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项目投资计划书

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项目

投资计划书

xxx公司

摘要说明—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世界能源的消耗量也急剧增加。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报告(EIA2012),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加50%。其中,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消耗将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6%,而水力发电、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例只占到14%。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石化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和气候

变化问题的共识。

该生物质颗粒项目计划总投资16075.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32.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96%;流动资金3542.55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2.04%。

达产年营业收入2739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355.76万元,税金及

附加298.02万元,利润总额6043.24万元,利税总额7174.81万元,税后

净利润4532.4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42.3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59%,投资利税率44.63%,投资回报率28.20%,全部投资回收期5.05年,提供就业职位427个。

煤炭燃烧对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目前国家已经讲禁煤令从工业锅炉领域像民用锅炉,烘干行业延伸,现在可以说是烧煤的地方一律取缔,国家连年出台治理煤炭的政策和法规。

报告内容:项目基本情况、项目背景研究分析、项目调研分析、建设规模、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土建方案说明、工艺技术分析、项目环保分析、安全管理、风险应对评价分析、项目节能说明、项目实施进度、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效益、综合结论等。

泓域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项目投资计划书目录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第二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

第三章项目调研分析

第四章建设规模

第五章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第六章土建方案说明

第七章工艺技术分析

第八章项目环保分析

第九章安全管理

第十章风险应对评价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说明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第十四章经济效益

第十五章招标方案

第十六章综合结论

第一章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公司

(二)公司简介

本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品质为本”的发展理念,倡导“诚信尊重”的企业情怀;坚持“品质营造未来,细节决定成败”为质量方针;以“真诚服务赢得市场,以优质品质谋求发展”的营销思路;以科学发展观纵观全局,争取实现行业领军、技术领先、产品领跑的发展目标。

公司的能源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公司、车间和班组Ⅲ级能源管理体系,全面推行全员能源管理及全员节能工作;项目承办单位成立了由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为主要领导的能源管理委员会,能源管理工作小组为公司的常设能源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能源管理的组织、监督、检查和协调工作,下设的能源管理工作室代表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开展项目承办单位能源管理工作;各车间的能源管理机构设在本车间内,由设备管理副总经理、各车间主管及设备管理人为本部门的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设立专(兼)职能源管理员,负责现场能源的具体管理工作。公司基于业务优化提升客户体

验与满意度,通过关键业务优化改善产业相关流程;并结合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推动业务体系提升。

为了确保研发团队的稳定性,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技术人员激励等方面实施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奉行“诚信创新、科学高效、持续改进、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将产品的质量控制贯穿研发、采购、生产、仓储、销售、服务等整个流程中。公司依靠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品质管理系统,确保了品质的稳定性,赢得了客户的肯定。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问题导向,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公司战略,制定科技创新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建立了包括项目立项审批、实施监督、效果评价、成果奖励等方面的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三)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集团)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22.86万元,同比增长31.81%(5773.59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生物质颗粒生产及销售收入为21882.84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1.47%。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5738.25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157.34万元,增长率25.26%;实现净利润4303.69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55.28万元,增长率21.2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项目

生物质颗粒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双重属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其消耗量己跃居第4位,仅次于石油、

煤炭和天然气。

面对全球动力格局新改动,习惯国际动力展开新趋势,举办重要会议,研讨我国动力安全和战略疑问。习近平总书记掌管举办中间财经领导小组

第六次会议,听取关于动力安全疑问的陈述,并宣告重要讲话,树立了

“四个改造”、“一个合作”的动力展开国策。

(二)项目选址

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49498.07平方米(折合约74.21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9.37%,建筑容积率1.07,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6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68.88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49498.07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39286.62平

方米,总建筑面积52962.93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37337.31

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4046.99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70台(套),设备购置费4730.29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1126675.00千瓦时,折合138.47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22766.29立方米,折合1.94吨标准煤。

3、“生物质颗粒生产加工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1126675.00千瓦时,年总用水量22766.2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140.41吨标准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60.18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

率21.09%,能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符合xx高新技术产业开

发区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

取了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

不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6075.1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32.5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7.96%;流动资金3542.5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2.04%。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739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1355.76万元,税

金及附加298.02万元,利润总额6043.24万元,利税总额7174.81万元,

税后净利润4532.4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42.3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37.59%,投资利税率44.63%,投资回报率28.20%,全部投资回收期

5.05年,提供就业职位427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将整个项目分期、分段建设,进行项目分解、工期目标分解,按项目

的适应性安排施工,各主体工程的施工期叉开实施。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高新技

术产业开发区及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质颗粒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生物质颗粒产业结构、技术

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集团)有限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生物质颗粒

生产加工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供就业职位427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642.38万元,可以促进xx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

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7.59%,投资利税率44.63%,全部投资回

报率28.20%,全部投资回收期5.05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5.05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4、发挥民间投资在制造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为广大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国务院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扩大就业、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是环境保护、清洁生产都是积极可行的。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研究分析

