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KRAS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浅谈KRAS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浅谈KRAS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浅谈KRAS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周卉;于忠和

【期刊名称】《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年(卷),期】2011(009)006

【摘要】KRAS基因突变在恶性肿瘤组织中频发,可预测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和预后,针对RAS基因的分子抑制剂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

【总页数】2页(P.17-17,13)

【关键词】KRAS;肺癌,非小细胞;靶向治疗

【作者】周卉;于忠和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230000

【正文语种】英文

【中图分类】R734.2

【相关文献】

1.浅谈KRAS基因突变与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 [J], 周卉; 于忠和

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 [J], 刘红梅

3.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和细胞角蛋白与表皮生长因子基因突变的关系及靶向治疗的预测价值 [J], 王洪阁

4.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基因突变及靶向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J], 袁惠芳

5.血浆/胸水游离基因突变检查指导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临床研究[J], 谢峰; 陈昌南; 潘岐作; 陈婵娟; 钟文杰; 魏展惠

以上内容为文献基本信息,获取文献全文请下载

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2015年非小细胞肺癌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肺癌治疗史上的里程碑事件,但其无可避免的原发性和继发性耐药现象,成为进一步提高靶向药物疗效的瓶颈。2013 年3 月8~9 日,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专业委员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联合主办了第十届“中国肺癌高峰共识会”,最终形成了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小分子靶向药物耐药处理共识[1]。近两年新的研究不断出现,对这一共识有了新的更新 共识一:EGFR 突变型肺癌,建议检测BIM 治疗前应检测EGFR 突变型肺癌的BIM 以判断是否出现原发性耐药。BIM 是BCL-2 蛋白家族成员,是活性最强的促凋亡蛋白之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通过BIM 上调引起带有EGFR 突变的肺癌细胞的凋亡. 其中编码的BH3(the pro.apoptotic BCL-2 homology domain 3)被称为唯一的促凋亡蛋白。东亚人群中BIM 基因的2 号内含子存在缺失多态性。导致这一人群表达的是缺乏促凋亡活性的BIM 亚型(BH3 缺失),从而引起对EGFR TKI 的原发耐药或削弱TKI 的临床疗效。上海市肺科医院研究发现,12.8% (45/352)的患者缺乏BIM 的多态性,并且其对EGFR 的ORR 为25%,PFS 4.7m,多因素分析显示,BIM 多态性的缺失是EGFR 突变者预后差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2]。韩国的团队也报道原发性耐药患者中有19% 的患者具有BIM 多态性[3]。Wu 等的研究显示,桩蛋白介导细胞内信号调节激酶ERK 活化,可通过BIM 的69 位丝氨酸和Mcl-1 的163 位苏氨酸磷酸化从而调节蛋白的稳定性,下调BCL-2 的表达和上升Mcl-1,从而克服EGFR 的耐药性[4]。 共识二:根据分子标志物的个体化管理策略:对EGFR TKI 耐药的突变型肺癌,建议再活检明确耐药的具体机制 Camidge将EGFR TKI 耐药分为4 类,包括:①出现耐药突变,如T790M 突变;②旁路激活,如c-MET 扩增;③表型改变,如腺癌向小细胞肺癌转化,上皮细胞向间叶细胞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formation,EMT);④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如BIM 的多态性导致EGFR-TKI 的原发耐药,通过MAPK1 扩增直接激活下游增殖信号通路产生EGFR-TKI 的获得性耐药[5]。 50% 的耐药机制是EGFR20 号外显子第790 位点上的苏氨酸为蛋氨酸所取代 (T790M),从而改变了ATP 的亲和性,导致EGFR TKI 不能有效阻断信号通路而产生耐药。也有一些研究支持T790M 突变具有选择性,经TKI 治疗敏感的克隆被杀灭,而含

