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保温抗风压计算书

外墙保温抗风压计算书
外墙保温抗风压计算书

外墙外保温工程附件

抗风压计算书

一、拉伸粘结强度验算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规范,外保温粘贴面单位面积的系统组合荷载的理论数据仅为㎡。

耐水状态下EPS板与专用粘结砂浆之间28天拉伸粘结强度为=100KN/㎡。

考虑粘结砂浆在EPS板上的粘结面积为70%,则600x1200单张板拉伸粘结力为:面层重量及可变荷载引起的剪切力为㎡。

600x1200单张板所受剪切力为项目所在地100m高处最大负风压值为

安全系数K=拉伸粘接力/(剪切力+负风压引起拉拔力)

K=(+)=

二、机械锚固强度验算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层数为17~21层,其中最高高度为米。根据国家行业标准JGJ149-2003的规定及天津地标DB29-88-2007《节能检测技术规程》要求,单个锚栓至少能提供不少于的抗拉强度,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对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计算参数

项目相关信息如下:

项目所在地:天津

地面粗糙度:C类

设计年限:50年

基本风压:㎡(50年一遇)

抗震烈度:7度

保温板挂高:20m、50m、100m

保温板分格尺寸:a=宽度=1200mm;b=高度=600mm

(二)、20m处保温系统锚栓力学计算

1、20m高度处风荷载计算

由于保温板质量较轻,因此不用考虑地震产生的水平荷载。计算荷载时只考虑负风压产生的拉拔力。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βgz:阵风系数,取βg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μ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Wk=βgz*μs*μz* Wo=)、水平风荷载设计值

r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w=,由于保温系统属于是建筑外维护结构,因此参照相关的幕墙规范风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W= rw*Wk=、20m处保温锚栓强度校核

由上述风压设计值以及保温板分格尺寸(1200x600mm)可以计算出单块保温板所受的风荷载的大小:

F=a*b*W=普通锚栓强度校核

单个锚栓在不同基材上承载力标准值如下表格:

基材为混凝土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根据单块保温板边缘锚固情况,实际使用个数为5个/㎡,满足要求。

注:为锚栓受荷不均匀系数。

(三)、50m处保温系统锚栓力学计算

1、50m高度处风荷载力学计算

由于保温板质量较轻,因此不用考虑地震产生的水平荷载。计算荷载时只考虑负风压产生的拉拔力。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βgz:阵风系数,取βg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μ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Wk=βgz*μs*μz* Wo=)、水平风荷载设计值

r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w=,由于保温系统属于是建筑外维护结构,因此参照相关的幕墙规范风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W= rw*Wk=、50m处保温锚栓强度校核

由上述风压设计值以及保温板分格尺寸(1200mmx600mm)可以计算出单块保温板所受的风荷载的大小:

F=a*b*W=基材为混凝土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根据单块保温板边缘锚固情况,实际使用个数为6个/㎡,满足要求。

注:为锚栓受荷不均匀系数。

(四)、100m处保温系统锚栓力学计算

1、100m高度处风荷载计算

由于保温板质量较轻,因此不用考虑地震产生的水平荷载。计算荷载时只考虑负风压产生的拉拔力。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βgz:阵风系数,取βg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μ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GB50009-2001附表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Wk=βgz*μs*μz* Wo=)、水平风荷载设计值

r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w=,由于保温系统属于是建筑外维护结构,因此参照相关的幕墙规范风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W= rw*Wk=、50m处保温锚栓强度校核

由上述风压设计值以及保温板分格尺寸(1200mmx600mm)可以计算出单块保温板所受的风荷载的大小:

F=a*b*W=基材为混凝土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基材为实心混凝土砌块时,单块保温板所需要保温锚栓数量:

n==个/㎡

根据单块保温板边缘锚固情况,实际使用个数不少于7个/㎡,满足要求。

注:为锚栓受荷不均匀系数。

以上计算考虑保温板上的负风压全部由锚栓承担,但实际因采用了粘结和锚固结合的方式,一部分负风压可由粘结砂浆抵抗,因此实际使用锚栓数量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三、锚固件安装

1、粘贴模数聚苯乙烯泡沫板24小时后开始安装锚固件。

2、凡是三块相邻模数聚苯乙烯泡沫板接触的“T”型接缝处必须设一个锚固件,板中间则根据本方案中的设计要求,如附图所示的布置方式加设锚固件。

3、在基层边缘部位,如转角、洞口、屋顶等,锚固件离边缘距离应小于两倍的模数聚苯乙烯泡沫板厚度或60mm,在这些部位适当增加锚固件数量使靠近边缘一排的锚固件的间距控制在300mm以内。

4、需要安装固定件的部位先用带有直径10mm钻头的冲击钻在基层墙体(不包括找平层)上钻入深度不小于60mm的孔。

5、用手锤把锚固件的胀管打入预先钻好的孔内,保证顶部圆盘与模数聚苯乙烯泡沫板齐平。

6、塑料锚栓应用电动螺丝刀拧紧并使工程塑料膨胀钉的帽子与聚苯板表面平齐或略拧入一些,确保膨胀钉尾部回拧使之与基层充分锚固。

7层以下固定件布置图8-18层固定件布置图

19-32层固定件布置图

某工程脚手架计算书设计方案(DOC6页)

