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_二次函数

初三.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 系数0a ≠,而b c ,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结论: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总结:

2. 2 =+的性质: y ax c 结论:上加下减。 总结:

3. ()2 =-的性质: y a x h 结论:左加右减。 总结: 4. ()2 =-+的性质: y a x h k

总结: 1. 平移步骤: 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 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三、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请将2245y x x =++利用配方的形式配成顶点式。请将2y ax bx c =++配成 ()2 y a x h k =-+。 总结: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 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四、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 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 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 、以及()0c ,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一次函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练结合,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教学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新知识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并且与一些旧知识还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放手让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进行操作,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和应用,同时让他们获得了数学思想方法,并培养了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教学设计主要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及函数与不等式思想方法,让学生体验利用一次函数及其图象解决不等式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体验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与应用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理解一次函数及其图象的有关性质;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良好的知识联系;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会作一次函数的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处理典型例题练习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简单题型能自己解答,而一部分学生对稍作变式的题目易错,透露出了思维不灵活,应变能力弱等不足。所以要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得到应有的发展,课前必须对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题型,每一个学生作充分地细致地研究。 1、备课中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课标的基本要求,大胆对一次函数解析式和图象的实际应用内容进行整合,并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编写问题,即点燃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又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再加上由浅入深的问题设置和自然过渡,为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 2、教学中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互动,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动手操作,展示成果,讲解思路,提出疑问,交流看法,完善答案。充分信任学生,尽力做到了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学生讲对的不再重复。使学生切身体验知识的形成、巩固和应用过程,实现教学目标。 3、回顾教学过程,学生回答问题都是积极主动的,学生的思维经历了一次函数应用中的探究,最后自我反馈,使学生主动的、活泼的、有个性的动手动脑,进而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内容:一是探索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这是本节的重点;二是综合运用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解不等式,这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具体的不等式转化成一次函数,再通过画图来揭示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直线,观察、思考得到不等式与一次函数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到不等式的解集与两条直线交点坐标之间的关系,这些都为从函数的观点认识解不等式。学生经历了前面的探究学习后,很自然从"形"的角度来认识解方程组。为了帮助学生从"数"的角度来认识解方程组,教师设计一个练习,先让学生体验再引导学生归纳结论,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种呈现知识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在例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建立函数模型,然后让学生讨论交流比较大小的方法.对于利用图象比较大小的两种方法,第一种是让学生独立画图,分析比较,然后强调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对于第二种方法,着重引导学生作差得到一个新函数,并把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成填空的形式,让学生结合画图分析完成。 本节课主要在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下功夫,并结合实际,不误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体会四个"一次"之间的关系。同时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突出学生活动这条主线,辅以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来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授课过程中的几点不足:1、在教学时间安排上欠缺。有前松后紧的情况出现,特别是最后一道练习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思考的时间不够,而且没有利用多媒体给出标准的答案。

二次函数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二次函数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二次函数的教学反思(精选6篇)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次函数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次函数的教学反思1昨天我们学习了用函数的观念看一元二次方程,我通过类比引出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具体的实例讨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根与二次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然后介绍了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近似解的过程。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由于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再者,在八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因而,采用类比的方法在学生预习自学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大胆地猜想、交流,分组合作,同时设定一定的问题环境来引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最后在老师的释疑、归纳、拓展、总结的过程中结束本节课的教学。在知识掌握上,学生对二次函

数的图象及其性质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情况都有所了解,对于本节所要学习的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关系利用类比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合作学习应该不是难题。本节课的知识障碍,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在于建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联系,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而不仅仅是利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遵循着“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独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精神,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我再次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他们能够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交流中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二次函数的教学反思2本课是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发展的必然结果,实现了与前面二次函数定义的呼应,使学生心中的困惑得到了最终的解释,通过图像和配方描述一般形式的二次函数的性质是本课的重点,最终达到不同二次函数表达式融会贯通,学习本课的基础在于对一元二次方程配方法和对形如顶点式的函数图像与性质的熟练掌握,纵观

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三数学 二次函数 知识点总结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 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2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第六章二次函数 小结与思考(1)导学案

