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戏剧教育11猴山上的故事(上学期)

*(一)猴山上的故事(上学期)*

主题说明

本主题来自中国美术水墨动画片《过猴山》。该动画片于1958年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已成经典。片长虽仅10分钟,却诙谐、幽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过猴山》所叙述的故事情节简单,故事中的人物肢体动作夸张,表情生动,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尤其是其中的猴子活泼好动,调皮可爱并喜欢模仿,与幼儿天性相同。幼儿也乐于模仿、表现他们。整部动画无言语对白,这种哑剧的形式留给了幼儿更大的想象与创作空间。因此,这一经典动画《过猴山》是幼儿进行戏剧表达的良好素材,同时也可以为幼儿进行戏剧创作与戏剧表演提供有益的支撑。

本主趣以观看动画片《过猴山》为起点来展开活动。通过欣赏动画片来激发幼儿模仿角色的兴趣。主题突显“猴子学样”这一典型情节,让幼儿对“学样”有着直观的理解。而“学样”即是模仿,模仿亦是戏剧表达的基础。片中的老汉因帽子被猴子们拿走而急得挠头,猴子们也跟着挠头;老汉摇草帽,猴子们也摇草帽。老汉发现了猴子们爱模仿的特点,于是想出办法,转草帽、丢草帽,猴子们也转草帽、丢草帽。只可惜当老汉跑去捡草帽时,猴子们也是一样跑过去,就连老汉踱着步子想办法,猴子们也跟着学。好在有两瓶酒,老汉喝酒引猴子跟着学,结果当然是猴子们不胜酒力醉倒,而老汉则成功取回帽子一溜烟跑下猴山。在观看过程中,幼儿将不断体会到模仿的乐趣。同时,该动画片的哑剧形式会让幼儿产生新鲜感,使之体验无声交流的默契与趣味,主题活动也由此拉开帷幕。随着情节的发展,幼儿将渐渐理解角色的心理变化。在此基础上,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创编并丰富戏剧情节,尝试创作猴山上“猴子们的日常活动”、“猴王争霸”以及“驯猴人捉猴”等情节。具体来说,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以欣赏动画片《过猴山》作为幼儿的前期经验;让幼儿创作猴山上猴子们的日常活动和状态,作为剧情的开端;接着“猴王争霸”为情节的发展部分;最后引出“驯猴人上山”,为情节的高潮部分。尤其在情节发展与高潮部分,也即“猴王争霸”与“驯猴人上山”,给幼儿预留了较大的创作空间。

为保证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主题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丰富幼儿关于猴子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的知识,可让幼儿观看《动物世界》、《西游记》等相关视频片段,做好前期经验的铺垫工作。另外,《过猴山》的角色性格较为活跃,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调节幼儿的惰绪,使活动动静交替,避免幼儿过于兴奋和疲劳。

主题目标

1.了解《过猴山》这一动画作品的故事内容,知道“学样”就是模仿,理解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知识层面——戏剧话题)

2.能在动画片的提示及教师引导下,用肢体与表情表现老汉及猴子们的典型行为特征、情绪状态。(表达能力——肢体与表情)

3.能在教师的提示下,想象与描画《过猴山》中的其他角色的典型外貌和行为特征。(思考能力——想象)

4.能在教师的提示下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角色装扮以及猴山场景的布置。(认知——表达能力)

5.大胆创编“猴子们的日常活动”、“猴王争霸”以及“驯猴人过猴山”的情节,尝试在教师的帮助下创作剧本部分内容。(思考能力——情节、场景、价值与态度)6.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与同伴协商不同的想法,积极与其他角色配合,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角色间的呼应;表演时动作、表情较为鲜明、夸张,能被对方和观众理解。(合作能力——表演能力)

7.敢于在集体面前表现自己,知道并能遵守一定的剧场规则;明确并初步坚持做好自己扮演的角色,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按合理顺序上下场,并进行正确的站位。(表演能力——

意义交流/舞台行动;认知——剧场)

