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护理教育导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教育(狭义)-——是指学校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一定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

准备率-——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其感到满足;当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

固有价值技能-——即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所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体现人生的价值如娱乐活动和职业等方面的技能

个别辅导-——或导师制是指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段学生护士与指导教师之间建立的特殊关系这种方式的目的在于通过指导教师的多种功能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供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训练

试卷的效度-——效度是指由数据所提供的差异反映出所要测量的各个项目之间的真是差异程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对象,提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应用律-——是指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通过应用或学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连接力越强

成熟依赖性技能-——指在遗传因素的影响下,随着年龄增长,逐步发展和掌握的技能,这些动作能力与特定的年龄阶段相适应

咨询-——是对咨询者提供帮助及指导的另一种形式事实上,一种咨询关系被理解为两个个体之间的另一种协议,所以服务对象有权决定是否愿意加入这种咨询关系

试卷的信度-——信度是指试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程度,信度大体包括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稳定性信度前者是本内部部分之间的相关程度,追求其等同相关系数后者是指同一测验先后两次在同一被测总体中实施,两次测验结果的相关程度

高等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等教育泛指全部高级中等教育后的专门教育它包括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

失用律-——是指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连接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接近,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连接力越强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学习所得的知识、技术、概念、方法、原理以及情感和态度等变化的应用

角色-——一词是用来描述人的社会行为,即指社会中某一特定地位人群的行为,而且这些行为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模式在社会中的角色往往是按照社会或特定组织的期望,以及个人对自己的期望所表现出的行为,角色还反映出这一特定人群的目标、价值观和情感等

试卷的区分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区分被测的特征差异或鉴别其优劣、高低程度的能力

护理教育-是指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等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效果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连接受反映效果的影响当反映结果是满意的时候,连接力量就增强;相反,当反应结果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削弱

前摄迁移-——通常情况下,已有的技能会影响新技能的学习,这种现象叫前摄迁移

经验学习-——是指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的结果和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听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做的同时可以达到行为的改变

“光环”效应--——是指一个学生前面问题的回答情况会对评分人后面的判断产生影响

护理教学过程-——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

强化消退-——即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其中正性强化效果最佳,惩罚收效最少,负性强化居中

课程(广义)-——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极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课程(狭义)-——是指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对学生而言是为了从学校毕业而学习的科目),如护理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护理理论课程、基础护理课程等等

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它比制定一个护理计划更深入、更具体定量评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的过程

护理教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学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是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逆反干预-——当记忆的新东西与以前学习过的内容相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这种新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就称为逆反干预

教育测量-——是指应用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所作的量的测定

正性强化-——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能增进该行为重现的概率

教育(广义)-——是指人从生到死全部感化的总和既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自觉地和自发感化的总合

前作用干预-——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干扰称-——

“组”的定义-——一般强调“组”具有下述特性:共同的目标、相互依赖性、(小)组存在的共识、相互作用及有代表性的社会团体

评价-——是判断个体特性价值的过程,及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性是通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

教育目的-——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和质量规格总的设想或规定

社会学习-——又称观察学习,它出现在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进行学习时,换句话说,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

替代性强化-——(又称代受的强化)是指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

议题讨论组-——以某一论点或题目为中心进行的教学活动小组为议题讨论组通常,作为小组活动中心的议题答案尚存在争议或是可引起争议的内容

教育评估-——是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类的过程

真实性-——又称效度,效度是指评估的有效性,即一个评估结果与所欲测量的属性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真实性是指一项评估或测试实际上达到了多少它应该达到的目的,它是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互动结构进行互相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

课题组-——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而组成的研究单位,课题组的活动宗旨和规划是由学生们的教育需求和兴趣决定的该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学习者与课题宗旨及规划的确定密切相关,并积极参与学习实验过程

教育评价-——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地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务或人作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改革、改善教育管理以及促进决策可靠性-——又称信度,它反应测量或评估的稳定性,代表所得到资料的稳定程度它是指一个测试在测量被测对象时前后一致的程度,即它不受偶然因素干扰的程度也就是在相同的条件下,一个测验多次被同一组被测对象评估的结果或所得到的资料相同的程度

文献法-——是指通过收集并阅读大量有关护理教育方面的文件、资料、图书、作业、试卷等,经过综合分析,全面准确地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并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

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借助于骨骼肌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于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其目的是为了处理某种特定的作业

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采用多种媒体、导

师指导及支持系统等进行学习

演示-——是对事实、概念、或过程的直观解释

过程性评估-是指在教育活动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教学效果,及时反馈

1.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服务的人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教育学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的产物

3.护理教育—是指为护理学科培养具有宽厚的医学、人文学、护理学知识,并能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专业人才的活动

4.护理教学课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促使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

5.实验法—是科学认识过程中经验层次的一种认识活动,是研究主体主动变革研究客体的一种科学活动,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实验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为揭示隐藏在事物内部的想象之间的联系而采用的一种活动

6.护理学原则—是根据护理教育目的、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教学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7.统计法—是通过观察、调查、实验等所得到的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处理,以使对研究的护理教育问题作出数量分析的一种方法

8.回顾性研究—是通过调查历史的护理教育资料或由研究随想回顾历史护理教育事实,从中寻找某一护理现象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

