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燃烧性能检测

纺织品燃烧性能检测
纺织品燃烧性能检测

纺织品燃烧性能检测

GB/T5455-1997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

测试方法:垂直法

阻燃的机织物、针织物、涂层产品、层压产品等阻燃性能的测定。

GB6529-86纺织品的调湿和试验标准

1、续燃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有焰燃烧。

2、阴燃当有焰燃烧终止后,或如为无焰燃烧者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的无焰燃烧。

3、损毁长度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规定方向上材料损毁面积的最大距离。

4、原理将一定尺寸的试样置于规定的燃烧器下点燃,测量规定点燃时间后,试样的续燃、阴燃时间及损毁长度。

设备和材料

垂直燃烧试验仪

燃烧试验箱:是用耐热及耐烟雾侵蚀的材料制成的前面装有玻璃门的直立长方形烧箱。为防止箱外气流的影响,箱两侧下部各开有6个内径为12.5mm的通风孔。箱顶有支架可承挂试样夹,使试样夹与前门垂直并位于试验箱中心,试样夹的底部位于点火器管口最高点之上17mm。箱底铺有耐热及耐腐蚀材料制成的板,长宽较箱底各小25mm,厚度约3mm。另在箱子中央放一块可承受熔滴或其他碎片的板或丝网。

纺织品燃烧性能检测

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垂直法GB/T5455-1997

纺织品织物燃烧试验前的商业洗涤程序GB/T17596-1998,

纺织织物燃烧性能45°方向燃烧速率测定GB/T14644-199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 Plastics-Deterination of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mens in Contact with a small-flame ignition source

1996-06-14发布1997-04-01实施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水平法和垂直法GB/T2408-1996 Plastics-Deterination of the burning behaviour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pecimens in代替GB2408-80

Contact with a small-flame ignition source GB4609-84 本标准等效采用ISO 1210、1992《塑料—水平和垂直试样与小火焰点火源接触时燃烧性能的测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实验室内,对水平和垂直方向放置的试样用小火焰点火源点燃后的燃烧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材料和按照GB6343测定的表现密度不低于250kg/m3的泡沫材料,而不适用于接触火焰后没有点燃就强烈收缩材料的测定。 本方法给出的试验结果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及材料预选,但不能用来评价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着火危险性。 2引用标准 GB 2547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5471 热固性塑料压塑试样制备方法 GB 6343 泡沫塑料和橡胶表现密度的测定 GB 9352 热塑性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有焰燃烧afterfla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火焰持续的燃烧。 3.2 有焰燃烧时间afterflame time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材料持续有焰燃烧的时间。 3.3 无焰燃烧afterglow 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移开点火源后,当有焰燃烧终止或无火焰产生时,材料保持辉光的燃烧。 3.4 无焰燃烧时间afterglow time

纺织材料与检验试题A

2010至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纺织材料与检验》试卷(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10级现代纺织技术高职班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合计 分数 阅卷人得分 1、 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复合纤维 2、含水率 3、花式线 4、标准回潮率 5、吸湿等湿线 6、相对强度 7、手感目测法 8、织物组织 9、织物的宽度

10、纤维 阅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测定纱线细度不匀率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用测长称重法求得的不匀率称__________;用黑板条干法测得的不匀 率______________。 3、吸湿等温线是指在一定__________和_ ___下,纺织材料的 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关系曲线。 4、由于烘箱温度升高,箱中空气的相对湿度___________。 5、软质纤维一般指___ _、___ __、__ __、_ ___ 等。 6、羊毛缩绒性的内因为_ ___、__ ___、___ __;外因 为__ ___、__ ___、___ 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羊毛纤维上的油汗能起到保护羊毛的作用。 ( ) 2、天然蛋白质纤维,一般是耐碱不耐酸。 ( ) 3、燃烧试验中,粘胶纤维有烧纸味。 ( ) 4、细羊毛的光泽一般比粗羊毛柔和。 ( ) 5、粘胶纤维具有皮芯结构。 ( ) 6、化纤纺丝必须经过纺丝液制备、纺丝和后加工三道工序。 ( ) 7、在相对湿度一定时,纤维的实际平衡回潮率随温度升高而升 高。 ( ) 8、腈纶纤维采用熔融法纺丝。

纺织材料考试

一、单个名词解释 1 工艺纤维 2 初始模量 3 缩绒性 4 品质支数 5 临界捻系数 6 临界混纺比 7 滑脱长度 8 机织物结构相 9 紫外线防护系数 10 吸湿滞后性11 差别化纤维 12 标准大气条件 13 断裂长度 14 玻璃化温度 15 静电压半衰期 16 非织造布 17 复合纤维 18 抱合力 19 丝光棉 20 极限氧指数 二、比较成对概念 1 合成纤维与再生纤维 2 功能纤维与高性能纤维 3 结晶度与取向度 4 主体长度与品质长度 5 标准回潮率与公定回潮率 6 蠕变与松弛

7 透气性、透湿性与透水性 8 混纺织物与交织织物 9 纺织品功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10 耐热性与热稳定性 11 调湿和预调湿 12 耐光性、光照稳定性 13 色纺纱与染色纱14 纱线的号数偏差与支数偏差 15 纱线的随机不匀与附加不匀 16 湿法纺丝与干法纺丝 17 熔体纺丝与溶液纺丝 18 超长纤维与倍长纤维 19 热塑性与热定型 20 织物风格与手感 三、计算类 1.纤维原料公定重量的计算 计算顺序如下: (1)计算净重。净重=毛重-包装物重 (2)计算准重。准重=净重×(100-实际含杂率)/(100-标准含杂率)(3)计算公定重量。公定重量=准重×(100+标准回潮率)/(100+实际回潮率) 注意:代入上述公式中含杂率和回潮率的数值应是去掉百分号的数值 2.纤维线密度转换与直径计算