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海湾浪琴工程设计图纸及地质资料等 、脚手架的计算参数 搭设高度米(取最大高度,排),步距米,立杆纵距米,立杆横距米,连墙件为步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 脚手架材质选用φ×钢管,截面面积,截面模量×,回转半径,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基本风压值ω,计算时忽略雪荷载等。 、荷载标准值 (1)结构自重标准值:(双排脚手架) (2)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可按实际取值) (3)施工均布活荷载: (4)风荷载标准值:ωμ·μ·ω 式中μ——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并用插入法得米为 μ——脚手架风荷载体型系数,全封闭式为 ω——基本风压值,为 则ω×××

、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计算 (1) 横向水平杆计算 脚手架搭设剖面图如下: 按简支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每纵距脚手片自重×××× 每纵距施工荷载×× ×× 07.03 1.135775.0332=?=?b k G l N · 605.03 1.1395.433=?=?b Qk l N · ×× · 3.18310 08.510931.036 =??==W M σ< 横向水平杆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mm a l EI M b 8.4)91100411003(1019.121006.22410931.0)43(242 245622=?-??????=-=υ

[] <[] 横向水平杆挠度满足要求。 (2) 纵向水平杆计算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简图如下: 脚手片自重均布荷载×× 施工均布荷载×× ×××× · ×××× · ×× · 2.751008.510382.036 =??==W M σ< 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mm EI ql a 3.21019.121006.2100150069.1677.0100677.0454 4 =??????==υ [] ≤[] 挠度满足要求。 (3) 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抗滑承载力验算 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

建筑门窗的抗风压计算

一、计算依据 二、风荷载计算 1、基本情况:门窗计算风荷最大标高取70米;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类算。平开窗的受力杆件MQ25-24a最大计算长度为2400mm,杆件两边的最大受力宽度为:1375mm,;推拉窗的受力杆件QLC30-25最大计算长度为:1960mm,杆件两边的最大受力宽度为1480mm。 2、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ωk=βzμSμZωO (资料③P24式7.1.1-1) ωk―风荷载设计标准值 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资料③P44表7.5.1)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 =0.8 (资料③P27表7.3.1) ωO―基本风压,取ωO =0.7KPa (资料③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资料③P25表7.2.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ωk=βzμSμZωO =1.66×0.8×1.45×0.7=1.35KPa 三、主要受力构件的设计及校核 1、受力构件的截面参数 根据(BH^3-bh^3 )/12 Ix=0.0491(D4 点评(0)举报 sun.jack 发表于2005-8-31 | 只看该作者 楼 3 建筑门窗的抗风压计算 一、概况 1.1计算依据 风荷载标准按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的规定计算 任何材料制作的门窗玻璃按JGJ113-200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范》的规定计算 玻璃幕墙按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计算 建筑外窗抗风强度计算方法 1.2说明 1.2.1门窗幕墙不是承重结构,是围护结构,应采用围栏结构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围护结构呢?指建筑物及房间的围档物,包括墙壁、挡板等,按是否与室内外空气分割而言,包括内外围护结构,有透明与不透明之分。 1.2.2GB50009中第7.1.2条也是强制性条文。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具体规定。”提出了几个问题:一、高层建筑,二、高耸结构,三、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四、有关的结构设计规范。如何理解和应用的问题。 高层建筑:定义、基准,可从下列资料中找到。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完整计算书

该工程为某大学实验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为8层,总建筑面积11305.82m2,宽度为39.95m,长度为60.56m ;底层层高4.2m ,其它层层高3.6m ,室内外高差0.6m 。 该工程的梁、柱、板、楼梯、基础均采用现浇,因考虑抗震的要求,需要设置变形缝,宽度为130mm 。 1.1.1设计资料 (1)气象条件 该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 C o . 冻土深度25cm ,基本风压m2,基本雪压 kN/m2,以西北风为主导方向,年降水量1000mm 。 (2)地质条件 该工程场区地势平坦,土层分布比较规律。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40a f kPa 。 (3)地震烈度 7度。 (4)抗震设防 7度近震。 1.1.2材料 梁、柱、基础均采用C30;纵筋采用HRB335,箍筋采用HPB235;单向板和双向板均采用C30,受力筋和分布筋均为HPB235;楼梯采用C20,除平台梁中纵筋采用HRB335外,其余均采用HPB235。 工程特点 本工程为8层,主体高度为29m 左右,为高层建筑。其特点在于:建造高层建筑可以获得更多的建筑面积,缩小城市的平面规模,缩短城市道路和各种管线的长度,从而节省城市建设于管理的投资;其竖向交通一般由电梯来完成,这样就回增加建筑物的造价;从建筑防火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的防火要求要高于中低层建筑;以结构受力特性来看,侧向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在高层建筑分析和设计中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从结构分析,还是结构设计来说,其过程都比较复杂。

在框架结构体系中,高层建筑的结构平面布置应力求简单,结构的主要抗侧力构件应对称均匀布置,尽量使结构的刚心与质心重合,避免地震时引起结构扭转及局部突变,并尽可能降低建筑物的重心,以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合理地设置变形缝,其缝的宽度视建筑物的高度和抗震设防而定。 该工程的设计,根据工程地震勘探和所属地区的条件,要求有灵活的空间布置和较大的跨度,故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论述了本次设计的工程简况和工程特点,特别对于高层建筑的优点和框架结构中高层建筑的布置原则作了详细阐述。 2 结构设计 框架设计 2.1.1 工程简况 该实验楼为八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11305.82m2,建筑平面

