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规律专题训练(一).

遗传规律专题训练(一).
遗传规律专题训练(一).

遗传规律专题训练(一)

1.牛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为有角,杂种母牛

与基因型为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头无角牛,这头无角牛的性别是。

2.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狭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

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 能使雄性配子致死。请回答:

(1)若子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狭叶植株各占一半时,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2)若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X B X b和X B Y,则其子代基因型有种,宽叶植株占。

(写出遗传图解)

3.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些基因型的受精卵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

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例发生变化。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

a.黑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

b.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

c.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2)推测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受精卵的基因型是。

(3)分别写出上述b、c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4.已知猫的性别决定为XY型,XX为雌性,XY为雄性。有一对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猫的毛

色,B为黑色,b为黄色,B和b同时存在时为黄底黑斑。请回答(只要写出遗传图解即可):

(1)黄底黑斑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2)黑色猫和黄色猫交配,子代性别和毛色表现如何?

5.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

请回答:

(1)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

(2)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3)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6.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基因(B-b,T-t)的支配,这两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玉米植株的性别和

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B和T同时存在

(B_T_)

T存在,B不存在

(bbT_)

T不存在

(B_tt或bbtt)

性别雌雄同株异花雄株雌株

(1)基因型为bbTT的雄株与BBtt的雌株杂交,F1的基因型为,表现型为;F1自交,F2的性别为,分离比为。

(2)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全为雄株。

(3)基因型为的雄株与基因型为的雌株杂交,后代的性别有雄株和雌株,且分离比为1∶1。

7.人的眼色是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二者独立遗传)共同决定的。在一个体中,两对基因处于不

同状态时,人的眼色如下表:

个体基因组成性状表现(眼色)

四显基因(AABB)黑色

三显一隐(AABb、AaBB)褐色

二显二隐AAbb、AaBb、aaBB、)黄色

一显三隐(Aabb、aaBb)深蓝色

四隐基因(aabb) 浅蓝色

若有一对夫妇,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从理论上计算:

(1)他们所生的子女中,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

(2)他们所生的子女中,与双亲表现型都不同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3)他们所生的子女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若子女中的黄色女性与另一家庭的浅蓝色眼男性婚配,该夫妇生下浅蓝色眼女儿的概率为。

8.人类的皮肤含有黑色素,黑人含量最高,白人含量最少,皮肤中黑色素的多少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a、B和b)所控制,显性基因A和B可以使黑色素量增加,两者增加的量相等,并且可以累加。若一纯种黑人和一纯种白人婚配,后代肤色为黑白中间色;如果该后代与同基因型的异性婚配,其子代可能出现的基因型种类为种,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

9.已经在家蚕的一对常染色体上有控制蚕茧颜色的黄色基因A与白色基因a(A对a显性)。在另一对常

染色体上有B、b基因,当基因B存在时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从而使蚕茧变为白色;而b基因不会抑制黄色基因A的作用。

(1)结黄色茧的家蚕基因型为。

(2)现有基因型为AaBb的两个个体杂交,子代出现结白色茧的概率是。

10.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控制,现有纯合蓝色品种与纯合红色品种杂交,F1都为

蓝色,F1自交得F2为9蓝∶6紫∶1红。请分析回答:

(1)根据题意推断可知花色呈蓝色的条件是。

(2)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3)F2中基因型与亲本基因型不同且是纯合子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4)F2中纯种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参考答案:7.(1)6、4;(2)1/4;(3)黄眼∶浅蓝眼=1∶1;(4)1/12。

