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土木工程专业 结构设计原理(本) 试题 2007年7月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在《公桥规》中,所提到的混凝土标号是指( B .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

2.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 C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应力损失。

3.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全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具有(A .节省钢材 )优点。

4.临时结构广泛采用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为(C .螺栓连接 )。 5.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B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

6.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 D .耐火性 )。 7.对偏心受压构件,下述( .矩形截面l0/h>8 )情况必须考虑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纵向力偏心矩的影响。

8.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 B .钢管混凝土结构 )。

9.若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在没有特定条件限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 C 增加梁的高度 )

10.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 C .剪压破坏 )基础上的。

1.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 D .耐火性)。 2.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B .钢管混凝土结构 )。

3.若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在没有特定条件限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 ( C .增加梁的高度 )

4.( D .“界限破坏’’梁 )的破坏特点是:受拉筋应力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混凝土压碎而梁立即破坏。 5.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时,若满足01038.0bh R Q j ,则

( D .应增大纵向钢筋数量 )。:

6.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C .剪压破坏 )基础上的。 7.计算偏心受压构件,当( )时,构件确定属于大偏心

受压构件。

8.大小偏心受压钢筋的破坏特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C .受拉钢筋在截面破坏时能否达到抗拉屈服强度 )。

9.临时结构广泛采用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为(C .螺栓连接 )。 10.在《公路桥规》中,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梁腹两侧的纵向防裂钢筋布置应(A .上疏下密

11.在《公桥规》中,所提到的混凝土标号是指( D .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

12.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B .增加 )。

13.( C .适筋梁 )的破坏特点是: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属于塑性破坏。

14·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B·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

15·元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是(都属于脆性破坏)。

1.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B .钢管混凝土结构 )。

2.普通碳素钢中,含碳量越高,则钢筋的(A .强度越高,延性越低 )。

3.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D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

4.受弯构件设计时,当e>鼠时应(C .采用双筋梁 )。 5.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 B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A .剪跨比很小时

6.条件相同的元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斜拉三种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A .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 )。

7.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C .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

8.大、小偏心受压钢筋的破坏特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C .受拉钢筋在截面破坏时能否达到抗拉屈服强度 )。

9.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C .前者与后者的承载力和抗裂度相同 )。

10.所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 B .将压力直接施加在构件上 )。 11.减小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盯站的措施是( B .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

12.砌体结构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内容包括( D .包括A 、B 、C 全部 )。

13.临时结构广泛采用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为(C .螺栓连接 )。 1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是由(A .静力拉伸试验 )获得的。 15.常用的焊接接头有3种形式:对接、搭接和角接,( C .搭接和角接 )连接都采用角焊缝连接。

2.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A .增加 )。

3.(A .适筋梁 )的破坏特点是: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属于塑性破坏。

4.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D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

5.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 B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

6.以下破坏形式属延性破坏的是(A .大偏压破坏 )。 7.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中,属于大偏心破坏形态是(D .偏心矩较大,配筋率不高 )。

8.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全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具有(A .节省钢材 )优点。

9.钢材的疲劳破坏属于(B .脆性断裂 )。

10.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C .耐火性 )。

11.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A .钢管混凝土结构 )。

12.若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在没有特定条件限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 (D .增加梁的高度 )

13.( A .“界限破坏”梁 )的破坏特点是:受拉筋应力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混凝土压碎而梁立即破坏。

14.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D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

15.无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是(D 都属于脆性破坏)。

.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屈服强度是以( C .屈服下限 )为依据的。

2.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 A .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 )为弹性系数

3.当结构或构件出现( B .I 、Ⅲ )时,我们认为其超过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Ⅱ.构件挠度超过允许的限值Ⅲ.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Ⅳ.构件裂缝宽度超过了允许的最大裂缝宽度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主要是验算构件的变形和抗裂度或裂缝宽度,(A .荷载采用其标准值,不需乘分项系数,不考虑结构重要性系数)。

5.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 D .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 )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6.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

'2a x ≥的物理意义是 ( C .保证受压钢筋压力达到规定的抗压

设计强度)。

8.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先屈服,然后混凝土受压区破坏,则这种梁称为( B .适筋梁 )。

9.均布荷载作NT 的--般受弯构件,当07

.0/1.0>≥o c bh f v 时,、A 。可直接按最小配箍率配箍 )。

10.偏心受压构件界限破坏时(D .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 )。

12.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A .前者的承载力高于后者

13.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B .剪压破坏 )为依据的。

14.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C .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

15.以下破坏形式属延性破坏的是( A .大偏压破坏 )。 1.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A .增加 )。

2.若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在没有特定条件限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C .增加梁的高度)。

3.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

'

2a

x ≥的物理意义是(C .保证受压钢筋达到规定的抗压设计强

度 )。

4.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A .外排纵筋的外表面至混凝土外表面的距离 )。

5.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C .剪压破坏 )基础上的。

6.提高梁斜截面抗剪强度最有效的措施是( C .加大截面宽度 )。 7.轴心受压构件,配置纵筋的作用是(D .帮助混凝土承受压力,防止发生脆性破坏 )。

8.大偏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 A .受拉钢筋 )。 9.就使用性能而言,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C .承载力大 )。 10.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 C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应力损失。

11.采用先张法时,预应力钢筋的张拉控制应力,一般是(B .大于采用后张时的控制应力 )。

12.桥涵工程中大多采用( C .水泥砂浆 )。 13.钢材的疲劳破坏属于( )。

14.钢材的(B .冷弯试验 )一方面是检验钢材能否适应构件制作中的冷加工工艺过程,另一方面通过试验还能鉴定钢材的塑性和可焊性。

15.角焊缝的破坏主要是由( C .剪切 )而引起的。 二、判断题(20分,每题2分)

1.单筋矩形截面梁是指矩形截面梁中只有一根受力钢筋。(X ) 2.混凝土构件适用于以拉为主的结构,如轴心受拉构件。( X ) 3.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并不影响使用,因此不必要对裂缝进行限制。( X )

4.钢结构可换性强,因此易于维修养护。 (X )

5.预应力混凝土的本质就是在混凝土结构承载前施加一定的压力,使其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 (√ )

6.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既需要验算截面应力又需要验算截面承载力。( √ )

7.砌体结构的特点是抗压承载力、抗剪承载力都高。所以,应用范围很广。( X )

8.强度、刚度、稳定性是钢结构设计必须考虑的几个方面。(√ ) 9.焊接残余应力是内部自平衡的应力,对钢结构受力没有影响。( X )

10.组合结构充分利用了钢与混凝土结构性能,因此受力比较合理。 ( √ )

1·我国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的计算原则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原则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原则。(√ )

2·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又被称为混凝土标号。《公路桥规》中规定用于公路桥梁承重部的混凝图标号分为15、20、25、30、40、50和60号7个等级。(× )

3·板主筋保护层厚度一般无特殊要求时,可取2.5era 。当设置钢筋网时,上下层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不小于1.5cm 。( × ) 4·我们把受压区的高度2与梁截面有效高度h 的比值称为受压区高度系数。(× )

