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企业战略理论发展

90年代企业战略理论发展
90年代企业战略理论发展

9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与研究趋势

武亚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

摘要:

进入9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两者相关联的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全部战略管理责任转向激发员工努力、上下层互动与组织学习。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管理范式正初显轮廓。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强调理论的动态化、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各学派进一步整合等特点。

关键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研究趋势。

Key Words:Strateg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Research trend.

一、引言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于五、六十年代,其中,60年代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成就主要有两个:一是钱得勒的“结构跟随战略”假说(Chandler,1962),二是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Anthony-Ansoff-Andrews Paradigm)。钱得勒从案例研究入手,给出了企业战略的定义,分析了企业成长方式与结构变革的关系,得出了“结构跟随战略”假说,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安东尼(Anthony,1965)在法约尔管理职能划分的基础上,将计划和控制进一步细化为战略规划、管理控制和操作控制,并分别对应于组织的高、中、低三个层次。安东尼认为,战略规划是组织高层管理的一项独特而重要的活动——这一重要认识在安索夫(Ansoff ,1965)和安德鲁斯(Andrews,1970)的著作中得到进一步强化,并在有关的概念发展和过程细化方面得到深化,从而形成所谓的安东尼-安索夫-安德鲁斯范式。这一范式认为,战略管理就是高层管理者研究、制定、实施和控制组织的长期目标、成长方式与组织架构的过程。到70 年代末这一范式被广泛传播和接受,至今仍然是接受程度和实施最广泛的一种观点。

这一范式的重点是分析和推理,隐含的前提是通过分析、经验和洞察力的结合,高层管理者可对未来进行可靠的预测,制定合理的战略并加以贯彻执行。环境是可预测的或基本可预测,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可以分离,战略形成是内容导向的。这些特点与六、七十年代的经营环境相对稳定的特点相适应。从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企业战略管理得到进一步发展与丰富,出现了多种理论学派,但其主流如70年代的经营组合管理理论(Business Portfolio Management),80年的竞争定位理论(Porter,1980,1985)等基本属于该范式。

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激烈。从外部环境看,技术创新加剧,国际竞争激烈,顾客需求日益多样化,不确定性对企业管理的挑战越来越大;从内部环境看,员工素质普遍提高、自我发展意识日渐增强,组织趋向扁平化和弹性化等,这些都使得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这些挑战使得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开始由传统的经营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

管理,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两者相关联的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全部战略管理责任转向激发员工努力、上下层互动与组织学习。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强调理论的动态化、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各学派进一步整合等特点。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绍90年代以来上述各方面的理论进展,评述其特征与意义,并揭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我国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有所裨益。

文章的以下部分是这样安排的,第二节述评愿景驱动型管理(Vision-Driven Management)方面的理论进展,第三节述评资源基础的竞争优势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与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模型,第四节述评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与战略转折点管理,第五节述评有关超越竞争方面的理论进展,第六节述评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范式和研究趋势,第七节是全文的小结。

二、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

在70年代,管理学者就认识到企业使命(Purposes)或宗旨(Mission)的制定是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如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就曾认为,提出“企业的业务是什么”就等价于提出了“企业的使命是什么”;管理学家阿贝尔提出用顾客需求、顾客群体和技术来定义业务。到80年代,大部分战略管理著作都把定义企业使命或宗旨看作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项首要任务,并且认为,企业的宗旨说明书(Mission Statement)应包括更多的内容,比如有的管理学者认为应包括九个基本部分:顾客,产品或服务,市场,技术,生存、增长与盈利水平,经营哲学,自我概念,公众形象,对雇员的考虑等(David,1989);有的管理学者还把经营哲学和其他要素明确分开,并探讨其不同特点与作用。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企业宗旨或使命对战略管理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出现了所谓的愿景驱动式管理。这其中有影响和代表性的有哈梅尔与普拉哈拉德(Hamel,Prahalad,1989)提出的“战略意图”(Strategic Intent)、彼得圣吉(Senge,1990)提出的共同愿景(Shared Vision)1.、柯林斯和珀斯(Collins,Porras,1994)提出的“愿景型企业”(Visionary Company)。为简便计,本文主要以柯林斯和珀斯1994年发表的专著《铸造永存:愿景型企业的成功特性》为主进行讨论。在这本书里,作者认为,保持核心价值和核心使命不变,同时又使经营目标、战略与行动适应变化的环境是企业不断自我革新并取得长期优秀业绩的原因,而构建与贯彻有效的企业愿景(Company’s Vision)则是成功的关键。具体来说,该理论的要点如下:

1.一个好的公司愿景应包括两个部分:核心信仰(Core Ideology)与未来显像(Envisioned Future)。前者包括核心价值(Core Value)和核心使命(Core Purpose),用以规定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和存在的原因,是企业长久不变的的东西;后者包括要10到30年努力来实现的宏大远景目标(Big,Hairy,Audacious Goals,记作BHAG)和对它的鲜活描述(Vivid Descriptions),它们是企业期望去变成、创造、并需要重大改变和进步才能获取的东西,其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

2.核心信仰规定了组织的耐久性,它如同把组织黏结起来穿越时间的粘合

1圣吉在其著名的《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将系统思考、自我超越、心智模式、共同愿景与集体学习列为五项修炼,对管理理论与实践产生巨大影响,其范围并不仅限于此处讨论的共同愿景。

剂。核心价值是一个组织的最基本和持久的信念,它具有内在性,被组织内的成员所看重,独立于环境、竞争要求或管理时尚,一般3-5条。核心使命规定了组织存在的理由,她是组织努力的指明星,可以通过连续追问来理清。核心信仰必须被组织成员共享,它的设定是一个组织自我发现的过程,是员工自我看重的价值而非别人强加。

3.未来显像的作用是激发变革与进步。真正的宏大远景目标应明确和有力,成为人们努力的焦点,并且是团队精神的催化剂。它应有明确的期限,并且容易理解。对组织整体来讲,这个目标应该需要10-30年的努力来完成。合适的宏大远景目标的设定要超出组织的现有能力和目前环境,并且是需要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参与的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它主要有四大类:目标式、共同敌人式、榜样式.、内部转型式,分别适合于不同环境和情况下的企业。此外,需要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把宏大远景实现后的情景如图画般地描述出来。对它的鲜活描述要展示出激情与坚定,以激发人们的热情和动力。

4.愿景驱动式管理不仅要求建立一个符合要求的愿景,而且要求创造各种有形的机制,配合核心信仰的保持和激发实现未来显像的各种变革。这些机制包括更强有力的企业文化氛围、适合企业特性的员工磷选与培训、企业内部成长的领导人选择机制,以及永不满足的自我改善(自我超越)等。这些机制相互配合并且紧密围绕企业愿景,这是愿景型企业持久而有活力的机制保障。

从理论本身看,该研究的最大贡献是把核心价值、使命、宏大远景目标等要素的不同特点和对企业长期发展的作用纳入了企业愿景的统一的概念框架中,并突出了愿景驱动式管理(Vision-Driven Management)在企业永续发展中的重要性。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角度而言,它比90年代前的理论更强调确定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等对企业创新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同哈梅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的“战略意图”、圣吉的“共同愿景”等概念一样,它突破了传统的宗旨说明书较局限于中短期眼光、激励性不足等弊端,同时克服了传统的战略规划过于强调分析竞争者优劣势与公司资源等,却无法培育出长程的行动所需要的“值得全心追求的目标”的缺点。与“战略意图”、“共同愿景”等概念相比,其框架更加完整统一,便于操作。从理论倾向上看,它与80年代日本企业战略管理中注重价值观和远大目标的特征相一致,因此也可以视作日本式企业管理方法对美国企业管理影响的一种表现。从学说发展史角度看,它继承了80年代中期麦肯锡7S模型强调企业共享价值观的特点和管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但在研究中采用更细致的实际公司分对比较的方法,因而结论更有说服力。

企业愿景驱动型管理的出现表明,9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注重强调核心价值、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等对企业变革与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更加注重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这应被视作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

