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五章练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五章练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旅游专业旅游概论第五章练习题有答案复习课程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五章旅游市场第一节旅游市场的概念

一、填空题

1、市场是一个商品经济的范畴,凡是存在和的地方,就有------------------------ 市场

2、旅游市场的形成是一个过程,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旅

游活动、的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

3、旅游市场是市场和市场的总和

----------------------------------------------------------------- 1 I --------------------------------------------------

二、名词解释

1、市场

2、旅游市场

三、单项选择题

1、旅游市场的基本矛盾是()

A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之间的矛盾 B 旅游产品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

C食、住、行、游、购、娱各部门之间的矛盾 D 旅游资源与旅

游客源之间的矛盾

2、()是旅游市场形成的首要条件

A旅游者 B 旅游资源 C 旅游供给 D 旅游需求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

场的主导地位,国际旅游者及其支出的()左右产生并流向这一

地区

A60% B70% C80% D90% 四、多项选择题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1、在原始社会后期,市场形成的基础条件是()

A人类意识的发展 B 生活水平的提高 C 剩余产品的出现

D交换行为的发生

2、旅游供给市场从形成到成熟,必须经过()不同层次的实践

过程

A适应需求 B 刺激需求 C 引导需求D 创造需求

五、判断正误

1、()在世界旅游市场中,某些大型的旅游产品的提供者能够从根本上满足所有旅游客源的需求,解决所有旅游产品的供求矛盾。

2、()旅游市场形成与经济兴衰是同步的

3、()旅游客源市场的分布格局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人均收入水平是不一致的

4、()在世界旅游市场中,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国际旅游,也无论是旅游人次还是旅游收入,都主要取决于旅游距离的远近,远距离旅游占绝对优势,其流动量最大

六、问答题1、简述旅游者的流动规律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一直占据着世界旅游市场的主导地位,其中,美国、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奥地利等发达国家一直保持着旅游强国的地位。就我国而言,一些经济强省和直辖市往往也是旅游业发达的地区,比如广东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等。联系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旅游者的流动量和流向集中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

区的主要原因。

3、旅游市场形成的条件?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2 、商品化社会化3 、旅游需

求旅游供给

二、名词解释

1、市场就其实质而言,是指人们在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2、旅游市场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旅游产品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的总和。狭义的旅游市场是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具有购买实力和旅游动机的旅游者总体上的旅游需求,即客源市场。

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四、多项选择题

1、CD 2 、ABCD 五、判断正误

1、错2 、对3 、错4 、错

六、问答题

1、答:(1)近距离旅游流动量大,远距离旅游流动量逐渐增大;(2)流动量和流向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3)流向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4)流向风景名胜区和文化特色显著区

2、答:(1)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基础雄厚,国民收入高,闲暇时间多,都市化程度高,生活节奏快,人们外出旅游的机会多,可能性也比较大。这些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国家和地区成为世界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2)这些国家和地区拥有比较先进的交通和工具、交通和通讯网络,外出旅游比较方便、舒适、快捷;(3)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4)这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历史底蕴深厚,经济关系紧密。(5)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起步早,发展快,经验多,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优势

3、答:(1)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状况;(2)旅游供求市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前景(3)旅游供求市场的人文地缘关系(4)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开放水平;(5)政府发挥的积极作用

第二节旅游市场细分

一、填空题

1、根据市场营销学的一般原理,可以

四个标准来划分旅游市场

2、根据旅游者的心理来划分旅游市场,可以采用、

----------------------------------------------------------------------------- 1 I ----------------------------------------------------------

三个细分标准

3、旅游经营者没使用一个细分标准,就能够划分出若干个具有相同

消费特征的群体,其中那些、、的旅游需求者群是可供选择-------------------------------------- 的最

佳目标市场

二、名词解释

1、旅游市场细分

2、市场细分标准

三、单项选择题

1、可以把旅游市场细分为欧洲市场、美洲市场、东亚与太平洋市场、

非洲市场、中东市场和南亚市场,这是以()标准来划分的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A市场规模 B 地理位置 C 人口特点D 市场质量

2、市场质量是指()