各线密度指标转换公式: Ntex ×Nm = 1000 Nden ×Nm = 9000 Nden = 9 Ntex NeNtex=C ,对于英制回潮率与公定回潮率一致的纤维纱线C=590.5,对于棉纱C=583;涤棉65/35纱线,C=588 Ne 为英制支数(S ),Ntex 为公制号数(tex ) 直径计算公式:δ为纤维体积密度(g/cm3) 3. 纺织材料回潮率与公定重量的计算 计算公式: Ga 为纺织材料湿重; G0为纺织材料干重; 4. 混纺纱公定回潮率的计算 计算公式: Wi (%)为混纺材料中第i 种纤维的公定回潮率; Pi (%)为混纺材料中第i 种纤维的干重混纺比。 (%) %∑=i i k P W W )(混(%)100(%)0 ?-= G G G W a

纺织材料性能及识别题库

1.腈纶是属于()纺织材料。A A.易燃的 B.可燃的 C.难燃的 D.不燃的 2.纱线名义上的特数,叫( ?)。A A.公称特数? B.设计特数 C.实际特数 D.标准特数 3.随着回潮率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将(? ),保暖性将( ?)。B A.减小,上升 B.增大,下降 C.减少,下降 D.增大,上升

4.羊毛、棉、维纶的耐摩擦性能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应为()。B A.棉<羊毛<维纶? B.羊毛<棉<维纶 C.羊毛<维纶<棉 D.棉<维纶<羊毛 5.下列哪种纤维抗弯性能最大()。C A.棉 B.涤纶 C.苎麻 D.锦纶 6.一般把熔点以下()的一段温度范围,叫软化温度。B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7.当受热温度超过()时,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叫耐高温性。C

A.300℃ B.400℃ C.500℃ D.600℃ 8.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B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9.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B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D.特定气温 10.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A A.好

C.相同 D.不一定 11.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C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D.一般回潮率 12.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确定 13.同一种纤维从放湿达到平衡的回潮率()从吸湿达到平衡回潮率。A A.大于 B.小于

生活用纺织材料的种类及性能

第一章 1、材料的分类 天然纤维:植物纤维(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脉纤维、果实纤维、其他纤维)、动物纤维(羊毛、兽毛、兽绒、蚕丝)、矿物纤维——石棉 化学纤维:再生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竹浆纤维、天丝纤维、莫代尔纤维、玉米纤维等)、再生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牛奶蛋白纤维等)、再生淀粉纤维(用玉米、谷类淀粉物质制取的纤维,如聚乳酸纤维)合成纤维(涤纶、锦纶、腈纶) 2、各种纤维材料的别称及优缺点 棉纤维(白叠):优点:细长柔软、吸湿性好、隔热耐热缺点:弹性和弹性恢复性较差、易发霉、易燃 彩棉纤维(天然彩棉):优点:1、绿色环保——色彩天然,无需染色,减少了化学用剂的2、污染生态整理工艺,使彩棉中有益于人体健康的植物蛋白质和维生素得以保留,其PH 值呈酸性,与人体的弱酸性吻合,对人体皮肤无刺激,并具止痒、亲和肌肤的作用,符合环保及人体健康的要求3、不带任何自由电荷,故抗静电4、不易变形、不起球5、比普通棉具有更好的防紫外线辐射能力6、吸湿、透气缺点:色彩单调、色素不稳定、产品容易变色、产品尺寸稳定性差 木棉纤维(吉贝):优点:良好的光泽、密度低,质量轻、拒水吸油、不吸潮、隔音、隔热、手感好缺点:长度较短、强度低、抱合力差、缺乏弹性、难以单独纺纱 香蕉纤维:优点:质量轻、光泽好、吸水性高、抗菌性强、易降解且环保缺点:柔软性较亚麻、黄麻差;弹性较亚麻、黄麻差;可纺性较亚麻、黄麻差 菠萝纤维(凤梨麻):优点:外观洁白、柔软爽滑、手感如蚕丝,故又有菠萝丝的称谓、容易印染、吸汗透气、挺括不起皱、穿着舒适缺点:伸长小、弹性差 羊毛纤维:优点:弹性好;手感滑糯;吸湿性好;易染色、不易沾污缺点:易毡缩、缩水率高 (山)羊绒纤维(纤维钻石、软黄金):优点:纤细、柔软保暖、自然卷曲度高,在纺纱织造中排列紧密,抱合力好、保暖性好,是羊毛的1.5-2倍、羊绒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轻,手感滑糯、色泽自然柔和、吸湿性强,可充分地吸收染料,不易褪色、弹性好、保型性好 其他动物纤维:安哥拉兔毛(长毛兔毛,有不同品系):优点:体积质量小,质量轻、吸湿性好、光泽好、油脂低,通常不需洗毛缺点:强度低、抱合力差、易落毛、纯纺可纺性差 丝纤维(中国古代丝织品种有: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现今按照组织结构、原料、工艺、外观及用途分为:纱、罗、绫、绢、纺、绡、绉、锦、缎、绨、葛、呢、绒、绸14大类。):优点:手触柔软而有弹性,精炼脱胶后的练丝,表面平滑均匀,光洁雅致;是多孔性蛋白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散湿性能和含气、透气性能,具有独特的“丝鸣”特征;强伸力高;耐磨性能优于其它天然纤维;耐热性好,同时,蚕丝的保暖性好,穿着时有冬暖夏凉的感觉;绝缘性能好,是电的不良导体,但回潮率高时会降低电阻而减低绝缘性能;染色性能良好,染色效果美观、鲜明、细腻;对酸的抵抗力比棉花强、比羊毛弱缺点:长期保存或暴晒,容易引起黄变和脆化;丝织物洗涤后再经日晒也容易褪色,某些微生物菌类能使蚕丝变色;纤维的摩擦强度、屈曲强度、伸长疲劳等服用性能不如合成纤维。 麻纤维: 亚麻纤维(鸦麻、胡麻):优点:亚麻纤维具有很好的强度,在植物纤维中强度最高、手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大全 关键词:燃烧实验法;限氧指数法;表面燃烧实验法;发烟性试验法;闪点和自燃点测定及点着温度测定;阻燃整理热分析;锥形量热计;锥形量热计 1、燃烧实验法 燃烧实验法,主要用来测定试样的燃烧广度(炭化面积和损毁长度)、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一定尺寸的试样,在规定的燃烧箱里用规定的火源点燃12s,除去火源后测定试样的续燃时间和阴燃时间。阴燃停止后,按规定的方法测出损毁长度。根据试样与火焰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垂直法、倾斜法和水平法。垂直法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测定方法。这类实验比45°方向、水平方向燃烧更为剧烈。垂直燃烧实验又分垂直损毁长度法,垂直向火焰蔓延性能测定法、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测定法和表面燃烧性能测定法。GB/T5456-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垂直方向试样火焰蔓延性能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的点火器所产生的规定点火火焰,按规定点火时间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定火焰在试样上蔓延至标记线(规定距离)所用的时间(以秒计)。亦可同时观察、测定和记录试样的其他有关火焰蔓延的性能。GB8746-88规定了纺织织物燃烧性能垂直向试样易点燃性的测定,该法用规定点火器产生的规定火焰,对垂直向纺织试样点火,测量织物点燃所需要的时间。GB8745-88规定了纺织织物表面燃烧性能的测定,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接近项部处点燃支承于垂直板上的干燥试样的起毛表面,测定火焰在织物表面向下蔓延至标记线的时间。垂直法可用于测定服装织物、装饰织物、帐篷织物等的阻燃性能;倾斜法适用于飞机内装饰用布;水平法适用于地毯之类的铺垫织物。 2、限氧指数法 限氧指数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方法,它是指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体中,材料刚好能保持燃烧状态所需最低氧浓度,用LOI表示,LOI为氧所占混合气体的体积百分数。GB/T5454-1997规定了纺织品燃烧性能试验氧指数法,将试样夹于试样夹上垂直于燃烧筒内,在向上流动的氧氮气流中,点燃试样上端,观察其燃烧特性,并与规定的极限值比较其续燃时间或损毁长度。通过在不同氧浓度中一系列试样的试验,可以测得维持燃烧时氧气百分含量表示的最低氧浓度值,受试试样中要有40%-60%超过规定的续燃和阴燃时间或损毁长度。