三、资源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与核心竞争力模型

在整个80年代,波特的著作《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对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模式。波特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Position),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根据这一观点,波特提出如下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过程:首先,分析有吸引力的行业区割的各种竞争力量,基本分析工具是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然后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

定行业区割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战略;最后,实施所选定的战略。上述过程是以这样的认识为基础的,即行业吸引力是赢利性的主要决定因素,企业的恰当定位是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2但是,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经营环境中不确定性的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事实也表明(Rumelt,1991),行业内公司之间的利润水平就象行业之间的利润水平那样,存在着很大差异。在这种严重的挑战面前,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出现了两大新趋势:一是竞争优势理论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并出现了核心竞争力(Core Competence)等一系列新的理论与模型;二是强调战略形成中的学习观,并认为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比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这一趋势将在下节集中讨论)。在前一趋势中,最有影响和代表性的要数伦敦商学院的哈梅尔与密西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文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Hamel,Prahalad,1990)在这篇文章里,他们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战略的焦点,企业只有把自己看作是核心能力、核心产品和市场导向的事业这样的层次结构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持久的领先地位。具体来说,其理论要点如下:

1. 从短期看,公司的竞争力产生于现有产品的价格/性能特征,但是全球化竞争已使成本和质量作为作为竞争优势的重要性日趋下降;从长期看,公司的竞争力产生于以比竞争对手以更低成本和更快速度建立核心竞争力的能力。竞争优势的真正来源在于管理者将公司范围的技术和生产技能变成竞争力的能力,它将使不同的事业去快速适应变化的机会。

2. 多角化公司旧象一棵大树,树干和主要分枝是核心产品,小的树枝是经营单位;树叶花朵、果实是最终产品;提供抚育、营养和稳定性的根系则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多因素的混合体,它是技术(Technologies)、治理机制(Governance Mechanism)和集体学习(Collective Learning)的结合。集体学习是指生产中涉及的各种技术的协调和统一;治理机制是管理跨组织边界(不同职能,不同经营单位)的工作交流、参与和承担责任与投入的机制。至少有三个检验标准可以用来确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或核心能力:第一,核心竞争力为通往多种市场提供潜在通道;第二,核心竞争力应该对最终产品所体现的消费者福利有显著的贡献;第三,核心竞争力应使竞争者难以模仿。

3. 多元化的企业应是核心竞争力的组合,而不是传统理论中的产品和事业组合。两种不同的企业概念对管理有十分不同的含义。一个在全球取得领先地位的企业,必须把自己看作是核心竞争力的组合,并在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次展开竞争,如果企业在建立核心竞争力的竞赛中获胜,而不是仅仅在几项技术方面建立领先地位,它将在新事业发展步伐上超过竞争对手;如果企业在获得核心产品的制造份额的竞赛中取胜,它在改进产品特色和性能/价格比方面快于竞争对手。

4. 企业要发展核心竞争力,首先要开发企业层次的战略构造(Strategic Architecture),以维持高级管理层资源配置的一致性;其次,要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要资源加以培养和使用。战略构造是辨认构建何种核心竞争力及其有关2波特在《竞争优势》中提出了价值链分析作为实施其三种通用战略的基本工具,这意味着他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方式作为竞争优势的来源,但他的分析是以竞争定位为基础展开的。

技术的未来路线图。它对不同的企业是不同的。通过开发企业的战略构造,如NEC的“通信与计算机相融合”(简称C&C),可以为企业从战略联合中学习提供激励,为企业内部开发努力提供焦点,并使整个组织明白资源配制的优先级,从而减少确保未来领先地位所需要的投资。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重要资源加以培养和使用,要求管理者对有关核心竞争力的资产的分布、数量和质量加以辨认,同时在企业范围内加以调配使用,并通过有关的报酬、人事制度促进其培养和利用。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看出,该理论的最大贡献是把开创新事业作为公司战略的焦点,并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从理论基础看,核心竞争力模型的基础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它源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Resource-based View of Firm),即把企业看作是一系列独特资源的组合,而不是同质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黑箱”(后者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典型观点)。与传统的定位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不同,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观认为:一个公司可以获得超出市场平均水平的利润,原因在于它能够比竞争者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某些核心资源或者能力,在于它能够比竞争者更好地将这些能力与在行业中取胜所需要的能力结合起来。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去寻找最有价值的核心能力,去发现怎样运用这些能力获得最大利润的方式。在这里,即使是对核心竞争力最符合行业成功关键要求的公司来说,选择和贯彻最具赢利条件的战略也充满了风险,成功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因此,竞争定位理论所依赖的来自传统的产业经济理论的、用市场进化表示的可预测性(一种均衡性),已被战略的不确定性、不均衡性所取代。

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比起90年代以前的传统理论,它更注重把企业内部资源要素作用的分析说明放在与对产业环境经济分析并列——如果不是说更重要——的位置上进行战略思考,并把“不均衡”作为其基本出发点,就此方面看,它和80年代末日本著名战略管理学者伊丹敬之(Itami,1989)提出的战略发展的“看不见的资产的扩展”的逻辑和“注重企业组织机能和内部要素”的逻辑是完全一致的,所不同的是它提出了三个层次的企业结构的理论,从而把对企业内部要素的战略分析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就后一点而言,我们还可以把“核心竞争力”模型与“价值链”模型(波特,1985)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点是把企业看作是不同的价值创造要素的集合;两者的不同点是:前者侧重于公司层次,后者侧重于事业层次;前者侧重于能力与隐含知识,后者侧重于具体功能与活动;前者侧重于开创新事业和未来竞争优势的培养,后者侧重于在现有产业和产品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分析。从研究方法上看,“核心竞争力”理论模型是建立在对日本企业长期高效发展的实证分析基础之上,体现了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中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的特点。

资源基础的竞争优势观和核心竞争力模型的出现,标志着9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已经由对短期、外在的竞争优势的追求转向对持久的、内在的竞争优势的追求,已经由目前的产业与产品竞争转向为创造未来而竞争,战略管理的均衡与可预测范式开始被不均衡与不确定性所取代。

四、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与战略转折点管理

在70年代和80年代, 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学习学派是(School of learning)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学派。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奎因(Quinn,1980)和明茨伯格(Mintzberg,1989)。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战略的形成并非是一个

严格的计划过程,考虑到组织的权力和行为等因素,战略的形成与演变带有明显的“逻辑渐进主义”(Logical Incrementalism)色彩——即既有计划性,又有权力与行为因素的影响,因而战略形成应被看成是一种有目的的、能动的、既包含分析又涉及行为因素的发展过程。“逻辑渐进主义”在理论上的根据,是认知的局限性,以及战略发展过程受到行动时机与顺序、创造共识、选择与培训人员等限制。该学派认为,由于战略的核心是处理未知的未来,它涉及的因素太多因而无法准确预测,只有从明确的较大范围的目标与意图逐步转向具体的战略,才使合理的。因此,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就是思想与行动,控制与学习,稳定与改变相结合的艺术性过程。战略制定是过程导向的,在此过程中集体学习对战略制定与形成至观重要。80年代末,明茨伯格明确提出了战略形成的草根模型(Grass—roots model of strategy formation)。在该模型里,明茨伯格认为战略的雏形可以在组织的各种地方出现,只要那些地方的人们有学习的能力和相应的资源支持;当这些战略扩散成为集体中多数人的行为模式时,便成为组织战略;这种扩散过程不一定要是自觉的;这些新战略往往在组织改变时期而扩散成长的;管理这个战略形成过程不能拔苗助长,而应认识并关注它的出现并在适当时间予以介入,使之成为组织战略。

在9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剧烈,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对企业战略管理、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理论和实践上也涌现出不少新发展。3影响较大、有代表性的是布格尔曼和葛洛夫(Burgelman,Grove,1996)提出的“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其理论要点可归纳如下:

1.在环境变化剧烈的产业、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环境中,环境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会使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行动之间产生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常常会导致组织中出现“战略矛盾”(Strategic Dissonance)——这种矛盾将阻碍产业或公司的转型,是组织面临“战略转折点”(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SIP)的标志。此时,公司的新战略意图的有效制定依赖于高层管理者在战略矛盾引起的冲突讯息中获得有效讯息的能力。

2.从理论上来讲,公司“战略转折点”的到来是五种动态力量作用的结果。这些力量是“产业内竞争优势的基础”(由波特的竞争力量确定)、公司的独特能力或核心竞争力、公司名义战略、战略行动,以及公司的内部选择环境(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系统,如资源分配规则和文化系统)。当产业内竞争优势的基础与公司的独特能力或核心竞争力产生不一致(或者是由于前者发生变化,或后者的变化引出了新机会)、公司名义战略与战略行动间产生不一致(或者是由于公司战略的惯性,或者由于中层管理者的自主行动等导致)或两者同时发生时,旧的名义战略在失效,新的战略意图尚未形成,公司的内部选择环境将对公司的稀缺资源分配发生作用,并影响战略行动的效果。.