9.准备律—是指当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映时,任其产生反应就会使之感到满足,党不准备对某个刺激作出反应时,强迫其作出反应则会产生苦恼若正准备对某项刺激作出反应时,由于外界因素阻扰而不能反应时,也会感到苦恼

10.失用律—是指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的连接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失用律还有一条附律指出,两次练习的间隔越连接,则某一刺激与反应间的联结力越强

11.强化消退—是指在反应之后,如果不继续给以强化、,反应行为就会逐渐消失

12.正性强化—是指某种具体行为的后果,或者说效果是积极的,就增进该行为重显的概率

13.膨胀论——认为整体由相互联系的系统组成,而且各部分之间相互依赖,整体并不等于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先于部分存在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膨胀论运用综合的思想方式,反对将心思现象进行元素分析,它还认为,在某种意义上,部分可以被解释为是对整体个系统所作出的贡献

14.逆反干预——是指当新记忆的东西与以前学习的内容相互作用时会发生干扰作用,即新知识的学习影响了对旧内容的记忆

15.认知——被用于描述内在的思维过程,例如:思考、学习、记忆、领悟、感知及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6.前作用干预——与逆反干预相反,指先前学习的知识对后来的学习产生的干扰

17.替代性强化——又称代受的强化,指当观察者看到榜样通过进行某种行为而获得正性强化时学会榜样行为的可能性就增高,这叫作替代性强化

18.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相互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

19.操作技能——又称动作技能,是指助于骨骼肌肉运动,实现将一系列外部动作以完善合理的方式进行组合,并趋势自然化时形成的一种技能

20.固有价值技能——工作、生活、娱乐等方面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能够体现人生的价值,如娱乐活动和职业等方面的技能

21.学习的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将学习所得的知识、记住、概念、方法、原理以及感情和态度等变化作用

22.前摄迁移——是指通常情况下,已有的技能会影响新技能的学习的想象

23.技能迁移——指一项技能产生积极、促进的作用或消极、抑制的作用

24.课程——是指为了实现各级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

25.学科——依据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的完整体系

26.输入评价——是指某课程计划实施前对学生特征的估计

27.文化分析课程模式——以使用文化为基础课程、文化被定义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下一代获得我们所认为的文化精髓

28.教育目标——是指教师所预期的学生的变化

29.集体自由讨论——是指小组的每位成员自由发表对护理课程主要原理和概念的初步认识,这种方法有助于发展课程原则

30.演示——是对事实、概念或过程的直观解释

31.教学方法——是指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

32.议题讨论组——以某一论点或题目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小组为议题讨论组,通常是在某一议题尚无明确答案的情况下,即可以其为焦点展开讨论这种讨论会,即可以持怀疑态度的学生提供发表观点和改变态度的机会,又可为个别学员公开表达自己的信念和价值提供讲坛,还为他们充分争论提供了机会

33.自由讨论组——是在组内成员自我控制下进行,讨论题目及方向由学员集体决定,教师仅仅作为了一个旁观者及资料员存在在这种形式的讨论中,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任务负责,因此,这种发展学生自主性的有效方法

34.解答问题组——是指在这种形式的小组讨论中,有指导教师向学习者提供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向他们提供一些信息,学习者可以通过这些信息找到问题的答案

35.开放式学习——是一种灵活的学习方式特征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并采用多种媒体、导师指导及支持系统等进行学习

36.个别辅导或导师制——是指为达到特殊目的、完成一定学习任务,在整个培训阶段学生护士与指导教师之间的特殊联系该体制的目的是通过指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密切的联系,在整个培训过程中不断向学生个体提供支持与指导、促进学生训练的过程

37.咨询工作的职责——就是为服务对象提供一个去探索、发现及阐明生活方式的机会,使他们能更明智地应变并朝着更美好的人生迈进

38.学术讨论组——主要与学术活动联系一般由小组成员阅读短文或论文,继而由全组学员就该题进行讨论在护理学讨论中,常有一个学习者提出一篇与护理学某领域有关的论文,然后进行小组讨论

39.指导讨论组——是指在这种形式的讨论中,教师承担领导责任,在讲课时,由教师提出一个明确的论点或概念作为讨论组讨论的目的,并在讨论过程中发展这个概念,指导性讨论通常是在临床工作人员讲座后惯于采用的一种手段,针对学生容易误解的一些内容进行有意义的诱导、启发

40.课题组——可以被解释为一种为进行有目的的实验而组成的研究单位,客体组的活动宗旨和规划是根据学生们的教育和兴趣确定的

41.临床——一词系指任何为病人或服务对象提供健康服务的场所,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上的床边或狭义的病床意识

42.临床教学——是帮组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相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须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

43.角色——是用来描述人的社会行为,在社会中的角色往往是按照社会或特定的组织的期望,以及个人对自己的期望所表现出的行为,每个人都担当着多种角色

44.个案研究——是对一个病人的健康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它比制定一个护理计划更深入、更具体

45.带教制——是一种个体化的教学方法、每个学生分配给一个特殊的带教老师,这样他们在每天的临

床实践中便于可以与一个角色榜样共同工作

46.经验学习——是指学习那些从经验中获得结果知识,其实质是通过“做”进行学习,而不是通过听别人讲述或自己阅读来学习知识

47.病房报告——是指每一天一个固定的时间里,所有的护理人员在一起讨论,挡实行责任制护理时,内阁护士都要解释它所负责的病人的情况,护士长和其他护士就病情的特殊方面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进行讨论,使气氛轻松而非正式,从而形成一种鼓励学习的方法