二次函数 小结与思考(1) 学习目标: 1、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象。 2、根据二次函数图象的特征,概括二次函数的性质,理解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学习过程: 一、知识检测 1、形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函数是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的图象是________,y =ax 2,当a >0时,开口____,对称轴为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x <0时,y 随x 的减小而___,当x____时,y 有极___值,为___。 3、通过配方,把二次函数y =ax 2+bx +c 化为y =a(x +m)2+k 的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顶点坐标为_________,对称轴为_______。 4 5、方程-x +10x-25=0的根是 ;则函数y = -x +10x-25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有 个,其坐标是 . 三、典例剖析: 1. 若函数y =mx -6x +2的图象与x 轴只有一个公共点,求m 的值。 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是(12)-, ,且过点302? ? ??? ,.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在右图中画出它的图象; (2)求证:对任意实数m ,点2()M m m -, 都不在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上.

四、随堂练习: 1、试写出一个二次函数表达式,使它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为0,另一个根在1~2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下列5 个结论:①0>abc ;② c a b +<;③ 024>++c b a ;④ b c 32<; ⑤ )(b am m b a +>+,(1≠m 的实数)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已知二次函数y =x 2―bx +b -2,试说明这个函数的图象与x 轴一定有两个交点。 五、课堂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若点A (2,m )在函数y =x 2-1的图象上,则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 2、二次函数y =3x 2-2的图象可由二次函数y =3x 2的图象向____平移____个单位得到,它的顶点坐标是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 3、二次函数y =x 2+2x -3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__。 4、请写出一个开口向上,对称轴为过点(2,0),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3)的二次函数的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word版)初中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二次函数知识点 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y=ax 2+bx+c (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a ≠0,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y=ax 2+bx+c 的性质 1)当a >0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 2 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 44ac b a -. (三)、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函数都可 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化. 练习 1.下列关系式中,属于二次函数的是(x 为自变量)( ) A. B. C. D. 2. 函数y=x 2-2x+3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 A. (1,-4) B.(-1,2) C. (1,2) D.(0,3) 3. 抛物线y=2(x-3)2的顶点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x 轴上 D. y 轴上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目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目 一.定义: 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所以也叫抛物线y=ax2+bx+c ;抛物线关于对称轴对称且以对称轴为界,一半图象上坡,另一半图象下坡;其中c 叫二次函数在y 轴上的截距, 即二次函数图象必过(0,c )点. 二.二次函数2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复习课:《一次函数》小结与思考 教案

《一次函数》小结与思考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能正确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根据具体条件列出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能力目标: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强化数学的建模意识,提高利用演绎和归纳进行复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零散知识点的系统整理,让学生认识到事物是有规律可循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复习的效果,增进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利用一次函数图象解决实际问题;根据不同条件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过程: 一、 课前热身 1.已知点A (1,2)在函数y =kx -1的图像上. (1)该函数的关系式是 ; (2)这个函数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与y 轴的交点坐标 为 ; (3)这个函数的图像经过第 象限, y 随x 的增大而 . 2.一次函数的图像经过A (1,2)、B (0,3),求这个一次函数的关系式. 3.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上述两个函数的图像,观察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二元一次方程组? ????y =3x -1,y =-x +3的解是 ; (2)不等式3x -1>-x +3的解集是 .

二、问题探究 1.如图,一次函数的y=-4 3 x+4图像过C(1,m)、D(n,2), 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 (1)m=,n=; (2)若点M(x,y)为直线AB上一点,当-1≤x≤2时,求y 的最大值; (3)求△OCD的面积. 2.如图,一次函数y=-4 3 x+4的图像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 在x轴上. (1)若△ABP为等腰三角形,求点P坐标; (2)将直线AB沿直线BP翻折恰好与y轴重合,求直线BP的函数关系式; (3)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与x轴交于点Q,求直线BQ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4)将直线AB绕点B逆时针旋转45°,与x轴交于点Q,求直线BQ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存在什么困惑? 四、课后作业 y x D C A B O y x A B O

