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重点)

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重点)
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重点)

外科学总论名词解释(重点)

1..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浓度间的差值,即AG=UA—UC。其主要组成是磷酸、乳酸及其它有机酸,其正常值为10~15mmol/L。

2.反常性酸性尿:低钾血症可致代谢性碱中毒,这是由于一方面k+由细胞内移出,与Na+,H+的交换增加,使细胞外液的H+浓度降低;另一方面,远曲小管Na+,H+的交换增加,使排H+增多,因此病人发生碱中毒,但尿液呈酸性,故称反常性酸性尿。

3.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某些致病因子作用下凝血因子或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从而引起一个以凝血功能失常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4.低血容量性休克(hypovolemic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是体内或血管内大量丢失血液、血浆或体液,引起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所致的血压降低和微循环障碍。

5.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是一种循环血量减少性休克,各种因素造成全血或血液成分之一部分发生急速丧失,导致循环血量不足引起。

6.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继发于以释放内毒素的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的感染。亦称脓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产物所引起的脓毒病综合征伴休克

7.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是由于机体遭受剧烈的暴力打击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等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微循环灌注不足;以及创伤后的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综合形成的机体代偿失调的综合征。

8.CVP (中心静脉压):是指右心房与腔静脉交界处的压力,是反映右心前负荷及右心功能的相符,是反映循环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正常值为6~12cmH2O。

9.休克代偿期: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

10.氧供依赖性氧耗:VO2随DO2而相应提高,反映DO2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应提高CO,直至VO2不再随DO2升高而增加为止。

11.应激性溃疡(SU):应激性溃疡是指机体受到诸如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打击时,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胃肠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胃肠粘膜缺血造成胃肠粘膜的损害。临床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粘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或穿孔。

12.非少尿型急性肾衰:指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而导致血中尿素氮、肌酐升高及水电解质紊乱的急性尿毒症综合征。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毫升,并伴有恶心呕吐、嗜睡、水肿、血压升高及血尿、蛋白尿等,常伴有心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13.MODS: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即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同时或序贯继发两个或更多的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或衰竭。14.ARDS: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即急性呼吸迫综合征,是一种可在多种病症过程中发生的急性呼吸衰竭,共同特点为急性呼吸困难,低氧血症及肺部浸润性病变的X线征。

15.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当炎症加剧时,过多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解放,酶类失常和氧自由基过多,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失调,或加以细菌毒素的作

用,可引起体温、心血管、呼吸、细胞等多方面失常称为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16.ARF(急死肾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损害,及由此所致的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

17. 血/气分配系数:指麻醉药气体与血液达到平衡状态时,单位容积血液中该气体的溶解量。

18.条件性感染;在人体局部或(和)全身的抗感染能力降低的条件下,本来栖居于人体但未致病的菌群可以变成致病微生物,所引起的感染称为条件性或机会性感染。常见的如正常时在肠道内的大肠杆菌、拟杆菌等,污染到伤口、腹腔内、泌尿道内等,就可造成感染。

19.二重感染(super infection) 指长时间使用化学药物或抗生素后,原有对药物敏感的细菌被消灭或减少,此时在原有感染灶或自身其它部位的耐药细菌异常增殖,发展成明显的感染。

20.气性坏疽:是指以产气荚膜梭菌为主的多种梭菌引起的大面积肌肉坏死,故又称为梭菌性肌坏死,是一种迅速发展的严重急性感染

21.感染;当细菌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后,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一定的部位生长繁殖,人体组织对该细菌极其毒素产生一系列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映。

22.软组织感染:是指发生于皮下、皮下组织、淋巴管和淋巴结、肌间隙极其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等处软组织的外科感染。

23.疥(furuncle):和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和表皮葡萄求菌等致病菌引起的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

24.痈(carbuncle);是由金黄色葡萄求菌引起的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极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疥融合而成。

25.急性蜂窝织炎(acute cellulitis):是皮下、经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

26.脓肿(abscess):是在身体个部位发生急性感染后,病灶局部的组织发生坏死、液化而形成的脓液积聚,其周围有一完整的脓腔壁将脓液包绕。

27.全身化脓性感染:是指致病菌菌经局部感染病灶进入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严重全身性反映,主要包括败血症和脓血症。

28.败血症:是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引起严重全身性症状。

29.脓血症(sepsis):是局部化脓性病灶的细菌栓子或脱落的感染血栓间隙的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全身各处的组织或器官内发生转移性脓肿。7

30.脓毒症(sepsis):是指由感染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其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寄生虫及病毒体温,呼吸,循环有明显改变

31.菌血症(bacteremia):是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引起或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映。

32.毒血症:是由于致病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引起剧烈的全身反映。

33.破伤风(tetanus):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体表破损处侵入人体组织,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局部及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或抽搐急性特意性感染。

34.皮瓣移植:是自体皮肤移植的一种类型,适用于修复软组织严重缺损,肌腱、

神经、血管裸露,创底血液循环差的深度创面,特别是功能部位,可概括为带蒂皮瓣移植和游离皮瓣移植两类。

35.血色素尿:当血管中的红细胞大量破坏,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大大增加,大大超过触珠蛋白所能结合的量,未结合的游离血红蛋白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而形成血红蛋白尿,使尿呈浓茶色或酱油色,称为酱油尿。

36.清创术:将开放污染的伤口经过伤口清创后变成为接近无菌伤口,从而为伤口闭合与组织修复创造条件

37.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增生与异常分经所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的TNM分期法:T指原发肿瘤,N为淋巴结,M为远处转移

38.肿瘤标志物:指表达或表达水平与肿瘤相关的分子,如蛋白质、酶、DNA、RNA 姑息手术:指通过创伤性不大而病人又能耐受的手术治疗方法,以达到解除或减轻症状,手术后可减轻痛苦,延长生命,进而可争取综合治疗机会,改善生存质量。

39.库欣反应(cushing):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这种变化称为库欣反应。条件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中的一些在体内的合成率很低,当机体需要量增加时则需体外补充,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

40.出氮量:精确收集24小时尿量,测定其中尿素氮的含量,加常数2~3g即为出氮量。

41..移植术(transplantation):指将某一个有活力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即移植物(graft)用手术或其他的方法移植到自体或另一个体(异体)的体表上或体内某一部位。不包括那些能用在体内或固定在体表,不含有人或动物的组织或细胞的物质,如应用假体、人工合成物质或人造器官。

