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基础课程设计---汇总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汇总
测绘基础课程设计---汇总

内蒙古科技大学

矿业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2/27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二、测区概况

三、已有成果及资料

四. 施工进度计划表

五.执行的规范及要求

六.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七.测区与分幅

八.测图方法及仪器

九.经费预算

十.设计依据

十一.设计总结

霍各乞二号铁多金属矿床区1﹕500

地形图测绘

技术设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测绘学基础》课程之后,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综合性实践和应用。在课程设计中,每个同学都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和总结,使课程各部分都融会贯通。应用系统的测量学基础知识,对布

设图根平面控制网和图根高程网控制技术做出合理选择。分析和解决控

制网布设和地形图测绘中的一系列技术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

1.总结和检验《测绘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通过布设图根控制网的技术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图根控制网技

术设计的方法及地形图测绘方法。

2.将《测绘学基础》课程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和

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经过演绎和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的逻辑组合,而完成技术方案设计任务,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

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课程设计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

技术性的文件.设计这通过对自然语言-----文字和人工语言----图像,表格,公式等各种符号的综合应用,进行科技写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4.制作霍各乞矿区的平面图的测图课程设计.

二.测区概况

地形: 霍各乞矿区位于巴彦淖尔盟西北部,地理坐标在东105°8′20″~107°38′20″,北纬40°41′30″~42°21′40″之间。地处内蒙古高原西部,地形复杂,阴山山脉西部的狼山横亘旗境内,山峰耸立,南陡北缓,主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 365米,为旗最高点。阴山以北多为戈壁,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在850~1 700米之间,此外,还有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有各类矿床2处,其中特大型矿床1处,大型矿床5处,中型矿床2处,小型矿床13处,各类矿点80多处。按矿种分,共有八大类,45个矿种。一类是能源矿产:石油;煤、油页岩;二类是黑色金属矿产:铁、锰、铬、钛、钒;三是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镍、钴;四是贵金属矿产:金、银、镉;五是稀有稀土放射性矿产:铍、铌、钽、铀;六是冶金辅助原料矿产:石英、营石、白云石;七是化工原料矿产:硫、磷、钾盐、蛇纹岩、石膏;八是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白云母、大理岩、石榴石、绢云母、长石、高龄土、砖瓦用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饰面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水晶、玛瑙、玉髓、紫晶、紫牙乌、海兰宝石、壁玺、硅石等,其中探获储量的有23种。

矿山已进行露天开采,现生产水平有1 984 m、1996m、2 008 m、2 020 m、2 032 m 5个水平。1 996m水平以上原生矿石已基本采空,但岩石大盆欠剥,造成剥采比严直失调。矿山已形成上部开拓运输公路和1994m总出人沟口,并与破碎车间和排土场相接。矿山采用15 t的公路型自卸汽车运输矿石和废石.

气候: 霍各乞矿区地处中温带,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4.4℃左右,最高气温为35.2℃,最低气温为-34.6℃,年平均降水量在138.5毫米左右,年蒸发量2 752.2毫米,年日照3 279.1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4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5.1米/秒,瞬间最大风速36米/秒。年均七级以上大风日数89.6天,自然条件恶劣。乌拉特后旗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均不丰富,是缺水地区。地表水:全旗平均年总流量6 442万立方米,其中前山黄河流域1 148.8立方米;山后内陆河流域5 293.2万立方米。地下水:全旗地下水资源和来源可分为4个类区:黄河水补给区;外流水系区;内流水系上游区;内流水系下流区。

三.已有成果及资料

目前,有一张1:2000的矿区地形平面图,面积约为3.04平方千米.以及矿区各种矿物的分布情况,以及矿井,探矿口的具体位置,图中显示有勘测的控制点数个.还有矿区的地形情况以及气候情况.

四. 施工进度计划表

在人员分配上,预计为三个组进行测量工作,每组负责两个测区。

五.执行的规范及要求

1.图根控制点的密度要求

2. 边角组合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3.导线测量水平角观测技术指标

六.图根控制网的布设

1. 布网原则

在地形图上,按照有关规范的技术规定,在大等比例尺图上以“下棋”的方法确定控制点的位置和网的基本形式。具体地说,图上设计对点位的基本要求是:

(1)从技术指标方面考虑。图形结构良好,边长适中,对于三角网求距角不小于30°;便于扩展和加密低级网,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展望良好的地方;为减弱旁折光的影响,要求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一定的距离;点位要长期保存,宜选在土质坚硬,易于排水的高地上。

(2)从经济指标方面考虑。充分利用制高点和高建筑物等有利地形、地物,以便在不影响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尽量降低觇标高度;充分利用旧点,以便节省造标埋石费用,同时可避免在同一地方不同单位建造数座觇标,出现既浪费国家资财,又容易造成混乱的现象。

(3)从安全生产方面考虑。点位离公路、铁路和其他建筑物以及高压电线等应有一定的距离。

具体布设方法和步骤如下:找点;按上述对点位的基本要求,从已知点开始扩展;判断和检查点间的通视;估算控制网中各推算元素的精度;据测区的情况调查和图上设计结果,写出文字说明,并拟定作业计划。

2. 平面图根控制网布设

2.1. 首级控制网的布设

在布网时,小组决定布两级网,在首级控制网的布设中,选择一级小三角网做为首级控制网。一级小三角网即符合地形,又符合实际要求。

详图见附录1.

2.2.首级图根控制点的选择

1)便于测角、量边,相邻点之间必须通视,点位能长期保存

2)便于加密、扩展和寻找

3)观测视线超越(或旁离)障碍物应在1.3m以上

4)便于地形测绘,点位要选在视野辽阔,易于扩展、土层坚实、易于排水的地方

5)边长适宜,各导线边长最好大致相等,并尽量避免由短边突然转到长边,短边应尽量的少,以减少对测角精度的影响

2.2. 二级控制网的布设方案

(1)布设方式:二级附合导线网

(2)技术要求:

3.建立标志

测量觇标的作用是供观测照准和升高仪器之用,它的建造质量直接影响观测精度。另外每座觇标都要求保存一定的年限,以便布设低级网时使用,因而要求造得牢固、稳定端正。建造觇标是一项细致而繁重的工作,其实用技术应在实际作业中学习和掌握。下面就造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概略的介绍。

1)实地标定橹柱

通常采用透明纸标定坑位法,此法简单可靠,且不受通视条件的限制。具体作法:取一张透明纸,在其中间部分任取一点O(如下图),以O作为中心,每隔120°画方向线OA、OB、OC 这就代表三脚标的三个橹柱方向(如为四脚标则每隔90°画一条方向线)。考虑到橹柱的直径并保证视线距橹柱方向有一定的距离(国家规范中有规定),在三条方向线左右各划出10°的范围作为不通视区(图中的阴影部分)。