48.教育测量——是指应用测量手段对教育活动所作的量的测定,虽教育投入、教育过程、教育结果、学生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测量获得资料

49.教育评估——对所设计的评估内容,根据一定的评估标准进行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类的过程

50.教育评价——是参照现有的教育目标,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教育活动中的事物或人作出综合价值分析和判断的过程

51.正式评估——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测试来获得资料,并对不同的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再经统计学处理和比较的过程,它的另一个特点就是资料被法定机构认可的

52非正式评估——仅是个人的、主观的评估,它可以是从对学生每天行为的观察、从学生的练习以及非正式的接触或交谈中逐渐获得资料的过程

53.定量评估——是指采用定量计算方法、对评估的内容进行数量化的过程

54.定性评估——是使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等量化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

55.过程性评估——是指教育活动运行过程中随时进行评估,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动态过程的教学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强化和及时调整,使教学活动在不断的监控中得到及时完善,顺利达到预期目的

56.真实性又称效度——是指评估的有效性、即一个评估的结果与所欲测量的属性之间相符程度的指标,真实性是指一项评估或测试实际上达到了多少它应该到达的目的,它是评估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57.区分度——是指测试对被测试对象反映水平的区分程度和鉴别能力

58.质量保证——是一项正式的活动或项目,其目的是评估并提高一个有组织的医疗机构或康复机构的护理质量

59.质量小组——是一种小组共同解决问题以促进服务质量的方法,小组由3—12人组成,定期开会,讨论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可由他们亲自解决或领导其他人去解决,同时,小组成员还需要不断接受培训,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60.试卷的信度——是指试卷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的程度,信度大体包括内部一致信度和稳定性的信度

61.评价——是判断个体特征价值的过程,即对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个体特征是通过测量或评估获得的

62-临床教学——指帮助学生将既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转移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中去的媒介,并获得进入健康保健系统和继续教育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

护理学导论大题

护理学导论 第二章 名词解释 1.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关键就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健康问题 2.患病:指病人本人或她人对其疾病得主观感受,常常就是病人对身体上、心理上得不适、 厌恶、不愉快或难受得一种自我感觉与体验 3.WHO得健康概念:健康不但就是没有疾病与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得生理、心理状态与良 好得社会适应能力。 4.初级卫生保健:就是人们所能得到得最基本得保健照顾,包括疾病预防、健康维护、健康 促进与康复服务 简答题 1.简述患病后病人得主要心理反应: ①焦虑及恐惧②依赖性增强③自尊心增强④猜疑心加重 ⑤主观感觉异常⑥情绪易激动⑦孤独感⑧习惯性心理 ⑨害羞与罪恶感⑩心理性休克及反常行为 2.简述影响个人对待疾病得因素: ①疾病得严重程度②年龄及性别③感情与精神因素④疾病本身得特点 ⑤文化背景及宗教信仰⑥社会心理因素⑦过去得患病经验⑧社会经济状况 ⑨病人得社交团体⑩医疗设备情况 3.简述在医疗护理服务中预防疾病得措施: 积极治疗、预防并发症并采取各种促进身心健康得措施,以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与各种伤残得发生,以达到最大限度恢复健康得目得 4.简述常见得病人角色适应不良: ①角色行为冲突②角色行为强化③角色行为缺如④角色行为异常 ⑤角色行为消退 第三章 人得基本需要 名词解释 1.需要:就是有机体、个体与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得依赖状态,就是个体与 社会得客观需求在人脑中得反映,就是个人得心理活动与行为得基本动力。 2.人得基本需要:就是个体生存、成长与发展,维持其身心平衡得最基本得需求。 3.生理性需要:指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关得所有需要,如空气、食物、水排泄、活动、 休息得需要。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题-护理名词解释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题 (1)非无菌区: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2)弛热:体温在39℃以上,24h温差达1℃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 (3)新鲜血:在4℃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的血液,它基本上保留了血液的各种原有成分。 (4)自然环境:是指环绕于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 (5)咽拭子标本:从咽部和扁桃体取的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 (6)护理记录: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医嘱和病情对患者住院期间护理全过程的客观记录。 (7)库存血:指在4℃环境下保存2~3周的血液。 (8)临终:临终又称濒死,一般指由于疾病末期或意外事故造成人体主要器官的生理功能趋于衰竭,生命活动走向完结,死亡不可避免地将要发生的时候,可称为临终。 (9)安乐死:患不治之症的患者在濒死状态下,由于精神和躯体的极端痛苦,在本人及其亲属的要求下,经医生认可,停止救治或用人为方式使其无痛苦的快速死亡。我国尚未通过实行安乐死的立法。 (10)灌肠法:将一定量的溶液通过肛管,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帮助患者排出粪便、积存的气体或输入药物,达到诊断和治疗的目的。 (11)环境: 是指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及外部条件。 (12)留置导尿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留在膀胱持续引流尿液的方法。 (13)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按护理程序的工作方法所制定的不同护理措施。 (14)传播途径:指病原微生物从感染源排出后侵入易感宿主的途径。 (15)脉搏短绌:在同一单位时间,脉率少于心率,又称绌脉。 (16)手术清点记录:是指巡回护理人员对手术患者术中所用血液、器械、敷料等的记录,应当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 (17)肠胀气:指胃肠道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18)睡眠剥夺:指睡眠时间减少、质量降低及睡眠被频繁地打断。 (19)无尿:又称尿闭,24h尿量少于100ml为无尿。

