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个常见消费心理学

七个常见消费心理学
七个常见消费心理学

七个常见消费心理学

一.心理账户-改变顾客对你商品的认知

引言

今天我们来讲心理账户。什么是心里账户呢?比如生活必要的开支、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的开支、账户情感维系的账户、享乐休闲吃喝玩乐的账户等等,虽然都是你的账户,但每一个子账户都是独立存在的。

1. 假设我是一个消费者,每个月赚10000元,我对于每一块的生活的支出都是有预算的,比如两千块钱是吃饭的,三千块钱是房租,两千块钱是娱乐的等等,这些我们就称之为消费者的心理账户预算。

2. 举个案例,如果我们要去听音乐会时,把200元的门票弄丢了,那么大多数人就会选择不去看,但如果丢失了两百元的公交卡,那么大多数人还是为会去。

3. 同样是丢了两百元,对你来说损失是一样的,为什么一个会选择去,一个会选择不去呢?原因是,200元的门票是你吃喝玩乐账户里的钱,你可能把这个月这个账户里的钱全部花完了,所以丢了就自然不会再买,就不去看了。

但坐车的两百元交通卡,即使丢了,但是车还是得座。但这并不影响我去看音乐会。因为这是两个不同的心里预算账户。

4. 运用到实际的销售过程中,比如我是卖巧克力的,大家知道巧克力有20元到200元,甚至更贵,那么为什么同样是巧克力,有的巧克力能够卖这么贵呢?

5. 很简单,这就看你卖的巧克力放在消费者的哪个心理账户里,如果它只是一个食品,消费者这个月对于零食的预算只有200块钱,那么他最多也只能花20块钱买你的巧克力。

6. 但如果消费者把你的巧克力放在情感维系账户里,他是节送女朋友的,这个时候,巧克力对他来说,就不仅仅是一个零食了,他占用的就是你情感维系账户里的预算,那情感维系账户里,预算自然更多。巧克力就能够卖得更贵了。

课后思考

今天的思考题:你销售的产品如何通过心理账户法则,把产品转移到别的心理账户里面,从而实现更好的一个销售呢?

二.沉没成本-人们对已经付出的代价更在意

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本账户,每天都在记录着各种支出、收入。在经过一番总结之后,有的人会问出这样的问题:

做了五年的工作要不要换?读了三年的专业发现不喜欢,还要不要改?交往快两年的对象要不要提出分手?

而当我们被这样的问题困扰,甚至为它纠结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利用“以往的投入”帮我们决策。这到底是为什么?帮主今天就跟你从微观经济的角度来聊聊“这种心理”是如何影响我们时间、感情、金钱投资的。

首先我们看几个生活中常见的小片段:

1.电影票

假如你之前购买了一张200块钱的话剧演出,话剧并没有你想象中的好,甚至可以说很糟糕。这个时候你会怎么办?

大部份人会选择继续坐在那里看下去,因为他们觉得,钱已经花了,不能就这么浪费掉,硬着头皮也得看下去。

2.要不要换工作?

你一开始以为自己喜欢设计,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甚至考证书,还做了相关的项目,但是在真正工作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岗位。那到底要不要换工作?可是如果换了,一切又要重来。你为此很头痛。

3.要不要跟现在的对象分手?

你跟另一半一直不太顺心,觉得对方有太多缺点无法忍受。你在纠结要不要分手,可是顾及这么多年来的感情和自己的付出,你开始犹豫。

读完这几个小段子,你应该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也就是帮主在开头的说的,我们往往会因为“以往的投入”而对今后的决策产生影响,也就是经济学上的一个概念“沉没成本”。

所谓的沉默成本,表示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在生活中,也可以把已经发生且不可收回的支出,比如时间、金钱、精力等。

你宁愿多待上一个多小时,看完自己不能接受的烂剧,却忘记了自己不仅花了钱,还搭上了宝贵的时间。为了不浪费自己买的溜冰入场券,你宁愿放弃更能为你带来收益的B溜冰场。其实你为A溜冰场花掉的100块已石沉大海,不论你去哪里或者哪里都不去,都是你永远捞不上来的沉没成本。

而工作和谈恋爱也是一样的,不要再用”已经付出了那么多“这种荒谬理由来自欺欺人,否则你就是在付出更多的”沉没成本“!你需要做的是,庆幸自己的”沉没成本“就到此为止了,然后转身,鼓起勇气重新开始。未来你会感谢之前付出的”沉没成本“,因为也正是这些沉没成本的代价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

沉默成本对投资的影响

华尔街有句古老的格言“在股市中,最终能够让你赚钱的,不是技术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

在投资界处处都可以看到“沉没成本”,还有它对我们的影响。帮主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在18元的价位买了一只股票,现在它只值14元,那么其中的4元差价就是你的沉没成本。

它对我们投资的影响也在多方面表现,举其一:玩股票的时候,很多人经常先把盈利的股票卖掉,留下亏损的股票,甚至还对亏损的股票一直补仓。

结果你会发现,你卖掉的股票涨了,揣在怀中的股票猛跌。这是因为股票的价格、将来的涨跌,和你的成本价连一毛钱关系都没有。未来它有可能一路飙涨,也有可能一路下跌。

你需要知道的是,亏了就是亏了,之前犯下的错误就是错误。所以我们不能拿我们的买入价来衡量这支股票的价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斩掉亏损,让利润继续奔跑。

但这在交易中很难做到,因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被交易成本严重干扰。

我们应该怎么做?

沉没成本的故事告诉我们:做决策时念念不忘先前的投入和付出(沉没成本),担心之前的积累会因为新的决定付诸东流(账面损失成为实际损失),于是犹豫良久之后不愿意改变现状,白白丢掉很多机会。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正确的做出选择呢?