中医治疗小细胞肺癌经验方

小细胞肺癌这种疾病的发生,使人们的生活变得不幸福,中医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常见手段,可全程参与患者的治疗,在抑制病情、改善病症、调理机体、减轻治疗副作用,以及预防复发、转移等多方面都有着不错的作用。随着人们对中医治疗小细胞肺癌效果的认可,中医治疗小细胞肺癌经验方也因此受到一些人的关注。 小细胞肺癌,无疑会给患病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而一旦确诊需要及时采取治疗。目前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倡多学科、多手段的综合治疗,如手术后联合化疗可杀伤残留微小、转移灶,从而巩固手术疗效,降低术后复发率。除了西医各手段的综合运用外,我国传统医学中医治疗也是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其抗癌功效的日益被认可,在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那么,小细胞肺癌患者什么时候介入中医治疗比较好呢?目前,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多以西医为主,若此时能够及时介入中医治疗,除了有助于发挥中医本身抗癌作用,增强整体疗效外,而且还有助于调理机体,恢复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平衡,有助于机体的恢复。此外,中医治疗在改善手术、放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乏力、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和损伤方面也有着积极作用,有助于治疗安全、顺利地完成。对于部分患者,如进入康复期患者,中医巩固治疗还能发挥防复发、转移的作用。一些病入晚期患者,在中医保守治疗下也有助于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小细胞肺癌患者及时将中医纳入治疗非常重要,但一定要注意避免盲目服用未经专业中医指导的药方,即使是一些经验方,以免因为盲目用药延误治疗时机。 由于出身中医世家,百年来家族人习医不辍,更涌现出了一些像袁积德这样能够造福一方百姓,凭医术还被同治、光绪皇帝先后颁发圣旨,诰封为“奉直大夫”的中医。一代代沉淀的中医环境,以及优良家风,让袁希福院长在耳濡目染下对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立志成为像袁积德等祖辈一样的中医。不错的天赋,加上自身的努力,使袁希福院长得到祖父亲自教导,在其指点下熟读《药性总论》、《本草备要》、《汤头歌诀》等中医名著。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的先后学习,多位名家的指点,更让袁希福院长掌握大量理论知识。从医后,袁希福院长仍不断学习,并结合临床积累治疗经验。因此,在从医近四十年的时间里,袁希福院长对于小细胞肺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积累下丰富经验,也帮助了很多患者减轻了痛苦,延长了生命。 部分参考案例: 案例1:左一佩(化名),女,小细胞肺癌,河南新乡人 2015年5月初,左一佩出现反复咳嗽症状,持续了三个多月。在家人的催促下,于2015年8月5日到南阳南石医院检查,8月10日,做完支气管镜后,病理显示:小细胞肺癌,随后左一佩便开始了放化疗。但是化疗和放疗的副作用却让她痛苦不堪,精神不振、浑身乏力,走路时出虚汗,白细胞降低,身体看起来虚弱的很,头发还大片大片地掉。儿子实在是心疼母亲的身体,于是到处打听解决办法,后经人介绍于2015年8月31日到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求诊。 经袁希福院长进行中医中药治疗后,家属反馈:“头一个月效果还不多明显,但是第二个月效果是真的好,身上有劲儿,痰血少了,虚汗也少了,也不发烧。感觉到有效就一直在吃,吃了一年,就感觉特别好了,完全恢复了。”(2016.11.14)报告显示:肺炎,左肺上端片状高密度影;(2017.4.26)报告显示:两肺感染,右上肺高密度影;(2019.10.2)报告显示:两肺炎症,右上肺软组织密度影;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现状及进展 发表时间:2018-05-16T12:08:0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下第2期作者:武明君姚兵通讯作者[导读]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在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中肺癌处于第一位,其中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要类型,约占80%以上,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关键字: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正快速增长,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的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类型,占80%以上,NSCLC起病隐匿,就医时多数已经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低,其中高龄患者占多数,约50%肺癌患者年龄>65 岁[1]。随着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样化,治疗方案从单纯外科治疗发展到以外科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时代。 1.外科手术治疗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以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为最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外科手术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肺段切除术或楔形切除术、肺叶切除手术、袖式肺叶切除术、全肺切除术、扩大切除术、微创手术治疗。随着术前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纵膈镜、PET-CT等应用于临床,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能够进行准确的分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治疗指导。目前对于非小细胞肺癌除Ⅲb、Ⅳ期外,应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只要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基本手术原则均应为解剖性肺叶切除+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也可在微创技术下行解剖性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术,Ⅲa期如肿瘤过大或侵犯周围重要器官可在行新辅助化疗后,根据化疗后复查结果考虑是否行肺癌根治术,Ⅳ期、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均应以化疗及放疗为主[2]。 2.常规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起病隐匿,发现时患者多数已处于晚期,很多病人因此错过手术最佳时期,化疗成为晚期肺癌重要治疗方式,其次ⅢA-ⅢB非小细胞肺癌,常因肿瘤体积或位置原因侵犯或包绕邻近组织或器官,导致常规手术很难将其彻底切除,使用化疗可降低TNM分期,提高手术疗效。对于不可手术的Ⅲb期及部分Ⅲa不可手术者,使用化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期,ECOG1549研究中对比了紫杉醇+顺铂,吉西他滨+ 顺铂,多西他赛+顺铂,紫杉醇+卡铂四种化疗方案在NSCLC 上的疗效。结果显示从缓解率(15%-21%),中位生存期(7.4-8.2个月)和1年生存率(31% -36%)来看,4组间无显著差异,因此对于晚期NSCLC,其中的任何一个方案均为同样可以接受的治疗选择,自此奠定了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铂类在NSCLC化疗的一线治疗地位[3]。联合化疗与支持治疗相比,使用含铂类药物的联合化疗方案能显著控制肺癌临床进展,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4]。但由于联合化疗不良反应较大,恶心呕吐、脱发、免疫力降低等临床表现,对于高龄及有联合化疗禁忌证的患者应使用单药化疗,以减少化疗带来的副反应。另外长期应用铂类药物会产生耐药性,因此用非铂类化疗方案替代铂类,即可提高生存率而不会像铂类化疗影响生活质量的化疗药物,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 3.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近十年来NSCLC上取得最重要的突破。不同分子分型的明确以及更精确靶向药物的发展,使对不同驱动基因改变的靶向治疗更加精确和有效。分子靶向治疗是指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针对细胞受体基因调控分子等信号传导为靶点的治疗具有靶向性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已进入临床应用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抗血管生成抗分化增殖等方面实现抗肿瘤作用分子靶向治疗比传统的化疗具有更高的选择性,不良反应小,是今后肿瘤治疗的趋势[5]。随着越来越多的治疗性分子靶点的发现和明确,通过特定分子分型改变的肿瘤类型可能相比传统的组织学分型更能精确的指导临床,将来基于驱动基因的改变也成为肿瘤的重要特征,基于分子靶向治疗的肿瘤分型将能够更有效的指导临床进行治疗选择。 4.放疗 近年来三维适型放疗及超分割放疗在临床广泛应用,放疗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可以对肿瘤靶区高剂量照射,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同步放疗化疗能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及生存率由于肺癌早期诊断相对困难,大部分患者就诊属于中晚期,手术不能根除瘤体较大的肿瘤,某些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因此放疗对肺癌有重要价值放疗分为根治性放疗手术与放射综合治疗及腔内放疗,心肺功能不全以及其他不适合手术的患者,给予放疗常有较好的效果能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患者术前化疗可减小瘤体,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化疗可防止肿瘤复发但目前高剂量放疗亦有较多的并发症,故应联合化疗放疗化疗同步进行疗效优于序贯及单一治疗,但因不良反应大,部分患者中断或延长放疗时间,影响了疗效考虑到患者耐受较差,目前国内各医疗机构仍多选用序贯或交替模式多项临床试验证实了放疗影响患者预后,但仍需进行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确认[6]。 5.中医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NSCLC方面积累了较为宝贵的临床应用经验,如康莱特注射液、艾迪注射液等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肺癌患者术前、术后使用中药治疗,能够通过提高免疫系统功能、降低血液黏度、影响肿瘤细胞周期以及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方式来抑制肺癌细胞生长,防止肺癌发生转移[7]。杨宏刚等[8]对57例NSCLC患者研究表明,采用手术化疗辅助益气扶正中药汤剂,可以减轻化疗不良反应,增强患者免疫功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机体发生远处转移,自身免疫力降低,不能耐受手术及放化疗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某些中药甚至可以使肿瘤缩小防止转移中医治疗可进一步提高其他方法的疗效,也可以改善手术及放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状态非小细胞肺癌发病率高,因此中药与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亦可以防止复发转移以及改善预后此外中医治疗肿瘤并发症也具有较好的作用,如对合并胸水肿瘤热咯血等的治疗中医既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手段之一,又可作为一种多因素结合基础上的组方治疗,具有多靶点全面兼顾和个体化治疗的优势。 6.免疫治疗 国际上已将免疫治疗同手术放疗化疗并列为四大治疗模式,细胞因子疗法单克隆抗体疗法肿瘤杀伤细胞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及其抗癌多糖基因疗法已逐步发展,随着分子生物技术和免疫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将日趋成熟与完善,生物免疫治疗主要包括被动免疫治疗、主动免疫治疗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这三类[9]。分子生物学指导下的精确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发展的趋势。无论是传统的化疗,方兴未艾的分子靶向治疗还是新兴的生物免疫治疗,特定的药物基因组学、分子分型的的指导是不可或缺的。