10.(1)基因D与R同时存在;(2)4;(3)1/8;(4)全是紫花。

专题7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专题限时集训(七) (限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1.(2016·淄博检测)果蝇的隐性突变基因a 纯合时导致雌蝇不育(无生殖能力),对雄蝇无影响。一对基因型为Aa 的果蝇交配产生子一代,子一代随机交配产生子二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子二代和子一代中,雄性果蝇均多于雌性果蝇 B .子二代和子一代相比,A 的基因频率增大 C .子二代和子一代相比,各基因型的比值没有改变 D .因为没有致死现象,子二代果蝇和子一代相比未进化 2.紫罗兰单瓣花(A)对重单瓣花(a)显性。图示一变异品系,A 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缺失了一片段(如图所示),该变异不影响A 基因功能。发生变异的个体中,含缺失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育,但含缺失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现将该个体自交,子代单瓣花与重单瓣花分离比为( ) A .1∶1 B .1∶0 C .2∶1 D .3∶1 3.(2016·石家庄二模)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 A .1118 B .49 C.56 D .35 4.(2016·德州一中期末)甜豌豆花有紫色和白色,两不同品系白花豌豆杂交

后代开紫花,F2代中紫花植株和白花植株分别为1 801株和1 399株。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白花和紫花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两白花亲本植株的基因型相同 C.F2紫花植株中,与F1基因型相同的植株占4/9 D.F2紫花植株中,自交后代只开紫花的植株占1/9 5.(2016·黄冈检测)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图是一种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导学号:15482045】 A.该病可能是抗维生素D佝偻病 B.该病可能是血友病 C.如果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该男性家族中无此病基因,则他们的后代患该病概率为0 D.调查人群中遗传病最好选择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 6.(2016·湖北联考)先天性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症为单基因隐性遗传病,其遗传遵循孟德尔定律。一对男性正常的夫妻生育的4个孩子中,3个男孩正常,1个女孩患病,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A.该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夫妻双方均为杂合子 B.子代三个正常一个患病的现象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 C.3个正常孩子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 D.该对夫妻中有一方可能为患病者 7.(2016·上海嘉定一模)某种植物细胞常染色体上的A、B、T基因对a、b、t完全显性,让红花(A)高茎(B)圆形果(T)植株与隐性性状的白花矮茎长形果植株测交,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红花矮茎圆形果∶白花高茎圆形果∶红花矮茎长形果∶白花高茎长形果=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亲代红花高茎圆形果

高考生物对点专题训练8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对点专题训练8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2016·北京海淀二模)遗传学家在两个纯种小鼠品系中均发现了眼睛变小的隐性突变个体,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确定这两个隐性突变基因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等位基因,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A.突变个体与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 B.突变个体与非本品系正常个体杂交 C.两个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D.同一品系突变个体之间相互交配 答案 C 2.(2016·广东惠州调研)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结果F的性状分离比分别为29∶7、9∶6∶1和15∶1,那么F与隐性个体测交,得到的性状分离比分别是( ) 1A.1∶3、1∶2∶1 和3∶1 1∶3B.3∶1、4∶1和和3∶1C.1∶2∶1、4∶1 和1∶4D.3∶1、3∶1比例的出现,说明当具有双显基因时表现一种性状,单显和双隐表现的是同一 9∶7解析比例的出现说明双显表现的是一种性状,种性状,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3;9∶6∶1同理,1∶2∶1;单显表现的是一种性状,双隐表现的是一种性状,则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比例的出现,说明双显、单显表现的是一种性状,双隐表现的是另一种性状,则测交15∶1 。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故选AA 答案) 下列有关性状与性染色体叙述,错误的是( 3.(2016·广东江门调研) ZW型性别决定 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大小相同A.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型性别 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C.XY .伴性遗传不一定有交叉遗传现象D项正确;决定性,大小相同,AZZ解析 ZW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雄性体细胞中性染色体为型性XY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B项错误;染色体隐性遗传具有交叉 X项正确;伴C,XY或XX别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含有性染色体. 遗传、隔代遗传的特点,而伴X显性遗传没有交叉遗传的特点,D项正确。 答案 B 4.(2016·广东深圳一模)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D、d控制,图1为两种病的家系图,图2为Ⅱ体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相关基因定位示意图。以下分析不10正确的是( )