3.战略转折点的管理要经过两个时期:管理者对“战略转折点”的战略认知(Strategic Recognition)与战略转型。其中,前者有三个关键过程:认识到名义战略与企业实际行动间的差距正日益增大;询问这是否意味着战略转折点的到

3明茨伯格在1994年发表的专著《战略规划的兴衰》中,对传统的战略规划理论进行了批判性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了战略构思和形成过程中规划、计划者和计划的不同作用与角色。他指出,传统的战略规划的错误是认为分析包含综合,因而将战略规划视作是战略制定,它建立在三个错误地假设上:一是认为预言是可能的;二是战略制定可以脱离其对象;三是战略制定可以公式化。实际上,计划者的作用应包括战略分析、催化剂、构思战略、发现和检查战略;规划工作的任务是整理、细化战略和战略转化;计划本身则起到内外部的沟通和控制、经营模拟等作用。这些看法深化了人们对战略形成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来;试图辨别出现的新的战略情景,并提供可以弥合差距和形成新的战略意图的框架。在战略转折点初期的实验和混乱阶段,高层管理层要帮助内部选择环境反映外部现实,要允许争论,要通过广泛深入的探讨就势揭示变化的本质,同时在感情上要正视战略矛盾,要尽快从否认—逃避的感情反应中脱离出来,接受事实,并在战略认知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产业新图和新的战略意图。在战略转型的最后阶段,明确的前进方向万分重要,要明确追随什么,不追随什么,及时进行资源再分,采取战略行动,实行高级管理层的整旧迎新,并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行动之间保持动态的对立统一,4带领整个企业走出死亡之谷,抵达新的彼岸。

4.最善于应付战略转折点的企业是那些坚强有力的适应性学习型组织。这样的组织在文化上有两个特点:一是它容忍争论,甚至鼓励争论。激烈的互不相让的争论围绕要研究的问题展开,参加争论者无论职位高低、背景如何都可自由发言。二是它能够作出明确的决策,接受明确的决策,并使整个组织齐心协力拥护该决策。

“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上的最大贡献,就是针对动态环境中的新战略意图的制定与形成过程,提出了以战略矛盾、战略转折点、战略认知为基础的基本分析框架,明确了高中层管理者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和适应性学习组织在转型式战略变革中的重要性。

从战略管理发展史的角度看,它比90年代以前战略形成理论,包括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理论,更注重对动态环境下转型式战略变革的过程与战略管理方式的分析,这是它在理论上的一个新发展。同时,这种转型式战略变革理论也吸收了战略形成的“文化学派”(School of Culture)的观点,并把其理论基础建立在吸收传统战略管理模式的合理成分而扬弃其偏于静态的缺陷的基础之上,推进了战略管理理论动态化的进程,为9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研究方法上看,该理论既吸收了已有战略管理理论的合理成分,又在大量个案研究与作者亲身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修正、发展和完善,体现出既注重理论分析、又注重从实践中学习的研究倾向。

“战略转折点”管理理论的发展,标志着动态环境下战略形成与发展理论的深化和战略管理理论动态化的新发展,也体现了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新趋势。

五、从竞争到超越竞争

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都比较偏重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如波特在80年代的著作),这曾经对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和企业经营业绩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产业环境的日益动态化,技术创新的加剧,竞争的国际化和顾客需求的日益多样化,创新和创造未来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在此背景下,超越竞争成为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热点。其中,有较大影响和代表性的有德—博诺(De Bono,1996)提出的超越竞争理论(Sur/Petition)、莫尔(Moore,1996)提出的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Business Ecosystem Coevolution)理论、达韦尼(D’aveni,1994)提出的超级竞争(Hyprecompetetion)模型等,这些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德—博诺是从价值创造与创造性思维角度分析的,莫尔是从企业生态系统均衡的演化角度分析的,达韦尼是从竞争创新角度分析的。为简便计,本文主要介绍莫尔

4即在混乱统治时期许可中层管理者自下而上的探索行动,等公司随后的行动方向清楚起来时,高层经理们承担起自上而下的乱中求治责任。

(Moore,1996)提出的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其理论要点可归纳如下:1.在当今产业界限日益融合的情况下,企业不应把自己看作是单个的企业或扩展的企业,而应把自己当作一个企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的成员,这个经济系统生产对顾客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其成员包括供应商、主要生产者、竞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随着时间变化,它们常常倾向于围绕其中一个或多个核心企业指引的方向,合作演进各自的能力和角色。这些领导企业的角色可能会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但其发挥的功能对整个共同体有重要价值,因为它使其成员朝着共同愿景来配置投资并且相互支持。在这个系统中,企业的投资与回报,是建立在网络系统的效益递增经济原理之上。

2.在企业生态系统中,企业战略的制定与传统战略有很大不同:它不是把产业或国家界限看作是给定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可选择的;战略制定的基本单位不再是企业或产业,而是合作演化的生态系统;企业经济业绩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好坏和行业平均利润的函数,而主要是企业在生态系统中联盟和网络关系管理好坏的函数;个别企业的成长不再是考虑重点,整个经济网络的发展和公司在其中的地位成为考虑的重点;合作不再局限于直接的供应商和顾客,而是扩展到包括所有寻求新主意和解决未满足需求、并且可以被纳入整个生态系统范围内的企业;竞争不再被看作主要在产品与产品、公司与公司之间进行,而主要是在企业生态系统之间以及在系统内取得领导和中心地位间进行竞争。简言之,竞争优势的来源在于在成功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取得领导地位。

3.一个企业生态系统的合作演化大约经历四个阶段:开拓(Pioneering)、扩展(Expansion)、权威(Authority)、重振或死亡(Renewal or Death)。在开拓阶段,要形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范式,即要综合各种能力创造生态系统赖以建立的核心贡献(Core Offer)。企业面临的合作性挑战是同顾客和供应商一起工作以确定新的价值主张和更有效实现它的基本图式,竞争性挑战是保护你的主意防止其他企业模仿,此阶段对企业谋求领导地位的最大挑战是能否提供比原来状态大的多的价值。在扩展阶段,要开始建立一系列重要的协作关系并进行投资以增强其规模和范围。企业面临的合作性挑战是与伙伴和供应商协作向更大市场提供新贡献,要取得最大的市场覆盖和大批量,竞争性挑战是要让你的方法成为市场标准并占据主要市场区割,以及强化同主导客户、重要供应商和主渠道的关系,此阶段对企业谋求领导地位的最大挑战是及时形成大批量。在权威阶段,要关注于使自己的贡献成为系统的核心。企业面临的合作性挑战是提供有号召力的未来愿景以鼓励供应商和顾客共同改善系统,竞争性挑战是保持与系统内的供应商和顾客的强议价能力,此阶段对企业谋求领导地位的最大挑战是领导合作演进。在重振或死亡阶段,要发现用新主意改造旧秩序的方法。企业面临的合作性挑战是同创新者一起给现有系统带来新主意,竞争性挑战是构建高的进入障碍防止创新者建立其他系统,保持高的顾客转换成本以获得时间从而在现有产品或服务中增加新内容,此阶段对企业谋求领导地位的最大挑战是继续进行绩效改善,否则就会衰退或死亡。

