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设计

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设计
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设计

西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通信课程设计

设计名称:FIR 低通、带通和带阻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姓名:

学号:

班级:通信0801

指导教师:胥磊

起止日期:2011.6.21-2011.7.3

西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制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班级:通信0801 学生姓名:学号:

设计名称:FIR 低通、带通和带阻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起止日期:2011.6.21-2011.7.3指导教师:胥磊

设计要求:

1、采用Kaiser窗设计一个低通FIR滤波器

要求:

●采样频率为8kHz;

●通带:0Hz~1kHz,带内波动小于5%;

●阻带:1.5kHz,带内最小衰减:Rs=40dB。

2、采用Hamming窗设计一个带阻FIR滤波器

要求:

●通带:0.35pi~0.65pi,带内最小衰减Rs=50dB;

●阻带:0~0.2pi和0.8pi~pi,带内最大衰减:Rp=1dB。

采用Hamming窗设计一个70阶的双通带线性相位FIR滤波器

要求:第一通带0.2pi~0.4pi,第二通带0.6pi~0.8pi

4、分别绘制这三种数字滤波器的幅度响应曲线和相位响应曲线;

5、对三种滤波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课程设计学生日志

时间设计内容

7月1日查阅资料,确定设计思路

7月2日编写程序,调试程序

7月3日完成程序,着手写报告

7月4日最后检查,答辩

课程设计考勤表

周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课程设计评语表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指导教师:

年月日

FIR 低通、带通和带阻数字滤波器的设计

一、 设计目的和意义

1、熟练掌握使用窗函数的设计滤波器的方法,学会设计低通、带通、带阻滤波器。

2、通过对滤波器的设计,了解几种窗函数的性能,学会针对不同的指标选择不同的窗函数。 二、 设计原理

一般,设计线性相位FIR 数字滤波器采用窗函数法或频率抽样法,本设计采用窗函数法,分别采用海明窗和凯泽窗设计带通、带阻和低通。

如果所希望的滤波器的理想频率响应函数为)(jw d e H ,如理想的低通,由信号系统的知识知道,在时域系统的冲击响应h d (n)将是无限长的,如图2、图3所示。

H d (w)

-w c w c

图2

图3

若时域响应是无限长的,则不可能实现,因此需要对其截断,即设计一个FIR 滤波器频率响应∑-=-=1

0)()(N n jwn jw

e n h e H 来逼近)(jw d e H ,即用一个窗函数w(n)来截断

h d (n),如式3所示:

)()()(n w n h n h d =

(式1)。

最简单的截断方法是矩形窗,实际操作中,直接取h d (n)的主要数据即可。

)(n h 作为实际设计的FIR 数字滤波器的单位脉冲响应序列,其频率响应函数为:

∑-=-=1

)()(N n jwn jw

e n h e H

(式2)

令jw e z =,则

∑-=-=1

0)()(N n n z n h z H

(式3),

式中,N 为所选窗函数)(n w 的长度。

如果要求线性相位特性,)(n h 还必须满足:

)1()(n N h n h --±= (式6),根据式6中的正、负和长度N 的奇偶性又将线性

相位FIR 滤波器分成四类。要根据所设计的滤波器特性正确选择其中一类。例如:要设计线性相位低通特性,可选择)1()(n N h n h --=类。

三、 详细设计步骤

s S f T Ω=Ω=ω

(公式4)

表1

窗函数过滤带宽/(2π/N )阻带最小带宽

海明窗

3.3-53凯泽窗

5

-80

1、采用Kaiser 窗设计一个低通FIR 滤波器

要求:

采样频率为8kHz ;

通带:0Hz~1kHz ,带内波动小于5%; 阻带:1.5kHz ,带内最小衰减:Rs=40dB

思路分析:

根据公式4可以得到通带截止频率p ω为0.25π,阻带截止频率s ω为0.375π。根据表1可算得ω

π

?=

10N ,则凯泽窗的时域表达式可以通过n ω=kaiser(N)得到。

低通滤波器的时域表达式是()()()()

?-?-=n pi n n h dn ωsin ,其中

?应该关于

2

1

-N 对称。这样,滤波器就得到了为:()()n dn d n h n h ω=。最后利用函数freqz 得到加窗后的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程序见附件1。

2、采用Hamming 窗设计一个带阻FIR 滤波器

要求:

阻带:0.35pi~0.65pi ,带内最小衰减Rs=50dB ; 通带:0~0.2pi 和0.8pi~pi ,带内最大衰减:Rp=1dB

思路分析:

根据要求知阻带截止频率s ω分别为0.35π,π65.0。通带截止频率为0.2π和0.8π。.根据表1可算得ω

π

?=

6.6N ,则海明窗的时域表达式可以通过n ω=hamming(N)得到。带阻滤波器可以看成是高通加低通。它的时域表达式是()()()()()()()()()()

?-?-+?-?--?-?-=

n pi n n pi n n pi n n h l h dn ωωπsin sin sin ,其中?应该关于2

1

-N 对称。这样,滤波器就得到了为:()()n dn d n h n h ω=。最后利用函数freqz 得到加窗后的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程序见附件2

3、采用Hamming 窗设计一个70阶的双通带线性相位FIR 滤波器

要求:第一通带0.2pi~0.4pi ,第二通带0.6pi~0.8pi 思路分析:

根据要求只知道四个通带带截止频率s ω分别为0.2π,π4.0,0.6π,0.8π。并不知道阻带截止频率,于是假设四个阻带截止频率为0.15π,0.45π,0.55π,0.85π。.由题知N=70,则海明窗的时域表达式可以通过n ω=hamming(N)得到。带通滤波器可以看成是高通减低通。它的时域表达式是()()()()()()()

?-?-+

?-?-=

n pi n n pi n n h l h dn ωωsin sin ,其中?应该关于21-N 对称,而双带通滤波器乐意看成是两个带通滤波器相加。这样,滤波器就得到了为:()()n dn n dn d h n h n h ωω21+=。最后利用函数freqz 得到加窗后的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和相频响应。

程序见附件。

附程序:%子函数,产生理想滤波器的时域波形

function hd=ideal(w,N);%1,2型理想低通滤波器单位单位脉冲响应hd(n),w 为窗口长度,

N为截止频率%

alpha=(N-1)/2;

n=[0:N-1];

m=n-alpha+eps;%加一个小数以避免零作除数

hd=sin(w*m)./(pi*m);