5·所谓剪跨比就是指某一截面上弯矩与该截面上剪力与截面有效高度乘积的比值。一般用m 来表示。(√ )

6-所谓抵抗弯矩图又称材料图,就是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纵向受拉钢筋面积,所能产生的抵抗弯矩图形,即表示各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能力。( √ )

7·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公式是以剪压破坏为特征建立的。公式的限制条件是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 )

8.影响砌体玩』盘强度明王妥因系伺:耿明刚强度、尺寸、和形状;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 × )

9.角焊缝按其与外力的关系分三种:侧焊缝:焊缝轴线平行于外力N;端焊缝:焊缝轴线垂直于外力N;斜焊缝:焊缝轴线倾斜于外力N。( √ )

1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先在台坐上张拉钢筋,后浇注构件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称为先张法。它的配筋特点是直线配筋。(√)

1.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l5号;当采用Ⅱ、Ⅲ级钢筋时,混凝土标号不宜低于20号。(√ )

2.板的受力钢筋布置在板的受拉区。受力钢筋直径:行车道板主筋直径≥lOmm,人行道板主筋直径≥8mm。(× )

3.整体现浇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b一般取2.o~3.5;T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b一般取2.5~4.o(此处b为肋宽)。(√ ) 4.最小配筋率确定原则为:钢筋混凝土梁破坏时所能承受的弯矩,大于同材料同截面素混凝土梁正截面开裂弯矩的标准值。( × ) 5.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即斜拉破坏、剪压破坏和斜压破坏。这三种破坏形态,在破坏时,变形都很小,因此,都属于脆性破坏。(√ )

6.斜截面抗剪基本公式是半经验半理论公式,使用时必须采用规定单位的数值。如宽度、有效高度必须用毫米为单位;设计强度必须以兆帕为单位。最后,得到的抗剪承载力的单位是千牛。( × ) 7.对偏心受压构件,当矩形截面(L0/b>10)时必须考虑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纵向力偏心矩的影响。(× )

8.砌体与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抗压承载力高,而抗弯、抗剪性能较差。因此,砌体在工程中常用于以承压为主的结构。( √ ) 9.按工作机理,高强度螺栓连接分为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和承拉型高强度螺栓连接两种类型。( × )

10.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的程度的混凝土结构。(√ )

1.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徐变变形;混凝土随水分蒸发结硬将产生收缩变形。( √ )

2.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若其它条件不变,试件表面不加润滑剂所测得的立方体抗压极限值比试件表面加润滑剂所测得的立方体抗压极限值低。( × )

3.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箍筋外表面到梁表面的距离。(× )

4.钢筋混凝土少筋梁的破坏是始于受拉区,故其破坏形式属于塑性破坏。( × )

5.公式的限制条件Qj≤o.051瓶她。是为了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 )

6.构件受到偏心较大的荷载,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破坏时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极限,混凝土裂缝不断扩张,受压区高度逐渐减小,最后受压区混凝土及受压钢筋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整个构件随之全部破坏,这种破坏形式是大偏心破坏。( √ )

7.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预应力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 ) 8.砌体的抗压强度总是小于砖石等块材的强度。(√ )

9.焊接残余应力是内部自平衡的应力,对钢结构受力没有影响。( × )

10.钢结构对钢材的性能要求包括:强度、塑性、韧性、冷弯性能、耐久性和可焊性。(√ )

1.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有强度、塑性(或变形能力)、可焊性、温度要求及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或称握裹力。( √ ) 2.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可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 √ )

4.钢筋混凝土染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是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弯压破坏。 ( x )

5.《规范》规定,在梁的受拉区段弯起钢筋时,弯起点与按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截面面积点之间的距离均不应大于0.5h。( √ )

6.箍筋,般采用HPB235,HRB335级钢筋,其形式有封闭式和开口式两种。( √ )

7.受弯构件斜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中,剪压破坏具有塑性破坏的特征。斜拉破坏与斜压破坏属于脆性破坏。 (x )

8.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有大偏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两种情况。(√ )

9.轴心受压构件中,配置纵筋的作用是防止偶然的偏心受压。( x )

10.影响无腹筋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截面尺寸和形状等。(√ )

1.混凝土在长期不变荷载作用下,将产生收缩变形;混凝土随水分蒸发结硬将产生徐变变形。( × )

2.在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时,若其它条件不变,试件表面不加润滑剂所测得的立方体抗压极限值比试件表面加润滑剂所测得的立方体抗压极限值高。(√ )

3.钢筋混凝土梁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箍筋内表面到梁表面的距离。( √ )

4.钢筋混凝土少筋梁的破坏是始于受拉区,故其破坏形式属于脆性破坏。( √ )

5.公式的限制条件

051

.0bh

R

Q

j

是为了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 )

6.构件受到偏心较大的荷载,截面部分受拉,部分受压,破坏时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极限,混凝土裂缝不断扩张,受压区高度逐渐减小,最后受压区混凝土及受压钢筋应力达到强度极限,整个构件随之全部破坏,这种破坏形式是小偏心破坏。( × )

7.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 )

8.砌体的抗压强度总是大于砖石等块材的强度。( × )

9.对受压构件设计时必须考虑稳定性影响,对受拉构件设计时必

须考虑疲劳影响。(× )

10.钢材的破坏形式包括:塑性破坏(或延性断裂)和脆性断裂。( √ )

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简述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答: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1)剪跨比m:随着剪跨比m的增加,梁的破坏形态按斜压(m<1)、剪压(13)的顺序演变,而抗剪承载力逐步降低。.

(2)混凝土强度R:梁的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提高。

(3)纵筋配筋率弘:梁的抗剪能力,随纵向配筋率的增大而提高。

(4)配箍率和箍筋强度:配箍率mx与箍筋强度R。。的乘积越大,则梁抗剪能力越强

2.什么叫换算截面法?答:为了便于应用材料力学中匀质梁的公式,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中,把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弹性模量不同的材料组成的实际截面,换算成由一种拉压性能相同的假想材料组成的与它功能相等的匀质截面,此即所谓换算截面

3.简述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特点?答: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以使混凝土不出现拉应力(或允许出现拉应力限制应力值或允许出现裂缝限制裂缝宽度),因而大大改善了结构的工作性能。砌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抗压承载力高,而抗拉、抗弯、抗剪承载力低。因此,砌体结构以承受压力为主。

4.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块材的强度、尺寸和形状,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砌筑质量。

1.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工作的三个阶段各用作什么计算的依据?答:答:第一阶段——弹性工作阶段(整体工作阶段)末I。可作为受弯构件开裂弯矩的计算依据;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相当于梁使用时的应力状态,可作为正常使用阶段的变形和裂缝宽度计算的依据;第Ⅲ阶段——破坏阶段末可作为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的依据

2.简述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的? 答:答: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斜截面强度的主要因素有: (1)剪跨l:t研:随着剪跨比m的增加,梁的破坏形态按斜压(优<1)、剪压(13)的顺序演变,而抗剪承载力逐步降低。 (2)混凝土强度R:梁的抗剪承载力随混凝土强度提高而提高。(3)纵筋配筋率口:梁的抗剪能力,随纵向配筋率的增大而提高。(4)配箍率和箍筋强度:配箍率埘。与箍筋强度R非的乘积越大,则梁抗剪能力越强。

3.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答: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的强度、骨料品种、纵筋强度

和配筋率、配箍率和箍筋强度、梁的截面尺寸、荷载形式、支座约束条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和配箍率与箍筋强度。.

