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美学研究中的时间性缺失

论当代美学研究中的时间性缺失
论当代美学研究中的时间性缺失

2009年第10期 山东社会科学 No.10

 总第170期 S HANDONG S OCI A L S CI E NCES General No.170?文学研究?

论当代美学研究中的时间性缺失

傅松雪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山东济南 250100)

[摘要] 由于既定的学术范式的惯性作用,我国当代主流美学中的形而上方法和认识论哲学导向依然占统治地位,依然跳脱不出“理性”、“静观”或“逻辑推演”的深渊,摆脱不了

“单一原因———直接结果”的现成化的思维定势或范式。通过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历史反思,

追寻着当代美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我们认为,这是一种“隐性”的主体性时间逻辑在起作

用,而“进入”“时间”则成为“接近”美学的最切近方式。

[关键词] 当代美学;认识论;时间;生成

[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45[2009]10—0108—05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美学界面对美学研究的沉寂状态,在不断强化理论反思力度的同时,也提出了诸多理论主张,出现了反理性美学①、存在论美学、新实践美学和生态美学,这些美学体系或派别都有一定的真理性,都对当代中国美学的建构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体现出理论界开辟新世纪中国美学新的发展阶段的宏愿与诉求。但由于既定的学术范式的惯性作用,我国当代主流美学中的形而上方法和认识论哲学导向依然占统治地位,依然跳脱不出“理性”、“静观”或“逻辑推演”的深渊,摆脱不了“单一原因———直接结果”的现成化的思维定势或范式。学界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意识到我们必须超越现有的美学研究模式,才有可能使中国的美学发展获得一个大的突破。但是,究竟应该怎样超越,什么才是阻碍中国美学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问题?“困惑的结果总是产生于显而易见的开端(假设)。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应该特别小心对待这个‘显而易见的开端’,因为正是从这儿起,事情才走上了歧路”②。毕竟“你如何开端,你就如何保持”③。也许,只有回到主客二分思维结构的本源处,我们才能彻底揭示出蕴含在开端之中的那个神秘的东西。

根据一些学者的总结,导致近代哲学、美学二元对立的主客关系有三个显著特征:实体性,即存在着独立自在的某种东西;二元性,即主体与客体彼此外在,即使讲统一,也是在分离基础上的统一;超验性,即承认有超感性的、超经验的、形而上的本体世界。这种主客关系从本体论角度看,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从认识论角度看,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由此衍生出近代哲学身与心、灵与肉、理智与情感、事实与价值等一系列二元对立范畴;从方法论上看,主要由唯理主义的演绎法与经验主义的归纳法构成;从思维方式看,则体现了一种典型的非此即彼、相互对立的实体性、因果性的思维方式。④主体性被确立为一切事实的坚固

8013收稿日期:2009-06-20

作者简介:傅松雪(1978-),女,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主要从事文艺学、美学研究。

①从生命美学、超越美学到生存美学、体验美学,一直到当前的“身体美学”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思潮,都带有强烈的反理性特征。

②[美]布洛克:《美学新解》,滕守尧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02页。

③[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1011页。

④张永清:《从思维方式看现象学对新世纪中国美学建设的意义》,《学术月刊》2005年第10期,第42-43页。

基础,成为哲学、美学思想或其思维方式不证自明的中心范畴或逻辑起点,于是我们说,对于事实之“本身”(美)的认定至此便有了转移。因为哲学、美学的事情一旦秉承了这一起点,那么,有争议的便不再是事情本身,而只能是它的表现了。“由此,便有一种印象蔓延开来,好像周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只是由于它们是人的制作品。这种印象导致一种最后的惑人的假象,以此看来,仿佛人所到之处,所照面的只还是自

己”①。———主体无时无刻不对世界享有着拥有统治权。

具体到中国当代美学理论,则表现为除以哲学方法论出发来建构美学理论的另一方法论弊端———科学主义方法论(工具理性)的流行,即采取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去探讨美学和艺术问题,主张美学研究的定量化、模式化和精确化。我们知道客观派的代表人物蔡仪先生就是从科学方法论的角度来建构自己的美学理论体系的,他主张美在自然物质本身,即把美看作不依存人类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自然物质属性,如比例和调和、形态和功能、均衡和对称等等,从而得出审美就是人对客观事物美之属性的认识。但一如我们所

看到的,这所谓的“美”并没有“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

②,却被僵硬地抽象为失去感性血肉的与人类实践活动无关的绝对的自然尺度。而作为建立在主客观统一说基础上的朱光潜美学,其“物甲”“物乙”说也是科学主义方法论的必然产物,“物甲”是客观自然事物,“物乙”是物的形象,是主体的人对“物甲”认识的结果,所谓美是“物的形象”的说法实质上就是一种认识论的科学图式,因此,朱光潜先生

指出“美学实际上就是认识论”③;李泽厚也认为“美学的发展趋向将走向实证科学的研究”

④。还有论者热衷于采取自然科学经验实证的方法来研究美学,三论(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方法的引进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很多的美学研究者都纷纷撰写文章表达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美学的意图,周来祥先生即认为可以采取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美学问题,对审美意识可以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⑤。林兴宅也提出用自然科学定量的方法来研究美学,并提出用电子计算机来预测文学风格的走向和文学的社会效果⑥;王明居用数学上的模糊理论建构了《模糊美学》,等等。在这样一种规定性的而非反思判断力的指引下,当代美学致力于理论的抽象、推演和规定,从而把丰富、具体、活生生的审美现象解析的“形销骨立”。这里,我们不仅要问:如此丰富多彩的感性审美活动,怎么可容得以认识、测量、改造、制造为其根本性特征的思维结构?难道那些灵动飘逸的审美现象真的就能超越时间“静如处子”般地等待在原地,任其剥离、宰割与征服?

这也许真的问到了痛处。在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言说中,一直有一个不能被忽视的立足点,它的“非主题化”意味着其存在具有不言自明的、毋庸置疑的权威性,人们并不对它的存在产生怀疑或提出问题,也不把它当作一个课题来研究,只是因为它始终对人有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彻底地忘却这个先在立场的存在,完全让其影响自然地发生。正相反,我们必须时时意识到这个先在立场的存在,不时回到这个立场,反思这个立场。由此出发,去发现其影响的实际“显形”,去发掘其影响应然而未然的“隐形”。这具贯穿性的、不以研究者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基本立足点即是:时间。

科学主义方法论在美学中的应用,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技术性问题”,但实际上却是根本性的问题,其根源即在于主体建构世界活动的时间性规定。科学方法论,或者说数学化的建构活动,是主体建构世界活动的一种极端表现。因为通由科学方法所获得的永恒规律能给主体提供安全感,使之可以一劳永逸地掌握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实施控制,但这却需要一个基础,即主体已经先于科学而建立了一个在“时间”中可规范的世界,或者说这个可规范世界要求身处其中的事物及其性质、规律是现成的、不变的,即不在时间中。从时间的角度来看,这意味着主体化时间的统治就是要以“现在”为中心,在无穷的“现在”中“永远”保持对对象的计算和控制,将“现在”,即“现在”中发生的事物,整体地收归到主体的确信状态中。因而,我们说主体实施统治的秘密就在于掌握时间,在于真正“有意识”地、“自觉”地占据“现在”,并通过“现在”“线性”本身的绽出伸张性、维度性和连续性,达到对时间的完全占有,从而进一步控制存在者整体,即自然和世界。据此就不难理解,长期以来认识论统治下的当代美学一直陷于尴尬境地的根本原因。承袭了这种无往不胜“现在”精神的主体,拥有着任意占有与控制的独断审美资格,它在揭示审美本质时,往往试图创造一种超越历史与空