专题三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专题三遗传的基本规律【网络构建】 【重难点整合】 1.孟德尔遗传定律与假说—演绎法 2.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及相关比例 3.性状遗传中异常分离比的出现原因 (1)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Aa×Aa→1AA∶2Aa∶1aa ①2∶1?显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②全为显性?隐性纯合致死,即aa个体不存活。 ③1∶2∶1?不完全显性,即AA、Aa、aa的表现型各不相同。 (2)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的杂合子自交

AaBb ×AaBb →1AABB ∶2AaBB ∶4AaBb ∶2AABb ∶1AAbb ∶2Aabb ∶1aaBB ∶2aaBb ∶1aabb ①表现型比例9∶3∶3∶1的常见变式 ? ???? Ⅰ.9∶3∶4?aa 或bb 成对存在时就和双隐性表现出同一种性状Ⅱ.9∶6∶1?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其余表现正常Ⅲ.15∶1?有显性基因就表现出同种性状Ⅳ.9∶7?单显和双隐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Ⅴ.13∶3?双显和双隐及一种单隐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单隐表现另一种性状 Ⅵ.12∶3∶1?双显和某一种单显表现出同一种性状 ②测交时相应比例为: 3.两对等位基因(A 、a ,B 、b)在染色体上的可能位置 1.性染色体不同区段分析 2.仅在X 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1)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发病率男性低于女性。 ②世代遗传。 ③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特点 ①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②隔代交叉遗传。 ③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 3.XY 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1)现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 、a 位于XY 同源区段,则女性基因型可表示为X A X A 、X A X a 、X a X a ,男性基因型可表示为X A Y A 、X A Y a 、X a Y A 、X a Y a 。 (2)遗传仍与性别有关 ①如X a X a (♀)×X a Y A (♂)→子代(♀)全为隐性,(♂)全为显性。