附注:这里所例举的名词解释是外科学总论部分每一章节相对重要的,那些基础性概念的名词(例如:等(高/低)渗性缺水,休克等)相信大家都会,就没有一一例举了。

外科学-名词解释

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丢失,血清钠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渗透压保持正常.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但缺水少于缺钠,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血清钠浓度降低.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缺水多于缺钠,血清钠大于150mmol/L,细胞外液渗透压增高。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因机体摄入水总量超过排出量,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加。 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酸性物质积聚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多,引起碱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是因肺部通气或换气功能减弱,致使体内产生的CO2不能充分排出,或CO2吸入过多而引起的高碳酸血症。 呼吸性碱中毒:指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血中PaCO2减低,引起低碳酸血症。 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有害因素侵袭后出现的以有效循环血容量锐减、组织灌注不足、细胞广泛缺氧、代谢紊乱及器官功能障碍为共同特点的病理过程,是一种危急的临床综合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既往被称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或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急性肾衰竭: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在短时间内(几小时或几日)出现血中氮质代谢产物积聚、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并发症,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症。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创伤、感染等危重症时,因肺实质发生急性弥漫性损伤而导致的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颅内压增高:是许多颅脑疾病所共有的综合征,是指因各种原因,如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等,使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加或颅腔容积减少,超过颅腔可代偿的容量,导致颅内压持续高于2.0kPa,并出现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三大病征。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而引起的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总称。 连枷胸:当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时,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胸壁内陷,呼气时软化胸壁外凸。胸壁软化区这种状态又称为连枷胸。 副癌综合征:是指与肺癌有关,但与肿瘤的压迫、转移以及肿瘤的治疗均无关系的一组内分泌、神经肌肉或代谢异常的综合征。 倾倒综合征:由于胃大部切除术后,失去了对胃排空的控制,导致胃排空过速所产生的一系列综合征。 门静脉高压症: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瘀滞,可引起门静脉压力升高,临床上病人表现为脾大和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指累及周围血管的炎症性、阶段性、周期性发作的慢性闭塞性疾病。好发于下肢血管。 骨筋膜室综合征: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即为骨筋膜室综合征,好发于前臂掌侧和小腿。 腰间盘突出症:是指由于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马尾神经引起的一种综合征。

外科学总论期末试题

外科学总论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 1、有关无菌术的叙述,下列哪项错误? A、手术区皮肤消毒应包括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 B、手臂消毒,浸泡于70%酒粗中5min C、抗菌法,即消毒法 D、灭菌法是指用物理方法、消灭细菌 E、2%碳酸氢钠溶液煮沸灭菌,消灭一般细菌必需20min 2、检验高压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 A、在锅作细菌培养 B、包内和包外各一条灭菌指示纸带 C、置入包内的升华硫磺是否融化 D、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感染 E、置入包内的明矾粉是否液化 3、高钾血症病人出现心律失常时,应给予: A、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 B、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溶液80ml C、静脉注射11.2%乳酸钠溶液50ml D、静脉滴注25%葡萄糖溶液100ml+胰岛素8U E、口服阳离子交换树脂

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急需防治的电解质失调是: A、低血钾 B、低血钙 C、高血镁 D、低血钠 E、高血钾 5、高度怀疑成人窘迫综合征患者应首先对其做以下哪项检查: A、血气分析 B、摄胸片 C、心电图检查 D、血常规 E、电解质检查 6、低钾血症最早表现为: A、软弱无力 B、腱反射减退 C、肠麻痹 D、心动过缓 E、恶心呕吐 7、休克的根本问题: A、代谢失常 B、内分泌失调 C、组织细胞缺氧 D、营养障碍 E、肾功能衰竭 8、引起脑疝的常见病变有: A、各种颅内血肿 B、各种颅内肿瘤 C、颅内脓肿 D、各种慢性肉芽肿 E、以上全是 9、休克早期(代偿期)的诊断,下列哪些是不正确的? A、血压下降 B、尿量减少(25~30ml/h) C、心率增快 D、皮肤潮湿,粘膜苍白 E、痛苦表情

外科学总论考试复习简答题(2017.1)

外科学总论简答题(2017.1) 何谓灭菌法?是举出临床上常用的灭菌法 灭菌法是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手段将物品中活的微生物杀灭或除去,从而使物品残存活微生物的概率下降至预期的无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常用的灭菌方法有巴氏消菌法,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辐射灭菌法,气体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 何谓抗菌法?是举出临床上常用的抗菌法 抗菌法,别称消毒法,是指用化学方法消灭微生物。 ⑴药物浸泡法;①1:1000新洁尔灭溶液:用于器械消毒,浸泡30分钟.②10%甲醛溶液:使用与导管,塑料类消毒浸泡30分钟③1:1000洗必太溶液,浸泡30分钟.④器械消毒.⑤70%酒精,浸泡30分钟.⑥8.4消毒液,用于病室用具及布类消毒. ⑵甲醛熏蒸法:用于病室用具及布类消毒 热力烧伤的治疗原则是什么? 热力烧伤的治疗原则是:(1)保护烧伤病人,防止和清除外源性污染(2)防治低血容量休克(3)预防局部和全身性感染。(4)用非手术和手术的方法促使创面早日愈合,尽量减少瘢痕增生造成的功能障碍的畸形。(5)防治其它器官的并发症。 试述烧伤休克的主要表现。 烧伤休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①心率增快,脉搏细弱。②血压的变化:早期往往表现为脉压变小,随后为血压下降。③呼吸浅、快。④尿量减少,是低血容量休克的一个重要标志⑤口渴难忍,在小儿特别明显。⑥烦躁不安,是脑组织缺血缺氧的一种表现。⑦周边静脉充盈不良、肢端凉,病人畏冷。⑧血液化验,常出现血液浓缩、低血钠、低蛋白、酸中度 试述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有那些? 不利于创伤修复的因素:凡有抑制创伤性炎症、破坏或抑制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的因素,都将阻碍创伤修复使伤口不能及时愈合。常见的因素有以下几种:①感染:破坏组织修复的最常见原因。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②异物存留和失活组织过多:此类物质充填伤处的组织裂隙,阻碍新生的细胞与基质连接,不利于组织修复。③血流循环障碍:较重的休克使用组织低灌流;伤口包扎或缝合过紧、止血带使用时间过长,导致局部缺血;以及伤前有闭塞性脉管炎等影响局部血运的疾病,均可导致组织修复迟缓。④局部制动不够,使新生的组织受到继续损伤。⑤全身性因素:i、营养不良,如蛋白及铁、铜锌等微量元素缺乏,使细胞增生和基质形成缓慢或质量欠佳;ii、使用皮质激素、细胞毒等药物,使创伤性炎症和细胞增生受抑制;iii、本身有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如艾滋病等。 简述创伤应激时的葡萄糖代谢将发生那些变化。 创伤应激时体内糖代谢变化总的结果是血糖升高而葡萄糖利用下降。应激时儿茶芬胺水平升高,一方面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及刺激胰高糖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同时体内其它促分解代谢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多,使糖原分解与糖异生增加,更加促血糖的升高。另一方面,循环中儿茶芬胺还直接抑制胰岛素受体,从而抑制了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上述因素作

