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品社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品社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品社教案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2017年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 范家屯三中 李敏

四年一班学生名单

四年二班学生成绩单

课程表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积极、稳步、有效地实施深化新课程改革为主线,以教学为中心,务实创新,落实规范,提高效率,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为打造“优质均衡和谐教育”而努力。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例如,今天的儿童在早期的社会性生活中,由于自我中心的存在以及家庭中容易出现的放纵,使得一部分儿童自认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规则意识比较模糊。随着集体生活与合作活动的逐步拓展,以及他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学会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做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又如,目前我国有残疾人6000多万,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今天帮助 残疾人,支持、搞好残疾人事业,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受到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呵护,“只知受爱,不知爱人”,“只知索取,不知奉献”,人与人之间不能互相互相尊重。面对与自己不一样的残疾人,他们可能会觉得好笑,有时甚至会嘲笑、瞧不起,还可能会戏弄残疾人。我们必须从小培养学生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具有同情心与爱心,并让学生乐意努力去帮助他们。 此外,四年级的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也日益频繁,独立活动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学生从平时亲身经历的事实中理解生活与交通运输业的双向关系,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丰富社会知识,从而更好地去适应生活和创造未来。 三、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第三单元《交通与生活》第四单元《通信连着你我他》 2、教学目标: 1. 通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能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并能利用地图的基本知识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了解家乡的民俗、民风,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通过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从了解日常生活中工农业产品入手,探究工农业生产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体验工人和农民为此付出的劳动 与智慧;了解工人生产劳动的情况,知道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合作,知道各行各

教科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有困难,我不怕 主题一这点困难算什么 教学内容: 1、困难是什么; 2、我也失败过。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和学习中会有困难,只有勇敢地迎难而上,才能克服困难,战胜自我。 2、懂得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帮助自己不断进步。 3、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初步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学重难点: 对学生进行健康情感和积极生活态度的诱导和便是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懂得生活中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都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面对这些问题的态度。 教学准备: 类似战胜困难的故事,写有名言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困难是什么 一、谈话导入。 二、看图讲故事,认识困难

1、学生自学:仔细观察图画,想一想每图讲什么 2、和同桌讲讲图片,互相补充。 3、全班交流每幅图片,说说困难是什么。 4、引发学生思考:?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的含义。 5、教师小结。 三、讲故事,悟道理 1、请学生观看第二组图片,并讲故事。 2、学生听完故事,请学生谈谈对于?勇士?战胜?困难?的办法很简单的看法。 3、学生讨论: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困难? 4、交流看法。 5、教师小结学生的发言。 6、学生填写课文的空白框。 7、教师讲类似的故事,进一步帮学生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 四、开展活动,启发学生 1、观看课文的最下面的图片。 2、帮那个小姑娘想想其它的办法。 3、联系自己,启发学生找出自己?可以做又最怕做的事?来尝试。 4、小组讨论怎样克服困难。 五、布置作业

回家去尝试找一件自己可以做又怕做的事来尝试。 [教学后记]: 第二课我也失败过 一、谈话导入 二、结合名人档案理解第一段主题文字。 1、事先布置学生了解这些名人的故事。 2、引导思考:这些人都曾经历过挫折和失败,为什么还能取得成功呢? 3、对比自己的行为讨论: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过挫折和失败吗?当时你是怎么想的?如果不愿意当众说,也可以用小纸条的形式告诉老师,让大家来帮他分析,应该是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 三、看图听故事,探讨问题 1、学生看图,听老师讲故事。 2、学生分析小雪的心理,探讨她该如何面对一进的失意。 3、学生续编故事:小雪会成功吗? 4、教师小结。 四、读名人名言,学道理 1、读爱迪生的名言,想爱迪生的故事,并交流。 2、学生在讲其他名人类似的故事 3、交流:有人说:?‘胜败乃兵家常事’,所以,失败了无所谓,根本不要放在心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小学三年级品社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程标准的年级(段)要求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养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4.热爱祖国,珍视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尊重不同国家和人民的文化差异,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5.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初步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生活。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