4.管理一个企业生态系统要考虑七个维度,即顾客、市场、产品或服务、经营过程、组织、利益相关者、社会价值和政府政策,在合作演化的每一阶段,管理者可从这七个方面根据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挑战的特征进行管理,以最终达到在成功的企业生态系统中取得领导地位的目的。

从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史的角度看,该理论超越了90年代以前的战略管理理论偏重竞争而忽视合作的缺陷,给出了在产业融合环境下理解企业经营的整体画

面(Big Picture)和企业生态系统演化动态的基本框架,以及企业如何在其中发展并取得领导地位的战略管理方法,这是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的一个贡献。从产生背景看,它适应了90年代以至下个世纪产业环境激烈变化、创新和创造未来成为发展战略焦点的趋势要求,并吸收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关生态进化理论的合理成分。从理论的经济学基础看,它把理论建立在网络经济(Economy of network)而不是传统的规模经济(Economy of Scale)或范围经济(Economy of Scope)的基础上,并且从均衡演化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是它的一个特色。与超越竞争的其他理论相比,它的研究的时间视野相对较长,因而更具前瞻性。

超越竞争的各种理论、包括企业生态系统合作演化理论的出现,标志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表明创新和创造未来日益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新重点,也体现出战略管理理论日益动态化的新趋势。

六、新战略的范式与研究新趋势

90年代的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表明,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企业战略管理的范式正在发生变化,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观正在形成。这种新的战略观,要求企业在面对竞争性挑战方面,具有更前瞻的眼光和更强的战略主动性,而不仅仅是适应和内部调整;在发现未来方面,它要求企业勇于预见、善于预见并积极构造战略架构,而不仅仅是定位和传统的战略规划;在动员起来面向未来方面,它要求企业更关注能力拓展和资源积累,而不仅仅是能力配合和资源分配;在领先到达未来方面,它要求企业塑造新的产业规则、在核心竞争力方面领先、合作与竞争并重,而不仅仅是适应现有规则、在产品上领先或作为单个实体参与竞争。

正如伦敦商学院的哈梅尔与密西根大学的普拉哈拉德1994年在其著作《竞争大未来》中所概括的那样,这种新的战略观就是以不断创造与把握不断出现的商机为核心、进而创造光辉未来的战略,它在下述方面具有如下的新特征:

新战略范式

既能又能

在竞争性挑战方面

改造流程重建发展战略

改革组织结构产业转型

竞争市场份额把握未来商机

在发现未来方面

以学习为战略以忘记为战略

以定位为战略以预见为战略

战略计划战略架构

动员起来面向未来方面

以配合为战略以拓展为战略

以资源分配为战略以资源积累和利用为战略

领先到达未来方面

在现有产业结构内竞争为塑造未来产业结构而竞争

为产品领先地位而竞争为核心竞争力领先地位而竞争

作为单个实体参与竞争作为联合体参与竞争

最大限度地增加新产品的命中率最大限度地增加新市场知识的学习率

最大限度地缩短进入市场时间最大限度地缩短获得全球领先地位时间从研究的发展趋势看,90年代末以至下个世纪战略管理研究将呈现如下重

要特征:

1.注重理论的动态化。传统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偏重静态,适宜于环境较稳定、变化缓慢的情况;由于经营环境的剧烈变化,新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将在两方面进一步动态化:一是环境方面的动态化,即更注重外部环境不连续变化时的战略管理理论;二是内容方面的动态化, 即更注重企业愿景、战略、组织能力和内部系统与过程等不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动态适应。

2.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思想。传统的战略管理研究比较重视理论推理与模型、计量分析,新的战略管理理论研究更注重从实践中学习并运用于实践,如前面介绍的愿景驱动型管理、核心竞争力模型、战略转折点管理等都是在大量实例研究基础之上总结提炼出来的。

3.各理论学派之间有整合趋势。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比较偏重从不同的角度和利用不同的学科工具进行研究,虽然今后多个学派仍将并存,但在初显轮廓的新的战略管理新范式中,各理论学派将显示出明显的整合趋势,并将在这个范式中有所贡献,而不会出现某一个学派的理论统治的局面。

七、结语

90年代以后,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激烈,传统的战略管理范式面临挑战。这些挑战使得战略管理理论的重点由传统的宗旨制定转向愿景驱动型管理,由适应环境变化为主的竞争定位理论转向以创造未来为主的核心竞争力理论,由战略制定与执行分离转向学习学派的战略形成观,由以竞争为主导转向竞争与合作并重,由高层管理者承担全部战略管理责任转向激发员工努力、上下互动与组织学习。90年代的战略管理领域已经产生了一系列引入注目的理论发展,如愿景驱动型管理、核心竞争力模型、战略转折点管理、各种超越竞争理论等。一种新的“为未来而竞争”的战略管理范式正初显轮廓。战略管理的研究也呈现出强调动态化、强调从实践中学习、各学派进一步整合等特点。这预示着世纪之交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正处于完善与发展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Chandler,A. D. (1962), Strategy and Structure: 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Industrial Enterprise, MIT Press.

2.Ansoff, I.H. (1965) Corporate Strategy: An Analytic Approach to Business Policy for Growth and Expansion. McGraw-Hill, New York.

3.Anthony, R.N. (1965) Planning and Control System: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Boston, MA.

4.David, F.R. (1989) Strategic Management, 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5.彼得·圣基(Peter M. Senge), (1990),《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4年中译本。

6.Collins,James C. and Porras,Jerry I., Built to Last:Successful Habits of Visionary Companies,Harper Business,1994. Building Your Company’s Vision,Sep.—Oct.,1996,HBR.

7.Rumelt ,Richard, (1991) How Much Does Industry Matter?,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Porter, Michael E., 《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中译本。

9.Quinn, J.B. (1980) Strategies for Change: Logical Incrementalism. Homewood, IL: Irwin.

10.Mintzberg,H., (1989) Mintzberg on Management, (1994) The Rise and Fall of Strategic

Planning, Free Press.

11.Grove,Andrew S.,Robert A.Burgelman ,Strategic Dissonance,Co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V ol。38,No.2,Winter 1996。

12.Moore,James F.,(1996) 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s, Harperbusiness, .

13.Hamel G., Prahlad,C.K. (1989) Strategic Intent, HBR, May-June; (1990) 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 HBR, May-June; (1994); Competing for the Future,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 《竞争大未来》, 昆仑出版社1997年中文版.

14.D’Aveni, R.A. (1994), Hypercompetition: Managing the Dynamics of Strategic

Maneuvering, The Free Press.