外科学考点-名词解释

外科学考点-名词解释

外科学考点名词解释 1.库欣反应(Cushing):当颅内压急剧增高时,病人血压升高(全身血管加压反应)、心跳和脉搏缓慢、呼吸节律紊乱及体温升高等各项生命体征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即。 2.脑疝:当颅内某分腔有占位性病变时,该分腔的压力大于邻近分腔的压力,脑组织从高压力区向低压力区移位,导致脑组织、血管及颅神经等重要结构受压和移位,有时被挤入硬脑膜的间隙或孔道中,从而出现一系列严重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为脑疝。 3.原发性脑损伤(Primary brain injury)指暴力作用于头部时立即发生的脑损伤主要有脑震荡、弥漫性轴索损伤、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下丘脑损伤。 4.脑震荡:①短暂的意识障碍②不超过半小时③清醒后大多不能回忆受伤当时乃至伤前一段时间内的情况(逆行性遗忘)④皮肤苍白、出汗、血压下降、心动徐缓、呼吸浅慢、肌张力降低、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⑤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脑脊液检查无红细胞、CT检查颅

内无异常发现。 5.甲亢:由各种原因导致正常甲状腺素分泌的反馈控制机制丧失,引起循环中甲状腺素异常增多而出现以全身代谢亢进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的总称. 6.突眼性甲状腺肿:指在甲状腺肿大的同时,出现功能亢进症状.病人年龄多在20-40岁之间.腺体肿大为弥漫性,两侧对称,常伴眼球突出. 7.甲状腺危象:是甲亢的严重合并症,与术前准备不够,甲亢症状未能很好控制及手术应激有关.主要表现为高热(>39℃),脉速(>120次/分),同时合并神经,循环及消化系统严重功能紊乱,如:烦躁,谵妄,大汗,呕吐,水泻等. 8.Cooper韧带:乳腺的腺叶,小叶和腺泡间有结缔组织间隔,腺叶间还有与皮肤垂直的纤维束,上连浅筋膜浅层,下连浅筋膜深层. 9.酒窝症:乳腺癌累及cooper韧带,可使其缩短而致肿瘤表面皮肤凹陷. 10橘皮样改变:乳腺癌癌块继续增大,如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引起淋巴回流障碍,出现真皮水肿。 11反常呼吸运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将使局部

外科学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外科总论 绪论 填空题 1、外科疾病大致分为损伤感染、肿瘤畸 形、内分泌功能失调、寄生虫病及其它性质的疾病。 2、认为外科就是手术,手术解决一切,这种想法是不正确 的、有害的。 二、判断改错题 学习外科学,只有技术好才能发挥医术的作用。错 现在任何一个外科医生已不可能掌握外科学的全部知识和技能。对 选择题 [A型题] 1、外科学与内科学的范畴是。 A.相对的 B.完全不同的 C.偶尔相同的 D.仅区别于手术大小 E.只区别于疾病的严重程度 [B型题] A.为人民服务的方向 B.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基本知识 D.基本技能 E.基础理论2、学习外科学的根本和首要问题 是A。 3、外科学的每一进展都体现了B。 4、全面地了解和判断病情等诸方面有赖于E。 5、基础医学知识和其它临床各学科的知识称为C。 [C型题] A.普及方面 B.提高方面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6、全国基层医院已有的外科设备及专业属于C。 7、器官移植属于B。 8、外科队伍的不断壮大依赖于 B 。 [X型题] 9、现代外科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先后解决了下列问题ABCD 。A.手术疼痛 B.伤口感染 C.止血 D.输血

E.手法复位技术 四、名词解释 现代外科学: 五、问答题 试述我国外科的发展与成就 无菌术 填空题 1、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物品经高压灭菌后可保持包内无菌的时间为14 天。 3、对婴儿、面部皮肤、口腔、肛门、外科生殖器等部位一般用消毒。 二、判断改错题 锐利器械、内镜等可用火烧灭菌法。 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物品可用煮沸灭菌法。 选择题 [A型题] 1、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 A.15cm的区域 B.10cm的区域 C.8cm的区域D.12cm的区域 E.30cm的区域 2、配置的苯扎溴铵溶液在使用多少次后,不再继续使用。 A.50次 B.30次 C.60次 D.40次 E.50次 [B型题]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煮沸法 C.烧法 D.药液浸泡法 E.甲醛蒸气熏蒸法 3、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制品及橡胶类物品。 4、适用于内镜和腹腔镜等器械。 5、适用于金属器械,常用于急需的特殊情况下。 6、适用于敷料类物品。 [C型题] A.灭菌法 B.消毒法 C.两者都是 D.两者都不是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总论重点 一、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有:高温、紫外线、电离辐射等 应用最普遍的灭菌方法为:高压蒸气法。121~126℃,维持30分钟,可杀灭芽胞 病人手术区的消毒范围及无菌区:①涂擦消毒药液时,应由手术区中心部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应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解除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清洁处②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 cm的区域。如有手术有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 手术人员的有菌区:背部、腰部以下、肩部以上。 手术人员的无菌区:上肢、腰部以上的前胸、侧胸 无菌包的保存时间为:2周 二、体液失调 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90---310mmol/L。 ★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最常见)①水钠成比例的丧失,血清钠仍正常,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保持正常;[病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肠外瘘、大量呕吐);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治疗]治疗原发病;静注含电解质的等渗溶液,补充血容量;不及日需水量2000ml、NaCl4.5g;尿量达40ml后开始补钾。 ★低渗性缺水:(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钠同时丢失,失钠大于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病因]消化液的慢性丢失;大创面的慢性渗液补钠量不足;应用排钠利尿剂未补给适量的钠盐;等渗缺水治疗时补水过多。[分类]轻度缺钠者血钠浓度<135mmol/L;中度130<mmol/L;重度<120mmol/L。[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休克处理脑水肿;纠正体液低渗状和补充血容量,晶胶结合;选用含钠高渗溶液,轻中度可选用等渗或50%GNS,重度5%氯化钠200~300ml。 ★低渗性缺水分度与临表:①轻度缺钠,血钠浓度135mmol/L以下,病人疲乏头晕,手足麻木,尿中钠减少.②中度浓度130以下,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恶心呕吐均速血压不稳或下降,脉压变小,浅静脉萎缩,视力模糊,站立性晕倒,尿量少,尿中几乎不含钠.③重度120以下,病人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搐,腱反射浅弱或消失.出现木讷甚至昏迷,常发生休克. 低渗性脱水最易引起外周循环衰竭:水钠同时缺失,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一方面水分从细胞外液转移至细胞内液,细胞外液总量减少,另一方面机体调节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肾小管重吸收减少,尿量排出增多从而提高渗透压,但这样使细胞外液总量更为减少易发生外周循环衰竭。 ★高渗性缺水:(原发性缺水)①水钠同时丢失,失水大于失钠,血清钠高于正常,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病因]摄入水分不够;水分丢失过多(大面积烧伤)。[治疗]解除病因;静注5%葡萄糖或低渗的0.45%氯化钠溶液;输液总量=每天正常需要量(2000ml)+每丧失体重的1%补液400~500ml计算。 ★高渗脱水代偿机制①高渗状态刺激位于丘脑下部口渴中枢,病人感到口渴而饮水,使体内水分增加,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②细胞外液的高渗状态可引起抗利尿激素增多使肾小管对水的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③缺水加重致循环血量显著减少,又会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加,加强对钠和水的再吸收以维持血容量. 钾代谢 ★低钾血症:①[定义]血钾浓度低于3.5mmol/L而引起的一些列代谢紊乱的疾病。②[病因]①长期进食不足②应用呋噻米,依他尼酸等利尿剂③补液病人长期接受不含钾盐的液体或静