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4.知道在中国长期形成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初步知道影响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事件。初步了解新中国成立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 5.知道世界历史发展的一些重要知识和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三、具体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掌握必备的知识。 2.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 3.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4.充实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

【新教材】部编版三上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 4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能工整书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借助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领略秋天美丽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感受文字美,通过诗中所描写的景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借助注释和插图读课文的预习任务。 2.教师准备挂图,以及表现秋天情调的乐曲磁带,便于配乐朗诵。 导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话训练,进入秋景。 同学们,你能以秋天为内容,说一句或几句描写秋天景色的句子吗? 二、导入,揭示课题:介绍杜牧、岳麓山。 1.课件:简介杜牧 2.“山行”是什么意思?这座山在哪里呢? 湖南长沙的岳麓山。(课件:岳麓山) 三、感受情境,理解诗意。 1.(课件:山行)让我们一起来跟着朗读,自由朗读古诗,个别朗读。 2.学生根据注释,理解诗意。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来,准备提问。 3.小组交流诗意。 4.检查自学效果: 5.预设问题: (1)诗人首先远远地看到什么? 寒山、石径。 ①什么叫寒山?什么叫石径?“斜”是什么意思? ②第一句是什么意思? (2)接着诗人又看到了什么? 白云、人家。 ①“生”是什么意思? ②第二句是什么意思?

(3)诗人为什么停下车来呢?“坐”是什么意思?“晚”是什么意思?第三句是什么意思? (4)“霜叶”是什么意思?“红于”呢?第四句是什么意思? 6.同桌互相说说诗句的意思,再自由读古诗,体会哪几个字用得特别好,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四、研究古诗,体会诗韵。 1.你认为古诗中哪些地方写得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呢?或者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都可以提出来。 2.生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先独立研究再小组讨论。 3.集体交流: (1)“寒山”点明了季节,这个“寒”字使人仿佛看到了…… (2)“白云生处”说明山高,“有人家”使整个画面充满生机,起到静中有动的效果。使人仿佛看到了……听到了…… (3)前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你认为第三句中哪个字最能表现诗人此时的心情──“爱”。 (4)夕阳下的枫树林是如此美丽,诗人突然觉得这枫叶比什么还红?(二月花) 哪个字最能表现枫叶的特点?“红”字。透过这个红字,我仿佛看到了……五、指导诵读诗句。 多种形式反复读,直到背诵。 第二课时 一、介绍引入。 简介苏轼。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听师读,要求:听准字音。 2.自己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5.师生交流。 三、再读感悟,想象诗歌画面。 1.自由读,结合图理解诗意。 2.小组内讨论交流,老师相机点拔。 3.师生交流。 4.教师读,学生看图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四、发挥想象,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1.教师描述诗意,激发学生想象。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五、想一想,议一议。 你认为一年最好的时节是哪个季节?为什么?

三年级社会与品德下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四单元说说我们生活的社区 一、单元目标: 态度:体验社区环境、设施与居民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理解人与人之间相符依存的关系,养成关心、爱护自己社区的态度和热爱自己社区的情感,乐于为社区的付出自己的劳动。 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调查活动,能够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能够学会观察社区中的人和事,并对其作出初步的分析和判断,同时具有思考社区生活合理性的能力。 知识:认识社区的基本环境和设施,认识社区内各种公共设施的用途,了解居委会在社区中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三、教学过程: 主题一这是我们生活的社区 课题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社区的概念。 2、知道社区是由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共同组成的。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单元导读图开始,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阅读和观察单元导读图,与同桌进行交流。教师布置以下活动:你对社区了解多少,与图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二、小组讨论。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引导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发表自己的意见。 1、个人发表。请学生欣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区”的画面和文字,教师向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从小就生活在现在的社区内吗?有没有从其他地方搬来的?”请几个搬过家的同学发言,并介绍一下自己以前住过的地方。 2、教师总结。“我们生活的社区在不断变化,社区中生活的人也在不断变化,社区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一样,把大家联系起来,没一个生活在社区里的人都应该爱护和维护它。 三、家庭作业: 收集社区图片或照片,以及相应的资料。 课题2 各种各样的社区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前我国存在的风格各异的社区。 2、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社区有进一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鲁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品社教案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113.129.172.* 1楼 山东人民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教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共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6、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7、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本省会城市的位臵,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8、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9、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向他们学习。 10、了解家乡的民风、民俗,体会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

