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

——成都市城市变化的足迹

成都市是我国首批命名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之一。它有着悠久而独特的文明源,灿烂而多彩的文明进程。近年来成都平原宝墩文化的考古发现,证实成都早在文明启蒙时期就是长江上游古文明的中心,城市文明发展史已经长达4500年以上。其文明的起源甚至有“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之说。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发现,则表明3000多年前成都都邑文化已经达到古蜀文明早期发展的鼎盛阶段。成都正式建城的标志是在公元前311年秦国张仪规划新建成都、埤城、临邛三城。从那时算起成都已经拥有2300多年的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汉唐时期成都发展成为全国一流的城市,时称“扬一益二”,“天下第一名镇”。“西蜀称天府,由来擅沃饶”(隋·卢思道《蜀国弦》)。成都早在2000多年前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誉,这是历代成都人巧思聪慧和幸勤劳作的结果。

今天的成都市四川省位于成都平原的西北部,四川省的省会该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西南地区一个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城市生态和文态环境建设经过府南河综合治理工程,“五路一桥”交通工程,春熙路、红星路、琴台路等旧城改造工程和沙河治理工程,大慈寺、文殊院等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和建设等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形象,加大了对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力度,尘世建设出现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获得了海外的赞誉,成为了最宜于人居的城市之一。

一、成都城市的起源与形成

成都平原是古蜀文化、古蜀都邑、古蜀国的起源点。《蜀王本纪》所载蚕从、柏濩、鱼凫、杜宇直至开明等五代蜀王,实为从渔业游团时代到畜牧和农业定居时代的五大部落,最先居于岷山石室,后在成都平原辗转迁徙,寻找定居点,逐步由游团形成聚落,直至形成中心聚落和城邑,到杜宇是形成疆域广大的古蜀王国。从考古的角度看,在启蒙文明时代,距今4500年前成都平原宝墩文化这个漫长时代城市最初的胚胎。从那时到现在,成都城市文明发展史已长达4500年以上。到距今3000年前的三星堆、金沙和十二桥等遗址所昭示的早期文明发展时代,在平原中心形成最早最大的古蜀都邑,从此在没有迁徙,城市在同址连续发展的历史长达3000年以上。在商业街船棺葬遗址显示的时代,及战国早期,今成都城垣的西部即古少城中心区便成为开明王国的定于点,正如《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所述“开明自梦郭移,乃徙至成都。”到战国晚期,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6年)张仪灭蜀,始设蜀郡并成都县,公元前311年又按照当时京城咸阳的建制,兴建成都、埤城、临邛三城,此为成都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之始。成都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历史长达2310年以上。

1.1、宝墩文化与长江上游古城文明中心的形成

1.1.1、成都城市的起源

大约距今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已经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考古学上命名为“宝墩文化”。这一时期,成都平原上的古蜀人已由游团走向初步的农业定居并出现了大大小小面积不等的聚落,其中小的仅有几千平方米,大的可达几十万平方米。最大的在新津县宝墩镇,面积达60万平方

米。其次有都江堰芒城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区鱼凫遗址、崇州市双河遗址和紫竹村遗址、大邑县盐店村遗址。这些聚落遗址都出现了夯土城墙。有的还筑有双层城墙,内外墙之间还有很深的壕沟。这些聚落遗址的形态说明在那个时期聚落已经有了分化,出现中心聚落,社会组织已出现贫富分化等级制度也开始初步形成。郫县古城遗址中心发现约550平方米的大型房屋遗址,在遗址内发现五个平行布置的卵石砌筑的祭台遗迹,可能是当时人们祭祀活动的主要场所。共同祭祀中心的出现时说明当时古城可能形成。从而说明了一个结论宝墩文化时期正是成都平原的原始城市的起源期。

1.1.2、成都平原古城聚落的分布于发展过程

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即原始中心聚落,是在平原扇形水系和纺锤形水系之间的鱼脊形高地上发展起来的。三四千年前的成都平原,水网密布,森林茂密,植被丰富,沼泽一片。从西北岷山流下的众多河流都呈西北——东南走向,冲击着成都平原。在这些河流中,两河之间的高地经过古蜀人的排水泄洪,发展成了定居场所和文明诞生地。

都江堰、崇州、大邑等地的古城聚落最先出现,后来逐步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成都及其周边的县市。

与世界大多数文明的发展模式相似,成都平原上的早起城市经济文化发展轴与河流的流向和两水之间的冲积地带相一致,多为西北——东南走向,古城最早出现在岷江、文井江、石亭江等流域,这也就是成都平原以后城镇基本格局的雏形。由于都江堰扇形水系的影响,成都的经济文化最先从平原西北沿若干个两江之间的冲积台地上发生出来,然后向东南发展和传播。所以,成都之西之北发展最早,之东之南发展要滞后得多。到中唐以后,韦皋在大慈寺前穿解玉溪,开辟东市,成都才开始了它的经济和文化向东向南开发和发展的历程。

1.2、三星堆文化、金沙遗址与古蜀王都的形成和发展

1.2.1、三星堆文化与古蜀王都的形成

大约在距今3700年,三星堆文化的兴起,特别是三星堆文化的第三期发达的青铜冶铸业与玉器加工业的出现,表明成都平原已进入早期城市文明社会。

三星堆文化时期,蜀人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陶器与宝墩文化时期已有大的区别,主要使用小平底罐和带圈足高柄豆类的陶器。它同中原文明的源头夏代二里头文化有亲密的同源异流关系,其主要特征是同属灰陶文化谱系,这是既不同于仰韶彩陶文化区系,又不同于龙山文化区系的另一种川西平原上白成序列的一支新文化,是“自成一系的古蜀文明区系”。

三星堆文化时期城市发展的特征是:已由宝墩文化时期多座中心聚落并存的格局,发展为由当时最大的古蜀王国都邑独领风骚,而众多群邑村落则成为王都附属的格局。三星堆古城面积约6平方公里,聚集了比宝墩时期更多的人口,人群组成也更为复杂。单靠血缘关系产生的凝聚力已不能维系社会的平衡,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管理,因而出现了严格的社会等级与神权为中心的统治权力,出现了强有力的城市权力机构。奇诡怪异的青铜纵目人面具、兽面具、各种凤鸟形象、人面鸟身像、人身鸟足像、青铜立人像、神殿及各式玉漳、玉器和大量象牙,表明蜀人精神生活方式的特异性。从城市形成所要求的“磁体功能”和“容器功能”看,三星堆古城已经是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经济形态和文化特征的各支蜀文化的“吸附器”和“兼容器”。在三星堆文化时期,有可同“蚕丛纵目”的文献记载相印证的考古发现——有以青铜纵目人面具为特征的蚕丛时代采集狩猎文化的遗留,有色鹰捕鱼形象为代表的鱼兔时代渔猎文化的流风,也有以鹰头杜鹃