(整理)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校准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GB/T 2406-93 氧指数法代替GB 2406-8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589-1981《塑料—氧指数法测定燃烧性》。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氧、氮混合气流中,测定刚好维持试样燃烧所需的最低氧浓度(亦称氧指数)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均质固体材料,层压材料,泡沫材料,软片和薄膜材料等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的燃烧性能,其结果不能用于评定受热后呈高收缩率的材料。 2.引用标准 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GB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 3863 工业用气态氧。 GB 3864 工业用气态氮。 GB 5471 热固性模塑料压塑试样的制备方法。 GB 6379 测定方法的精密度,通过实验间试验确定标准测试立 法和重复性和再现性。 GB 9352 热塑性塑料压缩试样的制备。 GB 11997 塑料多用途试样的制备和使用。 3.方法提要 将试样垂直固定在燃烧筒中,使氧,氮混合气流由下向上流过,

点燃试样顶端,同时记时和观察试样燃烧长度,与所规定的判据相比较。在不同的氧浓度中试验一组试样,测定塑料刚好维持平稳燃烧时的最低氧浓度,用混合气中氧含量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4.试验设备 4.1 氧指数仪 氧指数仪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 图1氧指数测定仪示意图 1.点火器; 2.玻璃燃烧筒; 3.燃烧着的试样; 4.试样夹; 5.燃烧筒支架; 6.金属网; 7.测温装置; 8.装有玻璃珠的支座 9.基座架;10.气体预混合结点;11.虐待截止阀;12.接头; 13.压力表;14.精密压力控制器;15.过滤器;16.针阀; 17.气体流量计;18.玻璃燃烧筒;19.限流盖 4.1.1 燃烧筒 最小内径75㎜,高450㎜,顶部出口的内径为40㎜的耐热玻璃管,垂直固定在可通过氧.氮混合气流的基座上.底部用直径为3~5㎜的玻璃珠充填,充填高度为80~100㎜.在玻璃珠的上方装在金属网,以防下落的燃烧碎片阻塞气体入口和配气通路. 4.1.2 试样夹 4.1.2.1 自撑材料的试样夹 能固定在燃烧筒轴心位置上,并能垂直夹住试样的构件. 4.1.2.2 非自撑材料的试样夹 采用图2所示的框架,将试样的两个垂直边同时固定在框架上.

《纺织材料与检验》答案4.doc

《纺织材料与检验》答案4 2009至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二、填空题《纺织材料与检验》试卷(必修,四卷)1棉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经18%NaOH溶液处理,可获得_丝光_效应,主要是由于棉纤维膨化—,几何形态改变,提高_ 反光强度—的结果。(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粗羊毛的光泽一般优于细羊毛,是由于鳞片_大_而_平坦,增加—反光强度。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09级现代纺织技术高职班 3合成纤维的主要原料来源有煤、石油、天然气o 4合成纤维中_粘胶—、—腊纶—、—维纶_等大多用湿法纺丝。 5棉纤维按纤维的长短粗细可分为细绒棉—、_长绒棉_、_ 粗绒棉按颜色质地可分为白 棉—、—黄棉_、—灰棉_;按初加工方式可分为—锯齿棉一、_皮辐棉一。一、名词解释三、判断题1成熟度表示棉纤维胞壁增厚程度, 即棉纤维发育的正常程度。1烘箱温度即使超过100°C,箱内的相对湿度不可能达到零。V 2熔点:晶体从结晶态转变为熔融态的温度。2烘箱温度升高,可使试样内水分子动能增大箱内相对湿度降低,有利烘燥, 温度应越高越3再生纤维又称人造纤维。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高分子化合物经过化学处理与机械加工好。X 得到的化学纤维。3由高强度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不一定经穿耐用。V 4成纤高聚物能加工成纺织材料和高分子聚合物称为成纤高聚物。4断裂长度是反应纤维长度的指标。X 5条干均匀度条干均匀度是指纱线在很短片段间粗细变化的程度。5 - 般干法