护理学常见100条名词解释

1.护理学: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研究维护、磁砒、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外环境和内环境。 3.健康:WHO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4.社会学健康观:从个体的社会性角度来反映生命活动的客观性及其本质规律,指出健康是一个人具有正常的社会角色功能,具有执行其社会角色和义务的最佳活动状态,它包括个体、家庭和社区的不同层次水平,包括健康平衡和健康潜能两个重要方面。 5.护理:1980年美国护士学会将护理定义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6.护理管理:运用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护理工作的诸要素-人、财、物、时间、信息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护理质量。 7.护理科研:运用观察、科学实验、调查分析等方法揭示护理学的内在规律,磁砒护理理论、知识及技能的更新。 8.个案护理:一名护士护理一位患者,即由专人负责实施个体化护理。 9.功能制护理:以工作为导向,将患者所需的护理活动,依工作性质机械地分啪桫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为完成医嘱和执行各项护理技术操作。 10.小组制护理:以小组的形式对患者进行护理。 11.责任制护理:由责任护士和辅助护士按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整体护理,其结构是以患者为中心,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的所有护理始终由一名责任护士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制。 12.系统化整体护理: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的各个环节系统化的方式。 13.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的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 14.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经济、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15.医疗保健服务:是医疗保健机构和专业人员为防止疾病、增进健康而运用卫生资源和医疗手段,有计划、与目的地向个人、群体和社会提供必要的服务活动过程。

自学考试 护理学导论试题(第七章)

第七章护理程序 一、名词解释(15题) 1.护理程序: 是一种有计划、系统而科学的护理工作方法。目标是确认和解决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同时也是一个综合、动态、决策和反馈的思维及实践过程。 2.信息论: 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方法研究信息、信息熵、通信系统、数据传输、密码学、数据压缩等问题的应用数学学科。 3.控制论: 是研究各类系统的调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 4.护理评估: 是指有组织、系统地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及判断的过程。 5.主观资料: 指服务对象对自己健康问题的体验和认识。 6.客观资料: 指检查者通过观察、会谈、体格检查和实验等方法得到的、被检测出的有关服务对象健康状态的资料。 7.收集资料: 是护理人员系统地、连续地收集服务对象健康状态信息的过程。 8.护理诊断: 关于个人、家庭、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的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 9.相关因素: 是指造成服务对象对健康状况改变或引起问题产生的情况。 10.护理计划: 是护理人员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服务对象的健康问题、护理目标及护理人员所要采取的护理措施的一种书面说明,通过护理计划,可以使护理活动有组织、有系统地满足服务对象的具体需要。 11.首优问题: 是指对生命威胁最大,需要立即采取行动予以解决的问题 12.中优问题: 虽然不直接威胁生命,但对服务对象的身心造成痛苦,严重影响服务对象健康的问题。13.次优问题: 是指个人在应对发展和生活变化时所遇到的问题。 14.预期目标: 是指服务对象通过接受护理照顾之后,期望能够达到的健康状态或行为的改变,也是护理效果评价的标准。 15、护理评价: 是按预期目标所规定的时间,将护理后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并做出评定和修改。 二、单项选择题(30题) 1、第一次使用“护理程序”一词的是(B) A、约翰逊 B、奥兰多 C、海尔 D、盖比 E、拉文 2、关于病人的主观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护理学基础填空名词解释

A卷: 1.磺胺药服后宜________,防止_______。 2.禁用鼻饲法的患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液过程中出现空气栓塞时,安置病人体位为________和_______。 4.常用给药途径除动、静脉给药按吸收速度由快至慢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公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卷: 1.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是:________。 2.臀大肌注射“十”字法定位是从顶点向左或右引一水平线,然后从_______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4个象限,选象限为注射部位,注意避开_______。 3.测量血压要做到四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客观反应患者意识状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项目。 5.禁用高锰酸钾洗胃的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题: 6.抢救室内“五定”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词解释: A卷 B卷 无菌技术灌肠法继发效应大量输血压疮医院内感染 呼吸困难灭菌 导尿术体温过高

答案 A卷: 1.多饮水、堵塞肾小管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食管癌、食管梗阻 3.左侧卧位、头低足高位 4.吸入、舌下含化、直肠、肌内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皮肤 5.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B卷 1.盐酸肾上腺素 2.臀裂、髂棘最高点、外上、内角 3.定部位、定时间、定体位、定血压计 4.睁眼反应、语言反应、运动反应 5.1605、1059、4049(果乐) 备选题:定数量品种、定点安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A卷 1.无菌技术: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或传播给他人,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一系列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基本措施。 2.压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坏死。 3.呼吸困难: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及体征,患者主观上感到空气不足,表现为呼吸费力,可出现发绀、比翼煽动、端坐呼吸辅助呼吸肌参与活动,造成呼吸频率、深度、节律的异常。 4.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出尿液的技术。 5.灌肠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的方法 B卷 1.继发效应:是指用冷或用热超过一定时间,将产生与生理效应相反的作用,这种现象称为继发效应。 2.医院内感染: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探视者和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