非小细胞肺癌的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希望肺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最常见、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其中 80% ~ 85%为非小细胞肺癌 (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尽管目前在肺癌的治疗上取得了巨大进步,逐步形成了以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学科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极大地改善了肺癌患者的预后。但大多数肺癌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肺癌的 5 年生存率仍然很低,预后极差。近年来,随着不断深入研究肿瘤免疫逃逸机制,免疫治疗药物取得突破性进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多项研究免疫抑制剂的单药疗法和联合疗法在肺癌治疗中作用的临床试验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免疫系统具有识别肿瘤相关抗原和调节机体攻击肿瘤细胞的功能。肿瘤的免疫治疗就是通过修复和增强机体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控制并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免疫检查点阻断( immunecheckpoint blockadeICB) 作为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可以重塑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能力,进而杀灭肿瘤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 1 ( 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 及其配体程序性死亡配体 -1( pro- grammed death receptor-ligand1,PD-L1) 信号通路抑制剂是目前研究最

多、使用最广泛的免疫治疗药物之一。 1992 年 PD-1 由日本京都大学本庶佑教授发现,是 CD28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抑制分子,主要在激活的 CD4+ T 细胞、CD8+T 细胞、自然杀伤 T 细胞、 B 细胞和活化的单核细胞表面表达。它的配体包括 PD-L1 ( B7-H1 /CD273) 和 PD-L2( B7-DC /CD274),肿瘤细胞以表达 PD-L1 为主。 1999 年 PD-L1 由中国科学家陈列平发现。 PD-1 与 PD-L1 结合形成一种 T 细胞抑制性通路,阻止 T 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这些因子在正常机体中表达,可以减轻免疫应答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防止免疫相关疾病的发生。但一些肿瘤细胞也会表达 PD-L1,形成免疫逃逸,减弱 T 细胞在肿瘤局部微环境中的免疫杀伤作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因此,抗 PD-1/PD-L 信号通路可以通过打断该通路,恢复抗瘤 T 细胞的功能,杀伤肿瘤细胞。大量临床研究已经证实 PD-1/PD-L1 抑制剂在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上疗效显著。此外,还发现 PD-L1 的表达水平和药物疗效有一定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判断肿瘤对药物敏感性的指标。 PD-1/PD-L1 抑制剂在 NSCLC中的临床应用 抗 PD-1 抗体 Nivolumab(纳武单抗 ) 是一种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人类免疫球蛋白 IgG4 单克隆抗体。其与 PD1 结合,可有效抑制 PD1 及其配体相互作用,增强 T 细胞抗肿瘤作用。 2015 年被 FDA