一、生物质颗粒项目背景分析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交通工具数量的增加,世界能源的消耗量也急剧增加。根据美国能源信息局(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报告(EIA2012),预计到2035年,全球能源消耗将比现在增加50%。其中,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消耗将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6%,而水力发电、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比例只占到14%。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清洁能源、减少石化能源消耗、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世界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和气候

变化问题的共识。

生物质能是继煤和石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

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可再生能源,长期以来为人们的生活用能提供能源。

近50年以来,随着石化能源消耗的增加,生物质能在全世界的应用急剧减少。尽管如此,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生物质能的年消耗量是1.25t油当量,占世界一次能源消耗的14%。在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能是人们取暖和煮饭等生活用能的主要来源;而在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成为煤的替代能源被广泛

运用于发电厂和工厂。与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相比,生物质能发电具有不

受外界自然条件的影响及生产过程可控性高等优点。人们可以根据发电生

产的要求,控制生物质种植面积及产量,从而保证发电生产的稳定性和持

续性。生物质颗粒燃料是生物质固体形态的能源化利用方式,也是生物质能源化利用最简单、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利用机械力将生物质压缩或挤压成为容积密度较大、热效率较高、便于运输和储藏的固体成型燃料,其容积密度可以提高到原来的10倍以上(大于600kg/m3),形状和尺寸统一,使用方便,易于燃烧,是煤和薪柴优秀的替代燃料。本文首先介绍了世界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起源,然后全面描述了目前世界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对世界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并对现阶段发展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了解世界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促进我国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参考。

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作为产业是在70年代的石油危机期间发展起来的。由于当时石油价格的飙升,迫使部分欧、美洲国家大力开发和利用替代能源;而此时生物质颗粒燃料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生产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产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其生产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林业废弃物,运输成本低、价格便宜,所以物美价廉的生物质颗粒燃料成为煤和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深受欧、美国家的青睐。但石油危机过后,随着世界石油价格的稳定,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生产和使用逐渐走向萧条,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的发展缓慢。

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认识到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石化能源而导致石油资源萎缩和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积极开发和使

用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减少石化能源的消耗、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已成为

世界各国缓解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问题的共识。在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

共同努力下,一些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书纷纷出台。例如,1997

年制定并于2005年生效的《京都协议书》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

限制温室气体排放,要求世界142个协议签署国在2008-2012年期间温室

气体排放比1990年平均下降5%。2009年制定的《哥本哈根协议书》是继《京都议定书》后又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球气候协议书,其进一步确定

在2015-2020年期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要控制在2℃范围以内,到2050年全球的温室气体减排量需达到1990年水平的80%。除了国际协议书以外,

一些地区和国家还制定了适用于本地区或国家的法律和法规,严格限制温

室气体的排放。例如,美国的《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AmericanCleanEnergyandSecurityAct)和《美国电力法案》(AmericanPowerAct),欧盟的《欧盟生物质能行动计划》

(EuropeanBiomassActionPlan)和《可再生能源方案》

(DirectiveforRenewableEnergySources)等。所有这些国际协议书和地

区或国家的法律和法规成为世界可再生清洁能源发展的驱动力,大大刺激

了可再生能源的需求量,生物质颗粒燃料产业也因此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在21世纪后得到了飞速发展,产量以每年18%~25%的速度增长。

二、生物质颗粒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煤炭燃烧对大气中排放的有害气体是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目前国家已经讲禁煤令从工业锅炉领域像民用锅炉,烘干行业延伸,现在可以说是烧煤的地方一律取缔,国家连年出台治理煤炭的政策和法规。

“煤改电”“煤改气”虽然环保,但是企业成本增加太高,很多刚开始改燃气的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关门或者采用生物质燃料来代替燃气,以降低运行成本。环保,成本低是生物质燃料代替燃气的优势。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废气颗粒物排放标准从30mg/m3到20mg/m3,并增加了一氧化碳的指标。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之前一直身份比较尴尬,生物质成型燃料一直被认为是高污染型燃料锅炉和清洁能源燃料锅炉之间的过渡型供热设施。

目前多数的生物质成型燃料锅炉配套的布袋除尘设施,虽是高效,但对于颗粒物的处理却有一个局限区间,按工程实际,处理后的颗粒物在20-30mg/m3之间。可以说,按目前的治理水平尚不能完全符合新标准的要求。以前的生物质成型燃料还勉强算是清洁能源,烟囱高度参照燃气、轻柴为燃料的锅炉等,即要求8米以上,现在和燃煤锅炉同等要求了。包括基准氧含量也与燃煤的同等待遇了。