二次函数(专题)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专题) ——线段问题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会用坐标表示线段长度; 2.能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线段问题. 二、数学思考 1.通过用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度,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2.体会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 三、问题解决 1.引导学生归纳出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线段问题的方法; 2.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四、情感态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习习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1.用坐标表示线段长; 2.解决与抛物线有关的线段问题. 【教学难点】用坐标表示线段长.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法、讲练结合法、小组合作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等.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已知(,) ,(,)A B --5212,则AB = ; 2.已知(,) ,(,-)C D --1512,则CD = . 一 般地,若 ()(),,, A x y B x y 1122,则当 y y =12时,AB x x =-12; 当x x =12时,AB y y =-12. 【设计意图】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已知点的坐标,可以用坐标求线段的长度.通过观察两点与坐标轴的关系,强调平行于x 轴(或在x 轴上)或者y 轴(或在y 轴上)这一重要前提条件.由两道具体问题的计算推广到一般情况,得出结论,体现了数学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 二、典例精讲 (一)知识准备 例 如图,抛物线y x bx c =- ++2 14 的图象过点(,)A 40,(,)B --44;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学生在学案上独立完成,老师在大屏幕上展示解题过程,学生对改、订正. 【设计意图】 复习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坐标与解析式关系的 理解,加深对直线和抛物线图形的认识,为下一环节做准备.通过课件展示,规 范学生的解题过程. (二)问题解决 (2)若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动点(不与、A B 重合),过点D 作y 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交于点E ,与x 轴交于点C ,设点D 的横坐标为.m

全初三数学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及相关典型题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 1.定义:一般地,如果c b a c bx ax y ,,(2 ++=是常数,)0≠a ,那么y 叫做x 的二次函数. 2.二次函数2 ax y =的性质 (1)抛物线2 ax y =的顶点是坐标原点,对称轴是y 轴. (2)函数2 ax y =的图像与a 的符号关系. ①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为其最低点; ②当0a 时,开口向上;当0

九年级二次函数题型总结

. : .: 增大而减小随在对称轴右侧,增大而增大;随在对称轴左侧,开口向下增大而增大随在对称轴右侧,增大而减小;随在对称轴左侧,开口向上x y x y x y x y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1.下列函数中属于一次函数的是( ),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属于二次函数的是( ) A.y =x(x+1) B.xy =1 C.y=2x 2 -2(x +1) 2 D.132 +=x y 2.当m 时,函数y=(m-2)x 2+4x -5(m是常数)是二次函数. 3.若1 222 )3(---=m m x m m y 是二次函数,则m = . 4.若函数y=3x 2 的图象与直线y =k x+3的交点为(2,b),则k= ,b= . 5.已知二次函数y=―4x 2-2mx +m 2与反比例函数24 m y x +=的图象在第二象限内的一个交点的横坐标是―2,则m 的值是 . 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44)()(22),() 44,2)(2 22 2 y x a b a c y k y h x a b x h x a b x k h a b a c a b a a k h x a y c bx ax y 代入求或将值小最大值小最大时,最值:当时, 最值:当对称轴:对称轴:顶点顶点(开口方向开口方向公式-= ==-==- =--↓↓+-=→----++= 1.对于抛物线y=ax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大?B.a 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 C .|a |越大,抛物线开口越大?D.|a |越小,抛物线开口越大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在函数y=-x 2中,当x=0时,y 有最大值0 B.在函数y =2x 2 中,当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抛物线y=2x 2,y =-x 2,22 1 x y -=中,抛物线y =2x2的开口最小,抛物线 y =-x2的开口最大 D .不论a 是正数还是负数,抛物线y =ax 2的顶点都是坐标原点 3.二次函数 y=2(x -3)2+5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为( ) A.开口向下,对称轴x =-3,顶点坐标为(3,5) B .开口向上,对称轴x =3,顶点坐标为(3,5) C .开口向上,对称轴x=-3,顶点坐标为(-3,5) D .开口向下,对称轴x =-3,顶点坐标为(-3,-5) 4.已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1,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 A.(-2,1) B .(2,1) C.(2,-1) D.(1,2) 5.已知二次函数y =x 2-4x +5的顶点坐标为( ) A.(-2,-1) B .(2,1) C.(2,-1) D .(-2,1) 6.抛物线y=x 2+2x-1的对称轴是 ,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7.抛物线c bx x y ++=23的顶点坐标为)0,3 2 (,则b= ,c = . 8.函数y =x 2―2x-l的最小值是 ;函数y =-x2+4x 的最大值 配方

一次函数性质小结(经典总结)