附件1:

% 1、采用Kaiser窗设计一个低通FIR滤波器要求:

% 采样频率为8kHz;

% 通带:0Hz~1kHz,带内波动小于5%;wp=0.、25pi

% 阻带:1.5kHz,带内最小衰减:Rs=40dB。wst=0.375pi

%

clc

clear

Rs=40;

Wp=0.25*pi; %根据通带:0Hz~1kHz,带内波动小于5%;得wp=0.125pi

Wst=0.375*pi; % 阻带:1.5kHz,带内最小衰减:Rs=40dB。得wst=0.1875pi

dert_w=Wst-Wp;

% N=ceil((Rs-7.95)*2*pi/(14.36*dert_w)+1);

N=ceil((10*pi/dert_w)+1);

beta=0.5842*(Rs-21)^0.4+0.07886*(Rs-21);

hd=ideal((Wst-Wp)/2,N); %滤波器在时域系统的冲击响应

B=kaiser(N,beta); %凯泽窗

h=hd.*(B)'; %加窗后

[H,m]=freqz(h,[1],1024,'whole'); %获取频率响应

mag=abs(H); %幅值

db=20*log10((mag+eps)/max(mag)); %分贝数

pha=angle(H); %相位

%绘图

w=m/pi

figure(1);

subplot(2,2,1);

stem(hd);

xlabel('n');

ylabel('hd');

title('滤波器时域');

subplot(2,2,2);

plot(w,mag);

xlabel('w');

ylabel('h');

title('加窗后幅度响应');

subplot(2,2,3);

plot(w,db);

xlabel('w');

ylabel('db');

title('分贝数');

axis([0 1 -100 0]);

subplot(2,2,4);

plot(w,pha);%实际低通滤波器单位脉冲响应

xlabel('w');

ylabel('相位');

title('相频响应');

axis([0 1 -4 4]);

附件2:

%带阻滤波器设计

% 采用Hamming窗设计一个带阻FIR滤波器

% 要求:

% 阻带:0.35pi~0.65pi,带内最小衰减Rs=50dB;

% 通带:0~0.2pi和0.8pi~pi,带内最大衰减:Rp=1dB。

clc

clear

Wpl=0.2*pi; %根据阻带:0.35pi~0.65pi,通带:0~0.2pi和0.8pi~pi,Wph=0.8*pi; %确定两个通带截止频率和两个阻带截止频率。

Wsl=0.35*pi;

Wsh=0.65*pi;

dert_w=min((Wsl-Wpl),(Wph-Wsh));

N=ceil(6.6*pi/dert_w); %根据过度带宽确定N

n=0:1:N-1;

Wcl=(Wsl+Wpl)/2; %低通中心频率

Wch=(Wsh+Wph)/2; %高通中心频率

hd=ideal(pi,N)-ideal(Wch,N)+ideal(Wcl,N); %带通滤波器的原型高通+低通B=hamming(N)'; %海明窗

h=hd.*B; %加窗后

[H,m]=freqz(h,[1],1024,'whole');%获取频率响应

mag=abs(H); %幅值

db=20*log10((mag+eps)/max(mag));%分贝数

pha=angle(H); %相位

w=m/pi;

%绘图

subplot(2,2,1);

stem(n,hd);

title('理想时域波形');

xlabel('n');

ylabel('sa(n)');

subplot(2,2,2);

stem(n,B);

title('海明窗');

xlabel('n');

ylabel('B');

subplot(2,2,3);

plot(w,mag);

title('幅频响应');

xlabel('f/Hz');

ylabel('幅度');

grid on;

axis([0 1 0 1]);

subplot(2,2,4);

plot(w,db);

title('衰减特性');

xlabel('f/Hz');

ylabel('分贝数/db');

axis([0 1 -100 0]);

grid on

附件3:

%双带通滤波器设计

clc

clear

Wpl1=0.2*pi; %根据第一通带0.2pi~0.4pi和第二通带0.6pi~0.8pi Wph1=0.4*pi; %确定两个通带截止频率和两个阻带截止频率。Wsl1=0.2*pi;

Wsh1=0.4*pi;

Wpl2=0.6*pi;

Wph2=0.8*pi;

Wsl2=0.6*pi;

Wsh2=0.8*pi;

dert_w1=min((Wpl1-Wsl1),(Wsh1-Wph1));

N=70;

n=0:1:N-1;

Wcl1=(Wsl1+Wpl1)/2; %低通中心频率

Wch1=(Wsh1+Wph1)/2; %高通中心频率

dert_w2=min((Wpl2-Wsl2),(Wsh2-Wph2));

Wcl2=(Wsl2+Wpl2)/2; %低通中心频率

Wch2=(Wsh2+Wph2)/2; %高通中心频率

B=hamming(N)'; %海明窗

hd1=ideal(Wch1,N)-ideal(Wcl1,N); %带通滤波器的原型高通-低通hd2=ideal(Wch2,N)-ideal(Wcl2,N);

hd=hd1+hd2;

h=hd.*B; %加窗后

[H,m]=freqz(h,[1],1024,'whole');%获取频率响应

mag=abs(H); %幅值

db=20*log10((mag+eps)/max(mag));%分贝数

pha=angle(H); %相位

w=m/pi;

%绘图

subplot(2,2,1);

stem(n,hd);

title('理想时域波形');

xlabel('n');

ylabel('sa(n)');

grid on

subplot(2,2,2);

plot(pha);

title('相频响应');

xlabel('f');

ylabel('相位');

axis([0 1000 -4 4]);

grid on

subplot(2,2,3);

plot(w,mag);

title('幅频响应');

xlabel('f/Hz');

ylabel('幅度');

axis([0 1 0 1.5]);

grid on

subplot(2,2,4);

plot(w,db);

title('衰减特性');

xlabel('f/Hz');

ylabel('分贝数/db');

axis([0 1 -100 0]);

四、 设计结果及分析

● 用凯泽窗设计低通滤波器结果

50100

-0.05

00.05

0.1

0.15n h d

滤波器时域

0.5

1 1.52

00.51

1.5w

h

加窗后幅度响应

0.51

-100-50

0w

d b

分贝数

0.51

-4

-2

02

4w

相位

相频响应

图1

分析:如图1所示,四个图分别为,理想滤波器原型、幅频响应、衰减特性、和相位响应。

从衰减特性图可以看出,滤波器的衰减满足40分贝。

● 用海明窗设计带阻滤波器

20

40

60

-0.2

00.20.4

0.6理想时域波形

n

s a (n )