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新能源体系建设、清洁取暖政策规划,并结合发展县域产业经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其中重点提出了,保民生供暖,采取“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宜生物质则生物质”的多样性选择,让保证老百姓供暖的基础上,采取合适的能源供暖。在此次廊坊同期举办的“2019第13届中国农村清洁取暖博览会”上,生物质炉具在展会

上占据了主角,说明清洁环保,成本低的生物质燃料在市场上还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第三章项目调研分析

一、生物质颗粒行业分析

生物质颗粒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可再生性和环境友好性的双重属性,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其消耗量己跃居第4位,仅次于石油、

煤炭和天然气。我国的生物质能资源十分丰富,每年仅农业废弃物产量就

有约7.15亿t,其中农作物秸秆产量约为4.33亿t,约占60%。

我国大多数农民利用秸秆、薪柴的方式还停留在最原始的直接燃烧的

状态,这样不仅农作物秸秆不能充分燃烧,浪费资源,而且对环境造成严

重污染,危害人们身心健康。生物质成型颗粒燃料的能量密度相当于中质

烟煤,但成型燃料燃烧排放的CO,来自于秸秆光合作用吸收的CO,,吸收

和排放达到平衡,基本实现零排放,其它有毒有害气体排放量也远小于煤。生物质成型燃料本身体积较小,接触到的空气充足,可以充分燃烧,相对

于煤来说,燃烧特性明显改善,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物质秸秆固体成型

燃料包括颗粒燃料、块状燃料和棒状燃料,其中颗粒燃料因其自身特性,

具有流动性强、燃烧效率高等优点,从而得到广泛应用。

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在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的作用下,由于物料间以及

物料和模辊间的相互摩擦,物料达到一定温度,再加上木质素的黏结作用,使植物体变得致密均匀,当取消外部压力后,由于纤维分子之间的相互缠绕,一般不能恢复原来的结构和形状,冷却以后强度增加,成为成型燃料。

生物质颗粒燃料通常是指由经过粉碎的固体生物质原料通过成型机的压缩成为圆柱形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直径≤25mm,长径比≤4,常见直径尺寸有6,8,10mm。成型颗粒燃料密度明显增大,体积明显缩小,便于运输和贮存;同时,体积小,与空气接触面积大,利于燃烧;规格一致,便于实现自动化输送和燃烧;可作为工业锅炉、住宅区供暖及户用炊事、取暖的燃料。

燃料的挥发分含量越高,则点火越容易,燃烧性能越好,而生物质颗粒燃料的挥发分含量高达60%~70%,远高于煤,故其点火性能和燃烧性能均优于煤;碳含量为35%~42%,远低于煤。这使得其热值低于煤;N含量为0.5%~3%,S含量仅为0.1%~0.5%t,燃烧时NOx和SO,的排放量远低于煤,排放的CO,和秸秆光合作用吸收的CO,达到平衡,基本实现零排放;与原始状态的生物质资源相比,颗粒燃料燃烧时间更持久。由此可见,生物质颗粒燃料是一种“优质、清洁、高效”的燃料。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秸秆能源化利用得到了高度重视,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在这些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支持下,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09年底,全国已有生产厂家260余处,生产能力每年约76.6万t。国内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主要用作农村居民户用炊事、取暖、住宅区取暖、工业锅炉以及发电厂等的燃料,可减少一次能源的损耗,增加生态效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环境效益;为农民增收,增加社会效益。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试验,国内部分成型设备及其配套产品发展成熟。如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的生物质制粒设备,整机传动部分选用瑞士、日本高品质轴承,确保传动高效、稳定、噪声低,采用国际先进的真空护热处理制造工艺加工而成的合金钢环模,使用寿命长,且适用范围广,可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花生壳以及木屑等多种燃料制粒成型;江苏牧羊集团生产的MUZL系列制粒机,采用双马达同步齿形带分步骤传动系统及独特三压辊经典设计,布料均匀,产量高,噪音低,环模技术可加工最小颗粒孔径1.2mm;MZLH508JG高效率制粒机,采用国际先进的设备和工艺加工制造的合金钢环模,使用寿命长,特制喂料机构,进料均匀可靠,专为压制各种秸秆颗粒燃料而设计。

目前,国外的很多企业生产的颗粒成型设备技术已经日趋成熟,像德国SALMATEC公司的MAXIMA模块化设计的制粒机,可以适应多种原料,生产率高达30000kg/h;奥地利ANDRITZ公司生产的Feed&Bio-fuel系列颗粒机,轧辊可以快速、简单、准确的滚动调整,模孔尺寸通常的范围从

1.5~9.5mm,颗粒模具可达到约90mm厚。此外,ANDRITZ公司针对每道工序或完整的工艺生产线采用全自动控制系统,确保成型颗粒质量的同时,符合成本效益。模块化设计的控制系统,范围从业务职能的基本控制到整个工艺生产线,包括先进的电脑控制、秤、粉碎机、搅拌机、挤压机、烘干机、制粒机、冷却器和涂层机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