9

01①②③④⑤⑥[德]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孙周兴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第945页。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63页。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

(第四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5页。《外国美学》

(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14页。周来祥:《现代自然科学的方法和美学、文艺学方法论》,《文学评论》1986年第4期。

林兴宅:《科学革命的启示》,《文学评论》1984年第6期。

间,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类共同的“美学精神”,因此就不可避免地通过抽象与推演,将物物质化,将生命抽象化,将审美科学化,将具体、丰富、多样且蕴含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审美世界,逐渐中介化为僵硬、死寂且无时间性的东西,而又偏偏让这“无时间性”的东西在“变动不居”的感性中显现。但“超时间”的东西的基础又不能不在时间中,必须要经过时间内状态的论证方能“存在”,结果往往顾此失彼进退失据。最终就像我们在实践论美学那里见到的,不得不又通过一系列对立概念的组合对美进行说明,却恰恰又失落了美的真谛。

在这种时间的统治下,人类的现实生存与审美存在被置于空洞的、匀质的、连续的,既没有倒流也没有脱节的客观线性时间观念中,抽象化为前后相继的、受因果规律制约的连续事件。当时间变成了中心因素,美之灵韵也随之消解。但全部的问题恰恰在于:直接具体存在的自然性与社会性都成为抽象的:抽象的自然性等于“物质性”,抽象的“社会性”成为与个人相对立的“类存在”。所以,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实践论美学中实践原则和“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自然人化”)的命题即具有着非常典型的对象化和占有性思维的理性主义特征,而实践的具体性(“人化自然”)即社会历史的中介性也没有摆脱抽象化与规范性的思维痕迹,其目的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中心论的文化传统依然成为美学研究中不可通约的基本问题。而且,实践美学还经常把美学问题转换为美学发生学的问题,“这种内在的转换,要求把自足的一元世界变成非自足的二元世界,然后通过被动地从追溯和还原的途径描述二元世界间的发生渊源的方式,去追问作为终极价值的美。这导致美学必须以对超验的绝对存在的假定为前提。二元结构迫使它不得不把逻辑的设定实在化,接纳一种独断论前提,并且不得不寻觅一种超出人的视界、去客观地超时空地约定和建构美,结果,逻辑的约定和建构变成了历史的描述和说明,无论如何也无法达到逻辑的自足,相反却陷入了二律背反的悖论,本体论自身也走向了非历史性、非敞开性、非自足性。越是追问,美就越是不存在”①。这正如康德所揭示的,最基础的感性直观依赖于主体内感的时间与外感的空间形式,但它们必定是有限的,亦即有视阈确定的。实践美学的这种将美的终极意义推至虽已被预先设定但却因为过多中介的介入而显得飘渺的未来,逼迫面向未来的时间运动处于无限性状态,即使是有美的本质存在,其终极意义也无法被赋予时间形式,从而必定使终极意义无法成为(感性)直观的对象,这就为虚无主义的美提供了发生的契机。在其理论建构时,也必定以牺牲异质性、个别性、非同一性为代价,表现出一种强制“积淀”的被动语态。

在这种“时间阴影”笼罩下的后实践美学也没有能摆脱被抽离的命运,唯一能做的即是把长期控制美学思维的“工具本体”、“心理本体”演化置换成“意欲本体”和“生命本体”,但“什么是生命自身,什么是超越自身,并没有给予解答。这里,生命活动无疑是抽象的,因为它没有任何规定性。这样它对于实践的超越成为了空幻的活动”②。“如果按照超越美学的构想去规范中国当代美学,其必然的趋势和结果就是重新回到人的精神世界去寻找美的本质,使审美和艺术脱离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成为梦幻、空想”③。这真是一种奇怪的逻辑,“有待证明的是为什么作为在世的此在有这样一种倾向,即先在‘认识论’上把‘外部世界’葬入虚无,然后才来对它加以证明”④。

其实这种潜在的时间逻辑只是在于使时间为人认识世界提供方便,因为即使通过日常经验也知道,事物毕竟“在时间中”不断发展,有限的人类并不能获得超时间的永恒规律。但当把时间范畴引入认识论,认为时间并不是什么客观的和实在的东西,不是实体,不是属性,不是关系,而只是人类理性按照一定的规律整理感性的东西所必须的主观条件之时,时间就成为先天地存在于人心中的纯感性形式,而为一切表象所共有了。在这个不证自明的前提的隐性规范下,一切表象都在时间中发生和存在,人类就通过时间这种“先验的图式”获得对现象界的认识。在这种时间概念的框架下,人成为反射时间的“镜子”,但也只能用它来反映、折射和捕捉对象,而永远接近不了事物本身。从形式上看,事物似乎是离人更近,实际上却是离人愈远了。由于实施控制的理论本身不在时间中,不具备时间性,对世界的单纯筹划因而就是片面的、抽象的,对对象的分析也只是从某个角度,或者说只是在某个“现在”中进行的,而“现在”仅仅作为部分的点,无法构成时间整体。这就表现为,多角度、多侧面的解析“总和”仍然无法洞悉对象的整体。几次美学论争中对美、实践、生

011①

潘知常:《实践美学的本体论之误》,《学术月刊》1994年第12期。

彭富春:《“后实践美学”质疑》,《哲学动态》2000年第7期。

张玉能:《坚持实践观点,发展中国美学———与杨春时同志商榷》,《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第4期。[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249页。

命等的界定即是陷入了由“整体性”求本质的思维惯性不能自拔。殊不知这本质主义表现的根源就在于人类真实存在时间的实质内涵已经被遮蔽在线性不可逆的、永远流逝的、空洞匀质的时间框架中,“理性的观念或理想在现时代的境遇中,越来越被设想为一种单纯的迷失,它创造了一种‘非人’的科学和技术。这种

迷失使人远离‘人的存在’依赖的永恒和可用的基础”①。时间用这种“单纯”的结构分裂了现代主体的本真

人格,人由此沉迷于自己对世界的计算统治而被自己连根拔起,失去了自身的存在。如此看来,立足于时间自在之流中的“这个”主体不能解决美学的实际问题,因为在这种虚幻空洞时间权力驱使和统摄下的美必定是从丰富多彩的具无限涌现力的审美现象中抽离出来,而变成一种概念之美。叶秀山先生说的好,“‘事物自身’‘在’‘时间’的‘绵延’中,‘文学艺术’和‘哲学’要想不使‘时间’缩水,就要‘参与’‘时间’进程,进入‘时间’”,“‘进入’‘时间’是‘接近’‘事物本身’的唯一方式,而不是在‘时间—空间’之‘外’把各种已被

‘分裂’了的‘表象’再重新‘组合—拼凑’起来,以为那才是‘事物’的‘本质’”。②因此,我们说,“进入”“时

间”是“接近”“美”的唯一方式,活生生的感性现象既是审美认识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

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时间是生命的人类学尺度。所谓尺度,指时间作为生命的组织秩序与意义定向。因此,将生命纳入某种时间结构,也就是选择了某种生产—生存方式,也就是说,时间意识的指向性对人类行动的取向发生着至为关键的重要影响。这一点早在梁漱溟先生那里已经有了十分深刻的体悟。梁先生在其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中对比西方、中国与印度三家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人生三路向说。概言之,西方现代文化的特色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即奋力取得所需要的东西,对所面临的问题采取向前看的、奋斗的立场和态度,一往无前地去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借以改造客体、创新生活。这是时间意识指向未来的典型特征表现;而中国文化传统的特征,是“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在这种境地上求我自己的满足”,也即通过调和主体的意欲来克己复礼、随遇而安,这实际上是指向当下的调和、持中与自足;至于印度传统文化的特征是“遇到问题他就想根本取消这种问题或要求”,这是指向过去,归于后退和避