A市场的可进入性 B 市场的规模大小 C 市场的销售潜力

D市场的占有率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用人口地理标准来划分旅游市场

A 旅游市场的规模

B 旅游市场的质量

C 人口地理分布

D人口特点

2、下列()属于用行为特征标准来划分旅游市场

A 旅游目的

B 旅游时间

C 旅游心理

D 利益追求

五、判断正误

1、()旅游市场细分可以划分到个人的要求

2、()由于旅游需求的差异性很大,旅游市场细分必须使用有效的划分标准和模式

3、()判断市场规模时,最常用的标准是该旅游市场的接待总人数,而不是各经营者的市场占有率

六、问答题

1、旅游市场是如何细分的

答案

一、填空题

1、人口地理行为心理市场质量2 、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心理需求

3 、消费水平高旅游意识强市场质量高

二、名词解释

只供学习与交流.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1、旅游市场细分是指旅游业或者旅游企业根据旅游者的来源及其需求,购买动机与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异同,进一步把市场划分为不同类型的旅游需求者群2、市场细分标准是指旅游业或者旅游企业对旅游市场进行细分时所依据的因素或者变量,称为市场细分标准

三、单项选择题

1、B 2 、C

四、多项选择题

1、ACD 2 、AB

五、判断正误

1、错2 、对3 、错

六、简答题

答:(1)根据市场营销学的一般原理,可以用人口地理、行为、心理、市场质量四个标准来划分旅游市场;旅游市场的人口地理特征:旅游市场的

规模;人口地理分布;人口特点(3)旅游者的行为特征:旅游心理;利益追求;(4)市场质量:市场质量是指市场的销售潜力第三节我国的旅游市场

一、填空题

1、就一般规律而言,国内旅游市场和国际旅游市场互相、互相,--------------------- 是密切联系的整体;国内旅游是国际旅

游的,国际旅游是国内旅游的-----------

2、我国的入境旅游市场主要分为市场和市场两部分------------------------------

二、名词解释

1、入境旅游市场

2、出境旅游市场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三、单项选择题1、()地区市场一直是中国内地旅游业最大的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A 港澳台

B 欧洲

C 美洲

D 大洋洲

2、2007 年中国内地入境旅游总人数中,中国()地区分别占当

年入境旅游者总人次数的59%,17.6%。3.5%。

A香港、台湾、澳门 B 香港、澳门、台湾 C 台湾、香港、

澳门D 台湾、澳门、香港3、在历年来华的外国人中,()来华旅游总人数和在华消费总额都名列前茅

A日本B 美国C 加拿大D 俄罗斯

4、()已经成为我国入境旅游人次数最多的欧洲国家

A法国B 英国C 德国D 加拿大

5、()是目前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A公务旅游者 B 休闲旅游者 C 观光旅游者 D 度假

旅游者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市场属于东南亚市场

A新加坡 B 马来西亚 C 菲律宾D 新西兰

2、西欧国家中来华人数比较多的国家是()

A 俄罗斯

B 英国

C 德国

D 法国3、我国的美洲入境旅游市场的客源主要来

自北美市场,即(

A 美国

B 巴西

C 阿根廷

D 加拿大

五、判断正误

1、()就一般规律而言,旅游市场按照先国内旅游、后国际旅

游的顺序发展

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发展中国家通常是从优先启动出境旅游市场来发展旅游

业,主要目的是回笼货币,以支持本国的经济建设

3、()2007年我国接待的入境旅游者人数已从1978 年的世界

排名第41位上升至第1 位,来我国的入境旅游者遍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4、(),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次数最多的国内旅游市场

六、问答题

1、了解我国的主要入境旅游市场有何意义

答案

一、填空题

1、制约影响基础延伸2 、港澳台地区客源国

二、名词解释

1、入境旅游市场是指招来和接待国外居民来本国、本地区旅游的市场

2、出境旅游市场是指我国的居民出境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旅游的客源市场,是我国国际旅游市场的组成部分。

三、单项选择题

1-5ABADC

四、多项选择题

1ABC 2 、BCD 3 、AD

五、判断正误

1、对2 、错3 、错4 、对

六、问答题

1、答:(1)有助于我国积极拓展新兴市场、重点开发潜力市场;(2)有助于我国旅游经营者向来自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旅游者提供他们所喜好的、有针对性的只供学习与交流.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服务产品;(3)有助于促进我国旅游也提高服务水平和管理质量,更好地满足率哟者的各种需求;(4)有助于加强我国政府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市场研究、开发、宣传和促销工作等