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总结(阅读+理解) 一、一次函数的图像 Name 1.正比例函数y=kx (k ≠0,k 是常数)的图像是经过O (0,0)和M (1,k )两点的一条直线(如图13-17).(1)当k >0时,图像经过原点和第一、三像限;(2)k <0时,图像经过原点和第二、四像限. 2.一次函数y=kx+b (k 是常数,k ≠0)的图像是经过A (0,b )和B (- k b ,0)两点的一条直线,当kb ≠0时,图像(即直线)的位置分4种不同情况: (1)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像限,如图13-18A (2)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像限,如图13-18B (3)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像限,如图13-18C (4)k <0,b <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像限,如图13-18D 3.一次函数的图像的两个特征 (1)对于直线y=kx+b(k ≠0),当x=0时,y=b 即直线与y 轴的交点为A (0,b ),因此b 叫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2)直线y=kx+b(k ≠0)与两直角标系中两坐标轴的交点分别为A (0,b )和B (-k b ,0). 4.一次函数的图像与直线方程 (1)一次函数y=kx+b(k ≠0)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因此y=kx+b(k ≠0)也叫直线方程.但直线方程不一定都是一次函数. (2)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的方程. ①与x 轴平行的直线方程形如:y=a (a 是常数).a >0时,直线在x 轴上方;a=0时,

直线与x轴重合;a<0时,直线在x轴下方.(如图13-19) ②与y轴平行的直线方程形如x=b(b是常数),b>0时,直线在y轴右方,b=0时,直线与y轴重合;b<0时,直线在y轴左方,(如图13-20). 二、两条直线的关系 1.与坐标轴不平行的两条直线l1:y1=k1x+b1,l2:y2=k2x+b, 若l1与l2相交,则k1≠k2,其交点是联立这两条直线的方程,求得的公共解; 若l1与l2平行,则k1= k 2. 三、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1.增减性如果函数当自变量在某一取范围内具有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增加(或减少)而增加(或减少)的性质,称为该函数当自变量在这一取值范围内具有增减性,或称具有单调性. 2.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一次函数y=kx+b在x取全体实数时都具有如下性质: (1)k>0时,y随x的增加而增加; (2)k<0时,y随x的增加而减小. 3.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若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即直线)经过两个已在点A(x1,y1)和B(x2,y2)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其方法和步骤是: (1)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k≠0) (2)将A、B两点的坐标代入所设函数的解析式,得两个方程:y1=kx1+b① y2=kx2+b②(3)联立①②解方程组,从而求出k、b值. 这一先设系数k、b,从而通过解方程求系数的方法以称为待定系数法.

浅谈我对“二次函数”教学的心得(1)

“二次函数”教学的心得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同样也是好多学生比较难以接受和掌握的,如何学习和掌握这章的知识就非常重要了。下面我将自己在“二次函数”的教学活动中的心得归纳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一、明确二次函数课标要求: 1、通过对实际问题情景的分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并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2、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能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性质; 3、会根据公式确定图象的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轴(公式不要求记忆和推导),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二、本章知识梳理及课时安排 三、重点、难点分析: 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使学生能掌握用描点法画出抛物线的方法。后面的学习中,经常会涉及到利用函数图像解决数学问题。因此,快速、准确地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画图时要求科学、准确。并且要尽量做到美观,这就要求要确定抛物线顶点的位置,与y轴、x轴交点的位置,对称轴开口方向等。因此,利用图像或配方法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成为本节的另一个重点,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遇到的较为复杂的函数,无论它的解析式,还是它的图像、性质等都比另外三种函数复杂。在中考中,更是几乎每一年都要考察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学生在反复地描点画图过程中,逐渐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认识到图形更直观,能帮助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在配方的具体训练中,学生能体会到配方的思想。 本单元的难点之一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对深刻理解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有一定的困难。往往是题目要求画图了才画图,比较被动,不能形成主动画图解题的习惯。另外,对二次函数对称轴的理解也是难点。学生可以从图像中识别出抛物线关于哪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题型分类总结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题型分类总结 一、二次函数的定义 (考点: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且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必须为整式) 1、下列函数中,是二次函数的是 . ①142 +-=x x y ; ②2 2x y =; ③x x y 422 +=; ④x y 3-=; ⑤12--=x y ; ⑥p nx mx y ++=2 ; ⑦()x y ,4=; ⑧x y 5-=。 2、在一定条件下,若物体运动的路程s (米)与时间t (秒)的关系式为t t s 252 +=,则t =4秒时,该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_________ 。 3、若函数( ) 54722 2 ++-+=x x m m y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则m 的取值范围为 。 4、若函数()1522 ++-=-x x m y m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则m 的值为 。 6、已知函数()35112 -+-=+x x m y m 是二次函数,求m 的值。 二、二次函数的对称轴、顶点、最值 记忆:如果解析式为顶点式:()k h x a y +-=2 ,则对称轴为: _ , 最值 为: ; 如果解析式为一般式:c bx ax y ++=2 ,则对称轴为: __ ,最值为: ; 如果解析式为交点式:()()21x x x x a y --=, 则对称轴为: ,最值为: 。 1.抛物线m m x x y -++=2 2 42经过坐标原点,则m 的值为 。 2.抛物线c bx x y ++=2的顶点坐标为(1,3),则b = ,c = . 3.抛物线x x y 32+=的顶点在(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4.若抛物线x ax y 62-=经过点(2,0),则抛物线顶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 5.若直线b ax y +=不经过二、四象限,则抛物线c bx ax y ++=2 ( ) A.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 轴 B.开口向下,对称轴是y 轴 C.开口向下,对称轴平行于y 轴 D.开口向上,对称轴平行于y 轴 6.已知抛物线()4 1 12- -+=x m x y 的顶点的横坐标是2,则m 的值是 . 7.抛物线322 -+=x x y 的对称轴是 。 8.若二次函数332 -+=mx 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x =1,则m = 。 9.当n =______,m =______时,函数()()x n m x n m y n -++=的图象是抛物线,