让。③据此,我们发现,“时间不再是全部历史的发生所凭靠的媒介;它获得了一种历史的质……历史不再发

生在时间中,而是因为时间而发生。时间凭借自身的条件而变成了一种动态过程的和历史的力量”

④。与其说在那些文化的自我意识的范畴中是一种概念逻辑在发生作用,不如说是一种更为深刻的时间逻辑在根源处驰骋、运筹帷幄。更明确地说,每一种在文化经验媒介中的历史总体化范畴都牵涉到一种独特的历史时间化形式———把“历史”“时间化”的独特方式———通过这种方式,时间的三个维度(过去、现在和将来)在某种单一的历史观的动态而离心的统一体中联系在一起。时间可以说构成了理论家们一切叙述的基础、动力和准则,成为了他们构造“合法性”与优越性的依据。因此,我们在探察时间之于当代美学研究中的意义时,要时刻意识到美学研究的时间维度,时刻意识到当代美学研究中“当代意识”的重要性。

“当代”作为一个时间概念,对它的意识就是对于“现在”、“当前”、“当下”的存在意义的理解、认同与反思。这种意识得以确立的主要障碍在于:我们能否在思考“现在”之独特性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消解“过去—传统”和“将来—未来”对“现在—当代”的双重压力。这种消解不是决然地将“过去”与“现在”断裂,也不是封闭“现在”通向“将来”之路的多种选择。换句话说,能够作为我们立足点的当代意识是既能承续历史又能启发未来的,同时这种意识具有某种特质使其不存在于过去,也不会存在于将来。那么,如何思考“现在—当代”?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分析时间对于现代性的意义来进行某些深入的探察,毕竟时间在“现代性”中占据着最深层的基础地位⑤。

从时间维度上,现代性之所以成为现代性就在于这一时间意识承认“现在—当代”具有无可替代的创造性价值,而且这种时间意识把“现在—当代”作为其衡量、评价一切价值的标准加以确立。“现在—当代”成为现代性时间意识的焦点,成为现代性时间意识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内容。如果说在古代性的永恒(不变)的循环(往复)时间意识中,“现在”的不断流逝性使得“现在”不可能具有独立的存在意义———“现在”要么依

1

11①②③④⑤[法]雅克?德里达:《宗教》,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92页。

叶秀山:《“进入”“时间”是“接近”“事物本身”的唯一方式》,《学术月刊》2006年第1期。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33-62页。

[英]彼得?奥斯本:《时间的政治———现代性与先锋》,王志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7页。

尤西林:《现代性与时间》,《学术月刊》2003年第8期,第77页。

附于“过去”,要么依附于“未来”,以获取某种普遍性和永恒性———毫无独创性可言的话,那么在现代性的时间意识中,“现在”的不断流逝性却成为其独立存在意义的来源。因为,在这种时间意识的控制下,现代主体完全可以任意地割裂“现在”与时间,随意从“现在”中抽象地追问时间,主体性应运而生并以一厢情愿的理性独霸态度迅速控制了我们的思维乃至整个话语系统,成为弥漫于整个思想文化乃至全社会的当代神话。

由于现代主义反叛和现代化运动导致的自我生存根基的整体性崩溃,当代人的生存普遍感到一种丧失根基的漂泊无依,因此需要一种整体性的幻象来支撑自我生存。在信仰丧失和普遍怀疑中,哲学和宗教都不能再构成这一幻象,艺术成为构造这个幻象使命的唯一承担者。丹尼尔?贝尔认为代替哲学和宗教,“美学成为生活的唯一证明”。正是在文化与生存的一致性中,文化的审美化转型正以某种不可避免的趋势铺开,当代文化的审美化本质也因此得以展示。但生存的整体性危机和生活意义的丧失,使当代人失去了同其生存内在基础的历史性联系,对无限到来的时间企望转换为对当前的困守,所以,生存的审美化首当其冲的就是对当前时间的审美与提升———“每一瞬间都是一种创造”①。由于自我的瞬间性存在无可避免地要沉沦入时间的涌流,美学对生活的证明成为在无限到来的瞬间中对艺术幻象的无结果追逐,但由于失去了对历史连续性的必然联系,瞬间则成为了非历史平面上的空间拼图,结束了伴随主体意志追求的时间运动,成为席勒所说的“在时间中扬弃时间”②。在这一瞬间,“‘此刻’与其说是时间‘中’的裂沟,不如说是时间‘的’裂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将“现在”看作是“时间中的裂沟”,那么这种“现在”仍然是历史性的“现在”,此时的“现在”即生即灭性质仍然被历史性永恒地遮蔽着,“现在”还是依附于“过去”。而认为“现在”是“时间的裂沟”,就将历史性的“现在”扭转成为“现在”的历史性,此时“现在”的即生即灭性成为消解历史之永恒性的力量。“现在”不再依附于“过去”而获取永恒性的“授权”,而是作为永久的过渡,作为“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永恒过渡的消逝点,现在由其“现在”本身获取永恒性,也就是瞬间即永恒:“它作为‘现在’时态而获得了表象对象使之直观可感的‘赋形’能力;它作为业已抵达的”未来“而不在时间中,从而保持了康德所强调的‘物自体’超时空的本体存在‘状态’———而这两重含义所同一的‘刹那’(或‘当下’)成为本体‘呈现’可感的‘境界’。”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以‘当下’消融‘未来’而安心立命与投身‘未来’而崇高化,是审美与时间关系的两类不同方向,也是现代中国美学思潮的基础分野所在。现代化进程决定了审美与时间的关系将长期保持这两类形态的张力”③。

由此可见,如果对当代美学问题依然采取在主体性时间观念的视野范围内的理解,那么,就不能理解和解释这些美学问题本身真正的当代性。在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代,在这个群体不得自由的时代里,我们也许注定无法摆脱现代性时间给我们此岸生存所带来的受动张力,当代中国的审美心灵正挣扎于现代性时间之流中,但无论如何,对于社会生活普遍的审美化方向而言,人文学科的美学必须对此做出回答。

(责任编辑:艳红)

211①

[法]柏格森:《创造进化沦》,玉珍丽等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0页。[德]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73页。尤西林:《审美与时间》,《文学评论》2008年第1期。