第2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1.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成功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B.假说的核心:F1产生了数量相等的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两种配子 C.根据假说设计了测交实验并推理出相应结果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说 2.玉米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茎秆紫色(Y)对茎秆绿色(y)为显性,以基因型为ddYY和Ddyy的玉米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选取F2中的高秆绿茎植株种植,并让它们相互受粉,则后代中高秆绿茎与矮秆绿茎的比例为() A.5∶1 B.8∶1 C.3∶1 D.9∶7 3.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交配结果如表所示。 1 A.1∶1∶1∶1 B.3∶1 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 4.(2013·南昌模拟)Le基因是豌豆株高性状的决定性基因,与赤霉素合成有关,其两个等位基因t比T少1个核苷酸。隐性基因t产生的酶活性(反应效应)相当于正常酶的1/2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Le基因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控制赤霉素合成 B.TT和tt杂交产生的一个F1植株中酶活性将是正常植株中酶活性的1/20 C.用赤霉素处理tt植株,不能使它生长为高植株 D.突变起因于基因Le的缺失 5.香豌豆有许多不同花色的品种,决定其花色的基因控制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产物3显红色,产物1和产物2均显白色。下列对香豌豆花色遗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纯合的白花香豌豆与纯合的白花香豌豆杂交,F1为白花 B.如果红花香豌豆CcRr与白花香豌豆ccrr杂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 C.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或CcRR,且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如果红花香豌豆自交,F1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9∶7,则亲本的基因型是CcRr,基因C、c和基因R、r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亲本雄果蝇的基因型是BbX r Y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基因型为bX r的配子占1/4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8 D.白眼残翅雄果蝇不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精母细胞 7.对于人类的单基因遗传病①、②、③、④,在被调查的若干家庭中发病情况如表。据此推断,一定属于伴性遗传的是(注:每类家庭人数200~300)() A.①③④B.①②③C 8.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专题8遗传的基本规律14高考题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高考题 1.(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32 B.1/16 C.1/8 D.1/4 2. 一批基因型为AA与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3∶2∶1 B.7∶6∶3 C.5∶2∶1 D.1∶2∶1 3.将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体(Bb)逐代自交3次,在F3中纯合体(bb)的比例为( ) A.1/8 B.7/8 C.7/16 D.9/16 4.(2014·海南高考·T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 A.3∶3∶1 B.4∶4∶1 C.1∶2∶0 D.1∶2∶1 5.(2012·安徽高考·T4)假设某植物种群非常大,可以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基因不产生突变。抗病基因R对感病基因r 为完全显性。现种群中感病植株rr占1/9,抗病植株RR和Rr各占4/9,抗病植株可以正常开花和结实,而感病植株在开花前全部死亡。则子一代中感病植株占( ) A.1/9 B.1/16 C.4/81 D.1/8 6.(2010·江苏高考·T20)喷瓜有雄株、雌株和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雄株,g基因决定两性植株,g—基因决定雌株。G对g、g —是显性,g对g—是显性,如:Gg是雄株,g g—是两性植株,g—g—是雌株。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Gg和Gg—能杂交并产生雄株 B.一株两性植株的喷瓜最多可产生三种配子 C.两性植株自交不可能产生雌株 D.两性植株群体内随机传粉,产生的后代中,纯合子比例高于杂合子 7.(2014·海南高考·T25)某二倍体植物中,抗病和感病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要确定这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该选用的杂交组合是( ) A.抗病株×感病株 B.抗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C.抗病株×抗病株,或感病株×感病株 D.抗病纯合体×抗病纯合体,或感病纯合体×感病纯合体 8.(2010·天津高考·T6)食指长于无名指为长食指,反之为短食指,该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T S表示短食指基因,T L表示长食指基因。)此等位基因表达受性激素影响,T S在男性为显性,T L在女性为显性。若一对夫妇均为短食指,所生孩子既有长食指又有短食指,则该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长食指的概率为() A.1/4 B.1/3 C.1/2 D.3/4 9.(2010·海南高考·T15)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A.1/2 B.1/4 C.1/6 D.1/8 10.(2011·天津高考)某致病基因h位于X染色体上,该基因和正常基因H中的某一特定序列经BclⅠ酶切后,可产生大小不同的片段(如图1,bp表示碱基对),据此可进行基因诊断。图2为某家庭该病的遗传系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h基因特定序列中BclⅠ酶切位点的消失是碱基序列改变的结果 B.Ⅱ-1的基因诊断中只出现142bp片段,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 C.Ⅱ-2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99bp和43bp三个片段,其基因型为X H X h D.Ⅱ-3的丈夫表现型正常,其儿子的基因诊断中出现142bp片段的概率为1/2 11.(2012·天津高考·T6)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是BbX R X r 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 r的配子占1/2 C.F1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 D.白眼残翅果蝇能形成bbX r X 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 12.(2013·天津高考·T2)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下面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N表示染色体组)。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 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 C.Ⅱ、Ⅲ和Ⅳ细胞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相同

专题5 遗传的基本规律

5遗传的基本规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4*15=60分)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D.豌豆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 2.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B.此病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C.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D.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3.二孩政策放开后,前往医院进行遗传咨询的高龄产妇增多。有两对夫妇,甲夫妇表现型正常,但男方的父亲患白化病;乙夫妇也都正常,但女方的弟弟是血友病患者(其父母正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夫妇的女方家系无白化病史,则甲夫妇所生孩子不会患白化病 B.推测白化病的发病率需要对多个白化病家系进行调查 C.乙夫妇若生男孩,则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2 D.乙夫妇若生女孩,则患血友病的概率为1/4 4.果蝇群体的子代经药物E处理后雌性明显少于雄性,某同学提出两点假说:①药物E能选择性杀死雌性果蝇;②药物E能使雌性果蝇性反转为雄性,但不改变其遗传物质。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X 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以若干纯合的红眼和白眼雌雄果蝇为材料,探究哪种假说正确,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经药物E处理子代后,统计子代雌性果蝇的表现型 B.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经药物E处理子代后,统计子代雄性果蝇的表现型 C.红眼雌果蝇和白眼雄果蝇杂交,经药物E处理子代后,统计子代雄性果蝇的表现型 D.红眼雌果绳和白眼雄果绳杂交,经药物E处理子代后,统计子代雌性果绳的表现型 5.下图为某家庭肾源性尿崩症遗传系谱,经鉴定Ⅱ3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1。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Ⅰ1、Ⅱ2均为杂合子 C.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为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 D.Ⅲ1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孩子不患此病的概率是1/4 6.如图所示,甲、乙两位同学分别用小球做遗传规律模拟实验,甲同学每次分别从I、Ⅱ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每次分别从Ⅲ、Ⅳ小桶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他们每次都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来小桶后再多次重复。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全国通用)2017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 孟德尔遗传定律(一)练习