外科学名词解释(比较全).doc

外科学名词解释 1、腹外疝: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空隙,向体表突出所致。 2、直疝三角: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3、早期胃癌:胃癌仅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者,无论病灶大小或有无淋巴结转移,均为~。 4、小胃癌:癌灶直径在10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微小胃癌:癌灶直径在5mm以下的早期胃癌。 5、一点癌:癌灶直径在1mm以下的早期胃癌。 6、麦氏点:沿盲肠的三条结肠带向顶端追踪可寻到阑尾基底部。其体表投影约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称为~。 7、肝蒂:包含有门静脉、肝动脉、淋巴管、淋巴结和神经。 8、第一肝门:门静脉、肝动脉和肝总管在肝脏面横沟各自分出左、右干进入肝实质内,称为~。 9、Glisson纤维鞘:门静脉、肝动脉和肝胆管的管道分布大体上相一致,且被其共同包裹,称为~。 10、第二肝门:三条主要的肝静脉在肝后上方的静脉窝进入下腔静脉,称~。 11、第三肝门:肝的小部分血液经数支肝短静脉流入肝后方的下腔静脉,称~。 12、胆囊三角(Calot三角):胆囊管、肝总管、肝下缘所构成的三角区。 13、Mirizzi综合征:是特殊类型的胆囊结石,形成的解剖因素是胆囊管与肝总管伴行过长或者胆囊管与胆总管汇合位置过低,持续嵌顿于胆囊颈部的和较大的胆囊管结石压迫肝总管,引起肝总管狭窄;反复的炎症发作更导致胆囊肝总管瘘管,胆囊管消失、结石部分或全部堵塞肝总管。临床特点是反复发作胆囊炎及胆管炎,明显的梗阻性黄疸。胆道影像学检查可见胆囊或增大、肝总管扩张、胆总管正常。 14、Charcot三联征:见于肝外胆管结石,为腹痛、寒战高热、黄疸。 15、Reynolds五联征:见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休克、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 16、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 17、解剖复位: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的解剖关系,对位(两骨折端的接触面)和对线(两骨折段在纵轴上的关系)完全良好时,称~。 18、功能复位:经复位后,两骨折段虽未恢复至正常的解剖关系,但在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者,称~。 19、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所产身的压力,正常成人为70-200mmh2o 20、肾自截:肾结核时,由于输尿管完全闭塞,含菌尿液不能排入膀胱,膀胱的结合炎症好转或痊愈,尿液检查菌体阴性。 21、张力性气胸:又称高压性气胸,气胸裂口与胸膜腔形成活瓣,气体只能进入胸腔不能排除,随着气体的增多,患肺健肺均受压,形成严重的呼吸循环衰竭。 22、 Colles骨折:桡骨远端骨折,伴尺骨小头脱位,骨折远端向背侧尺侧移位,近侧向掌侧移位,形成典型的银叉枪刺样畸形。 23、桔皮样改变:乳腺癌晚期,淋巴液潴留,致乳房肿胀,使皮肤毛囊呈现小凹。 24、Dugas征阳性:肩关节脱位,搭上卡不上,卡上搭不上。 25、尿潴留: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排出。 26、颅内压增高:ICP持续超过200mmh2o 27、脑疝:是ICP增高的严重后果,是由于颅内压力增高超过了脑部的自身代偿能力,脑组织从压力高处向压力低处移位,压迫脑干、血管和脑神经,引起脑干损害及脑脊液循环通道受租而产生的一系列严重变化。 28、颅骨骨折:指颅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的改变。 29、脑损伤:是指脑膜、脑组织、脑血管及脑神经的损伤。