基础护理学 1.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与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 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她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 ★★★★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 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4.医源性损伤: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 的损伤。★★★ 5.压疮(pressure ulcer):就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 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与坏死。★★★★★ 6.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广义的讲,任何人在医 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7.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又称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医 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8.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又称自身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者在 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9.消毒(disinfection):就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与媒 介物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sterilization):就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 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与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与真菌孢子。★★★11.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直接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进行,随时杀灭或 清除由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来的病 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 13.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

护理学导论名解试题及答案

护理学的发展和基本概念 名词解释 1.护理学:是医学领域中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紧密联系为人类健康服务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WHO 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3.韩德森护理定义:护士的主要职能是帮助病人或健康人进行有益于健康或恢复健康或在临死前得到安宁的活动。 4.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临床治疗综合模式与治疗程序,计划提供的治疗项目,相应的治疗结果,以及完成这些工作的进度表。 第二章健康与疾病 名词解释: 1.健康(1946):健康不仅没有疾病,而且要保持躯体方面、精神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2.亚健康: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其体验 3.生存质量:是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他生存的标准、理想和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对他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 4.健康行为:指个体在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时的行为表现。 5.角色行为强化:不仅接受“患病”角色,安于患者角色,同时过分寻求他人帮助,依赖性增强。 第六章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名词解释 1.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个体为了满足自身的发展及生存的需要,通过一定的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及发展起来的,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2. 社会认知: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自己及人际关系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推测与判断过程,包括感知、判断、推测和评价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过程。 3.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以建立感情的过程。 4. 首因效应:指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5. 近因效应: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对人的社会认知具有重要的影响。 6. 晕轮效应:指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征形成印象后,依次来推测此人其他方面的特征。 7. 社会固定印象:某个社会文化环境对某一社会群体所形成的固定而概括的看法。 8. 心理方位:是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双方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上的主导性及权威性的程度,是评价及衡量人际关系的基本指标。 9. 护患关系:护患双方在相互尊重并接受彼此民族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在相互学习和促进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第八章评判性思维和临床护理决策 名词解释 1. 评判性思维:评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在复杂情景中,能灵活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选择,在反思的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作出合理的判断,在面临各种复杂问题及各种选择的时候,能够正确进行取舍。 2. 决策:是对不确定的问题, 通过一些定量分析方法, 从众多备择方案中选定最优方案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及答案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氧气疗法 2、入院护理 3、疼痛 1、医院 2、稽留热 3、睡眠障碍 第一章绪论 1.护理学 2.WHO的健康定义 3.护理 5.整体护理 1.护理学: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科学。 2.WHO的健康定义: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1946年,WHO):不但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1分),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2分)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分)。 3.健康(1989,WHO):不仅是没有疾病(1分),而且包括躯体健康(1分)、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1分)和道德健康(1分)。 1.发展:是生命过程中有顺序、可预测的功能改变(2分),包括身、心两个方面。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1分),是质的变化,一般不容易通过量化的指标来测量(1分)。 2.应激: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1分)做出认知评价后(1分)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及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2分)。 4.非语言沟通:是一种不使用词语(1分),而在沟通中借助动作、手势、眼神、表情等(1分)来帮助表达思想、感情、兴趣、观点、目标及用意的方式(2分)。 5.护理诊断:是关于个人、家庭、社区(1分)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生命过程反应(1分)的一种临床判断(1分),是护士为达到预期结果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这些预期结果应能通过护理职能达到(1分)。 3.护理:美国护士学会认为:“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5.整体护理:以整体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南,实施身心整体护理。 第二章环境 1.环境 2.生活方式 1.环境: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是指人的生理,以及思维.思想.心理和社会等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组成。 2.生活方式是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 生活方式:指人们长期受一定文化、民族、社会、风俗、规范特别是家庭影响(2分)而形成的一系列生活习惯、生活制度和生活意识(2分)。 第三章患者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2.人体力学 第四章舒适与安全 1.被动卧位 2.被迫卧位 3.疼痛 1.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能力变换卧位,躺在被安置的卧位,称被动卧位。如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2.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2分),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被而被迫采取的卧位。(2分) 3.疼痛:是伴随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1分)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1分),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2分)。 第五章患者的清洁卫生 1.压疮: 1.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1分),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2分)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1分)。 1.压疮: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第六章休息与活动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修正版电子版本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修正版