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未来的决策不要受到以往无法改变的事情干预。如果意识到选择错误,就要及时止损。

不管是时间的投入、感情的投入、资金的投入,还是股票交易。因为沉没成本不能被改变。我们之所以会陷入沉没成本思维,是先前的期望落空。

接受自己当初错误的决定,放弃那些不值得的坚持,勇敢重新选择。你也可以先进行心理预设,给自己的股票设置止损点,一旦超过该点便果断放弃。再者是时刻反省自己,每年都要回顾自己犯下的心理偏误,改善投资决策。

三.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概念:比例偏见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案例:

同一款闹钟,A商店卖100元,B商店卖60元,很多人会选择花10分钟的时间,从A商店到B商店去购买闹钟,来节省这40元。同一款名表,C商店卖6600元,D商店卖6550元,同样10分钟的路程,而且可以省50元,但很多人仍然会在C商店购买名表。

运用:场景

场景1:

与1000元的锅、送50元勺子的方式相比,加1元换购50元勺子的方式,更容易打动消费者。

场景2:

200元的4G内存条,顾客单独购买的可能性很小,附加在电脑上,4G内存的电脑4800元,8G内存的电脑5000元,电脑性能提升一倍,只需要多加200元,消费者会觉得特别的划算。

小结:运用方法

第一,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感,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第三,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在一个非常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价值感。

过招:你的看法

找出一个在电子消费品领域,运用“比例偏见”的典型案例,与大家过过招。

四.损失规避-得到100元可以弥补失去100元吗

概念:损失规避

得到的快乐其实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底层心理状态叫做损失规避。甚至有科学家研究出来,这种损失所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所带来的正效用的2.5倍。

案例:

老人家想赶走来公共草地上玩耍的小孩子们,于是先后给出10块钱、5块钱、1块钱。最后小孩子们虽然能得到1块钱,但被拿走9块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拿到10块钱的快乐,于是小孩子们再也不来草地上玩耍了。

运用:场景

场景1:

家具商场要收取20元的配送费,直接收取会触发消费者对于损失的厌恶心理,可以换种做法,将20元的配送费增加到产品的价格中,如果不需要配送,还可以便宜20元。

场景2:

消费者买家具时,会担心坏了怎么办。可以换种做法,提供7天无理由退换,消费者购买回家后,如果不是因为商品质量有问题,来退货的人是寥寥无几的。

场景3:

消费者很喜欢你们的沙发,想要买,但是家里已经有了一个,丢掉太浪费了。你可以提出以旧换新的服务,旧沙发抵值800元,这比你直接在沙发上打800块钱的折扣,对消费者来说更有诱惑。

小结:优化策略

第一,用换购(以旧换新)的方法来替代打折的方式。

第二,用获得的表述框架来替代损失的表述框架。

第三,条件成熟的时候,你说不定可以试着大胆推出无理由退货服务。

五.价格锚点-拉个垫背的显示你便宜

价格锚点:是在1992年的时候,有个叫托奥斯基的人提出的,他

认为消费者在对产品价格并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种非常重要的

原则,来判断这个产品的价格是否合适。

第一个原则,避免极端

第二个原则,权衡对比

案例:

在谈判的时候,先出价,以后所有的讨价还价均已这次的价格锚点作为依据。

《影响力》里面的一个案例:一家报社是这样定价的:纸质版59美元,电子版108美元,电子版加纸质版108美元,这时大部分人都选择了电子版+纸质版,其实就是利用了锚定的心里。

卖瓜子,分为8元一斤、6元一斤和6元一斤,品质相同,但是6元一斤的卖的更多。卖橘子,相同的橘子,两个人一个8元一斤一个5元一斤,其实合起伙来,5元一斤卖的更多,他们两个也就赚到了。

运用:场景

场景1:

原来只有1399和2288两款净水器的时候,大家都买1399的那款,而你特别想卖2288那款。嘴贱的办法是,让产品部门再去上产一款4399的净水器。这时候,你就会发现2288的版本会卖得比以前好很多。

场景2:

假如你有个体验的产品是600块,如果你这样说:"您一年愿意花6000元的价格来保养您的汽车,为什么却不愿意花600元来保养您自己呢"?很可能会打动很多人。这回让客户觉得,我花6000块钱保养车子,难道人还不如车子?这时候,600块钱的体验方案,价值感就会非常明显。

小结:引导购买的两个原则

第一、避免极端。就是在有3个或者更多选择的时候,很多人不会选择最低或者最高的版本,而更倾向于选择中间的那个商品。

第二、权衡对比。当消费者无从判断价值是高还是低的时候,他会去选择一些他认为同类的商品去做对比,让自己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消费者其实并不真的是为商品的成本付费,他是为商品的价值感而付费。价格锚点的逻辑,就是让消费者有一个可对比的价格感知。

六.鸡蛋理论-想办法增加顾客参与度

1.鸡蛋理论

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我们对于一个物品付出的劳动或者情感越多,就越容易高估该物品的价值。鸡蛋理论也叫宜家效应,因为宜家一般提供半成品家具,顾客可以自己组装,有很多顾客热衷于自己做。在百度上搜索鸡蛋理论找不到,但是可以找到宜家效应。

关于这个理论出现了三个人。

第一个是美国心理学家欧内斯特。上世纪50年代某家食品公司的蛋糕粉无论怎么改进都卖不好,欧内斯特发现是因为这种蛋糕粉是因为配方太齐了了,家庭主妇们失去了自己动手的乐趣。于是把蛋糕粉里的蛋黄去掉,给家庭主妇们提供了发挥的空间,销量获得了增长。所以,这个想法就被称为鸡蛋理论。

第二个还是美国的,一个叫桑德拉的大婶。在鸡蛋理论基础上提出了“70/30法则”。就是成品中有30%需要顾客自己来参与完成是最优的选择。

第三个还是美国人(没办法),行为经济学家丹·艾瑞里,他总结说,我们队某一事物付出的努力不仅给事物本身带来了变化,也改变了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评价。付出的劳动越多,产生的依恋越深。

对于鸡蛋理论的运用,刘润提出了两个建议:

1.

让用户有参与感。给用户的感觉是最后的结果我也出了一份力,典型的案例是小米。

2.

3.

让用户付出劳动。可以参考桑德拉大神的法则,留下来30%的工作量给用户自己来完成。

4.

2.为什么会有鸡蛋理论这种行为?