0.5

1 1.52

-4-202

4相频响应

w/pi 相位

0.510

0.5

1

幅频响应

w/pi

幅度

0.5

1

-100

-50

衰减特性

w/pi

分贝数/d b

图2

分析:如图2所示为海明窗设计的带阻滤波器,从图可知满足通带截止频率0.2π、0.8π和阻带截止频率0.35π、0.65π以及阻带最大衰减50DB 。 用海明窗设计双带通滤波器

20

406080

-0.4

-0.200.2

0.4理想时域波形

n

s a (n )

5001000

-4-202

4相频响应

f

相位

0.51

0.51

1.5幅频响应

f/Hz

幅度

0.51

-100

-50

衰减特性

f/Hz

分贝数/d b

图3

分析:双带通滤波器如图3所示,从图可以看出,两通带大概满足0.2带0.4,0.6到0.8.。

4、对三种滤波器的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

比较图1、图2、图3可以看出,使用凯泽窗设计的低通滤波器的波动较小。而使用海明窗设计的带通带阻的波动较大。比较图2和图3知过渡带的宽度跟滤波器阶数N 有关。凯泽窗的衰减特性比较好,但是也不是固定的,衰减特性还与beta 值有关,故,凯泽窗的衰减特性也可以达到-43DB.

五、 体会

通过这次设计更加熟练了窗函数设计滤波器的步骤: 1、求出理想滤波器的时域函数。

2、根据给定的通带截止频率、阻带截止频率等技术指标确定出窗函数。

3、求得所设计的FIR 滤波器的单位冲击频率响应:

)()()(n w n h n h d ;

4、求h(n)的频响,检查是否满足要求,否则重新选择合适的N 或窗类型重新设计。

六、 参考文献

[1] 程佩青.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2] 张威.MATLAB 基础与编程入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二版),2009.2: [3] 陈亮,杨吉斌.信号处理算法的实时DSP 实现.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2

[4] 张德丰.MATLAB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6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报告 学生姓名崔新科 同组者王霞吴红娟 指导老师王全州

摘要 该设计利用模拟电路的相关知识,设定上线和下限频率,采用开环增益80dB 以上的集成运算放大器,设计符合要求的带通滤波器。再利用Multisim 仿真出滤波电路的波形和测量幅频特性。通过仿真和成品调试表明设计的有源滤波器可以基本达到所要求的指标。其主要设计内容: 1.确定有源滤波器的上、下限频率; 2.设计符合条件的有源带通滤波器;- 3.测量设计的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4.制作与调试; 5. 总结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关键词:四阶电路有源带通滤波器极点频率 The use of analog circuit design knowledge, on-line and set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the use of open-loop gain of 80dB or more integrated operational amplifier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ndpass filter. Re-use Multisim circuit simulation waveform and filter out the measurement of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Finished debugging the simulation and design of active filters that can basically meet the required targets. The main design elements: 1. Determine the active filter, the lower limit frequency; 2.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active band-pass filter; - 3. Designed to measure the amplitude-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e filters; 4. Prod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5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words: fourth-order active band-pass filter circuit pole frequency

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与仿真 一. 电路工作原理 1. 电路用途 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信号频率通过,同时抑制无用频率成分的电路,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信号处理电路中。滤波器的种类很多,本电路是一个四阶巴特沃兹型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为1khz ,增益为2.6. 2. 电路图 H I R51.6k H I R6 1.6k U0 C20.1u R8 1.6k R415.2k R71.6k C10.1u C40.1u V1 1Vac 0Vdc 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 C30.1u R212.53k LO 0LO U1A AD648A 3 2 8 4 1 +-V + V - OUT R3100k R110k U1B AD648A 5 6 8 4 7 +- V + V - OUT 3. 工作原理 高阶低通滤波器通常可由一阶,二阶低通滤波器组成,这样可以改善低通滤波器的频率特性,如要求低通滤波器的阻带特性下降速率大于|-40db/10oct| 时,则必须采用高阶低通滤波器。因此本电路中欲设计一个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可用两个二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构成。其具体设计步骤如下: 先设计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用两个二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构成一个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为 01 02 42 2 12()* 1 1 G G G s s s s s λλλλλξξ= ++++ (1) 为了简化计算,假设在所选择的二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中,其参数满足如下条件: 1212,C C C R R R ==== 由12c f RC π= ,选取C=0.1uf ,可算得R=1.6K Ω。 由表查得四阶巴特沃兹低通滤波器的两个阻尼系数分别为120.765, 1.848ξξ==,由此

二阶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

一、制作一个1000Hz 的正弦波产生电路: 图1.1 正弦波产生电路 1.1 RC 桥式振荡电路 RC 桥式振荡电路如图(1.1)所示。这个电路由两部分组成,即放大电路和选频网络。其中,R1、C1和R2、C2为串、并联选频网络,接于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与同相输入端之间,构成正反馈,以产生正弦自激振荡。R3、W R 及R4组成负反馈网络,调节W R 可改变负反馈的反馈系数,从而调节放大的电压增益,使电压增益满足振荡的幅度条件。RC 串并联网络与负反馈中的R3、W R 刚好组成一个四臂电桥,电桥的对角线顶点接到放大器A1的两个输入端,桥式振荡电路的名称即由此得来。 分析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根椐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幅平衡条件,选择合适的放大指标,构成一个完整的振荡电路。 1.2 振荡电路的传递函数 由图(1.1)有 1111 Z R sC =+,2 2222 1Z 1R R C sC =+=2221R sC R + 其中,1Z 、2Z 分别为图1.1中RC 串、并联网络的阻值。 得到输入与输出的传递函数: F ν(s)= 21 2 1212221121()1 sR C R R C C s R C R C R C s ++++ =12 21122111212 11111()s R C s s R C R C R C R R C C ++++ (1.1) 由式(1.1)得 21212 R R 1 C C =ω 2 1210R R 1 C C = ?ω