《外科总论》名解与大题

名词解释 1、无菌术(asepsis):是针对微生物及其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 2、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 3、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5、低渗性脱水:水钠同时缺失,缺水少于缺钠,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135mmol/L。 6、高渗性脱水(hypertonic denydration):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6、等渗性脱水(isotonic dehydration):水和钠成比例消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 *7、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是指患者肾排水功能降低,或再输入大量水,使细胞内外液容量均增加,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又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8、高钾血症:血清钾大于5.5 mmol/L,常见于摄入过多、肾排钾功能减退或细胞内钾外移。 9、低钾血症:血清钾小于3.5 mmol/L,常见于摄入不足、肾外丢失及钾与肾脏排出过多。 10、代谢性酸中毒(metabolic acidosis):由酸性物质的积累或产生过多,或HCO3-丢失过多造成。 11、呼吸性酸中毒:肺泡通气及换气功能减弱,不能充分排出体内生成的CO2,以致PaCO2增高,导致高碳酸血症。 12、呼吸性碱中毒:肺泡通气过度,体内生成的CO2排出过多,以致PaCO2降低,pH 上升,致低碳酸血症。 13、代谢性碱中毒(metabolic alkalosis):是指细胞外液H+丢失或碱过多而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为特征的酸碱紊乱。 *14、休克: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 *15、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储存于肝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于毛细血管中的血量。 *16、低血容量休克(hypovolemic shock):常因大量出血或体液丢失,或液体存于第三间隙,导致有效循环量降低引起,由大血管破裂或脏器出血引起的称失血性休克;各种损伤或大手术后同时具有失血及血浆丢失的称创伤性休克。 16、冷休克:低动力型,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瘀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和CO减少,病人皮肤湿冷。 暖休克: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CO正常或增高,有血流分布异常和动静脉短路开放增加,细胞代谢障碍和能量生成不足,病人皮肤比较温暖干燥。 *17、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指严重创伤、感染和休克时,原无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在同时或在短时间内相继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系统的功能障碍。 20、麻醉(anesthesia):利用麻醉药物使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系统中某些部位受到暂时的、完全可逆的抑制。

外科学总论重点

外科学 1 现代外科学奠基于三大问题的解决:手术疼痛、伤口感染、止血、输血 2 无菌术:无菌术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基本操作规,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无菌术包括灭菌、消毒、操作规及管理制度。 灭菌:是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 消毒:是指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并不要求清除或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胞等)。 手术伤口感染的细菌来源 ①人体皮肤表面。 ②人体鼻咽腔。 ③体感染灶和胃肠道、气管等 ④空气。 ⑤手术器械、敷料和其它未消毒或被细菌污染的手术用品。 3 应用灭菌的物理方法有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用物理的方法(高温等)能把应用于手术区域或伤口的物品上所附带的微生物彻底消灭掉。手术器械和应用物品如手术衣、布单,都可用高温灭菌,紫外线用于室空气灭菌。 电离辐射法和应用:主要用于药物如抗生素等的制备过程。也用于一次性医用物品的灭菌。 辐射消毒优点: ①可在室温处理(冷消毒) ②射线穿透力强,消毒均匀彻底,无有害残留物 ③易于集装处理,效果高、可靠性强,便于连续作业 ④成本低、处理价格便宜 有些化学品如甲醛、环氧乙烷及戊二醛等也可消灭一切微生物。应用化学方法还可用于某些特殊手术器械的消毒,手术人员的手和臂的消毒以及手术室的空气消毒,某些药液的蒸气(如甲醛)可渗入纸、衣料和被服而发挥灭菌作用。 4 (一)高压蒸气法 ①下排式高压蒸气灭菌器由一个具有2层壁的耐高压的锅炉构成。清毒室、蒸气产生高压高温而发挥灭菌作用。灭菌器压力104~137.3kPa。温度达121~126℃。维持30′。能杀灭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的一切微生物。 ②预真空式蒸气~170kPa。132℃。4~6分钟达到灭菌效果 注意事项 ①包裹大小适中。包扎不宜过紧,体积上限40cm×30cm×30cm ②包裹排列不宜过密 ③预置包、包外灭菌指示纸带(以前同硫磺)粉末溶化为达到标准。 ④易燃、易爆物品如碘仿、苯类禁用 ⑤瓶装液体灭菌,用纱布包扎瓶口。如同橡皮塞,应插针头排气 ⑥已灭菌物品要标明日期,与未灭菌物品分开放置 ⑦高压灭菌器由本人负责 高压蒸气灭菌适用对象:同于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搪瓷、敷料、橡胶制品等。 (二)煮沸法 有未用的煮沸灭菌器、铝锡或不锈钢锅也可适用于金属器械、玻璃及橡胶类。煮沸100°,持续15~20分钟,一般细菌可杀灭,带芽胞的细菌需煮沸1小时以上并持续15~20分钟高原地区可用压力锅,海拔每增长率高300M,灭菌时间延长2分钟。压力锅的蒸气压一般为127.5kPa,124℃,10分钟。 注意事项

外科(一)名词解释

外科(一)名词解释 总论 1.无菌术:是针对感染源所实施的一种预防保护措施。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 2.灭菌法:是指用物理的方法,消灭与手术接触区或伤口接触物品上的一切活的微生物的方法。 3.消毒法:即抗菌法,是指应用化学药物来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 4.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水和钠等比例丧失,血清钠可在正常范围内,细胞外液的渗 透压也维持正常,是外科给患者最易发生的一种缺水。 5.代谢性酸中毒:由于体内HCO3ˉ减少引起血ph低于7.35的酸碱失衡状态。 6.休克:是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所导致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是 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综合病征,有效循环血量锐减是其共同特征。 7.感染性休克:是由脓毒血症引起的低血压状态,又称为脓毒性休克。 8.暖休克:高动力型(高排低阻)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扩张,阻力降低,心排出量正常或增高,或者皮 肤比较温暖干燥,称~。 9.冷休克:低动力型(低排高阻)休克,表现为外周血管收缩,微循环淤滞,大量毛细血管渗出致血容量 和心排出量降低,患者皮肤湿冷,称~。 10.麻醉:是用药物或非药物,使患者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 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 11.局部麻醉:暂时阻断周围神经的冲动传导,使受这些支配的相应区域产生麻醉作用,称为局部麻醉。 12.全身麻醉:麻醉药经呼吸道或静脉,肌肉注入体内,使中枢神经受抑制,称~。 13.静脉麻醉:麻醉药经静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产生的全身麻醉方法。 14.切口感染:是指清洁切口并发感染或有可能污染的切口出现了感染。 15.外壳感染:一般是指需手术治疗的感染性疾病和发生在创伤,手术,介入性诊疗操作后并发的感染。条 件性(机会)感染:指平常为非致病或致病力低的病原菌,由于数量增多使毒性增大,或人体免疫力下降,乘机侵入而引起的感染。 16.疖:为单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累及皮下组织,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7.痈:是邻近多个毛囊及其所属皮脂腺,汗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或由多个疖融合而成。 18.脓毒症:是由全身反应的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19.脓毒综合征:当脓毒症合并有器官灌注不足表现,如低氧血症,乳酸酸中毒。少尿,急性甚至改变等, 则称为脓毒综合征。 20.菌血症:脓毒症时,如血培养阳性称~。 21.甲沟炎:指甲近侧(甲根)与皮肤紧密相联,皮肤沿指甲两侧向远端延伸,形成甲沟。指甲一侧或两侧 甲沟及其周围组织的感染,称~或指甲周围脓肿。 22.脓毒症:是全身炎症反应的表现,如体温,循环,呼吸等明显改变的外科感染的统称。 23.破伤风:是破伤风杆菌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而引起的急 性特异性感染 24.气性坏疽:也称梭状芽孢杆菌性肌坏死,是由于梭状芽孢杆菌引起的特异性炎症。 25.创伤:是指机械性致伤因素作用于人体所造成的组织或器官结构完整性的破坏或功能障碍。 26.烧伤:是指由热力,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各种致伤因子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27.一期愈合:组织修复以原来细胞为主,仅含少量纤维组织,局部无感染,血肿,或坏死组织,再生修复 过程迅速,结构和功能复杂。 28.二期愈合: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为主,不同程度的影响结构和功能恢复,多见于损伤程度重,范围大, 坏死组织多,且常伴有感染而未经合理的早期处理的伤口或创面。 29.烧伤:是指由热力,光,电,化学物质及放射线等各种致伤因子所引起的组织损伤。

