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技术标

岩土工程勘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技术标
岩土工程勘查地质灾害勘查设计施工技术标

一、岩土工程勘察

(一)勘察方案

1、勘察工作内容

1.1 工程概况

拟建项目业主为××××××公司,建设资金××××,该项目用地××亩,总建筑面积××××㎡,地上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等,工作内容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及地形测绘等,地理位置位于××××,交通方便。

1.2 勘察大纲编制原则

根据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和现有规范要求,通过现场踏勘和搜集附近的气候、水文、地理等相关资料,结合我司在该区域的勘察经验进行勘察工作大纲的编写,并通过我司三级审核制度进行审查,确保做到全面、可行、安全、经济、高效。勘察大纲编制应符合以下原则:

(1) 勘察技术设计方案应在预期勘察成果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基础上,满足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与施工、基坑围护与降水设计、抗震设计等方面的要求;

(2) 根据附近地区工程勘察资料及地区建筑经验,针对工程拟建建筑物性质及设计要求,优化勘察方案,对不同性质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地基基础、基础持力层等进行详细的预分析评价,按相关现行规范、规程和标准,以及各阶段、分区域的工作目的和要求,合理布置勘察工作量;

(3) 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采用钻孔取土、标准贯入试验、室内土工试验等多种勘测技术手段进行综合勘察,获得各种有效的地质参数和完整的勘察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后提供完整、准确的勘察成果,以满足拟建工程设计及施工的要求。

(4)安全、质量是工程成功的根本保障。勘察实施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以及我公司认证通过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中有关工程勘察质量保障的具体要求,加强工序控制和过程质量控制,使勘察质量得以保障,勘察精度,勘察成果资料能够满足设计的需要。在勘察野外工作中,自主解决勘察许可手续办理、勘察作业可分阶段多次进场,以及自主解决勘察所需水、电,自主办理临时挖掘占道、临时交通指挥等工作,并与业主、设计、审图机构、质监站、安监站等部门进行密切配合,确保整个项目各环节顺利进行。

1.3 勘察范围、目的、要求

(一)勘察范围

勘察范围主要为××××工程地质勘察及地形测绘。

(二) 勘察目的

勘察目的在于通过对拟建场地的详细勘察,查明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分阶段提供基础设计及施工所需岩土参数。

(三) 勘察要求

1.查明场地地质构造、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分布及均匀性,提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岩土工程特性做出评价;

2.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若有,应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有无暗浜、暗塘、墓穴等,并对其危害程度、建筑场地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

3.提供抗震设防烈度、分组及有关技术参数,划分拟建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型,并对饱和砂土和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做出评价;

4.查明地下水埋藏条件、类型、水位变化幅度、规律,以及地下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提供地层的渗透性系数和设计抗渗、抗浮、防水水位;提供施工降水方法的建议和有关技术参数;

5.判断场地土的有无膨胀性。如有,提供膨胀土的相关物理力学指标;提供可供选择的地基基础方案以及地基处理方法;

6.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建议适当的基础形式和基础持力层,并提出经济合理的地基和基础设计方案和建议;

7.拟采用桩基方案时成桩的可能性分析,施工对周围环境影响分析和评价;

8.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及变形计算参数,预估基础沉降,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9.若地基土需要处理,对复合地基或桩基类型、适宜性、持力层选择以及桩长桩径方案以及设计所需岩土参数提出建议;

10.分析边坡或基坑的稳定性,提供降水和支护所需要的参数和方案建议。

11.其它未尽事宜按现行国家及地方相关规范执行。

1.4 勘察依据

1.现行国家及地方有关规范和标准,见表1.4-1:

本工程应执行的勘察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一览表表1.4-1

2.场地附近的其它工程地质资料。

1.5 勘察思路

依据规范和建筑物特点,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暂对拟建工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详细分级见表1.5-1)。

本工程的勘察等级表1.5-1

1.6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6.1气象水文条件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收集气象水文基本情况。

1.6.2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稳定性

根据项目所在区域,收集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及稳定性相关资料。

1.6.3地层岩性

根据搜集的地质资料,综合分析场地土的组成,并分项分述地层土。

1.6.4地下水

根据地质资料,收集场地地下水基本资料。

了解地下水水量主要受裂隙发育程度、连通性及隙面充填特征等因素的控制情况。

1.7 拟建场地地基基础预分析

(一)天然地基

根据我司附近场地勘察经验,结合掌握地质情况,以及拟建筑物的高度、荷载、地下室等因素,对于多层建筑物多采用独立基础。如遇到局部地质情况发生异常可采用地基处理。

(二)复合地基

鉴于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建筑物性质,应根据上部荷载和基础具体尺寸进行沉降及变形验算,当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时,应采用适宜的地基处理措施,如换填垫层、水泥粉煤灰碎石桩、高压喷射注浆、注浆加固等复合地基进行局部的加固处理。以处理后经测试满足承载力和沉降要求的复合地基作为持力层,采用扩展基础型式。

具体方案应由建设方和设计方,在审阅了该场地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后,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1.8 勘察方案及方案说明

根据国家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和设计要求,并结合当地的建筑经验及拟建物性质,决定勘察采用多种手段综合评价的方法和原则布置工作。

勘察最终方案待设计方案确定后,再按下列原则进行勘探点和孔数、实物勘察量的布置。

详细勘察阶段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2009年版),结合拟建物平面形状和尺寸,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场地内的布置钻孔,采用经济合理的勘探手段和合理的工作量来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为原则。

勘察优化方案待设计最终方案确定后,再按下列原则进行勘探点和孔数、进行勘察工作量的调整,并在实施勘察前,向发包人报送优化后勘察点数量、深度、孔位,经发包人同意和批准后实施。

(1)详细勘察阶段:根据拟建建筑物荷载、埋深特点,结合场地地基土情况,勘探点间距按照下列依据进行确定的:

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m)表表1.8-1

(2)根据勘察要求,“控制性的勘探点应占勘探点总数的1/3~1/2。

(3)周边纯地下室部分的勘探点的布设原则,对基坑影响范围内的地段按在地下室边缘布置勘探点,深度满足基坑稳定性验算要求,在基坑外围采取以调

查或搜集资料为主。

(三)勘探孔深度分析

详细勘察阶段勘探孔深度确定原则:为便于今后设计单位进行基础设计及方案比选,勘探孔深度应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考虑。

详细勘察勘探点深度表表1.8-2

(四)测量

1、定点放样

勘探孔(钻探、动探孔)在野外勘察施工前,按照勘探平面布置图,根据场地界桩,利用全站仪、钢卷尺等手段将各勘探孔进行实地放样,必要时采用GPS 设备,以确保放点位置正确。

2、标高测定

所有钻探孔均按泸州市统一水准点,进行孔口标高测量,并引测出各勘探点的孔口高程,回路闭合差满足测量精度要求。

3、地下水位测量

在野外工作中及时测定钻孔初见水位,全部结束 24 小时后,测量钻孔稳定水位,并在勘探施工全部结束后统一对勘探孔稳定水位进行测量(钻探结束时埋设PVC管留作长期水位观测孔)。

(五)工程地质调查

搜集和研究场地区域地质、地震资料及场地附近已有的工程勘察、设计和施工技术资料和经验,进行现场踏勘及工程地质调查。

(六)取土和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

对场地内各土层取试样进行土工试验,获取拟建场地地层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工程的地基基础设计提供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1、取土的间距、数量及有关要求