取1R =2R =16k Ω,12C C ==0.01μF ,则有 1.3 振荡电路分析 就实际的频率而言,可用s j ω=替换,在0ωω=时,经RC 选频网络传输到运放同相端的电压与1o U 同相,这样,放大电路和由Z1和Z2组成的反馈网络刚好形成正反馈系统,可以满足相位平衡条件。 12 2 11221212 ()12v j C R F j j C R j C R C C R R ωωωωω= ++- (1.2) 令2 12101R R C C = ω,且R R R C C C ====2121,,则式(1.2)变为 ) (31 )(00ω ωωωω-+= j j F v (1.3) 由此可得RC 串并联选频网络的幅频响应 2 002)( 31ω ωωω-+= V F (1.4) 相频响应 3 )( arctan 0ω ωωω?--=f (1.5) 由此可知,当 2 12101R R C C = =ωω,或CR f f π21 0= = 时,幅频响应的幅度为最大,即 而相频响应的相位角为零,即 这说明,当2 12101R R C C = =ωω时,输出的电压的幅度最大(当输入电压的幅 度一定,而频率可调时),并且输出电压时输入电压的1/3,同时输出电压与输入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目录 一.设计概述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2.1 设计任务 2.2 设计要求 三.设计方案 3.1设计结构 3.2元件参数的理论推导 3.3仿真电路构建 3.4仿真电路分析四.所用器件 五.实验结果 5.1 实验数据记录 5.2 实验数据分析六.实验总结 6.1 遇到的主要问题 6.2 解决问题的措施 6.3 实验反思与收获 附图 参考文献

一.设计概述 根据允许的通过的频率范围,可以将滤波器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4种。其中,带通滤波器是指允许某一频率范围内的频率分量通过,其他范围的频率分量衰减到极低水平的滤波器。 在滤波器中,信号能够通过的范围成为通频带或通带,信号受到很大衰减或完全被抑制的频率范围成为阻带,通带和阻带之间的界限称为截止频率。对于一个理想的带通滤波器,通带范围内则完全平坦,对传输信号基本没有增益的衰减作用,其次,通带之外的所有频率均能被完全衰减掉,通带和阻带之间存在一定的过渡带。 在带通滤波器的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参数包括中心频率f0,频带宽度BW,上限截止频率fH和下限截止频率fL。一般情况下,为使滤波器在任意频段都具有良好的频率分辨能力,可采用固定带宽带通滤波器(如收音机的选频)。所选带宽越窄,则频率选择能力越高。但为了覆盖所要检测的整个频率范围,所需要的滤波器数量就很大。因此,在很多场合,固定带宽带通滤波器不一定做成固定中心频率的,而是利用一个参考信号,使滤波器中心频率跟随参考信号的频率而变化,其中,参考信号是由信号发生器提供的。上述可便中心频率的固定带宽带通滤波器,经常用于滤波和扫描跟踪滤波应用中。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1)设计任务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案有很多,本实验将采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级联的设计方案实现一个带通滤波器,通过多级反馈,减少干扰信号对滤波器的影响。为了检测滤波电路的通带特性,设计一个带宽检测电路,通过发光二极管的亮灭近似检测电路的带宽范围。 设计要求 2)设计要求 (1)性能指标要求 1.输入信号:有效值为1V的电压信号。 2.输出信号中心频率f0通过开关切换,分别为500Hz 1.5KHz 3KHz 10KHz 误差10%。 3.带通滤波器带宽BW

(整理)带通滤波器设计

实验八 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2. 掌握有源滤波器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了解电阻、电容和Q 值对滤波器性能的影响。 二.预习要求 1. 根据滤波器的技术指标要求,选用滤波器电路,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数值。设计出 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滤波器。 2. 根据设计与计算的结果,写出设计报告。 3. 制定出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用的仪器设备。 三.设计方法 有源滤波器的形式有好几种,下面只介绍具有巴特沃斯响应的二阶滤波器的设计。 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为: n c uo u A j A 21)(??? ? ??+= ωωω , n=1,2,3,. . . (1) 写成: n c uo u A j A 211) (??? ? ??+=ωωω (2) )(ωj A u 其中A uo 为通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ωC A uo 为截止角频率,n 称为滤波器的阶。从(2) 式中可知,当ω=0时,(2)式有最大值1; 0.707A uo ω=ωC 时,(2)式等于0.707,即A u 衰减了3dB ;n 取得越大,随着ω的增加,滤波器的输出电压衰减越快,滤波器的幅频特性越接近于理想特性。如图1所示。ω 当 ω>>ωC 时, n c uo u A j A ??? ? ??≈ωωω1 )( (3) 图1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两边取对数,得: lg 20c uo u n A j A ωω ωlg 20)(-≈ (4) 此时阻带衰减速率为: -20ndB/十倍频或-6ndB/倍频,该式称为衰减估算式。 表1列出了归一化的、n 为1 ~ 8阶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 在表1的归一化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中,S L = c s ω,ωC 是低通 滤波器的截止频率。 对于一阶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 c c uo u s A s A ωω+= )( (5) 归一化的传递函数: 1 )(+= L uo L u s A s A (6) 对于二阶低通滤波器,其传递函数:2 22)(c c c uo u s Q s A s A ωωω++ = (7) 归一化后的传递函数: 1 1)(2 ++= L L uo L u s Q s A s A (8) 由表1可以看出,任何高阶滤波器都可由一阶和二阶滤波器级联而成。对于n 为偶数的高阶滤波器,可以由2n 节二阶滤波器级联而成;而n 为奇数的高阶滤波器可以由2 1-n 节二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及参数计算

滤波器是一种只传输指定频段信号,抑制其它频段信号的电路。 滤波器分为无源滤波器与有源滤波器两种: ①无源滤波器: 由电感L、电容C及电阻R等无源元件组成 ②有源滤波器: 一般由集成运放与RC网络构成,它具有体积小、性能稳定等优点,同时,由于集成运放的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很低,故有源滤波器还兼有放大与缓冲作用。 利用有源滤波器可以突出有用频率的信号,衰减无用频率的信号,抑制干扰和噪声,以达到提高信噪比或选频的目的,因而有源滤波器被广泛应用于通信、测量及控制技术中的小信号处理。 从功能来上有源滤波器分为: 低通滤波器(LPF)、高通滤波器(HPF)、 带通滤波器(BPF)、带阻滤波器(BEF)、 全通滤波器(APF)。 其中前四种滤波器间互有联系,LPF与HPF间互为对偶关系。当LPF的通带截止频率高于HPF的通带截止频率时,将LPF与HPF相串联,就构成了BPF,而LPF与HPF并联,就构成BEF。在实用电子电路中,还可能同时采用几种不同型式的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有通带电压放大倍数AVP、通带截止频率fP及阻尼系数Q等。 带通滤波器(BPF) (a)电路图(b)幅频特性 图1 压控电压源二阶带通滤波器 工作原理:这种滤波器的作用是只允许在某一个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均加以衰减或抑制。典型的带通滤波器可以从二阶低通滤波器中将其中一级改成高通而成。如图1(a)所示。 电路性能参数 通带增益 中心频率 通带宽度