11、了解家乡生态环境的一些问题,树立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环境保护活动。 教学建议: 教学中,要立足课程特点,体现品德课程的综合性、生活性和公民性。在这册教材中,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的综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综合,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的综合以及地理和环境教育的综合。在激发学习兴趣上,我们可以通过这几条途径: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学习方式;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励性的、发展性的评价还有现代化教学手段。 教学中,我们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这几个良好习惯:守纪、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收集资料的良好学习习惯和通过现象看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中还要实现多样活动贯穿,我们要明确教学的过程不是学科的逻辑过程而是活动的过程,要以活动为链条,教学过程是学生活动串,以活动为引领展开教学过程。并且活动要讲求实效,还要做到与班队活动相结合。 实施教学时,我们要有这几个理念:课程要面向学生生活;学生生活是重要的课程资源;教材只是范例,教材呈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相比是单薄的。因此,我们要对教材内容做适当的拓展延伸。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做到对学生及时鼓励评价,以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发展。努力实现个性化评价,实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的多样化。 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 单元特点: 1、以学生的集体生活为主线,引导学生关心集体,维护集体荣誉,让品德教育显性化,使学生的良好品德在研究活动和体验感悟中得以形成和发展。 2、设臵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如第二课?快乐的集体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兴趣、爱好出发,设臵问题情境,通过辩论会的形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提升自己的认识。 3、内容设计具有开放性,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教学留有弹性空间;版式设计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4、注重活动过程的完整性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材?为?学材?。

四年级品社教案Word版

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走进美丽的家乡》教学设计 1站在高高的山岗上 用眼睛观察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等展开对家乡的了解,增进对家乡的情感。 2、学会用流畅的语言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乡。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请看书本的第2页。你们猜图上的老师带着这群小朋友正在做什么呢(回答:观察家乡。) 对了,他们正在观察自己的家乡。从今天开始,我们也要像他们一样,学习和了解自己的家乡了。 二、阅读与讨论。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页的课文——妞妞的日记,并回答,妞妞和她的同学们分别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 三、教师介绍广州。(虽然并不是每个同学都来自广州,但广州算是这班学生的第二故乡。故选取广州作为学习的对象。) 教师展示有关于广州的各种图片。并介绍以下内容: 1、广州的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房子,景色,人们的生活等) 2、广州的特色食物。(白云猪手,早点等) 3、广州的名胜古迹。(陈家祠等) 五、大家开口说。 1、师说:大家现在已经对广州有一定的了解了,现在,你们也来说说自己原来的家乡,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2、学生活动:四个人一个小组,互相说说自己的家乡。(约8分钟)然后,学生发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乡。

(1)、师:同学们,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今天,我们重点让小明带领大家去看看他的家乡发生了哪些变化。 (课件演示小明的家乡花都的变化)(课件上有广花公路、物流公司、白云国际机场……) (2)、师:同学们,看过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呢?(学生自由畅谈)(3)、师:家乡的变化真大呀!让我们各展风采,一起来说说家乡的变化!(学生畅所欲言,谈变化) (4)、交流讨论 (5)、师: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的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你可曾知道,我们的家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6)、小结:同学们说的对,是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气象,我们要努力学习,长大后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六、家庭作业 :根据自己的观察,完成教科书第7页的观察记录,并布置下节课作画的准备。 用手描绘家乡 教学重点:通过作画(描绘自己的家乡),增强学生对家乡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 二、阅读。请学生阅读教科书8至9页的内容,了解别人是怎样对家乡进行描绘的。 三、大家来做小画家。学生个人作画,教师巡视并适时给学生提供帮助。同学之间亦可互相讨论作画的内容。 四、展示画得比较好的同学的画,并让他们讲讲画这幅画的含义和画这幅画时的 心情。(画面展示了农村新貌、商机无限、翱翔天空……) 五、教师进行简单的点评。 1、表扬画得好的同学,对于一些不认真地同学进行不记名的简单批评。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 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年后的我。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我的家乡风光好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最新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全单元教案设计

