用蛙式或柴油打夯机分层夯打密实。 3.8回填土方每层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3.9填方全部完成后,表面应进行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找平夯实。 3.10雨、冬期施工: 3.10.1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逐片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回填,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 3.10.2雨施时,应有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和地坪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土遭到破坏。 3.10.3填方工程不宜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其施工方法需经过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3.10.4冬期填方前,应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距离边坡表层1m以内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

人工回填土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2 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2.1.2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2.2作业条件: 2.2.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2.2.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2.2.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更多内容可进QQ群:家装市场营销学习群 或关注微信公众号:装修百科常识 2.2.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3 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 → 3.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3.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rn;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3.5回填上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3.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机械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Q/TJJG1-01-03-2003) 3.1 适用范围及所涉及的强制性条文 3.1.1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的基坑、基槽、室内外地坪、管沟及大面积平整场地的人 工和机械回填土。 3.1.2本项工艺所涉及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中主要的强制性条文: (1) 推土机行驶前,严禁有人站在履带或刀片的支架上,机械四周应无障碍,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动。(JGJ33-2001 5.4.8) (2) 夯实机作业时,应一人扶夯,一人传递电缆线,且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递线人 员应跟随夯机后或两侧调顺电缆线,电缆线不得扭结或缠绕,且不得张拉过紧,应保持有3?4m的余量。(JGJ33-2001 5.11.4 ) (3) 电缆线应满足操作所需的长度,电缆线上不得堆压物品或让车辆挤压,严禁用电缆线拖拉或吊挂振动器。(JGJ33-2001 8.8.3 ) 3.2 施工准备 3.2.1 土料选用 3.2.1.1 回填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好土。回填土内不得含有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伽,含水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压实要求。 3.2.1.2 碎石类土、砂土(使用细、粉砂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和爆破石碴,可用作表层 以下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填厚度的2/3,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3.2.1.3 对填方的土料应按设计要求验收后方可填入。 3.2.2 主要机具 3.2.2.1 一般机具:应备有木夯、蛙夯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r)、铁锹、2 m靠尺、小线等。 3.2.2.2 装运土方机械:自卸汽车、推土机、铲运机及翻斗车等。 3.2.2.3 碾压机械:平碾和震动碾等。 3.2.3 作业条件: 3.2.3.1 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基础、地下构筑物及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并且要办好隐蔽验收手续。其结构强度已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 3.2.3.2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种类、设计压实系数、施工条件和压实工艺等合理确定填料含水量、每层填土厚度和压(夯)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3.2.3.3 房心和各种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道安装(经试水合格),管沟墙间加固后再进行,并将填区内的积水和杂物清除干净。 3.2.3.4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上按需要的间距打入水平桩,室内和散水的墙边作好水平标记。 3.2.3.5 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写好施工方案。 3.3 工3工艺流程与操作工艺 3.3.1 工艺流程: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书

土方回填施工技术交底 土方回填,系用人力或机械对常地、基坑(槽)进行分层回填夯实,以保证达到要求的密实度。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基坑(槽)和管沟、室外散水等回填土工程。 一、材料要求 1.土料 宜优先利用基坑(槽)中挖出的原土,并清除其中有机杂质和粒径大于50mm 的颗粒,含水量应符合要求。 2.石屑 不含有机杂质,粒径不大于50mm。 3.粘性土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可用作各层填料。 4.碎石类土、砂土和爆破石渣 其最大块粒径不得超过每层铺垫厚度的2/3,可用作表层以下填料。 5.碎块草皮和有机质含量不大于8%的土仅可用于无压实要求的填方。 6.淤泥和淤泥质土一般不能用作土料。

二、主要机具设备 人工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铁锹、手推车、木夯、蛙式打夯机、筛子、喷壶等。 机械回填主要机具设备有:推土机、铲运机、汽车、光碾压路机、羊足碾、平碾、平板振动器等。 三、作业条件 1.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底上草皮、杂物、树根和淤泥,排除积水,并在四周设排水沟或截洪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填方区或基坑(槽),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2.施工完地面以下基础、构筑物、防水层、保护层、管道(经试水合格),填写好地面以下工程的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质量检查验收、签证认可。混凝土或砌筑砂浆应达到规定强度。 3.大型土方回填,应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填料种类、设计对压实系数的要求、施工机具设备条件等,通过试验确定填料含水量控制范围,每层铺土厚度和打夯或压实遍数等施工参数。 4.做好水平高程的测设,基坑(槽)或沟、坡边上每隔3m打人水平木桩,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做好水平标记。 四、施工操作工艺