选择性 此电路的优点是改变Rf和R4的比例就可改变频宽而不影响中心频率。例.要求设计一个有源二阶带通滤波器,指标要求为: 通带中心频率 通带中心频率处的电压放大倍数: 带宽: 设计步骤: 1)选用图2电路。 2)该电路的传输函数: 品质因数: 通带的中心角频率: 通带中心角频率处的电压放大倍数: 取,则:

二阶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

目录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1)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 2.1 设计任务 (1)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1) 3 电路模型的建立 (2) 4 理论分析及计算 (3) 5 仿真结果分析 (4) 6 设计总结和体会 (4) 7 参考文献 (5)

1 课程设计的目的与作用 目的:根据设计任务完成对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进一步加强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了解二阶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对二阶带通滤波器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 带通滤波器:其作用是允许某一段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将此频带以外的信号阻断。常用于抗干扰设备中,以便接收某一段频带范围内的有效信号,而消除高频段和低频段的干扰和噪声。 2 设计任务及所用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2.1 设计任务 学会使用Multisim10软件设计二阶带通滤波器的电路,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二阶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调试过程及其频率特性的测试方法,能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了解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2.2 Multisim软件环境介绍 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Multisim 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四阶带通滤波器

电子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班级 学院 提交日期2011年11月1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题目 (1) 1.1 设计任务 (1) 1.2 设计要求 (1) 第二章原理分析及参数计算 (1) 2.1 总方案设计 (1) 2.1.1 方案框图 (1) 2.1.2 原理图设计 (1) 2.2 单元电路的设计及参数计算 (2) 2.2.1 二阶低通滤波器 (2) 2.2.2 二阶高通滤波器 (3) 2.3 元器件选择 (4) 第三章电路的组装与调试 (5) 3.1 MultiSim电路图 (5) 3.2 MultiSim仿真分析 (5) 3.1.1 四阶低通滤波器 (5) 3.1.2 四阶高通滤波器 (5) 3.1.3 总电路图 (6) 3.3 实际测试结果 (6) 第四章设计总结 (6) 附录………………………………………………………………………………… 附录Ⅰ元件清单………………………………………………………………… 附录Ⅱ Protel原理图…………………………………………………………… 附录Ⅲ PCB图(正面)………………………………………………………… 附录Ⅳ PCB图(反面)…………………………………………………………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设计题目 1.1 设计任务 采用无限增益多重反馈滤波器,设计一四阶带通滤波器,通带增益01A =, 1L f kHz =,2H f kHz =,设计方案如图1.1所示。 图1.1 四阶带通滤波器方案图 1.2 设计要求 1.用Protel99 画出原理图,计算各元件参数,各元件参数选用标称值; 2.用Mutisum 对电路进行仿真,给出幅频特性的仿真结果; 3.在面包板上搭接实际电路,并测试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4.撰写设计报告。 第二章 设计方案 2.1 方案设计 2.1.1方案框图(如图2.1.1) 图2.1.1 四阶带通滤波器总框图 2.1.2原理图设计 本原理图根据结构框图组成了4个二阶滤波器,上面两个分别为c f =2kHz ,Q=0.541,A=1的低通滤波器和c f =2kHz ,Q=1.306,A=1的低通滤波器;下面两个分别为c f =1kHz ,Q=0.541,A=1的高通滤波器和c f =1kHz ,Q=1.306,A=1的高通滤波器,其中P1、P2、P3作为接线座用来接线,原理图如图2.1.2,具体参数计算见2.2节。 V i V o 二阶低通滤波器 二阶低通滤波器 二阶高通滤波器 二阶高通滤波器

IIR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课程名称: 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报告成绩: IIR 数字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1课程设计目的 1掌握冲激响应不变法IIR 低通滤波器的设计。 2 通过对常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熟悉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 IIR 数字滤波器的原理与方法,掌握利用数字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滤波的方法,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计算机仿真方法,并能够对设计结果加以分析。 2.课程设计要求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一IIR 数字带通滤波器,抽样频率为 1s f kH z =,性能 要求为:通带范围从250Hz 到400Hz ,在此两频率处衰减不大于3dB , 在150Hz 和480Hz 频率处衰减不小于20dB ,采用巴特沃思型滤波器 3.设计原理 3.1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 脉冲响应不变法的主要缺点是产生频率响应的混叠失真。这是因为从S 平面到Z平面是多值的映射关系所造成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采用非线性频率压缩方法,将整个频率轴上的频率范围压缩到-π/T ~π/T 之间,再用st e z =转 换到Z 平面上。也就是说,第一步先将整个S 平面压缩映射到S 1平面的-π/T ~π/T 一条横带里;第二步再通过标准变换关系z =e s 1T 将此横带变换到整个Z 平面上去。这样就使S 平面与Z 平面建立了一一对应的单值关系,消除了多值变换性,也就消除了频谱混叠现象,映射关系如图1-3所示。 图1双线性变换的映射关系 为了将s 平面的整个虚轴 Ω j 压缩到1s 平面1Ωj 轴上的-π/T 到π/T 段上, Z 平面 S 1 平面 S 平面

有源带通滤波器设计

二阶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设计 摘要 滤波器是一种具有频率选择功能的电路,它能使有用的频率信号通过。而同时抑制(或衰减)不需要传送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实际工程上常用它来进行信号处理、数据传送和抑制干扰等,目前在通讯、声纳、测控、仪器仪表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往这种滤波电路主要采用无源元件R、L和C组成,60年代以来,集成运放获得迅速发展,由它和R、C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此外,由于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比较低,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 通常用频率响应来描述滤波器的特性。对于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常把能够通过信号的频率范围定义为通带,而把受阻或衰减信号的频率范围称为阻带,通带和阻带的界限频率叫做截止频率。 滤波器在通带内应具有零衰减的幅频响应和线性的相位响应,而在阻带内应具有无限大的幅度衰减。按照通带和阻带的位置分布,滤波器通常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文中结合实例,介绍了设计一个二阶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 设计中用RC网络和集成运放组成,组成电路选用LM324不仅可以滤波,还可以进行放大。 关键字:带通滤波器 LM324 RC网络