4.何谓轴心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按配筋方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种形式?答:当荷载的合力通过构件截面重心的受压构件即为轴心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按配筋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形式:(1)配有纵向钢筋及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称为普通箍筋柱; (2)配有纵向钢筋及螺旋箍筋(或焊接环形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称为螺旋箍筋柱,也称为间接箍筋柱。

5.钢结构连接的分类如何?答:答:钢结构的连接根据受力情况可分为:受力性连接与缀连性连接;根据连接方式可分为.:焊接与栓钉连接,栓钉连接又可分为铆钉连接、普通螺栓连接与高强螺栓连接;根据连接板间相对位置可分为平接(对接)、搭接(错接)与垂直连接(顶接)。

1.根据梁受弯破坏形式的不同,梁的破坏可分为哪三类?各有何破坏特点?答:根据梁受弯破坏形式不同,梁的破坏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类。适筋梁的破坏特点是: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这种梁在完全破坏之前,梁的挠度会随着裂缝的开展而产生较大的增加。梁截面会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而有明显的破坏预兆,属于塑性破坏。超筋梁的破坏特点是:破坏始自受压区混凝土的压碎。超筋梁的破坏无明显的预兆,属于脆性破坏。超筋梁不仅不经济且破坏无预兆。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少筋梁的破坏特点是: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受拉钢筋就达到屈服,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工作阶段。这种破坏很突然,属脆性破坏,在桥梁工程中不允许采用。

2.梁沿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主要形态有哪几种?其各自的破坏特征是什么?答:答: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主要形态有:斜拉破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特征:破坏过程急速且突然,弯曲裂缝一旦出现,就迅速向受压区斜向伸展,直至荷载板边缘,使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能力。剪压破坏特征:梁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达到屈服强度,同时剪压区的混凝土在压应力和剪应力的共同作用下,达到了复合受力时的极限强度。斜压破坏特征:首先混凝土在加载点与支座间被斜裂缝分割成若干个斜向短柱,当混凝土中的压应力超过其抗压强度时,混凝土即被压坏。破坏时,与斜裂缝相交的腹筋往往达不到屈服强度

3.如何避免有腹筋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答:答: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形式。这三种形态,在设计中都应避免。对于因箍筋配置过多而产生的斜压破坏,采用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办法来预防,对于因箍筋配置过少而产生的斜拉破坏,采用满足最小配箍率及一些构造措施来预防。对于剪压破坏,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变化幅度较大,必须通过计算,使构件满足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以防止剪压破坏。

4.轴心受压构件的截面破坏特点是什么(分短柱和长柱)?答:答:对配有中等强度钢筋(1~Ⅱ级)的短柱在破坏时,总是纵向钢筋先达到屈服点,继而混凝土达到最大压力破坏。当采用高等强度钢筋时,一般是混凝土先被压碎而钢筋尚未达到屈服强度.对长柱,其破坏是由于构件丧失纵向稳定所造成。破坏时,构件产生较大的侧向挠曲,一侧混凝土被压碎,纵向钢筋在箍筋之间向外弯凸,另一侧混凝土发生横向的受拉裂缝。

5.剪力栓钉连接的主要破坏形式及防止方法如何?答::剪力栓钉连接的主要破坏形式及防止方法: (1)栓钉杆被剪断;通过计算防止,需满足单栓抗剪容许承载力; (2)较薄的连接板被挤压破坏;

通过计算防止,需满足单栓承压容许承载力;(3)板被拉(压)坏;通过计算防止,需满足构件净截面容许承载力; (4)板件端部被剪坏;通过满足栓钉布置的构造要求来防止; (5)栓钉杆受弯破坏;通过满足柃钉布詈的构诰雾求棠防

1.什么是砌体结构?砌体结构有何使用特点?答:答:砌体结构亦称圬工结构。由块材(石材、预制块)和胶结材料(砂浆)按一定的砌筑规则组成的受力整体称为砌体结构。由于砌筑用的百材、预制块及混凝土等材料的共同特点是抗压强度高而抗拉、抗弯、抗剪强度低,在结构工程中常作为以承压为主的结构构件。例如拱桥的主拱圈、桥梁的墩台及基础、挡土墙、涵洞及隧道的衬砌与洞门建筑等。2.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因素有哪些?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答: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性能的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的强度、骨料品种、纵筋强度和配筋率、配箍率和箍筋强度、梁的截面尺寸、荷载形式、支座约束条件等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筋配筋率、配箍率和箍筋强度。3.钢筋混凝土受压柱中为何不应采用过大的配筋率?答:若一定的荷载长期持续的作用,由于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其塑性变形更加显著,以致混凝土应力逐渐减小,而钢筋应力逐渐增大。这种现象称为应力重分布。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的应力重分布现象特别显著。由于该现象的影响,卸载后,钢筋受压而混凝土受拉,因此,当配有较多数量的纵向钢筋时,可能导致混凝土拉应力过大而开裂,所以,钢筋混凝土受压柱中不应采用过大的配筋率。

4.什么是先张法?在先张法构件配筋上有什么特点?答:先张法,即先将预应力钢筋张拉并锚固在张力台座上,后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后再放张,以此实现预应力的方法。先张法的特点是所用的预应力筋束,一般用高强钢丝、钢绞线,自锚型(通过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粘结力实现锚固),不专设永久锚具。预应力筋通常采用直线配筋,不同截面的预加力作用点不能随使用荷载弯矩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先张法只适用于中小跨径受弯构件5.钢结构连接的分类如何?答:钢结构的连接根据受力情况可分为:受力性连接与缀连性连接;根据连接方式可分为:焊接与栓钉连接,栓钉连接又可分为铆钉连接、普通螺栓连接与高强螺栓连接;根据连接板间相对位置可分为平接(对接)、搭接(错接)与垂直连接(顶接).