第六单元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1讲孟德尔遗传定律(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C) A.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 C.为了验证提出的假说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解析】在孟德尔提出的假说的内容中,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而不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A项错误;孟德尔演绎推理的是F1和隐性个体杂交后代的情况,并据此设计和完成了测交实验,B项错误,C项正确;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是从个体水平证明基因的分离定律,D项错误。 2.如果重复孟德尔的实验,在一切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怎样处理才能够实现孟德尔数学统计的比例关系(C) A.选取生长良好的植株分析,舍弃矮小植株 B.精心培养豌豆,防止豌豆营养不良 C.选择足够大的样本分析 D.不人工干预,自然生长受粉,最后统计结果 【解析】统计学分析要选取足够大的样本,样本越大分析结果越接近真实值,C项符合题意。 ,现有一粒黄色玉米,下列既可判断其基因型又能保持纯种的遗传特性的可能性方案是(C) A.观察该黄粒玉米,化验其化学成分 B.让其与白色玉米杂交,观察果穗 C.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 D.让其进行自花传粉,观察果穗 【解析】玉米为雌雄同株、雌雄异花的植物,故通过同株异花传粉,观察子代表现型可确定其基因型:子代若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子代若不发生性状分离,则为纯合子且能保持纯种特性。若让黄色玉米与白色玉米杂交,则可能会改变其纯种特性。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 4.孟德尔曾利用测交来鉴定显性个体的基因型,下列有关测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B) A.测交是指杂合子与隐性个体的交配 B.测交能用来判断显性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

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4遗传、变异和进化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检测

专题4第2讲遗传的基本规律和伴性遗传 一、选择题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中“分离”和“自由组合”的基因,指的是( ) ①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②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③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④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为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3.下列有关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婚姻和计划生育指导对预防人类遗传病有积极意义 B.遗传咨询以家族系谱分析为主,为咨询对象提供防治对策和建议 C.我国取消强制婚前体验,是因为对遗传病的预防没有实际价值 D.产前诊断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预防先天性愚型患儿的出生 4.鸡的羽毛有芦花和非芦花两种,芦花和非芦花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雄性芦花鸡和雌性非芦花鸡杂交所产生的F1均为芦花鸡,F1中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中雄性均为芦花鸡,雌性中有一半为非芦花鸡,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1中的芦花鸡都携带非芦花基因 B.亲本芦花鸡一定是纯合子 C.芦花性状是显性性状 D.如果交换亲代表现型,则F1中雌性个体均为非芦花鸡 5.三叶草的野生型能够产生氰酸。用两个无法产生氰酸的纯合品系(突变株1和突变株2)和野生型三叶草进行杂交实验,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 杂交F1F2 突变株1×野生 型 有 氰酸 240无氰酸,780有氰酸 突变株2×野生 型 无 氰酸 1 324无氰酸,452有氰 酸 突变株1×突变株2 无 氰酸 1 300无氰酸,300有氰 酸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二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1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适应范围和验证 例1.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是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进行观察的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 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 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 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 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 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考点2 显隐性状和纯杂合子的判断 例2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 与a 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牛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 A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 B .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为显性 C .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 .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考点3自交和自由交配问题 例3.现有一豌豆种群(个体足够多),所有个体的基因型均为Aa ,已知隐性纯合子产生的配子均没有活性,该种群在自然状态下繁殖n 代后,子n 代中能产生可育配子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 A.2n +12n +1 B.2n +1-1 2n +1 C.2n +12n +2 D.2n -1+22 n +1 例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 和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 )