形象为代表的杜宇时代农业风鸟文化的遗韵。有趣的是,这些蜀王的称谓,刚好是不同经济生活时代的形象化说明。蚕丛,根据文献研究是食“葵中蚕”的部族,过着采集游猎经济生活。鱼鬼是养鱼鹰、过着渔猎经济生活的部族。杜宇教巴蜀民农耕,是过着初期农业定居经济生活的部族。这些不同经济生活的部族都生活在三星堆文化的一至四期,或互相征服和共主统治,或互相承袭和交流融合。所以,三星堆文化是历代蜀王文化最早汇集的结穴处和时代性文化积淀的结果,是不同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的历代蜀王为代表的各部族通过交流、征服、文化激荡碰撞而兼容和综合的结果,是以都邑为载体吸附古蜀民族和文化习俗复杂性、多样化的结果。

1.2.2、以金沙遗址为中心的十二桥文化与古蜀王都德迁徙与发展

广汉三星堆文化衰落以后,继之而起的是已经发展到今日成都市区建制区范围内的十二桥文化,其代表性遗存是十二桥遗址的殷末周初干栏式木结构建筑,表明成都是古老的巴蜀巢居文化氏族的起源地。近年来发现的市区西北的金沙村遗址,是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该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内涵属于十二桥文化,相当于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分布于古磨底河两岸4平方公里范围内,是一处大型古蜀文化中心聚落遗址。如果说,广汉三星堆遗址是相当于中原殷商中期和晚期的古蜀国都邑,那么,成都金沙遗址则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古蜀国都邑,二者在文化内涵上有一致和相续的关系,很可能三星堆都城废弃以后,即迁来金沙,以此作为新的都城。

金沙遗址方圆4平方公里范围内,分布着大大小小的不相连属的宫殿区、普通居住区、墓葬区以及中心祭把活动区,先后有2000多件玉器、石器、青铜器、金器和成吨象牙和大量F甲出土。其中“太阳神鸟”金箔,中间有12个旋转齿状光芒,象征太阳运转一年十二个月。周围四只楼空神鸟,每只鸟有三足,这是“日中有三足乌”神话传说的最早的实物崇拜证明。“太阳神鸟”是古蜀人一种特异的太阳神崇拜。在金沙遗址内,还出土有瞻赊形金箔,这是月神崇拜的实物证明。《淮南子》和《论衡》均有“月中有免、瞻赊”的记载。月中究竟是先有兔的传说,还是先有赡炼的传说,干多年来学者们争论不休,无法有结论。现在,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有瞻炼形象祭物而无玉兔形象,说明以赡赊为月神象征的传说早于玉免,玉兔传说是秦汉时代才产生的;它还说明西蜀(包括成都)是华夏民族的“月中有瞻炼”的瞻魄传说最早的起源地。在多种玉器中,玉琼则与长江下游的良洛文化相同,还有些玉器近似于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大量玉牙漳与二里头文化相近,又与三星堆文化相同。总之,从文化内涵看,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蜀国面积最大的都城。对照文献分析,该遗址很有可能是以杜宇王为共主的蜀国都城,也是成都古城的前身。

1.3、战国时期的蜀文化与成都最早的城市规划

1.3.1、从战国早期开明王族船棺葬遗址看成都城市的早期发展

成都市区商业街战国早期蜀王家族墓葬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最大规模的船棺葬,共发现船棺17具,最大的一具长18。8米,是用生长上千年的柄木制成的。在墓坑的上面建有陵庙。出土文物以漆器最多,是四川发现数量最多的战国早期漆器。其中突出的是乐器,有编钟、鼓、竿和编磐的架子等。这与《华阳国志》所载开明时期“始立宗庙”、“制礼作乐”、“酒曰醒”、“乐曰荆”等史料相符,表明古蜀国都邑进入文明发展时期。从城市地理分析,商业街船棺葬应为当时古城西边的墓地,根据古人“墓地尚西”的习俗,当时城市应在墓地的东边,即东北的武担山以南区域。而从眠山饭店、指挥街均出土有乌木看,当时除成都

古城的近郊(包括今天府广场及其以南区域)应是一大片森林区域。最早的成都城市人居环境是在一片平畴绿林之中,郁郁葱葱,秀丽佳美。这是成都早期城市鼎盛发展的时期。

1.3.2、张仪筑城与成都最早的城市功能结构和布局

战国晚期秦惠文王二十七年(前316年)张仪灭蜀,前311年张仪、张若兴筑成都、郸城、临邓三城,并按秦国都城咸阳的格局和建制来规划成都城。当时城市已规划为大城和少城。少城为商肆区,大城为民舍区。这是成都最早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少城者,最先发展起来的区域也,相当于与金沙遗址相紧连的西部区域。大城是后发展起来的区域。正如少皋是先于太皋发展起来的部族,少室山是夏文化最先发展的地方而后扩展到太室山一样,“少”是最小最早的意思,“大”和“太”是最大和晚出的意思。成都城就是从少城孕育和发展起来的,成都最早的商业区和市场也诞生于少城,而“大城”则是在“少城”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区域。秦国设“市长”管理少城市场,这“市长”一职最早也产生于少城商业区,到今天市长含义已大不一样,但它的来源却在这里。到战国晚期,成都城已有规整的城垣,有规范的街道布局,有初步的城市区域功能分工,有盐铁官与市官市长管理税收和市场。这套规范化的城市规划和设计。按《华阳国志》的记载,叫做“与咸阳同制”,是完全仿照当时秦都咸阳城的规划和设计以及城市管理制度来操作的,表明最早的成都古典城市的功能和结构己达到成熟水平。

早在秦穆公时代泰国就是“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以雍都为隙,为陇蜀必经的孔道,出现了在陇蜀两地长途贩运的商人阶层。到秦统一巴蜀后,这些商人多迁于蜀,故秦惠文王要专门修筑成都少城来安置这些商贾。经过累代的经营,成都遂成为专门的手工业者和商人聚集之所,发展为秦汉时代有名的商业都市,到西汉末年更成为全国除长安以外的商业五都之一,设“五均”管理。法国哲学家卢梭说:“房屋只构成镇,市民才构成城。”成都市民阶层的出现应在战国至秦汉时期,这是成都市民阶层见诸文献记载的开始,故前311年兴筑成都是成都筑城有确切纪年之始,是成都早期城市建设史的标志。

二、古代成都城市经济、社会与文化的发展

2.1、成都古典城市第一次繁盛时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汉晋时期,成都城市经济和人口均得到长足发展。西汉时,成都县人口达7.6万户,约35万人,是仅次于长安的全国第二大城市。东汉时,成都县发展到9.4万户,约40万人,集中了当时川西平原全部人口的30%,两晋时更占川西人口的60%,可见城市人口集中程度之高,为全国罕见,这是成都城市人口第一次集中的高峰。随着人口的增殖,城郭也进一步扩大。在秦成都城的基础上,汉武帝扩修为成都城郭十八门。此后2000多年,成都城的城址和城市的基本格局基本没有变化,连“成都”一名也基本没有变动,这在全国城市中是十分罕见的。成都同苏州,是中国两个仅有的最古老的城址没有变动的大城市。

2.1.1、两汉时期成都的商业

两汉时期,成都逐步形成为古代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的中心。这是由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一方面是汉初“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政策放宽,成都不少坐贾改从“周流天下”的行商,在汉政府“开蜀故微”(开放蜀地西部边境)政策的鼓励下,“巴蜀民或窃出商贾,取其答马、焚幢、耗牛,以此巴蜀殷富”。另一方面,成都平原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也为成都商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川西平原沃野千里,农产丰饶,李冰在秦庄襄王时兴筑都江堰(汉名都安堰),开凿郸、流二江于成都和双流城南,给成都地区带来灌溉、行舟