纺丝的质量比湿法纺丝差。X 6用熔体纺丝加工合纤是因为不能用溶液纺丝。X 6公定回潮率国家根据纺织材料吸湿能力,规定允许所用的回潮率数值叫公定回潮率。7羊毛和蚕丝所含a ■氨基酸的数量和种类均相同。X 7 蚕茧蚕生长成熟后吐丝结成茧的统称。8生丝为无捻复合长丝,它由丝胶粘合而成。V 8异形纤维异型纤维是采用特殊方法加工制成的非圆形纤维。9棉纤维天然转曲反向愈多,强度愈高。X 9比热质量为lg的纺织材料,温度变化T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纺织材料的比热,标准10棉纤维越细, 强力越大。X单位为J/ (g°C)。10 捻度:单位长度的纱线所具有的捻回数。四、简答题(每题4分,共8 分) 《纺织材料与检验》试卷() 1、化纤为什么要卷曲?由于这三项因素,所以进行纺织材料试验时, 应首先进行预调湿,在标准温度下进行调答:⑴为改善化纤的抱合性能与织物风格,化纤生产中必须使纤维产生一定的卷曲。卷曲对湿平衡后再进行试验。此外,还有大气压力、卷装的紧密度、风速等对纺织材料的吸湿也有织物的柔软性、膨松性、弹性等影响很大。化学卷曲主要利用纤维截面中结构不对称造成。影响。 2、什么叫中空纤维?用途如何?答:⑴指贯通纤维轴向且有管状空腔的化学纤维。⑵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 适宜做羽绒 性制品。 六、计算题五、论述题1、有一批混纺原料,原料的混纺比为羊毛 40/涤纶30/粘胶30,称见重量为5000kg,实测I口I 1、试述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特征。(10分)潮率为8%,求该批原料的公定重量为多少?羊毛 纤维由鳞片层和皮质层组成,品质较差的羊毛中心还具有髓质层。(1)鳞片层:由扁解:平鱼鳞片细胞覆盖于毛干上,形成鳞片层。细羊毛多数为环状鳞片;半细羊毛的鳞片似瓦片W公=0.4?15+0.3?0.4+0.3?13=10.02 %状,粗羊毛似龟裂状。鳞片层是引起羊毛毡缩性的重要因素,同时还能保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讲解

《纺织材料学》习题集 宗亚宁编 2008年6月目录 绪论 (1)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1)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2) 第3章化学纤维 (2) 第4章纤维形态特征 (3) 第5章纤维的结构特征 (3) 第6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4) 第7章纤维力学性质 (4) 第8章纺织材料的热学、光学及电学性能 (5) 第9章纱线的分类与基本特征参数 (6) 第10章纱线的力学性质 (7) 第11章织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7) 第12章织物基本力学性质 (8) 第13章织物的保形性 (8) 第14章织物的舒适性 (9) 第15章织物的风格与评价.................................................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材料(2)纺织纤维(3)化学纤维 (4)天然纤维(5)再生纤维(6)合成纤维 二、问答题 试述纺织纤维的主要类别,并分别举例。 第1章天然纤维素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丝光 2. 皮棉 3. 棉纤维天然转曲 4. 皮辊棉 5. 锯齿棉 6. 原棉疵点 7. 成熟度 8. 衣分率 9. 原棉品级10. 工艺纤维11. 主体长度12. 平均长度 13. 品质长度14. 短绒率15. 跨越长度 二、问答题 1. 简述正常成熟的棉纤维纵向、横截面的形态特征。 2. 简述棉纤维天然转曲的影响因素。 3. 简述棉纤维截面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特点及各层次与纤维性能的关系。 4. 简述棉纤维长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5. 简述棉纤维细度及其分布与纺纱工艺、纱线性能之间的关系。 6. 棉纤维成熟度与纺纱工艺及产品性能之间的关系 7. 中国细绒棉品级评定的分级情况及主要依据是什么。 8. 原棉品质评定(商业检验)的内容。 9. 简述麻纤维的种类。 10. 简述苎麻、亚麻纤维的形态特征、性能特点及检测方法。 11. 试述细绒棉与长绒棉、锯齿棉与皮辊棉的特点 12. 原棉标志的含义。试述327A、231B和527代表什么样的原棉 第2章天然蛋白质纤维 一、名词解释 1. 品质支数 2. 加权主体长度 3. 加权主体基数 4. 短毛率 5.卷曲度

垂直燃烧性能测试操作规程

1 目的: 本操作规程目的在于对垂直放置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施加火焰后的燃烧行为进行分类,以指导质量控制试验和选材试验,但不能作为评定实际使用条件下着火危险性的依据。 2 仪器:垂直燃烧仪。 3 步骤: 3·1:状态调节:按SFP/C-ZP-T-F3塑料试样状态调节操作规程所规定的方法调节。 3·2 插入电源。 3·3 把仪器橡皮管(或尼龙管)的一端接到可燃气源上。 3·4 关闭灯燃气开关及火焰调节阀(都按顺时针方向),然后缓缓打开可燃气源总开关。 3·5 打开灯燃气开关,调节火焰调节阀(在远离试样约150mm的地方),点着本生灯(按一下电火花按钮),调节燃气流量,使之产生20±2mm高的黄色火焰,然后缓慢打开灯的空气进口,使原黄色火焰变为兰色。这样反复调数次,以确保本生产20±2mm高的兰色火焰。至此灯火焰调整完毕。 3·6 把预先准备好的试样装在燃烧箱内的试样夹上,调好试样与灯口火焰的高度,并打开电源开关。 3·7 按“手动”“10秒”、“快进”按钮,10秒钟后本生灯自动撤回原处,此时立即记录试样离火后的有焰燃烧时间。 注:如点火时间不是10秒钟,可以调节时间微调,直至正确为止。 3·8 试样的火焰灭后,要立即按第6条再施加火焰10秒,并分别记录移开火焰后有焰燃烧和无焰燃烧(有炽亮但没有火焰)时间。