只供学习与交流.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目录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2)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2)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2) 五、职场健康与安全 (8) 六、课时安排 (8) 七、考核方式 (8) 八、参考教材 (9)

《旅游概论》课程标准 (总学时:72课时) 一、本课程的目的、性质与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旅游概论》是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理论课,它是一门研究旅游者、旅游业双方活动,影响旅游接待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非常重要的学科。 通过学习,要求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掌握旅游学基础知识,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进一步学习酒店服务专业的其他学科和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和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的产生,旅游者的条件,构成旅游业的要素,影响旅游市场的主要因素等,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今后从事旅游酒店服务工作和旅游经营管理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3.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2)掌握旅游的基本要素,旅游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产生旅游者的条件。 (3)掌握旅游业的构成,以及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 (4)掌握旅游市场的概念、细分,以及我国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

(5)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发展现状和意义,理解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6)理解并掌握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旅游概论》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其他各门课程的基础,只有全面地掌握了旅游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酒店管理专业的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只有在学习了此课程并对旅游学科有全面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酒店专业的其他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以《旅游地理》课程为基础,在学习本课程以前,应先学习《旅游地理》课程。本课程与《旅游心理学》、《前厅与客房服务》等专业课程相配合,共同组成酒店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基本体系。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由于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因此教学媒体的设置应是多样化的。教学媒体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还应配有多媒体教学、习题讨论、实习等教学媒体和手段,加深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欣赏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能力。 本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也应结合实践教学。有条件的教学班结合课程内容,安排学生定期进行参观、游览、讨论、评论,增强学生对旅游活动的感性认识,提高旅游经营管理能力,为今后从事酒店经营管理等工作打下牢固的专业知识基础。 四、本课程各章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重难点 第一章旅游概述 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概 念、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特点、旅游 的类型。了解旅行和旅游的区别。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的产生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 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以培养具有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一定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为根本,将教案、科研、产业紧密联合,以教案为中心,以加强实践教案为宗旨进行专业办学。主要服务于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 培养面向世纪,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具有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在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中、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具有高尚品质;系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旅游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能训练,懂得一定的经济学理论,掌握有关旅游管理问题研究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运用旅游管理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熟悉我国有关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具备获取知识的能力,创造能力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具有科学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个性鲜明,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三、主要课程 管理学、西方经济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导游业务、旅游资源与开发、旅游公共关系、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专业英语、旅游管理信息系统 四、实践教案环节 集中实践:军事训练、导游业务实习、旅游资源开发实习、酒店服务实习、旅游专业英语实习、旅行社管理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分散实践:旅游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旅游公共关系、餐饮管理、饭店前厅与客房管理、旅游地形象设计等课程实践。 五、学制、修业年限、学位授予 学制:年 修业年限:~年 学位授予:管理学学士 六、学期设置 实行三学期制,课程及实践环节进度按秋、春、夏三学期设置。

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方案

【内部真题资料,考试必过,答案附后】

一、培养目标 为顺应国内外旅游业的深化发展,以及旅游市场个性化发展趋势,我们在“旅游管理”专业下设“国际旅游管理”(非师范)、“国际酒店管理”(非师范)、“会展旅游管理”(非师范)、“城市休闲娱乐管理”(非师范)4个培养方向,以使本专业的毕业生成为具有较强专业理论基础,同时又具备职场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旅游管理人才,能胜任旅游局、旅行社、酒店和宾馆、会展、城市休闲娱乐、旅游区和旅游景点等企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需要。 二、培养规格 要求学生系统学习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熟悉和掌握旅游管理研究方法与技能,接受旅游管理实践训练,进而能够运用专业基本理论、数量分析方法及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旅游市场调查预测和旅游企业管理。 通过4年的专业课程学习,学生应获得如下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旅游管理方面的理论功底和宽厚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 2.运用专业理论从事相关科学研究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熟悉我国关于旅游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4.具备学习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并能对有关旅游管理问题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 5.熟悉掌握一门外语,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达到规定的等级要求; 6.具备图书馆情报资料检索能力。 三、计划学制、最低毕业学分、授予学位 计划学制:本专业实行学分制,学制为四年,允许提前或推迟毕业,可在3-8年完成学业。鼓励学生攻读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 最低毕业学分:165学分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四、课程修读要求 1.综合教育必修课为全体学生必须修读之课程,计50学分,其中体育、军事理论和计算机基础实行通过性考试; 2.学生须从学校提供的综合教育选修课中按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艺术类和综合实践四大类分别各选修2个学分,共修读8学分。可在外学院开设的专业课、全校公选课、外校选修课中选修。修读文科类院系课程作人文社会类选修课程(包括“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修读理工类院系课程作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修读艺术类院系课程作艺术类选修课程。同时,学生可以根据个性发展需要和实际情况,在专家讲座(含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大讲坛)、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者服务、社团活动、课题活动、竞赛等各类活动中自主选择参与,获得学分归入综合实践类公选课。综合实践类公选课学分认定有本院系和有关单位确定。另外,开设就业指导课以讲座形式(4—6次)进行,计1个公选课学分; 3.学科基础课中必修课程,共设5门计15分;专业必修课程共设12门共计24分,其中带☆号课程为综合课程;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