刚开始我想到的是李笑来说过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能力都有过高的估计,延伸之,对于自己劳动的价值可能也有过高的估计,所以参与了产品的过程会把产品的价值提高。这个观点在评论中也有。

但是在刚才把整个概念再次输入的过程中,我又想到一种可能,包括成就感、占有的欲望的满足和体验。

作为自己参与的一件满意的产品,这带个用户心理上应该有一种成就感。如同本次课程的标题,为什么妈妈喜欢晒娃?因为妈妈对这个作品感觉很有成就,拥有成就后的反应,很多人就是炫耀。比如我自己,有时候会自己炒两个菜之类的,做好了吃起来就香,也许味道没那么好,但是成就感非常足,还要拍照晒朋友圈等着大家点赞。

占有欲望的满足是因为产品中有你的痕迹,或者劳动、或者精力、或者想法等等,这就造成了这件产品与其他产品区别,这是独一无二的,完全印上了你的标记,你可以完全占有。

体验是参与过程的一种直观感受,现在流行的是体验经济,我猜想如果能够去体验产品生产的过程、看着一个半成品慢慢的变成成品,这种体验应该能够让用户对产品有了一些特殊的情感,而这种情感的估价自然比按材料成本估价要多得多。当然这也是个人推测的。

不过在这个概念里我还是有两个想说的地方。

第一个是对美国人或者西方人这种孜孜不倦的数量化探索精神非常的敬佩,居然能够度量出来70/30法则,偏偏是用户参与30%的量是恰到好处的。这个我有点不以为然,比如小米的案例,MIUI能够参与一点就不错了,还要30%,那就可以是小米的工程师了。这个法则我在百度中也没搜索到,我会谨慎相信的。

第二个是这个理论使用时也应该注意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脱离这两条的运用就是耍流氓。我累的半死跑到面馆里吃面,结果你给我半成品的面,告诉我自己煮、自己放调料,我相信我再也不来了。给用户的部分工作量,要考虑到技术难度、用户喜好等方面,如果用户技术能力无法完成或者用户根本就是希望得到一个成品,就不要再落实鸡蛋理论了。

七.凡勃仑效应-不买最好,只买最贵

1.凡勃仑效应

你是一家中高档服装店老板,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所以你决定重新做一下产品定位,这个时候你有两个选择:

1.把价格调低,利用性价比来增加销量。

2.把价格变高,反正生意也不火,不如增加单品利润,每卖一单都多赚一点。

你会怎么做选择呢?

也许你会说,现在的价格都卖不出去了,你还涨价,不是找死吗?

难倒,真的就不能涨价吗?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涨价之后生意更好呢?

这就涉及到今天的这个概念:凡勃仑效应。

有一个著名段子,说一个老师为了启发自己学生,让他去卖石头:

1.在菜市场,能卖几块钱。

2.在黄金市场,大家最高愿意出1000元。

3.在珠宝市场,有人甚至出价到1万。

这肯定是编的故事,但它也试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同样的商品,对于不同的人,满足不同的需求的时候,人们愿意付出的价格也不一样。

一百多年前,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在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提出

炫耀性消费:消费者购买某些商品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直接的物质满足和享受,更大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即一些商品价格定得越高,就越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这种现象被称为:凡勃伦效应。

所以回到开始的中高档服装店,有没有可能你把价格变高,店面重新装修布置一下,再做一些品牌故事出来,反而生意会更好呢?有可能哦。当然也有巨大风险。

炫耀性性消费也是感性消费的一种,我们不从道德上去评判好坏,在某些商品上的确是,只买最贵,不买最好。

应用凡勃仑效应有2个需要注意的:

1.贵不是核心,能炫耀才是核心。

像LV那些奢侈品的皮具,标志性的LOGO总是大大的;或者很多奢侈品会更古不变用一种图案、让大家一看就能认出来。一个一眼看不出来需要30000块的包包,估计很少有人买了。

2.普通人也有炫耀的需求。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叫“装逼”。装逼是一种刚需。

你的产品能加入让消费者可以装逼的属性,他会更更乐意买,更乐意付比同类高的价钱,甚至免费的主动的帮你传播。比如晒书单、Keep晒健身、美图秀秀P图。

学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心得体会

学完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心得体会 什么是消费心理学呢?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做什么都有一个人心理活动过程,心理学包括了很多,而消费心理学就是其中之一。我觉得学了消费心理,无论是自己作为消费者,还是从事以后的营销路等都是有用的,起码不会那么容易受到欺骗或者买了不必要的东西,而作为营销者对自己了解顾客的需要而做出相应的措施也是有必要的。 消费心理学与很多方面都有联系,比如说广告与消费心理。有句话说:成功的广告是遵循消费心理规律的广告。其中,最初的纸尿裤广告是以让妈妈领孩子的时候更轻松,更舒服为中心的视频广告,但是由于家里婆婆的传统认知与思想而不太倾向于用纸尿裤来让妈妈更舒心,认为这种对妈妈有利,而对宝宝可有可无的东西,不应该去消费,因此最初的纸尿裤进入中国市场时营销效益不是很乐观;随后,纸尿裤广告重点以孩子为中心,妈妈却占了宝宝的光变的更舒心,将纸尿裤对宝宝的好处写入广告,对宝宝的成长有帮助的元素加入广告后,诱发了消费者的需要并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这样每一位父母长辈都会为了孩子的一切去购买这种商品,认为对宝宝有好处而且对妈妈也有好处的商品值得去消费使用。因此,在广告有限的时空中以情动人,道出多数消费者的真实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引起大家感情上的共鸣,让他们觉得广告道出了他们的心声,自然而然对这个产品刮目相看。 在消费心理课上,学到了思维与记忆的重要性。记忆是美好的,记忆是在记下之后去回忆的过程,一个人的酸甜苦乐都是在记忆的情况下发生的,如果只有记没有忆,问起以往的事情就像倒带一样,没有任何的心中体会,就会觉得这些事情平淡无奇,另外我们的记忆是衰减的,一件事情、一个人、一段话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越来越模糊,想要记得更清楚,只有时常