按照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第4.1.20条“取土数量应根据钻孔数量,地基土层的厚度和均匀性等确定。每一主要土层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 6 个(组)”和“钻探取土试样孔的数量

不应少于勘探孔总数的1/3”的规定。

目的是采取土样,应保证每层土的数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同时,各土工试验项目子样数满足对试验结果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给出最大、最小、平均值及均方差和变异系数等要求。对场地分布的自然土(包括粉质粘土、粉土等)取原状样,预估共取原状样20件,进行常规物理力学试验,以提供满足设计要求的岩土物理力学指标。

本次钻探主要采用SH-30-A型或XY-100型钻机钻进,目的是查明地基土结构、性质、鉴别土质类别及特性,确定各工程地质层及亚层的分布埋藏界线。原状土样使用敞口式取土器锤击压入法采取,取土器高300mm,外径102mm,采取原状土试样质量等级为Ⅰ~Ⅱ级。现场勘察期间,要确保取土深度位置准确,取土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土样取出后立即蜡封,严禁日晒雨淋,做好防压、防震措施,两天内须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试验,运送时尽量避免振动。岩土样采集质量等级与钻探、取样设备选型见下表。

岩土样采集质量等级与钻探、取样设备选型表1.8-3

2、原位测试

(1)标准贯入试验

结合泸州地区的规范和工程经验,标贯试验一般在粉土、砂土中进行。若20m深度范围内如遇饱和砂土或粉土,需判定其地基土液化可能性(液化时需提供液化指数和综合分析判定液化等级),标贯间距定为1.0~1.5m进行标贯试验。

若场地粘性土厚度较大时,预计选择取20个钻孔对粘性土进行标准贯入试

验,以取得土在原始状态条件下的力学性质及其变化。

(2)回旋钻

根据泸州地区勘察经验,由于采用一般冲击钻探方式在遇到卵石土层中颗粒粒径较大时施工工作困难,本工程基础埋藏深度约15米,为了能准确查明地层结构特征,采用型XY-100(G-1A型)植物胶回旋钻探工艺比较适宜和必须的,本工程预计全部控制性勘探孔拟采用该勘探工艺。

3、室内土、水试验项目

(a)土工试验

根据本工程性质以及设计需要,确定以下土试项目:

根据本工程性质,确定土工试验项目如下:

①物理性试验:W、ρ、G、粘性土 Wp、WL,粉土、砂土或 Ip≤10的粘性土、碎石土进行颗粒分析等。

②力学性试验

a、常规固结试验:提供压缩系数。

b、直剪固快:提供各土层土样的C、φ值。

(b)水质和土腐蚀性分析试验

本次勘察根据国家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1.2条之要求,“水和土的取样数量每个场地不应少于各2件。”本工程拟取3组地下水样进行水质试验和地下水水位以上的3件土样做腐蚀性试验。

水质和土腐蚀性分析试验表表1.8-4

1.9 预期成果

勘察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章节。

(一)文字部分

1.前言

2.勘察方法及工作布置

2.1勘察工作布置原则

2.2工作布置及勘察方法

2.3完成工作量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形地貌

3.2 场地区域地质构造及稳定性

3.3 地层

3.4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3.5 地下水

3.6水、土的腐蚀性评价

3.7气象水文条件

4.场地地震效应

4.1场地评价

4.2场地土地震液化判别

5.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5.1 工程特点及其环境

5.2 场地稳定性和不良地质作用评价5.3地基土评价

5.4 地基与岩土设计方案分析评价

5.5地下室防水与抗浮评价

6 与基础施工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6.1基坑降水

6.2基坑边坡支护

6.3施工验槽

6.4监测工作

7.结论与建议

(二)附录部分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工程地质柱状图

土工试验报告

水质检测报告

土壤分析检测报告

场地工程照片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或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要求表)

2、技术建议书

2.1针对项目的理解

根据工程特点,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等有关规范要求,以及我司在类似场地勘察经验,结合招标文件要求,工程场地勘探点间距根据相关规范要求,详细勘察阶段在建筑物和地下室范围内、角点处布置勘探点,勘探点间距10~30m,本次勘察的难点和重点主要是下列问题:

1、工程地质调绘:由于本工程地处城市范围,相关单位在勘察前应重点调查、收集场地的地下管线(天然气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地下电缆线等)分布、埋藏深度、走向等情况,重点查清钻孔部位的地下管线及地下构筑物的分布。

2、钻探及取样:钻探时的岩芯采取率直接影响到勘察成果的精度和质量,钻探及取样是勘察工作的基础和质量保证。

3、地基土的组成及分布:查明地基土的组成及分布,尤其应重点查明基底下软弱土层和坚硬土层的分布及变化规律。

4、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地基岩土的性状关系到地基基础和基坑支护方案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基础工程的造价。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是否准确和可靠直接关系到本工程拟建物基础工程能否达到既安全可靠,又节省投资的目的;因此对地基土的测试和试验是本工程勘察工作的重点之一。

5、基坑侧壁土的工程特性:基坑侧壁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将是今后基坑支护

设计和施工的重点之一。

6、地下水:工程降水设计将是今后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点之一。

相应对的措施如下:

1、工程地质调绘:采用现场调查及物探手段在钻探施工前进行场地管线探测,确定地下管线(天然气管道、给水管道、污水管道、地下电缆线等)分布、埋藏深度、走向等情况。

2、钻探及取样:采用XY-100型回旋钻机进行回旋钻进,判别各土层的厚度、颜色、状态、成份、结核、包裹体等对岩芯分段编号拍照留存,岩芯采取率对于土层大于65%,对于基岩大于80%。

3、地基土的组成及分布: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到软弱下卧层或不良土层,应增加勘察孔深度和数量,以查明软弱层的影响深度和分布范围。

4、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本工程将采取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综合评价地基土的工程特性指标。

5、基坑侧壁土的工程特性:本次勘察过程中对基坑侧壁岩土层采取Ⅰ级岩土样并对其进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抗剪强度指标。

6、地下水:本次勘察应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动态变化规律、地下水历年最高水位、腐蚀性及含水层渗透性等性质,预测地下水对本工程基础设计和施工可能造成的影响等。

综上所述:地基持力层的选择以及沉降量控制上最为关键,勘察方案着重查明场地岩土层的结构、物理力学性质以及软弱夹层分布,规避地下设施对勘察结果的干扰,为设计提供完整的地质岩土资料。

2.2对勘察关键性技术问题认识

带著科学先进,最大程度满足顾客对勘察成果的需要的思路和理念,结合项目特点、场区地质情况对本次勘察关键性问题从下面8个方面提出建议:

2.2.1 岩土工程中工程物探技术

由于工程物探技术可以利用连续加密测点的资料,从而获得连续的地质界面,因此能有效地解决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方法常带来的漏判、划分不准确等缺点,并且能有效地解决传统勘探手段难于解决的诸多岩土工程问题,如地下不明物体、洞穴、滑动面、软弱结构面、断层、破碎带等在地下的分布特