区域设置

语言区

为《过猴山》动画配音:即兴创编猴子与老汉之间的对话,边欣赏《过猴山》的动画或连环画,边进行对话交流。

美工区

(1)利用帐篷、梯子、树叶、纸盒等制作“猴山”的布景。

(2)制作猴子、老汉、猴王、驯猴人等角色的面具、服饰等。

(3)制作幼儿创编情节所需的道具材料,如酒瓶、帽子、王冠、旌旗等。

(4)师幼共同设计和制作《猴山上的故事》的演出海报。

表演区

(1)表演游戏“猴子学样”,幼儿分角色从模仿某一动作逐渐加大难度到模仿一系列动作。

(2)可进行拓展活动,让幼儿模仿其他动漫人物,也可以是真人模仿秀。

(3)根据创作的剧本进行分幕表演或整体表演。

展示区

(l)主题墙。

以欣赏动画片《过猴山》为起点,按照戏剧表达、戏剧创作和戏剧表演的主题发展思路展示主题开展情况,呈现主题网络图及不同实施阶段的片段,女口幼儿单人或多人合作表现不同猴子的动态的照片,幼儿在创编过程中的交流记录,以及其他生成的有价值的内容。

(2)我们的剧场表演。

粘贴教师与幼儿共同创作的剧本—一《猴山上的故事》(图文版)。

呈现戏剧表演前幼儿的分工及自主选择角色的记录。

呈现《猴山上的故事》排演、预演和正式演出、剧场和海报的照片。

家长工作

给家长的一封信。

亲爱的各位家长:

您好!如果您看过国产经典动画片《过猴山》,动画片中憨态可掬却充满智慧的老汉和让人忍俊不禁的猴子一定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您还没欣赏过该片,那千万不要错过,赶紧和孩子一起观看吧。相信这一观看的过程将会成为您和孩子愉快而难忘的记忆。

喜欢模仿不是猴子们的专利,您的孩子也一样具有模仿的天性。因而他(她)很容易就能理解剧中的角色与情节。幼儿往往通过模仿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而《过猴山》的戏剧主题正是能让幼儿充分展现其模仿的天性。虽然本主题来源于动画片,但却并不拘泥于已有的固定情节。我们鼓励幼儿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进行大胆改编,在剧情中加入了猴子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角色与猴子相处的情形,以发展幼儿的戏剧表达、创作及表演能力。尤其在表演阶段幼儿不仅要学会遵守表演规则,大胆表现,还要尝试与同伴进行有效的合作。这对孩

子们来说可是不小的考验。届时欢迎爸爸妈妈们来观看孩子们的剧场表演,并请绘予热烈

的掌声进行鼓励哦!

在主题实施过程中,还有一些工作请您尽量予以配合:

·和孩子一起观看动画《过猴山》(可在网上搜索)。如果有时间的话,可以跟孩子互相交流一下观看后的感受。

·如您的家中有帐篷、梯子之类的材料,可以提供给我们,我们将非常感谢。这将十分有助于我们布置猴山场景。

·当孩子选择了表演的角色(不管何种角色)或在剧场活动中承担某一任务(无论什么任务)时,请您一定重视并给予肯定。因为戏剧是合作的产物。无论是谁,在剧场活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请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设计、制作头饰、服装、小道具等。我们的剧场活动十分需要您的大力支持。

·如您能积极参与剧场表演,并在其中扮演某一角色,一定会让孩子们欣喜不已。

我们期待着您和您的孩子在“猴山上的故事”主题中的精彩创作。

中班老师

年月日

表2-2“猴山上的故事”戏剧主题活动一览表(1)

主题流程活动名称活动重点活动目标

导入过猴山*动画欣赏。

*模仿的知识。*共同欣赏动画片《过猴山》,能理解角色间的关系及情节内容。

戏剧表达活泼可爱的猴子*肢体控制。

*肢体模仿。

*装扮。

*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表现猴子的不同形态。

猴子学样*肢体模仿。

*歌唱(延伸性表达)。

*能模仿动画中猴子与老汉的肢体动作,并体验

互相模仿的乐趣。

醉酒*肢体摸仿。

*表情模仿。

*肢体造型。

*律动(延伸性表达)。

*通过观察能运用动作、表情更加细致地表现猴

子醉酒时的典型体态。

一座猴山*场景创作。*用肢体表现猴山景物,可单人或多人合作进行

造型表现。

山上一群猴*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场景创作。

*想象猴山上猴子们的日常活动(吃、睡、游戏

等),能够创作简单且合理的情节。

我来当猴王*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通过讨论,解决“猴王争霸”的戏剧冲突。

*尝试想象并创编猴王加冕的情节。

猴子练兵*情节创作。

*场景创作。

*想象练兵阵式,并大胆尝试,集体合作进行过

表现,注意控制好彼此间的距离。

猴子传话*情节创作。*能用肢体、表情和语言表现猴子之间互传消息

的情景。

驯猴人来了(一)*角色塑造。*想象、描述“驯猴人”的外形特征,并创编驯

表2-3“猴山上的故事”戏剧主题活动一览表(2)