首先在设计图上确定坑位方向。即将透明纸的中心与选点图上欲建标的三角点重合,转动透明纸,使待测的三角点方向都落入通视区内,并选出最佳位置用量角器量出一个橹柱(见右图)与某个能直接通视的邻点方向间的角度,此角度为56°30′。

实地标定坑位时,以该三角点(龙山)定向。用经纬仪测出已知角(56°30′)即得橹柱的方向,再转120°、240°便得到橹柱、的方向。在标定的橹柱方向线上,量出三角点中心到橹柱坑中心的距离,就得到了橹柱基坑的位置。

2)挖基坑及浇灌坑底水平层

基坑深度约lm左右,底层应用混凝土浇灌抹平,并用水准仪操平,以保证基坑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木质寻常标,可以不浇水平层,但要在基底填充石头砂子并夯实。

3)检查照准圆筒是否竖直及各方向是否通视

觇标竖起后应检查照准圆筒是否竖直,可用经纬仪在相隔90°的两个方向上进行。如不竖直,则要加以调整(为了调整的方便,标心柱先不要固定)。如标架不端正,则要调整基坑底的高度,圆筒位置校正完毕后,再用仪器检查各方向的通视情况,确认无问题后,再填土夯实,使橹柱固定。

4)觇标的整饰和编号

上述工作全部完成后,最后整饰一下觇标的外观,并在橹柱的适当位置整齐的写上三角点点名、等级、编号及建造年月等。

三角测量的标石中心是三角点的实际点位,通常所说的三角点坐标,就是指标石中心标志的坐标,所有三角测量的成果(坐标、距离、方位角)都是以标石中心为准的。因此,对于中心标石的任何损坏或位移,都将使三角测量成果失去作用或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其精度。所以,中心标石埋设的质量,是衡量控制网质量的一项指标。

三、四等三角点的标石由两块组成(见下左图)。下面一块叫盘石,上面一块叫柱石,盘石和柱石一般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然后运到实地埋设。预制时,应在柱石顶面印字注明埋设单位及时间。标石也可用石料加工或用混凝土在现场浇制。

盘石和柱石中央埋有中心标志(见上右图)。埋石时必须使盘石和柱石上的标志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埋设标石一般在造标工作完成后随即进行。埋设时,应使标石中心与觇标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

2.造标、埋石国家水准点标石的制作材料、规格和埋设要求,在《国家

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以下简称水准规范)中都有具体的规定和说明。关于工程测量中常用的普通水准标石是由柱石和盘石两部分组成,如图1-3所示,标石可用混凝土浇制或用天然岩石制成。水准标石上面嵌设有铜材或不锈钢金属标志,如图1-4所示。

首级水准路线上的结点应埋设基本水准标石,基本水准标石及其埋设如图1-5所示。

墙上水准标志如图1-6所示,一般嵌设在地基已经稳固的永久性建筑物的基础部分,水准测量时,水准标尺安放在标志的突出部分。

埋设水准标石时,一定要将底部及周围的泥土夯实,标石埋设后,应绘制点之记,并办理托管手续。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4.测角

经纬仪的对中误差不应大于1mm,导线的转折角有左角和右角,附合导线一般观测左角,但闭合导线观测内角。图根导线的水平角观测应采用不低于DJ6型经纬仪,观测一个测回,两个半测回之间的观测值的差数,不得超过40″。在每站观测工作结束前,需当声进行检查计算,若发现观测结果超限或有错误时,应立即重新观测,直至符合要求后,方可迁站。

七.测区编号坐标与分幅

说明:表1是每组测区的坐标以及每个测区中所包含的首级控制点的个数和二级加密时的点数个数要求。

表2是首级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

分幅是按照国家标准以及任务要求进行划分的。按要求,测绘一幅1:500图,分幅按50*50cm,按矿区大小可分为49幅图进行测绘。

详见附录二。

八.测图方法及仪器

仪器:全站仪,经纬仪,钢尺,棱镜,笔记本电脑,移动电源,备用电源,手持GPS,矿区图纸

方法:1.各组到所负责的测区实地勘测实况,制定合理的计划。

2.各组测量时要按照国家规范以及任务要求测量。

3.在各小组测量完成后,需组长签字确认。

4.在测量完成后,集体拼图、整饰,查漏补缺。

5,最后确认全图无误后即可交图。

九.经费预算

十.设计依据

1.GJJ8—99《城市测量规范》

2.GB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3.GB/T7929—1995《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1:500 1:1000 1:20000地形图图示》GB/T 20257.1-2007

5.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6. 《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

7.《测量学基础》,王金山主编,教育科学出版社

8. 《地形测量学》,罗聚胜、杨晓明主编,测绘出版社

9. 《测量学教程》,崔希民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

十一.设计总结

在为期两周的测绘学基础课程设计中,通过对实际地形图的观察及实际绘图后,我不仅仅学习到了新的知识,同时我也对测绘学基础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这即使我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又增加了我与小组成员讨论、合作的机会。在与指导教师的沟通与交流后,无形中不仅曾进课堂知识,同时也拓展了一些实际工作中所需的必要知识。

在设计过程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小组成员的思考、讨论和查阅资料,最终我们都找出了原因所在,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我真正的体会到实践出真知,真正的体会只有通过亲自动手实践,才能使我们掌握的知识不是纸上谈兵。

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我对测绘方法、测量过程、计算过程、小组分工、工程预算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体会到理论知识重要性,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必定踏实、认真对待,多加思考,把不懂的知识彻底掌握,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打好基础。

课程设计虽然只是书面上的东西,没有实际操作,但这是实际工作的前提与基础,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测量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它就如楼房的施工图纸,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在今后的学习及工作中,要认真的纪录每一个重要的点,因为这是我们积累知识的最重要的途径。

设计虽然结束了,但课程设计带给我的重要经验和教训我要牢记心中,还要继续加以总结,提升。同时,深刻牢记老师的教导,积极实践,刻苦的学习。争取把自己提升到最高。

地图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地图学课程设计》 说明书 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姓名薛春惠成绩 班级 13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学号2013804142 日期 2015/6/27