最新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2014

其中 台班基价 折旧费 定额 3 3 3 3 一、土石方及筑路机械 费用组成 编号 机械名称 机型 规格型号 汽油 柴油 煤 电 水 木柴 人工费 人工 9.90 8.60 600.00 1.000 2.00 2.00 5 3.00 定额 元 元 元 元 元 元 kg kg t kw·h m3 kg 元 工日 元 1-1 松土机 大 松土深度(m ) 0.5 13 954.40 189.58 42.86 122.14 467.32 54.34 132.50 2.50 1-2 松土机 大 松土深度(m ) 1 13 987.14 193.41 50.37 143.54 467.32 54.34 132.50 2.50 1-3 除荆机 大 清除宽度(m ) 4 13 953.74 182.36 44.22 127.34 467.32 54.34 132.50 2.50 1-4 除根机 大 清除宽度(m ) 1.5 13 944.63 177.07 43.23 124.51 467.32 54.34 132.50 2.50 1-5 履带式推土机 中 功率(Kw ) 50 11 502.91 45.56 17.61 45.80 261.44 30.40 132.50 2.50 1-6 履带式推土机 中 功率(Kw ) 55 11 552.32 46.59 19.44 50.55 303.24 35.26 132.50 2.50 1-7 履带式推土机 中 功率(Kw ) 60 11 611.30 48.54 21.57 56.09 352.60 41.00 132.50 2.50 1-8 履带式推土机 大 功率(Kw ) 75 11 867.29 139.90 36.27 94.31 464.31 53.99 132.50 2.50 1-9 履带式推土机 大 功率(Kw ) 90 11 973.69 179.98 42.70 111.02 507.49 59.01 132.50 2.50 1-10 履带式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05 11 1001.58 199.70 44.73 116.30 508.35 59.11 132.50 2.50 1-11 履带式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35 11 1329.64 353.72 78.53 204.17 560.72 65.20 132.50 2.50 1-12 履带式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65 11 1553.60 421.56 107.35 279.10 613.09 71.29 132.50 2.50 1-13 履带式推土机 特 功率(Kw ) 240 11 2019.71 606.73 178.21 358.20 744.07 86.52 132.50 2.50 1-14 履带式推土机 特 功率(Kw ) 313 11 2266.22 708.49 228.50 422.73 774.00 90.00 132.50 2.50 1-15 湿地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05 11 931.54 211.82 44.94 110.56 431.72 50.20 132.50 2.50 1-16 湿地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35 11 1290.87 356.84 78.72 193.65 529.16 61.53 132.50 2.50 1-17 湿地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65 11 1510.98 422.95 107.52 264.50 583.51 67.85 132.50 2.50 1-18 轮胎式推土机 大 功率(Kw ) 150 11 1524.74 294.19 52.33 183.14 862.58 100.30 132.50 2.50 1-19 自行式铲运机 单引擎 中 斗容量(m ) 3 12 800.15 189.50 48.56 130.14 299.45 34.82 132.50 2.50 1-20 自行式铲运机 单引擎 大 斗容量(m ) 4 12 900.55 281.11 50.95 136.54 299.45 34.82 132.50 2.50 1-21 自行式铲运机 单引擎 大 斗容量(m ) 6 12 1010.11 299.63 53.84 144.28 379.86 44.17 132.50 2.50 1-22 自行式铲运机 单引擎 大 斗容量(m ) 8 12 1144.08 324.04 58.46 156.68 472.40 54.93 132.50 2.50 养路费 及车船 使用税 其中 折 旧 年 限 大修 经常修 燃料动 理费 理费 力费 安拆费 及场外 运输费

人工回填土施工工艺标准

人工回填土 本章适用于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物中的基坑、基槽、室内地坪、管沟、室外肥槽及散水等人工回填土。 第一节材料要求 5.1.1土:宜优先利用基槽中挖出的土,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 其粒径不大于0.05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 第二节主要机具 5.2.1主要机具有:蛙式或柴油打夯机、手推车、筛子(孔径40~60mm)、木耙、 铁锹(尖头与平头)、2m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 第三节作业条件 5.3.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 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重要回填 土方工程,其参数应通过压实试验来确定。 5.3.2回填前应对基础、箱型基础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 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 土。 5.3.3房心和管沟的回填,应在完成上下水、煤气的管道安装和管沟墙间加固后, 再进行。并将沟槽、地坪上的积水和有机物等清理干净。 5.3.4施工前,应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 或管沟边坡上,每隔3m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 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 第四节操作工艺

5.4.1工艺流程: 5.4.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 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 净。 5.4.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 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 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5.4.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 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0.2~0.25m;人工打夯不大于0.2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5.4.5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 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 5.4.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 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 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5.4.7基坑(槽)回填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 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 在外侧回填土方。 5.4.8回填房心及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 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项0.5m以上时,在不 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口处,防腐绝缘 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5.4.9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 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5.4.10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 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