消费心理学知识点

绪论 消费:是消费主体出于延续和发展自身的目的,有意识的消 耗物质和非物质资料的能动过程。 消费主体:指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参与消费活动的人或集团。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能动性 和个体差异性。 消费心理学:研究消费者心理现象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的学科。 消费者分类: 1、需求消费者、购买消费者、使用消费者2、潜在消费者、现实消费者、非消费者3、个人消费者、家庭消费者、企业消费者 消费行为特点:社会性、能动性、发展性 消费心理三过程:认知过程、情绪过程、意志过程 消费心理学研究内容:1、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 状态2、消费者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心理倾向3、消费者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4、消费心理与市场营销关系5、消费心理的发展趋势 第一章消费者的一般心理过度过程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个别属性的反 映,是认识的开端。感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一种简单 形式,也是一切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 知觉: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整体反 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对产品个别属性的 感觉,就没有对产品的整体知觉。在实践中消费者通常以知 觉直接反映产品,知觉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主动反映。 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是消费者认识过程的重 要心理要素。 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地反映,是人认识活动 的高级阶段。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求而产生的一种态度和内心 体验,具有独特的主观体验形式、外部表现形式和极其复杂 的神经生理基础。 情感:指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对正在进行的认识过程起评 价和监督作用,着重表明情绪过程的感受。 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 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 感觉在消费活动中的作用:1、使消费者获得对产品的第一 印象2、是引起消费者某种情绪的通道3、对消费者发出 的刺激信号要适应人的感觉阀限4、推销人员职业对感官的要求5、感觉导致流行的趋势 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意志过程: 1、做出购买决定阶段2、执行购买阶段3、体验执行阶段 意志、认识和情绪的关系:1、意志依赖认识,又促进认识的 变化发展。 2、意志依赖于情绪,又导致情绪变化发展。3、三者相互作用渗透,共同影响消费行为。 第二章个性心理特征与个性心理倾向 气质:指个体心理活动典型而稳定的动力特征,表现为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 性格:指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 为方式的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并且直接影响活动效 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需要:人的生理或心理因素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 动机:指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并达到一定目标的心理原因。 态度: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有的一种心理倾向。 兴趣:指人们极力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活动的一种特殊认 识倾向。 个性的特征:稳定性、可变性、整体性、独特性、社会制约 性 消费者那里构成在消费过程中表现的不同特点: 1、能力全面的 消费者有丰富的消费知识和经验,可以轻松、正确的做出 购买决策2、能力一般的消费者了解不够系统全面,不能完 全独立做出正确判断,易受外界影响 3、能力差的消费者缺乏知 识和经验,缺乏独立主张,目的性不强。 消费者购买动机特征:主导型、转移性、内隐性、冲突性 影响消费者态度形成的因素: 1、消费者需要 2、知识经验 3、消费者所属社会群体、家庭、文化环境、地理环境等。 第三章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 女性消费心理特点:1、求美心理2、求实心理3、追求方便4、攀比炫耀 5、自尊自重 6、情感性心理 男性消费心理特点: 1、求新求异求癖 2、目的明确果断 3、注重质量效果4、追求方便快捷 青年消费心理特点: 1、追求时尚 2、个性突出 3、注重感情、易冲动 4、有成熟、实用趋势 5、消费欲望强 第四章社会环境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社会文化:指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世代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方式、伦理道德等。 体制转轨中不确定性因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1、结构转型升级 产生“摩擦性失业” 。企业体制改革引起的减员增效,农业科 技进步释放劳动力,使城乡就业稳定性减弱,再就业困难 大,人们对预期收入的增加缺乏信心。2、消费政策和消费环境。一些抑制性消费政策未完全清除,加上市场法制、秩 序不完善,社会信用低等,消费者消费时心有余悸;股市低 迷,国际经济形式严峻,加上传统消费习惯的支配作用,即 期收入成为消费的最大极限。 社会阶层因素对消费心理的影响:1、不同阶层有不同消费倾向。越高越储,越低越消。2、不同阶层对消费内容和方 式选择不同。越高越全面,越低越单调。3、阶层不同影响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消费心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每学期学分: 3 学分 每学期学时:48 学时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专业 先修课程:无 一、教学目的 了解和掌握消费过程中的消费者心里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规律,能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具体的营销中的问题,针对消费者的行为的特点与消费者的心里规律组织营销。 二、教学要求 学生要熟练地掌握消费者基础心理现象,包括认知、注意、记忆、情感以及需要和动机等基础心理现象的规律;掌握消费过程的影响因素,包括群体、文化、经济以及消费流行等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掌握产品的因素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包括产品的价格、包装、命名等因素。能从整体上分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为营销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四、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消费行为学导论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行为分析与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及学科的发展和特点,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重点和难点: 消费行为分析的基本内容。 §1.1消费行为分析研究的内容 一、消费者的基础心理现象 二、消费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产品因素与消费行为 §1.2消费行为分析的发展 一、学科的发展 二、消费行为分析的意义 第二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一) 内容提要: 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个体认知、注意与记忆的规律以及特点,能针对消费者的这些特点,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 教学重点和难点: 认知的特点和规律、记忆的规律和特点。 §2.1感觉与知觉(认知) 一、感觉与知觉 二、知觉的特点 三、影响个体认知的因素 四、知觉的研究 五、认知到的风险 §2.2 注意 一、注意与其分类 二、影响人注意的因素 §2.3记忆 一、记忆与记忆规律 二、影响人记忆的因素 三、强化与泛化 四、联想 第三章消费者的基本心理现象(二)

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 一、消费心理学及其产生与发展 消费心理学就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消费心理学与广告心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了解消费心理学的概念与其发展过程,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两者的关系。 (一)消费心理学的概念 消费心理学就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与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目的就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 (二)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消费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知识积累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两次社会大分工一直到19世纪。在这漫长的社会历史进化历程中,消费心理科学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识的积累使命。商品生产与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例如消费需要问题、消费时间与消费习惯问题、消费阶层的划分问题、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问题与消费权益问题等。 2、体系建构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自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就是消费心理学在体系上开始建构的时代。导致这个时代的开始,除了一方面“依赖于技术的状况与需要”,另一方面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引发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相关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等因素。 消费心理学科的诞生就是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她分支学科的生成有着“血缘关系”的,而且很大程度上就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一些理论家为建构消费心理学体系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心理学研究著作的大量问世。应用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创立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代表就是:1900年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斯科特与盖尔遥相呼应,于1903 年出版以探索消费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广告论》,1980年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从而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1912