目录 一、地图内容 二、设计步骤 收集资料 绘制地图 三、城市状况 四、南海旅游景点 六、存在的不足 七、专题图 一、地图内容

二、设计步骤 1 收集资料 收集各种地图、影像、数据和文字资料,分析汇总资料,选取有效部分加工使用,分别用到《中国自然地理地图集》、《广东省交通地图》、《佛山市旅游地图》、《佛山市南海区地图》、1:10万佛山市地形图、佛山市卫星影像等。 2、绘制地图 (1)投影网格与比例尺:依据地图内容、用途选用等比例尺底图,注意 图廓的配准、注记与经纬网密度删减。 (2)水系:选用河流、湖泊、水库、海岸线等,适当概括。 (3)居民点:居民点分级、概括,地名分级注记。 (4)边界线:视专题地图需要选取(国、省、市、县、镇边界),线性符 号选用与设计。 (5)交通线:铁路(车站)、国道、高速公路和水运航线(码头) 三、城市状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 3.3 行政规划 3.4 人口概况 3.5 矿产资源 3.6 水资源和水文情况 3.7 商业广场情况 四、南海旅游景点 西樵山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广东省南海市西南部,面积约十四平方公里,西樵山有七十二峰,以山青,水奇著称,享有“岭南佳境”之盛名。1988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樵山是七八千万年前由海底火山喷发岩浆,岩状,火山灰后形成的死火山,山体外陡内平,状若莲衣复合,大秤峰居群峰之首,九龙岩,冬菇石,石燕石等峰岩形态万千。西樵山岩石节理发育,裂隙纵横,富有潜水,形成多处水景,有232口泉眼,28处瀑布。“欲览西樵胜,应先访白云”。位于西樵山西北部的白云洞为——马蹄形山谷,它兼收岩泉飞瀑之美,有“胜甲西樵”之称。三峰之间有两飞泉左右迂回而下,称“大云泉”、“小云泉”。泉水折叠汇成了三个湖,即所谓“白云飞下过三湖”:上为“应潮湖”,中为“鉴湖”,下为“会龙湖”。现在其下又增辟“白云”、“人工”两湖,形成五湖飞瀑交辉,亭台山水相映的奇泉。洞山腰的云泉仙馆原是明代的玉楼书院,云泉仙馆西的“三湖书院”门额为林则徐所题,康有为青年时代曾在此面壁苦读三年,山西南部有西天湖和左垂虹瀑,右垂虹瀑等景;山东南部有清暑岩,云岩飞瀑等景,山东北部有全山最大的瀑布玉岩飞瀑,以及玉岩,仙人石,东天湖等景。 早在新、旧石器时代,西樵山就有人类活动,留下许多历史遗迹,史学界称为“西樵山文化”。明代中叶成为南国理学名山,至今还保存着白云古寺,以及大量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 西樵山碧玉洞 碧玉洞为峰间峡谷,两边怪石嶙峋、谷底狭径崎岖、洞中有玉岩珠瀑,听玉石室、遇仙桥,垂云石、东天湖等景点。其中,玉岩珠瀑为西樵山最大瀑布。 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君行西樵,宛若画中游历,秀甲西樵的白云洞景区,融二十四景于一体,而其间古代建筑掩映,错落有致,碧玉洞,

控制测量学_课程设计报告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指导老师:周显平 班级:测矿11-2 姓名:石磊 学号:1179204105

一、概述 1目的要求 依据精度要求和通视性良好的原则,结合测区自然地理条件的特征和已知控制点,选择最佳布网方案,保证所布设的控制网能能够辐射到整个测区,并满足精度要求。 2任务范围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哈林格尔乡 3 设计任务及作业内容 将四张1:10000的地形图用VPstudio进行矫正,然后利用南方Cass进行拼接并加上图幅,再在拼接好的图上进行设计选点,网型布设完毕后,用科傻软件对所布的控制网进行平差,最后上交一张控制网的地图及技术设计说明书。 二、测区概况 1测量区行政隶属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 2地形情况 哈林格尔乡地处包头市区西南部,总面积83.3平方公里,总人口15847人,乡政府座落于昆区友谊大街南桥东侧。哈林格尔乡地理位置优越,紧靠城区,临近包钢,面对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消费市场十分广阔,交通条件也很便利,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粮食、蔬菜稳步前进,年提供商品粮5832万吨,商品菜35812万公斤,肉、蛋、奶商品量达1105吨、562吨、363吨,大大丰富了包头地区的蔬菜市场。乡镇企业初具规模,形成了轧钢、冶炼、建筑、造纸等15个行业,年产值103800万元,利税11418万元。. 3气候条件 于洪区属高原地区,气候属温和型湿润气候,日照时数为1140—1200小时,年平均气温7.0~7.4℃,大于等于10℃,积温为330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为-33℃,无霜期为155天,年降雨量为700毫米左右,土质为黄土。 4水资源条件 经地质和环保部门检验分析,地下矿泉水资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完全能满足生活与生产用水。 5通讯条件 近年来于洪区陆续开通了无线、光缆和数字程控交换机,实现了国际、国内电话直拔。现有程控电话装机容量4000门,已装机2976门,手机2000余部,还拥有固网信息电话近百部,通讯条件非常便利 三、已有成果及资料

电气工程制图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电气工程制图 课题名称接触器二维绘制及三维造型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工程0991班 学号200901010102 姓名刘心飞 指导教师李春菊彭磊 年月日

湖南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电气工程制图 题目电机/接触器/变压器装 配图二维绘制 接触器三维造型 专业班级 电气工程0991班 学生姓名 刘心飞 学号 200901010102 指导老师 李春菊 彭磊 审 批 谢卫才 任务书下达日期 2011年 月 日 设计完成日期 2011年 月 日

设计内容与设计要求 一.课程简介 《电气工程制图课程设计》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强化学生制图能力培养的集中性实践性教学环节。 二.课程任务与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该课程设计应使学生具备以下基本操作技能: (1) 能正确无误地读懂所给图纸,进一步熟悉机械标准; (2)培养学生熟练运用AutoCAD、Pro/ENGINEER软件绘制工程图纸的能力。 (3)培养正确理解和运用专业技术标准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教学基本内容 (1) 用AutoCAD软件绘制电机/接触器/变压器的装配图。 (2) 用PROE软件对电器典型零件做三维造型,并进行装配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独立完成所布置的任务,不得拷贝。 主要设计条件 1.提供电机/接触器/变压器装配图一张。 2.提供接触器产品一个。 3.提供上机条件。