征、形态、埋藏深度、位置。相对传统的钻探方法,工程物探技术的使用受场地、地形条件的限制较少,具有节省时间、节省费用、勘探精度高等特点。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勘探手段相结合,无疑是在激烈的勘察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之一。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发展最快的是弹性波技术。由于它是利用介质传递弹性波的特点来揭示地下物体界面,当地下物体的界面物性差异较大时,弹性波就会从运动学和动力学两个方面表现出异常来;其次是电磁波技术和电法技术,其主要代表是地质雷达勘探方法和高密度电法。采用弹性波速度测井技术和场地常时微动测试可以获得建设工程抗震设计、建设场地和地基地震效应评价所需的岩土动力参数和设计地震动参数,如动剪切模量、剪切波速、动泊松比、动弹性模量、卓越周期、结构自振周期等。它们是建筑场地的类别划分、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的主要依据。

岩土工程师在接受工程勘察任务后,应根据勘察技术要求、地场岩土条件、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确定是否采用工程物探技术手段,确定之后应向物探工程师提出明确的勘察任务,物探工程师则应根据目的层和目的物的性质,结合测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特征、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选择可行的工程物探方法,然后进行测线设计和工作前的各项试验工作,确定最佳的采集装置,再正式开展工作。

工程物探技术主要解决如下问题:

(1)界面问题:主要有岩土体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形态问题:主要有不明地下物体、空洞,以及界面的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等。

(3)参数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所需的各种参数,如动力参数、卓越周期、结构自振周期、剪切波速等。

(4)施工质量检测:地基加固效果的对比、桩基检测、其它工程质量方面检测。

2.2.2 载荷试验

本次勘察属于甲级勘察等级,按照规范基底地基土承载力宜采用载荷试验来确定,既保证安全,并可充分挖掘岩土潜力,节约建筑造价。

载荷试验可分为平板载荷试验和螺旋板载荷试验两种。平板载荷试验可用于各类土、软质岩和风化岩。浅层平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浅层地基土;深层平板载荷

试验适用于埋深等于或大于3m和地下水位以上的地基土;螺旋板载荷试验适用于深层地基土或地下水位以下的地基土。

平板载荷试验宜布置在基础底面标高处,测定在其影响深度范围内岩土体的承载能力和变形特性。试验点应具代表性,每个场地同一持力层不宜少于3个点,当场地内岩土体不均时应适当增加。试验时应注意岩土体的均匀性,当在承压板影响深度范围内(2倍承压板直径或宽度)地层有变化时,宜进行分层试验。载荷试验的设备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载荷试验设备组成和主要技术参数表2.2-1

为了得到场地地基土的水文参数,更合理进行降水设计,宜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7.2.5条)

(1)抽水试验方法可按表《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表7.2.5选用;

(2)抽水试验宜三次降深,最大降深应接近工程设计所需的地下水位降深的标高;

(3)水位量测应采用同一方法和仪器,读数对抽水孔为厘米,对观测孔为毫米;

(4)当涌水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和动水位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波动,而没有持续上升和下降时,可认为已经稳定;

(5)抽水结束后应量测恢复水位。

抽水试验方法和应用范围表2.2-2

在岩土工程勘察中,一般采用稳定流抽水试验;抽水孔的钻孔适宜半径r≥0.01M(M为含水层厚度),或者利用适宜半径的岩土工程勘察钻孔。抽水孔深度的确定,与试验目的有关。若以试验段长度与含水层厚度两者关系而言,有完整井与非完整井两种情况。

观测孔的布置,决定于地下水的流向、坡度和含水层的均一性。一般布置在与地下水流向垂直的方向上,与抽水孔的距离以1~2个含水层厚度为宜。孔深一般要求进入抽水孔试验段厚度之半。

为测定水文地质参数(渗透系数、给水度等)的抽水试验,应在单一含水层中进行,并应采取措施,避免其他含水层的干扰。试验地点和层位应有代表性,地质条件应与计算分析方法一致。为获得较为准确,合理的渗透系数k,以进行小流量、小降深的抽水试验为宜。

稳定流抽水试验的稳定延续时间,宜符合下列要求:(《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第6.2.3条)

(1)卵石、圆砾和粗砂含水层为8h;

(2)中砂、细砂和粉砂含水层为16h;

(3)基岩含水层(带)为24h。

2.2.4 地基处理

(1)在选择地基处理方案时,应根据结构类型、荷载大小及使用要求,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环境情况和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充分考虑上部结构、基础和地基的共同作用,并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用经济合理的处理地基方案。

(2)地基处理评价应提供建议处理方案设计及施工所需要的岩土参数。各岩土参数可按现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等有关规定及地区经验确定。

(3)地基处理后的承载力及变形应满足设计要求。当地基处理范围以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进行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地基处理深度范围内地层及下卧层地基变形值应按现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有关规定计算,其中复合地基的压缩模量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当天然地基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表2.4-1选择适宜的地基处理方法或采用桩基方案。

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适用范围表2.2-3

2.2.5 基坑支护和降水

(1)基坑工程勘察应针对以下内容进行分析,提供有关计算和建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8.10条)

1)边坡的局部稳定性、整体稳定性和坑底抗隆起稳定性;

2)坑底和侧壁的渗透稳定性;

3)挡土结构和边坡可能发生的变形;

4)降水效果和降水对环境的影响;

5)开挖和降水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影响。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与基坑工程有关的部分应包括下列内容:(《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4.8.11条)

1)与基坑开挖有关的场地条件、土质条件和工程条件;

2)提出处理方式、计算参数和支护结构选型的建议;

3)提出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

4)提出施工方法和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防治措施的建议;

5)对施工阶段的环境保护和监测工作的建议。

(3)边坡处理可根据场地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以及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等因素参照下表提出建议。

基坑处理常用方法表2.2-4

注:边坡处理可根据场地地质和环境条件、边坡高度以及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等因素参照(4)根据场地地质情况,拟建物地下室层数和埋深,按照下表选取地下水控制方法。

地下水控制方法及适用条件表2.2-5

(1)建筑场地地基土层的划分是进行地基基础分析、计算等基础性工作。工程地质分层可优先考虑地方标准,工程地质分层应按顺序依下列原则进行:

①按不同的地质年代、成因划分地层;

②按岩性(包括特殊性岩土)分层,地层定名应与地层的特征物理指标相匹配,按粒径含量、塑性指数IP及特殊性岩土指标等划分地层时,不宜将指标跨岩性的地层划分归入同一地层;

③按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层,物理力学指标统计的变异系数δ不能超标,否则应考虑地质分层的合理性;岩性相同但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差异大的地层宜单独分层;

④物理力学性质相近、岩性相邻的两类(不超过两类)土质可合并为一层,并以主岩性在前、副岩性在后冠名;

⑤划分主层、亚层

揭露的地层中含有其他岩性地层时,应划分出主层和亚层:

a、地层厚度大于0.5m时应单独分层;

b、地层相间呈韵律沉积时:

层厚比值≥1/3时定互层;

层厚比值1/3~1/10时定夹层;

层厚比值≤1/10时定夹薄层。

c、混合土应冠以主要含有土类定名(如粘土中混有碎石土时定名为含碎石粘土或粘土混碎石)。

(2)岩土参数的变异系数不应超过允许值(见表6),否则应分析原因、调整分层或删除异常值:

岩土变异系数允许值表2.2-6

2 变异系数超过表中数值时,应重新考虑分层的合理性。

2.2.7 地基基础方案

地基基础方案评价应在充分了解拟建项目的设计条件(建筑体型、层数、荷载大小和分布情况、地下室层数及基础底标高、相邻建筑基础情况)前提下,根据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程经验,考虑施工条件、材料供应以及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对天然地基、地基处理和桩基础进行评价,经过分析比较,提出安全、可行、经济的一种或几种地基基础方案。

(1)天然地基

天然地基评价应包括:持力层的选择、地基承载力评价、地基变形评价。

①应综合拟建建筑物设计条件及地基土质情况确定天然地基的持力层。当基底土质与建议的持力层局部有差异时,应提出处理意见,明确处理的方法、处理范围、使用材料、质量控制和检验的具体要求以及应遵循的技术标准。

②对建筑群或基础设计埋深不同的单栋建筑物宜针对设计条件明确相应的基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奉节县陈家包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 一、质量和安全目标 5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5 1、工程质量目标 5 2、组织保证措施 5 3、制度保证措施 7 4、技术管理措施 7 5、信息管理措施 9 6、预防措施 10 7、纠正措施 11 (二)本工程的质量检标准及投入仪器和设备 12 1、质量检测标准 12 2、主要的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 13 (三)整体工程质量目标 14 1、施工质量控制 14 2、工程档案管理 16 3、成品保护措施 16 4、计量管理 16 5、冬春季施工措施 17 6、雨季施工措施 17 (四)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19 1、工程施工安全目标 19 2、安全管理体系 19 3、安全管理 19 4、安全措施 20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工期 24 (一)施工总进度图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图 24 (二)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25 1、工程工期安排 25 2、工期保证具体措施 25 (三)施工总体布置和施工道路布置 29 1、布置原则及依据: 29 2、施工道路 29 3、临时设施及主要机具布置: 29 4、施工用电、水 30 5、平面管理措施 31 (四)施工截排水、施工期监测及施工抢险预案 32

1、施工截排水预案 32 2、滑坡施工监测预案 32 3、施工抢险预案 33 (五)主体施工技术措施 37 1、排水工程施工 37 2、抗滑桩 37 3、回填护坡 40 4、施工顺序 41 5、测量 41 6、碎石土填筑与碾压 42 7、砌体施工 43 8、反滤垫层的施工 44 9、排水系统施工 45 10、砼工程 45 11、科技进步目标 48 (六)施工期间地质工作的开展 50 1、人员的配备 50 2、编录、鉴定工具 50 3、剖面的绘制 50 4、土工试验 50 5、抗滑桩开挖中地下水的观测 50 6、岩土试验标准 50 (七)工程变更应对措施 52 1、工程的变更 52 2、变更应对措施 52 (八)施工机械、人员进场计划 54 1、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 54 2、人员计划 54 (九)材料进场计划 55 1、材料的供应、采购 55 2、材料进场计划 55 (十)资金使用计划 57 (十一)施工过施工程中和移交前工程保护措施 58 1、服务目标 58 2、施工中的保护措施 58 3、移交前的保护措施 58 4、工程保修管理措施 59 (十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及方案 60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发表时间:2018-05-28T11:38:42.98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作者:巨向飞 [导读]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 广东省核工业地质局二九三大队 510000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很大,不同的岩土工程建设中因为土质的区别,采用的勘探方式就是不同的。我们在进行勘探的时候,需要根据土质的特点和岩土工程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勘探方式。勘探关系到了岩土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岩土;勘察;工程;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项目勘察情况简述 (1)工作者的总体素养较低,技术能力有限 我们国家目前拥有许多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工作者,然而其中绝大部分的人员的技术能力较低,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员的工作水平能够和国际接轨。除此之外,团队的勘察技术有高有低,影响到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很多的技术工作者仍旧使用以往的技术,在工作中容易受到很多要素的影响,而且结果也有失精准性,对于施工工作来讲非常不利。对于有关的管理机构来讲,在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对技术工作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未定期举办培训活动,使得技术工作者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开展勘察活动的时候时常发生不协调问题。同时,在当前时期,在进行勘察工作改造的时候,未合理开展技术交流,未适时的引入国外的优秀工艺。 (2)岩土勘察工作成果质量不高 目前,我们国家绝大部分的岩土项目勘察设计机构已经实现了完全企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在开展运作活动的时候其所需的费用不再由国家调拨,而是自负盈亏。这种运作模式的出现有利有弊,其弊端在于此时企业过于重视利润,忽略了技术和质量两大要素,很显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勘察设计的结果有失精准性,质量得不到提升,最终影响到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具体体现为工作者为了提升效率,通常会加班加点,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失误,加之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只能不断缩减工作成本,最终导致质量下降。钻探与取样过程不符合勘察技术标准,同样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期间不重视分层的准确度,甚至还会造成勘测上的疏漏。 (3)勘察技术与勘察质量标准未能符合国际要求 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和西方国家比对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具体来讲主要以为我们国家在该方面和西方国家的交流力度较低,缺乏沟通,目前我们国家的勘察技术仅仅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稍作发展,较为闭塞,对于和西方先进水平国家接轨来讲非常不利。 二、岩土工程勘察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岩土工程勘察(GeotechnicalInvestigation)是基于岩土工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依据工程建设需求,应用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对工程项目施工所在场地的地质条件(包括地层结果、岩土性质、土质特征等等)以及环境特征进行勘探、分析与评价的工作。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设计与施工的决定依据,对保证工程建设项目施工与运行的安全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作用,是提升工程整体品质不可或缺的存在。由于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设计的理论知识相对较广,因此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实施存在一定的难度。加之随着近年来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对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地层钻探)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在此背景下,实现综合勘察技术在不同工程项目建设中的科学应用已成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发展的必然需求,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实现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结合应用,如大地电磁场岩性检测技术、工程地质测绘技术、多瞬面波技术、原位测试技术等等,可实现对岩土工程现场地质情况的全方位勘察,为工程项目建设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勘测结果,提升岩土工程勘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促进了工程项目建设的优化发展。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土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与设计培训考试题目第8期