基础护理学 1.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 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 2.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 位。★★★★ 3.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 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 4.医源性损伤:指由于医务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而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 的损伤。★★★ 5.压疮(pressure ulcer):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组织 持续缺血、缺氧,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损和坏死。★★★★★ 6.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广义的讲,任何 人在医院活动期间由于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均称为医院感染。★★★ 7.外源性感染(exogenous infections):又称交叉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 者在医院内遭受非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8.内源性感染(endogenous infections):又称自身感染,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患 者在医院内遭受自身固有病原体侵袭而发生的医院感染。★★★ 9.消毒(disinfection):是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环境中和媒 介物上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10.灭菌(sterilization):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者消除传播媒介上的一切 微生物,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 11.随时消毒(concurrent disinfection):直接在患者或带菌者周围进行,随时 杀灭或清除由感染源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12.终末消毒(terminal disinfection):指感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杀灭其遗留下 来的病原微生物,应根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的消毒方法。★13.预防性消毒(preventive disinfection):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 感染的发生对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环境、物品、个体等进行消毒及对粪便和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 14.无菌技术(aseptic technique):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 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5.无菌区(aseptic area):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16.无菌物品(aseptic supplies):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 的物品。★★ 17.隔离(isolation):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 围人群接触。★★★★★ 18.体温(body temperature):又称体核温度,是指身体内部胸腔、腹腔和中枢 神经的温度。★★★ 19.体温过高(hyperthermia)/发热(fever):任何原因引起产热过多、散热减少、体 温调节障碍、致热原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使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体温过高。★★★★

护理学导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护理学导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2. 病人角色行为缺如 3. 亚文化 4. 悲哀 5. 工作疲惫感 6. 医疗事故 二、单项选择题 1. 以工作任务及活动为中心进行岗位分工的一种集权式的护理方式是指:()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2. 护理计划中目标的制定应该是() A.从病人出发且可以测量 B.以护士为中心C.标准要高 D.由护士决定,不考虑病人的意见 3. 综合护理出现在护理理念的() A.禁欲主义阶段 B.浪漫主义阶段C.实用主义阶段 D.人本存在主义阶段 4. 满足病人自尊的需要,下列方法中最恰当的是 ( )A.人院介绍及健康教育 B.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C.关心、重视病人的特性及个人习惯 D.过硬的护理技术 5. 一位患者有强迫性的人格, 根据佛罗依德的观点, 其性心理发展障碍主要在:( ) A.口欲期 B.肛欲期 C.性蕾期 D.潜伏期 6. 临终关怀所关注的是( ) A.生存质量 B.药物治疗 C.延长生命 D.手术治疗 7. 保健教育过程模式是由谁提出的() A.霍克巴姆B.格林及克鲁特 C.潘德D.贝克 8.某人为了实现当一名作家的梦想而坚持勤学苦练,体现了希望的( ) A.行为特征 B.依附特征 C.认知特征 D.情景特征 9. 沟通交流的最高层次是:() A.事务性沟通 B.分享性沟通 C.共鸣性沟通 D.情感性沟通 10. 指导过度肥胖的人群合理安排饮食属于() A.临床前期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三、多项选择题 1. 发生医疗事故后,责任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E.违宪责任 2. 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有:() A.名称 B.症状 C.诊断依据 D.相关因素 E.定义 3.引起文化休克的原因包括( ) A.悲观失望 B. 孤独 C.恐惧 D.焦虑 E. 信仰不同 4. 护理学的基本概念包括() A.人 B.环境 C.文化 D.护理 E.健康 5.ROY 认为,刺激分为:()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量状态及体验 生存质量的概念:(WTO定义)指个体在其所处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的背景下,由生存的标准、理想、追求的目标所决定的其目前社会地位及生存状况的认识和满意程度。它包括个体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及物质状态四个方面。也称生活质量或生命质量。 健康促进的概念: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其自身的过程,是协调人类和环境之间的战略,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患病的概念: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内外因素作用下而引起一定部位的功能、代谢、形态结构的变化,表现为损失与抗损伤的病理过程,是内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活动障碍。 需要:是个体、群体、结构对其生存、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成长(growth):又称生长,指由于细胞增殖而产生的生理方面的改变,表现为各器官、系统的体积和形态改变,是量的变化,可用量化的指标来测量。 发展(development):又称发育,指生命中有顺序的可预期的功能改变,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功能的成熟和机体能力的演进,如行为改变、技能增强等。 发展任务:是个体在生命的各特定时期出现的、并依据社会规范需要完成的任务或实现的发展目标,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 成熟:广义的成熟是成长和发展的结果,包括心理社会的发展;狭义的成熟指生理上的生长发育。成熟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压力:是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内外环境刺激做出认知评价后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生理和心理紧张性反应状态的过程。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指任何能使个体产生压力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刺激。 压力反应(stress response):个体对压力源所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反应。 适应(adaptation):生物体以各种方式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及过程。 工作压力:又称职业压力,是指当个人的能力与需求不能与工作环境相匹配时所引起的从业人员的身心压力状态。 人际关系:(狭义)指在社会实践中,个体为了满足个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交往媒介与他人建立与发展起来、以心理关系为主的一种显在的社会关系。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是指交往主体对自身、他人以及自身与他人关系的认知,是个体推测与判断他人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及意向的过程,包括感知、判断、评价和推测等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 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 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 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 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 三级护理(绿)--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 3,主动卧位:患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采取最舒适、最随意的卧位,并能随意改变卧床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4?被动卧位|:患者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称之为被动卧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5?被迫卧位|:患者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或因治疗需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 6?医院感染:(探)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而非杀灭微生物 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微生物以及细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 隔离(探):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 12. 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 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 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 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示,又称关节活动 度。 16. 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应用主动或被 动的联系方法,维持关节的正常活动度,护肤和改善关节功能的联系方法。 17. 体温过高(探):一般而言,当腋下温度超过37C或口腔温度超过37.5C, 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C以上可称为体温过高 18. 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C,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波动范围不超过1C(见于肺炎 球 菌性肺炎、伤寒) 19. 弛张热:体温在39 C以上,24小时内温差达1 C以上,体温最低时仍高于正常水平(见于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疾病) 20. 间歇热:体温骤然升高至39C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个间歇,又反复发作,即高热期和无热期交替出现(见于疟疾)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灭菌法: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胸以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高水平消毒法: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的方法。 中水平消毒法:杀灭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的方法。 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办法。 斯伯尔丁分类法: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病人使用前的消毒或灭菌要求,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中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低度危险性物品:与完整皮肤接触而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包括生活卫生用品和病人、医务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的物品。 预防性消毒:指在未发现明确感染源的情况下,为预防感染的发生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的消毒 疫源地消毒:指对疫源地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随时消毒:指疫源地内有传染源存在时进行的消毒,目的是及时杀灭或去除传染源所排出的病原微生物。 终末消毒:指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 皮肤消毒:指杀灭或清除人体皮肤上的病原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 黏膜消毒:指杀灭或清除口腔、鼻腔、阴道及外生殖器等黏膜病原微生物的过程,并达到消毒要求。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洗手:指医务人员用肥皂(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 或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无菌区:指经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非无菌区: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物品:指通过灭菌处理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非无菌物品:指未经灭菌处理,或虽经灭菌处理后又被污染的物品。 隔离:是采用各种方法、技术,防止病原体从病人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的措施。 清洁区:指进行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不易受到病人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及传染病病人不应进入的区域。 潜在污染区:也称半污染区,指进行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位于清洁区与污染区之间、有可能被病人血液、体液和病原微生物等物质污染的区域。 污染区:指进行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传染病病人和疑似传染病病人接受诊疗的区域,包括被其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物品暂存和处理的场所。 两通道:指进行传染病诊治的病区中的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标准预防:是基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则,针对医院所有病人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预防感染措施。 保护性隔离:是以保护易感人群作为制订措施的主要依据而采取的隔离,也称反向隔离,适用于抵抗力低下或极易感染的病人。入院护理:是指病人经门诊或急诊医生诊查后,因病情需要住院做进一步的观察、检查和治疗时,经诊查医生建议并签发住院证后,由护士为病人提供的一系列护理工作。 入院程序:是指门诊或急诊病人根据医生签发的住院证,自办理入院手续至进入病区的过程。 卧位:即病人休息和适应医疗护理需要时所采取的卧床姿势。 舒适卧位:是指病人卧床时,身体各部位与其四周环境处于合适的位置,感到轻松自在。 主动卧位:即病人身体活动自如,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和习惯随意改变体位。 被动卧位:即病人自身无力变换卧位,躺卧于他人安置的卧位。 被迫卧位:即病人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 出院护理:病人经过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稳定、痊愈需出院或需转院(科),或不愿接受医生的建议而自动离院时,