1.荷载作用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分为哪些类型?答: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按作用时间的长短和性质,可分为永久荷载、可变荷载和偶然荷载三类

2.简述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式及其特征?答:受弯构件三种破坏形式及其特征:(1)适筋梁破坏;钢筋先屈服后混凝土被压碎,属延性破坏。(2)超筋梁破坏;混凝土先被压碎,钢筋不屈服,属脆性破坏。(3)少筋梁破坏;混凝土一开裂,钢筋马上屈服而破坏,属脆性破坏

3.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双筋梁?答:·采用双筋梁的情况:当构件承担的弯矩过大,而截面尺寸受建筑净空限制不能增大,混凝土强度等级也不宜再提高,采用单筋截面将无法满足2≤氕_71。的条件时,则可考虑采用双筋梁。此外,当梁截面由于不同荷载组合而承受正负弯矩的情况下,亦可按双筋截面计算。

4.影响无腹筋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影响元腹筋简支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混凝土强度和纵筋配筋率

5.什么是偏心受压构件的界限破坏?答:具有某个特定配筋率的柱,当远离轴向力一侧的钢筋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同时发生,我们把柱的这种破坏特征称为“界限破坏”

1.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因素: (1)块材强度; (2)砂浆的物理力学性能;(3)砌缝厚度; (4)块材的尺寸与形状。

2.如何避免有腹筋梁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态?答:梁的斜截面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形式。这三种形态,在设计中都应避免。对于因箍筋配置过多而产生的斜压破坏,采用限制截面最小尺寸的办法来预防,对于因箍筋配置过少而产生的斜拉破坏,采用满足最小配箍率及一些构造措施来预防。对于剪压破坏,梁的斜截面抗剪能力变化幅度较大,必须通过计算,使构件满足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以防止剪压破坏。《公路桥规》的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公式的基本形式就是根据剪压破坏形态的受力特征而建立的。

3.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如何判别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答: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根本区别在于: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首先达到屈服强度而导致受压混凝土压碎。

可以用受压区界限高度

或受压区高度界限系数来判别两种不同偏心受压的破坏形态,即:当时,截面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当时,截面为小偏心受压破坏

4.什么是后张法?在后张法构件配筋上有什么特点?答:后张法是先浇筑构件混凝土,待混凝土结硬后,再在梁体上张拉并锚固预应力筋束的方法。后张法的特点是预应力筋锚固通过专门的锚具来实现,需要相当数量的优质锚具。预应力筋通常采用曲线配筋,不同截面的预加力作用点随使用荷载弯矩的变化而调整,因而,后张法适用于大跨径受弯构件。后张法预制构件不需要专门的张拉台座(相对先张法而言),可以工厂制作,也可以工地现场预制。

5.为什么要验算轴心受压构件的局部稳定?答:因为,轴心受压构件不仅有丧失整体稳定的可能性,而且也有丧失局部稳定的可能。当轴心受压构件丧失整体稳定时,会使部分板件退出受力而使其他板件受力增大,也可能使截面不对称,从而降低构件的承载力。

四、计算题(30分,每题l5分)

1.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采用20号混凝土(R。一llMPa)和Ⅱ级钢筋(R9一340MPa)承受计算弯矩Mi--90kN·In,选用梁截面为20cmX 50cm。试用基本公式求所需的钢筋面积Ag(设a=40mm,毛。=0.55,7。一丫。一1.25,p。;。=0.10%)。

解:(1)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由a=40mm则有效高度ho=500--40=460mm由)

2

(

1

1

x

h

bx

R

r

M

a

c

-

≤得

)

2

460

(

200

11

25

.1

1

10

906

x

x-

?

?

=

?解方

(2)计算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g由AgRg=R。6z

2.一连接的构造如图所示,两块A 板用对接焊缝与立柱焊连,8板与A 板用8个高强螺栓连接。构件钢材为A3钢,其容许应力为[d]一140MPa ,o 。]一145MPa ,[r]一85MPa 。设对接焊缝的强度与母材相同,不设引弧板。试求焊缝连接所能承受的荷载P 。

解:扣除两端的缺陷,焊缝的有效截面如右图所示。①受力分析:剪力Q —

PkN

)

1209060(++==p p e FkM ②焊缝的有效截面

12

370.123

??

=?I

3.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采用25号混凝

和Ⅱ级钢

筋340MPa)承受计算弯

选用梁断面为

试用基本公式求所

需的钢筋面积

(

分) 解:(1)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2

则有效高度

得 (2)

分)

4.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尺

计算长

采用30号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Ⅱ级钢筋,箍筋采用

I

钢筋,作用轴向设计压力试求纵向受压钢筋。

工作条件系数

混凝土

)

解:

(1)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够计

查表得

(2)

计算纵筋面积

(3

分)

分)

(3)

配筋率验算可以故受压纵筋最小配

筋率,满足要求。

5.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采用25号混凝土

和Ⅱ级钢筋

1承受计算弯矩,选用梁断面为

试用基本公式求所需的

钢筋

积A9

提示

解:(1)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z

则有效

高度

(大于梁高,

舍)

解方程得

(2)计算受拉

Ag

6.轴心受压构件截面尺

,计

算长度

采用30号混凝土,

纵向钢筋采用Ⅱ级钢筋,箍筋采用I

钢筋,作用轴向设计压力

试求纵向受压钢

筋。

;工作条件系数;混凝

土安全系数提示

解:(1)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纵向弯曲系数计算

,查表得

(2)计算纵筋面

(3)

配筋率验算可以故受压纵筋最小配

筋率,满足要求。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6—200ram,h=450ram,混凝土C30,钢筋采用HRB335级,环

境类别为一类。

梁承担的弯矩设计值受拉钢筋

较多,需布置两排,取

,求:

所需的纵向受力钢筋的值。

已知:

解:(1)计算受压钢筋为使总用钢量最小,取

(2)计算受拉钢筋

8.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简支梁

,截面尺寸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箍筋为

HRB335

仅配箍筋试求出该梁斜截

面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q。已知:

解:解:(1)计算简支梁所能承担的剪力

(2)该梁斜截面所能承受的均布荷载设计值

q

9.已知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采用20号混凝土(R。- llMPa)

和Ⅱ级钢筋

(Rg=

解:(1)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z

由则有效

高度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考试证据学精选考题题库及答案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肯定 B.否定 C.继承 D.修正 第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B.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法定证据制度 D.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第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证据方法 B.证据力 C.证明力 D.证据原因 第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A.客观真实 B.证据法定 C.自由心证 D.确定充分 [第5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法人 B.非法人团体 C.公民个人 D.企事业单位 [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 A.客观性 B.关联性 C.排他性 D.合法性 [第7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 B.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

C.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 D.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 [第9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 )。 A.十字形证明 B.刑讯逼供 C.决斗 D.司法认知 [第10题](单选题)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 A.法定证据制度 B.神判法 C.神誓法 D.神示证据制度 [第11题](多选题)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口头的 B.书面的 C.复制的 D.实物的 [第12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 A.神誓

最新最新电大《教育学》形考作业答案()

教育学第一次作业 一、辨析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错) 2.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的问世被认为是教育学学科独立的标志。(对) 3.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错) 4.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对)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错)6.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提倡“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其依据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错) 二、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著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1)教育学的萌芽。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著作,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此时的代表人物有夸美纽斯、赫尔巴特等。(3)教育学的科学化发展。20世纪初,形成世界性科学化教育学研究运动。标志是马克思教育学和实验教育学等。 (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教育学开始走向自然科学导向下的以定量为特征的发展方向,研究中心向美国和苏联转移。标志是教育学出现繁荣发展的特征。代表人物有杜威、马卡连柯、凯洛夫、赞科夫、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等。 2、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具体阐述一下。 答:教育的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推动社会发展变迁和促进社会流动。教育的社会变迁功能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在生产、科技、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挥的作用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整体的存在、延续、演变和发展。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则是就教育所培养的社会实践主体,通过教育的培养和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个人能动性、创造性的弘扬,以实现在职业岗位和社会层次之间的流动和转换而言的,它指向的主要是社会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境遇的改善。 3、结合你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照教师素质现代化,谈谈你在哪些方面还需要加强? 答: 1、教师思想现代化,即处在现代教育总体时代背景中的教师,应具有符合时代需要和历史发展潮流的科学教育观,如全面质量观和评价观、学生主体观、和谐发展观、整体优化观、终身教育观等。