(完整版)肺癌靶向治疗药物(按作用机制划分)

肺癌靶向药物(靶点机制划分) EGFR 突变 EGFR又叫 HER1 或者 ErbB1,是 ErbB 受体家族四大成员之一。EGFR 过分频繁表达能激活下游重要的信号通路(如 ALK),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存活,转移及血管生成等。因此,在 NSCLC 的研究中,EGFR 一直是一个热点。像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这样早期的小分子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在刚问世时是面向所有既往接受过化疗的 NSCLC 患者的。而像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comitinib)这样新推出的 EGFR TKI 则在此基础上有了长足的发展。回顾性研究显示,亚裔、女性、腺癌、既往少量 / 无吸烟史等临床特点可以增加 EGFR TKI 治疗的敏感率。这个结论的分子基础是,18-21 号外显子突变(最常见的是 19 号外显子的缺失和 21 号外显子上的 L858R 位点突变)能编码出大量 EGFR 酪氨酸激酶,上述突变分别占总突变情况的 45% 和 40%。另外还有18 号外显子的突变及 20 号外显子的插入突变,占总突变情况的 5%-10%。18 号外显子的突变能增加 EGFR TKI 的敏感性,而 20 号外显子的突变却会导致EGFR TKI 原发耐药。EGFR 突变在拥有前述临床特征的患者中更加常见。肺腺癌患者中,大约有 15% 的白种人和 30-50% 的东亚人拥有 EGFR 基因突变。而对于那些无吸烟史的东亚人,这项比例高达 50-60%。多项研究表明,对于初发的敏感性 EGFR 突变的 NSCLC 患者,应用 TKI 治疗在反应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上均优于化疗。易瑞沙泛亚洲研究(IPASS)结果表明,对于经选择的 NSCLC 患者,吉非替尼效果优于紫杉醇 + 卡铂的化疗。但对于EGFR 野生型患者,TKI 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5 个月的 PFS 完败于化疗组的6.5 个月。在其他随机研究中,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及阿法替尼均能改善有 EGFR 基因突变患者的 ORR 和 PFS。这些研究为晚期 NSCLC 的合理治疗提供了依据。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应常规进行 EGFR 基因检测,并根据突变情况选择是否行 EGFR TKI 一线治疗。一般情况下患者对 EGFR TKI 耐受性良好。EGFR TKI 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痤疮形式皮疹,皮肤瘙痒和腹泻。相比化疗,很少出现 3 级 -4 级不良反应,故较少出现调整剂量和停药。坏消息是,所有接受 TKI 治疗的患者最终会出现耐药,并最终导致肿瘤进展和死亡。好消息是,人们经过反复活检已经发现了 TKI 治疗耐药的部分分子机制。比如,大约有 50% 的获得性耐药患者身上出现了前文提及的 20 号外显子(T790M)变异。此外,MET 扩增(5%)、HER-2 扩增(8%)、PI3K 突变(5%)及 NSCLC 转变为小细胞肺癌(18%)等也是常见的耐药机制。基于此,新一代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开始针对上述获得性耐药的途径,如 T790M、HER2、MET 及 PI3KCA 等。比如第二代的不可逆 EGFR TKI 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是泛 ErbB 抑制剂。这意味着他们能在抑制 EGFR 突变表达的同时还能抑制 T790M 耐药变异。虽然临床前研究显示成果喜人,不过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治疗一代 EGFR TKI 耐药的临床研究却并不尽如人意。一项随机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对经一代 EGFR TKI 治疗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OS 与安慰剂相当。另一项研究证明达克替尼也一样。但在最新的指南中,阿法替尼已被推荐作为 EGFR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方案。第三代 EGFR TKI(CO-1686 和 AZD9291)对 T790M 的选择性更高,临床效果更佳且毒性更小。早期的研究表明,CO-1686 和 AZD9291 对经一代 EGFR TKI 治疗过,且 T790M 变异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ORR 分别达到 58% 和 64%。这些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疾病进展阶段及时的进行分子分析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重要性。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进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也是在N SCLC治疗中得到肯定的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剂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作为进展期N SCLC的一线方案已显示出其优势。ECOG4599和AVA I L 的临床研究显示,与单独化疗比较,贝伐单抗联合标准一线化疗能显著改善非鳞癌进展期NSCLC患者的O S;说明将VEG F抑制剂作为进展期N SCLC的维持治疗很有必要。 5中药 5医宗必读6云:/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0此说明恶性肿瘤一旦形成,其显著特点就是大量消耗人体正气,迅速耗气伤阴。因此,治疗应从整体出发,调节人体机能。中医药治疗中晚期肺癌的特点是带瘤生存,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以个体化治疗为特色,其对延长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明显优越性。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研制的中药复方肺泰胶囊具有补肺益气、化痰消瘀等功用,其前期临床试验结果证实,治疗组PF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提示该药既可改善临床证候,且有控制肿瘤病情发展作用。 总之,维持治疗作为延长肺癌患者长期生存的新的重要手段,已引起临床医生的极大重视。无论是化疗、以靶向治疗作为维持治疗,还是以化疗+靶向药物一线治疗后采用贝伐单抗+厄洛替尼或贝伐单抗单药维持治疗,其目的均是使患者OS更长,生活质量更好。 