一体化孔板资料讲解

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操作/选型指南 冀制00000154 河北省标准计量技术发展中心

一体化节流式流量计 目录 1、前言及外观介绍 2、工作原理及依据 3、产品特点 4、量程扩展说明 5、技术参数 6、型谱 7、安装和维护 8、系统构成及设备选配 9、流量范围 10、前后直管段 11、主选差压变送器及流量积算仪特点 12、宽量程10:1计算书

1 前言及外观介绍 标准孔板和喷嘴作为节流件的流量测量装置是目前工业生产及贸易结算中应用最广泛的流量测量装置之一,是唯一不需实标的流量测量设备,具有结构简单、耐高温、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等优点,在目前的所有流量测量方法尤其蒸汽计量中仍占有最高的使用比例;但传统节流件不足之处是流量测量范围小、安装复杂以及堵、漏、冻等问题。 本产品力求充分继承传统节流件的优点,并利用现代技术和产品克服其缺点,为用户提供一个稳定、可靠、(准)免维护并有标准依据的流量测量方法。 一体化节流式流量测量装置外观介绍: 一体化流量测量装置外形

2 工作原理及依据 充满管道的流体经过管道内的节流装置,流束将在节流件处形成局部收缩,于是在节流件前后产生了压力差(差压),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差压与流量间为函数关系 q m=C/(1-β4)0.5επ/4d2(2ρ△P)0.5 q m:质量流量;C:流出系数;d:节流件开孔;β:直径比d / D;ρ:流体密度;ε:可膨胀系数 计算与加工方式完全符合GB/T 2624-1993 国家标准 3 产品特点 3.1 节流装置和差压变送器甚至压力、温度变送器做成一体,节约安装、维护工作量及费用。 3.2 采用抗冻式设计,对于蒸汽测量不需防冻液和保温处理,没有冷凝弯带来的水柱误差。3.3 可在线补偿流出系数C、膨胀系数ε、工况管道内径D、工况开孔d等,使量程比达20:1。 3.4 45度取压阀便于清理取压孔(脏污或易结晶介质堵塞取压孔),也便于系统的在线维护。 3.5 节流件采用锻制不锈钢一体加工,确保了节流件的强度,并使可能的泄漏点为最少! 3.6内嵌蒸汽计量专用软件(GB/T 2624-1993)和天然气计量专用软件(SY/T 6143-1996,AGA8)。3.7采用HART协议作为信号传输,充分发挥了智能变送器的优良性能。使量程得到实质性的扩展。 3.8提供不间断电源仪表箱,断电后系统仍可工作10~30天。 3.9预留压力传感器接口,避免了压力传感器的安装成本。 3.10采用防盗式取压阀和排污阀,适用于贸易结算。 4 量程扩展说明 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道内的节流装置,在节流件附近造成局部收缩,流速增加;在其上下游两侧产生压力差。根据流动连续性原理和伯努利方程可推导出差压与流量之间的关系: q m=C/(1-β4)0.5επ/4d2(2ρ△P)0.5 q m:质量流量;C:流出系数;d:节流件开孔;β:直径比d / D;ρ:流体密度;ε:可膨胀系数其中节流装置的流出系数C由Stolz方程给出。当采用角接取压时: C=0.5959+0.0312β2.1-0.1840β8+0.0029β2.5(106/R eD)0.75+0.090L1β4(1-β4)-1-0.0337β3式中,R eD为管道雷诺数,R eD=4q m/πμD;μ为流体动力粘度;D为管道内径。 当介质为可压缩流体时,计算可膨胀性系数的公式为: ε=1-(0.41+0.35β4)△P/KP 式中,K为流体的等熵指数;P为节流件上游的绝对静压。 d=d20(1+λd(t-20)) D=D20(1+λD(t-20)) 式中,d20、D20分别为20℃时的节流件和管道内径;λd、λD分别为节流件和管道的线胀系数。 其中C和ε随△P(R eD)变化曲线见表1、表2,宽量程计算书见附表。

门窗抗风压计算书

门窗(MLC1524门扇)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洛阳豪美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二〇一六年五月十七日

目录 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 1.1 门窗及相关设计规范: (1) 1.2 建筑设计规范: (1) 1.3 铝材规范: (1) 1.4 玻璃规范: (2) 1.5 钢材规范: (2) 1.6 胶类及密封材料规范: (2) 1.7 门窗及五金件规范: (2) 1.8 相关物理性能等级测试方法: (3) 1.9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第二版) (4) 1.10 土建图纸: (4) 2 基本参数 (4) 2.1 门窗所在地区 (4) 2.2 地面粗糙度分类等级 (4) 2.3 抗震设防 (4) 3 门窗承受荷载计算 (4) 3.1 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方法 (4) 3.2 计算支撑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6) 3.3 计算面板材料时的风荷载标准值 (6) 3.4 垂直于门窗平面的分布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6) 3.5 平行于门窗平面的集中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6) 3.6 作用效应组合 (6) 4 门窗竖中梃计算 (7) 4.1 竖中梃受荷单元分析 (7) 4.2 选用竖中梃型材的截面特性 (9) 4.3 竖中梃的抗弯强度计算 (9) 4.4 竖中梃的挠度计算 (9) 4.5 竖中梃的抗剪计算 (10) 5 玻璃板块的选用与校核 (10) 5.1 玻璃板块荷载计算: (11) 5.2 玻璃的强度计算: (12) 5.3 玻璃最大挠度校核: (12)