4 结果评价: 4·1 将材料的燃烧性按下表规定分为FV-0;FV-1;FV-2三级(见下表)。 4·2 如果每组5个试样施加10次火焰后,总的有焰燃烧时间不超过50秒或250秒,则允许有一次施加火焰后有焰燃烧时间超地10秒或30秒。 4·3 如果一个组5个试样中有1个不符合表中要求,应再取一组试样进行试验,第二组的5个试样应全部符合要求。 4·4 如果第二组中的仍有一个试样不符合表中相应的要求,则以两组中数字最大的级别作为该材料级别。如果试验结果超出FV—2相应要求,则不能用本方法评定。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法规与垂直法燃烧性能测试方法能测试

纺织品燃烧性能测试法规 与垂直法燃烧性能测试方法能测试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燃烧性能技术法规 美国早在1953年就通过了《易燃织物法案》(FFA),在1954年和1967年又先后对其进行了修订,由美国国会颁布,并由美国消费者产品安全委员会(CPSC)强制执行,该法案主要包含了服装和室内装饰用纺织品的燃烧性技术规范,禁止进口、生产和销售具有高度易燃性的纺织品服装。据此,CPSC还制订了:服用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16 CFR 1610);乙烯基塑料膜可然性标准(16 CFR 1611);儿童睡衣的可燃性标准:0~6X号(16 CFR 1615);儿童睡衣的可燃性标准:7~14号(16 CFR 1616);地毯类产品表面可燃性能标准(16 CFR 1630);小地毯类产品表面可燃性能标准(16 CFR 1631);床垫的可燃性能标准(16 CFR 1632)。 以上皆为美国强制性的技术标准,所有进人美国市场销售的相关纺织品服装都必须据此进行检测,并要达到其规定的阻燃性能要求。另外,美国一些州也有针对纺织品阻燃性能的技术法规,如加利福尼亚技术公告117号,主要是针对家庭装饰用纺织品,对多孔弹性材料、非人造纤维填充材料、人造纤维填充材料、蓬松材料等的阻燃性能和测试方法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1.服用纺织品的可燃性标准 1.1适用范围 16 CFR 1610《服用织物易燃性标准》适用于所有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制成的经过某种整理或未经整理的织物,以及由这些织物制成的服装。不适用于帽子、手套和鞋袜,以及衬里布。 1.2燃烧性能要求 该标准规定了具体的试验方法和燃烧性能要求。将燃烧性能分成三级,根据产品的类型规定了具体的指标(见表1)。明确指出1 级适用于服装;2 级仅针对绒面纺织品和服装;3 级不可用于制作服装,并且禁止进口到美国。 表1 级数可燃性纺织品类型性能要求 1级常规可燃性无绒毛、簇绒或其他类型表面起绒火焰蔓延时间≥4s 有绒毛、簇绒或其他类型表面起绒火焰蔓延时间>7s;或闪燃 时间在0~7s, 未点燃底布或底布未熔融。

纺织品性能检测

纺织品性能检测 科标检测专业提供纺织品检测服务,检测能力涵盖了纺织面料、皮革毛皮、羽绒羽毛、箱包、鞋类、材料阻燃等多个领域。提供正规、专业、快捷、优惠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并提供专业的产品标准咨询服务、产品测试技术咨询服务、产品标识标志技术指导、服装辅料技术咨询服务等,可出具权威CMA、CNAS资质认证、国家认可的检测报告和分析报告。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导致纺织品的流通速度越来越快,人们对纺织品的需求已不仅仅是以往的“穿暖”功能,因此纺织品的质量安全也备受各国消费者关注。生产商必须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产品经过相应的品质测试,才能被允许在目标市场销售。 检测产品: 1.各种纤维成分面料:棉、麻、毛(羊、兔)、丝、涤纶、粘胶、氨纶、锦纶、CVC等; 2.各种结构面料、布料:机织(平纹、斜纹、缎纹)、针织(纬平、棉毛、罗文、经编)、天鹅绒、灯芯绒、法兰绒、蕾丝、涂层织物等; 3.成衣类:外衣、裤子、裙子、毛衫、T恤、棉衣、羽绒服等; 4.家纺:床单、棉被、床罩、毛巾、床垫等; 5.装饰用品:窗帘、桌布、墙布等; 6.其他:生态纺织品 检测项目: 1.色牢度测试项目:耐洗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耐干洗色牢度、耐汗渍色牢度、耐水色牢度、耐光照色牢度、耐氯水色牢度(游泳池水)、耐海水色牢度、耐漂白色牢度、耐唾液色牢度、实际洗涤色牢度(1次洗涤)、耐热压色牢度、耐干热色牢度、耐酸斑色牢度、耐碱斑色牢度、耐水斑色牢度、耐有机溶剂色牢度、光汗复合色牢度、泛黄测试、颜色转移、耐刷洗色牢度、色牢度评级等等; 2.环保检测项目:科标检测具有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及计量认证CMA资质,可提供gb18401全套标准检测,并进行纺织品、鞋类及箱包产品中SVHC、AZO Dye偶氮染料含量检测、DMF测试、UV测试、PFOS&PFOA检测、甲醛含量、邻苯二甲酸盐、重金属含量、VOC挥发性有机物、镍释放、PH值、壬基酚、气味量度、农药含量、apeo测试、含氯苯酚、致癌性分散染料、致敏性分散染料等检测分析服务。 3.结构分析测试项目:织物密度(机织物)、织物密度(针织物)、编织密度系数、纱线支数、纱线捻度(每种纱)、幅宽、织物厚度、织物皱缩或织缩率、织物重量、纬斜、角度转