说明书格式 1.课程设计封面 2.课程设计任务书 3.说明书目录 4.概述 5.绘图过程 6.总结与体会 7.参考文献 8.附录(图纸); 进度安排 时间:1周 星期一上午:下达任务,上课 星期一下午 至 星期四:绘图 星期五上午:准备说明书 星期五下午:答辩 参考文献 1.《AutoCAD 2006中文版实用教程》,蔡希林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Pro/ENGINEER Wildfire 4.0三维造型及应用》,孙海波主编,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 3.《机械制图标准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测量程序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2015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指导书 设计名称: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 计划周数:2周 适用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大地控制测量,测量程序设计 一、设计目的 测量数据处理程序设计是学生在系统学习完大地控制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测量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后,为了系统理解控制网平差的整体过程及综合运用科学工具而安排的。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掌握控制网平差课程设计具体内容、方法和步骤;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编写代码,上机调试和编写说明书等基本技能;锻炼学生阅读各类编程参考书籍及加以编程运用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及日程 在VB、 VC软件或matlab科学计算软件的平台上,选择的具体课程设计题目,进行程序设计与实现,共计10个工作日,工作程序如下: 三、设计的组织: 1.设计领导 (1)指导教师:由教研室指派教师、实验员兼任。

职责:全面组织设计大纲的实施,完成分管工作及相关技术指导。 (2)设计队长:学生班长兼任。 职责:协助教师做好本班学生的人员组织工作。 (3)设计组长:每组一人。 职责:组织执行下达的设计任务,安排组内各成员的工作分工。 2.设计分组 学生实习作业组由3~4人组成(含组长一人)。 四、设计内容 在VB、VC或MATLAB 软件平台上,按选择的设计题目进行相关程序开发 1、闭合导线简易平差、附合导线简易平差支导线计算 2、闭合水准网计算、附合水准网简易平差 3、地形图编号(新、旧两种方法) 4、误差椭圆的参数的计算与绘制误差椭圆 5、水准网严密平差 6、高斯正反算计算 7、高斯投影换带计算 8、七参数大地坐标转换(WGS84-bj54坐标转换、WGS84-CGCS2000坐标转换) 9、四参数坐标转换(西安8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bj54坐标转换、CGCS2000-西安80坐 标转换(平面) 10、大地高转换为正常高的计算 11、工程投影变形超限的处理 12、遥感图像数据处理 13、曲线(曲面)拟合 14、摄影测量空间后方交会 15、****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 五、上交成果 1) 小组利用vb、vc或matlab编写的软件包一个及测试数据一份 2)小组关于所开发程序设计说明书一份 3) 个人课程设计的心得一份 4)小组答辩PPT一份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李业帆

控制测量课程设计 姓名:李业帆 学号: 20106114 年级: 2010级 专业班级:测绘01班 指导老师:张伟富 日期:2013年1月13日-15日

一. 作业目的及任务范围 作业目的:南坪市位于河北省南部。要求在2013年2月之前,完成建网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控制测量课程设计大纲(含任务书)、工程测量规范和城市测量规范,在全市范围内建立有足够精度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网,平面控制网设计精度为城市四等,高程网以国家二等水准确定控制点的水准高程。按相关要求,在已有1:25000的南坪市地图上进行图上设计,并进行对比,选择最佳方案作为最后设计成果,用于施测。工期6个月。 任务范围:北边靠近邢台市,南边靠近邯郸市,西边与山西省接壤,总面积约127 km2。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1.地理概况 本测区为河北省南部,面积约127 km2,测区属丘陵地带。测区内主要城镇有何龙庄,刘家村,周际村,闵家村,大吕李,高家边,五和庄,吴苏村,许宗村等二十多个散落的镇子。在测区东南面有水域——仙人湖,西面有柴浦河。测区地势复杂,山区交通不便,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在建网时应远离公路,高压线,选择土质坚硬的地面。 2.气候条件 测区位于北纬36°50′—37°47′,东经113°52′—115°49′之间,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每年夏天有较大降雨,易受洪涝灾害,对于山区地带施测很不利,且测量精度有所下降。冬季空气受污染严重,对于光学观测影响较大。因此应选择春季和秋季开展施测。3.交通情况 测区属丘陵地带,但是主要交通干道建设情况良好,该区有铁路贯穿南北,有多条道路穿过境内,但部分山区较为偏远,只有盘山公路,且道路狭窄。 三.已有测绘资料及分析 1.平面控制部分 测区内有国家二等网中的控制点三个:桥来余,金孟点,茶场。采用的是1980西安坐标系。造标情况良好,经过勘测标石的质量保存得很好,可以应用。平差后网的精度:测角 本测区内有12个二等水准点。采用的是1985国家高程基准。其质量保存完好,且其精度也符合现行测量规范的要求。根据任务需要,高程高程控制网引用桥来余,金孟点,茶场三个高程已知点作为水准测量的起始点。 四.布网依据的规范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江苏大学 工程图学课程设计 单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 设计说明书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答辩日期 2014.7.3

1.概述 1.1减速器的作用: ①降速同时提高输出扭矩,扭矩输出比例按电机输出乘减速比,但要注意不能超出减速机额定扭矩。②减速同时降低了负载的惯量,惯量的减少为减速比的平方。 1.2减速器的种类: 减速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齿轮及蜗杆减速器按其传动及结构特点,大致可分为三类:齿轮减速器(主要有圆柱齿轮减速器,圆锥齿轮减速器和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种),蜗杆减速器(主要有圆弧蜗杆减速器,锥蜗杆减速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行星减速器(主要有渐开线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谐波齿轮减速器)。 下图为常见减速箱: 1.3减速器的应用场合: 减速器应用范围相当广泛。其应用从大动力的传输工作,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减速机的应用,且在工业应用上,减速机具有减速及增加转矩功能。因此广泛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设备。几乎在各式机械的传动系统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踪迹,从交通工具的船舶、汽车、机车,建筑用的重型机具,机械工业所用的加工机具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家电,钟表等等.