门窗设计计算书1 计算引用的规范、标准及资料 1.1 门窗及相关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建筑幕墙》GB/T21086-2007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2010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 《未增塑聚乙烯(PVC-U)塑料窗》JGT/140-2005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建筑幕墙工程技术规范》DGJ08-56-2012 1.2 建筑设计规范: 《地震震级的规定》GB/T17740-199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 《高处作业吊蓝》GB19155-2003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JGJ/T97-201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JG160-2004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1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 《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CECS180: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 铝材规范: 《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份》GB/T3190-2008 《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JG175-2011 《建筑用铝型材、铝板氟碳涂层》JG/T133-2000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1部分基材》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2部分阳极氧化、着色型材》GB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3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5237.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6部分隔热型材》GB5237.6-2012 《铝及铝合金彩色涂层板、带材》YS/T431-2009 《铝型材截面几何参数算法及计算机程序要求》YS/T437-2009 《有色电泳涂漆铝合金建筑型材》YS/T459-2003

上海某设计院高层计算书

第册/ 共册本册共页 计算书 CALCULATION DOCUMENT 工程名称:XXXX花园二期 工程编号:A-1-13 项目名称:13号楼 设计阶段:施工图 设计专业:结构 计算人: 校对人:

注:结构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或大屋面(斜屋面至屋面中间高) 三. 设计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GB50011-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J08―9―92)及1996年局部修订增补 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1999) 中国建筑西南勘察研究院提供的《仁恒河滨花园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及补充资料 四. 可变荷载标准值选用(kN/㎡) 五.上部永久荷载标准值及构件计算 (一)楼面荷载 ·首层: 卧室、起居室、书房: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25kN/m2 厨房、普通卫生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1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35kN/m2 带采暖卫生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20x0.13=2.6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6.85kN/m2 门厅、电梯间: 150厚砼板 3.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20x0.07=1.4kN/m2 板底粉刷或吊顶 0.50kN/m2 恒载合计 5.65kN/m2 ·标准层: 卧室、起居室、书房: 110厚砼板 2.75kN/m2 板面装修荷载 1.0kN/m2

XX项目装配率计算书参考模板

XX项目装配率计算书 一、工程简介 XXX项目位于XXX,北临XX路,南临XXX路,由XX路分割成两个地块(1#和2#)。该项目总占地面积XX㎡,1#地块用地面积为XX㎡,为居住用地,容积率为XXX;2#地块用地面积为XXX㎡,为居住用地,容积率为XX。 1#地块采用装配施工的楼栋有X号楼、X号楼;2#地块采用装配施工的楼栋有X号楼、X号楼。各楼栋预制范围见下表:

二、装配率计算依据 该项目装配率计算是根据《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进行计算。

三、装配率计算 (一)1#地块:X#;2#地块:X#、X#装配率计算 (1)主体结构 1.1竖向构件应用比例计算 q =V1a/V×100% 1a 式中:q1a──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V ──建筑±0.000标高以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 1a 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 V──建筑±0.000标高以上,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混凝土总体积。 本项目外墙全预制,部分内剪力墙预制。预制和现浇混凝土量统计如下: 1.2主体结构(水平构件)的比例计算 q =A1b/A×100% 1b 式中:q1b──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件中预制部品部件的应用比例。 A ──建筑±0.000标高以上,各楼层梁、板、楼梯、阳台、空调板等构 1b 件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A──建筑±0.000标高以上,各楼层建筑平面总面积。 本项目楼梯、阳台、空调板采用预制。楼板采用叠合楼板,卫生间楼板和楼梯、电梯前室公共区域楼板采用现浇。水平预制构件预制范围为2层到32层。

门窗抗风压计算

门窗抗风压计算 一种常见非标窗型的抗风压计算 有关塑料门窗抗风压计算,我们在前几期已对“常见典型塑料门窗”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公式。塑料门窗的窗型是多变的,我们还会遇到下面的窗型。 这时,杆件AB根据抗风压受力分解,将受到以下几种载荷作用: <1>上亮传递的梯形载荷: <2>CD杆传递的集中载荷: <3>下窗传递的不等双三角载荷: 按常规,AB杆件的挠度计算,由下面两个计算过程组成: <1>CD杆件传递的集中载荷挠度 <2>阴影面积总载荷,以矩形公式计算的挠度; 然后两挠度相加求和,即为总挠度。 根据推荐计算思路,我们有以下计算过程: <1>CD杆传递的集中力载荷产生的挠度; <2>上亮梯形载荷产生的挠度; <3>下窗不等双三角形载荷产生的挠度。 对于上面涉及的几种计算方法:集中载荷挠度公式、矩形载荷挠度公式和单梯形载荷挠度公式已有给出。为了进行较精确计算,我们在此将不等双三角形载荷挠度公式略以推导形式介绍给大家。 根据窗的常规结构,不等双三角形载荷简化与统一为以下关系: 这时有: QA=(13qa/6)q=ω·α α=L/6 当o≤x≤a时 M1=-(q/120a)X3+13qa/6 EIY1=-(q/120a)X5+(13qa/36)X3-(195qa3/24)X+D1(D1=O) 当a≤x≤a时当2a≤x≤4a时 M2=(q/6a)X3-qX2+(19qa/6)X-qa2/3 M3=-(q/6a)X3+qX2-(5qa/6)X-7qa2/3 EIY2=(q/120a)X5-(q/12)X4+193qa3/36-(193qa3/24)X-qa4/60 EIY3=-(q/120a)X5+(q/12)X4-5qa3/36+(7qa2/6)X2-(225qa3/24)X+31qa4/60 当4a≤x≤6a时 M4=(q/6a)X3-3qX2+(91qa/6)X-57qa2/3 EIY4=q/120aX5-(q/4)X4-91qa3/36-(57qa2/6)X2+(287qa3/24)X-331qa4/20 经解: EIY3=-(q/120L)X5+(q/12)X4-(5qL3/216)X3+(7qL2/216)X2-(225qL3/(24×216))X-31qL4/6 0×362 以中点挠度代表最大挠度则 fmax=y3|x=1/2=23.9L4/1920EI=-qL4/80f推=23.9L4/1920EI(直接给出)