*情节创作。

猴人上山之后的情节。

*能根据情节进行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判断,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习与他人协商各种办法。 驯猴人来了(二)

*角色塑造。 *情节创作。 *语言创作。 *创编新的过猴山的角色,并进行简单装扮。 *尝试设计戏剧冲突并思考解决。

我们一起编剧本

*剧本创作。

*知道戏剧表演需要剧本,能用排照片的方式串联完整的故事情节,并能较完整地复述故事。

活动项目 活动重点

活动建议

戏剧表演

我来扮演XXX

*明确剧本中的角色分配。

*能在教师引导下推选主要角色,并能根据自己的意愿白主选择角色。

*愿意尝试体验多种角色。

*片段排演时的角色分配:

*在“猴山上的故事”剧本创作完成后,帮助幼儿通过观察图片来明确猴王、驯猴人、智慧老人等角色。 *角色人数不限,通过轮流排演的方式,鼓励幼儿自主选择扮演的角色。

*以图表的方式呈现剧本中新老猴王、小猴子们。驯猴人、参赛选手等角色。借此让幼儿明了自己演过什么角色,还有哪些角色未演过,以此吸引幼儿尝试扮演多种角色。

*完整排演时的角色分配:

*可由教师指定或幼儿推选重要角色,如猴王、驯猴人。其余角色如小猴子、参赛选手等可由幼儿自愿选择。

*教师还可根据道具的数量来分配角色,如猴王王冠一个、驯猴人道具两个,还有猴子面具、服饰若干,由此就限定了主、配角的数量。

我们的小剧场

*愿意同教师一起讨论并制作道具、猴山的布景等。

*使用半成品及废旧材料,通过画、贴、卷等方式制作道具。

*以幼儿制作道具为主。

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制作猴子面具,利用报纸制作金箍棒,用油泥制作桃子及表演中使用的配饰。 *场景布置以教师为主,幼儿为辅。

山洞、大树等较大的布景制作以教师为主,幼儿辅助进行装饰,如猴山的背景由教师利用硬纸板制作成形,幼儿为其上色;幼儿可把搜集来的猴子玩偶摆放在猴山上,营造猴山上的热闹场面。

*整合教师、幼儿、家庭、幼儿园等多方资源。调动家长带来半成品,鼓励幼儿进行再加工,如让幼儿把报纸卷成纸棒,并为其上色;合理利用幼儿园已有资源,如猴山上的大树、帐篷这些在幼儿园已使用过的成品道具,教师可以借用,避免资源浪费。 片段排演

*进一步熟悉剧情,把握角色的情感及其相互之间的对话,并能用较典

*分组轮流进行片段排演。

先由半数幼儿进行片段排演,教师从旁进行指导。之后,再由另一半幼儿排演。

具体活动设计

活动1 过猴山

活动目标

1.共同欣赏动画片《过猴山》,能理解角色间的关系及情节内容。

2.知道模仿就是学样,对模仿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动画片《过猴山》视频资料,安静舒缓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引入:戏剧游戏“猜猜我是谁”。

型的动作与表情进行表现。

*积极参与片段排演,情绪愉快,注意力较集中。*在排演过程中积累表演经验,尝试与其他角色呼应、配合。*分幕进行片段排演。

因四幕较长,每次可选择两幕来排演,如可把第一幕“清展猴山”与第二幕“猴王争霸”相结合;把第三幕“可恶的驯猴人”与第四幕“智慧老人来了”结合。*注意间接指导与隐性指导的互补。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逐渐退位,灵活运用旁自、录音、音乐、图示等隐性指导方式,如教师可与幼儿共同绘出情节缩略图张贴在排演区;在幼儿熟悉剧本基础上,利用不同音乐贯穿整场,让幼儿根据不同音乐,做出判断,明确表演内容。例如,隆重的音乐表示老猴王出场了;《运动员进行曲》响起时,表示选手们出场;紧张的音乐则表示驯猴人的到来等。