2.单极圆柱齿轮减速器各组成部分分析 2.1 整体描述 本次课程设计的减速器为单极圆柱齿轮减速器,它由36种零件组成,其中标准件12种。它主要由箱体,箱盖,齿轮,轴,端盖等组成。下图所示的爆炸图清晰地表达了各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 图1减速器爆炸示意图 性能规格尺寸:¢47H7,¢62H7,¢30H7, ¢30,¢20K6 等. 装配尺寸:¢47H7/h9,¢62H7/h9,¢30k6, ¢30H7/h9,¢20k6 等. 外型尺寸:230,172,80,212 等 . 安装尺寸:158,16,23 ,74,34 , 70±0.08等.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业:自动化 班级:动201xxx 姓名:xxx 学号:2013xxxxxx 指导教师:xxx 兰州交通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6 年 07 月 15 日

水箱液位控制系统设计 1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如何应用微型计算机结合自动控制理论中的各种控制算法构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工业控制中典型闭环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的构成、工作原理及其设计方法;掌握控制系统中典型算法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测控对象参数检测方法、变送器的功能、执行器和调节阀的功能、过程控制仪表的PID控制参数整定方法,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能力,进而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 设计要求 设计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由水泵1、2分别通过支路1、2向上水箱注水,在支路一中设置调节阀,为保持下水箱液位恒定,支路二则通过变频器对下水箱液位施加干扰。设计串级控制系统以维持下水箱液位的恒定,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 图1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 3 设计方法 为保持水箱液位的稳定,设计中采用闭环系统,将下水箱液位信号经水位检测器送至控制器(PID),控制器将实际水位与设定值相比较,产生输出信号作用于执行器(控制阀),从而改变流量调节水位。当对象是单水箱时,通过不断调整PID参数,单闭环控制系统理论上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系统也将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该设计对象属于双水箱系统,整个对象控制通道相对较长,如果采用单闭环控制系统,当上水箱有干扰时,此干扰经过控制通路传递到下水箱,会有很大的延迟,进而使控制器响应滞后,影响控制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干扰频繁出现,无论如何调整PID参数,都将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考虑到串级控制可以使某些主要干扰提前被发现,及早控制,在内环引入负反馈,检测上水箱液位,将液位信号送至副控制器,然后直接作用于控制阀,以此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 4设计方案及原理 系统功能介绍 整个过程控制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器,测量变送,被控对象组成,在本次控制系统中控制器为单片机,采用算法为PID控制规律,执行器为电磁阀,采样采用A/D芯片,测量变送器为A,被控对象为流量B。整个控制过程,当系统受到扰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附件: 《控制测量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第一节新封矿区控制测量任务概况 一、任务来源 新封矿区经过地质详查证实,煤的埋藏量极为丰富,煤质优良,具有极大的工业价值。为开发能源,支援国民经济建设,上级机关决定筹建并成立新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2008年将首先开发北旨村井田(设计年产量为120万吨);2012年以前将陆续建成六对竖井投入生产。 为适应矿山设计、井建施工和矿山生产的需要,必须建立满足大比例尺(1:500)地形测图和矿山工程测量所需要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根据新封煤业集团(有限)公司与新封工程勘察公司签订的协议,该项控制测量任务由新封工程勘察公司测量队承担。 二、任务要求 矿区中心位置为东经113°01′,,北纬34°20'。处于高斯投影6°带第19带。矿区西南边界的直角坐标X=3800公里和Y=19675公里:东北边界的直角坐标为X=3820公里和Y=19695公里。矿区面积为400平方公里。 根据统一规划主网、分区分期进行加密控制布网原则,此次控制测量的任务在于:(1)建立新封矿区D级GPS控制网,作为矿区首级平面控制;(2)建立新封矿区三等水准网,作为矿区首级高程控制;(3)设计北旨村井田(面积为25km2)的加密控制方案;(4)提出北旨村井田1:1000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图根控制测设方案(不作详细设计)。 作业的技术依据为:(1)《工程测量规范》,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3年8月1日实施:(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国家测绘局发布,1992年10月1日实施。 三、完成时间 新封工程勘察公司测量队现有工程师一名、技术员五名、工人十名;5″级全站仪二台,2″级全站仪一台、S1,和S0.5型水准仪各一台。届时若需用GPS接收机(4台),可向河南理工大学测绘学院租用。 全部任务要求在六个月内完成,今年年底以前提交控制测量成果。为来年测绘北旨村井田l:1000比例尺地形图和煤矿工程测量提供控制基础。 第二节测区状况和条件 一、已往完成的测量工作情况 1、1959年由国家测绘总局第x分局建立国家二等连续三角网,该二等网按照国家1958年大地测量法式布设。经过平差计算其测角中误差为±1.0″,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1:250000。矿区内有二等三角点三个,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6°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11°。目前,二等三角点的标石保存完好。此次平差成果由河南省测绘局提供。有关的三个二等三角点在1954年北京坐标系的坐标值列于下表。 2、1990年由河南省测绘局建立国家二等水准网,于登封市西北公

长安大学电子课程设计温度测量与控制

长安大学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 专业电气工程与其自动化 班级32040901 姓名李朝 指导教师田莉娟 日期2011年6月30日

前言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在工业生产中,温度自动控制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成熟的技术。本次课程设计给我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一是查阅资料将自己所学的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以与传感器的相关知识综合运用,二是系统了解温度监测特别是工业上的温度控制的详细过程,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增长知识,积累经验。 在确定课设题目,经仔细分析问题后,实现温度的测量与控制方法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以单片机为主的软硬件结合方式,另一种是用简单芯片构成实现电路。由于单片机知识的匮乏,我们决定用后者实现。共同确定了总的电路结构,将设计分为三部分,李朝负责温度传感部分,谌新力负责温度显示和温度范围控制部分,肖阳负责温度控制执行电路和声光报警部分。温度传感部分由热电偶构成的温度传感器,数字显示和设定控制部分由模数转换器AD574A、281024 CMOS EEPROM、锁存器74LS175等组成,声光报警和温控加热降温执行电路主要用时基芯片555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单稳态电路组成。在确定了单元电路的设计方案后,我们在总结出总体方案框图的基础上,应用Multisim11.0仿真软件画出了各单元模块电路图,最后汇总电路图。 由于缺少实践经验,并且知识有限,所以本次设计中难免存在缺点和错误,敬请老师批评指正。 李朝 2010年6月20日

目录 温度测量与控制电路 (4) 摘要 (4) 一、系统综述和总体方案论证与选择 (5) 二、单元电路设计 (6) (一)温度传感模块 (6) (2)冷接点温度补偿方法的选择 (11) (3)滤波方法的讨论 (16) (4)电路的改进 (17) (5)仿真模拟 (18) (二)声光报警 (20) (三)温度控制执行 (21) 三、结束语 (21) 四、参考文献 (22) 五、元器件明细 (23) 六、收获体会 (31) 七、鸣谢 (32) 八、【附录】 (32) 评语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识图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工程识图课程设计题目名称识读和绘制XX建筑施工图专业班级2015级工程管理学生姓名耿国庆 学号51504031035 指导教师张尧 二○一六年十二月××日