30米一体化景观塔受力计算书(30米--0.55风压)

30米一体化景观塔受力计算书 一、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为东莞铁塔30米一体化景观塔,设计3层平台+1层灯盘,共4层.每层平台设计内嵌天线3付,内嵌RRU3个.顶部安装集束天线.塔体截面采用圆形,连接方式为内法兰连接,塔体材质选择为Q345B. 二、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规范》YD/T5131-2005 《钢结构单管通信塔技术规程》CECS236:2008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机构验收规范》YD/T5132-2005 《塔桅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CECS80:2006 2、设计荷载: 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要求确定设计荷载.塔架设计基本风压0.55kN/M^2,设计地震烈度7度. 3、工程条件:

三、荷载计算: 1、塔段基本信息: 2、塔段几何信息: 3、塔体荷载计算: 下对边尺寸(mm)---参考值900上对边尺寸(mm)---参考值650下对边尺寸(mm)---设计值900上对边尺寸(mm)---设计值650中对边尺寸(mm)---设计值775设计分段数(Ln)6塔体高度H(m)30.0杆体是否插接否杆体套接间隙(mm)0杆体套接系数 0整体锥度比K参考值 (‰)88横截面形状 圆18角度0分段编号---(由低向高)123456分段长度(mm)70007000700030003000.03000.0分段壁厚(mm) 12 10 10 8 6 6 整体锥度比K设计值 (‰) 下对边调整 上对边调整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

建筑外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 I、计算依据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 113-2009》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版》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门JG/T 180-2005》 《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塑料窗JG/T 140-2005》 《建筑门窗术语GB/T5823-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4-2008》 《建筑外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8485-2008》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GB 50429-2007》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GB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二部分:阳极氧化型材GB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三部分:电泳涂漆型材GB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四部分:粉末喷涂型材GB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五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GB5237.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六部分:隔热型材GB5237.6-2012》 《聚氯乙烯(PVC-U)门窗增强型钢JG/T 131-2000》 《门、窗用未增聚氯乙烯(PVC-U) 型材GB/T 8814-2004》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 II、设计计算 一、风荷载计算 1)工程所在省市:北京 2)工程所在城市:北京市 3)所在地类型:D类(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 4)门窗安装最大高度z(m):85米 5)门窗类型:平开窗 6)窗型样式:

石材保温一体板计算书分解

保温石材幕墙 设计计算书 设计: 校对: 审核: 批准: 年月日

目录 Ⅰ.设计依据 (2) Ⅱ.基本计算公式 (7) Ⅲ.工程信息概述 (10) 1 工程所在地区信息 (10) 2 板材选用信息 (10) 一、风荷载计算 (10) 1 板块风载荷计算(直接承受风载荷) (10) 二、板强度校核: (11) 1 石材板强度校核 (11) 2 石材板剪应力校核 (12) 3 挂钩剪应力校核 (12) 三、拉伸粘结强度验算: (11) 四、机械锚固强度验算: (11)

保温石材幕墙设计计算书 Ⅰ.设计依据 ①幕墙设计规范: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50429-2007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02-2003 《点支式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程》 CECS127-2001 《点支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8-2001 《吊挂式玻璃幕墙支承装置》 JG139-200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2009 《建筑瓷板装饰工程技术规程》 CECS101:98 《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03 《地震震级的规定》 GB/T17740-1999 《钢结构防火涂料》 GB14907-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范》 JGJ99-98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45-95(2005年版)《高处作业吊蓝》 GB19155-2003 《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 JGJ133-2001 ②建筑设计规范: 《工程抗震术语标准》 JGJ/T97-95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 JGJ/T121-9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 JGJ145-200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混凝土用膨胀型、扩孔型建筑锚栓》 JG160-2004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 JGJ129-2004 《建筑表面用有机硅防水剂》 JC/T902-2002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6500-2010 《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规程》 CECS154:200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工程预应力施工规程》 CECS180:200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外墙保温抗风压计算书