《旅游经济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01060020 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理论课(含实践)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32 实践学时16 前导课程旅游学概论后续课程酒店管理、酒店市场营销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制定人仝泽柳制定日期2012.9.5 审核人仝泽柳修订人仝泽柳修订日期2014.6.15 审核人仝泽柳签发人钱宏签发日期2014.6.20 一、课程定位 《旅游经济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旅游经济活动的运行及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现象、经济关系的研究,揭示支配旅游经济运行的规律,以有效地指导旅游实际工作,促进旅游经济的协调、稳定、持续的发展,使旅游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旅游经济活动运行中各个主要环节及其相互关系。 本课程应该在完成政治经济学、旅游学概论等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后开设,要使本课程的知识在实际中真正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对所学旅游课程知识要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同时,还要辅之于长期的实践和探索。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涉及到经济学的学科,开这门课的木的是要让同学们掌握旅游中的经济现象,如旅游产品、旅游的需求与供旅游消费的性质,以及旅游经济效益如何人评估与测量。让同学们从经济学的角度对旅游业务充分认识。2.能力目标 (1)让同学知道社么是旅游产品,以及旅游产品的组合与开发。 (2)了解旅游的需求以及供给、旅游需求弹性系数。 (3)如何利用游客消费结构来满足旅游效用最大化。 3.知识目标 (1)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使学生认识旅游产品的特点,旅游活动的商品化、旅游产品的结构、旅游产品的供给,投资与资源开发等问题,使其认识旅游经济活动不同于其他经济活动的特殊性。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三年制)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代码:64010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三年制) 负责人:李华奇 执笔人:李桦 审核人:张海波

高等职业教育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 四、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及所属专业类应依据现行专业目录;对应行业参照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主要职业类别参照现行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根据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根据实际情况举例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形势需要,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以及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仪表仪态、审美情趣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素质,掌握现代旅游管理基本理论和技术技能,面向旅行社、旅游景区、现代酒店、旅游餐饮、旅游交通、旅游公司、旅游行政管理机构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管理实务和导游工作领域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

旅游管理重点专业建设及专业群建设方案项目负责人:张建英 项目组主要人员:袁姝、王显成、杨晓安、黄金华、乔海燕、娄在凤 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 (一) 行业背景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浙江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风光秀丽,旅游业尤为发达。据省旅游局统计,自2003年以来,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旅游者、旅游外汇收入连续五年均列全国第五位,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嘉兴旅游资源富集, 人文景观遍布,江南水乡韵味十足,是江浙沪旅游金三角中一颗闪耀的新星。旅游总收人亿元,其中国内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22%,国内旅游收人亿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万人次,同比增长%,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接待海外游客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旅游年总收入排名全省第五。 (二)人才需求分析 1.旅游高技能人才需求广阔浙江省今后五年重点建设35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积极支持和培育10大旅游企业集团、新建四、五星级高等级酒店180~200家,其中五星级饭店50多家。未来五年浙江省旅游直接从业人员新增80万人,间接从业人员新增400多万人。由于旅游业服务的对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大量海外游客的增加及本国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因此旅游业人才培养有广阔前景。 2.休闲农业旅游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旅游是旅游方式由传统观光型向新兴的休闲度假型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社会发展、人们消费观念和水平变化后产生的新型旅游形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村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经历繁华喧嚣的都市人越来越向往悠闲的田园风光,享受农家乐园、特色农庄、农家餐馆等休闲乐趣。因此,休闲农业游的发展使旅游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 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 【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学期】:第一四学期【参考课时】:36 学时 【前导课程】:《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编制人员】:苑秀彬、王莉、付琳琳、郑艳【参与企业】:龙凡、王焕宇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 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专业背景知识与技能。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旅游学概论课程的教 学效果直接影响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本课程对于专业学生在今后工作和后续的工作过程中都会起到一种基础作用,并用对于学生实践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 对不断发展的中国旅游事业,以提升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为宗旨,以培养旅游从业人员对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分析判断能力为重点,以塑造具有崇高职业道德修养、熟练旅游技能、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旅游从业者为 目的,构建“基础理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总结反思”的课程教学体系,实施 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教学。 1、以旅游经济学理论为基础。本课程涉及大量旅游学基础理论,它为分析旅游 活动中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教学中,根据教育部对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培 养目标的定位,对基础理论部分不强调理论的广度和深度,注重理论的实用性,在 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基础理论部分占30%左右。