护理学导论期末考试试卷

护理学导论期末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评判性思维 2. 健康 3. 护理(ANA) 4. 护理诊断 5.护理安全 二、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5分) 1.在制定护理措施中,下列不妥的是() A.护理措施制定应依据医疗目标 B.护理措施要切合实际,保证病人安全 C.护理措施应依据护理目标而定 D.护理措施应与医疗措施相一致 E.护理措施的制定允许病人和家属参与 2. 张爷爷,78岁,因肺气肿入院治疗,评估有长久吸烟史,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护士应首先实施的护理措施时() A.热情接待,做好入院介绍 B.全面收集资料,进行评估 C.为病人进行氧气吸入 D.书写护理计划 E.进行戒烟的健康教育 3. NANDA代表以下哪个组织() A.美国护士学会 B.美国护理诊断协会 C.北美护理诊断协会 D.国际红十字会 E.国际护理诊断协会 4.护士的专业素质不包括()。 A.专业知识 B.整体观念 C.慎独修养 D.规范的操作技能 E.评判性思维能力 5.外地来务工的孙某,因意外车祸导致辞大出血急诊入院,体检: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呼吸急促。护士要满足病人的需要,首先是()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尊重的需要 E.自我实现的需要

6.在南丁格尔的著作中,被认为护士必读的经典著作是( ) A.《英军的死亡率》 B.《护理札记》 C.《医院札记》 D.《影响英军健康、效率与医院管理问题摘要》 E.《战争与护理》 7. 国际红十字会将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因为这一日是( ) 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南丁格尔奖宣布设立的日期 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南丁格尔出生的日期 E.南丁格尔逝世的日期 8.国际红十字会决定设立南丁格尔奖章是( ) A.1820年 B.1860年 C.1912年 D.1909年 E.1910年 9.世界上第一所正式护士学校创建于() A.1854年,法国 B.1860年,美国 C.1856年,英国 D.1860年,英国 E.1828年,日本 10.我国第一所护士学校成立于( ) A.1835年、广州 B.1884年、上海 C.1888年、福州 D.1905年、北京 E.1921年、南京 11. 关于护理程序描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规范技术操作的程序 B.是一种护理工作的简化形式 C. 是一种护理工作的分工类型 D.是一种系统地解决护理问题的方法 E. 是一种循环的护理活动过程 12. 记录资料下述选项不正确的是() A.资料应及时记录 B.正确反映病人的问题 C. 主观和客观资料应尽量使用病人语言 D.避免护士的主观判断和结论 E. 描述的词语应确切 13. 非语言行为不包括() A. 介绍 B. 倾听 C. 微笑 D. 沉默 E. 抚摸 14. 预期目标陈述的对象是() A. 病人 B. 病人家属 C. 护士 D. 医生 E. 其他医务人员 15.护士推治疗车时,不符合要求的一项是() A.护士位于车后,双手扶把 B.入室后应先关上门,再推车至床旁 C.抬头、挺胸直背,躯干略向前倾 D.行进停放平稳 E.用车将病房门撞开 16.护士与病人交谈时的表现应() A手舞足蹈 B.指手画脚 C.点头、微笑 D.左顾右盼 E.心不在焉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档