学习消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消费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13建筑学1班 程丹蕾本学期选修课我选到了消费心理学这门课程。经过本学期的消费心理学课程的学习,我对消费心理学有了比较深的了解。 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其研究的是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人的眼睛看到蓝色,皮肤就产生凉爽的感觉,见到橘黄色就产生温暖的感觉。一热带国家某快餐厅的墙壁原为浅蓝色,给人以凉爽宁静的感觉,顾客浅斟慢酌、流连忘返,影响了餐桌周转率。后来,店主把墙壁刷成橘红色,顾客进店后感到烦躁不安,吃完饭就立马离去,从此,餐桌周转率明显提高。这种利用颜色的经营之法就是利用了人的感觉。人的感觉具有关联性特征,即人的感觉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感觉可以引起另一种感觉的产生,就如上述事例所表达的,用视觉干扰来达到影响人心理的作用。 消费者的性格特征在消费行为心理特征中起着核心作用,消费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可以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性格在消费中的具体表现,可以从不同角度做多种划分。从消费态度角度分,可分为节俭型、保守型和随意型;从购买行为方式角度分,可分为习惯型、慎重型、挑剔型和被动型;从人际关系的角度分,可分为逊顺型、攻击型和孤立型。通过对消费者的性格分类,更便于我们了解性格和消费行为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在现实购买或销售活动中,更好的做好消费策划,更好的迎合大众的需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类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个需要贯穿管理学、组织学以及消费心理学。这些需要包括对物质需要和对精神需要的满足。根据对消费者需要的了解,,生产者可以及时的发现消费者的消费方向,抓主住消费契机,进而生产出顺应消费潮流的产品。 要消费,就必然会涉及到广告。现今社会,各式琳琅满目的广告充斥在我们的身边,电视、网络、广播,随处可见,这便是商业广告,是连接消费者与产品和服务的重要媒介。商业广告主要是通过影响消费者的心理来达到使消费者购买其产品的一种宣传媒介。商业广告的心理过程主要包括这些环节:首先是引起注意,即通过广告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其次是传递信息,增强记忆力。这个无可厚非,通过传递信息,使人们对广告商品增加了解。而只有产生记忆才能增进对产品的了解。最后是产生联想,诱发兴趣。联想又分为四种类型,如接近联想,由伞联想到下雨,由火柴联想到香烟;如对比联想,像冰与火,甜与苦;又如类似联想,像柳絮与雪,看到绿色想到生命;还如因果联想,由太阳想到温暖,由黑夜想到灯光。在美国,曾有这样一则广告:为了使地毯没有洞,也为了使你的地

消费心理学

摘要:消费心理学(consumer psychology)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 关键词:消费者经营者消费心理影响因素 正文:马克思指出:两次社会分工以后“出现了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东西方思想家至少论及或探讨了以下重要范畴。 消费需要问题。在东方,中国春秋末期的著名自由商人范蠡(陶朱公)已从分析消费需要入手,以“计然七策”经营商业,荀子提出生产要“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讲的就是满足人的消费需要;在西方,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已提出“欲望是心理运动的资源,一切情感、需要、动作和意志均为欲望所引发”的命题,古希腊哲人色诺芬最早提出“消费”这个术语,法国古典学派的终结者西斯蒙第提出了社会生产目的是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观点。消费时间与消费习惯问题。在东方,倡导生产要注重消费季节变化和士、农、工、商的消费习惯;在西方,早期思想家也有论及消费时令和消费习俗的朴素思想。 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有大致以下五个方面:消费习俗、流行趋势、消费习惯、感性消费、畸形消费等。 消费习俗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消费者遵守的世代相传约定俗成的消费习惯。消费习俗是社会风俗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消费过程中由于自然的、社会的各方面原因而形成的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国家、地区、民族都有各自的消费习惯。 消费习俗具有地区性、非强制性、社会性、长期性的特征。消费习俗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1.使消费心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的特点。消费习俗是长期形成的,而且对社会生活、消费习惯的影响是巨大的。消费者长期受习俗的影响,自然会对符合消费习俗的商品产生偏爱,会常常购买这些商品,从而形成稳定的消费心理。 2.为企业带来了具有明显规律的商机。圣诞节、情人节等。 3.使消费行为具有普遍的一致性。端午节的棕子、清明节的青团、中秋节的月饼 4.使消费心理的变化减慢。消费习俗导致了人们消费行为的同质化,消费者的个性被消费习俗所取代,而且新的生活方式产生后,由于消费习俗的惯性作用,使消费心理的变化时间延长了,速度减慢了。 消费流行是一种反映市场的经济现象,是指一种或一类商品由于它的某些特性受到众多的消费者欢迎,在一段时间内广泛流行

消费心理学的知识点

消费心理学的知识点 消费心理学是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是小编想跟大家分享的消费心理学的知识点,欢迎大家浏览。 从众心理: ①特点:跟风、随大流; ②评价:有利—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发展,对个人生活也不利。 ③态度:应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 ①特点: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 ②评价:有利—可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③态度:应具体分析,过分标新立异不可取。 攀比心理: ①特点:炫耀性、盲目性、向上比; ②评价:不健康,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③态度:不可取。