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 治疗进展 刘世青,毕建伟 (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 近年来,很多有关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证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家族抑制剂、血管生成抑制剂、多靶点抑制剂等,此类靶向治疗药物因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成为N SCLC巩固维持治疗的主要方法。 1以表皮生长因子为靶点的药物 1.1吉非替尼(易瑞沙)易瑞沙是一种专门针对EGFR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 I),通过阻断EGFR信号传导通路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由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和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不受患者是否用过化疗药物的影响。因此,在治疗N SCLC中,分子靶向治疗药物常作为二线、三线甚至四线药物使用,而化疗药物在二线使用时其疗效往往已经下降。2003年获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易瑞沙用于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N S CLC 患者的治疗,研究发现,不管患者曾接受过多少次化疗药物治疗,易瑞沙仍可发挥作用,特别是对亚洲女性、不吸烟的肺腺癌患者。Cu fer等对含铂化疗方案治疗失败的晚期N S CLC 患者采用易瑞沙进行ò期临床试验,结果其疗效与多西紫杉醇标准二线治疗的疗效相当。此外,易瑞沙的疗效与患者的种族有很大关系,其对亚洲人群的作用较欧洲人群强。近期一项评价易瑞沙治疗晚期N SCLC疗效的研究发现,其平均有效率为18%,其中对日本人群的有效率为27%,而对欧洲人群的有效率仅11%,二者差异非常悬殊。当时,研究人员对此结果大感惊讶,甚至怀疑研究的可信性。后来有学者对各种族人群的EGFR基因突变进行研究,发现亚洲人群的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欧洲人群,从而找到二者差异的原因。储大同等研究发现,易瑞沙治疗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率为26%~27%。由此提示,患者种族不同,其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疗效各异。易瑞沙的最佳剂量为250m g/d,增加剂量虽不增加疗效,但其不良反应增加,该药与其他化疗药物联用亦不增加疗效。易瑞沙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多为可逆的?~ò级反应。 1.2厄罗替尼(特罗凯)特罗凯是一种针对EGFR的小分子TK I,可作为化疗失败后的二、三线治疗药物。ó期特罗凯单药治疗晚期N SCLC的研究显示,特罗凯组的生存率比安慰剂组提高45.1%,与易瑞沙类似。有研究发现,特罗凯与一线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晚期NSCLC,其疗效并不增加,所以不推荐二者联用。特罗凯主要适用于EGFR突变、基因扩增或不吸烟的N SCLC患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皮疹、腹泻、瘙痒、皮肤干燥等,皮疹的持续时间预示特罗凯有效性的持续时间。 1.3西妥西单抗(爱必妥)爱必妥是一种针对EGFR的IgG 1 单抗隆抗体。研究证实,将爱必妥联合含铂化疗方案作为表达EGFR的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有明显疗效。2004年ASCO会议公布了K ell y等进行的ò期临床试验结果,作者对86例表达EGFR的进展期N SCLC患者采用去甲长春碱+顺铂(DDP)+爱必妥一线治疗,结果与单用DDP 治疗者比较,DDP+爱必妥治疗者的有效率、疾病进展时间均明显改善。爱必妥的主要不良反应是痤疮样皮疹、斑丘疹、脂溢性皮炎、乏力等。 2以抑制血管生长为靶点的药物 NSCLC的肿瘤血管生长受促血管生长因子和抗血管生长因子的双重作用,因此,抑制血管生长因子可拮抗肿瘤血管生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 F)及其受体是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分化和血管生长的重要刺激因子,VEGF可增加血管通透性,使肿瘤易于扩散,其过度表达提示N SCLC患者预后不良。 2.1VEGF抑制剂A v asti n A vasti n是一种重组人源化的抗VEGF抗体,是首个进入临床的抑制血管生长的药物。A vas-ti n通过与VEG F结合,阻止和减弱VEGF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从而抑制内皮细胞增殖和新生血管生长,起到抗肿瘤作用。在一项ECOG4599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分别采用泰素)卡铂方案加A vasti n方案与泰素)卡铂方案治疗NSCLC患者,结果发现两组患者的肿瘤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6.4、4.5个月,其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2.5、10.2个月;由于泰素)卡铂加A vasti n方案疗效明显,故ECOG将该方案推荐为一线治疗非鳞癌N SCLC患者的标准方案。之所以排除鳞癌,是因为鳞癌患者采用该方案治疗后,其致命性出 102 山东医药2010年第50卷第21期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述)题库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综述) 2015-03-10 来源:丁香园作者:张波 曾几何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只能接受化疗。但是,其疗效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期,无法再进一步。可喜的是,随着人们对分子遗传学认识的不断增强,NSCLC 被细分为各种不同的分子亚型,并由此诞生了各类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靶向药的应用,明显改善 了 NSCLC 患者的预后。 带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的肿瘤患者的一线治疗中,化疗并没有一席之地,除非该患者的“可药化驱动基因(druggable driver oncogene)”缺失。2015 年 2 月17 日Kumarakulasinghe 等在respirology 上发布综述,全面讨论临床相关的驱动基因突变的情