15.伊丹敬之( Itami ) (1989) ,《经营战略的内在逻辑: 看不见资产的动力论》, 中国审计

出版社1992年中文版.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理论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三大理论分析 战略管理是企业通过战略制定与实施,完成企业当前任务,逐步实现远期目标。制定与实施企业战略管理,是以企业内部情况与外部环境战略分析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战略分析、战略选择与战略实施就构成战略管理的三大要素。 战略分析要充分全面 战略分析的目的,是准确评估企业当前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确定和修正企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制定出更符合企业内外部客观环境的实施计划。因此,战略分析必须充分全面。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是通过分析企业的内外部客观环境,确定企业的任务和目标。而企业的任务和目标,是为企业的战略制定和评估提供依据。 其次是分析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也就是人们通常说的大环境,如国家政策、国际国内经济走势、社会需求等等;微观环境指的是同类企业情况,如生产、销售及发展变化等诸多因素,与企业利益相关联的人或企业的要求,以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战略制定、评价和实施过程的态度,这种态度对企业的组织行为将会产生何种影响或制约。通过战略分析,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了解企业所处的环境,正在或即将发生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将会对企业产生何种影响,是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抑或是对企业产生了威胁。 再次是客观分析企业内部情况。通过分析需要明确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明确企业所具有的资源与能力,明确企业的不利因素。 战略选择的步骤 第一步,制定战略选择方案。 制定战略规划,需要制定几种方案可供选择。制定战略方案要充分实行民主集中制。根据管理人员的不同层次和介入战略分析的深度、战略选择的程度,通常战略选择方案由三种形式产生:一是自上而下。总部高层管理人员根据掌握的战略分析,制定企业总体战略,然后自上而下,交给下属各部门,依据本部门的具体情况,将总部总体战略具体化,形成系统的战略方案。二是自下而上。企业总部不做任何硬性要求,而由下属各部门积极提交战略方案。根据这些方案,企业总部相关管理人员根据企业任务和目标,通过协调平衡,对各部门战略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然后加以确认。三是上下结合。战略方案制定是由企业高层管理与下属各部门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在制定战略方案时,上下级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沟通与磋商,找出一种较为适宜的方案,作为战略方案。三种战略方案形成方式主要区别于战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 理论简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理论简述 0.引言 所谓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市场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持续的盈利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保证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下面结合选题的研究对象——河北省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第四工程公司,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作一归纳性论述。 1.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出现、概念和类型 1.1.1 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出理由 可持续发展是本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对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是人们对传统发展模式进行长期深刻反思的结晶。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UNCED)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迈向21世纪的共同发展战略,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由概念落实为全球的行动。1987年Barbier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有关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同年,布伦特兰夫人(Ms Gro Harlem Brundtland )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此时的研究重点是人类社会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如何适应并满足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人口、环境、生态和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方面。其后,这一理论不断地充实完善,形成了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途径。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人们对可持续的关注越来越密切,而且从环境领域渗透到各个领域中。 而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诞生是比较晚但发展相对迅速的一个领域。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企业面对着变化迅速的环境很难适应,而且随着众多企业失败现象的出现,如何使企业保持目前,而且使企业在未期中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 1.1.2有关概念界定 企业发展是指企业面对未来未知环境的适应,使企业得以进一步运行,实现企业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期的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现在的发展,满足现在利益。同时可持续发展也包括面对不可预期的环境震荡,而持续保持发展趋势的一种发展观。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02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战略”原为一个军事术语。战略的思想古已有之,最早见于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武所著(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孙子兵法》一书。美国的约翰?柯林斯(John Collins)在《大战略》中指出:“孙子是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从军事方面来看,《孙子兵法》已形成了系统和完整的战略思想体系(杨庆山,散襄军,苏锦江,陈炳富,2001)。1938年,美国学者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第一个将战略的观念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当中,首开战略研究的先河。他认为,把战略因素局限于管理活动和交易活动的某些方面是没有必要的,在需要做出决策的任何情况下,企业组织应该遵循的原则是相同的,都必须考虑到战略因素。 从此以后,有关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迅速发展起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已形成了众多流派,大有成为丛林之势。当代著名管理学家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将其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分成了十个流派: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定位学派、企业家学派、认识学派、学习学派、权力学派、文化学派、环境学派和结构学派。本文将从战略的概念、战略的形成与制定、竞争优势的来源与获取、战略与结构的关系、对企业性质的认识几个方面,来总结企业战略管理不同学派的观点。 一、什么是战略 1. 军事学家眼中的战略: “战略”原为一个军事术语,战略的意义历来为中外军事学家所重视。西方著名军事家博弗尔认为,战略是一种思想方法,也是一种行动;我国台湾著名的军事研究者钮先钟认为,“战略的本质即为行动的指导,一切战略理论,就概括的意义而言,为也都是行动学……从较广泛的意识来说,计划即为战略”(钮先钟,2003)。毛泽东认,战略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2. 管理学家眼中的战略: 设计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钱德勒(Alfred Chandler) 最早提出了“企业战略”的概念。他认为,企业战略是“确定企业的长期基本目标与目的,选择企业达到这些目标所遵循的途径,并为实现这些目标与途径而对企业重要资源进行的管理”。( Chandler,1962)这一定义虽然侧重于企业成长方法和资源管理,但为企业战略研究指明了方向。并且,在他看来,战略管理就是“决定企业基本的长期目标与任务,制定行动方案,配置必要的资源以实现这些目标”( Chandler,1962)。 计划学派的安索夫(H. Igor. Ansoff)在《企业战略》一书中提出:企业战略是一条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连线”。他的“战略四要素”说认为,战略包括产品市场范围、增长向量、竞争优势、协同效应四个方面。其中,产品市场范围即公司经营的产品和市场的范围;增长向量指企业打算进入的产品市场的变化;竞争优势,即明确在该范围内企业较之竞争者所具有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特长;协同效应,即将企业的不同部分有机结合起来以取得单个部分不能实现的方法(Ansoff,1965)。在此基础上,安索夫于1976年在《从战略规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战略管理资源基础理论 摘要: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及动力能力理论是当今最具影响力的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定位及竞争力的培育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对三种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回顾与比较分析,以求在深入理解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为我国企业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关键词:战略管理理论;比较;企业发展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A.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

对资源基础理论以及战略管理新趋势的思考

对资源基础理论以及战略管理新趋势的思考

企业战略管理产生较晚,在4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一个兴起、热潮、回落、重振、创新的发展时期。从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时间顺序来看,大致划分为:古典战略思想、传统战略管理理论(环境适应论)、竞争战略管理理论、核心竞争力战略管理理论和新战略管理理论。从侧重方向看,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如同一个钟摆:从内部到外部到内部。从最新的研究趋势上看,企业战略管理的研究也许最终会走向为未来而竞争、兼顾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动态化。 一、资源基础理论的产生 20世纪80年代,波特根据产业经济学中的结构-行为-绩效(SCP)理论,提出了以产业竞争结构分析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对战略管理理论和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模式。波特提出了制定竞争战略的基本过程:首先,分析行业区域的各种竞争力量,基本分析工具是五种竞争力量模型;然后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定行业区域的竞争战略:低成本战略、差别化战略或者集中一点战略;最后,实施所选定的战略。 与传统战略理论相比,竞争战略理论有一定的进步,但产业边界的模糊性以及产业结构稳定性差的局限,使得竞争战略理论仍缺乏对企业内部环境的综合分析考虑,停留在对可流动竞争资源的分析上,而对差异资源未能深入分析。因此,8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后,以企业恰当定位获得竞争优势变得越来越难以持续,相反却可能在产业竞争力量突变或产业转型的过程中落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竞争优势,从理论上讲,重点开始转向以资源为基础的竞争优势,通过对资源基础理论的剖析,形成了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 二、资源基础理论(RBV)的内涵 资源基础理论是由伯格·沃纳菲尔特(B.Wernerfet)提出,后来一些学者(如蒂斯、皮萨诺、舍恩、潘迪安、彼得夫等)对其进行了丰富和完善。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是由一系列资源组成的集合,企业的竞争优势源自于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外部的市场结构与市场机会会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资源基础理论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即以“资源—战略—效益”的逻辑关系制定企业的战略。该框架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企业资源的差异引起的,因果关系是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 概括地讲,资源基础理论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的内容: ①企业竞争优势的源:特殊的异质资源 资源基础理论有三大基本假设:第一,每个组织是独特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它们是战略的基础,是利润的源泉;第二,企业具有不同的资源,开发了独特的能力,同样,在特定的行业竞争中的所有企业不一定拥有相同的战略资源和能力;第三,资源不能在公司间自由流动。资源的差异、企业利用资源的独特方式是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基础。此基础上,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资源可分为三类:物力、人力和组织。单项资源是无法形成持久的竞争优势的,只有当机器、设备和企业运行的其他因素能有效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成为战略的相关资源。并非企业的所有资源和能力都有潜力或可能成为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只有当资源和能力是珍贵的、稀有的、不完全可模仿的和不可替代时,资源和能力才成为核心竞争力,并成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战略竞争力和获得高于平均利润的收益的基础。 ②竞争优势的持续性:比竞争对手更快的学习能力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2006年第2期第30卷(总第134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知“撇z旷肌e,z,,田塘Ⅳo舰以‰面e倦渺细c泓sc拓船e尉i砌州 №2.2006 V01.30 General.№134 【管理学研究】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述评 郭媛媛,王季 (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战略管理理论发展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其间涌现了许多学派和理论观点。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战略管理理论产出了三大成果: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并每种理论观点都体现出特定的前沿性和局限性。 【关键词】战略管理;竞争;企业 [中图分类号】F4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o睢5226(2006)02一0137一03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在经历了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经典战略理论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传统战略理论阶段后,进入了80年代的鼎盛时期。这一阶段的战略管理理论更加重视竞争,强调企业自身能力和外部环境条件的协调;更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再仅仅局限于竞争。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主要成果可概括为三大主要理论:竞争战略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超越竞争理论。 一、竞争战略理论 1.竞争战略理论的主要内容 迈克尔?波特在1980年出版的《竞争战略》和1985年出版的《竞争优势》中,曾运用产业经济学的sCP范式进行了阐述,大意是企业在制订战略时必须考虑其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结构决定企业的竞争范围,从而决定企业的利润水平。 波特的竞争战略认为,在决定企业赢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各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理解行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制定的起点。同时,波特还提出了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这五种力量分别是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讨价能力、供方讨价能力及现有行业内企业的竞争。他认为一个行业的竞争状态和盈利能力取决于五种基本竞争力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其中每种竞争力量又受到诸多经济技术因素的影响。五种竞争力量分析模型的结果在于对三种基本竞争战略的选择,即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在企业制定战略时,它们分别强调企业通过努力降低产品成本,追求产品差异化和专一在某一产品或细分市场来创造优势,并以此战胜竞争对手。波特认为,竞争战略的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噬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堰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 波特还提出了著名的价值链分析模型。价值链是采用系统方法来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作用,以及分析获得企业竞争力优势的各种资源。为了认识成本、行为与现有的和潜在的经营差异性资源,价值链分析方法是将一个企业分解为战略性相关的许多活动。企业正是通过比其竞争对手更廉价地或更出色地开展这些重要的战略活动来赢得竞争优势。 2.竞争战略理论的评价 20世纪80年代,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处于战略管理理论统治地位,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前该方面理论的缺陷,对后来的理论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理论给我们提供制定战略的全新角度,深化了人们对产业 [收稿日期】2005一09—11 [作者简介】郭媛媛(1978一),辽宁辽阳人,女,沈阳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助教,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王季(1978一),辽宁沈阳人,女,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讲师,辽宁大学企业管理博士研究生。 ?137? 万方数据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第三版)答案全解