论当代青年责任感缺失

论当代青年责任感缺失 发表时间:2014-11-27T11:04:36.140Z 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6月上旬供稿作者:黄阿梅 [导读] 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对青年的社会责任是这样描述的: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On Lack of Responsibility for Contemporary Youth 黄阿梅HUANG A-mei(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南京211188)(Nanjing Communication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Nanjing 211188,China) 摘要院大学生作为承担社会建设责任的一个重要群体,其责任感教育不仅重要而且迫切,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以及如何营造培养的环境等方面作了初步探讨。 Abstract: The college students as an important group assuming social construction responsibility, its responsibility education importantand urgency. This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d the lack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for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and how to create environment. 关键词院社会责任感;大学生;教育环境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college students;educational environment中图分类号院D432.62 文献标识码院A 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16-0301-02 0 引言1915 年5 月7 日,袁世凯与日本国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国民激愤,顾炎武先生的“振兴中华,匹夫有责”是当时无数青年的志向,一个“责”字让无数青年为之奋斗流血,不惜牺牲生命;一个“责”字挽救了危难的中华民族。而在之后更漫长的道路上,无数革命先烈为救国兴国,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挽救危难,使中国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 回头看看先烈们无私的奉献,再看看许多大学生为争取留在大城市大单位绞尽脑汁、为上百元差距的实习工资无声跳槽的时候,我们倍感惭愧,因为这不仅仅是一点自私,更是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对青年的社会责任是这样描述的: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因此青年一代,尤其大学生是任重而道远的。 然而在当今校园,相关大学生就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在个人价值取向追求方面:利己主义的占17.8豫,为国家作贡献的占6.6豫,拜金主义的占21.6豫,客观为别人主观为自己的占39.4豫,不知道的14.6豫;择业方向方面,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占6.7豫,有利于个人发展占59.4豫,服从国家需要兼顾个人发展占33.9豫。这组数据很好得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也浮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本质因素:缺乏社会认同感,从近两年学院的就业情况看,苏北地区、省外单位提供了占总数近一半的岗位数,而最终在这些单位就业的学生占了仅仅20豫左右;不难看出目前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心是当务之急。 1 责任感缺失的几个方面1.1 家庭教育的忽视和偏差许多人把教育的责任归于学校,更有多数家长认为他们只要为孩子提供物质保障就是进到了父母的责任,殊不知,正是这种观念让学生缺失了起码的对家庭、父母的应负的责任。 某学院12 级某学生整日沉迷网络,班主任辅导员轮流找其谈话不下十几次,期间一直与家长保持联系希望共同教育,但该生旷课依旧;期间家长曾到校为退学处分求情,见班主任后,泪流满面,甚至忍不住下跪,该学生也亲眼目睹了这个心酸的场面,然而正常上课没两天又故态重萌,最后以勒令退学告终。在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省吃俭用供唯一的儿子上到大学却以退学告终的结果无疑给了父母沉重的打击,给这个日子紧巴巴的家庭雪上加霜。而在整个过程中甚至没有看到这个学生对父母应有的歉疚。 12 级另一学生在找实习单位过程中,一直是父亲在与我们联系,强调一定要在镇江老家找单位,单位待遇要如何、工种要如何,后学校联系到镇江一家施工单位,该学生前往面试,单位问:是否愿意长期留下来?答:不一定。一句话葬送了一个难得的机会。继续寻找,条件不变,直到班级同学都落实了单位,他还在寻觅中。责任教育的偏差在第二个案例中体现无遗,舍不得孩子远离老家吃苦,希望为孩子就业铺平道路是我们许多家长的心愿,但恰恰是这种心愿阻碍了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1.2 学校德育教育的理念学生走出校园,踏上工作岗位后,一旦碰到一点挫折,不是在自己身上寻找、分析原因,而是过分谴责社会,把问题归结于社会不公平、不公正、机会不均等。形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除家庭影响外,学校的教育环境影响更是不容忽视,这里所提的教育环境,涵盖较广,不仅指德育课程、班主任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更重要的是一个利于培养学生责任心的氛围和相应体制。 如学生缴纳学费、日常旷课、夜不归宿等行为,作为班主任和辅导员确实有提醒教育的义务,但如果这种提醒教育没有限度,那在无形中已经削减了学生的责任心。因为他们觉得只要不是大错,犯小错总有老师提醒,再不行还有父母求情处理后果,而他们自己则不用担心和承担。 因此,出现学生对老师不尊重,丝毫不觉得迟到、课堂发短信接手机有什么不妥,他们已经习惯于从父母哪里索取生活费,从老师那里索取知识,遇到难题自有父母和老师代为解决,只享受权利而很少履行义务。 1.3 用人单位的负面影响学生刚进入单位时,满腔热血,充满了理想报负,大多数学生在工作岗位上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许多单位根据学生的工作能力和态度给予相应报酬,鼓励有能力、负责肯干的学生。但同时也存在为数不少的单位,或以人脉关系为重,或以年龄资历排字论辈,无视学生的辛勤付出,一律以“年轻人干什么都是应该的”定论,当然上述事例我们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告诉学生,但我们不能不说,这类现象严重打击了刚毕业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他们原本在学校接收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观念被无情地打破,干多干少没有分别。于是又在无形中,学生刚进入社会时才建立的不稳定的社会责任感被逐渐侵蚀。 1.4 其他方面的影响淤大学生与社会直接沟通的机会少:随着高校建设日趋国际化,软硬件设施日臻完善,学生的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在学校都能得到满足,对校外社会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于“亚文化”在校园里大行其道:在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在校园里日益盛行的形势下,其中有一些宣扬极端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的文学、影视作品对学生影响甚深。 2 建议与对策2.1 家庭给予健康的责任感引导家庭对于孩子学生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及其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初的榜样;其次父母与子女良好的沟通也是必要的,这样,诸如“舍己为人”、“助人为乐”、“尊敬师长”等优良的传统文化才能很好地被传承;再次,父母应摒弃“包办”的做法,让孩子独立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并承担相应的结果;最后,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不仅不能灌输,更要教会孩子世界上有许多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2.2 学校切实注重德育教育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因此,责任感教育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道德教育。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浅谈屈原及其开创的楚辞对后世的影响。 学号:12106049 姓名:黄智霞班级:12语教(1)班摘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起作品的爱国主义情感深厚而真挚。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是一座跨越时空的丰碑,也是一个丰富、复杂的“模式”载体。屈原的爱国情感是十分强烈,两千多年来一直给后世重大的鼓励和鼓舞,屈原也因此成为不朽的爱国典范。楚辞卓越的艺术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创作的开始,它的出现,大大丰富了我国文学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尤其是对诗歌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楚辞诗歌浪漫主义屈原 “楚辞”一词,最早见于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说明这一名称形成于西汉初年。《楚辞》一书,既非出自一人之手,也非出于一个时代。楚辞是由屈原宋玉等一方文学人士所创造的,它开创了我国诗歌史方面的成就辉煌,为世人瞩目。屈原是楚辞创作的第一人,其辞是楚地的歌辞,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中以《离骚》为代表,骚体的意韵更加显著,之后又著有《九歌》、《问天》、《九章》等作品。楚辞及其作者因思想内容的深刻和艺术表现上的巨大成就,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极其重要地位。 一、楚辞对汉赋的影响 楚辞发展到汉代时已经基本定型了,屈原辞赋以及宋玉以下汉人的伤悼屈原,以事名篇的拟骚辞赋已经发展成了完整的楚辞体。风、骚并称,由来已久,是诗歌创作的典范。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感,其爱国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两千年来一直给后世以巨大的启发和鼓舞。汉初,遭遇与屈原极相似的贾谊在赴长沙任太傅途中经过湘水,凭吊屈原自沉殉国的地方,怀古伤今,写下了《吊屈原赋》,对屈原的不幸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和无尽的哀思。伟大的文学家、史学家司马迁引用刘安语称誉屈原“与日月争光,可也”,并以“屈原放逐,乃赋《离骚》”的精神自勉,在身心受到巨大摧残的情况下,隐忍苟活,发奋著书,几十年的心血终于结晶成为传世名作《史记》;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从司马迁艰辛的写作过程和苦难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屈原灵魂的再现,精神的闪光。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中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急剧的变迁带来了多元化文化观的冲突,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态势,即便是当代大学生也普遍存在缺乏社会责任感的现状,集中表现为以高度自我为中心的处世方式。本文依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探索并总结了几条有益可行的途径,以期推动新时期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关键词】责任;缺失;对策 社会责任感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是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当代大学生除了要承担普通社会成员对社会应尽的责任之外,还要对社会负有特殊的责任,那就是要肩负其承担推动社会政治进步、促进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大学生必须对这种社会责任有着自觉、清晰的意识,形成崇高的社会责任感,从而不辱其社会责任。 然而当代大学生“有社会责任感,但存在信仰危机,缺乏诚实守信,人格意识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强,注重自我发展,缺少正直友善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心理素质不稳定,心理健康程度不高,应付现实与迎接挑战的能力偏弱,缺乏独立自主、自强自立的精神”,“大学生普遍缺乏的道德观依次是:忠实、诚信、有信仰、节俭、有礼貌、纪律与服从”,现实中具体表现为:责任意识不强,爱情、婚姻责任观念比较混乱;职业责任认识比较模糊,他人责任和集体主义观念淡化;生活腐化,崇尚名牌等。 新时期,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成为摆在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那么有效的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到底又有哪些呢? 一、内化责任,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责任的主体,具有公民的权利和意识,也必须具有责任意识。要把个人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联系起来,把个性的发展与社会要求联系起来,把职业的选择与祖国需要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成才目标符合社会发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兴祖国、强国富民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利国利民的前提下,实现个人事业的最大价值,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我们的共同使命,要珍惜学习机会,巩固专业思想,提高责任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认识到社会是个体赖以生存的条件,为个体的成长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没有社会的整体强大,个体的利益,个性的发展也受到限制。社会责任就是要求个体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国家的利益关系,自觉维护他人利益,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祖国的责任意识。因此“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我们大学生如果懂得了这一道理,就会自愿地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标树典型,建立全员化的责任机制 责任教育要从我做起,发挥个人人格魅力形成氛围,提醒家长要更重视孩子的人格和品质的健全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等重要。通过媒体形成一种舆论力量,加大对无责任现象的监督和打击力度,加强对友爱、仁爱、道德宣传等,包括对家庭的回报,对爱情、婚姻的责任,以及对贫困人群的帮助等,助于提升整体的道德素质。可以利用启发性的方法用富有时代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英雄模范人物或学生身边的典型人物教育激励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学习榜样和责