外墙外保温工程附件 抗风压计算书 一、拉伸粘结强度验算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等规范,外保温粘贴面单位面积的系统组合荷载的理论数据仅为㎡。 耐水状态下EPS板与专用粘结砂浆之间28天拉伸粘结强度为=100KN/㎡。 考虑粘结砂浆在EPS板上的粘结面积为70%,则600x1200单张板拉伸粘结力为:面层重量及可变荷载引起的剪切力为㎡。 600x1200单张板所受剪切力为项目所在地100m高处最大负风压值为 安全系数K=拉伸粘接力/(剪切力+负风压引起拉拔力) K=(+)= 二、机械锚固强度验算 本工程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层数为17~21层,其中最高高度为米。根据国家行业标准JGJ149-2003的规定及天津地标DB29-88-2007《节能检测技术规程》要求,单个锚栓至少能提供不少于的抗拉强度,在不可预见的情况下,对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起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计算参数 项目相关信息如下: 项目所在地:天津 地面粗糙度:C类 设计年限:50年 基本风压:㎡(50年一遇) 抗震烈度:7度 保温板挂高:20m、50m、100m 保温板分格尺寸:a=宽度=1200mm;b=高度=600mm (二)、20m处保温系统锚栓力学计算 1、20m高度处风荷载计算 由于保温板质量较轻,因此不用考虑地震产生的水平荷载。计算荷载时只考虑负风压产生的拉拔力。 1)、水平风荷载标准值 βgz:阵风系数,取βg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取μz=,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表: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表 Wk: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标准值 Wk=βgz*μs*μz* Wo=)、水平风荷载设计值 rw:风荷载分项系数,取rw=,由于保温系统属于是建筑外维护结构,因此参照相关的幕墙规范风荷载分项系数取值为. W:作用在幕墙上的风荷载设计值 W= rw*Wk=、20m处保温锚栓强度校核 由上述风压设计值以及保温板分格尺寸(1200x600mm)可以计算出单块保温板所受的风荷载的大小: F=a*b*W=普通锚栓强度校核 单个锚栓在不同基材上承载力标准值如下表格:

门窗-抗风压计算报告

抗风压计算书 一、风荷载计算 1)工程所在省市:江苏省 2)工程所在城市:扬州市 3)门窗安装最大高度z(m):40 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Wk = βgz*μS*μZ*w0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7.1.1-2) 1.1 基本风压W0=400N/m^2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规定,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但不得小于0.3KN/m^2) 1.2 阵风系数计算: 1)A类地区:βgz=0.92*(1+2μf) 其中:μf=0.5*35^(1.8*(-0.04))*(z/10)^(-0.12),z为安装高度; 2)B类地区:βgz=0.89*(1+2μf) 其中:μf=0.5*35^(1.8*(0))*(z/10)^(-0.16),z为安装高度; 3)C类地区:βgz=0.85*(1+2μf) 其中:μf=0.5*35^(1.8*(0.06))*(z/10)^(-0.22),z为安装高度; 4)D类地区:βgz=0.80*(1+2μf) 其中:μf=0.5*35^(1.8*(0.14))*(z/10)^(-0.30),z为安装高度; 本工程按:C类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取值。 βgz=0.85*(1+(0.734*(50/10)^(-0.22))*2) =1.72573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7.5.1规定) 1.3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μz: 1)A类地区:μZ=1.379 * (z / 10) ^ 0.24,z为安装高度; 2)B类地区:μZ=(z / 10) ^ 0.32,z为安装高度; 3)C类地区:μZ=0.616 * (z / 10) ^ 0.44,z为安装高度;

某建筑结构施工计算书

一、工程概况 1 2、建筑地点: 3、建筑规模: 1)建筑总面积: 4184m2 2)建筑层数:全楼三层,楼梯上屋面 3)结构形式:钢筋砼框架结构 4)层高: 3.9m 4、建筑特点 ①普通教室18间71.28 m2/班 ②大厅1间96.48m2 ③语音教室、微机教室各2间143.50 m2、133.99 m2含辅助房间:35.1 m2 ④阅览、会议室各1间129.4 m2128.2m2 ⑤活动室1间120.5 m2 ⑥行政办公室6间4间35.1 m2、1间46.8 m2、1间43.2 m2 ⑥教师办公室6间3间46.64m2、3间47.38 m2 ⑦收发室、门卫室各1间35.1 m2 ⑦配电室1间35.1 m2 ⑧教师休息室3间35.1 m2 ⑨楼梯共三个楼梯其中两个通向屋顶走廊为2.4m,2.1m宽 ⑩每层设男女卫生间,一,三层女卫生间两间,男厕一间,二层男厕两间,女厕一间5、建筑技术条件 (一)气象条件: 1)常年主导风向: 西北风 2)夏季主导风向: 西南风 3)平均风速: 夏季3.1m/s,冬季4m/s 4)基本风压:Wo=0.40KN/m2 5)基本雪压:So=0.35KN/m2最大积雪深度:11cm 6)最高气温:40.6℃最低气温:-9.3℃ 7)最冷月平均温度:4.5℃(1—2月) 8)最热月平均温度:29.7℃(7—9月) 9) 最大降雨量: 184.3mm(4—6月) 最大降雨量:50.4mm/小时 (二)工程地质条件 1)天然地面以下1m厚为填土,地基标准承载力为120KN/m2. 填土以下的2m厚为粘土,地基承载力为250KN/m2.粘土以下为中密粗砂层, 地基承载力为300KN/m2。 2)地下水位:天然地面以下4m处 3)地震设防烈度:6度 (三)施工条件 1)施工单位:南昌市第十建筑公司 2)施工人员:各工种工人数均不受限制,但要求不分工种劳动力不均衡系数K<1.6 3)材料供应:各种材料均可保证供应 4)预制构件和模板、钢筋骨架、门窗等半成品:可由公司构件厂供应(运距10公里)