目录 摘要: (3) 1 背景介绍 (4) 1.1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4)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4)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4) 2 住宅建筑物概况 (5) 3 绘制住宅建筑物施工图的步骤、方法 (5) 3.1底层平面图 (5) 3.2标准层平面图 (8) 3.3立面图 (11) 3.4剖面图 (16) 4 小结 (20) 参考文献 (20)

摘要:×××××(摘要内容用小四号宋体字书写,每行与冒号对齐;行距为固定值22磅)主要介绍下识图绘制的背景知识,已经本篇文章所做的事××××× 关键词:建筑施工图;识图方法;绘制

1 背景介绍 1.1 工程识图绘图概述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建筑工程制图的理论知识,提高识读和绘制图纸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专业的设计软件和文字处理工具,熟悉文献资料检索查阅的一般方法,熟悉设计报告(论文)撰写程序和方法,为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及今后所从事的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1.2工程识图绘图意义目的作用 工程识图绘图既强调了视图绘制和识读,又强调尺寸的标注和识读,还强调了零件工作状态与视图选择、尺寸标注的关系,采用了小标签形式对主要内容进行了一些注释、重点的提示或小结和如何学习的提示。同学们在学习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测试自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也可以使自己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随后并创新出更有意义的建筑结构构造。 1.3工程识图绘图相关理论知识 把工程上具体的物体,视为由几何形体所组成,根据画法几何的理论,研究它们在平面上用图形来表达的问题,而形成工程图。在工程图中,除了有表达物体形状

计算机课程设计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题目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 系 (部)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班级 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姓名郭小龙 学号 2011222240 指导教师付争方 2013年01月08日

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2011222240 郭小龙 小型图书馆管理系统 郭小龙 安康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级陕西省安康市 725000 摘要:本文采用单链表,通过对链表的技术的探究,利用C语言实现了从程序打开新建文件并写入内容,并进行插入、查找、删除、排序的功能,同时克服了C语言下数组长度的有限性。经实验验证,效果良好。 关键字:单链表;结构体;建立;指针;插入;查找;删除;排序。 1.引言 线性表是数据结构的一个基本内容。线性表的存储结构有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结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顺序表和链表。顺序和链式存储时线性表不同的存储方式,各有优劣,而不同的存储方式所对应的算法操作也不同,实现的效率也有差异。通过对两种存储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加深对链表的理解,本文分析了数据结构中链表的建立,插入,查找,删除,排序运算的实现并给出相应的程序。使人们对链表的优缺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2.链表的建立以及操作 2.1. 基本术语 (1)头节点 链表中的第一个节点,它没有存放有效地数据,只时使用了该节点的指针成员,指针成员指向了链表中的第一个有效节点的地址。 (2)首节点和尾节点 链表中的第一个存放有效数据的节点就是首节点,最后一个存放有效数据的节点。 (3)data域和next域 一个节点包括两个域,data域(数据域)用来存储节点的值,next 域(指针域)用来存放存储数据元素的直接后继的地址。 2.2. 链表 链表即用一组地址任意的存储单元存放线性表中的数据元素,以元素和指针表示一个节点,是一种链式的存取的结构,为找第i个数据元素则必须找到第i-1个数据元素,所以查找第i个数据元素的基本操作为:移动指针比较i和j。

CAD课程设计说明书

武汉轻工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工厂布置图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2016年 1 月10 日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设计任务,是使用AutoCAD软件将课程设计任务书中所附的工 厂布置图绘制出来。 具体要求如下: 1、独立完成绘图及说明书编写工作。 2、文字,图框等内容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 3、在模型空间中绘图,工厂布置图中要有设备图形符号图块1个以上。 4、不同类型的线条要区分线型,分层绘制。 5、所有设备图形线条流畅、连接恰当,图形比例协调美观。 二、绘图方案 1、构图思路: 任何图的构成都是由各种基本图形定形定位而成的。图中的尺寸标注虽然少, 但都是一些总体框架的定形尺寸比如开间跨度、长度、筒仓高度、以及主要设备定 形定位尺寸等,这些地方要准确绘制。对于没有给出具体尺寸的部分,对其绘制有 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布置合理,这其中包括了实际施工要求,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合理,比如在俯视图副楼梯旁的沙克龙,不应挡住主门的进出等等。另外,对于三视 图的绘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依据,那就是一定要三图尺寸对应,在本次设计任务中,墙厚、筒仓壁厚度、皮带输送机位置大小等等都要做到上下对应。 2、设计难点: 本图的绘制难点主要有两个,这两点也同时决定了全图的质量高低。第一点, 在之前已经提到,三视图的各尺寸应当对应,这是除尺寸之外另一个绘图需要约束 的地方,但是相比尺寸标注更加容易忽略。第二点,未标明定形定位尺寸的设备, 门窗等的相对位置及大小确定,这决定了整张图的美观性,也同时决定了阅图者对 图的理解准确性。 3、主要绘图命令: 多线及多线修改,图块的创建及修改,阵列、偏移、剪断、延伸等修改命令, 直线,圆,矩形等基础绘图命令。 三、图形绘制主要步骤 1、绘图环境设置

10(3)计算机_数据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1)

《数据结构》 课程设计指导书 齐晓轩编 沈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编码:1243331 适用层次:本科周数:1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适用学期:第3学期 撰写人:齐晓轩审核人:刘天惠教学院长:王晖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配合《数据结构》课程的开设,通过设计一完整的程序,使学生掌握 数据结构的应用、算法的编写、类C语言的算法转换成C程序并用TC上机调试的基本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要充分认识课程设计对自己的重要性,认真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既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指导,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课题,独立思考,努力钻研,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3、独立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准抄袭他人内容,否则成绩以不及格计。 4、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态度,必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课程设计。 5、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但要保持联系畅通,密切合作,培养良好的互相帮助和团队协作精神。 6、课程设计报告要求规范书写。应当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设计方案论证 包括设计思路、设计方法、有关计算、图表或程序等。 3.设计结果与分析 4.设计体会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要列出3篇以上,格式见附录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 分析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 算法设计、数据结构设计; 3. 编写代码并调试; 4. 完成课程设计报告。 可以小组为单位,每组1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每组完成一个题目。题目可由下面提供的选题中选择或学生自选经教师审核后方可(自选题目中必须用到所学过的几种数据结构之一)。