电大心理学测试题及答案

1.睡眠可分为(C)个阶段 A.六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2.人耳能感受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A)赫兹 A.20—20000 B.2—2000 C.2—20000 D.200—20000 3.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D) A.差别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阈限 D.绝对感觉阈限 4.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C) A.无意识行为 B.对刺激的无意识 C.幻视 D.盲视 5.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知觉和思维的组织结构,考察知觉意识的心理历程,而不是分解知觉和思维的学派是(C) A.精神分析 B.机能主义 C.格式塔心理学 D.行为主义 6.“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D)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广度 D.注意的分配 7.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D) A.社会科学 B.人文科学 C.自然科学 D.中间科学 8.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C) A.轻度睡眠阶段 B.睡眠锭阶段 C.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D.深度睡眠阶段 9.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C)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注意 10.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反映的知觉是(C) A.错觉 B.空间知觉 C.时间知觉 D.运动知觉 1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C) A.认知 B.情绪和动机 C.心理现象 D.能力和人格 12.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最好的感觉通道是(D) A.视觉 B.触觉 C.嗅觉 D.听觉 13.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A) A.冯特 B.巴甫洛夫 C.华生 D.詹姆士 14.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材料上,这种注意是(D) A.随意后注意 B.随意前注意 C.不随意注意 D.随意注意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D)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转移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选择性 16.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是(C) A.记忆 B.思维 C.感觉 D.知觉 17.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S) A.精神分析 B.机能主义

2019电大证据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证据学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证据力:又称证据能力、证据的适格性,是指证据材料进入诉讼,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和条件,特别是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和合法形式。 2、证明力:是指在许可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的行政管理活动中,许可证持有人可持许可证来证明自己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证据法学中的证据的证明力,是指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能力。 3、自由心证制度:是指“证据之证明力,通常不以法律加以拘束,听任裁判官之自由裁量”自由心证是以证据的存在为前提,而不是以单纯的“自由”心证而认定事实。 4、神示证据制度:也称神明裁判或神证,就是用一定形式邀请神灵帮助裁断案情,并且用一定方式把神灵的旨意表现出来,根据神意的启示来判断诉讼中的是非曲直的一种证据制度。 5、直接言词制度:也称口证原则,是指法官亲自听取双方当事人、证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当庭口头陈述和法庭辩论,从而形成案件事实真实性的内心确认,并据以对案件作出裁判。 二、简答题 1、简述当事人主义的特点:(1)诉讼“当事人化”。诉讼活动都由当事人来发动、推动和主导。(2)程序公正。第二,当事人主义的诉讼模式更强调程序公正的价值。(3)当事人有主动权。当事人主义给予当事人极大的权力。(4)法官中立。法官在诉讼过程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 2、简述法定证据制度的特点:1、刑讯逼供是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获取证据的合法方式。2、法定证据制度的一些做法如防止法官专断也具有相当的合理意义。 3、法定证据制度具有等级性的特点。 4、法定证据制度具有形式主义的特点,法律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规则。 3、简述证据裁判原则的基本内容及例外:(1)对事实问题的裁判必须依靠证据。2)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具有证据资格的证据。3)裁判所依据的证据,必须是经过法庭调查和质证的证据。民事诉讼中具体证明对象的多数内容往往因存在其它证明方法而不具有以证据证明的必要性,从而削弱了证据裁判原则对事实认定的决定性作用。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证据裁判原则在民事诉讼中适用的例外。 4、简述在英美法系国家中主要存在的证明规则:(1)相关性规则;(2)传闻证据规则;(3)任意性自白规则;(4)非法证据排除规则;(5)最佳证据规则;(6)证人的特权规则;(7)交叉询问规则;(8)补强证据规则;(9)推定;(10)司法认知。 三、论述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封建社会的主要证据制度,与奴隶社会的神示证据制度相比,是审判经验的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进步性。然而法定证据制度归根到底是一种唯心主义证据制度,机械而脱离实际。特别是法定证据制度把口供视为证据之王,造成了刑讯逼供泛滥,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强烈的批判。(一)法定证据制度的概念所谓法定证据制度,又称为形式证据制度,是法律根据证据的不同形式,预先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评断标准,法官必须据此作出判决的一种证据制度. (二)法定证据制度的内容(基本规则): 法律预先规定了证据的形式,根据证据的形式规定了各种证据的证明力和判断证据的

2020年电大考试《管理心理学》综合考试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及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A ) A.莱维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泰勒 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B )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D.科学管理 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4.群体动力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心理学家(D ) A.冯特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勒温 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C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 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C ) A.莱维持 B .马斯洛 C .闵斯特伯格D.泰勒 7.“鸡尾酒会效应”说明知觉具有( A )。 A.选择性 B .理解性 C .整体性D.恒常性 8.“一俊遮百丑”属于社会知觉中的什么效应?(C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9.有人对女性的评价是“年轻时唧唧喳喳,结婚有了孩子拖拖拉拉,老了婆婆妈妈”,这属于社会知觉中的( D )。 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社会刻板印象 10.库利的“镜中我”理论属于哪种自我认知方式?(A ) A.他人评价B.社会比较C.内省 D .自我显示 11.一个身穿游泳衣的人在海滨打水仗或游泳,不会有人注意他,但如果他这身打扮去商场购物就会被认为不成体统甚至被拒绝进入,这是因为人的知觉受到了以下哪种因素的影响?( C ) A.知觉者B.知觉对象C.知觉情境D.知觉态度 12.对“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原因分析中,得到的信息资料是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区别性高,这应该归因于( B ) A.王师傅善于阿谀奉承B.李厂长的所作所为确实值得称赞C.王师傅迫于情境的压力违心地称赞李厂长D.无法确定王师傅称赞李厂长的真正原因 13.具有不爱与人交往、孤僻、多愁善感、富于联想等特征的人属于(D )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 D .抑郁质 14.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C ) A.兴奋型B.活泼型C.安静型 D .抑制型 15.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D ) A.艾森克B.荣格C.霍兰德 D .卡特尔 16.热情、正直、诚实、认真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A )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17. 独立、果断、勇敢、优柔寡断等属于性格的什么特征?(B ) A.态度B.意志C.情绪D.理智