九江某渔光互补发电项目光伏支架计算书

九江某渔光互补发电项目组件固定支架计算书 报告编写: 审核:

光电池阵列倾角按_20_考虑;风荷载为0.35 kN/m i ;雪荷载为0.40kN/m2。

1?结构材料1.1太阳能电池方阵支架、连接件、紧固件选用Q235B钢材制造,支架、连接件、紧固件的金属表面进行热镀锌处理,以防止风沙的冲刷和生锈腐蚀。风荷载为 2 2 0.35 kN/m ;雪荷载为0.40kN/m。 1.2 太阳能电池方阵支撑、斜梁分别采用一70x5抱箍、L50x50x4.0角钢,和C40x80x15x 2.5 C型钢,电池组件檩条采用C40x60x15x2.5 C形钢. 2.组件排布方案 组件按2 x 18竖向排布,立柱5件,立柱间距4.3米。 3.载荷计算(单阵列) 3.1 固定载荷:G 固定载荷主要包括电池组件及钢结构的自重G1(KN/n2) 电池组件重量G电池=26.5*36*10=9540N 檩条的重量为G檩条 =240.32x10=2403.2N G 电池+G 檩条=9540N+2403.2N=11943.2N 立柱以上钢结构重量G钢构=4471.54N 取总重量G= G 电池+G钢构=9540N+4471.54N=14011.54N=14.01KN G仁G/A=14.01/69.86=0.20KN/m2。 3.1.2 光伏池组件面积:A组件=(_1.956_mx_0.992_m x_36_=_69.86_m^2 3.1.3分配到每个支架模块上的重力为11943.2N/5=_2388.64_N 3.2.1风压荷重(W从阵列正前面吹来,风(顺风)的风压荷重为W ( N) 根据有关标准(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计算获得风荷载: 设计风荷载为0.35 kN/m2,

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的计算

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的计算 的优越性以及当前我国广泛应用的外墙外保温系统,通过工程实例进行外墙外保温传热系数的计算。 1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 1.1 外墙外保温延长了建筑物的寿命 外墙内保温的保温层构造位置使得建筑物的外墙与内墙分别处于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内墙及楼板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其年温度差的变化会在60~80℃的范围,使建筑结构长年不得安定。这种永远不安定的建筑结构会导致在多处墙面产生裂缝,并破坏沿外墙的屋面防水,引起地下室防水的渗漏等。 同样这种不同温度环境会产生不同变形的原理也会发生在那些夹心保温和保温层表面的刚性厚抹灰层上,保温层上湿贴石材等做法其保温层外侧部分都面临同样的形变破坏。外墙外保温的保温材料保护了主体结构防止风吹雨淋和风化以及碱骨料的反应等对主体外墙的侵蚀,相对延长了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 1.2 外保温是消除热桥的合理途径 外墙既要承重又要起保温作用,外墙厚度必然较厚。采用高效保温材料

后,墙厚得以减薄。但如果采用内保温,主墙体越薄,保温层越厚,热桥的问题就越趋于严重。在寒冷的冬天,热桥不仅会造成额外的热损失,还可能使外墙内表面潮湿、结露,甚至发霉和淌水,而外保温则可以不存在这种问题。由于外保温避免了热桥,在采用同样厚度的保温材料条件下,外保温要比内保温的热损失减少约20%,从而节约了热能。 1.3 外保温比内保温更容易控制墙面裂缝 内保温的保温块材易发生裂缝。处于室内温度环境影响的内保温板材是附着在受室外年温差影响而发生变形的外墙上。内保温块材的板缝被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外墙变形应力拉开,经过几个年温差对外墙的变形影响,这种块材板缝裂缝是终归要发生的。 外保温墙体控制裂缝要比内保温墙体控制裂缝的发生容易的多。彻底的外墙外保温的做法是将建筑物的全部结构穿上了一件棉袄,使其完全处于室内的温度环境下,年温差一般波动不大,可以忽略其形变的产生的影响。受室外环境温度影响较大只是外保温的外表面。 1.4 外保温优于内保温的其他功能 (1)外保温则可以避免搬动家具、施工扰民、甚至临时搬迁等诸多麻烦发生。当外墙必须进行装修或抗震加固时,加做外保温是最经济、最有利的方法。