民族责任感缺失的严重

民族责任感缺失的严重 我们民族的尚武精神正在逐渐的缺失 首先,我要说,我所指的民族,主要是我们平常意义上的汉族,而不是整体的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我不是大汉族主义者,但是我们实际的上民族认同感多数时候仍是汉族,而不是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很多时候只是一个虚幻的名词。虽然汉族是在历史上由华夏民族逐渐的融合了其他的民族而不断发展成现在的汉族的。但是民族的根性,各个民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所以,我的民族认同感在大多数时,是以汉族为根本的。这并不是大汉族主义的表现,而是实事求是的大多数人确实存在的民族思想。我们的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多数时候是表现为对于外来压力或者侵略而自然产生的一种类似与爱国情结相同的民族认同感。 纵观中国历史,自春秋战国以来,经秦汉两代,中国的国力达到封建社会的第一个高峰,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也达到一个高峰,历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中国达到封建社会的第二个高峰,也在世界上达到了最高峰,尚武之气也至极点。而五代十国以后,宋代开始,这种尚武之气就逐渐的丧失,经元朝,明清时期,至动乱的民国,一直至今,中国的尚武精神,那种浸透到一个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却已几乎丧失殆尽。今日之中国,若是需要重振昔日之汉唐雄风,必须要在骨子里重新拾回那丧失已久的尚武精神,尚武之气。何为尚武精神,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尚武精神不是崇尚暴力与血腥,不是近代以来类似于日本国的军国主义的无限扩张与不停的暴力的厮杀。我对此的理解是,尚武精神是一个民族深浸入骨子深处的一种豪迈与奔放,一种正直与坚韧,一种诚信、守诺,一种勇猛无畏、刚劲有力的侠气,一种路遇不平、拔刀相助的精神。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上尚武精神的第一次的闪光。那个时代的百家争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百家争鸣,各种思潮兼容并存,孔子、老子、孙子、韩非子、墨子等等诸子百家,为了民族的前途命运,提出各种的思想,力求为社会发展和民族统一尽自己的力量。 那个时代,尚武之气浓厚,上层贵族有以平原君、春申君等为代表的四公子,游侠中有以荆轲为代表的四大刺客,门客中有以毛遂、侯亥等人为代表。无论是贵族还是游侠,无论是士大夫阶层还是平民阶层莫不已天下兴亡为己任,整个社会诚实守信,侠气成风。就连一贯大家认为的儒家的祖师爷孔子,也是随时佩着剑的,这时的剑并不完全是防身之用,估计孔老夫子也不会武功,剑在此代表的一代侠风,是一个时代崇尚勇武精神的化身。“士为知己者死” ,这句话就是来源于那个时代,也许现代会有人说是作秀,也许有人会说是那是一种无知的愚昧。但是在当时确实是人的一种豪放的洒脱,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一个道德准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处世准则。对于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此事,我对于这件事的看法是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整个社会的一种尚武精神,一种大无畏的豪迈。荆轲刺秦,本身无论是为了国家还是因私报恩,但是折射出一个时代侠气之风,折射出那个时代的尚武精神已经深入到了整个社会。“风萧萧兮易水寒,

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作文

论当代大学生的素质 大学生,貌似从来就是被定义为国家未来的希望,这样的一个群体是有文化有社会责任感的,是被称之为榜样的,可当我们看看现在的大学生的行为,十几年的教育不知道体现在哪里了。 小学的思想品德里说到:对人要有礼貌。 现在看看这些大学生,目中无人,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优良传统于不顾。 对老师要有礼貌这些连小学生都谨记在心中的事,很多大学生却常常跟老师抬起杠来,更不要说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大道理了,有时候老师没有说下课,学生就已经吵着要走,甚至有些根本不理会老师,直接走人,我不知道以后这样的人走进社会会不会更加猖狂。 自私自利向来都是现代人的代名词,本以为受过高等教育(请允许我在高等教育这里加上双引号)的大学生会有所不一样,没想到更加严重,在日常生活中就能体验的到,无论是什么事,总是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不知道是不是现在这个社会让很多人不得不去这样做,不然没有办法生存下去。 有时候甚至是为了自己而去伤害别人,这已经不是利益的问题了,而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 把麻烦的事推给同学还笑的很开心,为了自己方便就让身边的人去做本不属于他人的事,而自己却在一旁开心。 这就是所谓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么?还有粗口成章的,丝毫不会

感到有任何的内疚,浪费了那么时间在学校换来的却是满口的脏话,我们是不是应该为他们的父母感到悲哀。 他们凭什么因为有机会上大学而在那些穷人家的孩子里炫耀,是炫耀他们的无知,还是在炫耀他们的幼稚?听起来真的有些搞笑,上过大学又怎样?还不是粗人一个。 我们是不是应该帮助那些没有经济条件的孩子,那些真正的未来,那些真正的希望。 最看不惯的就是个个耍着一副烂脾气,动不动就摔东西,动不动就对身边的人乱吼,在家里,他们就是皇帝,特别是那些独生子女,从小就是宝贝般的被呵护着,什么家务活,他们的头脑中通常没有这样的概念。 不会洗衣做饭是很正常的事,甚至不知道用什么来刷碗,你们觉得笑好还是哭好?所以麻烦那些特别关心子女的父母们,请不要再祸害年轻一代了!垃圾池旁边那些垃圾不也是我们的大学生们的伟作吗,就那么几步他们也不走过去,扔?可以呀,扔不进去,你也得再过去拣进去呀。 为什么几乎都是看都不看就走人了呢?我们再看看教室里面的课桌上,那涂鸦式的杰作不也是我们的大学生所为吗?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呀!怎么随手就在课桌上留下你的笔迹呢?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是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写得出来,更可悲的是他们还觉得很开心。 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无一不是体现当代大学生中有许多没有素