哼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战略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2.什么是战略管理? 3.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职能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4.什么是战略? 5.企业存在什么样的战略层次? 6.大型企业与小型企业在战略过程和战略管理系统设计方面有什么不同? 7.在战略管理中,各级战略管理者的职责是什么? 8.战略经营单位的概念对企业组织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章 1.分析一下新近出现的能够对钢铁企业产生显著影响的政治、法律、经济、社会、人文、技术等方面的变化趋势有哪些?假设以一个钢铁企业为对象,外部环境中哪些是可以利用的机会,哪些是威胁? 2.解释影响一个企业的产业竞争环境的五种基本力量?以美国易拉罐行业为例,分析产业竞争五种基本力量对行业造成的影响。 3.以家电产业为对象,分析一下其内部的竞争结构和格局。 4.分析在我国彩电行业中,许多企业的高层经理人员宣布进入个人电脑市场和开发数字电视的言论和行为。 5.从哪些渠道可以获得关于外部环境的信息? 6.分析一下现有的定性和定量预测技术适用于哪些外部环境预测? 第三章 1.从企业哪些方面确定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以一个实际企业为对象,分析它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 2.企业独特竞争能力所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3.企业资源与企业能力的关系如何? 4.企业资源与能力若成为独特竞争能力需具备的特征是什么? 5.企业各财务比率指标所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6.经验效益所揭示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如何运用经验效益进行竞争? 7.价值链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第四章 1.企业使命的战略作用是什么? 2.企业使命与企业文化建设有什么样的关系? 3.企业外部环境、企业内部条件和能力、战略、战略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互动关系? 4.分析一个实际企业的战略目标构成及按重要程度而做出的排序。 5.战略目标、短期战术目标、日常目标、个人目标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第五章 1.在采用每种公司战略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为什么大多数企业倾向于采用发展战略? 3.在实行复合多样化战略时,是否公司所具有的不同的业务越多越好?如何确定合适的复合多样化程度? 4.以一个实际企业为研究对象,鉴别出它所采取的战略。 5.请比较一下企业实行发展战略不同方式的优缺点。 第七章 1.分别说明三种一般竞争战略的应用条件以及存在的风险。 2.企业如何摆脱处于产业中中间或中庸地位的不良境地? 3.分析分散型产业为何分散?如何在这样的产业中进行竞争?

战略管理课后习题及答案

战略管理第一章战略管理理论 1、企业使命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企业目的,特别是企业的经济目的;企业定位;企业理念;公众形象;利益群体。 2、什么是企业的战略?其构成要素有哪些? 广义上,战略是目标、意图或目的,以及为达到这些目的而制定的主要方针和计划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界定着企业正在从事的或者应该从事的经营业务,以及界定着企业所属的活应该属于的经营类型。 狭义上,企业战略是贯穿于企业经营与产品和市场之间的一条“共同经营主线”,决定着企业目前所从事的或者计划要从事的经营 业务的基本性质。 构成要素:经营范围、资源配置、竞争优势、协同作用 3、在什么条件下,企业的公司战略和业务战略是合一的? 当企业形态简单,经营业务和目标单一时,企业总体战略就是该项经营业务的战略。 4、试比较行业组织模型与资源基础模型的前提假设和使用条件。 (1)产业组织模型认为产业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要超过管理者对 企业的影响,企业绩效取决于所在行业的特征,包括规模经济、市场进入障碍等 (2)资源基础模型认为企业独特的资源和能力形成了战略基础,也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第二章企业战略态势分析——外部环境分析 1、宏观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宏观环境分析的意义在于评价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大因素对企业战略目标与实施的影响。 2、如何运用PEST分析方法进行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法律环境(political)经济环境(economis) 社会文化环境(social)技术环境(technologial) 3、行业环境对企业战略制定与实施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在战略分析中,产业环境分析的重点是对产业内竞争程度的评估。 4、简述波特的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模型。 (1)潜在的进入者威胁(2)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2)替代品的压力(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5)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5、企业竞争对手分析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 (1)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2)竞争对手的自我假设 (3)竞争对手的现行战略(4)竞争对手的潜在能力 第三章企业内部环境与资源均衡分析 1、企业的资源与能力如何帮助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资源分为三大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组织能力。有价值的资源是竞争优势的来源。资源具有稀缺性、不可模仿性。 2、企业核心能力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 核心能力就是企业中有价值的资源,它可以使企业获得竞争优势,并且不会随着使用而递减。可以是完成某项活动所需的优秀技能,也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2)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战略管理文献综述 陈世荣<越南留学生》行研09级 一、关于国内外战略管理理论研究 长期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企业战略管理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呈现出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理论学说及典型案例,对于指导各行各业企业发展发挥了作用。国际学术界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可将国外企业战略管理发展归纳为以下三个阶段。 (1)早期的企业—环境综合分析范式阶段。进入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企业出现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重大变化,国际市场逐步开放,大多数大企业以并购方式采取多元化经营。企业不满足于年度预算,开始采用运筹学和预测技术进行规划,形成了战略规划学派。该理论认为企业战略应当使企业自身条件与所遇机会相适应,实质上是认为企业战略应当放到如何使公司能力与竞争环境相匹配的框架上,寻求发展商机。 (2)以环境适应范式为中心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阶段。20世纪70—80年代,随着环境变化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未来是不可预测的,环境是不确定、不连续的,从根本上动摇了战略规划关于未来可以计划、可以预测的思想。以环境变化分析为中心的战略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同时,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仅从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出发制定战略具有局限性,因此开始出现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如价值链理论)的战略理论及基于企业社会关系分析的战略理论(如网络优势理论)。环境适应范式认为战略决策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强调战略的动态变化,认为最适合的战略制定与决策过程依赖于环境波动的程度。这个学派包括:安索夫的企业战略行为是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及由此导致的企业内部结构化的过程思想,伊丹敬之的战略适应性观点,奎因的逻辑改良主义等。产业组织分析也可以视为一种环境适应理论,只是更重视环境中的产业结构分析。1980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竞争战略思想,既可以视为早期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也可以视为环境适应理论的深化。1985年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内部价值创造过程寻求竞争优势来源,弥补对企业内部因素不够重视的缺陷。 (3)多种范式并存阶段。进入90年代后,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化步伐加快,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及产品设计周期、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客观要求企业通过提高自身 能力,全面考虑企业内部要素和企业外部环境要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这种背 景下,基于企业内部分析和企业内外部综合分析的战略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 包括:①资源论。1984年沃纳菲尔特的发表“企业的资源基础论”,意味着资源论的诞生。