等多重经济效益,使成都地区很快发展为全蜀农业经济的中心,其繁华程度超过了素号“天府陆海”的关中,从而使得“天府”的专称,移到了成都头上,直到今天还用“天府”来形容四川。由于农业发展的结果,农、副、牧、土特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蜀地饶产厄、姜、丹砂、石、铜、铁、竹、木之器,这些东西都通过商品流通而远销全国,“求蛮貉之物以眩中国,徒邓窄之货致之东海”,蜀地西南邓窄边睡的土特产就是以成都为集散中心而流向中原和东海两越交趾之地的。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成都市场的影响范围已扩展于整个西南地区。“南御滇焚”,南边到了宜宾及贵州、云南,有焚惶买卖;“西近邓竿”。西边到了西昌汉源一带,有窄马、耗牛交易。北则通过褒斜道,使成都市场与长安相连接,成为以长安为中心的全国商业网的一部分。

2.1.2、两汉时期成都的手工业

手工业是古代城市经济的中心部分。汉代成都的冶铁、制盐、漆器等在全国都享有盛名。

秦迁赵人卓氏、山东人程郑氏于临邛,“用铁冶富”,剑汉代风刀曰问万员世家。成都和临邓“家有盐泉之井,户有桶袖之园”。成都市北郊羊子山和郸县均出土有《盐井》画像砖,广都有盐井数十处,说明煮盐的普遍化,西汉成都人罗衰以深达50丈的西州盐井致富,资金达千万,说明深井技术的高超。临邓一带盐井的开凿,往往气(天然气)、油(石油)同时并出,有的就利用它来煮盐,称为“火井”,这是世界上关于天然气、石油最早开发的记载。汉代齐陶、究豫和成都是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而尤以成都为最盛。

成都是锦缎的发样地,蜀地“女工之业,覆衣天下”,“蜀汉之布,亦民间之所为耳”。这说明当时的成都,不仅官府丝织业著名,而且民间手工业生产的普通纺织品也行销全国。成都土桥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有足踏织绵机和织布机形象各一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织机,比欧洲脚踏织机的发明早数百年。尤其是蜀锦,当时就驰名于中外。到三国时期,著名的蜀锦是蜀汉政权对外贸易的专利品。山谦之《丹阳记》说:“江东尚未有锦,而成都独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至是始乃有之。”这说明当时中原和吴地是没有锦的,是靠蜀锦才开辟了魏吴市场。到刘宋时,进一步在丹阳创设锦署,把蜀中工匠百人迁到丹阳,这才使江汉和东南丝织业发展起来。当时全国市场对蜀锦需求量很大,刘备入蜀一次即赐诸葛亮、张飞、法正、关羽锦缎各干匹。曹操曾经常“遣人到蜀买锦”,甚至蜀中的下等纺织品叫“蜀薄”的,也能在当时中原地区行销。诸葛亮曾说:“今民贫国虚,决战之资,唯仰锦耳。”蜀汉政权偏处益州,其军需国用主要是仰赖于锦的税收。所以,成都成为魏晋时代全国重要的丝织业中心,城市内家家有人织锦织布,“百室离房,机抒相和”。早在西汉时期,朝廷就专门在城西修筑锦官城,聚集工匠,进行官营织锦业的生产,故后人名成都为“锦里”,又叫“锦城”,名锦工程锦之江为“锦江”,可想见汉魏时代斯业盛况。

在漆器制造业方面,早在战国早期,成都就开始制造漆器。到汉代,成都漆器有著名的“金错蜀杯”、“蜀汉钡器”,这是带有金银丝镶嵌的漆器,主要产地是蜀郡和广汉郡,其流通范围则遍及国内外市场。从考古发掘中,已知四川青川县和荣经县、湖南长沙马王堆、湖北江陵凤凰山八号墓,均出土有“成市”、“成亭”、“成市草(造)”烙印的漆器,其质量之美已震惊世界,这是汉代成都手工作坊的产品。在贵州省的清远镇及朝鲜乐浪郡(今平壤)、蒙古的诺音乌拉等地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印有汉代“蜀郡西工”、“成都郡工官”、“广汉郡(今样撞)工官”等铭文的错金银卯漆器。这说明汉代成都的漆器制造业已相当兴盛,其产

品远销海内外。与此同时,成都郡、广汉郡和服县(今广汉)三地工官还制造精美的“金银器”,即镀金、银的铜器,也很著名。

除此之外,张窍曾在大夏(今阿富汗境)看到蜀布和邓竹杖,这是蜀商人同身毒(古印度)交换的产品,身毒又转销大夏。番禺令唐蒙曾在番禺(今广州)吃到蜀拘酱,这是蜀同夜郎国,通过拌河道交换的产品。这些事例说明当时成都商人已开辟了远逾昆明、永昌、八莫(缅甸)、阿萨密和印度以及直抵番禺的几条商路,这是除北方西域丝绸之路之外的另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而成都正是这条商路的起点。

由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成都从出现市邑到发展为巴蜀乃至西南最大的经济中心,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直到两汉时期才最后完成。到魏晋时期,成都工商业进一步发展,与广都、新都并为西蜀三都,号称“名城”(《华阳国志》卷三)。而这时的成都市场也达到前所未有的“货贿山积,纤丽星繁”,“喧哗鼎沸,器尘张天”的繁华程度。

2.1.3、两汉时期成都古典城市文化的繁盛

这一时期成都城市文化成就的最高代表有三。一是大城连少城,少城套南北二小城的独特的“重城”城市布局文化的发展和成熟,其文脉传续至今。二是有蜀地特色的手工技艺,特别是丝织与漆器闻名于世,远销于蒙古和朝鲜以及东南亚。蜀布、邓竹杖和构酱则是开辟南方丝绸之路的先驱。三是因文翁兴教而首创地方郡学,城市精神文化第一次飞跃发展,出现了“以文辞显于世”、“文章冠天下”的司马相如、王褒、扬雄、严遵等汉代文学四大家。当时的成都是汉赋的故乡,是道教的滥随地,是古天文学的一个中心。在古典城市文化发展史上,成都是古代西南的文化中心,占有独特的历史地位。

2.2、成都古典城市第二次繁盛时期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隋唐时期,成都是益州、蜀郡、成都府和成都县的治所,又是剑南道西川节度使府郧所在地。府、州之名曾有更易,但成都县一名始终末变,治所均在成都。这时,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都大大发展。成都城市人口达10万户,计58

万人口,占当时成都府16县总人口的70%,这是成都城市发展史上人口第二次集中的高峰。因人口增殖,成都城区被分为两个县治,贞观十七年(643年)于成都县之东置蜀县(乾元元年改为华阳县)。从此一城两县治,继续了1000多年。成都和华阳两县是当时全国85个望县等级中人口最多的两个县。而“望县”是按户口多少来区分等级的最高的一级县,故成、华两县实是当时全国人口最多的县。