外科学总论复习题

外科学总论复习题 16临床高起本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哪一种反应为输血时最常见的并发症( )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过敏反应 2. 心脏复苏时最常用、效果最好的药物是( ) A、利多卡因 B、碳酸氢钠 C、肾上腺素 D、氯化钙 E、阿托品 3. 幽门梗阻的病人,因长期呕吐常易发生( ) A、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B、低钾高氯性碱中毒 C、高钾高氯性碱中毒 D、高钾低氯性碱中毒 E、高钾高氯性酸中毒 4. 非胃肠道手术病人,术前应禁食( ) A、2 小时 B、4 小时 C、6~8 小时 D、8~12 小时 E、24 小时 5. 输血可能引起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 A、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B、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C、溶血反应 D、细菌污染反应 E、出血倾向 6. 急性肾衰竭时以下哪个是错的( ) A、机体代谢产生的固定酸需通过肾排出体外,因此,ARF 经常会导致酸中毒 B、因磷排泄减少,导致钙吸收减少,出现低钙血症 C、病人易出现负氮平衡,因此,补氮量愈多愈好 D、血液透析的优点是能快速清除过多的水分、电解质和代谢产物 E、高血钾时见效最快的方法是静脉内注入钙离子 7. 诊断高钾血症最有力的证据是( ) A、心电图T 波高尖 B、病人出现神志淡漠 C、心电图出现病理性u 波 D、血清钾离子浓度超过5.5mmol/L E、腹泻 8. 下列那种呼吸形式是代谢性酸中毒的典型表现( ) A、深慢呼吸 B、深快呼吸 C、浅慢呼吸 D、浅快呼吸 E、潮式呼吸 9. 呼吸性酸中毒首要地治疗措施是( ) A、使用碱性药物 B、抗感染 C、改善通气功能 D、吸氧 E、高压氧 10. 治疗失血性休克的关键是( )

外科学--(外科总论)复习题

1.无菌感染轻感染重。 2.等渗性缺水。。 4.微循环痉挛期。 5.气管切开。 6.控制和解除痉挛。 7.肿块。 8.正确处理伤口。9.呼吸加深加快。 10.钙。 11.肺。 12.外科热。 1 3.手术。 名词解释 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指由、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的症状和体征。 2.脑震荡是指头部受伤后立即出现段时间的意识障碍,而没有器质性脑损害,神经系统检查没有阳性体征。 3.多器官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若2个或2个以上的重要器官或系统同时或序贯发生功能障碍或衰竭,称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4.清创术即在麻醉下彻底清洗伤口,去除失活组织、异物、血块等,使污染伤口变为清洁或接近清洁伤口,争取一期愈合。 5.骨折是指骨的连续性或完整性破坏。 问答 试述如何利用沟通技巧,让病人乐意“早期离床活动”。 首先,向病人说明下床活动的好处,包括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肺功能,有力于呼吸运动,防止肺部并发症。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防止术后便秘和粘连性肠梗阻。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膀胱功能恢复,防止尿潴留。改善精神和心理状态,有利于病人康复。 其次,教会病人下床活动的方法,如保护伤口,缓慢起床。 最后,说明下床活动的注意事项,如先床边、室内,再室外。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发

生疲劳为度,如有不适及时休息。 病例分析 1.术前处理原则 (1)安置病人休克卧位,注意保暖。 (2)给氧气吸入,每分钟6~8L/min (3)立即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快速补液、输血,抗休克,而且要边抗休克边做手术准备。(4)插胃管。 (5)皮肤准备。 (6)麻醉前用药:如阿托品和苯巴比妥钠,术前30分肌注。 (7)抗生素和TAT过敏皮试,使用抗生素和TAT。 (8)检查血常规、血型,准备术中用血。做好其他必需的术前准备。 (10)术前谈话和签署手术协议书。 术前观察重点 (1)生命体征:包括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 (2)意识状态。 (3)皮肤颜色和温度。 (4)末梢循环情况。