企业战略管理_在线作业_B

企业战略管理-在线作业_B用户名:W110702151103最终成绩:100.0 1. 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现在纺织印染厂 差异集中化 成本领先战略 差异化战略 低成本集中化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成本领先战略 Knowledge Point: 3. 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BCG),假设某经营单位应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 金牛经营单位

5. 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展开竞争时所拥有的战略优势, 正面优势 同种优势 差别优势 非正面优势 Exam Score: 5.0

研发 财务管理 生产 人力资源管理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生产 Knowledge Point: 7. 肯德基快餐店自1987年进入北京市场以来,不断地发展加盟连锁店,占领北京快 战略单位

9. 日本索尼公司于1989年以54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美国哥伦比亚和三星两家电影 成本领先战略 多元化战略 横向一体化战略 纵向一体化战略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多元化战略 Knowledge Point: 公司战略 职能战略 竞争战略 产品战略 Exam Score: 5.0

有重点的发展战略 退出战略 发展战略 渗透战略 调整战略 Exam Score: 5.0 Examinee Score: 5.0 Examinee Answer:退出战略| 发展战略| 渗透战略| 调整战略Knowledge Point: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国际前沿理论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特别是大公司、大集团的竞争优势,已构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为了赢得国际竞争优势,西方经济学界和管理学界一直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置于学术研究的前沿地位,从而大大推动了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呈现出名家辈出、学派继起的蔚为大观之势。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企业界直到90年代才真正开始接触国际先进的企业竞争战略理论。随着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企业也开始从过去的政府行政机关附属物逐步转变为独立的市场竞争主体,与此相应,企业界、理论界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研究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需求与日俱增。竞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推动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提高我国企业竞争优势,有效迎接跨世纪的国际竞争,我们着重考察和评估80年代以来企业竞争战略的三大主要理论流派,以求为促进社会主义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与创新拓展学术视野。 结构学派:竞争战略的产业选择与竞争对手的分析框架 企业竞争战略,主要是指企业产品和服务参与市场竞争的方向、目标、方针及其策略。其内容一般由竞争方向(市场及市场的细分)、

竞争对象(竞争对手及其产品和服务)、竞争目标及其实现途径(如何获取竞争优势)三个方面构成。综观近20年的国际理论研究成果,可将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思潮大致划分为三个前后继起的主要理论流派,即结构学派、能力学派和资源学派。 结构学派的创立者和代表人物,理就首推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波特的新型企业竞争战略理论是对多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厚积薄发。在波特之前,已有诸多学者对企业竞争战略进行过深入研究。其中影响最广泛的当数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安德鲁斯。他在《企业战略概念》一书中所提出的战略理论及其分析框架(有时也称之为“道斯矩阵”)一直被视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滥觞。正如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哈佛商业评论》(1995年7~8月号)在回顾企业战略理论发展史时指出:“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框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安德鲁斯所构想的。”在安德鲁斯的SWOT分析框架中,S 是指企业的强项(Strength)、W是指企业的弱项(Weakness)、O是指环境向企业提供的机遇(Opportunity)、T 是指环境对企业造成的威胁(Threats)。波特指出,构成企业环境的最关键部分就是企业投入竞争的一个或几个产业,产业结构强烈地影响着竞争规则的确立以及可供企业选择的竞争战略。为此,波特反复强调:产业“结构分析是确立竞争战略的基石”,“理解产业结构永远是战略分析的起点”。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三种战略管理理论的比较分析 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是战略管理与经济学相互融合的阶段。在这一历史时期,战略管理界出现了三个学派,即竞争位势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动力能力理论。它们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企业的性质、企业竞争位势的取得、利润的来源及企业成长的原因等有关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现代西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加入WTO 后,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热的国内、国际竞争,如何在挑战中谋求发展,在竞争中争取主动,在深入理解先进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之后,相信会得出满意的答案。 一、理论发展回顾 1. 竞争位势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局限 1980 年,以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哈佛学派提出了竞争战略理论,并逐渐成为当时企业战略管理的主流。其理论核心是以企业竞争者、购买方、供应方、替代产品、潜在竞争者五种产业结构力量形成的竞争力量模型。波特认为,企业制定战略与其所处的市场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并且最关键的因素是企业所在的产业。五种竞争力量的综合作用随着产业的不同而不同,其结果是使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着公司战略的制定。也就是说,产业的吸引力和企业在市场中获取的位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为了保持这种优势,企业必须不断地进行战略性投入以构筑行业壁垒保持优势位势。 竞争位势理论为解释企业如何制定战略和获取持续超额利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经济分析依据,然而该理论却挣不脱新古典企业理论的束缚。首先,竞争位势理论认为产业内企业是同质的,企业战略的选择取决于企业与市场的外部位势,未来企业自身发展并不是企业制定战略所考虑的问题;其次,竞争位势理论是以“市场—企业—绩效”的单向因果关系制定企业战略的。企业在进入一个新产业时,首先是根据产业的结构吸引力选择一个产业,然后在竞争者理性假设的前提下,对其战略作一个合理的判断后制定一个进入战略,最后进行战略性投资,参与竞争。因此,该理念指导企业很容易导致企业进入一些看起来利润高、但缺乏经验或自身竞争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元化战略。而现实中却有很多事实与这种理论推导相悖。 2. 资源基础理论的主要观点与局限 波特的“五种力量模型”忽略了对企业内部的挖潜。因此,以巴莱(Barney)、鲁梅尔特(Rumelt)为代表的资源理论学派对此进行了猛烈的回应。资源理论学派形成了一个分析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框架,即以“资源—战略—效益”的逻辑关系制定企业的战略。该框架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企业竞争力的差异是由战略的差异,或者更进一步说是由企业资源差异来解释的,是一个从资源到战略再到竞争力的因果关系。而且巴莱认为,对企业的竞争力而言,只有战略性资源是有用的。而战略性资源必备的特征是:有价值、稀缺、不完全模仿、不完全替代。即从性质上讲战略性资源只能是异质的、不完全流动的。

企业战略管理_在线作业

企业战略管理_在线作业_1(90分) 一、单选题 1. (5分)对于钢铁行业来说,最明显的竞争特征是()。 ? A. 价格 ? B. 库存成本 ? C. 规模经济 ? D. 转换成本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2. (5分)企业在不同的领域,采用不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展开竞争时所拥有的战略优势,这种优势属于()。 ? A. 差别优势 ? B. 非正面优势

? C. 同种优势 ? D. 正面优势 纠错 得分:0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3. (5分)将经营重点放在不同需求的顾客群上,是()的主要特点。? A. 市场集中化 ? B. 顾客集中化战略 ? C. 地区集中化战略 ? D. 产品线集中化战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

4. (5分)下列属于价值链的基本活动的是()。 ? A. 人力资源管理 ? B. 财务管理 ? C. 研发 ? D. 生产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5. (5分)竞争战略主要是研究在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问题,其目的从企业内部来讲是建立一定的()。 ? A. 竞争优势 ? B. 核心能力 ? C. 价值链 ? D. 协同效应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6. (5分)TcL正在策划进军汽车制造领域,这一战略层次属于()。 ? A. 职能战略 ? B. 竞争战略 ? C. 公司战略 ? D. 产品战略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企业战略管理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7. (5分)据经营单位组合分析法(BCG),假设某经营单位应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以维持其有利的市场地位,该经营单位最有可能是()。

战略管理理论[001]