2、以旅游实践中的案例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大量旅游实践案例,分析旅游活动各环节中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旅游管理人员的旅游行为、服务行为、管理行为的规律及其根源,使学生逐步掌握旅游学学习和工作的方法。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案例分析的内容占60%左右。 3、以能力培养为最终目标。旅游从业人员面对的是形形色色的人。教学中,以旅游实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为中心,以寻找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为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开放教学方式,即让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处理相关问题;聘请行业专家、兼职教师来校结合他们的丰富经验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旅游学概论》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方法进行设计。首先是通过深入周边旅游企业进行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对旅游企业岗位群各工作过程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通过行动领域归纳和学习领域转换,重构了专业课程体系。《旅游学概论》就是专业必修课程之一。 三、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旅游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旅游业的发展特点与行业构成情况、与旅游业相关的政府机构与行业组织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正确理解与旅游业相关的社会现象的能力并能够分析总结旅游发展的逻辑性和合理性,深刻理解我国政府主导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实施。能够基于旅游学科视角观察分析旅游现象与其内在规律,通过三大支柱、五大部门、六大要素以及供需双向认知,深入理解与应用旅游实业之中,进而有效指导旅游实务。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首先和遵纪守法精神;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职业素质目标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旅游经济及现代管理理论和业务技能知识,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技能,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经营、管理、规划、策划、咨询、培训以及涉外旅游服务等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 毕业生适应岗位: 1.旅行社、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岗位集群。主要从事旅游顾问、导 游部的全陪、地接导游、出境部的领队、计调线路设计及商旅实用信息查询检索等服务和管理工作岗位。 2.旅游高端酒店、休闲俱乐部、度假村等机构从事服务和运营管理岗位集群。主 要从事星级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对客服务岗位以及部门主管、经理等岗位。 3.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经营管理及旅游营销策划企业相关岗位。岗位包括旅游景 区服务运营管理、大型旅游演出、大型旅游活动、旅游线路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市场营销策划等岗位; 4.旅游规划机构的旅游业发展规划、旅游景区规划、旅游活动策划的调研和宏观 规划等岗位。 5.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教育部门岗位集群。学生通过各省市地县旅游局及其 附属企事业单位招考从事各地旅游职业中学、旅游职业中专或职业中专、中小学的行政或旅游教育等相关岗位。 二、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企业服务技能及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旅行社、景区、酒店等企业服务技能训练培养,具有旅游规划、活动等市场调研、活动策划设计、开发、运营实施管理的能力。为了实现培养目标,使学生能胜任相关岗位的工作,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一). 知识结构 . 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数学、统计学等方面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具备旅游产业从业所需人文地理知识,熟悉旅游企业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 . 系统掌握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理论知识:即熟悉旅游企业如旅行社、景区、旅游酒店等经营运作流程及各岗位技能。 . 掌握会计学、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游活动策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旅游商务英语、宴会设计等课程的专业相关理论知识; . 熟悉我国旅游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旅游产业的国际惯例与规则。熟悉我国酒店经营管理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规范,了解国际酒店业的前沿发展动态; . 了解国家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熟悉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 (二). 能力结构 . 具有思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善于分析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 具有交际能力,能清晰表达自己内心思想,同时让对方理解,能举止得当、情感表达具有感染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熟练掌握会展项目各类文案的表达技巧; . 具有专业技能,熟练掌握旅游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服务工作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 具有创新创业能力,能领会国家创新、创业的有关政策,勤于思考、善于思考。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有较强业务水平、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景区管理理论、旅游电子商务管理理论与方法,胜任旅游业管理职业需求。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局、文化局、文物保护部门等)、旅游咨询、旅游地产、旅游规划设计、旅游商务、旅游广告与营销策划、度假区、旅游景区(城市公园、国家公园、主题公园等)、旅行社等企业及旅游国际组织机构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业务方面: 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旅游产业和休闲业的经济规律,初步具备酒店经营管理、旅游目的地