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宪法学》试卷与答案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分,共30分) 1.宪法的内容同其他法律一样,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A.阶级力量对比B.物质生活条件C.精神文明建设D.经济制度的改革 2.在宪法中体现分权、制衡原则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美国D.瑞士 3.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的过程中,对该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法规的合宪性所进行的审查,叫作 A.事后审查B.预防性审查C.附带性审查 D.事先审查 4.世界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A.1689年的《权利法案》B.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C.1777年的《邦联条例》D.1787年的《美国宪法》 5. .我国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以 () A.到会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B.到会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C.全体代表的1/2以上的多数通过 D.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6.人民民主专政的根本标志是 A.工人阶级对国家的领导 B.工农联盟为基础 C.生产资料公有制 D.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 7.现行宪法序言指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A.即无产阶级专政B.实质上即无产阶级专政 C.形式上接近无产阶级专政D.等同于无产阶级专政 8.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 A.全民所有制B.集体所有制 C.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D.国家所有制 9.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称为 A.爱国统一战线B.全体劳动者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D.社会主义统一战线

中央电大网上形成性考核证据学参考答案资料

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 原始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是对神示证据制度的( ),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 A. 肯定 C.继承 D.修正 2题](单选题)新中国的证据法律制度被称为( )。V B. 自由心证证据制度 C. 法定证据制度 D. 实事求是的证据制度 3题](单选题)()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和功能。 A. 证据方法 B. 证据力 D.证据原因 4题](单选题)我国证据制度的基本原则是( B.奴隶社会 B.否定 A.客观真实的证据制度 C.证明力 ) 。

A. 客观真实 B. 证据法 定 C. 自由心证 [第5题](单选题)()具有证人资格。 A. 法人 B. 非法人团体 C.公民个人 D.企事业单位 [第6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证据的基本属性的是 A. 客观性 B. 关联性 C. 排他 D. 合法性 [第7题](单选题)神示证据制度产生于()时期,是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一种证据制度。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自由心证证据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法官内心确信”的程度在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中相同 B. 1808年《法兰西刑事诉讼法典》标志自由心证证据制度正式确立

C. 法官的心证受到许多证据规则的制约$ a D. 以法官的理性和良心、内心确信为核心内容 [第9题](单选题)法定证据制度的基本证明方法是()。2 A. 十字形证明 B. 刑讯逼供 C袂斗 D.司法认知' [第10题](单选题)证据制度发展史上最原始的证据制度是()。O A. 法定证据制度 B. 神判法 C. 神誓法 D. 神示证据制度 [第11题](多选题)证据是与案件有关的一切事实,包括( A. 口头的厂 B.书面的代 C.复制的 D.实物的 [第12题](多选题)在神示证据制度下,所采用的证明方式有()。0 A. 神誓Z

电大教育学答案

教育学作业参考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 1、教育: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能够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人。 2、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功能:指教育作为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在与人及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 4、素质: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等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形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也可以称为素养。 二、简答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1)平等性;(2)服务于生产与生活;(3)在整个社会生产和生活中进 行;(4)教育手段极端原始; 2、近现代社会的教育特点?(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3)普及教育和公共义务教育制度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4)教育的法制化和民主化;(5)工业社会教育模式的构建与 改革;(6)教育功能得到多方面认识并期待得到全面释放;(7)教育改 革朝向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8)实现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 求。 3、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的四个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3)教育学 的科学化发展;(4)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 4、简述教育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教育观念的现代化;(2)教育内容的现代化;(3)教育手段和 设施现代化;(4)教育管理现代化;(5)教师素质现代化。 三、论述题 1、结合现实谈谈活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答题要点:个体的遗传素质和外部的环境因素,只有通过活动的结合,才能将外部的资源因素转化为个体身心发展需要的能量。个体积极投入实践的活动是内因和外因对个体身心发展综合作用的汇合点,也是推动个体发展发直接的、现实的力量。活动对个体发展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 (1)活动是影响人的发展的现实性因素,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2)活动是个体各种潜能和需要开展、生成的动力。 (3)活动是人的主体性生成的机制,体现着人的能动性。 2、结合现实谈谈学校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所需准备的条件。 答题要点:(1)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2)学校教育自身的条件;(3)家庭环境的因素;(4)社会发展的状况。 四、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4分,共24分) 1.19世纪末,美国西部有个坏孩子,他把石头扔向邻居的窗户,把死兔装进桶里放到学校的火炉里烧烤,弄得到处臭气熏天。9岁那年,他父亲娶了继母,父亲对继母说:“你要注意着孩子,他在我们这里最坏,让我防不胜防。”继母好奇地走进孩子,对孩子进行了全面了解后,对丈夫说:“你错了,亲爱的,他不是最坏的孩子,而是最聪明的孩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发挥他聪明才智的地方罢了。”继母很欣赏这个孩子,在她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很快走上了正路,后来成为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和思想家,他说是戴尔·卡耐基。 问题:你怎样理解“坏孩子”“差学生”?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什么启发? 参考答案: 所谓差等生就是指那些不能达到基本教育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水平较差或发展不平衡的学生。 学生都是可教育的,没有哪个学生天生就是不想学好,世界上只有教不好学生的老师,决没有不可教育的孩子。教育的力量是巨大的。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1)平等公正地对待他们,尊重、理解、信任他们,使他们主动接受教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 4 是研究0-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纵向研究11 对一个或一组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或追踪,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的系统特点。 3.实证研究法研究者通过一定的控制手段,观察、测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应变化,最后冲这些变化中找出规律。4.横向研究11 在同一个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二、填空题(每小题2 分,共44 分)1.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2.在心理学中通常把实验的研究者称为主试 , 把被研究者称为被试。 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大与年龄偏小。4.遗传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 5.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6.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7.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8.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11.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量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12.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三、简答题(每小题18 分,共36 分)1.应当如何理解“关键期”的概念??关键期是习性学家洛伦兹1953年提出的重要概念,通常是指某一特性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内得以形成的意思; ?对关键期的理解,与其说是个体接受外部刺激的期限,不如说是对外部刺激可接受的程度,即学习水平更为妥当。 2.横向和纵向研究的优缺点。 ?横向法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同一年龄或几个年龄组被试的大量数据,比较节省时间和精力,数据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性。但这种方法由于时间较短,难易寻找发展的连续性和转折点,也难以分析出儿童早期经验对

2018年电大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它是一种宣言或声明 C.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它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B )。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3.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依据是(A )。 A.修改的程序不同 B.制定的主体不同 C.有无法典形式不同 D.与现实关系紧密程度不同4.宪法的主要功能是(A )。 A.保障公民权利 B.规范国家权力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经济发展 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制 6.下列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方能生效的是( C )。 A.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B.国务院部门的行政规章C.自治区的自治条 D.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7.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的有(D )。 A.全国人大 B.各省级人大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8.民族自治地方的( B )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人大常委会主任B.政府行政首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院检察长 9.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B )召集。 A.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委员长会议 10.我国的哪一部宪法结构体系有严重缺陷,全部宪法仅有30个条文?( B )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1.下列原则中仅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有(B )。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 D.法治原则 12.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13.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A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D.《中华民国宪法》 14.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B )。 A.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C )。