2.2.1、唐宋时期成都的手工业

在唐代,剑南西川是全国诸州中最富庶的地区,是唐朝的重要财源地,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避人成都;唐信宗因为黄巢义军所逼,也逃难成都。皇帝两度人蜀,刺激了成都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除原有蚕丝、织锦和各种手工业品得到继续发展外,印刷术也发展起来。成都和扬州是全国(也是当时全世界)最早发明和使用雕版印刷术的地区。唐代成都印刷品已有了“西川印子”的专称,当时就流传日本。现存唐代成都印刷品有剑南西川成都府樊赏家历书残页、西川过姓《金刚经》残页、成都府成都县龙池坊卞家印《陀罗尼经咒》,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印刷品,而卞家、过家等书坊,则可算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民营出版社。唐代广都(今双流)的麻纸素享盛名,为官府文书所采用。薛涛制笺达十色之多,为文人雅士乐用。成都的瓷器也在此时发展起来。今青羊官地区隋唐窑址曾出土大量瓷器。双流县牧马山、郸县横山子、

灌县玉堂、彭县磁峰均发现唐宋青瓷和白瓷的窑址。《景德镇陶录》说蜀窑瓷“体薄而坚致,色白声情,为当时所重”。杜甫诗盛赞大邑瓷碗“轻且坚”,“白胜霜雪”。唐代邓窑的瓷器与邢窑、定窑、越窑、景德窑、潮州窑齐名。唐代卢求的《成都记》曾认为“扬一益二”之说值得商榷,盛赞当时成都续锦之丽,伎巧百工之富,大大超过了扬州,应该算“天下第一名镇”。事实上也是如此。安史之乱中及安史之乱后,唐朝廷收入主要靠成都地区,当时益州的财赋收入已占中央收入的大半,远远超过了东南地区。在中原残破的时候,唐王朝主要靠剑南西川的财力作其统治支柱,由此可见成都在唐朝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五代时,成都先后为前蜀王建、王衍,后蜀孟知样、孟招两个地方政权的首府。后蜀主孟胡曾扩大成都罗城为羊马城,命遍种芜蓉树于城垣之上,秋季盛开,花团锦簇,成为长达数十里的花的环带,故成都城因此而得了“英蓉城”(或称“蓉城”)的美名,获得了“锦城花郭”的美誉。两宋时代,成都为川峡四路的首府,置成都府路、成都府、成都县,三级行政区划均以成都二字命名,并均以成都城为治所。元代设四川行中书省,初治重庆,后移成都。但成都府及成都、华阳两县并无更易。

宋代时期,成都古典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宋太祖平蜀,曾将成都锦工数百人迁到京师(今开封),设织锦院,蜀锦技术因此而得到飞跃发展,冠绝古今。宋神宗时,四川制置使吕大防在成都设立锦院,建立锦楼,募军匠500余人织造,专门供给皇室。到南宋,成都锦场发展到3处,并设锦文局管理,规模甚宏,产额益丰,花色繁多,殆极一时之盛。除官营织锦业外,私营织锦也很发达,陆游《人蜀记》曾说:成都有九壁村,是出美锦的专业街道,称为“九壁锦街”。向官府上贡的丝织品中,续出于成都、华阳、新都、新繁、郸县,罗出于广都、双流、温江,丝出于郸县,拓蚕丝出于犀浦,衫缎和高柠布出于新都,至于丝锦绢布麻则成都府县县皆出,可见宋代丝织业之盛。陶瓷业中,彭县发现宋代瓷窑,纹饰质地都有新的发展,尤其是莲花纹饰青瓷为人们所喜爱。雕版印刷术进一步发展。北宋时期,成都进行了我国出版史上首次规模宏大的官府出版工作。北宋太祖开宝四年,朝廷命宦官张从信在成都监刻《大藏经》5000卷,历时12年,共雕版13万块,世称“开宝藏”,现北京图书馆有残卷,已成稀世奇珍。当时曾流传高丽(今朝鲜)、日本、安南(今越南)等地。《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类书皆有蜀刻本。除官府刻书外,私人刻书也很发达,成都人彭乘是北宋有名的藏书、刻书家,“蜀中所传书多出于乘”。成都费氏家族所刻书,世称龙爪本,为时人称羡。蜀刻本字体肥劲朴厚,版式疏朗悦目,纸张洁白,墨如点漆,校勘精审,颇具特色。“宋朝蜀刻甲于天下”,对中华文化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为蜀学的繁盛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2.2.2、唐宋时期成都商业的繁荣

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进一步繁荣起来。据《茅亭客话》记载,唐代后期和两宋时期,成都己突破了历史上传统的坊市制的束缚,而较多地兴起了临街设店和前店后坊(手工作坊)的格式,出现一些自由集市。城内有东市、南市、新南市、西市和北市,城外有草市,附近各县还有小集市。每年正月至十二月,还有各种专业性的临时市场。如:正月灯市、二月花市、三月蚕市、四月锦市、五月扇市、六月香市、七月七宝市、八月桂市、九月药市、十月酒市、十一月梅市、十二月桃符市。大慈寺、石犀寺、市桥等地就是当时这些临时集市的所在地。在城内还兴起了繁荣的夜市,甚或有通宵达旦者,夜市的传统一直流传到清代直至今天。唐宋时期,旧城区几次扩大,在大慈寺以东还开辟出了新的东市

商业区。从西南地区范围看,成都还是西南边睡和岷山的冉骁、吐蕃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皮毛、竹木等土特产的集散地。特别是茶马贸易,以川茶、蜀锦向西北易马,政府非常重视,在成都设专司管理。直到明清,这种以内地茶盐同边睡少数民族土特产相交换的贸易,还相当盛行,这既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刺激了成都工商业的繁荣。由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黑、红双色套印印刷术的出现,宋代成都的富商开始使用纸印的“交子”,以代替铁钱,这是唐代交易信用券“飞钱”的发展,是我国也是世界最早出现的纸币。

2.2.3、唐宋时期成都古典城市文化的繁荣

到唐宋时期,成都古典城市文化的发展达于鼎盛阶段。由于城市经济发展的刺激,成都古典城市文化出现了文化艺术与游赏习俗相结合的新的趋向o“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宋元之际有了专门记载成都游乐文化内容的专书《岁华纪丽谱》,表明文化人的眼光己把游乐这类俗务,正式提高到了文化的高尚地位。孟蜀石经、蜀刻本、蜀笺、蜀锦皆被当作艺林瑰宝,有了专门研究它们的专谱著作。文学方面,李白、杜甫、陆游在成都的诗作体现了漫游或流寓生活对蜀文化的新鲜感受。后蜀赵祟柞编辑我国最早的一部词总集《花间集》,是城市文化缔怨浓媚生活的反映。唐代大慈寺壁画为唐代天下之冠,代表了成都绘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孙位、黄签父子、李升等人都是绘画卓越的艺术大师。在音乐舞蹈方面,渊源自古的巴渝舞曲演变而为富有蜀地特色的《蜀国弦》、《竹枝》民歌,到明清进一步发展为竹琴清音和川剧高腔。唐代雷威是制造雷琴的大师,至今其琴还留存于世。具有巴蜀特色的“蜀国弦”音乐,吸收了龟兹、南沼、膘国等地音乐的特点,编组了新的以龟兹乐为主的乐队(如王建墓棺床所刻24乐伎浮雕),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锦城丝管日纷纷,半人江风半人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天上”的宫廷音乐进入了“人间”百姓家,造成了“喧然名都会,吹萧间丝簧”的盛况,甚至使成都城市“管弦歌舞之盛”超过了扬州。