浅谈屈原的爱国主义

屈原的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有人讲:屈原的‘爱国主义’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爱国,而是一种忠君,忠于自己理想抱负的终极体现。对于这种说法,我并不反对,因为他的理由让我无力去反对,从小被告知:端午节要吃粽子、划龙舟、吃包子,这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屈原。这种教导早已在我脑中根深蒂固,大家都这样子认为,何必去改变大家认为的“事实”呢?就算你改变了又能怎样,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在我看来:屈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我有自己的理由。对于屈原的”爱国主义”只是一种忠君,我并不反对,保持中立的态度。 他洞悉列国形势,对楚国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屈原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既得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尽管屈原“忠而见疑,信面被谤”,但屈原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不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赤诚。屈原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屈原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精神。 一、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弊政 屈原作为战国时代一名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屈原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了如指掌。屈原深知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崇高权谋谲诈,推行弱肉强食法则的侵吞攻伐时代:列国纷争,狼烟四起,万民缟素,血

流成河,弱国的苟存只能仰人鼻息,成为附庸;弱国的灭亡只是利益相争的殉葬品。此时的楚国已陷入重重危机,形势岌岌可危,可楚国君臣对潜在的威胁视而不见,依旧沉醉于丝竹管弦,声色犬马之中。他多么希望楚国统治者从沉醉中醒来,面对残酷现实,上下一心,整顿朝纲,励精图治,大有作为,重现昔日鼎中原的辉煌,完成统一中国的理想。屈原把这一理想称之为“美政”,欲以“美政”作为振兴保守落后楚国的一剂良方。 屈原大力倡导“举贤授能”,着绝非空穴来风,而是有其历史根据的。从历史上看,能“举贤授能”者不乏其人。那些兴国的圣君都不拘一格使用人才,“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历史上这些明君都善于搜罗人才,并委以重任,最终导制了盛世景象的出现。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了这样一条真理:国运之兴衰系于贤才。国家的兴盛离不开贤臣,只有举贤授能才能不国安邦,富国强民。现实中的楚国要改变贫弱挨打的被动局面,就必须反对世卿世禄制度,打破旧贵族对于权住的垄断,效法兴国圣君不拘身份选拔人才,委以重任。只有这样,楚国才能重新走上富强之路,重现昔日之辉煌。 屈原始终不渝坚持“美政”理想,坚持改革,如能实施,必使老气横秋的楚国脱胎换骨,涣发出咄咄逼人的青春锐气。然在愚昧保守落后的楚国,无人赏识他。他们残酷地将屈原逐出了政治舞台中心,将屈原治国安邦的“美政”蓝图扼杀于襁袍之中。屈原被逐,这是屈原的悲剧,更是楚国的悲剧。尽管屈原为政治理想屡蒙谗遭毁,但仍

离骚主人公形象精神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离骚》主人公形象精神内涵解读和其现代意义浅探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 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 全文第一部分总述己志,以劝其君。但是结果很明显——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并不为楚怀王认可,于是行文便很自然地转到了第二部分:极写自己不见容于君,不获知于世,上下求索,以悟其君。此时的主人公是孤独的,因为他的一片赤诚不被认可,他的一腔热血无处喷发。举目望去“举世皆醉我独醒”,他的满腔的愤懑无处排遣。于是,在内心对国家未来的憧憬和寻求精神上的宽慰的双重因素下,他只能去寻求传说中的极乐世界“仙境”,借用玄幻的神话世界来让自己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得以宽慰。 但是,即便他想用神话的华丽来让自己忘记眼前的忧愁,可心中那份对国家前途的担忧依然是他内心深处最敏感的神经。这根神经是那么的脆弱而且无处不在,连神话也不例外。这一点从他“求女”的艰辛历程可以看出:他求宓妃求佚女求二姚,其结果都是“不可求”。可以说这也是他仕途不畅的写照,而求女实则是在求君。他渴望怀王能够迷途知返能够看到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希望他深深热爱着的楚国能够“美政大兴”,可是这一切都不能够了。为什么?第三部分紧接着便含蓄的告诉了读者。

在第三部分,作者写经灵氛巫咸劝导,与去国远行而终不忍也。我们联系上一部分来做以分析。 从文章情节的发展上来说,主人公求女不成因此问吉凶于巫人企图通过“神力”来获知未来的凶吉。但是微妙的是尽管巫人都肯定地说“两美必合”却又都劝他“去国远行”,这是何故?因为“苏粪壤以充帏兮,谓申椒其不芳”;“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当时的楚国真的已经“举世皆醉”了,“独醒”的主人公当然不能被容于其中,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当时辛苦培育的“芷兰”们一个个都堕入了世俗。看到这里,楚国哪里还有主人公继续走下去的路呢?于是,巫人劝其去国远行,他的确也动了心。可是他很快又从中跳了出来。因为他“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的高尚的品格是源于先祖高贵的血统,前后呼应导出了他坚守不去的精神支柱。 于是,在残酷的现实和内心的愤懑之中他选择了坚守和以身殉国——“即莫足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纵览全文,我们由衷地为主人公的一身浩然正气而感慨,为他遭受诬陷不被容于世的不公待遇而愤懑。 至此,一个骨骼清瘦,汨罗江畔叹息流涕而独立的文人形象在我们的脑海中被勾勒出来。那么屈原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与他自己又有什么联系,这个主人公形象的精神内涵又是什么呢? 首先,联系屈原的遭遇我们几乎可以说《离骚》中的主人公就是屈原自己的化身。 第二,主人公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1.他孤独并高尚着。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94 浅议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与对策 连惠芗 廖 宇 谢志鸣 纪 英 (福建农林大学,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发展和腾飞的强大动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社会责任感的强烈与否不仅与其自身的成长成才密切相关,也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期探寻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因;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094-2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的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1]。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社会进步的动力,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实现理想、价值的根本,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社会责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培养大学生责任感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加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在新时期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当代大学生无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程度。然而在现实社会当中,大学生失德失范、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象频频发生,因此,提高大学社会责任感教育已成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二)社会责任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和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每个公民都对自身、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负有一定的责任,只有本着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根本目的,其个人行为才可能具有崇高的道德价值。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身心尚未成熟,往往缺乏对是非问题的合理把握与判断,只有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发挥社会责任感特殊的引导和自律作用,才能确保其在步入社会的交叉口选择一条属于自己的正确道路,健康地成长成才。事实证明,大学生们一旦树立了科学的社会责任感,就能严以律己、提升自我,获得全而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 (三)加强社会责任感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社会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成熟成才的重要标准,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担负着培养人、塑造人、提高人素质的任务,其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从本质上讲都是建立在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基础之上的,大学生只有具备社会责任感,才能在实现个人理想与价值的同时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如何强化大学生对自身和社会的责任意识,使两者有效结合,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之一[3]。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现状 近年来,在抗洪抢险、北京奥运会、抗震救灾斗争、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大事、难事、急事面前,当代大学生都充分展示了他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自觉担当、奋通勇向前的良好精神风貌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应该说,当代大学生的主流群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然而,同样发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泼熊事件”、“虐猫事件”、“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大学生骂父殴母事件”等也让人在扼腕痛心的同时幡然醒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不同程度地弱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感,部分大学生存在诚信意识缺乏、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等问题。 (一)重个人本位,轻社会本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偏离了正确、健康的价值观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重功利轻理想,不少大学生在毕业求职过程中,仅仅以工作地点、薪资待遇等现实条件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对援边援教等拒不考虑,个人理想仅限于“金钱崇拜”,忽视对事业、学习、做人的追求[4],没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联系起来,缺乏对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关系的统一认识[5];第二,重索取而轻奉献,许多在校大学生在涉及具体利益时,首先考虑个人得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为集体牺牲的精神,例如,学校每学年以综合测评对学生进行评定,其中德育分以学生工作及参与活动为主要依据,因此,不少学生在参与活动时,以是否加德育奖励分以及分值作为是否参与的标准,与服务他人、锻炼自我的活动初衷背道而弛;第三,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不少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想方设法地逃避集体劳动、晨点、军训等活动,贪图安逸,盲目片面追求物质享受,甚至出现超前消费,不理性消费等现象。 (二)集体与家庭责任感的缺失 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的独生子女,多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换位思考能力,在追求个人目 标的过程中,往往忽略甚至排斥他人的存在,不关心他人,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缺乏群体责任感,只关注自己的实际利益,往往忽略了个人之外的所应承担的对他人和社会 作者简介:连惠芗,(1983-10),女,汉族,福建泉州,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教,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本论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常规课题“提高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策略研究”(立项 编号:FJCGGJ11-028)研究论文。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https://www.360docs.net/doc/4e10913140.html,/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072.html