电大【证据学】网上作业01-05任务答案

下面答案只供参考,大家可以用CTRL+F进行查找对照 电大【证据学】第一次网上作业 一、作品题(共1道试题,共100分。) 1. 联系实际讨论学习【证据学】的意义和作用。 每位学生须提交讨论提纲,其内容应包括:个人的讨论提纲、联系实际的例子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教师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的提纲进行评分。 电大【证据学】第二次网上作业 一、简答题(共2道试题,共100分。) 1.案情:2003年辽宁省商人张某某突然死亡,周围的群众反映可能是他的妻子刘某与其奸夫占某合谋害死的,侦查机关在侦查过程中,收集到了以下证据材料:(1)刘某供认,为了同占某结婚,两人多次谋划杀死张某某,最终乘张某某熟睡的时候,占某用铁锄将其杀害。(2)占某向侦查机关做了与刘某一样的供述,承认杀了张某某。(3)刘某的公婆,即张某某的父母说,在张某某死的当天,他们不在家,听儿媳妇刘某说张某某是不小心摔倒死的。(4)邻居张三、李四、王五共同证明,刘某与占某通奸已久,周围的人所共知,张某某的父母也有所耳闻,只是,他们一家老实,没有声张。(5)从占某家里搜出来的铁锄上的血迹,经鉴定与死者张某某的血相吻合,其外形与死者的伤口也吻合。 请问,根据你所学的证据法的知识,上述5种证据分别是有罪证据还是无罪证据?是间接证据还是直接证据?是原始证据还是传来证据?是言词证据还是实物证据? 【答案】(1)凡是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有罪证据,凡是不能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的证据就是无罪证据。按照证据的来源划分,凡是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未经复制、转述的证据是原始证据,又称为第一手资料。凡是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经过复制、转述的证据,是传来证据,又称为第二手资料。根据诉讼证据与案件主要事实之间的证明关系,学界将证据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凡是能直接证明主要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直接证据;凡是不能直接单独证明案件主要事实,而须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就是间接证据。根据证据的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将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凡是表现为人的陈述,即以言词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言词证据。凡是表现为物品和痕迹和以其内容具有证据价值的书面文件,即以实物作为表现形式的证据,是实物证据。(30分)

2020年春中央电大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春中央电大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2106 课程代码:01628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一、单项选择题 1.选举权的普遍性是指(A)。 A. 一个国家内享有选举权的公民的广泛程度 B.所有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C.全体人民均有选举权 D.一切公民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选举 2.我国采取(A)国家结构形式。 A.单一制 B.复合制 C.君主立宪制 D.共和制 3.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其组成人员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质询案的条件是(B)。 A.5人以上联名B.10人以上联名 C.15人以上联名 D.20人以上联名 4.资产阶级学者以宪法是否具有统一的法典形式,将宪法分为(D)。 A.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B.规范宪法与不规范宪法 C.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D.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C.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 D.禁止搜查公民的身体 6.下列关于两党制的表述,错误的是(B)。 A.两党制产生于英国 B.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只存在两个政党 C.有很多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两党制 D.两党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

7.如果全国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或者有(D)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A.二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四分之一D.五分之一 8.被马克思誉为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A)。 A.《独立宣言》 B.《世界人权宣言》 C.《人权宣言》 D.《权利请愿书》 9.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 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C)。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责任 二、多项选择题 11.属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是(ABC)。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C.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D.民族乡的人民政府 12.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CD)。 A.没收B.征收 C.征用 D.并给予补偿 13.我国的基层人民法院是指(AB)。 A.县、自治县人民法院 B.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法院 C.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法庭 D.省辖市的人民法院 14.国家主席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有权(ABCD)。 A.公布法律 B.任免国务院总理 C.任免国务院各部部长 D.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 15.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

2016年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形成性考核证据学参考答案

2016年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形成性考核证据学参考答案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被告代理律师收集证据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选择一项: A. 可以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B. 经原告和证人同意可以向该原告或者证人收集证据 C. 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D. 经被告委托可以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反馈 正确答案是: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充分确实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这一规定体现了( )。 选择一项: A. 直接言词原则 B. 非法证据排除原则 C. 自由心证原则 D. 证据裁判原则 反馈 正确答案是:证据裁判原则 以下不属于言词证据的有() 选择一项: A. 鉴定结论

B. 视听资料 C. 刑事被告人的陈述 D. 证人证言 反馈 正确答案是:视听资料 不属于诉讼证据基本特征的是( ) 选择一项: A. 科学性 B. 合法性 C. 客观性 D. 关联性 反馈 正确答案是:科学性 英美法系国家对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立法表述是()。 选择一项: A. 高度的盖然性 B. 排除合理怀疑 C. 盖然性的优势 D. 内心确信 反馈

正确答案是:排除合理怀疑 诉讼中的绝对真实体现在对()的认定应当而且能够做到确定性和唯一性。 选择一项: A. 关键事实 B. 全部事实 C. 案件细节 D. 基本事实 反馈 正确答案是:关键事实 下列各项中,既属于直接证据又属于原始证据的有() 选择一项: A. 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B. 证人听到被害人喊救命的证言 C. 赃物 D. 鉴定结论的复印件 反馈 正确答案是:被告人认罪的供述 无罪推定原则经历了一个()的演变过程 选择一项: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

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 册及答案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姓名: 教育学作业1学号: 得分: 教师签名: 一、辨析题 1、教育是人类和动物界都具有的一种现象。× 2、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3、教育能推进一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5、人的素质不是先天遗传的,完全是后天影响教育的结果,人完全是教育的产物。× 6、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这个阶段,在皮亚杰认知发展四个阶段中,属于形式运算阶段。× 二、论述题 1、描述教育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轨迹及各阶段的代表人物与着作,请用一两句话来介绍代表人物的重要教育思想。 答:(1)教育学的萌芽。 其标志有中国古代的《论语》和《学记》。前者是反映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性着作,论及了教、学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后者是中国古代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着。论述了教育目的、教育制度等丰富的教育思想。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根源于雅典与斯巴达的教育实践。代表有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苏格拉底的教育学智慧是“产婆术”;柏拉图的洞穴理论证明了教育的作用,把培育和养育健康智慧的人作为国家的大事来抓,系统地提出了国家统一掌管和整体实施的教育大纲;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按照人的年龄对人的教育阶段进行了系统分期,首次依据人的发展阶段系统论述了人的和谐发展理论。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 英国哲学家培根于1623年首次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划分了出来,标志教育学有了自己独立的学科地位。代表有夸美纽斯《大教学论》、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等。夸美纽斯“泛智”理论提出具有强烈民主性的普及教育的计划及单轨的学校体系,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第一个设想出全面完整教育学的人;赫尔巴特依据实践哲学说明教育目的,依据心理学说明教育的途径、手段与障碍,论述了“管理”、“教学”、“训育”三个核心概念及其理论体系,系统论述了教学材料、教学方式、教学过程。