完整表演*能根据教师提示按序

上下场。

*能按标记或以布景为

参照物固定站位。

*了解在剧场观看表演

的礼仪,知道在观看节

目时要安静,不随意乱

动。

*台词记忆较准确,动

作、表情及音量适宜,

能较大方地进行表演。*表演前帮助幼儿进一步明确上场顺序。教师可在台前利用图卡、手势等提示幼儿上下场。

*教师在地面做重点标记或提示幼儿以布景为参照正确站位。如在场地中间贴标记,作为猴王

的站位;驯猴人睡着的地方靠近大树等。

*教师站在台前,提示幼儿“注意看老师”,防止幼儿在表演时背对观众。

*评选“超级粉丝”等,鼓励幼儿有礼貌地观看表演。*及时评选“今日之星”,鼓励幼儿大胆积极地参与表演。

教师以说悄悄话的方式让个别幼儿表现不同状态下的老汉或猴子,如“老爷爷”、“笑眯眯的老爷爷”、“大肚子的老爷爷”、“生气的老爷爷”、“光脑袋的老爷爷”等,或是“小猴子”、“老猴子”、“爬树的猴子”、“挠痒痒的猴子”等,让其他小朋友猜一猜,说一说。

2.初步欣赏动画《过猴山》,体验其趣味性。

(1)初步欣赏《过猴山》。

教师:这部动画片的名字叫《过猴山》,你们看一看动画片里都有谁?里面讲了什么事情?

教师:老汉和猴子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动画片里老汉和猴子没有对话,你们能看懂吗?为什么?

教师:你最喜欢什么动作?请你来做一做。

(2)简单介绍动画片《过猴山》的制作背景。

3.分段欣赏动画,感知动画片中角色的动作与表情所传达的含义。

(1)欣赏动画的前半部分(从开始至老汉发现帽子被猴子们拿走),模仿猴子的动作与表情。

教师:老汉睡着了,猴子们在于什么?他们是怎样拿走帽子的?拿走帽子后是怎么玩的?我们来学一学。

(2)欣赏动画的中间部分(至老汉试了扔帽的方法,结果失败了),体会并模仿老汉此时的心情。

教师:发现帽子被拿走,老汉心情怎样?想象一下,如果你是老汉,你会对猴子们说什么?会怎么说?带着表情和语气说一说。

教师:老汉想到了什么办法?他怎么会想到这个办法的?他发现了什么?结果成功了吗?

教师:老汉气鼓鼓的样子和泄气的样子,我们来学一学。你有没有遇到过很生气的事,说一说,做一做。

(3)欣赏动画后半部分,理解、体会“模仿”的含义。

教师:最后老汉想到了什么好办法?我来做老汉,你们做小猴,我们来演一演。

学样就是模仿,不光猴子们爱模仿,小朋友们也喜欢模仿。你喜欢学大人的样子吗?平时你喜欢学大人做什么?

4.结束:放松游戏“太阳下山”。

教师:(旁白)老汉离开了,猴山恢复了平静。太阳下山了,猴子们也要休息了。

随着舒缓的音乐,幼儿由上至下放松身体各部位。

活动延伸

教师可让幼儿观看动物学本领的视频,让幼儿更深刻地理解模仿也是一种学习。

活动建议

1.游戏“猜猜我是谁”要从易到难,先让幼儿模仿较简单的角色形象,然后再逐淅增加难度,比如,让幼儿具体表现某一情绪状态下的角色。这样由易到难可以让幼儿产生成就感,也可起到热身的作用。

2.整个过程中要强调幼儿对表情与动作的观察与模仿以及对角色的体验,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活动2 活泼可爱的猴子

活动目标

1.能根据空间大小、距离远近控制身体动作。

2.尝试在观察的基础上,大胆表现猴子的不同形态。

活动准备

1.大卡纸和笔,幼儿人手一个圈。

2.视频资料:电视剧《西游记》第1集《猴王初问》世节选部分。

活动过程

1.引入:戏剧游戏“走走动动”。

教师给每个幼儿一个圈。幼儿按教师的指令在圈外做动作,在圈内休息。如教师说“请到圈外走一走,走一走,我们都来走一走”,“请回圈里坐一坐,坐一坐,我们都来坐一坐”。教师可不断更换口令与动作,进行多次游戏。

2.用“轮廓图”的策略,呈现幼儿对猴子外形的理解。

(1)幼儿口述猴子的外形特点,教师代画。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猴子吗?猴子是什么样子?