纺织材料性能及识别题库完整版

纺织材料性能及识别题 库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1.腈纶是属于()纺织材料。A A.易燃的 B.可燃的 C.难燃的 D.不燃的 2.纱线名义上的特数,叫( )。A A.公称特数 B.设计特数 C.实际特数 D.标准特数 3.随着回潮率的提高,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将(),保暖性将()。B A.减小,上升

B.增大,下降 C.减少,下降 D.增大,上升 4.羊毛、棉、维纶的耐摩擦性能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应为()。B A.棉<羊毛<维纶 B.羊毛<棉<维纶 C.羊毛<维纶<棉 D.棉<维纶<羊毛 5.下列哪种纤维抗弯性能最大()。C A.棉 B.涤纶 C.苎麻 D.锦纶 6.一般把熔点以下()的一段温度范围,叫软化温度。B A.10-30℃

B.20-40℃ C.30-50℃ D.40-60℃ 7.当受热温度超过()时,纺织材料的热稳定性,叫耐高温性。C A.300℃ B.400℃ C.500℃ D.600℃ 8.在同等条件下,成熟差的棉纤维比成熟好的棉纤维吸湿性()。B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9.标准重量是指纺织材料在()的重量。B A.标准大气时 B.公定回潮率时

C.平衡回潮率时 D.特定气温 10.粘胶纤维吸湿性比棉纤维()。A A.好 B.差 C.相同 D.不一定 11.纺织材料的公定(标准)重量是()。C A.实际回潮率时的重量 B.标准回潮率时的重量 C.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 D.一般回潮率 12.纺织材料的含水率为10%时,其回潮率()10%。A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纺织材料及检测

1.化学纤维“三大纶”指的是涤纶、腈纶和锦纶。其中,耐磨性最好的是锦纶,保 形性最好的是涤纶,多次拉伸后剩余伸长最大的是锦纶,耐光性最好的是腈纶,耐光性最差的是锦纶;保暖性最好的是腈纶,热稳定性最好的是涤纶;腈纶有合成羊毛之称;可做轮胎帘子线的是锦纶。 2.棉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生长期包括伸长期、加厚期和转曲期三个时期。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横截面是不规则的腰圆形,纵面是不规则的沿长度方向不断改变旋向的螺旋形扭曲,称为天然转曲。棉主要性能包括长度、线密度、吸湿性、强伸性、化学稳定性和成熟度。 3.羊毛的主要组成是蛋白质。其横截面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 纵向有天然卷曲。 4.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 5.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适宜做羽绒型制品。 6.标准状态指的是温度为20±3C0,相对湿度为65±3%。公定回潮率的规定是为了计重和核 价的需要,它与实际回潮率接近。 7.纺织天然纤维主要有棉、麻、丝、毛等纤维。 8.棉纤维的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细胞壁愈厚,成熟愈好。 9.麻纤维是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的统称。包括茎纤维和叶纤维。其中亚麻是茎纤 维,剑麻是叶纤维,苎麻属于茎纤维。 10.羊毛是由许多细胞集构成,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包覆在毛干外部的鳞片层;组成羊毛 实体主要部分的皮质层;在毛干中心不透明毛髓组成的髓质层。 11.再生纤维是采用天然高聚物为原料,经化学与机械方法而再生制得的。再生纤维主 要有粘胶纤维、铜氨纤维等。 12.在常用的合成纤维中,维纶纤维的吸湿性最强,丙纶纤维的吸湿性最差,锦纶纤维 最耐磨,丙纶纤维最轻,氨纶纤维的弹性最好,涤纶最为常用。 13.棉、麻纤维的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所以它们较耐碱;毛、丝的主要组成物质 是蛋白质,所以它们较耐酸。 14.涤纶、棉、麻按吸湿能力从大到小排列为麻、棉、涤纶。 15.山羊绒、棉、丝、麻四种纤维材料中,特别适宜做冬季面料的是棉和山羊绒,手感特别 粗硬的是麻,手感特别爽滑的是丝,价格最贵的是山羊绒。 16.纺织纤维按来源分。可以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17.缩绒性是羊毛的独特性能。 18.随着回潮率的增加,纤维的导电性能提高(提高、降低)。 19.天然纤维素纤维比较耐碱而不耐酸。 20.某种常规化纤吸湿性很强,但吸湿后强度显著下降,湿强约为干强的50%,这种纤维名称为粘 胶纤维。 21.腈纶又有合成羊毛之称,维纶又有合成棉花之称。 22.锦纶的最大优点是耐磨性,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和高弹性。 23.天然纤维素纤维包括棉、麻两大类。 24.羊毛的主要组成物质是蛋白质,其横截面由鳞片层、皮质层和髓质层组成,纵向呈 鳞片覆盖的圆柱体特征。 25.合成棉花是指维纶纤维,粘胶纤维根据长短不同分别具有人造棉、丝、毛之称。氯 纶纤维具有防治关节炎的效果,氨纶的最大特点是高伸长高弹性。 中空纤维的最大特点是密度小保暖性强。 26.表示纤维线密度间接指标有特克斯、旦尼尔、支数。 纺织材料的导热系数是纺织材料、空气和水组成的混合体的导热系数。大多数热塑性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doc