遗传的基本规律解题方法

遗传的基本规律专题复习 一、考纲考频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Ⅱ(5年2考) 2.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Ⅱ(5年26考) 3.伴性遗传Ⅱ(5年9考) 4.人类遗传病的类型Ⅰ(5年3考) 二、考查特点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主要考查假说—演绎法中的实验现象、假说内容和演绎推理内容。 2.遗传规律:考查显隐性性状的判断、基因型的推断、遗传概率的分析,考查对两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的灵活运 用。试题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中也有涉及。 3.人类遗传病: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和遗传方式的判断。通过遗传系谱分析考查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的不同。 三、解题思路 (一)孟德尔遗传定律常考的特殊分离比: (1)、一对相对性状。 ①2∶1→显性或隐性纯合致死。②1∶2∶1→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 练习: (2015·全国卷Ⅰ)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 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 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 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 为。 (2)、巧用“合并同类项”推算自由组合特殊比例(基因互作)。 ①9∶6∶1→9∶(3+3)∶1 ②12∶3∶1→(9+3)∶3∶1 ③9∶4∶3→9∶(3+1)∶3 ④15∶1→(9+3+3)∶1 ⑤9∶7→9∶(3+3+1) ⑥13∶3→(9+3+1)∶3 ⑦10∶6→(9+1)∶(3+3) 上述各特殊分离比的共性是总组合数为“16”,其基因型比例不变,即A_B_(9)∶A_bb(3)∶aaB_(3)∶aabb(1),只 是性状分离比改变。 练习: (2015·福建高考)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 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鳟鱼体表颜色性状中,显性性状是。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鱼的基因型是。 (2)已知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F2还应该出现性状的个体,但实际并 未出现,推测其原因可能是基因型为的个体本应该表现出该性状,却表现出黑眼黑体的性状。 (3)为验证(2)中的推测,用亲本中的红眼黄体个体分别与F2中黑眼黑体个体杂交,统计每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 性状及比例。只要其中有一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则该推测成立。 (4)三倍体黑眼黄体鳟鱼具有优良的品质。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鳟鱼为父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鳟 鱼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鳟

【新课标版】高考分类题库:考点10-遗传的基本规律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选择题 1.(2011·广东高考)某班同学对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绘制并分析了其中一个家系的系谱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Ⅱ-5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C.Ⅱ-5和Ⅱ-6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2 D.Ⅲ-9与正常女性结婚,建议生女孩 【解析】选B 。A项,根据5、6、11得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并且得出该病不在Y染色体上。该遗传系谱图提示我们此病既可能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B项,无论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5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那么再生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此概率为1/4。D 项,如果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男生女患病概率相同;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则生女孩也可能患病。

2.(2011·海南高考)假定五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则杂交组合AaBBCcDDEe×AaBbCCddEe产生的子代中,有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是( ) A.1/32 B.1/16 C.1/8 D.1/4 【解析】选B。AaBBCcDDEe×AaBbCCddEe得到的子代中一定含有Dd,因此只要计算出其他四对等位基因为纯合的概率即可:Aa×Aa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BB×Bb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Cc×CC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Ee×Ee出现纯合的概率为1/2,因此子代中,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四对等位基因纯合的个体所占的比率为1/2×1/2×1/2×1/2=1/16。 3.(2011·海南高考)孟德尔对于遗传学的重要贡献之一是利用设计巧妙的实验否定了融合遗传方式。为了验证孟德尔遗传方式的正确性,有人用一株开红花的烟草和一株开白花的烟草作为亲本进行实验。在下列预期结果中,支持孟德尔遗传方式而否定融合遗传方式的是( ) A.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红花 B.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1全为粉红花 C.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按照一定比例出现花色分离 D.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 【解析】选C。A项,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子代全为红花,可以用融合遗传来解释;B项,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子代全为粉红花,可以用融合遗传来解释;C项,红花亲本与白花亲本杂交的F2出现了性状的分离,不能用融合遗传来解释;D项,红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红花,白花亲本自交,子代全为白花,可以用融合遗传来解释。