的开发、营销与管理、休闲活动策划和管理、会展经营管理基本能力; 熟练地运用一门外语,熟练旅游业信息获取、文献检索和期刊科技信息获取的方法。初步掌握第二外语。 体育方面: 了解体育的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的合格标准。 三、授予学位 按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本专业方向分为必修课(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公共课、专业课)两类。本专业方向总学分155学分,其中必修课约122学分,占78.8%;选修课33学分,占21.2%,其中学生必须选修通识教育课16学分,旅游规划与景区管理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3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4学分;旅游电子商务方向选修限选课程11学分,至少选修任选课程6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共98学分。四年课内总学时为2807学时。

旅游管理专业专业建设方案

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2011-2015) 一、建设背景 (一)建设前景 旅游业具有“无烟产业”和“永远的朝阳产业”的美誉,它已经和石油业、汽车业并列为世界三大支柱产业。就国内情况而言,旅游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眉山地处成都至乐山峨眉山的黄金通道和枢纽,是“成都至攀西一条线”发展战略的重点地区,拥有“一山(瓦屋山)二滩(黑龙滩、槽渔滩)三文化(三苏文化、长寿文化、道教文化)”和结合新农村建设所开展的“乡村游”等旅游资源,是“成都平原经济圈”西南部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因此,眉山市旅游资源特色突出,区域优势明显,文化内涵厚重,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眉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了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将旅游业作为眉山市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眉山、四川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二)专业建设基础 旅游管理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以来,在八年的发展过程中,专业教师经常深入企业与行业主管部门,调研行业发展趋势

与企业人才需求状况,制定并完善了体现高职教育理念与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理清了专业发展思路,确定了“为旅游企业输送一线所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宽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旅游企业基层服务与管理人才”的人才培养规格。在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特别是在校企合作与工学交替方面进行了深入实践,逐步形成了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教育教学过程,共同完成顶岗实习与就业工作的“三同”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实现了部分课程“工学交替”全过程、全方位覆盖,为打造专业特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本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参加省内外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眉山市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在加强学生技能培训的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国家中文导游资格与涉外导游资格考试,近年来中文导游资格考试合格率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业建设水平与建设效果成绩突出。 二、指导思想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理念,立足眉山、面向四川。根据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专业的办学定位;以创新为动力,以特色和品牌求发展,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内涵建设;坚持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核心,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改革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旅游学概论》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学概论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学时:96 其中:理论学时:90 机动学时:0 一课程性质、任务和要求 《旅游学概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旨在全面而系统地阐明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阐述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 本课程的目的是帮助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学生了解旅游和正确认识旅游,了解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最终通过让学生在掌握旅游学的基础理论及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学会以专业的旅游学分析方法和理论来分析研究一些现实旅游问题。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有关旅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形成对旅游的总体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以及毕业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了解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和旅游学科体系的特点;知晓旅游活动发展过程中各阶段的特点和相关重大事件;明白旅游的具体涵义、性质以及旅游的组成要素。 2 能力目标 熟悉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旅游业中重要的构成行业;能够辩证地分析旅游发展对当地的影响等等;掌握和了解旅游及旅