4 古诗三首 第1课时:学习《山行》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的音、形、义。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山行》。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 4.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大意。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表现秋天的美好境界,注意“径、斜”读音。 教学准备: 1.课文挂图、字理演变图、生字卡片或课件。 2.朗诵的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出示挂图(或课件出示),说一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今天我们一起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初读感知,识记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1.自己读,定位识字,读准字音。 2.自由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读,合作学习,理解词义。 注意“径、斜”的读音,理解“石径、坐、霜叶、红于、白云生处”等字词的含义。 小结:这首诗只用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地品味它,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再读感悟,背诵古诗 1.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2.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得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四、指导写字 1.“雨”作偏旁时,左边竖变点,横折钩变成横钩。 2.“车”字的下横要写得伸展。 五、拓展活动 1.填字,涂色,说说你眼中的秋天。旨在要求学生巩固生字,并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山东版) 第一单元:幸福家庭伴我成长 单元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 2、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成员间的亲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能力 1、学习知识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2、体会健康明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家庭幸福和个人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知识: 1、知道家庭生活要讲道德、要有家庭责任感,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沟通,平等对待,会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 2、懂得与邻里要和睦相处。 (一):我的家庭 时安排:2时 活动目的:

1、了解家庭的构成,知道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家庭。 2、了解父母的工作、兴趣爱好等,体会父母对社会和家庭的贡献。 3、知道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第一时 活动过程: 一、活动:“幸福的家” 1、活动准备:前准备好全家福的照片,收集一些家庭趣事等。 2、活动安排:教师布置活动安排: (1)、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 (2)、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介绍西下。 (3)、说一家庭趣事或体现家庭温暖的事。 3、学生活动。 二、智力回答 1、刚才介绍的同学中,三口之家的都是谁的家庭?(五口、六口……) 2、在刚才的介绍中,只和爸爸妈妈生活在一起的有……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的有…… 3、你还知道一些特殊的家庭吗? 三、知识介绍 (一)、单亲家庭: 1、教师用一则关于单亲家庭中的孩子的小故事提出话题。 2、提出问题: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吗?(这个孩子很可怜,他缺少爸爸妈妈的爱……)

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南嘴中心校羊婆小学:刘玉芳 课题:呵护我们的身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懂得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过程与方法 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明白公共卫生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意义,自觉维护良好的公共卫生环境。 教学重点: 懂得生命的重要,知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心态,才能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难点:知道怎样才能克服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学领航: 同学们,身体是生命的载体,爱惜生命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台工作着的机器。我们从小爱惜它,他就能工作得更好,生命存在的时间也就更长。 板书:呵护我们的生命

二、自主学习: 学生默看教材第12面至第18面。 三、合作探究、交流指导 1、对照教材第13面图,讨论:他们的习惯好吗?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学生总结发言:“我是怎样克服不良习惯的。” 指导:从这三幅图看,这些小朋友都没有自觉性,随便放纵自己,使自己不经意地染上了不良习惯。你看,他用手拿东西吃,手上的细菌就会跟着往肚子里跑。这样,后果是怎样的呢? 2、人们常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指导:注意个人卫生 现在,大家一起来找一找提醒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俗语、谚语,把它们写下来。 学生把自己收集的俗语、谚语读一读,互相交流。 指导: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陋习。请同学们做做:把你看到的或自己做过的一些陋习给同学们说说。 出示图片。说说陋习的危害性。 3、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去革除陋习呢? 指导:既然注意卫生,身体好。那么身要健,须锻炼,良好的体魄是锻炼出来的。你是不是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你常参加哪些体育锻炼