况、肺腺癌和鳞癌的最新分子分型、分子靶向药物在治疗中的地位及其耐药机制。 肺癌是肿瘤世界的头号杀手。在 2014 年,预计将有 224210 名新确诊的肺癌患者,而且其中大部分为晚期NSCLC。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面对晚期 NSCLC 只能使用“含铂类药物 的化疗”这一招。这招与最佳支持治疗相比,虽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者总生存期(OS),但它的上限也仅限于 20% 的反应率和 8-10 个月的中位生存期。 随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慢慢尝试识别导致 NSCLC 的关键基因突变。这些存在于癌基因上的遗传变异能编码调控细胞增殖 和存活的信号蛋白。癌基因依赖这个概念应运而生,而它存在的基础,是“肿瘤的生存非常依赖

小细胞肺癌治疗

小细胞肺癌治疗

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 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20~25%,据近年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该类型已有下降的趋势。SCLC由肺Kulchitsky细胞恶变而来,WHO将其又分为燕麦细胞型、中间细胞型和混合细胞型三种。该病男性多发于女性;发病部位以大支气管(中心型)居多。临床特点为:肿瘤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且对放化疗敏感,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应以全身化疗为主,联合放疗和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综合治疗系治疗小细胞肺癌成功的关键。 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 通常认为,所有经组织学、细胞学或临床诊断肺癌的患者,只要病期在Ⅱ期以前,且无绝对禁忌症,都可列为手术适应对象。但由于小细胞癌恶性程度高、转移早,一般认为不宜手术治疗。也有人提出,对于早期发现的年青人原发性肺癌,应当采用根治性外科治疗。 小细胞肺癌化疗 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方法是化疗,化疗的疗效大多出现在治疗开始后的12周以内,其后很少能看到疗效的进一步增加。一般的说,使用中度强化化疗比常规计量化疗效果要好;但使用大剂量强化治疗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反而使更多的病人需要住院治疗。对局限性小细胞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是否应为联合化疗在加胸步放疗,目前还有不同认识。关于化疗-放疗联合治疗方案中的最佳放疗时间问题,目前尚无定论。 研究表明,使用对小细胞肺癌有效的化疗药物组成联合化疗方案,所达到的有效率及生存率均优于单药化疗。近年来许多单位使用支气管动脉造影灌注药物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普遍报道效果好,副作用较小。 小细胞肺癌放射疗法 由于单纯用化疗治疗小细胞肺癌的胸腔局部复发率高,所以主张在化疗过程中,辅以胸腔原发灶的放疗,以提高胸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 放疗范围:原发灶及已有的淋巴转移灶,并包括较广泛的邻近淋巴引流区;近年来亦有人建议缩小照射范围,仅照射诱导化疗后临床的影像学诊断可发现的肿瘤。 小细胞癌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的优势在于扶正祛邪,标本兼治,能够根据肿瘤的形成原因,从根本上抑制消除肿瘤,并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和体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痛苦

肺癌靶向治疗总结

一、抗血管生成 恩度: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化疗用于初治或复治非小细胞肺癌。2005年被中国FDA推荐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用药。 15mg溶于500ml生理盐水中,输注3-4h。连续使用14天,休7天。第5天使用化疗。 贝伐珠单抗:重组人源化抗VEGF-A单克隆抗体。可阻断VEGF-A与其受体(VEGFR-1及VEGFR-2)的结合,是第一种被证明联合化疗能够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抗 血管生成药物。2015年被批准用于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等一线治疗。可联合化疗、EGFR-TKI类、免疫治疗。 鳞癌细胞类型及既往有咯血(>2级)史为贝伐珠单抗的最主要禁忌症。 雷莫芦单抗:以VEGFR-2为靶点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一线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可用于鳞癌及非鳞癌细胞类型NSCLC患者二线治疗的抗血管生成药物。 阿帕替尼:新型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合并将其抑制。 安罗替尼:新型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7中国批准其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 三线治疗。口服2周,休1周。 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类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EGFR基因突变通常发生于18~21 号外显子,其 中19 号外显子缺失及21 号外显子L858R 点突变是最常见的敏感突变。G719X、 L861Q和S7681、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等是罕见突变) 第一代TKI类:埃克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第二代:阿法替尼、达克替尼。 第三代:奥希替尼(T790M突变) 第一、二代靶向药耐药(中位使用时间约10月,会出现耐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T790M突变(60%)。HER2和MET扩增占耐药机制的20%。 奥希替尼:晚期EGFR突变一线首选。可用于EGFR罕见突变(20号外显子插入突变) 奥希替尼耐药机制:一线使用奥希替尼,不会出现T790M突变,主要以C797S的单发突变及MET的扩增为主,处理起来换用其他一代二代靶向药或联合MET抑制剂。一 线使用一代耐药后出现T790M突变后使用奥希替尼,即二线用药后耐药,机制比较复杂。