唐宋成都文学和艺术的发展,成就了古代东方世界的文化之都、游乐之都和音乐之都的城市形象。陈子昂、李白和苏轼作为“秀冠华夏”的文化巨人,是巴蜀文化土壤孕育的明珠。杜甫、陆游是巴蜀山水陶冶出的华夏第一的旅寓蜀中的诗人。唐代大慈寺壁画为天下之冠。从巴渝舞到蜀国弦到竹枝词的管弦歌舞之盛,使成都成为古代东方世界的音乐之都。成都作为游乐之都最重要的特征是游赏习俗的艺术化。“成都游赏之盛,甲于西蜀。盖地大物繁,而俗好娱乐。”每年春时有“浣花大游江”、“小游江”之习,太守带头与民同乐,称为“遨头”。这些活动显示了城市文化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面貌,给整个成都城市带来活力。

2.3、明清时期成都城市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明清时期,成都分别是四川布政使司和四川省的首府,又是成都府及成都、华阳两县的治所。明末清初,从崇祯七年到康熙二十年的47年间,由于频仍的战乱,成都城市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颓墉废堑,虎迹纵横”,整个城池成为一片废墟,户口凋残,人口多向秦陇和荆湘外流。从康熙到乾隆,对四川实行移民实边,鼓励垦荒占田的特殊政策,吸引了关陇和湖广地区的大量移民,土著劳动力也得到稳定。加上川西平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强化了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紧密结合,使川西平原的农业经济和成都的城市经济再度得到回升。到乾隆时期,成都地区经济和人口又达到了新的高峰,城市人口为11.8万户,59

万人。到宣统年间,成华两县人口达到85万人,城市人口占了城郊总人口的58%,这是历史上成都城市人口第三次集聚的高峰。

2.3.1、明清时期成都的城市经济

明清时期,成都经济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已大大下降,全国八大商业都市有京、杭、苏等,却没有成都,远比不上汉唐之时。传统蜀锦、蜀绣丝织业均趋向衰落,而苏、浙崛起,后来居上,竟一跃而为全国织造中心。尽管如此,明清成都工商业仍有一定程度的繁荣。当时成都市场上有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有“蜀锦、蜀扇、蜀杉,古今以为奇产”,蜀锦一缣的市场价格是50金,但明清蜀锦已不可做衣服,仅能充茵褥之用,故民间很少制作,只有官府才有此项工业。蜀杉木有抬山板、双连板等名贵建筑木材,来自岷山千年古木,沿岷江水运出川,享有盛名,蜀地商人用以同苏杭的文绮锦绣、山珍海错等珍贵货物相交换。蜀扇已能制作折扇,这是明代才从国外传来的技术,而成都工匠已经熟练掌握,所制精美蜀扇,明政府列为贡品。钱谦益以蜀扇赠送清豫亲王多铎,足证蜀扇为当世所求。造纸技术也有进一步发展,“成都人陆子良能造薛涛笺,工巧过之”,明玉珍占据成都后特设笺局,派他管理,并让他“捣锦于浣花”。这时的薛涛笺已用芙蓉皮为料,加入芙蓉花末汁来制作,其色鲜美,超过前代。此外,成都市场上还流通徽纸、池纸、竹纸,“蜀人爱其轻细,客贩至成都,每卷纸比川第价贵三倍”。

2.3.2、明清时期成都的城市文化

明清时期成都城市文化的特点是有“川味”特征的下层群众文化的兴盛,其最高成就是川剧艺术。川剧源于元北曲和明南曲,形成于清代中期。乾隆年间,金堂艺人魏长生在四JlI、北京和扬州演唱秦腔,所饰花旦,创甩水袖、踩高跷等表演技艺,风格放荡,名倾全国,被誉为“一世之雌”。他所创的“四川秦腔”直接演变为今日川剧的弹腔。川剧的高腔、弹戏、胡琴、昆曲和灯戏等五大声腔艺术,就是通过历代艺人的努力而趋于完善的。这是其特点之一。其二是著名文人参与对剧本的文学创作和改造,由乾隆年间杨潮观《吟风阁》开其端,到近代文人黄吉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等剧作接踵其后,把川剧唱腔加以诗化性的改造,使川剧由原来的市民粗糙艺术变为声腔宏富、文辞典雅、俚俗并兼、雅俗共赏,亦庄亦谐的精致艺术,成为近代地方戏曲中有特色的瑰宝,受到海内外的注目和欢迎。

明清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成都主要是书院的兴起。明代成都有子云书院、大益书院、浣花书院。清代有锦江、墨池、芙蓉、潜溪等书院,其中以尊经书院最为著名,为同治年间四川学政张之洞创办,除教授诸生外,还建有尊经阁,专门用来藏书,设尊经局,专门印刷经史诸书。光绪年间,丁宝桢主持书院,聘著名经济学家王阎运为山长,培育出中国旧时代最后一位经学大家廖季平、改良思想家宋育仁、文学家吴之英和张森楷等驰名海内的学者。戊戌六君子中的杨锐,也是尊经书院的学生。郭沫若、蒙文通、吴虞等近现代学者,其师承都与尊经书院有直接渊源。尊经书院为近现代四川文化的发展和勃兴,培育了大量的人才。

成都茶馆和书场,素来为人所称道,这是成都群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西蜀是世界茶树最早的发现和种植地,成都是世界饮茶文化、茶道文化和盖碗茶文化的起源地。蜀人饮茶渊源自古,汉王褒《僮约》即有“武阳(今新津)买茶”的记载。晋人张载《登成都白菟楼》诗称:“芳茶冠六清”,这是成都人饮茶习俗的最早记载,它在全国都是最先形成的。饮茶的茶具有盖碗和茶船,据说承碗的茶船是唐代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所创制,这是成都人特有的饮茶方式。从清代直到现在,茶馆茶舍、茶亭、茶厅散布全城,数量之多为外地所罕见。书场是成都城市群众休闲的另一场所,一般书场都兼营茶馆。书场内有评书、扬琴、清音、竹琴、金钱板等各种曲艺表演。其中评书尤为群众喜爱,早在东汉说书就很盛行,成都有东汉说书陶俑出土,生动地表现了“负鼓盲翁正作场”的形象。

三、现代的成都发展

3.1、明国时期成都的城市变化

在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进程中国成都市中国第一个打响灭亡清政府枪声的城市。在四川保路运动中有像邹容这样的烈士。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成都做为全国的战略大后方为全国抗战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在这期间成都的城市格局没有较大的变化。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17修正) 【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发布部门】国务院 【发布日期】2017.10.07 【实施日期】2017.10.0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行政法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2008年4月22日国务院令第524号发布根据2017年10月7日国务院令第687号《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业

我最想去的五个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个当然是首都北京。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最想旅游的地方:紫禁城、明十三陵、圆明园、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历史文化名域。最想见到的是紫禁城雄健、宏伟以及一些独特的景色。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