第二讲遗传基本规律题

第二讲遗传的基本规律 序号 条件自交后代比例测交后代比例 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或B)时表 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1∶2∶1 2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 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9∶71∶3 3aa(或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 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9∶3∶41∶1∶2 4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或B)就表 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15:1 3:1 5 根据显性基因在基因型中的个数 影响性状表现AABB:(AaBB 、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 ∶aabb=1∶4∶6∶4∶1 AaBb:(Aabb 、aaBb)∶aabb =1∶2∶16 6 显性纯合致死AaBb ∶Aabb ∶aaBb∶aabb=4∶2∶ 2∶1,其余基因型个体致死 AaBb ∶Aabb∶∶aaBb∶ aabb=1∶1∶1∶1 (08 ·宁夏·T29)Ⅰ.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决定。显性基因A和B同时存在时,植株开紫花,其他情况开白花。请回答:开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其中基因型是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9∶7。基因型为和的紫花植株各自自交,子代表现为紫花植株∶白花植株=3∶1。基因型为的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植株。 ?【命题立意】以基因自由组合中的考查获取和处理信息能力,分析推理能力 ?【思路点拨】由子代表现型9:7→9:3:3:1 →AaBb自交, ?由子代表现型3:1=(3:1)(1:0)→AaBB 自交或AABb ?自交。由子代全部表现为紫花→AABB (09·安徽·T6)某种野生植物有紫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已知紫花形成的生物化学途径是: A和a、B和b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基因型不同的两白花植株杂交,F1紫花∶白花=1∶1。若将F1紫花植株自交,所得F2植株中紫花∶白花=9∶7。请回答: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 【思路点拨】由F29:7→9:3:3:1 →F1紫花植株(AaBb)由F1 (1:1)=(1:1)(1:0)→Aabb×aaBB AAbb×aaBb 基因互作解题关键: 第一:要理清基因之间的关系。 第二:注意特殊比例。 例题: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非等位基因A(a)和B(b)调控。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出现色素,AA和Aa 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修饰效应出现,BB和Bb的效应不同)。现有亲代P1

生物默写5:遗传的基本规律与进化

日期:姓名:学号:班级: 生物默写:遗传的基本规律与进化 (错的抄十遍) 1、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优点: 2、相对性状是指: 3、性状分离是指: 4、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5、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6、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表现出的特点: 7、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表现出的特点: 8、伴Y染色体遗传病表现出的特点: 9、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判断方法(两种情况): 10、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和控制性状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判断基因是伴X染色体遗传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的两种思路: 1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实验设计思路: 12、写出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并例举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四种): 13、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14、尽管艾弗里、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请具体指出。

15、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其意义是: 16、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一套密码子,根据这一事实,你能想到: 17、遗传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你认为这对生物的生存有何意义?试分析: 18、中心法则的内容图解: 19、在细胞分裂间期易发生基因突变的原因是: 20、DNA结构改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4点): 21、一般生物体的体细胞内同源染色体成对存在,有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请作出解释。 25、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意义: 2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不足(3点): 24、生物进化的实质: 25、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的原因及结果: 26、自然选择的实质: 27、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 28、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个体,是因为: 29、解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高考生物真题汇编 专题8 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