小细胞肺癌治疗过程

论持久战 ------小细胞肺癌的抗争之路 沈阳糖果儿 “语不惊人誓不休”---话说借用如此高大上的标题只是为了在众多的文章、帖子当中能引起你的注意,希望这篇文章被你看到是因为我确信,当你收敛起此时或许悲痛欲绝,或许愤懑绝望,或许欲哭无泪的各种纷繁复杂的情绪,静静的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会发现上帝在为你关上房门的时候,真的悄悄的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快的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曾经有人形容它就好似野草的种子,随风飘到哪里,就会在哪里生根发芽,听起来的确让人毛骨悚然…….不过,小细胞肺癌确是所有的肺癌之中唯一可能治愈的肺癌类型,是的,你没有看错,可以治愈!当然,这个结论并不是我得出的,而是父亲确诊之初,我的主治医生告诉我的,也正是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当时已经绝望的我重新升腾起了希望,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父亲于2015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咳痰有血丝,到当地市医院做肺部CT平扫,医生感觉问题严重,于是我第二天立刻安排父母来沈阳,并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做相关检查,肺部增强CT诊断提示:左肺上叶占位,注意中心性肺癌,伴远端阻塞性肺炎,左肺上动脉受侵;右肺中上叶小结节,性质待定;纵膈及左肺门肿大淋巴结;右肺散在炎症;左侧少量胸腔积液;双肺弥漫肺气肿。当天下午气管镜失败,没有取出组织,无法做病理。在我茫然无措之际,一位医生提醒我,可以拿着现有的检查结果让医生做经验性判断。 第二天,我和先生带着仅有的两个检查结果(肿瘤标志物,肺部增强CT)跑了沈城几家三甲医院的肺科,肿瘤科,几位主任专家的结论基本是相同的,依据肿瘤标示物NSE的数值和病灶的位置,推测是中心型小细胞肺癌!当时临近十一长假,无论是穿刺,气管镜,PETCT都要等到十一之后,如果我们要继续做检查,取组织,做病理,那么我们至少还要二十天之后才能开始治疗,等还是不等? 感谢网络,虽然它虚无缥缈,虽然它有太多的不可信,不确定,但是就是那一晚,它让我对小细胞肺癌这个我之前从未听过的名词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恶性程度高,复发转移快,化疗、放疗敏感——这一切信息让我做出了一个在当时看来很冒险很激进的决定:马上开始化疗!是的,我们不能等,我们等不起,我选择相信几位专家主任的经验推测,小细胞肺癌---化疗。 简述一下父亲的整个治疗过程: 一化入院(2015.10.1—10.9) EP方案:奈达铂30mg, D1-3 依托泊苷100mg D1-5 10.01 化验:白细胞5.8 (3.5—9.5) 红细胞4.75 (4.3—5.8) 血小板164 (125-350) 10.08 化验白细胞4.8 (3.5—9.5) 红细胞4.52 (4.3—5.8) 血小板157 (125-350) 二化(2015.10.22—10.28) EP方案:奈达铂30mg, D1-3 依托泊苷100mg D1-5 10.22 化验白细胞3.0 (3.5—9.5) 红细胞4.36 (4.3—5.8) 血小板126 (125-350) NSE 9.49 (0-20 ng/ml)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

非小细胞肺癌诊断治疗指南 【概述】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简称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上皮的肺部最常见的恶 性肿痛。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恶性肿瘤中连续60年来唯一逐年明显上 升的肿瘤,约占我国全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从20世纪70年代到90 年代这20年中,肺癌死亡率上升了147.4%,成为我国城市人口中四大恶 性肿瘤死亡原因之首。过去,肺癌发病率上升主要见于男性,但现在,女性 患者急剧增加,男女之比由8:1降到2:1。能获得手术治疗机会的肺癌, 仅占就诊肺癌患者总数的15%~20%,这些都说明肺癌威胁人类健康的严 重性。

病因烟草和大气污染是引起肺癌的重要因素。另外,职业关系、饮食因 素和遗传因素等也是引起肺癌的因素。 病理以肺癌发生的解剖部位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组织类型分 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和大 细胞癌等。肺癌的播散方式有:直接提润、淋巴转移和血行转移。远处器官转 移以肝脏、肾上腺、脑、骨骼和肾脏较多见。 【临床表现】 1.支气管肺部表现①咳嗽:约有70%的肺癌患者主诉为咳嗽,刺激性 咳嗽是肺癌最常见的症状。②咯血:约有50%的肺癌患者痰中带血丝或小血 块.大口咯鲜血者少见。③胸痛;肿瘤累及壁层胸膜而引起胸痛,当肺尖

Pancoast瘤压迫臂从神经并累及颈交感神经时,不但发生上肢的剧烈疼痛,而 且可出现Horner综合征。④发热:多因肿瘤阻塞支气管,发生阻塞性肺部炎 症和肺不张所致。周围孤立性肺癌,有时也有高热,这可能为瘤体本身所引 起,即所谓“癌性热”。 2. 肺外表现①胸内表现:如大量胸水可造成气短;声音嘶哑说明喉返 神经受累引起了声带麻痹;患侧膈肌明显升高,呼吸时有反常运动,则为肿 18 第三章师部疾病19 瘤侵犯膈神经所致;上腔静脉受压造成上腔静脉综合征。②胸外表现:肺癌 最多见的胸外表现是杵状指(趾)和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累及手指、腕、膝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方法