护理学基础名词解释 多尿:指24小时尿量超过2500ml者 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者 无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液产生者 尿储留:指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 排便改道:指因为疾病治疗的需要,将肠道的一部分,外置于腹部表面,在腹部建立暂时性或永久性的人工造口,以便排泄粪便,也称为人造肛门 尿失禁:指排尿失去意识控制或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流出 尿频:单位时间内排尿次数增多 尿急:患者突然有强烈尿意,不能控制需立即排尿 尿痛:排尿时膀胱区及尿道有疼痛感 导尿术: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用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留置导尿管术:是在导尿后,将导尿管保存在膀胱内,引流尿液的方法 排便:从大肠排除废物的过程 便秘:指正常的排便形态改变,排便次数减少,排出过干过硬的粪便,且排便不畅,困难 粪便嵌塞:指粪便持久滞留堆积在直肠内,坚硬不能排出 腹泻:指正常排便形态改变,频繁的排出松散稀薄的粪便甚至水样便 排便失禁:指肛门括约肌不受意识的控制而不自主的排便 肠胀气:指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 灌肠法:是将一定量的液体由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以帮助患者清洁肠道,排便,排气或由肠道供给药物或营养,达到确定诊断和治疗目的的方法 静脉输液:是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直接输入静脉的治疗方法 静脉输血:是将全血或成分血如血浆,红细胞,白细胞或血小板等通过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 全血:是指采集的新鲜血液未经任何加工而全部保存备用的血液

新鲜血:指在4摄氏度常用抗凝保养液中保存一周内的血液,它基本上保留了血液的所有成分,可以补充各种血细胞,凝血因子和血小板。适用于血液病患者 库存血:在4摄氏度环境下可保存2-3周,库存血虽含有血液的所有成分,但其有效成分随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发生变化,大量输注库存血可以导致酸中毒和高血钾的发生,库存血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出血 成分血:是全血经分离后所得到的液体部分,主要是血浆蛋白,不含血细胞,无凝集原血型: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凝集原:由于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能促使红细胞凝集,在凝血反应中起抗原作用凝集素:能与红细胞上的凝集原起反应的特异性抗体 自体输血:是指术前采集患者体内血液或手术中收集自体失血,经过洗涤,加工,在术后或需要时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方法,即回输自体血 成分输血:是指输入血液的某种成分。它是根据患者的需要,使用血液分离技术,将新鲜血液快速分离成各种成分,然后根据患者需要,输入一种或多种成分 溶血反应:是受血者或供血者的红细胞发生异常破坏或溶解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病情观察:即医务人员在诊疗和护理工作中运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受器官及辅助工具来获得患者信息的过程 意识状态: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嗜睡:是最轻度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其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言语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 昏睡:患者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停止刺激后即又进入熟睡状态 昏迷:最严重的意识障碍。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咳嗽反射等可存在,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失禁或潴留。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肢体呈弛缓状态,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出现,集体仅能维持循环和呼吸的最基本功能,呼吸不规则,血压可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资料讲解

基础护理学名词解释

护基名解 1.环境:是人类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场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围绕和影响个人或集体行为与发展的所有外在因素的总和) 2.分级护理:是指根据对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以及自理能力的评估结果,给予不同级别的护理。 特级护理(红)--病情危重,随时变化--24h不间断 一级护理(红)--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不能自理病情不稳的患者--1h/次 二级护理(黄)--病情稳定;部分自理--2h/次 三级护理(绿)--病情稳定或恢复,完全自理--3h/次 3 意改变卧床 姿势,称之为主动卧位。(见于轻症患者、术前及恢复期患者) 位。(常见于昏迷、极度衰弱的患者) 苦或因治疗需 要而被迫采取的卧位,称之为被迫卧位。(肺心病患者必须采取端坐卧位)6.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 的感染和在医 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7.清洁:是指用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作用是去除 和减少微生物 而非杀灭微生物 8.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除芽孢以外的所有病原 微生物,使其 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9.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和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和非致病 微生物以及细 菌芽孢和真菌孢子 10.无菌技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或防止无 菌物品、无 菌区域被污染的技术。 11.隔离(※):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 群接触 12.清洁区:凡病人不进入、未被病原体污染的区域,如治疗室 13.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 14.污染区: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患者洗手间 15.关节活动范围(ROM):是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运动弧,常以度数表 示,又称关节活动 度。 16.ROM联系:关节活动度练习,是指根据每一特定关节可活动的范围,通过 应用主动或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