70年代 1.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提出了“结构追随战略”的论点。他认为,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满足市场需求,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公认为:环境-战略-组织理论的第一位企业战略专家,由《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提出这一论点) 2. 关于战略构造问题的研究,形成了两个相近的学派:“设计学派”和“计划学派”。 设计学派认为,首先,在制订战略的过程中要分析企业的优势与劣势、环境所带来的机会与造成的威胁。其次,高层经理人应是战略制订的设计师,并且还必须督导战略的实施。再者,战略构造模式应是简单而又非正式的,关键在于指导原则,优良的战略应该具有创造性和灵活性。“设计学派”以哈佛商学院的安德鲁斯教授为代表。 计划学派主张,战略构造应是一个有控制、有意识的正式计划过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负责计划的全过程,而具体制订和实施计划的人员必须对高层负责;通过目标、项目和预算的分解来实施所制订的战略计划等等。计划学派以安索夫为杰出代表。 3.尽管这一时期学者们的研究方法和具体主张不尽相同,但从根本上说,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企业战略的出发点是适应环境。环境是企业无法控制的,只有适应环境变化,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2)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战略要适应环境变化,旨在满足市场需求,获得足够的市场占有率,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生存与发展。(3)企业战略的实施要求组织结构变化及与之相适应。经典的企业战略实质是一个组织对其环境的适应过程以及

由此带来的组织内部结构变化的过程。因而,在战略实施上,势必要求企业组织结构要与企业战略相适应。 80年代 1. 20世纪80年代初,以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为代表的竞争战略理论取得了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流地位。 2. 波特认为,企业战略的核心是获取竞争优势,而影响竞争优势的因素有两个:一是企业所处产业的盈利能力,即产业的吸引力;二是企业在产业中的相对竞争地位。 3. 竞争战略的选择应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选择有吸引力的、高潜在利润的产业。不同产业所具有的吸引力以及带来的持续盈利机会是不同的,企业选择一个朝阳产业,要比选择夕阳产业更有利于提高自己的获利能力。(2)在已选择的产业中确定自己的优势竞争地位。在一个产业中,不管它的吸引力以及提供的盈利机会如何,处于竞争优势地位的企业要比劣势企业具有较大的盈利可能性。而要正确选择有吸引力的产业以及给自己的竞争优势定位,必须对将要进入的一个或几个产业结构状况和竞争环境进行分析。 3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的基本逻辑是:(1)产业结构是决定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2)企业可以通过选择和执行一种基本战略影响产业中的五种作用力量(即产业结构),以改善和加强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获取市场竞争优势(低成本或差异化);(3)价值链活动是竞争优势的来源,企业可以通过价值链活动和价值链关系(包括一条价值链内的活动之间及两条或多条价值链之间的关系)的调整来实施其基本战略。

战略管理关联理论综述

战略管理关联理论综述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钢材加工配送公司发展战略探究 【第一章】钢材加工企业战略调整研究绪论 【第二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第三章】首秦加工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第四章】首秦钢材加工企业内部状况探析 【5.1 - 5.3】加工配送公司SWOT分析 【5.4 - 5.6】首秦加工公司战略管理实施途径 【第六章】首秦加工公司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结论/参考文献】钢材加工企业战略体系构建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2 章战略管理相关理论综述 2.1 企业战略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2.1.1 企业战略的含义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虽然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但对于企业战略的理解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西方诸多着名学者提出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定义。战略管理着名学者对企业战略的具体定义见表2-1:综合上述观点,可将企业战略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系统的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谋划付诸实施,

同时进行控制的动态管理过程[32]. 2.1.2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 企业战略的构成要素是企业制定战略的基础,通过了解掌握构成要素的情况,企业才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合理的企业战略,才能使战略具有现实意义。通常来讲,其构成要素涵盖以下四大方面:(1)经营范围。经营范围的定义为:在商业活动中企业所从事的生产经营范畴。 经营范围是一个企业与外部环境联系紧密与否、相互影响程度高低的具体反映,同时体现企业发展规划与其外部环境发生作用的要求。 在明确使命后,企业综合考虑当前所在行业情况、所生产的产品以及具体的市场需求情况,最终确定自身的经营范围。企业确定其经营范围的途径有很多,可根据自身经营产品特点及其所含有的技术种类等等来确定自己最终的经营范围。此外,虽然企业初期可能只确定了某个经营范围,甚至规划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做变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少有企业一直坚守某个固定的经营范围,总体来说企业经营范围应是动态的。 (2)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定义为:在过去、当前、未来三个不同时段,企业对自身所拥有资源和技能进行分配的一种模式,也是其对企业资源运用水平的具体展现。 资源配置的合理与否能够极大地影响企业自身目标的实现程度,是企业需提高重视的一种特殊能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以企业

《企业战略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

《企业战略管理》第一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 (共15道题) 展开 收起 1.( 2.5分)下面的哪个理论属于古典战略理论阶段的学派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核心能力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下面的哪个理论属于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理论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核心能力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下面的哪个理论属于竞争战略理论阶段的学派 ?A、法约尔的管理职能学派 ?B、环境学派 ?C、文化学派 ?D、行业结构学派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战略规划的三个组成要素,除了方向和目标、约束和政策,还包括 ?A、评价和控制 ?B、计划和组织 ?C、监督与反馈 ?D、计划和指标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战略规划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 ?A、组织人事落实 ?B、灵活性好

?C、目标明确 ?D、客观性强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宏观环境分析中的经济因素分析不包括 ?A、社会经济结构 ?B、经济发展水平 ?C、产业政策 ?D、经济体制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宏观环境分析中的政治因素分析不包括 ?A、经济体制 ?B、税收政策 ?C、证据稳定性 ?D、产业政策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人口统计特征属于宏观环境分析中的哪类因素 ?A、科学技术因素 ?B、社会文化因素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顾客总价值由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四个方面构成 ?A、形象价值 ?B、文化价值 ?C、服务价值 ?D、货币价值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下列资源哪个属于企业资源分析中的市场资源的范畴 ?A、人力资源 ?B、品牌资源 ?C、杠杆资源 ?D、信息资源

企业战略管理第二次在线作业

× loading... 第二次在线作业 单选题(共15道题) 收起 1.( 2.5分)企业愿景的作用不包括以下哪项 A、激励性 B、挑战性 C、引导性 D、前瞻性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2.(2.5分)企业功能定位要确认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个 A、发展方向 B、发展道路 C、发展目标 D、发展时间和空间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3.(2.5分)企业战略目标由市场目标、创新目标、盈利目标和()四个方面构成。 A、品牌目标 B、文化目标 C、成本目标 D、社会目标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4.(2.5分)影响战略选择的因素不包括以下哪项 A、企业对外界环境的依赖程度 B、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C、员工的知识水平 D、企业过去的战略 我的答案:C 此题得分:2.5分 5.(2.5分)企业依赖少数几个股东的程度越高,战略选择的灵活性就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直接关系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6.(2.5分)企业依赖于其竞争对手的程度越高,则越不可能选择 A、进攻性战略 B、防守性战略 C、稳定战略 D、差异化战略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7.(2.5分)稳定型战略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无变化战略、利润/收益型战略、暂停战

A、市场渗透战略 B、市场开发战略 C、多角化战略 D、谨慎实施战略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8.(2.5分)增长型战略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体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和 A、产品-市场战略 B、暂停战略 C、无变化战略 D、谨慎实施战略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9.(2.5分)鞍山钢铁和本溪钢铁的合并属于 A、纵向一体化战略 B、横向一体化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后向一体化战略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0.(2.5分)增长性战略的实现方式不包括 A、合并及并购 B、合资经营 C、公司内部发展 D、整体出售 我的答案:D 此题得分:2.5分 11.(2.5分)抽资转向战略属于 A、紧缩型战略 B、增长型战略 C、稳定型战略 D、混合型战略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2.(2.5分)市场细分的标准包括 A、消费品细分和工业品细分 B、地理细分 C、心理细分 D、人口细分 我的答案:A 此题得分:2.5分 13.(2.5分)按照产品战略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在导入期可以采用的战略是 A、产品线延伸战略 B、快速掠取战略 C、扩大产品组合战略 D、谨慎实施战略 我的答案:B 此题得分:2.5分 14.(2.5分)按照产品战略中的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在成熟期可以采用的战略是 A、产品线延伸战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