目录 目录 (2) 第一章设计要求 (3) 1.1基本要求 (3) 第二章方案选择及原理分析 (4) 2.1.方案选择 (4) 2.2 原理分析 (5) 第三章电路设计 (7) 3.1 实现电路 (7) 3.2参数设计 (7) 3.3电路仿真 (9) 1.仿真步骤及结果 (9) 2.结果分析 (11) 第四章电路安装与调试 (12) 4.1实验安装过程 (12) 4.2 调试过程及结果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遇到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解决方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3 调试结果与分析 (12) 结论 (13) 参考文献 (14)

信号与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带通滤波器的设计DOC

广州大学 综合设计性实验 报告册 实验项目选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学院物电学院年级专业班电子131 姓名朱大神学号成绩 实验地点电子楼316 指导老师

《综合设计性实验》预习报告 实验项目:选频网络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一 引言: 选频网络在信号分解、振荡电路及其收音机等方面有诸多应用。比如,利用选频网络可以挑选出一个周期信号中的基波和高次谐波。选频网络的类型和结构有很多,本实验将通过设计有源带通滤波器实现选频。 二 实验目的: (1)熟悉选频网络特性、结构及其应用,掌握选频网络的特点及其设计方法。 (2)学会使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定选频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3)学会使用Multisim 进行电路仿真。 三 实验原理: 带通滤波器: 这种滤波器的作用是只允许在某一个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均加以衰减和抑制。 典型的带通滤波器可以从二阶低通滤波器中将其中一级改成高通而成,如图1所示。 电路性能参数可由下面各式求出。 通带增益:CB R R R R A f vp 144+= 其中B 为通频带宽。 中心频率:)1 1(121 3 12 20R R C R f += π

通带宽度:)2 1(14 321R R R R R C B f -+= 品质因数:B f Q 0 = 此电路的优点是,改变f R 和4R 的比值,就可以改变通带宽度B 而不会影响中心频率0f 。 四 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中心频率Hz f 20000=,品质因数5>Q 的带通滤波器。 五 重点问题: (1)确定带通滤波器的中心频率、上限频率及下限频率。 (2)验证滤波器是否能筛选出方波的三次谐波。 六 参考文献: [1]熊伟等.Multisim 7 电路设计及仿真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吴正光,郑颜.电子技术实验仿真与实践.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童诗白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图1 二阶带通滤波器

基于MATLAB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doc

基于MATLAB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课程设计报告1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班级08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题目基于MATLAB的数字带通滤波器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12 月 西安文理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_______专业班级________ 学号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 职称副教授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题目 基于MATLAB 的数字带通滤波器设计任务与要求 设计任务:

要求设计一个IIR 带通滤波器,其中通带的中心频率为πω5.0=po ,通 带的截止频率πω4.01=p ,πω6.02=p ,通带最大衰减dB p 3=α;阻带最小 衰减dB s 15=α,阻带截止频率πω3.01=s ,πω7.02=s 。 设计要求: 1. 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给出实现方案及实现过程。 2. 给出所实现的滤波器幅频特性及相频特性曲线并加以分析。 3. 论文要求思路清晰,结构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格式符合要求。 开始日期2011.12.19 完成日期2011.12.30 2011年12月18 日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数字带通滤波器,用IIR 来实现,其主要技术指标: 通带边缘频率:wp 1=0.4π,wp2=0.6π 通带最大衰减:Ap=3dB 阻带边缘频率:ws 1=0.3π,ws2=0.7π 阻带最小衰减:As=15dB 设计总体要求:用MATLAB 语言编程进行设计,给出IIR 数字滤波器 的参数,给出幅度和相位响应曲线,对IIR 实现形式和特点等方面进行讨

论。 二、设计方法 IIR 数字滤波器具有无限宽的冲激响应,与模拟滤波器相匹配,所以 IIR 滤波器的设计可以采取在模拟滤波器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变换的方法。比较常用的原型滤波器有巴特沃什滤波器(Butterworth )、切比雪夫滤波 器(Chebyshev )、椭圆滤波器(Ellipse )和贝塞尔滤波器(Bessel )等。他们有各自的特点,巴特沃什滤波器具有单调下降的幅频特性;切比雪夫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在通带和阻带里有波动,可以提高选择性;贝塞尔滤波 器通带内有较好的线性相位特性;椭圆滤波器的选择性最好。本设计IIR 数字滤波器采用巴特沃什滤波器[3]。 设计巴特沃什数字滤波器时,首先应根据参数要求设计出相应的模拟 滤波器,其步骤如下: (1)由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指标wp ,ws ,Ap ,As 和式(1)确定滤波器 阶数N 。 )lg(2)110110lg(1.01.0w w s p As Ap N --≥ (1) (2)由式(2)确定wc 。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

带通滤波电路设计一.设计要求 (1)信号通过频率范围 f 在100 Hz至10 kHz之间; (2)滤波电路在 1 kHz 电路的幅频衰减应当在 的幅频响应必须在± 1 kHz 时值的± 3 dB 1 dB 范围内,而在 范围内; 100 Hz至10 kHz滤波 (3)在10 Hz时幅频衰减应为26 dB ,而在100 kHz时幅频衰减应至少为16 dB 。 二.电路组成原理 由图( 1)所示带通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与高通、低通滤波电路的幅频响应进行比较, 不难发现低通与高通滤波电路相串联如图(2),可以构成带通滤波电路,条件是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 W H大于高通电路的截止角频率 W L,两者覆盖的通带就提供了一个带通响应。 V I V O 低通高通 图( 1) 1 W H低通截止角频率 R1C1 1 W L高通截止角频率 R2C2 必须满足W L