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圆明园的建造艺术(虽然经八国联军抢掠,保存无几。)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最新)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录(2012年6月28日最新版)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确定并公布,是1982年根据北京大学侯仁之、建设部郑孝燮和故宫博物院单士元三位先生提议而建立的一种文物保护机制。被列入名单的均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纪念意义、且正在延续使用的城市。目前中国已公布了120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计为2处。 第一批:1982年2月8日公布,共24处 第二批:1986年12月8日公布,共38处 第三批:1994年1月4日公布,共37处 增补a:2001年8月10日公布,共1处 增补b:2001年12月17日公布,共1处 增补c:2004年10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d:2005年4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e:2007年3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f:2007年3月13日公布,共1处 增补g:2007年3月18日公布,共2处 增补h:2007年4月27日公布,共1处 增补i:2007年5月6日公布,共1处 增补j:2007年9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k:2009年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l:2010年11月9日公布,共1处 增补m:2011年1月24日公布,共2处 增补n:2011年3月12日公布,共1处 增补o:2011年3月14日公布,共1处 增补p:2011年5月1日公布,共1处 增补q:2011年11月2日公布,共1处 增补r:2012年3月15日公布,共1处 增补s:2012年6月28日公布,共1处 分类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 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 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 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 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 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 列表括号内数字为城市数。 北京(1)天津(1)河北(5)山西(6)内蒙古(1) 辽宁(1)吉林(2)黑龙江(1) 上海(1)江苏(10)浙江(7)安徽(5)福建(4)江西(3)山东(8) 河南(8)湖北(5)湖南(3)广东(7)广西(3)海南(2) 重庆(1)四川(8)贵州(2)云南(5)西藏(3) 陕西(6)甘肃(4)青海(1)宁夏(1)新疆(5) 下文括号内数字为入选批次。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请标准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标准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条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该城市所在地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提出申报建议;仍不申报的,可以直接向国务院提出确定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议。 对符合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条件而没有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镇、村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可以向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目录(2013)

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县区) 我国已有12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完整名单):国务院曾于1982年、1986年、1994年先后批准了三批共9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从2001年起开始单独批复增补,至2013年7月烟台列入为止, 先后增补了24个,总数达到123个。其中2007年增补的海口市与第三批中的海口市琼山区有时合并算为一个,所以也可以说总计122个。122个文化名城按省域分布,最多的是江苏,有11个;其次是山东9个;河南和四川则分别有8个;广东有7个。

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是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共同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镇和村。 这些村镇分布在全国二十五个省份,包括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古村镇群,既有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历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国不同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一批)名单 1、山西省灵石县静升镇 2、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 3、江苏省吴江市同里镇 4、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 5、浙江省嘉善县西塘镇 6、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7、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 8、重庆市合川县涞滩镇 9、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 10、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第二批)名单 1、河北省蔚县暖泉镇 2、山西省临县碛口镇 3、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 4、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 5、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 6、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 7、江苏省姜堰市溱潼镇 8、江苏省泰兴市黄桥镇 9、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南浔镇 10、浙江省绍兴县安昌镇 11、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 12、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 13、福建省邵武市和平镇 14、江西省浮梁县瑶里镇 15、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释义 第一章总则 本章共六条,主要规定了《条例》的立法目的、适用范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基本原则,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资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和监督管理体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激励机制; 总则在整个《条例》中起着统领的作用,集中反映了《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宗旨,是整个《条例》制度安排的中体现,因此,学习和掌握《条例》,首先应该理解和领会总则的各条规定。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释义] 本条是关于《条例》立法宗旨的规定(一)关于《条例》的立法宗旨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持民族文化传承、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1982年至今(注:2008年),全国共公布了10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8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7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各地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设量大面广,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工作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由于保护措施不力,管理不到位,过度开发和不合理的利用,许多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正在消失,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由于对严重影响和破坏历史风貌的行为没有明确的禁止性规定,不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有的名镇、名村,从规划手法到建设模式,都盲目模仿大中城市的风格,忽视历史文化街区、村镇的空间格局、尺度和地方文化传统特色等问题,简单生硬地建大广场、修宽马路,严重影响了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有的地方不注重真实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拆真建假,大搞“仿古街”等假古董,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却被拆毁,严重破坏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有的历史建筑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随意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使用性质,或者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特集 SPECIAL COLLECTION 历史城镇保护与发展?理论与研究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的回顾和展望 赵勇1 唐渭荣2 龙丽民3 王兆芳3 作者单位:1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北京,100835) 2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石家庄,050021) 3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石家庄,050024)收稿日期:2012-05-03 摘要/回顾1982年以来30年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历程,初步分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面保护3个阶段,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评选评价、保护体系、保护规划等方面探讨了一些概念和方法问题,并对我国今后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提出了工作和研究建议。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保护体系 保护规划ABSTRACT/ The domestic con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 town and village has got fruitfu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concern of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since 1982.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aspects of improving conservation system, ascertaining resources, launching salvage conservation, reinforcing management, multidisciplinary participation and reasonable utilization etc. In addi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suggestions about the conservation and relevant research. KEY WORDS/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y,town and village, conservation system, conservation planning 从1982年我国公布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至今已有30年的时间。2003年建设部(2008年更名为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陆续公布了5批35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已经成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但纵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发展,目前仍然存在不少实践问题和认识误区,一些保护概念和保护方法还需要梳理和辨析。1 保护工作回顾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研究和实践的30年,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1.1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兴起 1982~1994年左右。1982年是重要的一年,国家颁布第一部《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公布了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第二批6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在文革以后迎来崭新的开始。之后,国务院先后于1986、1994年公布了第二、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88年又公布了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颁布《城市规划法》,强调城市规划应保护历史文化遗产。随着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镇建设改造大规模展开,一批学者针对当时保护与发展出现的矛盾问题,分别就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规划结构与旧城更新、传统特点和风貌保护、特色要素和保护范围、保护概念和保护对策[1-4]等问题展开探讨,奠定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研究基础。1.2 历史文化街区深入保护 1995~2002年左右。随着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要层次。1996年在黄山召开的历史街区保护研讨会和1997年建设部转发的《黄山市屯溪老街区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历史文化街区的重要地位和保护原则方法;1997年国家又设立历史文化名城专项保护基金,对16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资助。2002年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正式建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制度,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江苏、浙江、广州、昆明等地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法规也相继出台。同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增至101座,平遥、丽江两座历史文化名城于1997年、皖南古村落(宏村、西递)于2000年先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96~2001年,国务院公布第四、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增至1276处。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工作在地方政府率先展开,周庄、同里、乌镇等一批古镇被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这一时期,不少学者开展了对历史文化街区概念方法、保护规划、建筑保护更新以及历史文化名城类型特点和保护实践[5-8]的研究,有关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的研究则集中在聚落景观、价值特色以及保护规划[9-11]等方面。