游业的相关知识学习方法。 3 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意识; 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情调。 三课程学生分配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旅游学概述 (一)教学内容:1、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2、旅游的构成要素3、旅游类型的划分方法 4、旅游学研究的概况 (二)教学目标:1、明确旅游的定义、性质和特点,比较各种不同观点下有关旅游的定义的异同 2、认识旅游的构成要素和分类,掌握各种旅游类型的划分方法3、了解旅游学研究的概况,明确旅游学的研究对象的研究内容 (三)教学重点:1、旅游的概念 2、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3、按照地域和目的对旅游的分类 (四)教学难点:1、旅游活动的特点 2、旅游活动的性质 第二章: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一)教学内容:1、原始社会早期人类的迁徙活动 2、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与发展 3、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4、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5、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二)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旅行活动的概况,明确古代旅行的起源与进程 2、从产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历程认识其对近代旅游产生的重要作用 3、了解世界现代旅游的发展概况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三)教学重点:1、托马斯库克的旅游活动 2、旅游业诞生的历程(四)教学难点:1、现代旅游的概念 2、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简介 A.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1、政治经济学 Politic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052P01Y 学分数:4 总学时:68 学时分配:讲课学时51,自主学习17 先修课程: 课程容: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般理论的探究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建设方向。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显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社会主义本身的发展则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希望。 教材:《政治经济学》,吴树青,高等教育 参考书目:《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资本论》,人民;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维达主编:《政治经济学》,高教出版杜,2000年;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杜,2002年;五常:《经济解释》,商务,2002年;哈耶克,邓正来译:《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2003年;厉以宁:《资本主义的起源》,商务印书馆,2003;米瑟斯:《自由与繁荣的国度》,中国社科,1994年;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中国社科,1997年;洪银兴;《现代经济学》,人民,2000年;郭元唏:《资本经营》,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厉以宁:《非均衡的中国经济》,经济日报,1991年;亨廷顿:《变动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泽文,1989年;华勒斯坦:《历史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1999年;哈拉尔:《新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文献,1991年;阿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印书馆,1987年。 2、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 课程编号:052P02Y 学分数:3 总学时:51 学时分配:讲课34,自主学习17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 课程容:微观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它主要介绍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目的是了解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历史,掌握供给与需求基本理论,熟悉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市场、一般均衡等理论的基本容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微观经济学教程》,黄亚钧、纬著,复旦大学,1995年11月第一版 《微观经济学》,梁小民著,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1月第一版 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上册),高鸿业著,中国经济,1996年2月第一版 3、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课程编号:051P01A 学分数:2 总学时:34 学时分配:讲课34 先修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课程容:宏观经济学是旅游管理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主要介绍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旅游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方案 1、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用现代旅游业发展和适应现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及沿海都市型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扎实的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人文素质、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业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构架 3、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思路 以“宽口径、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为本、以素质教育为课程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学时 学 分 开设学期 旅游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Tourism Science 54 3.0 二 导游实务 tour guide practice 36 2.0 二 旅游市场营销学 Tourism Marketing 36 2.0 三 旅游经济学 Tourism Economics 36 2.0 三 旅游商务英语 Tourism Business English 72 4.0 五 旅行社经营管理 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54 3.0 五 休闲农业 Leisure Agriculture 36 2.0 五 会展经济 Economics of MICE Industry 54 3.0 六 旅游地理学 Tourism Geography 36 2.0 六 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 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54 3.0 七

主线,以建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体系、内容为重点,以加强实践实训教学、改革教学模式为手段,以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评价为尺度,以产学研一体化合作为切入点,加强特色专业课程建设,全面推进各核心课程的持续均衡发展。 4、旅游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措施 4.1 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以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为基点,不断引进和培养高水平师资队伍。引进人才既看学历、职称,更注重实际学术水平、研究成果和职业道德,形成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 充分利用学院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紧紧围绕学科建设,引进或培养高水平旅游管理学科带头人1人。 重视教师培训,重视继续教育,以在职攻读博士或博士后的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素质,同时通过横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形式,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将科研成果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深化教学内容,巩固教学改革成果。 加大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支持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与国际国内学术交流,到国内外知名大学学习、合作研究,在合作中培养师资,提高水平。积极争取国家和天津市公派出国指标,为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争取更多的出国深造机会。 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业锻炼,积极申报教师系列外的行业岗位专业技术职称,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加强与行业联系,聘请行业内企业家和专家为兼职教授,逐步聘任聘用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家和学者作为专业带头人,一批行业企业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加快“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保障本专业教师实践、实训能力的提升。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本专业建设发展的基石,本专业将在学历、职称、双师队伍、专业带头人等方面为教师提供支持。 4.2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对本专业核心课程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改革,从课程标准制定、课程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入手,加强课程改革,并完成核心课程的能力或技能考核设计,积极打造高水平精品课程,促进课程建设的新发展。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作为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而不是以知识体系、理论概念为课程主干,由过去的“理论先导、实践为辅”变为“任务引导、实践为先”。 4.3 教材建设 加强教材建设,教材要将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要求进行整合,突出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应用,突出生产和职业活动的实际需要,突出新知识、新技术运用,构建项目式教材体系,也可以直接将企业典型真实的课题作为教材的内容。课程的教材必须是动态的,应不断修改,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运用的工作任务引入到教学中。 为了保证核心课程的特色水平,旅游管理专业将通过校企共建,组织专兼职优秀教师,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当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需要更加明确教育规模、结构、布局和人才培养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要与工作实践、旅游发展和社会实际很好结合起来,着力营造发挥学生个性和特长的环境和氛围,大力提倡实行多样化的创新教育实践模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促进旅游管理专业在育人与用人方面的全面的接轨。这就要求我们无论是在教学环境、教学手段上,还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都要有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结合我院旅游管理专业当前及未来的发展要求,应做好本专业的建设与规划。 1、学科专业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缺乏高水平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引领学科发展;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方面不够深入,对培养应用性人才的课程体系缺乏深入的研究;部分专业体系内容结构不完善,创新性不够,不能主动适应首都旅游产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专业教材开发编写滞后;专业实验实训不够完备,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有待加强。 2、建设目标 (1)总体目标 进一步适应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立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