专题八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1 基因的分离定律 (2015新课标卷Ⅰ,32,9分)32.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 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答案】(1)1:1 1:2:1 0.5 (2)A基因纯合致死 1:1 【解析】(1)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 一种基因型”,A和a的基因频率均为50%,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0.5:0.5=1:1。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A+a)×(A+a)→1AA:2Aa:1aa,则A的基因频率为为0.5。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说明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不能存活,即基因A纯合致死。第一代Aa:aa=2: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A:a=2:1,自由交配,若后代都能存活,其基因型为AA:Aa:aa=1:4:4,Aa和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为1:1。 考点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015福建卷,28,14分)28.(14分) 鳟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以红眼黄体鳟鱼和黑眼黑体鳟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2020高考生物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5: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知识点5:遗传的基本规律和应用 1、通过羊膜穿刺术等对胎儿细胞进行检查,是产前诊断的有效方法。下列情形一般不需要进行细胞检查的是( ) A.孕妇妊娠初期因细菌感染引起发热 B.夫妇中有核型异常者 C.夫妇中有先天性代谢异常者 D.夫妇中有明显先天性肢体畸形者 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遗传病是指基因结构改变而引发的疾病 B. 具有先天性和家族性特点的疾病都是遗传病 C. 杂合子筛查对预防各类遗传病具有重要意义 D.遗传病再发风险率估算需要确定遗传病类型 3、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 突变发生,且I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6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Ⅳ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测Ⅲ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Ⅲ5 B.若Ⅲ4与Ⅲ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 C.Ⅱ1与Ⅳ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 D.若Ⅱ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39 4、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5、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 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 ) 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 6、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的花粉不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 7、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 (1)用“”表示尚未出生的孩子,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 (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____。 (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专题八《遗传的基本规律》最新修正版

2019衡水名师原创生物专题卷 专题八遗传的基本规律 考点28 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5颗星(1-10题,31题) 考点29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 5颗星(11-22题,32题) 考点30 自由组合定律的变式 3颗星(23-30题,33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9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来源】2016-2017学年福建省龙岩市一级达标校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28 易 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B. 自交可用于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 C. 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为3:1 D. 在一个种群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2.【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点28 易 下列测交或自交的组合中,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3.【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考点28 易 鼠的黄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遗传。研究发现,多对黄鼠交配,后代中总会出现约1/3的黑鼠,其余均为黄鼠。由此推断合理的是() A. 鼠的黑色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B. 后代黄鼠中既有杂合子又有纯合子 C. 老鼠体色的遗传不遵守孟德尔遗传定律 D. 黄鼠与黑鼠交配,后代中黄鼠约占1/2 4.【来源】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安庆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点28 中难 下列一对亲本杂交的实验中,能判定紫花和白花显隐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①和④ 5.【来源】山东省德州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考点28 中难 果蝇的有眼(E)对无眼(e)为显性,E、e基因位于Ⅳ号常染色体上。Ⅳ号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称为Ⅳ一三体,减数分裂时,Ⅳ号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联会后正常分离,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一极,各种配子的形成机会和可育性相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三体的产生不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B. 三体的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 C. 正常的无眼果蝇与有眼果蝇杂交,子代均为有眼

2020版高考二轮生物练习-专题强化练(八)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 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 1.(2019广西八市4月联考)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观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现问题 B.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假说的内容之一 C.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 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F2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按一定比例分离的呢?该过程属于发现问题,A项错误;雄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B项错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C项正确;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项错误。 2.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导致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F1,F1毛色呈白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 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 C.若F1自交,F2中黑毛∶黄毛∶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 D.若F1自交,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则F2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1/2 ,黑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黄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含A、B基因的个体因转录的产物无法继续表达,即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而毛色呈白色,则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abb,进而推知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A、B两项正确;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F1,F1毛色呈白色,则亲本中黑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黄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F1自交,F2中黑毛(A_bb)∶黄毛(aaB_)∶白毛(A_B_、aabb)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即9∶3∶3∶1的变形,说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C项正确;F1中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若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说明基因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F2中黑毛(AAbb)∶黄毛(aaBB)∶白毛(AaBb)=1∶1∶2,黑毛个体的比例为1/4,D项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