一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困境

第一章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及困境 一由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引发的思考 1 南京老城南历史保护事件起因(2006年) 2006年6月某日:南京城南某区政府召开“建设新城南”高层论坛,区政府有关领导向媒体透露“将投资40亿元打造新城南,改善近2万户居民居住环境”。6月29日《南京晨报》以“40亿元让城南‘大变脸’为题,以正面支持的态度报到了这一高层论坛”。 8月3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姚远在《南方周末》发表了《南京的“历史”关头》文章; 8月中旬:全国16位建筑、规划、文物、考古界的著名专家联名紧急呼吁保护南京老城南。 8月21日:《现代快报》用11个版面推出《老城南》特刊,指出“今天,一个猩红的“拆”字,将一笔抹去老城南五大片区这23条散发出古城气息的街巷,刹那间变成历史”。 8月30日:《新民周刊》推出封面报到《秦淮河,正在消失的历史》,文章在采访多位老居民的陈年往事和情感,并陈述了多位学者、专家的意见之后,指出“这些未经整合的民间的情感、智慧需求,是否与政府的决策走在同一条路上呢?” 9月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媒体广场”报到说:“城市改造一方面要保留文化,另一方面要改善人民环境。如何能够找到一个点,兼顾这两者?它是困扰着全世界有悠久文化的城市的通病,同样也困扰着南京”。 10月2号:《瞭望·新闻周刊》发表了题为《老南京最后的纠葛》的文章,记录了多名专家、市民和区政府等部门对老城南不同声音,分析了目前老城南历史保护现状的社会背景,如物权法、政府角色和公众参与等。 10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专家来信上作出重要的批示。随后一场包括专家学者、新闻媒体、市民百姓在内的社会大讨论广泛展开,一时间老城南保护成为南京媒体的热点话题,成为南京城市规划建设、历史文物保护工作的聚焦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近现代史迹型:湖北武汉 武汉文化底蕴深厚,楚国时期诞生的一首高山流水遇知音是十大古琴曲之首,也带来了知音文化;唐宋年间,武昌黄鹤楼是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场所,也使武汉成为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市,简称汉,因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合称而得名,是一座现代化滨江国际性港口城市。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湖北省东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是中部六省中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特大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长江及其最大支流汉江横贯市区,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唐朝诗人李白在此写下“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汉自古又称江城。简介武汉历来被称为“九省通衢”之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重要城市都在1000公里左右,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国家重要的科技、信息、产业、通信中心,内陆地区的金融、商业、贸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开启中国内陆市场的“金钥匙”,经济发展的“立交桥”,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转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区位优势。独特的区位优势造就了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京广、京九、武九、汉丹4 条铁路干线,以及京珠、泸蓉等6 条国道在此交汇,水运已形

成“干支一体,通江达海”的客货运网络,武汉港是我国长江流域重要的枢纽港和对外开放港口。武汉是中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是中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作为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国第三大科教中心城市,武汉高校众多,在校大学生118.33万人,是全世界在校大学生人数最多的城市。武汉由中华民国的诞生地武昌、近代中国的国际大都市汉口、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汉阳三地合并为组建,下辖7个中心城区和6个新城区。是楚辞浪漫、黄鹤飘逸的历史文化名城,震撼世界、彪炳千秋的首义胜地,又是青山碧水、生态宜居的滨江之城,商贸繁荣、百业昌隆的现代都市。武汉是全世界水资源最丰富的特大城市,除长江、汉水在城中交汇外,市辖区内有166个湖泊,故又得名百湖之市,水域面积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4,构成了武汉气势恢宏、极具特色的滨江滨湖水生态环境。早在百年之前,孙中山先生就在《建国方略》中,描述武汉是“沟通大洋计划之顶水点,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他设想,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武汉又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选定为21世纪全世界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之一,美国《未来学家》杂志更是预测武汉将在21世纪成为仅次于加尔各答的全球第二大超级城市。在世界银行联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研究报告中,将武汉(光电)与北京(IT与软件服务)、上海(金融与工程服务)、深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名单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许多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或者是近代革命运动和发生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城市。在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地面和地下,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光荣的革命传统与光辉灿烂的文化。做好这些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由国务院审批。1982年国务院公布了24座城市为我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和1994年又相继公布了第二批38座城市、第三批37座城市及10座增补城市为历史文化名城。因此,截至目前,国务院已将109座城市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它们进行了重点保护。这些城市,有的曾被各朝帝王选作都城,有的曾是当时的政治、经济重镇,有的曾是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有的因拥有珍贵的文物遗迹而享有盛名,有的则因出产精美的工艺品而著称于世。这些名城,是我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橱窗,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1982年公布,24个: 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 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公布,38个: 上海、天津、沈阳、武汉、南昌、重庆、保定、平遥、呼和浩特、镇江、常熟、徐州、淮安、宁波、歙县、寿县、亳州、福州、漳州、济南、安阳、南阳、商丘、襄樊、潮州、阆中、宜宾、自贡、镇远、丽江、日喀则、韩城、榆林、武威、张掖、敦煌、银川、喀什。 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1994年公布,37个: 正定、邯郸、新绛、代县、祁县、哈尔滨、吉林、集安、衢州、临海、长汀、赣州、青岛、聊城、邹城、临淄、郑州、浚县、随州、钟祥、岳阳、肇庆、佛山、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问题 摘要: 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按照各个城市的特点主要分为七类即, 古都型以都城时代的历史遗存物、古都的风貌为特点,如北京、西安;传统风貌型保留一个或几个历史时期积淀的有完整建筑群的城市,如平遥、韩城;风景名胜型由建筑与山水环境的叠加而显示出鲜明个性特征的城市,如桂林、苏州;地方及民族特色型由地域特色或独自的个性特征、民族风情、地方文化构成城市风貌主体的城市,如丽江、拉萨;近现代史迹型反映历史上某一事件或某个阶段的建筑物或建筑群为其显著特色的城市,如上海、遵义;特殊职能型城市中的某种职能在历史上占有极突出的地位,如“盐城”自贡、“瓷都”景德镇;一般史迹型以分散在全城各处的文物古迹为历史传统体现主要方式的城市,如长沙、济南。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面临着价值观、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冲击,本文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字:价值观;全球化;城市化;历史名城 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历程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长久以来,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城市,不但经受着历代风雨的侵蚀,而且不断遭到人为的破坏和摧毁。直到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颁布,才真正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形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也在不断的延伸和拓展:从文物史迹,到历史街区、历史地段乃至整个城市(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从单纯物质实体的保护,发展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文化特色的保护。目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研究、立法、管理等各方面都在不断发展与完善之中。 面对世界全球化的热潮,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在经受着全球化的影响。可以说全球化正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样,也影响着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与发展。全球化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灵魂”——城市文化,进而影响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物质环境。中国的城市文化正在被外来的强势文化所同化,很多城市处于多元文化并存、本土文化削弱的境地。全球化将中国的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推向了一个完全开放的市场,外国的规划师、建筑师带着“先进”的思想、理念纷纷来到中国,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中国的权势、业主们也都唯“洋”是从。结果,由于对历史城市的文脉缺乏理解,洋大师们做出的设计方案,往往是在一张空白纸上来规划历史城市,不免打上“他方”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否定了对历史城市本土文化的认可。这些设计方案的新奇、夸张和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恰恰迎合了业主和权势们的口味,一个个“洋垃圾”就这样诞生了,而历史城市的城市肌理、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全被搁置到了一边。 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建筑,就会决定人们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历史文化名城。因此,首先要改变拜金、拜权、非农的建筑价值观。这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彻底改变遗留在每一个人骨子里的封建长官意识。建筑师有责任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角度出发,解读城市的文化内涵,做出具有名城特色的作品来。建筑师还应该成为新观念、新潮流、新生活得倡导者,价值观和社会进步的推动着。只有这样,他的作品才能真正代表一个建筑师的价值观。 无论在哪个国家,每个城市都有其自己发展的轨迹,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色,特别是世界历史名城、文化古都,不仅没有彼此雷同的,而且都是各自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计划与建筑中的卓越体现,其个性特色强烈、突出。它们都按照各自民族优良思想、文化传统,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继承并创造性地发展。民族文化、风土人情沿着历史文脉构成不同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 办法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 已经第16次部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12月29日起施行。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 陈政高 2014年10月15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第一条为了规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审批,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实施保护管理,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居住环境,应当符合保护规划。 第四条编制保护规划,应当保持和延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五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规划应当单独编制,下列内容应当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 (一)保护原则和保护内容; (二)保护措施、开发强度和建设控制要求;