1、工程地质条件、地质灾害及6钟灾种的概况: 答:工程地质条件:是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崩塌: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地质现象。 地裂缝:是地表岩层、土体在自然因素(地壳活动、水的作用等)或人为因素(抽水、灌溉、开挖等)作用下,产生开裂,并在地面形成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裂缝的一种宏观地表破坏现象。地面沉降:是在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影响下,由于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或工程地质现象)。 2、每一种地质灾害的形成机理、影响因素、评价方法、治理措施、监测方法 答:见培训教材“地质灾害成因机理及特点41页” 3、岩土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 答:1、岩体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岩体力学参数包括岩体变形参数、强度参数、 动力学参数及水力学参数。 ①、岩体变形参数: 采用静力法原理在选定的岩体表面、槽壁或钻孔壁面上施加法向荷载,并测定其岩体的变形值;然后绘制出压力-变形关系曲线,计算出岩体的变形参数。 采用动力法原理用人工方法对岩体发射(或激发)弹性波(声波或地震波),并测定其在岩体中的传播速度,然后根据波动理论求岩体的变形参数。 根据室内完整岩块实验参数,结合野外工程岩体结构特点进行计算机数值模拟实验,从而确定工程岩体力学参数。 ②、岩体强度参数: 采用原位岩体剪切试验确定抗剪强度、采用原位单轴压缩和三轴压缩试验来确定压缩强度,采用室内岩石时间确定抗剪、抗压、及抗拉试验结合岩体结构面特征综合分析确定。③、动力学参数: 通过声波测试确定动力变形参数(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及动剪切模量等)。 ④、岩体水力学参数: 通过注水试验、抽水试验、压水试验确定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试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摘要:现今,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当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过程,其勘察成果 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物的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岩土工程勘察是工程建设 的基础,直接影响后续建设环节的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质量、投资效 益和使用安全。切实保证工程勘察质量,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的重要保障。 因此,如何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本文就岩土工程勘察 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引言:岩土工程勘察是一种综合性的工程地质调查工作。研究的对象是岩体 和土体,岩体在其形成和存在的整个地质历史过程中,经受了各种复杂的地质作用,因而有着复杂的结构和地应力场环境。而不同地区的不同类型的岩体,由于 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不同,其工程性质往往具有很大的差别。岩土工程勘察的目 的是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对修建各种建筑 物的地质条件和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作出分析判断,保证地基和上部结构 共同工作时,地基的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于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分析并 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要的工 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一、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 为了查明拟建场地的地质情况并为设计、施工提供地质勘察成果及各项岩土 工程参数,运用各种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建筑场地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判断 修建各种工程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建设对自然地质环境的影响;研究地基和上 部结构共同工作时,保证地基强度、稳定性以及不致产生过大沉降变形的措施, 分析并提出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施工以及必要时进行地基加固所需 要的工程地质和岩土工程资料。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2.1工程地质测绘 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目 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要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区分 新近沉积土和各种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 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 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 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 法的作用。 2.2勘探和取样 目前,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主要包括钻探、物探和坑探等方法,根据岩土的不 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法,这些勘探方法主要作用于对地下地质条件的取 样和测试。其中物探主要是属于一种间接的方法,它的主要优点就是能钻井和探 测光,且此种方法经济又快速,能够让工程地质人员及时的推断和了解地质条件,因此,这种方法较多使用在测绘工作当中,它可以用在钻探工作之前或者辅助工 作中。除此之外,钻探是岩图勘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它可以根据勘探的要 求来选择不同的钻井方法,当钻探方法都无法确定的地质条件的时候,就应该使 用坑探。由于勘探工程需要使用机械和电力设备,而且勘探的周期和时间较长,

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资质标准

一、勘查: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十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单位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 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设计: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八名; 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doc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 摘要:作者根据多年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经验归纳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验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存在的问题;改进方法;对策 1引言 云南省境内地质灾害频发,中央财政从2013年起连续8年每年安排10亿元,用于云南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通过近几年中央财政补助和省、州(市)自筹建设资金,云南省境内特大型、大型、中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项目数量较多,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建成并顺利验收,消除了地灾隐患,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部分地灾防治工程建成后因施工质量缺陷、竣工资料收集等原因导致工程验收滞后。本文就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管理、资料收集整理和工程验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加以归纳、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旨在纠正地灾防治工程勘察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不规范行为,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质量,规范资料收集整理,利于工程验收和审计。 2地灾防治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大部份地灾项目施工区地质环境恶劣,交通不便、防治工程投资小、工期长,设计、监理单位服务费低,投入到项目上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足,为工程建设管理和后期验收埋下隐患,详细分析如下。 2.1地灾防治工程造价现状中存在的缺陷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编制和审查使用最多的是水利行业

的定额和相关规范。水利定额是根据水利工程自身行业特点编制的,主要使用于中央项目和中央参与投资的地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地灾造价编制主要参考的是引水工程及河道工程,主要为渠道、提防、水闸、隧洞、渡槽等工程。地灾防治项目施工不具备三通一平条件,项目涉及锚杆、锚索、抗滑桩、浆砌石、钢筋砼等多种施工工艺、工程量小、单价种类多。套用水利定额不能真实的反应与其匹配复杂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费用,导致地灾防治工程单价费用总体偏低。临时道路、施工用水、用电、临时防护工程等相关基础配套是必须建设的,但是达不到其他行业的规模程度,因此费用没有其他行业高,但是在整个工程费用中的比重要高于别的行业,随之产生的相关措施及管理费用也高于其他行业。另外,地灾防治工程预算编制的主材价格采用项目所在地的政府造价信息部门颁布的材料信息价计算,该信息价是针对工民建和市政工程编制的,工程相对集中在市区,运输方便。地灾项目建筑材料的搬运大部分采用小型机械运输、甚至人工背运、骡马运输,材料二次搬运量大、损耗大;工程二次搬运费用无固定标准,目前根据工程投资进行估算,费用偏低。地灾防治工程采用固定综合单价承包、据实结算,项目不设置价差预备费。部分项目因施工图设计或施工招投标延误导致项目错过黄金施工时段;部分项目从立项至项目施工持续2~4年。在项目施工招投标阶段,钢筋、水泥、砂石料等主材价格仍采用项目立项时的材料价,施工阶段遭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而不补偿材料价差,增加施工单位项目成本。 2.2地灾防治工程勘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为节约成本、野外地质工作粗糙,人为减少勘察工程钻孔数量、深度,

地质灾害滑坡治理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第二章、施工条件 第三章、工程概况 第四章、施工总体部署及目标 第五章、施工准备 第六章、施工协调与管理配合措施 第七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第八章、资源配备计划 第九章、确保施工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第十章质理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一章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二章文明施工措施 第十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十四章施工总平面布置 第十五章成品保护措施 第十六章冬、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第十七章环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 第十八章工程竣工档案资料管理 第十九章建立质量回访维修制度