(2)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猴子的样子,并鼓励幼儿初步模仿。

3.观看电视剧《西游记》第1集节选部分,大胆模仿猴子的动作。

(l)观看视频,积极模仿猴子的动作。

教师:有一只本领特别大的猴子,会上天入地、七十二变,你们知道他是谁吗?我们来看看他在花果山出生时的情景。

教师:除了美猴王孙悟空,你还看到了谁?这些猴子都是演员们装扮后表演出来的,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自由表现猴子的体态,巩固控制游戏“走走动动”的玩法。

教师:每人拿一个圈放在地面上,老师说口令“跳到圈外动一动,动一动,比比哪只最活泼”,你们就任意自由地做小猴子的动作;接着老师说口令“跳回圈里蹲一蹲,蹲一蹲,比比哪只最安静”,你们就回到圈里静止不动。

4.结束:放松游戏“小猴叠叠乐”。

幼儿8~10人为一组,教师指定一人为组长。被组长摸到头的幼儿,要坐或卧或躺于地

面放松,或者依靠在别人身上,可以将身体的某一部位搭在同伴身上,比如,手搭在同伴的头上或腿上等。最后组长可以选择任意姿势来放松,同样将自己身体的某一部位搭在同伴身上。

活动延伸

请幼儿收集不同形态的猴子的图片或视频,说一说,做—做,相互分享交流。

活动建议

1.在玩“走走动动”游戏时,提醒幼儿注意相互间保持距离,不要碰到他人,更不能走到其他人的圈子里。

2.在幼儿观察和表现猴子的体态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向同伴学习,丰富幼儿的戏剧表达经验。

活动3 猴子学样

活动目标

1.能模仿动画中猴子与老汉的肢体动作,并体验互相模仿的乐趣。

2.学习用歌唱、动作律动的方式进行延伸性表达。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听过歌曲《猴子学样》,对曲调歌词比较熟悉。

2.动画《过猴山》中猴子学老汉各种动作的定格画面图片,老汉背心(幼儿人数的一半),师生人手一顶帽子。

3.音频资料:歌曲《猴子学样》。

活动过程

1.引入:戏剧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

教师扮作老汉一边说“请你跟我这样做”,一边做动作,如点头、耸肩、拍手、洗脸等。幼儿当小猴回应,“我就跟你这样做”,同时模仿教师的动作。等幼儿熟悉后,师幼可互换角色。

2.尝试为歌曲《猴子学样》创编动作,进行延伸性表达。

(1)教师示范唱歌曲,幼儿讲述歌词内容。

教师: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讲了些什么?

请小朋友们跟着我念一念歌词。

(2)教师唱歌,让幼儿跟唱,并启发幼儿根据歌词编动作。

教师:念到×××时,可以做什么动作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

3.观看老汉的图片,体验模仿的乐趣。

(l)教师提问,帮助幼儿回忆《过猴山》的故事情节。

教师:猴子喜欢模仿老汉,猴子到底跟老汉学了哪些动作?

(2)分别出示老汉图片,幼儿观察图片,并说一说,做一做。

教师:图上的老汉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你们谁来当老汉学一学?我们其他人当猴子跟着学。(教师给每个幼儿提供一顶帽子)

(3)幼儿两人一组,分角色表演。

教师:如果你是老汉,拿着帽子还舍做什么动作呢?

教师:请两个好朋友在一起,玩“学样”游戏。其中一个穿上背心扮成老汉“先做”,另一个当猴子“后学”。比比看哪组小朋友动作新奇,学得像。

4.结束:放松游戏“调皮猴‘反斗星一’。

教师扮演老汉边说边做动作,幼儿当调皮的小猴子说反话,做与教师相反的动作。

活动延伸

选择两种能发出不同音质的发声玩具,如沙球和圆舞板,为老汉和猴子的动作配合适的音效。

活动建议。

1.在本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幼儿的动作表现,还要提醒幼儿对角色的表情进行观察、理解与表现。

2.观看图片进行角色扮演时,还可以进行分组选图表演。

3.“调皮猴反斗星”游戏为放松游戏,教师的动作应逐渐放慢,以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活动4 醉酒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能运用动作、表情更加细致地表现猴子醉酒时的典型体态。

2.在音乐的配合下,能用肢体集体表现猴子醉酒的动态情景和静态情景。

活动准备

1.制作代表软、硬的标志牌各一个,相机等多媒体教具。

2.音乐《猪八戒背媳妇》,动画片《过猴山》视频。

活动过程

1.引入:戏剧游戏“软软硬硬标志牌”。

教师手握两个标识牌。当出示代表“软”的标志牌时,幼儿就表现出身体软绵绵的样子;当出示代表“硬”的标志牌时,幼儿便表现出身体僵直状,做动作。

2.欣赏《过猴山》中群猴醉酒的片段,尝试表现猴子醉酒时的典型体态。

(1)回忆动画片《过猴山》的高潮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看了《过猴山》的动画片,休们记得老汉是用什么方法拿回帽子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