建筑门窗的抗风压计算书

建筑门窗的抗风压计算 书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一、计算依据 二、风荷载计算 1、基本情况:门窗计算风荷最大标高取70米;根据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其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C类算。平开窗的受力杆件MQ25-24a最大计算长度为2400mm,杆件两边的最大受力宽度为:1375mm,;推拉窗的受力杆件QLC30-25最大计算长度为:1960mm,杆件两边的最大受力宽度为1480mm。 2、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ωk=βzμSμZωO (资料③P24式 ωk―风荷载设计标准值 βZ―高度Z处的阵风系数, (资料③P44表 μS―风荷载体型系数,取μS = (资料③P27表 ωO―基本风压,取ωO = (资料③全国基本风压分布图) 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资料③P25表)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ωk=βzμSμZωO =×××= 三、主要受力构件的设计及校核 1、受力构件的截面参数 根据( BH^3-bh^3 )/12 Ix=(D4 3 建筑门窗的抗风压计算 一、概况 计算依据 风荷载标准按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的规定计算 任何材料制作的门窗玻璃按JGJ113-2003《建筑玻璃应用》的规定计算 玻璃幕墙按JGJ102-2003《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的规定计算 建筑外窗抗风强度计算方法 说明 门窗幕墙不是承重结构,是围护结构,应采用围栏结构的计算公式。 什么是围护结构呢?指建筑物及房间的围档物,包括墙壁、挡板等,按是否与室内外空气分割而言,包括内外围护结构,有透明与不透明之分。 中第条也是强制性条文。 “对于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对风荷载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基本风压应适当提高,并应由有关的结构具体规定。” 提出了几个问题:一、高层建筑,二、高耸结构,三、比较敏感的其他结构,四、有关的规范。如何理解和应用的问题。 高层建筑:定义、基准,可从下列资料中找到。 JGJ37-87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096-99 《住宅设计规范》 GB50045-9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JGJ 3-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 有一句基本雷同的说法:在通则与防火等规范中指出为: 居住建筑大于10层(约30M) 公用建筑大于24M 在JGJ3中定义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 高耸结构

建筑铝合金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

建筑门窗抗风压性能计算书I、计算依据: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 113-2009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 50009-2001 2006版 《铝合金门窗》 GB/T 8478-2008 《铝合金结构设计规范 GB 50429-2007》 《建筑门窗术语 GB/T 5823-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 GB/T 5824-2008》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4-2008》 《建筑外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 8485-2008》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一部分:基材 GB 5237.1-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二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 5237.2-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三部分:电泳涂漆型材 GB 5237.3-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四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GB 5237.4-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五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GB 5237.5-2008》 《铝合金建筑型材第六部分:隔热型材 GB 5237.6-2008》 II、详细计算 一、风荷载计算 1)工程所在省市:山东 2)工程所在城市:济南市 3)门窗安装最大高度z:20 米 4)门窗系列:山东华建铝材-GR63隔热内平开窗 5)门窗尺寸: 门窗宽度W=1470 mm 门窗高度H=1500 mm 6)门窗样式图: 1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W k = βgz*μS1*μZ*W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版 7.1.1-2) 1.1 基本风压 W = 450 N/m2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2006版规定,采用50年一遇的风压,但

住宅与公建节能计算范例

建筑节能设计计算书 工程名称:义井佳园住宅小区5#住宅楼工程编号:1594-07-1-6 专业:建筑 设计人: 校对人: 审核人: 设计时间:2011.05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太原市义井佳园住宅小区5#住宅楼,东西向总长度80.2m,南北向总长度18.2m。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四层,建筑面积:26729.02㎡,商铺建筑高度:73.05m。楼梯间和地下室不采暖。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地面以上外墙为200厚钢筋混凝土墙。 二、住宅设计依据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窗墙比的计算 住宅部分:由规范得,取每一朝向最不利开间计算 1 南向 窗墙比:C1=0.38,C2=0.29,C3=0.38,C4=0.28,C5=0.39,C6=0.40,C7=0.37, C8=0.40,C9=0.31,C10=0.42, 窗墙比为0.42 2 北向 窗墙比:C1=0.26,C2=0.26,C3=0.12,C4=0.28 窗墙比为0.28 3 东向 窗面积:2.7*1.55=4.19 墙面积:4*3=12㎡ 窗墙比:4.19/12=0.35 4 西向 窗面积:2.7*1.55=4.19 墙面积:4*3=12㎡ 窗墙比:4.19/12=0.35 体型系数的计算 1 墙面积 (226.17-7.7*3)*69=14011.83㎡ 屋面面积

1462.14-55.31*3=1296.21㎡ 外表面积 14011.83+1296.21=15308.04㎡ 2 体积 926.04*69=63896.76m3 3 体形系数 15308.04/63896.76=0.24 设计方法确定 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体形系数均未超过标准规定,所以节能设计采用“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登记表”。 确定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及保温措施 本工程外保温材料采用QCB防水保温阻燃装饰一体板,传热系数为0.035。 1 、屋顶 取屋面保温材料厚度为70厚,计算得 K={1/[0.04+0.02/0.81+0.1/1.74+0.07/0.035+ 0.02/0.93+0.11]} =0.44≤0.45 2 、外墙 取保温材料厚度为55厚,计算得 K={1/[0.04+0.02/0.81+0.2/1.74+0.055/0.035+ 0.02/0.93+0.11]} =0.53≤0.70 外墙保温层选用55厚的QCB防水保温阻燃装饰一体板,传热系数为 0.53。 3 、住宅楼梯间隔墙,变形缝 楼梯间隔墙,变形缝做25厚的玻化微珠保温砂浆保温层,传热系数为 1.48,小于传热系数限值1.5。 4、窗户 由表B.0.5-1中选用空气层厚为9的≤0.25Low-E(在线)中空玻璃塑钢窗,传热系数为2.2*(0.95+0.97)/2=2.11,小于传热系数限值2.3。窗户气密性等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