│A│ O │A│ O │A│ O 低通 W w H 高通 W w L 带通 W W w L H 图( 2) 三.电路方案的选择 参照教材 10.3.3 有源带通滤波电路的设计。这是一个通带频率范围为100HZ-10KHZ的带通滤波电路,在通带内我们设计为单位增益。根据题意,在频率低端f=10HZ 时,幅频响应至少衰减 26dB。在频率高端 f=100KHZ 时,幅频响应要求衰减不小于16dB。因此可以选择一个二阶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频率fH=10KHZ,一个二阶低通滤波电路的fL=100HZ,有源器件仍选择运放 LF142,将这两个滤波电路串联如图所示,就构成了所要求的带通滤波电路。 由教材巴特沃斯低通、高通电路阶数n 与增益的关系知 A vf1 =1.586 ,因此,由两级串联的带通滤波电路的通带电压增益(Avf1 ) 2=( 1.586 )2=2.515, 由于所需要的通带增益为0dB, 因此在低通滤波器输入部分加了一个由电阻R1、 R2组成的分压器。

高阶LC滤波器设计的仿真与实现

高阶LC滤波器设计的仿真与实现 ( 海格通信产业集团 高迎帅) 摘要:本文以椭圆低通滤波器设计为例,讲述了LC滤波器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仿真和工程实现的几点差异。通过实验测试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进行高阶滤波器设计应当注意的几点细节问题。 关键词:椭圆低通滤波器、阻带衰减、辐射干扰 前 言 在射频电路设计中,滤波器是最基本的单元之一。在我们的产品中有很多不同种类不同用途的滤波器,例如LC滤波器、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等,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滤波器,他们的作用是相同的,就是在保证有用信号顺利通过的同时尽可能地抑制带外无用信号。其中,LC滤波器是应用最广泛的滤波器形式之一。在滤波器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多数是共性问题,因此在下文中,我们主要以LC滤波器中的椭圆低通滤波起来进行讨论。 滤波器的性能指标 滤波器的性能可以使用几种指标参数来衡量。在这里,我们首先简单说明一下椭圆低通、滤波器的几种参数的定义。下图是一个标准的椭圆滤波器的传输曲线,通常,我们使用S参数来表示无源滤波器网络的各项特性,其中S21是我们最关心的一种特性,即前向功率传输特性。 图1 滤波器参数定义

滤波器的仿真设计 关于椭圆低通滤波器的数学表示和设计公式推导就不再详细说明了。在这里主要介绍使用工程的方法进行滤波器的方法。在进行滤波器设计时,首先根据电路的需要订制滤波器的各项指标,如通带宽度、带内波动、阻带衰减等,然后通过查表计算或者使用相关的EDA软件进行电路参数确定。将得出的参数输入计算机使用软件进行波形仿真,进行参数的仔细调整。在这里,我们以接收机前端低通滤波器的设计为例。要求参数如下: 1、通带宽度:31.5MHz 2、带内波动:≤1dB 3、带内损耗:≤1.5dB 4、阻带衰减:≥80dB 使用EDA软件FILTER进行设计,可以得到滤波器的电路参数如下: 图2 仿真设计结果 仿真波形如图一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电路参数中,电感和电容的值不一定是标准系列的值。对于电感来说,我们可以取最相近的值,误差应小于10%,否则,滤波器的特性将会有较大的变化。对于电感的小的偏差,可以通过微调与其形成谐振的电容的值来补偿,保证对应的谐振点F(LC)不变。对于指标要求较高的滤波器,采用可调电感可以得到准确的设计值,但是在调试阶段必须进行仔细调整,这将占用比较多的调试时间。在上例中,电感应当使用可调电感。对于电容值的选取,通过并联的方法总可以以很小的误差得到需要的值。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带通滤波器的设计和仿真 学院信息学院 姓名吴建亮 学号 201203090224 班级电信1202 时间 2014年10月 1.设计要求 设计带通为300Hz~10KHz的带通滤波器并仿真。 2.原理与方案 2.1工作原理: 带通滤波器的作用是只允许在某一个通频带范围内的信号通过,而比通频带下限频率低和比上限频率高的信号均加以衰减或抑制,本实验通过一个4阶低通滤波器和一个4阶高通滤波器的级联实现带通滤波器。 2.2总体方案 易知低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ωH大于高通滤波电路的截止角频率ωn,两者覆盖的通带就提供了一个带通响应。先设计4阶的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选取第一级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级的高通滤波器的。 主要参数: 电容则 基准电阻, ,取标称值2400pF, ,取标称值14.7kΩ, ,取标称值14.7kΩ, ,取标称值7.32kΩ,

,取标称值6.04kΩ, , ,取标称值0.013μF, ,取标称值3.01?Ω, 同理,设计一个4阶高通滤波器,通带增益,截止频率,选取第一级高通滤波器的,第二级的高通滤波器的。 主要参数如下: 电容, ,取标称值10kΩ, ,取标称值27kΩ, ,取标称值3.9kΩ, ,取标称值62kΩ。 3 电路设计 图3-1 高通滤波器 图3-2 低通滤波器

如上图3-1与图3-2所示为滤波器的电路,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信号经过级联在一起的4阶低通、高通滤波器后完成滤波。 4仿真、分析 图4-1,图4-2,图4-3为频率分别为300Hz、1kHz与10kHz时的示波器波形显示,其输入的正弦信号的幅值均为2V,滤波器的仿真结果符合预期结果。 图4-1 时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 4-2 f=1000Hz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4-3 f=10kHz滤波器仿真结果 图4-4 下限截止频率

带通滤波器设计步骤

带通滤波器设计步骤 1、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低通滤波器原型 2、把带通滤波器带宽作为低通滤波器的截止频率,根据抑制点的频率距离带通滤波器中心频点距离的两倍作为需要抑制的频率,换算抑制频率与截止频率的比值,得出m 的值,然后根据m 值选择低通滤波器的原型参数值。 滤波器的时域特性 任何信号通过滤波器都会产生时延。Bessel filter 是特殊的滤波器在于对于通带内的所有频率而言,引入的时延都是恒定的。这就意味着相对于输入,输出信号的相位变化与工作的频率是成比例的。而其他类型的滤波器(如Butterworth, Chebyshev,inverse Chebyshev,and Causer )在输出信号中引入的相位变化与频率不成比例。相位随频率变化的速率称之为群延迟(group delay )。群延迟随滤波器级数的增加而增加。 模拟滤波器的归一化 归一化的滤波器是通带截止频率为w=1radian/s, 也就是1/2πHz 或约0.159Hz 。这主要是因为电抗元件在1弧度的时候,描述比较简单,XL=L, XC=1/C ,计算也可以大大简化。归一化的无源滤波器的特征阻抗为1欧姆。归一化的理由就是简化计算。 Bessel filter 特征:通带平坦,阻带具有微小的起伏。阻带的衰减相对缓慢,直到原理截止频率高次谐波点的地方。原理截止频率点的衰减具有的经验公式为n*6dB/octave ,其中,n 表示滤波器的阶数,octave 表示是频率的加倍。例如,3阶滤波器,将有18dB/octave 的衰减变化。正是由于在截止频率的缓慢变化,使得它有较好的时域响应。 Bessel 响应的本质截止频率是在与能够给出1s 延迟的点,这个点依赖于滤波器的阶数。 逆切比雪夫LPF 原型参数计算公式(Inverse Chebyshev filter parameters calculate equiations ) ) (cosh )(cosh 11Ω=--Cn n 其中 1101.0-=A Cn , A 为抑制频率点的衰减值,以dB 为单位;Ω为抑制频率与截止频率的比值 例:假设LPF 的3dB 截止频率为10Hz,在15Hz 的频点需要抑制20dB,则有: 95.91020*1.0==Cn ;Ω=15/10=1.5 1.39624.0988.2) 5.1(cosh )95.9(cosh 11===--n ,因此,滤波器的阶数至少应该为4