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方向;全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工程,确立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以课程开发、创新为重点突破,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体系与专业教学模式创新,形成能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旅游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专业体系。 (2)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目标 一是,课程体系建设 打破传统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型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构建与专业培养规格要求相符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①以共同的课程目的、基本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形成基本的能力、精神文明及潜能为重点,构建基本素质与能力课程模块。如马克思主义、英语、体育、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等课程。 ②以专业模块为方向,以具有普遍应用价值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为重点,构建专业素质与技能课程模块,逐步建成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景点管理、旅游信息管理等模块。 ③为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职业拓展能力,构建选修课程模块。选修课分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二是,课程建设 根据课程建设水平,课程划分为精品课程、优质课程、合格课程、建设中课程四种类型。

《旅游学》课程教学大纲

《佛山旅游产业专题》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7009301 课程名称:佛山旅游产业专题 英文名称:Foshan Tourism Industry 课程类别:17009301 课程性质:选修课 学时:16 学分:1 适用对象: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 考核方式:考核 先修课程:管理学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它以佛山市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旅游产业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个方面相关产业基本发展状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具有初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This course is an optional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tourism management. It takes the tourism industry of Foshan C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t mainly studies the various elements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It mainly includes six aspects of the basic development of the related industries, namely "food, housing, travel, shopping and entertainment". Through th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and theory of world tourism, and have the practical ability of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旅游管理专业的选修课 教学目的: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16个课时向学生们介绍佛山市旅游产业的基本发展状况: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方面的产业基本发展状况。并期待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佛山整个旅游产业基本脉络,且对其中的部分方向产生持续研究的兴趣和动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佛山旅游产业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1、介绍讲解该课程的定位、课程的内容、考试题目、参考书目,让学生了解

(完整版)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旅游管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需求论证 (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分析 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2008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已突破1万亿元,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2010年,黑龙江省旅游业总收入达2454.07亿元,同比增长15.75%;旅游外汇收入达87.05亿美元,同比增长15.56%,居全国第七;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130万,间接就业人数650万。旅游业已经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十二五”时期,黑龙江省政府也提出了“旅游强市”的战略,在“旅游强市”战略指导下,建成了太阳岛旅游区等旅游景区。以目前黑龙江省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预测,每年接纳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可以在300人左右,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还会不断增加,特别是专业技能的旅游专业毕业生将成为用人单位的首选对象,旅游专业的学生择业空间很大,就业前景乐观。 (二)专业定位: 旅游管理专业立足哈市,面向黑龙江为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企业培养具有旅游和餐饮服务业良好的职业素质,掌握导游技能及旅游景点、休闲农庄、酒店宾馆等业务岗位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 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逐步建成在全省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完善“2+1”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知名旅游企业深度合作。 2.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 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专业课程实训教学指导书的编写,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教材,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 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省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 4. 实践基地建设 加大专业投入,逐步充实完善现有实训室。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 三、专业建设思路 (一)总体建设思路 进一步适应旅游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创建基于产业要素和行业、企业发展为导向的由综合或交叉学科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明显提升旅游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层次和教学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其优势,调整完善并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继续拓展相关专业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