不守纪律实质是责任感缺失

不守纪律的实质是责任感的缺失 原著名言名句 ■责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事实上,只有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有可能被赋予更多的使命,才有资格获得更大的荣誉。一个缺乏责任感的人,或者一个不负责任的人,首先失去的是社会对自己的认可,其次会失去别人的信任与尊重,甚至会失去自身的立命之本——信誉和尊严。 ▲纪律缺失就是责任的缺失。 ▲纪律缺失的十二种后果:令不行、禁不止,丧失号召力;上不传、下不达,丧失执行力;内起哄、自相残,丧失团结力;议不决、谋不断,丧失决策力;难不克、坚不攻,丧失战斗力;危不前、险不进,丧失前进力;互推诿、各为阵,丧失承担力;死不救、难不帮,丧失援助力;言不行、诺不践,丧失信誉力;进无保、退无全,丧失成长力;行不果、互观望,丧失创新力;内有破、外必攻,丧失生命力。 ▲爱默生说:“责任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所以说责任就是至高无上的纪律,遵守纪律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至高无上的责任。 ▲没有纪律的保证就根本没有责任可言:本职以外的会被拒绝,本职以内的也千方逃避,没有利的事百般推辞,危险的事根本无人应战,有利的见利忘义……纪律成了摆设,责任必成玩偶。 ▲责任的本质就是实现价值,责任的形式就是完成任务,责任的要求就是执行纪律。 ▲责任给人一往无前的精神,纪律把这种精神变为了前进的力量;责任给人坚持到底的信心,纪律把这种信心变为了坚持的动力。 ▲坚守纪律的人在哪里都不会缺少关怀,因为坚守纪律的人总是最受人关注的人。 ▲坚守纪律的人更会懂得关怀别人,因为坚守纪律者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彼此有着天然的联系和依赖。 ▲有责任的人更容易被人理解,因为每一个人都需要有人能对我们负责。 ▲有责任的人更会理解别人,因为每个人都需要对该负责的人负起责任来。 ▲人有两种属性,一种是自然属性,一种是社会属性;做为自然属性的动物,具有天生的冲动、自私、暴力,但人的社会属性又要求人团结互助、理性,在这种属性中起到平衡作用的就是纪律。 ▲在这个严重失职的故事中(《赢在纪律》42页),克里•乔尼毫无疑问是事故的主要责任者,应受到严惩。但同时,列车长也应该受到严肃的追究,当他看到克里心不在焉的样子时,就应该严加督促。当克里以列车后面有人为借口时,他没有明确告诉克里后面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 当前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从社会性质和社会发展阶段上对我国国情所作的总体性、根本性判断。通过学习《毛泽东是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我受益匪浅,转眼间大学时光已过半,毕业对于我们而言已不再遥远。经过两年多的大学学习,自己在学习生活工作上成熟了许多,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宽广的了解。 就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来说,主流是好的、积极向上的。从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责任感向着越来越求真务实的方向发展。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部分表现出与责任性的冲突,这就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科学的思想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使自己能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工作、学习、生活上凡事都要实事求是,讲诚信。要有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凡事尽心尽责以大局为重,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正在加快向世界强国迈进。但是我们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美好蓝图,迫切需要大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我们当代大学生要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嘱托,始终高扬爱国主义的光辉旗帜,把勤奋学习作为人生进步的重要阶梯,心系民族复兴、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大学生毕业后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将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构建者。 第一,要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科学理论的深刻把握,来自对国情的深切了解,来自对自身肩负责任的深刻认识。我们要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把握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这样,才能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身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洪流中去,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考验,都能坚定不移、矢志不渝。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释道三教地义理是我门传统文化地核心,它不但对人地精神面貌发生作用地,而且我们民族地共同信念与气节,都是由这里产生地.因此.恢复儒释道三教在我们文化发展中地首要地位,传统文化地现代虾才算真正地落实.由儒释道三教所形成地中华文化,所表现出来地民族特色是奋发进取、重礼知义、敬天法祖、崇德报功.这样地民族,在社会内部必然重真才实学,敬老尊贤,长幼有序;而对外则能仁民爱物,和平理性,与人同乐.假如我们能使儒释道三教地精神成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地重心,则中国自然能够成为保至名归地利益之邦. 简析中国传统文化地当代表现 来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期作者:李宗桂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地一种表现,对我们地社会产生着深刻地影响.大致说来,面地文化精神,影响着全社会.作为一个不断流动地价值系统,迄今仍然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地重要构成,以下诸方一、革新进取与因循怠惰革新进取是中国传统文化地基本精神之一.古代经典《易传》讲:“夭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亦即不断地向前运行发展,是自然界地规律,君子以此为榜样,刚强不屈,努力向上,坚韧不拔,决不懈怠.可以说,这是对中华民族刚健有为、不懈奋斗精神地集中概括和生动写照.这种刚健、自强地精神,在两千多年地历史发展中,一直激励着正直地人士奋发向上,不断前进,坚持与内部地恶劣势力和外来地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地斗争.历史上,反对昏君奸相地忠耿之士,浴血疆场地民族英雄,探求真理、不“卖论取官”地思想家和科学家,都是“自强不息”地民族精神地体现者.《史记》记载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殡脚,兵法修列,……《诗》三百篇,大抵圣人发奋之所作为也”反映了中华民族越是遭受挫折,越要奋起抗争地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地意志.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 四、中国传统文化地核心价值及其现代意义 .仁者地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地人本色彩 相对于以宗教为主导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地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地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地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地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地.“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地是“敬而远之”地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地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地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地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地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地理念是完全一致地,具有极强地时代意义. .道德地教化:构建文明地必然途径 除了对个体意义上地人具有强烈地人文关怀外,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对群体,伦理意义上地人地道德规范与教化.儒家有一整套道德规范体系,概括起来就是忠孝仁义.这种品德规范对于个体来说,内化为个人人格地修养,外化为在人伦关系中实践道德上地义务:尊老、爱幼、忠君等等. 这一点也是我们对传统文化争议颇大地一点:过去我们在批判传统文化时,总习惯于把封建文化中地三纲五常等作为首要批判对象,然后不计其余地把整个传统文化打入冷宫.如果我们转换一下思路,不难发现这一整套道德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促进了而非阻碍了当时社会地“和谐”与发展地.只是对于当代社会来说,我们需要地是剔除它(道德教化,或曰德治)在形式上所表现地不合理成分,去伪存真,弘扬一种现代社会正常动作所需地道德规范.而这种注重对人地道德教化,“以德治国”地思想,是非常值得我们今天构建精神文明所继承和发扬地. .和谐:人生宇宙地至高境界 中国传统文化地另一大精华所在,便是和谐地思想.“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天人合一”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关系地时候,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和谐放在了首位.儒家思想中地中庸之道,强调不偏不倚,及而不过,强调一种中和之美,协调之美.“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在中国传统哲学看来,人地品性与天地合一,四肢对四季,五脏对五行,中国传统文化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地思想描述得至善至美,“天人合一”是一种合谐地境界,更是一种诗化了地人生宇宙地至高境界.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浅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增强 【摘要】当代大学生是21世纪的开创者,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我们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我们看到,不少大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加强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工作研究者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提高自身道德修养,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 【正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深知自己身上所担负的历史重任,从而以此为动力,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为能更好的建设伟大祖国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全社会给予我们的期望。但是不得不承认,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总体欠缺,更有甚者,彻底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准则。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并采取对策来应对这种现状。下面我就来浅谈一下我的看法与感悟。一.社会责任感的含义 何谓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