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 一、编制说明: 施工组织设计不仅在工程作业全过程中起指导施工的作用,在工程竣工后重要的技术经济性文件材料。它为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检查、指导工程施工提供理论依据。根据宝兴县第三批地质灾害施工治理项目第一标段(丰收组、安达滑坡治理工程)设计资料及招标文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等相关技术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及本公司施工类似工程和施工经验进行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 本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目的:为工程施工提供完整的系统技术性文件,用以指导该工程施工管理,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全面协调好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的工种之间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安全、合格、文明地完成工程施工任务,确保合同目标的实现。 求实、信誉是企业发展之本,也是我公司一贯遵循的守则,一旦我公司中标,我们将全面履行招标文件的各项规定及我公司投标书中的各项承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现行施工规范要求,文明施工,同贵方密切配合,确保该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 二、编制依据: (1)、第三批地质灾害施工治理项目第一标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第三批地质灾害施工治理项目第一标段(滑坡治理工程)施工图和工程量清单; (3)、国家现行的有关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工程的验收规范和操作技术规程;(4)、地方和企业现行的施工工艺和方法; (5)、《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等相关技术要求。 (6)、国家、省有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有关规程规定;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8-12-14T10:03:46.27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6期作者:江俊 [导读] 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 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这项工作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岩土工程勘察的最终目的就是借助多种多样的勘察测试手段来调查研究建筑场地,还要准确分析、科学的判断修建不同建筑物的地质条件以及当地的自然环境,通过这样做可以确保地基与上部结构共同进行,还可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方法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主要建立在地质学、岩土力学、测试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基础学科上。 一、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能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管理等单位从事各类资源勘查与评价、管理及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勘察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不少勘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不愿意购置先进设备,低价中标使许多勘察单位不愿意采用先进手段和先进设备。近年来,勘察技术进步有停滞不前的趋势。许多与工程密切相关的课题得不到解决。根据现行《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要提供准确、合理、经济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任务,认为在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很多,主要有: 1、界面划分问题:不同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的界面划分,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以及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等; 2、地质形态问题:不明地下物体、空洞及其分布形态、埋藏位置和埋藏深度的确定; 3、岩土参数问题:岩土设计参数(承载力、变形指标等)难于确定; 4、综合能力问题:部分勘察技术人员对勘察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不够强,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性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需要; 5、技术素质问题:勘察技术人员碰到重大项目和复杂工程时束手无策,不能采用合适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去解决所碰到的技术难题。 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工程地质测绘技术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工程地质测绘是一项基础工作。通常情况下,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开展工程地质测绘这项工作的目的在于准确了解当地的地形、了解当地的地貌特征、当地的地层、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作用间的关系,以此可以准确的划分地貌单元。在工程地质测绘工作中,还要了解岩土的成因、岩土的分布情况、岩土的实际厚度、岩土的风化程度。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复杂的场地,必须要开展工程地质测绘;然而对于那些地质条件较为简单的场地,有时候工程地质测绘可以被调查所取代。要想准确认识、了解工程地质的实际条件,那么最为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工程地质测绘。高质量的工程地质测绘工作可以准确了解到地质的实际情况,还可以合理的指导勘察方法。 2、勘探和取样技术 现阶段,钻探、物探、坑探等方法成为岩土工程勘探工作中经常用到的方法。通常情况下,由于岩土的实际情况不同,那么所采取的勘探方法是不同的。在取样地下地质条件、测试地下地质条件的时候往往会运用这些勘探方法。 在岩土勘察过程中,钻探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其往往会将勘探的实际要求作为参考资料来选择钻井方法。如果所选择的钻探方法不能了解到地质条件的时候,并且该钻探方法会受到某一些条件的限制,因此在选择钻探技术的时候,事先要做好调查工作,还要分析地质条件,从而可以选择出合适的、科学的钻探方法。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钻探方法,那么可以减少在勘探中的失误,还可以促使岩土工程勘探的实际效率得以提高。 物探这种方法具有间接性,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能钻井、探测光。再加上这种方法比较便捷,工程地质人员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当前的地质条件,所以在测绘工作中经常会用到物探这种方法。一般在钻探工作之前,物探起着辅助性的作用。 3、数字化勘察技术 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勘察方法逐步过渡到数字化勘察。数字化勘察法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数字化勘察技术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表现如下:1、数字化建模方法。现阶段,数字表面模型法是建模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此种方法可以切实表现出地面的起伏情况。数字表面模型法的基本内容是准确将工程地质体外表面情况表示出来,换句话来说依据相关的规则来将同属性的点连接起来,从而构成了网状曲面片,进一步还可以将整个地质体的空间属性确定下来。离散的测点资料是表明模型法数据的主要来源。其中测点的几何特征数据、属性特征数据成为该数据的组成部分,然后借助数据来对地质体界面进行分析。地形建模方法往往以该地域的DEM 数据为参考资料,然后借助叠加遥感影像来显示三维地形。在投影变换正射影响时,往往会用到地质三维数字化这一重要技术。2、数字化岩土勘察工程数据库系统。岩土工程勘察中包括了一些原始数据,具体来说这些原始数据包括了地理信息方面的非空间数据、地理信息方面的空间数据。然而基础地理数据、岩土工程勘察数据是原始数据的主要来源。由于各个建筑场地的地质信息是不同的,因此最终得出的数据也是不同的。 三、岩土勘察工程技术发展的趋势 在岩土取样技术方面,岩土取样技术的标准化、工程地质钻探技术的标准化、混凝土灌注桩取心技术等值得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原位测试技术新进展上,用原位测试确定土工参数、非破损探测技术的发展都有了长足发展;在地基处理新技术方面,老方法不断翻新,新方法层出不穷。目前常用的方法有CFG桩、砂石桩与低强度混凝土组合型复合地基、夯坑基础、超载预压加固软土、劈裂注浆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是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发展的主要内容。相信我国市场将逐步完善,国内国际两大市场将逐渐融合。例如我国众多知名大企业在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要点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总体原则: 查明病因,分析病理,对症下药。 (1) 查明病因是基础——强调地质分析和地质认识; (2) 弄清病理是关键——注重坡体稳定性分析; (3) 对症下药是目标——设计方案应具有针对性。 主要内容: 一、施工图设计思路 二、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 三、施工图设计各图件应表达的基本内容 四、主要工程构筑物施工图设计应注意事项 一、施工图设计思路 遵循初步设计方案进一步复核: 工程治理的有效性:控制灾害体,保护对象 构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工程等级,设计标准 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主体工程、辅助费用 施工可行性:施工工序、工艺、机械。 以初步设计图纸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细化设计 深化设计:综合考虑工程有效性、安全性、造价、施工可行性、完善设计方案,使治理方案能够落地。

细化设计:工程间的衔接、工程分部结构、特殊部位、施工做法、不同地段开挖断面、外观要求等。 二、施工图设计基本要求 (一)施工图设计现场踏勘复核要求 施工图设计人员必须进行现场踏勘,复核与设计有关的工作。 1、现场复核: 地质灾害治理范围、灾害体基本特征、明确保护对象; 治理工程布置地段和位置、工程结构形式; 评估治理工程施工可行性和治理预期效果。 复核基准点、地形图、剖面图与实地的吻合性,必要时应修测或补测。 对存在异议或疑问的应及时与勘查(可研、初设)成果编制人员沟通。 2、施工图设计定测: 现场查看工程布置位置的施工可行性,对各工程构筑物中轴线两端点、中心点等固定工程位置的测量关键点必须打桩标识(埋木桩或水泥桩并编号、补测其坐标、高程); 测桩和测量数据表作为设计交底资料之一。 补测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各分部工程、结构变化部位、连接处等控制部位的大比例尺地形地质断面图。 3、施工条件复核: 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永久和临时占地、施工用电、用水、原材料来源、施工弃渣堆放及相关费用、价格等进行调查,并与当地国土资源局、当地乡镇政府沟通、会商、协调,形成《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附表),记录表附在施工图设计文件扉页后,作为施工图设计成果送审的要件。 (二)施工图细化深化设计 在初步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施工图设计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条件、环境限制因素、原材料来源及实际价格因素,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工艺,合理安排工序及工期。 (三)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 由施工图设计说明(或设计报告)、施工图纸、设计计算书(另册装订)、施工图预算书(另册装订)等四部分内容组成,不得缺项。 施工图设计说明(或设计报告)与施工图纸可合订,扉页责任栏签字齐全,加盖公章,并附设计资质证书、委托书、勘查可研专家评审意见及修改说明、本单位专家组内审意见、施工图设计踏勘会商记录表等。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试行)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单位资格管理办法(试行) (1993年10月6日地质矿产部地发〔1993〕20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单位的资格管理,维护勘查——设计单位的正当权益和正常工作秩序,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专业单位均按 本办法实行资格管理。 第二条地质灾害防治的主要对象是指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及地下工程岩体变形、坍塌、突水、突泥等。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专业范围包括防治工程前期勘查、监测预报方案的制定、防治工程可行性研究以及防治工程设计等。 第三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单位资格,是指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的资历、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管理水平等,勘查——设计单位资格,按多项灾种防治或单项灾种防治,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 第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是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单位资格的管理部门。国务院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甲、乙级勘查——设计单位资格的审批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丙级勘查——设计单位资格的审批和管理。 第二章勘查——设计单位资格 等级和业务范围 第五条甲级勘查——设计单位具备的条件:

一、资历:单位成立十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一项(含)大型或两项(含)以上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项目,质量良好,效益显著。 二、技术力量:技术力量雄厚,专业配套齐全,有承担一项大型或同时承担二项地质条件复杂、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项目的技术力量,且有较强的研究开发勘查——设计新技术的能力。 技术力量配备详见附表一。 三、技术水平:具有本专业技术专长,至少有两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获得过省、部级或国家级优秀工程勘查、设计奖;参加过国家、部门、地方勘查、设计标准编制。 四、技术装备:有比较先进、配套并与勘查、设计能力相适应的勘查、设计、测试、电算和文整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甲级勘查——设计单位技术装备。 五、管理水平:有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第六条乙级勘查——设计单位具备的条件: 一、资历:单位成立五年以上,独立承担过一项中型或两项(含)以上小型地质灾害防治的勘查——设计项目,质量良好,效益显著,社会信誉好。 二、技术力量:技术力量强,专业配套齐全,有承担一项中型或同时承担两项小型地质条件复杂、难度较大的且有一定的研究开发勘查、设计新技术的能力。 技术力量配备详见附表一。 三、技术水平:具有本专业技术专长,至少有一项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获得过省、部级或国家级优秀工程勘查、设计奖。 四、技术装备:有比较先进、配套并与勘查、设计能力相适应的勘查、设计、测试、电算和文整设备,达到国家规定的乙级单位技术装备。 五、管理水平:有健全、有效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 第七条丙级勘查——设计单位具备的条件; 一、资历:单位成立三年以上,独立承担一项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勘查——设计项目,质量良好,效益较显著,社会信誉好。 二、技术力量:有一定的技术力量,主要专业配套齐全,有承担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难度一般的小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项目的技术力量。

某某某某X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目录 一、第一章工程概况 二、第二章编写依据 三、第三章施工部署 四、第四章施工目标 五、第五章主要施工容 六、第六章施工技术要求 七、第七章主要施工工艺 八、第八章施工进度计划及工期保证措施 九、第九章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十、第十章施工管理及劳动力组织 十一、第十一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十二、第十二章安全文明施工管理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概况 该边坡位于 2-4、6-8、10-12、14-16号楼的北侧。边坡长为159.50m,坡高为1.14~10.16m。2011年雨季期间发生局部坍塌。 边坡长约160m,坡面面积约3000㎡,平均坡度约为70°。 拟整治边坡安全等级为一级,按永久性边坡设计。 二、施工场地的地层地质情况 根据XXXX工程勘察院地质资料,边坡围地层由上而下为残积土、强风化石英、中风化石英岩。详细资料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基坑支护型式选取 本边坡主要采用以下方式支护: 1、K0+000~K0+090段:采用全长粘结锚杆+混凝土格构的支护方式。 2、K0+090~K0+159.5段:预应力锚索+挂网喷射混凝土的支护方式。 3、边坡平台:现浇0.15m厚钢筋网混凝土面板硬化处理。 4、边坡排水:坡顶采用明沟排水方案。 第二章编写依据 1、《XXXXX山体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SJ2011-A24)》。 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GB50330-2002)。 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手册》2005。 5、《建筑地基基础施工及验收规程》(JGJ-20-99)。 6、《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96-97)。 7、《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46-92)。 8、《土层锚杆设计及施工规》(CECS22:90)。 第三章施工部署 一. 施工准备工作 (一)技术准备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方法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各行业岩土工程地质分类不尽相同。这里综合介绍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 (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7-2002)和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J15-31-2003)的岩土分类方法。其他行业的岩土分类小异。 (一)岩石分类 1.岩石坚硬程度划分如表1。 岩石坚硬程度分类表表1 坚硬程度分类坚硬岩较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fr>6060≥fr>3030≥fr>1515≥fr>5 fr≤5 注:1.无法取得fr值时,可用点荷载强度指数换算,见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3.4.1式; 2.定性划分可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表A.0.1。 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如表2。 岩体完整程度分类表 表2 完整程度完整较完善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完整性系数>0.750.75~0.550.55~0.350.35~0.15 <0.15

注: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度与岩块压缩波速度之比的平方。应选代表性岩体、岩块测试。无波速测试资料时,可按《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表A.0.2定性划分。 3.按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为5类,如表3。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表 表3 完整程度 完整较完整较破碎破碎极破碎 坚硬程度 坚硬岩I II III IV V 较硬岩II III IV IV V 较软岩III IV IV V V 软岩IV IV V V V 极软岩V V V V V 4.石按软化系数分为易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 软化系数,fr、frd分别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干燥单轴抗压强度。Kd≤0.75为易软化岩石,Kd>0.75为不软化岩石。

浅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讨

浅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探讨 【摘要】本文通过对土力学原理、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地质手册及房屋建筑和构筑物岩土工程勘察所依据的主要规范进行了系统的研读,为监理的实施保障勘探工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为工程质量的基础做好保障工作。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和学习体会,同广大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人员交流。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1 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岩土工程勘察所涉及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土力学的理论、工程地质理论、工程力学理论等,这些工程理论都是一种半科学半经验的理论,很多理论是建立在经验的基础上的,如很多公式都是经验公式。岩土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实际上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岩土工程技术人员利用自己的工程经验,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加上良好的判断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岩土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扎实的基础理论同丰富的经验、良好的工程判断力是同等重要的。在学习和运用理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隐藏在公式和规律背后的背景知识和真正实际内涵及其假定边界条件。而积累经验的过程可分为分析与预测→现场观测→对分析、预测和现场观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评估和总结3 个过程,可见积累经验的过程也离不开理论的支持。 2 岩土勘测的有效方式 (1)设计沟通的必要性。当前,由于部分经营人员与技术人员对此都缺乏认识,影响到勘察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具体的要求是:执行房屋建筑工程的详勘之前,应广泛收集附有坐标与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的深度、地基允许变形等准确的资料。在勘察前期必须要设计沟通的主要意义与影响,由于设计者是勘察成果的直接实践对象。工程的前期时,勘察者必须要把握好设计意图,明确拟建物的工程特性。这就可以有利于放矢和经济合理,这样也能提供最直接、最有用的勘察成果。 (2)等级划分的重要性及经济性。由于相应的分级与标准,在开始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比如,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拟建物的安全等级、重要性等级,等等。这些都是会直接决定了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只有在充分的熟悉掌握各等级,才可以实现安全、经济、合理的局面。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其它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与经济方面可得到优化。在符合规范的前提下,可采用较为经济的勘察手段与工作量,实现岩土工程的勘察目标与任务。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成本量就反映了技术水平的优劣。鉴于岩土工程勘察的现状,节约了成本在一定范围内是可行的。 (3)不断吸纳新知识。工作主要来源就是规范、规程,及对勘察工作主要