求是心理: ①特点:讲求实惠,符合实际需要; ②评价:理智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③态度:健康的,值得提倡和发扬。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要求:符合自身实际,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既不过度超前又不过分抑制滞后。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要求: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①主旨: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②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③要求:5R原则—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当今还需要艰苦奋斗的原因: ①从历史上看,我国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②从现实国情上看,我国现在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需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二、课程性质、地位和设计理念 1、课程性质和地位 该课程是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也是国家职业考试助理营销经理、商务策划师资格证、市场营销师资格证等证书考试的内容之一。该课程是在多年教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相关职业工作岗位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营销活动中顾客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使学生能够具备从事营销或销售工作的职业技能。它以《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客户管理》、《销售管理》课程的基础。 2、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着重强调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的融合,从研究方法上融合大量成功的案例,对理论进行阐述和解释。我们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挑选案例,通过分析案例或课件演示,从动态中把握消费者心理学的综合运用,注意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的实际能力。同时具有较强的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 本课程在课程开发思路上,打破原来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以营销或销售工作中对消费心理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为基础,突出本课程为提高学生的营销或销售工作技巧与技能服务,在各个教学模块中有效地讲消费心理学中知识与营销活动联系起来,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灵活运用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了“讨论式”、“研究式”、“问题式”等多种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变“灌输”为“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发现式学习”的能力。变“讲解”为“应用”,采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理论联系实际。课堂上“精讲少讲”,课下要求“巧练多练”。变“教学”为“研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养成勤动手、善思考、敢创新的良好习惯。教学效果评价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课堂参与和课前准备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时间相结合,重点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和职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掌握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因素,掌握如何利用营销工具影响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等。从而提高学生在未来营销或销售岗位上职业化定位,达到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专业对学生的技能与职业的要求。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生,提高学生在营销和销售实践中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营销能力,学会如何辨识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心理因素的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消费者心理分析以提高营销技巧与技能的方法。

《消费心理学》自考重点复习资料

消费心理学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概述 一、消费心理学中的几个基本的概念: 1、消费(消耗财富,满足消费) 2、消费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个人) 3、消费心理(所思所想) 4、消费行为(消费需要,转移的活动) 5、购买行为(消费行为) 二、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 1、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2、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 3、消费者购买过程中的的心理活动 4、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心理因素 三、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外在因素: 1、社会环境 2、消费者群体 3、消费态势4,商品因素5、购物环境6、营销沟通 四、消费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客观性原则 3、全面性原则 4、发展性原则 五、消费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访谈法 3、问卷法 4、综合调查法 5、实验法 六、观察法的优点与缺点: 1、优点:真实可靠、简便花费少 2、缺点:消极被动、难以了解内心活动、需要人力/时间多 第二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认识、情感、意志过程) 一、知觉的特性 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份的整体反映,是人的认识活动的重要环节和基础,也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重要因素。它具有以下主要特性: 1、知觉的主观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选择性 二、思维的分类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逻辑思维 三、影响消费者情感的因素(应用): 1、商品本身的影响 2、购物环境的影响 3、消费者的心理准备的影响 第三章:消费者的个性心理特征(个性、气质、能力、兴趣) 一、消费者个性的基本特征 1、稳定性 2、整体性 3、独特性 4、倾向性 5、可塑性 二、购买活动中的消费者气质类型 1、胆汁型:标新立异、追求刺激性流行商品,属冲动型的消费行为 2、多血型:善于交谈、有较强灵活性。体现出想像型和不定型的购物行为 3、黏液型:购物谨慎、细致认真、冷静。体现理智型消费行为 4、抑郁型:敏感、拘谨、缺乏主动性。体现敏感性消费行为 三、选择题重点 1、气质—活动方式 2、能力—活动效率 3、性格—决定消费者活动的内容和方向 四、性格的特征 反映人的行为取向和一个人的动机态度。可以表现出以下4个特征: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编撰日期: 一、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 计划总时: 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 适用专业: 二、教学内容描述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评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导广告策划活动有一定实际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性同能力同步发展的课程。 开设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根本目的与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唯物关系以及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能动性,进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抵御机械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对心理曲解的能力,了解有关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领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规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五、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教学大纲是本专业“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经

过反复研究总结教学实践,并综合分析相关课程关系的基础上,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将教学基本内容按照对学生要求的熟练程度依次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及教学重难点说明如下: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入门 第二章教学内容: (1)心理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 (2)几个很重要概念 (3)消费者行为的基本模式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5)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6)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基本要求: (1)了解:消费者、消费者心理、消费者行为等几个重要概念,人类心理活动产生的基本规律,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简史 (2)理解:心理的表现形式及相互关系,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因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 (1)心理的表现形式 (2)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3)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对象 (4)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 (1)心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2)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关系 第二章消费者信息获得 教学内容: (1)消费者的注意 (2)消费者的感觉 (3)消费者的知觉 (4)消费者的学习与记忆

消费心理学试题与答案

《消费心理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消费心理学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对它的研究有助于实现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有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助于提高服务水平;有助于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 2.消费心理学的发展史可分为萌芽草创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和确立地位阶段。 3.________________是典型而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 4.主要的诱导方式方法有:证明性诱导、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决策活动有一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过程。学者们提出了一个购买过程模式,即需要的认知、_______________、比较评价、_______________和购后评价五个阶段。 6.广告的心理功能有:传播、诱导、教育、_______________和促销。 7.兴趣、气质、性格、_____________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构成消费者购买行为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也是消费者心理学的重要原理。 8.影响消费者期望的形成和强化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目标价值、________________和可行性四个方面。 9.商标设计的要求和心理策略有:______________、简明、美感、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25分) 1.消费者群体: 2.态度:

3.消费者购买行为: 4.能力: 5.消费需求: 三、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共10分) 1.消费者去北京百货大楼买过东西,日后能够想起百货大楼的形象,就是()。 A.情绪形象记忆B.感知形象记忆 C.长时记忆D.概念记忆 2.消费者都是带有一定动机和欲望走进商店,据美国一家百货公司调查,在顾客的购买行为中,有72%来自()。 A.潜在的欲望B.意识的欲望 C.实证诱导D.消费期望 3.各种感觉的感受性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 A.越来越强现象B.越来越弱现象 C.保持原状现象D.此长彼消现象 4.消费者寻找商品信息的主要来源有:()。 A.个人、商业、大众、经验B.父母、广告、商店、同学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经济管理学部 执笔人:马南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马南编撰日期:2008、11、30 一、课程概述 课程类型B类 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 计划总时:54 学分:3学分 实践课时比例(%):22% 是否专业核心课程:否 适用专业:三年制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各专业 二、教学内容描述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市场营销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主要学习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对学生运用心理学有关理论,分析、评价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指导广告策划活动有一定实际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理性同能力同步发展的课程。 开设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根本目的与任务,是引导学生了解心理与脑的唯物关系以及人脑对客观现实反映的能动性,进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抵御机械唯物主义和各种各样的唯心主义对心理曲解的能力,了解有关消费者消费心理与行为领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规律和特点,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理论、原则、策略和方法。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课程,应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是该学科的基础课。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重点难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教学大纲是本专业“消费者心理与行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经过反复研究总结教学实践,并综合分析相关课程关系的基础上,制订本大纲。 本大纲将教学基本内容按照对学生要求的熟练程度依次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掌握。各章节具体内容、要求及教学重难点说明如下: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

《消费心理学》复习大纲 题型: 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简答,每题10分,共30分 论述,30分 第一章消费心理学导论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定量与定性的区别; 1定量预定性的区别 定量:过于侧重对消费者行为的量化,容易陷入机械化的分析和判断 定性:侧重解释消费行为的符号意义与体验,容易个体化与主观性。 2 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第二章知觉与营销 一般心理活动的三个特征:选择性、创造和加工、个性化,各自定义 答:选择性:并非所有现实信息都可以得到反映; 创造与加工:头脑可以创造加工现实信息,不存在的、歪曲反映、综合反映等。 个性化:不同的人偏好不同类型的信息。 知觉的定义(三行内容))(具有预期选择性)——我们不是先看见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看见。李普曼 答:感觉和知觉是认识的初级阶段,通常合称感知觉,无法完全分开。 知觉是感觉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性反映。 知觉是从消费者展露并注意某个营销刺激到对刺激加以解释的整个过程。 展露的两种类型,各自的特点 答:选择性展露:信息躲避现象日趋明显 自愿展露:当消费者需要购物、娱乐和其他信息时,他们会主动寻找某些广告。 注意的定义(一行),影响注意力分布的三个因素 答:刺激物激活我们的感觉神经,由此引发的感受被传送到大脑做处理。 刺激物、个体因素、情境因素

第三章学习、记忆与产品定位 学习的定义,分为高介入状态和低介入状态的学习,分别的定义 答:高介入状态:消费者有目的的、主动的处理和学习信息,如关注的明星所使用的服装、电子产品、汽车等。 低介入状态:没有很多推动力进行信息的处理。 三种认知学习形态,三个的定义,能够举例说明。 答:映像式机械学习:定义:在没有条件作用的情况下学习在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建立联想。举例: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宣传海报 替代式学习与模仿:定义:消费者不一定通过体验直接奖赏或惩罚进行学习,而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后果来调整自己的行为。 举例:当人们坐在电视机前目睹世界上各个角落的大事件或观看某一悲剧作品或看一场足球大赛决战时,他们会因为这种目睹而产生一种“在场”的感觉,并能像事件、戏剧或竞赛中人物一样去思索、激动或焦虑。这样,由“替代执行”而产生的感觉与心理过程,会使人在现实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焦虑、压抑和潜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自我排遣,从而在精神上得到必要的平衡。另如,电子游戏,亦是一种替代执行 推理:定义:个体对已有的信息进行重新构造和组合以进行创造性思考。 举例:生活小妙招——指甲油涂完后把指甲浸泡在冷水中,会干的很快速。 产品定位的含义 答:是营销者为了使产品在某一细分市场形成一定品牌形象而做出的决策。 即营销者试图让消费者以某种方式来看待和感觉某个品牌。 第四章消费者动机、个性与情绪 什么是消费者动机(两行) 答:是促使消费行为发生并为消费行为提供目的和方向的动力。 动机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上的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理论前提与五个层次 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社会学习理论的定义,两段内容 答: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强调环境是人的行为的决定性因素。 关注环境、刺激和社会背景等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主要研究人怎样对环境做出反应以及他们所逐渐习得的反应模式。

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1)

第一节消费心理学理论概述 一、消费心理学及其产生和发展 消费心理学是消费经济学的组成部分。研究消费心理,对于消费者,可提高消费效益;对于经营者,可提高经营效益。消费心理学与广告心理学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了解消费心理学的概念和其发展过程,能更好地帮助我们理解两者的关系。 (一)消费心理学的概念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消费心理学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 (二)消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 消费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知识积累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从两次社会大分工一直到19世纪。在这漫长的社会历史进化历程中,消费心理科学基本完成了它的基本知识的积累使命。商品生产和贸易往来促使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程度不同地开始关注与消费心理范畴有关的问题。伴随人类文明渐进的步履,人们对属于消费心理范畴的有关问题的认识逐渐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展开逻辑思维并提炼出一系列理论范畴,例如消费需要问题、消费时间与消费习惯问题、消费阶层的划分问题、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问题和消费权益问题等。 2、体系建构阶段 这一阶段大致自19世纪后期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是消费心理学在体系上开始建构的时代。导致这个时代的开始,除了一方面“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另一方面是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发展引发的经济危机之外,还有相关学科理论的相互渗透等因素。 消费心理学科的诞生是与心理学、消费经济学及其他分支学科的生成有着“血缘关系”的,而且很大程度上是心理科学理论在实证研究中,不断向消费研究领域渗透,而与消费有关的社会经济文化问题又反作用于应用心理学所致。 20世纪60年代前后,一些理论家为建构消费心理学体系付出了艰辛而卓越的劳动。概括起来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其一,应用心理学研究著作的大量问世。应用心理学的广泛研究为消费心理学体系的创立提供借鉴。这些研究的代表是:1900年盖尔出版《广告心理学》,斯科特与盖尔遥相呼应,于1903 年出版以探索消费心理为主要内容的《广告论》,1980年若斯出版《社会心理学》,从而开辟了群体消费心理的研究领域,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清远市职业技术学校 《消费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一门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商贸、财经专业的教学用书;也是财经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选修课程。其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消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消费者的心理过程、个体和群体消费决策与行为、商品及营销中的心理现象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利用消费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企业营销活动的思维方式及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更好的从事营销相关工作打下知识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了解消费心理学、知觉、绝对阈限、差别阈限、注意、行为学习理 论、经典性条件反射、动机、品牌个性、包装等概念; 2、理解并掌握消费者如何感知商品和消费者的态度、情绪和认知; 3、掌握消费者的动机、消费决策过程; 4、掌握群体消费的购买行为及具体的分析方法; 5、理解品牌的重要性,掌握如何树立品牌个性及包装技巧; 6、掌握商品定价和调价的心理策略及其具体运用; 7.掌握广告的心理策略及运用; 8.掌握营销自己和捕获顾客心的技巧,人性化服务的运用。 三、教学内容结构 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综合实践模块两部分组成。