内容简介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内容简介:纤维和纺织品的生产,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纤维工业的迅速发展,纤维和纺织品日益丰富多彩,品种不断增加,性能不断改善。穿着用纺织品不但要有外观美感、风格和穿着舒适性,而且要符合生态安全要求。装饰用和产业用纺织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对纺织品的阻燃、抗静电、隔热等性能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纺织品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性,是和组成它的纤维品种、纱线和织物的结构以及织物后整理工艺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为了能生产品质优良且符合使用要求的纺织品,研究开发新型纺织纤维材料,纤维、纱线和织物结构和性能的测试十分重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纺织测试技术有了很大发展。新的测试方法、新型传感器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纺织测试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不少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数 处理能力强以及结构精密的测试设备。由于纤维和纺织品的结构和性能是多方面的,纺织测试仪器的种类十分繁多,同一类型的仪器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如果能深入地掌握仪器的测试原理和测试技术的基本要求,就能在使用中更好地把握仪器的性能,在科学研究中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纤维和纺织品的测试不仅和纺织、化纤和服装工业有关,还和轻工业、建筑材料等其他工业用纺织材料有关,与农业和畜牧业的培育改良品种有关,与贸易中的商品交换验收和定价有关,与军用被服、特种纺织品以及航天服研究有关,和纺织院校教学科研关系密切。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在国民经济、科学技术和国防工业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 在编写中,《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附DVD光盘1张)》由浅人深、较系统地阐明了纤维和纺织品测试的基本原理,对国内外发展的新测试方法和典型仪器进行介绍,使其既有理论,又有应用实践;既有广度,又有深度。编写中注意其内容能适合不同类型人员的需要。在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出版基础上,根据教学和研究工作需要对原书多章内容进行了修改和充实。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附DVD光盘1张)》是一本内容较为完整的纺织测试技术书籍,是涉及基础和专业知识以及多学科交叉的教科书,可供纺织院校本科生、研究生作为教材,也可供生产企业、测试中心、检验机构和研究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阅读参考。 为了能提高学生使用教材进行学习的直观效果,《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附DVD光盘1张)》第三版开始附加教学光盘,内容除提便 于教师讲课的各章PPT外,重点对反映测试技术发展的以下四部分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录像:(1)新纤化学纤维测试系统;(2)乌斯特棉纤维测试系统;(3)生态纺织品测试技术;(4)纤维结构分析技术。 编辑推荐 《纤维和纺织品测试技术(第3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目录 第一章测量方法与误差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测量误差 第三节仪器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第四节试样误差 第五节异常值处理和试验方法精密度估计 第六节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第二章纤维长度、卷曲和热收缩测试 第一节纤维长度测量概述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第一章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 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防火安全,很多国家均建立了自己的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我国从1985年起启动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体系及相关试验方法的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87),同时还制定了相关的试验方法标准。经过多年的实践,该标准对我国防火规范的贯彻实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现行版本《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 8624—2012)本节将对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

随着火灾科学和消防工程学科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材料及制品燃烧特性的内涵也从单纯的火焰传播和蔓延,扩展到了材料的综合燃烧特性和火灾危险性,包括燃烧热释放速率、燃烧热释放量、燃烧烟密度和燃烧生成物毒性等参数。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级方法》(GB 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 (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

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 (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 (1)材料。材料是指单一物质均匀分布的混合物,如金属、石材、木材、混凝土、矿纤、聚合物。 (2)燃烧滴落物/微粒。在燃烧试验过程中,从试样上分离的物质或微粒。 (3)临界热辐射通量。火焰熄灭处的热辐射通量或试验30min时火焰传播到的最远处的热辐射通量。 (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试

功能纺织材料

功能纺织品是指除有常规的装饰、保暖等基本功能外,还具有保健、防保等特殊功能的纺织品,如远红外纺织品、防紫外纺织品、甲壳素织物、防螨织物、磁疗产品、维生素织物、抗菌织物等。 分类:舒适功能纺织品卫生、保健功能纺织品防护功能纺织品其他功能纺织品 功能性纺织品可应用功能性纤维、功能性整理和复合等技术手段获得。 Functional Fibers 差别化纤维高性能高感性纤维特种纤维 差别化纤维通常是指在原来纤维组成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或化学改性处理,使性能上获得改善的纤维。 Physical: 1.改进聚合与纺丝条件:如温度、时间、介质、浓度、凝固浴,可改变高聚物聚合度及分布、结晶度及分布、取向度等。 2.改变截面:如采用特殊的喷丝孔形状开发异形纤维。 3.表面物理改性:如采用高能射线(γ射线、β射线)和低温等离子体对纤维表面进行刻蚀、涂抹、电镀等。 4.复合:即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 5.混合:即利用聚合物的可混溶性和溶解性,将两种聚合物混合后喷纺成丝。Chemical: 通过改变纤维原来的化学结构来达到改性目的的方法,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接枝、交联。 1.共聚: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聚合的方法。例如,丙烯晴与氯乙烯或偏氯乙烯共聚可以提高聚丙烯晴的阻燃性能,而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与间苯二甲酸黄酸钠或对苯二甲酸黄酸钠共聚则可以改善聚酯纤维的染色性能。 2.接枝:是通过一种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使纤维的大分子链上能接上所需要的基团。接枝可以在聚合体内进行也可以在成形纤维表面进行。 3.交联:交联是指使纤维大分子链间用化学链联结起来。当聚合物交联时,所有的单个聚合物链形成一个大的三维网状结构。将使玻璃化温度提高,纤维的耐热性、抗皱性、褶裥保持性、尺寸稳定性、弹性和初始模量获得改善,对纤维拉伸强度和伸长也有一定影响。复合纤维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高聚物或性能不同的同种聚合物通过一个喷丝孔纺成一根纤维的技术。通过复合,在纤维同一截面上可以获得并联型、皮芯型、海岛型等其它复合方式的复合纤维。 一般把纤度0.3旦(直径5微米)以下的纤维称为超细纤维。 高性能纤维目前还没有共同的定义,一般是指强度大于17.6cN/dtex,模量在440cN/dtex以上的纤维。 高感性纤维: 指纤维受到外部作用时,使这些作用发生质的转变或量的变化,使纤维产生导电、传递、储存、光电及生物相溶性等方面的能力。包括电功能材料、磁功能材料、光功能材料、超导材料、智能材料、储氢材料、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材料、纳米药物载体、功能膜、功能陶瓷、功能纤维。 纺织品功能整理 方法: 物理技术:等离子、激光 化学技术:功能整理剂、化学镀等