2020年中央电大《心理学》备考试题附答案(后含重点整理复习资料)〖备考资料〗

2020年中央电大《心理学》备考试题附答案(后含重点整理 复习资料)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小题)。 1.心理学把感觉、记忆、思维等心理现象称为:() A.认知过程 B.能力 C.情感过程 D.心理特征 2.心理活动产生的方式为:() A.投射 B.反射 C.映射 D.折射 3.从众与服从相比:() A.二者都是自愿的 B.二者都不是自愿 C.从众更出于自愿 D.服从更出于自愿 4.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在:() A.1859年 B.1869年 C.1879年 D.1889年 5.在发展的某些年龄时期,儿童心理常常发生紊乱,从而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这一时期被称为:() A.关键期 B. 危机期 C. 好动期 D. 危险期 6.看到水稻长得不错,断定今年一定有个好收成。这属于:() A.感知觉 B.记忆 C.想象 D.思维 7.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派别的是:() A.机能主义 B. 联想主义 C. 行为主义 D. 人本主义 8.当地震、火灾发生时,人会做出适应性的生理心理改变,这种情绪状态称为:()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挫折 9. 以语词为信号刺激所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称为:() A. 经典条件反射 B. 操作条件反射 C. 第一信号系统 D. 第二信号系统 10.人在知觉过程中,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什么特性?()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整体性 D. 恒常性 11.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得不到强化,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这是:() A.习得 B.延迟 C.分化 D.消退 12.成语“望梅止渴”描述的是何种条件反射:() A.经典性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观察学习 D.认知学习 13.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量工具的编制者是:() A.卡特尔 B.比奈 C.推孟 D.韦克斯勒 1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这种冲突情境属于:() A. 双趋冲突 B. 双避冲突 C. 趋避冲突 D. 双重趋避冲突 15.足球比赛时,若己方的球队失利,有时球迷们一哄而上作出扔东西、闹事等不理智的行为,这种现象称为:()A.去个性化现象 B.群体极化效应 C.社会促进作用 D.模仿作用 16.心理学中的“视觉悬崖”实验说明婴儿具有:() A.方位知觉 B.深度知觉 C.时间知觉 D.爬行知觉 17. 具有反应快、有开拓精神,好冲动等特征的人属于:() A. 胆汁质 B. 多血质 C. 粘液质 D. 抑郁质 18.某10岁儿童的智力年龄是12岁,其比率智商(IQ)为:() A.125 B.120 C.110 D.100 19.下列何种事例不属于学习现象:() A.入乡随俗 B.熟能生巧 C.察言观色 D.喜极而泣

中央电大《宪法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关于宪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 A.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B.它是一种宣言或声明 C.它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D.它的法律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 2.我国有权对宪法进行解释的机关是( B )。 - A.全国人大B.全国人大常委会C.最高法院 D.国务院 3.把宪法分为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的依据是(A )。 A.修改的程序不同 B.制定的主体不同 C.有无法典形式不同 D.与现实关系紧密程度不同 4.宪法的主要功能是(A )。 A.保障公民权利 B.规范国家权力 C.维护国家统一 D.促进经济发展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B )。 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多党合作制6.下列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方能生效的是( C )。 A.国务院的行政法规 B.国务院部门的行政规章C.自治区的自治条 D.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 7.按照宪法规定,我国各级人大中设立常委会的有(D )。 A.全国人大 B.各省级人大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D.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 8.民族自治地方的( B )必须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A.人大常委会主任B.政府行政首长 C.法院院长 D.检察院检察长 9.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B )召集。 A.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全国人大主席团 D.委员长会议 10.我国的哪一部宪法结构体系有严重缺陷,全部宪法仅有30个条文?( B )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 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11.下列原则中仅属于社会主义宪法民主原则的有(B )。 A.主权在民原则B.民主集中制原则C.权力分立原则 D.法治原则 12.国家制度的核心是(A ) A.国体 B.政体 C.国家结构形式 D.政党制度 13.旧中国惟一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性文件是(A )。

精选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医护心理学》2021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119)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 W.)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年代为() A.1879 年 B.1899 年 C.⑼9年 D.1939 年 E.1959 年 2.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心理学流派是() A.行为主义 B.人本主义 C.完型主义 D.精神分析 E.构造主义 3.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予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称为()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E.想象 4.人们总是把某些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他事物作为知觉的背景,这是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稳定性 D.理解性 E.恒常性 5.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不包括() A.发现问题 B.分析问题 C.整理问题

D.提出假设 E.检验假设 6.冲动性大,具有明显的外部表现的体验称为() A.情感 B.行为 C.认知 D.思维 E.情绪 7.是否获得满足所引起的较低级的简单的体验称为() A.情感 B.情绪 C.认知 D.思维 E.行为 8.“食、色,性也”指的是人的需要类型为() A.生理需要 B.精神需要 C.道德需要 D.社会需要 E.文明需要 9.人格形成的标志为() A.自我意识与社会化 B.独立经验与道德化 C.共同经验与社会化 D.遗传素质与环境 E.自我成长与教育 10.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对己、对客观现实所持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指的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意志 E.情绪 11.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是指() A.精神疾病 B.躯体疾病 C.心身疾病 D.传染疾病 E.慢性疾病 12.心身疾病的治疗特别应重视的是() A.药物治疗 B.康复治疗 C.心理治疗 D.物理治疗 E.化学治疗 13.高温、低温,辐射、电击,强噪声,损伤、微生物和疾病等对人造成损害时属于() A.社会性应激源 B.躯体性应激源 C.文化性应激源 D.心理性应激源 E.环境性应激源 14.血管迷走反应可能是下列问题的反应形式() A.急性应激反应 B.慢性应激反应 C.急性休克反应 D.上消化道出血 E.下消化道出血 15.应用心理测验的基本原则包括() A.真诚原则 B.时限原则 c.中立原则 D.关系原则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法学专科《宪法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码:2106; 适用专业及层次:法学专科; 考试形式及比例:形考(30%、纸考);终考(70%、纸考)。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宪法规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宪法规范是最高的法律规范 B.宪法规范具有概括性 C.宪法规范具有包容性 D.违反宪法规范不承担任何法律后果 2.下面哪个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C) A.普选制 B.分权制 C.代议制 D.法制 3.宪法在本质上是(C)。 A.国家的根本法 B.民主制度的法律化 C.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 D.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 4.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司法机关的不同点是(D)。 A.法院是否审判独立不受任何干涉 B.法官是否必须是在外国无居留权的本地中国公民担任 C.法官是否享有独立审判权和司法豁免权 D.检察机关是否独立行使检察职能 5.关于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正确的说法应该是(B)。 A.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原则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上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C.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基本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D.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形式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主集中制 7.我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都明确规定,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和政策 B.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 C.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D.享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行政区域,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 8.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中,应当有适当名额的(D)。 A.华侨代表 B.妇女代表 C.军队代表 D.少数民族代表 9.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B)。 A.自治区、自治县 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D.自治州、自治县 10.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其组成人员提出对国务院各部、委质询案的条件是(B)。 A.5人以上联名 B.10人以上联名 C.15人以上联名 D.20人以上联名 二、多项选择题 11.英国宪法的特点有(AC)。 A.渐进性 B.革命性 C.不成文性 D.封建性 12.在议会制的国家里,议会是(AD)。 A.国家权力机关 B.国家行政机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