外科学总论知识点大全

1外科学的范畴:①损伤:各种致伤因子引起的人体组织破坏及功能障碍②感染:炎症、感染、外科感染③肿瘤④畸形⑤需要外科治疗的某些功能障碍性疾病。2.无菌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3.无菌术的内容:包括灭菌法、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4.灭菌:指杀灭一切活的微生物5.消毒: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微生物,但不要求清除或者杀灭所有微生物(如芽孢等)6.伤口沾染的来源:①皮肤②鼻咽腔③感染病灶和有腔器官④空气中的带菌微粒⑤器械、用品、药物等7.清除细菌的方法:①机械的除菌方法②物理灭菌法:高温、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③化学消毒法:醇类、氧化剂、表面活性剂、酚类、烷化剂8.物品存放时间一般不超过7日,在寒冷干燥的条件可延长到14日,逾期应重新处理。等渗性缺水: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这种在外科病人最易发生。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常见病因:①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肠外瘘、大量呕吐等;②体液丧失在感染区或软组织内,如腹腔内感染、烧伤等。 临表:恶心厌食少尿,但不口渴,眼窝凹陷皮肤松弛等,若短期内体液丧失细胞外液的25%则有脉搏细速肢端湿冷血压不稳等血容量不足症状,丧失30~35%有更严重的休克表现。休克伴发代酸,若丧失的体液为胃液则伴发代碱。诊断:实验室检查有血液浓缩,RBC、HB、血细胞比容均明显升高,尿比重增高,钠氯一般无明显降低。治疗:静滴等渗盐水或平衡盐溶液(乳酸钠、复方氯化钠溶液),纠正缺水后,排钾量会有所增加,血清钾因细胞外液量增加而被稀释故在尿量达到40ml/h后,补钾即应开始。 低渗性缺水:又称慢性缺水或继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少于失钠,故血清钠低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低渗状态。低渗性脱水的主要病因及治疗原则。主要病因有:①胃肠道消化液持续性丧失,如反复呕吐、长期胃肠减压引流或慢性肠梗阻,以至于大量钠随消化液排出。②大创面的慢性渗液。③肾排出水和钠过多,如应用排销利尿剂未注意补给适量钠盐,使体内缺钠程度多于缺水。④等渗性缺水治疗时补充水分过多。临表:恶心呕吐视觉模糊软弱无力,一般均无口渴感,当循环血量明显下降时,肾滤过量相应减少,一直代谢产物潴留,神志淡漠、肌痉挛性疼痛、腱反射减弱。①轻度缺钠,<135mmol/h疲乏头晕手足麻木。②中度缺钠,<130除有上诉症状外尚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血压不稳脉压减小、站立性晕倒尿少。③重度缺钠<120神志不清、肌痉挛性抽痛、腱反射减弱木僵甚至昏迷,常伴休克。诊断:尿比重在以下,钠和氯明显减少血钠低,RBC、Hb、血细胞比容、血尿素氮均升高。治疗:①积极处理致病原因。 ②采用含盐溶液或高渗盐水静脉输注,以纠正低渗状态和补充血容量。速度先快后慢,总输入量分次完成。③重度缺钠出现休克者应先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晶体液(复方乳酸氯化钠和等渗盐水)胶体液(羟乙基淀粉和右旋糖酐、血浆)都可应用,然后静滴高渗盐水。 高渗性缺水:又称原发性缺水,水和钠同时丢失,缺水更多,血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主要病因有:①摄入水分不足②水分丧失过多,如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暴露疗法、糖尿病未控制致大量排尿 等。临表:轻度缺水时口渴尤其他症状,缺 水约为体重2%~4%,中度缺水有极度口渴乏 力、尿少、眼窝下陷烦躁,缺水量为体重4%~ 6%;重度者可出现幻觉甚至昏迷,缺水超过体 重6%。诊断:尿比重增高、红细胞计数、血 红蛋白量、白细胞比重升高,血钠大于 150mmol/L。治疗:①病因治疗②无法口服者, 静滴5%葡萄糖或低渗的%氯化钠,补充已丧 失的液体。③尿量超过40ml/h后补钾。 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指机体摄 入水总量超过排水量,以致水在体内储留, 引起血液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病因: ①各种原因致ADH分泌过多②肾功能不全, 排尿能力下降③机体摄入水分过多或接受过 多静脉输液。临表:急性水中毒(颅内压增 高,脑疝)慢性水中毒(软弱无力、恶心呕 吐嗜睡、体重明显增加、皮肤苍白湿润)。诊 断:RBC、Hb、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血浆 渗透压降低。治疗:①禁水②利尿剂20%甘 露醇或25%山梨醇200ml静脉快速滴注。 低钾血症:血清钾</L,引起以肌细胞 功能障碍为主的病症。低钾血症的常见原因 有①钾的摄入过少。②应用利尿剂、盐皮质 激素过多,肾小管性酸中毒,急性肾衰多尿 期,使钾从肾排出过多。③钾从肾外途径丧 失,如呕吐、持续胃肠减压等。④钾向组织 内转移,如大量输注葡萄糖和胰岛素,或代 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⑤补液病人长期接 受不含钾的液体。临表:最早出现肌无力(先 四肢以后延及躯干和呼吸肌),还可有软瘫、 腱反射减退,腹胀肠麻痹,心电图早期T波 降低变平或倒置,随后ST段降低、QT延长 和U波。低钾血症可致代碱、反常性酸性尿。 (低钾三联征:①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② 胃肠肌力减退③心脏张力减低)。诊断:病史 +临床表现+心电图+血清钾测定。治疗:(1) 补钾方法:能口服者尽量口服,不能口服者 应静脉补给。补钾的量可参考血清钾降低程 度,每天补钾40~80mmol(约相当于每天补 氯化钾3~6g)。少数严重缺钾者,补钾量需 递增,每天可能高达100~200mmol。(2)注 意事项:①严禁静脉推注补钾。②补钾的浓 度为每升液体中含钾量不宜超过40mmol(相 当于氯化钾3g)。③补钾的速度一般不宜超 过20mmol/h,每日补钾量不宜超过100~ 200mmol。④如病人伴有休克,应先输结晶体 液及胶体液,待尿量超过40ml/l后,再静 脉补充钾。 高钾血症:血清钾超过/L称高钾血症, 是一种短时间内可危及生命的体液失调。原 因:①摄入太多,如口服或静脉补充氯化钾, 大量输入保存期久的库存血②肾排钾障碍如 急慢性肾衰,应用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 苯蝶啶,盐皮质激素不足③胞内钾移出如溶 血组织损伤酸中毒等。临表:神志模糊、感 觉异常、肢体软弱无力,严重高钾有微循环 障碍(皮肤苍白发冷青紫低血压);心动过缓 或心律不齐,严重者心搏骤停。大于L有心 电图改变,早期T波高尖,P波波幅下降, 随后QRS增宽。治疗:停用一切含有钾的药物 或溶液。①使K+暂时转入细胞内,静脉滴注 5%碳酸氢钠100-200rnl②输入葡萄糖和胰 岛素:用25%GS100~200ml,每5g糖加入 胰岛素1U静脉滴注等;肾功能不全者可用 10%葡萄糖酸钙100ml,%乳酸钠溶液 50ml,25%葡萄糖溶液400ml,加入胰岛素 20U,作24小时缓慢静脉滴入。③应用阳离 子交换树脂:每日口服4次,每次15g,可 从消化道携带走较多的钾离子。④透析疗法: 有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用于上述疗法仍不 能降低血清钾浓度时。以对抗心律失常:静 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溶液20ml。钙与钾有 对抗作用,能缓解 K+对心肌的毒性作用。 血钙正常,其中45%为离子化合物,维持 神经肌肉稳定的作用。正常血镁对神经活动 的控制、神经肌肉兴奋性的传递、肌收缩、 心脏激动性均有重要作用。 低钙血症:病因:急性重症胰腺炎、坏死 性筋膜炎、肾衰、消化道瘘、甲状旁腺受损 害的病人。临表: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引 起,口周及指尖麻木针刺感、手足抽搐、肌 肉绞痛、腱反射亢进。诊断:Trousseau、 Chvostek征阳性,血清钙测定低于L治疗: 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静注, 如有碱中毒应同时纠正。 镁缺乏:病因:长时间胃肠消化液丧失, 如肠瘘或大部小肠切除术后、加上进食少、 长期应用无镁溶液治疗、急性胰腺炎等。诊 断:记忆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烦躁不 安,手足徐动,严重缺镁可有癫痫发作。镁 负荷试验有助诊断。治疗:氯化镁或硫酸镁 溶液静滴。 代谢性酸中毒:是临床最常见的酸碱失调, 由于体内酸性物质的积聚或产生过多,或 HCO3﹣丢失过多。主要病因:①碱性物质丢 失过多,如腹泻、消化道疾等使HCO3﹣丧失 过多,应用碳酸酐酶抑制剂可使肾小管排H+ 减少。②肾功能不全,造成HCO3﹣吸收减少 和(或)内生性H+不能排出体外。③酸性物 质过多,如失血性及感染性休克,组织缺氧, 脂肪分解等使有机酸生成过多,糖尿病或长 期不能进食,体内脂肪分解过多可形成大量 酮体,引起酮体酸中毒。临表:轻度可无明 显症状,重症疲乏、眩晕、是谁,迟钝或烦 躁,最明显表现是呼吸深快,呼吸肌收缩明 显。面颊潮红,心率加快,血压常偏低。代 酸降低心肌收缩力和周围血管对儿茶酚胺的 敏感性,病人易心律不齐,急性肾功能不全 和休克。诊断:有严重腹泻、常楼或休克病 史,又有深快呼吸,血气分析HCO3﹣、BE、 PaCO2均降低。治疗:①病因治疗放首位: 只要能消除病因,再辅以补液,较轻代酸 (HCO3﹣为16~18mmol/L)常可纠正不必用 碱性药物;低血容量休克伴代酸经补充血容 量之后也可纠正;对这类病人不宜过早用碱 剂②低于15mmol/L者应在输液同时用碱剂 碳酸氢钠溶液,首次补给5%碳酸氢钠 100-250ml不等,用后2-4h复查动脉血气分 析及血浆电解质浓度,根据测定结果再决定 是否继续输给以及输给用量,边治疗边观察, 逐步纠酸是治疗原则。 代谢性碱中毒:体内H+丢失或HCO3﹣增 多引起。病因:①胃液丧失过多是外科病人 最常见原因:酸性胃液大量丢失丧失大量 H+、CI﹣。肠液中HCO3﹣未能被胃液的H+ 中和,HCO3﹣被重吸收入血。另外胃液中CL 丢失使肾近曲小管CL减少,代偿性重吸收 HCO3﹣增加,导致碱中毒。大量胃液丧失也 丢失钠,钾钠交换、氢钠交换增加,即保留 了钠,但排出钾和氢,造成低钾血症和碱中 毒。②碱性物质摄入过多:长期服用碱性药 物,大量输入库存血③缺钾:低钾血症时。 钾从胞内移出,每3个钾从胞内移出,有2 钠1氢进入胞内,引起胞内酸中毒和胞外碱 中毒。④利尿剂作用:呋塞米、依他尼酸抑 制近曲小管对钠、氯再吸收,而并不影响远 曲小管钠和氢交换。因此,随尿排出CL比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题库