带通滤波器

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时间:2009-08-2110:51:10来源:电子科技作者:张亚黄克平 滤波器是一种具有频率选择功能的电路,它能使有用的频率信号通过。而同时抑制(或衰减)不需要传送频率范围内的信号。实际工程上常用它来进行信号处理、数据传送和抑制干扰等,目前在通讯、声纳、测控、仪器仪表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滤波器的结构及分类 以往这种滤波电路主要采用无源元件R、L和C组成,60年代以来,集成运放获得迅速发展,由它和R、C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此外,由于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都很高,输出阻抗比较低,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 通常用频率响应来描述滤波器的特性。对于滤波器的幅频响应,常把能够通过信号的频率范围定义为通带,而把受阻或衰减信号的频率范围称为阻带,通带和阻带的界限频率叫做截止频率。 滤波器在通带内应具有零衰减的幅频响应和线性的相位响应,而在阻带内应具有无限大的幅度衰减。按照通带和阻带的位置分布,滤波器通常分为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滤波器。 文中结合实例,介绍了设计一个工作在低频段的二阶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2二阶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2.1基本参数的设定 二阶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R1、C2组成低通网络,R3、C1组成高通网络,A、Ra、Rb组成了同相比例放大电路,三者共同组成了具有放大作用的二阶有源模拟带通滤波器,以下均简称为二阶带通滤波器。 根据图l可导出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为

令s=jω,代入式(4),可得带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为 波器的通频带宽度为BW0.7=ω0/(2πQ)=f0/Q,显然Q值越高,则通频带越窄。

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ADS设计

应用ADS设计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1、微带带通微带线的基本知识 微波带通滤波器是应用广泛、结构类型繁多的微波滤波器,但适合微带结构的带通滤波器结构就不是那么多了,这是由于微带线本身的局限性,因为微带结构是个平面电路,中心导带必须制作在一个平面基片上,这样所有的具有串联短截线的滤波器都不能用微带结构来实现;其次在微带结构中短路端不易实现和精确控制,因而所有具有短路短截线和谐振器的滤波器也不太适合于微带结构。 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电路结构的主要形式有5种: 1、电容间隙耦合滤波器 带宽较窄,在微波低端上显得太长,不够紧凑,在2GH以上有辐射损耗。 2、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 窄带滤波器,有5%到25%的相对带宽,能够精确设计,常为人们所乐用。但其在微波低端显得过长,结构不够紧凑;在频带较宽时耦合间隙较小,实现比较困难。 (刃耦合微幣线滤彼器 3、发夹线带通滤波器 把耦合微带线谐振器折迭成发夹形式而成。这种滤波器由于容易激起表面波,性能不够理想,故常把它与耦合谐振器混合来用,以防止表面波的直接耦合。这种滤波器的精确设计较难。

(3)岌夬线带通滤波器 4、1/4波长短路短截线滤波器 (4)1/4波长您路短戡线湛枝器 5、半波长开路短截线滤波器 (5)1/2波长开路短截线滤波器 下面主要介绍平行耦合微带线带通滤波器的设计,这里只对其整个设计过程和方法进行简单的介绍。 2、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 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是由几节半波长谐振器组合而成的,它不要求对 地连接,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滤波器。整个电路可以印制在很薄的介质基片上(可以簿到1mr以下),故其横截面尺寸比波导、同轴线结构的小得多;其纵向尺寸虽和工作波长可以比拟,但采用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基片,使线上的波长比自由空间小了几倍,同样可以减小;此外,整个微带电路元件共用接地板,只需由导体带条构成电路图形,结构大为紧凑,从而大大减小了体积和重量。 关于平行耦合线微带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已有不少资料予以介绍。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发现,到目前为止所查阅到的各种文献,还没有一种能够做到准确设计。在经典的工程设计中,为避免繁杂的运算,一般只采用简化公式并查阅图表,这就造成较大的误差。而使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时,则可以力求数学模型精确,而不追求过分的简化。基于实际设计的需要,我对于平行耦合线微带

带通滤波器设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大学论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带通滤波器设计 班级:自动化1202 姓名:杨益伟 学号:120900321 日期:2014年7月2日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目录 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1、1设计概述------------------------------------3 1、2设计任务及要求------------------------------3 第二章总体电路设计方案 2、1设计思想-----------------------------------4 2、2各功能的组成-------------------------------5 2、3总体工作过程及方案框图---------------------5 第三章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3、1各单元电路的选择---------------------------6 3、2单元电路软件仿真---------------------------8 第四章总体电路工作原理图及电路仿真结果 4、1总体电路工作原理图及元件参数的确定---------9 4、2总体电路软件仿真---------------------------11 第五章电路的组构与调试 5、1使用的主要仪器、仪表-----------------------12 5、2测试的数据与波形---------------------------12 5、3组装与调试---------------------------------14 5、4调试出现的故障及解决方法-------------------14 第六章设计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向 6、1设计电路的特点及改进方向-------------------14 第七章电路元件参数列表 7、1 电路元件一览表---------------------------15 第八章结束语 8、1 对设计题目的结论性意见及改进的意向说明----16 8、2 总结设计的收获与体会----------------------16 附图(电路仿真总图、电路图)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