GB 8624-2012中国建筑材料防火等级如何划分测试常见问题

GB 8624-2012中科易朔-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防火测试(中国标准) GB8624-2012: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 8624-2012: Classification for burning behavior of building materials and products GB 8624-2012中科易朔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防火测试(中国标准) GB8624在实施的十多年中,作为我国建筑材料及建筑物内部使用的部分特定用途材料燃烧性能分级的准则,对进行材料防火性能评价、指导防火安全设计、实施消防安全监督、执行防火设计规范发挥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GB 8624-201中科易朔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防火测试(中国标准)-适用建筑材料 -非地面材料(塑料,木板,墙体、涂料等) -地面材料(PVC地板,实木地板,地毯等) -窗帘幕布、家具制品装饰织布 -电线电缆、电器设备外壳 -软质家具、硬质家具 GB 8624-2012建筑材料-非地面材料阻燃性能等级如下:

GB 8624-2012建筑材料-地面材料阻燃性能等级如下: GB 8624-2012建筑材料-窗帘幕布、家具制品装饰织布阻燃性能等级如下:

GB 8624-2012建筑材料-软质家具、硬质家具阻燃性能等级如下: GB 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具体材料应用范围 -隔音隔热材料(矿棉板,玻璃棉,塑料件等) -纺织品(窗帘等) -地面铺装材料(竹地板,木地板,塑料地板,地毯,橡胶地板等等) -管件(空调管等) -等等 GB 8624-201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防火测试(中国标准)–其他相关标准GB/T 5464:建筑制品燃烧性能试验—不燃性试验(idt ISO 1182) GB/T 5907:消防安全词汇第二部分:火灾试验术语(mod ISO 13943) GB/T 8626:建筑材料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1785:铺地材料燃烧性能测定-辐射热源法(idt ISO 9239-1) GB/T 14402:建筑材料燃烧热值试验方法(neq ISO 1716) 中科易朔-LEO-2020

纺织品检测资料

纺织品检测法 1、显微镜观察法 原理:根据各种纤维的纵、横向形态特征来鉴别纤维。 有天然转曲的是棉; 有鳞片的是毛; 有横节、纵向裂纹的是麻; 合成纤维一般纵向呈光滑棒状,有的还可见到呈颗粒状无规分布的二氧化钛消光剂。 2、燃烧法 原理:纤维的化学组成不同,燃烧特征也不同。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单一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 不适用于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或经过防火、防燃及其他整理的纤维和3、化学溶解法 原理:不同的纤维在不同试剂中的溶解性能不同 应用: 鉴别各种纺织材料,包括染色纤维或混合成分的纤维、纱线与织物。 分析混纺产品中各种纤维的含量。 方法 纯纺织物鉴别步骤: 抽取纱线和纤维→置入试管中→注入一定浓度的溶剂→观察溶解情况(溶解、部分溶解、微溶、不溶),记录溶解温度(常温溶解、加热溶、煮沸溶解)→对照溶解性能表,确定品种。 混纺织物鉴别: 织物分解为纤维→放入凹面载玻片中→在显微镜下观察各种纤维的溶解情况→确定纤维的成分。 注意:严格控制浓度、温度、作用时间等 原理:根据各种纤维对某种化学药品着色性能不同来迅速鉴别纤维品种。

注意事项: 所鉴别材料为未染色的单一成分的纤维、纱线和织物; 所鉴别材料未经整理剂处理。 方法 常采用的着色剂有碘-碘化钾溶液和1号着色剂。具体鉴别时可将试样放入微沸的着色溶液中,沸染0.5-1min,时间从放入试样后染液微沸开始计算。染完后倒去染液,冷水清洗、晾干。对羊毛、丝和锦纶可采用沸染3s的方法,扩大色相差异。染好后与标准样照对照,根据色相确定纤维类别。 5、密度梯度法 原理:各种纤维具有不同的密度。 用途:定量分析二元混纺纱线与织物中某一纤维含量和混合的均匀度,计算中空纤维的中空度和复合纤维的复合度等。 熟记最轻、最重的纤维(丙纶最轻,石棉最重)。 密度梯度法原理: 由两种密度不同但能无限混溶的液体(如CCl4、二甲苯)混和形成均匀的密度梯度液,平衡后,用标准密度小球来标定深度,绘制密度梯度图。把所测得纤维做成与标准小球大小一致的球投入到梯度液里,平衡后测深度,可得纤维密度。 6、荧光法 荧光法是利用紫外线灯照射纤维,根据各种纤维发光的性质不同,纤维的荧光颜色也不同的特点来鉴别纤维。 涤/棉纱呈紫白色,纯棉纱呈黄色。 六大纶 在合成纤维中,绦纶、锦纶、腈纶、丙纶、维纶和氯纶被称为“六大纶”。 “六大纶”都具有强度高、弹性好、耐磨、耐化学腐蚀、不发霉、不怕虫蛀、不缩水等优点,而且每一种还具有各自独特的性能。它们除了供人类穿着外,在生产和国防上也有很多用途。例如,锦纶可制衣料织品、降落伞绳、轮胎帘子线、缆绳和渔网等。 聚酰胺纤维(锦纶),polyamide,nylon 6 fiber:强度与耐磨性能好。制作针织品、混纺织物、工业用布、轮胎帘子线、渔网、缆绳。 聚酯纤维(涤纶),polyester fiber:弹性好、强度高、吸水性差。做纺织材料、电绝缘材料、渔网、绳索、轮胎帘子线、降落伞、宇航服等。也可做成薄膜,制作电影胶片、录音录像带、磁卡等。 聚丙烯腈纤维(腈纶), acrylic:质轻、弹性好,人称“人造羊毛”。可与羊毛、棉等混纺,制作毛线、毛织物、棉织物、人造毛皮、地毯、窗帘等。 聚乙烯醇纤维(维纶):吸湿性优良,有“合成棉花“之称。可与棉花混纺,做维棉混纺织物,做滤布、帆布、传送带等 聚氯乙烯纤维(氯纶):难燃、耐酸、碱,吸湿性差。可编织窗纱、筛网、网袋与绳子,制毛线、毛毯、棉絮、滤布等。 聚丙烯纤维(丙纶):耐麻磨、强度高,耐酸碱,耐老化性能差。制作地毯、编织袋、绳索、滤布、包装材料等。 纺织纤维(textile fib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