三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妈妈,您放心吧 活动目标 1.了解父母辛劳,懂得做子女的应该关心父母,在家做个好孩子。 2.做到自己会做的事自己做,不让父母操心,并能帮父母干家务活,虚心接受父母的教育,以实际行动给父母带来快乐。 3.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 一、情感体验 教师:我们了解过父母的工作。父母亲为了我们,他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为我们的成长日夜辛劳。有一位同学是这样写她妈妈对自己的爱。 1.(投影出示)配乐诗朗诵《妈妈的爱》。 在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衫。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 在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 有一回我病了,妈妈抱我去医院,摸着我很烫很烫的额头,妈妈着急地哭了。啊!妈妈的爱是滴滴的热泪。 妈妈的爱是阳光,妈妈的爱是雨露,我一定把妈妈的爱永远记心上。 2.教师:爸爸妈妈点点滴滴的行动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3.同桌互说。(要注意一天中的小事,从身边小事引导学生体验父母亲对孩子的爱)4.教师随机评价。 二、讨论 1.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 我们该怎样让爸爸妈妈少操心呢? 2.小组讨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事,减轻父母的辛劳。如: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帮忙提包拿鞋;爸爸妈妈口渴了,为他们端茶;每天,自己独自上学,不让父母接送;自己洗澡、洗头,不让妈妈辛苦;不随意向爸爸妈妈撒娇;不随便向爸爸妈妈要零花钱等。 3.小组代表发言。 4.归纳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听从父母的教导。 这就是我们送给爸爸妈妈的爱心,老师在黑板上画爱心。提示:会说并不表示会做。 三、小调查 教师:老师想和全班同学做个小调查。请同学们对照老师说到的事情,评评自己平时的表现,考察自己是不是一个关心父母、独立自强的孩子。(要求:星级评比,做得好加2颗星,没做到的不加星,做得一般加1颗星)题目如下: “我能行”调查表 1.你能独立上、下学吗?从开学到现在你一直是自己上、下学,可以得2颗星。如果长辈偶尔接送,只能得1颗星,从来就是长辈接送的不得星。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时遇到不懂的词语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的。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都是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积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词语,另一个是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在“书写提示”中要学会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画顺序,按照“横平竖直”的方法书写汉字。如“排”的写法,提示学生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4.“日积月累”用读、写、默写等方法掌握描写秋天的一些词语。 学前准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解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2.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生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查字典,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我请教它的时候很多,它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有“忐忑”这个词语,我就是通过查字典明白它的意思的。 生2:我时常运用组合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生3:刚才的同学说得都不错,我有时候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词语或句子。 生4: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可以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近义词是“好看、漂亮”等。这就是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效果也不错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 直接进入板块,然后根据学生的经验让他们放开去说,学生平时也有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是不善于总结归纳,老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激励他们动脑子去思考,去组织语言,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教育科学出版社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教育科学出版社》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重难点: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教学后记: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学生说“拉钩、上吊一百年不变”并说说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这个歌谣。 2、你们说过这样的话吗当时指的是一件什么事你做到了没有 3、学生发言。 二、听故事学榜样。 1、听故事《宋濂抄书》。 2、提问宋濂诚信的美德对他有什么帮助 3、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三、讲故事 1、在你身边有没有像宋濂这样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人请你介绍介绍。 2、介绍形式1小组内先交流代表发言。2根据故事情节表演。 四、看小品解难题、 1、看小品。 2、讨论小美到底该怎么办 3、你碰到这样的事情吗如果你事先答应了别人可是又忘记了你是怎么做的应该怎么做 4、小结你想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那就应该播种真诚真诚地帮助别人说到就做到一定会成为大家信得过的朋友。

未来出版社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哺育我成长的家乡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目的要求: 1.知道自己家乡的名字、名字的(演变)来历, 2.学会使用图例、方向标、比例尺等工具在地图上找到家乡的位置及相邻省份。 3.通过访问、调查家乡的来历等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重点难点: 1.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2.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甘肃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一、歌曲导入: 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1、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品社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

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教学难点: 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 《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多媒体课件:1.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