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资质标准完整版

地质灾害勘查设计资质 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一、勘查:(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五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三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十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三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3近三年内独立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单位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且具备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三名;

3具有与承担小型地质灾害勘查项目相适应的钻探、物探、测量、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测试、计算机等设备。 二、设计: (一)甲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二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三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五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八名; 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中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优良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大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二)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一百万元以上; 2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二十名,其中岩土工程设计、结构设计、工程地质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十名且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五名; 3近三年内承担过五项以上小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任务,有良好的工作业绩; 4具有与承担中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相适应的设计、测试、制图与文档整理设备。 (三)丙级资质 1注册资金或者开办资金人民币五十万元以上;

最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试题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试 题

2008-2009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 () 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据报道,在海啸来临 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 () 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读图,完成3~4题。 3.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 ) A.地震破坏 B.滑坡 C.海潮侵袭 D.暴雨 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5~7题。 5.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 A.35° B.25° C.20° D.15° 6.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 A.① B.② C.③ D.④ 7.图示四个区域中() 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 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 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 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因而防灾减灾的任务既十分重要,也十分艰巨。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图3),回答11~14题。 8.下列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①干旱②滑坡③台 风 ④风暴潮⑤寒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试述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

试述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及其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18-09-04T14:12:53.7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作者:古志文 [导读] 大型滑坡地质灾害的一旦发生,会祸及坡顶及坡脚较大范围内的建筑、道路以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广东省环境地质勘查院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滑坡地质灾害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灾害类型,它不仅发生率非常高,还会给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危害。基于此,本文就对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及质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与研究,并分别对锚索施工与抗滑桩施工等技术施工要点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治理工程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几个方面,提出了滑坡地质治理工程质量控制的策略。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灾害治理工程;抗滑桩施工 前言 大型滑坡地质灾害的一旦发生,会祸及坡顶及坡脚较大范围内的建筑、道路以及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自然不断破坏,造成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不断增加,引起了多发地区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被提上议程,工程的准备与建设,尤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成熟的施工技术与有效的质量控制办法进行执行与监督,才能进一步保证整体施工安全,推动工程效用性提升。 1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施工技术分析 以某项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例,结合分析相关施工技术。该工程中,滑坡面呈现出扇形的平面形态,长在260-330m之间,前缘宽为450m,后缘宽为200m,中部宽在300-400之间,滑坡总面积约为18万㎡,工程施工场地体积在120万㎡左右,属于典型的浅层大型滑坡地质灾害。 1.1锚索施工技术 锚索是本项目在重要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图纸及相关规法要求施工,同时做好相关施工记录及检验工作。监理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监理工作及记录。锚索施工技术当中的施工要点主要有:其一,按图施工,保证锚索的数量和质量,原材料、成品的检测要严格按照图纸及规法规定要求,并做好相关记录;其二,成孔,钢绞线制作,注浆及防腐措施等工序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及相关规法规定要求;其三,满足龄期及强度要求后方可张拉;其四,待施工及检测全部完成后,要用混凝土对封闭锚头。 1.2抗滑桩施工技术 在此次滑坡治理工程当中,采用了抗滑桩作为支挡方式,实际施工中,抗滑桩可分三阶段施工,选桩类型分别为2700mm×4500mm型和2800mm×4800mm;施工过程采用三序施工法,即在抗滑桩开挖的过程中,桩间跳隔2个桩位,由此重复进行。受到施工场地限制,在施工过程中,拟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在岩石强风化层一类的施工环境当中,则优先采用启动凿岩机与人工开凿相结合的施工方式;对于强度较大的基岩层,选用了小型爆破开挖的方式。在进行抗滑桩桩基开挖时,要尽量采用人工凿石的方式,即便在一些基岩强度较大的部分采用机械凿石,也只能控制孔挖深度到设计深度的最后0.5m以上,此后继续进行人工凿石,直至到设计深度。基岩或坚硬孤石段可采用少药量、多炮眼的松动爆破方式,每次剥离厚度不宜大于0.3m,必要时采用静态爆破。爆破工作应委托专业公司进行施工,施工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充分论证并减小爆破对滑坡体产生的不良影响,经相关单位认可后方可施工。挖孔桩的孔口位置需要进行钢筋砼护圈,根据不同的施工要求与抗滑桩规格,护圈的厚度等可以进行优化设置。在此次工程当中,护圈厚度为400mm,开口相比于桩挖方区,宽度多出300mm,相比于周边土,高出约300mm,深度为1m,此种设置形式,有利于抵挡地面来水,同时也更方便定位。在设置过程中,井圈外部还要增设排水沟,并在井口位置布设活动遮雨棚、安全护栏等,以保证整个开挖工程的顺利进行。 开挖完成后,抗滑桩马上进行钢筋笼制安,由于本项目桩身较大,钢筋笼在孔内制作,钢筋笼制作时必须考虑焊接时的通风和排烟。 桩芯砼灌注施工要点;其一,桩身浇灌前,原材料必须按照图纸及相关规法规定要求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二,灌注的桩孔必须检验合格,所准备的材料应满足单桩连续灌注的要求。其三,当孔底积水厚度小于100mm时,可采用干法灌注,否则应采用处理措施。当采用干法灌注时,混凝土应采用串筒或导管注入桩孔,串筒或导管的下口与混凝土面的距离不得超过2m。其四,桩身混凝土灌注应连续进行,一般不留施工缝。其四,桩身混凝土每连续灌注0.5~0.7m应插入振动器振捣密实一次。 在相应排水系统建设完成之后,才能进一步进行坡面修整施工操作,修整完成之后,即可进行下一步的土石方回填施工,施工时,要注意边填边压实,才能更好的达到施工标准。 2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2.1施工前的质量控制策略 施工前的质量控制策略主要从三个层面入手,其一是施工人员准备,在这一过程中,要有相应的工程监理人员,对相关施工单位进行质量意识教育,确保整个工程的后期施工,能够贯彻遵循“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质量施工核心,并确保相关施工技术人员、施工工人等具备安全施工意识,确保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其二是施工方案的准备,在这一方面,要求以工程实际为基础,进行施工方案的最优化处理,主要包括施工安全措施、科学规划施工进度、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等,同时还要参考类似的工程项目,进行施工风险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处理措施。其三是施工材料的准备,在施工材料购买环节,要确保材料质量,同时尽量降低工程成本;材料购买过程中,要保证材料合格证明、出厂证明、性能检测证明等一应俱全;从运输成本上考虑,材料采购要本着因地制宜的购买原则,尽量降低运输成本;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则要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与稳定,避免由于运输原因影响材料的使用价值。 2.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涉及到大量测绘工作,在测量放线复核工作中,以上述工程为例,采用1956年黄海坐标系。 在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当中,所采用的技术均较为成熟简单。质量控制主要是现场的砂、石、水泥、钢筋、钢绞线、水泥浆、混凝土等要原材料要按规范要求的数量见证送检,合格后方可投入施工。成品锚索要进行验收试验,抗滑桩要用小应变检测2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施工技术现场安全是施工的重点,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高空作业还要佩戴安全绳;监测应与施工同步进行;孔口必须设置围栏;及时抽走坑内积水及排水;挖土不能堆放在坑顶,要及时运走;每天检查护壁是否存在变形、开裂等安全隐患;井下照明必须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