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测量学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为时一周的测量实习即将结束了,虽然开始时大家都感到好累,但看到我们 的收获我们大家还是很高兴的。我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对以前零零碎碎 学的测量知识有了综合应用的机会。控制测量和地形图测绘过程的整体概念有 了一个良好的了解,我学会了更熟练的使用水准仪、经纬仪等测量仪器与工具, 并且全站仪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较好的掌握图根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的 基本理论与方法,很好的巩固了理论教学知识,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原先老 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测量知识也都在实践中得到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 相互对照将我的测量知识和水平提高了不少,现在想来这场痛苦的实习是必要的. 同时在这场实习中让我再次认识到实习的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每个人的一个 粗心,一个大意,都可能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甚至是带来一生都无法弥补的损失。一次测量实习要完整的做完,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和构思是远远不够的,只有 小组的合作和团结才能让实习快速而高效的完成.这次测量实习培养了我们小组 的分工协作的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虽然有时间我们会因为一些实习中 的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争论,但大家都想着这样把要完成的这次实习完成的更加完美。 测量学首先是一项非常精确的工作,通过在学校期间在课堂上对测量学的学习,使我在脑海中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理论的测量学轮廓,而实习的目的,就是 要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工程联系起来,这就是工科的特点。测量学是用来研究地 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地面点位的科学,从本质上讲,测量学主要完成的任务就是 确定地面目标在三维空间的位置以及随时间的变化。在现在这个信息的社会里,测量学的作用日益重要,测量成果做为地球信息系统的基础,提供了最基本的空 间位置信息。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及各种专题的和专业的地 理信息系统,均迫切要求建立具有统一标准,可共享的测量数据库和测量成果信 息系统。因此测量成为获取和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最可靠,最准确的手段。测量 学的分类也有很多种,比如普通测量学、大地测量学、摄影测量学、工程测量学。作为水利工程系的学生,我们要学习测量的各个方面。我们所学的测绘学基础

CAD设计作图说明

CAD课程设计说明 一、课程设计内容:(即选择的绘图题目) 1、专业类:双轨运输大巷断面图 2、非专业类:家装图、挂轮架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1、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若发现雷同者以不及格处理。 2、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过期未交将以不及格处理。 3、按照所给图示绘制图形,要求图形美观整洁。 4、按照所给图示标注图形文件。 5、按照图示添加文字和表格。 6、按照图示添加标题栏块并添加块的属性。 7、每位学生完成两个题目,一个专业绘图,一个非专业绘图,并按要求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 三、课程设计任务书格式及要求 1、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采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2、纸张要求:A4纸单面打印。 3、版面设置:上、下边距为2.54cm,左、右边距为3.17cm,行距为固定值20磅,字距为标准,装订线为0cm。 4、页码:正文页码排在页面的中间下方(1、2、……)。 5、字体:中文汉字、符号采用宋体字,数字及西文字母、符号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6、字号:一级标题用三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二级标题用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三级标题及以下的标题(含三级标题)均用小四号字加粗(居左、缩进两个汉字);正文文字用小四号字。 7、文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图序号及图名(五号宋体)置于图的下方,表序号及表名(五号宋体)置于表的上方。 8、图纸要求:图面整洁、布局合理,线条粗细均匀,圆弧连接光滑,尺寸标注规范,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

CAD 课程设计题目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 年月日

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1#(精选.)

应用大地测量课程设计灯湖矿区控制网设计 班级:测绘12—1 姓名:王亚亚 学号:07122825

目录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2)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 (3) 三、测区有关测绘资料 (3) 四、测区已有地形图 (4) 五、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5) 六、导线网的建立 (6) 七、高程控制测量 (8) 八、埋标与经费预算 (11) 九、工作量综合计算及工作进程计划表 (12) 十、控制网相关参数与平差结果 (13) 十一、水准高程控制网布设方案 (40) 十二、上交资料清单 (46)

应用大地测量学课程设计 一、目的要求及任务范围 1、目的: 1.总结和检验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的学习情况。工程控制网分测 图控制网、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控制网等。通过设计控制网的技术 实践,深化已有知识,拓宽新的知识,掌握控制网设计的方法。 2.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涉及到的大量的、零散的、独立的观点和 资料,按照设计任务通知书的要求,进行分析归纳综合,完成技术设 计任务,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3.技术设计说明书是对工程设计进行解释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一种 技术性文件。设计者通过技术设计,编写技术设计书,是进行科技写 作的锻炼,培养科技写作的实际能力。 2、目的要求: 1.设计的项目和内容应该齐全并符合大纲和规范的要求。设计分为几 个步骤:学习领会技术任务书、图上设计构网、做出精度估算、制定 观测方案、绘制控制网图、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 2.设计的论点应该正确,明确表达设计者的主张、意见和看法。论据 力求做到真实、充分、新颖。公式推导正确,推理符合逻辑。 3.认真编写技术设计说明书。在使用专业词语、布局、谋篇及至行款 格式等方面,都要加强训练。 3、任务要求: 1.阅读领会任务通知书 2.熟悉测区地理环境及原有测绘成果等情况;对原有控制测量成果进 行分析和评定,确定其利用程度。 3.根据任务书要求,选择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拟定起始数据的

工程测量课程设计讲解(20210317030411)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讲稿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工程测量学课程设计是该课程理论部分学习后的一个必要的带有学术性的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综合与补充。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同学们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分析解决现场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对同学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 在课程设计前,每位同学应认真复习教材有关内容,按照指导教师要求,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并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每位同学应独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本课程设计的全部内容。 三、课程设计的依据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建筑物变形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9》。 四、课程设计的任务 (一)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方案设计 1. 工程概况 该桥梁工程位于焦作市南约9km处的大沙河上,大桥全长500米,主跨120米(实际300 米)、深10余米,工程现已经完工。桥梁跨越结构为4孔(实际为10孔)简支梁,支座间距米。本工程具体位置如下页图1-1所示。 2. 已有测绘成果 在工程范围内(沙河桥北、世纪路与迎宾路交叉口、河南理工大学)有三个GPS空制点,标志保存完好,可以作为控制基准。三个GPS空制点及有关导线点的坐标如下:

为把课程设计有效结合起来,现给出十条桥轴线,测绘1、3班各组按顺序选取奇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测绘2、4班选取偶数编号的桥轴线设计。桥轴线起止点坐标从AutoCAD 图上量取。 3. 施工控制网的建立 (1)桥梁施工控制网的建立特点 (2)控制网的网形结构 (3)精度估算与技术指标(从桥墩放样的容许误差来估算施工控制网精度) (4)平面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5)高程控制方案的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选择等) 4. 桥墩、桥台放样方案 包括精度确定、测量方案选择、测量方案实施等。 5. 提交资料 (1)施工控制网平面图、高程线路图 (2)桥墩、桥台设计平面图 图1-1 桥梁施工控制网建立及桥梁墩台放样原址示意图

ug课程设计说明书

三维CAD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 目: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造型设计 院(部):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0801 学生姓名: 李维 指导教师: 何丽红 谭加才 完成日期: 2011年1月 8日