1. 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不少于50学时。 2. 综合实践模块是本课程的综合应用部分,以实践教学、任务教学为主,教学时数不少于4学时。 各模块中标“*”的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并安排教学。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基础模块 续表

2020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 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消费心理学》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 1、现代心理学是于1879年由德国心理学家( )开创的,他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葛克尔 B:培因 C:冯特 D:南希 答案: 冯特 2、( )是由人的生理因素所决定,属于自然状态下的心理反应。 A:社会性消费心理 B:自然性消费心理 C:本能性消费心理 D:利它性消费心理 答案: 本能性消费心理 3、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直接察看、了解和分析他人的言行、表情、动作、行为等以判断其心理活动的一种方法是(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测试法

D:实验研究法 答案: 观察法 4、消费者是指对各种消费品的( )。 A:需求者 B:购买者 C:使用者 D:拥有者 答案: 需求者,购买者,使用者 5、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联系性原则 D:科学性原则 答案: 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联系性原则 6、研究消费心理学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观察法 B:问卷法 C:访谈法 D:实验法 答案: 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 7、研究消费心理学的作用包括( )。 A: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B: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C: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科学消费 D:有助于帮助消费者买到最适合的商品 答案: 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引导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科学消费 8、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通过控制自变量变化来研究因变量变化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访谈法 答案: 实验法 9、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访谈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答案: 访谈法,观察法,实验法 10、一般而言,支配人的消费行为往往基于两种消费心理,它们是( )。 A:本能性消费心理 B:体验性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doc

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消费心理学学习心得体会 研究消费心理树立正确消费观 消费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消费者在消费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它的目的是研究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在日常购买行为中的心理活动规律及个性心理特征。在学习了消费心理学这门课程,了解了关于消费心理的专业知识以后,我的消费行为有了专业的指导,获益匪浅。 消费心理是指人作为消费者时的所思所想。消费行为是指从市场流通角度观察的,人作为消费者时对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需要,以及使商品或服务从市场上转移到消费者手里的活动。任何一种消费活动,都是既包含了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又包含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是准确理解消费行为的前提。 公众的主要消费心理类型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从众心理 二、求美心理 三、同步心理 四、求名心理 五、求异心理 六、好奇心理 七、偏好心理 八、便利心理

九、选价心理 研究消费心理有助于形成正确的消费观,使自己的消费行为更加合理,更加理智。青年人的消费心理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追求时尚和新颖 二、表观自我和体现个性 三、容易冲动,注重情感 商家往往会利用青年人的这些消费心理特征,诱导消费者消费。拿我自己举例,在没有学习这门课程以前,每次在淘宝上或者在商场里看到有一些时尚新颖,独特个性, 非常吸引眼球的东西总会忍不住得驻足关注,即使我暂时并不需要这种产品,但我仍会产生消费的冲动。还有,有的时候我明知不合理还要进行消费。比如,情人节的时候,明知道这一天的玫瑰花是平时的几倍的价格,但我仍然会买;跟女朋友逛街的时候,如果她看上了什么喜欢的东西,即使没有必要,我也会尽量买下来。我的房间里现在还放着很多以前一时冲动买来而至今都没有用到的东西。 男性的消费心理特征: 一、动机形成迅速、果断,具有较强的自信性 二、购买动机具有被动性 三、购买动机感情色彩比较淡薄 作为一名男性,我的消费有时具有很明显的性别色彩。比如,在购买商品的时候,往往对于商品的细节关注不够,也不愿与商家对于价格有过多的纠缠,往往看中以后很快就会决定买下来。还有,有

《消费心理学》教材课后复习题与答案

模块一 【稳扎稳打】(仅针对知识) (一)单选5个 1.在消费心理学研究中,通过控制自变量变化来研究因变量变化的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访谈法 2.天气越来越冷,小张准备为自己添置一件大衣,她走进无锡八佰伴的三层女装部,远远地就被某柜台的一件亮丽的黄色大衣所吸引,这在心理学上属于( B ) A.分析 B.感觉 C.知觉 D.喜欢 3.东风标志汽车公司在2005年调整其营销策略,对其旗下的307轿车均大幅度降价,其中一款基本型从15.18万直接下调至12.98万,销量大增。这是因为心理学中的( C )在起作用。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感觉阈限 D.感觉联合 4.沃尔沃轿车一上市就大力宣传其“安全性”,宝马、通用等汽车公司也跟进强调安全性能,但都没有成功,反倒进一步强化了沃尔沃轿车的

这一“安全”概念,这是因为( A ) A.知觉背景在起作用 B.感觉是相对的 C.对比律在起作用 D.知觉恒常性起作用 5.可口可乐、肯德基等知名品牌经常在各大电视台频繁做广告,这是应用了心理学中的( D )原理。 A.首因效应 B.优先效应 C.晕轮效应 D.近因效应 (二)多选5个 1.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包括( ABD )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决策过程 D.交流过程 E.意志过程 2.根据情绪的愉快度来分类,可以分为( BC ) A.悲观情绪 B.积极情绪 C.莫名情绪 D.消极情绪 E.双重情绪 3.购买动机的特征有( BCD ) A.自发性 B.主导性 C.方向性 D.内隐性 E.阶段性 4.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信息搜集的渠道主要有( ABCD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