二次函数教案设计(全)

课题:1.1二次函数 教学目标: 1、从实际情景中让学生经历探索分析和建立两个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如何用数学的方法去描述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掌握二次函数的形式。 3、会建立简单的二次函数的模型,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会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概念和解析式 教学难点:本节“合作学习”涉及的实际问题有的较为复杂,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问题1、现有一根12m 长的绳子,用它围成一个矩形,如何围法,才使举行的面积最大?小明同学认为当围成的矩形是正方形时 ,它的面积最大,他说的有道理吗? 问题2、很多同学都喜欢打篮球,你知道吗: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俄二次函数的数学模型来解决,今天我们学习“二次函数”(板书课题) 二、 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中情景中的两个变量y 与x 之间的关系: (1)面积y (cm 2)与圆的半径 x ( Cm ) (2)王先生存人银行2万元,先存一个一年定期,一年后银行将本息自动转存为又一个一年定期,设一年定期的年存款利率为文 x 两年后王先生共得本息y 元; (3)拟建中的一个温室的平面图如图,如果温室外围是一个矩形,周长为12Om , 室内通道的尺寸如图,设一条边长为 x (cm), 种植面积为 y (m2) (一)教师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1、先个体探求,尝试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上述三个问题先易后难,在个体探求的基础上,小组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1)y =πx 2 (2)y = 2000(1+x)2 = 20000x 2+40000x+20000 (3) y = (60-x-4)(x-2)=-x 2+58x-112 (二)上述三个函数解析式具有哪些共同特征?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各自看法。 x

二次函数知识点总结59889

二次函数知识点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3. ()2 y a x h =-的性质: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 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 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 变成c m x b m x a y ++++=)()(2 (或 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

一次函数小结--教学设计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小结(2)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小结(2) 2.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的小结,共分两个课时,这是第二课时. 一次函数作为学生接触的第一种函数模型,是数学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函数,是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常见数学模型之一,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基础,是进一步研究数学应用的工具性内容.所以本节课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在第一课时中,重点梳理了函数及其定义、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且绘制出了本章的知识结构图;本节课是第二课时,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组)之间的关系,牢固掌握用函数图象解方程(组)或解不等式的方法,深入体会用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建模思想.这不仅是对一次函数知识的再次梳理,和用一次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与步骤的再次强化,更是为后续学习利用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学生的学习重点是:如何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一次函数)模型,运用一次函数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关系; (2)深入体会用函数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思想. 2.目标解析 (1)虽然学生在19.2.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这节中已经学习过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不等式(组)之间的关系,并相应的针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但是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使用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解题的意识还不够强,所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目标. (2)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进而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并代入求值或者根据图象得到问题的答案,这一典型的数学建模过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体会,因此让学生经历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也是本节课的目标.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1.学生已有基础:八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并且已初步具有自主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