目录 第1章前言 (3) 1.1引言 (3) 1.1.1减速器的功能 (3) 1.1.2减速器传动方案 (3) 1.2任务安排 (4) 1.2.1基本任务: (4) 1.2.2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2.3进度安排: (5) 第2章减速器零件建模 (5) 2.1引言 (5) 2.2零件的建模 (6) 2.2.1大的直齿轮建模 (6) 第3章工程制图 (9) 3.1箱盖的转换 (9) 第4章虚拟装配 (12) 4.1引言 (12) 4.2总装配图 (12) 4.2.1总装配图 (12) 心得体会 (15) 参考文献 (17)

第1章前言 1.1引言 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极大,要想毕业后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的话,就一定要有足够的知识水平,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掌握UG绘图的本领是必须的。 另外现在的实际生产中,手工制图已经成为历史,为此熟练掌握至少一项的制图软件是十分用必要的,此外将二维图转为三维图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是作为工程型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1.1.1减速器的功能 本品为二级减速器,其功能为连接电动机和工作机,将电动机相对于工作机高速的动力经过其内部的两对齿轮转变为较为低速的。 1.1.2减速器传动方案 高速端连接电动机的,其为一对直齿轮传动,再由一对斜齿轮传动至工作机。 传动方案一般用运动简图表示。拟定传动方案就是根据工作机的功能要求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传动机构类型,确定各类传动机构的布置以及各组部分的联接方式,绘出传动装置的运动简图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0)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任务书 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 2012年6月

C++程序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1、巩固并加深学生对C++语言程序设计知识的理解; 2、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使学生认识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两种设计方法的区别; 3、进一步掌握和应用VC++ 6.0集成开发环境; 4、提高运用C++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初步掌握开发小型实用软件的基本方法,能独立设计、实现具有实际功能的小系统; 6、掌握书写程序设计开发文档的能力(书写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二、课程设计要求 1、根据分组情况对规定的课程设计题目要求进行分析、设计; 2、利用Visual C++独立编写程序代码,并调试程序使其能正确运行; 3、源程序要有适当的注释,使程序容易阅读; 4、设计完成的软件要便于操作和使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SDI、MDI或Dialog-Based方式实现系统; 5、要求系统的用户界面尽量简单、合理,鼓励学生自动增加新功能模块(视情况可另行加分); 6、完成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具体要求见相关说明文档。 三、课程设计内容 每个学生根据分组情况,从教师提供的课程设计题目中选择题目,独立完成,不可任意更换题目。 1、第一组 课题名称:工资管理系统 说明:一个员工工资管理程序,有新建、存储、显示、修改和删除的功能。 要求: 1) 利用工号区别员工身份,工号用字符数组的形式,从000001开始编号,该工号不能人工修改,是由计算机自动根据录入的先后复制的,录

入数据时不必输入工号。 2) 可以选择现实的多种排序形式,如按姓名的顺序、工资总额的顺序、职务工资或奖金的顺序。 3) 每次显示时,将所有要显示数据的工资总额、职务工资总额、奖金总额一起计算显示。 4) 可以根据工号或姓名修改、删除数据,在修改、删除时现要求用户确认,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2、第二组 课题名称:三子连珠游戏 说明:模仿五子棋的形式,有一方三子连成一线即获胜。 要求: 1)玩家可以设置棋盘的大小。 2)加入悔棋的功能,要求任一方可以在对方下棋后悔改一步,即将对方当前步和本方上一步删除,本方重新下棋。 3、第三组 课程名称:个人财政管理系统 说明:管理个人的财政支出。 要求: 1)程序中的收支情况按时间顺序存放,将其放入一个文件中,每次运行程序时首先打开这个文件,程序运行完毕时将更新的记录放回文件中。 2)可以按时间的范围检查账目,记在主菜单中增加检索的功能选项,输入时间范围即可打印出详细报表。 3)可以修改、删除某笔收入或支出。 4)当输入时间发生错误(如月份超过12等),要求重新输入正确的时间;当结余的数目为负数时,打印出信息,警告已经超支。 5)显示时,要求每笔收入和支出都要重新统计当前情况下的盈余数目。 4、第四组 课程名称:日历管理器 说明:模仿现实生活中的挂历,显示日历。 要求: 1)当前页以系统当前日期的月份为准,显示当前月的每一天(显示出

中国矿业大学矿山测量学课程设计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指导老师: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 0 设计目的 0 设计内容 0 编制依据 0 坐标系统 0 二、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1) 两井定向方案 (1) 技术规范及限差要求 (2) 测量方案 (2) 投点、连接 (3) 工作组织与安全措施 (3) 陀螺经纬仪定向步骤 (6) 组织工作与注意事项 (6) 陀螺经纬仪定向误差分析 (7) 两种方案的比较 (7) 两井定向精度估计 (7) 陀螺定向精度估计 (8) 三、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10) 井下导线的等级与布设 (10) 导线布设系统 (11) 精度估算 (12) 基本控制精度估算 (12) 采区控制精度估算 (12) 四、高程联系测量 (13)

高程导入方法 (13) 钢尺导入高程 (13) 钢丝导入高程 (14) 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 (14) 精度估算 (15) 五、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15) 地面水准测量 (15) 地面水准布设方案 (16) 地面水准精度估算 (16) 井下水准控制网设计 (18) 井下水准布设方案 (18) 井下三角高程设计 (19) 布设方案 (19) 精度估算 (19) 六、经验与收获 (20)

一、课程设计概述 设计目的 矿山测量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矿山测量学课程和完成矿山测量教学实验之后进行的,是对学生进行测绘高级工程人才基本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对某矿井的主要矿山测量工作的设计,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创新能力。为了通过模拟实践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更真实的了解矿山测量工作,环境与测绘学院在2012年5月组织09届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矿山测量课程设计,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有效的复习并形成体系。 设计内容 (1)矿井平面联系测量 (2)井下平面控制测量 (3)高程联系测量 (4)井下高程控制测量 编制依据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测量规程》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18314-2009) (4)《DZS3水准仪使用说明书》(北京博飞); (5)《Leica TC1500用户手册》(瑞士徕卡); (6)《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 1002-95。 (7)《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 1003-95。 坐标系统 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为了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o带高斯平面坐标系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用任意中央子午线或矿区平均高程面的矿区坐标系统。矿区面积小于50且无发展可能时,可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矿区高程尽可能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当无此条件时,方可采用假定高程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