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 1.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认识不足。部分学生不了解什么是社会责任感,对其认识不够全面,不够均衡,甚至把社会责任感与家庭责任感混为一谈。同时,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社会责任感与自己毫无关系,对其持无所谓的态度。 2.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不可否认的是,一部分大学生在提到社会责任感时,总是苛求别人,苛求社会该怎样做。但在自身的义务履行方面,却又避之不谈,他们忘了自己有义务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很明显他们存在着从意识到实践的断裂,如缺少社会公德意识,缺少积极实践的行为。 3.重自我价值,轻社会价值,在利益关系上表现为以“我”为中心。这些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个人施展才干、大显身手提供了理想的舞台,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但同时又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和无情,惟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游弋到功成名就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拼搏上,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崇尚“追求自我实现、完善自我价值”。当集体与个人发生冲突是,只强调个体,并以“我”为主;当公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矛盾时,则以个人利益为重;缺乏为社会和集体牺牲的精神;在选择职业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是高收入和自我实现并重。在最近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在考虑择业的因素时,有62%的大学生考

责任心不强检讨书 工作责任心缺乏的检讨书范文

责任心不强检讨书工作责任心缺乏的检讨书范文 【--护士节】 尊敬的领导: 今天在工作时 __做好自己的工作!在线路板上写字,并被领导发现,我认真反思,为我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的内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领导做出了深刻的检讨。 通过这件事,我感到这虽然是一件偶然发生的事,但同时,也是我对自己工作的放松,带来的结果,经反思我觉得自己在工作责任心上仍旧非常欠缺,更为重要的是我感到对不起领导对我的信任,愧对领导的关心,这次的事使我不仅感到是自己耻辱。我深深的感到这种行为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倾向,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苗头,如果不是领导及时发现,并要求自己深刻反醒,而我还这样下去,那么后果极为严重,甚至无法想像会发生怎样的工作失误,在此我在像领导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你们表示发自内心的感谢!总之我的行为给公司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做出了这样的行为,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和羞愧。 发生这件事,我知道无论怎样都不足以拟补我的过错,因此我不请求领导的宽恕,无论领导怎样从严从重的处分我,我都不会有任何意见,同时!我请求领导在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可以通过自己的行

动来表示自己的觉醒,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来为公司的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请领导相信我。 望领导能念在我是初犯,我保证以后不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我真诚地接受批评,并愿意接受处理。对于这一切我还将进一步深入总结,深刻反省,恳请领导相信我能够记取教训、改正错误! 尊敬的领导: 由于我责任心不强,没有把部门的工作做好,为此给部门工作造成不良影响与后果,在此我做出深刻检讨。 由于未对事情的落实情况进行核实,就将情况加以汇报,使得跨部门业务工作不能及时得以处理,身为销售副科长,应该严以律己,对自己严格要求,增强自身的职业态度,避免在工作上的随意性,应好好约束自己。而造成这后果的原因是由于我对自己的工作没有足够的责任心,也没有把部门安排的工作做好,我深深感到,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工作态度,如果继续放任自己,那么,后果是极其严重的。因此,通过这件事情,经过对近期工作的回顾与反思,在此,我向领导、同事及个人做出检讨的同时,也向你们表示内心的感谢,感谢你们的包容与支持。

论屈原爱国主义精神

摘要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一位伟大的诗人,其爱国主义精神名传千古,万古传颂。屈原为挽救楚国于危难之中,实现“存君兴国”的夙愿,在思想保守的楚国倡导并推行了一系以“美政”为核心的政治改革。由于改革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遭到了贵族群小的极力诋毁。但诗人宁折不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在与权奸的斗争中显示了高标节操,爱国赤诚。诗人一生坎坷,在痛苦中孕育的诗篇显示了诗人赤诚的爱国心和忧国忧民的爱国情。通过对春秋中叶以来,对当时楚国的屈原生活的时代环境,生平事迹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分析评论。本文主要就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的原因及表现作分析。 关键字: 屈原美政以民为本爱国精神

目录 摘要 (1) 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原因 (3) (一)屈原身世 (3) (二)社会背景 (3) 二、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表现 (4) (一)美政理想 (4) (二)以民为本,忧国忧民 (6) (三)嫉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7) 三、小结 (8) 四、参考文献 (9)

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原因 (一)屈原身世 屈原的少年时代充满着浪漫色彩。他诞生在山水灵秀的巫峡附近,环境的熏陶使他从小便养成个性高洁,好奇服,爱花草的品格。屈氏家族虽然与楚国同姓,但与楚国的王公贵族比较,只能属于远离王族的疏族。屈原的父亲伯庸一生不得志,他深居僻壤。靠世袭的“食邑”过日子,早已从贵族显赫的地位上跌落下来。屈原出生时,家道已中落,但也在一般人之上,过着丰衣足食,不忧冻馁的生活。屈原从小聪颖过人、开卷过目成诵,提笔作文为诗。在乐平里,当时能够搜集到的书,他几乎都读过。如晋《乘》、楚《木寿杌》、鲁《春秋》等正史,《论语》等儒家经典,以及广为流传的诸子学说等。屈原更喜欢山歌、渔歌和祭祀歌曲,每得到一首,便如获至宝,从中汲取营养。 屈原出身贵族,但到屈原出生时,家道中落。因此,谋求政治地位是屈原振兴家族的唯一出路,屈原虽然出身于家道中落时期,但是他仍然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进步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社会背景 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与当时社会背景密切相关。春秋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期,在此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各诸侯国争相兼并,改革活动和战争十分活跃。到了战国时期,过百的诸侯国只剩下七个。每个诸侯国都想兼并其他国家而完成统一大业,屈原生在楚怀王和倾襄王时期,各国的兼并战争不断,而楚国又在慢慢的衰落,面对着西边秦国的慢慢强大,楚国岌岌可危。在这一背景下.屈原挺身而出,希望用一系列的政策来改变楚国的现状,同时屈原也希望楚国的统治者能从日酣宴饮的享乐中清醒过来。屈原抱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试图来改变楚国的命运,他提倡以民为本,并且一直坚持着他的“美政”理想。在楚王信任他时,他表现得更有信心,更有激情。当屈原的思想受到当朝恶势力的抵制和迫害时,他不计个人得失,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思想,置生死于度外,誓死不渝地忠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