小细胞肺癌细胞倍增时间短,进展快,常伴内分泌异常或类癌综合征;由于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奥,患者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因此治疗上应主要全面有效。小细胞肺癌对于放化疗敏感,因此在患者自身体质尚可的情况下,可采用放化疗进行治疗。当然为了降低放化疗副作用,也可联合中医扶正祛邪进行治疗。对于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或者中医治疗的方法进行小细胞肺癌治疗。而对于转移广泛,不易切除,自身体质差的患者可考虑小细胞肺癌中医保守治疗。 1、小细胞肺癌的手术治疗 因为小细胞肺癌病情发展快,恶性程度高,多数的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已经是中晚期,多数伴有转移。所以,多数患者在发现时已经失去手术的机会。所以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往往摒弃手术。而且,及时适合采用手术治疗的患者,也需联合中医抗癌药物或者放化疗进行巩固治疗,防止手术后复发。而且通过中医抗癌药物的全身性治疗,能很好提高整体的抗癌效果,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防止癌细胞的扩散转移,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发生。 2、小细胞肺癌放疗 小细胞肺癌放疗多配合化疗应用,目前多数专家认为在小细胞肺癌化疗中辅助以胸腔原发灶的放疗,可以提高胸内肿瘤的局部控制率。此外,一项meta分析荟萃了7项临床试验共987例化疗后完全

缓解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病人进行预防性脑照射,结果显示 3 年生存率增加 5.4%,脑转移发生率从59%下降至33%,这项研究也发现30-36GY 的放疗剂量和化疗完成后6周开始PCI有进一步减少脑转移复发的趋势。

3、小细胞肺癌化疗 化疗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大约60-90%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化疗敏感,而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则以联合化疗为主。尽管化疗对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疗效较好,但化疗的毒副作用较大,患者在接受化疗的时候,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常有较常见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脱发、白细胞和血小板降低等。而且很多患者常因难以耐受其副作用而使治疗中断,导致治疗失败。大量临床实践和有关研究证实,化疗时配合使用中药参芪十一味颗粒、升血调元汤等可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提高巨噬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降低毒副作用,增强疗效。 4、小细胞肺癌的中药治疗 经临床证实中药治疗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患者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中医以“扶正固本”、“标本兼治”为基础,通过“辨证施治”在治疗小细胞肺癌方面取得显著的成就。其中以复方斑蝥胶囊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导致癌症死亡的最常见原因,每年全世界有160万余新发病例,130万患者死亡[1]。在确诊时许多患者为进展期肿瘤,不能行手术治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成为标准的治疗方案,然而治疗的有效率有限,生存期仅有1年左右,不良反应也阻碍了治疗的延续。2004年,酪氨酸激酶家族成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被发现,肿瘤的分子治疗确立其地位[2]。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快速发展,靶向治疗进展给肿瘤的治疗带来更加广泛的前景。现就国内外NSCLC靶向治疗的应用及研究进行综述。 1EGFR基因及治疗 EGFR属于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参与调解细胞生存、增殖、粘附、迁移和分化的信号传导通路[3],EGFR家族包括4个成员:表皮生长因子自身(也被称为ErbB1/HER1), ErbB2(HER2/neu), ErB3 (HER3)和ErbB4 (HER4)。它们是构成多级和交叉连接的复杂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分子,它们的激活产生細胞的不同活动和广泛的效果。这些级联信号导致募集和磷酸化,涉及细胞增殖调控和其它细胞生存的重要活动[4]。受体过表达,基因扩增,突变激活,受体配体合成过度和负性调节机制丢失导致一些异常的受体活动,最终导致信号传导通路的变化以及肿瘤的发生。EGFR受体突变在北美和欧洲人群中达到13%,在东亚人群中达50%[5-6]。这些突变使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并赋予第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治疗的敏感性。目前,EGFR突变被认为是EGFR-TKI治疗疗效预测的最强生物标记物。IPASS亚洲试验,对比了吉非替尼与卡铂/紫杉醇两联化疗治疗临床选择的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随机开放III期研究,结果显示EGFR-TKI在亚洲人群、不吸烟/轻度吸烟、腺癌的患者中较其他人群疗效更好,吉非替尼组PFS、客观缓解率优于卡铂/紫杉醇组,OS无明显差异,在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应用吉非替尼PFS 优于卡铂/紫杉醇,而突变阴性的患者应用卡铂/紫杉醇疗效更好,吉非替尼组较卡铂/紫杉醇组有更好的耐受性。随后日本的临床试验也证实了EGFR-TKI治疗在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的有效性优于含铂双药方案化疗[7]。 虽然大部分患者最初对EGFR-TKI治疗有效,但逐渐出现获得性耐药,而且对抗耐药的新的治疗策略也在研究当中。最常见的获得性耐药机制是EGFR20外显子T790M的点突变,它被发现在大约50%的初始应用一代EGFR-TKI治疗有效的肺腺癌患者中[8]。Sequist等[9]报道,一项37名EGFR-TKI获得性耐药的患者重复活检发现有5%的MET基因扩增。含有MET基因扩增的肿瘤细胞,通过刺激共受体HER-3导致PI3K信号通路激活,使EGFR-TKI耐药[10]。其它促使EGFR-TKI耐药的受体信号通路还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受体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活化的VEGF通路能够共同刺激肿瘤细胞,IGF-1R能激活EGFR 通路下游靶点,从而绕过针对EGFR受体的治疗[11]。KRAS、BRAF基因突变也与NSCLC患者EGFR-TKI靶向治疗耐药相关,KRAS信号通路是EGFR的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