外科总论名词解释题库 1.无菌术:在手术穿刺、插管、注射及换药过程中,就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范及管理制度。 无菌术十大原则:(1)手术人员穿无菌手术衣和手套,不得接触背部、腰以下、肩以上部位。(2)不可在手术人员背后传递手术器械。(3)手术手套破损或污染,立即更换。(4)手术过程中,如手术人员调换位置,一人后退一步,背对背到达另一位置。(5)手术前、关闭切口前均要清点敷料、器械,以免遗漏。(6)切口边缘应以无菌纱布、手术巾覆盖,以免污染。(7)缝合前,需用70%酒精再次消毒皮肤。(8)切开空腔脏器,先用纱布保护周围组织,以免污染。(9)参观手术人员不可距离太近。(10)手术室不应开窗通风或使用电扇,以免扬起尘埃,污染空气。 2.功能性细胞外液:绝大部分的组织间液能迅速地与血管内液体或细胞内液进行交换并取得平衡,这在维持机体的水和电解质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非功能性细胞外液:另有一小部分组织间液仅有缓慢地交换和取得平衡的能力,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但在维持体液平衡方面的做哟甚小。 4.等渗性缺水、急性缺水、混合性缺水:外科病人中最常见,水和钠成比例地丧失,因此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

压也可保持正常,但可造成细胞外液量的迅速减少。 5.水中毒:又称稀释性低血钠,系指机体的摄入水总量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 6.自体输血:是收集病人自身血液后需要时进行回输。既可以节约存库血,又可以减少输血反应和疾病传播,不需要检测血型和交叉配合实验。 7.血浆增量剂:是经天然加工或合成技术制成的胶体溶液,可以代替血浆扩充血容量,分子量和胶体渗透压近似血浆蛋白,能在循环中保持适当浓度,不在体内积聚。如右旋糖酐。 8.休克:体内有效循环血量的降低、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细胞缺氧、代谢紊乱、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病征。代偿期:机体对有效循环血容量的减少早期有相应的代偿能力,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一肾上腺轴兴奋。皮肤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心率加快、呼吸变快、尿量减少脉压减小。抑制期:病人神情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出现意识模糊或昏迷。皮肤苍白、发绀、自肢厥冷、脉搏摸不清、少尿或无尿、血压测不出,皮肤粘膜出血或GI出血(呕血、便血)提示DIC,进行性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给予吸氧不能缓解,提示ARDS。 9.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用带有分光光度血氧计的改良式肺动脉导管,获得血标本进行混合静脉S-VO2,判断体内氧供与氧消耗的比例。 10.CVP,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循环功能和血容量的常用指标,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