(三)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保护要求; (四)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五)需要纳入的其他内容。 第六条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已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应当依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单独编制。 历史文化街区所在地的城市、县未被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应当单独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镇总体规划。 第七条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应当符合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规划深度应当达到详细规划深度,并可以作为该街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范围内建设项目的规划许可,不得违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 第八条历史文化名城批准公布后,历史文化名城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批准公布后,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批准公布后,所在地的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保护规划应当自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批准公布之日起1年内编制完成。 第九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街区保护规划的编制,应当由具有甲级资质的城乡规划编制单位承担。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考试重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考试重点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期末重点 第一章: 1. 历史文化名城的含义: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 2. 历史文化名城的四个基本点 历史悠久文化遗存文化传统继续使用和发展 3. 历史文化名城的特征经济根基深厚文化底蕴丰富文明传承久远辐射范围广泛 4.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作用 增添城市政治形象,增强城市经济动力;铸造产品特色,拓展企业文化;促进名城所在地,文明程度的提高;旅游产业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5.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批 24个第二批 38个第三批 37个第一批: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 6.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分布的地区:华北地区北京 河北:承德山西:大同华中地区河南:洛阳、开封湖北:江陵湖南:长沙西南地区四川:成都贵州:遵义云南:昆明、大理西藏:拉萨华东地区江苏:南京、苏州、扬州浙

江:杭州、绍兴福建:泉州江西:景德镇山东:曲阜华南地区广东:广州广西:桂林西北地区陕西:西安、延安 第二章: 绍兴广州延安 1.历史文化名城的物质构成: 古城墙古城遗址宫殿、宫殿遗址、衙署钟鼓楼坛庙、纪念建筑宗教建筑 陵墓会馆、古民居园林历史街区 2.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构成: 历史事件名人轶事学术文化文学艺术工艺特产民俗节庆 3.故宫的建筑思想:中轴布局、左右对称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儒家礼仪、等级制度天人合一、阴阳五行 4.故宫的前三殿、后三宫 5.注意:中国五千年的封建建筑在儒家礼仪上如何体现? 6.民居建筑的特点: (1)地域性时代性科学性艺术性 7.中国现存著名的陵墓 秦始皇陵汉茂陵 乾陵北宋陵 明十三陵长陵 清朝东陵、西陵 8.江南三大名楼: 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9.佛塔类型: 楼阁式塔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524号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已经2008年4月2日国务院第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八年四月二十二日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五)保护工作情况、保护目标和保护要求。 第九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进行论证,提出审查意见,报国务院批准公布。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制定了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下面是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

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三)保护范围; (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的清单;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的第524 号条例。该条例于2008 年4 月2 日国务院第3 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 年7 月1 日起施行,并由国家总理温家宝于2008 年4 月22 日对外公布。2017 年10 月7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87 号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予以修正。 文件全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与管理,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申报、批准、规划、保护,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应当遵循科学规划、严格保护的原则,保持和延续其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维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 第四条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安排保护资金,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参与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 第五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

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申报与批准 第七条具备下列条件的城市、镇、村庄,可以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 (一)保存文物特别丰富; (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 (三)保留着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四)历史上曾经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或者军事要地,或者发生过重要历史事件,或者其传统产业、历史上建设的重大工程对本地区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或者能够集中反映本地区建筑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申报历史文化名城的,在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范围内还应当有2 个以上的历史文化街区。 第八条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提交所申报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下列材料: 一)历史沿革、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说明; (二)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的现状;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遵义

遵义 一、城市概况 遵义位于贵州省北部,处于云贵高原偏东北的斜坡地带,大娄山山脉自西南向东北横亘市域全境,高山连绵,河道纵横,全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以大娄山脉为分水岭,南北分属乌江和长江上游干流两大水系。全市面积30762平方公里,辖3区2市9县并经省政府批准设立新蒲新区,2017年全市总人口780万,常住人口614万,中心城区人口130万。遵义是著名的红色旅游城市,黔北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和全国绿色产业基地,是黔中城镇群对接成渝城市群发展的桥头堡和黔北经济协作区的核心城市。遵义市是1981年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遵义会议为主题的长征文化以及土司文化、国酒文化、沙滩文化、夜郎文化、民族文化是遵义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内涵。 二、历史沿革 遵义市辖地,战国时期在鄨国境内,秦汉至南北朝,先后属犍为郡,牂牁郡、平夷郡、平蛮郡。唐贞观九年(635年)属播州。唐乾符三年(876年),杨端受朝廷招募,率部击退南诏势力,入据播州,开始了杨氏对播州724年的世袭统治。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杨氏第十二代统治者杨轸将其治所从白锦堡(今市东南10公里处)迁至穆家川(今遵义市老城),为遵义建城之始,遵义老城历宋、元、明直至清朝初年,发展缓慢且规模不大。乾隆年间,社会较为安定,人口增加,养蚕和丝织业的兴起及黔大道的修辟,促进商业兴旺,市集范围随之扩大。咸丰九年(1859年),湘江东岸建成新城,与老城隔江相望,中以万寿桥(今新华桥)连接,组成双联式城池。民国17

年(1928年),穿越新城的川黔公路开通,街市沿公路向南、北延展,丁字口一带成为遵义金融、贸易及交通中心。遵义古城区在凤凰山、老鸦山和府后山环绕地带布局和发展,并以湘江河为界分成新城和老城,具有典型山区城市特征,构成“一江两城三山”交相辉映,山、水、城、林融为一体的双联城池格局。 三、历史文化价值和地方特色 (一)遵义名城历史文化主要内涵 1、长征文化--长征大逆转见证之地 2、播州土司文化--700年古播州土司探奇之区 3、国酒文化--国酒百年辉煌览胜之市 另外,沙滩文化、佛教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夜郎文化也很有特色。 (二)名城保护特色要素 名城保护特色要素包括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部分。 1、自然环境要素保护是指保护遵义“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湘江穿城而过”的自然格局和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为依托的生态格局。 2、人工环境要素保护是指保护古城“一江两城,屹然对峙”的双子城布局、道路格局、以遵义会议会址为核心的历史风貌区、传统民居(考虑部分恢复)、街巷空间、特色街市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3、人文环境要素保护指保护地方性社会生活、文化艺术、习俗、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特色,并把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生活、风土人情等地方特色的保护与古城保护、历史风貌区保护结合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